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单独招生第二次网报资讯

2022年单独招生第二次网报志愿资讯

(学院代码D04)

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国家双高项目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首批“自治区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全区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自治区文明校园
全区高校毕业生先进集体

崇德乐学 尚技强能

学院简介

崇德乐学 尚技强能

02

01

       2004年,乌海市委市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特点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与内蒙古工业大学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双方决定在乌海市设立内蒙古工业大学乌海学院。2005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了乌海职业技术学院。乌海职业技术学院与内蒙古工业大学乌海学院是一个实体,两块牌子,受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和乌海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两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被确定为“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首批“国家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验校”、”首批“自治区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试办本科职业教育高职院校”,荣获“全区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自治区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院“政校企合作、课岗证融通、教学做一体”办学育人模式教学改革成果荣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院是一所与市政建设相结合,无围墙、全开放、花园式高等学府。现有两个校区,学院占地面积520亩,建筑面积13.57万平米,固定资产5.72亿元。绿化面积16.33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8.94万平方米,校内实训室145个。西部(乌海)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为学院的第二校区,占地面积近600亩,是在原有老化工厂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而成,规划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土建及设备总投资约6.8亿元。实训中心一期建筑实训场馆及辅助设施近3.5万平米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化工、机电、采矿、发电、汽修和管理等6个实训场馆也在积极推进中。公共实训中心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及工业旅游观光于一体,将成为学院主要的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充分发挥乌海市职业教育集团的作用,在海勃湾、乌达、海南三大工业园区建成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21个。
      学院坚持以全日制高等职业学历教育为主体,以电大与成人教育和社会培训为两翼 “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秉持“崇德乐学,尚技强能”的校训,推行“政校企合作、课岗证融通、教学做一体”办学育人模式;坚持立足乌海市、面向内蒙古、辐射中西部的服务面向;以工科专业为主,在保持工科专业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各专业群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定位。
      学院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现已建成化工、煤炭、机电、电力、建筑、管理、教育、护理等八大类49个高职专业,稳定招生专业数30个左右。全日制在校生近8000人,每年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培训和技能鉴定5000人次,累计培养高职毕业生14000多人。学院秉承“崇德乐学,尚技强能”的校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构建具有内蒙古西部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为内蒙古自治区和乌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招生对象及条件
      已经完成2022年我区普通高校招生报名的考生。
填报志愿时间及方式
    (一)填报志愿时间
      凡报考我院单独考试招生的考生,二次填报志愿时间为:2022年4月14日-17日。
    (二)填报志愿方式
      考生登录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https://www.nm.zsks.cn )填报院校志愿、专业志愿。(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院校代码:D04,专业代码详见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信息网公示)
考试时间及方式
    (一)准考证打印
      填报我院志愿的考试,登录学院线上考试系统自行打印准考证,二次征集志愿考生打印准考证时间2022年4月18日-19日。
    (二)考试时间
      二次填报志愿考生考试时间:2022年4月21日
    (三)考试方式
      利用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教学平台线上考试,具体操作方式另行通知。
考试内容
      1.普通高中毕业生
    (1)普通文科、理科类考生需参加我院组织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
    (2)试题由语文、数学、时事政治等相关知识+职业技能适应性试题组成,总分300分。
      2.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职、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毕业的考生
    (1)对口升高职财会类、建筑类、机电类、计算机类、化工类、汽驾类、美工设计类、幼师类、医学类需参加我院组织的“专业综合职业技能测试+综合素质”的考试。
    (2)试题由专业综合职业技能知识+综合素质试题组成,总分300分。
录取
      1.录取办法
      学院根据“专业志愿清”的规则,各专业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
      2.录取公示
      学院将在考试结束后公布考试成绩并组织录取,录取结束后拟录取名单在学院网站进行公示,同时将拟录取名单和相关信息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备案,最终录取名单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实际公布录取结果为准。

报名须知

04

03

单招问答

崇德乐学 尚技强能

崇德乐学 尚技强能

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

理科类招生专业及报考代码

文科类招生专业及报考代码

对口升学职业类招生专业及报考代码

订单培养

      学院主动与企业对接,践行“政校企合作 课岗证融通 教学做一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2022年学院与220家企业合作招生,招收“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毕业即就业”一体化办学订单班,开设专业有应用化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等专业。
      招生条件
      必须是参加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或学院单独招生考试正式录取的学生;考生必须是普通高中或职业学校(技校、中专)应往届毕业生。
      培养机制
      学生入学后,按照自愿的原则签订“三方协议”,培养过程由学院与企业共同管理,按照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进行培养;根据整体课程进度,定期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和岗位实践,学业期满可直接转正成为正式员工。

奖学助学

06

05

校训

奖学规定
    1、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用于表彰学院品学兼优的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学院奖学金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学金每生每年奖励3500元,二等奖学金每生每年奖励2500元,三等奖学金每生每年奖励1000元。
助学规定
    1、国家级资助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新生入学前在本人所在的旗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本人全额支付。每生每年的助学贷款金额不超过8000元。
   (2)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300元,具体标准在每年2000-4000元范围内确定。
    2、校级资助
   (1)为了确保新生能够顺利入学,学院设立“绿色通道”,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入学手续,再核实每人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奖(奖学金)、贷(助学贷款)、助(勤工助学)、减(减免学费)”等方式给以资助,解除学生及其家长的后顾之忧。
   (2) 学院助学金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助学金每生每年1200元,二等助学金每生每年1000元,三等助学金每生每年800元。
   (3)勤工助学。困难学生除了享受学院的各项补助之外,还可以参加学院组织的校内外勤工助学活动。

崇德乐学尚技强能

崇德乐学尚技强能

学生发展职业能力培养

      1、学院推行“课岗证融通”育人模式,加大课证融通课程改革力度,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毕业生获得符合专业面向的职业资格证书率100%,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达95%以上。
      2、学院学生技能竞赛呈现规模大、项目多、专业覆盖面广的特点。学生参加国家竞赛、自治区级赛项、学校 “技能竞赛”活动每年达500人次左右,使技能大赛真正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助推器。
      3、学院年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3%左右。经毕业跟踪问卷调查统计,毕业生对学院就业创业工作满意度达98.42%,对专业课程学习满意度达91.38%,对提供的生活服务满意度89.97%,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达96.33%,家长对学校总体满意度93%,用人单位对学校总体满意度97.65%。
      4、学院与6所本科院校签订专升本合作协议,每年度专升本选拔考试中有150-200名学生升入本科继续学习。
      5、学院目前可开展的职业资格鉴定范围涉及80个职业(工种),每年完成各类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1000人次。现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69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10人。

奖学助学

职业能力

学院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滨河新区滨河大道1号
学院网址:www.whvtc.net
邮编:016000
招生咨询地址:学院办公楼B区(东北翼)二楼招生就业处
招生咨询电话:0473—2616100、2616120、2616018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