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未命名书刊

其他分类其他2024-09-29
38

深圳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

从一个小渔村,到成为全球知名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的崛起是中国改革开放最生动、最有力的证明。自1979年被定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起,深圳便开始了它惊人的变革之旅。这里曾经是一片贫瘠的土地,但在短短几十年间,它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快速跃迁。

1. 早期探索阶段(1979 年以前)
- 深圳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最早的前身为广州宝安县,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公元 331 年(东晋咸和六年),郡治在宝安县(南头)。
- 在古代,深圳是百越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百姓以捕鱼、航海为生,甚少农垦。
- 到了近代,1842 年 7 月至 1898 年 4 月期间,中国清政府与英国相继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港岛、九龙和新界割让、租借给英国,原属新安县的 3076 平方公里土地中,有 1055.61 平方公里脱离其管辖,深圳与香港从此划境分治。

2. 经济特区初创阶段(1979 年 - 1984 年)
- 1979 年 3 月,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11 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
- 1980 年 8 月 26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同年,深圳首先在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进行劳动合同制度改革试点,打破了固定用工的传统体制。
- 1982 年,深圳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成为打破思想禁锢、激励人们投身改革开放大业的时代强音。
- 1983 年 9 月,2 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到深圳,参与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创造了三天建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同年 9 月,由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深圳第一所全日制高等院校深圳大学开始招生。
- 1984 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一年 3 月,“三天一层楼”的国贸大厦成为深圳城市标志,“深圳速度”被载入史册。

3. 快速发展阶段(1985 年 - 1991 年)
- 1985 年 11 月,深圳成立全国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为中国内地建立规范化的外汇市场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 1987 年 2 月,深圳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鼓励技术入股、兴办民营科技企业,催生了华为、中兴等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
- 1987 年 4 月,“招商银行”在深圳挂牌,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企业自办股份制商业银行。
- 1987 年 12 月,深圳市政府首次公开拍卖一宗土地编号 h409-4,面积 8588 平方米地块 50 年使用权,这是土地使用权在国内第一次作为资产进入市场。
- 1988 年 3 月,赛格电子配套市场建立,后来发展成为“中国电子第一街”;同月,深圳平安保险公司成立,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股份制保险机构,也是中国金融保险业中首家引入外资的企业。

- 1990 年 12 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率先试营业;次年 4 月 16 日,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正式成立,成为中国内地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
- 1991 年 10 月,深圳机场建成通航,历时仅 2 年 4 个月,机场建设有多项改革创新,是全国机场建设中第一家自筹资金建设的。

4. 深化改革阶段(1992 年 - 2009 年)
- 1992 年 1 月,邓小平同志再次视察深圳并发表重要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正确方向,推动深圳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 1992 年 7 月,全国人大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为深圳经济特区发挥“试验田”“窗口”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 1995 年,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无偿献血及血液管理条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部有关无偿献血的地方性法规。
- 1999 年 10 月,首届中国国际高新科技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行,其后发展成为“中国科技第一展”。
- 2000 年 8 月,深圳大学城开始创建,随后吸引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国内名牌大学的教育机构入驻。

- 2004 年 5 月,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
- 2004 年 11 月,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深圳举行,成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平台。
- 2005 年 10 月,深圳被评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目前已连续五届获评。
- 2006 年 7 月,《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实施,成为全国第一个保护改革创新的专项法规。
- 2007 年 7 月 1 日,深圳湾大桥通车,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大桥通车剪彩。
- 2008 年 12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设计之都”称号。

5. 全面提升阶段(2010 年至今)
- 2010 年,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特区总面积从 395.8 平方公里扩大至 1952.8 平方公里。
- 2011 年,深圳经济特区延伸至深汕特别合作区。
- 2018 年 1 月 6 日,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 近年来,深圳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市建设、文化发展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如在 2023 年,深圳全球招商大会洽谈签约项目超 380 个,涉及投资额超万亿元;外贸进出口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办展规模首次突破 1000 万平方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成绩斐然等。

咨询内附视频详情点击→

从城市建筑的变迁看深圳改革开放丰硕成果

  深圳,这座从南海之滨的小渔村蜕变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其建筑变迁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40多年来,深圳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创造了无数个“全国第一”,从蛇口工业区的设立到前海的制度创新,每一次变革都见证了深圳在改革开放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如今,深圳不仅拥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新型社区,更孕育了华为、腾讯等世界知名企业,成为科技与创新的代名词。这些成就不仅是深圳速度、深圳质量、深圳创新的体现,更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正确性的有力证明 

1. 建筑高度不断刷新,展现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
- 早期:20 世纪 80 年代,深圳国贸大厦建成,楼高 160 米,共 53 层,在当时是中国内地建筑的第一高度,成为深圳的代名词。它的建设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不仅是建筑质量和技术的代表,更是深圳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成果,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快速崛起。
- 中期:20 世纪 90 年代,地王大厦建成,总高度 383.95 米,实高 324.8 米,是当时的亚洲第一高楼,也是全国第一个钢结构高层建筑。其建成代表着深圳建筑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周边地块也一度被称为城市中心。
- 近期:进入 21 世纪,平安金融中心落成,楼高 592.5 米,是深圳目前的最高建筑。它的建设速度快,采用了多项国际领先的施工技术,体现了深圳在建筑领域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也反映出深圳经济的持续繁荣。

2. 建筑功能日益多样化,体现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
- 商业建筑:从最早的国贸大厦周边的罗湖商业区,到后来的华强北电子商圈等,
商业建筑不断涌现且功能不断完善。例如华强北的赛格大厦,不仅是一座高层建
筑,也是电子产业的重要交易场所,推动了深圳电子产业的发展。
- 文化建筑:深圳陆续建成了深圳博物馆、深圳图书馆,
深圳音乐厅、深圳少年宫等文化场馆。这些建筑为市民
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场所,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软实力。
- 会展建筑: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项目用地面积 148 万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58 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室内展览面积
达到 50 万平方米,将成为全球最大会展中心。这为深圳举办
各类大型展览和会议提供了优质的场地,促进了深圳会展经济
的发展,也提升了深圳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 建筑风格不断创新,彰显城市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
- 初期: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建筑风格以实用为主,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经济性。例如深圳体育馆,设计摒弃了所有装饰附件,用建筑固有的构件表现出稳重有力的气势,体现了当时深圳人民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精神。
- 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深圳的建筑风格逐渐多样化和国际化。
一些建筑融合了现代设计理念和传统文化元素,如市民中心造型简约大气,建筑外形塑之以大鹏鸟的身姿,气势恢宏,象征着深圳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中的腾飞与发展。

4. 建筑分布逐渐优化,反映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 早期集中建设: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建筑主要集中
在罗湖区,如国贸大厦、深圳火车站等都位于罗湖区,
这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为深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多中心发展: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深圳的城市
规划逐渐向多中心发展,福田中心区、南山科技园、
前海自贸区等区域逐渐崛起。这些区域的建筑布局
合理,功能互补,形成了良好的城市发展格局,
提高了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综合竞争力。

深圳展现了改革开放成果的著名建筑一览

平安国际金融中心:作为深圳市最高的建筑之一,高度超过598米,是我国第二高楼,其建设代表了深圳金融业的高度繁荣和现代建筑设计的卓越成就。

京基100:高达441.8米,是深圳第二高楼,其独特的设计和高度 成为了深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展现了深圳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地王大厦:又称信兴广场深圳地王商业大厦,高度为384米,是深圳早期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它不仅代表了深圳建筑技术的飞跃,也见证了深圳经济的蓬勃发展。

深圳湾体育中心 :位于南山区,是一座集体育赛事、文化活动、商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其设计独特,建筑风格富有现代感,是深圳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深圳湾大桥:作为连接深圳和香港的重要交通枢纽,这座大桥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优美的造型,成为了深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展现了深圳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

国贸大厦: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建成于1985年,曾是全国最高建筑,被誉为“中华第一楼”。它不仅代表了深圳建筑技术的飞跃,还创造了“深圳速度”的神话,是深圳改革开放初期的标志性建筑。

深圳电子科技大厦:作为深圳早期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深圳电子科技大厦的建成标志着深圳电子产业的兴起,对深圳乃至全国的电子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赛格广场:这座超高层建筑不仅是深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还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先进的技术应用而广受赞誉,展现了深圳在建筑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实力。

图说改革开放

中建建设者们怎么看?

细看深圳地标建筑建成的不易

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创办于1980年的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最早实施改革开放、影响最大、建设最好的经济特区。历经40年砥砺奋进,深圳从一个边陲农业县,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之一。今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40岁生日。特选发深圳40年来具有历史代表性的24幅摄影作品,以纪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