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和谐昭通

其他分类其他2024-04-07
37

主编 陶红

2024年1月第4期
主编  陶红

★民族家园★时代记忆★

和谐昭通

昭通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之路

◎ 来源民族时报

和谐昭通启新篇

昭明通达
老区新颜

高举一面旗
做细“五个一”

人的力量
在心上

一家人
一条心

让学子
心怀“大格局”

乌蒙大地乘风起
石榴花开别样红

团结与发展
“同频共振”

和谐昭通

来源:昭通日报

昭明通达 老区新颜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龙兴刚 冯琴

昭通古称朱提,曾是“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的地方。乌蒙山、四川盆地、大凉山、五莲峰在这里碰撞交会,金沙江、朱提江、牛栏江三江分流切割,鬼斧神工的大自然绘就了这里秀美神奇的独特风光,也造就了海拔高差近3800米的深山峡谷,形成了“说话听得见,走路转一天”的天然屏障。
历经数千年的时光洗礼,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各民族交汇交融的深厚历史底蕴。
新时代的奋进号角,让深植于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愈加灿烂。
近年来,昭通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昭通市情,把谋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头等大事,互促互融,为昭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地区,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的活力,正沿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奋力奔跑……

——昭通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之路

和谐昭通

在正道上前行

在大道上奔跑

“今天,我们在这里相约相聚,签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公约,缔结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同盟,承诺用我们的声音、行动,增强‘五个认同’,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最高利益、神圣职责,努力为实现昭通市‘三个定位’目标和‘四篇文章’要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镇雄、彝良、威信三县区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签约仪式上,这句话是各方的共识。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昭通市深刻认识到要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最根本的遵循是坚持党的领导。
为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治基础,昭通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市级每年安排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

结合实际制定了《昭通市深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行动方案》《昭通市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十进十促”实施方案》,明确了以实施“五大工程”和“十进十促”为抓手的示范创建格局。把高标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作为“十四五”时期发展的刚性目标,坚持从更高站位贯彻民族工作新要求。
从省内第一家 “新时代讲习所”到遍布乌蒙大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从昭通统一战线的“乌蒙同心讲堂”到村村寨寨的各族群众组织的文艺队,昭通市广泛动员,通过讲党课、专题宣讲、专家解读、交流心得、板凳会、院坝会、文艺演出等多种方式,阐述着在党的领导下,昭通各族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前行的昭通故事。
奋力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贡献力量和智慧,成为昭通市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始终的坚持。

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唐改“石门道”,道路延伸着昭通与外界的交流与融合,也承载着昭通各族人民的期待与希望。
道路的变迁,体现着这片热土与外界交流的渴望,也见证着昭通在历史上交汇交融的足迹。现在,在豆沙镇豆沙关五尺道风景区内,建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五尺道、水道、国道、铁路、高速公路“五道并行”的交通奇观。“脚踩五尺道,一目三千年。”不同历史时期的道路,跨越千载,飞渡石门,从而使道路得以连通,贸易得以畅通,文化得以互通,民心得以相通。多元文化瑰宝在这里交汇融合,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曾经,昭通市是我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市,也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在夺取脱贫攻坚胜利的战斗中,昭通全市上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基础,昭通市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在共同繁荣上担当作为、精准发力。全市24.14万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44个民族聚居贫困村全部出列,3.6万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彻底搬出大山、告别贫困。

在此基础上,昭通不断推进民族地区发展。现已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259个,全市19个民族乡镇13个已实现直接或间接通高速,145个民族村实现硬化路、农网电、农村客运、4G网络、宽带等全覆盖,少数民族无电人口通电问题全部解决。产业培育步伐加快,民族地区产业特色优势逐步显现,一批以苹果、马铃薯、竹、中药材为主的产业逐渐成为民族地区支柱产业。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有序推进,民族乡村标准化医疗机构全覆盖,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昭通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统领,紧扣“二十字”总要求和“五大振兴”目标,稳步推进“七有七配套”,逐步实现具有昭通特色的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
几天前,第五届“赢在昭通”创新创业大赛拉开帷幕,以“点燃创业激情,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大赛,成为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道风景线。全民创业、全民创新,在新时代号角的鼓舞下,昭通各族人民正奋力向着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滇东北开发开放新高地奋力奔跑……

和谐昭通

在新路上勇闯

著名的“扎西会议”在此召开,乌蒙山回旋战在此打响…… 
新中国建立过程中的红色印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昭通儿女接续奋斗。现在的昭通,一座座现代化城镇拔地而起,一个个美丽村庄破茧而出,“昭明通达”的美好梦想正照进现实。
在昭通永善县,每到寒冬时节,沿江的务基、黄华等乡镇,漫山遍野的果林郁郁葱葱,金黄硕大的脐橙、白橘挂满枝头,果农穿梭林间,采摘、运输、分装等各道工序有条不紊,群众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徜徉在绿意盎然的马楠乡马楠村老铁厂村民小组,青山绿水间一幢幢黄墙灰瓦的特色民居映入眼帘,房前屋后小菜园、小花园点缀其间,俨然一幅景美民富、和谐宜居的美丽画卷。 探索跨区域联创联建的新路径。”昭通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杨蕾说。 

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使之成为激励当地各族群众团结进步的强大动力,是昭通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的鲜红底色。“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升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让这片热土红火起来,传递精神火种,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各族人民的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威信县民族宗教局局长陶祝军说。
昭通在工作实践中,坚持凝聚思想共识,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础。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过程。在媒体上开设“团结奋进、同心筑梦”专栏,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征文活动、摄影大赛、微视频大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等,引起各族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高度关注。借助广播电台《大家说法》《政风行风热线》等栏目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相关知识宣传,在昭璞绿道规划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长廊等,大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良好氛围。举办培训班,推进各族群众更好地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奠定了基础。先后创建73所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各级各类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持续健全。

和谐昭通

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使之成为激励当地各族群众团结进步的强大动力,是昭通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的鲜红底色。“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升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让这片热土红火起来,传递精神火种,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各族人民的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威信县民族宗教局局长陶祝军说。
昭通在工作实践中,坚持凝聚思想共识,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础。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过程。在媒体上开设“团结奋进、同心筑梦”专栏,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征文活动、摄影大赛、微视频大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等,引起各族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高度关注。借助广播电台《大家说法》《政风行风热线》等栏目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相关知识宣传,在昭璞绿道规划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长廊等,大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良好氛围。举办培训班,推进各族群众更好地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奠定了基础。先后创建73所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各级各类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持续健全。

在幸福路上笃行

昭通市有着全国最大的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昭阳区靖安新区。来自大关、永善、彝良等6个县(区)的9256户40549名群众搬进新家园。“斩断穷根辞旧岁,开门纳福迎新年。”居民门口的这副对联,充满着大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不会按电梯按钮、打不开防盗锁……靖安新区大多数各族群众没有城市生活经历,存在一些适应问题。对此,党员干部手把手包教包会。“群众搬到哪,党组织就跟进到哪,便民服务就延伸到哪。”社区干部说。

近年来,昭通市创新易地扶贫搬迁模式,累计建成373个集中安置点,打造以靖安、卯家湾为标杆的9个万人以上集中安置区,创造了35.47万人一步跨越进城镇的历史奇迹,打造着一个个各族群众交融发展的“幸福新城”。从农村到城市的跨越,从农民到居民的转变,巨变背后不变的是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走向共同富裕的笃行。当地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发动社区各族群众参与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实现着精神文明、创业就业和嵌入式社区的有机结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昭通市积极搭建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平台,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完成省级民族文化建设项目40个,建成8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2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小镇。成功举办全市第二届民族民间文艺汇演、民族赛装文化节和首届少数民族迎新春绘画作品展等活动,积极组队参加全省、全国文体比赛和展演并取得优异成绩。彝族作家吕翼的小说《马嘶》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通过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昭通市5个县129个单位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4个单位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昭通学院被命名为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集体和3名个人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1个集体和6名个人被表彰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市级开展了2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命名工作,命名挂牌了6个示范县、366个示范单位、14个教育基地、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各级各部门开展创建工作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随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不断深入,昭通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工作主线,民族工作全面向主线聚焦,创建工作“点、线、面、体”四维度、全覆盖工作机制已然成形,各地区、各行业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不断创新……
在奋力实现民族散居地区跨越式发展上作出了示范的昭通,继续讲述着别具魅力的民族团结进步“昭通故事”。 

和谐昭通

高举一面旗 做细“五个一”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龙兴刚 冯琴

——镇雄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瞥

镇雄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是全省人口第一大县,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多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之地。这里居住着汉、彝、苗、白、回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1%。
镇雄作为典型的散居民族大县,长期以来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革命老区县、省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省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县。

镇雄县委、县政府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有力抓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通过做实做细“五个一”,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一是确立“一个主题”。镇雄县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要求“把云南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近年来在挖掘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推动赤水河源头保护治理、全面推动民族团结脱贫攻坚等方面的工作,确立了“传承革命老区精神,打造赤水河源头共同脱贫致富共同团结进步新高地”这一创建主题,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实施。
二是落实“一把手”责任。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创建活动提升到“一把手工程”的政治高度来抓,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
三是突出“一张图”引领。2020年7月,出台了《镇雄县深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行动方案》《镇雄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十进十促”活动任务分解方案》,压实工作责任。
四是凝聚“一股绳”合力。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打造微信公共号等宣传教育平台……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五是建立“一竿子”机制。为确保创建工作长效化、规范化、制度化,镇雄县建立目标量化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监督检查机制和表彰奖励机制。每年安排创建工作专项经费,县委、县政府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定期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等等,常态化推进创建工作。
当前的镇雄,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已获命名1个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个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特色村寨,26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特色村寨,34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83个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2020年成功创建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一条条道路延伸到村庄深处;一所所现代化的校园传出琅琅读书声;一个个扶贫车间蓬勃兴起;一家家设施齐备的医院为患者解除病痛……这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记录着昭通市昭阳区青岗岭回族彝族乡各族群众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轨迹。
青岗岭乡,是昭通市昭阳区四个民族乡镇之一。主要有汉、回、彝、苗4个民族,2021年8月被命名为云南省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青岗岭乡沈家沟村获得“省级党建示范点”称号;2021年12月青岗岭乡沈家沟村、白沙村获得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
青岗岭乡各民族群众世代守望相助。每逢各民族的重要节日,其他民族都会自发地到场一同参与祝贺。正如村民孔祥丽所说:“青岗岭乡是个大家庭,各民族就像是兄弟姐妹,兄弟姐妹间要团结一心,不分彼此,稳定、和谐了,我们的日子就会过得有滋味了。”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道理。
“千村万寨一个太阳照”,党的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为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抓实抓好,青岗岭乡配齐配强了工作队伍,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合力。
按照“党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建设+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把党建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高度融合。全乡先后召开了动员会等途径,积极宣传、凝聚共识,形成全民参与共创共建的良好氛围。通过民族团结进步“五讲”,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宣传教育入心入脑。
全乡各族人民努力践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理念,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巩固脱贫攻坚和衔接乡村振兴工作融合在一起,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项目为王、实干为要,让全乡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目前,按照各级党委政府对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部署和要求,青岗岭乡各族人民正以饱满的精神,全力以赴为更加美好的未来奋斗。

青岗岭上话团结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龙兴刚 冯琴

——昭阳区青岗岭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点滴

和谐昭通

镇雄,是云南省人口第一大县。
171万各族群众生活在有着“赤水源头,大雄古邦”美誉的热土上。他们在赤水河源头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在 “鸡鸣三省”的坡头镇见证着天堑变通途的奇迹;在雄奇的乌峰山麓建起一个个和谐共荣的社区;在稻谷飘香的母享镇为着幸福生活辛勤劳作;还有60余万镇雄人走出大山,在全国各地为梦想而奋斗……

人的力量在心上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龙兴刚 冯琴

——镇雄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民族团结的主体是各族群众,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抓不住人心,就搞不好民族团结、做不好民族工作。

人口众多,是镇雄的特点,也是优势。这不仅仅是镇雄实现跨越式发展最坚实的底气,也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最大依托和基础。
171万各族群众,就是171万颗向往美好生活的“心”。
近年来,镇雄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断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以“传承革命老区精神,打造赤水河源头共同脱贫致富和团结进步新高地”为创建主题,结合实际创新举措,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让生活在这里的汉、彝、苗、白、回等各族群众,手挽手、肩并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同心同德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抓住“人”这个落脚点,把住“心”这个关键点,成为镇雄全县上下的共识与行动。

人心聚在鲜艳党旗下

2020年,镇雄县被命名为云南省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这成为镇雄民族工作的新起点。全县上下不松劲,在党的领导下,继续不断努力在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道路上奔跑。
2022年1月13日,镇雄县召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推进会。中共镇雄县委书记肖顺兴在会议上强调,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刻认识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对照指标找差距,对照差距列清单,对照清单抓调度,高质高效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镇雄在实践中通过不断提高党政干部的思想认识,让每一个党支部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中的战斗堡垒,让党员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领头羊”。
镇雄成立了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和班子年度述职、干部提拔任用、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

据统计,近期以来,镇雄县1907个党组织、3.76万名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读书活动1200余场12400人次,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103期23000余人次,开展“党课开讲啦”“故事党课”5347场71284人次,组织“领导干部上讲堂”1935场48558人次。在这些学习活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始终是重要的学习内容。这组数字折射出当地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注重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武装的有力举措。
通过学习,全县上下更加坚定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创建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导创建工作,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全县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系列活动,243支驻村工作队811名工作队员、8655名包保干部常态化进村入户宣讲党的民族工作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公约,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文明城市创建,300余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农村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和“镇雄好人”“文明卫生家庭示范户”等评选表彰活动,形成人人争当宣传者、人人共享“石榴果”的浓厚氛围。
肖顺兴在推进会上强调:“要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必须要发挥各级党组织引领和主导作用,引导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群众心中。”

和谐昭通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这首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 》,描绘了红军在乌蒙山间辗转千里,“四渡赤水”“乌蒙回旋战”的壮举。
巴溜贺龙指挥部旧址位于镇雄县场坝镇,是红二、六军团乌蒙回旋战指挥部旧址,2019年2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充分利用好“红色基地”这张宝贵的名片,将红色精神转化为镇雄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精神动力源泉,近年来,镇雄县深入挖掘场坝巴溜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借助党史、革命斗争史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依托巴溜贺龙指挥部旧址的基础设施,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助力全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再上新台阶。
历史照亮现实,也引领未来。镇雄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庆祝建党100周年等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全面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昂扬主旋律,组织开展“打卡红色地标·见证乌蒙巨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庆祝建党100周年等系列活动,精心举办成就展、书画展、摄影展、征文演讲比赛等文艺活动,广泛开展唱红歌、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影片、红色教育体验、学党史敬英烈、学时代楷模等群众性主题教育;深入挖掘、整理、编撰《中国共产党镇雄县历史(1930—1950年)》《红旗卷起农奴戟》《红色镇雄》等珍贵历史资料,电视剧《残阳如血》、红色题材小说《回旋乌蒙》等文艺作品,贺龙点兵南天门、场坝巴溜群众郎满玉与贺龙妻子蹇先任“鸡汤银镯情”等红色故事,生动记录了老区人民与红军生死相依、患难与共、鱼水情深的历史事实,是洗礼思想灵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生动教材,让革命老区精神在镇雄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镇雄县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文泽雄说:“镇雄是革命老区,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全县各族人民铭记历史感党恩,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使鲜艳的红色成为创建工作的底色,凝聚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磅礴力量。”

人心聚在红色传承中

镇雄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贯穿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过程,聚焦脱贫攻坚战、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民生改善,实现了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双提高。
56.5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镇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全县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达到218亿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水电路完成投资378.78亿元,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
县城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建成特色村庄60个,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城市”,城镇发展日新月异;
教育卫生投入资金86.53亿元,就学就医条件显著改善,中考成绩连续领跑全市,高考上线率连年提升……

和谐昭通

人心聚在勠力发展上

十三五”期间,镇雄围绕脱贫攻坚苦干实干,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凝聚一切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县所有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目标。4个民族乡(镇)、25个民族村,全县少数民族贫困人口9462户34913人实现同步脱贫出列。
脱贫攻坚中取得的成绩,既是鼓舞镇雄各族人民持续奋斗的伟大成就,更是镇雄走向新发展高度的坚实基础。
现在的镇雄,纵横交错的交通大道,像一条条蜿蜒盘旋的长龙静卧在乌峰山下、赤水河源头,连接着日新月异的县城和生机勃勃的乡村,成为镇雄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往日泥泞小路变成了平坦大道,缩短了城乡之间的距离。改造老旧小区36个、棚户区6338户,17条道路提质增效全面完成,背街小巷全面硬化,市政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县城面貌显著改善,县城规划区和建成区面积分别扩至62平方公里和40平方公里,36万市民安居乐业……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一项项发展成果与民共享。镇雄以推动建立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生活环境为切入点,从各族群众的人居环境、生产生活条件、教育医疗、就业创业等入手,大力实施“凝心工程”,15.5万少数民族群众分布在5397个村(居)民小组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生动局面。
作为云南省人口第一大县,镇雄也是劳务输出大县,现有农村劳动力77.8万人。推动创建工作融入城市服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以镇(雄)彝(良)威(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联盟为载体,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区域联动协作机制,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
现在的镇雄,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整体形象得到提升,教育卫生成为民生的新亮点,高铁高速成为新的发展动力,干净整洁成为城市新形象。新时代的镇雄,正结合赤水河源头保护、红色革命老区的实际,立足区位、人口、交通、资源、生态等独特优势,按照努力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滇东北开发开放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团结带领着171万各族群众,正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镇雄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交出一份不负时代的满意答卷。 

和谐昭通

一家人 一条心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龙兴刚 冯琴

——镇雄县人社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巡礼

“打工的事交给你,家里的事交给我”——这是镇雄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劳务输出工作中做出的承诺。这让66.8万外出务工的镇雄人真切地感受到一家人的温暖。 
镇雄是云南省人口第一大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66.8万人,是云南省劳务输出大县,劳务输出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镇雄县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镇雄要继续抓紧抓好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指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传承革命老区精神,打造赤水河源头共同脱贫致富和团结进步新高地”创建主题,按照“民生为本、就业优先”的工作思路,将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将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主抓手,不断提升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多举措加强稳岗服务,促进各族群众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助力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2020年,镇雄县人社局被命名为云南省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做好“娘家人”。镇雄县人社局以浙江永康、上海松江、广东清溪、安徽湾沚、云南昆明5个驻外劳务输出、招商引资工作站和44个在外党支部为基础,在做好岗位开发、转岗调岗、招商引资等工作的同时,切实保障各族务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使工作站真正成为服务务工人员并值得信赖的“娘家人”,让转移就业群众在务工地不觉得“孤单”,一次次暖心的服务,架起了各族群众的“连心桥”。
做好“看家人”。抓实“三留守”人员关心关爱工作,常态化开展“四个一”活动(即镇村组干部、帮扶干部每月对留守家庭至少开展1次走访,班主任教师每学期至少到留守学生家中进行1次家访,家庭签约医生到留守家庭规范开展1次健康服务,倡导务工人员每周与“三留守”人员至少进行1次通话),积极兑现“打工的事交给你,家中的事交给我”的服务承诺,着力解决广大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各族群众心坎上,让外出务工群众安心务工、稳定就业,把前后方各族群众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愿景落实到行动上,推动形成拼搏进取、感恩奋进、团结互助的时代新风尚,谱写了一曲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幸福生活凯歌。
2021年,镇雄县累计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66.8万人,组织化转移47.55万人、组织化率71.12%,全年务工收入225.61亿元,特别是30.2万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26.56万人、占脱贫劳动力总数的87.93%,脱贫群众工资收入占总收入的84.51%,通过务工增收提升了脱贫巩固成色。
镇雄县人社局积极推动全县各族群众跨区域流动,鼓励支持各族群众到中东部地区就业创业,通过异地就业创业融入全国各大中城市生产生活,促进全国各民族实现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镇雄“人社力量”。 

让学子心怀“大格局”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龙兴刚 冯琴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很有名。
2016年正式招生的这所学校,用短短5年,就创造了镇雄教育史上多个“之最”:单校高考一本上线率历史之最、名校录取数历史之最、班级平均分历史之最……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占地600多亩,在县级中学里并不多见。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党委书记、校长胡克州心里,这里是镇雄各族学子成长道路上的一个起点。
“根正土沃大格局 家乡社稷兼天下”,胡克州在校园里的这句话前驻足良久。谈及如何在校园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时,胡克州说:“当下,中华民族正在快速迈进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如何跟上这个时代?我们的人才培养如何跟上这个时代?我想,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曾担任过云南省民族中学党委书记的胡克州,对此思考得很深远。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

和谐昭通

胡克州,中学高级教师,云南省学科带头人,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国培、省培项目专家组成员,昆明市德育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同济大学教育改革特聘专家,“驾驭式自主教育”创始人。2016年主持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课题研究荣获云南省首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成功申报教育部规建中心未来学校实验研究课题《未来课堂形态——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实践探索》。现担任云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理事长助理,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大格局,讲好普通话,做好中国人。”胡克州说,“教育是引领发展人的事业,除了文化教育之外,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传统文化的熏陶,让他们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修身、养德、立己、达人,树立远大志向,在关心自己、关心家人的同时,也能够兼济社会、兼济国家、兼济世界,使他们产生民族自豪感、有文化自信、认可‘五个认同’。”
校园是胡克州的第二个家,他酷爱校园、酷爱教育事业。他采用自主研发的“驾驭式自主教育”理论体系,带领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和践行驾驭式自主教育,完善了以“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驾驭式自主德育”“驾驭式自主管理”为支撑的办学体系。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的引领作用,带领广大青年教师,积极培训,立足课堂,落实教研,加强课题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得到业内同行的广泛认可。
胡克州介绍说,学校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根和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根本遵循,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创新机制,将创建工作融入教师政治素养、理论素养、文化素养提升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家校联动全过程,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坚定了学生和家庭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坚持把以文化人、立德树人作为构筑师生共有精神家园的有效举措。学校坚持以围绕“一条主线”、守好“两个阵地”、建强教师队伍为主要抓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文化教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更浓,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学校坚持把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为丰富创建内涵的重要载体。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各方面、全过程,并通过学生辐射到家庭、社会,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育人格局。通过加强资助帮扶、表彰奖励等方式不断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学生、家庭,学生、家长及社会更加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教育是播种未来的事业,播种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的未来。胡克州经常告诉学生,“我们要立足镇雄,放眼全国,走向世界。”
“在这些大山里的各族孩子心中播撒下国之大者的种子,践行自己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追求。”胡克州说。 

和谐昭通

乌蒙大地乘风起
石榴花开别样红

编者按:
一直以来,昭通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特别是今年5月昭通市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推进会议之后,全市上下结合“三个定位”,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等“四篇文章”,紧密结合各级各部门职责任务,健全完善常态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深入开展全域创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创建成果既惠及各民族群众,又植根于现代化进程之中,全力推动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携手共奋进 红红火火龙头山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马新焕 冯琴

——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乡村振兴见闻

龙头山镇辖12个村(社区),有汉、回、彝、苗等各族群众5.8万人。
2014年8月3日,6.5级的地震给龙头山镇带来毁灭性的破坏。这场地震,江河堵塞成湖,5.8万人的家园倾覆不在。
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进龙头山镇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龙头山镇各族儿女在生死一线间,切身感受到全国各族人民就是一个大家庭。在大灾大难面前,将中华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意识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后,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龙头山镇历时3年,圆满完成了恢复重建工作。

盛夏,蓝天白云下,绿水青山间,一座座青瓦白墙的楼房错落有致,宽敞的道路干净整洁,满山遍野的青花椒引人注目……这一切无不透出地震灾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崭新景象。8年前的那场大地震让鲁甸龙头山镇备受社会关注,引来八方支援。如今,在山崩地裂的废墟之上,一个山清水秀、欣欣向荣的新家园正走向新时代康庄大道,走向乡村振兴的新生活。

八方支援 中华民族一家亲

和谐昭通

近8年来,龙头山镇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顺势而为。按照“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基地化建设”的理念,切实把花椒种植作为主导产业来谋划部署,抓规划、推项目、统资金,不断凝聚各方合力。结合龙头山镇资源优势,打造沿河沙坝光明青花椒产业示范带、朱提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带、特色精品果蔬示范产业基地、养殖和饲草种植产业示范基地等。目前,全镇青花椒产业普遍提质增效、畜牧业蓬勃发展,辣椒、小黄姜、大樱桃、西梅等精品果蔬产业逐步壮大。 
“不论是危急时刻的舍命相救,还是灾难之后的温馨抚慰,抑或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都无可争议地证明,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传统,让我们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鲁甸县委常委、龙头山镇党委书记先勇由衷地对记者说道。

感恩奋进 自强不息奔小康

快到镇政府的国道边的山坡上,满山坡的花椒树上结满了青翠欲滴的花椒。“今年雨水多,花椒成熟得晚了点,但是花椒长势很好,结得密密麻麻的,会是一个丰收年!”龙头山镇光明村村委会主任刘阳华开心地告诉记者。
光明村是龙头山镇最大的村,辖21个村民小组7443人。曾经,光明村以种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不高。恢复重建以来,光明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多层次拓展花椒林价值,群众自力更生,多渠道增收,为促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效动力。
在扩大花椒种植面积的同时,光明村还邀请专家到村里进行花椒丰产技术培训,促进花椒增产,目前全村花椒种植面积达13000亩,光明村成了昭通市花椒第一大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达1.3万余元,各族群众都在为了更好的日子而努力奋斗。
在等待花椒成熟期间,村民们抢抓林下空间养起了“花椒”鸡。记者见到光明村王家坪子一组村民71岁的王云坤时,他正在自家花椒地里给鸡喂食。他是光明村黄鑫种养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家里有十亩多花椒树,林下养了五六千只鸡,平时请小工帮忙照看,年收入达三四十万元。

快到镇政府的国道边的山坡上,满山坡的花椒树上结满了青翠欲滴的花椒。“今年雨水多,花椒成熟得晚了点,但是花椒长势很好,结得密密麻麻的,会是一个丰收年!”龙头山镇光明村村委会主任刘阳华开心地告诉记者。
光明村是龙头山镇最大的村,辖21个村民小组7443人。曾经,光明村以种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不高。恢复重建以来,光明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多层次拓展花椒林价值,群众自力更生,多渠道增收,为促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效动力。
在扩大花椒种植面积的同时,光明村还邀请专家到村里进行花椒丰产技术培训,促进花椒增产,目前全村花椒种植面积达13000亩,光明村成了昭通市花椒第一大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达1.3万余元,各族群众都在为了更好的日子而努力奋斗。
在等待花椒成熟期间,村民们抢抓林下空间养起了“花椒”鸡。记者见到光明村王家坪子一组村民71岁的王云坤时,他正在自家花椒地里给鸡喂食。他是光明村黄鑫种养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家里有十亩多花椒树,林下养了五六千只鸡,平时请小工帮忙照看,年收入达三四十万元。
“地震时,有不少亲人邻里离开了我们。地震后,党和政府又帮我们重新建房,又帮我们发展产业,我们还有啥理由不努力呢!我现在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那些逝去的人,为那些在抗震救灾中舍命相助的人而努力。后半年我还打算进两万多只鹌鹑,这样还能多点收入!”王云坤动情地说。
光明村黄家林村民小组的黄开金,因妻子嫌弃家穷而离婚另嫁,黄开金一蹶不振。为此,刘阳华和驻村工作队一起开导他。在大家的劝说和帮扶下,现在的黄开金酒也戒了,自家5亩多花椒树每年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再加上维护村里公共卫生和帮农户干农活,一天也能有100到150元的收入,孩子学习成绩也有所提升,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龙头山镇还有很多群众和王云坤、黄开金一样,在感恩奋进中,自强不息,为奔赴小康生活而努力。
“2020年开始,我们组织村民种西梅。去年西梅一市斤就能卖到二三十元。以后,我们又有增收渠道了。”说起村里的发展,刘阳华劲头十足。

和谐昭通

让爱延续 阔步迈向康庄道

抗震救灾时被媒体报道为“消失的村庄”的甘家寨,是那次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一个村庄,当时整个村庄被垮塌的山体掩埋,在家的村民全部遇难。现在的甘家寨,是当时外出务工、到地里劳作的幸存群众搬迁过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视察龙头山镇时,专门看望了当地群众,并嘱咐他们:“对今后的美好生活要充满信心”。
记者来到甘家寨,一座座楼房错落有致。村口,老人们悠闲地绣鞋垫,摆龙门阵……
邹体富和甘正芬夫妇正在家里带着重孙。见记者过来,甘正芬老人上前拉着记者的手,走进客厅讲起了她家的近况:住进城里人都羡慕的花园楼房,过上吃穿不愁、看病有报销,含饴弄孙的好日子。孙媳妇在自家小院开起火锅店,她说:“在地震中,有了那么多人帮助,我们也要争气啊!”孙子则买了大货车跑运输、做工程,现在自家的各种工程车十几辆,还成立了运输队,带动村里八九十家人一起跑运输。遇见村民还不起买车的贷款时,她的孙子还会帮村民们先还贷款。对此,甘正芬老人说:“地震时那么多不认识的人都来帮我们,我们遇到别人需要帮助了,怎么也要帮啊!”他们默默用实际行动将在抗震救灾中感受到的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精神传承了下来。

抗震救灾时被媒体报道为“消失的村庄”的甘家寨,是那次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一个村庄,当时整个村庄被垮塌的山体掩埋,在家的村民全部遇难。现在的甘家寨,是当时外出务工、到地里劳作的幸存群众搬迁过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视察龙头山镇时,专门看望了当地群众,并嘱咐他们:“对今后的美好生活要充满信心”。
记者来到甘家寨,一座座楼房错落有致。村口,老人们悠闲地绣鞋垫,摆龙门阵……
邹体富和甘正芬夫妇正在家里带着重孙。见记者过来,甘正芬老人上前拉着记者的手,走进客厅讲起了她家的近况:住进城里人都羡慕的花园楼房,过上吃穿不愁、看病有报销,含饴弄孙的好日子。孙媳妇在自家小院开起火锅店,她说:“在地震中,有了那么多人帮助,我们也要争气啊!”孙子则买了大货车跑运输、做工程,现在自家的各种工程车十几辆,还成立了运输队,带动村里八九十家人一起跑运输。遇见村民还不起买车的贷款时,她的孙子还会帮村民们先还贷款。对此,甘正芬老人说:“地震时那么多不认识的人都来帮我们,我们遇到别人需要帮助了,怎么也要帮啊!”他们默默用实际行动将在抗震救灾中感受到的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精神传承了下来。
像甘正芬家一样,有的人家利用自家小院开起农家乐、客栈,有的跑运输、做生意,生活越来越好。社区还配套建设了中小学、幼儿园、集市、医院,居民们过上了出门不沾泥,抬脚就上车的新生活。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重生后的甘家寨,处处透露着生机和活力。
如今的龙头山,在永载史册的抗震救灾精神鼓舞下,倒下了房子,却挺起了脊梁,更聚起了人心。在地震废墟上崛起的龙头山,正依托宜居、宜游的生态、气候,悠久的朱提银文化,新兴的花椒产业,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朝着集历史文化、乡村振兴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小镇美好愿景,阔步向前。 

和谐昭通

真情颂党恩 幸福万年长

——记绥江县福兴社区的新生活

中城镇是昭通市绥江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兴社区于2018年建成,是全县最大的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安置点,来自其他5个乡镇的汉、壮、彝、佤、苗等13个民族6000多人共同居住在社区所辖的望江、凤霞、馨安、康宁4个小区。
“如今,来自全县5个乡镇66个村组的群众住上了宽敞明亮、通水通电通网络的安全房。社区内小学、卫生室、警务室、图书馆、活动广场、养老中心等一应俱全,曾经深度贫困的群众从‘山里人’一步变为‘城里人’,生产生活条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中城镇党委书记甘吉霖表示。
向平方就是这6000多搬迁群众当中的一员。据他介绍,2018年之前,他一直生活在新滩镇银厂村18组,房屋建在高山上,湿气重,他患上痛风,脚和手的骨节发生严重病变。村里距离县城16公里,曾经,要买点油盐也要到县城,再加上驮运货物基本是人背,往返一趟一天也就过去了,看病、上学更是艰难。向平方原以为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可是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工程改变了这一切。
如今的社区形成了10分钟生活圈,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也“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小学、幼儿园、中学、医院、农贸市场、超市、公园、健身场所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闲暇之余,向平方就去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和邻居们聊天、唱歌跳舞,别提多开心了。“来这之前,我最害怕的就是下雨天,雨一大我就担心房子被淋塌或者被泥石流淹没了。现在无论刮大风还是下大雨我都不怕了。”现在向平方格外知足,也更加从内心感激给他带来新生活的党和政府。

几年来,通过自己谱曲自己作词,唱出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后对党和政府无尽的感恩之情,是昭通市绥江县中城镇福兴社区向平方等30余位合唱团老人最愿意做的事儿。
“搬来3年多了,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我们现在的生活可谓是‘夕阳西下好风光,老了还要过小康。黄花秋后开得紧,松柏开花老来香’!”日前,在福兴社区康宁小区,古稀之年的向平方诉说着居住在这里的各族群众共同的心声。

刮风下雨不再怕

社区的很多居民和向平方的感受如出一辙。
68岁的杨盛鳒,爱好音乐,他曾经就住在这里,不同的是,曾经的破房子变成了拔地而起的高楼,他们全家也搬进了新房。“电梯楼房现代化,公路两旁人行道,东西南北是绿化,卫生城市人人夸,干干净净到每家!”不善言辞的杨盛鳒见到记者,直接用他们一起创作的诗歌表达着他的心情。

唱歌跳舞感党恩

和谐昭通

“我和老伴一人跟一个儿子生活,都住在这个小区。如果不是共产党,哪里能有这样的好事儿。”杨盛鳒感慨不已。
福兴社区党委书记黄灯介绍,为了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社区成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引入上海、宜宾、浙江、绥江的4家劳务公司蹲点接收社区劳动力,帮助各族群众外出务工。把电子扶贫车间开到家门口,同时,依托中央对口帮扶单位牵线搭桥并捐赠出资的“云绣坊”进行绣娘培训和绣品回收,使家庭主妇“背着娃绣着花,养活孩子养活家”。近年来,共推送1400多个就业岗位,600余居民通过服务中心获得稳定收入,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发展。
68岁的邓元会老两口和儿子儿媳、两个孙女住在142平方米的大房子里。她说:“我们小区外排的房子在自家窗口就能看得到金沙江,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景观房嘛。现在我找了当地人不种的地种点菜,儿媳妇就在电子厂上班……”一个大家庭,其乐融融。闲暇时,她就去老年活动中心和大家一起唱歌跳舞。
70岁的田承贵,闲暇时喜欢拉二胡……
如今,福兴社区的各族群众,各有各的幸福。相同的是,大家发自内心的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党的恩情说不完
老年合唱团成立之初,他们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歌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后来,参加合唱团的老人越来越多,现在已经有30多人了。大家创作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花灯、腰鼓、扇子舞……总之都是大家喜欢的表现方式。他们用载歌载舞的形式表达着对党的感恩之情,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唱着唱着,他们决定尝试着自己作词自己谱曲,将平时了解的群众的心情唱出来。
“我们都是农民,从来没有学过作曲,但是我们可以仿别人的调调,用我们自己作的词表达我们的心声。”杨盛鳒向记者介绍着他们的“秘诀”。

向平方拿着厚厚一沓稿纸给记者说:“2019年6月第一首歌创作出来,目前一共有20多首歌了。”记者看到,歌曲主题也是多种多样:有“两不愁三保障”的、有疫情防控的、有搬迁新区的……二胡伴奏加上朴实的歌声,唱出了各族群众对党和政府最真切的情意。
村史馆里,记录着福兴社区人们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望村8组的杨召廷在他曾经居住的老房子门前贴了一副对联:“精准扶贫谢党恩,勤劳苦作早脱贫;诚谢林业党总支,时刻莫忘挂钩人!”回望村29组的杨仕才家门口贴着“脱贫勿忘共产党,心中牢记帮扶人,常感党恩”“语由口出,恩从心涌。精准扶贫,我感党恩。易地搬迁解民困,一心一意真情意”……
大家纷纷表示,走到哪里就把他们的感恩之情唱到哪里。
“党的恩情永不忘,誓把忠心献给党,紧紧跟着党中央,幸福日子万年长!”……这群老年人的歌声一直回荡在金沙江畔……

和谐昭通

彝良有这样一家公司,它恪守红色信仰,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它坚守本色建优队伍,赋能企业发展创新;它心怀暖色、擦亮生态底色,在绿水青山中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2015年至今,公司连续7年产值均超10亿元,近年上缴税费年均逾2.5亿元,占彝良县财政总收入60%以上——这就是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驰宏矿业),而这些成效也是驰宏矿业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日前,记者走进驰宏矿业厂区,干净整洁、绿化率高是记者的第一印象。企业文化浮雕墙上,有清朝年间工人采矿的场景,有新时代地质人员在野外开展勘探、测量工作的画面,见证着彝良采矿悠久的历史。浮雕墙旁是公司的民族团结进步大道,员工上下班也能潜移默化地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公司员工张帆介绍,驰宏矿业成立于2010年,2018年成为中铝集团的一员。

团结与发展“同频共振”

——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一瞥

多年来,公司紧密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各族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促进了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把民族工作作为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由公司党政领导挂帅,成立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领导小组,负责公司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工作。制定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实施方案及推进计划。同时,充分发挥班子成员带头实践作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参与、齐抓共建的工作机制,推动创建工作有效健康开展。
平时,驰宏矿业坚持建优队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厂矿、进车间、进班组,赋能企业创新发展,企业感召力得到明显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意识在各族员工间日臻浓厚。
公司荣获“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称号的回族员工马婷说,自2012年毕业后,她一直在公司从事选矿工作。在驰宏矿业这个大家庭中,虽然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一样的民族习俗,但是公司充分尊重各民族习俗,在选拔任用人才、职位竞聘、学习、培训及其他形式的人才培养方面一视同仁。
在彝良红色文化的浸润下,公司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创建带动,推动企业发展。组织实施了一批“两带两创”项目,累计创造效益3800余万元,形成了“全员创新、组织创效”的良好局面。
在驰宏矿业自身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情况下,还以共建共融、携手进步为出发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打开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公司先后定点挂钩帮扶发界村、位卓村、安乐场村共计325户1465人脱贫致富,带动周边数百名青年就业。
企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公司注重擦亮生态底色,秉持绿色环保、科技发展的理念,强势推进先进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奋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优强企业,为筑牢彝良绿色生态屏障贡献企业力量。
公司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厂区可绿化区域绿化覆盖率达95%以上,被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目录,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成功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产业升级等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和经济发展互促共进。

和谐昭通

奋楫扬帆正当时
勠力同心创佳绩

——昭通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亮点纷呈

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资源富集、人杰地灵。
昭通市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我国“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商业重镇、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地处昆明、成都、重庆、贵阳4大城市辐射交汇地带,是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连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古生物群遗址见证史前生命足迹;“扎西会议”开启中国革命崭新篇章;综合交通架起跨越发展坦荡通途……
新征途,新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昭通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不断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得到长足发展,各族群众手挽手、肩并肩描绘出一幅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编者按

需要面对山高谷深、气候恶劣、地质条件较差等环境,克服暗河、瓦斯、涌水等施工挑战,要在乌蒙大地实现交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不少专家都认为在“啃硬骨头”“打硬仗”。
“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昭通市牢记嘱托,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综合交通实现“天堑变通途”的历史性飞跃;全面打响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五网”建设大会战,有效破解了昭通发展的最大瓶颈,“昭明通达”梦想变成美好现实。
“昭通市取得的主要成绩可以概括为‘3个大’——‘大投入’‘大枢纽’‘大融合’。”昭通市委书记郭大进介绍,十年来,昭通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135公里增至896公里,打通了11个出滇、入川、进黔高速通道;成贵高铁把革命老区带入发展快车道;昭通机场11条航线架通了与京津冀等重要区域的“空中走廊”;新改建农村公路2.3万公里,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公路、铁路、水运、民航无缝衔接,与物流网、 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

誓把天堑变通途 搭建互联互通连心桥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胡娇 冯琴/文 昭通市民族宗教局/供图 

和谐昭通

特别是随着昭通市内“两小时交通圈”,与周边州(市)之间“三小时交通圈”,到成都、重庆、贵阳、昆明4个城市“四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高 铁圈”的基本形成,昭通“近连成渝、远接两角”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招商引资取得突破。
对昭通市而言,过去交通是这里的“痛点”,现在成为“亮点”,“交通兴,昭通兴”已是全市上下的共识。
路未修好前,镇雄县碗厂乡笋子村大岩上组村民杨贤飞将自己煮的酒送到镇上,一天的时间都不一定能够到达。煮酒成本较高,加上车辆的磨损,杨贤飞的“好酒”赚不了几个钱。“乡村路修好了,高速路也顺利通车了,将酒卖出去也更加方便。”杨贤飞激动地说道,相比较过去,利润要高得多了。
在彝良县海子镇大田村村民陈贵军的记忆里,出行基本靠步行、运输主要靠人背马驮是过去的深刻记忆,外出务工的村民回趟家都异常艰难。
几年前,大田村的进村公路终于修通了。2020年底宜昭高速公路彝良到昭通段也正式通车,并在海子镇设有收费站。
不少村民回到了家乡,陈贵军也一样,还盖起了小楼房。“路通了,大家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陈贵军说,现在从家门口就可以直接上高速,即使外出务工也能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

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除了为昭通市的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还极大促进了旅游、商务、休闲等活动开展,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加了各族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获得感。“现在,城市居民回乡探亲、外出旅游都很便捷;山区群众进城看病、购物也不用跋山涉水,交通不再是阻碍各族群众交流的鸿沟。”昭通市民族宗教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随着乡村公路的不断发展,昭通市很多民族特色村寨成为游客的打卡地,民宿、农家乐、庭院经济等层出不穷,各族群众心里也更有盼头了。
直通心坎、畅通民心。一条条承载各族群众的幸福路,正为乌蒙大地注入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 

文旅融合谱新篇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昭通交通实现历史性飞跃

需要面对山高谷深、气候恶劣、地质条件较差等环境,克服暗河、瓦斯、涌水等施工挑战,要在乌蒙大地实现交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不少专家都认为在“啃硬骨头”“打硬仗”。
“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昭通市牢记嘱托,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综合交通实现“天堑变通途”的历史性飞跃;全面打响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五网”建设大会战,有效破解了昭通发展的最大瓶颈,“昭明通达”梦想变成美好现实。
“昭通市取得的主要成绩可以概括为‘3个大’——‘大投入’‘大枢纽’‘大融合’。”昭通市委书记郭大进介绍,十年来,昭通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135公里增至896公里,打通了11个出滇、入川、进黔高速通道;成贵高铁把革命老区带入发展快车道;昭通机场11条航线架通了与京津冀等重要区域的“空中走廊”;新改建农村公路2.3万公里,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公路、铁路、水运、民航无缝衔接,与物流网、 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
特别是随着昭通市内“两小时交通圈”,与周边州(市)之间“三小时交通圈”,到成都、重庆、贵阳、昆明4个城市“四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高 铁圈”的基本形成,昭通“近连成渝、远接两角”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招商引资取得突破。

和谐昭通

对昭通市而言,过去交通是这里的“痛点”,现在成为“亮点”,“交通兴,昭通兴”已是全市上下的共识。
路未修好前,镇雄县碗厂乡笋子村大岩上组村民杨贤飞将自己煮的酒送到镇上,一天的时间都不一定能够到达。煮酒成本较高,加上车辆的磨损,杨贤飞的“好酒”赚不了几个钱。“乡村路修好了,高速路也顺利通车了,将酒卖出去也更加方便。”杨贤飞激动地说道,相比较过去,利润要高得多了。
在彝良县海子镇大田村村民陈贵军的记忆里,出行基本靠步行、运输主要靠人背马驮是过去的深刻记忆,外出务工的村民回趟家都异常艰难。
几年前,大田村的进村公路终于修通了。2020年底宜昭高速公路彝良到昭通段也正式通车,并在海子镇设有收费站。
不少村民回到了家乡,陈贵军也一样,还盖起了小楼房。“路通了,大家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陈贵军说,现在从家门口就可以直接上高速,即使外出务工也能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

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除了为昭通市的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还极大促进了旅游、商务、休闲等活动开展,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加了各族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获得感。“现在,城市居民回乡探亲、外出旅游都很便捷;山区群众进城看病、购物也不用跋山涉水,交通不再是阻碍各族群众交流的鸿沟。”昭通市民族宗教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随着乡村公路的不断发展,昭通市很多民族特色村寨成为游客的打卡地,民宿、农家乐、庭院经济等层出不穷,各族群众心里也更有盼头了。
直通心坎、畅通民心。一条条承载各族群众的幸福路,正为乌蒙大地注入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 

易地搬迁换新颜 推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

彝花绣

昭通市,曾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是昭通市贫穷落后欠发达的根本原因所在。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昭通市实行了易地扶贫搬迁。
“十三五”期间,昭通市共建成集中安置区373个,其中万人以上安置区9个,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昭阳区靖安安置区、彝良县发界安置区等3个万人以上安置区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别位列全国第一、第二和第四位,全市35.47万易迁群众一步实现进城入镇,185.07万贫困人口在空间和情感上实现互嵌,为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奠定良好基础。
“搬出大山天地宽,幸福家园卯家湾。”卯家湾安置区高楼外墙上的红色标语,道出了各族搬迁群众的共同心声。
2018年,在昭通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鲁甸县秉持“不是建一个安置区、而是建一座新城市”的理念启动了卯家湾安置区项目,经过17个月的不懈努力,一座美丽新城在荒坡上拔地而起,来自鲁甸、巧家、永善、彝良、盐津5个县的偏远山区群众在这里开启了新生活。
近年来,卯家湾安置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易迁安置区促共建共享”工作,通过组织领导、宣传教育、贴心服务、互嵌交融等推进守初心、润人心、暖人心、聚人心、惠人心、安人心,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进一步密切。

和谐昭通

“一年建设一座城,一周搬迁上万人”,这被称为“靖安速度”——从2018年11月启动征地工作到2019年12月迎来首批搬迁群众入住,靖安安置区仅仅用了1年零1个月。
据介绍,靖安安置区共安置了6个县(区)9256户40549人搬迁群众,有20个民族互嵌式居住。截至今年3月,6个社区中有5个社区获得昭通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
“搬得出”只是第一步。近段时间以来,昭通市还持续采取各种措施,深刻诠释着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让搬迁群众实现从“安居”“乐业”到“幸福”“美好”转变,推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坚定决心——

卯家湾异地搬迁安置区万寿菊丰收场景

印发《昭通市易地扶贫搬迁万人以上安置区后续扶持工作方案》,明确总体目标:紧紧抓住5年过渡期政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紧扣“配套兼顾远景、经济显著增长、民生保障到位、社会和谐稳定、社区治理有效、群众高度认可”的工作要求,立足安置区资源禀赋,按照“各具特色、宜居宜业、和谐稳定”的工作目标,深入推进安置区后续扶持工作,进一步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出台了《昭通市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努力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一年建设一座城,一周搬迁上万人”,这被称为“靖安速度”——从2018年11月启动征地工作到2019年12月迎来首批搬迁群众入住,靖安安置区仅仅用了1年零1个月。
据介绍,靖安安置区共安置了6个县(区)9256户40549人搬迁群众,有20个民族互嵌式居住。截至今年3月,6个社区中有5个社区获得昭通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
“搬得出”只是第一步。近段时间以来,昭通市还持续采取各种措施,深刻诠释着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让搬迁群众实现从“安居”“乐业”到“幸福”“美好”转变,推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坚定决心——
印发《昭通市易地扶贫搬迁万人以上安置区后续扶持工作方案》,明确总体目标:紧紧抓住5年过渡期政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紧扣“配套兼顾远景、经济显著增长、民生保障到位、社会和谐稳定、社区治理有效、群众高度认可”的工作要求,立足安置区资源禀赋,按照“各具特色、宜居宜业、和谐稳定”的工作目标,深入推进安置区后续扶持工作,进一步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出台了《昭通市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努力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在昭通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和市搬迁安置局牵头带领下,9个万人安置区负责人近日共同签订了“共建共享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公约”,将按照“巩固提升、培树典型、突出特色、融合发展”要求,落实轮流牵头负责、联席会议等制度,协同开展工作调研、交流、学习观摩、节日庆祝、举办培训班、研讨班等各类活动。
……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实做细易地搬迁安置‘后半篇’文章,带领各族搬迁群众齐步迈进美好新生活。”昭通市民族宗教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和谐昭通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
学校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怎样的教育方式,把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播撒在各族师生心间?
昭通市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创办于2016年的昭通市实验幼儿园,是一个由汉族、彝族、回族、苗族等14种民族师生组成的民族大家庭。
围绕“立品养正、书香成习”园所文化,实验幼儿园建立多民族的领导机构,形成了“维护团结、共同进步、互相帮助”的民族大家庭的优良传统,2022年成功创建为昭通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实验幼儿园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宣传阵地。走在园内,“中华民族全家福”“厉害了我的国”“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长廊格外显眼;“中华传统文化之传统节日”“民族风情博物馆”“民族风俗展示栏”等宣传载体随处可见。
“我们还组织幼儿园不同岗位不同民族的教职工代表,通过录制视频,讲述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民族团结故事。”昭通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宋声玉介绍,实验幼儿园以四史教育、革命英雄、传统文化、民族风俗、民间体育等为载体深入挖掘民族团结进步素材,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融合。
在彝良县,有一所以人名命名的学校——彝良县炳辉小学。

民族团结进学校 用心用情浇灌民族团结花

民族团结进学校

“今天,我要分享一个军事家罗炳辉将军热爱人民促进民族团结的故事……”在炳辉小学文化走廊里,六(3)班学生小澜正为大家讲述着精彩故事。
立足红色文化资源,炳辉小学把红色革命历史宣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融合,在教育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2022年被命名为“昭通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海报、传统文化手绘教室……走进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校园操场、楼道、宿舍等区域的“民族文化宣传栏”“民族团结知识展板”,校园广播定时播送的民族团结故事、先进人物事迹等,无一不在证明着民族团结的种子在这里发芽、开花、结果。
通过课堂上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后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镇雄中学坚持课上与课下结合,做到创建工作全时段覆盖。同时,学校成立“关爱之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校联动,延展创建工作内涵和外延,将创建工作做到全区域覆盖。
2020年12月,镇雄中学被命名为第一批昭通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我们希望并相信,学生们在学校里收获的,会影响他们的下一代以及下下一代。”该中学校长胡克州表示。
作为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昭通学院则通过健全组织体系、抓好课堂主阵地、打造教育载体、强化民族团结进步科学研究和实践育人等途径,铸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书写了昭通学院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亲如一家的生动画卷。
2021年10月19日,昭通学院“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正式揭牌。自此,昭通学院有了新的使命和任务。
……
如今,实验幼儿园、炳辉小学等仅是昭通市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课堂进校园的冰山一角,一批批学校正结合实际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各族师生心中绽放。

和谐昭通

电子书阅读指南>>

帮助

页面放大/还原

自动翻页

全屏/退出全屏

第一页

缩略图

更多功能

当前页码/总页数

上一页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手动前后翻页:手指单指左右滑动或点击两侧箭头 
自动翻页:点击屏幕右上角自动翻页
单双页阅读切换:双手手指开合滑动
语音播报:进入页面,等待5秒,语音自动播报

操作指南

昆明市日新中路云报传媒广场A座12楼民族时报
新闻电话:0871-64158108
邮编:650228
网址:ynmzsb@163.com

主编:陶  红
执行:杨燕明
校对:李  明
美编:庞玉珍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