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沅陵班主任

其他分类其他2024-05-18
984

沅陵班主任

2024年5月

总第1

主办:沅陵县名班主任工作室

重点
导读

沅陵县名班主任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2024年度工作计划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foreword

前言

携手共创教育辉煌

       在教育的广袤原野上,有一群人,他们如同默默耕作的农夫,播撒希望的种子,期待着丰收的喜悦。他们,就是那些坚守在教育一线的人民教师。
       “共创教育辉煌”,这不仅仅是一个响亮的口号,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正如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张帆理事长所指出的:“乡村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援助,他们更需要强大的心灵力量、家人的陪伴,以及一扇望向世界的窗户。”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更加坚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开启孩子们心灵之窗,引领他们认识世界,塑造他们人格的力量。
       2023年8月23日,沅陵县思源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黄初林引领一群怀揣梦想的班主任,成立了“沅陵县名班主任成长工作室”。自成立以来,该工作室在沅陵县教育局、沅陵县教师发展中心、沅陵县沅梦教育发展基金会、湖南弘慧教育集团的鼎力支持下,致力于成为班主任的“温馨家园、专业研修平台、成长阶梯和辐射中心”。我们努力总结推广一批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班级建设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建立并逐步完善一套有效的管理培育机制,扩大辐射和孵化效应,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经验交流、立己达人、播洒希望、感受快乐”为宗旨,我们致力于专业成长。工作室宛如一座灯塔,照亮了乡村班主任们专业成长的道路,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关乎希望与未来的角逐。乡村孩子们,他们或许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他们有权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打开他们望向世界的窗户,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教育,是一份充满爱的职业,需要我们用心经营,用爱呵护。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乡村孩子们搭建一座通往未来的桥梁,共创教育辉煌。这不仅是对孩子们的关爱,也是对我们自己心灵的救赎。让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一路前行,一路收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在教育的浩瀚星空下,我们或许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但正是这无数的尘埃,汇聚成了璀璨的星空。让我们用行动,用爱心,去点亮乡村教育的希望之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星。共创教育辉煌,我们在一起。

前言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本期电子期刊编委会

主持人:张志峰、潘晓敏
顾   问:黄初林(特邀)、糜永盛、唐春德、曹先英
核心成员:邓    璐、夏慧玲、谭禄英、李冬霞、唐    晋   
种子学员:李雅婷、黄江怡、向   惠 、康   娌、熊   英、向秋桂
                  胡家盈、胡俊芝、付春燕、周小会、邓   帆、曹壹菱

目录

contents

目录

01/视点聚焦

  • 沅陵县名班主任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 沅陵县名班主任工作室2024年度工作计划
  • 沅陵县名班主任工作室首次会议记
  • 雨中借伞行更远——引导孩子树立求助意识

02/班级管理

  • 一次年级倒数第一的运动会(糜永盛)

03/学习天地

  • 与智者同行(张志峰)
  •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潘晓敏)
  •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邓璐)
  •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夏慧玲)
  •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谭禄英)
  • 做一个有智慧的教育者(李冬霞)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唐晋)

04/工作室风采

  • 工作室活动

07
15
18
20

22

25
30
32
35
37
40
42

68

沅陵班主任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李雅婷)
  •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黄江怡)
  • 拥有一把打开心门的钥匙(向惠)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康娌)
  • 教育无小事(熊英)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向秋桂)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胡家盈)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胡俊芝)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付春燕)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周小会)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曹壹菱)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邓帆)
  • 2024年上学期读书活动分享会小结

44
46
48
50
52
54
56
58
60
61
62
64
66

视点聚焦

视点聚焦

                     同心 同学 同行
——沅陵县名班主任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工作室宗旨:经验交流,立己达人,播洒希望,感受快乐
工作室理念:幸福的家园、研修的平台、成长的摇篮,辐射的中心。
工作室LOGO
一、指导思想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班级建设为主阵地,以网络为交流载体;力求解决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认真履行工作室的各项职责。以求实的精神,务实的态度,扎实地开展工作;以团队协作的研究方式,挖掘资源优势,引领班主任通过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在岗位上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通过创造性地劳动,感受自己劳动的价值,提高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二、工作目标
       总目标
       以“经验交流,立己达人,播洒希望,感受快乐”为宗旨,立足我校,扎根我县,放眼未来。努力将本工作室建设成为班主任“栖息的家园、研修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总结推广一批有具有新时期特征的班级建设的实践经验及理论成果,建立并逐步完善一整套有效的管理培育机制,扩大辐射和孵化效应。
        幸福的家园
        创建学习型团队。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使每个成员通过快乐学习,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学生、身心健康、业务精湛,勇于改革创新、极具破解难题的知识型和管理型班主任队伍,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和家长。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视点聚焦

       研修的平台
       创建的研究型团队。工作室以班级建设为突破口,以主题班会为主阵地,聚焦社会现状和班级出现的问题,把问题当课题,聚众之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新路径,新方法。分析优秀班级管理案例,进行课题研究,形成成果推广,让工作室成为教学创新的试验田、优秀班主任成长的助推器。
       成长的摇篮
       创建实践型团队。充分发挥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创新教学途径,提升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组织班级文化展示、主题班会观摩交流,碰撞教育智慧,让班主任成为实践者、展示者。努力把工作室建设成为引领性强、辐射面广、成果丰硕的名班主任工作室。
       辐射的中心
       创建示范引领型团队。发挥辐射作用,照亮一片天空。我会带动团队成员,精于谋划,勤于记录,乐于反思,善于展示,及时总结管理经验,坚持教育写作。讲好教育好故事,传递教育好声音。利用报刊杂志,工作室公众微信号等资源把班主任工作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进行辐射与交流,引领带动全县班主任同行,让工作室成为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引擎,成为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靓丽窗口。
       工作室年度目标
       2024年度目标:
       1.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召开工作室会议,商议工作室成员工作要求,制定工作室计划和工作室工作制度;
       2.创建名班主任工作室公众号,及时上传相关资料;
       3.切实加强理论学习,利用沙龙等形式交流探讨;
       4.进行广泛课堂调查,做好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 2024年度课题《经验学习圈理论下班主任工作室研修共同体的建设研究》研究;
       5.制定教师三年成长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学期工作安排与总结。包括年度目标、学期主要工作、活动安排、责任人、完成情况等。
       2025年度目标:
       1.所带班级朝着规范化发展,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同事认可;
       2.通过课堂教学研讨和德育沙龙两种基本形式,提高班会课的水平;

       2.通过课堂教学研讨和德育沙龙两种基本形式,提高班会课的水平;
       3.结合县市德育课题项目工作室成员申报县市级德育课题或者子课题进行德育研究;
       4.工作室公众号建设齐全,成为工作室成员的一个有效交流学习、展示辐射的平台。
       2026年度目标:
       1.成员争取评为县市级优秀班主任,成长为学校的名班主任;
       2.所带班级朝着特色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
       3.班会课等德育课程及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形成特色,有一定的风格;
       4.发展规划、课题等专项研究报告、论文、案例、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等成果汇编成集;
       5.工作室公众号的相关资源能够辐射、服务于班主任,并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工作室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
       (一)例会制度
       工作室每学期召开2次工作室会议,初期讨论本学期工作室计划,确定工作室的活动安排等。期末召开一次工作室成员成果分享总结会,展示研究成果、分享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等。根据工作室计划,每学期至少安排1次阶段性工作例会,督促检查学习、研修、课题的实施情况等。
       (二)工作制度
       1.工作室定期开展教育研究和解惑答疑研讨活动。
       2.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工作室主动提供咨询与指导,引领学员坚定教育信念、提高师德修养、提升教学专业水平、凸显教学风格。
       3.组织开展高层次、高质量的交流活动,组织开展展示活动。
       (三)学习制度
       1.按时学习。工作室成员平时学习以自学为主,同时要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并利用工作平台交流学习心得。处理好自身业务进修与学校正常工作的关系,按时完成作业,不能参加活动提前请假。
       2.按需学习。工作室成员在每学期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标准,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视点聚焦

      (四)研讨制度
       1.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研讨活动。
       2.工作室实行每月一次研修学习制度,由工作室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月集体研究一次。
       3.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高科研能力。
      (五)考核制度
       工作室根据实施计划进行各方面的考核,如活动的开展,计划的落实,成效的大小,教师专业成长的情况等进行量化考核。有考核就有奖惩,优秀地给以奖励,不足的提出批评和整改意见,以便能使名师工作室得以继续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发展学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做出应有贡献。
      (六)经费制度
       工作室根据下拨经费,制定预算,做到精打细算,把专款用到实处。
      (七)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并选择一个成员专职兼管。
       2.工作室成员的个人发展规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教案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
       3.建立电子档案,纳入网络交流、管理平台。
       四、工作室成员及分工(附后)
       (一)主持人职责
       1.主持全面工作。主持工作室全面工作。确定研究发展方向,拟定工作目标、项目规划、工作方案等。制订三年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日常管理制度,完成年度和任期工作总结。
       2.发挥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带动成员和学员共同成长。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成员和学员开展理论学习及研讨,一学年内集中研讨活动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半天。实行双向听课制度,当好学科教学的示范者。每年进行1次以上公开教育教学展示,主持2个以上专题讲座。每年参与工作室研修听课或活动指导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每年参与工作室线上指导、研磨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
       3.潜心教学改革。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坚持教育改革实验。研究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提出解决办法。指导成员和学员确定研究课题,或指导成员和学员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至少有1项市级科研课题。每年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研

究论文1篇以上,每年有工作室成果汇编。
       4.加强精细管理。负责对成员和学员的考核和评价工作,建立工作室档案和成员、学员档案,向主管部门总结汇报。接受主管部门的指导、检查、评估、工作室的年度考核和终结性考评。
(二)顾问职责
       1.把握工作方向。指导工作室科学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和每年度工作计划,全面指导工作室业务工作。
       2.抓好统筹协调。统筹协调市、县级教研部门和工作室有关工作,建立学科教师信息库,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教育科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性。
       3.参加组织活动。每年参与3次以上工作室组织的大型活动。
       4.做好考核评价。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工作室的考核评价工作。
(三)核心成员职责
       1.积极主动工作。与顾问、主持人和成员共同商定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年度工作方案和成员、学员专业发展规划。主动协助主持人组织开展名师带徒、微型课题研究、观课磨课、论坛、讲座、读书活动、案例分析、命题研究、专题研讨、网络研讨等大型活动。
       2.开拓教育视野。放眼国际国内教育潮流,关注最新教育理念,立足教育教学实践,聚焦一线课堂,深入研究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积极探索新方法,引领工作室成员不断创新发展。每年进行1次以上公开教育教学展示,主持2个以上专题讲座。每年参与工作室研修听课或活动指导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3.培养精英教师。培养工作室成员或学员3- 5名,使其成为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知名教师。针对每一个工作室成员的特长,帮助他们制订好《工作室成员职业规划》和个人成长目标,实施全程指导。指导成员有方案,有听课、指导记录,至少有1人在县级及以上活动中获奖。
       4.聚焦热点难点。紧密结合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重难点问题,以专题或课题研究为突破点,进行专题研究。同时指导成员或学员撰写论文,积极参与工作室课题研究。
(四)种子学员职责
       1.注重专业发展。树立良好的师德 ,倡导无私奉献精神;虚心向名师学习,遵守工作室管理制度;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每学年制订个人专业发展研修计划,做好各种研修记录,提交研修总结。
       2.改进教育教学。在名师的引领下,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每年在校内进行2次以上教学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视点聚焦

展示,提交2份以上优秀教学设计或优质课例实录;每年上1次乡镇级或以上示范展示课或教学研究课。
       3.提升理论素养。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每学期研读至少2本教育教学专著,经常做读书笔记和教育教学研究札记。每年至少有1篇高质量论文在县级或以上获奖,发表至少1篇论文。
       4.坚持教学改革。三年内主持或参与完成1项市级或以上研究课题;积极参加区县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努力取得好成绩。
       5.指导青年教师。每位成员结对指导本区域3名青年教师,经常听课、评课,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工作室成员指导青年教师做到年初有申报、年内勤指导、年终有效果。
       6.准时参加活动。准时参加工作室各项活动,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及时向主持人汇报工作,接受主持人的指导和检查;积极参与在线互动式研讨。
       五、成员成长目标及主要措施
       (一)工作室成员成长目标
       1.通过在工作室学习,大家在教育教学、德育管理,心理健康等方面要成为本校的教育教研骨干,成长为沅陵县乃至怀化市的教育名师。
       2.工作室成员一定结合工作实际,积极进行教育探索,积极参加各级教育科研活动。
       (二)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结合工作室的规划,写出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2.从本学期开始,担任至少3年班主任工作。
       3.每年通过班级活动、跟岗实践、交流研讨、课题指导等方式组织入室学员集中研修不少于7天,可根据工作实际多次进行。
       4.主持人每年面向团队成员开设公开课、研究课或专题报告等不少于2次,对每位入室学员开展听课评课不少于1次。
       5.每年至少组织本工作室入室学员开展1次支教活动或送教下乡活动。
       6.每年开展入室学员和网络学员参与的集体网络研修活动不少于3次。
       7.每年通过名班主任工作室网络空间发布生成性班主任工作资源(包括课件、案例、班主任工作方法、班主任工作总结、学习心得、德育创新探讨等文字或图形资源)数量不少于20条。
       8.每一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班主任工作交流展示活动,成员积极认真地参与到学校工作室

组织各项教育研讨活动,如研讨会、交流会、专题讲座、成员论坛、外出参观学习等等。工作室主持人每年组织一次成果分享总结会。
       9.入室学员每年开设班级活动公开课、研究课或专题报告等不少于2次,阅读班主任工作方面书籍3本以上,撰写1篇以上班主任工作反思或案例分析。
       10.入室学员每月开展1次主题班会并做好相关材料,上传至工作室公众号;阅读浏览其他优秀工作室公众号文章,并转发至本工作室公众号中。
       11.入室学员每期有一份学生辅导案例,形成文字材料,上传至公众号中。
       12.积极参与工作室的班级管理的培训。
       13.依托所在地区和学校德育资源,形成具有实践价值的德育课程。加强与市内外名班主任工作室之间的交流协作。
       14.课题研究:结合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围绕立德树人、中小学德育热点难点、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班主任专业发展等问题开展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来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和教研水平。在工作室工作周期内,主持1个或参与2个省级、市级或县级的德育课题。
       15.课题研究:工作室每周期指导入室学员开展班主任工作研究,县级以上德育科研课题不少于2项,并形成3项以上成果(含正式刊物公开发表的论文、教学成果奖励等)
       16.成果展示:工作室成员通力合作,结合自身教育经验和案例,努力撰写教育心得和教育文章。
        六、工作室基本章程
       工作室基本章程
       (一)工作室成员自觉遵守工作要求,积极承担有关任务,发扬团队精神,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工作室目标的实现。
       (二)完成工作室成员的常规工作。
       (三)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共商对策。
       准备阶段
       制定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并了解工作室成员情况,指导和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三年专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启动阶段
        (一)建立学员专业成长档案袋。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视点聚焦

       (二)建立名班主任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三)聘请有关专家为学员举行教育理论、德育、心理 健康教育等相关班主任培训或者开展校本课程专家培训讲座或论坛。
       (四)工作室依据教育现状,工作室确定班级建设的研究方向,并开始个性化实施。
实施阶段
       (一)结合确定的方向,通过走进课堂、一节班会课、一个问题的探究、一个教育案例、一次家长会等开展交流研讨活动。
        (二)开展阶段性的学员交流会,展示学员阶段性的学习,交流获得的体验与收获。
       (三)聘请学术造诣高深的校内校外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工作室将深入学校、深入课堂,走进学生,与学员一起共同实践,研究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型班主任成长等问题。
       (四)组织学员进行校本研究、课堂案例研讨,建立学生团队,以及学生个案研究,开展学生心理研究。指导学员撰写德育、心理健康的论文与案例。
总结阶段
       (一)组织学员汇报、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与收获。
       (二)总结研修工作的绩效,评估工作室成员实绩,验收工作室成果。
七、工作室设想
       (一)计划每年一次的与外校交流学习活动。
       (二)争取参加市级或县级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并获奖。
       (三)每人开展“一帮一”辅导年轻班主任的帮扶工作,分享带班经验。
       (四)成果辐射:以班主任工作室平台为主要依托,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传播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动态与成果,利用微信群、腾讯视频等定期开展在线沟通专题研讨,为各位教师搭建定期交流的固定平台,为本工作室队伍建设而努力工作。

                     携手深耕 逐梦前行
——沅陵县名班主任工作室2024年度工作计划

       春,是播种的季节,意味着朝气和活力,也意味着生长和希望。在这生机盎然的季节,班级管理正当时!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怀化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文件《怀化市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怀教小组发【2020】21号文件)、沅陵县教育局《关于设立沅陵县第三批名师工作室的通知》要求,结合工作室的三年发展规划,以“经验交流,立己达人,播洒希望,感受快乐”为宗旨,立足我校,扎根我县,放眼未来。努力将本工作室建设成为班主任“栖息的家园、研修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总结推广一批有具有新时期特征的班级建设的实践经验及理论成果,建立并逐步完善一整套有效的管理培育机制,扩大辐射和孵化效应。
       二、工作目标
      (一)促进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增强全体班主任关注过程、注意小节、打造细节的工作意识。
      (二)扩大名班主任效应,引领一批名班主任教师在规范管理班级的基础上,向个性化、艺术化发展,创建特色班集体,提高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三)工作室根据成员各自特点,在上一学年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提出更符合成员特点的发展性的定位建议,继续以导、帮、带的互动开放型模式,进一步提升优秀班主任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力求在这一学年让工作室成员拥有更高的教育管理艺术,形成自己独特教育风格,有自己的班级特色,有引领他人的能力。逐步构建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
        (四)通过工作室的培训,不断提升本工作室在学校的影响力及辐射功能。
       (五)在规范管理班级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学习德育、心理健康、班级管理的前沿理论和课程改革理论,通过课题研究、课堂实践等向班级管理个性化、艺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以抓项目、做展示、出成果等工作,使工作室真正成为促进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平台。
       三、具体措施
       工作室组织成员们在上一学年的基础上一起研究讨论,总结经验,反思不足,聚焦实践效果。择善而从,不善而改,总结和提炼工作室上一学年值得借鉴的工作经验和取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视点聚焦

得成果。促进成员们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针对每位成员的特点和特长,帮助他们总结和提炼教学风格和研究特色。具体工作措施如下: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先进的教育理论是教学和科研的先导。而阅读和学习是提高教师教育理论修养的有效途径。本年度工作室将认真组织所有成员,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要求每位成员读完两本书:《教育中的心理效应》《问题学生诊疗手册》,并撰写读书心得,进行内部交流,积累班主任管理能力。
       2.阅读教育理论集、教育案例集、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成长特点,把握教育规律。最重要的是,每位成员能实时调节自身心理,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每天的工作和生活,管理班级事物。
       3.认真学习小学、中学班主任期刊,把握最新的教育动态,积极借鉴,并在班主任管理中运用与提升。
       4.寻求合适的时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聆听专家学者的授课和讲座,学习借鉴,从而打破影响自己专业成长的瓶颈,促进成员自身的快速成长。
       5.坚持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的例会制度,期初和期末集中,其余时间可以线上进行研究工作和学习,交流经验和体会,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二)积极实践,立足课堂研究。
       班会课永远是班主任开展活动的主阵地。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是名师工作室最重要的任务。工作室成员要将工作中发现的难点带回工作室研究,又将工作室研究的结果实践于班主任工作中,再发现、再研究、再实践,推动德育教育研究高位运行。
       1.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每个成员至少设计一堂班会课,并积极筹备开展。
       2.组织工作室成员通过相互观摩,相互讨论等活动,促进自身及其他班主任的成长,获取得第一手资料,撰写德育案例,并开展案例交流活动。
    (三)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提高研究水平。
       “教而不研则浅”,研究是名班主任工作室的要务之一。名班主任工作室要继续带动工作室成员自觉进行研究,使整个工作室始终洋溢着一种研究的学术氛围,力争每位成员都能“研究出成效”。
       1.课题牵动研究。本学年将积极开展班主任课题《经验学习圈理论下班主任工作室研修共同体的建设研究》相关方面的研究。督促并鼓励工作室全体成员深入思考,积极参与。
       2.工作室将一如既往地督促并鼓励工作室全体成员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反思等。每人一年至少撰写两篇德育论文或教育案例,力争在县级以上获奖。

       (四)培养新班主任,力争在本学期提升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利用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会,对新班主任进行培训,经验交流等,力争在本学期提升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五)创设交流平台。
       为成长搭建基地资源共享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快捷途径,我们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学校网站等多种方式为成员交流提供方便。并尽快建立起工作室公众号,提供教学交流、研讨的平台。
       (六)工作室工作方法。
       我们将根据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导师指导与自我实践相结合,以自我实践为主;本地观摩与外地学习相结合,以本地观摩为主;专家传授与互相研讨相结合,以互相研讨为主的方法,开展各项工作。
       四、重点工作安排
     (一)1月--3月,强化工作室成员的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工作室自身业务素质和水平。
      (二)4月,组织召开第一次工作例会,制订三年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日常管理制度。结合工作室的规划,要求成员写出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规划。开展同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活动,分享读书心得。
      (三)5月,创建沅陵县名班主任工作室公众号,及时上传相关资料。做好公众号分工。做好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课题《经验学习圈理论下班主任工作室研修共同体的建设研究》开题工作。
      (四)6月,上交反思感受,共同交流讨论。总结上升成为论文,深入探讨课题内容。
       (五)7月,以交流归纳总结经验为主,听取先进名班主任班级管理案例分享及优秀教师优质课。
       (六)8月,暑假读书活动。
       (七)9月,邀请工作室实践导师为工作室成员作指导和送课下乡活动。
      (八)10月,2024年度课题《经验学习圈理论下班主任工作室研修共同体的建设研究》中期工作。
       (九)11月---12月,工作室年度总结。
       总之,今年将是我们工作室成长的关键一年,相信在各级领导、学校的关心帮助下,在各位成员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下,工作室将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视点聚焦

播种希望,收获未来
——沅陵县名班主任工作室首次会议记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阳春三月,春风送暖,万物在这生机勃勃的季节里蓄势待发。在这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季节,沅陵县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全体成员,携带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与执着,于4月13日上午齐聚在沅陵县思源实验学校,共同召开2024年度的首次会议,为新一年的工作播下希望的种子。
       会议上,成员们轮流进行了自我介绍,彼此之间加深了了解,为今后工作的协同合作奠定了基础。随后,工作室主持人张志峰老师引领大家就《沅陵县名班主任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和《沅陵县名班主任工作室2024年度工作计划》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制定。
       张志峰老师对工作室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对新一年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部署,并对工作室成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他强调,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以学生的成长为己任,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用行动去影响他们的成长。
       沅陵县教师发展中心培训部副主任张鹤林对工作室的成长与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她提到,名班主任的工作成果应源自学生,最终也要服务于学生,为他们的幸福成长贡献力量。
       我们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坚信,正如春天播下的种子,在未来的三年里,我们的努力将会在秋天结出硕果。让我们携手并进,用智慧和汗水浇灌这些希望的种子,期待它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茁壮成长,结出累累硕果。

视点聚焦

雨中借伞行更远——引导孩子树立求助意识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些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宁愿选择自己承受,也不愿意向他人寻求帮助。这种现象,不仅让我们感到困惑,更让我们感到心疼。为什么这些孩子宁愿自己受伤,也不愿意求助呢?

       首先,有的孩子性格内向,羞于向别人请求帮助。他们害怕被拒绝,害怕得不到帮助,所以选择了自己承受。有的孩子自尊心强,不愿"低声下气"地求人帮忙。他们觉得,求助就是承认自己的无能,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有的孩子误解了独立的含义,觉得独立就是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全部依靠自己,而不是依靠他人。有的孩子害怕求助后被批评责骂。他们担心,求助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然而,个体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社会中,谁都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不求助的孩子,把委屈、沮丧、烦躁、厌恶等不良情绪藏在心里,不利于个人健康成长,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引导他们树立求助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角色至关重要。我们应该教育孩子,求助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而是一种勇敢的表现。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不要害怕寻求帮助。我们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知道,寻求帮助并不会带来批评和责骂,而是会得到理解和支持。       雨中借伞,行更远。引导孩子树立求助意识,就是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更多的选择,有更多的支持。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面对困难,更好地成长。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工作室5月份班会聚焦

班级管理

                                    沅陵县辰州中学     糜永盛       “糜老师,校运动会的报名册已填好,您看一下。”晚餐时间,体育委员王梓霖走进办公室,将运动会报名册递给我。我翻开看了看,依然是熟悉的名字,就是这些猛将,在七、八年级连续两届拿下年级冠军,不出意外,这次九年级拿冠军几乎没什么悬念。我满意地合上名册,随后出了办公室,向教室走去。       当走近教室走廊时,我猛然停住了脚步。只见李佳弈靠在走廊边的栏杆上,静静地望着对面的凤凰山出神,纤弱的身子正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更显得楚楚可怜。这个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就患有慢性肾病,从此后与体育运动绝缘,现在虽已不用吃药,但医生依然不建议她上体育课。这一幕在瞬间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我一直以来想的都是班级荣誉,说白了就是我自己的虚荣心和功利心,但我曾何时考虑过她们的感受?此刻,一个大胆的想法从我的心间萌生出来。       读报时间,我在班上说:“孩子们,还有十天就要举行校运会了,这次大家拿冠军有信心吗?”       “有!”同学们齐声高呼。       “如果拿不到冠军呢?”我笑眯眯地说,同时在观察每一个孩子的神色。       “绝不可能,老师!如果拿不到冠军,我们运动员请全班同学吃糖。”“飞人”黄湘午站起来对我下保证。       “那如果换用其他同学呢?”       “那不行,其他同学没这个实力,肯定要输。”长跑冠军宋清华说。       “是呀,老糜同志,我们还想三连冠,为我们班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呢。”铅球能手陈旭东说。       “老师,您想换谁呢?”石蓉问我。

一次年级倒数第一的运动会

       全班一下子安静下来,眼巴巴地望着我。     
       我收起了自己的笑容,郑重地说道:“凡是七、八年级都没有参过赛的同学都必须参加,不够的,由老队员补上。现在请从未上过场的孩子们举手。”一数,有11个。       “老师,能行吗?”大部分孩子都表达了他们的担忧。我理解孩子们的担忧,她们这些“老弱病残”一上场,我们必输,但我不能无视李佳弈那纤弱的身影,我不能无视胖胖的张靖那渴望的眼神,我不能忽略矮矮的田心苹那置身事外的漠然神色……       我说:“比赛她们肯定不行,但我想她们初中三年一次都没上场也不行,我们一班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它是由49个孩子组成的,缺一不可。我们已经拿了两次年级冠军,诚然,三连冠很重要,但让每一个孩子在中学阶段都留下一段经历和美好的回忆更重要,我也想让她们为自己的初中生活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因为我知道这些孩子不是不想参加,而是因为未被选上,或者是怕拖班级后腿而选择不上。这次运动会,我们,就做好拿倒数第一的准备吧……并且我会多邀几位老师专门负责给他们拍照。”说完,我就静静地看着孩子们。       曹瑞第一个鼓起了掌。随后,全班响起了热烈而长久的掌声,特别是那11个孩子,眼里尽显别样的神采。       不出所料,后来的运动会,我班毫无悬念地拿了年级倒数第一,但我心里依然很高兴,特别是那11个孩子在日记里流露出的感动和对我的感激之情,我更觉到值得。我很庆幸当初冒出的那个念头,它让我弥补了自己在教育上的缺陷,让我摒弃了功利心,向真正的“育人”教育迈近了一步。       我们班失去了年级冠军,但收获的却是一个更加完整而有爱的班级!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学习天地

学习天地

与智者同行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沅陵县思源实验学校     张志峰    
       在工作之余,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面对一件事情,我们能敏锐地感知到它是一个有意义并值得记录的故事,然而,写着写着,我们却无法明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教育策略,或者在完成后觉得故事并无新意。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是我们剖析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自身的认知水平有限导致的。       阅读是提升这两种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2022年7月在湖南师范大学聆听心理专题讲座,其中的案例大多出自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我马上在网上淘了一本,慢慢“啃”了起来,而且一读将近两年,连续读了五遍。书中对66个心理现象及规律进行剖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内容涵盖教学、教育和管理三个层面,在结构体例上都是以客观实验、经典故事或问题场景引入,以浅显的文字、精要的阐述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剖析,读起来犹如与一位智者进行交心,一些难以理解和把握的心理现象、心理问题和应对策略,在简明的表述中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我竭力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推荐给同仁和朋友,我们经常会就其中的一些心理现象及其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交流。       一、似曾相识的场景呈现让人身临其境       书中列举的66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都不是凭空想象或主观臆造出来的,而是根植具体的教学情景、实验现场或工作、生活场景,读者不知不觉中会置身于特定的心理场,自然而然地与作者一起思索、追问、剖析其中隐含的心理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路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学习天地

径和办法。在《3+1不等于5-1》中,作者举例在食堂打饭,食堂师傅往你碗里打一满勺菜,觉得给多了,马上又从碗中往外拨出一点,这时你心里肯定会不高兴地暗骂师傅小气;反过来,如果师傅先往你碗里打一小勺,再往碗里添加一点儿,这时你心中充满谢意。其实,两种情况下你得到的菜的总量一样,但心里感觉却不相同。换位思考一下,我们跟学生在一起时,想提升关系度,是不是也可以用这样的“小心机”呢?比如一次年级篮球冠亚军争夺赛,最后一节,班上大部分学生正看得起劲,到了读报时间改进教室了,看着同学们恋恋不舍的眼神,我对他们说:“大家是现在进教室呢,还是等这一局打完了呢?”学生们肯定会觉得班主任怎么这么仁慈宽厚慈悲为怀呢?球赛结束后学生肯定马上会心满意足地投入到学习中。相反,如果这时直接叫学生进教室,按着规则孩子被强行终止了观看球赛,学生们心里会怎么想?估计心里恋恋不舍,念念不忘的,还是那未结束的球赛吧?有这样的心情,学生们要想安静下来,回不到学习上也不止要十分八分钟吧?!       在《感人心者莫乎情——南风效应》章节中,作者引用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的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想比一下谁的威力最强,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首先,北风吹来一阵凛冽又冰冷刺骨的寒风,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身上的大衣裹得更严实了。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温暖宜人,行人觉得暖意融融,于是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最后南风夺得了比赛的胜利。北风遵循惯性思维,只想用蛮力吹掉行人身上的大衣,结果无功而返;南风则善于顺势而动,不是盲目吹下行人的大衣,而是让行人感觉温暖,然后自觉脱掉大衣,结果如愿以偿。这种能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求的心理反应,就是人们所说的“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对于班级管理的启示是:班级管理应人性化。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对待学生,应多一点“人情味”,多一点“人性化”。学生并非个个都乖巧听话,有的经常捣乱惹事,不按照套路出牌,给班级管理带来难以形容的困扰。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高级动物,理解、尊重学生的感受,爱护他们、信任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来自你的温暖,即使心中有冰山也可以慢慢融化的。
       我班有一个叫小赟的学生,热衷于体育运动和表演。然而,他在学习上让我头疼,经常不愿听课、不做作业。我决定降低对小赟的要求,不再紧盯着他的作业,我首先关注小赟的兴趣爱好,与他一起每周打篮球,让他感受到我的关心。在校园艺术节来临之际,我挑选了他主演的小品节目《超级中学生》。我们约定每天课后一起排练,他欣然答应。排练过程中,我与他聊天谈心,探讨兴趣爱好,并传授演绎小品的方法。不久,小赟的母亲发来微信,称赞他从未如此认真,每天练习舞蹈和背诵台词至深夜,甚至不再沉迷手机。我也注意到,他的表演越来越精彩,其他三位同学也在他的影响下迅速融入角色。最终,我们的节目在艺术节上荣获二等奖。从那时起,小赟开始主动写作业、认真听课。我抓住时机不断表扬他,他的成绩也逐步提升。这个案例让我认识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二、睿智贴切的效应诠释让人心领神会
       一般意义上,心理问题的阐释总是比较抽象,有时读者甚至被一些晦涩难懂的心理专业术语搅昏了头。《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涉及的66个心理现象或效应的剖析,摒弃了心理学专业术语的烦琐解读,作者带着读者回顾自己曾经的教育教学场景,引导读者走进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学习天地

平时的学习生活,陪着读者观察身边的事物或现象,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接受了心理效应的抚慰,悄无声息地受到教育和熏陶。书中提到的“马太效应”源自《新约马太福音》中主人给仆人不同银两引发不同的效果,进而产生“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有余”的“马太效应”启示。如何理解“马太效应”与教育教学的内在关联,我一开始很是茫然。作者用漫画《成名以后》、爱因斯坦的名言、某老教授的小孙女在他文章后乱涂引发众人高论以及劳动模范在获得荣誉后外出“传经送宝”等进行例说,睿智地揭示了教育教学中“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马太效应”现象。
       三、润物无声的心灵对话让人恍然大悟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犹如与一位智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似乎时刻坐在苏格拉底的“麦田地头”捡拾属于自己的“那串麦穗”,进而对日常工作中一些挥之不去的教育教学问题产生顿悟和觉醒。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经常深入课堂开展教学工作视导,难免会遇到一些工作态度不端正、教学常规执行不力、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师,遇到少数班级管理不到位的班主任,如何引导他们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以积极的心态纠正是个艺术活,这一直困扰着我。当我读到《拆掉屋顶还是打开天窗——留面子效应》这一章节时立即醒悟。在这一章节中作者叙述道: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那时白话文之得以通行,就因为有废掉中国字而用罗马字母的议论的缘故。作者接着借用查尔迪尼等人研究的“导致顺从互让过程——门面技术”,阐明一般情况下人都有给对方保留面子的心理倾向,这种现象称作“留面

子效应”。受此启发,我分析自己严厉斥责那些工作懈怠的教师但效果不佳的原因,似乎就是忽略了教师强烈的自尊心,没能很好地参详“留面子效应”的教育价值。之后,我开始收集身边一些优秀教师的学习笔记、备课教案、作业批改记录,优秀班主任的教育笔记、班级布置照片等,每次遇到个别不认真的教师、班主任,我就把这些资料给展示出来,也不忘叮嘱“不是要你也做到这样,但你可以尽可能做得更好一些”。也许是“留足了面子”或榜样示范,往往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刘儒德教授的这本《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直放在我的办公桌上,班级管理中遇到解不开的“结”、迈不过的“坎”,我都会向这本书请教,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在阅读中品悟效应,在比照中选择策略,在实践中检验习得。现在,我明白了,教育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需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总的来说,《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它让我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与智者同行,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学习天地

                          沅陵县思源实验学校    潘晓敏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教育的认知之路,让我对教育与心理学的融合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在书中,诸多心理效应让我印象深刻,其中“皮格马利翁效应”尤为引人深思。该效应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小辉,他在刚进入班级时成绩并不突出,甚至有些调皮捣蛋,对学习也不太上心。但我通过观察发现他其实很聪明,只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关注他,在他表现出一点进步时就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表达我对他的信任和期待,相信他可以做得更好。渐渐地,小辉像是被激发了内在的动力,他开始认真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成绩也稳步提升。到后来,他不仅成为了班级中的佼佼者,还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神奇力量。       还有“晕轮效应”也让我在教育过程中更加谨慎。它提醒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某一方面表现而对其整体产生片面的认知。有个例子让我记忆犹新,有位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失利了,我差点就因为这次成绩而对他产生了学习能力不行的看法。但当我深入了解后发现,他那段时间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影响了他的状态,而平时他其实是非常努力且有潜力的。如果我当时被晕轮效应影响,可能就会错过一个帮助他成长的好机会。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书中还提到了“刻板效应”,这让我反思自己是否也曾对某些学生群体有过先入为主的看法。比如认为某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一定在其他方面也不行,或者觉得某个调皮的学生就不会有细腻的情感。这种刻板的认知很可能会阻碍我们真正了解学生,无法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独特之处。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在教育中要时刻保持敏锐的心理洞察力,善于运用各种心理效应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要像皮格马利翁一样给予学生积极的期待,避免被晕轮效应和刻板效应误导,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接纳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无限潜力。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心理学则是这门艺术的重要基石。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继续研读心理学知识,将其更好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为学生们创造更有利于他们成长和发展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育的阳光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我也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深入探索教育中的心理学,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学习天地

                              沅陵县第六中学     邓璐       说来惭愧,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已经四年有余,虽然这几年在断断续续地参加着各种培训,学习很多新的理论以及先辈们的经验,然而在工作之余却很少能够静下心来阅读书籍,从书中汲取营养,丰富自身。本学期十分荣幸地加入了沅陵县名班主任工作室,在第一次会议召开学习2024年度工作计划时,“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就摆在了首位,先进的教育理论是教学和科研的先导。而阅读和学习是提高教师教育理论修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张志峰首席也向我们推荐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等书。在这次会议之后,我也立马买了一本《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回来慢慢钻研。本书由刘儒德教授主编,共分为三个部分,对教学、教育、管理中的心理效应利用小故事以及简单的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本书不同于其他的心理学著作,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以及形象生动的图画及文字将心理学的概念阐述得清晰易懂,并且给予我们具体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以供我们参考学习,着实为一本有效的、有价值的学习材料。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感觉它是一面镜子,让我反思我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又是违背教育心理学的。它是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告诉我怎样做才是科学的、正确的、充满关爱的;我感觉它是神奇的魔术棒,总是带给我无限的惊喜和期待,那是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       在读到归因偏差现象这一章时,文中首先解释说明把成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功归因于自己而否定自己对失败负有责任的倾向性称为自我服务偏差。这种归因偏差现象让我想起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表现,我们作为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成绩时,时常会将学生成绩的不理想归因于学生上课不认真、课后不努力等方面,常常忽略了我们自己是否已经做到最好,是否发现了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建议;在对待优生和后进生在生活上的问题时,是否进行了区别对待,优生做了好事就是能力强,而后进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是运气好?所以在我读到这一章节时,我深刻反省了自己,并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文中所说的现象进行对比,确认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现象,以促进自己及时改正,警惕并且避免这种归因偏差,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以促进自己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本书在讲解德西效应时用了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项专门的心理实验来阐述:
       他让一些学生解答妙趣横生的智力难题。开始,对所有学生都不奖励。接着把他们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学生,每解答完一道智力难题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另一组学生不给任何奖励。然后在两组学生的休息或自由活动时间里,实验者观察发现:尽管奖励组学生在有奖励时解题十分努力,但在自由活动时却只有少数人在继续自觉地解答;无奖励组的学生却有更多的人热衷于尚未解出的智力难题。总的说来,奖励组的学生对解答难题的兴趣减少,而无奖励刺激的学生对解答难题的兴趣比有奖励刺激的学生更浓厚。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学习天地

从结果可以看到,进行一项愉快活动,如果同时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也就是说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人的工作欲望不仅不会增加,有时反而降低,甚至变成二者之差。这种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的现象,称之为德西效应。
       这个心理学效应也同样给予了我思考,为何给予奖励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可能会降低学生的主动性?这启示着我在对学生实施教育时,要充分地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内心所想,在进行教育时刻意地将奖励与做某件事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的兴趣在一定的程度上转移到对奖励的追求上来,并且在给予奖励时多顺应学生内心所期待的,使学生从内心喜欢这些奖励,然后利用奖励促进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从而引导他们朝着自我成长的方向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在教育教学的这条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也将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多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且积极地寻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会用所学解决在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形成良性循环,以此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提高、不断成长。

                         沅陵县思源实验学校    夏慧玲      读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宛如打开新的一个世界。初识,感觉陌生,甚至觉得有一些索然无味。在阅读的过程中,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灵感,之前很多教育上难以理解的问题,也得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做班主任已有2年,在这个过程中,由一开始的新鲜感,征服欲,让我充满了激情和动力。但是随着时间和学生问题的积累,慢慢地我内心变得焦虑,甚至不想当班主任了。对于问题学生,我更不想管他们。可是看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他宛如一缕阳光,照进我这枯萎的世界,给予我班主任之路的希望和光明。       南风效应,告诉我们感人者莫乎情,温暖胜于严寒,感化往往胜于压服,和风细雨有时候要强于暴风骤雨。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促使唤醒内心良知,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转变称为南方效应,有时也称为温暖法则。南方效应的作用途径是不排斥,不强力,不对抗,改走温和柔性的路线。泰戈尔曾说过,神的巨大权威是在柔和的微风里,而不在暴风骤雨之中。通过这一效应,我对班上最调皮最不听话的A学生,就用到了南风效应。效果显著,他不再像之前那样反抗,而是慢慢地接受我对他的好,从而能正确地接受我对他的建议和教育,在性格方面变得更加的温和,学习上也变得更加的主动积极。
       禁果效应,我们都有一种奇怪的心理,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想越想得到,越是不让知道东西就越想知道。在生活中

青春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学习天地

X年级(2)班 XX

禁果效应,比比皆是。比如很多不健康的电影书籍,学生本来不知道,知道了也不一定去看,但是老师禁止,反而是他想看个究竟一睹为快,其实一味地制止早恋问题,使得男女之间很平常的交往涂上一层诱惑的色彩,反而容易造成一些学生早恋,因此禁果效应告诉我们不提倡的东西,不要明令禁止,变成禁果,而是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疏导和沟通。有时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可以专门利用禁果效应,比如说有一道问题,老师都没办法做,你们肯定更加做不出来,可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对于青少年处在青春期的好奇心强,逆反心理中常会出现禁果效应。禁果效应启发,我们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锢,人为地去增加他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可以积极地利用禁果效应把学生不喜欢而有价值的事情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情绪ABC理论告诉我们同样的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想,心情就会很不一样。人生的境界也会很不一样。我本身就是一个很容易情绪化的人,所以导致我的身体不好,同时也影响我的人际关系,我一度怀疑自己,我甚至不想和他人交往。后面学习了ABC理论,我慢慢地变得释怀,其实影响我们情绪的并不是因为这一件事情,而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认知,我们对整个世界的一个认知,做一个积极心态行动的人其实不难,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本书,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学习,它不但能帮我们解决学生的问题,还能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问题。总之,在孩子的一个教育过程中,我们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让科学民主的沟通架起代际之间的心灵之桥。

                              沅陵县荷花池小学    谭禄英
       在工作室主持人张志峰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非常遗憾没有看完整本书,就我所看内容粗浅地谈一谈我的感受。
       在阅读过程中,书中的鲜活案例和成功经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案例不仅让我对现代教育理念和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我逐渐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良好品质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主要探讨了教育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和效应。例如,超限效应提醒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过度的刺激和压力可能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使我反思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是否曾因为过于严格的要求而给学生带来了过大的压力。又例如,皮格马利翁效应则告诉我们,对学生的期望和信任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这让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我应该更多地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对于从教20余年的班主任来说,《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新窗口,让我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它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特点,从而制定出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它也提醒我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心灵的关怀和引导。       阅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后,我深深感受到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学习天地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沅陵县鹤鸣山小学    李冬霞
       教学中,你是否也会像我这样:
       对于学习成绩特别糟糕的孩子,我们在应对无效后,就选择任其自生自灭?
       对于行为习惯糟糕的孩子,我们常常苦口婆心地说教,却常常换来他们的旧案常犯?
       对于成绩中等却性格内向的孩子,认定他们如石头一样万年不变?
       对于性格敏感的孩子,嫌弃他们小题大做,老给自己添乱?
       应对孩子们的问题,我们常常是一顿酣畅淋漓地自我宣泄情绪或说苦口婆心说教,孩子不得不在强威下选择屈服。然后,教学中的那些破事循环再演?于是,很多老师就又开始抱怨孩子难教、班主任难当?
       很多时候,我们处理问题就是在自己的经验里打转。学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旧的经验怎么应对得了新出现的问题呢?所以,我们必须学习一些关于教育的科学的知识,这样才能了解问题的本质,做出科学的决策。
       翻看《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些曾经的迷惑渐渐清晰起来:
       作为师者,你在孩子眼中是个铁丝妈妈还是一个布妈妈?你的举手投足是否都让孩子依恋?你是否尊重与理解学

做一个有智慧的教育者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生呢?你的教育是否像南风一样深入心灵呢,压迫式的教育只有让孩子产生更多的逆反心理。此时,我们应该对于平时自己粗暴简单的行为而感到惭愧呢。
       谁说孩子是万年不变的石头呢?我们在教学中,是否培养孩子成就动机呢,是否在不断地提高教学任务,增强孩子们的成就动机,增强孩子的自信呢?你与孩子的交往中,是否给予他们积极地暗示呢?因此,我们的教学方法该是不断地调整着的。
       对于性格敏感的孩子,请多一些关注。因为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感受到正在受到关注,从而真正投入工作与学习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效率。我们关注学生,就要真正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与需求,适时满足他们的内心所需……
       如何分配教学时间呢?我们可以利用系列位置效应来安排上课的时间,充分利用一节课的开头与结尾的宝贵时间;如何让孩子识记的知识牢固呢,可要根据遗忘曲线,让孩子们及时记忆;讲述知识时,记得给孩子留点“空白”,表扬与批评记得莫“过犹不及”呢;根据“超限效应”,千万莫拖堂哦……
       很多时候,我们在工作中是疲惫的,是消极的。静下心来,细细读这本书,感觉手中一下握住了无数把解密孩子行为的钥匙,于是,心里踏实与充实起来。照着书本的策略,慢慢地快乐地解决了一些教育教学问题,内心的快乐与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教育是一门充满科学的艺术,我们要努力掌握多一点这方面的科学,做聪慧的教育者。那么,从好好研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吧开始吧,更多的惊喜会入你心来。

学习天地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沅陵县辰州中学     唐晋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我深感《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给我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启示和实用的策略。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教育心理学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还为我提供了许多解决学生问题和管理班级的新思路。在此,结合我个人的所思所学所历, 从书中众多心理效应里选取两个,谈一谈心理效应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一、巧用“自己人效应”,探寻师生心灵契合点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要想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就必须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积极借助“自己人效应”这一心理策略。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我会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以一颗平和、开放的心态,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站在学生的视角,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细致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要有园丁的智慧,根据种子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栽培,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班级管理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在必要的时候,我会放下身份与架子,“蹲下来”与学生交流,忘却自己作为班级管理者的身份,化身为学生的忠实听众、智慧参谋、探索路上的伙伴以及成长道路上的贴心服务员。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将我视为真正的“自己人”,有助于得到学生的尊重与认可,与我携手共进,共同为班级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这样的班级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归属感,更能让我的工作事半功倍,收获满满的幸福与成就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二、谨防“超限效应”,筑牢信任基石
       超限效应这一心理现象,警示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务必警惕“超限效应”的潜在风险。学生对于父母和教师的过度唠叨往往心生反感。因此,我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会注意把控“火候”与“度”,巧妙运用环境因素、知识因素和家庭因素,以积极正面地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教育方式上,避免单一重复,力求灵活多样。避免用同样的方式、同样的语句去纠正不同的错误,或是对某一错误进行过度的重复教育,以免形成教育的“定式思维”,使教育效果事倍功半。
      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我经常会在课间与这些学生交流,鼓励他们谈论自己的优点,并邀请全班学生共同寻找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班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表扬同样需要“适可而止”。过度、无原则的表扬同样可能引发“超限效应”。有些家长和教师错误地将学生的缺点也视为优点,过度表扬只会让学生迷失方向。作为班主任,要精心选择表扬的时机、环境和情境,掌握表扬的艺术,避免“超限”的表扬。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秉承“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的理念,恰当适度地利用相关心理效应,营造班级良好的学风、班风,助力学生成长,让每个学生变成一个完整而幸福的人!

学习天地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沅陵县思源实验学校     李雅婷       最开始知道这本书其实是在一个讲座,台上的老师倾情推荐,我在下面听着,也只是听着,并没有太在意。直到工作室强烈建议,我才真正地拿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一开始,只当是一本讲述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通著作。以为会像之前看过的那种书一样,用大段枯燥无味的文字解释着玄之又玄的心理理论。然而,一篇代序,直击我的心灵。作者用一则“鱼就是鱼”的构建主义童话让我确信,这就是我要的!这本书是教育心理学原理的集大成者,更是一本具有深刻洞察力和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有三个部分,聚焦于教学、教育和管理,精挑细选了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会用到的66条心理效应。用故事、实验和问题情景详细解析了这些效应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书中的每一节都围绕一个具体的心理效应展开,向读者展示了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教育和学习。作者十分贴心地在长文中添加标题,减轻了读者的认知负荷,总结性的标题也方便了读完之后有针对性地翻阅查找。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最大优点在于实践性强。作者深度剖析了每个心理效应的内在机制,与这些效应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每一则故事都很深刻,这使得读者不仅能够记住这些心理效应的理论基础,还能够知道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运用。       在第三辑管理部分中,马太效应那一节解答了我在实践中出现的疑惑,坚定了我的信念。马太效应太常见了,尤其在学校中,它的消极作用十分明显。不仅会伤害到所谓“差生”的进步积极性,给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埋下自卑的种子,还会助长所谓“好生”的自大心理。这样生生地制造出了“差生”,真的让人心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心态放平,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该尊重他们,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承认个体发展的差异,让孩子跟随自己的节奏,发扬自己的优点,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一个也不在书中,提到一个80-15-5法则,我把这一篇内容仔细地研读了多次,结合现在班上的情况,受到深深的启发。在典型的课堂中有三类学生,80%的学生已经建立起适合的课堂行为,教师需要做的是集中精力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15%的学生会周期性地与课堂纪律作对,此时教师需要限制他们的捣乱行为,把控住课堂的主导节奏;5%的学生是长期的规则违反者,对于他们,需要的更多是关注和期待,他们的不可控制是长期的自我放弃,关爱是最有效的方法。在课前和他们约法三章,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没有放弃,提出简单的他们一定能做到要求,积累成就感,变得积极向上,做到自我管理。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教育者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合理运用心理效应,能更轻松地应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能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这也是我觉得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去学习心理学的原因。       综上所述,《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著作。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还为我们提供了实践指导。我相信,通过深入学习和应用这本书中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将努力将这些心理效应融入到我的教学中,营造良好教育环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与更多的教育者分享这本书,共同进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习天地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沅陵县官庄镇中心小学     黄江怡
       利用课余的点滴时间,我阅读了北师大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在刘教授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浩瀚海洋中,40到80页的规律和效应,主要体现为詹森效应、普雷马克原理、头脑风暴效应、鸡尾酒会效应……其中不少效应令我触动,让我学习到新的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读这本书时,我感觉它是一面镜子,让我反思我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又是违背教育心理学的。它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的教育行为。下面分享几个令我深有触动的心理效应。
       (一)德西效应让我远离“奖励误区”
       德西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做某项活动时,给他提供相应的奖励,反而会削弱这项活动对他的内在吸引力。比如,“你这次考多少分,我就奖励XX”,适当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被外部奖励吸引,加强学习动机,取得好成绩,达到好结果,但是,如果外部奖励和孩子期望值相差太大,孩子成绩可能就会急剧下滑。本来孩子可能对学习挺有兴趣,外部奖励的掺和,导致孩子学习只为了奖励,内部的学习动机大大降低,这就是德西效应。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外部奖励的使用方式,多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强化内部奖励,比如口头上表扬,精神上的鼓励,让孩子懂得,取得好成绩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是自己赢得的收获,强调孩子的努力有收获的成就感,满足感。而不断强化努力可以得到物质奖励,物质最终还是外在的,内在的收获,精神上的满足才是持久的,而且会让孩子一直努力下去的动力。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二)用“愉快学习感”解开“厌恶之结”
       厌恶或者害怕是人类本能的情绪反应,但是我们厌恶或者害怕的是后天习得的事物,当讨厌的事物总是与某种不好的经验发生联系就会发生厌恶效应。
       这种厌恶现象在教育中也很常见,比如孩子们天生有好奇心,爱探索爱学习,可到了学龄后孩子们反而对学习产生厌恶了,就是因为他们把学习和写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家长的唠叨批评联系到了一起,对学习产生了厌恶!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通过撤销厌恶刺激,建立愉快的联结,竟能达到治愈厌恶的效果!也就是将学习和快乐的体验相联结,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一个之前不会的技能所带来的成就感;获得一个好的学习结果后得到家长和老师们的肯定和鼓励;老师的课堂特别有趣有意思,都会给学生带来好的学习体验!
       (三)打造课堂上的“鸡尾酒会”
       在鸡尾酒会上,觥筹交错、人声嘈杂,但如果你正在专注于和一个人交谈,即便周围的环境噪声很大,你依旧可以听到对方的轻言细语,周围的各种嘈杂声都察觉不到;如果远处有人喊你的名字,你也会听得到!在鸡尾酒会上,你听到了你要听到的,比如双方交谈的声音、自己的名字或熟人的声音,这种现象被称为鸡尾酒会效应!
       在日常课堂上,经常会埋怨学生不听,感觉是自己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孩子注意,这就可以应用上“鸡尾酒会”效应。用抑扬顿挫的声调,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暗号,来引起学生的听觉注意。
       平常总是埋怨日常工作琐碎,抽不出时间读书。这次也是应工作室的安排,粗略读了读。可就是这样粗略地去翻翻看看,也深觉收获颇丰。希望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多读书,读懂教育,读懂学生,也读懂自己。

学习天地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沅陵县溪子口小学    向惠       随着教师职业生涯的不断增长,我越来越感到心理学的重要性,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与学生打交道时善于运用心理学,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双赢——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老师也更有成就感,很多老师在读师范时也学过教育心理学,可是那些体系化的理论,死板生硬味同嚼蜡,到了实际中常常被忘得一干二净。这次,在朋友的推荐下我打开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读完以后。我发现这些看似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很容易和自己的实际工作挂上钩。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

拥有一把打开心门的钥匙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我们的工作,每天都要用到的表扬、奖励、批评和惩罚,那是不是运用了心理效应就可常常事倍功半呢?读读这本书中的“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图形—背景现象”,就会知道增加学生的积极行为,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原来竟有那么多的诀窍!       这本书不仅对我们工作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我们处理日常生活、人际关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也有启迪。比如,知道了边际递减效应,我们就会懂得对孩子的批评不可喋喋不休,对孩子的表扬也不能“廉价”给予;知道了互惠原则,我们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只有做到“我为人人”,才能收获“人人为我”;知道了遗忘曲线,我们懂得了在学习过程中要及时复习,不要到遗忘得差不多时再从零开始。
       总之,读完这本书,可以使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目标明确,少走弯路。

学习天地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沅陵县思源实验学校    康娌       说来惭愧,虽为教师,但已经很久没有拿起一本书认真品读了。最近,在工作室张校的推荐下,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诸多心理学中的经典效应,并将它们与教育教学紧密融合,这让我深受启迪。       身为一名教师,我从书中诸多效应里获得了对教育更为深刻的认知。“首因效应”警示我,在与学生初次相见时,一定要给学生留下优良的第一印象,因为这极有可能会左右学生对我的态度与信任。我会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精心准备,展现出自己的亲和力与专业素养,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我产生好感与期待;“近因效应”让我明晰,在和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近期发生的事情会对他们的印象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我要时刻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每一次与学生交流后,我都会认真反思,思考如何改进,从而在下次互动时能给学生留下更积极的印象;“晕轮效应”和“刻板印象”提醒我切不可对学生有片面的评判,不能仅因学生的某个优点或缺点就对他们全盘肯定或否定。在日常教学中,我竭力全面地去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满满的信任与支持。我会用心去洞察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独特之处,以便更精准地因材施教。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书中还介绍了众多其他的心理效应,如“马太效应”“仰巴脚效应”“刻板效应”等,这些都给我的教育教学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它们使我深切领悟到,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融。我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精心培育他们的自信心与创造力。在课堂上,我会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组织小组合作、开展角色扮演、进行游戏活动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我会用温暖的鼓励话语和肯定的眼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我会用启发式的问题和引导式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真的是一本极具价值的书籍,它让我对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坚信,只要我们能将书中的原理和方法切实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就必定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未来的教育工作历程中,我会持续努力学习并运用心理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茁壮成长和良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感悟教育的真谛,收获那份独属于教师的幸福与满足。

学习天地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沅陵县金山学校      熊英
       2024年的春季特别幸运,无意中加入一群同为班主任的团队中,从第一次阅读团队工作计划表,就看到要一起完成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起初我第一反应是这个任务挺为难,光看书名就觉得又是一本没完没了的长篇理论,理论的东西我看了太多觉得无趣也无用,心里实在是抵触。我们的主要负责人我且叫他张队长吧,应该是个非常严厉的人,挑明,说清了这本书必须去读读。“啥好书,就这么有魅力?”我心里嘀咕,顺便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关于这本书的简介,书的代序前面几句话就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兴趣,作者像是用一种聊天的语气跟你讲述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语言更是言简意赅。
       本书一共用了66个生活和教育中常见的心理学效应,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教育中常见的问题,进行阐述,并给老师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由于这本书涵盖的心理效应较多,无法全部分析,我就着重谈谈给我印象最深的“教育无小事——蝴蝶效应”。
       读到这个心理效应的时候,我的脑海中首先跳出了我读初中的情景,虽然我已经初中毕业将近二十年了,甚至我都不记得初三当时教我的那个数学老师的模样了,但是当时他说的那番话我却一个字都没忘记。记得那时候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好,初一的时候遇到一个微胖的中年数学老师,他总会用轻蔑的眼神看我,导致我更加厌恶数学。到初三的时候换了一个数学老师,人还不错上课挺幽默,第一单元数学考试我考了76(算是为数不多的及格了),老师念到了我的名字,我很淡定地走上去准备拿走我的试卷,突然数学老师给我竖了一个大拇指并很认真地对我说:你还不错嘛,你肯定有学习数学的天赋,就是要继续加油。我一下子脸就红了,但是心里却感觉到无比的温馨和感动。从那以后,我特别期待上数学课,数学学习好像开窍了,最后中考数学我居然考了一百多分。读书的生涯中我遇到过无数的数学老师,但我早已忘记,唯有初三的那位

教育无小事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数学对我说那几句话至今仍然记在我的脑海里,偶尔想起来还是会很感激。这应该就是教育心理学中的蝴蝶效应吧,初三的一次考试后,数学老师表扬了我,看似简单的一次鼓励,却让我在后面的学习生涯中一直给自己打气“你也不差”。
       在2020年《感动中国》中,张桂梅老师让无数人为之钦佩。扎根贫困山区40多年,以弱小的身躯,托起大山女孩们的希沃和梦想。一路走来面对女孩们的辍学和入学困难等问题,张桂梅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翻山越岭找到女孩们的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给女孩们贴补学费,坚定地带女孩们返回学校。面对家长甚至女孩无数次质问:为什么一定要读书?这个书非读不可吗?张桂梅老师始终回答:我亲爱的孩子们,不论你们什么时候问我,我的答案只有一个,是的,你们必须好好读书。就是张老师这份几十年的坚持和对孩子们的守护,改变了很多女孩的命运,她告诉女孩们:实现理想的路很长很长,前面可能有迷茫,有坎坷,有荆棘,但只要我们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力量,我们便能奔赴我们的理想。张老师的教育信念支撑数千名农村女孩子走出了大山,现在她们走上了很多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国家发展的各个行业发光发热,张老师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些女孩的命运,更是推动了社会发展,国家的发展,因为曾有学者说过:教育很重要,女孩的受教育更重要,因为她们可能会影响三代人。
       蝴蝶扇动翅膀,谁知道会给大西洋那边带来暴风雨呢。张老师扇动着她柔弱的翅膀,为无数女孩们带来了可以依托的大风并展翅高飞。我想这就是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外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教育从来就不是简单的小事,一个小的简单的教育鼓励或陪伴,也许就是一个,一伙,甚至一群孩子腾飞的动力。
       如今我站在了三尺讲台,我要学习我的数学老师和张桂梅老师,每天做好班级中教育小事。育人之路漫漫,我将做孩子们向上的托举之人。

学习天地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沅陵县金山学校     向秋桂
      如果有人问我在教学中感到焦虑怎么办?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可以去看书。走上教师岗位已经第5年了,在大环境下的影响下,对于教育已经不像之前那么纯粹,但又在一些时候不愿意看到自己这样,于是偶尔也会买来教育类的书籍看一看,让自己心中的教育理想重燃起来。这次,班主任工作室推荐了这本刘儒德编写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后,我发现,它像是一本教育宝典。平时的任何事情都存在心理效应,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切心理活动,把不同的事情现象用不同的心理效应进行总结归纳,给我们一个方向,让我们知道如何去做,真是得益匪浅。
       书中主要归纳了64条心理效应和规则,而且每篇小文前添加了一个小故事,使得一些原本容易忽略的事情变成一个个心理学的规律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眼前一亮,更加让读者容易了解。本来以为心理学是一门很难理解的学科,可是放了一个个小故事就让人轻松易懂,让人知道很多事情所存在的心理效应,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是很有帮助和启发的。
       其中,普雷马克原理就是对我们教师和家长有实效的一个心理效应。普雷马克最早提出,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这一原理被称为普雷马克原理。由于祖母对付孙子常用这种方法,即“先吃了你的蔬菜,然后你就可以吃甜点。”所以又被称为祖母原则。说得更明确一点,就是先让孩子做一些不太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柳暗花明”,就可以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和家长的接触较多。经常听到家长的诉苦和抱怨:“孩子不好好学习,总是玩电脑、看手机”“做作业草草了事,应付了事完后就跑出去了”“让孩子做事情,他不搭理你,真是气死人了”……当时我只是粗暴地建议:你也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或是适当地惩罚一下孩子,比如拒绝给他感兴趣的东西或是必须完成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这件事,不然就怎么样!现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的普雷马克原理告诉我,别忘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宛转,用高频活动奖励低频活动。我们班有一位孩子五年级的时候因为每周末周六玩手机导致了每次周一都不肯来学校读书,而他又是一位特别聪明的孩子,于是我和他约定如果你每天按学校来上课并且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就能够在读书日玩半个小时手机,现在他已经进入六年级,用了此方法,他再未出现之前的情况,学习也名列前茅。
       当然,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将普雷马克原理应用于新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学生一下子接受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就将难以接受的大目标或是知识体系分解成一个个学生容易接受的小目标去要求学生,并用普雷马克原理去恰到好处地激励,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识记生字、背诵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正确识记少量的生字,读熟课文,再在规定时间内给学生增加一定数量或难度,并适时给以合理的激励。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愉快,学习的效果比我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高目标要好得多、有效得多。
       在课堂上,我时不时普雷马克原理拿来用一下,结果总是有着巨大的收获。在这一系列豁然开朗后,我更加跃跃欲试,迫切地继续探究我还不了解的规律和效应。
       我体会到只有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教育的芳草地里才有花红柳绿,才能焕发春天的盎然。我解读着这部“教育字典”,从这位良师益友身上,我汲取着智慧的营养、教育的技巧,我不断进步着,走向超越的高台。

学习天地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沅陵县金山学校       胡家盈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一位优秀的教师,必是一位深谙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道的智者。”然而,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班主任,我未曾涉猎心理学的书籍,这让我感到些许羞愧。若非有幸加入名班工作室,我或许仍未意识到教育学与心理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当我翻开《教育中的心理效应》,那目录中罗列的种种效应与原理,对我而言如同陌路,深感其深奥与专业。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竟在某些字句间捕捉到了自己的影子,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便是心理学效应的真谛。心理学,无疑渗透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之中。随着书中例子的展开与讲解的分析,我逐渐豁然开朗,那些曾经棘手的问题,似乎也找到了解决之道。
       书中“配套效应”这一篇章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它讲述的是18世纪,法国著名教育家丹尼斯·狄德罗感觉“自己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后来,这种感觉被称为“狄德罗效应”或“配套效应”。这一效应揭示了人们的一种心理倾向:在未得到某物之前,心态平和;一旦拥有,却渴望更多,永不满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将“狄德罗的袍子”视为对更高更好追求的象征。当人们实现了某些理想和抱负时,他们会激励自己摆脱现状,追求更优质的生活。直至今日,狄德罗效应仍然被很多领域所应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仍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我结合班级实际,将其总结成:为学生抛弃劣质睡袍,送上一件有价值的睡袍。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教师接纳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有时会不自觉地为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极大地降低要求,设定一个所谓的“底线”,比如告诉他们“只要不干扰他人即可”。这种看似宽容的要求,实际上却像是一件劣质的睡袍,不仅未能满足这些学生内在的成长需求,反而可能扼杀了他们潜在的积极性和能力,使他们甘于现状,永远停留在“学困”的标签下。结果往往是,他们连这个最低的要求也难以达到。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比如,我们班的小宇浩,本身是一个相当聪明的男孩,可他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情绪表达方面却在班级中处于下游,多次引导教育、批评责骂都效果甚微。后来结合其家庭环境来说,好像实在无法对他提太高的要求。于是当他多次欠作业、在课堂上多次管不住自己开小差、瞎搭腔时,老师开始无视他的存在,或者对他说“你别影响其他同学”,那么他就会在班级开始“大展身手”,不是到处借东西、制造噪音,就是睡觉。不仅老师拿他没办法,可以说是更加严重影响班级风气了,甚至出现了模仿他的行为。这就是为学生套上劣质睡袍的后果。
       后来,我改变了策略,通过观察发现他在班级中却有着一定影响力,且是个热心肠,于是我决定让他来当我的课代表,成为我的小助手。我先是在班级郑重其事地宣布了这个消息,一来是浅浅地满足了他的小小“虚荣心”,拉拢一下我与他的关系,二来也是告诉他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给他敲敲警钟。上岗前,我也来了一个岗前培训,把课代表的要求、注意事项、待遇等等,全都讲了一遍,最后他若有所思地走出了办公室。往后的每一天,他几乎都是与我前后走进办公室,手中抱着一沓作业,捏着一张名单,除此之外,他自己欠作业的次数也大大降低了。这就是“配套效应”在教育中的奇妙,给人一个职位,他就会以这个职位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让自己配得上这样一个职务。
       班主任一次又一次地强调学生们之优秀,就是在给学生们贴上一个“优秀”的标签。由此,学生们形成的观念是,我是优秀的,是有潜力的;我是个好学生,应该可以够做好。于是,为了与这种意识相“配套”,学生们努力地扮演自己心目中“优秀”的角色。
       学习成绩不够突出,可以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才艺;没有特殊的才艺,那就看看在班级团体中承担什么角色;如果什么都不行,至少可以让学生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总之,班主任要明察秋毫,生活中处处有闪光点:卫生、板报、跑步、乐于助人等,每个学生身上都一定有能让自己引以为豪的“睡袍”,我们要做的就是关注到学

学习天地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一点赞美与期待。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谁获得的鼓励越多,谁的进步就可能越大。身为班主任,我应当为孩子们编织一件又一件有价值的睡袍。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不仅“配套效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书中提及的其他心理效应同样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正如俗语所说,“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深化理解。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勇于尝试,积极将这些心理效应更规范地应用于实际。让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辅助我更好管理班级,更好教育教学学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沅陵县鹤鸣山小学     胡俊芝
       初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相见恨晚。“南风效应”“超限效应”“德西效应”“连锁塑造效应”这些词好像离我们很远,可静下心读来,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现象,正是这些我们往往视而不见的小现象,抽丝剥茧出大智慧,冶炼出教育的真知灼见。
       连锁塑造效应——小步子,大目标
       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恩爱的夫妻,丈夫从不愿意做家务,为此妻子很是苦恼。有一天,妻子受到高人的启发,终于用一个巧妙的办法改变了丈夫。那到底是什么方法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一天妻子上班前把米洗好,放进电饭煲里。而下班时她故意晚回家一会儿,并给丈夫打电话“我现在不能回家,你只需要插上电源,我们就能及时吃到晚餐了。”丈夫觉得这很简单,就爽快地答应了。妻子回到家后热烈地拥抱了丈夫,并对他的行为大加夸赞。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妻子又把米洗好,但是不放进电饭煲,要求丈夫放进电饭煲并插上电源。丈夫觉得这并不以前麻烦多少,于是每天还是按妻子的吩咐把饭煮好。慢慢地妻子留下的工作越来越多,而且每次都会因为丈夫小小的进步大加夸赞。于是丈夫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对做家务的态度,每天主动地承担了许多家务。故事中妻子的做法在心理学上就叫“连锁塑造效应”。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训练之前我们首先要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被训练对象每完成一个小目标我们都要及时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通过奖励促使其最终完成大目标。
       工作中,我们面对学生时,总会遇到基础差或有一些坏习惯的学生。要纠正学生的某个习惯时,或者是希望培养学生的某一个好习惯时,我们要学会运用连锁塑造效应,把有难度的大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一个他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的一个个小目标,达到后给予肯定与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其体会到成就感,拥有动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慢慢地接近自己和学生都想达到的那个大目标。
       一个人的习惯行为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不良的习惯行为不会一下子就消除;健康的行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有对学生进行长期连锁塑造的观念,有意识地一步步地培养与巩固孩学生的行为习惯,千万不可急于求成。
       好的教师都是出色的自我教育者,这本书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希望在这本书的伴随与指引下我能一步一步更加成熟。

学习天地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沅陵县张家坪九校      付春燕
       利用课后的点滴时间,我阅读了刘儒德老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在学习到新的心理学知识的同时,这本书也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心灵再一次被震撼。在看到那一个个教育故事背后所涉及的心理效应,我感觉它像一面镜子,让我反思在教育工作中我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又违背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心灵的引导,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书中提到的“蝴蝶效应”让我印象深刻。看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我们的学生。今年我教五年级,我认为五年级学生应该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基本培养好了,可是我们班五年级学生的习惯,却是非常的糟糕,有些学生下课只知道玩,上课铃一响就出去上厕所,老师走进教室之后,才陆陆续续进教室,这不就是“蝴蝶效应”吗?当学生第一次出现上课铃响才上厕所的行为时。老师如果不及时纠正,而觉得无所谓,就会让学生这样的习惯慢慢滋长,接着就有第二次,第三次……于是我们老师需要反复地提醒孩子下课要去上厕所,喝水,准备下一堂课的书本,学习工具。这就告诉我们警惕身边“蝴蝶效应”的发生,要在事情刚发生的时候就把不好的苗头熄灭。
       同时“罗森塔尔效应”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深刻地理解。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对每个学生抱有期望。当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学生往往会因此受到鼓舞,更加努力地去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递期望和信心,用我们的关怀和信任去激发学生的潜能。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反思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以前我在教育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地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这导致我在教育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学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缺乏学习兴趣等。通过这本书,我意识到我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总之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他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在未来实践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沅陵县凤凰山学校       周小会
       当我翻开《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时,我仿佛踏上了一段探索之旅,走进了教育的心理世界。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教育是一项既神圣又充满挑战的任务,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教育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个深入人心的过程。它用心理学的视角,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悟。
       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仿佛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对教育的理解。它告诉我,教师的期待如同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催生着他们内在的潜能。当我们用信任和鼓励的目光注视着每一个学生,他们便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期望,如同拥有了无限的力量,勇敢地追逐着梦想。
       而“超限效应”则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教育中可能存在的误区。过度批评和指责,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了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逆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提醒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用理解和关爱去化解学生的困惑和抵触,让教育成为他们成长的助力。

学习天地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德西效应”如同一股清流,洗涤了我对奖励的片面认识。它让我明白,过度的奖励可能会让学生迷失方向,失去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真正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让他们从心底里热爱学习,享受探索知识的乐趣。
       “南风效应”则如春风拂面,让我感受到教育的温柔与力量。它告诉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采用温和、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尊重。这样,他们才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霍桑效应”则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当我们用心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期待时,他们便能焕发出无尽的活力,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或家长,我们应该用爱和智慧去引导学生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用包容和理解去接纳他们。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兴趣,让他们真正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最后,我想说,《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教育有了更为深刻地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与每一个学生相处的时光。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去引导。我坚信,只要我们用心去聆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用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他们定能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为自己的未来描绘出绚丽的篇章。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读就会发现,作者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向大家解释一系列科学、严肃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很值得一看。
       特别在读本书的第二辑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布妈妈的启示一一依恋心理》,这一篇章讲述了心理学家哈洛研究幼小的猴子对母亲的依恋的实验。因为之前也曾在一些媒体新闻中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了这个实验,当时可能感触并不深,但现在,特别是作为一名母亲,也经历了孩子养育的过程,就有了很深的触动。
       这个实验讲述的是在幼小的猴子身边放的是两个母猴的模型:用铁丝做的猴子和用布做的猴子。研究发现,小猴子喜欢能给他以柔和感觉的布猴子。后来,心理学家给布猴子妈妈越来越多的母性特征。比如,在身体里装上电灯泡、把布妈妈设计成能摇动的。布妈妈拥有的母性特征越丰富,小猴子就越喜欢她。但布妈妈是不能与真正的母猴相比的。在布妈妈身边长大的小猴成年后不同程度地带有行为上的偏差,类似人类精神疾患的行为。
       从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让人备感震惊: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而我们做父母、做老师的是否真正给予了孩子他所需要的爱?读完之后,不由得让人顿觉警醒。一个只关心孩子物质生活的父母,一个总在忙碌于工作却不肯抽时间陪孩子的父母,更多的时候只是充当了一个自动洗衣机、自动售货机、自动取款机的角色,孩子们应该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安全感、亲情没有获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和父母或多或少的疏离,成长中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时,家长才会不停地抱怨我们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孩子越大却离我们越远?同样的,作为一名老师,如果只关心孩子的学业,忽略孩子的情感需要,就算付出再多的精力,如果方式方法不对,没有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爱,那你也就永远无法真正赢得孩子的认同。
       我期盼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在这本书的伴随与指引下,让我和学生的相处过程中一步一步变得更加成熟。

                                 沅陵县凤鸣学校     曹壹菱
       近段时间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时,还以为是一本心理学方面比较难读懂的书。但其实你读一

学习天地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沅陵县凤鸣学校     邓帆
       这个学期很荣幸能够加入沅陵县名班主任工作室,在工作室主持人张志峰老师的大力推荐下,认真地阅读了北师大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
       在刘教授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浩瀚海洋中,40到80页的规律和效应,主要体现为詹森效应、普雷马克原理、头脑风暴效应、鸡尾酒会效应……其中不少效应令我感触,让我学习到新的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读这本书时,我感觉它是一面镜子,让我反思我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又是违背教育心理学的。它是一盏指引我教育教学的道路,在看到那一个个教育故事背后所涉及的心理效应时我都觉得自己好像身临其境一般,仿佛十年的教学生涯历历在目。这些故事以及其中的心理效应,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这本书涵盖的心理效应繁多,无法全部分析,所以今天简单地来分析我所经历的教育事件。
       在我从教第三年的时候,我在xxx九年一贯制学校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及数学教学工作。记得那是一节数学晚自习,自习任务是自主完成书上习题。一位平常乖巧懂事的孩子,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在座位上和同学窃窃私语。我发现后给了他一个警告的眼神,因为我在课堂及班级管理中比较严格,所以一般一个眼神就能搞定,但是这次出乎我的意料。他在我眼神的威严下,安静不到三分钟又开始了窃窃私语,这次我直接赠送了一根粉笔头给他,并当着全班的面讲了几句,他瞬间面红耳赤。在后来的课堂学习中,他没有以往的好学,作业偶尔也会拖欠,考试成绩也逐渐下滑。读了这本书后,我想这就是书中所说蝴蝶效应吧。现在才认识到这样的做法可能对他来说并不合理,不仅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还引发了学生对老师的厌恶感和对数学抵触。这一连串蝴蝶效应甚至会影响到他的整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个学习生涯。不仅是这位学生,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很多偏科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可能是因为某一件事或者某一句话,对任教老师或者某学科产生了厌恶,以至于后面越学越难。所以我觉得教育者应该对自己的谨慎言行,否则的话将会扼杀许多孩子的发展。第二个学期,我认真地和他及他的家长进行了一次三方会谈,以及家访等具体工作,他又回到了那个热爱课堂的孩子。
       一本好书就是一杯好茶,细细品尝才能得其精华,《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就是那本值得你细细品味的茶,我会继续慢慢地品味。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便是: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作为一名教育者一定要将这本书所讲的道理牢记于心,谨言慎行,关爱学生,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学习天地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学习天地

2024年上学期读书活动分享会小结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张志峰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都是探索者,也是实践者。我们深知,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交流,是引导,是启迪,是激发。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提供了我们理解学生、引导学生的有力工具。今天,我很高兴看到来自全县各校的工作室成员,能够就《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展开深入的阅读和交流,这是对教育理念的一次深刻反思,也是对教育实践的一次积极探索。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理解教育的道路。它让我们认识到,教育与心理学的融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书中,一个个心理效应,就像一面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在教育中的盲点和误区。它提醒我们,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更加敏锐地洞察他们的心理需求,更加有效地引导他们的成长。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大家的思考,看到了大家的感悟,也看到了大家的决心。大家都在努力地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努力地将这些原理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这种精神,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运用心理学原理,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索教育的本质,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标。

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希望大家能够继续这种探索精神,继续这种实践精神,继续这种反思精神。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我们一定能够找到最适合我们的教育方法,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最后,我想说,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一项需要我们用心去做的事业。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我们一定能够做好这项事业。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探索,一起成长,为我们的学生,为我们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作室风采

工作室风采

沅陵班主任

2024年
第1期

沅陵县名班主任工作室
联系电话:15907451081
工作室办公地址:沅陵县思源实验学校

Copyright © 2025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