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一起学习(2024年第7期)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
重要论述专刊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论述,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一起学习》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论述”学习专刊,供省分行系统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参考。

编者按

       一起学习

目录

点击目录跳转至对应页面

       一起学习

原文原著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重点学习内容

9

《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26

《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35

《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48

《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56

目录

点击目录跳转至对应页面

       一起学习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次提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释放重要信号

62

70

坚定不移走总过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论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73

易纲委员: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74

78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要点

目录

点击目录跳转至对应页面

       一起学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

85

88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91

100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详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114

一图读懂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文

目录

点击目录跳转至对应页面

       一起学习

  自学内容

强信心  促发展|定调2024!从这四种关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3

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  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129

136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141

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谈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目录

点击目录跳转至对应页面

       一起学习

151

权威访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深化金融改革

158

为强国复兴伟业提供有力金融支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明前进方向、凝聚信心力量

163

如何以金融高质量发展统筹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

170

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175

重点学习内容

第一部分

       一起学习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2015年10月26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81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健康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金融工作和金融安全始终是高度重视的,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金融成为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反复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把住了发展大势。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和调控体系日益完善,金融机构实力大大增强,我国已成为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国。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4月25日),《人民日报》2017年4月27日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7月14日)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改革发展是国家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发挥着媒介交易、配置资源、发现价格、管理风险等重要功能,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我国古人说:“不言理财者,决不能治平天下。”我国金融活动历史悠久,创造了很多世界第一,包括最早的纸币、最早的汇票和期票、最早的货币理论和实践等。

《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7月14日)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4 月 25),《人民日报》2017年4月27日

发展金融业需要学习借鉴外国有益经验,但必须立足国情,从我国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我国金融发展特点和规律,不能照抄照搬。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7月14日)

做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金融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健全金融法治,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个问题,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也一直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国有企业拿低成本融到的钱买理财、投股市,主业不赚钱,金融反而成了主要盈利来源;而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信贷政策、直接融资等方面还受到一些限制。金融系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更好服务于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2017年7月14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618页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25页

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9年2月22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三期叠加”的严峻挑战,我们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发展、治理金融风险,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改革开放有序推进,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监管得到加强和改进。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世界第一,股票市场规模全球第二,债券市场规模全球第三。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还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居高难下,诸多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我们要抓住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这个重点,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9年2月22日)

我讲过,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今天,我还要强调,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缺少强健的实体经济支撑,金融繁荣只会是“虚胖”。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设想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搞市场经济,当然也就无法预见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对待资本。列宁、斯大林虽然领导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但当时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没有遇到大规模资本问题。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既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然会产生各种形态的资本。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固然有很多不同,但资本都是要追逐利润的。“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我们要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近年来,由于认识不足、监管缺位,我国一些领域出现资本无序扩张,肆意操纵,牟取暴利。这就要求规范资本行为,趋利避害,既不让“资本大鳄”恣意妄为,又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功能。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政治和经济问题。
实际工作中,要抓好以下几点。要为资本设置“红绿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1年12月8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第567页

灯”。“红绿灯”适用于道路上行驶的所有交通工具,对待资本也一样,各类资本都不能横冲直撞。要防止有些资本野蛮生长。要反垄断、反暴利、反天价、反恶意炒作、反不正当竞争。要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资本活动要依法进行。遏制资本无序扩张,不是不要资本,而是要资本有序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要抓紧完善,已有法律法规的要严格执法监管。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2022年4月2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17页

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既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关系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关系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必须深化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各类资本及其作用的认识,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并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各类资本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我们强化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有效防范风险,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我们着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克服经济脱实向虚的倾向,重点解决不良资产风险、泡沫风险等。我们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2022年4月2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17-218页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国情和不同时期主要任务出发,不断深化对资本的认识,不断探索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认为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工具,是发展经济的方式和手段,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利用各类资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出并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2022年4月2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18页

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们对资本性质的理解逐步深化,对资本作用的认识更趋全面,对资本规律的把握更加深入,对资本运行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2022年4月2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18页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资本同土地、劳动力、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共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各类资本的积极作用必须充分肯定。现阶段。我国存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外国资本、混合资本等各种形态资本,并呈现出规模显著增加、主体更加多元、运行速度加快、国际资本大量进入等明显特征。

要加强新的时代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这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深入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待和处理资本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2022年4月2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19页

展、共同发展,发挥其发展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2022年4月2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19页

要历史地、发展地、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类资本及其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纽带,是促进社会生 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发挥资本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必须认识到,资本具有逐利本性,如不加以规范和约束,就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正确处理不同形态资本之间的关系,在性质上要区分,在定位上要明确,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健康发展。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0月30日)

贡献。 一是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等突发因素冲
击,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过去五年,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物价和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平均增速达到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绿色金融发展全球领先。二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对重大金融风险精准“拆弹”,有力有序处置一批不良中小金融机构、不法金融集团和大型企业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鼎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精准帮扶贫困户,助力特色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战期间,共发放扶贫贷款九万二千亿元。四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聚焦民生重点领域,不断开发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三倍。五是金融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目前,股市、债市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稳定在三万亿美元以上。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没有发生金融危机,这在全球大国中是唯一的。

在领导金融工作的实践中,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借鉴吸收各国金融发展经验,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其基本要义是:坚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0月30日)

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一条前无古人的创新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中国国情的鲜明特色,明确了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既有世界观,又有方法论,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应当长期坚持。

国家兴衰,金融有责。从历史经验看,大国崛起离不开强大金融体系的关键支撑,如果金融搞不好,甚至爆发金融危机,那么经济发展必然受到重挫、现代化进程可能迟滞甚至中断。当今世界,金融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金融对强国建设的作用更加凸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更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应对气候变化等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有这些,都需要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系统要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0月30日)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要锚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分阶段持续推进。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0月30日)

党的二十大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为优化金融服务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0月30日)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0月30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0月30日)

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第一,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是我国金融发展最大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我国金融发展的重大成就,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而金融系统出现的许多问题,根源就在于金融领域不少单位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力,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党的政治建设薄弱,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紧。因此,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金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我们党领导的金融事业,归根到底要造福人民,与一些国家金融为资本服务、为少数有钱人服务的本质截然不同。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要站稳人民立场,增强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更好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第三,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如果热衷于自我循环、自我膨胀,金融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迟早酿成危机。我国金融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必须守好服务实体经济本分,推动高质量发展,决不能脱实向虚。
第四,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金融既有管理和分散风险的功能,又自带风险基因。我国金融体量和复杂程度今非昔比,风险的系统性关联性大大增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好风险防控,增强金融体系韧性。
第五,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金融的安全靠制度、活力在市场、秩序靠法治。金融交易涉及复杂多样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信息不对称特征,对信用的要求非常高,必须有健全的监管制度。要建立完善的金融法律和市场规则体系,有禁必止,违法必究,保障金融市场健康运行。
第六,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特征和优势是国有金融机构占主体,但存在间接融资和债权融资比重偏高、金融服务普惠性不足等问题,还存在金融泛化、乱办金融、大量非法金融活动。针对这些问题,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关系,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七,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金融对外开放必须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既要防范开放本身带来的风险,还要防范博弈对手蓄意制造的风险。要把握好开放的节奏和力度,切实提升金融监管能力,以更高水平风险防控保障更高水平金融开放。
第八,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金融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要稳字当头,宏观调控、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我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什么是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 一是拥有强大的货币,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外汇市场广泛使用,具有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二是拥有强大的中央银行,有能力做好货币政策调控和宏观审慎管理、及时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三是拥有强大的金融机构,运营效率高,抗风险能力强,门类齐全,具有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四是拥有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能够吸引全球投资者,影响国际定价体系。五是拥有强大的金融监管,金融法治健全,在国际金融规则制定中拥有强大话语权和影响力。六是拥有强大的金融人才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
上的讲话》(2024年1月26日)

金融发展、金融改革、金融监管、风险处置等都要稳,金融政策的收和放不能太急,防止大起大落。同时,要积极进取,把该立的抓紧立起来,在稳住阵脚、稳住基本态势中不断解决问题、不断前进。要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灵活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促进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以上几条,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是体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有机整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
上的讲话》(2024年1月16日)

队伍。我国虽然已是金融大国,银行体量、外汇储备等指标世界第一,债市、股市规模世界第二,保险规模也名列前茅,但总体上大而不强。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 。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一是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要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完善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发挥好货币信贷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功能,有效维护人民币币值和经济金融稳定。
二是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要加快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发展多层次股权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发挥好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科技创新作用,强化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功能。
三是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我国金融机构门类齐全,关键是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在服务实体经济上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各类金融机构都要坚守初心、回归本源,切实增强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
四是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实现监管全覆盖,切实提高监管前瞻性、精准性、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
上的讲话》(2024年1月26日)

协同性、有效性,构建金融安全网。
五是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六是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加强统筹规划,完善市场准入、监管标准和运营要求,提高关键金融基础设施自主水平和软硬件安全可靠性。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60页)

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步伐,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金融服务水平。要通过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实施特惠金融政策,加大对脱贫攻坚的金融支持力度,特别是要重视发挥好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在贫困县发起

《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论科技自立自强》,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107页

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1月27日),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91页

成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小微型金融机构,增加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支持成立政府出资的担保机构,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撬动更多信贷资金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和就业创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50页

我们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根本还是要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如果走老路,实行刺激政策,增发货币、增加债务、扩大政府投资,也许增长目标会实现,但可能会加剧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进而加剧金融、房地产、实体经济失衡。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438页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2017年6月23
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
版,第88页

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各部门安排的惠民项目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深度贫困地区新增涉农资金要集中整合用于脱贫攻坚项目。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增加金融投入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资本市场要注意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上市企业安排,保险机构要适当降低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保费收取标准。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2017年7月14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616页

要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要多措并举降成本,精准发力补短板,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价值和利润。各类金融机构要加快转变经营模式,做优主业,做精专业,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要注重业务本地化,下沉服务重心,不宜搞业务多元化和跨区域经营。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要坚持金融惠民导向,为社会事业发展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开发更多满足群众医疗、养老、教育培训等方面需求的金融产品。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脱贫攻坚,资金投入是保障。必须坚持发挥政府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脱贫攻坚的投放,发挥资本市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形成脱贫攻坚资金多渠道、多样化投入。

《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52页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3月6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464页

中央财政要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各级财政也要保证脱贫攻坚的资金需求。要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用好扶贫的土地和金融政策。对已经实现稳定脱贫的地方,各地可以统筹安排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脱贫。

《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321页

我国有八千二百多万个体工商户,带动就业人口超过二亿,是数量最多的市场主体,是群众生活最直接的服务者,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也最多。要积极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租金、税费、社保、融资等方面难题,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帮扶。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0年10月29日),《求是》杂志2022年第17期

深刻认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针对性。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其中有很多需求过去并不是紧迫的问题,现在人民群众要求高了,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工作水平也要相应提高。我们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联结点。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优化分配结构,发展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利于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一个关键环节。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啦入,切实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坚持问题导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扎实推动共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2020年10月29日),《习近平著
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373-374页

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古人说:“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2021年1月11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88页

《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2021年2月26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175页

要强化问题导向,紧盯老百姓在社会保障方面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紧盯制约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硬骨头,不断推进改革。要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2021年8月17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394页

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是创业致富的重要群体,要改善营商环境,减轻税费负担,提供更多市场化的金融服务,帮助他们稳定经营、持续增收。

要增加城乡居民住房、农村土地、金融资产等各类财产性收入。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2021年8月17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394页

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22年2月28日),《人民日报》2022年3月1日

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切实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要正确处理资本和利益分配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分配中体现人民至上。要注重经济发展的普惠性和初次分配的公平性,既注重保障资本参与社会分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2022年4月2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20页

配获得增殖和发展,更注重维护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2022年12月15日),《求是》杂志2023年第4期

要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

西方现代化的最大弊端,就是以资本为中心而不是以人民为中心,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服务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导致贫富差距大、两极分化严重。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曾接近发达国家的门槛,却掉进了“中等收入陷阱”,长期陷于停滞状态,甚至严重倒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两极分化、阶层固化等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赢脱贫攻坚战,使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整套思想理念、制度安排、政策举措。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进一步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好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2023年2月7日),《求是》杂志2023年第16期

老、托幼等民生问题,构建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依法引导和规范资本健康发展,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任务,必须久久为功,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取得新进展。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
根本宗旨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讲话》(2013年7月25日)

要促进金融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从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的要求出发,努力盘活货币信贷存量,用好增量,提高使用效率。

在金融领域,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保持贷款适度增加,优化信贷结构,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特别是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做好金融风险监测和防范工作。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1月9日)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改善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报告》(2014年10月20日)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金融企业要回归本源,改变不顾风险片面追求规模和利润的倾向,专注主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14日)

《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2016年3月4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465页

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健全完善金融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服务。

要改善金融服务,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管道。

在吉林长春召开的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讲
话(2015年7月17日),《人民日报》2015年7月20日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9日)

要防止实体经济下行和金融企业惜贷相互强化的“顺周期”问题,建立有效宏观应对机制,同时要完善银行考核机制,加大不良资产处置核销力度,鼓励地方政府建立政府性担保基金,着力解决金融部门回避风险以及企业逃废债问题 ,努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12月14日),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45页

要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制造业绿色改造,引导实体经济向更加绿色清洁方向发展。

《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7月14日)

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金融的本分。金融只有在为实体经济服务中才能实现自身持续健康发展。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形势,主动适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有效保护不断积累的社会财富。

金融和实体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正所谓:“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2017年7月14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614页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金融业为实体经济服务有积极动力和有利条件,但在增速换挡阶段,相当多的实体产业回报率大幅下降,风险加大,使得金融业缺乏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动力。反过来说,如果实体经济供求循环不畅,金融业发展也会困难重重。有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并出台管用的举措。比如,怎样在产能过剩行业促进“僵尸企业”退出,推动存量资产重组;怎样为分散不确定性创造金融产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2017年7月14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614-615页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新形势下,金融业如何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抓手,在修复我国经济失衡方面更好发挥作用,起到连接供求的桥梁和组织资源的作用,是一个必须破解的难题。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2017年7月14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614页

在经济循环中,实体经济供求循环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一循环畅通,经济就不会出大问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需求结构升级了,但供给体系没有跟上,供需出现结构性失衡,导致实体经济循环不畅。这恰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基本任务。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2017年7月14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615页

品,促进跨期限、跨产业、跨群体分散风险,增加有效投资;怎样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合理进行资产定价和权益保护;怎样适应绿色投资回报期长的特点,做好中长期资金供给的制度安排,等等。解决好这些问题,是产业界和金融业要共同承担的重任,也是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的重点。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2017年7月14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615页

要结合金融业发展规律和特点,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好。经济增长快时,金融业可以跟着实体经济上规模,搞一些外延式扩张,但这条路已走到尽头。今后要树立质量优先、效率至上的理念,转向内涵式发展。特别是在产能过剩条件下,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的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动能转换。金融业制度性利差明显,一度存在“坐地收钱”的强势思维,要突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创造价值,靠竞争力吃饭。

要下决心优化融资结构体系,打造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链。资本市场是我国金融体系的短板,直接制约着去杠杆进程。要把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放在突出位置,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2017年7月14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615-616页

的多层次市场体系。要更加注重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完善退市制度,强化优胜劣汰。要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风险投资。要改善间接融资结构,加快实现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要完善中长期融资制度,满足准公益产品和基础设施融资需求。要促进商业保险发挥长期稳健投资作用,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2017年7月14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616-617页

金融业要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优先满足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要发展完善科技金融,鼓励发展绿色金融。要促进金融机构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继续降低金融机构收费标准,坚决治理“不服务、见收费”现象。要清理规范中间环节,缩短资金链条,避免以“通道”、“名股实债”等方式变相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要从一味追求高回报转向在风险可控条件下追求合理回报,从满足大批量、规模化需求转向更重视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需求。重资产和轻资产、大中小微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型产业和传统产业、回报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等需求不同,要区分不同情况,增强差异化服务能力。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2017年7月14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617页

要扎根于为实体经济服务、适应消费者和投资者需要进行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要搞的,但不能乱创新,不能搞偏离实体经济需要、规避监管的“创新”,不能盲目扩张金融机构,不能大搞资金体内循环和脱实向虚,更不能搞庞氏骗局。要加强对金融创新的风险评估,不行的坚决不能搞。要适应创新型产业和中小微企业特点,开发适应性强的金融产品。针对老百姓储蓄率高、投资渠道窄的问题,要发展大额存单、固定收益债券等金融产品。针对企业负债率高、资金来源单一和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要丰富债券品种供给。针对互联网金融量大面广、灵活性和流动性强、风险控制难的特点,要在严格清理整顿的基础上,完善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资金监测等制度,健全行业规范。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2017年7月14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617-618页

要保障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自身健康。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吸取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必须恢复和保持好金融机构健康。金融机构健康既包括资产负债表健康,也包括公司治理、内控体系、复杂金融产品交易清算以及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健康。如果金融机构处于病态,就很难为实体经济服务好。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总体上是健康的,但在内控管理、资产质量、服务水平、竞争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要抓紧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42页

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要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金融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疏通传导机制,畅通微循环,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实体经济发展提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9年2月22日)

正确把握金融本质。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恩格斯说,“货币贸易同商品贸易一分离,它就有了……它自己的发展”,“支配着货币贸易的生产,有一部分就为货币贸易所直接支配,这样货币贸易对于生产的反作用就变得更为厉害而复杂了”。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指出,资本同生产分离达到极大程度,商品生产虽然“依旧被看做全部经济的基础,但实际上已经被破坏了,大部分利润都被那些干金融勾当的‘天才’拿去了”。古今中外,因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带来危机的实例不胜枚举,我国元代“楮币之患”、国民党时期的“金圆券”风潮、二〇〇八年国际金融危机等都是典型例证。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进一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讲话》(2020年3月27日),《习近平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36页

供精准金融服务。

《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320页

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更加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继续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要强化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发展普惠金融,有效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浦东要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辐射作用。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支持浦东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更好服务和引领实体经济发展。要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

《浦东要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437 页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年12月8日)

要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41页

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当前,民间投资预期较弱,政府投资必须发挥好引导作用,这是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有力工具。政府投资要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上加大力度,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要支持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要加大科技和产业投资,超前开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建设。政策性金融要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导向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兼顾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2022年12月15日),《求是》杂志2023年第4期

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要加强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强化要素保障。

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稳定货币是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基础。我说过,去杠杆,千招万招,管不住货币都是无用之招。随着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货币信贷要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总量上保持合理充裕,结构上有增有减。要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要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优化资金供给结构,首先要做好加法,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其次要做好减法,在一些领域从

《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5月23日),《求是》杂志2023年第21期

要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力度,推动落实好“两个毫不动摇”,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好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促进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0月30日)

紧配置金融资源,支持严控地方债务增量,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促进“僵尸企业”出清,避免局部资金淤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为了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要迎难而上、聚焦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做强制造业。绿色金融要乘势而上、先立后破。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标准和产品体系,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大力支持清洁能源的研发、投资、推广运用,继续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能源企业转型过程中防范化解风险,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形成有力支撑。普惠金融要雪中送炭、服务民生。持续完善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政策体系,进一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加大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投入,支持牢牢端稳粮食饭碗、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改进金融机构服务方式,让那些兼具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金融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养老金融要健全体系、增进福祉。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有针对性地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更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养老金融需求。数字金融要把握机遇、重视安全。金融机构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和竞争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0月30日)

力,保留必要的现金等传统金融服务方式。金融监管要广泛应用金融科技,提高数字化监管能力和金融消费者保护能力。积极稳妥推行数字人民币。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0月30日)

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

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我国金融体系规模已经很大,但资金配置不均衡,融资结构不合理,可以说不缺资金缺本金,关键是提高融资效率,重点解决资金“苦乐不均”和“钱多本少”、“耐心资本”不足等问题。

《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24年1月31日)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历史经验表明,在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较弱的情况下,大国货币政策调整和转向很可能导致全球资金流向发生急剧变化,引起一些国家经济金融风险甚至社会政治动荡。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做好出现意外情况的准备。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 作的讲话》(2013年7月25日)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0日)

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促进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同时,要积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突破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 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

按照严控增量、区别对待、分类施策、逐步化解的原则,研究和区分过剩产能行业、房地产、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子银行等不同领域的潜在风险状况,把外科手术快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报告》(2014年10月20日)

速切割处理和保守疗法延期稳健处理结合起来,坚持在发展中平稳化解风险,在化解风险中优化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9日)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稳”和“进”要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稳定宏观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良好预期。

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经济结构性改革方向,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激活存量增长动力,着力补齐短板,加快绿色发展,积极利用外资,积极稳妥扩大对外投资。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能,在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营造商品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市场环境。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2015年12月18日)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55-56页

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落地,加快推进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牵引作用的国有企业、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改革。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14日)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主要目的是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既要防止顺周期紧缩,也绝不要随便放水。要统筹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要完善利率形成机制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金融市场体系健康发展,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有效增强对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要优化信贷结构,支持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小微企业。要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有效管控资本跨境异常流动。

《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2015年12月18日)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14日)

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要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合理引导市场利率水平,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防止货币供应过于宽松而产生的加杠杆效应和放大资产泡沫。考虑到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要高度重视预期引导,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 稳定。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精准研判、妥善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各地区各部门要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把握好节奏和力度。要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案。要加强市场心理分析,做好政策出台对金融市场影响的评估,善于引导预期。要加强市场监测,加强监管协调,及时消除隐患。要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要加大力度妥善处理“僵尸企业”处置中启动难、实施难、人员安置难等问题,加快推动市场出清,释放大量沉淀资源。各地区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保持经济运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2015年12月18日)

《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245-246页

行在合理区间。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9年2月22日)

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础。经济运行态势和金融潜在风险的关系就像潮涨潮落,涨潮时风险掩盖,落潮时风险暴露。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要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如果经济滑出合理区间,防风险就失去了基础,债务、就业等方面的风险可能集中爆发。同时,如果只为稳增长而回避存量风险、拖延风险处置,或者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稳增长,那么风险是捂不住的,经济终究也稳不住。要强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案,防止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

要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加强各部门和各项政策协调配合,同时要积极进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9年12月10日)

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经济运行是个动态的过程,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关键是要保持宏观大局稳定,把稳增长、调结构、稚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不能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不能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也不能把攻坚战打成消耗战。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年12月8日)

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2022年7月25日),《人民日报》2022年7月29日

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要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保持金融市场总体稳定。

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必须做到沉着冷静、保持定力,稳中求进、积极作为,团结一致、敢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是大局和基础,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进是方向和动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特别是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2月11日)

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2023年3月6日)人民日报》2023年3月7日

于斗争。沉着冷静、保持定力,就是要冷静观察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动,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既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及时优化调整战略策略,又保持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不为各种风险所惧,朝着既定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向前进。稳中求进、积极作为、就是大方向要稳,方针政策要稳,战略部署要稳,在守住根基、稳住阵脚的基础上积极进取,不停步、能快则快,争取最好结果。团结一致、敢于斗争。力量源于团结。这些年来,我们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大仗一个接一个,每一仗都是靠全体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斗争闯过来的。未来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只有全体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不断夺取
新的更大胜利。

原文原著

       一起学习

《二0二四年新年贺词》(2023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2024年1月1日

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实现经济行稳致远。

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在二〇二四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2024年2月8日),《人民日报》2024年2月9日

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在审阅有关同志述职报告时作出的指示(2024年2月),《人民日报》2024年2月27日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李强对做好金融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强调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些实践成果、理论成果来之不易。同时要清醒看到,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金融系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必须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健全法人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做好产融风险隔离。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规范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合理引导预期,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扎实稳妥化解风险,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严防道德风险;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会议指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要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金融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创新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自觉贯彻落实。要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加强优质金融服务,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服务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监管责任落实和问责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度,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着力做好当前金融领域重点工作,加大政策实施和工作推进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活跃资本市场,更好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稳外贸稳外资,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金融系统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全面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扎实做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抓好会议精神宣传贯彻,加强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工作部署落实落地。
何立峰作总结讲话。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北京市、辽宁省、湖北省、四川省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会议。
中央金融委员会委员,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军委机关有关部门,中央管理的金融机构、部分企业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来源:新华社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首次提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释放重要信号

10月30日至31日,我国金融领域最高规格的重要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金融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创新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从1997年至2017年,我国先后召开5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在关键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今年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传递出哪些重要信息?一起关注。
重要部署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三个创新、八个坚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强调必须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指明方向——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三个着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一个重点——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规范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合理引导预期,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扎实稳妥化解风险,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严防道德风险;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根本保证——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要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
重大信号
首提“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金融,是货币资金融通的总称,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如果把经济比作肌体,金融就是血脉。2017年4月2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40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我国已成为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国。今年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目标。迈向金融强国,就要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领域的经验和成果。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八个坚持”。
迈向金融强国,就要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掌握当前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清醒看到,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会议强调,金融系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统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明确强调提升领导干部金融工作能力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上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机构职责上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2023年3月最新公布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及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并相应调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责及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更符合现代金融监管要求的“二委一行一局一会”+“各地局”的中国版“三层+双峰”监管框架更加清晰。
本次会议是中央金融委、中央金融工委组建后首次召开的全国性金融工作会议,凸显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会议指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正是强化党领导金融工作的鲜明体现。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提高领导干部金融工作能力,加强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
如何加强基层金融治理?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个创新、八个坚持。从监管上,要求全面有效防控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针对基层金融体系治理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主任郑联盛此前在《人民论坛》刊文做了深入阐释。
深化基层金融乱象整治,有效处置基层金融风险。一是专项整治。监管部门强化对基层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等的风险监测,着重在资金占用、违规吸收存款、违规开展理财业务、依托第三方进行金融服务等领域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提升基层金融资金来源、资金运用、机构经营和风险管理等水平。严厉打击通过网络等方式变相、违规或违法吸收存款的行为。二是机构处置。着力对中高风险基层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的风险应对和处置,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采用直接注资重组、同业收购合并、设立处置基金、设立过桥银行、引进新投资者以及市场退出等方式针对性处置问题机构。三是资本补充。完善基层金融机构资本金补充机制,夯实股东出资责任,开辟多渠道资本金补充机制,有效统筹内源式资本补充和外延式资本补充,充分利用专项债政策红利,提升基层金融机构资本金充足率。四是差异应对。注重差异化监管,必要情况下采取“一行一策”有效处置。对小机构合并或重组成为大机构要进行科学分析,尤其需要对合并重组后机构的公司治理体系、资本金及其补充机制、业务经营及风险管控等深入评估,避免当前小风险演化为未来大风险。
加快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疏解基层金融治理堵点。第一,依托本次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加强统一监管和行为监管,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提升基层金融监管质效,注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重强化机构准入、业务许可、存贷款、理财、跨区域业务等重点环节监管,着力加强对基层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有效监管,加大对资本金、金融市场业务、债券、股权及其他投资、流动性等的监管力度。第二,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中央事权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能,第二,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中央事权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能,减少甚至消除地方政府对基层金融机构的行政干预,充分尊重并保障基层金融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提升基层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水平。第三,加快推进省联社管理制度改革,着重完善基层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的管理机制,为农商行、村镇银行等基层金融机构市场化运行提供体制保障。
完善基层金融公司治理,提升内部风险管控绩效。落实监管机构关于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政策要求,在党的领导、股东或控制权、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风险控制、关联交易、市场纪律、其他利益相关者等领域强化治理改进,形成有效、合规、稳慎、透明的现代治理体系。严格股东准入,健全退出机制,优化股权结构,提高股东权责对等要求,着重加大关联交易和并表管理的监管,特别要强化对大股东和管理层的有效监管,杜绝大股东资金占用、管理层内部人控制和多样化利益输送。在加强金融监管同时,着力提高基层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绩效,筑牢基层金融风险防控第一道防线。
深化金融科技应用,规范平台经济行为。基层金融机构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着力产品、服务和运营等数字化创新,更加有效服务“三农”、中小微企业、小城镇及县乡居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着重规范基层金融数字化行为,强化对金融消费者或金融投资者法律、合规和风险教育,杜绝基层金融机构通过第三方机构违规违法吸收存款或违规腾挪资金。监管机构要强化金融科技应用,提升监管科技水平,着重解决金融科技创新与传统监管模式的技术性难题。规范第三方机构行为,强化第三方机构金融业务监管,坚决打击监管规避和监管套利行为。
来源:人民论坛网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论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科学回答了金融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创新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加强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统筹谋划,推动金融事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满足人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金融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目前,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股票、债券、保险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指引。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领导金融工作的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取得了重要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作了高度概括:“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八个坚持”,是我们党对金融本质和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奋力开拓的这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来之不易。实践充分证明,这是一条前无古人的创新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中国国情的鲜明特色,明确了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既有世界观,又有方法论,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把握金融发展规律,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围绕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作出重大部署。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必须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金融系统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全面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扎实做好重点工作,确保工作部署落实落地。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催人奋进,金融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锐意进取,求真务实,沿着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扎实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易纲委员: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易纲委员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金融政策与财政等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并对经济运行的部分关键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
一是总量上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足够的支持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保持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着力解决结构性的堵点、难点问题,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多向改善民生和促进消费倾斜。
二是切实推动全社会增加资本金投资。把增加社会资本金投资和融资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处理好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关系,研究推动保险资金、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线资金入市。
三是建议设立房地产预售资金保险机制,允许房企依法合规动用一定比例的预售监管账户资金。支持房企把楼盖好,按质按时交到购买者手中。对房企预售资金使用开展专项审计,确保预售资金依法合规使用。
四是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和国际金融规则制定,并在相关国际合作中提出中国方案。
来源:新华社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起学习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16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赵乐际、王沪宁、丁薛祥、李希,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开班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主持开班式。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
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起学习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就是: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几条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是体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有机整体。
习近平强调,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习近平指出,要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关键在于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法,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地要立足一域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起学习

谋全局,落实好属地风险处置和维稳责任。风险处置过程中要坚决惩治腐败,严防道德风险。金融监管是系统工程,金融管理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都有相应职责,要加强监管协同,健全权责一致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严厉打击金融犯罪。
习近平强调,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稳慎把握好节奏和力度。要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中金融领域相关规则,精简限制性措施,增强开放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规范境外投融资行为,完善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要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要守住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线。
习近平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习近平最后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金融思维和金融工作能力,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蔡奇在主持开班式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视野宏阔、论述精辟、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起学习

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对于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正确认识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深化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全面增强金融工作本领和风险应对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党员副委员长,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党员副主席以及中央军委委员出席开班式。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管理的金融机构、企业、高校,解放军各单位和武警部队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研讨班。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及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开班式。
来源:新华社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起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要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起学习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起学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起学习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起学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起学习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起学习

来源:新华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起学习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视野宏阔、论述精辟、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对于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正确认识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深化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全面增强金融工作本领和风险应对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统筹谋划,推动金融事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领导金融工作的实践中,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重要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条中国特色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起学习

金融发展之路来之不易,是党中央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奋力开拓出来的,是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充分彰显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习近平总书记以“八个坚持”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作出精辟概括,指出“这几条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是体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有机整体”。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领导的金融事业归根到底要造福人民;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只有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才能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要深刻认识到,坚持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起学习

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对于我们党奋力开拓的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增强金融思维和金融工作能力,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锚定目标、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来源:人民日报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起学习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任务、实践要求等重大问题,强调“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事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改革开放有序推进,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监管得到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效率大幅提升,金融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满足人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已成为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第二大保险、股票和债券市场,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普惠金融走在世界前列,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满足,金融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起学习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这是党中央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部署。在这次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强国作出了深入阐释:“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这为在新征程上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进一步明确了战略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正确认识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不断增强做好金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自觉的行动、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金融强国建设,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这深刻揭示了建设金融强国的内在要求、实践路径和主攻方向。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科技金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起学习

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
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锚定既定目标、保持战略定力,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来源:人民日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李强作总结讲话,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出要求。

会议认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会议认为,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严控一般性支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会议强调,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二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优化消费环境。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培育发展新动能。完善投融资机制,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
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
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五是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六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七是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八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九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要全面贯彻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注意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要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取向,在政策实施上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在政策储备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在政策效果评价上注重有效性、增强获得感,着力提升宏观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效果。要讲求工作推进的方式方法,抓住主要矛盾,突破瓶颈制约,注重前瞻布局,确保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协同配合,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要不折不扣抓落实,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要雷厉风行抓落实,统筹把握时度效。要求真务实抓落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并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会议要求,要做好岁末年初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会议号召,全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央军委委员等出席会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管理的部分金融机构和企业、中央军委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来源:新华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详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走势?此次会议围绕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释放哪些重要信息?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会后第一时间接受中央主要媒体采访,深入解读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应当前经济热点问题。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实现 明年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
问:今年经济运行有何特点?如何看待明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明年经济形势作了深刻分析。我们理解,概括起来讲,今年我国经济运行呈现“一高一低两平”的特点,即增速较高、就业平稳、物价较低、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实现。一是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有机构和专家学者预测,全年经济增长5.2%左右,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今年我国仍是全球增长的最大引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1/3。二是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降到5.2%左右、比去年低0.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格指数上涨约0.3%。三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出口额同比基本持平,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有望维持在14%左右的水平。四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明年我国经济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从国际看,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政治纷争和军事冲突多点爆发。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据国际机构预测,明年世界经济和贸易整体上不如疫情之前。从国内看,经济大循环存在堵点。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不够强;部分新兴行业存在重复布局和内卷式竞争,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企业存在不愿投、不敢投现象;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化解多年积累的房地产、地方债务、金融风险需要一个过程。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机遇。一是我们拥有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随着社会预期逐步改善,高储蓄将逐步向消费、投资转化。二是宏观政策会对经济恢复持续提供支撑。今年增发一万亿元国债,以及降准降息、减税降费等政策效应将在明年持续释放,明年还将出台新措施,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形成叠加,有力推动经济恢复向好。三是政策空间仍然较足。我国物价较低,中央政府债务水平不高,加力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有条件的。四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注入强大动力。我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不断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五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蕴含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机遇。人工智能、商业航天、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领域技术加快突破,绿色发展推动生产消费加速转型,这些将催生产业变革,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总的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不断集聚增多,我们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问:会议提出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明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有哪些考虑?
答:实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我们理解,工作指导上要把握好几点。
第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是大局和基础,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进是方向和动力,要有力进取,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不断积累更多积极因素,实现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同时,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稳扎稳打,把握好时度效,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第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严控一般性支出,真正把资金用在刀刃上。要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和额度分配,合理扩大用作资本金范围。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要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第三,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这个表述有两方面新意,一是把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排在货币供应量前面,因为这一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紧密;二是把以往的“名义经济增速”改为“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这样可以更好统筹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的目标要求,并强调价格水平是货币政策的重要调控目标。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第四,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比如,在化债进度、补充银行资本、政府债券发行等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加强配合。会议第一次提出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这对加强政策协同具有很强针对性。要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强化预期管理,与宏观调控政策同频共振,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三驾马车”协同发力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问:目前我国需求不足的问题较为明显,明年如何实现“三驾马车”协同发力,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答:明年要加强需求侧管理,有效驱动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使生产能力有用武之地。必须统筹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并带动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实现“三驾马车”协同发力,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财政政策中,提出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货币政策中,提出要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落实好这些宏观政策要求,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就能够有效扩大总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是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明年要努力促进居民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要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和消费场景的投资。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方面潜力很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的必然要求,在政策上适当支持引导就能够释放很大的需求。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等领域,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和重大项目建设。要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
三是积极稳定外贸基本盘,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要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要巩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信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发挥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优势,支持外资企业继续“在中国、为世界”,深度参与国际大循环。
问:今年以来我国吸引外资规模有所下降,外界炒作“外资撤离中国”。引资规模波动的原因是什么,未来走势如何?下一步有哪些举措更大力度吸引和用好外资?
答:受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持续低迷、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今年前10个月我国吸引外资规模同比下降9.4%,但金额仍处于历史高水平,特别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加快,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增长32.1%,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9.5%,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荷兰等发达国家对华投资大幅增长。
对于近期外资数据出现的波动,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一是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地缘政治风险显著上升,一些国家推动产业和资金回流,出台涉华投资限制措施。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出台大力度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国际竞争愈加激烈。二是疫情造成的冲击和影响。疫情阻断了线下考察交流,造成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误读,影响了投资决策。三是随着国内发展阶段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低成本优势弱化。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比较优势变化发生梯度转移,这是经济因素决定的,也是正常的。
展望未来,我们吸引外资仍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一是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中国人均GDP已超过1.2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已有4亿多人,全球规模最大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这些都构成了一个规模巨大、增长性强的国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市场,将为各国企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和合作机遇。很多外资企业表示,中国市场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二是完整产业体系的支撑力。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的国家,产业配套能力和集成优势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三是新发展格局的聚合力。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外资企业在联通国内国际循环、优化配置资源要素方面发挥着独特的纽带桥梁作用,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一是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结合高水平经贸协议谈判,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开放,努力破除影响外资准入的隐性壁垒,保障内外资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二是积极回应外资企业诉求,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促进公平竞争,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三是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在近期宣布的单方面免签政策、互免签证安排、加快恢复国际航班等基础上,切实打通堵点,提升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便利化水平。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问: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内涵,怎样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答: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到地方考察调研,多次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技术层面要补短板、筑长板、重视通用技术。产业层面要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具体而言,有6个方面的政策举措。
一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三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四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真正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应用场景丰富和创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收益放大的独特优势。五是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导向。六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与全球企业和人才共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问:我们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答: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关部门和地方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有效应对一些国家不断升级的遏制打压,科技和产业领域涌现了不少里程碑式成果。此次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领会好、落实好会议精神,重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们所讲的新型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既要发挥好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也要发挥好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要加快补上工业化基础、深层次积累等方面的差距,不断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安全水平。
二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要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脑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鼓励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要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加快实现转型升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三要凝练产业需求,优化创新体系布局。要根据产业的当下急需和长远发展需要,再凝练部署一批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不断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进一步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体系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要通过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
此外,备受关注的锂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行业近年来发展比较快,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较强竞争力。要大力支持企业深度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推动优化行业技术标准,营造良好竞争环境,实现符合市场规律的优胜劣汰。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加大政策落地力度
问:今年中央推出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目前落实情况和成效如何?怎样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
答: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随后,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举措,形成了“1+N”政策体系。目前,这些政策举措正在抓紧落实落地,民营经济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进一步进行部署,再次强调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领会好、落实好会议精神,要完善相关政策举措,加大政策落地力度,着力让民营企业可感、可及。
一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推动民营企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二是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标志性举措。开展招标投标领域涉民企歧视专项治理,清除所有制打分等歧视性做法。推动健全民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体制机制,破解民企融资难题。优化民企信用修复和服务机制。在查办涉企案件和异地办案中依法维护民企合法权益。
三是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在重点行业建立公共研发平台,支持民营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加大高端装备、智慧物流、绿色低碳等领域应用场景开放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新场景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创新政策环境,有效实现民营企业创新产品优质优价、创新者获利。
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问:我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周期,中央提出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明年政策侧重点是什么?
答: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及发展走向受到各方面高度关注。这次会议对做好明年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房地产工作作出了专门部署。领会好、落实好会议精神,需要着重把握好三方面内容:
一是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今年以来,各有关方面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陆续出台了首套房“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和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率”“支持金融机构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效果。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仅11月份以来,工、农、中、建、交等五大银行向非国有房企投放开发贷款300多亿元,其中近两周投放了140多亿元。下一步,要持续关注房地产市场走势,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惜贷,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要切实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确保在建项目顺利完成。经过各方共同努力,防风险、稳市场的政策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二是抓紧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这是党中央根据房地产发展新形势作出的重大部署。“三大工程”既是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又有利于带动房地产相关投资消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目前,有关工作已经启动。下一步,要抓紧完善各项配套支持政策,尽早推动一批项目落地实施,形成实物工作量,见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次会议就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要在推进“三大工程”建设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工薪收入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要针对房地产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奠定良好的体制基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转型期,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持续发展仍然有广阔的前景和坚实的支撑。随着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持续落实,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实施,相信一定能够有效化解风险,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问:这次会议对防范化解风险做了哪些部署,如何防范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
答: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不久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领会好、落实好会议精神,需要把握三方面的原则:
一是要统筹风险化解与稳定发展的关系。债务风险高的地区要边化债边发展,在债务化解过程中找到新的发展路径,要更大力度激发民间投资、扩大利用外资。债务风险较低的地区要在高质量发展上能快则快,特别是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二是要全面加强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严格财政监管,加强财会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要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地方政府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各方面要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和非法金融活动,要及时出手,坚决打击。
三是要坚持系统观念,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要善于盘活存量资产,抑制增量风险。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总的看,尽管当前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但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只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和工作方法,风险仍是可防可控的,一定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来源:新华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一图读懂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来源:人民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强信心 促发展丨定调2024!从这四种关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月11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定向领航。
会议指出,“要全面贯彻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注意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速度与质量:“稳”是基础  “进”是目标
对于2024年经济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并提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2023年以来,我国经济战胜困难挑战、顶住下行压力,经济恢复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特征,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保持经济增速稳中有进的同时,我国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实。围绕明年推动高质量发展,会议提出九项重点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占据首要位置。数据显示,中国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突破8000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指出,稳一定是有进的稳,除了要求我们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也要加速推进制度型改革、结构性调整,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动能,以这种新动能、新动力维护经济发展的稳定态势。
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先立后破  转换模式
本次会议对经济工作增加了“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今年,宏观经济各个领域恢复程度不同,宏观经济数据和微观主体之间感受也呈现出差异。一方面,宏观经济数据持续向好,另一方面,部分微观主体对于经济恢复的感受不明显、不深刻。如此冷热不均的“温差”,引发了一定关注与讨论。
对于“温差”说,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的综合性和微观主体感受的局部性。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例,统计数据采用一揽子代表性商品与服务,包含了居民消费过程中的大部分品类,而老百姓日常感受到的往往是单一品种的价格变动。
当下,中国经济走过高速增长的阶段,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着长期的结构调整:以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在迅速崛起,而以房地产及其关联产业为代表的“传统生产力”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带来的阵痛,也使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受到一定影响。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会议提出“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立后破”,目的是要做好新旧模式之间的衔接和切换,避免之前出现过的盲目求快或一刀切的做法。涉及到“立”和“破”的领域,除了能源结构之外,还包括经济新旧动能、房地产发展模式等。预计在新机制正式成型之前,原有的模式还将运行一段时间。
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
“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重点时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拉动消费又促进投资,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促进和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良性循环,对于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98元,同比实际增长5.9%,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一系列促消费、稳投资政策举措持续发力显效。前三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113%,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3.2%,对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发挥了“助推器”“稳定剂”作用。
会议也在扩内需方面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与以往表述相比,重点强调了“有潜能”“有效益”和“良性循环”。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一方面,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提升消费的关键在于有效提升居民收入,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关政策举措值得期待。另一方面,在有效投资转化为实物工作量的过程中,也会通过商品或服务购买等链条传导,有效带动收入增加、消费扩大,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他认为,从供给端来看,本次会议要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优化消费环境。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于消费的需求更加丰富,通过营造更好的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供给的质量和多样性,有利于居民消费意愿的不断提升。
发展与安全:一体两翼  彼此支撑
会议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五个必须”,指出“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高水平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高质量发展是高水平安全的保障,两者互为条件、彼此支撑。从群众安全感达98.62%,我国长期处于全球命案发案率最低国家行列;到粮食生产连获丰收,能源资源供应稳定;再到出台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一批政策举措,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我国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不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
发展是保障安全的根本途径,而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当前,数字安全已经成为产业数字化的底板工程和助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前提,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指出,新形势新格局下,安全行业要实现自我突破和自我升级,以“上科技高山”的成果进一步“下数字化蓝海”,基于“安全即服务”的理念推动安全普惠,着力将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起学习

全打造为大数据、5G、算力一样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邱霞表示,从整体上看,一个国家必须要通过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才能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更好保障自身安全。从具体领域看,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运用最前沿的科技来增强国家安全保障能力,而科技水平的提升需要良好的发展基础作支撑。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来源:光明网

175

自学内容

第二部分

       一起学习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去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对这一目标进行了全面阐述,强调“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思想深邃、视野宏阔,指明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前进方向,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建设金融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胸怀“国之大者”,切实增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使命担当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目标任务。金融系统是建设金融强国责无旁贷的主力军,必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刻把握建设金融强国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推动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深刻认识建设金融强国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金融强国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 
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国建设密不可分,并且服从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二者是局部服从整体、具体目标服务于总目标的关系。现代化强国必然是金融强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强大金融体系的关键支撑,金融强国建设也只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才能实现。金融系统必须强化使命担当,把建设金融强国作为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具体方式和直接体现,把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根本目的,坚决以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深刻认识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背景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复苏之路曲折漫长,国际金融环境更加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金融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坚实基础,同时信息技术革命、人口结构变化、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发展对金融结构、服务、效率等提出新要求。建设金融强国必须立足“两个大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着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深刻认识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路径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我们要建设的金融强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金融强国。这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基本要义,即“八个坚持”,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而取得的重大成果。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一条前无古人的创新之路,既遵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是具有科学理论指导、已经被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被实践证明的正确道路。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守正创新,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奋力攻坚克难,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建设金融强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按照分阶段目标持续推进,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当前,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以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夯实金融强国建设基础。
以稳妥有效风险防控守护金融安全。坚持“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妥处存量、严防增量,有力有序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加强中央和地方协同,完善风险处置策略方法,强化风险处置资源保障,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强化风险源头防控和监测预警,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以严密过硬监管保障金融稳定发展。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按照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建立兜底监管机制的要求,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严密监管机制。提升监管能力水平,及时调适监管理念、改进监管方法。推动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严格执法、敢于亮剑,确保“监管姓监”。建立健全监管问责机制,强化“对监管的监管”。
以优质高效服务夯实金融发展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民生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迎难而上,支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绿色金融乘势而上,完善政策、标准和产品体系,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普惠金融雪中送炭,持续加大对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提高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养老金融健全体系,丰富金融产品服务供给,加大对健康和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支持。数字金融把握机遇,加快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和竞争力。
以系统协同改革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强化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功能。建立健全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坚守宗旨、回归本源,找准定位、优势互补,切实增强竞争和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建立健全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建立健全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加强统筹规划,完善监管标准和运营要求。
以更高水平开放增强金融发展动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中金融领域相关规则,精简限制性措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施,增强开放政策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守住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线。
以严格公正法治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加强金融领域重要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加快补齐新兴领域制度短板,发挥司法解释、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填补空白的作用。加大金融法制执行力度,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优化金融领域信用环境,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坚决打击逃废债行为,压实第三方中介机构专业把关责任。引导金融系统树牢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匡正行业风气。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在金融系统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坚持契约精神,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做到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处理好功能性和营利性的关系,履行好社会责任。做到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不超越承受能力而过度冒险。做到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开展创新,不搞自我膨胀的伪创新。做到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严格遵纪守法,遵守监管要求。
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
党的领导是坚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和建设金融强国最根本的政治优势。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切实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
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彻到金融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关键是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关键是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关键是落实属地责任。
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真功见实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化对金融发展规律和形势变化的理解把握,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锲而不舍健全金融系统党的组织体系。着力建立完善金融系统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推进党组织建设贯通各个层级、覆盖各个领域、抓实各个环节。推动金融系统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不断提高党的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切实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始终不渝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选优配强金融系统干部队伍。加强金融系统干部理想信念教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育,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
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落实金融系统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坚决破除“精英论”“特殊论”“例外论”等错误思想,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把狠抓“地毯式”巡视整改作为工作抓手和切入点,将金融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
持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严格按照“九个以”的实践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赢金融领域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使命催人奋进,奋斗正当其时。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发有为、实干担当,为把金融强国蓝图变为现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1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介绍了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这是党中央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部署。
潘功胜表示,建设金融强国是一个长期目标,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基本逻辑,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增强和完善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持续健全金融法治,提升金融制度和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可预期性。统筹推进深层次金融改革和金融高水平开放,持续推动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提升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加强与开放水平相适应的金融安全能力建设。
“我们将更加聚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围绕货币政策、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金融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国际金融治理与合作、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融管理和服务等职责,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持续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结构、布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潘功胜说。
潘功胜表示,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将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好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要求,继续为实体经济稳定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二是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经中央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将设立信贷市场司,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三是稳妥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能力建设,推动建立权责对等、激励约束相容的金融风险处置责任机制。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配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稳妥有效化解重点领域和重点机构的风险。四是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一方面,深入推进金融改革。着力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金融市场,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融资服务。另一方面,坚定不移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深化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拓展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五是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深化国际金融合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货币政策仍然有足够空间,将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今年货币政策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仍然有足够的空间,我们将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潘功胜表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从四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总量上保持合理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流动性投放工具,为社会融资总量及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二是价格上兼顾内外均衡。在利率方面,货币政策操作坚持以我为主,推动信贷定价基准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在汇率方面,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三是结构上注重提升效能。要更加注重处理好总量与结构、存量与增量的关系,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四是政策协调上形成合力。当前政府债券发行成本低,居民持有政府债券比例较低,购买政府债券还有提升的空间。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障政府债券大规模集中发行、支持投资项目建设方面有充分条件。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通过改革的方式,增强利率政策的针对性和协同性,以我为主,内外平衡,进一步发挥利率政策在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中的积极作用。”宣昌能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合理把握利率水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平,继续结合对未来物价变动趋势的判断,前瞻性把握好实际利率水平,保持与实现潜在经济增速的要求相匹配。同时,继续配合有关部门清理规范银行不合理的涉企服务收费,切实降低企业的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2023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2%。今年物价水平将如何变化?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组织预测,随着内需持续好转和外部价格形势变化,2024年中国的价格水平将温和回升。”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中,将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是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要坚守货币政策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二是优化金融资源投向。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同时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的消费融资需求;三是加强金融政策和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要发挥政策合力,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消费驱动战略,着力支持扩大内需,推动供需匹配,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在汇率方面,潘功胜表示,我国经济具有良好稳固的基本面,保持长期向好的总体趋势,这是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重要基础。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汇率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与此同时,坚持底线思维,丰富应对工具,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
“去年9月以来,外资连续4个月净增持境内债券已经累计超过640亿美元,我们预判今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稳定性将进一步提升,经常账户将保持合理规模顺差,而且资本项下外资流入将更加活跃。”朱鹤新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将不断深化外汇便利化改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态势。(记者吴秋余)
来源:人民日报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2023年,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货币信贷总量保持较快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21.58万亿元,增量已超2022年全年。
2023年10月下旬我国宣布年内调增1万亿元按项目管理国债,赤字率调增至3.8%,市场信心得到提振,伴随政府债券发行加快,基建项目配套贷款需求也相应增多。“贷款走势平稳反映出经济延续回稳向好态势,政策出台及时有力。”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1月和12月贷款单月增量看似比上年同期略有少增,但却是在房地产市场重大转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等重点领域防风险进程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取得的,信贷仍保持平稳增长实属不易。邹澜认为,观察货币信贷数据,宜将考察周期拉长一些,不能只看某个时点的数据。要客观全面分析信贷支持经济力度,综合累计增量、余额增速等指标科学研判。此外,在我国货币信贷存量较大的背景下,要更多关注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谈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如何落实好这一要求?邹澜表示,我们将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总量方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一方面,科学区分把握影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短期和中长期因素,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准备金等基础货币投放工具,熨平短期波动,为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防止资金淤积,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货币市场平稳运行。
另一方面,按照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要求,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保障政府债券顺利发行,继续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和金融债券市场发展,持续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在信贷需求总体偏弱的背景下,支持金融机构围绕九大重点任务,积极挖掘信贷需求和项目储备,多措并举促进贷款合理增长,落实逆周期调节的要求,引导金融机构科学制定全年信贷安排,统筹衔接年末年初贷款投放,适度平滑季度月度波动。
在结构方面,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加快适应信贷需求结构重大变化,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切实做到有增有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换。增的方面,要进一步提升货币信贷政策引导效能,紧扣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好高质量发展。减的方面,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债务重组、市场出清等方式,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更好发挥存量贷款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在价格方面,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022年以来,中美货币市场隔夜回购利率倒挂扩大到近4个百分点,中美十年期国债利率倒挂一度超过2个百分点,中美金融周期错位给国内利率政策带来挑战。中国人民银行兼顾内外平衡,优先考虑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在全球央行加息背景下,7天回购政策利率2023年又累计下行了0.2个百分点,实际利率总体低于实际经济增速。“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我为主,实施好利率调控,保持利率水平与实现潜在经济增速的要求相匹配。”邹澜说。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明显回升,全年波动水平与国际主要货币基本相当,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也稳中略升,较好发挥了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邹澜强调,未来将继续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同时坚持底线思维,综合施策、稳定预期,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自2019年8月推进以来,企业贷款利率已逐步降至目前4%以下的历史低位,较改革前下降1.5个百分点。房贷利率也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202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还指导金融机构批量大幅调降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量首套房贷利率。此外,在改革初期贷款利率呈较大幅度下降时,金融机构未能灵活调整存款利率,存贷款息差大幅收窄,客观上限制了贷款利率继续下行的空间。2022年以来,通过加强自律管理,逐步形成了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调整机制。
“我们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在保持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性和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的前提下,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机构主动调整存款利率后,政府债券收益率对居民家庭的吸引力明显提升,我们将指导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柜台债券市场,提升服务能力,既为居民家庭提供更多投资选择,也进一步疏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多元化渠道。”邹澜说。
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使用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经营主体在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和国际收付的需求也在上升。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在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等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介绍,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顺势而为,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导向,坚持市场驱动、互利共赢,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制度安排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为境内外主体持有、使用人民币营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人民币国际使用取得新进展。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一是完善人民币国际使用政策支持体系,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升。聚焦让贸易投资更加便利化,先后出台稳外贸稳外资、新型离岸贸易、外贸新业态业务、境外贷款及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等跨境人民币支持政策。2023年1月至11月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48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货物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占比为25%,为近年来最高水平。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1月份,人民币上升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
二是稳妥有序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人民币投融资功能增强。成熟和开放的金融市场,可以为货币持有者提供投资渠道和流动性管理手段。中国人民银行与相关部门持续深化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近年来相继开通并优化沪深港通、债券通、沪伦通、跨境理财通等互联互通渠道,完善合格投资者管理政策,便利境外主体发行熊猫债。我国股票、债券先后被纳入主要国际指数,人民币投融资环境持续改善。2023年11月末,境外机构持有境内金融市场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规模合计9.4万亿元。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的占比升至第二位。
三是顺应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需求,人民币储备货币功能提升。便利境外央行类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目前已有80多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人民币储备规模占比为2.45%,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已达12.28%,排名第三位。
四是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离岸人民币交易更加活跃。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的货币互换协议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升级为常备互换安排,这为离岸人民币市场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流动性支持。离岸人民币产品创新不断涌现,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股票可以使用人民币分红派息,香港交易所正式启动股票“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近期,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5万亿元。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调查,近三年来人民币外汇交易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由4.3%增长至7%,成为上升速度最快的货币。
五是夯实人民币国际使用基础设施,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网络更加高效、便捷。目前已在30个国家和地区授权了32家人民币清算行,覆盖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服务区域扩大、服务水平提升,2023年国庆中秋假期CIPS首次实现长假“不打烊”,持续为境内外客户提供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服务。
六是积极推进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双边货币合作更加深化。202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更多“走出去”,主动讲好“人民币”故事。近两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与部分经济体央行或货币当局新签或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印尼央行的本币结算合作(LCS)机制运行良好。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签署的有效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共31份,在便利双边贸易投资、维护地区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便利化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注重统筹市场发展和风险防范。加强事中事后管理,建立健全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预警体系。压实银行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第一线的职责,有效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李斌说。
下一步,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哪些考虑?李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斌表示,当前,人民币已初步具备国际化使用的网络效应,经营主体对人民币使用的内生需求增加。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中国人民银行将更加注重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质量和水平,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使用,进一步便利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使用,更好满足经济主体交易结算、投融资、风险管理等市场需求。
第一,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继续做好制度设计、政策支持和市场培育,加强本外币协同,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基础性制度安排和基础设施建设,便利经济主体在对外贸易投资中更多使用人民币,增强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第二,坚持互利共赢,稳妥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全面制度型开放,增强透明度、规则性和可预期性,进一步提高我国外汇和金融市场开放和准入程度,提高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丰富风险对冲工具,构建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融资环境。
第三,继续稳步推进央行间双边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合作,发挥好货币互换对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和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加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提高人民币清算效率和安全性。
第四,推动境外人民币市场建设,完善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供给机制,丰富离岸人民币风险管理工具,完善境外主权债券发行长效机制,丰富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巩固和提升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提升其他离岸人民币市场功能。增强人民币清算行职能、优化清算行全球布局,发挥好清算行积极作用。
第五,加强跨境人民币业务监管,强化事中事后监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和非现场检查能力建设,加强现场检查工作。进一步完善跨境资金流动评估预警体系,健全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筑牢“防波堤”,保障人民币国际化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数据显示,2023年9月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53万亿元,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410万亿元,资产占比超过九成。从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看,3992家参与评级银行中有3655家处在安全边界内,资产占全部参评银行总资产的98.3%,其中24家主要银行一直评级优良,资产规模占银行业总资产约70%,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压舱石”。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介绍,201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会同各相关部门和地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依法处置风险程度高、严重威胁金融体系稳定的重点高风险集团,稳妥处置对金融体系有较大风险外溢性的中小金融机构,有效压降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将互联网平台企业金融活动全部依法纳入监管,全面清理整顿金融秩序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一批影响大,带有紧迫性、全局性的突出风险点得到有效处置,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孙天琦说。
2023年9月末,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和流动性比例分别为14.77%、207.89%和65.15%,在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开展的银行机构压力测试结果表明,我国银行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强。
孙天琦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我国金融体系将更加健康稳健。高风险银行改革化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数量较峰值明显下降。“目前,我国存款保障水平保持高位,存款保险可为99%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较好守护了老百姓‘钱袋子’。随着金融科技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将持续优化重组,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预计到‘十四五’期末,高风险银行将降至200家以下。”孙天琦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据介绍,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全国高风险银行337家,资产占参评银行资产的比例为1.7%。从近6年变化趋势看,2019年三季度高风险银行600多家,达到峰值,目前压降几乎过半。在风险化解中,金融机构、地方党委和政府、存款保险和其他行业保障基金、监管部门和央行,都依法充分发挥了各自的积极作用。余下存量高风险银行的改革方向和化险思路已经明确,正在稳步推动落实。
孙天琦表示,我们将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
一方面,进一步发挥好压力测试作用,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体系,对新增高风险金融机构建立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制度,明确整改期限和要求,实现风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另一方面,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发挥好存款保险专业化、常态化风险处置职能,丰富存款保险风险处置措施和工具,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记者姚进)
来源:经济日报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领域的重大任务、重大举措作出了重要部署。下一步金融领域工作重点有哪些?近日,总台央视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
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将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潘功胜: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潘功胜: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
潘功胜表示,要坚持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促进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权威访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深化金融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度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围绕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采取了系列举措,目前看这些措施效果如何?对此,潘功胜表示,今年以来货币信贷总量保持较快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
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前瞻性加大了货币信贷政策的实施力度,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中长期资金超过1万亿元;两次降低政策利率,带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调整完善房地产金融政策,调降首付比、房贷利率下限、优化住房套数认定标准;指导商业银行调整存量房贷利率。两次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延长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6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潘功胜: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统筹运用好总量和结构、数量和价格工具,更有力度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总量上流动性合理充裕,9月末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保持10%左右的较快增长。
结构上更加优化,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速连续4年高于20%,授信户数超6000万,较2019年末增加一倍,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3%,绿色贷款同比增长37%,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8%。
价格上稳中有降,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2%,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潘功胜:下一步,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衡的关系,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着力为实体经济稳定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运行情况如何?中国人民银行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有哪些重点?
潘功胜说,截至2023年6月末,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4.7%、1.62%和206%,根据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绝大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稳健。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潘功胜:目前,中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金融机构经营和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房地产金融风险可控
潘功胜表示,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正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等领域的金融风险隐患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潘功胜:房地产市场方面,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转变,住房需求中枢水平、住房市场交易结构以及行业模式都面临一些深刻变化,房地产市场正从增量市场为主向增量存量并重过渡。总体看,这一过程对金融体系外溢性有限,房地产金融风险可控。
潘功胜表示,今年以来,金融部门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出台了多项金融政策,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加快构建房地产业新发展模式。长期看,我国城镇化仍处于发展阶段,居民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较大,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以为房地产市场和行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我国政府债务水平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
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也密切关注地方债务问题,总的来看,我国政府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潘功胜:在地方政府性债务方面,总的来看,我国政府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从结构上看,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轻,大部分地方债务水平也不高,并有较多资源和手段化解债务风险。
潘功胜表示,近期有关地方采取盘活或出售资产等方式,积极筹措资源用于化解债务,取得了较好效果。金融管理部门也积极行动,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市场化方式,稳妥支持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并依法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潘功胜: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完善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平稳有序推动重点区域和重点金融风险处置,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推动金融稳定立法,加快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建设,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有坚实基础
近几个月,受多种因素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加大。如何看待当前的汇率形势?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又将如何应对汇率波动呢?
潘功胜表示,影响汇率的因素很多,首先是经济基本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面,这是最根本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潘功胜: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是有坚实基础的。从趋势上看,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第二是国际金融环境。国际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此轮加息接近尾声,美元持续升值的动能减弱。本轮加息周期的完整信息在逐步消化。
此外,人民币资产的投资价值和吸引力也是影响汇率的因素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潘功胜:中长期看,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动能不断激活和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人民币资产投资属性和避险属性凸显,人民币资产展现出良好的投资价值。8月下半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对一篮子货币相对强势,升值幅度在2%以上。
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潘功胜:人民银行、外汇局作为外汇市场的监管者,在面对市场变化时更加从容,经验更加丰富。下一阶段将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止单边预期的自我实现,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稳步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
近年来,我国金融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目前金融对外开放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又有何考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大幅放宽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2018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推出了50多条金融业开放措施,吸引外资来华设立了超过110家金融机构。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积极推进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潘功胜:“债券通”“互换通”平稳高效运行,债券市场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境外投资者入市投资便利性不断提升。到2023年9月末,境外机构持有我国债券3.3万亿元人民币,较五年前增长200%。
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投融资货币、储备货币的功能不断增强,已初步具备了国际使用的网络效应,为境内外主体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货币选择。
潘功胜表示,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潘功胜: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牵头二十国集团可持续金融工作,参与国际清算银行人民币流动性安排。今年,中美、中欧还成立了金融工作组,就经济和金融领域相关问题与美欧加强沟通和合作。
潘功胜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同时,坚持多边主义原则,以建设者、贡献者的角色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惠及约1.5亿人
在采访中,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适时调整优化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房贷利率政策,推动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目前看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工作已基本完成。
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在因城施策原则下,有序实现房贷利率政策的双向动态调整。既体现房地产市场区域特征,也有利于稳定政策预期。
同时,引导降低新发放房贷利率,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2023年9月,新发放房贷加权平均利率4.02%,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
此外,推动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潘功胜:我们把存量房的贷款利率就给它调降下来,让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相互协商,调降的幅度平均大概是0.8(个百分点),所以我们也算了一下,它大概是5000万户家庭,一共是大概1.5亿人,每年节省的,家庭节省的利息支出大概是1700亿元,是金融为民的一个最具体的体现。
来源:总台央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
连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大家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实践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发展方向思路、具体工作举措,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金融力量。
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会议传递出的信息令人振奋、引发共鸣。
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突破百万辆大关,一批新能源企业集聚……在制造业重镇江苏常州,金融部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金融活水润泽产业发展沃土。“随着金融加速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江苏省工信厅产业转型升级处处长熊斌谦深有感触地说。

为强国复兴伟业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明前进方向、凝聚信心力量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与会同志表示,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金融部门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领域发力,取得一系列来之不易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此次会议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并系统阐述其本质特征,引发普遍关注。
“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表示,党领导下的新时代中国金融事业在实践上不断丰富、认识上不断深化,取得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并将在持续探索中进一步完善。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傅勇认为,“八个坚持”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精髓要义,为做好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期,金融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傅勇说。
擘画高质量金融服务“路线图”
“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聚焦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彰显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取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第一时间学习了会议精神,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张文才愈发明晰了未来前进的路径:“我们将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独特优势和关键作用,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为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金融力量。”截至目前,进出口银行“一带一路”贷款覆盖超130个共建国家,贷款项目累计拉动投资超过4000亿美元。
“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此次会议强调的这一点,令广东省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邱亿通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高标准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筹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拓宽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近年来,广州推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取得积极成效。“我们将聚焦发展大湾区特色金融,强化跨境金融业务合作,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参与大湾区产业发展及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广覆盖、高效率的金融支持。”他说。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为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会议明确,“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这是金融行业的重要使命,也是发展良机。”中国人寿集团首席投资官王军辉表示,养老金融不仅是国家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养老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坚强的市场后盾,不仅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对于促进共同富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商银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负责人李夺说,工行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将进一步推进绿色金融建设,从产品、管理和赋能等方面积极推动绿色金融体系提档升级,实现绿色金融产品更“全”、绿色贷款结构更“优”、绿色金融管理更“智”、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风险防控更“稳”、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更“广”、绿色金融布局更“新”。
锚定金融强国目标坚定前行
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目标、部署任务,为推动金融发展作出了系统指引。
方向已明,重在行动。
朝着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前行,要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把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既是以往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新时代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副院长李向军说。
他表示,通过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金融管理工作中的系统论和全局观,有利于保障中央对金融工作各项部署落地见效,也有利于集中力量在应对金融领域复杂问题上获得主动、赢得先机。
朝着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前行,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未来一个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政治经济金融形势仍然复杂多变。”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外汇局将深化外汇领域改革,有序扩大制度型开放,同时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永恒主题,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位一体管理,有效维护外汇储备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
朝着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前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必须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副教授于真认为,推进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谋划、综合施策,优化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环节工作,不断增强金融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本领。
蓝图已经绘就,实干赢得未来。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我们金融企业重任在肩。”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沈如军说,公司将持续推动国有重点金融机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进一步提高国有金融资本效益和国有金融机构活力、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党中央擘画的金融发展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来源:新华社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编者按
备受瞩目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对我国下一步金融发展方向和政策“定调”。即日起,中国经济时报围绕会议新亮点、新提法、新任务、新方向,约请智库专家撰写署名文章,进行解读分析。
第六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于近日在北京召开。与此前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不同,此次会议首次更名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组建后首次最高级别的金融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引导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同时全面加强监管、完善金融体制、防范化解风险,为未来金融高质量发展统筹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引。
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发挥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和维护金融稳定两方面作用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的根本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所在。会议指出,引导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体系,要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要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

如何以金融高质量发展统筹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在支持经济发展、保障金融安全、推动金融创新和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大型银行总资产达167.17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比重的41.6%,且呈持续小幅上升态势。此次会议指出要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在“做优”方面,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应围绕国家或区域重大战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继续增加民营企业金融供给,聚焦新兴产业集群、国家重点科技创新领域加强金融服务,持续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其整体信贷业务布局优化和战略转型,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在“做强”方面,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要依托规模优势,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全球化、综合化发展。健全集团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制,完善风险动态识别机制,增强风险主动识别能力,关注非传统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由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具有较高的系统性风险强度,要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明确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监管要求,同时满足国内国际双重监管标准,更加重视压力测试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从监管方角度,应进一步完善监管指标设计,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差异化监管要求,保持系统重要性银行充足的损失吸收能力。
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多、地域分布广,在服务地方经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4567家,其中中小银行机构数量占比达98.5%。一方面,会议充分汲取了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发展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的经验和教训,指出要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要求,应强化中小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门槛和股东准入核查监管,把牢股东准入关,加强事前监管的穿透性和有效性。同时,对于现有中小金融机构要通过兼并重组、改制等方式,积极推动农合机构、村镇银行化险整合,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会议指出要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即结合机构自身资源禀赋、发挥地缘优势,深入挖掘和发展当地客户需求,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差异化经营优势,支持属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此次会议指出要健全金融机构法人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需要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应把握时度效,扎实稳妥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坚决惩治相关的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
着力打造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统筹兼顾高质量发展与防风险
会议指出,着力打造现代金融市场体系,要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强化金融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通过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可以有效地将金融资源配置到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同时,市场机制可以分散、协调个体风险,对于维护金融稳定也具有显著作用。首先,需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上海、深圳证交所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提高市场透明度,增强投资者信心。通过降低投资门槛、优化投资品种和结构、提高市场服务水平等方式,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资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市场。在防范风险方面,监管机构要坚守主责主业,加强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依法将全部金融活动纳入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合法利益。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加强金融监管协同,打击“伪金交所”“伪私募”等非法金融活动,消除监管盲区。通过持续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健全防假、打假机制,严肃查处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和操纵市场等行为,严厉惩戒履职尽责不到位的中介机构,做到金融市场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
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对于支持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截至2023年10月末,我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达15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万亿元,债券市场持续扩容、新品种不断出现。未来应继续推进债券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满足不同类型和风险偏好的发行人、投资者需求。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市场信息披露管理、提高信息透明度,落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加强财政金融协同配合,保障国债顺利发行,支持地方政府规范融资。推进国债市场机制建设,提升债券市场化定价能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发展健全债券市场二级市场,及时识别和防范债券市场风险。逐步弱化隐性担保因素对于城投债等政府类债券风险溢价的影响,完善债券市场化定价机制,使之真正做到风险与收益相匹配。
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着力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首先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在地方层面,应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打造规则统一的金融市场,要明确监管政策和法规,推行相应业务规范和流程,进一步统一不同金融产品和服务应遵循的原则,确保市场参与者在统一标准下进行业务操作。积极推动中外金融标准协同,实现与国际主流标准和通行做法的接轨。在防风险方面,实现金融市场监管协同,建立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同监管机制,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加强部门、机构间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实现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监管,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实现相关信息共享和互通互联,提高监管效率和协同性。进一步健全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执法合力,提高监管威慑力。 
统筹兼顾经济稳增长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会议指出,目前我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乱象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要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会议着重明确了中小金融机构、地方债务和房地产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问题。
部分地方农合机构和村镇银行风险问题在近年开始浮出水面,2022年四季度人民银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评级的结果显示,农合机构、村镇银行风险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高风险机构数量分别为202家和112家。近年来,部分地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风险,村镇银行风险有所上升。尤其是2019年以来,部分区域的个别城商行、村镇银行先后曝出风险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件,部分经营失败机构被吸收合并或重组。包商银行事件和河南村镇银行风险事件集中体现出中小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失效、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方面,要着力构建中小资本补充长效机制,加大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深化农合机构化险改革,完善主发起行制度框架下的村镇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支持中小金融机构扬长避短,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另一方面,通过注入资本金、剥离和处置问题资产,支持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对部分高风险机构做到风险早发现预警、早干预处置,在风险处置过程中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近年来,部分区域地方债务的结构性、区域性风险凸显。会议提出,要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长效机制。一方面,采取多种举措帮助地方缓解债务困难。例如,中央财政在今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以帮助地方缓解债务压力,在部分地区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等,用以增强社会预期、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基于一揽子化债方案,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地方债务重组、展期降息,降低合理存量债务利息负担、稳妥缓释隐性债务风险,防止债务风险传导演化为经济金融风险。
鉴于国内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的变化,此次会议提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一方面,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更好地支持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在完善市场化住房政策的同时,推进城中村改造、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平急两用基础设施的“三大工程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应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稳妥推进房地产领域中长期风险缓释,防止房地产风险外溢影响。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金融强国应当具备的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前进方向,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建设金融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关键核心金融要素,既是检验金融强国的关键指标,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抓手。聚焦重点、真抓实干,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才能为金融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建设金融强国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强大金融体系的关键支撑,金融强国建设也只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才能实现。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民生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以优质高效服务夯实金融发展根基,就要重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都离不开金融支持。推动金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实现科技与金融相互促进、相互赋能,才能更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当前发展科技金融,其中一个重要方

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自学内容

       一起学习

方面在于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支持力度,助力破解“卡脖子”难题。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金融是金融行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抓手。比如,构建服务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支持框架,大力支持环保产业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稳步推进气候投融资创新。多措并举、精准对接,才能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普惠金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金融领域最直接的体现。发展普惠金融,应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的扶持力度,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日常经济活动需求,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是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切实举措。对金融行业而言,养老金融是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发展养老金融,应聚焦支持老龄化社会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提供多样化的适老型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对健康和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支持。
随着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日益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数字金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应促进数字经济与金融深度融合,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同时依靠数字化手段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金融监管水平。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面向未来,锚定目标、开拓进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我们一定能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来源:人民日报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