1
第 05 期
2023 年 12 月
第 03 期
2022 年 12 月
✧ 气象学会党工组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
✧ 学会理事单位开展党支部共建联学活动
✧ 成立气象科普专家团队 助推气象科技创新发展
学会动态
01
目录
04
✧ 聚焦区域内共性气象科技问题热烈研讨
——第十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圆满落幕
✧ 闵行区气象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
✧ 在百年底蕴的传承中推进上海气象高质量发展 “我们和天气150年”论坛在沪开幕
重要活动
✧第二届人工智能天气预报创新大赛总决赛成功举办
✧大城市气象探测技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2022年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第六届上海气象学术交流周海雾预报关键技术研讨会圆满举行
✧学习促提升 交流促发展 第六届上海气象学术交流周雷电科学
与技术研讨会在上海市气象局举行
学术交流
10
15
✧ 第37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气象创新奖”公布
✧ 上海青少年气候变化论坛活动顺利举办
✧ 第二届上海市青少年“碳”究环保创意项目获奖名单公布
科学普及
✧ 上海6名教师获评全国优秀校园气象科技辅导员
✧ 上海市气象学会获批1项市科委科普项目
✧ 助力“双碳”目标 上海两家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获中国气象学会项目资助
✧ 全国气象知识校园巅峰赛 上海再获佳绩
✧ 上海2所中学入选第八批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名单
表彰奖励
21
上海市气象学会会讯
上海市气象学会秘书处 编印
气象学会党工组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
10月20日下午,上海市气象学会党工组召开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的报告。会议认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号角。与会人员一致表示,市气象学会党工组不仅要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更要推动气象学会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尤其是报告中关于“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气象学术交流和气象科学普及促进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助力上海气象“数字化转型”和上海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上海超大城市治理贡献智慧气象力量。
学会动态
学会动态
11月24日,上海市气象信息与技术支持中心党支部和民航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第二党支部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共建联学活动,旨在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探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不断提升服务保障业务能力,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共建联学会上,民航华东空管局“二十大”精神讲师团成员祝亚鹏同志宣讲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党建业务融合、党建共建以及气象业务和服务工作等方面的交流。民航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介绍了单位总体情况、航空气象技术创新以及气象探测设备情况;信息中心就单位总体情况、党建业务融合以及学习宣贯二十大精神情况进行了介绍。双方还针对数据共享、数据梳理、网络安全、数据交互以及雷达和风廓线雷达等探测设备维护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会上,信息中心党支部与民航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第二党支部签署结对共建协议书。
双方在加强党建互助、业务协同、文明共创、人才共育和文化共育等方面达成共识,未来将以共建为契机,不断提升共建双方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推进双方业务工作发展再上新台阶,探索形成“组织共建、文明共创、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困难互帮、携手共进”新格局。据悉,本次党建共建联学活动是信息中心将党建融入业务的一项具体举措,为党建促业务、共建促服务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双方通过交流,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下一步还将围绕数据共享、AI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展开进一步合作,将本次共建活动的各项研讨成果落到实处。
1
2
学会理事单位开展党支部共建联学活动
2022年12月 第03期
学会动态
成立气象科普专家团队 助推气象科技创新发展
学会动态
学会动态
近日,上海市气象学会秘书处、上海市气象局宣传科普与教育中心联合成立了上海市气象科普专家团队(以下简称专家团队)。经个人报名、单位推荐及综合评审,来自全市33家单位的74人入选,其中气象部门19家单位57人,高校、中小学校、社会团体及企业等14家单位17人。
专家团队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上海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彰显了市气象主管部门会同市气象学会努力发挥全社会人才力量,推动上海气象科技、科普、教育事业发展,是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具体举措。
据悉,专家团队的职责主要包括开展科技传播、开展科普创作、促进科普发展三个方面。专家团队将以提高科学素质、培育科学文化为核心任务,围绕重大节日、重点人群、重要科技事件和社会热点焦点,致力于开展各类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形成主题突出、富有特色的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别科普活动体系,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繁荣科普创作,突出科普品牌,注重科普实效,提升科技传播效能。
专家团队作为气象科普的带头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面向广大公众的前提下,多管齐下,突出政府公务人员、突出防雷安全重点企业、突出社区(村)居民、突出中小学校学生,创新气象科普服务提供机制与方法,推动气象科普社会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重要活动
——第十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圆满落幕
7月14日下午,经过主论坛特邀报告和四场分论坛,为期两天的第十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在精心组织和广泛参与的活跃氛围里圆满落下帷幕,三省一市气象学会秘书长参加闭幕式。论坛期间,累计在线人数达600余人次,同时吸引了新华网、人民网、央视新闻、中国科学报、劳动报、新民晚报、文汇报、东方网等十余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本届论坛以“聚焦城市群气象服务保障,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以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一个主论坛和四个分论坛为依托,进一步提升了区域气象科技交流氛围,进一步促进了区域气象科技创新合作与发展。
主论坛邀请了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研究员、复旦大学穆穆院士、安徽省程向阳研究员、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郑媛媛研究员以及浙江大学毕磊研究员等国内气象界知名专家学者做特邀报告,给听众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视野和启迪,提升了本届论坛的学术交流层次和影响力;四个分论坛共有46项优秀报告通过线上论坛进行报告交流,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科研业务人员围绕区域内共性
聚焦区域内共性气象科技问题热烈研讨
2022年12月 第03期
3
4
重要活动
重要活动
重要活动
气象科技问题和推动长三角气象科技协同创新展开热烈研讨,在具体科学问题的技术交流和思维碰撞中擦出新火花,为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启发新思想。
据悉,本届论坛共征集到三省一市气象部门以及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和中学的论文317篇,录用论文258篇。结合线上举办特点,优秀报告评选采取先由各省气象学会初评推优,再由组委会委托中国气象学会邀请专家并组织评审的方式,使论坛所评选出的优秀报告更具客观性、权威性。本届论坛论文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优秀报告达46篇,为历届最多。
为了更加充分展示本届论坛交流成果,论坛录用的所有报告和评审出的优秀报告分类在(上海市气象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线上予以展示交流。根据专家评审,其中17篇特别优秀报告名单向核心期刊《气象科学》推荐。此外,根据线上展示优秀报告的被阅读浏览量情况统计出5篇“最受科技人员关注优秀报告”,获奖名单在论坛闭幕式上予以公布。
闭幕式最后进行了论坛总结及主办权交接仪式,第十九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将由安徽省气象学会主办,将继续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促进长三角区域气象科学研究水平持续提高,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完备的科技支撑和人才储备,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闵行区气象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
9月26日,闵行区气象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研讨会在七宝中学召开,闵行区教育局局长何美龙、市气象学会秘书长李保清、闵行区气象局局长浦佳伟、副局长翁永元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七宝中学、七宝鑫都中学、七宝金都中学等学校领导和相关老师参加,会议由七宝中学副校长刘树田主持。
七宝中学朱越校长首先致欢迎辞,对七宝中学目前学校课程设置和特色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朱越表示在集团化、学区化办学背景下,应提高教育集团内交流活动的质量,要联合理事单位、高校一起,以气象作为切入点发掘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并可使优秀高中生也成为气象科普团队,为初中小学的气象科普助力。
七宝中学朱越校长首先致欢迎辞,对七宝中学目前学校课程设置和特色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朱越表示在集团化、学区化办学背景下,应提高教育集团内交流活动的质量,要联合理事单位、高校一起,以气象作为切入点发掘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并可使优秀高中生也成为气象科普团队,为初中小学的气象科普助力。
闵行区气象局局长浦佳伟表示,学生课题研究可以尝试利用“气象+”的模式进行探索,闵行区气象局作为专业单位会协助七宝中学拓展气象科普教育的内容,帮助培养气象专门人才、建立气象教育团队。
市气象学会秘书长李保清对七宝中学获评全国气象教育特色学校、在首届上海 市校园气象科普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以及在第37届上海青创赛获得“青少年气象创新奖”表示祝贺。 李保清指出,七宝中学作为气象学会理事单位,高度重视气象社团建设,在气象科技活动中取得的诸多成绩,不仅证明了校园气象科技教学可以助力“双减”下的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还为七宝中学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和创建研究型高中贡献了力量,同时为气象学会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气象创新探索,起到了非常重要地示范引领作用。李保清表示,市气象学会将进一步整合会员单位优质资源,为闵行区、为全市学校的气象科技教育工作助力。闵行区教育局局长何美龙对七宝中学气象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结合气象、地理教学指出,作为在校教师要对学科抱有情怀与执着,契合学校研究型高中建设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何美龙同时也提到,七宝中学作为名校在目前办学水平处于高位的情况下,应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培育有特长的名师,开发名课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办学高度。本次会议到场嘉宾高屋建瓴、畅所欲言,对校园气象科普工作的开展共同出谋划策,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未来,市气象学会将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通过校园气象站和气象科普专家团队建设、气象科技辅导员培训以及校园气象科普教育交流等途径,推动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12月 第03期
5
6
重要活动
重要活动
重要活动
第二届人工智能天气预报创新大赛
总决赛成功举办
11月18日上午,“我们和天气150年”论坛在上海开幕。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视频致辞,世界气象组织(WMO)秘书长塔拉斯博士书面致辞,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新文出席并讲话。上海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董熔,上海市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红芳,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党委书记、副台长侯金良现场分别致辞。原上海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雷,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上海市文化旅游局二级巡视员谭曙,中国商飞试飞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彤,上海数据交易所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韦志林,以及来自中国气象局相关职能司和单位的领导专家、上海市相关单位和高校领导专家、兄弟省气象局领导出席此次论坛。
据悉,2022年是徐家汇观象台建成150年。从1872年12月1日一路走来,这里传出的气象观测数据从未间断,见证了近现代中国及上海气象发展的历史变迁。徐家汇观象台也因此成为世界气象组织授予中国的第一个百年世纪气候站。论坛通过特邀报告的形式,展示上海气象事业150年发展历程,展望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先进技术以及理念,探讨城市气象服务发展方向。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十年,在中国气象局党组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气象立足城市发展,勇于承担国家气象事业赋予的使命,追求卓越、不断进取,在气象观测、预报、服务以及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系列丰硕成果。回首悠悠岁月,上海气象事业始终坚持推动适度超前的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建设,核心技术驱动的无缝隙气象预报体系建设,立足上海需求的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引领全国的气象科技合作交流建设,在融入“开放、创新、包容”上海城市品格铸成中获取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气象事业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上海气象的时代价值,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中实现事业与个人的协同发展。
“我们和天气150年”论坛在上海开幕
召开“我们和天气150年”新闻发布会
2022年12月 第03期
7
8
重要活动
重要活动
学术交流
本次论坛共发布五件重要产品。一是宣布国家气候观象台批复建设,未来,上海国家气候观象台将构建“一站多点多能、点面结合”的观测布局,按照地球系统综合观测站、研究型业务平台、生态与气候服务平台、国内外开放合作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的定位推进建设。二是气象数据入驻上海数据交易所,促进气象数据流动共享,拓展智慧气象应用场景,扩大数字化气象服务供给;三是与中国商飞试飞中心签约,在国产大飞机试飞气象技术攻关和保障服务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航空气象领域技术创新突破;四是“市民随申气象台”上线预告,从聚焦用户需求出发,丰富升级多项服务功能,为市民打造更专业、实用、便捷的随申气象管家服务;五是发布上海气象150年数字藏品,以更具动态、沉浸式的形式触达公众,让公众永久保存独属于自己的气象记忆。面向未来,上海气象部门将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加快数字化转型赋能气象业务,大力提升大城市精细化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完善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服务体系,筑牢超大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坚持在全面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服务“上海制造”品牌建设、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等方面持续深耕,发挥好智慧气象赋能上海高质量发展作用。在百年底蕴的传承中,上海市气象部门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认真总结150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贯彻《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全国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先行试点为抓手,发挥好上海开路先锋、突破攻坚、示范引领作用,书写上海气象更加辉煌的未来篇章。论坛邀请复旦大学李天纲教授做关于徐家汇与中国现代科学、文教事业起源的报告,上海市气候中心副主任董广涛做关于上海百年气候特征与气候服务的报告,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所长余晖做关于中国台风科技发展150年之上海足迹的报告,上海市气象信息与技术支持中心主任谈建国做关于上海气象观测业务发展历程的报告,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漆梁波做关于上海气象预报技术及业务发展历程的报告,上海市气象服务中心冯汇杰做关于上海大城市气象服务发展历程的报告。
在百年底蕴的传承中推进上海气象高质量发展
“我们和天气150年”论坛在沪开幕
7月22日,由上海市气象学会和中国工程院上海院士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人工智能天气预报创新大赛总决赛于在上海落下帷幕。来自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研究所的团队成绩优异,斩获冠军。
本次大赛以“智慧气象 服务人民 创新发展 示范引领”为主题, 基于历史气象数值模式资料和观测数据,构建人工智能模型以订正数值模式的预报误差,大赛共包括长三角地区24小时降水预报和2m气温预报两个赛道。大赛赢得了广泛关注,329支团队参赛,气温、降水赛道均有百余支队伍完成算法设计并提交参赛结果。来自海内外一千七百多人次观看了决赛直播。
大城市气象探测技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11月15日下午,由上海市气象学会大气探测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气象信息与技术支持中心承办的“大城市气象探测技术研讨会”在气象科技楼二楼第一会议室举行,上海市气象局副局长雷小途到会致辞。
2022年12月 第03期
9
10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会上,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气象信息与技术支持中心、上海气象仪器厂有限公司的五位专家分别围绕空天地一体化陆地地表综合观测体系的构建、上海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和发展、闪电探测技术的发展及其资料应用、上海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发展展望,以及综合探测手段搭建道路交通气象预警系统等几个方面作主题报告。
此外,会议还邀请了上海市气象局气象信息与技术支持中心、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的三位业务人员从基于上海相控阵天气雷达多子阵三位风场分析评估、新型地基遥感评估应用技术研发与思考、上海“天擎”系统的资料介绍这三个方面内容作报告。
本次研讨会是第六届上海气象学术交流周的活动之一。研讨会的报告主题涵盖观测体系的构建、探测技术的应用和数据资料的使用等方面,内容丰富详实。与会专家详细解答了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现场氛围热烈活跃。
据了解,本次报告会得到广泛关注。北京大学专门视频连线,要求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师生,以及《大气探测》课程的选课同学共同参会学习。另有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杭州市气象局和上海市气象局各事业单位、区气象局的同行专家和科研业务人员参与,线上线下人数超百余人。
气象探测是气象预报和服务的重要基础,也是支撑强天气、高影响天气监测预警的重要基础。下一步信息中心将对标气象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推进探测技术的提升,为精细化预报提供技术支撑。
大城市气象探测技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2年11月18日,由上海市气象学会大气环境与健康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
本次学术会议以“加强交叉领域研究和应用,促进健康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采用线上方式召开。会议邀请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
以及北京、上海、天津、湖北、河北等多省市气象科研业务单位共13位专家分别作学术报告,围绕气象环境影响健康的规律研究、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与应对、健康风险预报服务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交流。
2022年12月 第03期
11
12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据悉,本次年会共吸引了140余名专家学者及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参会。会议的召开有助于气象科技人员了解健康气象交叉学科的前沿领域和业务动态,进一步启发研究思路,从而推动相关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
第六届上海气象学术交流周
海雾预报关键技术研讨会圆满举行
11月25日上午,第六届上海气象学术交流周海雾预报关键技术研讨会在上海市气象局圆满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气象学会海洋水文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海洋中心气象台协办。上海市气象局副局长雷小途莅临指导本次会议,对此次海雾预报关键技术研讨会工作给予肯定,并期待未来加强多元数据及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海雾识别及预报水平。会议采用线下+线上同步进行的方式,研讨会上,中国气象局台风和海洋预报中心黄彬研究员、上海市浦东新区气象局陈丽君以及上海海洋中心气象台科技人员围绕海雾监测及预报技术进展、大雾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机器学习应用、决策树模型建立、模式释用技术及敏感性试验等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此外,参加会议的还有复旦大学、连云港气象局、广电工程学院和交通学院实验室的知名专家和科技人员。此次研讨会不但展示了各单位海雾预报技术的研究成果,还加强了各单位各部门相同领域科技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为以后海雾预报的进一步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促提升 交流促发展
第六届上海气象学术交流周
雷电科学与技术研讨会在上海市气象局举行
11月22日下午,第六届上海气象学术交流周雷电科学与技术研讨会在上海市气象局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气象学会防雷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协办。
研讨会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张其林教授、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赵洋主任、樊蕴馨同志分别做了《三位雷电探测技术及其定制化行业应用》、《兆瓦级风机叶片雷击接闪和烧蚀损伤特性及防护方法研究》和《上海市雷电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及应用展望》为题的学术报告,并同与会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
本次研讨会旨在展示雷电防御技术前沿科技成果,进一步探讨气象高质量发展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方向,促进科研与业务紧密融合,为更好的推进“局311工程”建设各项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各位专家学者在展示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传授了开展科研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出了各自研究领域的创新方向,对科学研究和业务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022年12月 第03期
13
14
科学普及
科学普及
上海青少年气候变化论坛活动顺利举办!
为引导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关注气候变化,激发同学们持续探索与发现气候科学的努力,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联合上海气象博物馆于9月24日共同举办“穿越150年气象史”上海青少年气候变化论坛活动,共计24名中小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共同走进上海气象博物馆,探索中国150年气象史背后的故事,开启了一段沉浸式科学探究之旅。
为提高青少年在气象科学领域的科技实践探究和创新创造能力,激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气象科学,上海市气象学会在第37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首次设立“青少年气象创新奖”,鼓励在气象科学方面研究的学生取得优秀成果,帮助他们实现科学梦想。
本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有来自全市16个区的938所学校等单位参赛选手提交了12895份申报材料,其中气象专项奖所属板块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700余项,市气象学会通过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最终选出10个项目授予“青少年气象创新奖”。后续,市气象学会将会同大赛组委会,为获得“青少年气象创新奖”的选手颁发证书。
2022年正值徐家汇观象台(现为上海气象博物馆)建成150周年,从1872年一路走来,这里传出的气象观测数据从未间断,见证了近现代中国及上海气象发展的历史变迁。
《外滩气象信号塔与上海航运气象服务的开启》
第37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青少年气象创新奖”公布
活动精彩回顾
2022年12月 第03期
15
16
科学普及
主题讲座:
主讲嘉宾:
上海市气象局宣传科普与教育中心合作交流部副主任徐晨老师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上海市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青少年科技类赛事,每年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推送优秀项目。大赛以提高上海青少年科学素质为宗旨,着眼科技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育,通过大赛提升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探索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途径,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培养后备人才。
科学普及
科学普及
同学们在上海气象博物馆专业讲解员边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徐家汇观象台气象观测场,近距离观看百叶箱、风速仪、寒暑亭等设备的内部构造及作用原理。
走进上海气象博物馆,了解徐家汇观象台的前世今生,近距离观看气象仪器演变史,学习我国气象学科的发展轨迹。
参与学生在互动气象演播厅化身天气预报员,感受气象主播真实的工作日常,录制结束后,同学们还保留了自己的播报视频,纪念这段特殊的经历!
2022年12月 第03期
科学普及
17
18
科学普及
科学普及
科学普及
活动中还特邀第37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学生代表分享与气候变化主题相关的课题研究经验,帮助参与学生更好地了解如何开展科创探究实践。
2022年12月 第03期
余智健,上海市敬业中学学生,第37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果组一等奖、上海市气象学会 ——青少年气象创新奖获得者。
主题讲座:
课题作者:
《城市径流及河道水质与降雨特征的关联性研究》
《社区排水问题探究及“海绵”社区排水系统建议与构想》
马铭扬,上海市闵行区莘松中学学生、第37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果组二等奖、
上海市气象学会——青少年气象创新奖、上海市海洋局——科技兴海奖获得者。
暴雨、台风等气候现象)开展背景调研、问题分析、下一步行动讨论并做总结发言,真实体验科学研究场景、模拟探究过程,最后由导师对各组的发言进行交叉点评。
19
20
主题讲座:
课题作者:
为鼓励同学们深入探究气候变化相关问题,活动最后还特别邀请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的三位助教老师,指导同学们围绕指定话题(如高温、连续
科学普及
表彰奖励
科学普及
2022年12月 第03期
第二届上海市青少年“碳”究环保创意项目
获奖名单公布
在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的指导下,由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及上海市气象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上海市青少年“碳”究环保创意项目展评活动于10月30日在上海气象博物馆圆满结束。本届创意项目征集活动于8月5日正式启动,共收到来自全市幼儿园、中小学生的五百余份申报材料,经相关领域专家网络评审,共有82项作品入围终评展评。活动最终共评选出一等奖项目12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项目36项,及优秀奖项目51项,优秀组织单位5家,优秀指导教师13人。
////////////////////////
上海6名教师获评
全国优秀校园气象科技辅导员!
近期,中国气象学会开展了“2022年全国优秀校园气象科技辅导员”的评选,经专家评审,上海市气象学会组织推荐的刘依婷等6位辅导员被评为2022年全国优秀校园气象科技辅导员(名单按姓氏笔画数排列)。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
刘依婷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花园分校
刘伟苹
上海市浦东模范实验中学
李莹
上海市普陀区美墅幼儿园
沈凯凯
上海市市光学校
周震宇
上海市新普陀小学西校(原恒德小学
管庆生
21
22
表彰奖励
表彰奖励
科学普及
2022年12月 第03期
上海市气象学会获批1项市科委科普项目
近日,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项目立项清单公布,上海市气象学会《“研智慧气象,启科学梦想”青少年气象科普教育系列活动》获批立项,立项经费20万元。
项目旨在围绕青少年学生开展气象科普教育系列活动,包括开展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的“校园气象科普大赛”、依托“上海气象博物馆”和“嘉定气象科普馆”等全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等场馆开展“气象科普营”和“气象创课”、开展面向中小学的“分龄气象科普课程”等,助力青少年提升创新实践意识。
近年来,上海市气象学会坚持把气象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校园气象科普助力上海中小学生“双减”政策下的综合素质能力持续提升。
助力“双碳”目标
上海两家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获中国气象学会项目资助
近日,中国气象学会公布了支持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参加2022年全国科普日开展气象科普活动的资助名单,上海市气象学会组织推荐的上海气象博物馆(徐家汇观象台旧址)、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均获资助。
据悉,为配合做好“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中国气象学会支持鼓励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在2022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开展“气候资源保护 助力‘双碳’目标”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共有73家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提交了申报材料,经专家评审,其中35家获得资助。
上海气象博物馆将联合上海市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在上海市气象学会和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的指导下,面向全市范围内幼儿园及1-12年级学生,共同开展第二届上海市青少年“碳”究环保创意项目征集活动。通过鼓励学生围绕相关主题做关注气候变化、践行环境保护的阐述和解读,该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环境素养和科学创新能力,增强环境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
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计划以“双碳背景下的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为主题,设置绿色出行、科普知识讲座、参观嘉定气象科普基地、气象知识问答、朋友圈集赞和科普进社区等活动。通过面向全社会传播气象知识,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双碳的意识与理解,培养市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与科学素养,进一步发挥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展示气象行业形象的重要窗口作用。
气象科普基地是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展示气象部门形象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下一步,上海市气象学会将继续注重气象科普事业,坚持把气象科普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持续推进气象科普基地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气象科普传播新模式,切实提升气象科普传播效能。
23
24
表彰奖励
表彰奖励
科学普及
2022年12月 第03期
全国气象知识校园巅峰赛
上海再获佳绩
获奖名单
小学组
二等奖
上海市市光学校 市光学校天天好天气战队
上海市徐汇区汇师小学 汇师少年气象队
三等奖
上海市宝山区和衷小学 和衷之星
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 明明强强爱气象
国庆期间,中国气象学会联合19个省(区、市)气象学会,针对社会公众开展了以“国庆七天乐 气象学不停”为主题的气象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全国共有177支学生队伍参加校园巅峰赛。上海市气象学会组织了15支队伍,经过连续7天的激烈角逐,11支队伍脱颖而出并获得奖项!
优秀奖
上海市宝山区同泰路小学 同泰小能人队
初中组
二等奖
上海市市光学校 市光学校天文气象战队
三等奖
上海市田林中学 北斗战队
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 披荆斩棘的少年队
优秀奖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花园分校 经贸追风少年
上海市七宝中学附属闵行金都实验中学 七宝金都追风小队
高中组
三等奖
上海市七宝中学 七宝中学气象社
25
26
表彰奖励
科学普及
上海2所中学入选
第八批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名单
近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公示“第八批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结果。经过评审,由上海市气象学会推荐的上海市七宝中学、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榜上有名。
据悉,此次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分为综合类、示范校园气象站和基层防灾减灾社区(乡镇)三类,上海市七宝中学、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均被评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示范校园气象站要求相关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建有校园气象站,并依托校园气象站开展气象科普活动。上海市气象学会一直鼓励上海市中小学积极建设校园气象站,不断加强对中小学生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科普,推进上海市青少年气象科学素质的提升。
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是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展示气象部门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下一步,上海市气象学会将继续以推进气象科普教育基地高质量建设与管理为抓手,持续做好气象科普工作,提升气象科普服务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水平的能力,为促进气象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