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川剧进生活

电子杂志文化2023-09-25
629

Sichuan Opera Enters Life

目录/contents

 川剧的“前世今生”  

川剧的“硬功夫”

川剧的价值

川剧的现状

 川剧的创新现行方法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繁华尽处坚守,于时代更迭中传承。

川剧的
“前世今生”

到了明代,以勒广儿为首的四川戏班已经不满足于在本地演出,他们远赴江苏南京一带表演。当时江苏有个乐王叫陈铎,他在自己的作品《嘲川戏》中,对这个戏班子万般鄙视,说: “士大夫见了羞,村浊人间了喜”,大意就是说,捧川戏场的都是些市井小人。
但这成了川戏到省外演出的确切记载。这个明代的“川戏”是不能与今天的川剧画等号的,但它已呈现出了不同于南北杂剧的艺术特性。

明末清初,四川连年战乱,民生凋敝、人口锐减,传统的戏剧演出几乎完全中断。从顺治年间起,清政府推行鼓励移民垦荒的优惠政策,史称“湖广填四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四川地方戏曲剧种——川剧的发展。

4

明代

5

明末清初

 唐宋时期,四川歌舞杂戏盛行,傀儡戏、参军戏、宫廷戏……演出十分丰富。 “神头鬼面”的川杂剧在勾栏瓦舍中昼夜登台,蔚然成俗,现在一些出土的文物古器上还描述着当时演出的一些盛况。且唐时期川戏影响力在国内非常大,全国甚至出现了“蜀戏冠天下”的局面。

3

唐宋

三国时期,蜀地就有了优人,也就是当时的演员,那个时期还诞生了第一曲讽刺喜剧《忿争》,这是一部有情节、有矛盾冲突、有演出效果的完全意义上的戏剧,在我国戏剧史上是一座里程碑,被称为川剧喜剧的鼻祖。

2

三国

巴蜀先民向来能歌善舞,就连冲锋陷阵时都要一边舞刀一边吼叫以震慑敌人,这种“歌舞以凌”的传统在《尚书》中有记载,说助力武王伐纣的巴蜀军队“前歌后舞”,后来这种战前舞被命名为“巴渝舞”,流传至今。
另外,出土于四川的战国宴乐渔猎攻占纹壶,汉代说唱俑,绘有百戏、角抵、假面、舞乐的画像砖,他们也都在表明,巴蜀地区从先秦甚至更早的时期开始,就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歌、舞、乐的艺术形式,它们为后来四川戏曲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1

先秦

川剧的“前世今生”

川剧起源于何时,语焉不详,多有歧异,但形成于清代却有共识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随着“花部”(一种剧腔)的勃兴,那些来自省外而分别流行于四川各地的高腔、昆曲、胡琴、梆子唱班,为适应群众欣赏习惯,与四川语音、习俗结合,逐渐在艺术上具有了四川的地方特色,形成了一个以高腔为主、五腔并存的大剧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川剧。

最早使用川剧(川戏)这个称呼的,是在辛亥革命影响下由康芷林等人组成的著名班社“三庆会”。 由于工商业的发展,流行四川各地的戏班不断涌入城市,为扩大影响,加强演员阵容,争取更多观众,逐渐走向各种声腔同台演出的经营方式。
2018年11月28日,重庆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的川剧项目入选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
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上,川剧参与其中
2022年6月29日,第五届川剧节开幕演出——《大美山川 光耀川剧》川剧音乐演唱会,在重庆市川剧院精彩上演。

7

近现代

6

清代

川剧的“前世今生”

川剧的“硬功夫”

(点击观看变脸视频)

1

2

抹脸

3

吹脸

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就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

扯脸

只适合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演员将粉末状的化妆品放置在舞台特定位置上的容器内或人物所使用的酒杯之类器皿中,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或其他特定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器皿,闭眼、闭气、用口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

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张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根丝线.再一张一张地将若干张脸谱叠在一起贴在脸上,每一张脸谱有一根特定的丝线,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随着表演的需要,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再一张一张地迅速扯下来.此法贵在巧妙、干净、利落。

川剧表演生活气息浓郁,生动活泼,风趣幽默,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川剧艺人创造了变脸、藏刀、钻火圈、开慧眼等许多绝技,表演时火爆热闹,新奇有趣,形成川剧的一大特色。

川剧的“硬功夫”

眼中情丝

踢慧眼

火功

       在川剧《盗银壶·太保庙》中,演员就将火功展现得淋漓尽致。盗取银壶的邱小乙在太保庙还愿,正在点燃纸钱的时候,忽然疑心门外有人,便将点燃的纸钱吹灭藏入自己怀中。在查看确认无人之后,又取出怀中纸钱,让其复燃。将点燃的纸钱藏入怀中而保持火星不灭,一段表演之后又重新复燃,这是需要长久的练习和特殊材料的配合才能够达成的。

     眼中情丝,是川剧当中的一种虚拟表现手法。在川剧《射雕》当中,猎手花荣和小姐耶律含嫣在庙会相遇,两人便一见钟情。而一旁的嫂子随即从两人眼中各抽出了虚拟的情丝,并且连接在了一起。       只要牵动这虚拟的情丝,这一见钟情的两人也会随之而左右摇摆,配合上背景配乐,有一种让人捧腹的效果。而这样的表现形式,也很好地表现出了青年男女之间的相互爱慕,通过夸张的表现形式,让两人之间的情感得到具体的表现。

       踢慧眼,是川剧当中的一种硬功夫。所谓的慧眼,源自于佛教法语,表示可以洞察人间一切的眼睛。而川剧中的慧眼,则单单表示一只眼睛,也就是角色所开的第三只眼。在川剧界,关于踢慧眼,有一段小故事一直在流传。20世纪30年代初,川剧资阳河文武小生曹俊臣到成都三庆会演出,出于对他的欢迎,当时的三庆会会长康子林和他共同出演《金山寺》。曹俊臣出演青蛇,康子林出演韦驮。在康子林以韦驮身份出场后,他一改以往的表演方式,口中念到“待吾睁开慧眼一观”,然后就是一个踢腿,在额头正中添上了一只眼睛,视为慧眼。

川剧的“硬功夫”

小生

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

以头帽分为:书生、商生、穷生、官生及以化妆和年龄划分的文生丑、娃娃生、红黑霸儿脸。

文生

含以服饰划分的靠甲、短打、袍带、龙箭(含袍子)及以归本行应工的武丑、红霸儿脸、须生等角色。

武生

川剧的“硬功夫”

生角

武旦是精通武艺的妇女

青衣旦多为朴实贤惠的妇女

闺门旦是未出嫁的青春少女

花旦是性格活泼的年轻女子

在川剧中的“生角”或“须生”,其中包括:老生、正生、老末角、红生等,有文武之分。

川剧的“硬功夫”

旦角

小丑

“末”在川剧中常称为花脸,以技艺侧重划分为:唱功、讲口、架子、草鞋花脸四类。

小丑的含义,顾名思义,就在“丑”字上,外貌丑。它表现的多是幽默滑稽或庸俗浅薄的人物。
以服饰分为:袍带、箭衣、褶子、襟襟丑;以年龄分为:老丑丑以及属丑行应工的丑旦。

川剧的“硬功夫”

花脸

(弹戏)剧目欣赏

(高腔)剧目欣赏

(胡琴)剧目欣赏

(昆腔)剧目欣赏

(灯戏)剧目欣赏

川剧在音乐唱腔方面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五种不同声腔组成的,这在中国剧种中都是十分罕见的。

川剧的“硬功夫”

高腔是川剧中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声腔形式,主要特点是:行腔自由,为徒歌式,不用伴奏,只用一副拍板和鼓点调剂节奏高腔的唱腔高昂响亮,婉转悠扬,铿锵有力,并有帮腔和之。打击乐采用大锣大鼓,贯穿于曲牌始终,使帮、打、唱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演唱过程中,宣叙调与咏叹调交替使用,帮腔与唱腔互为增辉,加之以密锣紧鼓的配合,能使舞台气氛变化无穷。

昆腔

昆腔的唱腔基本上保持原“苏昆”的特点:腔调曲折婉转,节奏较缓慢,特别讲究发音吐字的准确性。伴奏乐器以笛为主,打击乐中必须加上苏锣、苏钹。唱腔的曲牌尚存一百多支,如[点绛唇]、[香柳娘]等,绝大多数与高腔曲牌名称相同,但曲调不同。曲牌运用时,以多支组合的套曲为主,川剧呼之为“成堂曲牌”。

高腔

胡琴腔分二黄和西皮两大类,伴奏乐器以小提琴和川二胡为主,并有唢呐和笛子的吹奏,适于表现各种情绪。胡琴的西皮唱腔具有高亢、明亮、刚劲、潇洒的音乐性格,它的曲调简洁、流畅、舒展大方,通俗而充满阳刚之美。因此,西皮的剧目大多为列国、三国或历史故事剧

胡琴

弹戏是一种唱梆子腔的声腔,包括情绪极不相同的两类曲调:一类叫“甜平”,表现欣喜、欢乐的感情。一类叫“苦平”,表现悲哀、凄苦的感情。板式有“一字”、“二流”、“三板”、“垛板”、“倒板”等。

弹戏

灯戏音乐称为“灯调”。乐曲一般比较短小,节奏鲜明,旋律明快,听来有轻松活泼的感觉,长于表现诙谐风趣的喜剧场面。灯调在运用时,也采用曲牌相连接的形式,但因乐曲比较短小,一般只四句、六句或上下句,所以演唱时,一首(段)乐曲大多配上若干不同的唱词反复地唱。曲牌(调)较多。伴奏乐器主要是“大筒筒胡琴”,这种胡琴的琴杆粗而短,琴筒较大,音略带“嗡”音,建国后加进了川二胡之类的弦乐器。

灯戏

川剧的“硬功夫”

       从政府方面来讲,应当进一步加大川剧艺术文化发展的扶助,如在资金投入、演员培训等方面予以有效地保证,从而更好地使川剧艺术文化存在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对于一个民族来讲,其文化是核心、是精髓。当我们在接受现代流行和时尚音乐形式的同时,更应当牢记以往传统的音乐文化形式。       现阶段,许多媒体、公司等为了更好地吸引广大观众以谋取更大的利益,过度追寻外来音乐文化,而往往忽略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进而没能并传统文化艺术为基础做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因此,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不仅要将川剧艺术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还应当尽可能完美地将这一民族文化展现在子孙后代的面前,这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继承,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清楚地认识和知道这一文化的存在及其发展历史。

川剧的价值

川剧的价值

川剧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艺术就是变脸艺术。这一艺术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其每一张脸谱都是不相同的,这主要是由于在当今社会并不会存在脸谱图册,演员所有的脸谱均以演员自小接触的人物和对人物的认识为基础来作出描绘的。对于川剧脸谱造型来讲,其最具有视觉表现地地方便是线条的勾勒,这些线条和颜色的搭配可以很好地将人物的个性体现出来,使当发文化和人民的绘画功底得以充分展现出来。川剧脸谱不仅可以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而且还是民族文化艺术家们的语言和对话,这正是这一艺术文化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要使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开阔人们的眼界,应当敢于打破区域的局限性,真正将川剧艺术文化走向全国,以实现合理高效的艺术文化交流,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和欣赏到川剧艺术的魅力和价值。
此外,还应当以此为基础尽最大限度地将川剧艺术文化传播到国外,使更多有着各类不同文化艺术的人们能够感受和接受中华文化,从而更好地实现艺术文化的交流,以便更好地发展和传播中化文化,真正将民族文化的艺术价值发挥出来。

川剧的现状

        现在的川剧却面临着严重危机:不仅那些神秘的技法面临失传,整个川剧行业也面临着人才断层、新剧创作乏力、名角儿稀缺等“疑难杂症”,甚至有的艺人蹬起了三轮、擦起了皮鞋、补起了铁锅……有关学者说,川剧其实只是中国地方戏曲消亡的缩影。据调查,20世纪50年代我国还存在有367个传统戏曲剧种,但到目前已经消亡了100 多种,一些极具特色的小剧种已成为戏曲史料,甚至没能留下任何音像资料便消失了……

我国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指出,2012年我国文化产所创造的总体产值中,数字出版、云电视等新技术媒体呈现上升趋势,传统产业态势则逐渐下降。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快餐文化”“统领”新媒体时期主要生活方式的同时,文化消费也转向“短、平、快”的层面。传统的川剧因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与飞速运转的现代生活相脱节,与崇尚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内容相抵触,以至于大部分受众无法喜爱。

融媒时代,新媒体的普及应用衍生以“快餐文化”为主的生活方式,加剧受众断层的危机

川剧表意为特征的艺术形式与追求感官刺激为主要
目的的新一代立体式影视技术之间的“屏障”,导致目前川剧传播的困境

虚拟性、程式化、写意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基本特征,也是川剧表演的本质特征。电影《霸王别姬》中男主人公程蝶衣曾说过:“现代戏有意思,可现代戏的服装有点怪,没有行头好看,布景也太实了,京剧讲究的是个情景,唱、念、做、打都是在这个情景里面……”京剧如此,川剧也不例外。然而这 种具象化传播在遇到3D热潮、IMAX热潮之后,陷入了感官体验的低谷。追求感官刺激为主要目的的立体式影视传播在瞬间抓住受众注意力方面,目前暂时是其他传播技术无法匹敌的,但局限了感官体验的川剧平面化传播,使得川剧更利于表现传统剧目。

川剧的现状

川剧的创新现行方法

●  第1天  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敦煌宿

早敦煌接火车,参观沙漠奇观——【鸣沙山、月牙泉】(参观3.5小时左右),骑骆驼欣赏沙泉相依、沙不掩泉、泉不枯竭的神奇美景,或滑沙、或跳伞韵味无穷。后参观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参观3小时左右),始建于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拥有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像2000余身,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俗称千佛洞。后自由游览敦煌沙洲夜市

早乘车前往【玉门关】(距市区103公里,行车约1.5小时游览时间30分钟,景区电瓶车请自理),它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俗名“小方盘城”,途经敦煌影视城,远观隐形睡佛,党河大垻;参观玉门关关城约20分钟,后乘车10分钟左右到达汉长城,敦煌汉长城的结构并无砖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随着两千多年岁月的流逝和风雨流沙的破坏,部分长城被夷为平地,多半长城保存下来,其中玉门关西面一带的长城保存较好,为我国目前汉代长城保留最完整的一段。
后乘车85公里(行车约1.5小时)赴【雅丹魔鬼城】(含景区旅游车)(游览1.5小时左右),“雅丹”是维吾尔语,原意为具有陡壁的土丘,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2002年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随着影视剧《英雄》,《天脉传奇》,女子十二乐坊七匹狼广告在这里的相继拍摄,敦煌雅丹声名大振,成为海内外游客猎奇探险的向往之地。后回宾馆入住

●  第3天  敦煌-嘉峪关关城-散团

早餐后乘大巴前往嘉峪关(全程385KM 车程约4.5小时),沿途欣赏祁连雪山戈壁风光,午餐后乘车参观举世文明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城】(参观 2.5小时左右),始建于公元1372年,是万里长城全线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的关隘,布局严谨、技术精湛、固若金汤,有内城、外城、瓮城、罗城、城壕五部分组成。后客人自行散团,结束愉快的行程!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传播媒体的变革日新月异,以web2.0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更是方兴未艾。新型传播媒体打破了国家、地域的界限,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即时传播、高度的开放性与交互性等特点。不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手段上,都能够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为戏曲这门传统艺术提供便捷多样的传播途径。有关教育人士表示“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不仅要增加年轻人对戏曲的了解,还要创新传播形式,要从适合他们接受信息的习惯角度出发”。

眼下,手机App应用软件备受用户关注,以“唱吧’作为参照,传统川剧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考虑此类软件的开发应用。这类软件不仅具有音频清晰性、歌词显示同步性、录唱一体化等功能,还可以对演唱剧目的艺术家、流派、内容提供简单的介绍,这样简单实用的传播形式能够促进传统川剧文化在融媒时代的发展。

在利用新媒体传播戏曲的问题上,戏曲界有关人士表示,期望通过多样化传播方式,让喜爱戏曲的人得到更多更好的信息,从而吸引他们到剧场来观看演出。“留住老观众、培养新观众,新媒体的传播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越剧一级导演童薇薇说,“希望新媒体在传播时能注意保护版权,这不仅是对戏曲创作的尊重,也更利于戏曲的发展、传播”

传播手段的创新

川剧的创新现行方法

●  第1天  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敦煌宿

早敦煌接火车,参观沙漠奇观——【鸣沙山、月牙泉】(参观3.5小时左右),骑骆驼欣赏沙泉相依、沙不掩泉、泉不枯竭的神奇美景,或滑沙、或跳伞韵味无穷。后参观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参观3小时左右),始建于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拥有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像2000余身,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俗称千佛洞。后自由游览敦煌沙洲夜市

早乘车前往【玉门关】(距市区103公里,行车约1.5小时游览时间30分钟,景区电瓶车请自理),它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俗名“小方盘城”,途经敦煌影视城,远观隐形睡佛,党河大垻;参观玉门关关城约20分钟,后乘车10分钟左右到达汉长城,敦煌汉长城的结构并无砖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随着两千多年岁月的流逝和风雨流沙的破坏,部分长城被夷为平地,多半长城保存下来,其中玉门关西面一带的长城保存较好,为我国目前汉代长城保留最完整的一段。
后乘车85公里(行车约1.5小时)赴【雅丹魔鬼城】(含景区旅游车)(游览1.5小时左右),“雅丹”是维吾尔语,原意为具有陡壁的土丘,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2002年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随着影视剧《英雄》,《天脉传奇》,女子十二乐坊七匹狼广告在这里的相继拍摄,敦煌雅丹声名大振,成为海内外游客猎奇探险的向往之地。后回宾馆入住

●  第3天  敦煌-嘉峪关关城-散团

早餐后乘大巴前往嘉峪关(全程385KM 车程约4.5小时),沿途欣赏祁连雪山戈壁风光,午餐后乘车参观举世文明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城】(参观 2.5小时左右),始建于公元1372年,是万里长城全线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的关隘,布局严谨、技术精湛、固若金汤,有内城、外城、瓮城、罗城、城壕五部分组成。后客人自行散团,结束愉快的行程!

川剧不能只局限在剧场演出,可以尝试多元化演出形式。纵观目前国内地方戏曲传播,河南申视台《梨园春》可以说是个中翘楚。1994年河南卫视创办了一个以展示。
河南地方戏为主的电视栏目--《梨园春》,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摸索出一条现代电视手段和河南传统戏曲有机结合的道路,尤其是戏迷擂台赛的设置,充分调动起戏迷观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也使栏目收视率不断攀 升。《梨园春》目前已经成为河南卫视的一个名牌栏目,对繁荣电视文化事业、推动河南戏曲的发展以及弘扬民族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所以,川剧的传承与发展,一定不能与现代传媒环境脱节。依托电视传播,立足巴蜀,放眼世界将是川剧传播的一种新的理念。借鉴已经比较成熟的同类型节目,突出自己的特色,展现独特的魅力才能够让这个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的传统艺术再次焕发青春。

川剧表演艺术是在广泛地继承我国戏曲艺术的优秀传统中得到发展的,同时又以鲜明独特的个性丰富了我国的戏曲艺术。要想真正让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重新获得生命力,除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努力外,最重要的是其发展能够赶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不论从传播手段、表现形式还是从内容上来说,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中华戏曲文化的瑰宝--川剧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绽放新的光彩。

表现手段的创新

川剧的创新现行方法

川 | 剧 | 进 | 生 | 活

共览川剧之美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