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
emotion management
爱生活爱自己
从关注自己的情绪开始
前 序
05
04
怎么看待情绪管理呢?
我认为自我疗愈很重要的一环是从认可情绪开始。
我们面对负面情绪,可能会用一种强迫积极的方式来处理。
比如,我恐惧、焦虑、愤怒、悲伤,就用疯狂工作来填补。
这个本质一种逃避和掩盖。
而另一种方式是否定、嫌弃,觉得哭哭啼啼是不好的,焦虑脆弱是不好的,愤怒是不好的。
可想而知,我们对自我的表达是多么的打压。
这两种方式都是在拒绝与身体语言沟通。我们身体通过情绪的方式来我们交流。
有些事,偏离了方向。
比如,我想要和联结,但是别人却拒绝我,可能是我的某些行为是不合适的,而我没有觉察到,所以不清楚为什么别人拒绝了我。
但是,情绪在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感到很沮丧。沮丧在提醒我们与重要的价值偏离了。比如我看重友谊,可是我却
07
06
觉察就是改变的开始。
看见它,体验它,允许它,放下它。
这就是体验。
常常指责他人、忽略他人的感受。而指责的方式会把别人推得很远。
这是我们头脑的逻辑,我们的大脑思维框架和行为模式与我们的初衷:友谊,是相悖的。
我们的心想要往东,我们的头脑和行为却在往西。
南辕北辙,内外不一致,身体的语言会告诉我们,我们的内心会告诉我们。
心里有答案。
很多时候,我们在向外求,向外求是头脑在指挥,其实,向内求,心里有答案。
心里的答案经常是通过情绪和我们沟通。
所以,无论是什么情绪,我们可以将它请过来,让它过来坐坐,一起说说话。
看看焦虑想要说什么。
看看愤怒想要说什么。
看看沮丧想要说什么。
看看愧疚想要说什么。
愤怒管理
05
04
愤怒情绪的出现,一般意味着我们要捍卫自己的边界。
这里,探索的还是童年生活中有责备和自卑的模式,对现在造成的情绪管理的影响。
在我看来,为什么我们会有强烈的愤怒情绪呢?
因为时常我们的内心都会感到自己的“不被爱”,我们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不被关心的,不被在乎的。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件的时候,我们就会发起对核心信念的愤怒。
而这样的愤怒情绪并不是合理的。
因为它指向的是内在某一个自我认知。
所以,管理负面情绪,就是管理负面情绪背后的认知。
现在,说到向内求,伤害我们的并不是外界的事情,而是我们的内在认知,就是这个道理。
是我们先有了“我不可爱”,所以,当有人怠慢了你,你开始生气,于是我们一直循环在一个“不可爱”的世界当中。
到这里,我们意识到,错的不是外境,是我们内在的负面认知需要调整。
那这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我们抱持负面的自我认知,就
07
06
如果一个人一味地压抑自己满足他人的期待,如果在一个家庭环境中,只有一个人的声音,其他人都得服从,那么这些只能服从的人的心里就会压抑愤怒。
这些愤怒,是要被看见的,这是生命力的展现。所以,我提倡重视内心的声音,重视自己的期待,而不是他人的期待。
如果我们在关系中有愤怒,我们的心口很堵。那这段关系一定是在压抑我们的生命力,阻止我们的自我表达。
关系中如果互相指责,那是一种索取,是希望你来满足我的期待,你来成就我。而不是活出你自己。
独立的关系,没有拉扯。
我们现在探索的是责备和自卑的思维模式下,愤怒情绪的处理。
上面我们说到了,愤怒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自我表达受到了他人的指责,我们觉得自己不好而陷入自卑。
如果别人指出我们的缺点,我们会觉得愤怒,这时候愤怒的认知是不合理的,是需要自我调节,转变背后的信念:她批评我,我真的不好吗?
如果我相信自己是好的,何必在乎她怎么说,如果我相信了自己不好,那我们要调整的是自己的认知呀。
就可以抵御一切负面的事件了。
相当于我们把自己降的很低,一切伤害就不入我心了。其实,这是一种逃避,对外界困难和挫折的逃避。
自我牺牲和压抑不是爱。
爱是关心、了解、尊重和责任心。
首先,我们爱的人是自己,我们把自己的需要降的如此低,把自己贬的这么不好,自己拉扯自己,阻碍自己去实现自我价值。
在愤怒情绪这里,愤怒是一个信号,它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再压抑自己了,不要在关系中一直压抑自己的内心了,勇敢活出自己,跟随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排除一切困难,去实现它,为他人做贡献,去发光发热。
我们的内心烦躁了,目标还是没有实现的时候,就可以观察一下。
而很多时候,我发现,我的愤怒是给自己制定的一些标准,不能迟到,要早起。
这是一种规则。
我们的愤怒是在反感一些规则,反感一些他人强加过来的期待。
07
06
还有一种愤怒的情况是,我们没有达成目标,完成标准和期待时,我们会愤怒。
这时候愤怒背后的认知是“你怎么没有做到,你什么都做不好”。
而实际上,是目标、标准和期待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我们要拒绝一部分期望,调整自己的目标。
我们时常在帮助他人,而他人却没有帮助我们,我们付出了真心,而他人却没有真心相待。我们感到愤怒。
这时候,愤怒的背后是不是我们忽略了自己?没有考察对方就付出自己的信任?先考察清楚对方的人品是爱自己的基础。
总结:
长期生活在被指责的环境中,我们内在生命力会受到阻碍,我们会感到愤怒,自我表达常常受到他人给予的负面评价,于是我们开始自卑。
如果,现在我们觉察到了愤怒情绪,我们可以欢迎它,与它沟通:
看看它的背后在告诉我们什么。
还有一种愤怒是我们感觉自己被忽略了,没有被对方重视,这个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不被爱”。
比如在谈恋爱,别人没有回短信,别人的一句否定性的话语,我们就会觉得对方是不是“不喜欢我”。
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们大发脾气,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愤怒情绪背后的认知“我不可爱”不是真的。
“我不可爱”是真的吗?
哪个人一出生就注定一辈子“不可爱”?
这个认知显然也是错误的。有这个认知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有道理的,有可能在过往经历中,遇到过他人抛弃性的话语,否定性的语言。
那只是代表了过去他人的认知,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会这样想,这样做,换一句话说,那个人不懂爱。
这个世界上,真正活出爱的人是很少的。
而我们可以选择,选择从创伤中重生,从痛苦中崛起,在失望中点燃希望,爱是存在的。
只要我们在那些心中失望的时刻,放下过往的感觉和认知,有勇气选择相信爱,即可开始创造新的经验。
07
06
愤怒情绪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爱自己,多陪伴自己,关注情绪。给自己接纳、允许、肯定,实现自我的价值,探索生命。
在与他人意见不同时,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上课学生吵闹,可以和同学沟通,并且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上要遵守纪律,这样大家才能有一个好的环境和空间上课。
在他人指出我们缺点和不足时,给自己力量,相信自己是被爱被肯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停,你不要再说了。如果你想帮助我,我宁愿你说点这件事有价值的部分。
在自己被忽视的时候,肯定自己的自我价值。
在没有达到目标时,调整自己的期待。
悲伤管理
09
08
小时候,如果父母常常给予指责的话,我们内在是脆弱的、无力的。
我们不是说要回到过去,而是现在的我们依旧抓着过去的信念不放。
我们是在当下处理过往遗留下来的恐惧的脆弱的认知。
我是安全的。
扒开内心的世界,惨不忍睹。
我要完成标准才可以,我要给自己制定目标和要求,必须完成,完成了才会被爱。
被抛弃
失败了被否定
被责备
被嫌弃
不被爱
我什么也改变不了
未来会有糟糕的事情发生
我的沮丧不重要
我不能表达愤怒
哭哭啼啼的很不好
悲伤,意味着某一部分不能拿上台面的价值。挖掘我们排斥的,里面也隐藏着我们的天赋。
11
10
我接纳自己有一次妈妈偷偷离开我,我感觉到自己被抛弃了。
有一次妈妈因为弟弟磕碰到了,而指责我,让我滚出去。
有一次我指责妈妈对我不好,她对我说让我回老家。
有一次我到姑姑家,妈妈说让我别回来了。
妈妈总能找到你身上依赖别人的点,你害怕的点来攻击你。
通过攻击来控制你。
让你可以放弃自己的时间,帮她照顾弟弟
让你可以放弃和姑姑家伙伴相处,和她在一起
让你放弃自己的权利,她就不用面对自己对你的伤害
这是她的表达方式,不相信人,只能用吓唬的方式让别人帮她做事。
从现在开始,我决定放下沮丧:
我拒绝接受他人强加过来的要求
我拒绝接受别人对我如何相处朋友的指摘
我拒绝接受在亲密关系中,自己可以被任意抛弃、指责
我是被爱的,被尊重的,被陪伴的,自由的,不是被控
有时候,时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沮丧的状态。
这种沮丧是一种不被爱的、被抛弃、被拒绝的状态,自己感觉很无力,很挫折。
无数次的争取,还是会被打回原处。
浑身的无力,是一种沮丧。
胸口很堵,是被指责,生命力受阻。
接纳沮丧,欢迎沮丧。
在之前我们说到自我觉察,自我觉察就是看见自己的状态,思维、感受、情绪和行为。
看到之后,就是接纳,然后是放下。
看到自己的绝望:
没有人爱
没有人关心、在乎、重视我
没有人喜欢我
这样的孤独、无助。
接纳它,它是有道理的,过去经常被指责,被抛弃。
爱是什么样子,真的不知道。
11
10
被嫌弃。
经济的困难是怎么造成的呢?我觉得经济困境大概是付出的少,想要的多。
他们的恶劣行为,在我们这里开始觉察、面对、接纳。停止不合理的行为。
真正想要改变以上的行为,就是:
在自己期待没有满足时,在他人干扰到自己时,多换位思考,而不是直接展开攻击。
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对爱的信任要足。信任别人也有自己的难处。
控制的。
接纳多年来没有被爱、被喜欢、被接纳、被关心。
连梦想都是别人的。
是妈妈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将自己考学的梦想放在了我们身上。
是爸爸感觉自己被嫌弃,想要证明自己,于是让自己的孩子都考学。
唯独有一点是:
我们要面对的是,曾经父母的打骂、嫌弃。无论我们怎么强大自己,试图用积极的方式来掩盖自己不被爱的事实,或者用积极的方式来争取被爱,都是无济于事的。
我们是要回到曾经受伤的地方。
在曾经认知发生扭曲的地方,开始重新面对、接纳、整合。
父母的嫌弃,是因为家里经济的困难,并不是我没价值,我还小,需要被爱是合理的而不是被嫌弃太小帮不上忙。
父母的打骂,是因为父母自己的行为可能影响到了他人的安全感,他们被群体视为不合群的人,被抛弃、被打压、
愧疚管理
13
12
时常,内在会涌现一种愧疚:都是我的错,我什么也做不好。
这是一种自我否定。
有这样的意识存在,就能看到,我们其实是处于一种责备的状态。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对他人有所贡献的。可是失功能的家庭当中,却给的是一种价值的否定和责备。
通过责备来满足自己被爱、有价值感的需求。
通过嫌弃来满足自己强大的需求。
在人群中被恶劣对待,一定会在自我价值感层面产生否定。
于是,内心开始投射一个他人弱小、他人无价值的现象出来。
世界是危险的,于是开始通过责备来控制他人。
爱如何在心中展开。
现在要说的是,童年经历中有过责备,我们的内心时常处于一种“自卑”的,愧疚的状态。
15
14
最后放下自卑的自己。
感谢遇到这样的善知识,让我学会了:
觉察、面对、接纳
内心空间一点点变大了。
原来自己是美的,可以是丑的。
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完美。
不是我们做的不够好,而是他人的眼镜脏了。
他们投射了一个负面的认知出来。
从我们开始,接纳自己不够好、自卑的,容易放弃,容易感到挫败的自己。
一个自信的人,会相信自己,会挑战困难。
而我们在一遇到困难,就会害怕失败,失败会让我们感觉到内心的不够好,害怕他人的责备。
于是,我们即便幸存下来。也变成一个很希望成功的人,而不想要失败。
不能哭,不能脆弱,不能沮丧,不能悲伤。
我们掩盖了内心那个弱小的自己。
允许、接纳那个丑陋的自己,她值得被爱、被关注。哪怕失败了,逃避了,放弃了,我们依旧是好的。
我不是想证明自己的好,我只是在付出我的爱,分享我的爱。
觉察到自卑的自己、面对自卑的自己、接纳自卑的自己
焦虑管理
13
12
从前面可以看到,焦虑一般伴随的是自卑。
因为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我们会在面对挫折时,感到无力,认为自己过不去。
于是开始焦虑。
开始在当下可以有所作为的时候,而担忧各种负面的结果。
我们觉得未来会有糟糕的事情发生。
我倒是觉得一切是有根据的。是有来源的。
只是当下的我们,可以觉察焦虑、接纳焦虑、放下焦虑。
焦虑的是什么?
担忧的是什么?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我可以有什么的方法应对。
我觉得并不是害怕多么可怕,而是我们的想象,我们耗了太多的时间想象可怕的结果。而其实可怕的结果自己是可以应对的。
15
14
焦虑会让我们变得着急,变得控制,变得想要让事情按我们的想法来,而不是按照事情本来的节奏。
我们会变得很快,很快,很快。
而实际上,慢下来,慢下来,慢下来,事情有它本来的节奏。
管理期待
13
12
负面情绪的背后有各种的期待。就像前面提到的,我们想要被爱、想要认可、想要安全。
而常常在人际关系中发生冲突的时候,均是越界了。例如:
长大后的我们,对待被爱的需求,首先一定是自给自足,自我负责的。
如果还是期待他人为我负责,这便是一种幻想。
他人会爱你吗?会给你爱吗?
会,只是或多或少,要看对方的情况。
我们可以让他人爱我们,但是不能依赖。
成人之后的亲密关系也是如此,两个人是彼此独立的,又是亲密的。
那就说明被爱的需求一定是自给自足的,在此基础上彼此依恋、互相促进对方的心智成熟。
每一次情绪的来临,都可以静下来探索背后的认知和期待。
如果感觉自己不被爱,关系中的对方又没有给到的时候,我们可以爱自己,关注自己的负面情绪,无条件的为自己做一件事,比如做饭、写作。没有目标、没有期待,只是在做、无为。
15
14
再来,就是管理我们对他人的付出。
有时,他人在依赖我们,我们也有必要及时的拒绝。拒绝喂养对方的匮乏,让对方学会仰赖自己的力量,爱自己。
总之,找回内心的力量,做让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做过了,也就不怕了。
一辈子困在恐惧当中,做着看似稳定的工作,其实对自己来讲,是一种消耗。
向外付出时,我们是爱他人的。并不是因为恐惧而去做,并不是因为填补认可、填补被爱、填补安全而做。
而是,我们相信内在的价值,付出生命,发光发热。
爱生活爱自己
从自我疗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