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吴消清风集(2023第三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3-10-20
73

主    编:白晓亮  韩建明

副主编:马晓明

编    辑:纪检审计工作室

时事要闻

纪法课堂

工作动态

廉政时评

前        言

惟    以    改    过    为    能

      “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语出《资治通鉴·唐纪》。这是中唐贤相陆贽说的话,意思是不犯过错并不是真正的可贵,有了错误能够改过自新才最为重要。同样的观点,《左传》也告诉我们:“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过”是一种追求,“改过”则是一种美德。春秋时的政治家晏子“不辱使命,雄辩四方”,他曾自喻为一根弯弯曲曲身有无数疙瘩的木头,必须拿斧子劈、刀子削、刨子刨、锯子锯,经此反复打磨,愚木才可能成为有用的器具。晏子此话不仅说明“人非圣贤”,更道出了改过之艰、修身之难。这和“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一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犯了错不可怕,可怕的是错而不改。如果像蔡桓公一样讳疾忌医,认为自己没有疾病,当病毒侵入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柳宗元在《敌戒》中也有类似观点:“惩病克寿,矜壮死暴。”意思是警惕疾病、及时治疗的人往

往能够延年长寿,而对待小疾不够重视的人,待到疾病猝然大发,再想救治,为时已晚。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改过。面对过错,如果讳疾忌医、抱残守缺,或是避重就轻、蜻蜓点水,抑或是敷衍塞责、欲盖弥彰,久而久之,必然病入膏肓,悔之晚矣。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错误发生后,哀之而又鉴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迅速改正,补上短板与漏洞,才是应有的态度。东晋祖逖年轻时“性豁荡,不修仪检”,到十四五岁还“不知书”,但之后他改过自新,发愤学习,博览群书,被称为“赞世才具”;北宋寇准年轻时“不修小节,颇爱飞鹰走狗”,后来在母亲严厉教诫下走入正途,成为治世名臣。历史上,有不少有作为的人,像祖逖和寇准一样,凭着“有过则改”的实际行动从往之不谏的歧途转入来者可追的正道。
  “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共产党人的特点。回望党的百年征程,不难发现,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具有解剖自我、修正错误的优秀品质。1929年陈毅带着中央的“九月来信”回到红

四军后,诚恳地向毛泽东进行检讨,在会议上作了自我批评,表示要和大家一起打倒这个“陈毅主义”。“延安五老”之一的革命前辈谢觉哉,生前把自我批评比作“跟自己打官司”:自己当被告、当律师、当法官,将自己修炼成为一名党性坚强纯正的共产党员。无论是陈毅的自我批评,还是谢觉哉的自我审问,这种不断总结完善、不断认错改错的党性修养和自我革命的精神永不过时,值得每一名共产党人终身学习。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自我革命的精神,才能一次次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存在的问题,使我们党永葆先进和纯洁,从而创造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惟以改过为能”,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强化问题导向,勇于刀刃向己,以“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的危机感和“近在眉睫之内”的紧迫感,有误必纠,知错即改,始终保持思想的桌面清洁如新,不染纤尘。(杨杨)

自治区纪委监委机关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6月28日,自治区纪委监委机关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庆祝建党102周年,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支部,为“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颁发纪念章,集体观看主题教育专题片,激励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砥砺入党初心,铸牢忠诚之魂,坚定理想信念,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顽强的斗争精神,不断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今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要求我们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坚定意志、协调行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全党锻造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汇聚万众一心、砥砺奋进的磅礴伟力。

     会上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党支部代表作了交流发言,集中观看了《大道如砥征程阔——沿着总书记足迹感悟思想伟力》专题片。委机关在家的委领导,全体党员参加了活动。

     会议要求,委机关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扎实开展“沿着总书记足迹·感悟思想伟力”实践活动,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悟和实践,进一步坚定对党忠诚的信仰,传承艰苦奋斗的作风,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带头坚守思想阵地,强化理论武装,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带头锐意担当作为,勇担职责使命,带头加强纪律建设,保持清正廉洁,以实际行动诠释党的先进性、展示党的光辉形象,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取得新的成效。

吴忠:强化政治监督 推动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落地落实

       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召开后,市纪委监委高度重视,立即召开纪委常委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全体干部大会专题传达学习全会精神,研究贯彻意见。8月4日至5日,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传达学习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重大部署以及“1+37+8”文件重要内容,并立足职能职责,对监督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进行安排部署。

吴忠:严把“三关”评选优质案件 助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

       为充分发挥优质案件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全市纪检监察干部法治意识、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吴忠市纪委监委采取“选、评、改”模式,对全市纪检监察系统2022年度已办结案件开展优质案件评选活动,进一步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

靶向发力找亮点,把好案件选择关。

统一标准严审核,把好案件评选关。

统一标准严审核,把好案件评选关。

纪法课堂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尹效恩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日前,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批准,自治区纪委监委对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尹效恩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尹效恩身为司法机关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私欲膨胀,生活腐化堕落,肩负惩恶扬善职责却无敬畏纪法之心,执法犯法、靠案吃案,公器私用,从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沦为法律秩序的践踏者,严重破坏司  法公信力,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贪图

享乐,违规收受礼品、长期借用管理服务对象的豪车、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违规干预干部任用工作;通过民间借贷活动获取大额回报,利用职权为亲属谋取利益;为谋取私利,大肆插手和干预司法活动;利用职务便利和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在案件处理等方面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在民事审判活动中收受巨额贿赂,指使所属司法工作人员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致使案件当事人利益遭受巨大损失。
  尹效恩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其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违法,并涉嫌受贿罪、民事枉法裁判罪,且在党的十八大乃至二十大后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自治区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议批准,决定给予尹效恩开除党籍处分;由自治区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吴忠市2名干部被查

吴忠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学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吴忠市纪委监委消息:吴忠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学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吴忠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四级调研员叶自力主动投案
  据吴忠市纪委监委消息: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四级调研员叶自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利通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工作动态

吴忠支队召开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党风廉政建设暨警示教育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总队党风廉政建设暨警示教育会部署要求,8月7日,吴忠支队召开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党风廉政建设暨警示教育会。会议由支队党委副书记、支队长韩建明主持;支队党委书记、政治委员白晓亮出席会议并讲话,支队党委委员、机关和各大队、站全体干部参加会议。

       会议要求,队伍各级要紧盯“关键少数”“关键环节”,不断强化队伍严纪律、守规矩、正作风的意识,为队伍改革发展、有效履行使命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一要压实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各级党组织要落实组织领导责任,将全面从严治党与业务工作一体谋划推进。各单位主官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求,班子成员要坚持教育与防控两手抓,认真开展分管领域的廉政风险排查与防控,对发现的问题做到早提醒、早纠正。二要严格执纪问责铁腕手段。要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严肃监督执纪。要对违纪单位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确保追责问责到位,队伍警示到位,漏洞堵塞到位,机制建全到位。要严格“一案四查摆”和“三会两书”要求,规范完善纪律检查监督建议提出、督办、反馈和回访机制。三要推进政治监督有力抓手。要透过业务看政治、透过问题看责任、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上级党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监督的重中之重,主动跟进队伍整合改革、重大安保、防汛救灾、作战安全和“十四五消防工作规划”等,深入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支队开展近期重点工作任务专项政治监督

       近日,吴忠支队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开展政治监督工作,着力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下一步,吴忠支队将按照“决策部署推进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坚持问题和效果导向,继续通过全面了解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法持续开展政治监督,确保点线万无一失、社会面火灾形势持续平稳、队伍高度安全稳定。

利通大队组织召开中秋、国庆节前廉政警示教育大会

青铜峡大队开展第三季度暨节前廉政提醒谈话活动

永安路站组织观看网赌网贷警示教育片

花马池站开展内部关系专题教育

人民街站组织开展廉政教育专题授课

太安路站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警钟长鸣》

廉政时评

察其秋毫 禁于未然

     《吕氏春秋·察微》言:“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元史·张桢传》曰:“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这些表

述都警示人们,要善于观察事物的端倪,当错误的念头、行为出现苗头时,及时加以防范和遏制,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重大的过失。反之,若小处不察不止,终将酿成大祸。
  善于从细小、细微之处观察、预判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为政者必备的能力和素养。据《韩非子》记载,当年箕子看到商纣王使用象牙筷子时,十分忧惧。在箕子看来,用了象牙筷子,必定不会再使用陶杯,而改用犀角做的杯子;用了象牙筷子、犀角杯,必定不会再吃粗粮菜蔬,而是追求山珍海味;吃过山珍海味必定不会再穿粗布短衣、坐在茅屋之中,而是穿着华贵的服饰、坐在宽广的屋子和高高的亭台上。果不其然,过了五年,纣王便建造酒池肉林,穷奢极欲,以致祸国殃民。箕子能“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足见其敏锐的察微意识。“察微”更需“止微”。能够“察微”见远,取决于敏锐的洞察力、精准的辨析力和预知力,而能做到“止微”立改,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定力、毅力和勇气。如果只

察不止、只识不纠,不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终将是空中楼阁。对于为政者而言,尤其要注重从小事小节着手修炼,增强自觉抵制各种小惠小利的定力,时刻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不仅要事前多考量自问,事中更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加以抵制,事后还要多反省自警。
  史料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国相公仪休奉法循理,清廉克己。一次,有人上门给他送鱼,公仪休坚辞不受。送鱼人纳闷地问:“听说您喜爱吃鱼,所以才送鱼来,您为什么不接受呢?”公仪休回答:“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大意是,如果我接受了别人所送的鱼,必然迁就于别人,进而就可能会做违背法律的事情。公仪休能从“收鱼”这件小事中察微知患,且能践之于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筑牢“小惠”“小惑”的堤口。
  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也能反映作风。许多优秀共产党员在细微小节上坚守底线和原则,由此赢得群众的尊重和爱戴。杨善洲一次下基层调研,在县委机关食堂吃了一顿饭,费用总计是六块五毛钱。当第二天返程得知未交伙食费时,他当即让秘书返回补交伙食费,并且说:“我们机关干部下乡,这里吃一顿、那里吃一顿,拍拍屁股就走,剩下的账谁去付?最后还不是摊到老百姓身上!”
  白袍点墨,终不可湔。一袭白袍一旦沾染了黑墨,即便是小小一点,也都再难“洗白”。人生亦如此,唯有小节不失范、细行不偏轨,于敬小慎微中积尺寸之功、炼不坏之身,才能避免被黑墨“点染”。党员干部当时时自警自省,防微杜渐、守节持定,始终保持清廉的政治本色。(余足云)

坚决摒弃遮丑心态

       “10年前,这一带是开门见‘土’、到处水泥灰;去年之前,是开门见‘堵’、满眼围墙;如今则是开门见绿,心里别提多敞亮……”近日,有媒体报道,江苏省响水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催拆了一批“遮丑墙”“面子墙”,美化了城区环境,赢得了群众掌声。
  “遮丑墙”遮住的是真相,竖起的是“心墙”。对问题藏着掖着、捂着盖着,只会护短短更短,遮丑丑更丑,回避问题可能会换来一时的安逸,但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问题只会越拖越大,矛盾只会越积越多,最终贻误的是事业发展。响水县通过拆围墙、运垃圾、铺草坪,让群众由开门见“堵”到开门见绿,有效治理了原灌河水泥厂脏、乱、差问题,同时,举一反三,开展“拆围去丑、解民生难题”专项行动,力戒形式主义和“面子工程”。
  拆除“遮丑墙”,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更重要的是扯去一些干部内心的“遮羞布”。现实中,立在外边的“遮丑墙”少了,但藏在少数党员干部心中的“遮羞布”还在作怪。比如,有的在迎接上级调研中,精心设计“路线图”,只让领导看拿得出手的“政绩盆景”,问题矛盾突出的地方有意不写进“脚本”里;有的在迎接上级检查考核中,不把功夫下在平时,而是搞“材料美化”夸大成绩、掩饰问题,报喜不报忧……正是由于“遮丑”心态在作怪,少数党员干部对问题不是想着法子解决,而是变着花样遮丑

护短,说到底,还是与扭曲的政绩观有关,怕暴露问题影响个人“进步”,怕领导看到“墙外”的问题留下不好印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弄虚作假、美化包装遮不住问题,更遮不住懒政怠政,一旦揭开盖子,只会越描越丑。
  不扯去内心的“遮羞布”,心外的“围墙”推倒了也没用。心中的“遮羞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左右一些人的选择,着实为害不浅。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治理等过程中,因为能力不足、治理不善等原因,难免会有一些短板和问题,直面问题、不“捂盖子”,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务实作风,坚持不懈地改“丑”补“短”,推动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敢揭短板,更要善补短板。这既需要锤炼“政善治,事善能”的能力,又需要加强调查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实招良策。要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做到在问题困难面前不推诿、不逃避,聚焦问题、知难而进,既做显功、也做潜功,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要肩上扛责,深入基层“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拜人民为师,从群众中寻得“锦囊妙计”;用好“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深入解剖麻雀,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为一个个“问号”找到答案。(张景林)

廉洁自律绷紧弦
拒腐防变勿思贪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