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翻译苑》总第11期

2022年第8期
(总第11期)

  • 翻译院组织完成《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英文版翻译任务
  • 2022洱海论坛推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资料英译参考》
  • 2022年上半年全国翻译资格考试阅卷工作圆满结束
......

ATI

翻译院发布白皮书《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 重要表述及术语参考

04

2022年上半年全国翻译资格考试阅卷工作圆满结束

05

2022年全国翻译职称评审线上申报开通

2022洱海论坛推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资料英译参考》

07

10

CATTI杯复赛阅卷工作启动

中国翻译协会关于开展“国际翻译日”主题照片有奖征集活动的公告

12

数字技术赋能“翻译国家队”建设

16

19

22

翻译院举行智能翻译实验室第一次发起单位代表会议

首批CATTI与ITT证书认证成功

14

翻译院组织完成《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英文版翻译任务

27

中国翻译协会关于免收学生会员会费的通知

29

翻译院组织完成《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英文版翻译任务

8月10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进一步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事实和现状,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追求祖国统一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时代推进实现祖国统一的立场和政策。
目前,该书英文版已由中国外文局所属外文出版社出版,法、俄、西、阿、德、日文版将陆续出版。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和外文出版社整理全文,形成汉英对照,供业界及相关人士参考。

 请点击下方链接   ,查看原文

http://www.caot.org.cn/?m=home&c=View&a=index&aid=872

8月10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进一步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事实和现状,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追求祖国统一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时代推进实现祖国统一的立场和政策。
目前,该书英文版已由中国外文局所属外文出版社出版,法、俄、西、阿、德、日文版将陆续出版。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外文出版社梳理重要表述和相关术语,形成汉英对照,供业界及相关人士参考。

翻译院发布白皮书《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重要表述及术语参考

 请点击下方链接   ,查看原文

http://www.caot.org.cn/?m=home&c=View&a=index&aid=870

王蕴航/文

2022洱海论坛推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资料英译参考》

为更好地向世界宣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的各项成就,8月28日,2022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简称“洱海论坛”)在云南大理开幕。本届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指导,中国外文局、云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主办。

论坛现场

本届论坛以“携手合作 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曾艳,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显刚,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东盟副秘书长艾格帕,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以及来自泰国、厄瓜多尔、莫桑比克等近3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中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相关机构代表、媒体记者、各行业青年领袖等300余名中外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出席论坛。

杜占元致辞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在致辞中指出,本届论坛聚焦“携手合作 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一是要弘扬共同价值,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凝聚力量;二要聚焦务实行动,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共建美好家园提供动能;三要深化交流合作,为完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建设贡献智慧。中国外文局愿与国内外有识之士和各界机构一道,加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在学习分享环节,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共同向中外各界分享《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资料英译参考》,旨在进一步向国际社会准确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洱海论坛推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资料英译参考》

本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资料英译参考》涵盖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所作的3段重要论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等21条金句,以及“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26个关键词及英文翻译。

 请点击下方链接   ,查看原文

http://www.caot.org.cn/?m=home&c=View&a=index&aid=881

请点击下方链接   ,查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资料英译参考》

http://www.caot.org.cn/?m=home&c=View&a=index&aid=883

2022年上半年全国翻译资格考试阅卷工作圆满结束

近日,2022年上半年全国翻译资格考试阅卷工作圆满结束。此次阅卷工作共有来自高校和翻译实践单位的近260名英、日、法、阿拉伯、葡萄牙语口笔译阅卷专家参加。为了应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修订完善了《翻译资格考试阅卷工作期间疫情防控管理办法》并有效组织实施,充分保障此次阅卷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阅卷工作现场

阅卷期间,翻译院组织举办了阅卷专家座谈会。代理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兼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办副主任王继雨主持会议,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王飞、李伟勇,中国外文局人事部人才开发处处长尹延庆,相关语种质检专家、技术公司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阅卷质检专家就本次阅卷工作整体情况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对进一步优化相关工作提出了建议。

王继雨对各位专家克服疫情等困难前来参加阅卷工作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在广大专家的大力支持下,翻译资格考试阅卷及相关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翻译院要及时总结经验,加强服务保障,聚焦难点抓短板,进一步提升新技术赋能考试阅卷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确保考试信度效度标准统一、难度区分度科学合理、阅卷工作公平公正,为国家选拔更多高水平翻译人才,更好服务于国际传播工作大局。
尹延庆代表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办公室讲话。他指出,翻译院和各合作方要相互配合、协同联动、形成合力,认真分析研究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更好地改进人工智能辅助阅卷系统。
2022年上半年翻译资格考试成绩将在考试60天后在中国人事考试网和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官网公布,考生可登陆考试官网(http://www.catticenter.com/)通过“成绩查询”板块查询考试成绩。
刘二娜/文

阅卷专家座谈会现场

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举行联合发起单位第一次代表会议

8月23日,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第一次发起单位代表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代理翻译院院长王继雨、副院长李伟勇及智能翻译实验室发起单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翻译院副院长王飞主持,翻译院新技术发展部相关同志参会。

线上交流研讨

王继雨指出,翻译院承担着国家重大翻译项目组织实施、翻译国家队建设、翻译行业标准制定等重要职责。智能翻译实验室作为开源开放、协同协作机制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未来将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宗旨,联合政产学研教等各界优势资源,打破行业壁垒,构建资源聚合、平台互通、利益联结新机制,共商共建技术驱动语言服务互助新大陆。他强调,智能翻译实验室要树立国家意识和服务意识,明确任务、理清思路、找准项目,以需求为引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促进形成翻译行业规模效应和共享效应,推动各方合作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将科技进步成果切实转化为提升国家翻译能力和国际传播效能的具体行动。

王继雨讲话

实验室发起单位代表表示,未来将与翻译院协同发力、整合资源、共商共建,对接重点领域、服务国家战略,以切实举措共同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国际传播领域及翻译行业中的应用,为新时代国际传播事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会上,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华树副教授介绍了智能翻译实验室筹建情况;与会代表围绕实验室五年发展规划和2022-2023年工作重点进行了探讨;会议审议通过了智能翻译实验室组织架构、理事会成员名单、执行主任人选、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名单以及第一批共建单位名单。同时,参会各方就未来合作方向和项目规划进行了交流研讨。未来各方将在实验室建设、重大项目实施、跨学科活动组织等方面协同协作,共同推动项目落地,面向行业开放服务。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是由翻译院牵头筹建,鹏城实验室、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百度、华为、科大讯飞、北京外国语大学及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发起的合作交流平台,旨在充分发挥集成效能、聚合优势资源,以术语库、语料库、人才库及多语种终身学习平台“三库一平台”建设为抓手,依托新技术赋能行业标准制定、智库研究服务等,对行业未来发展进行前瞻性技术和资源布局,推动新时代翻译行业科学健康发展。       
                                        

2022年全国翻译职称评审线上申报开通

根据《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翻译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翻译职称评审线上申报工作已于8月1日开通,有意申报职称的翻译专业技术人员可登陆全国翻译人才评价网进行在线申报。
此次评审工作是落实《关于深化翻译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有关精神的第四年。为贯彻指导意见中关于鼓励高校从事翻译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参加翻译系列职称评审的有关精神,高校已具备教授职称的人员申报译审资格、副教授申报一级翻译资格,可不经委托直接申报。副教授转评译审资格的,需高校开具委托评审函或同意申报函。
徐菲菲/文

中国翻译协会关于开展“国际翻译日”主题照片有奖征集活动的公告

每一位译员
都是文化交流的见证人
每一次快门
都是对翻译之美的捕捉
翻译凝聚共识
翻译汇聚力量
中国翻译协会向您发出邀请
征集翻译相关精彩照片
期待您的投稿

一、活动背景
       翻译工作者在促进世界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互联互通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国际上权威的口笔译工作者和术语工作者联合组织,国际翻译家联盟一直致力于提升口笔译工作者和术语工作者的职业地位,并于1991年将每年的9月30日定为国际翻译日。作为国际译联会员单位,中国翻译协会特开展“国际翻译日”主题照片有奖征集活动,与全世界翻译工作者共同庆祝国际翻译日,传递翻译的力量。
二、征集时间
2022年8月25日至9月10日
三、征集主题
“A World Without Barriers”(无障碍世界)

四、作品要求
      投稿作品须原创、真实,展示与翻译相关的照片和故事。可以是翻译相关的精彩瞬间,如同声传译、交替传译过程中难忘的瞬间以及各大活动中译员的身影;可以是翻译荣誉展示,如与翻译作品或获奖奖励的同框合影、获奖活动现场的留影;也可以展现翻译发展的趋势、翻译为生活带来的改变等。
      投稿作品数量可为单张或多张,多张图片以压缩包形式上传,文件不超过20M;
五、奖项设置及评选方法
(一)征集结束后,由中国翻译协会初筛后组织开展线上投票,投票时间为2022年9月11日至18日。投票通知另行公布。
(二)本次活动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者可获得精美奖品和中国翻译协会纪念周边产品。其中,一等奖2名,奖品为电子书阅读器;二等奖3名,奖品为移动硬盘;三等奖5名,奖品为保温杯。
(三)凡参与活动投稿者均可获得由中国翻译协会提供的电子纪念证书一份。
(四)评选结果将于中国翻译协会官网、官微、微博等平台公示。
(五)所有参加活动的投稿照片将用于制作照片墙,部分精美照片及其背后的故事将用于制作“国际翻译日”专题活动视频。照片墙和视频将于2022年9月30日国际翻译日当天公开发布。

六、投稿方式
      本次征集活动采取线上投稿方式,登录投稿页面后,填写姓名、电话号码、作品故事等信息,上传作品内容。
七、作品命名规则
作者+作品名称+电话号码
例如:张三+《XXX》+电话号码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老师
电话:010-68990058
邮箱:taccn@tac-online.org.cn

详情请关注中国翻译协会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
欢迎广大翻译爱好者积极投稿参与活动!

识别上方二维码或通过链接前往投稿

中国翻译协会
  2022年8月25日

https://www.wjx.top/vm/w7Jxl0f.aspx

中国翻译协会关于免收学生会员会费的通知

按照《中国翻译协会会员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即日起本会学生会员免收会费。欢迎广大在校学生加入协会。
学生会员入会要求:
1.遵守本会章程;
2.热爱翻译事业,外语或翻译专业成绩优异的高等院校在校学生。
学生会员享受的服务包括:
1.获取业界相关信息和政策法规指导;
2.订阅会刊《中国翻译》及本会其它出版物享受价格优惠;
3.免费获取本会全年《协会简讯》;
4.参加本会组织的各类活动并享受会员优惠;
5.优先并优惠参加本会举办的年会等各类国内外论坛会议、交流、培训活动。

学生会员入会流程:
1.登陆中国翻译协会官网,点击“申请入会”;
2.在会员注册页面点击“个人用户注册”;
3.阅读《中国翻译协会官方网站个人用户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完成用户信息注册;
4.完成注册后,在用户界面点击“申请”,申请类型选择“学生会员”;
5.在信息填报页面填写个人信息、上传身份证件、上传学生证和相关外语类等级证书;
6.在完成信息填报后,点击“提交”,完成申请。
具体事宜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会:
联系人:杨老师
电 话:010-68990058、15652528386
邮 箱:taccn@tac-online.org.cn
特此通知。
                               中国翻译协会
                               2022年8月30日

数字技术赋能“翻译国家队”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培养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带一路’等对外急需的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语言作为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外语人才的储备与培养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建设息息相关。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引领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基于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一步打破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交流与沟通的壁垒。这不仅具有全球性战略意义,也是国家科技实力重要指标之一。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大潮中,新技术在语言翻译行业的大规模应用是大势所趋,是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用好人工智能、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能进一步引领翻译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业务协同,拓宽人才培养与发展空间。

实现翻译人才库“数字化档案”
当前,我国翻译人才“有高原、缺高峰”,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高水平外语写作人才、中译外高端翻译人才以及包括同声传译在内的高端口译人才需求有余、供给不足,直接制约了中国话语的表达和转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语言多种、文化多样,而我国的小语种人才储备相对欠缺,加快与优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日益凸显。此外,翻译行业孤岛效应较为明显,上中下游略显脱节,翻译企业间缺乏协同协作以提升整体效能。
2003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CATTI)首次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试点城市举行,从此拉开了我国翻译从业人员专业评价考核的序幕。经过19年的发展,CATTI已经成为全国性考试,语种也扩大到英语、日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韩国语、葡萄牙语等9个语种,在翻译人才评价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也为掌握我国翻译专业人才一手信息提供了一条直观渠道。截至2021年底,累计报考人数达168万人次,共计20.3万人获得翻译资格证书,这些人员将在未来“翻译国家队”人选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中发挥积极作用。
为更好满足国家对各类翻译人才需求,更好服务国家国际传播工作大局,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依托中国外文局整合全国翻译人才资源,分语种、分领域、分层次健全全国翻译人才库,使每一名译员都拥有了一份“数字化档案”,方便译员信息备案、查询、分类、遴选和储备。可以实现尽快组建翻译团队,承担多层次、多类别的翻译任务。
 

同时,为配合“一带一路”发展建设,在语种布局上,翻译人才库适应国家对外总体战略、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国家语言能力建设需要,布局关键语种,加大战略投入,培养和储备英、法、俄、西、阿、葡、日、德、意、泰、缅甸、印尼、马来、越南、老挝、印地、波斯、希腊、豪萨、波兰、土耳其、柬埔寨、尼泊尔、孟加拉、乌尔都、匈牙利、斯瓦希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朝韩等31个关键语种相关外语人才,特别注重边境省区跨境语种、邻国语种翻译人才信息统计和备案,加大相关人员储备,并吸纳海内外特别是国际知华友华人士入库。
建设智能语料库和翻译术语库
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大潮中,实现翻译行业各领域融通发展,需要建立各领域共创、共有、共享资源的生态环境,实现数据链、产业链、创新链各环节的互联互通。新技术在翻译行业的大规模应用是大势所趋,最大特色就是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动行业生态系统的变革。通过技术应用和管理手段共融互通,能显著提升重大翻译项目“时度效”、翻译人才培养效率质量以及翻译人才评价信效度。同时,也可以为翻译行业提供相关数据服务,并依托新技术赋能国际传播实践研究、标准体系建设等工作,利用技术手段解决重大翻译任务中的大量术语、中国特色话语的翻译统一性和规范性问题,有利于促进多语种AI智能翻译平台的建设开发。
  

打造翻译人才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
在数字化时代,复合型人才在线终身学习平台正在激活全国存量人力资源,推动人力资本向上、跨行业流动,成为填补各行各业人才缺口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翻译人才提供个性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继续教育学习平台和手段,对于增强我国“翻译国家队”整体实力和储备人才培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发展建设需要高素质复合型翻译人才,而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深化人才培养内涵,在有限条件下实现外语技能、专业知识与地区研究三位一体的跨学科人才终身学习模式,实现多元化、宽口径与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更需要加快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的建设。在这一领域,翻译院积极发挥对翻译协会等行业主体指导作用,并引导翻译企业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通过技术赋能和研究聚能,在翻译国家标准制定、话语体系构建及国际传播内容载体建设上加大与高校及社会专业机构和头部技术媒体的开放协同协作。
2021年3月21日,“中国外文界”中国外语人才信息交互平台项目建设正式启动。项目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加大开放协同,引入市场化社会化机制,联合国内有关部门、重点企事业单位、高校、国外相关机构3000余家,共同打造集翻译服务、培训、就业、留学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不仅为个人用户建立外语能力和职业生涯档案,还提供丰富数字化教育培训资源。平台的数字化课堂不仅可以实现按需、按类、按语种自主选课,从而实现继续教育的随时随地化,同时还能实现课程多终端共享、跨领域交互,融合模拟练习、考核、评价、互动等多种功能,成为面向不同层级的语言人才培养、开发、孵化与应用新路径,为各语种、各级别翻译人才培养储备提供支持,从而形成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及职业发展产学研相贯通的翻译人才孵化完整链条。
代理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王继雨/文

首批CATTI与ITT证书认证成功!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简称CATTI)是受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委托,由中国外文局负责实施与管理,是唯一纳入中国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语言类考试;CATTI国际版考试由中国外文局主办,是面向全球各国通过居家网考方式进行的商务型翻译类考试;ITT考试由韩国法务部认证,韩国国际通翻译协会组织,是韩国规模最大的翻译资格考试,分为商务型和专业型。
持ITT国际翻译资格证者,在学分认证、毕业资格认定、公司招聘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认可度,可在韩国从事中韩/韩中的职业公证翻译师。
CATTI朝/韩语二、三级证书的人员和中国CATTI国际版(韩语)证书的持证者可在满足一定条件并完成课程学习后,即可申领相应等级和方向的另一证书。

ITT证书样本展示

了解CATTI朝/韩语证书申领韩国ITT证书实施细则,请登录该网址进行浏览

http://www.catticenter.com/tnptksjj/3934

了解中国CATTI国际版证书与韩国ITT国际翻译资格证书互认互换实施办法,请登陆以下网址进行浏览

http://www.catticenter.com/tnptksjj/3933

CATTI杯复赛阅卷工作启动

8月4日,2022年首届CATTI杯全国翻译大赛复赛阅卷工作在武汉启动。中国外文局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人事部主任、全国翻译资格考试办公室主任、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闵艺到场巡视并与阅卷专家进行了座谈。赛事组委会副主任、湖北译协秘书长、武汉大学翻译系副主任黄敏主持座谈会。
CATTI杯复赛于7月9-10日通过居家网考的方式进行,从8.1万名初赛选手中脱颖而出的2.5万余名选手参加了复赛。决赛晋级名单将于8月中旬公布,敬请关注官方通知。
2022年CATTI杯全国翻译大赛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外文局翻译院联合主办,中国外文局CATTI项目管理中心实施,参赛学校接近1900所。

闵艺出席集中阅卷动员会

闵艺巡视阅卷现场并慰问专家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                      2022年9月1日     刊发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