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安》第二期 印刷版_副本

2021年12月

anfounDAtion

第二期总第四期

Contents

目录

目录

安资讯 - 2021年6月-12月安基金大事记安文化 - “极简生活,点滴行善”达照法师访谈
安慈善 - 《让阅读领航乡村儿童的卓越未来》
安慈善 - 《逆境中成长的孩子们》
安慈善 - 《做个有光的人,生活不易,但人间值得》  
安慈善 - 《走过半程风雨,只为老有所安》 安慈善 - 《给时间以生命》
安人物 - 《做公益,让生命绽放》
安仁坊 - 《在乡村,遇见更好的自己》
安视野 - 《佛教慈善,人点亮人》

01-0405-1415-2223-2829-3233-3637-4445-5455-6667-72

主编:陈路
副主编:莲芳
编委:毕可明、卢孔惠、孙擎扬、唐月芬、汪新军
刘春亮、郎爽、王海南
编辑:莲芳、王美晴
音频录制:李学庆、牛文萍、莲芳
音频制作:李立丽
排版美编:多多 审核定稿:陈路、莲芳、美晴
主办:浙江安福利生慈善基金会
邮箱:anjijin@vip.163.com

老实本分的牛走过去了
勤劳勇敢的虎接着到来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长空不染尘
当新冠疫情席卷全球
当五千年的文明再放光芒
纠结复杂的人类拍起了两个巴掌
东西文明在经济发展中碰撞
理想希望与现实无奈
依旧需要美好的祝愿共度时光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无我即是至理名言
无我是无情却又至情至性
繁华落尽苦难终结
一年到头冬雪绵绵
那个出头露面的春花秋月
顿时回到本质的落叶归根
根,就是无我真性
只有无我才能完全展现万物常新
即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
年年有休息过节的时间
念念有无生无我的当下
道又何曾不是念念生起的前提
回家过年回归于道
终生努力终归无我 

无为才能无所不为
无我才是生命常新
常新就是春天的气息
春天都是美好的愿望实现
念念美好必定是大美的世界
年年有余即是有花有月有楼台
花好月圆夜
家人团聚
共叙人生见闻
拾起林林总总的过往
都是莞尔一笑的回眸
同体慈悲掠过彼此心扉
生命就这样充满着活力和生机 

安心是福仁心为要
安康快乐安养天年
安净的灵魂经过安学的陶冶
安济天下就是觉者的情怀
安心需要到无我中安住
安济则是无我利他的本地风光
提升自己原无我
利益他人是本能
祈愿山河无恙人间极乐
但愿一心向善万里同行
祝愿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唯愿所有善缘无我常新

《无我常新》

达照法师新年寄语

安资讯

安基金第一届理事会第十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反哺家乡 首批安仁小舍正式批复设立
抗洪救灾 安福利生
首家乡村安仁坊助力西坑乡村振兴
“极简生活,点滴行善”安福义拍正式启动

1、安基金第一届理事会第十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6月27日,安基金第一届理事会第十次会议召开,会议由安基金理事长达照法师主持。会议上,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杨团作公益讲座《中国公益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安基金秘书长陈积勋作《安基金一五回顾和二五规划汇报》;二五规划课题组组长王春光作《安基金二五规划开题报告》,讲了安基金“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会议上,温州市民宗局马建新副局长对安基金二五规划提出了宝贵意见。理事长达照法师提出了“四大四合”,“四大”即大变局、大公益、大愿力、大担当,“四合”即合法、合理、合情、合力。

安资讯

2、反哺家乡 首批安仁小舍正式批复设立

7月8日,安基金对五家安仁小舍设立申请进行了批复,首批安仁小舍正式批复设立,分别为:舟山毛峙村安仁小舍、济南艾家村安仁小舍、大连小河沿村安仁小舍、辽阳望水台乡安仁小舍、沈阳金宝台村安仁小舍。安仁小舍的发起者饮水思源,彰显了振兴乡村的责任与担当。申请创办的安仁小舍将会得到安基金的业务指导和相应资金资助。安仁小舍创办后,也将得到安基金各中心部门的项目支持,将安基金七安计划和各方面资源通过安仁小舍引入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大力量。

3. 温州市委常委 统战部长施艾珠听取安基金二五规划专题汇报

7月13日,安基金“二五规划”课题组来到温州市行政管理中心,参加市委统战部组织召开的安基金“二五规划”专题汇报会。温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施艾珠听取了课题组的专题汇报,并对安基金二五规划和未来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施艾珠部长建议,安基金二五规划要处理好几个关系:第一,时与势的结合;第二,创新与规范的关系;第三,普惠和聚焦的关系;第四,当下和未来的关系。

4、抗洪救灾 安福利生

7月开始,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多地不同程度受灾。安基金第一时间响应,成立“抗洪救灾工作组”。为保证抗洪救灾物资供应,安基金开启全平台募款,分别在安福公益平台、腾讯公益发起抗洪救灾公募项目。通过与三十多家社会组织与机构合作,快速将救灾物资送至郑州、中牟、周口、巩义、新乡等多个受灾地区。物资包括雨衣、雨靴、移动公厕、发电机、抽水泵、消毒液、铁锨、帐篷等五十多种,为一线救援队伍、受灾群众提供了及时的帮助。

5、99公益日 一块做好事

9月,安基金“为您安个家”、“安福助学”、“老有倚靠”三个项目参加了99公益日活动。仅在9月7日、8日、9日三天就筹集善款1319845.51元。9月7日当天,安基金成立以来的募捐总额突破一亿大关,达100393627元。

6、首家乡村安仁坊助力西坑乡村振兴

10月13日,安基金助力西坑乡村振兴座谈会在浙江省文成县西坑镇政府召开。温州市委统战部民宗处处长汪娥对安基金的历年工作表示了肯定。达照法师表示,安仁坊的设立,需要有与安基金志同道合、理念相投的发起人,还需要通过民政和统战的渠道,才能够深入到社区、乡村,有效落实帮扶。与此同时,西坑安仁坊也进入试运营阶段,预计于2022年正式开业。届时,西坑安仁坊将发挥更大能量,进一步实践与推广安基金七安计划,造福当地群众。

7、安基金“为生命续航”正式上线

10月,安基金“为生命续航”项目在支付宝公益、安福公益平台正式上线。为救济因病致贫、大病返贫或因突发性事件而陷入困境的特殊困难群众家庭,安基金于2021年启动实施“为生命续航”救助项目。项目执行过程中,安基金借助各地社会组织的地理优势与义工力量,采取实地考察、持续回访,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偏远山区,主动筛选与核实需要救助的病苦困难群众,为其在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等途径筹款或提供其它切实有效的救济帮扶。截至发稿时,项目已为26名大病患者提供了救助。

安资讯

编辑:王美晴

01

02

8、安基金赫基乡村少年阅读工程专项基金正式成立

10月25日,“安基金赫基乡村少年阅读工程专项基金”签约及授牌仪式在北京举行。该专项基金未来将投入近1000万元,用于乡村少年阅读工程的推动与发展。签约过程中,安基金副秘书长陈路女士与赫基集团人力资源副总裁宋春涛先生就项目接下来的阶段目标、创新发展等进行了详细沟通。截止到12月,安基金赫基乡村少年阅读工程专项基金已资助57所学校,捐赠420个图书角,累计送出5万多册图书,直接受益学生人数13214名。

9、做文化使者 安仁家塾开启多彩线上课堂

安仁家塾是一个全家人共同学习、深度链接、相伴成长的文化和休息空间。10月,安基金安仁家塾课堂启动上线,家长课堂轻松实用,专门为孩子们开设的三门经典课程既丰富又有趣,《有故事的汉字》带孩子们在历史的起合兴衰中探索文字的起源和演变;《安仁小国医》教孩子们按照节气变化和脏腑所需安排日常饮食,一边学习中医经典,一边动手实践;《诗词里的中国》则是带孩子们跟随诗人的脚步,游览诗词里的中国,体味人生百态。安仁家塾愿做文化使者,将中华家文化传至更多家庭。

10、“极简生活,点滴行善”安福义拍正式启动

11月,安基金首场“安福义拍”在“安福家园”小程序上线启动。7月,达照法师发出了“极简生活,点滴行善”的倡议,并将3510件十方供养品全部捐赠给安基金,用于安福利生公益慈善事业。达照法师的理念和善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叹和支持。截至发稿时,已举行八场义拍活动,之后,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品也将陆续上架。义拍所筹善款将全部用于帮助那些亟需帮助的人,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广结善缘。

11、安基金第一届理事会第十一次会议顺利召开

11月13日,安基金第一届理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安福寺召开。本次会议回顾了2021年安基金的成绩,并对安基金公益慈善事业的未来进行了规划。在听取理事、监事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后,理事长达照法师指出,规划要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战略思维,包含总目标和分解目标,底线是国家法律法规、价值道德观念等,底线要兜牢;另一个是战术思维,规划是怎么去落实的,落实过程中要做得更精细、更准确、可复制。温州市民宗局马建新副局长指出,接下来安基金要做好几件工作:一是加强人才建设,做好管理人才、策划人才、执行人才和监督人才的培养;二是公开透明阳光运作,能公开尽量公开,这是生命线;三是完善决策机制,建立专家团队,重视制度化建设;四是认真筹备理事会换届工作;五是要建立稳定的募捐收入渠道;六是建设好义工管理机构,做好义工培训工作。

12、安基金首次参展中国慈展会

11月,安基金首次作为中国慈展会的参展方,通过3D云展位在线参展。中国慈展会是目前国内唯一国家级综合性、国际化的慈善行业盛会,与往届慈展会相比,今年全面升级的云展会打破了原有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安基金“为您安个家”、“老有倚靠”、“安福助学”、“乡村少年阅读工程”、“为生命续航”等多个优质公益项目亮相,在云端向大家展示安基金的七安计划及项目,鲜活而全面地呈现了安基金慈善理念与公益实践。

安资讯

03

04

006

达照法师:“极简生活”我已经想了很久了,过去有一次活动叫“慢生活”,他们提出来叫我去做嘉宾主讲。在发言里我就讲佛教的慢生活,后来发现我们的生活主要是衣、食、住、行四个特点或四个范围。 
佛教的衣、食、住、行确实非常慢,我们穿的袈裟就是偏袒右肩的,袈裟已经是释迦牟尼创立到现在2500年了,我们还在用。做法事的时候穿广袖海青,是汉朝的衣服,因为印度比较热,穿一个袈裟偏袒右肩就可以了,中国很冷,所以两个肩膀都需要有衣服,那就把汉朝佛教传进来时的大衣服穿在外面,所以中国的袈裟里面都有一件海青。
再后来,佛教在唐朝最兴盛时期是大卦,长袖的。我们现在的出家人平时穿的大褂其实就是唐朝的衣服,这个衣服一穿就是历史的2500年,也不觉得过时,坚持了也挺好。
吃饭,佛教也是最简单的做法,过去是托钵化缘,给什么吃什么,后来中国人传统习惯要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就吃素,越简单越好,寺庙里到现在也还坚持着一菜、一汤、一碗饭,也是2000年以上的事情了。
住的方面,过去印度出家人非常简单,随便哪里一住就行,树下住也行。但是中国因为时代不同,环境不一样,所以有寺庙盖起来,但相对而言,它还是只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
佛教本身还是主张这种极简生活的,背后的思想是什么?美国有一个企业家,脸书的老板扎克伯格讲过一句话,我觉得用来解释佛教为什么简单生活很合适,他说人生有很多值得做和喜欢做的事情,不要把精力放在不喜欢做也不值得做的事情上。佛教并不是偷懒,而是觉得人生

安文化

曾几何时,我们都习惯了不断拥有、更多占有,于是,家里的物品越来越多,堆满了,放不下,舍不得。越来越重的负累,也占据了我们的心灵空间。极简生活恰恰是一个人回归到更原生态、更本来面目的状态去生活,让心灵回归质朴与自然。生活当中点滴行善,把自己多余的东西减损掉,去补别人的不足,我们的心灵也会变得更空灵、更有力量。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安基金理事长达照法师的访谈,体悟增与减之间的智慧。

05

06

极简生活  点滴行善
让心回归朴素与自然

编者按:

采访/文字整理:莲芳

问题:达照法师您好,这次拍卖会您提出了八个字的主题“极简生活,点滴行善”,提出这个主题的初衷是什么?

有更多更值得做、更需要做的事情,不要把精力都放在这些衣、食、住、行上,人生活越简单,越能够把你的精力腾出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达照法师:最近好像很流行极简风,像装修房子流行清水泥不刷漆,还有一些木头的材料,比如说保留原木的样子。而这种极简更加回归自然,更少的去雕琢,更少的去造作。
极简生活是一个人回归到更原生态、更本来面目的状态去生活,雕琢少一点,或者尽量不雕琢。就像“大道至简”,越是简的东西越耐看、越耐久,因为没有造作。修行的过程也是修减法,通过修学,能让自己内心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简约,内心自然就朴素起来了,简单朴素了以后,烦恼也会少很多。所以,生活可以简单一点,不要过多的去执着、依赖外境,心也会更加舒展,更加自然。

达照法师:其实是一种思想的导向,因为人如果拿物质作为生命标准的时候,人就被物化,他的精神自然会空虚掉,精神如果空虚了,他的承受力就小,承受力小了,他物化的就会更严重。所以,精神上需要从被物质所左右的状况里解除出来,从物质的基础上提升到你的身体健康和你内心的快乐,内心的舒展或者内心的高度,精神的享受,精神的愉悦,精神的解脱,精神的自由,从外在到内在这样一个过程,就是极简理念的转换。

安文化

08

07

问题:您能否再给我们具体解释一下这八个字,“极简生活”和“点滴行善”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问题:“极简生活,点滴行善”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普通人究竟起着怎样的指导意义?

点滴行善,就是资源不要浪费掉,把你生活当中必须要的坚持下来,多余的、别人可以用的尽量让别人用起来。现在这个时代,有很多人的衣物或者用具或者其他方面,包括钱财多了放在那里不用,其实也是浪费,要把它们用起来,利益更多的人,这样才能够从有限的福德转换成无限的福德。佛教有个专用名词,自己用的钱财在有相上去花费的,这些也叫“动财”,如果用它去做利益众生的功德的事情叫“不动财”。利益众生以后,你的财就不会丢掉,就永远是你的福报了。如果你不会用放在那里,你的钱财只有五分之一是自己的,水、火、盗贼、官兵、亲戚,他们发生事情,你的钱财就都要被收掉了。所以,自己的财产,在自己生活够用的情况下,把它点点滴滴的积累起来去做慈善,这应该是对现代人比较有意义的一种做法。

点滴行善,老子有一句话叫“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多余的东西要把它减掉,不足的东西要把它补起来,上天有这样一种好生之德。生活当中如果学会这样,我们自己有多余的东西,把它减损掉,去补别人的不足,别人有需要的,我们给他、帮助他,这也是顺应天道吧。

达照法师:首先是我们要减少物欲,物欲给我们带来束缚和捆绑,要学会从捆绑当中解放出来。万物为我所用,非为我所有,不是我一定把它捆在一起,它出问题了我也跟着出问题,而是我在利用它,利用身体,利用我所拥有的资源,来做更多对自己、对他人有益的事情,这样你的精神至少不会在拥有物质的同时浪费掉或消耗掉。与此同时,我们把并不是很重要、很需要的这些物品捐赠出来与人结缘,也为安福利生慈善事业筹集善款,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以,我们要倡导“极简生活,点滴行善”。

第一个方面就是身体行为的行善。就像我们所有安基金的义工和工作人员,大家参与慈善作为我们的人生事业去做,这个是比较专的,是要成片的。“点滴”就是你在生活当中顺手就能做的事,我们就做了。在物质上,把能够利益别人的事,包括钱财、物质,还有用的东西,哪怕一块手帕,一串念珠在你手上可以用,你不需要用的时候,可以拿给别人,别人还可以用,可以继续发挥它的作用,那就是点点滴滴。不是说我一定要捐多少钱才算行善,哪怕一口水、一杯水都是在行善,只要对别人有益的,通过物质的形式,通过我的行动表现出来的,包括别人出钱,我去帮忙做这个事情,去链接、去对接、去落实,这都是我行为上的行善。

达照法师:其实“极简生活”也是三个方面,你的物质生活方面、语言方面,还有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就是东西太多了,堆在那里你尽量减少。
语言方面也是一样,点到为止就好了,不要啰嗦,不要多余,你要提醒别人提醒一次,人家听到了就好了,他不愿意接受,你反复说人家就反感了,语言也需要简洁极简。
第三个是思想方面,也是要极简。有些人头脑太复杂了,失眠还有一些自闭症、抑郁症的人,他就活在自己杂乱的思维空间里,过得很辛苦。这就要把思想里多余的东西简化掉,该想的想,不该想的最好别想,一个脑细胞都不要让它浪费掉,这样能量自然是补充,是对自己有好处的。
“点滴行善”在生活中做到也是相对应的这三个方面。

安文化

10

09

问题:现代人从极简当中能获得什么?

问题:在生活当中怎样做才算是点滴行善?

在自己生活尽量简约的同时,我们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能够利益更多、更广大众生这个思想导向上,自利利他,希望大家能把这种力量激发出来。
首先,每个人要考虑到身边的人,要让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日子过得更好一点,然后再扩散开来,为一个国家,为人类,让他们的日子也过得更好一点,这就是我们提倡的“极简生活,点滴行善”对现在生活的一种导向。

达照法师:这个需要智慧,没有智慧总是很难平衡。你看猴子掰玉米的时候,看到玉米它就很想要,左手把玉米棒子掰下来,夹在右手的腋下,右手又伸出去掰玉米,掰下来夹在左手的腋下,当它伸手去掰玉米的时候,其实它腋下的玉米已经丢掉了,它就不停的想要,最后其实手上就两个玉米棒,别的什么都拿不到。在生活当中经常也会这样,总是要名要利,要别人鼓励你一下,好像觉得很这样很成功。

第二方面就是语言的角度。当别人做善事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赞叹,学会随喜,不要说你做那一点有什么了不起,我做的比你好,这样就不是行善了。点点滴滴积口德,语言上的行善可能比行为上行善的力量有时候会更重。特别是网络时代,你如果写一篇好的、慈善的文章,会把很多人的善心唤醒,善法的功德也是巨大的。宣传也是一样的,每个字码上去,这个字的精神、力量、目标都是在利益他人的,就是点滴在行善。
第三点是意业,主要是在思想上。点点滴滴与人相处的时候,想到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我们总能往好的地方想,希望我们的世界更美好,希望我们自己身心更健康,希望所有众生都能更加美好。妄想都是点点滴滴沉沙一样,你这么一想,就是在行善,起善念。

安文化

11

问题:如何在“想要的”和“需要的”之间找到平衡?

12

实际上,你的生活肯定也不需要这些东西,或者你也没有把它好好用起来,想要的太多,需要的并不多,人生当中真正需要的,是保证我们能够健康的活着。比如说不吃饭可能肚子会饿,不睡觉可能也不行,寒冷地带没衣服穿也会冻死,这些是基本的需要,但是需要的不是很多。
物质是基础,有了基础以后,你还要把这个基础转换成一种善良的、美好的、正面的,这也是需要。善良以后你还要超越物质和精神状态,比如说活着是很需要、很开心的,但是人不可能长期活着,总有一天会离开,你在离开的时候就要学会放下,如果放不下,就会有更大的痛苦,真正的需要是明白生命的实相。

达照法师:寺庙里面的衣、食、住、行,还有各种物件都是十方众生捐款成就的,所以叫“十方来,十方去”。“十方来”就是来自十方,正规寺庙的出家人为了利益十方众生要去做很多事情,包括念经祈祷、成就一些慈善事业。用现在的话说,好像是物质的一种交融或协调,需要的到这里来,别的地方需要就到别的地方去。佛教讲的是因果的规律,也是一套流通的意思,就是“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你在接受供养的时候,人家善心来了,接受完了以后你也把善心再传递出去,所以“十方来,十方去”成就的是十方的事业,不是个人执着的狭隘的小事业。
“万人施,万人舍”是针对人来说,就是“因缘所生法”的缘,来到这里我们结善缘,我们出去也是结善缘。中国人讲“四海之内皆兄弟”,现在讲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家国的情怀,众生的情怀。法界众生跟我们是同源种智的,是同一个生命,是完整的一个整体,所以把力量发挥出来,把心量放大到所有众生,这样,我们这种经历或者说这种思想才是圆满的,你的能力就根据自己随份随地的去做,这样这个世界就变得更加美好。

安文化

13

14

问题:您今年50岁了,这次也是把十方供养的物品都捐出来,和大众结缘,也为安福利生慈善事业筹款。您说“十方来,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万人同结万人缘。”能否再给我们讲讲这句话背后的深意?

安慈善

“我们都是那个随时可能被命运折断翅膀的普通人,无论如何,别忘了做一个有光的人,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照亮别人。生活不易,但有爱和希望,人间值得。”
——《做个有光的人,生活不易,但人间值得》
“把书籍送到孩子手里还只是第一步,如何引导和陪伴孩子们学会阅读、爱上阅读才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点。”
——《让阅读领航乡村儿童的未来》

让阅读领航乡村儿童的卓越未来

2021年10月25日,“安基金赫基乡村少年阅读工程专项基金”签约及授牌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安基金副秘书长陈路、传统文化中心主任王海南、乡村少年阅读工程项目负责人、传统文化中心副主任郎爽、品牌宣传筹备组白杨、项目合作部刘星辰参加了签约及授牌仪式。赫基集团人力资源副总裁宋春涛先生专程来到北京,代表赫基集团与安基金正式签署并成立“安基金赫基乡村少年阅读工程专项基金”。
安基金赫基乡村少年阅读工程专项基金未来将投入914.18万元,专项用于乡村少年阅读工程的推动与发展。签约过程中,安基金副秘书长陈路女士与宋春涛先生就项目接下来的阶段目标、创新发展等进行了详细沟通;项目负责人郎爽向双方汇报了项目的执行情况及未来的发展计划;品牌宣传筹备组白杨与宋春涛先生就接下来双方共同推动项目健康成长、让更多人加入进来支持公益进行了沟通。

文/郎爽 图/安基金传统文化中心

赫基集团从创立之初就始终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环境改善和乡村儿童教育一直是集团创始人徐宇先生和李珊瑚女士非常关注的公益领域。2020年,赫基集团曾捐助10万元,支持安基金仁人书包公益助学项目。2021年5月,徐宇先生和宋春涛先生专程来京考察安基金传统文化中心,听取了传统文化中心的工作汇报,并提出希望和安基金一起,通过5-10年时间,深耕项目,助力全国乡村儿童的成长。同时,也希望赫基集团的管理团队、员工及其家庭都能充分、持续地参与公益项目,和安基金一起“提升自己、利益他人”。

15

安慈善

16

今年是仁人书包开展的第四年,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发现了许多不足。年初,安基金传统文化中心便启动项目升级,对乡村学校、乡村教师、受助学生、志愿者团队、社会组织等相关对象开展了多次调研。5月,赫基团队也开始加入到项目的升级讨论中来,以他们的专业实力,帮助项目升级提速。
仁人书包项目直接面向乡村儿童,把书籍送到每一个孩子手中。虽然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优质的阅读书籍,但是书籍的流动性依然比较差,每个人能得到的书籍种类也比较少。基于此,我们决定将书籍放置于班级之中,设立班级图书角,这样,同样的善款就能给孩子们送去更多的优质书籍,也能培养孩子们相互分享的好习惯。

从“仁人书包”到“乡村少年阅读工程”的跨越

安慈善

17

18

安基金开展乡村助学类项目已有四年时间,2018年,安基金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打造了“辅仁行动”乡村传统文化夏令营,并为支教学校的1520名儿童送去了包含传统文化书籍、文具、水杯的国学书包。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仁人书包”这个名字,只是支教活动的一个礼物。
很快,这个满载希望、沉甸甸的书包,得到了学校、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赞扬,尤其是孩子们,每天都爱不释手的阅读。有个孩子每天早早到校看书,课间也不休息,还悄悄地问老师:“老师,书包要还给你们吗?”原来是怕支教老师离开的时候把书包也带走。孩子们对书籍的渴望和热情打动了我们,想到全国像这样的孩子们还有很多,我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调研、讨论、立项。
2019年-2020年,在国学书包的基础上,“仁人书包公益助学”成为独立的公益项目,资助范围更广泛、传统文化书籍品类更丰富、阅读计划更详尽。两年间,累计为全国二十几个省市的上百所学校的孩子们送去了11098个书包,并通过故事会、朗读比赛、分享会等形式,陪伴孩子们一起读书。

012

安慈善

19

有面向乡村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类课程,面向学生的未来人生规划、培养学习兴趣类课程,还有面向家长的家庭教育类课程。

每学期评选优秀阅读教师,精神嘉奖+奖金激励。

每个图书角每学期优选出3-5本书籍,配套阅读指导视频,辅助教师开展阅读活动。

为申请学校的每个班级建设一个图书角,包含100本左右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书籍、1个书架、1块标语牌。

乡村少年阅读工程包含内容

20

安仁图书角 

导读课程

赋能课堂

教师激励

002

光把书籍送到孩子手里还只是第一步,如何引导和陪伴孩子们学会阅读、爱上阅读是本项目开展的难点。因此,乡村少年阅读工程将在阅读赋能方面加大投入,通过图书角这个载体,为乡村教师和校长提供多种形式的理念和方法培训,并以一定的奖金激励,鼓励学校和教师投入到阅读陪伴和引导中来。

21

安慈善

22

乡村少年阅读工程的特色

联系方式:
安基金传统文化中心
乡村少年阅读工程项目组
联系人:郎爽
电话:13693065853

精挑细选后的书单,内容包括传统文化、自然科普、儿童文学、名人故事、艺术教育等,有精美的绘本、有趣的连环画、精彩的故事、优美的文字。丰富、优质的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点,让孩子们从看到的第一眼就爱上这本书。

优质的阅读资源

安仁图书角建设在每个班级里,让书籍变得触手可及,课间、午休、自习时,都可以借阅。

积极的阅读环境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世界,孩子们是否能挖掘出它的精彩、发现它的乐趣?读一本好书需要方法。导读课程辅助教师开展阅读活动,了解不同类型书籍的特点,渐渐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

有效的阅读方法

读书必须要持续,这需要教师的陪伴阅读和同学间的共读分享,让读书成为班级里的一种习惯。

持续的阅读陪伴

截止到2021年12月底,乡村少年阅读工程项目组已资助57所学校,共捐赠420个图书角,累计送出5万多册图书,直接受益学生人数13214名。马上就要期末了,项目组一边在紧锣密鼓筹备着优秀阅读领航教师的评比工作,一边为2022年申请图书角的学校做项目审批,我们期望与更多符合条件的学校取得合作,我们期望有更多乡村孩子能从中受益,通过阅读打开视野,在成长的道路上捕捉更多适合自己的机会。

逆境中成长的孩子们

文/郎爽 图/安基金传统文化中心

安福助学项目自开展以来,资助了很多因家庭遭遇突发变故而陷入困境的孩子们。这些来自困境家庭的孩子,比同龄人更加成熟和懂事,虽身处逆境中,依然勤奋坚韧、积极向上,他们有梦想、有期待,有一颗感恩他人的心,有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更有幸福生活下去的勇气。
2022年新的学年即将到来,为了能够精准而长效的帮扶到每一位身处困境的学生,把每位捐助者对孩子们的爱传达到位,使其真实感受到有人在乎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安基金一对一助学正式上线!
他(她)也许和您的孩子同岁,拥有花样的年纪和美好的梦想。一对一助学,为两边的孩子架起一座桥梁。桥的这边,长养您孩子的善心和善行;桥的那一边,鼓舞困境学生自信自强、积极向上。
他(她)也许和您身处同一个家乡,正在默默等候您的出现。一对一助学,期盼来自故乡的问候,或许是一张贺卡、一句祝福,或许是这学期的成绩单和奖状。
他(她)也许和您同姓同名,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境遇。一对一助学,感受困境中不屈服的精神,陪伴另一个生命的点滴成长,收获自我心灵的圆满。

安慈善

23

24

2020年秋,有位热心的老师找到我们,说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孩子即将面临失学,希望我们能够帮助她。当我们的义工老师驱车数小时赶到孩子家时,发现家门紧锁,向邻居打听才知道,母女俩因居住的活动房设备不完善,煤气中毒送往医院了。他们一行人又赶到医院,终于见到了母女二人。
经过义工老师的全面了解,2018年3月,漫漫(化名)爸爸因病过世;同年8月妈妈检查出子宫平滑肌瘤,做了切除手术,10月又查出肝血管瘤,手术切除了肝脏三分之二,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爸爸和妈妈治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居住的房子也卖了,仍然负债累累。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沿大河边盖了两间活动房,作为母女二人的安身之所。房屋条件虽简单,但是家里拾掇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漫漫初中三年学习一直名列前茅,2020年被保送到镇重点高中。但是因为户口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她办不了低保,学费也无法减免。还是初中教导主任资助了2000元,帮助孩子解决了部分问题。每到新学年,都要面对没有钱交生活费和学杂费的窘境,懂事的漫漫一度想要辍学打工,照顾妈妈和养家。
从2020年10月开始,安福助学持续资助漫漫高中学费、学杂费、学校伙食费和日常成长所需生活费用,帮助孩子减轻生活负担和心理压力,安心完成学业。

安慈善

25

26

逆境中成长的少年

前不久,安福助学项目组接到了一个来自四川广元的求助信息。孩子名叫小葆,今年9岁,他成长中遭遇的不幸是我们都无法承受的。小葆刚出生不久,妈妈就弃他而去,此后再无音信,小小的幼儿没有妈妈的精心呵护,在1岁的时候发生了一场惨痛的意外,他不小心掉进了烧开水的锅里,全身大面积烫伤。那么小、那么娇弱的孩子,靠着顽强的生命力挺了过来,慢慢地长大。可是,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个家庭,2019年小葆爸爸因病去世,剩下孩子和爷爷相依为命。爷孙二人住在一个低矮的塑料棚里,他们原来住的房子面临坍塌的风险,所以临时在家门口搭了个栖身之所,用塑料布遮风避雨。
收到这些信息后,项目组立刻开始了助学行动。安基金副秘书长陈路女士也了解到这个孩子的情况,作为一位1岁宝宝的妈妈,她身受触动,决定要一对一帮扶小葆,助他一路向前、完成学业。
每了解一个孩子背后的家庭故事,总能给人带来深深的触动,除了迫切地想要尽一些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外,也想要从他们身上汲取那些宝贵的力量,让我们的心更柔软,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思,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圆满。助学的这一善举,既是在助他人,其实也是在助自己。

安慈善

27

28

95号小辉的结对人
我其实是安基金安仁师范班的一位学员,前一阵子报名参与了整理助学学生信息的义工工作。看到了大量困境学生的真实信息,这么多有困难的孩子,都是安基金的义工实地考察的,看到这些不幸的家庭,真是瞬间泪目。我其实很早就有想法要资助困境学生上学,以前无法分辨哪些是真正需要救助的,直到遇上安基金。在整理资料的时候,我就想该如何能帮到孩子们,思考如何带动更多的人加入救助。这次一对一助学启动,我带着儿子一起选择了一位需要帮助的学生,2022年全年持续关注他的生活和学习,真正做到救助本身这件事情,也让自家小孩做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483号娜娜的结对人
我家孩子今年13岁,上初一了,她上小学时连续两年参加过安基金的传统文化公益夏令营,我觉得老师们把仁爱的种子种在了孩子的心中。后来安基金的仁人书包公益助学活动我年年都带着她参加,这次的一对一助学一上线,我就跟她说了这事,孩子想法和我一样,她很低调,说悄悄资助一位吧,让她有书读。孩子的这个善心已经种下,家长轻轻启发一下就可以啦。以后孩子还想给她写信,希望她健康成长、安心读书。

扫描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一对一助学信息。愿天下的孩子们都能平安健康,欢喜成长!

376号小桑周的结对人
我本来想在孩子生日的那天,替孩子捐赠500元给助学项目的,后来了解到有一对一助学,就决定要认捐结对一位。我有两个小孩,我们家从今年开始决定改变孩子的过生日方式,要更有文化、更有意义,生日这天带着他们拜祖宗、拜父母,还有就是做一件好事。其实对于我来说,就想帮助别人就行了,不需要让他知道我是谁,这是我的初心吧。更重要的是对于我的孩子,我觉得有机会可以带他们去参与咱们的助学,能够给小孩带去更多触动。

每位捐助人结对助学的初心虽略有不同,但是这份善意何其相似。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帮扶这些困境学生,更希望能默默地陪伴他们成长,陪着孩子们走过最困难的时期,做他们坚强的后盾,一起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前行。

不同的初心,一样的善举

年终岁末,又到了贺岁片扎堆排院线的时间。两年的疫情困顿,似乎也让人们对看电影这样的“人群聚集”总会心生忧虑。而生命的话题,我也想从电影说起。
不知是特意安排还是凑巧,去年的这个时候,一部让人思考生命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收获了不少观众的眼泪,也许是那些癌症患者和他们家庭的故事引人同情,又或许是新冠病毒给所有人带来的沉重,更或者是它让每个平凡而努力生活着的普通人看到了生命的向上与顽强。导演韩延似乎对生命题材的电影总是情有独钟,几年前的《滚蛋吧!肿瘤君》也是类似的抗癌题材,他似乎在用一种温情而戏谑的方式告诉我们,癌症离我们并不遥远,离我们身边的家人们同样近在咫尺。就像《我不是药神》里那位老奶奶的台词,“你能保证不生病?你家里不会有病人?”这句话刺痛了每一个人的心,的确,谁都不知道意外和幸福哪个会先来临。
曾有身边的小伙伴说,从事我们这样的工作是不幸,但更是幸运。我很好奇她的态度,这两个明显对立矛盾的体验怎么会同时出现在她对工作的理解中。后来才明白,她说之所以不幸,是因为自己年纪轻轻就看到了那么多苦难与生死,光眼泪就撒了一箩筐;而之所以幸运,则是她早早地了解了生命的实相与意义,更感受到了生命的尊贵和伟大。
在我们最近接触到的一个求助者中,一张照片吸引了我的注意。照片中是一个面庞圆润而好看的姑娘,和以往很多求助者不同,她看上去没有过多的痛苦和不安,反而多了几分平和与坦然。我开始阅读她的情况,一段文字让我瞬间破防。    “有时候想想放弃治疗算了,不过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一直相依为伴的丈夫,我还要坚强地走下去!”

做个有光的人
生活不易  但人间值得

面对生死离别,我们经常会问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为他人而活,为我们所爱的人而活?大多数人活着的理由大概是为许多与我们命运攸关的人而活。余华在他的小说《活着》里,用最简洁的语言道出了人活着的意义。
这个坚强的姑娘叫谢小曲,刚刚31岁,正是为自己和家人打拼的年纪,可似乎命运一直在考验她,直到要把她打的一败涂地。
小曲出生在贵州一个山区的农村家庭,读初中时成绩很好,像很多同龄人一样,虽然家境不太富裕,却也对未来有着无限憧憬。然而,意外就这样突然来了,由于突发脑瘤导致小曲很快双目失明,她没办法继续完成学业,最后只能默默接受自己成为一名盲人的现实。
小曲曾经一度很痛苦,也很沮丧,对一个正值花季的女孩来说,五彩斑斓的世界只能成为大脑中逐渐模糊的回忆。但小曲很快走了出来,要强的她开始学习盲人按摩技术,她不愿成为家人的负担,她要自食其力。
又过了一些年,小曲结婚了,有了丈夫,而丈夫也是在高中时因患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导致双目失明。婚后,小曲有了一个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上学了,父母也和他们住在一起,就这样,小曲和丈夫一直从事盲人按摩工作,勉强维持生计。
小曲本以为后半辈子也就这样度过了,虽不富裕,却能和家人相互扶持,也是其乐融融。然而,命运似乎就是喜欢和坚强的人开玩笑。2021年10月的一天,小曲突然感到头晕头痛、手脚发麻,被紧急送到医院后,被诊断为脑瘤复发,而且这次病情危急。很快,小曲就被安排进行了脑瘤开颅切除手术,在之后的脑瘤组织活体检测中,小曲这次被诊断为恶性肿瘤……

文/莲芳、汪新军    图/安基金“为生命续航”团队

安慈善

29

30

在我们收到的众多大病求助中,小曲的遭遇虽不算特别,却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意义与顽强。而生活中似乎总是会有一些坏运气,让人在不断提高的“生存”标准中,对自己面对的生活感到悲哀和无奈。 
但当我们看到一个个爱心人士的加入与转发,一份份救助善款的汇入,一条条祝福信息的滚动,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虽然生命实苦而脆弱,却有很多普通人在给予生活爱和希望。这些普通人,虽然同样辛苦地活着,却不忘伸出援助之手。平凡中的一点点亮光,却显得那么耀眼。
为了汇聚更多人的爱心和力量,安基金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优势,快速链接救助与爱心人士,帮助更多因病致贫、大病返贫的困难群众及早脱离困境,重新扬帆起航。2021年9月,安基金“为生命续航”项目开启,10月21日,首位救助对象案例在安福公益平台上线。至11月30日,短短41天,已有20名困难病患通过“为生命续航”平台筹募善款719,375元。11月3日,因舍身救火不幸烧伤的比丘尼师父上线筹募,短短5天,筹集善款300,828.35元。
作为一个项目,“为生命续航”还只是蹒跚学步的孩子,他却用爱与希望链接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我们都是那个随时可能被命运折断翅膀的普通人,无论如何,别忘了做一个有光的人,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照亮别人,生活不易,但有爱和希望,人间值得。
生命就像一段旅程,悲与喜、聚与散、灵魂与肉体的撕扯,这都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活着,为自己,更为我们爱的人。就像那部电影里的情节,患癌男孩的父母为他专门录制了一段他走后可能的生活场景,就是想告诉他,即使你不在了,我们还是会正常的生活,正常的娱乐,正常的工作和相聚,只是我们会很想你,很想很想很想你……

安慈善

31

32

照片中的小曲已经剔去了一头乌黑的长发,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多次难受的放化治疗,而且这个让人身心备受折磨的治疗周期至少1年以上。然而,压在小曲心头的重负还远不止这些,多年来全家收入仅靠做盲人按摩和种地,只目前的治疗费用就已达12万多,早已掏空了微薄的家底,短短几个月治疗,更是欠下了10多万的外债,而后续治疗费用据保守估计还需要十几万以上。
有人说,患癌就像是生命的一个紧箍,箍住了患癌的人,也箍住了整个家庭。小曲不愿看到家人为了给自己治病放下脸面去东拼西凑,更不想家人未来多年都要在还债中生活,所以,她曾想放弃治疗。然而,离开不难,难的是留下来的人,他们才是承担了最多痛苦的人。也正是家人的不放弃,让小曲重新鼓起了和他们一起面对生活磨搓的勇气。

“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
对于很多90后来说,这首歌实在太陌生。然而就在30年前,这首歌却唱遍大街小巷,不是因为它旋律多美,而是直接戳中了很多人的心,漂泊在外,最渴望拥有的就是那一盏灯、一扇窗,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落脚之地。
成家立业,似乎是每一代中国人都热切追求的目标,也似乎必要先有个家,而后才能有一番事业的作为。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能遮风雨的屋檐,是能解一身伤痛与疲惫的小床,更是让人感到安全和安心的一盏灯火,即使再小再破,也是自己最自在的王国。
就像那段歌词,“谁不会想要家,可是就有人没有它,脸上流着眼泪,只能自己轻轻擦。”当我们习惯于每天回到家与家人围坐畅谈,甚至有时会厌倦家的束缚和一成不变想要逃离时,拥有一所能遮风避雨的房子已然成了另外一些人的奢望。他们会因窗子漏风害怕冬天的到来,他们会守着墙壁已有裂缝的老屋不肯离去,他们瑟缩在冰冷的炕上度过严寒,地面不平,他们走在屋里都会磕磕绊绊……老人,老屋,似乎只有他们相互作伴。
于荣奎和他的老屋已经相伴了40多年,这三间平房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他父母盖的。土石结构的房子,外形看着很结实,但如果走进屋内就会发现,房顶很矮,似乎一伸手就能摸到房梁。房顶没有吊棚,由于年久失修加上潮湿发霉,陈旧的木头房梁已开始弯曲变形,而房柁、椽子和秫秸也在多年的风吹日晒后开始出现各种稀疏裂缝,夏天漏雨,冬天灌风,于荣奎老人在这间老屋里一住就是几十年。

走过半程风雨,只为老有所安

于荣奎住在凌源市乌兰白镇哈巴气村,当我们的志愿者去看望他时,他一个人在这间旧屋里已经生活了五年。由于老人下半身瘫痪,常年无法下炕,更无法行走,只能在炕上慢慢挪动,几乎所有的吃喝拉撒都要在这铺炕上进行。
几年来,我们已经为很多老人改善了居住环境,看到于荣奎老人的旧屋时,我们还是感觉有些无从下手,不是因为技术改造难,而是这间老屋实在需要太多修缮的地方,在资金和人工都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地为老人营造一个安全暖和的家,让我们讨论了很久。
最后决定,就从老人最急需的部分入手,先解决老屋房顶漏雨漏风问题。我们将整个房顶外部做了烫油防水处理,内部对危旧部分进行加固和修复,为老人的卧室和厨房加装上扣板吊棚。有了能挡风遮雨的屋檐,似乎这间老屋一下子温暖了不少。 

文/莲芳、汪新军    图/安基金“为生命续航”团队

安慈善

33

34

接下来我们将老屋斑驳发霉的墙皮统统铲掉,重新进行粉刷;把几十年的老旧电线也全部换掉,安装上新线路和新的灯。看着老屋的一点点修缮和变化,不善言辞的于荣奎老人只是一遍遍抬头看着,笑的合不拢嘴。按下顶灯开关的一刹那,我们似乎觉得于荣奎老人和这间老屋一下子都年轻了几十岁。

安慈善

35

36

虽然为于荣奎老人进行的房屋修缮工作结束了,但有关这些老人和老屋的故事却还在继续。从2018年开始,安基金为您安个家项目已在全国各地为3587位(户)困难孤寡老人改善了居家环境;累计10026位困难孤寡老人,得到了我们的定期陪伴和帮扶。
2021年伊始,安基金为您安个家专项基金成立,由企业定向捐赠原始基金1000万,专项用于为您安个家项目执行。各界爱心人的加入和支持给了我们更大的力量,目前,我们已在全国范围22个省份与60多家公益组织开展项目合作,预计有5000多名志愿者伙伴在180多个市区县共同参与执行为您安个家项目。
有很多人曾问过我们,这样的公益项目既辛苦又难做,为什么你们还做得这么起劲儿?是啊,为什么呢?也许就像我们的志愿者伙伴们说的,“这些老人,都是我们的长辈,陪陪他们、为他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心里开心。”
都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了我们中间。今年重阳节期间开展的“我陪你过节”主题活动,有大约1000多名志愿者带着礼物与爱心、上门陪伴841名困难家庭老人过节;2021年,共有21321名捐赠人为这些孤寡的老人捐款;其中有691名捐赠人坚持每月定额捐款支持。有些捐赠人还主动成为劝募大使,积极转发项目信息、带动周边人员一起捐。

在公益路上,有了大家的支持,我们也取得了一些荣誉,而这些荣誉让我们更有力量持续前行:
2021年03月22日 接受中共浙江省委老干部局“致敬英雄 爱心助老”惠老项目爱心单位授牌。
2021年5月28日,“为您安个家”为获得由共青团浙江省委和浙江省志愿者协会主办的浙江省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2021年11月,文成县“为您安个家”志愿服务项目获“2021年度温州最佳志愿者服务项目”荣誉。
2021年12月,为您安个家项目获山东省济宁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二等奖。
2021年12月,“为您安个家”一一厕所革命(解决农村低保老人如厕难问题)项目荣获中国青年公益项目创业大赛铜奖。
我们深知,在这些荣誉背后,是一份份爱的给予、一次次真心陪伴。也正因为我们了解“施比受有福”,我们会和伙伴们一起,为更多老人撑起一方屋檐、点亮一盏心灯,半程风雨过后,老有所养,老有所安!

对老人来说,留住岁月的脚步,不知从何时起,便像长在了心底里的念想。而其有幸者,几何?都说人生是单程车,时间会带走许多,但也会馈赠不少呀,要学会珍惜一路上的每个遇见。记得杨绛先生说过:我们曾如此盼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是的,心中充满阳光,自然花香满径,此中有人生的智慧。

不常去怀老站的日子里,脑海里总是会很自然的翻腾出一些片段,从中可以感受,我们的怀老事业在时间的长河里又成长了几分。
那日,因几方面的事安排的有些紧凑,到水心时,离约在怀老站的工作交流时间已近。停好车,便放步向怀老站走去。
冬日里的暖阳,熟悉的街景,舒缓了赶路的急切。
“大老师,大老师!”一声欢喜沉混的喊声,打破了我的思绪。
“大老师?啥意思,应该不是叫我,没这么称呼过的。”没准备停下脚步。
“大老师,应该是不认得我了吧?”这一声问,才清楚,的确是在叫我呢,同时清晰起来的是历经岁月的脸上一副他乡遇故知的惊喜。
彼此都没有停下脚步,喊我的老阿姨赶了几步,与我并肩而行,双手还扶着肩上一捆菜,动作干净利落,应该是住在附近的老人。
自然的冲着老阿姨一笑,尚未开口,已被抢住话头,“认不得我啦,我认识你的。”
“哦,在怀老站?”看了一眼老阿姨,总感觉她是在蹦着走路的,话快脚也利索。

给时间以生命

生命是活力的源泉

文/孙擎扬

安慈善

38

37

正面关怀,自我关怀,反向关怀。关怀老人的生命,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延长寿命。没有高度与宽度,而只有时间长度的生命之光是黯淡的。
有这样的一组参考数据:
80岁以上人群中孤独感者高达五分之三
经常感到孤独的老人寿命平均缩短了6年
孤独感会使死亡风险增加29%
孤独的人患认知症几率是普通人的2倍
空巢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为40.4%
孤独老人的死亡率和癌症发病率比普通人高出2倍
生活中应该有爱,任何数字都无法打倒热爱生活的人。诚然,每个人都会老,再美的皮囊也抵不过时光的搓磨,但真正的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的,而是从我们放任了理想从生活中溜走那刻开始的。当我们对生活始终怀有梦想,保持向往,那么生命之光就会源源不断地绽放出来。老人像一盏灯,慢慢暗下来的时候,如果给他们正面的心灵呵护,是可以让他重新点亮生命之光的。
水心怀老站建成后,隔壁90岁的老人孙秀莲也有了个新习惯,出来溜达时,就会撅着身子在怀老站门口或窗外向里望。满头银发的她很是显眼,每次遇上,都会劝着,领着她进到里面来坐。那时天气还热,每次都会说,“别站外面了,会中暑的”。估计老人是怕生,怕说她添麻烦,嘴里会答应着“你们只管去忙,我看着就好了”。这句话,我们听的出来不是借口。诚然,现在熟悉了,她得空就自己到怀老站坐坐,也只是看着大家而已。甚至有时候,老人们都散场了,义工们在开分享会时,她才悠悠的从外面进来,就坐在义工们之中,你们说你们的,她就静静的看,静静的听。想看,也是份牵挂吧,看到眼里了,也是份寄托吧。这也是生活中最真实的爱与陪伴。可以相信,老人回到家中,想到怀老站,想到怀老站中的每个人,内心应该也会温暖和满足的。

生命需要爱与陪伴

“对对,哈哈!”看样子还是位热情的阿姨。
前面还有段路,边走边聊吧。
“最近我去的少,真是......”
“没关系,知道你忙,怀老站这么多人呢”真是位健谈体贴的老阿姨,“到了怀老站,都知道我的,”一副孩子般的骄傲,俨然是想表达,在怀老站或彼此间都不是陌生人。“买了两根莴笋,可以腌起来吃。”“叶子可以炒起来。”“讲对西!”......
一路聊到叉路口,就各自奔着忙碌的方向去了。
这是平常而每次又不失新奇的生活偶遇的一次,这是因怀老站而亲蜜起来的众多老人中的一位,这也是让怀老站充满生机的众多老人中的一位。
我们常以年轻来表达生命的活力,那年轻是什么?塞缪尔 · 厄尔曼这样回答,“年轻,并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的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东风。”
这样的老人不是时间概念里的老人,这样的老人可以点亮他人,或许是怀老站给于了他们新的生活意义,又或许是在怀老站的互助交往中,他们懂得了如何绽放生命中本有的活力。

安慈善

39

40

怀老事业,是整个人类的事业。一个有高度和宽度的生命意义重大,这是每个人自己和整个社会的需要。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健康老龄化”(Health aging)理念,指出老年人在晚年要保持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健康状态,将疾病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时间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从而整体提高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提交给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的《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中提出“积极老龄化”(Active aging)理念,指出老年人要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发挥最大效应,强调老年人理应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参与社会,同时在需要帮助时能够获得充分的保护、安全和照料。
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做出过重要指示,强调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必然要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老年是人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
给时间以生命,这项伟大的工程也需要有创新和突破的实施方法。早在安基金怀老事业开始的时候,秘书长陈积勋就在理事长达照法师怀老理念的指引下,提出了养老的创新模式,医、养、学、修、用,即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修,老有所用。
“通常各养老机构也都提倡医、养结合。不过我们安养计划的医、养和其他机构的形式不一样,意义也不一样。这个“医”是建立中华传统医学为主的基础上,是我们的文化瑰宝,这些特别适合老人。

提升生命的实践方法

         感谢每位对怀老站有家人般的牵挂与寄托的人,这样的人也一定在怀老站里得到了或本身就经常备着两样东西,一样叫“知足”,一样叫“感恩”。你们的生命就是怀老站的生命,你们生命的绽放就是怀老事业的宽度和高度。

41

42

安慈善

“养”的服务不是一般机构对客户的服务,这种服务是传统的,就像子女对父母的服务,对亲人的服务。同时不仅是养他的身体,还养他的心,这种养的意义就更不一样了。
学是我们怀老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环。这个学就是老有所学。每个老人都有过不同的学习经历,老了恰好闲下来,有时间重新学习,这个学习就是养他的心。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才会正确地认识老病死来临意味着什么,才会从容、坦然地应对它,才能够由学到觉。
老有所修是从学到修的层面。修是什么呢?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想法、活法和做法,包括错误的饮食、起居、运动习惯。这些都可能是导致身心不健康的因素。通过修,把不正确的改为正确的,不合适的改为合适的。这样老人的生命就会重新焕发,就像生命重启一样。
老有所用是什么呢?好多老年人认为自己老了没用了。这个心理,其实是最不好的消极心理。老了不仅要用、有用,还要达到妙用,在用的过程当中,就激活了老年人内在的生命活力。否则,生命就容易枯萎,生命力就会减弱,老病死来的就快。这是很大的一个社会问题、文化问题。一旦老年人和我们所有人,尤其是子女都能够认识到,老年人是精华、是宝贝,老年就是金光灿烂的夕阳!这时老人的生命力就会重新焕发,这个意义很大。
给生命以时间,是一项值得尊重的工作。但无论如何,生命的时间总是有限的。给时间以生命,能延缓老人失能失智,减弱家庭社会照护压力,降低公共医疗支出,提升人生的高度与宽度。怀老,是对每一刻逝去生命的珍视,给时间以生命,更是一项伟大而迫切的工程。

安慈善

44

43

“年轻,并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的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东风。”

—— 塞缪尔 · 厄尔曼

做公益 让生命绽放

——专访济南泉景安仁坊发起人王晓丽

采访/莲芳
文字整理/王美晴
图/安基金济南泉景安仁坊

安人物

导语
新年将至,济南泉景安仁坊更加忙碌起来:进行项目结项,开展项目总结,到试点村定期走访,开办古琴班,筹办安济慈善超市......作为泉景安仁坊的发起人,坊长王晓丽和她的团队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学习,逐渐领悟到公益的真谛;而2020年11月8日正式开业的泉景安仁坊,成为她突破自己的一次宝贵机缘。

一次改变一生的相遇

在朋友或亲人眼里,晓丽是那种生活在舒适状态中的“小资”。或许是性格使然,平常很难遇到一些有挑战性的事物,而平顺的生活也让晓丽逐渐意识到,自己似乎忽略了追寻生命中更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如何让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
晓丽的发心似乎很快得到了回应。当得知达照法师的宏愿和安基金平台时,晓丽就动了要做点什么的念头,只是不知自己是否有勇气、有能力能够融入这样一份利己利人的事业中。
与安基金结缘后,晓丽开始尝试走进与自己生活环境不同的群体。2020年初,她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走访农村,就遇见一位因病致残的农民,他已经完全失声,只能勉强从喉咙发出“啊啊”的声音;看到他无助的眼神,晓丽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了。她真切地意识到,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重视、被尊重。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将安仁坊申请成功,尽其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次相遇成为济南泉景安仁坊的缘起之一,同时,晓丽也发现自己人生的方向更加清晰、明确了。

在亲戚朋友眼里,晓丽一张娃娃脸,性格温和。而在这份温婉柔和的背后,晓丽却有着一副刚毅果断的性子。在发起安仁坊的过程中,她不断地去观察自己的内心,看自己是否能够坚持,是否能够坦然面对困难,是否会因此而产生焦虑。
说干就干,晓丽决定要做的事,就会精心准备,绝不后退,哪怕遇到一些困难,她也会转化为前行的动力。谈及在筹建安仁坊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一些困难,晓丽说,在召集安仁坊发起人的时候,最初考虑了几个人选,与之沟通交流后,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达成共识。
当时,晓丽多少有些失落,但这次“碰壁”也开始让她重新审视自己。很快,晓丽就有了新思路,那就是要敢于破圈。晓丽开始尝试与更多朋友交流想法,她知道大多数朋友都有自己的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参与,只希望可以和她有共同的发心,心心相印,就足够了。不久后,晓丽如愿有了一起前行的伙伴。

敢于出发,勇于破圈

45

46

安慈善

“小资”的人生蜕变

这一期生命,怎样才能更加有意义?就是用一颗菩提心去温暖他人。每次遇到困难,晓丽都会反省自己,“我之所以会碰到这样的壁垒,多多少少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一定是我个人的原因。”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晓丽也对“提升自己,利益他人”的思考愈发深入,并把这八个字融入到做好安仁坊的整个过程中;达照法师“不越界、不越位、不居功”的三不原则是她始终信守的工作准则。
最开始设计、执行公益项目的时候,晓丽和她的团队下沉到村居,走街串巷,从不熟悉项目执行到逐步熟稔,找到了前行的方向,也慢慢体悟了达照法师所讲的“提升自己,利益他人”的含义。而一步步走过来,晓丽认为自己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她在很短的时间中快速进步,在个人修养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当她再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时,能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和他们聊天,通过恰当、尊重的方式给予帮助。在帮扶过程中,晓丽也感觉自己变了,变得内心更柔软,也更包容。

说到工作中的困难,晓丽总是说自己其实没有遇到什么大的困难,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因为她有一个团结拼搏的团队,遇到问题后,能够及时得到安基金总部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她认为自己性格中有两个优点:第一,就是包容与接受;第二,就是细心而谨慎。有了这两方面的“法宝”,似乎什么困难在晓丽那里都不是问题了。
设计公益项目之初,晓丽已经在前期调研和项目所需条件上做了各方面的思考。选择试点村的时候,晓丽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距离济南市区不能太远,二是涉及的范围不能太大。晓丽很清楚,初期自己团队的公益经验不丰富,大多数义工是兼职,时间也有限,如果直接接触非常庞大的受助群体,可能很难将项目做好,也很难服务到位。
之后,晓丽确定了艾家村作为试点村,但恰逢村委换届,后续的项目开展也存在很多未知数,于是,晓丽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建设——无论遇到任何情况,都通通接受!
在执行项目和走访的过程中,晓丽的团队常常要走山路,有时一天走访几个村,经常是伴着夕阳下山,整个义工团队都对公益事业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再苦再累也从未有人抱怨。

47

48

安慈善

公益小白的探索之路

在对接乡村振兴相关项目过程中,晓丽的团队在探索中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例如安仁坊在做乡村服务的时候,晓丽就认为,一定要力所能及,因为项目执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经常进行回访,与对方产生足够多的联系,在服务方面才能做到更加切合实际。

泉景安仁坊有一个凝聚力很强的义工团队,这也是安仁坊开展多项公益项目的强大基础。义工团队不仅认真参与了安基金“抗疫救援”等重大公益活动,也很好地服务了在安仁坊内开展的“怀老书法”等公益项目。
在做试点村之前,泉景安仁坊与当地的南山救援队有过一些接触,双方交流过程中,晓丽得知附近一些患有阿尔兹海默氏症的老人和一些患有精神障碍疾病的中青年很容易在山中走失,而且山区无法被GPS信号完全覆盖,给救援带来很大困难,可能贻误最佳救援时机,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结果。后来在安基金的支持下,泉景安仁坊发起了“防走失定位手环”项目,给当地政府和村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发起这个项目之初,晓丽和她的团队也遇到了“一点小小的困难”:定位手环在市面上大都需要手机卡,这显然不符合济南南部山区的实际情况。晓丽多次与安基金总部沟通,并发动外地朋友帮忙,终于找到一种不用手机卡的手环。这种手环只要保持有电,就可以实时定位。晓丽的团队常常进到山区,挨家挨户地教给老人和家人如何使用手环。另外,每只手环上都有相应的编号,只要把编号输入到指定的手机软件上进行搜索,就能很快查找到老人的定位。目前已经发放了100只手环,在防止山区老人走失问题上效果显著。

泉景安仁坊特色公益项目

49

50

安慈善

“老人暖心餐”是泉景安仁坊做试点村后开设的第一个项目,也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村委在办公楼旁边租了一处场地,专门用于老人暖心餐项目的开展。就在项目之初,晓丽又遇到了“一点小小的困难”。
对于村中年纪较大的老人,晓丽考虑老年人消化慢,多吃素食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于是确定暖心餐以素食为主。但就是这个安排,让一位老人“投诉”到了相关领导那里,说政府给的饭菜太素。后来,还是当地民政部门的领导出面,现场做了解释,说这是人家基金会做的公益项目,免费给老年人提供餐食,老人这才理解。
但这次经历也让晓丽有了更多思考,之后的走访,她经常与当地村委领导班子和村民沟通与交流,了解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她深切意识到,项目设计和执行不能主观、盲目地去做,而是要从对方的现实需求出发,这样的帮扶才是真实有效的帮扶。

为了更方便、快捷地助力乡村振兴,通过调研和谨慎思考,晓丽和义工团队决定在艾家村成立安仁小舍,与安基金、艾家村委签署了备忘录,艾家村安仁小舍成为基金会第一家揭牌的安仁小舍。
在艾家村走访调研时,晓丽发现当地的核心义工具备一定的中医专业理论,并掌握艾灸方面的技能知识,还会亲手制作纯度极佳的艾条。于是,在基金会支持下,泉景安仁坊与当地村委达成一致,决定在艾家村开设艾灸公益馆。目前,艾灸公益馆已正式为当地老人提供服务。为了让艾家村老人们的生活更为便利,晓丽还带领义工团队入户执行了“老有倚靠”等安养项目,为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们免费安装院灯,为老人们的居家安全提供保障。同时,供困难群体免费领取生活物品的安济超市也在筹备当中。

51

52

安慈善

在真正践行公益的过程中,晓丽发现公益并不是一种专有名词,而是像达照法师说的那样:“慈善不是特别去做的,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极简生活,点滴行善,哪怕只是动一个善念,也是在公益的范畴之中。
从不接地气的“小资”到艾家村走家串户的志愿者,从公益小白到独立跑牌照和手续的全能手,晓丽觉得最受益的就是她自己。在一步步摸索与实践中,晓丽开始突破自己的局限,打开自己的心,实现了生命的绽放。就像晓丽说的,“当我去做安仁坊的时候,我发现我的生命中其实有很多的亮点,它们都像花朵一样在次第绽放,原来做公益这件事,是能让人上瘾的!”
采访中,晓丽的一句话让笔者印象很深,她说,“在做安仁坊过程中,我们伸出双手不是去索取,而应该是不断地给予,而给予过程中,我们的力量是源源不断的。”晓丽和她的团队以及泉景安仁坊的故事还在继续,也祝愿晓丽在未来的公益路上依然一片坦途,次第花开!

生命的亮点次第绽放

安慈善

53

54

岁末年终,回望一年的时光,我们都会问问自己:是否初心不变?是否有所增长?建党一百周年,我们国家在艰难和希望并存中走完了2021年。这一年,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乡村振兴如火如荼,共同富裕深入人心。这一年,安基金人顺应时代需求,走入广阔乡村,投身乡村公益,在乡村,我们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安仁坊

一 乡村·乡村振兴·乡村安仁坊

文/卢孔惠

安基金第一家乡村安仁坊创建记忆

岁末年终,回望一年的时光,我们都会问问自己:是否初心不变?是否有所增长?建党一百周年,我们国家在艰难和希望并存中走完了2021年。这一年,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乡村振兴如火如荼,共同富裕深入人心。这一年,安基金人顺应时代需求,走入广阔乡村,投身乡村公益,在乡村,我们遇见了更好的自己。记忆总是偏爱重要事件,而安基金第一家乡村安仁坊--文成西坑安仁坊的创建历程,确实承载了安基金乡村振兴的理想和探索,值得我们用心记录和不断更新。

在乡村,遇见更好的自己

55

56

安仁坊

乡村是什么?乡村对中国社会有什么意义?费孝通先生在他的《乡土中国》一书中,将中国社会性质断定为乡土社会,而构成中国乡土社会的基础单位就是村落。从几户人家的小自然村到千户大村,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也造就了我们所看到的形态各异的村落。
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现代化、城市化的巨大进程中,乡村的没落和空心化日趋严重,恐怕大多数中国人已经遗忘或者正在遗忘乡村蕴含的意义。乡村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根,乡村是中国人“天人合一”思想最好的载体,乡村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乡村振兴是中国最多数人口从小康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不单是我们的理想,更是我们的使命。
安仁坊是安基金作为一家慈善基金会探索社区和乡村公益慈善的一个创举,最初源于安基金理事长达照法师和秘书长陈积勋先生关于七安计划如何在社区或乡村落地实施的一个设想。安仁坊最早的定位就是安基金服务于社区和乡村的公益慈善平台,是七安计划落地实施的载体,也是安基金文化和形象展示的窗口。2018年6月18日,安基金第一家安仁坊在美丽的冰城哈尔滨诞生。三年多来,温州水心、平阳鳌江、宜兴阳羡、南京六朝、济南泉景等十多家安仁坊陆续开业,落地城市和社区,全面开展社区公益慈善事业。扎根社区后,连接乡村,反哺乡村,是必然之举了。

2021年3月,安基金提出“三个转向”,把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和落后地区,推动安仁坊开展乡村试点;4月底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启动“安福乡村振兴工程”;5月份作出了安仁坊乡村振兴工作部署。也是这一年的5月中旬,安基金人开始了乡村安仁坊的规划和筹建。
浙江省文成县西坑畲族镇安福寺,是安基金的注册地,也是安基金的精神家园。安基金理事长达照法师多次讲,安基金要为西坑、为文成多做贡献。安基金理事阙胜利也提出:安基金要在西坑落地,把七安计划在西坑做深做透。如何为畲乡振兴出力,如何服务于畲乡百姓,为他们提供公益慈善资源,借鉴前期社区安仁坊的经验,找到最合适的发起人,带领一批真抓实干的义工,创建一个落地实施的主体,是最佳的选择。而计划中的文成安仁坊,安基金总部决定直接落地西坑镇,安基金第一家乡村安仁坊——文成西坑安仁坊由此诞生!

二 坊长·场地·筹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每一家机构的创办运行,发起人至关重要,公益慈善事业更为不易。谁会是文成西坑安仁坊的坊长?我们心中都有一个不二人选——胡秀丽。
“义工女队长,抗疫铁娘子!每次看到胡秀丽来安基金总部运送物资,总是一副飒爽干练的样子,即使在抗击大疫期间,还是精气神十足!胡秀丽多年来一直带着文成义工队,做了大量公益慈善工作。这次疫情期间,她夫妻二人亲自接送抗疫物资,发放到医院、社区,亲自带队深入山区、农村,走了5个乡镇32个社区,帮助村民设立了154个手消点,发放了1420瓶手消液。胡秀丽和文成义工队接下来想筹建农村安仁坊,也是为安基金开展乡村公益慈善事业探索一条新的路子。”这是2020年3月23日安基金公众号一篇新冠抗疫救援的报道,早就在预示着胡秀丽将是未来文成安仁坊的坊长人选。胡秀丽和她先生富慧青一直热心公益慈善,几年来带领文成义工队开展了大量安基金的公益项目,成安仁坊的坊长人选。

57

安仁坊

58

胡秀丽和她先生富慧青一直热心公益慈善,几年来带领文成义工队开展了大量安基金的公益项目,早在2019年文成义工队就被评为安福利生年度人物。2020年5月胡秀丽在文成县民政局登记注册了文成县心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筹建条件逐渐具足。
选定了坊长,注册了社会组织,下一步就是确定场地了。西坑畲族镇委镇政府、西坑民族村两委都非常支持在西坑设立安仁坊。西坑村村委同意把村办公楼腾空并以低廉的价格租给安基金作为安仁坊场地。5月17日,陈积勋秘书长、秘书长助理卢孔惠、传承发展部主任唐月芬、安仁坊发起人胡秀丽及富慧青等,来到西坑镇勘察安仁坊所在场地,并根据乡村振兴的需求提出设计意见。18日下午,安基金一行和西坑镇分管乡村振兴工作的卢健斌副镇长、西坑村徐爱忠副村长等,在西坑镇政府会议室召开“安基金助力西坑镇乡村振兴座谈会”,商谈筹建安仁坊的具体事项。

天时地利人和,加上政府支持,安基金和文成县心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成立了文成西坑安仁坊(筹),胡秀丽为筹建坊长。安仁坊的建设和装修也开始了。根据安基金乡村振兴工作的需要,西坑安仁坊及时修改设计风格,确定安仁坊的功能布局就是为当地老百姓服务,让老百姓能走进来、用起来。在整个筹建过程中,安基金负责安仁坊业务的传承发展部主任唐月芬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全程参与了安仁坊的规划设计和功能布局。在此期间,温州市委统战部、文成县委统战部及民宗局等各级领导都非常关心安仁坊的筹建,安基金、西坑安仁坊(筹)和西坑镇委、西坑村委还多次召开座谈会,研究安福乡村振兴工程如何与西坑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安基金通过西坑安仁坊逐步帮助西坑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59

安慈善

60

三 捐赠人·义工·受助人

西坑安仁坊的建成要特别感谢一个人——安基金理事、浙江意迈达鞋业总经理阙胜利先生,正是他的慷慨解囊才有西坑安仁坊的今天。阙胜利先生说过这么一段感人的故事:
“我和安基金的缘分,要从我爷爷说起。我爷爷是福建人,以前在温州做烟草出口的生意,我奶奶是文成人,出生在一个叫做西坑镇的地方,安福寺就在她们村里。大概在1938年的时候,我爸爸五岁那年,日本人打到了温州,爷爷就举家跑到文成避难。当时因为传染病盛行,我爷爷和父亲都感染上了‘天花’,很不幸,我爷爷最终抱病身亡,但幸运的是我父亲被安福寺的师父救过来了。
当时安福寺不仅发草药治病救人,而且还给村民提供避难所。父亲病愈之后一直对安福寺心怀感恩,时常会去安福寺。父亲现在年龄大了,但对安福寺的事还是记忆犹新,我从小也一直听父亲诉说他在安福寺的那段经历。因此,可以说,我从小就和安福利生有着不解之缘。我长大后,也很想为社会做点事情,家里人也很支持。先是通过安福利生功德会参与了安福利生事业,安基金创办之后,安福利生事业有了更大的平台,我自己也成为了安基金的理事,愿意与安基金一起做好慈善。”

正是因为如此殊胜的缘分,阙胜利先生说自己就是西坑人,希望七安计划在西坑做深做透。为此,他捐赠了西坑安仁坊全部的建设和装修费用,还成为西坑安仁坊的发起人,长期支持安仁坊的发展。
在安基金总部的支持下,在阙胜利先生的发心和大愿的感召下,刘粉茶、郑颖颖、程焕斌、刘金满等贤达人士陆续加入文成西坑安仁坊(筹)发起人团队,安仁坊核心团队得以不断充实壮大。安仁坊还未开业,就有不少爱心人士加入,成为安仁坊的捐赠人和义工。善心从四方汇聚,而我们要做的是把公益项目做深做好。
文成西坑安仁坊将来为哪些人服务?乡村安仁坊还将设在哪里?多走几趟山区乡村,多关注困难群体,自然找到答案。
2021年12月2日,安基金义工卢孔惠、韩行、郑胤、陈丽敏一行去西坑镇西坑村龙口降自然村入户调查困难老人,其中有1户让我们大为触动。老人七十七岁,身体多病,终身未娶,无儿无女,住的木制老房摇摇欲坠,屋顶失修,瓦片损坏,下雨天漏水严重,梁柱地板皆已腐朽,茅厕在屋外,床铺棉被腐败不堪,现在还能看到这么困难的人,让我们不禁潸然泪下。

安慈善

61

62

想起安基金会歌《手护菩提心》:
我看见,夕阳外,望穿秋水的眼神;
我听到,病榻上,苦苦挣扎的呻吟;
我叹息,生活中,失独失助失眠人;
我寻觅,人世间,携手并肩的知音。
这一刻,感同身受。山门常衍,勿忘世上苦人多。“观弱势群体,怀慈悲大爱”就是安基金的宗旨。老百姓的需求就是我们的作为,山区乡村弱势群体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文成西坑安仁坊将从西坑畲族镇为出发点,服务于整个文成县山区乡村的弱势群体,包括乡村老人、儿童和困境者等等。
浙江省发展共同富裕的山区26县,乃至全国结对结缘、条件具足、有良好合作单位的山区乡村将是安基金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区域,一旦条件成熟,将成为安基金乡村安仁坊的发起地和服务地,这些地方的弱势群体将是安基金的服务对象。

安基金对乡村安仁坊的期望、定位是什么?安仁坊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10月13日安基金助力西坑乡村振兴座谈会上,安基金理事长达照法师建议安仁坊落地后,可以多从传统文化的层面深入群众,关心、支持当地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当地的文明程度。村民若有救急救难的需求,安仁坊也可以作为一个慈善窗口,协助政府对其进行帮扶。法师强调,慈善组织的作用是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后台保障,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但必须始终秉持不越界、不越位、不居功的“三不原则”。
达照法师在安基金第一届理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七安计划在城市社区试点,在乡村试点,两个试点做两个模板,再复制出去。安仁坊在社区和乡村落实时,七安计划要同步跟进去,把模建好,劲往一处使。乡村安仁坊怎么建模?要作为重点进行研究。
陈积勋秘书长在座谈会上讲到,安基金将会协助当地党和政府,根据自己的业务范围,结合西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公益慈善资源,助力西坑实施乡村振兴。西坑安仁坊可以从生活帮扶、产业助力、文化传承、人才培训四个方面开展工作,让义工走入乡村,服务乡村,带动乡贤和村民一起参与乡村公益实践,不断提升自己、利益他人。
乡村安仁坊蕴含着理事长、秘书长和安基金人的期望。乡村安仁坊是安基金七安计划在乡村的实施主体,乡村安仁坊是安基金助力乡村振兴的慈善平台。我们希望它发挥这样的作用:

安慈善

63

64

四 期望·定位·建模

协助党和政府,发挥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更为灵活、更为平衡的作用,承担业务范围内的社会服务功能;
扎根乡村、服务乡村,实施七安计划,开展困难救助、怀老助老、助学助教等帮扶项目,帮助更多弱势群体;
连接城市与乡村,把城市的公益慈善资源导向乡村,促进城乡互动,促进城乡融合;
发动义工返乡创办一批安仁小舍,聚合村委、村民、乡贤等多方力量,把公益慈善资源下沉到更多的乡村;
开展乡村振兴试点工作,运营安济慈善超市、为老人送暖心餐、艾灸公益等试点项目,试验中草药种植和手工艺等产业,开展村史家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等。
文成西坑安仁坊将作为安基金“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承担着安基金乡村公益慈善和乡村振兴工作的试点任务。安仁坊将研究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所起的作用,探索安基金乡村公益项目和慈善模式,积累安基金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实践经验,希望通过一到两年的探索实践,建立安基金在开展乡村振兴、乡村公益领域的可复制模式。
社区安仁坊、乡村安仁坊发挥的一切作用,我们安基金人所做的一切事业,都希望能够贯彻理事长达照法师提出的“五方满意”:让政府满意,让受助人满意,让捐赠人满意,让义工满意,让社会大众满意。这是我们所作所为的最好的目标,最佳的答案。

66

65

安慈善

达照法师在2021年6月份的理事会上提出“四大”理念——大变局、大公益、大愿力、大担当。当今中国正处于百年未见之大变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是大公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愿力赋予了安基金人以使命动力,大担当体现了安基金人的公益品格,我们需要发大愿承担起这个重任,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战略做出自己的贡献。
达照法师在2021年6月份的理事会上提出“四大”理念——大变局、大公益、大愿力、大担当。当今中国正处于百年未见之大变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是大公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愿力赋予了安基金人以使命动力,大担当体现了安基金人的公益品格,我们需要发大愿承担起这个重任,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战略做出自己的贡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乡土乡愁,乡里乡亲,乡村是中国人魂牵梦萦的桃花源。欢迎有识之士来到乡村,来到乡村安仁坊,欢迎加入我们,加入乡村振兴的队伍。这里可以实现你反哺乡村的梦想,这里可以抒发你无私奉献的情怀,这里可以践行“提升自己,利益他人”的理念,这里可以滋养你的心灵、唤醒你的慈悲。也许,一次安仁坊义工的经历,一份充满爱心的馈赠,一句对山区老人的问候,一份对乡村公益的关注,都可以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体会不同寻常的生命感悟,成就更为圆满的人生境界。

在乡村,遇见更好的自己

2500年前,自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的那一刻起,就告诉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利他的善行,对于佛教徒而言,不仅仅是社会责任和道德追求,更是一种对自我的超越,是生命提升的必经之路。

安视野

佛教慈善,人点亮人

2500年前,自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的那一刻起,就告诉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利他的善行,对于佛教徒而言,不仅仅是社会责任和道德追求,更是一种对自我的超越,是生命提升的必经之路。人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乘佛教精神,是佛教的人文特质,也是佛教慈善的初心,安基金也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
2017年开始,第一批加入的安基金人,都是公益行业的“外行”。大家从各行各业而来,抱着同样的自利利他的愿心,一头撞进了这个崭新的行业里。我们从一家一户的走访开始,去了解那些亟待帮助的人;我们从一个个的个案帮扶做起,慢慢梳理出了面向各类弱势群体的公益项目。为了更好的执行项目,我们也在不断的向同行求教,向前辈学习。经过五年的时间,安基金也变得更为专业、更为高效,逐渐成长成为了一个现代的公益慈善组织。
中国有5000多家慈善组织,安基金便是其中的一员。在这么多的慈善组织中,安基金与其他慈善组织有什么不同?作为一家佛教背景的公募基金会,我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我时常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在日常的忙忙碌碌中经常提醒自己的问题。
作为现代慈善的枢纽,将社会筹集的善款合理的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是每一个慈善组织的本职工作,但也只是最为基础的工作。善款的传递、物资的传递,只是公益慈善行为的开始,并非结束。物质的缺乏容易解决,心灵的困顿才是真正的难题,这是我们的公益项目要着力的地方,也是每一个安基金人不断用心的地方。在每一个公益项目的设立过程中,在每一次调查走访的过程中,在每一笔善款的使用过程中,在每一次与受助人的互动过程中,对于“人”的体察和关怀既是我们的起点,也是我们的目的地。

文/陈路

安视野

67

68

“老有倚靠”不只是把扶手安到老人需要的地方去,更希望老人们能获得温暖的陪伴;“为您安个家”不只是为老人们装修安身之处,更希望给老人提供安心之所;“安福助学”不只是给逆境中的孩子们提供生活学习的保障,更希望帮助孩子们重拾学习、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乡村少年阅读工程”不只是把精选的书籍送到孩子们的身边,更希望给乡村的教师和家长送去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为乡村的孩子们营造更有利于成长的环境……每一份善款和物资,解决的不仅是眼下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也带去了情感上的支持,带去了心灵上的抚慰,也带去了获得幸福的智慧,为身处困境的人点亮一盏灯,照亮一方世界。

大乘佛法把布施居于六度之首——财布施让人破除贪心,法布施可以让人获得智慧,无畏布施给人带去无所畏惧的勇气与信心。对于身处困境的人们而言,布施者就是昏暗生命中带来希望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坎坷的人生之路。
《普贤行愿品》中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菩萨智慧花果。”布施不仅仅是利他的行为,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不断拓展、升华的过程。当我们怀着一颗慈悲心去帮助他人,在这样的公益慈善事业中,不仅仅是那些受助人在公益慈善中受益,每一个参与者,每一个捐赠人,每一个志愿者都从中受益。
在这个忙碌追逐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努力编织着自己的生活。物质越来越富足,但是内心的不安也越来越强烈。一味为了自己而奋斗,反而让人找不到存在的价值感和幸福感。因此,越来越多人主动参与到了公益慈善中来,用自己的能力和付出为那些最需要的人创造幸福,也从中收获自己的人生智慧与人生幸福。佛法认为,是众生成就了佛菩萨,众生如同树根,佛菩萨则是树上长出来的枝叶花果,没有了众生,也就没有诸佛菩萨。在佛教慈善中,每一个受助人也成就了布施者。

安视野

69

70

曾有公益行业的前辈说,公益慈善满足的其实是捐赠人内心的需要。因为有需要帮助的人,因此给了我们机会去发善心、行善事,也给了我们机会去更好的“提升自己”。在佛教慈善中,布施者点亮了受施者,受施者其实也如同一面镜子,将慈悲的光芒回映给布施者。一灯照隅,万灯照国,佛教慈善成就了不同生命间的交相辉映。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感恩所有捐赠人、所有义工、所有关心我们的人,给予安基金的信任、支持和帮助。更重要的是,我们也感恩每一个受助人,谢谢你们给了我们机会,去更好的发现自己、成就自己!

安视野

71

72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