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抗疫有我——泰州科技馆电子期刊

其他分类其他2022-04-24
415

抗疫有我

时光

目录

CONTENTS

编委会

主编
副主编
责任编辑
排版

仇济群
华霞
严丝雨
李纪娟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记我馆共产党员茆义权同志二三事   
                                                                  戴坤

守初心 担使命
——记党员抗疫的先锋模范作用        李纪娟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王如勤

防疫斗士-胡晓梅

走进展品背后的故事               胡晓莹

发现电磁波背后的故事           沈慧

防疫抗疫斗士-王如勤

落英缤纷是樱花        华霞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感悟抗疫“人生课”      陈梦云

守初心 担使命
——记党员抗疫的先锋模范作用

李纪娟

      “危难之际,党员就是要做发光的人,做引路明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危急时刻就应该以身作则”“党员就是要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我是党员,我请战”……自3月份以来,新冠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态势。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处在关键时期,连日来日均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每每破

破万,着实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患难见真情,疫情面前,上海广大党员闻令而动、挺身而出,或是奋战在救治病人的第一线,或是坚守在基层防控的最前沿,或是为物资供应而奔忙,他们用奉献和坚守诠释责任担当,切实站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疫情防控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检验党员初心使命的考场。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需要广大党员增强“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政治自觉、拿出“舍我其谁”的英雄

气概,深入防控一线,深入基层,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及时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让党支部成为疫情战斗的坚强堡垒,才能在大战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护一地,守一方是每个党支部、每名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积极响应市委关于组织机关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村)疫情防控的号召,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市科技馆党支部组织广大党员和积极分子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阻断病毒传播链条。开展志愿服务期间他们服从指挥,听安排,保质保量完成

交派任务。服务过程中他们主动引导社区居民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向居民宣讲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居民的防疫意识和公共卫生意识,引导居民科学防疫。疫情之下,没有一座城能置身事外,没有一个人能独善其身。在党支部全体党员模范的带动下,市科技馆广大职工干部均能严于律己,服从社区安排,坚决做到了少出门,勤洗手,不聚众,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党员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彰显先锋本色,让群众看到有党旗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党员的地方就充满力量。率先垂范,争做群众的标杆和榜样,增强群众战胜疫情的底气和信心。发扬不畏艰险、无私

奉献的精神,以毫不退缩的战斗姿态冲锋在前,做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在抗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这是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担当,也是尽快打赢这场大仗硬仗的必然要求。

三月的凤城,本是祥和而又盎然。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片宁静。面对新冠疫情的不断肆虐,有这样的一群人挺身而出:他们勇敢坚定,积极响应号召,迅速进入战斗角色;他们冷静果断,仔细分析形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他们坚韧不拔,志愿服务社区,努力奋战在防疫前线。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共产党员。而茆义权同志,便是他们当中优秀的代表之一。
茆义权同志是泰州市科技馆后勤保障部部长,作为我馆后勤工作的负责人,他始终秉承“安全重于一切”的工作理念,把疫情安全防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作为共产党员,他积极响应党支部号召,深入社区基层,投身疫情防控,用满腔的热情、忘我的付出谱写了为人民服务的新篇章……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记我馆共产党员茆义权同志二三事

戴坤

馆内防控,责无旁贷

      疫情防控无小事,在我市新冠疫情突发之时,后勤保障部积极有效地做好各项措施,进一步夯实我馆防疫工作基础。作为部门唯一的党员,茆义权同志在第一时间内积极响应部署,进行防疫检查工作的落实和监督:场馆码缺失,他紧急联系有关部门,迅速进行申请和制作,当天就完成了张贴并开始使用,保障了我馆安检工作的有序进行;清洁消毒的范围有死角,他和物业部门集思广益,利用升降装置和高压水泵等设备,将消杀区域进一步扩大,提升了我馆设施的安全系数。茆义权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随着疫情态势的不断发展,防疫形势变得愈发严峻起来。为积极响应 “五带三星”活动号召,茆义权同志主动报名,先后两次参与了开展社区疫情防控“敲门行动”。在活动中,茆义权同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挨家挨户地敲门上访,为群众进行相关信息的登记和核查工作,针对有疑问的居民,他一字一句、不厌其烦地为他们答疑解惑。尽管工作需要经常地爬上爬下,但茆义权同志从来不说苦、不说累。相反,他总是以精神饱满的面貌出现在每家每户门前,热情地为群众服务。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群众服务是幸福的,哪里还会觉得累呢!

“敲门行动”,主动请缨

输入文案/Input copy

“社区志愿”,义不容辞

     “请大家主动出示祥泰码、行程码,依次排好队,保持前后1米间距”。眼前这位出现在滨江社区,身穿抗疫防护服,站在核酸检测入口处的“卫士”,你一定认为是社区工作人员吧?

其实,他就是茆义权同志。如果说先前参加的“敲门行动”只是热身的话,那这次他的核酸检测志愿者便是真正的“趁热打铁”!作为社区党员,他毫不犹豫地再一次身先士卒,主动承担社区核酸检验志愿服务,在守护好疫情关口的同时,不断地维持着社区群众队伍的秩序。清晨

不到6点,他便早早地来到核酸检测现场,为第一批群众做好核查准备,中午12点,他依旧坚持在抗疫阵地,直到最后一位群众完成检验才撤出核酸检测区域。整整6个小时的坚守,没有片刻的休息时间。他这种忘我的工作态度,这种高度负责的使命感,这种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在场居民的尊重和好评!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疫情,阻挡了群众外出的脚步,却阻挡不了党员抗疫的步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却改变不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在科技馆,像茆义权同志这样的共产党员还有很多,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在危难之中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让这面鲜艳的党旗在风中更加绽放,更加飘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王如勤

      认真接受社区工作人员对疫情防控“敲门行动”的指导。

  主动参加海阳社区组织查双码和测体温疫情防控工作。工作虽累,但这是责任,也是担当。

       参加海阳社区组织在职党员开展”敲门活动”,居民们看到志愿者们利用休息时间不怕苦、不怕累,参加防疫工作,非常感动,主动配合。

      参加海阳社区组织在职党员开展”敲门行动”,我们热气情细致的工作换来了居民的配合,一个字“值”。

3月31日早晨5:30-12:00参加海阳社区第二轮核酸检测志愿服务。

4月2日早晨5:30-12:00参加海阳社区第三轮核酸检测志愿服务。

防疫斗士——王如勤、胡晓梅

王如勤

       投身防控一线,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我是党员我先上,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就是守护初心。

       胡晓梅同志积极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行动,肩负起社区入户走访排查、核酸检测点执勤、带医务工作者上门给外来入户人员做核酸检测等工作,用实际行动响应号召,在抗疫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发挥一名预备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
    誓词:我志愿加入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队伍中,不惧风险,勇于战斗在最前线,努力为大家做好服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走进展品背后的故事          

胡晓莹

      说起科技馆的展品,大家会觉得有趣,互动性很强。你可知道,他们的身后都蕴藏着不同的故事。作为教育活动部的我们,将带你走进它们的故事。
       展品《热气球实验》:1783年6月4日,孟格菲兄弟在里昂安诺内广场做公开表演,孟格菲兄弟把活的羊,鸭和公鸡都放在气球里,用绳子把

篮子固定在气球上。广场上的人们都睁大了眼睛,这可能吗?他们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奇迹的发生。呵,成功了,载着活羊、活鸭、活鸡的热气球飞起来了,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孟格菲兄弟被簇拥着,被欣喜的人民包围着。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感兴趣。同年的9月19日,在凡尔赛广场,在国王和王后、宫廷大臣及十三万巴黎市民的面前,进行了热气球的升空表演。同年11月21日下午,孟格菲兄弟又在巴黎穆埃特堡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热气球载人空中飞行,飞行了25分钟,飞越半个巴黎之后降落在意大利广场附近。这次飞行比莱特兄弟的飞机飞行早了整整120年。
      展品《最速降线》:这个在数学史上被称为“最速降线”的知名问题,最早是由著名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于 1630 年提出来的。他在研究后认为最速降线应该是圆弧,但可惜的是这个答案并不是正确的。时间又过了 60 多年,1696 年 6 月,来自瑞士巴塞尔的约翰・伯努利在《教师学报》上又重新提出这个问题,并向全欧洲的数学家提出公开挑战。1697 年的复活节约翰・伯努利一共收到了五份正确答案。

这五份答案分别来自他自己,他的老师莱布尼茨,他的哥哥雅各布・伯努利,他的学生洛必达,还有一位来自英国的匿名数学家。最后这份答案虽然没有署名,但显然出自赫赫有名的牛顿之手。虽然五人的解法各不相同,但他们的答案全都一样——最速降线就是摆线。
    《音乐特斯拉》:1884年6月6日,特斯拉来到纽约,兜里仅有4美分。特斯拉来到美国后便为爱迪生工作,但是他们的合作关系并没能持续很久。特斯拉面对的第一个科学方面的问题就是直流电。直流电意味着无法改变电压。如果你想远距离输送电力,那么你需要比手臂还要粗的电线。爱迪生想要每隔一英里就建一个发电站,这很显然是行不通的。正是这个问题让特斯拉和爱迪生开始正面竞争。特斯拉说爱迪生承诺过,如果他能够解决分配给他的科学难题,就付给他50000美元。然而当他解决了直流电的问题,去找爱迪生要报酬的时候,爱迪生狠狠的嘲笑他,并表示自己不过是开玩笑罢了。这件事以后,特斯拉和爱迪生就此分道扬镳。

     科学是全人类最高的智慧,科学家是智慧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但同时科学家更是一种精神的再现,严谨、谦虚、淡泊、专注这些人类最美好的品质无不集科学家于一身。正是这样一种品质成就了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繁荣昌盛。习主席曾说: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我们需要通过讲好科学家故事,让科学家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学的翅膀。

发现电磁波背后的故事

沈慧

      今天,小到手机、大到航天通信都离不开无线通信,而无线通信又离不开电磁波,那么大家是否想过,电磁波是如何被发现的,又是如何被推广应用的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现电磁波背后的故事。

       1865年,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理论,并以麦克斯韦方程组完美的描述了电磁波,但终归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被证实,人们还是无法找到电磁波。直到1888年,柏林的一位青年实验物理学家----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当时年仅26岁的赫兹将两个金属小球调到一定的位置,中间隔一小段空隙,然后给它们通电。这时两个原本不相连的小球间却发出了吱吱的声响,并伴有蓝色的电火花一闪一闪地跳过。显然,小球间产生了电场,那么按照麦克斯韦的方程,电场再激发磁场,磁场再激发电场,连续扩散开去,应该会有电磁波传递。到底有没有呢?为了证实,他在离金属球4米远的地方放了一个有缺口的铜环,如果电磁波能够飞到那里,那么铜环的缺口间也应有电火花跳过,实验结果显示,通电后,铜环缺口上真的发出了闪闪的蓝光,这说明发射球和接收环之间有电磁波在移动。而大家看到的这件展品就是依据赫兹的这个实验得来的。发现了电磁波,赫兹又想,既然有波,就该有波长、频率和速度。于是他将那铜环接收器向圆球发射器靠近,火花时亮时无,最亮便是波峰或波谷,不亮时便是零值,于是他便求出了波长,接着

      但天妒英才,1894年,年仅37岁的赫兹却因病猝然离世。这在当时欧洲物理学界都对这位天才科学家的离世感到惋惜和悲痛。而就在此时,从小便对物理异常着迷的意大利青年马可尼在赫兹的讣告中发现,赫兹发现的电波德国有,意大利也有,这引发了他的思考,为什么不可以利用这些无声无形的波传递信号呢?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马可尼到处收集资料,并在家里架天线,埋地线,起早贪黑地调试,利用发射机和接收机在住地与17千米外的山间,实现了第一次通信联系。为了把自己的这个发现继续推进下去,马可尼到处寻找资本家投资。

     1896年, 马可尼遇到了他人生中的贵人——伦敦邮电总部工程师善利斯,在他的支持赞助下,马可尼重新制出了收发报设备。过了几天恰好赶上当地一场传统的游艇比赛,出发点在港口,终点在15千米外的海面上。过去,比赛结果的消息总得等几个小时后才能送回,而那些对赛艇押了赌注的人又都一个个像热锅上的蚂蚁。马可尼觉得机会来了,他要向世人宣传无线电报,在这次赛事上,马可尼架好了他的新通信设备,比赛开始后,当大家还在焦急的等待比赛结果时,在起点接收到信号的马可尼大声喊:“玛丽号第一!”而海面上报信的快艇到达后证实确实是玛丽号夺魁。这一刻,人们终于相信那个“嘀嘀嗒嗒”的铁盒子真的有顺风耳的神力。1898年无线电波正式商用。
     然而,马可尼的梦想远不止于无线电波的短距离传输,他想要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够利用无线电波实现通信。1901年2月马可尼在牙买加建成了一座50米高的电波发射塔,然后来到纽芬兰,在一座钟楼内安好收报机,在纽芬兰对面大西洋的一座小山上放起一面特别大并带有电线的风筝,这面升到400米高空风筝,成功将电磁波的收发距离拉长到了3700公里。在大西洋的上空,人类第一次架起了通信的桥梁,这消息一经传出便震惊了全世界,而他,马可尼也因此被称为“无线电之父”。

又算出了速度(每秒30万千米),他发现电磁波的速度正好相等于光速(每秒30万千米)。为了纪念他对电磁学的贡献,频率的单位便以他的名字“赫兹”来命名。至此,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彻底得到了证实,电磁波终于可以被找到了。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
                ——感悟抗疫“人生课”

陈梦云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两年前,电视机前的我热泪盈眶地看着武汉攻坚战的“战士们”保家为民;两年后,泰州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为响应机关党委的

号召,我满怀豪情地加入社区防在和基层工作者共同参与抗疫工作,我切身体会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一整天下来,喉咙沙哑、嘴唇起皮、体力透支。回想这几天,写下这段文字,记录在我29年生命中最难忘的经历。
    3月14号是我参加志愿服务第一天,社区党支部安排我负责卡口查验双码、测温工作。一大早,我小心翼翼地将党徽戴在胸前,戴好口罩走路前往社区卡口,那天倒春寒的风有些狂野,走在路上需要身体略向前倾斜些才能站稳。社区大门口不仅有物业工作人员,还有社区工作人员。大家分工

联系到业主,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从早上六点一直到晚上八点半,我共计摸排了130余户,而在我结束工作后,社区工作者还要统计表格,录入信息,有时一天都是成千上万条信息啊!披星戴月的社区工作者们,为了身后千千万万的居民,他们几乎都是咬牙坚挺,没日没夜在战斗。
      在这段全民合力抗击疫情的日子里,当我们向往着春暖花开、自由呼吸的时候,别忘了每一个平凡付出的人:他们也许是白衣天使,也许是钢铁战士,也或许只是一名小区保安,一名社区居民……时有所需,必有所为!在抗疫战线上,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都在奉献着一份光和热,此时此刻,我们是朋友,是战友,更是温暖的一家人,相信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

明确,有条不紊,有序检查双码、测体温、对车辆和物品消毒……
      早上7点多,很多人买菜回来了。“阿姨,您出去买菜了?请出示一下您的双码,”我向刚回来的一位业主说。
“我这年纪大也不会弄这些,要不就算了吧!”阿姨边说边想往里闯。
       “阿姨,现在疫情防控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千万不能松懈,您不会弄的话就交给我们年轻人帮你,我们卡口要做到一一查验才能保障社区的安全啊”我笑着对她说。
       “咦,你不是物业的吧?你哪个单位的?”
       “阿姨,我是科技馆的在职党员回社区参加防疫工作的。”
      “哦,辛苦了!饿不饿?吃个煎饼吧?这煎饼是我刚买的,给你一包,可香了!”阿姨边说边拿煎饼。
      “哦,谢谢阿姨,我不饿。”我赶紧摆手拒绝,心里却异常感动。
       一天值守下来,手有些冷,腰有些酸,脚有些痛,心里却是温暖的、充实的。晚上九点回到家里,打一盆热水,舒舒服地泡上十多分钟也就解了乏。晚上十点多突然电话铃声响起,原来是社区工作人员,电话那头声音略显着急和歉意,“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你,实在是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明天有一个敲门行动,需要入户排查外地返泰人员,明天早上你能否参加?”“好呀,没问题!”我爽快地答应了,“明天早上5:30到社区分配任务,6:00开始行动。”“好嘞,您放心,我保证准时到。”
       其实挂了电话我是多少有些不解的,为什么要那么早去,那么早去敲门居民都起床了嘛?第二天一早分配任务的时候我就恍然大悟了,每个人平均分到一两百户的任务,每到一户,都要仔细询问居住人员基本信息,了解行程轨迹,并进行详细的登记备注。爬楼、敲门、询问、登记,居民暂时不在家的,需要间隔一段时间一遍又一遍上门,未入住的需要电话联系

落英缤纷是樱花

华霞

      园子里的樱花时下正欢,婀娜多姿,争奇斗艳,蓬蓬勃勃。浅酱色的嫩叶点缀其间,让人迷醉心头。
      散尽晚秋飘零,熬过严冬萧杀,孕育饱胀孟春,携季春之荣光怒放于枝头。粉红色的花朵更是毅力的展现和延续。苦尽甘来终芳霄,云开日暖染城郊,怎就一个美字了得!
       倘徉树下,举目,枝头挤满了灿烂的笑脸,那一面面动情的微笑深深地感染着我。生长于高楼北墙之下的樱花,白日不到处,芳华恰自来。她珍惜每一寸朝阳和晚霞,即使短暂,也不减欣喜,身在枝头探出墙外,心向太阳。余霞彤面色相和,芳茵粉姿碧空尽。
       最喜晨曦相遇,露珠儿细若菜籽,随风滑跃在浅黄的花蕊中;白雾薄如蝉翼,透过清早的柔光,深情地抚摸着万物,恬静而又舒缓。艳骨红颜绿茵杨,霜解露灵草叶香,怎就一个美字了得!
      常喜花丛读你,你的清雅是我坚守的华章。特想用最美的诗句赞你,然而落笔才感到无比的苍白,你的美无法吟诵;特想用最动听的旋律歌你,可是开口却显得如此糙耳,你的美无法歌唱。
       驻足树下,静静相守,久久不忍离去,铺天盖地的花儿背后是湛蓝的天空,蓝得没有一丝杂渍,与眼前的粉红遥相辉映。我领略到的不仅仅是丛花里的群芳,更有蔚蓝的深远,深远的思绪。
       窗前菜花欣,屋后绯樱盎。盛春万朵至,四野农耕忙。杏谢望桃李,燕侣偎檐梁。粉妍飞枝俏,青柳依水长。

2022
0422

       这个季节念你,心潮澎湃难已。几度相思忆相逢,今朝见君旧难重。无限雅致花似锦,抚琴弄箫声声同。是啊,风带走了浮尘,雨落下的是恬恬的清梦。一抹红云泛春霞,几树矜宠丛芳压,怎就一个美字了得!
       满树的樱花遮天蔽日,深情地呼吸她的芬芳,闭眼凝神,任凭纯朴的芳香洒脱地奔向我的鼻腔。欣赏这如梦如幻般的樱花,踮起脚尖儿用心咀嚼她的冰洁无暇。一簇簇,一丛丛,与蜂蝶漫舞青春。
       窗外枝头,温情倾诉,微风起,花飘零,一树娇艳惹红尘妃子笑,翩翩遐思上心头。风过花飞,残留轻纱被,盖大地一片。花去枝别恨,落英水相魂,与谁温?怎就一个美字了得!
       是时叶茂风劲,花瓣飘扬似漫天雪舞。樱花谢幕,先是零星,既而整片,看空中上下翻飞,舞不尽人间繁华春色!
       此景,怎就一个美字了得!
       此世,怎就一个美字了得!

图/李纪娟

泰州科技馆内部电子期刊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