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营家第十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4-03-29
144

营业部内刊

江苏银行盐城分行

本期分享

《让心栖息在路上》

《长不大的彼得·潘》

《初识》

《成为怎样的孩子》

《乡愁,乡遇》

让心栖息在路上

分行营业部 成宏霞

       闺蜜就是如此,说走就走。冬日的寒风挡不住我俩去大丰动物园坚定的步伐。下车的时候手机落刘姐车上了,也顾不上回头去取。天冷,刘姐的手插在衣兜里,连大熊猫吃喝玩乐的照片都没拍,只拍了一排贴着玻璃警惕的哨兵。一群

下来吃几口草,乌溜溜的大眼睛,长睫毛,温柔秀气的眼神,倒是步伐看上去有点冷傲。鸟禽类那气味太大,不易逗

羊驼在打架,场面激烈,应该是为了争夺女友,撕打得不亦乐乎,还有几只观望的羊驼凑着热闹。管理人员久驱不散,大喊让小朋友们不要靠近。灵长类动物大多关在空调房里,无法观看到。围栏上的喇叭向游客们表示着歉意。倒是两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悠然自在地吃

着竹笋爬上爬下的,到底是脂肪厚实的家伙,不畏严寒。围观大熊猫的人群挤挤挨挨,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和大人们的嘻笑声掺杂在一起,像是过节。高大的长颈鹿慢悠悠地踱着步,时不时地停

留。美丽的孔雀们在这寒冬也不愿开屏,在草坪上散步觅食,间或看看游客。你在看我,可知道我也在看你?孟加拉虎看上去比东北虎要温顺些。这些动物都是一对一对的圈养着,估摸单身容易抑郁。

       逛完动物园,去了网红育才路。寻曾经在南金鹰开过韩梅梅酸菜鱼店的老板娘。她在育才路开了家叫“上喜”的小吃店。酸菜鱼的味道依然是杠杠的,脆皮年糕那叫一个带劲儿。老板娘依然是那么热情好客,结账的时候还非要免脆皮年糕的单,说我们大老远来捧场。但我还是坚持付了全款,说下次来再免,谁都不容易。老板娘说我们下次来还不知啥时候,学生放假她店也就关门休息了,等年后学生开学再营业。以前在南金鹰开店的时候房租一年三十万,尽管生意好,但压力太大。现在这个小门店一年只有一万多房租,夫妻俩经营着,又不用雇人,幸福指数高很多。育才路的两侧摆满了各种小吃,琳琅满目。无奈在酸菜鱼的加持下,吃了一碗米饭,实在装不下其他美味了。原本还想着吃个杂粮煎饼的,就饱饱眼福吧,下次再来。

       张姐发来云南的图片,说转机去成都了,她要去打卡张国荣的为你钟情酒吧,她是荣迷。这个丁香般的山东女子,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目之所及皆是星辰大海。

       冬至过后,气温有所回升。阳光正好,骑车去图书馆换好书,去海棠园兜了一圈。湖边结着冰,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野鸭们去哪了呢?草坪枯黄了,树丫光秃秃的。透过树丫看蓝天,那些没了生命迹象的枝条顿时染上了艺术气息,虬曲着沧桑。一对年轻男女在湖边吵架,男子冷着脸默不吱声,女孩手舞足蹈地表达着愤怒。突然男子加快速度朝前走,留下女孩在风中凌乱。除此,湖边再无行人,这风钻进衣袖还是刺骨般的存在。意外的是迷迭香还葱葱郁郁的,采摘的时候手套上留下浓郁的香味。骑一会儿便把手套放鼻下闻闻,试图把这香味吸进肺里。累了,便到数梦小镇寻点吃的,坐在靠窗的位置,看人来车往。

       真的为了一碗面赶到了淮安,可见吃货的热爱。坐在千年古镇河下的一间小咖啡屋,悠闲的看着巷子里的游客来来往往。咖啡屋的对面就是江淮名楼——文楼,一拨又一拨的人进进出

出。 进了一家釆耳店,老师傅矮墩墩的,面目和善,他自我介绍从业了三十七年,祖孙三代相传。体验了一下,弥补在成都宽窄巷子没好意思躺在户外釆耳的遗憾。

       婉约的姑娘在店里吹着深沉醇厚的陶笛,挂在墙壁上的陶笛色彩鲜艳,形状各异,还雕了文字和图案。一家有茶艺特色的店里挂满了色泽艳丽如几米漫画的民间绣作,生动而精美。幽深的小巷,夜晚一定神秘而美丽。       

      刘姐说四十年前来参观过周总理故居,那时只有一个四合院。父亲给了她两元钱,她还买了一堆小吃回去,其中就有今天买的茶馓。

       去北疆的这八天里,什么都没去想,白天颠簸,流连一路的美景,晚上累了倒头就睡。没有拍多少照片,眼里的风景怎么拍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美到极致是内心深处的震撼,是词穷。

       原以为这个季节去不会太拥挤,不料却遇到了夕阳红专列。到处都是五彩斑斓的北方大姐们的喧哗,有为抢地标拍照干仗的,有为插队掐架的,这强悍令人叹服。

       新疆的水果便宜又好吃,在克拉玛依一酒店门口遇到一个卖水果的少年,汉语七和十说不太清楚。见我支付的金额

多了,急得拉着我看电子秤上的数字,舌头像在嘴里打滚,叽哩咕噜的,善良又可爱。我有意逗他问摊位上每种水果的价格,听不明白就继续发问。有两个路过的新疆帅哥见状,笑咪咪的问我水果小哥的汉语和我们说的有什么不一样吗?还说克拉玛依没啥好玩的,建议我们去喀什玩。强调一下,这路过的小哥哥是真的帅,害我盯着人看,眼珠都不带动的。

     同行的几个队友从陌生到熟悉,友善又互助。爱拍照片和视频在群里分享,正中我这懒人下怀,不劳而获。习惯了归顺于生活,偶尔也放灵魂回归山河与天地。

长不大的彼得·潘

分行营业部 王铁权

       “小飞侠”的名号,相信大部分人都不陌生。对于孩童时期的我来说,他是陪伴我们成长的出色伙伴,而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尤其是在每一个觉得“生活好辛苦”的时刻,会让我无比想念的人,因为他可以一直不用长大,无忧无虑地飞翔。所以被马克·吐温、伍尔夫喜欢着的彼得·潘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魔力?

       1860年5月9日,詹姆斯·马修·巴里,这位苏格兰作家生于基里缪尔镇,20多岁时移居伦敦。当时他在伦敦的住所离肯辛顿公园不远,据说在公园里散步的时候,巧遇了几个孩子在一起嬉戏打闹,比起成人,巴里更加喜欢和孩子们交

往,就这样结识了卢埃林·戴维斯三兄弟:乔治、杰克和彼得,他们也是《彼得·潘》一书中的原型来源。1901年,在黑

湖边的乡间小屋,巴里常常和孩子们在黑湖的海滩上一起玩耍。黑湖岛在他们的游戏中变成了一座充斥着海盗、土著和野生动物的荒岛。巴里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切,也在心中慢慢勾勒出那个长不大男孩的具体模样。      
      

       满口珍珠般乳牙的彼得,穿一身用树叶和树浆做的衣服,他不仅会飞,而且永远也不会变老。温蒂和她的两个小弟弟跟随着小飞侠彼得·潘来到神奇之境梦幻岛,并在那里生活了起来。梦幻岛上有无恶不

作的海盗船长胡克、印第安公主虎莲、善妒的美人鱼,还有一个说起话来像是铃铛声一样的小叮当,他们在一起经历了很多奇妙的冒险。但最终温蒂和弟弟们回到了现实生活,并将

梦幻岛发生的事情逐渐遗忘了。巴里将这些天马行空的荒诞幻想和冒险情节,运用对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的描写,采用讽刺和幽默等手段,编织成了这样一个奇幻的故事。如果说梦幻岛上的绮丽和迷人之处给人带来那些目眩神迷的瞬间,故事的叙事者却把故事整体打散,让人毫无头绪,使得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视角总会被局限,陷于迷雾之中。

       马克·吐温在《波士顿环球报》上写道:“我坚信,《彼得·潘》对于这个无耻而拜金的时代,是一份伟大的馈赠,它净化、振奋人心;下一出能与《彼得·潘》比肩的剧作还需要很久才会到来。”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观看《彼得·潘》的演出后说:“巴里这出戏——跟他所有的作品一样充满想象和智慧,不过就是太情绪化——然而,这仍然是一场盛宴。”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也无数次幻想过成为长不大的彼得·潘,可要问现在的我愿意成为他吗?我的答案是:不愿意。因为成年人只有在追忆童年的时候才会保有美好的幻想,如果一直选择长不大,不经历成长路上的艰难险恶,我们也永远无法做出改变,不会蜕变成更好的自己。就像蒋先贵说的“如果永远长不大,就意味着你要不停地去满足作为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你永远无法找到什么是意义,其实挺疲惫的。”

       这似乎就能解释通为什么詹姆斯·巴里在完成《彼得·潘》的七年后,加上了最后一章《温蒂长大了》。以我的角度来看,作者的意图并不是要改变结局,而是为了故事情节更合

理,将原本就会发生的事补充进来。温蒂选择了回家,但彼得却始终不愿长大,两个发展方向相悖逆的人,即使有约定,也并不能改变什么。书中说“他也曾有无数的、别的孩子不会知晓半分的狂喜时刻,可此刻他从窗户这儿看见的那一点幸福,却永永远远地将他关在了外头。”彼得将永远拥有自由,永远独有属于自己的狂喜,但他同时也失去了这世间很多宝贵的情感,他选择了永远孤独。

       与其说这是一本童话书,不如说是给成年人读的治愈童话。小孩是不会说“不愿长大”这样的话,只有我们成年人才会想着不要长大,这本书唤醒了我们潜藏的童心。“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只有一个例外。”其实巴里一开始就道出了

全书的主旨:长大是不可避免的。孩子们长大成人,肩负起了家庭社会的责任,他们意识到自己“不能再飞”了,便始终不能释怀。也许只有成年人才会真正需要彼得·潘,需要回梦幻岛,需要一个可以放松精神的神秘花园,特别是当生活中遇到难以跨越的坎,被重担压得气喘吁吁之时,才会更加思念自己没心没肺的愉快童年。

初识

分行营业部 朱心雨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暮然回首,我已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大学生,去年夏天进入到江苏银行,接触到新生活的挑战和历练,心中不免想起四年前在那个炙热的午后,我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满心欢喜,开始畅想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该有多么精彩纷呈……

      初至南邮,学校傍山而设,让我一下子便爱上了这个美如画一般的地方,想到可以在这里生活学习四年,我一下便身心愉悦,对未来充满向往。春日图书馆前的草坪草木蔓发,湖边的柳芽抽枝,新绿知觉探进窗柩。中博湖荡起层层涟漪,湖畔春风初生,春色宜人,在水光潋滟中享受此刻的宁静与美好。

       浮光掠影间捧起一弯池水,浸润春天的桃红柳绿,早春

的风融汇丝丝的暖,轻轻抚过年少的肩。行走在早春的南邮让我欣喜若狂,无需走出校门,便能在随处一隅发现无需多添修饰的一幅幅天然取景图。

       走进美术学院,这里的作品展览令我最震撼的是如此精彩的作品是历届学长学姐的毕业设计。震撼之余便是担忧,担忧几年后即将毕业的我能否同样设计出令人满意的作品。于是我便下定决心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构好每一图、出好每一笔、上好每一色。

      在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从基础的技能学习到掌握一定的动画制作技能,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融入到动画作品中,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创作实践,不断的尝试和探索。

       艺术的迸发需要灵感的乍现,老师经常带领我们前往南京各个景点参观,其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南京博物院之行。我在历史馆里停留了很长的时间,当我漫步在这些一个个文物组成的历史长廊中,想象着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风采,一

幅幅活灵活现的古人文化卷就向你徐徐展开,这不就是我们心中的中华文明吗?

       从这些文物中,我们可以贴近一个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们留下了无数的故事。然后有了《旧唐书》里的“天下文士,半集维扬”。有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有了“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老师对我们说过一句话,我们欣赏艺术品和历史文物,不仅仅看到的是眼前的精美,而是要贴近这些文物所处的历史时代,更要感受文物后面的故事,感受着故事中的悲欢离合。一个一个的故事串起来就成为了人生,我们欣赏的又何尝不是不同的人生呢!

       她精彩的人生令我产生了共鸣,她也曾说过“我持续不断的创造所恐惧的东西,然后在其中消融自我,那是我与恐惧作斗争的方式”。面对新事物来临时我也常常感到恐惧,但恐惧并不会因此而消散,何不迎难而上,驯服自己内心的惧怕。兴许只有勇敢去拼命撞击那未知前途和恐惧的人,才终将会成为这个时代最闪亮的星,比如——草间弥生。

       回望起在南邮学习生活的四年,是令我毕生难忘的经历,从2022年的十月份在学校的校招会上与江苏银行第一次接触,时至今日成为江苏银行大家庭的一份子,七个月的工作时间,让我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开门红”,经历了很多、学会了很多、也感悟到很多…

      上班伊始,业务并不繁忙,但心理压力很大,由于业务不熟练,许多别人很轻松可以完成的工作,我都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才能完成。自己也明白学习的过程,定要循序渐进,点滴积累,但自己总渴望能立即学会。给我们适应新工作的时间并不多,一段时间后,我逐渐体会到业务的繁忙,自己也有些跟不上工作的节奏。

      但幸运的是,加入一个优秀的团队,我的岗位是平凡的,但我会尽自己的力量,努力完成每一项工作,虽很不成熟,但路已在脚下,将来必可以做得更好,走的更远。我也将怀揣着这期间的所得所学在未来继续保持积极面对工作与生活的态度。

       用艺术拯救生命中的不完整——草间弥生

      老师问我们有没有偶像,脑海中浮现的是94岁高龄的草间弥生。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喜欢草间弥生的标志性波点,总是能从她的作品中感受到鲜活的生命力。

      而那无穷无尽的圆点,就是她与世界沟通的方式,也是她找到的一

种自我治愈。在领略草间弥生的人生后,深感艺术家的定义是“那些画艺术表现力为时代冲击力的人”。

成为怎样的孩子

分行营业部  陈想

       亲戚家小孩刚上一年级,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作业本,宁可不吃饭也要先写作业,每次考试也几乎是100分。一旦谈到这孩子,家里的亲戚朋友都是交口称赞。看着这一片和谐美好的场面,我想起我的小时候:骄纵虚荣、打架、向老师和父母撒谎、做所有事都是三分钟热度所以没有特长、对成绩不算太关心,小学英语考试有很多个位分数,即使到高中数学也时常会有不及格出现.....但看看现在的自己,

大学顺利毕业后进入江苏银行工作,考了各种证书,也因为朗读的兴趣建立了自己的读书平台收获了一批粉丝,貌似也成为父母亲戚眼中的好孩子。以上种种让我暂时放下手头工作思考,什么样的孩子是大人所期望的小孩?什么样的孩子可以在今后“有所作为”?

       前几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尹某因在学校图书馆向一女生咖啡杯中投放异物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开除学籍。经查实,尹某某在他人杯中投放的异物是“牛磺酸泡腾片”,虽然不具有某些购物网站上宣称的“特殊”功效,但引发的社会

舆论和反响可谓是极其恶劣。对于尹某的处理结果,想必大多数人为之称快。坏人得到惩治,学校的处分维护了校园以及社会的正义,但这是否就是真正的大结局了?那个被投放异物的女生会不会留下心理阴影?那个被开除的尹某未来会怎样,他在社会上还有立足之地吗?不能仅仅把所谓判罚当作结果,它应当是纠错工具,给予那些走错路或即将走错路

的人一些惩罚和告诫。如果社会不能“容错”,也会产生负面效果——非黑即白的氛围会让人走上极端。投放异物的尹某据网上所说是个非常优秀的人——上外的学生,成绩优异且是班长,还曾参加过外交部遴选。这样的孩子,理应是“别人家的孩子”典范,但他为什么会行差踏错,做出令他自己以及家庭都会悔恨一辈子的举动呢?我不能轻易分析别人的家庭或是心理状态,仅仅就个人

的同理心而言,我认为是私欲结合了简单的“孩童思想”,战胜了没有经过社会锤炼的理智。首先,社会内卷疯狂化,导致“孩子们”读书的时间一再延长。为了得到一份好的工作,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以及个人

收入,只能通过不断学习去达成此种目的。其实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做法,但是过长的与社会脱节的学习生活,会使人的心智简单化,认为他们所接触到的事物或问题,都可以在书本或是教室寻求到解决方法,无法考虑到事物的多层次与多方面。地球上暂时没有乌托邦,纸质经验永远是实践生活带来的反思,它不会越过实践给出真知。其次,人都会有私欲,有的欲望是自然现象,有的欲望则会吞噬良知。如果这位尹某真的是带着下药的目的去投放异物,那么他的私欲很显然是有违道德且违法的。一个人的表面再怎么被装饰得光鲜亮丽,心理上都会有天使与恶魔在互相拉扯,但需看哪个力道更大一些。很显然,尹某的简单化想法被魔鬼利用了。

        尹某的例子也验证了即使是“别人家的小孩”,也可能会有“塌房”的时候。但是,我们并不是不要求孩子们去寻求成绩优异和积极向上,只是在专注孩子学习的时候,如何使他们思想道德观也得到相对应的关注,这是现代社会亟需考虑的问题。

       昨晚看了罗翔老师讲解刑法的一个视频,大意是:小孩真的是“人性本善”吗?他们杀人放火霸凌他人时,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做错事吗?罗老师给出

了否定的回答。每个小孩心中都有“魔鬼”存在,他们很难做到“孔融让梨”的大度谦让,除非他们吃撑了。他们之所以成为良善的人立足于社会间,离不开后天的教育与引导。所以家长指望“散养”、“放养”培养出一个在各方面都绝对优异的孩子,几乎不现实。现在的家长们更愿意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的“尹某”,而不愿自己的孩子是个做着被人看不起工作、本分老实的打工人。如果这些“尹某”们出了事,家长们便会说:“他是个人才,不能就这么毁了啊!”但毁了他们的是谁呢?是自己,是家长,是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和时代。

假如我有孩子,我希望他们可以开心地享受只有童年才能拥有到的快乐,但更希望他们能慢慢感受、理解这个社会发生的种种事件和现象。我会聆听他们对所有事情的看法,也许

是稚嫩的,但也许更多的,是孩子带给成年人的启发。我不需要他们过早的成熟,我会去尊重他们的成长。我不要他们迎合大人们的期望,也不需要他们“有所作为”,我想他们成为一个随心而行但能自我控制的人。我希望他们成为怎样的孩子,就应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

他们。不要小瞧孩子,也不要成为我们这一代所厌恶的家长模样。

乡愁,乡遇

江苏银行城南支行-徐帅

       思乡是一种眷恋,思乡是一种温柔的情怀,就像平原上的袅袅炊烟被风扯向无尽的天边。

       让我时时魂牵梦绕的家乡无锡,其实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城市。多少次趟过记忆的长河,多少回穿越时空的隧道,跋山涉水,梦回这山清水秀的家乡和挚爱的亲人。

       我的家乡,在无锡。无锡市是江南文明、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传说因锡山锡矿挖尽而得名无锡。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城市,被誉为“太湖明珠”。

       今年,是我在盐城上班的第二个年头,一个人租房子一个人打拼,无数寂静的夜里,一个人躺在寝室,常常会想父母,会想家。

      想念无锡的美食,想念每天早上那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搭配辣菜和姜丝,饱腹与温暖助力开启美好的一天。无锡的口味往往以甜收尾,却又咸中带甜,甜中带鲜,甚是特别。我最喜爱的必须是无锡小笼包,先轻轻要开一个小口,吮吸其中鲜甜的汤汁,随后蘸一点醋再一口入嘴,实在是满足。下午茶时间如果嘴馋了,街边总有卖各式小吃的摊贩,特色梅花糕,肉馅豆沙馅芝麻陷,总有一款得你心;无锡小馄饨,皮薄肉嫩,开洋拌馄饨“米桃”好极了。晚餐,一家三口团聚的时刻,爸妈最拿手的无锡本帮菜,肉酿面筋,肉馅满满,表皮软糯又有嚼劲;酱排骨,红烧带甜,不会腻嘴;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简简单单的清蒸白灼,就能旋上一碗又一碗米饭。

们却总是焦急地打开零食,忽略了风景本身,现在再回忆,我更能体会郭沫若所作“太湖佳绝处、毕竟鼋头渚”诗句的意境。若你们来无锡旅游,灵山大佛那是非去不可,作为佛教文化主题景区,高耸伫立的大佛佛像震撼人心,走在大佛脚下,人们总会摸一

摸,抱一抱佛脚,祈祷好运。灵山梵宫、九龙灌浴、祥符禅寺,无不彰显浓厚的佛教气息。春夏季节想赏花了,蠡园、梅园是好去处。现在重回无锡,我会去南禅寺,红船厂再走一遭,回忆与感悟深深的无锡风情。

       想念无锡的人,父母在无锡打拼,辛苦劳累的同时仍不忘关心我每天睡得好不好,吃的怎么样,工作顺不顺利,心情又是否愉悦。而我总会第一时间分享我的喜怒哀乐,即使今天是非常不顺的一天,我也会积极向上,迎接更美好的明

天。因为在盐城,我遇到了一起认真工作,团结互助的同事,平易近人,以身作则的领导。他们都在帮助我照顾我,让作为外乡人的我也感受到了盐城江苏银行大家庭的温暖。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会在盐城拼搏出一片天地,有自己的车子,房子,到时候,我会把父母接过来共同生活,向他们介绍盐城的美食美景,工作上的同事,生活中的伙伴。此刻,我想鼓舞孤独的自己,要脚踏实地,行稳致远,进而有为。让每一天都过的更有意义,将思念转化为动力,变盐城为我的第二家乡。

       想念无锡的美景,靠家最近的是惠山古镇,早起爬山,午后沏茶,傍晚散步,那里总是人满为患。小学时候春游秋游,鼋头渚、灵山大佛,哪个没去过!鼋头渚在太湖偏北位置,可以游览园林群、欣赏太湖、品赏樱花,但小时候的我

营业部内刊

江苏银行盐城分行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