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安徽省绿色金融案例汇编

文档/电子书汇编2023-08-03
2242

绿色金融

案例汇编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 指导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滁州监管分局 编印 

安徽省

节能降碳 绿色发展

引言

引言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2022年6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决策部署,持续强化监管政策引领,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近年来,安徽省银行保险机构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建设积极进取,强化资源保障、考核激励、专营机制等倾斜支持,创设“碳挂钩”产品、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落地森林碳汇价值保险等,绿色金融发展实现“量增面扩”,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优化完善,绿色产业和重点项目不断加力支持。截至2023年6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8039亿元,较年初增长32%,两年跨越5个千亿级台阶。
为进一步加快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发展步伐,原安徽银保监局联动原滁州银保监分局等9家分局共同汇编绿色金融案例,从194个申报案例中甄选出60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特色案例,按照完善绿色金融组织管理、开发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4个章节进行汇编,旨在总结展示安徽绿色金融发展的突出成效,提供业内学习交流,进一步提升

金融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为建设美丽安徽贡献力量!
                                                                   
                                                                   
                                                                   2023年7月

contents

目 录

目 录 CONTENTS

目 录 CONTENTS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6.安徽首笔支持煤电企业节煤降耗改造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7.国内首单碳资产债券落地 
8.全国首笔碳中和挂钩贷款落地
9.安徽省首单地方国企碳中和债成功发行
10安徽省首笔“绿创贷”业务落地 
11.加大“碳汇+保险”创新 落地省内首单森林碳汇价值保险
12.鸟类致害农作物保险构建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网添砖加瓦
13.聚焦绿色发展,积极运用创新信贷产品支持国储林建设 
14.在岸市场成功发行首单获气候债券标准认证的绿色金融债券 
15.全省首笔种子安全特色贷款落地
16.省内桃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落地六安
17.农产品溯源产地保证保险助力乡村振兴

18.省内农商行系统首笔“碳票生态贷”落地
19.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滁碳易” 
20.全国汽车金融公司首单绿色金融债券
21.全国首笔碳减排双挂钩贷款成功落地
22.皖沪联动,首笔光伏电站建设贷款成功投放
23. 厨余垃圾处理探索收费权质押贷款模式 
24.引险资入皖,双碳基金成功落地
25.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为减排固碳提供支持
26.融助力安徽省首笔“节水贷”快速落地
27.母子联动落地全国首单“户用分布式光伏”直接融资租赁业务
28.创新发放全省首批“碳汇质押””贷款

第一章 完善绿色金融组织管理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1.完善顶层设计 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
2.创新绿色金融服务特色支行组织架构
3.总分支联动,创设“碳减排”贷款绿色通道
4.创新发展,做强绿色金融品牌
5.完善绿色金融服务机制 创新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 

08
10
12
14
16

19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29.绿色金融助力煤电行业清洁高效转型
30.善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助力矿业集团绿色转型发展
31.创新服务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32.引入绿色金融资源支持龙头企业“投融建营”一体化
33.融资助力生物质发电企业
34.绿色信贷助推滁州首个天然气调峰电厂落地
35.新能源发电企业调峰损失保险助力绿色电力能源发展
36.家庭太阳能光伏设备保险助力光伏行业发展
37.发电收入损失补偿保险为清洁能源电站保驾护航
38.创新绿色金融新模式,“贷”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新路径
39.修复矿山生态 筑绿色发展之基 

65
67
69
71
73
75
77
79
81
83
85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58
60
62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51.开发性金融助力探路EOD模式
52.首批EOD试点项目—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启动
53.“公司自营”运作模式提供绿色金融服务
54.“光伏+帮扶”融资模式 助力屋顶分布式发电站项目
55.世界银行贷款“储能项目”落地 
56.阜阳海纳1GWh纳离子电芯规模化量产项目成功落地
57.创新金融支持生活垃圾处置发电厂项目 
58.阜南林海模式“变废为宝”助力双碳战略
59.金融支持和县绿色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60. 省内首笔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项目落地                            

40.支持天堂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
41.“乡村兴•茶 e 贷”撬动绿色茶产业发展的支点
42.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保险 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 
43.“木本贷”助力打造中国碧根果之都
44.农村土地整治乡村振兴贷款
45.金融助力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46.“绿色G贴”服务绿色产业客群
47.新材料保险扶持国家重点新材料用户单位
48.绿色供应链金融贷,支持绿色建筑发展
49.绿色融资助力马鞍山市楚江城际轨道交通绿色化发展 
50.城市智慧新能源助力绿色出行

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工作,印发一系列文件推动辖内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2020年10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安徽银行业保险业一体化建设和支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宣城、黄山开展绿色金融发展试点,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中积累绿色金融发展经验。2021年9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金融发展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通知》,出台八条举措,支持加快发展绿色金融。2022年6月,转发原银保监会印发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并从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制度流程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落实举措,引导银行机构在资源保障、考核激励、专营机制、金融创新等方面倾斜支持。

第一章 完善绿色金融组织管理

目 录 CONTENTS

110
112
114
116
118
120
122
124
126
128

87
89
91
93
95
97
99
101
103
105
107

第一章 完善绿色金融组织管理

第一章 完善绿色金融组织管理

1.完善顶层设计 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

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绿色金融顶层设计。2016年起,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便建立跨部门绿色信贷协调联动机制,2021年又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绿色金融工作座谈会,协调推进绿色金融工作。
二是加强绿色金融基础制度建设。制定《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绿色信贷标识管理实施细则》《安徽省分行绿色金融发展推进方案(2022版)》、2022-2025年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夯实基础管理,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保障机制。
三是加强绿色金融运管机制。将绿色贷款占比、碳减排重点领域投放等纳入年度信贷结构调整方案。配置战略性绿色贷款专项规模,建立全流程绿色通道,对新增绿色贷款的经济资本考核按7折计算,新发放正常类绿色贷款计提拨备由总行承担,设置差别化审批定价授权、缓释措施。将绿色信贷标识认定准确性纳入日常监测,将绿色贷款纳入综合经营计划和关键业绩指标(KPI)考核。在客户选择上,把客户环境和社会风险嵌入信贷流程,执行环保一票否决权。

三、创新亮点

四、实践成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专门篇章论述“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金融体系。近年来,建设银行总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完善顶层设计和考核激励机制,对绿色信贷给予系列差别化政策安排。安徽分行积极贯彻落实绿色金融战略部署,不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强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安徽区域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业务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一是坚持“绿色金融进党委”,压实党委主体责任,省分行党委把绿色金融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抓落实。
二是加强绿色金融专业队伍建设。省分行设立“能源及绿色金融发展科”“信贷政策(绿色信贷)岗”,开展绿色金融系列培训,提升绿色金融专业化水平和能力。
三是深入推进战略协同和融合发展。持续将信贷资源向绿色领域倾斜,加快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战略性业务协同发展。优化普惠业务绿色信贷认定流程,强化考核激励,满足绿色普惠发展需求。

2022年末,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考核口径绿色贷款余额572.49亿元,新增263.68亿元,增速85.39%,系统排名第2位,连续两年新增均在系统内前位(2021年度增速系统排名第1),绿色贷款余额较2020年底实现翻两番;绿色贷款占比9.26%、比年初提升3.42个百分点,为安徽省绿色转型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22年度,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绿色金融推进荣获总行“五星级分行”和“绿色金融先进集体”。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共建低碳•共享生活

一、案例背景

第一章 完善绿色金融组织管理

第一章 完善绿色金融组织管理

2.创新绿色金融服务特色支行组织架构

邮储银行黄山区支行

二、主要做法

一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特色支行建设。积极打造差异化、特色化、节约化的经营网点,将节能、环保及绿色元素贯穿于支行设计、建设、运营及服务的全过程。
二是优化政策制度,完善管理机制。成立绿色金融特色支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符合支行实际情况的绿色金融特色支行的工作要点,重点就绿色信贷发展制定实施方案。
三是设立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邮储银行黄山市分行为黄山区支行专门设立绿色金融专项“绿色通道”,对于符合邮储银行绿色融资标准的各类信贷业务,一律优先审查、优先审批,确保审查审批效率。
四是多措并举,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方式。邮储银行黄山区支行将“绿色金融、社会责任”等理念融入日常经营,通过信用卡、理财、三农消费贷款、小企业贷款等业务,推广节能与环境友好型产品。降低新能源汽车贷款的首付比例,最高可降低 5%。

三、创新亮点

为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邮储银行黄山市分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总行绿色银行建设工作要点,加强绿色银行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邮储银行积极探索绿色金融特色支行建设路径,2021 年在辖内黄山区支行进行试点,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实施绿色金融倾斜政策。对绿色融资实施专项信贷额度管理,优先满足绿色融资项目额度需求。在权限范围内,实施差异化经济资本配置和贷款定价管理,降低邮储银行黄山区支行绿色融资贷款的 FTP 资金成本。
二是健全绿色运营管理。健全绿色办公、电子化替代等绿色运营政策制度,推行绿色采购及建筑节能,加强运营管理等能源物资消耗定量管控与评估,倡导全员绿色办公、低碳生活。
三是加强全流程管理,防范化解信贷风险。严格客户准入标准,建立环境与社会表现“一票否决制”,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管控纳入授信业务全流程,减少环境和气候信息不对称,持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2021 年黄山区支行进行的试点,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经原银保监会批准,邮储银行黄山区支行营业部获得绿色金融特色支行称号。截至2023年6月底,绿色贷款结余达到 2885万元,完成今年计划91%;绿色融资结余 2837万元,完成今年计划95% 。绿色贷款和绿色融资资产质量良好,未出现大额逾期和不良。

四、实践成效

一、案例背景

第一章 完善绿色金融组织管理

第一章 完善绿色金融组织管理

3.总分支联动创设“碳减排”贷款绿色通道

中国银行六安分行金寨县支行

二、主要做法

中国银行六安分行积极组织优秀客户经理队伍,采取业务上收的模式,由公司金融部直接叙做。在业务发起环节对客户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程度进行了明确分类,同时省分行在授信审批环节也优先审批符合绿色、低碳、环保特征的项目。最终,锲而不舍、攻坚克难、坚定信心,六安分行公司金融部成功克服异地办公的障碍以及项目存在的缺陷,最终实现项目落地,同时以点带面,通过金寨县项目案例的落地,成功复制到其他县区,带动舒城海创、霍山海创信贷业务均成功于中国银行六安分行落地,核定绿色信贷总量达到4.4亿元,推动了绿色信贷等多项业务指标发展,持续做好能源保供,为绿色信贷业务拓展了长期客户资源。

三、创新亮点

中国银行六安分行金寨县支行在市场拓展过程中了解到中国银行六安分行全球战略客户海创集团下属金寨海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在金寨县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国银行六安分行在六安市辖区内尚未落地过此类项目,县支行在“一对一”帮扶中将此市场信息反馈给市分行公司金融部。公司金融部在对接后了解到借款人隶属的海创集团为中国银行全球战略客户,在全国各地均有相关节能环保项目建设。目前海创集团共分四大业务板块,包括水泥板块、新型建材板块、节能环保板块和他业板块,其中金寨县项目归属海创集团(节能环保板块)统一管理,金寨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城乡生活垃圾废弃资源再利用项目,符合绿色信贷要求,根据中国银行六安分行绿色信贷工作指引要求,六安分行公司金融部获悉该项目后,高度重视。

总分支联动,创设“碳减排”贷款绿色通道。

总分支联动模式,突破了县支行发起、层层审批的传统业务模式,建立绿色通道,推进“碳减排”重点项目快速落地。该项目成功落地,体现了中国银行六安分行对“碳减排”工作领域充分重视,助力实体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该项目落地后,带动碳减排实现40000吨。

四、实践成效

一、案例背景

第一章 完善绿色金融组织管理

第一章 完善绿色金融组织管理

4.创新发展,做强绿色金融品牌

九江银行合肥分行

二、主要做法

一是完善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管理的统筹性。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总行层面由绿色金融事业部牵头,在分行层面指定分管对公业务条线行领导为绿色金融工作牵头人,明确归口管理部门、设有绿色金融专岗,为绿色项目以及融资者提供全面、优质的绿色金融服务。完善行内绿色金融制度,总行先后制定了《绿色金融业务属性认定标准》《绿色信贷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绿色金融政策,有力地支撑分支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
二是强环保与信贷衔接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差异化授信政策导向。强化党建考核,将绿色信贷作为“书记工程”纳入全行党建考核,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连续多年将发展绿色金融纳入分支机构一把手综合绩效考评,并给予绿色信贷经济资本占用及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政策对分支机构形成更强的正向激励。

三、创新亮点

2017年以来,九江银行紧扣体制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推进绿色金融工作,在总行层面推出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发布全国首个绿色票据成果。同时从绿色环境、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等方面入手,积极支持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建设,积极打造九江绿色品牌。

一是做强绿色金融品牌。九江银行成为全球首个与IFC合作转型金融项目的商业银行。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创新推出专项转型金融产品“碳效贷”,将贷款定价与企业碳排放综合表现挂钩。三是探索投融资领域碳核算,2022年6月,九江银行成为全国首家加入碳核算金融联盟(PCAF)的城商行。

四、实践成效

截至2023年6月末,分行绿色融资表内信贷余额25.51亿元(口径T115 绿色融资统计表),较年初新增 6.27 亿元,增速 32.59%,接下来,合肥分行将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有力支持了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为打造绿色样板区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一、案例背景

第一章 完善绿色金融组织管理

第一章 完善绿色金融组织管理

5.完善绿色金融服务机制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

浙商银行合肥分行

二、主要做法

一是创新产品应用。创新绿色金融业务模式,通过H+M、分销通、分期通、仓单通等产品,在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银租联动、智能制造等业务模式上形成合力,挖掘绿色金融潜在市场和客户。加强对外交流,争取与省发改委、经信委、生态环境厅等政府机构开展合作,筛选确定优质目标客户。结合区域特点,加强对区域内绿色企业的走访和主动对接,强化绿色客户与项目的拓展储备,及时跟进客户绿色贷款需求,按季梳理重点支持绿色企业或项目拟投放清单,明确计划安排、投放进度与责任机构。
二是加大授信支持。建立绿色信贷业务的“绿色通道”机制,加快绿色项目授信审查审批;增强绿色贷款认定的管理约束和督导,提升认定质量和效率;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动态评估和分类,对环境和社会表现恶劣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是加强绩效考核。将绿色贷款指标纳入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考核激励和资源分配倾斜。单列信贷资源,明确在风险加权资产资源配置上能源金融项下融资业务(不含银行承兑汇票)、绿色信贷及碳金融配置定额增量资源,在额度内先到先得。实施FTP定价优惠,对于符合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新投放信贷业务,经认定,优惠50BP,分行首单业务再额外优惠50BP。放宽押品条件,稳妥推进碳排放权抵押、排污权抵押、专利权质押、林权质押等新型资产质押方式,降低轻资产企

三、创新亮点

浙商银行合肥分行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打造绿色金融特色品牌,助力绿色产业发展,从政策制度、产品服务等各方面守正创新,打造丰富灵活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绿色金融服务制度机制,积极支持绿色低碳转型。

业融资门槛。出台专项客户拓展激励政策,明确绿色金融FSA按原权重1.5倍执行,绿色贷款最低经济资本回报率按10%计算。

2021年3月30日,浙商银行合肥分行与含山县绿景园林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成功落地安徽省市场首单绿色债权融资计划和北金所市场首单流动资金支持类绿色债权融资计划,同时也是系统内首单北金所绿色债权融资计划,备案金额9000万元,首期发行金额6000万元。本次募集资金用途为购买去除城市粉尘、净化城市空气的苗木等。

一、案例背景

第一章 完善绿色金融组织管理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绿色基金、绿色保险以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产品等。
近年来,安徽省金融机构不断改进和完善绿色金融服务,加快产品创新,支持绿色领域合理金融需求。例如,发行绿色金融债,降低绿色企业融资成本,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碳资产债券;支持双碳目标实现,落地全国首笔碳减排双挂钩贷款,发挥集团协同力量引险资入皖参与“双碳基金”项目;用足用好财政贴息政策,支持国储林建设;积极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出“滁碳易”绿色减排再贴现产品;开展绿色保险产品创新,落地全省首单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为减排固碳提供支持。

6.安徽首笔支持煤电企业节煤降耗改造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中国进出口银行安徽省分行

一、案例背景

金融监管部门为推动煤炭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于2021年11月设立了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政策工具,该政策工具主要用于支持煤电清洁高效利用等领域,助力煤电企业节煤降耗改造。

二、主要做法和创新亮点

中国进出口银行安徽省分行在了解到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节煤降耗改造项目后,2022年7月主动联系客户宣讲相关政策,为客户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一周内即实现了9620万元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审批和4170万元资金发放。截止2023年3月末,进出口银行安徽省分行已累计为华电芜湖发放6260万元项目贷款。该笔贷款也是进出口银行系统内发放的首笔用于煤电企业节煤降耗改造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固定资产项目专项再贷款。

三、实践成效

该笔贷款用于支持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2号机组节煤降耗改造,支持项目改造完成后,预计将为企业每年节省约3.4万吨煤,节省成本约3000万元,大大降低了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下一步,中国进出口银行安徽省分行将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决策,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煤炭能源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把握绿色经济转型下的发展机遇,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平稳运行贡献口行力量。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7.国内首单碳资产债券落地

浦发银行合肥分行

一、案例背景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2011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2017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标志着全国碳市场建设正式启动,2020年12月,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并印发《纳入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从技术层面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2021年1月,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2021年5月,发布《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交易开市。

二、主要做法

2022年8月4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合肥分行独家主承销的市场首单碳资产债券——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四期超短期融资券(碳资产)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本期债券发行规模10亿元,期限260天,采取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发行,浮动利率挂钩碳排放配额(CEA)收益率,发行价格低于发行人同期限债券估值30bps;全场认购倍数超6.6倍,充分体现了机构投资者对碳资产债券的信心,并得到了监管部门与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创新亮点

本期碳资产债券是全国碳交所开市一年后的国内首只碳市场交易与债券市场挂钩的债券,标志着我国环境权益类债券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本期碳资产债券创造了四项国内第一:一是全国第一只“碳资产”标识债券;二是全国第一只挂钩碳配额收益设计理念的债券产品,挂钩碳资产为发行人已拥有的7000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三是全国第一只实现全国碳市场交易和债券市场联动的环境权益浮动利率债券;四是全国第一只通过挂钩碳配额交易发挥市场化激励机制的债券。

四、实践成效

擦亮“浦发绿创”特色服务品牌。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合肥分行积极推动双碳转型、打造国内领先的绿色银行战略,探索创新碳金融、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级与质效的又一次创新实践,助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浦发智慧和浦发力量。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8.全国首笔碳中和挂钩贷款落地

浦发银行合肥分行

一、案例背景

2020年9月,中国向全世界宣布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浦发银行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规划,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和绿色运营。

目标完成情况分档设置挂钩利率,通过嵌入浮动利率的激励性安排,推动项目融资成本随着发电量、碳减排量的增加而下降。
二是创新“评估认定”模式。引入专业第三方机构绿融(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搭建绿色信贷共识系统,实现对项目装机量、发电量以及销电量等信息数据的定期采集与跟踪比对,动态评估碳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为“碳中和挂钩贷款”项目运作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撑与服务支持。

四、实践成效

一是产生良好的碳减排效益。该项目首年设计发电量33,673万千瓦时,25年全生命周期设计年均发电量3,043万千瓦时,预计年均节约9,737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30,186吨。
二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根据测算,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为借款人带来净收益约910万元,项目全生命周期预计可带来超过2.3亿元的净收益。

二、主要做法

三、创新亮点

滁州隆乐新能源有限公司为苏州工业园区中鑫配售电有限公司在滁州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浦发银行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企业融资需求后,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联合作用,立即启动总分+系统内联动机制设计业务架构,由苏州分行金阊支行和滁州分行,共同参与到该笔贷款的全流程服务中来。创新采用“挂钩”模式,将贷款利率与项目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程度——即光伏发电项目供电量、碳减排量挂钩,设置分档利率,融资成本随着发电量、碳减排量的上升而下降。项目授信总额1.09亿元,首年贷款利率为4.63%,之后企业每年实际贷款利率与上一年度碳减排量、发电量成反比,即该数值越高下一年贷款利率将越低。浦发银行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绿融(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The iGreenBank),通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绿色信贷共识系统”对项目实施进行跟踪管理与认定,创新构建“碳-绿金”高效信用体系,为挂钩贷款的运行提供技术支撑,每年为企业出具上年度“SPT目标值达成情况”,将该值与目标值相比较来决定下一年的贷款利率。截止目前,以为企业累计投放贷款4975.72万元。

一是该项目创新“利率挂钩”模式,将贷款利率与该项目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度挂钩,按照贷款期限分年度设定碳减排目标区间值,并依据量化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9.安徽省首单地方国企碳中和债成功发行

招商银行合肥分行

一、案例背景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部署及交易商协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知精神,落实总行对各分行积极行动把握绿色债券机遇的要求,招商银行合肥分行迅速研究政策精准营销,成功发行首单地方国企碳中和债。碳中和债是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一种,指境内外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等绿色项目的债务融资工具,碳中和债是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的债务融资工具。

该笔中票于2021年6月29日顺利完成发行。发行规模6.5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3.78%。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用途全部用于光伏及生物质项目的项目建设用款及置换项目贷款,预计每年CO2减排量为14.44万吨,标煤节约量为6.41万吨,SO2减排量为37.80吨,NOx的减排量为37.55吨,颗粒物减排量为7.49吨,具有显著的碳减排等环境效益,极大提升了企业市场形象。本笔债券的成功发行不仅让企业在直融市场提升了形象,体现了地方国企积极响应国家节能成排的号召,实现银企深度合作和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双赢局面。

二、主要做法

2021年年初,招商银行合肥分行在得知皖能集团有中票发行计划之后,第一时间与总行投资银行部探讨碳中和债发行可行性,并邀请总行专家与客户就碳中和债当面进行了深度细致的交流。总行分析认为选择发行碳中和债既有很大机会获得较低融资成本又能够帮助提升市场美誉度,客户与合肥分行达成了合作意向。合肥分行为客户制定了专门的碳中和债发行服务方案和倒排时间表,密切与客户及协会沟通,克服各种困难障碍,确保客户在6月末顺利完成发行。

三、创新亮点

招商银行合肥分行会同招商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第一时间启动全面的投资人推介,提前布局,针对性的联络投资者。发行当天招商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销售团队与投资者及发行人密切沟通,把控局面,引导票面利率不断下行,最终发行价格低于客户预期11pb,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成功中标1.2亿。 

四、实践成效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10.安徽省首笔“绿创贷”业务落地

兴业银行合肥分行

一、案例背景

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节能环保“一揽子”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主营“节能、环保、港口新材料”产业。在工业固废危废处理方面,海螺创业依托海螺集团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水泥生产基地,利用水泥窑进行固废协同处置,凭借其在资源、资金以及技术优势在该领域占据绝对龙头地位,处理规模排名全国第一。
绿色创新投资组合贷款业务,简称“绿创组合贷款”,是由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和商业银行,为加强国家层面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助力绿色低碳发展而设计的绿色投资创新组合贷款产品,用于支持中国境内有利于产生应对气候变化效益的产业活动。

二、主要做法

一是深入分析问题。该企业需要一笔期限5年的项目贷款,金额5000万元、贷款利率为3.8%。由于存在其他同业就竞争,贷款定价谈判空间有限。经银行初步测算,本笔业务贷款端亏损200多万元。考虑到该项目为固废处置项目,可享受总行绿金债价差收益返还,可进一步深化与海螺创业的合作关系,兴业银行合肥分行考虑通过绿创贷模式办理,以利用清洁基金低成本资金。
二是提供适配解决方案。明确项目碳减排效益,得到清洁基金的认可。该行制定了“项目贷款+绿创贷”产品服务方案,即为客户提供总敞口5000万元、期限5年的项目建设资金,其中该行申请项目贷款5000万元,为项目建设资金提供兜底资金,同时申请绿创贷2197万元(项目总投的30%),以委贷形式放款,期限5年,由该行向清洁基金出具融资性保函。

三、创新亮点

“绿创组合贷款”业务为国家创新模式,借款人可利用商业银行项目贷款与国家清洁基金低成本资金完成项目建设,节约财务费用。商业银行采用项目贷款,而清洁基金通常采用委托贷款、股权投资、融资性担保等工具,面向市场开展有偿使用业务,通过优惠资金支持有利于产生应对气候变化效益的产业活动。

四、实践成效

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均销售收入4300万元,可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左右。“绿创贷”业务系兴业银行合肥分行与安徽省财政厅、中国清洁发展基金签订三方协议后的首笔业务,也是安徽省首笔。在碳达峰碳中和时代背景下,低碳减排领域的创新业务落地对提升兴业银行合肥分行绿色金融品牌影响力,强化银政合作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11.加大“碳汇+保险”创新落地省内首单森林碳汇价值保险

国寿财险安徽省分公司

一、案例背景

宣城市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的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全市森林覆盖率59.46%,林木绿化率61.52%,先后获评全省首个“省级生态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森林保险发展空间巨大。然而,由于气候灾害及意外造成的森林损毁事故已成为林业面临的首要风险隐患。
2022年3月12日,安徽省森林碳汇价值保险首单签约仪式在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宣城中心支公司办公楼举行。宣城市宣州区宛陵林场和泾县马头国有林场负责人在签约仪式上分别与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宣城中心支公司签订森林碳汇价值保险保单。

二、主要做法

在宣城市各级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宣城中心支公司联合碳汇价值评定机构,探索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就林业碳汇价值保险项目开展产品研发和项目评估,评估林场林木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碳汇量,开发了森林碳汇保险产品。此次中国人寿财险宣城中支公司承保宣城市宣州区宛陵林场和泾县马头国有林场森林面积共计12,561.27公顷,全林碳库330,330.87吨,碳汇量1,211,197.01吨,为两家国有林场提供5,004.17万元风险保障。

降低的结果,按照约定标准进行赔偿。森林碳汇价值保险的赔款可用于对灾后林业碳汇资源救助和碳源清除、森林资源培育及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等与林业碳汇富余价值生产活动有关的费用支出。

四、实践成效

本次全省首单森林碳汇价值保险落地,是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之一,将助力宣城市森林质量提升、生态安全保障工作的落实,全方位推动全市林业生态高质量发展。中国人寿财险在项目开展中展现央企担当,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持续加大“碳汇+保险”的创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以实际行动注入金融活水,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创新亮点

森林碳汇价值保险是根据森林树种、胸径等数据,计算出蓄积量,再换算出生物量,最后根据含碳率得出固碳量。该险种对森林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病虫害直接导致保险的林木完全损失,进而导致保险林木碳汇量减少,造成林木碳汇价值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12.鸟类致害农作物保险为构建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网添砖加瓦

国元农险安徽分公司

一、案例背景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池州市东至县北部,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保护区。该地区是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途经地,更是珍稀候鸟越冬栖息的理想住所,每年来此越冬的候鸟有10万余只,品种170余种。2022年池州遭遇大旱,2023年升金湖水位又较高,导致越冬候鸟没有滩涂地栖息觅食,致使升金湖沿线乡镇农作物一定程度上受损。案例中获赔农户袁某所种植农作物位于升金湖沿线胜利镇黄石村。

二、主要做法

大量鸟类觅食导致当地农作物受损严重,农户不堪其扰,纷纷寻求帮助,通过各种渠道呼吁给予适当补偿,社会关注度持续提高。为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强化农业保险的保障力度。国元保险东至支公司主动与东至县林业局对接,双方经过实地勘察和深入调研后,于2023年2月28日成功签订了首单《鸟类致害农作物政府救助责任保险合同》,为该县升金湖湿地周边的大渡口、胜利、张溪、东流镇千余农户提供8000万元的风险保障,保障农作物面积达22万亩。胜利镇黄石村种田大户袁某的家距离升金湖只有3公里,自2022年10月以来就陆续有鸟类来他家田里啄食。在得知《鸟类致害农作物政府救助责任保险合同》签订后,袁某第一时间向国元保险东至支公司报案,公司立即联合县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使用无人机对受灾地块及周边环境等进行查验、拍照,经过两次勘查、定损,最终确定受损地块达145亩,理赔款共计21700元,在达成理赔协议后10个工作日内打卡发放。

三、创新亮点

2021年,安徽省林业局与国元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推出“林长制国元护林保”,探索加大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试点推动野生动物肇事责任保险,探索自然保护地和湿地保护保险服务新模式,此次东至县鸟类致害农作物政府救助责任保险就是“林长制国元护林保”的一次有益探索,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

四、实践成效

随着全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意识的加强,该创新险种立足于“政府部门投保、保险公司理赔、受灾群众获益”的原则,顺应林长制国元护林保业务深入推进的趋势,为构建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网添砖加瓦的同时,有效地平衡了当地农户生产生活与鸟群生存之间的矛盾现状,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13.聚焦绿色发展,积极运用创新信贷产品支持国储林建设

徽商银行滁州分行

一、案例背景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滁州市实现绿色发展和林业碳汇的具体实践,利用贷款建设国家储备林是滁州市创新林业投融资体制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解决当地林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同时改善生态和民生。

一是通本次贷款的获批及投放,可以加快滁州国有林场通过改造低质低效林生态系统,提升人居环境,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增加珍稀木材储备。
二是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加强生态与民生协调发展,提升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培育林业产业经济增长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农村社会就业,带动林农增收致富,有效参与和推动林业精准扶贫。
三是固碳释氧存在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经估算本次项目建成将实现固碳释氧价值为6492.61万元,其中固碳价值为6479.6万元,释氧价值为14.95万元。同时可进一步净化大气环境,可吸收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有一定的滞尘作用。

二、主要做法

滁州市拥有安徽省最大的国有林场群,总面积131万亩,占全省1/3,在“碳中和碳达峰”战略背景下,滁州市积极探索林业碳汇先行先试,将国有林场资产注入市林投公司,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运营和融资。
徽商银行滁州分行积极对接项目融资,通过总分支行三级联动,推动业务进展,于 2022年6月获批4.9亿元贷款额度,截至2022年末首笔1000万元贷款已投放。

三、创新亮点

一是积极创新产品,该笔贷款为徽商银行全行首笔国储林建设贷款,是该行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创新的优秀案例。
二是开通绿色通道,提升了审查审批效率,进一步优化流程、简化程序。
三是充分践行了该行绿色贷款工作机制,体现了绿色金融的信贷政策倾斜,在额度、期限和融资价格方面均给予有力支持。
四是政策层面给与了有力支持,该笔贷款享受中央财政和省财政的专项贴息政策,其中中央财政贴息3%,贴息精准度高、力度大。

四、实践成效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14.在岸市场成功发行首单获气候债券标准认证的绿色金融债券

马鞍山农商行

一、案例背景

马鞍山农商行携手IFC共同打造绿色商业银行,响应国家低碳绿色经济号召,拟发行绿色金融债将募集资金将全力支持绿色产业项目,助力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建设。

截至2022年末,马鞍山农商行发行的10亿元绿色金融债募集资金已投放完毕,绿色贷款的投放余额共计100,134.16万元(其中募集资金投放金额为100,000.00万元,马鞍山农商行自有资金投放余额为134.16万元),笔数共计51笔,涉及绿色项目33个,对照《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共分布在污染防治、清洁交通、清洁能源、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五大领域。

二、主要做法

2020年6月28日,安徽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鞍山农商行”)成功发行2020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4亿元人民币,发行期限3年,票面利率3.90%。该单债券不仅符合国内绿色债券标准,而且成功获得国际气候债券倡议组织(The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贴标,是境内银行业于在岸市场发行的首单获气候债券标准认证的绿色金融债券,同时也是马鞍山农商行绿色转型实现的新突破。

三、创新亮点

该单债券同时符合国内绿色债券标准中的“污染防治”、“清洁能源”类项目要求,以及气候债券标准中的“水资源设施”、“能源”类项目要求。本次发行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并获得超额认购,不仅是马鞍山农商行绿色转型的新突破,也为银行业绿色债券融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四、实践成效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15.全省首笔种子安全特色贷款落地

农业银行宿州分行

一、案例背景

国家提出必须端稳端牢“中国饭碗”,种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的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2022年农业银行总分行信贷政策明确“三农”信贷重点投向,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支持种业振兴行动,要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围绕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攻关、种业基地建设、种业企业培育壮大等领域金融支持,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

一是积极支持了种业企业及种子项目的发展。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种子需求大国,当前国家将种子安全放在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宿州市作为全省重要制种基地,种子安全贷款的发放对推动种业振兴、宿州乡村全面振兴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对安徽华升种业等种业企业的发展支持,符合“十四五”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方针,种业项目可改善当地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形成集约化农作物生产环境,最大限度的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为当地优势种植产业带发展提供有力持和保障。
三是对安徽华升种业等种业企业的发展支持,有利于提高宿州乡村整体形象,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也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扩大城市载体,改变农村面貌,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主要做法

2022年5月18日,宿州分行与宿州华升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种业小镇”项目贷款借款合同,并现场为其发放首笔5000万元“种业安全贷”,支持其育种、制种,已累计发放项目建设资金1亿元。宿州农行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和种子安全政策,落实总分行关于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支持种业振兴行动,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信贷政策。

三、创新亮点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总分行相关政策制度制定《乡村振兴种业安全贷款管理办法》,向种业企业发放用于制种基地(园区)建设、其他固定资产购建以及育种、制种、种子购销等种业经营周转的本外币贷款。
宿州农行结合宿州地区农业大市实际,紧跟当地政府项目发展规划,积极种业企业发展,从利率、政策、审批等方面给予从优、从快处理,创新“种业安全贷”特色贷款,助力种业企业制种、育种。

四、实践成效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16.省内桃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落地六安

国元保险六安中心支公司

一、案例背景

为推动辖内保险机构探索开展创新型农险产品,扩大产品覆盖面,进一步健全农业保险机制。国元保险六安中心支公司针对六安地区桃产业研发桃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此举在于进一步化解果农生产风险,促进果农种植生产积极性,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国元保险六安中支截止2023年5月末一共为809亩桃产业,提供了80.9万元的风险保障。

二、主要做法

通过与六安市气象局合作。立足于六安市91座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对六安地区投保桃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的桃产业提供气象科学依据,当投保桃在保险期限内,日最低气温低于1℃(含)时,便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人将依据气象观测点提供的气象数据,对被保险人进行赔付。1天的赔偿比例为20%,连续2天赔偿比例为30%,连续3天赔偿比例为50%,连续4天以上赔偿比例100%。桃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的保费目前由农户100%自缴。

三、创新亮点

一是优化了农业保险理赔质效。桃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由是根据约定指数及气象信息赔付,所以理赔环节大大简化,大大地缩短了理赔时效。
二是规避了道德风险。天气指数保险的理赔与保险标的的实际受损情况不具有关联性,大大降低了被保险人人为扩大损失的可能性。

四、实践成效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17.农产品溯源产地保证保险助力乡村振兴

国元保险砀山支公司

一、案例背景

在食品安全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溯源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树立食品、农产品溯源重要性,不管是行业的从业者,还是消费者,都希望如果能对原产基地有知情权就更放心了,确保老百姓能够买到来自原产地的真东西。开展农产品溯源产地保证保险,提高了食品安全及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有效帮助消费者吃得放心。

二、主要做法

2021年,国元保险砀山支公司深入砀山果园场、园艺场等酥梨生产基地开展酥梨产地溯源调研,了解到溯源产地是农产品信息数字化后加密数据上链,基本上是借助各种技术来实现一对一的物理实物对应和追溯。如果溯源系统能够确保数据全部是自动化采集,没有人工干预,完全可以达到“证真”目的。而实际上,在现实的市场中,广大的消费者也确实需要这样的方式来为自己所消费的农产品“证真”。调研结束后,国元保险宿州中支积极向省分公司反映,制定《国元农业保险农产品溯源产地保证保险实施方案》,在砀山率先开展酥梨溯源产地保险试点。为砀山县园艺场等企业提供2800余万元风险保障。
国元保险作为安徽省唯一一家省属国有农业保险公司,聚焦“三农”紧扣“高质量”发展,有效发挥了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四、实践成效

农产品溯源产地保证保险产品为生产经营解决了后顾之忧,有效防止以次冲好。酥梨溯源产地保证保险为消费者通过“溯源产地”了解优质酥梨,打造绿色、放心食品提供保障;为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助力乡镇振兴贡献力量。

三、创新亮点

在保险期间内“农产品溯源产地保证保险”帮助被保险人在其生产、经营或销售产品过程中,因疏忽、错误、失职等过失行为而提供了“产品溯源产地信息错误”的产品,即该产品不符合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表明的生产商信息、产地信息。导致消费者或经销商向被保险人提出更换、退货、退款以及产品的更换或退货引起的鉴定、运输和交通等费用由保险机构负责赔偿,农产品溯源产地保险是对消费者和企业的双重保障。促进了砀山酥梨提质增效;为农民增收增加信心;为当地酥梨产业品牌树立良好形象。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18.省内农商行系统首笔“碳票生态贷”落地

滁州皖东农商行

一、案例背景

滁州市地处江淮丘陵地带,森林资源丰富,2022年滁州市实施碳汇森林行动,目前林地面积346.7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160万立方米,森林年固碳209.35万吨。丰富的林地资源为发展“碳票生态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2年6月滁州市颁发全省首批林业碳票并完成首单交易,共计3.1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也为成功创办“碳票生态贷”创造了条件。

二、主要做法

滁州皖东农商行聚焦“双碳”目标,依托滁州市在全省率先颁发的林业碳票的标准化、可交易、可兑现、可抵消的属性特征,设计碳金融产品,创新推出“碳票生态贷”,以林业碳票作为质押物进行融资,以发挥金融要素的引导撬动作用,激活林业碳汇生态价值。滁州皖东农商行积极对接持有林业碳票的企业,以滁州市昌春木炭专业合作社所持林业碳票(共计2.24万吨二氧化碳碳汇当量)为质押物,投放3年期100万元、循环授信“碳票生态贷”。

三、创新亮点

创新推出以林业碳票作为质押物进行融资。一是嵌入利率激励,固碳增汇能力提升,贷款利率随之下降,降幅最高可达80个BP。二是嵌入额度激励,固碳增汇能力提升,质押率和授信额度随之提升,质押率最高可升至 90%。三是嵌入权益激励,固碳增汇能力提升,金融服务配套权益随之增加。通过嵌入碳金融激励机制,推动形成林业蓄积量提升、林业碳储量提升、林业碳票价值量提升,实现生态系统改善与经济效益提高的良性循环。

该贷款以林业碳票为质押物,同步嵌入利率、额度、权益3项激励,年均至少可增加1700吨二氧化碳吸收当量。“碳票生态贷”依托林业碳票,通过金融赋能,促进林业“扩绿、提质、调优、保护、节减”,以更好发挥林业的碳吸收和碳固定作用,助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生态基础。

四、实践成效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19.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滁碳易”

中信银行滁州分行

一、案例背景

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目标,探索推动绿色金融政策发展,中信银行滁州分行主导策划并全程参与“滁碳易”绿色减排再贴现产品的构思、设计及项目落地,积极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票据融资。

二、主要做法

通过“滁碳易”绿色低碳再贴现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专项再贴现资金支持,引导金融资源加速向绿色低碳领域积聚,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票据融资,加快构建全市绿色低碳金融体系,助力滁州市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助推全市社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三、创新亮点

在原有货币政策再贴现工具的运作机制上,构建适用“滁碳易”的企业范围(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三类企业)及利率优惠层次(根据企业不同,最高贴现利率控制在再贴现利率加点50-80基点之间),配备合理的办理流程、时限和额度保障。将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效果精准作用到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企业。

中信银行滁州分行自“滁碳易”再贴现首笔业务起,每月均有“滁碳易”发生,截至2022年年末,运用“滁碳易”办理再贴现6.75亿元,有效降低节能减排、光伏配套企业贴现成本。
自2022年以来,多家银行办理了“滁碳易”业务,截至2023年5月末,全市累计办理“滁碳易”1466笔、金额22.68亿元,切实为光伏、新能源电池、绿色节能企业提供了低成本金融服务。

四、实践成效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20.全国汽车金融公司首单绿色金融债券

奇瑞徽银汽车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一、案例背景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奇瑞徽银汽车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汽金”)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申请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新能源汽车贷款投放。经监管部门核准,奇瑞汽金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总额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金融债券。2023年3月15日,奇瑞汽金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了“2023年奇瑞徽银汽车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

二、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专门的绿色金融债募集资金管理办法,对绿色金融债券相关职责分工、绿色项目评估及遴选管理、内部资金管理、第三方认证和信息披露管理等细化要求,规范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的管理与运作,确保募集资金有序、安全、合规地用于绿色产业支持工作。
二是加强团队建设,按照公司相关标准及流程进行绿色项目初步评估及遴选、授信审批、放款审核、贷后管理、资产保全等工作,相关骨干人员20余名,均具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同时,公司围绕绿色信贷发展规划,积极通过加强员工培训及外部高端人才引进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相关知识储备,为绿色信贷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建立专项台账,涵盖新能源贷款的客户信息、车辆信息、贷款信息等信息,按月监测绿色贷款发放情况。在债券存续期间,公司也将按季度向市场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保障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发放新能源汽车贷款,且累计发放贷款金额不少于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规模。

三、创新亮点

该项目为全国首单由汽车金融公司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经认证绿色等级为深绿(GB-1)。债券存续期间,奇瑞汽金将聘请独立第三方机构对绿色金融债券支持绿色产业项目情况及环境效益等进行跟踪评估,并将评估报告进行披露。按相关要求披露季度、年度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真实、准确、充分、及时地披露与本期债券有关的信息。

四、实践成效

本期债券的成功发行,迈出了汽车金融公司借助金融债工具支持环境和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截至2023年5月31日,奇瑞汽金今年发行新能源汽车贷款共计2.10万笔、金融10亿元,已全部发放完毕。本次债券募集资金投放贷款的新能源汽车全部运行后,有效促进碳减排。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21.全国首笔碳减排双挂钩贷款成功落地

兴业银行滁州分行

一、案例背景

“双碳”、“能源双控”的政策背景下,构建以太阳能等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势在必行,工商企业分布式光伏发电业务发展前景好、市场空间大,企业融资需求旺盛。在《滁州市碳减排贷款业务指引(试行)》指导下,向来安县晶科光伏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电力”)投放10年期2514万元“碳减排双挂钩贷款”,用于购买晶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以下称“晶科能源”)的光伏组件和机器设备。建设10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在建成投产后将电能销售给晶科能源用于生产。兴业银行滁州分行在此笔贷款中,首次对用电端及发电端嵌入式利率激励模式,推动形成了双向减排、联向减排新模式,延伸了绿色金融服务半径,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带动效应。

二、主要做法

从发电端和用电端设立碳中和挂钩指标,通过“双挂钩”的设计,将贷款利率同时与发电量、用电量挂钩。一方面促进借款人通过采用光电转化效率更高的组件、加强运行维护等手段提高项目发电量,从而产生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另一方面鼓励借款人加强与用能企业的协调沟通,做好能源管理机制设计,从而更多地将所发可再生能源电力就地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帮助用能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三是不仅可鼓励多产出绿色能源,还鼓励企业自主改进工艺及流程,实现更多的二氧化碳减排。

四、实践成效

通过嵌入式利率激励及电费优惠模式,鼓励用电及发电企业双向减排,且该笔贷款符合碳减排支持工具,目前已获批再贷款额度。

三、创新亮点

一是通过能源产出率作为核算标准,量化指标,便于后期测算评估。
二是嵌入激励机制,达成标准科获得奖励,未达成标准不影响现有利率水平。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22.皖沪联动首笔光伏电站建设贷款成功投放

中国银行宣城分行

一、案例背景

2022年1月28日,中国银行宣城分行成功联动上海分行为“申能股份有限公司”批复首笔光伏电站建设贷款,用于该公司在宣城投资的“宣城市洪林镇一期40MW光伏项目”以及“宣城市寒亭镇100MW光伏项目”建设以及置换股东借款。

授信支持,解决了投资周期与贷款期限难匹配问题。三是解决贷款门槛问题,为解决借款人在融资过程中有效抵质押物不足而难以实现融资的问题,中国银行宣城分与上海分行结合项目考察情况以及母公司实际情况,创新采用信用担保方式,解决了贷款门槛准入问题,顺利实现授信融资批复及部分投放。

四、实践成效

本次申能集团在宣城投资的两个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贷款的顺利获批,中国银行宣城分行与上海分行无论是从融资需求对接,还是业务架构设计,亦或是项目评估、授信审批、资金投放以及贷前、贷后管理等环节均能高效联动、协同合作,共同协力推进跨省绿贷业务落地,整个项目从上报到批复仅用时不到一个月,获得企业的高度认可,用实践履行了“长三角一体联动、金融助力绿色低碳新发展”的承诺。

一是创新“利率优惠”模式,将贷款利率与项目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度挂钩,积极向总行申报绿色信贷专属利率。二是创新“行内银团”模式,积极联动项目公司母公司所在地的上海分行联合组建“行内银团”,按照1:1原则共同投入信贷资金,引流域外信贷资源进入安徽,实现跨省合作、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三是创新“贷后管理”模式,引入申能集团开发的风光项目运行系统,实时监测项目运行情况,实现对项目装机量、发电量及销电量等信息数据的定期采集与跟踪比对,为项目运作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持。

二、主要做法

三、创新亮点

一是解决资金缺口难题,申能集团两个项目合计总投5.32亿元,前期资金投入主要为股东借款,后期建设仍面临一定资金缺口,针对上述难点,中国银行宣城分行与上海分行联合授信,为集团批复4.15亿元信用总量,项目用途除可用于项目建设外,还可以置换前期股东借款,合力破解了项目资金缺口难题,同时为该项目申请了专属绿色信贷优惠利率,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低成本且稳定的资金支持。二是解决投资周期问题,根据测算,同时结合客户实际需求,中国银行宣城分行与上海分行将该笔贷款年限设定为15年,同时给予1年宽限期,为项目建设运营提供了长期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23.厨余垃圾处理项目探索收费权质押贷款模式

滁州皖东农商行

一、案例背景

近年来随着滁州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厨余垃圾产生量大、成分复杂,且经过垃圾分类后的厨余垃圾设施处理能力不足,厨余垃圾处理的市场需求较大。在此背景下滁州市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是滁州洁绿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洁绿环境”)自主研发整体解决方案的首次应用,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0252.72万元,占地约41.3亩,项目计算期30年,其中项目建设期1年,项目运营期29年,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处理厨余垃圾19.8万吨,提纯压缩制成天然气1584000m³/年。

三是量身定制收费权质押。以洁绿环境所经营的滁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特许经营权项下的收益权设定质押担保经中登网进行登记。

四、实践成效

一是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的实现厨余垃圾的规范化、无害化处理,实现厨余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改善滁州市的环境卫生状况。亦可安置一批富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是环境效益。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同时,利用厨余垃圾热水解厌氧处理产生沼气,变废为宝,本身就是一个节能、环保工程。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变废为宝,做到了资源的回收利用,实现了再生能源利用的节能发展目标。

滁州皖东农商行了解到该项目经营前期缺少抵质押物,在充分了解企业经营模式及未来收益的情况下,采取银团贷款模式为对该项目进行了1.4亿元收费权质押模式授信,截至2023年5月末贷款余额12367.95万元,其中滁州皖东农商行承贷余额7000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三、创新亮点

一是搭建绿色交流平台。滁州皖东农商行积极与环保局、经信委、发改委、人民银行滁州市中心支行、原滁州银保监分局等部门、单位建立绿色信息沟通机制,及时获取涉及绿色信贷项目的环保信息,不定期走访相关企业,整合信息资源,防范环保违法突发事件带来的绿色信贷风险。
二是制定绿色信贷差别化利率定价。依据企业的环境风险从低到高将贷款分为A、B、C类,依据企业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实行加分机制。该笔贷款依据绿色信贷利率定价办法给予基础利率LPR4.3%+93BP,低于同期贷款平均利率0.6%。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24.引险资入皖,双碳基金成功落地

广发银行合肥分行

一、案例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2022年4月,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与安徽省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落实协议内容,合肥市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引导基金”)与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投资公司”)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支持彼此业务发展,提供相应资源和优质服务。

四、实践成效

2023年2月14日,由国寿投资公司出资80%和合肥引导基金出资20%联合成立的合肥国寿碳峰碳中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顺利在皖落地,该基金一期规模16.02亿元,2月28日已到位4.82亿元。该基金的落地为后续支持安徽绿色产业发展,有序推动绿色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广发力量。

广发银行合肥分行充分发挥保银协同优势,在了解到国寿投资公司有意向在合肥设立“双碳基金”后,积极联系国寿投资公司,了解业务流程,做好配合,全程参与该基金的设立发起、工商注册、资金划转及托管服务,为安徽省在股权投资领域与险资合作创新提供了“广发方案”。

二、主要做法

该基金以“碳中和”为投资主线,抓住能源需求侧和能源供给侧双向路径,重点布局新能源电力投资、智能驾驶、新型物流科技、氢能和储能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及其他助力保险银行主业创新发展的企业,助力合肥区域相关领域的企业发展。广发银行合肥分行充分发挥国寿集团强大的资源,解决单一渠道、单一资源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引入保险等外部大量资金,满足大企业、大项目的建设发展,不断支持安徽地区建设发展,为美好安徽建设添砖加瓦。

三、创新亮点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25.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为减排固碳提供支持

平安产险安徽分公司

一、案例背景

2021年10月2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森林植物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促进低碳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正是顺应这一需求开发的保险保障产品,不仅对保险林木损毁进行保障,还对于保险林木碳汇实际值低于目标值的部分给予赔偿。

四、实践成效

截至2022年10月,广东、贵州、广西、湖南、安徽等15个省份已试点落地碳汇遥感指数保险,累计提供碳汇风险保障4299万元,为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减排固碳提供支持。

二、主要做法

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基于“遥感+AI”算法,建立量化测算平台。对森林碳储量、预估增量及损失量测算,设置保险方案,为青阳县南阳林场1.1万亩林地提供的价值64.12万元碳汇价值风险保障。

三、创新亮点

质量精准提升。通过这样的精准统计,该产品设定了“双向”保障:一是保险期间内,因各类灾害导致碳汇实际值未达到约定的碳汇目标值,触发生态保障赔偿;二是林场通过方法学科学育林,使实际碳汇值高于约定的碳汇目标值,超出部分给予相应奖补,助力提升公众和社会的绿色环保意识,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池州青阳县南阳林场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系安徽省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本保险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和影像数据可以建模计算林木蓄积量,并进一步换算出碳汇量,以此作为承保、损失估算等的定量依据;将火灾、旱灾、山体滑坡、病虫害等合同约定灾害造成的林木损失指数化为碳汇损失。同时还能高效监测森林碳汇变化,定期向林场反馈森林长势,林场可据此更有效地开展森林资源培育和森林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26.金融助力安徽省首笔“节水贷”快速落地

马鞍山农商行

一、案例背景

此笔“节水贷”基于安徽工业大学的“合同节水”项目。2022年12月27日,安徽工业大学与安徽泽涛节能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十年,预计年节水量80万吨,年节水收益200万元的节水合同。合同签订后的第一年,安徽泽涛节能公司需进行节水改造投资918.6万元。在马鞍山市水利局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及指导下,马鞍山农商行了解到安徽泽涛节能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是符合国家最新出台的节水贷款政策的企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于资金的使用缺口较大,于是迅速与该企业进行对接,深入了解企业的资金需求情况,随之进行走访和深度调研。

此笔节水节能、绿色低碳的新型贷款业务品种,是在国家发改委宣布启动节水贷款试点计划之后,为推广和扩大全国的节水产业发展而专门定制的绿色金融业务。在未来,马鞍山农商行将会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将节水贷款作为一种常规的商业贷款形式,为符合要求的各家企业提供更便捷、更优惠的金融服务,帮助它们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同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绿色发展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支持。

四、实践成效

二、主要做法

从业务发起到落地,马鞍山农商行仅用七天时间就完成了这笔绿色金融贷款的审批。最终确定了期限为6年,额度500万元的信用贷款。

节水贷特点:一是利率低;二是额度高,此次贷款的额度达到了6成以上;三是审批快,仅用七天时间就完成了这笔绿色金融贷款的审批;四是贷款期限灵活,根据客户项目的期限可以做出合适的调整;五是担保方式丰富,此次贷款担保方式为信用。

三、创新亮点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27.母子联动落地全国首单“户用分布式光伏”直接融资租赁业务

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

一、案例背景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驱动下,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低碳转型势在必行,作为光伏发电的重要类型,分布式光伏已经成为扩大我国光伏发电应用规模的重要抓手。安徽吉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成员企业,其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遍布多个省市,主要负责提供设备,利用农户住宅屋顶闲置空间安装太阳能发电装备用于发电。安徽吉电项目由于跨多省市、收费权和所有权主体不一致、行政审批手续与集中电站有差异等情况,传统信贷产品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二、主要做法

一是母子协同提供融资方案。建行省分行联动建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信租赁”)成立专业工作小组,采用直接租赁+共同承租人的方式为安徽吉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提供融资。建信租赁以项目公司在农户屋顶上合作开发的光伏电站设备资产为租赁物进行融资,还款来源主要为电费收入,从而满足项目公司购买设备的融资需求。
二是克服困难实现首笔投放。由于政策变动,安徽吉电在融资过程中变更融资担保方式,经三方共同努力,多次沟通,成功在较短时间内为企业发放租赁款3.24亿元。

二是服务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场景结合的有力尝试,实现多方获益。建行在建信租赁为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融资的前提下,为参加收益分成的农户在建行开立银行卡,链接“裕农通”服务点实现惠农、利农。

该笔业务是全国业内首单“户用分布式光伏”直接融资租赁业务,也是建设银行系统内落地的首笔农村户用光伏直租业务,被列入2022年7月总行首次发布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ESG)。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分布在安徽、山东、山西、河南等7个省53个市县,计划为约5万户农户安装屋顶光伏设备。项目规划总规模1183MW,全部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14.3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48.87万吨,可减排二氧化碳123.5万吨、二氧化氮4093.6吨、二氧化硫4.3万吨。为全社会提供绿电的同时,既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同时给农户带来长达20年稳定租金收入。

四、实践成效

三、创新亮点

一是母子联动采用直接租赁+共同承租人的方式,服务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满足项目跨多省市、收费权和所有权主体不一致、行政审批手续与集中电站有差异等问题需求。避免了组建多地银团,发挥了租赁业务审批效率高、增值税优惠优势。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第二章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28.创新发放全省首批“碳汇质押”贷款

农业银行宣城分行

一、案例背景

泾县马头国有林场森林经营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是利用森林强大的碳汇功能,实现吸收大气中的CO2,释放O2。项目的实施,增强区域内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减少减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美化当地生态环境,向“绿水青山”目标迈进。根据中春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测算并出具相关报告,预估年均温室气体减排量 2538.37吨CO2/年。
2021年8月中旬,农业银行宣城分行得知泾县国有林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因马头林场日常培育维护,需要一笔40万元的流动资金周转,主要用于日常经营周转。2021年9月22日,农业银行宣城分行与泾县国有林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举办“碳汇质押”签约仪式,9月23日顺利实施投放。

二、主要做法

一是完善政策倾斜,优化金融服务。充分对接当地G60科创走廊发展机遇,助推乡村振兴走在前,扶持壮大特色产业,创新农村资产抵质押融资模式。积极拓宽抵押、质押担保物的范围,满足差异化、多元化融资需求,在利率执行和额度配备方面给予优先优惠政策。
二是完善审批机制,提高运作效率。针对符合小微普惠企业标准的科创企业在授信审批、贷款发放、利率执行和额度配备方面均有相关优惠政策,在企业申请后一至两周内可向企业发放贷款,在与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共担的前提下提升授信额度。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促进良性发展。对经营机构单设普惠金融业务专项评价方案,并将评价成果运用于经营机构综合绩效考核中,在普惠金融业务专项评价方案

三、创新亮点

贷款的投放拓宽了绿色金融发展在贷款担保方式上的路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绿色金融发展担保不足的问题,为广大林业企业绿色金融发展和寻求金融工具支持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实践成效

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号召,深入研究、积极探索,针对性推出特色绿色金融产品,利用企业经营山场监测所得碳汇量,参考市场价格确定碳汇价值做为质押物,贷款主要用于造林、抚育等工作。覆盖面广、程序便捷、操作性强、可复制推广,拓展了林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是宣城市推进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工作的一项有力举措,也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又一生动实践。

中设置“小微金融业务重点经营机构专项评价”指标,进一步调动辖内经营机构服务积极性。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近年来,辖内金融机构着力推动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建设,重点围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绿色能源产业等领域,加强信贷支持,不断提升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含绿量”。例如,用好绿色贷款优惠政策支持传统煤电行业转型升级;通过“砂石经营贷+绿色项目”产品模式为地方水环境治理项目提供信贷资金;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坚守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地全国首单新能源电力调峰损失保险,助力绿色电力能源发展。

29.绿色金融助力煤电行业清洁高效转型

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

一、案例背景

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电为主,支持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节能增效,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现实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安徽电网负荷的增长率在“十四五”期间将保持8%左右。皖北地区作为省内重要能源基地,是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践行社会责任,体现大行担当,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的重点区域。

二、主要做法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聚焦重点能源基地、重点能源集团,主动出击,及时了解新能源发电项目及重点保供企业信息,精准配置投融资资源,提升响应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是用好优惠政策。认真贯彻落实重点领域贷款FTP激励机制,积极为企业申请优惠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如,在阜阳华润电力项目过程中,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申请将阜阳华润电力纳入总行战略客户名单,最大程度充分发挥利率授权机制,为阜阳华润电力申请到了低至2.75%的执行利率,远低于4.3%的LPR利率,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认可。

三、创新亮点

创新考核机制,给予绿色贷款项目加分激励。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在二级分行绿贷考核中,充分考量其标杆先导作用,针对阜阳华润电力项目成功落地,给予阜阳分行有效加分,并作为典型案例在全行推广,激励全行强化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信贷支持。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截至2022年末,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共申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16笔、金额15.81亿元。其中,为阜阳华润电力技改和扩能及时提供了优质信贷服务,已为华润电力发放项目贷款2.5亿元,并已获确认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以实际行动助力低碳技术应用。

四、实践成效

30.善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助力矿业集团绿色转型发展

招商银行合肥分行

一、案例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淮北市制定了以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城市碳汇为重点,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将建设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和“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形成低碳生产、低碳消费和低碳生活模式,着力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崛起,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生态城市的指导思想。
碳减排支持工具是金融监管部门创设推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该工具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后,可申请资金支持,央行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期限1年,利率为1.75%。该工具专项支持金融机构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重点领域发放碳减排贷款。

二、主要做法

2022年5月7日,招商银行淮北分行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1.6亿元项目贷款合同,专项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期限3年,执行利率2.8%,较同期贷款LPR利率降低90BP。该笔贷款是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在淮北矿业集团的首次成功应用,对推动该集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创新亮点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充分利用矿区屋顶、地面等闲置资源,先后分三批在青东煤业、孙疃矿、许疃矿、临涣水务、神源煤化工、涡北矿、涡北选煤厂、信湖矿、祁南矿、朱仙庄矿、芦岭矿等11家单位,实施矿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目前10个光伏电站共计35MW已顺利实现并网发电,年发电量约3700万kWh,为扩大淮北矿业集团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提升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全力推进集团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双碳”目标是我国推动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战略决策,淮北矿业集团积极践行“双碳”战略,谋划布局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本次碳减排工具支持的44.3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全寿命运行期内,可节约标准煤约34.9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6.1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50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1.75万吨。

四、实践成效

31.创新服务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杭州银行合肥分行

一、案例背景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系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最早进入资本市场的民族企业。该企业为杭州银行合肥分行重点支持客户,2018-2019年,国轩高科发行绿色债,彼时新能源汽车及动力锂电池行业正处于发展初期,起步困难。该行经过与企业深度交流,综合研判,认购了企业2亿绿色债,帮助企业缓解经营压力,解决企业燃眉之急。2021年之前,该企业一般采用银票方式支付材料款,但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动力锂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飞速上涨,最高飙升至约60万元每吨,最大涨幅约10倍。上游碳酸锂企业纷纷要求以现金支付货款,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二、主要做法

一是战略合作提供全套服务。杭州银行合肥分行给予该集团整体超过10亿元的授信额度,2020年与该集团建立了总行级战略合作关系,为整个国轩集团约20家关联子公司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有力支持国轩高科抓住动力锂电池行业发展机遇,加快全产业链布局。
二是加强服务创新,满足企业需求。为保障企业获取充足原材料正常生产经营,该行将企业到期银票业务转为流动性支持。为降低融资成本,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该行提出采用开立国内信用证+福费廷贴现的方式,将企业相应业务的融资成本降低约1.5%,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是聚焦重点领域,开放快速通道。该行为国轩高科开放绿色金融业务绿色审批专项通道,优先安排审批,提高审批效率,以最快速度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三、创新亮点

一是差异化服务。杭州银行构建了总分支三位一体的绿色金融组织架构。合肥分行层面,设置绿色金融业务联系人,专门从事分支行绿色金融业务管理。帮助客户经理一同根据企业个性化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方案,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二是开辟专项通道。杭州银行建立行内绿色金融业务绿色审批专项通道,组织绿色金融业务集中专项贷审会,优先安排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同时紧密围绕绿色金融业务特点,梳理绿色金融业务审批要点,通过标准化作业提高对绿色金融业务的审批效率。

截至2023年3月末,杭州银行合肥分行为国轩高科及其关联公司提供5.79亿流动性支持,其中5.29亿属于绿色贷款,切实提高绿色金融服务质量。

四、实践成效

32.引入绿色金融资源支持龙头企业“投融建营”一体化

出口信保安徽分公司

一、案例背景

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生物质发电在全球电力行业中的地位也开始不断提升。2022年,中国信保安徽分公司实现越南北宁日处理300吨生活垃圾发电项目承保落地,保额为3682万美元,带动融资3300万美元,期限13年。项目利用垃圾焚烧处理过程的余热进行发电,有利于节约不可再生能源,改善当地环境,有效实现北宁省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问题,符合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趋势。

二、主要做法

H集团是一家提供节能环保“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大型企业集团,业务涵盖垃圾发电、固废处置、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等。2021年,为了加快海外业务布局,集团决定在越南投资建设一座300T/D垃圾焚烧电站。
出口信保安徽分公司积极营销和服务,为项目引入绿色金融支持,最终确定了出口买方信贷融资结构。H集团通过子公司(简称出口方)与越南项目公司(简称进口方)签署工程总承包合同。C银行(外资)对合同的85%约3300万美元提供出口买方信贷,该公司通过出口买方信贷保险给予承保,H集团对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三、创新亮点

一是创新采用国内信用结构。本项目借款人虽在境外,但担保人以及主要资产位于国内,本项目运用国内信用结构,合理搭建融资方案,帮助项目获得长周期融资。
二是引入绿色金融资源。出口信保安徽分公司在服务企业过程中,充分引导企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业建立绿色环保发展理念,充分了解、掌握合作银行内部标准,在垃圾焚烧技术方案、尾气排放等方面按照高等级环保标执行,实现业务与绿色标准协调发展,满足C银行“赤道原则”,最终以较低成本获得了绿色金融支持。
       三是服务企业“投融建营”一体化。H集团境外投资经验较少。该公司在服务过程中,积极指导企业搭建投资结构、优化融资方案、免费提供国别、市场、合规管理、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等咨询服务,促成项目顺利实施。

该项目符合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良好统一。项目垃圾处理年收入超过180万美元;售电年收入近400万美元;另有炉渣综合利用,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收入形式多样,经济效益良好。额定工况吨垃圾发电362 千瓦时,与煤相比1 吨垃圾二氧化碳减排224 千克。有利于节约不可再生能源,通过垃圾的减量化控制环境污染并改善区域环境。同时,相关工程的建设及建成后将解决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还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四、实践成效

33.融资助力生物质发电企业

工行淮南分行

一、案例背景

国能寿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出资建设的“国能寿县生物质能发电工程项目”经安徽省发改委核准,已建成投入运营,可以减轻矿物能源燃烧给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环境,建设环境和谐的社会。国能寿县生物质能发电工程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变传统的能源结构,提高电网中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装机比例,优化能源结构,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工行淮南分行为该公司申请发放了项目营运期贷款4400万元,用于置换原用于项目建设的项目贷款,解决了客户融资需求,并有效降低该客户融资成本。

二、主要做法

工行淮南分行通过走访,了解了国能寿县项目运营情况和金融需求,一是企业到期贷款还款压力较大,二是现有融资成本较高。最终,工行淮南分行为国能寿县定制专项融资方案,为其办理更为优惠的贷款置换前期项目贷款,既能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又能有效缓解现金流压力。

三、创新亮点

一是精准确定融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经过调研,工行淮南分行最终确定为客户办理营运期贷款。该贷款产品主要用于项目已经建成投产的前提下,为满足借款人灵活安排资金、降低融资成本等需求而发放的,可用于替换为建设该项目所形成的银行贷款等负债性资金,该产品完全契合客户需求。
二是迅速行动,高效推进贷款发放。工行寿县支行迅速组建专项服务小组,由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寿县支行行长挂帅,积极对接客户需求、加快推进业务流程,最终仅用两个月完成贷款的审批和全额投放。
      三是主动作为,减费让利。工行淮南分行主动向工行安徽省分行申请,为国能寿县申请到最为优惠的利率,最大程度为客户降低融资成本,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

工行淮南分行主动对接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精细化服务,满足客户解决融资需,且有效降低客户融资成本,赢得客户赞赏。该业务的落成也彰显了工商银行助力企业经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心。在“碳中和”、“碳达峰”的政策背景下,该笔贷款的发放是工行淮南分行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践行双碳目标的担当体现。下一步,工行淮南分行将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持续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因地制宜探索具有特色的绿色金融服务方案,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工行力量。

四、实践成效

34.绿色信贷助推滁州首个天然气调峰电厂落地

邮储银行滁州市分行

一、案例背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天然气调峰电厂项目符合国家新能源发展方向,也符合邮储银行信贷支持的行业。2025 年实现碳达峰后,将有计划、有步骤实施煤电退出计划。因此,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仍是未来替代传统煤电的重要选项。

二、主要做法

滁州天然气调峰电厂是安徽省首个启动天然气发电的项目,其被列入安徽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首座天然气调峰发电项目、2022-2024安徽省重点电力保供项目、滁州市“十四五”规划、2022年天长市重点建设项目。
邮储银行滁州市分行根据该公司的融资需求,组织专人前往公司项目所在地开展实地调查,并及时优化信贷工作流程,对该公司的授信方案做到专人跟进、专班服务、讲求效率。最终,邮储银行以信用的方式给予该公司5亿元授信额度的固定资产贷款,及时满足了该公司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为项目如期完成提供了保障。

三、创新亮点

本项目重点是创新了担保方式。面对该项目的申请人淮河能源燃气发电滁州有限责任公司不对外提供收费权质押及股东担保的情况下,邮储银行最终以信用方式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给予该项目授信,实现了既有效缓解项目融资难的问题,又促进区域经济向绿色生态转型升级的目标。

优化了区域电力供给的质效。该项目的建成可以满足地区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减少地区电力缺口,满足安徽电网及蚌滁地区负荷发展需要,缓减电网调峰压力。同时,本工程9F 级联合循环天然气调峰机组的建设,有助于优化安徽及滁州市电源结构、能源结构,消纳可再生能源,实现发电能源多元化,优化能源结构,符合国家新能源发展方向。
实现了较大规模的碳减排社会效益。本工程规划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3.02万吨;每年可大量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了长三角清洁能源供给水平。本项目的建成,为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安徽“三地一区”建设提供清洁可靠的能源供应。

四、实践成效

35.新能源发电企业调峰损失保险助力绿色电力能源发展

英大泰和财险安徽分公司

一、案例背景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电力成为未来绿色电力发展的主流。新能源发电企业快速增长,高速增长的新能源电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电网消纳压力,新能源发电因其固有特点及相关缺陷,电网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平衡、安全,存在一定比例“弃风率、弃光率”。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其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可调度性低的特点,新能源短期内无法解决波动性以及提供稳定的电力,导致供需不平衡,进而存在一定的“弃风、弃光”情况。导致新能源发电企业经营效益受损。

二、主要做法

一是成立绿色金融工作小组,体系化、长期化推进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分公司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发展工作,成立了由分公司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相关部门骨干为组员的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组织、推动绿色金融工作开展。
二是积极调研风险需求,发挥协同优势,创新研发绿色保险产品。为了解新能源发电企业调峰损失风险,在国网安徽电力支持下,英大财险安徽分公司会同总公司股东部、精算部、非车险部、数据科技部、法律合规部等相关专业部门先后与国网安徽省电力调度中心、电力交易中心,就电网调峰对新能源电力企业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讨,多次前往光伏、风力等新能源发电场站进行实地调研、了解风险需求,历时7个月完成了新能源电力调峰损失保险产品的研发备案。为新能源发电企业因电网调峰导致上网电量核减而引发的直接损失提供保障。
三是主动拜访客户单位,宣传介绍创新产品。为更好的宣传、推广创新产品,分公司领导亲自带队上门拜访部分省内重点新能源发电企业,介绍公司专业特点、发展情况及新能源电力调峰损失保险产品特点,得到了客户高度认可。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三、创新亮点

一是新能源电力调峰损失保险产品为服务国家能源电力改革开展了一次积极探索。
二是填补了保险业市场空白,为新能源发电企业提供了值得信赖、安全可靠的保险解决方案和风险管控工具。

2021年12月14日,英大财险安徽分公司成功承保全国首单新能源电力调峰损失保险,为安徽某光伏有限公司下辖的75MW光伏发电站,提供调峰损失保险保障。截至目前已为2家光伏发电站提供了调峰损失风险保障。

四、实践成效

36.家庭太阳能光伏设备保险助力光伏行业发展

人保财险宿州中支

一、案例背景

光伏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未来20年内将会成为全球能源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目前中国的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已经超过全球总量的50%,光伏发电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电力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技术将会继续升级,太阳能电池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光伏组件产量呈现不断增长趋势,预计2022年其产量将超150GW。我国光伏行业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制造四环节产值突破7500亿,出口额、新增装机量、累计装机量均创历史新高。因此,光伏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主要做法

随着光伏行业的加速发展及光伏电站全生命生期保险的配套支持,人保财险紧跟国家双碳布局,乡村振兴、绿色中国战略,一直致力于新能源相关保险业务的研究与实践,业务涵盖了光伏、风电等多个领域。人保财险宿州中支先后为宿州新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宿州市凯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宿州市耀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砀山县锦盛新能源有限公司等系光伏企业提供风险保障,主要承保第一类自然灾害及火灾、爆炸等风险,为光伏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持。

三、创新亮点

根据光伏板品牌型号、价值、保额等因素动态调整费率,并提供风险规避预防服务,根据气象变化等容易引发自然灾害的信息及时告知客户,提醒做好设备加固等工作,利用“保险+服务+科技”的创新模式,为企业降低风险,提供有效的风控服务。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伴随着光伏产业全力推进,人保财险不断推出相关保险产品支持产业发展。2022年累计承保保费97.87万元,承保户数264户,保险金额78356万元,赔付件数20件,赔款支出45万元。

四、实践成效

37.发电收入损失补偿保险为清洁能源电站保驾护航

太平财险安徽分公司

一、案例背景

在国家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清洁能源电站投入建设和运营。2022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亿万千瓦时左右。

二、主要做法

区别于传统发电企业,清洁能源电站在运营环节除了会面临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风险外,还面临着因风力、太阳辐射等清洁能源固有的不可预测性导致的发电量未达预期进而引发的发电收入损失风险。这种风险不仅影响风力发电企业自身,还影响到整个价值链上的各个关联方。太平财险推出的太阳能发电站发电收入补偿保险和风电场发电收入补偿保险,能够解决发电收入低于预期的实际问题,保证太阳能电站和风电场相关方获得稳定的收入,从而能够专注于发展业务,并获得更加稳定的业绩。该两款产品的推出也是太平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保险的体现。本产品可自由投保,也可与传统的企财险、机损险组合投保,实现可再生能源企业全方位的风险保障。

三、创新亮点

常规企财险的保障对象是发电设备资产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外因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失或上述外因引发的营业中断损失,发电收入损失补偿保险保障对象是光伏电站因光照不足造成的实际发电量低于预期(以光伏为例),由此引发的发电收入损失。此产品可以实现企业、投资者之间的共赢,并平滑电厂经营数据稳定。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以光伏为例,产品投保时需提供明确保额(预期发电量),确定方式为可以使用当地气象部门数据,提供至少10年的辐射数据;或使用NASA数据,提供电站的经纬度用于查询辐射数据,并明确度电价和起赔点、限额等。如发生理赔,除需提供保单、财务单据等之外,提供当地电力系统提供的保单期间内的实际上网电量和光照辐射数据即可。

2017年5月,某新能源开发公司统计发现,当年的太阳辐射发电指数24,742兆瓦,低于保单约定触发赔款太阳辐射发电指数28,001兆瓦,被保险人提出理赔申请。公司联系再保险公司协助调取卫星监测数据,获取当地的光照时间、辐射指数等数据信息,依据发电指数公式测算确认保险责任属实,最终赔付保险金300万元。

四、实践成效

38.创新绿色金融新模式,“贷”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新路径

中国银行滁州分行

一、案例背景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及长三角互联互通高速发展,市场建筑对砂石需求量迅猛增长。滁州市政府为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砂石供应,对当地采取采砂经营权进行收储。为此,滁州中行利用当地政府开展河道清淤与采砂经营权收储的机遇,在安徽省分行指导下,探索通过“砂石经营贷+绿色项目”融入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中。该行依托当地现有资源禀赋,探索出“砂石经营贷+绿色项目”成功破解县域生态治理领域存在的治理主体资金不足、抵押物不足等问题。截至目前,该行已发放5.5亿元信贷资金用于河道清淤和水环境整治。

二、主要做法

根据县域河道清淤与砂石整治要求,当地政府成立项目公司具体负责河道清淤项目。滁州中行通过“砂石经营贷+绿色项目”产品模式为地方水环境治理项目提供信贷资金。该行采用客户提供应收账款作质押的方式,有效解决企业抵押物不足等难题。2020-2022年该行为县域河湖清淤项目建设提供5.5亿元项目贷款。

三、创新亮点

通过“砂石经营贷”创新产品降低了地方财政负担,节约了项目建设时间,降低建设成本。通过银行资金和地方国有企业资本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有效改善了滁州市县域河湖污染、河流不畅、河砂乱采乱挖等治理难问题。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四、实践成效

近年来,来安县政府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号召,积极打造“河清、岸绿、景美”人居环境。滁州中行采用“砂石经营贷+绿色项目”模式为来安永阳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发放4.5亿元项目贷款。贷款投放后,企业实现来河河道清淤面积1.0372平方公里,清淤总体积978.26万立方米。该笔“砂石经营贷+绿色项目”授信业务为来安支行发放的首笔绿色贷款,对改善当地河道生态环境,提升乡村文旅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39.修复矿山生态筑绿色发展之基

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

一、案例背景

长期的矿产资源开发,对原有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等都造成巨大影响,矿山生态环境弱化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淮北市程蒋山北段片区总面积29.86公顷,片区经多年开采,现已形成较大的采坑,局部形成低洼地块。安徽省工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省工行系统内首笔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即“杜集区程蒋山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落地。本次复垦后项目区内部设计道路、沟渠及涵管桥等配套设施满足项目区耕种需求,并可以消除项目范围的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及环境污染,修复与改善矿山及周边的生态环境。

二、主要做法

一是紧跟政策导向,抓住发展机遇。淮北市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致力于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样板区”。该行淮北分行贴合市场需求,紧跟绿色信贷政策导向,获知立项批复信息后,立即成立项目营销小组,优化项目可行性分析,以专业的服务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二是优化劳动组合,提高工作效率。该项目是省工行首次尝试办理生态文明修复类项目,无经验可循。省分行安排业务专家实地调研、考察,了解工程实施方法等具体情况,指导经办行完善融资方案并协助解决各种突发情况,缩短了贷款落地时间,确保业务顺利审批。
三是强化风险意识,锁定还款来源。本项目的第一还款来源主要依靠该项目整治期间产出的石料,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做好剩余石料的公开处置;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和监理单位;采取采售分离机制,做到专款专用。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40.支持天堂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

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

一、案例背景

安徽省天堂寨既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天然的栖息地,也迎来了越来越多人类探险旅游的足迹。但由于在旅游开发方面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既达不到通过发展旅游经济为当地老百姓增加收入的目的,客观上也破坏了原始生态,造成了水源污染,森林覆盖减少。建设银行通过加强与财政部门、地方环境保护部门、世界银行组织的联系,创新推出外国政府转贷款,通过保护性开发,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推进天堂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改善和文明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是转变发展思维,创新服务方式。建行积极与安徽省财政厅对接,把天堂寨生物多样性综合开发项目纳入到二类转贷项目,与法国开发署合作,推进项目落地。
二是多方协商洽谈,全力推动项目落地。从客户需求采集,银行、企业、政府、境外机构四方接触洽谈,到最后的转贷提款,该笔业务历时两年之久。为争取境内借款主体享受转贷的优惠利率,省分行成立专业的项目团队,与境外金融机构进行多轮拉锯式谈判,最终签下了利率6MEURIBOR(欧洲银行间欧元同业拆借利率)+1.3%,贷款金额2000万欧元,期限为20年的优惠贷款。

三、创新亮点

立足政策运用的创新突破。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研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相关政策文件后,研判认为符合“以用定治”条件的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工程蕴含着丰富信贷资源,并编制案例靠前指导。该项目是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首笔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贷款,为全省探索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新机制、构建利用资源“以用定治”的矿山生态修复新模式提供了金融方案。

2022年2月,该项目成功审批落地,审批金额1.93亿元,期限5年,目前已提款8100万元。从经济效益看,该项目通过自然资源利用模式,将废弃矿山复垦为农业用地,可新增土地435亩。同时,将修复过程中产生的石料销售收益作为项目的资金来源及社会资本的合理收益,大大提高了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的积极性。从生态效益看,对工矿废弃地复垦治理,可改善废弃建设用地及其周边生态环境,土地环境进一步优化,防洪、排涝、抗旱能力得到加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四、实践成效

三、创新亮点

一是创新使用国外政府转贷款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推进天堂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改善和文明发展,把项目区建设成为集生态观光、物种保护、科技教育与一体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41.“乡村兴•茶 e 贷”撬动绿色茶产业发展的支点

歙县农商行

一、案例背景

歙县是茗茶荟萃之地,种茶历史悠久。歙县茶园面积 28.3 万亩,茶叶产量 1.35 万吨,全产业链产值 40 亿元,先后荣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农业标准化(茶叶)示范县”等荣誉称号。2012 年,全国首个跨省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在新安江流域启动实施。歙县以此为契机,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率先试点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模式。2022 年,歙县聚焦“全国首个全域茶叶无农残城市”创建目标,力争绿色防控全覆盖。

二、主要做法

歙县农商行按照积极稳妥、有力有序、精准务实的原则,根据茶叶生长周期和季节性生产规律、企业以及种植户的需求特点,独树一帜地推出了“乡村兴•茶 e贷”产品,并配以利率优惠等政策全力支持绿色茶产业发展。符合有机茶种植、有机茶加工等绿色茶产业条件的,贷款利率可较同类其他产品优惠 150 个 BP,利率最低可优惠至 4.35%。可通过歙县农商行“歙小贷”微信小程序,线上填写申贷信息,经银行后台审核通过后线上签订合同、自助放款还款;或通过线下网点申贷,客户“最多跑一次”即可完成授信流程。

二是将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与当地旅游事业有机结合。把生物多样性资源作为生态旅游要素,改变当地居民作业方式,使他们离土不离家,成为生态旅游的从业者,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居民自觉行动。

该项目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之一,紧紧围绕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和扶持社区群众生产,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这个主题,以生物多样性体系、社区共建体系为主线,对于项目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项目的建设不仅会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还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营造了更加优良、健康和稳定的生物多样性系统,每年减少碳排放约26592.75吨;二是为项目区内和周边地区的群众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三是项目建成后,该地区森林对污水的吸收处理作用将更加突出。随着项目的深入,周边水域水质将明显改善,这为淮河流域的水环境安全和水资源战略提供保障。

四、实践成效

三、创新亮点

受疫情反复形势影响,黄山赏友茶业有限公司所在的深渡镇定潭村,不少精制茶加工厂主营的出口茶叶正面临着生产和经营的巨大挑战。对此,歙县农商行在了解本地茶市行情,组织人员走访了解茶叶种植户、专业合作社及加工企业等客户需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42.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

太平洋产险安徽分公司

一、案例背景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但由于部分项目存在“重建轻管、建管分离”的现象,阻碍了高标准农田作用的发挥。为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进一步服务于乡村振兴,太平洋产险在行业内首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保险(以下简称“高标准农田IDI”)。

二、主要做法

一是走进农田,解决痛点稳扩面。紧盯关键部位,科学设定投保内容,涵盖硬化沟渠及配套建筑物;田间道路、生产路及机耕桥;排涝沟及护岸工程;泵站及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等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设备。加大人力资源投入,报备高标农田管护条款,组建专项专业团队及管护队伍,为实现“建、管、护”全方位风险保障筑好扎实基础。引入第三方风险管理机构(TIS机构),对工程潜在质量缺陷进行巡视、评估和记录,针对潜在缺陷提供解决方案并督促潜在质量缺陷的整改,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
二是稳步落实,保险服务再升级。为了高标准农田IDI的顺利落地实施,不断优化完善承保方案、理赔方案、风险管理服务方案。

四、实践成效

经济效益。业务自开办以来截至2023年6月末,歙县农商行累计发放“乡村兴•茶 e 贷”7821笔、11.55亿元,为1659户茶产业经营主体解决了融资难问题。
环境效益。茶叶的生态种植过程中,有效防范了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等诸多自然灾害问题,从而实现了生态农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价值作用。
社会效益。不仅为产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综合性金融服务,也为绿色农业、清洁生产等农村污综合性金融服务,为绿色农业、清洁生产等农村污染防治领域和民生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如今,“乡村兴•茶 e 贷”已成为撬动歙县绿色茶产业发展的支点,有力地支持了县域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文旅产业链绿色发展。

求的基础上,结合推出的“乡村兴•茶 e 贷”产品,加班加点办理客户贷款申请,尽心做好茶季金融服务。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43.“木本贷”助力打造中国碧根果之都

全椒农商行

一、案例背景

近年来,全椒县瞄准薄壳山核桃(碧根果)产业,在借力“一棵树”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瞄准市场需求,抢抓先机,通过打造“中国碧根果之都”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兴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前,全椒薄壳山核桃种植技术及管理水平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位置,已建立6个国家林业局山核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试验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山核桃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个薄壳山核桃博士后工作站。已有薄壳山核桃造林公司和大户75家,其中连片栽植500亩以上的规模企业23家,总面积超过6万亩。通过标准化栽培管理,部分地块已开始挂果。

四、实践成效

二、主要做法

全椒农商行积极探索,通过创新金融产品融入地方绿色产业建设发展,针对从事碧根果等木本类生产经营的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种植户、专业合作社成员(含家庭农场)等客户推出创新金融产品“木本贷”,针对企业轻资产、抵押物不足、短期财务指标不优等特点,通过于担保公司合作,解决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全椒农商行为支持县域经济,加大对木本类特色产业发展,“木本贷”产品按照全椒农商行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定价后,给予一定折扣利率优惠。

三、创新亮点

全椒农商行通过金融产品创新,有针对的为山核桃生产经营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并通过利率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财务负担,并通过优先审批节约了企业融资时间。

太平洋产险安徽分公司一直致力于为高标准农田提供全方位的保障,2021年以来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IDI项目,目前共为安徽省内117.08万亩高标准农田提供保额为14.57亿元的风险保障。

为破解“重建轻管、建管分离”难题,太平洋产险安徽分公司于2022年2月立项,7月1日上线了国内首个高标准农田管护系统。该平台实现了高标准农田项目管护情况线上查询、管护过程线上监督、TIS和监理线上跟踪的功能,为高标准农田IDI业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国家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副司长、工程建设服务中心调研组主任郭红宇称赞道,该平台是目前国内首个高标准农田管护系统,太保先行先试、创新落地值得肯定,用科技赋能助力保险服务迈上新台阶。

三、创新亮点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44.农村土地整治乡村振兴贷款

徽商银行宿州分行

一、案例背景

泗县虹创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因投资建设“泗县2021年城乡建设用地综合治理项目”需要,向徽商银行宿州分行申请了项目贷款9.2亿元(已支用贷款7.4亿元,为2022年新投放),贷款期限10年,项目建设期2年,项目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依托土地指标跨区域流转政策,实现投资和收益平衡。该项目属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增减挂钩项目(对应绿色产业指导目录4.3.12)。

四、实践成效

目前,全椒县薄壳山核桃的产量已经超过1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0%。按照规划,到2030年,全椒县将发展薄壳山核桃25万亩。安徽太禾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全椒县碧根果种植加工的龙头企业,有山核桃林1000亩,预计产果约5万公斤,并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全椒农商行为助力乡村振兴,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积极对接,优先审批,为企业发放“木本贷”1920万元。

二、主要做法

徽商银行宿州分行主要是通过土地整治类指标增减挂钩特色产品,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用于支持借款人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区补充耕地项目建设的融资业务,具体用途包括:拆旧区拆迁安置补偿、耕地复垦、配套涉农基础设施建设等。

三、创新亮点

徽商银行宿州分行结合自身业务发展及市场拓展情况,持续跟进宿州市各县区符合绿色信贷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度,积极服务项目承建主体,收集相关资料,及时向总行申请项目贷款额度,在落实总行批复相关要求后,按客户需求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类贷款的出账工作。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45.金融助力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农发行淮南市分行

一、案例背景

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未来农村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振兴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根本保障。凤台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农业的天然条件,但随着城镇化发展,人口向城市转移,凤台县农村面临着人多地少、土地分散、农业产业化、机械化水平较低、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以及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科技推广综合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的问题。

四、实践成效

经济效益:泗县2021年城乡建设用地综合治理项目本次拆村并点总用地规模为7232.91亩,涉及刘圩镇、大路口镇、草沟镇、山头镇、瓦坊镇、屏山镇、大庄镇、泗城镇、长沟镇、草庙镇、丁湖镇、黑塔镇、黄圩镇、大杨镇、墩集镇共15个乡镇。项目完工后,预计获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面积7160.54亩,以指标交易价格25万/亩计算,预计可以实现收入为179013.5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社会效益:通过泗县2021年城乡建设用地综合治理项目的开展,便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有利于统筹安排农业生产,提高土地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善项目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主要做法

农发行淮南市分行向安徽凤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设施农业项目(一期)发放贷款28250万元,项目采用EPC+O模式。EPC+O模式是为了项目的正常建设和运营,业主方将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运营一体招标,全部委托给一家工程总承包商,总承包公司对工程全面负责,业主对工程总承包项目进行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协调和控制,对具体实施工作介入较少,业主按合同规定支付合同价款,承包商按合同规定完成工程并维护运营,最终按合同规定验收和结算。

三、创新亮点

该项目发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典型示范作用,探索了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路子,发挥了为农业服务的整体服务功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以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品种优新、高效开放为特点,代表现代和谐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亮点工程。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46.“绿色G贴”服务绿色产业客群

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

一、案例背景

在金融科技日益发展的背景下,邮储银行基于新一代票据业务平台和同业生态平台,逐步搭建出“基石+特色+场景”的智慧票据产品矩阵,有效提升客户服务质效,提高经营管理效能。智慧票据产品矩阵主要以“邮e贴”和“智能秒贴”两款产品为基石,发挥高效便捷融资功效,满足客户基本需求;同时搭配专属标签,打造契合不同客群个性化需求的特色产品服务,敏捷开发支持乡村振兴的“乡农e贴”和面向专精特新企业的“专新贴”产品。“绿色G贴”作为服务绿色产业客群的贴现产品,进一步丰富了邮储银行聚焦重点客群的特色衍生产品链,扩大了邮储银行智慧票据产品矩阵。

四、实践成效

该项目采用EPC+O模式支持1000余亩凤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建成全亚洲单体最大玻璃温室集群,项目包含智慧农业生产、工厂化种苗繁育、高科技示范展示及观光采摘、家庭农场模式示范、自动分拣包装、职业农民培训等六大功能区,为当地蔬菜产业提供了种苗生产、技术服务、金融扶持、信息化管理服务、食品溯源、蔬菜销售等全方位的标准化服务,全方位的解决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所面临技术、资金、市场的难题。同时通过“园区+基地”、“园区+观光”提升辐射带动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壮大了地区乡村产业,项目已从周边村镇招聘了160余人就业,月收入不低于2600元,实现了村口就业,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二、主要做法

“绿色G贴”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是邮储银行在贴现产品“邮e贴”基础上,面向低碳、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绿色服务、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绿色产业客群推出的,为其绿色融资行为生成“绿色G贴”权益,进而节约贴现成本的线上化贴现产品。通过“绿色G贴”,邮储银行旨在为贴现企业量身打造数字人民币放款、绿色权益等多项创新应用服务场景。例如,2023年2月中旬,邮储银行阜阳市太和县支行了解到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白云塑业有限公司因购买原材料,需要贴现票据补充经营资金,该公司是一家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加工企业,该行积极联系企业并向其推荐办理“绿色G贴”,高效开展业务准入工作,最终成功办理100万元贴现业务,贴现资金快速到达企业对公账户,得到企业主高度认可。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三、创新亮点

一是创新定位特色客群,为绿色低碳企业提供专属服务平台,助力企业走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共赢的创新之路。
二是创新应用数字人民币场景,简化融资结算流程,提升支付结算效率,实现贴现资金可追溯。
三是创新“绿色G分”权益兑换模式,通过构建“绿色G分”算法模型,为企业发放“绿色G分”权益,可直接节省企业开支,让企业直观感受到每一次绿色交易所带来的减碳成果。

47.新材料保险扶持国家重点新材料用户单位

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

一、案例背景

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重点新材料用户单位,是一家由海归博士团队创立的科技创新型低碳环保企业,专业从事汽油、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尾气后处理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并提供专业的排放检测与标定技术服务。 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自2018年与客户开展保险合作,见证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原银保监会关于开展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充机制的发展历程。

二、主要做法

低碳环保新材料是先进环保制作业的支撑和基础,其性能、技术、工艺等直接影响高端设备、汽车、环保等下游领域的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及环境污染。新材料进入市场初期,需要经过长期应用考核与大量的资金投入。
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充机制的背景下,多次与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洽谈,成功将其公司生产的新材料汽油车、柴油机及天然气发动机排气净化催化剂进行投保,经过仔细研究相关政策,并与专家进行多次讨论,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成功将该产品纳入国家级新材料目录,后期也深度参与企业的申报工作,直至国家申报补贴金额到账。
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助力低碳环保企业更好发展,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48.绿色供应链金融贷,支持绿色建筑发展

滁州皖东农商行

一、案例背景

建筑相关产业碳排放量占比高达51%,远高于其他行业,减排对双碳总体目标意义重大,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领域绿色环保的最主要途径。金鹏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安徽富邦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装配式建筑,经营情况较好,在滁州当地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属于产业链核心企业,其上下游企业主要有建筑设计和产品研发、预制构件加工、施工建筑、装修等企业,如何为其上下游企业做好金融服务,支持绿色建筑发展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本行及时创新推出绿色供应链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是精准对接及时满足资金需求。节能墙体材料、外墙保温材料、节能玻璃、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绿色建材产品制造属于装配式建筑的上中游企业,通过核心企业的业务链条可以轻松的获取这类客户的经营情况、市场口碑。滁州皖东农商行通过精准对接这类客户累计授信2.2亿元,通过设置供应链贷款专户,核心企业的回款直接用于归还贷款,减少了贷款资金被挪用于非绿色产业的风险。
二是多措并举推出企业增信方式。部分小微企业缺少可以用于担保的抵质押物,滁州皖东农商行采取核心企业担保,链条企业的应收账款质押,订单质押等增信机制,激活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三是围绕主题构建信息披露体系。围绕绿色建筑设计、施工、验收、交付等环节,联合住建局、行业协会、核心企业等相关单位实行全过程信息披露,搭建信息披露共享平台,确保绿色建筑的产业链信贷所属企业能够及时、公开、透明地获取信息,强化产业链监督约束,达到信息及时对称。

三、创新亮点

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通过选聘国内风险专家、行业申报专家,组建专家人才资源库,为该项目的申报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客户投保前,我司选择国内顶尖的检测机构为企业申报产品进行严格检测,组织专家组对相关国家补贴政策进行宣讲,及申报工作的现场指导工作。客户投保后,定期组织专家复查企业环境风险状况,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且每年为其提供至少一次的环境风险防范咨询服务,协助客户提升事故预防意识和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有力举措,达到了良好的环境效益。

四、实践成效

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累计为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新材料投保项目提供风险保障高达10亿元,国家累计补贴1600万元。在新材料首批次保险机制的背景下,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大力支持新材料企业的发展,提升服务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49.绿色融资助力马鞍山市楚江城际轨道交通绿色化发展

民生银行马鞍山分行

一、案例背景

宁马城际铁路是南京都市圈重要的通勤城际客运线,是马鞍山对接融入南京的标志性先导工程,既承担南京与马鞍山市际间的城际联系功能,也发挥马鞍山地区内部市域骨干功能。
根据宁马城际PPP项目合同约定,项目总投资约98.65亿元,资本金比率不低于30%,整体融资总规模约69亿元,以银团方式融资。

二、主要做法

一是政策支持。一直以来,民生银行马鞍山分行紧跟总行信贷政策,聚焦“两新一重”重点领域,大力支持具有国计民生属性的大型基建项目,聚焦绿色金融领域,全面贯彻国家“双碳”战略,特别是交通绿色化,支持城乡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因此民生银行马鞍山分行积极跟进宁马城际铁路(马鞍山段)PPP项目,对企业融资需求予以支持。
二是上下协同。在了解到该项目融资需求后,民生银行马鞍山分行第一时间成立对接小组,协助客户设计融资方案,牵头高层会晤,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宁马城际PPP项目自上报总行到批复仅历时两周,从马鞍山本级到省行到总行关注度极高,审批速度快,并且在客户提出用款需求后,仅用时2个工作日便落地首笔投放。民生银行马鞍山分行坚持提供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综合化服务尽力满足企业需求。

三、创新亮点

精准对接绿色建筑业企业上下游企业,通过核心企业的业务链条掌握企业经营情况,采取核心企业担保,链条企业的应收账款质押,订单质押等增信机制,激活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搭建信息披露共享平台,确保绿色建筑的产业链信贷所属企业能够及时、公开、透明地获取信息,强化产业链监督约束,达到信息及时对称。

四、实践成效

绿色建筑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碳排放,使能源、资源消耗降至最低程度,绿色建筑可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50.城市智慧新能源助力绿色出行

光大银行滁州分行

一、案例背景

随着中国城乡道路发展,电动自行车替代传统自行车已经成为一个既定事实,但是电动自行车需要电力发电,而在长距离的骑行路程中很有可能出现电力不足的问题,电动自行车充电也就变成了一个急需的。电动车充电桩和汽车的加油站相类似,是一种"加电"的设备,是一种高效率的充电器,可以给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和老年代步车等进行充电。

三、创新亮点

优惠定价。民生银行马鞍山分行积极向总行申请优惠利率,并充分利用绿色贷款30bp定价优惠政策,最终该笔贷款定价为低于5年期LPR-121bp,贷款期限29年,大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力地支持了马鞍山市融入长江三角洲地区,推动交通绿色化发展、高质量发展。

四、实践成效

截至2022年末,民生银行马鞍山分行已为马鞍山市楚江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南京至马鞍山城际铁路(马鞍山段)PPP项目”提供绿色融资3笔,合计金额0.73亿元,用于城市轻轨建设改造及运营,大力促进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同时极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让利企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民生银行马鞍山分行将持续坚定聚焦绿金发展战略,围绕马鞍山市“十四五”规划,《中国民生银行绿色金融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等重要政策文件,积极推进辖区内及周边地区的重点绿色项目,积极向绿色金融、绿色发展领域投放信贷,为绿色金融发展做出贡献。

二、主要做法

中国光大银行滁州分行获悉滁州市琅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有融资需求后,立即前往公司项目所在地开展实地调查,并及时优化信贷工作流程,对该公司的授信方案审查、审批做到专门开会研究、专人跟进、讲求效率。在接到客户的融资申请一个月内完成授信审批和放款,及时满足了该公司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为项目如期完成提供了保障。

三、创新亮点

滁州市琅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甲方)在滁州市琅琊区投资2057万元建设琅琊区城市智慧新能源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该项目位于滁州市琅琊区内,涉及丰山街道、遵阳街道、凤凰社区、古道社区、花园街社区、扬子花园、世纪绅城、易景凯旋城共11个街道、社区及住宅小区。项目规划车棚建设面积为17222.98平方米。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滁州分行(乙方)为该项目建设提供135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贷款期限10年,用于滁州市琅琊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站项目建设,通过价

第三章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格机制引导企业实现“碳中和”高质量发展。按照贷款期限分年度设定碳减排目标区间值,并依据量化目标完成情况分档设置挂钩利率,高出区间值上限执行最低档利率,低于区间值下限执行最高档利率,位于区间值之间执行中等档利率,通过实施利率激励安排,推动融资成本随着碳减排量的上升而下降。

四、实践成效

绿色出行将作为城镇居民的主要交通出行方式,不仅能解决目前城市交通的一些弊端,同时也符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滁州市琅琊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站项目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绿色项目是指主营业务属于《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或符合绿色低碳转型政策文件支持行业领域的项目。绿色项目一般具有广泛的外部性和公益属性,初期资金需求量大、项目回收期较长。
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发挥绿色金融助推作用,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长江大保护项目、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储能促进项目等。截至2023年6月末,支持长江大保护项目贷款余额1620亿元,本年新增452亿元;淮河巢湖等生态保护项目贷款余额371亿元,本年新增投放92亿元。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51.开发性金融助力探路EOD模式

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

一、案例背景

2020年9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推荐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的通知》,并于2021年4月确定全国首批36个项目开展EOD模式,2022年4月,确定全国第二批58个项目。
2022年1月,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安徽省发改委、国开行安徽分行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省级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工作的通知》,合力推动EOD模式有效落地实施。

四、实践成效

自2021年该行推动EOD项目合作以来累计实现EOD项目授信承诺20个,额度合计127.32亿元,累计实现贷款投放14.65亿元。平均单个项目的贷款额度6.4亿元,贷款期限20年,宽限期2.9年。
截至目前,已实现我省列入国家第一批EOD模式试点3个项目中授信承诺1个,第二批EOD模式试点3个项目中授信承诺3个;已实现省级EOD项目授信承诺9个。

该项目借款主体为安徽皖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贷款期限20年(其中含宽限期3年),由岳西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第三方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后期通过文旅设施租赁收入、茶鲜叶销售收入、文旅门票收入、停车位及广告费收入等进行还款。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二、主要做法

安庆市岳西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和绿色金融优势,通过将收益较少的生态环境保护(准)公益性项目与收益较好的乡村全域旅游类项目肥瘦搭配,促进“全域旅游服务”、“现代农业产业”、“生态环境治理”融合发展,以产业兴旺发展收益来反哺大别山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投入,推动实现生态资源环境化、产业经济绿色化,把生态资源资产转化为内部价值,进一步助力大别山革命老区绿色振兴发展。

三、创新亮点

安庆市岳西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于2022年4月入选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发布的第二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该项目包含大别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康养产业开发、衙前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种植产业开发、潜水流域环境综合治理与文旅产业开发等3个子项目,总投资合计24.52亿元,申请贷款19.30亿元。目前已实现贷款投放4.9亿元。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52.首批EOD试点项目—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启动

徽商银行马鞍山分行

一、案例背景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鞍山考察,赋予马鞍山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的新发展定位。近年来,马鞍山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提出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将向山地区打造为全国矿区生态修复示范区和长江支流源头水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2021年,马鞍山市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正式启动,4月份,该项目成功获批生态环境部全国首批36个EOD试点项目之一。

四、实践成效

马鞍山市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是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全国首批EOD试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和推动效应,为全省EOD模式的推进提供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典型案例。目前,马鞍山向山地区正在从“矿坑废墟”向“城市花园”转变,通过本次EOD项目的实施和建设,配合产业导入和招商引资的加持,向山地区将重现生态文明的壮景。

二是该笔业务是全国首批EOD模式试点项目之一,也是马鞍山市的首个EOD项目。本笔贷款徽商银行开通了审查审批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审查审批,同时加大了总分支业务和审批部门平行和垂直作业支持力度,提升了审查审批效率。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二、主要做法

马鞍山市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一期)总投资为40.95亿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含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水务环保治理工程、土地整治工程、产业升级工程、EOD项目等五大工程,徽商银行对此高度重视并成立专班,第一时间与项目公司做好项目对接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尽职调查工作,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在总分支行的协同工作之下,该项目顺利在徽商银行获批固定资产贷款额度32亿元。截止2022年末,该项目在徽商银行已累计实现贷款投放1.12亿元,有效解决了项目开工建设资金的迫切需求问题。

三、创新亮点

一是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实现生态环境资源化、产业经济绿色化,做好对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EOD)相关项目的支持,总行第一时间研发并制定了《徽商银行金融支持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EOD)项目的融资服务方案》,为分支行落实EOD业务推动提供了项目融资操作指引。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53.“公司自营”运作模式提供绿色金融服务

农发行和县支行

一、案例背景

和县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西岸,“黄金水道”—长江流经和县境内41.6 公里(含郑蒲港新区),其中:乌江镇至历阳镇段岸线长约20.8 公里(驻马河口-何家洲洲头)。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背景下,统筹好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全面实施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优化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和规模,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全面打造马鞍山市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和县)经济带,是巩固长江生态屏障、维护水安全的战略要求,是和县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综合竞争力的现实要求,也是建设美好和谐幸福新和县的必由之路。

本项目共涉及恢复、提升、栽植植被与绿化2554.41亩,吸收二氧化碳93.24万吨/年,产生氧气量69.93万吨/年,项目运营期15年内共吸收二氧化碳108.24万吨,产生氧气量1044.45万吨,项目实施后可以改善周围环境,防风防沙,减少水土流失,有效地改善项目范围内及周边辐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二、主要做法

本项目采取“公司自营”的运作模式,由置业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负责项目投资、建设、运营,资金缺口通过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县支行融资解决,项目完工后以项目运营收益和土地合作开发收入等公司综合收益逐年回收投资及偿还融资本息。

三、创新亮点

政策性金融在支持长江大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的信贷模式制约了贷款进一步发放。过去政策性金融贷款往往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类项目,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这类项目模式已难以获得贷款支持。针对长江大保护项目公益性强、自身现金流不足等问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县支行积极研究探索“准公益、市场化运作”的融资模式,从综合性现金流出发,帮助地方政府设计融资方案,帮助客户组合各类现金流,破解项目还款来源问题。

四、实践成效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54.“光伏+帮扶”融资模式助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项目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

一、案例背景

2021年10月,中共石台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发《石台县光伏提升行动方案》,确定石台县推进光伏提升行动目标为“重点帮扶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的行政村,坚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与推动乡村振兴相结合。”
2021年11 月 8 日,创新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就支持重点、支持方式等予以明确,为新发展阶段金融更高质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带来重要发展机遇。
该行依托石台县现有资源禀赋,探索出“光伏+帮扶”融资模式并成功向石台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4000万元信贷资金用于支持屋顶光伏项目建设。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二是该项目所属绿色产业分类符合碳减排重点领域,目前已投放2875万元,成功申领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1125万元,是安徽省分行首笔碳减排贷款,扩大了绿色资金来源,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

四、实践成效

光伏发电项目符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以及农发行“绿色银行”的职能定位。该项目建成后,平均每年可节约标煤4054.96吨,减少排放3610.31吨碳粉尘、9169.13吨二氧化碳,碳减排效果显著。项目通过分配发电收益,可以给地方村集体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收益分红遍布石台县7个乡镇的30个村集体,切实帮助农民创收增收,支农帮扶成效显著。该笔贷款集“碳减排”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于一身,在支持国家战略的同时切实惠及石台县脱贫农户与易地扶贫搬迁户,同时,该笔贷款已成功申领碳减排工具资金,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并且让企业获得利率优惠。该项目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银、企、民多方共赢。

二、主要做法

该项目在石台县小河镇池州万方矿业有限公司、小河镇人民政府等地点新建共36座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由地方村集体将自有资金作为权益性资金充实借款人母公司资本,借款人母公司再通过注资方式帮助借款人筹措项目资本金,项目建成后产生的运营收益向入股地村集体分红,既充实了企业资本、解决了项目资本金筹集难题,又实现以项目运营带动农户增收,助推农村“三变”改革,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三、创新亮点

一是该行向项目实施企业提供完善的融资方案,督促企业有效摸排村集体投资意向,确保村集体以自有资金权益性入股方式充实借款人资本,以撬动贷款资金。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55.世界银行贷款“储能项目”落地

华夏银行合肥分行

一、案例背景

为支持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以及能源革命,助力国家实现能源结构转型,进一步丰富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金融服务,华夏银行合肥分行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世界银行申请并获批了世界银行贷款“中国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储能促进项目”(以下简称“储能项目”)。储能项目总资金6.683亿欧元,包含世界银行贷款2.673亿欧元和华夏银行等值4.01亿欧元贷款,转贷款资金使用周期18年,为2019年7月—2037年6月。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二、主要做法

安徽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作为集团拓展新能源业务的平台公司,致力于开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及电力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该行紧盯集团在光伏、储能项目建设上的发展,在获知华夏银行与世界银行合作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储能促进项目”正式生效后,积极向集团公司、海螺新能源公司进行了推荐和沟通。客户早期与世界银行有过合作,对世界银行贷款的示范效应具有很高的兴趣,因此同意与该行就正在建设中的淮安海螺新能源储能电站、张家港海螺新能源储能电站项目进行合作。

四、实践成效

三、创新亮点

2020年3月18日,华夏银行承接的世界银行“中国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储能促进项目”正式生效,2020年12月18日,在总行与世界银行“中国可再生能源与电池储能促进项目”框架内,芜湖分行成功投放芜湖市首笔世界银行绿色项目转贷款,金额1063万欧元,期限11年。该笔转贷款是世界银行在芜湖市绿色贷款领域首单,除了具有绿色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以外,还是一次积极引入国际资本服务芜湖本土企业的成功范例。

该行将全面深化以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着力构建ESG理念下的绿色金融新特色、新优势。全面规划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运行系统,完善科学高效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的金融支持,持续提高绿色信贷业务占比和绿色金融业务总量。

该笔贷款主要用于提高企业能效、降低碳排放、促进电力资源进一步合理分配。项目推进过程中克服了多项技术难题,为区域绿色金融业务的深入推进提供良好示范和借鉴。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56.阜阳海钠1GWh钠离子电芯规模化量产项目成功落地

建设银行阜阳市分行

一、案例背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市场围绕新能源电池产业的角逐日渐白热。阜阳分行紧抓当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政策机遇,从企业融资需求出发,用创新的金融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社会效益,主动用好行内政策工具降低绿色项目贷款融资成本,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二、主要做法

阜阳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中科海钠集团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全球首条1GWh钠离子电芯规模化生产线项目。作为多家银行争相营销的客户,经过建行多次对接、磋商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才取得客户对建行专业能力的认可,最终选择建行进行合作。了解到客户目前在设备采购资金上存在困难,建行以最快的速度获得省行批复,获得省分行13000万元设备购置贷款批复,该笔设备购置贷款为阜阳市分行首笔设备购置贷款。建行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再次获得客户的信任。

建行通过前期努力,在阜阳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资金缺少的情况下,为客户审批设备购置贷款1.3亿元,取得了客户的信任,客户已在建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客户1.5亿元注册资本已全部到位且进入建行账户,国家发改委下拨7000余万元研发资金,目前已到位5000余万元且进入建行账户。建行优质服务为阜阳市落地全球首条1GWh钠离子电芯规模化生产线项目奠定坚实基础,为阜阳市新能源产业链发展提供优秀金融解决方案。

三、创新亮点

为更好的服务、营销优质客户,安徽省分行移植福建分行“大中型客户设备资产购置贷款”产品,设备购置贷款用于单纯购置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器具,对于新成立企业,购买生产器械为刚性需求,建行贷款解决了客户早期资金短缺阶段的难题,有效的增加了客户粘性,为后期持续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开始。

四、实践成效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57.创新金融支持生活垃圾处置发电厂项目

招商银行芜湖分行

一、案例背景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发生量越来越大、垃圾成分更加复杂,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已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政府从保护生态环境、综合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新农村的大局出发,提出要加快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处置发电项目。
招商银行芜湖分行积极参与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生活垃圾处置发电厂项目,助力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二、主要做法

招商银行芜湖分行积极对接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投资建设生活垃圾处置发电厂项目,多次安排专人共同深入项目建设及生产现场,并研究设计融资合作方案。
截至2022年末,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累计推广签约118个环保项目,其中垃圾处置项目113个。招行银行芜湖分行已累计为13个生活垃圾处置发电厂项目固定资产贷款,累计余额余额17亿元。

该项目每吨垃圾平均发电350kWh计算,与煤相比,吨垃圾二氧化碳减排217kg,具有明显的温室减排效益。通过将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不仅解决了困扰城乡居民的垃圾堆放问题,还通过发电机组产生了电能,节约了环境保护投入,增加了电力供应与电力收入,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

三、创新亮点

招商银行芜湖分行以“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为指引,开发以集团主体为借款人、项目公司为共同借款人的创新业务模式,实现了融资手续简化、风险不弱化的创新业务形式,并成立了绿色金融工作小组,专注服务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类型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大大节约沟通时间,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四、实践成效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58.阜南林海模式“变废为宝”助力双碳战略

建设银行阜阳市分行

一、案例背景

阜阳市阜南县作为刚脱贫的传统农业及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国家生猪调出大县,长期以来,秸秆焚烧及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环保问题让当地政府深感苦恼,此时,阜南县农业废弃物沼气与生物天然气开发利用项目被提上了日程。阜南林海生态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阜南林海”)成功中标“阜南县农业废弃物沼气与生物天然气开发利用PPP项目”。该项目利用秸秆、畜禽粪污、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生产出天然气,有机肥等产品,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的循环发展,是该县乡村振兴的纽带工程。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二、主要做法

一是省、市两级行联动,夯实绿色信贷经营能力。建行阜阳市分行与安徽省分行联动,通过多次研究商讨,最终制定了组建项目银团模式,为阜南县林海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授信7.69亿元,合同期限15年。
二是多项风险缓释措施结合,破解民企融资难题。建行项目团队经过对投资人和项目的详细梳理,最终创新采用《PPP项目合同》下燃气收费权质押、追加《PPP 项目合同》项下其他特许经营权质押、追加上海林海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全额连带责任保证及朱某夫妇连带责任保证的方式等多项风险缓释措施结合。
三是加强客户服务,实时了解客户困难。2022年1月,由于PPP项目正在建设中,阜南林海通过外购方式满足全县域燃气供应,导致营运资金短缺,建行阜阳市分行为客户提供2000万元经营周转类贷款,解决阜南林海燃眉之急。

利用燃气收费权质押、其他特许经营权质押等方式破除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成果助力项目建设及双碳发展;优良服务,多项产品,利用专利权质押,帮助阜南林海解决燃煤之急,保驾企业良好发展。

四、实践成效

项目把“分散、小微的沼气工程”演变为“资源统调、潜力大、可持久再生的生物天然气网”,把“鸡肋式分散沼气”变为具有巨大产业价值的“永不枯竭的天然气田”。2021年3月1日,阜阳市人民政府与省能源集团,上海林海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安徽省生物天然气产业阜南模式推广合作框架协议。阜南的实践证明县域有机废弃物全量化全循环全利用模式,契合国家能源发展方向,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循环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4月16日,安徽阜南林海项目作为“新华社习近平时间/中国行动践诺碳达峰、碳中和专题”的三个典型之一向世界展示。

三、创新亮点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59.金融支持和县绿色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徽商银行马鞍山分行

一、案例背景

绿色蔬菜是和县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安徽省设施蔬菜生产第一大县——和县,先后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为持续完善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方式,培养新型农民,培育壮大新兴农业产业,加速推进马鞍山和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的发展,和县政府决定实施和县绿色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场址位于和县境内,项目涉及历阳镇、西埠镇、乌江镇及台创园3个乡镇1个园区,共流转土地3500亩。其中,历阳镇(胜利村、十里)800亩、台创园1000亩、西埠镇(聂兴圩)1100亩、乌江镇(新圩、金马村)600亩,示范基地集优质种苗繁育和示范、无公害与绿色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于一体,主要种植品种包括番茄、甜瓜及辣椒。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标玻璃育苗温室大棚、标准化蔬菜大棚、土壤改良、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管理用房等工程。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二、主要做法

项目签署承包土地流转协议,期限20年,建设期半年,综合考虑项目预期现金流情况,并结合企业自身经营情况,徽商银行马鞍山分行积极为历水公司实施的“和县绿色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固定资产贷款1.9亿元,期限10年(宽限期1年,还款期9年),由和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该项目最终获得总行批复额度1.9亿元。

该项目成功获批,是徽商银行马鞍山分行根据和县特色蔬菜产业,紧盯和县绿色金融发展,抢抓和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营销机遇的又一重大突破,根据项目业态制定综合化营销方案,推动绿色金融加速落地。

四、实践成效

项目的落地,标志着和县绿色金融产业打开了突破口,成功打造和县特色蔬菜产业、绿色信贷品牌,为下一步绿色金融信贷投放树立标杆,明确方向。

三、创新亮点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60.省内首笔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项目落地

中国银行淮南分行

一、案例背景

为加快凤台县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对凤台县行政管辖范围内的城市公交及农村客运进行优化整合,凤台县成立了凤台县州来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主营城市公共交通和道路旅客运输。凤台县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项目的建设符合政策要求、符合城乡发展的需要。项目贷款用于绿色金融项下第五项“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第二项“绿色交通”中“5.2.8 城乡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和运营”,属于绿色信贷支持范畴。

第四章 支持重点绿色项目落地

末,业务行材料收齐后仅用一周时间就实现了贷款上报,并在10月末实现了贷款投放,获得了客户以及凤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认可和好评。该项目已于2022年11月正式运营。

四、实践成效

该项目加快了淮南市县域地区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淮南市县域乡村振兴工作。同时支持了绿色交通行业信贷资金需求,增加了中国银行淮南分行绿色信贷余额。

二、主要做法

凤台县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对现有农工班车收购、乡镇场站及配套设施建设(场站管理用房、充电桩、变压器、站台)、公交站台(站亭)(城镇、镇镇线路中途站点视情况建设)、站牌(镇村线路中途站点)建设、公交车购置(纯电动新能源车辆)等。中国银行淮南分行为该项目申请14500万元信用总量,全部为敞口授信总量,敞口总量全部切分为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期限14年(含宽限期1年),用于凤台县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项目建设。截至2023年5月末,中国银行淮南分行已为该项目投入贷款14498万元,支持了凤台县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项目落地。

三、创新亮点

凤台县城乡公交一体化项目为凤台县的重点项目,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该项目为中国银行省内首笔城乡客运一体化项目贷款,中国银行淮南分行第一时间与凤台县州来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对接,收取贷款材料。2022年9月

碳寻·绿色金融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