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专刊
主办: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工委
03
2024年8月
总 第3期
01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
02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让创新源泉竞相涌流
03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八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Contents
目录
集团要闻
联盟视窗
04 华能获评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
05 华能“熔盐储热耦合煤电机组调频调峰及安全供汽技术”入选2023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
政策前沿
06 锅炉创新工作室联盟举办2024年技术交流培训活动
07 创新驱动 光纤未来——华能(泰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两项科技项目完成验收工作
08 攻克难题展实力灵泉矿供热系统焕新颜——扎煤生产服务公司众慧技术创新工作室
09 理想坚定信念 创新提升本领——昌江公司创新工作室成员马成文荣获“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
10 放飞自由的翅膀 在创新的天空展翅翱翔——汽机创新工作室联盟
11 勇担网络防护使命 助推企业数智发展——甘肃公司网络安全和数智化创新工作室
12 华能东山燃机电厂:精心优化启停操作 助力生产提质增效
13 王向伟风光机组技改技术创新工作室
在电力行业2024年度创新成果中再获佳绩
14 奋力建功新时代 奋斗青春正当时——集团公司技术能手冯宗海
创新论坛
15 防止风电场架空线路绝缘引流铝线折断的加固件
16 一种适用于高海拔、高盐碱、戈壁的直流开关试制
17 无线测温系统在箱变低压断路器触头的应用研究
行业资讯
18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进入调试阶段
19 体积更小能量更足均质化正极材料让锂电池化身“劲量小子”
20 无阳极钠固态电池面世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
(来源:新华社)
政策前沿
Technology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李强主持大会,丁薛祥宣读奖励决定,赵乐际、王沪宁、蔡奇、李希出席。
上午10时,大会开始。解放军军乐团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全场起立高唱国歌。
丁薛祥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决定全文另发)
仪式号角响起,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和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颁发奖章、证书,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两位最高奖获得者一道,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发证书。
在热烈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国基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
01
政策前沿
Technology
02
效,科技体制改革打开新局面,国际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强调,在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主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坚持培育创新文化,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这些经验必须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习近平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习近平强调,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调动产学研各环节的积极性,形成共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工作格局。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鼓励自由探索,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
习近平指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布局,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完善激励制度,释放创新活力。
政策前沿
Technology
03
习近平指出,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
习近平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进一步拓宽政府和民间交流合作渠道,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作用,支持各国科研人员联合攻关。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习近平表示,希望两院院士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力做好服务保障。(讲话全文另发)
李强在主持大会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总结了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精辟论述了科技创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系统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会上,李德仁和薛其坤代表全体获奖人员作了发言。
政策前沿
Technology
04
会前,习近平等领导同志亲切会见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出席大会。
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军队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两院院士、部分外籍院士,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等约3000人参加大会。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9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授予10名外国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政策前沿
Technology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让创新源泉竞相涌流
(来源:科技日报)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成为贯穿其中的关键词。
“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支撑全面创新的制度性、基础性框架基本建立,推动我国如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迅速提升。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超过3.3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多年蝉联世界第一,高被引论文数保持世界第二位;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向中国创造稳步迈进。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顶级科技集群排名,拥有24个全球顶级科技集群的中国成为拥有最多科技集群的国家,其中深圳-香港-广州、北京、上海-苏州3个科技集群位列全球前5位。
鲜活的数据,彰显了我国全力奔向科技强国的强健步伐。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生态和政策环境,显著增强了各类主体创新动力,提升了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打破观念和制度藩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集结号吹响,各部门、各地迅速行动起来,做好顶层设计、做细配套措施。
《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从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等8个方面提出30条改革意见,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绘就科技体制改革“施工
05
政策前沿
Technology
图”,143项任务已高质量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修订实施,将改革成果固化为法律;新一轮三年改革攻坚加紧实施,极大释放了创新引擎的动能。
为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2023年3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对科技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重构,以更好统筹科技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按照党中央部署,科技部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破除制约科技创新活力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表示,科技部将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加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良性循环;健全科技创新治理机制,完善新技术研发应用的法律制度,优化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土壤。
力促科技同经济共融
向深水区挺进,啃难啃的骨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科技体制改革正确方向。
这些年,科技体制改革在国家改革全局中发挥了引领性作用,支撑和带动了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领域的体制改革。
“科技体制改革始终围绕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这条主线。”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丁明磊说,近年来,我国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以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释放的强劲“动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势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这不仅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也传递出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重要信号。
06
政策前沿
Technology
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方面,我国一直在政策、要素和项目等方面持续发力。比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参加或牵头的占比接近80%,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统一提高到100%,出台行动方案引导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等。
在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方面,完成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有效打通了从科技到经济的转化通道;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设,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加速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在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方面,我国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
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科技型企业迅速壮大,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连续多年超过75%。一大批国资央企、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参与以创新联合体为抓手的产学研协同攻关,在体制机制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保障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激发创新与创造活力
把人的创造性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更好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潜能,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一以贯之的初心。
2018年7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这份长达14页的文件,意在构建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评价体系,探索分类评价的实现路径。
随后,我国4年开展3轮“减负行动”,通过减表、解决报销繁、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等措施,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并支持更多青年在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
一系列以人为核心的改革,让科研人员从烦琐的事务中、从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脱出来,让时间和精力回归科研本身。
扩大预算调剂自主权,“买酱油的钱可以用来打醋”了;改革重塑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支持科学家大胆探索;“破四唯”“立新标”并举,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正在
07
政策前沿
Technology
形成;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全链条培养机制,在重大科技任务中培养造就领军人才;持续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健全科研人员全职业生涯激励制度……
一系列以人为核心的改革,让科学家拥有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创新创造活力得以更好释放。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潜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08
政策前沿
Technology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八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这一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力军作用指明了方向。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出题人”“阅卷人”“答题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近年来,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显著增强,创新实力、创新成果和创新环境取得长足进步。截至2023年底,在401.5万件国内发明专利中,企业有效发明专利占比首次超七成;2023年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首次超过50%。现今,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只有更好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才能抢收新科技浪潮的“科技红利”,不断催生新市场、新需求,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企业活跃在经济主战场最前沿,在把握创新方向、感知产业趋势变化上独具优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全面激活各类企业的创新潜能,引导科技领军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吸纳高层次创新人才,引领产业创新、营造创新生态,更好地带动市场需求,推动产业链跃升。中小企业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要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企业牵头或参与重大科技项目,有利于聚集更多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形成。要通过设立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基金,资助企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要优化项目遴选机制,综合运用择优委托、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组织实施科研项目,赋予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资金使用、团队组建、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自主权。
09
政策前沿
Technology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2023年,我国企业作为第一专利权人的产学研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7.8%,高于39.7%的总体水平,企业已成为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的第一方阵。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挥创新要素集聚效应,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不断健全产学研成果对接和产业化机制。要结合重大应用场景,推动企业新技术率先应用示范,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企业是原创技术的策源地,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建设科技强国需要千千万万创新型企业作支撑。我们要坚持政府、企业、社会协同发力,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发挥探索、引领、组织作用,把企业的创新动力、活力充分激发出来,不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0
集团要闻
华能获评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
7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2023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中国华能光荣入选,也是唯一入选的发电集团。
2023年,中国华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的工作部署,勇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25专项”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产出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了华能力量。
据悉,今年国资委首次开展国资央企科技创新优秀企业评选工作,榜单旨在表彰近年来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和实效的国资央企。
11
集团要闻
华能“熔盐储热耦合煤电机组调频调峰及安全供汽技术” 入选2023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
7月2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发布了“科创中国”系列榜单。中国华能所属西安热工院研发的“熔盐储热耦合煤电机组调频调峰及安全供汽技术”成功入选2023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
该技术开创性地提出熔盐储热系统与煤电机组的耦合实施方案,成功突破了耦合系统集成设计、协同控制和示范应用等难题,显著提升了燃煤发电机组的灵活性、安全性和供热稳定性。今年6月30日,国内首台“汽电”联合加热双罐熔盐储热项目在华能华源热电厂顺利投运。
2023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聚焦“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组织赋能+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共设有四类榜单。其中,先导技术榜单旨在遴选具有产业先导意义和广阔市场前景的前沿技术,助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12
联盟视窗
锅炉创新工作室联盟举办2024年技术交流培训活动
8月14日至15日,集团公司锅炉专业创新工作室联盟在海口举办2024年技术交流培训活动,认真贯彻集团公司2024年创新工作室联盟工作推进会议部署,督促推进锅炉联盟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围绕“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锅炉安全运行、灵活性改造及技术创新”主题,聚焦难点痛点共性重复问题进行培训交流分享,推进锅炉联盟在“联”的基础上促“合”。
本次活动由锅炉联盟组长单位海南分公司主办、联盟副组长单位东方电厂协办,锅炉联盟工作室带头人和骨干,以及西安热工院、三大锅炉主机厂、中国电建集团有关专家等50余人参加。活动期间,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方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锅炉灵活性运行对锅炉安全影响及对策、燃用复杂劣质煤及深度调峰背景下脱硝升级优化技术及应用、新背景下锅炉安全和适应性、煤电低碳化转型-锅炉改造新技术的革新与引领、煤电新常态下的锅炉优化升级服务解决方案、动调风机结构优化新成果、新型熔盐储能技术研究与进展等进行培训交流分享,东方电厂、井冈山电厂、玉环电厂、太仓电厂、海口电厂等工作室带头人作了专题交流和经验分享;分组讨论期间,与会人员围绕本单位锅炉专业难点痛点交流研讨,分析原因、分享经验。
13
活动结束后,联盟工作室成员普遍反映本次交流培训内容丰富,专业知识讲解深入、实际案例分析详细,5家单位专题交流很受启发,为解决锅炉专业的痛点难点堵点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表示将充分运用联盟平台,加强日常沟通,共享资源、知识和经验,加速技术研发和转化过程,助力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实现新领先。
供稿:锅炉专业创新工作室联盟
联盟视窗
14
G.657弯曲不敏感FTTX入户光纤和200μm小尺寸光纤验收会
15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光通信作为信息传递的基石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背景下,光电科技研发的200μm小尺寸光纤及G.657弯曲不敏感FTTX入户光纤,是公司在市场化下对通信光缆小型化和光纤到户解决方案的创新突破,全面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为推动光通信发展的做出贡献。
两项集团科技项目于2024年5月份完成项目验收工作,本次科技项目验收会由华能能源交通产业控股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组织召开,验收专家组由4名高级工程师,1名教授组成。验收会场见下图。
创新驱动 光纤未来——华能(泰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两项科技项目完成验收工作
联盟视窗
随着5G、大型数据中心、光纤到户(FTTH)及城域网的建设,光缆需求激增,管道资源日益紧张。公司推出了200μm小尺寸光纤,实现了光缆的小型化,能够在有限空间内容纳更多芯数的光缆,有效缓解了管道压力。通过深入研究和优化生产工艺,公司成功研发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小尺寸光纤,采用了高速涂覆系统技术和优化的拉丝工艺,显著提升了光纤的性能。产品合格率达到了93.1%,并具备了年产30万芯公里的能力。该项目实现了小涂层光纤制造工艺技术突破,丰富了产品线,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在FTTH(光纤到户)不断增长的需求背景下,公司成功研发了G.657A2弯曲不敏感光纤。这款光纤通过精细的氟、锗掺杂工艺,实现了优
16
联盟视窗
异的抗弯曲性能,即便在极小的弯曲半径(仅7.5mm)下,附加的损耗也极低,部分关键性能指标更是超越了国际ITU-T标准。该光纤能大大改善狭小空间中光纤的传输性能,提升用户的网络使用体验,为公司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项目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销售业绩,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两项科研成果的成功研发不仅彰显了公司在光纤技术领域的显著创新突破,同时也为企业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领域。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持创新引领、科技驱动的信念,与业界同行共同推动光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携手构建更加智能、高效、绿色的数字化世界,为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供稿:华能(泰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檀啸天
17
攻克难题展实力灵泉矿供热系统焕新颜
——扎煤生产服务公司众慧技术创新工作室
2024年7月,扎煤生产服务公司众慧技术创新工作室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活动,成功完成灵泉矿高、低区供热系统改造任务,为矿井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灵泉换热站原采用高、低区直连方式供热,两套机组共用一套板式换热器,为厂区内建筑提供采暖热源。然而,由于生产系统中的高层建筑(万吨仓、皮带走廊)回水为 0.8MPa 高压热水,需通过先导式减压阀减压后接入低区采暖系统。2023年12月,减压阀发生故障,导致高区系统回水压力无法降至给定压力,造成低区多处建筑暖气爆片。
先导式减压阀作为易损配件,一旦损坏难以调节压力,低区压力瞬间骤升,容易引发管道、暖气破裂等事故。而且,无论高区还是低区出现事故,都会导致高区和低区供热系统同时停运,在严寒期极易发生冻害事故,严重影响矿井生产。
为此,众慧技术创新工作室着手研究解决方案,决定取消减压阀,将高、低区供热系统分离,使其各自独立运行。在分、集水器上接出换热器一次供热管道,新安装板式换热器与电磁调节阀,分离高、低区换热机组的连接管道,并完善换热站高区电控系统,确保高区换热机组能够独立运行。
此次灵泉矿高、低区供热系统改造的成功,充分展现了众慧技术创新工作室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为扎煤生产服务公司的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供稿:扎煤公司工会 生产服务公司
联盟视窗
18
马成文,昌江公司高行创新工作室骨干成员,设计采购部工艺科科长。他始终秉承赤子之心,致力于持续创新、追求卓越。2024年6月,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的中央企业“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荣获“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在2024年前,先后获得“集团公司技术能手”、“华能工匠”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锐意进取,发挥先锋作用
自201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马成文始终牢记党员“第一身份”,把做好本职工作、建好昌江核电项目作为对党忠诚的具体实践。担任设计采购党支部委员以来,马成文坚持将党建工作融入部门中心任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组织在支部内牵头成立0QD子项建设党员联合突击队,提前实现0QD子项工程样机全面进入调试试验阶段;主动与总包方、协作单位开展党建联建活动,促成施工图变更数量比同期项目减少一半以上,高效发挥了“党建引领、聚力攻坚”的能效。
二、实干担当,推动设计精细化
2019年,马成文主动请缨,孤身来到海南昌江的偏远海滨,负责昌江核电项目设计管理工作。面对华能首个控股建设的大型压水堆项目设计管理领域纷至沓来的各种挑战,马成文主动调研学习福清、漳州等同行经验,积极沟通联系审评单位,以提质降本为目标,顺利完成减少安全阀数量、辅助给水箱容量等设计改进的审评工作,并按时获得了核安全局批文。在氢气气源问题上,马成文与协作单位开展了广泛详实的调研和论证,最终确定使用储氢站代替制氢站的方案,预计可为项目节约投资约1500万元,为“年内双开工、双扣盖”等重大里程碑节点如期实现提供坚实保障。
三、奋勇争先,钻研科技创新
理想坚定信念 创新提升本领——昌江公司创新工作室
成员马成文荣获“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
联盟视窗
自2021年加入高行创新工作室以来,马成文积极推进工作室高效建设,配合工作室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同时以热情饱满的工作状态发挥个人带头作用开展创新活动,逐渐成为工作室骨干成员。
为提高昌江公司运行阶段老化管理的效率和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及准确性,马成文积极探索昌江二期工程建安阶段安全重要设备老化管理,担任昌江公司首批科技项目(集团公司重点科技项目)之一的“海南昌江核电厂二期工程建安阶段安全重要设备老化管理研究”负责人,并率领团队高质量提前完成该项目的多项重要节点。在专业工作领域中,马成文主动探索技术提升改进方式,及时对创新思路凝练,目前已获的《一种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处理装置》等为第一发明人的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在创新工作室日常工作开展中,马成文积极加入团队创新工作探讨,为其他成员的创新工作献言献策,促进工作室创新成果提升。
供稿:华能海南昌江核电有限公司 熊舞
19
联盟视窗
放飞自由的翅膀,在创新的天空展翅翱翔
——汽机创新工作室联盟
20
“我们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要求坚持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2017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门进行谋划和部署,华能集团高度重视,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21年7月14日,华能集团汽机创新联盟应运而生。自此,以汽机创新联盟为平台,华能系统各基层单位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提升创新能力、不断促进交流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培育创新人才。组建起的联盟“火箭”,正不断向着华能二次创业新征程奋勇前进。
一、汇聚精英,拼接组织钢板
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想在万众创新这个大项目上有所作为就要兼收并蓄,通力合作。汽机创新联盟在集团创新工作室联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吸收集团公司级和省部级工作室成员单位14家,其中骨干成员单位7家,成员单位7家,华能集团首席技师孙健,华能集团首席技师孙启德,西安热工院首席专家居文平等12名专家被选聘为联盟专家组成员。有了强大的成员阵容,还需明确责任和分工。作为华能集团首届创新工作室联盟中汽机专业创新工作室联盟牵头工作室,临河热电厂“焦建刚创新工作室”深知完善制度的重要性,他们积极组织所属创新工作室成员联合工会组织,吸收各兄弟工作室意见建议耗时2个月完善了制度体系建设,制定出《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汽机专业创新工作室联盟工作方案》、《中国华能集团汽机专业创新工作室联盟工作规则》。从创新计划的提出到确定、实施、总结和考核评估各环节都做出了充分明确的计划和要求。有了这些联盟也就有了能翱翔天际的硬身板。
二、冲锋在前,拉动创新引擎
联盟视窗
21
6月份创新工作室月度例会上,临河电厂焦健刚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焦健刚正在给大家授课,“在现行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的背景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以及低负荷运行逐渐成为一种常态,与此同时,火电机组在深度调峰中许多设备安全问题突显出来,因低负荷运行导致的机组非停也屡见不鲜,如何保证深调安全成为重要课题。”面对这一挑战,汽机联盟副组长单位临河热电厂积极发挥联盟“聚变”效应,根据各创新工作室提出的本单位在深度调峰下机组遇到的新的问题和技术难题,将此项难题作为了今年的重点攻关项目。并将于下半年组织联盟内各家单位,对机组深度调峰运行较好的大连电厂和九台电厂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最终形成汽轮机深度调峰防范技术指引手册。
在所有联盟工作室看来,他们就是要发挥攻坚克难的尖刀连作用,冲锋在前,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卡脖子难题。正是在这样的共同信念下,他们握成拳头,奋力出击。喜讯也纷至沓来,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要数焦利峰华能工匠创新工作室申报的《研制新型汽轮机盘车齿形联轴器》创新成果,荣获了中国水利电力质量管理协会2022年全国电力行业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及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2022年电力运维检修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截止2023年,汽机专业创新工作室联盟内共申报创新成果85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51项,其中国际专利4项,国际专利实现“零”突破。申报优秀论文58篇和软件著作权1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集团级创新奖90余项。
自联盟成立以来,每年年初都会组织联盟内各家创新工作室研究制定重点课题攻关计划,围绕基层企业生产经营的共性问题、汽机专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协作,着力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瓶颈难点问题。截至目前,“联盟”开展技术攻关已达50余项,并以专家授课和专题辅导的形式,帮助大家尽快解决问题,确保创新任务按期完成。其中包括“660MW超超临界机组回热系统优化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等7项重点攻关
联盟视窗
22
课题,为企业提质增效做出了突出贡献。例如孙海涛汽机技术创新工作室研发的《一种原煤仓仓壁积煤清理设备》利用清扫设备重力将积煤清扫至落煤口,避免因原煤仓积煤人工清理产生人身伤害风险,通过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良好。还有通过研发《一种可调抽装发电机转子支撑固定装置》,改变了以往转子调整时使用多块垫铁调整的固定方式,省时省力,极大减轻了检修人员劳动强度。另外《基于LoRa技术的受限空间环境远程监测装置研发》项目,可以协助管理人员更加有效的对有限空间施工进行精细管理。大幅降低有限空间施工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交互合作,搭建共享系统
合则强,孤则弱,汽机专业创新工作室联盟深刻意识到合力办大事的道理,只有万众一心才能行稳致远。
2023年由“焦建刚创新工作室”牵头,采取“线下+线上”的模式,举办了中国华能汽机专业创新工作室联盟专题技术研讨交流会暨技术培训班,启动会议线下到场参会50余人、线上观看直播近500余人,为期三天的培训直播中共吸引1.5万余人在线观看,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职工创新创效活动蓬勃开展。正如北方公司工会副主席荣旭东所说:“这是自汽机联盟成立以来,首次召开的专家、专业人员出席最多、规模最大的交流推进会,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创新联盟积极组织开展先进技术、创新成果的交流工作,坚持联盟集中开展与各工作室自主开展相结合、内部交流与外部交流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专家指导与自我学习提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力求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创新工作室创建水平持续提升。
“一招鲜,吃遍天。”在问道如何让创新成果在实际应用中落地生根,取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并且达到成果效益最大化这一问题时。焦健刚创新工作室成员王卓不无感慨的说到。创新联盟致力于成果的推广应用,努力在“一招鲜”上下功夫。依托联盟内上海电力检修公司的产业优势,创新
联盟视窗
23
联盟对应用成熟的创新成果进行推广转化。组织进行了“众创”项目立项审核,开展优秀创新成果的试验、应用、改进、推广和宣传工作,努力在“一招鲜”成果基础上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成果,提升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目前,已具备在华能集团内部直接推广转化创新成果有7项、孵化后转化创新成果2项,其中由汽机联盟内上海电力检修公司承担转化成果7项。联盟多次针对“抗燃油辅助油箱滤油器”“胶球系统收球网改造”等9项创新成果中的专业问题和技术难点进行探讨,提出“加强设备状态检修”“集中力量进行共性问题攻关”“放大共享成果应用”等意见建议,并在具备条件的企业推广实施,取得了一定效果。其中,孙海涛汽机技术创新工作室提出的《一种快速拆卸可移动的下渣管疏通装置》已与青岛国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签订科技成果转让协议。成果转化创造(或节约)的效益累计达441万余元。这就是创新的聚变辐射效应。
四、加强培训,注入人才芯片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如果不能实现人才梯队的良好创建,培育出更多创新人才和高技能领军人才,创新发展势必中道崩殂。创新联盟致力于加强人员的交流互动,通过学习培训、交流研讨、技能展示等活动,联合加强创新骨干队伍建设,先后组织召开交流研讨活动5次,技术培训700余人次,培养出了更多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创新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每次技术培训都结合公司管理目标,积极推进各工作室专业化技能队伍建设工作,强化职工技术技能水平提升,将“干中学、学中干、缺什么、补什么”作为技术培训原则,充分组织督导各工作室发挥“教绝招、传技能、带高徒”和技术能手“传帮带”的作用,促进联盟内成员技能水平提高。所以,每次的技术培训都是大家争相学习创新思路和方法的好机会。由于报名人数多,只能分批次进行。
对于人才培养的计划,他们早已胸有成竹。在谈到人才大计时,创新联盟
联盟视窗
24
联盟视窗
的焦健刚侃侃而谈:“汽机专业创新工作室联盟正在建立和持续完善人才评价及更新机制,加大创新联盟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影响力,鼓励各成员工作室广泛吸纳985、211高校毕业的青年员工和具有较强技术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加入创新工作室,实现人才的早培养、早成才,做好工匠精神的传承工作。
据了解,在很多工作室内已经开展了“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同步进行培养,坚持精准育才、多元聚才,放大技术、技能带头人的引领效应和辐射效应,将厂内技术、技能带头人与创新工作室强强联合,有侧重的让带头人前往重点难点领域帮助解决问题,同时采取创新工作室内青年职工与带头人签订师徒培养合同、参与到带头人负责的厂内重点难点技术攻关项目中等方式,既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既有难题,也带动更多的一线青年职工提升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培育更多创新人才和高技能领军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合格的创新精英,接续创新旗帜,传承创新精神。这是创新工作室联盟的永恒课题。联盟各方拼尽全力突出素质提升的重要性,激励各类创新人才善学习肯钻研,讲奉献勇担当,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在集团系统、汽机专业领域内蔚然成风,深入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和职工创新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这是一批胸怀“国之大者”的创新者,他们汇聚在华能集团汽机专业创新工作室联盟的旗帜下,不忘初心,担当时代使命,发扬创新精神在华能集团“领跑中国电力,争创世界一流”这一愿景中翱翔搏击。
供稿:汽机创新工作室联盟
联盟视窗
甘肃公司网络安全和数智化创新工作室自2023年2月成立以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和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强化顶层设计、聚焦技术攻关、深化典型示范,在网络安全及数智化领域持续发力,有效汇聚全公司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的强大合力,奋力开创网络安全与数智化创新工作的崭新篇章。累计斩获各类奖项逾20项,取得44专利成果,获得12项软件著作权,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以科技创新持续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夯实管控基础,筑牢网安发展“防护墙”
工作室秉承“需求牵引、技术引领、标杆示范”的核心理念,以甘肃区域网络安全管控中心为坚实底座,建立起了以共同防御为核心的网络安全动态防御体系。
工作室围绕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全国产跨网数据安全摆渡、资产评价曲线、数智化应急处置、威胁情报主动收集、资产动态管理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并始终将价值效益置于核心,持续在网络安全创新领域深耕细作,撰写的《发电企业以共同防御为导向的网络安全管控体系建设》荣获2023年全国职工创新技术成果二等奖,《筑牢网络安全屏障建立区域公司网络安全管控中心研究》则摘得“创新攻坚年”优秀管理成果二等奖。同时,“一种安全告警管理方法”成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标志着我们在网络安全技术创新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此外,还完成了《发电企业基于资产评价曲线特征的网络安全态势告警管理体系构建》《发电企业智能威胁态势监测与数智化应急处置管理平台建设》《构建发电企业多元融合网络安全威胁情报主动收集管理体系》《基于异常监测及行为分析技术构建发电企业网络安全智能漏洞防扫描系统》《基于主动嗅探分析技术构建网络安全资产测绘及动态管理体系“新动能”》等5项网络安全案例研究及论文撰写,不断贡献智慧与力量。
二、抢占数字高地,增强创新驱动“新引擎”
25
勇担网络防护使命 助推企业数智发展
——甘肃公司网络安全和数智化创新工作室
26
工作室成功构建了以燃料、生产、经营指标数据为核心的一体化监管系统,实现了生产经营信息的秒级共享与高效利用,有效压降成本,提升经济效益。通过整合关键组件,工作室设计出高效经济的视频作业监管解决方案,每台终端成本直降1.6万元,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成效。依托国内首个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智慧基地,积极开展智能安全带等智能脚手架、人员定位、声光报警等多元化产品的研发及应用。
此外,工作室围绕AI技术应用,无线感知,工业元宇宙等前沿科技领域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与探索,其中《基于人工智能分析的发电企业综合能源安全作业态势管控系统的应用》荣获2024年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一等奖,《构建“应急指挥大脑”建立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探索》摘得“创新攻坚年”优秀成果三等奖,《探索新能源集控新模式 开展一监管三中心管理研究》及《发电企业基于无线感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体系研究》案例分别获得华能集团公司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与“2024发电企业数智技术创新典型案例”殊荣,同时,《发电企业以科技兴安为导向的“1+5+N”智慧安全管控体系研究》论文也被收录于《发电企业数智技术创新典型案例及论文集(2024)》。
三、深化人才培养,打造数智发展“尖刀连”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工作室秉承“人才为本,创新驱动”的核心理念,构建了常态运行、全面覆盖的网络安全培养体系,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取证,成功培养出拥有HCIA及以上高级资质的专业人才共计30名,其中 HCIA认证专家14人,CISP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 5人,HCIP认证高级工程师3人,CCSC国家网络安全人才认证3人,其他信息化认证7人。
在网络安全竞赛方面,在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技能竞赛省级一类暨全省电力行业第二届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技能大赛中,2支代表队获得团体二等奖,4名参赛选手分别获得个人一、二、三等奖。在全国“陇剑杯”中,公司代表队从近3000支队伍中突围,成功晋级半决赛。在华能集团公司“华能工
联盟视窗
27
匠杯”2024年网络安全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公司2名选手分别荣获个人二等奖和三等奖,并被授予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同时在2024能源网络安全大赛中,公司HNGS-flag{C-team}战队成功入围决赛,并斩获“突出技能战队”的荣誉。
联盟视窗
展望未来,工作室将以攻克技术难关、引领发展为基石,精准聚焦网络安全领域的核心挑战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瓶颈。深入推动技术与管理的双重革新,积极探索网络安全与数智化融合的新路径,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供稿:甘肃公司网络安全和数智化创新工作室
联盟视窗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新能源装机容量快速增长,电力现货市场应运而生,现货市场需要火电机组频繁参与启停调峰、顶峰发电。东山燃机于2015年10月投产,采用“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配置两台M701F4改进型燃气轮机,两台余热锅炉,一台空冷式汽轮机,汽轮机型号为LZN264-12/538/566-1。从2021年开始频繁参与现货市场启停调峰,成本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省气”就是“效益”,因此如何缩短机组启动时间、提升启停调峰经济性,对企业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对以往启停机过程进行分状态、分阶段的专项统计,对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汽轮机升速阶段、汽轮机中速暖机阶段及解并汽操作阶段,为启停机中主要耗时且具备优化空间的过程。
1.汽轮机升速阶段,冷态启机升速率为100rpm,是东汽300MW机组通用设定,经东汽确认我厂汽轮机升速率最大可升至300rpm。通过下列操作优化,将汽轮机冷态启机升速率由100rpm提升至200rpm,冷态启机时间缩短15分钟。
(1) 提前投运轴封系统:机组冷态启动前3 h投入轴封系统,轴封供汽温度设定在150 ℃,通过轴封供汽加强对汽轮机转子、缸体预热作用。
(2) 优化汽轮机本体疏水操作:轴封系统投运背压达到70 kPa后,全部开启汽轮机本体疏水,及时将疏水排走,增强预热效果,减小上下缸温差。
(3) 优化排汽参数:将汽轮机升速阶段机组背压提升至20 kPa,进一步增加进汽量,提升暖机效果。
2.汽轮机中速暖机阶段,设备说明书规定,汽轮机冷态启机需在2000rpm时进行中速暖机,自机组调试以来暖机时间按1小时执行,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暖机效果不明显且耗时过长的问题。针对汽轮机中速暖机时间长且高压缸暖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与东汽技术服务人员、研发人员反复研讨,结合汽
28
华能东山燃机电厂:
精心优化启停操作 助力生产提质增效
29
轮机转子特点、缸温测点布置情况,最终确定以汽轮机高、中压缸下半缸内壁金属温度为参照,若汽轮机高、中压缸下半缸内壁金属温度启机前达到130 ℃,通过一系列操作优化,暖机时间可缩短至20 min,较以往缩短=启机时间40 分钟。
(1) 提升暖机转速:将暖机转速由2000 r/min提升至2300 r/min,增加进汽量,增强暖机效果。
(2) 降低进汽参数:高压主蒸汽压力由冲转前的6.86 MPa降至6.5 MPa,再热蒸汽压力由1.77 MPa降至1.5 MPa,增加暖机期间进汽量,提升暖机效果。
(3) 优化排汽参数:将汽轮机暖机期间机组背压稳定在20 kPa,进一步增加进汽量,提升暖机效果。
3.解并汽操作阶段,机组“二拖一”启动时,先进行一拖一启动,然后启动第二台燃气轮机,通过并汽门并汽后,完成由一拖一运行方式向“二拖一”运行方式的切换;停机过程则相反,先通过并汽门进行解汽操作,然后进行一拖一停机,主蒸汽系统如图1所示,解并汽过程实际就是并汽门与旁路门之间汽量切换的过程。
联盟视窗
图1 汽轮机主蒸汽系统
30
优化前:解并汽前两台燃气轮机负荷接近,解并汽条件满足后,为保持蒸汽压力不发生大范围变化、汽轮机轴向位移稳定,操作并汽门时需与旁路门配合,待旁路门跟踪压力自动动作、蒸汽压力稳定后,再次开启并汽门,并汽门需要经历多次中停,直至全开或全关。
优化后:解并汽前两台燃气轮机负荷在确保满足解并汽条件的前提下尽量偏差大,减小第二台燃气轮机解并汽过程对汽轮机的影响,以并汽门全开作为并汽的开端、并汽门全关为解汽结尾,旁路门的开关作为解并汽的过程,将并汽门与旁路门的操作进行解耦,避免了并汽门中停操作,缩短操作时间,一次“二拖一”启停调峰可将启停机时间缩短38 min,提升了经济性,又能保证参数稳定、减少操作量、减小对并汽门的损害,提升了安全性。
该电厂2022年共进行了29次启停调峰,2023年进行了58次启停调峰,调峰指标同比如表1所示。生产供电煤耗同比降低11.09 g/kWh,发电厂用电率同比降低0.2%。
综上,机组冷态启动汽轮机升速暖机期间时间共缩短55 分钟,天然气成本可节约10万元,每次冷态启停调峰可创造10万元收益。机组“二拖一”启动解并汽时间缩短38 min,天然气成本可节约19万元,因此操作优化后,每次“二拖一”启停调峰可创造19万元收益。
供稿:华能太原东山燃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胡国庆
联盟视窗
王向伟风光机组技改技术创新工作室
在电力行业2024年度创新成果中再获佳绩
联盟视窗
在科技创新的时代浪潮中,王向伟风光机组技改技术创新工作室始终坚定地将科创工作列为支部的重点工作,以党建引领为舵,推动科创工作再攀高峰。
王向伟风光机组技改技术创新工作室在电力行业2024年度中电技协创新成果中再获佳绩,2项科创成果荣获电力行业2024年度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技术领域二等奖;王向伟风光机组技改技术创新工作室荣获电力行业2024年度“四星级创新工作室”;王向伟同志荣获电力行业2024年度创新技术“杰出工作者”称号。
下一步王向伟风光机组技改技术创新工作室将进一步将科创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之一,让科创工作切实发挥助推现场设备稳定运行的现实意义,为新能源事业的科创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供稿: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31
联盟视窗
冯宗海,男,34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高级技师,工程师,2013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海南清洁能源分公司安生部主任助理,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工作室骨干,曾荣获集团公司2014年度职工技能竞赛风力发电运行检修专业个人三等奖、2015年度集团公司技术能手、2016年度海南公司青年岗位能手、2017年度海南公司先进个人、2019年海南省质量协会优秀成果三等奖、2020年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2021年中国风电(光伏)生产运营管理(2021)优秀论文一等奖、2022年海南公司工会积极分子、2022年集团公司职工创新成果优秀奖、2022年海南公司全员抓科技工作标兵。
32
奋力建功新时代 奋斗青春正当时
——集团公司技术能手冯宗海
冯宗海同志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负责清能公司揭榜挂帅重点项目1项,承担集团公司科技项目1项,完成31台风机的叶轮不平衡检测工作,及时发现3台发电量较差的风机存在叶轮不平衡性现象,对气动不平衡风机进行了对风偏航优化调整,发电量提升2%。
联盟视窗
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论文7篇,其中1篇获得全国风电典型故障案例交流年会优秀论文特等奖。获得创新奖项7个,2个入选集团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开展研发经费合规性及科技项目检查专项行动,修编8项科技管理制度,对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研发经费归集和使用管理的合规性、科技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规范性等进行自查,明确公司科技工作管理内容与要求。加强对前期、基建、技改、生产及信息化等项目中创新性内容的识别统计,全年完成研发投入123.5%。个人获得海南公司2022年全员抓科技工作标兵。所在创新工作室获得海南省机械能源石化医药工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认定,连续两年获得集团基层企业创新工作室A级评估,为“双碳”做出积极贡献。
供稿:华能海南清洁能源分公司
33
34
华能吉林公司部分风电场的场区采用35kv架空线路,且由架空线路到箱变终端杆的绝缘铝导线(引流线)上端T型接点处和下端与避雷器铜牌连接处(图1),在高风速天气经常折断跌落问题。引流线折断跌落后,引流线飘在空中,随风摆动,不断出现弧光接地,造成风电场电压波动,导致风电场大面积停机,降低了设备的发电容量和可利用率,同时,风电机组故障停机时对风电机组传动系统造成冲击,风机变频器损坏等故障,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防止风电场架空线路绝缘引流铝线折断的加固件
邢李方
(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开发公司)
创新论坛
图1:T型线夹处引流线折断和避雷器铜牌连接处引流线折断
为解决引流线折断造成风电场整条发电线路停运的问题,邢李方新能源建设运维技术创新工作室,制作了风电场场区35kv架空线路的绝缘铝导线(引流线)T型接点处,折断点加固件(图2)。
图2:T型线夹处引流线加固件结构及应用
创新论坛
为解决引流线下端(与避雷器、电缆汇接铜排处搭接处)的搭接连接处折断点又制作了,引流线下端(与避雷器、电缆汇接铜排处搭接处)的搭接连接处折断点加固件(图3)。
35
图2:T型线夹处引流线加固件结构及应用
36
创新论坛
一种适用于高海拔、高盐碱、戈壁的直流开关试制
朱耿峰
(华能青海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直流应用场景大幅提高,现阶段直流应用场景中直流设备大多采用传统交流设备串接方式实现,传统四极直流隔离开关产品是沿用交流隔离开关的拓扑,采用4个断口串联形式,断口多,连接点多,导致回路电阻大,功耗高,同时散热差。而且高海拔地区的电力设备需要面对低气压和大幅度温差的双重挑战。传统设备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出现绝缘性能下降和机械操作失灵的问题。
为此,青海分公司朱耿峰光电技术创新工作室成员共同探讨如何加强高海拔地区直流电气设备绝缘性能。在高盐碱环境中,腐蚀是导致电力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直流开关要采用耐腐蚀性极强的材料,并要对所有金属部件进行特殊表面处理,提高其在盐碱环境下的耐久性。此外,开关的设计阶段考虑易于维护的特点,即使在恶劣的盐碱条件下也能方便地进行检修和更换部件。对于戈壁地区而言,风沙侵蚀和极端干燥是电力设备必须面对的自然因素。直流开关要采用封闭式结构和特殊的防尘材料,有效防止风沙对开关内部的侵害。
高原专用直流设备基于新能源直流两极拓扑开发,可实现高海拔不降容、小体积、低功耗(整机功耗低至同规格产品的40%-70%)、高可靠(机械寿命最高可达15000次,性能超出友商产品50%),高海拔、高盐碱、戈壁地区专用电器设备,使运维更智能、更便捷,提高新能源发电效率及并网稳定性。
37
专用直流开关技术是低回路电阻产品,降低产品功耗,成品可满足5000m海拔不降容,提高产品机械寿命和可靠性;按每天12小时光照计算,使用本产品每天可节约2.4度电/台,全年可节约用电876度电/台。每GW约使用本产品600台,折算为每GW节电53万度电/年,运维成本降低40%。
创新论坛
创新论坛
1.引言
在电力传输系统中,箱式变压器(箱变)是非常重要的电力配电保护和电力传输设备,箱变断路器作为箱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切断和接通负荷电路,以及切断故障电路,防止事故扩大,保证安全运行。因此箱变运行状态的良好对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箱变断路器触头运行时温度监测是确保箱变健康运行的重要参数,当箱变断路器触头发生异常时会存在温度升高现象,当温度过高时会导致绝缘能力下降,当长时间处于发热状态时,可能会引起线路过载或短路,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因此对箱变断路器触头运行时温度在线监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2.箱变断路器触头测温技术现状
箱变断路器触头都装在封闭式柜体内部,其内部通风不佳,不利散热,再加之柜体内部有裸露电压、工作电流较高,并且柜体内电磁辐射较强,这对在线测温系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需要在线测温系统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能保证测温数据的可靠性。
除了传统使用的示温蜡片法外,目前比较主流的的温度测量方法分别有:接触式测量方法和非接触式测量方法两种。接触式测温法是指将传感器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使得两者保持同一温度的测量方法;非接触式测量方法是指传感器不直接与被测物体接触,利用热辐射的原理来计算被测物体温度的方法。各种方法具体如下:
(1)示温蜡片法
示温蜡片法是在电接触表面涂一层随温度变化颜色的发光材料,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来大致确定温度范围,这种方法准确度低、可靠性差,不能进行定量分析参考应用价值小;且示温蜡片在使用中容易脱落,后期维护巡视工作量大,维护时需停运相关设备,隐形成本不易估计。
38
无线测温系统在箱变低压断路器触头的应用研究
王鹏飞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
(2)红外测温法
红外测温技术属于非接触式测温方法,其组成单元包括光学系统、红外探测仪、信号放大装置以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其中,红外探测器是红外测温的核心部分,它能把入射的红外辐射能转换成可测量的电信号,再经过一系列的放大及处理后转变为被测对象的温度,最后通过光学系统上显示出可被直接读取的温度值。但由于箱变柜体内部结构复杂、空间狭小,且红外光测温光路易被柜体内部设备阻挡,易导致温度测量不准确。此种方法的准确性不高,并且价格也比较高,又需要人工巡视,后续成本大,推广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3)无线测温法
无线测温法属于接触式测温方法,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进行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可以实时监测箱变柜体内断路器触头运行的温度,能解决示温蜡片法准确性低、红外测温法无法监测柜内触头温度的难题。一般无线测温系统包含温度传感器(触头温度采集装置)、温度显示器(数据接收装置)及后台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
以上三种方式的综合比较见表,经过综合比较,采用无线测温技术对箱变低压断路器触头进行在线温度监测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
39
创新论坛
表1各种测温方式比较
3.无线测温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无线测温系统主要由无线测温传感器、无线接收装置、数据处理主机组成。系统通过无线测温传感器不间断发射各监测点的温度实时数值至主机,主机进行定时收集和记录,发现异常温度立即报警,从而解决需要人工到现场巡视而造成的故障延误问题。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
40
创新论坛
图1 无线测温系统工作原理图
无线测温传感器按照设计要求被放置在低压断路器触头与母排连接处用于实时监测温度,安装位置如图2所示。传感器按照设定好的时间周期自动测量所在位置的温度,然后将测得的温度数据采用无线方式发送至接收装置的主机上。整个系统的所有无线测温传感器都具有一个唯一的ID编码,可通过工作站对其进行编码及定位。
图2 无线测温传感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无线接收装置负责接收传感器发出的无线信号,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对接收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如计算温度值、分析温度变化趋势等。最后,显示单元将处理后的温度数据显示出来,供操作人员参考。
4.无线测温系统应用实例
华能原平段家堡风电场一期33台德力西箱变低压侧断路器触头无有效测温方式,多次发生断路器触头温度过高而引起的电气故障,给生产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风场基于无线测温技术设计了一套软硬件系统来实现对箱变低压侧断路器触头温度在线监测,整体设计方案如图3所示。
41
创新论坛
图3 无线测温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图
每台箱变将实时采集到的低压断路器触头温度数据通过风机环网传输到风场中央控制室监控主机,最后通过在监控主机部署软件完成对实时温度数据的显示与分析,如图4所示。
创新论坛
5.总结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科技不断运用在风力发电领域,无线测温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温度监测技术,在保障箱式变压器设备安全运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系统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箱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事故发生率,也为箱变设备的维修提供累积数据,实现了箱变设备热故障预知维修。
42
图4 温度采集系统数据显示界面图
行业资讯
Information
43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进入调试阶段
(来源:科技日报)
7月16日,记者从三峡集团获悉,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主体工程已进入调试阶段,工程团队正在抢抓工期,力争在今年底投产发电。
该光热储能电站共设置两个相邻吸热塔,共用一台汽轮发电机,塔下安装近3万块定日镜,采光面积达80万平方米。“电站利用跟踪太阳转动的镜子,把太阳光聚集到吸热塔中加热熔盐,从而带动汽轮机发电。”三峡集团瓜州光热储能项目经理温江虹说。
据了解,光热储能电站采用双塔双镜场设计,位于两个镜场中间区域的定日镜可以服务于任何一个吸热塔,在同等边界条件下可提升约24%的光学效率,并配备了6小时熔盐储热系统,具有储热时间长、响应速度快、输出功率稳定等特点,调峰性能更优。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清的定日镜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超白玻璃,它的反射效率可以达到94%,从而将更多的阳光反射到吸热塔上,大幅提升发电效率。
此外,在高耸的吸热塔底下,有两个巨大的储罐,里边装的是沸点为600℃的熔盐。白天通过吸热塔收集的太阳能,以热能的形式储存在液态的熔盐里,实现24小时稳定不间断电力输出。
在项目效果图上,可以一窥光热储能电站的全貌。两个巨大的圆形阵列各“统治”一方,每个阵列中心,都会有一个高约200米的吸热塔。这两个巨大的阵列就像两面凹面镜,把阳光都反射到中心的吸热塔上。
两个圆形阵列重叠部分的镜面也别具特色——可以自由转动。在上午东侧阵列阳光充足时,镜面会扭转角度,将阳光更多地反射到东塔上;等到下午西侧阵列阳光更好时,它又会转回来把阳光反射到西塔上。
与传统的单塔光热电站相比,这种双塔甚至是多塔设计,可以不受装机容量的限制,同时发电效率、发电量以及储能量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行业资讯
Information
记者8月2日获悉,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研究员崔光磊团队开发出一种均质化正极材料——锂钛锗磷硫硒。这种全新的电极材料兼具电导率高、放电比容量高、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可显著提升电池性能,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网、深海、深空等装备提供安全、耐久、可靠的动力源。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能源》。
崔光磊介绍,新材料的离子电导率、电子电导率比传统电池材料(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高出1000倍以上。这意味着即便不依赖导电助剂,电池正极也能顺畅地完成充放电过程。
该材料的放电比容量达到每克250毫安时,超过了目前使用的高镍正极材料。在相同的重量或体积下,使用新材料的电池相较于传统电池能够存储更多的电能,在单次充电的情况下可持续运行更长时间。并且,使用这种材料后可使电池体积显著减小,有助于设计更紧凑的致密储能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充放电过程中,新材料的体积变化仅为1.2%,远低于传统正极材料。较小的体积变化有助于维持电池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研究团队发现,使用这种新材料的全固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到每千克390瓦时,是目前市场上最先进锂离子电池的1.3倍。
“使用该材料的全固态锂电池可以实现大于10000圈的超长循环,电池在经过50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可保持80%的初始容量,使用寿命更长,能够提供更充足的电量。”崔光磊说,新材料对开发高能量密度、长使用寿命的储能设备具有重要意义,为全固态锂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44
体积更小 能量更足 均质化正极材料让锂电池
化身“劲量小子”
(来源:科技日报)
行业资讯
Information
7月9日,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全球首个无阳极钠固态电池。这一成果有助开发出廉价且能快速充电的大容量电池,以用于电动汽车和电网。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能源》杂志。
锂基电池已成为电动汽车和移动设备的标配,但其性能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首先,锂在地壳中的储量有限。另外,锂离子电池需求激增,导致锂的价格不断攀升。而钠在地壳中的储量约为锂的1000倍,同时也是一种更环保的电池材料。
传统电池结构包括一个阴极和一个阳极。在充电过程中,阳极储存离子。在放电过程中,离子从阳极通过电解质流到集电器(阴极),为设备和汽车供电。而在无阳极电池中,离子直接在集电器表面通过碱金属的电化学沉积来存储。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电池的电压和能量密度,还降低了成本,但也会带来新挑战。
论文第一作者、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格雷森·戴伊谢尔解释称,在无阳极电池中,电解质和集电器之间需要保持良好的接触。使用液体电解质容易做到这一点,因为液体能四处流动,而固体电解质无法做到。但液体电解质在消耗活性材料的同时,会产生固体电解质界面堆积物,导致电池性能降低。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另辟蹊径,开发出一种新型钠电池架构:他们采用了具有类似液体流动性的固体铝粉来构建集电器。在电池组装过程中,铝粉在高压下变得致密,形成固体集电器,同时与电解质保持类似液体的接触,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充放电循环。
研究团队认为,新研制出来的钠电池结构稳定,可循环数百次。去除阳极并用钠代替锂,使新型电池的生产过程变得更加经济环保。创新性的固态设计也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45
无阳极钠固态电池面世
(来源:科技日报)
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专刊
主办单位: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工委
制 作:蒙东公司
2024年(八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