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纪监审工作信息(2024年第3期)

大连化物所监督与审计处

2024年3月10日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
纪 监 审 工 作 信 息

2024年第3期 总第63期

2

2024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

1

小发票的大问题

本期目录

诚信科研

警钟常鸣

3

清风徐来

六尺巷里悟争让

警钟常鸣

大连化物所监督与审计处

小发票的大问题

坚定不移狠刹违规吃喝歪风

大连化物所监督与审计处

警钟常鸣

小发票的大问题

大连化物所监督与审计处

警钟常鸣

小发票的大问题

大连化物所监督与审计处

警钟常鸣

小发票的大问题

大连化物所监督与审计处

警钟常鸣

小发票的大问题

大连化物所监督与审计处

警钟常鸣

小发票的大问题

大连化物所监督与审计处

警钟常鸣

小发票的大问题

大连化物所监督与审计处

警钟常鸣

小发票的大问题

大连化物所监督与审计处

警钟常鸣

小发票的大问题

大连化物所监督与审计处

警钟常鸣

小发票的大问题

大连化物所监督与审计处

警钟常鸣

坚定不移狠刹违规吃喝歪风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专项整治违规吃喝问题作出重要部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自觉扛起这一重大政治任务,把严查问题、完善制度、强化教育贯通起来,深入推进违规吃喝专项整治,以重点问题突破带动纠治“四风”工作整体推进。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违规吃喝是必须攻克的突出问题
要以“专”的力度坚定不移深化整治

      一些领导干部“吃心不改”,“小事小节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论调仍有市场,看客心态、侥幸心理依然存在。必须保持高度警醒,以坚定态度、有力行动、务实举措,对违规吃喝问题开展一次“大扫除”,用专项整治实效让八项规定“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大连化物所监督与审计处

警钟常鸣

坚定不移狠刹违规吃喝歪风

大连化物所监督与审计处

诚信科研

2024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

      2024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聚焦两类问题:1)破坏科研生态良性发展的学术不端行为,例如引用操纵和论文工厂;2)影响我国学术成果的国际化传播、出版经费有效使用的不当行为,例如中国作者占比畸高(结合APC费用、期刊学术声望等多个因素综合判断)。
      上述两类问题均为科研生态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挑战,因此,2024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不再区分预警风险等级。

来源:科技日报

违规吃喝老问题、新情况并存
要以“专”的精度锚定突出表现,从严查处、毫不手软

      对“吃公函”等问题要盯住不放、深化整治。
      对“吃老板”、“吃下级”等问题要加大力度、动真碰硬,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
      对“吃食堂”等问题要深入研究、着力破解,用好科技手段,及时发现、从严处理在内部食堂、私人会所、高档小区、“农家乐”、“一桌餐”场所违规吃喝问题。

违规吃喝问题顽固复杂
要以“专”的深度在解决制度、观念等深层次问题上持续发力

        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之效。
      用好纪律教育有力一招,着力解决对规定不掌握、不熟悉、不上心。
      坚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准确把握违规吃喝与正常人际往来的政策界限,把严查违规问题与维护亲清政商关系结合起来。

大连化物所监督与审计处

诚信科研

2024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

大连化物所监督与审计处

清风徐来

六尺巷里悟争让

      《菜根谭》中有言:“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待人接物,谦让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修养,于人于己都有大益。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康熙时期的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在京城做官时,老家桐城的亲人与邻居吴姓人家因宅基地发生争讼,张家人便写信给张英求助。张英获悉情况后,当即给家人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收到诗信后家人顿悟,主动让出三尺界墙。邻居深受触动,亦退让三尺界墙。于是两家之间便有了一条带着乡里温度的“六尺巷”。此后,“六尺巷”的故事在桐城乃至全国流传开来。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谦让、追求和合的民族,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谦让是追求个人修养、为人处世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儒家提倡的“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抑或是“温、良、恭、俭、让”的

2024年2月19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团队发布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大连化物所监督与审计处

清风徐来

六尺巷里悟争让

大连化物所监督与审计处

清风徐来

六尺巷里悟争让

处世美德,还是道家所说的“夫唯不争,故无尤”,都是旨在劝导世人少争多让、不争常让。     
 
      其实,“争”与“不争”是每个人都会经常遇到的问题,既包含着争什么、怎么争、为谁争,也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取向。一个人在学习上力争上游,在工作中争先创优,当然值得肯定,但若是在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上锱铢必较,或者认为只有靠“争”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甚至不惜为此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这样的“争”就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当如《道德经》中所说,“为而不争”。
      在担当作为上争先恐后、在功名利禄上主动谦让,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李大钊在北大任教时,把大部分收入用来资助同志、接济贫苦青年,而他自己的午饭几乎都是大饼馒头就白开水。李大钊争的从来不是个人名利得失,而是民族兴衰、革命事业。“战斗英雄”张富清在战场上冲锋在前、当仁不让,在生活中淡泊名利、甘居人后;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两弹一星”元勋,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躬身科研、只争朝夕,成就惊天动地事,却甘做隐姓埋名人。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明确“争”与“让”的价值选择,主动争任务、争责任,自觉让功利、让名位,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无私奉献、干事创业。

大连化物所监督与审计处

(2024年第3期 总第63期)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