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一程春光潋滟,一季秋叶静好!《清泉录》壹点号10月电子刊请阅

其他分类其他2020-11-04
831

 壹点号原创优质内容选读 

2020年10月刊

诗歌:

你在悄然隐退
还改了名字
天空并不空荡
密垂的柿子
在枝头喧嚣着橘红色的热闹
我被你的情怀裹紧
遮蔽深秋的霜露
持续一个花期,不成问题
你深情的目光
灌注了我的生命
跋涉过鸟的无视,花的倦容
只是一种肌肤的伤痛
此时
枫叶正吻着一片天空
你喷薄的热情刮起了烈风
日子徐徐绽开
一枚枚成了精品
     

目录

01

02

03

文学时光馆

优秀生活观

影像纪录片

开篇

壹点号 乐之

秋在悄然隐退

1

文学时光馆

聆听文字的力量

这两位山大学人的父亲
曾在朝鲜战场保家卫国

#历史#

壹点号:吾球商业地理

2020清泉计划获奖长文46号

       小时候,对几乎发生在“眼前”的这场伟大战役,其实了解不深。那个时候,“打鬼子”更让孩子们感觉兴奋。今天回想起来,自己的身边就有这场战役的参与者。我的小姑爷就是其中一员。在世时,他很喜欢到我家走亲戚,然后搬一张凳子,坐在门口,和做篾货的父亲聊得口水横飞。每年年关时,我也总会看到他家中挂上乡里赠送的退伍军人挂历。小姑爷人不高,脾气也很好,我很难想象他当年是怎么扛上大枪和美国人硬刚的。可惜我未曾做过他的口述史,现在更是没有机会。每每想起,觉得很遗憾,也挺怀念他老人家的。

       好在身边还有不少英雄存在。前段时间,从大学老师周树雨的微信中看到,他那九十多岁高龄的老父亲,曾参加过上甘岭战役。跟周老师沟通得知,周老所在的部队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3团,该团即为光荣的黄继光团。根据周老的口述史,当年他19岁,在该团2营4连任指导员。他和部队是从驻地重庆出发,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在朝鲜战场,生活非常艰苦。我们没住过房子,夜晚都是在森林里挖地堡睡觉。冰天雪地,温度在零下40度左右,一不小心就会冻坏双脚。每天行军打仗,做饭的时间都没有,大家只能吃炒面喝凉水。水壶的水喝完了就吃雪。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打过了‘三八线’,把敌人赶到了汉城(即首尔)边上。”
       1951年下半年,周老的部队奉命撤出战斗,来到了五圣山下的上所里北山,在周老的印象中,“任务是打坑道。”很显然,一开始,大家对此不理解,想不通,“不少人发怨言说:放着仗不打,整天挖坑道,离开了战场,咋消灭敌人?不理解归不理解,命令还是要坚决执行的。我们连每个排负责打一个坑道。每个坑道短的一百多米,长的二、三百米,且至少要有三个出口。”

2020国庆节|放飞心灵和梦想
留住老家的味道

壹点号 驿运隋唐 相淮山居

#热点#

#最佳2020国庆征文#

2020清泉计划获奖长文47号

       回到家中,大姐、妹妹准备午饭。我要去烧锅,母亲不让。
       大姐夫已到家,爷几个坐在过底下闲拉呱。父亲说给我准备了礼物,让我走时带箱酒,兄弟姊妹六个,不必打架争抢,人人都有。
       妹妹给父母都配备了老年机,平时打电话方便。父亲经常接到推销产品的电话,诸如珍品邮票、酒水、保健药品之类。父亲说自己年老体衰,手里没钱,买不起。对方毫不松懈,持之以恒地邮寄过来些收音机、手表、水杯之类的小玩意,货到付款,也花不了几个钱。

        八月份,父亲接到了回馈老客户的电话,这次是推销酒水。去年,父亲经不住对方劝说,买了两箱,价格不是太贵,味道还凑合。今年,推销电话如期而至。这次的优惠力度更大,一箱六瓶酒只要10元钱,简直就是白捡;因为是易碎品,需要保价,保费120元。也就是说,130元买一箱六瓶白酒,不能不说是“价廉物美”。多次电话骚扰,反复劝说后,父亲推脱不掉,就买了五箱。货到付款,父亲尝了尝,口味还行。对方又打来电话,继续回馈老客户,且换了新包装酒的品质更好,父亲又买了三箱。母亲知道后,很是生气,但也没有办法,对方已把酒送到家了。
       父亲很是豪爽,表示今年过节不收礼,不光不要儿女的酒水孝敬,反过来还要一个孩子给一箱白酒。昨日在家吃饭时,大姐、二哥都不要,大哥怕父亲生气,带走了两箱。今天父亲一锤定音,中午让我们都尝尝他买的酒。

分离近70年,山东长岛92岁的

老妈妈寻找山西绛县11号的小妹

2020清泉计划获奖长文48号

壹点号 海岛寻梦

#纪实#

       那是我第一次见母亲老家的亲戚,像我这样在海岛出生的军二代,有许多人没回过父母的老家,不认识老家的亲人。那个年代,我们的父辈守岛建岛几十年,要国防建设、要时刻准备打仗,特别是家属随军后,父亲们就不能再请假回家乡了。严格的部队纪律,没让我们与家乡的人亲密接触,但骨肉情深仍然让我们有一个思念家乡的情愫在发酵。近两年我退休后,文学创作也步入了正规渠道。想念家乡亲人的情愫越来越浓厚,前几年我去

点击查看全文

砚遇|霜降应无眠,经霜之后,
沧桑之后,气定神闲

2020清泉计划获奖长文49号

壹点号 砚遇

了父亲老家寻亲两次,和多年不联系的已故大姑家的儿孙辈的亲戚见了面,现在还有微信、电话联系着,了却了父亲对家乡亲人的牵挂,唯独没有妈妈家亲人的消息。我曾经两次写信给山西绛县11号信箱,但都石沉大海。
       思念如海,思念如潮。今年因在父母家陪伴他们的时间比较多,看着日益衰弱的爸爸妈妈,就想起了妈妈家亲戚还没能联系上,几次和爸妈谈论这个话题,他们都已经衰老地讲不出来有价值的内容了。
       想想妈妈这代出生在旧社会、没有文化的老年妇女,一辈子过的就是丈夫家的日子,自己娘家的骨肉同胞都没有能力顾及。如果她在世期间我还不帮她打听一下小姨的下落,那我这当女儿的就是不称职了,于是我又开始踏上了寻亲之路。

#
随笔
#

       霜降时节,山上秋果飘香的季节,最需要一场霜打时的润物细无声。
       秋叶飘零时,正是山菊花开放时。
       黄的白的紫白色的小山菊花朵,怒放在荒坡山野。
       霜降,菊花开。
       新月上弦时,我一个人在山野里,走来走去,信马由缰。
       思绪飘向远方那片夜空下的茫茫沙漠。
        2019年霜降前夕,我一个人行走在古丝绸之路的尉犁县罗布人村寨,千里之行,只为看一眼神秘的罗布人。

点击查看全文

丰收节|九月到了
又是一年月儿明:三分明月夜,二分在泉城

2020清泉计划获奖长文50号

壹点号 突然懂了

#随笔#

       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
       如今,地处罗布泊腹地的罗布人村寨,已没有了原著民居住,没有了桃花源记的生活,搬迁到外边的沙漠绿洲居住了。
       这片罗布泊,就存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塔里木河在这儿流经。
       大片大片面积的胡杨,尽是秋天里的黄金甲。
       从罗布人村寨出来,已是下午三点多。
       返回的路上,夕阳夕下的胡杨渡上一层薄薄的金色,徜徉在沙漠中,仰望着千年的胡杨树,不想再离开这儿。
       恰巧没有遇上风沙。和风物语,一场千年的对话,被落日余晖映照的像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该上路了!
      好不容易挪开痴望胡杨的眼神,与她说声再见!
      夜赴库尔勒!
      罗布人村寨距离库尔勒市80公里。

       赏月,当然得上高楼,“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独上高楼月满天”,“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树”等等。似乎高楼与明月是天然绝配,而大明湖恰好就有号称“江北第一楼”的超然楼。超然楼临湖而立,上下七层,层叠而上,可远眺,可俯察。该楼始建于元代,历史悠久,气势宏伟。明代诗人杨衍嗣有诗句写道:“近水亭台草木欣,朱楼百尺回波濆”,正是超然楼的真实写照;

他还写道:“七桥烟月谁收却,散入明湖已十分”,这是他在楼上观月时的所见所感。而今,超然楼修饬一新,更见气魄,正待诸君前去登楼,对月感怀惆怅。
       其实,在泉城济南还有好多赏月的绝佳去处。
       千佛山可赏月。月色如水的晚上,登山赏月,绝对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路上,月光透过树影缝隙筛洒在台阶上地面上,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登上山顶,山高月小,游目骋怀,意境全出,人也会有超凡脱俗之感。更妙的,山下有大片的梅树。早春时节,梅林赏月,恍惚间,恰是“疏影橫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五龙潭可赏月。五龙潭潭水深千尺,水尤清冽。潭边乱石排布,犬牙参差;四面竹树茂密,高低有致。月亮投在水面上,水中锦鲤戏月,水波动荡,推出圈圈涟漪,喷波欲出,让人疑心月亮本来就是在水底,是水底龙宫离的宝珠在发光。
       趵突泉可赏月。趵突泉三泉竞喷,水涌若轮。在月圆的晚上,泉水会喷涌地更加猛烈,“波涛声震大明湖”。坐在湖边亭里,品一杯清茗,很快人就会自失其来。若不是旁边的菊香阵阵袭来,月色、泉声,会带你到很远的世界里去,而不得回。

点击查看全文

景芝品酒:酒史、酒德与酒趣

壹点号 走遍大中华

荐读

      景芝素为东鲁古镇,今属潍坊之安丘。其南十里许,诸城也;其东十里许,高密也。诸城为舜帝故里,五帝相继,所以奠定中华文明者也。其时当考古学之龙山文化时代,今景芝出土有蛋壳陶,薄如蛋壳,黑如漆墨,其高脚杯尤令人惊艳,工艺之精,虽今日无以逾越,非先民酒文化繁盛之相欤?太史公云:“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然则先君所以

奠定国脉者,以其发展生产、繁荣民生之盛德,酒文化固其一端尔。后人或尊舜帝为酒祖,不亦宜乎!
       宋熙宁间,东坡守密州,即今之诸城也。“把酒问青天”,然后有传世之《水调歌头》;“酒酣胸胆尚开张”,然后有“老夫聊发少年狂”,是皆饱蘸鲁酒,然后泼墨于中国文学史也。近年,莫言首开国人诺贝尔文学奖之先河,其代表作若《红高粱》、《酒国》,皆兹土所赐,遂为世界酒文化之丰碑。考其所出,不外景芝一带方圆百里。余游景芝,所过畎亩多丰产高粱,潍河等四水环绕兹乡。盖水土所宜,然后景芝出焉,酿为美酒。五千年酒史,岂偶然哉?
       入夜,酒厂诸君盛情相邀,畅饮景芝。其饮酒之法:一曰观色,二曰闻香,三曰品味。然不主豪饮,稍取二三钱,濡于舌尖,必用心细品,然后得其真味。余擎杯试之,果然入口醇香,甫咽腹中,则一股暖流自喉而下,于是自愧与酒相狎多年,何尝一日知其德也!吾闻诸《礼记》:“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酒若有神,其醇厚和雅之君子欤? 

点击查看全文

唱一曲五谷丰登的歌

壹点号 花间晚照

荐读

       当春苗慢慢长大的时候,春天里农人最盼望的是春雨。“春雨贵似油”,是农谚;也是农人的梦想。可是,很多时候,这春雨难盼。面对干渴的春苗,在骄阳中煎熬不仅仅是可怜的春苗,还有农人那火燎的心。于是,挑起泥罐子,从小沟小溪旁,装满这活命水,翻越一道道沟坎,一瓢瓢浇到苗心上。如果不慎打碎了泥罐子,农人心疼得大哭,用自己的衣服粘起这小小的水汪,来浇活这饥渴的苗。
       到夏季杂草丛生之际,烈日之下,农人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常跟父亲在骄阳火烤的当午去锄地。父亲跟我都穿着蓑衣,带着斗笠,我们就像稻草人一般,挥动锄柄,从地的这头锄到地的那头。锄头所到之处,松软的土被锄起来,大大小小的草而在阳光下被烤干了。父亲常说,这样多好啊,死草,锄过的庄稼地还能撑旱。
        当疾风暴雨来临的时候,父亲都是往地里走。他要看看他的宝贝庄稼能不能躲过这一劫,一旦雨停,赶快掘开田埂放水,免得阳光出来,烫死庄稼。
        当金秋送爽的时候,是庄稼人最为隆重的收获的节日。辛苦耕作了一年了,在这田里付出了多少辛苦,就为了这黄澄澄饱满的籽粒。掰下金黄的玉米棒子,在锅里煮了,那种土地的香味,就从锅盖里溢出来,咬在嘴里,是深沉的香味。那滚圆的地瓜,煮熟的时候,裂了嘴,是沁人的香甜,能甜润到肺腑里。

优秀文章荐读

北大荒的知青岁月

壹点号 山东创作中心

      天越来越黑,四周没有一个人,只有我一个人不停地走着。老觉得我的前面有一盏白色的灯在飘浮着。我认为前面是一家人家,我就跟着灯影走,想走进眼前的人家。可是我怎么也走不进,老是有段距离。我走它也走,我停住它也停。漆黑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唯有那白色的灯在我面前飘着,它是那么亮,那么刺眼。我害怕了,莫非遇见了人们常说的鬼打灯。
      路上起了小雨,我怕把文件湿了就把它放在衣服内,用双臂紧紧地抱着。我走啊走啊,盼着快点到连队。实在走不动了,我索性坐在湿轆轆的泥地上,望着无一颗星星的天空,我突然想到温暖的家,想到我那被批斗的父母、奶奶和弟弟,那是多么孤独无助啊。但我又想起父母战争岁月中英勇顽强,坚定不屈,奋勇向前的精神,坚定了我的决心:绝不掉队,绝不能给给父母丢脸。我一下子爬了起来,似乎有了莫大的力量,继续往前走。
      听老乡说,这个地方经常有狼出沒,有人还被狼咬伤过。我前面那盏奇怪的灯莫非是狼的眼睛,我不敢再想下去,也不敢再往那盏灯的方向走。地上我用手摸到了拖拉机碾压的印迹,走向了这一条路。突然一声狗叫,看到入了影中一户人家,出来的大爷见我全身湿透,把我迎进屋里。
      大娘让我脱下湿透的外衣,又熬了姜汤,我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不停地哽咽着。把路上发生的一切告诉了大爷,他看着我心疼的说:“那是只狼啊,庆幸没招惹你,要不你一个小丫头很危险,是知青吧?往后出门要有个伴,千万别走夜路……”第二天大爷就把我送回连队。

你还记得我吗

壹点号 史志花开

优秀文章荐读:

点击查看全文

       透过栅栏围墙,发现王主任已站在门口了。我紧走几步,一拐进大门,就向他问好。他马上走下台阶,我的手被他握住。四月微凉,一小股热流包裹了我的手。这个开场让我想到他可能就是这么一个亲切的人,忽地拉近了与对方的距离。
       往办公楼方向走去的路上,他问我:“是单位的任务吗?”
我想了想说:“也不算是。主要是我想积累点素材,不定哪天用得着。”
       这么说是因为也担心稿子的去向,万一发不了就不好交待了。这些年我谨记一句话: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所以现实中我必须有很多种怕,不敢许诺,不敢保证,不敢答应……不是我多虑,也不是犹疑,更多的是不想让人失望。有很多时刻觉得自己活得跟个甲壳虫似的。哈,这一点也不夸张,什么“世态炎凉”、“江湖险恶”、“人情冷暖”……百炼也未成钢。我深知已改不了老实本分的方式了。
       他又说:“在这里当医生,真是个特殊的工作。很多时候我都有种想要逃离的感觉,可世界再大,也没我的容身之处啊。注定一辈子在此死缠烂磕。你看来这里看病的人把希望寄托到我们身上,我们也不想让他们失望啊!可惜,谁又能彻底疗愈呢?说句真心话,目前我还没这本事……”
       呵呵呵。说完他轻轻笑起来。隐隐透出些许无奈和悲哀。
       我不知如何对答,就沉默着往前走。看得出他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

点击查看全文

Y·O· U·X· I · U· S· H ·  E· N·  G· H · U· O·G· U ·A·N

2

 优秀生活观

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百脉泉: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深秋的静美,踏实沉稳如约而至

壹点号 海天一色

#摄影达人#

       走过春夏,深秋的静美,踏实沉稳,恰如其分的如约而至……
       泉、水、湖荡漾起秋的慢版,将丰实的馈赠,毫不吝啬的呈现给出来
       秋水像一面镜子,历经岁月沉淀,愈发醇厚,充盈着满满的故事感……
       百脉泉接续着大地的能量,珍珠翻滚,漱玑泄玉,彰显着与生俱来的倔强、旺盛的生命力。

点击查看全文

齐鲁以及与齐鲁有关的状元们(之十·梁灏)

壹点号 谷荻

#最佳历史#

      年龄不大,梁灏便顺利通过了州郡试。在中状元之前,梁灏曾参加过一次省部试,但没被录取为进士。落榜之后,他没有收拾行李打道回府,而是留在京城做了个“京漂”。北宋的京城是开封不是北京,所以不能称他为“北漂”。“开漂”这个说法又不太好听,还是“京漂”比较响亮些。梁灏做“京漂”,不是为了打零工混碗饭吃,而是为了继续求学游历,以求提高充实自己,为再战科场做好准备。
       在做“京漂”期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梁灏,根据参加科举考试的切身感受,以及自己的观察思考,曾给皇帝赵光义写了一封意见书。梁灏在意见书中提出,作为国家选拔人才重要途径的科举考试,不能只注重考察诗词歌赋水平,要重视对考生真才实学的测试,考试内容应当更加贴近现实。只有这样,才能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胜任政府管理工作。这个建议,还是很有远见的。

点击查看全文

壹点号 罗清军心理专栏

#最佳心理专栏#

罗清军 |青少年自杀背后可能的十个原因

点击查看全文

放过自己,并不是放弃自己

壹点号 智简课堂

最佳校园#

      吵闹的青春随着年龄的增长突然沉寂下来,我们开始变得“佛系”,变得随遇而安,那些愿意放弃的东西,开始变得比愿意争取的东西要多得多。
      想起我那个朋友告诉我的,她和她一个认识了十多年的朋友,争吵过几句就再没联系过对方了。不联系的理由不是我不在意对方了,而是觉得维持一段长久的友谊太辛苦了,她只想过得随心顺意,不愿意再为任何人和事委屈自己了。
      我们好像再也没办法投入全部精力去争取什么,而是越来越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谈得不开心的感情,立刻就要止损;干得不开心的工作,当下就要远离;让你不愉快的朋友,从此再也不见。

落叶与鸣蝉

壹点号 王辉成

#最佳新人#

       那时,我走进树林,叶已枯黄、卷曲。风摇着它们,重力拉着它们,地下是寒冷中不堪重负的根。
      沙沙沙———与夏季的歌声不同,显得悲凉、凄惨。那时我倍感惆怅,记起了它们在夏日里的狂欢。叶扎实地连接在茎上,风越是吹,它们越是奏起愈加高昂的凯歌,赞颂生命的伟大,自然的美好。骄阳照射进树林,它们积极地合成养料,呼吸着充足的氧气,把根送来的水分蒸发到外界,是那样充满生机与活力,那样的满怀希望。
     它们盛极一时,而终将无影无踪。天气愈加寒冷,低温面前,根已无法维持叶的呼吸与蒸腾,将叶脱落,以度过残酷寒冬。

点击查看全文

3

影像纪录片

划破庞杂世界的影像现场

先睹为快!
即将通济泰高速长啥样?无人机来告诉你

壹点号:老靳行色

解字|国庆游济南,字中有乾坤:
黑虎啸月,为何是啸?

壹点号 品读汉字

提前尝鲜,国庆成山头景区上演的
免费古装历史演艺——《成山行》

壹点号 是考拉但不懒

济南最高的小山村讨老婆只能附近找,
如今村民做农家乐年入10万

壹点号 看山东

夫妻坚持27年为孤寡老人免费理发:
和老人成为朋友,要一直坚持

壹点号 随手拍身边

封底大片

济南那些只有在秋天才能看见的绝美景色!

壹点号 天下第一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出品

文案/秦娟 曹竹青  设计/徐进  监制/陈朋 

2020年10月刊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