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辽宁普法》电子书刊2024第9期

2024年第9期

死亡赔偿金可否作为遗产继承

孙某认为因李某死亡而产生的死亡赔偿金是李某的遗产,作为李某的继承人李小某和赵某在继承李某遗产的时候应当将其财产上的权利与义务一并承受,所以请求法院判令将死亡赔偿金判归其所有,以此清偿李某生前对孙某负担的债务。所以,本案的焦点就是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否属于遗产?
律师认为,本案中的死亡赔偿金不是遗产,死亡赔偿金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死者的意外死亡而减少了整个家庭的经济收入;二是出于对死者近亲属的精神抚慰。
依据民法典第十三条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起止:自然人从出生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也就是说哪怕死亡赔偿金是赔付给死者的,死者在死亡之时无论是在事实上还是法律上都丧失了赔偿请求权。所以死亡赔偿金的赔付范围应当是具有人身专属性,通常其赔付范围为死者的近亲属,是赔付给生者的,并不是赔付给死者的。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的定义,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留下的个人合法财产。既然死亡赔偿金不是赔付给死者的,也不是死者因为死亡而创造的财富,所以不应认定为遗产,所以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因此孙某也不能主张李某的继承人李小某和赵某,在获得死亡赔偿金的范围内清偿李某生前对其的债务。

北京隆安(沈阳)律师事务所   杨健赫

1.民法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概括继承”,意思就是被继承人(死者)死亡后,其财产上的权利(如所有权、债权)和义务(如债务)全部由继承人承受,孙某的主张也源于此。
2.民法中的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的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转归有权取得该项财产的人所有的法律制度。死亡自然人所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为遗产。

张某驾驶机动车肇事致李某死亡,李某的未成年儿子李小某、李某的妻子赵某将张某起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损失,其中包括死亡赔偿金。在诉讼过程中,孙某作为有独立请求的第三人参加诉讼,请求将李某的死亡赔偿金判归孙某,作为清偿李某生前对孙某负担的债务。
最终,法院判令张某向李小某、赵某赔偿损失,并支付死亡赔偿金,驳回孙某的诉讼请求。

案情回顾

法律概念

律师分析

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频发,
专家:公司担责外家长应管好自己手机

近年来,未成年人“巨额”游戏充值引发的纠纷并不少见。在某知名消费者维权平台上,以“未成年人游戏充值”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投诉量就近9000条,内容多是“小孩被诱导不理性消费”,涉及金额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这些投诉均提到,“小孩是在大人不知情情况下完成充值的。”
澎湃新闻5月20日报道,河北保定的赵女士反映,4月19日至24日,她11岁的大儿子用亲戚的手机玩《逃跑吧少年》等三款游戏,在4天时间内充值66次,总计14684元;去年9月,也有媒体报道,广州一名小孩向这款游戏充值,花光父亲7万元积蓄。

//

案件分析

家住湖北武汉的胡女士5月19日向澎湃新闻质量报告平台反映,其11岁儿子小康(化名)使用外公手机向一款名为《逃跑吧少年》的游戏充值近3万元。平时,小康会使用外公的小米手机玩游戏。今年4月,小康通过小米应用商城下载了一款名为《逃跑吧少年》的游戏,逐渐着迷,并绑定了外公的支付宝。银行账单显示,4月19日至4月30日,小康通过外公的支付宝向游戏充值近3万元,其中单笔最小金额为1元,最大金额648元,共交易了百余次。事发后,小康觉得很内疚,主动向外公认了错。
据胡女士称,除了前期数笔小金额充值,由外公输入密码完成,其余充值外公均不知情,直到充值金额越积越多,小康感到害怕,自己说出了实情。胡女士认为,孩子系未成年人,在家长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大额游戏充值,希望游戏公司予以退还。对此,游戏下载平台“小米应用商城”方面当日回应称,已和游戏公司协商,对方同意退款95%。5月21日,胡女士收到退款。
近年,因未成年人玩手游充值引发退款纠纷的案例并不少见。律师周铭称,就游戏充值而言,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来源,充值3万的行为也与其年龄和智力不相匹配。如果其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充值行为不追认或不同意,则充值行为可撤销,平台应返还相应金额。
不过,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类似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作为家长来说,也应该负有一定责任。家长平常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手机,对孩子要履行好应有的监护责任。
早在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就曾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应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比如,网络游戏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

据胡女士称,除了前期数笔小金额充值,由外公输入密码完成,其余充值外公均不知情,直到充值金额越积越多,小康感到害怕,自己说出了实情。胡女士认为,孩子系未成年人,在家长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大额游戏充值,希望游戏公司予以退还。对此,游戏下载平台“小米应用商城”方面当日回应称,已和游戏公司协商,对方同意退款95%。5月21日,胡女士收到退款。
近年,因未成年人玩手游充值引发退款纠纷的案例并不少见。律师周铭称,就游戏充值而言,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来源,充值3万的行为也与其年龄和智力不相匹配。如果其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充值行为不追认或不同意,则充值行为可撤销,平台应返还相应金额。
不过,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类似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作为家长来说,也应该负有一定责任。家长平常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手机,对孩子要履行好应有的监护责任。
早在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就曾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应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比如,网络游戏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

律师介绍

以前述11岁男孩小康为例,根据民法典,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只能从事与其年龄和智力相关的民事行为。“就游戏充值而言,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来源,充值近3万元与其年龄和智力不相匹配。”周铭认为,如果其监护人对相关充值行为“不追认或不同意”,则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游戏公司)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对于游戏公司应承担的责任,也有专家认为,游戏开发者对其开发的游戏的受众或使用者是非常清晰的,其针对的群体也是明确的,如果为未成年人使用较多,则须承担相应责任。
但现实是,不少游戏注册仅需姓名及身份证号,这就意味着,未成年人可以随意使用成年人身份信息登录,而在充值支付时,也没有二次身份核验。此外,部分主要受众为未成年人的游戏,“赚钱”目的过于明显,比如以各种炫目的皮肤、道具,引诱用户充值。
“类似事件一再上演,作为家长来说,也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则认为,家长平常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手机,对孩子要履行好应有的监护责任。在不少案例中,小孩多次充值后家长都无察觉,说明家长在平常没有做好对孩子的监管。这也提醒家长,当年龄较小的孩子使用手机时,平常就应该多留意。
一名游戏行业从业者透露,近年来不少游戏公司不断升级防沉迷措施,比如登录、充值均需人脸识别,倘若是未成年人,玩游戏时间段、时长及充值行为均有限制。但这也衍生出新的问题,比如引发受众“过度索取个人隐私”的质疑。即便如此,仍有未成年人绕过监管,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登录、充值。
“有的小孩会编些理由,比如谎称上网课需要家长刷脸登录,或者干脆趁家长不注意,直接拿手机对着家长脸刷。”上述从业者透露,其所在游戏公司经常接到家长退款申请,有专人负责审核,但往往不会退全款,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家长也“长一个教训”。

民事行为。“就游戏充值而言,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来源,充值近3万元与其年龄和智力不相匹配。”周铭认为,如果其监护人对相关充值行为“不追认或不同意”,则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游戏公司)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对于游戏公司应承担的责任,也有专家认为,游戏开发者对其开发的游戏的受众或使用者是非常清晰的,其针对的群体也是明确的,如果为未成年人使用较多,则须承担相应责任。
       但现实是,不少游戏注册仅需姓名及身份证号,这就意味着,未成年人可以随意使用成年人身份信息登录,而在充值支付时,也没有二次身份核验。此外,部分主要受众为未成年人的游戏,“赚钱”目的过于明显,比如以各种炫目的皮肤、道具,引诱用户充值。
       “类似事件一再上演,作为家长来说,也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则认为,家长平常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手机,对孩子要履行好应有的监护责任。在不少案例中,小孩多次充值后家长都无察觉,说明家长在平常没有做好对孩子的监管。这也提醒家长,当年龄较小的孩子使用手机时,平常就应该多留意。
        一名游戏行业从业者透露,近年来不少游戏公司不断升级防沉迷措施,比如登录、充值均需人脸识别,倘若是未成年人,玩游戏时间段、时长及充值行为均有限制。但这也衍生出新的问题,比如引发受众“过度索取个人隐私”的质疑。即便如此,仍有未成年人绕过监管,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登录、充值。
“有的小孩会编些理由,比如谎称上网课需要家长刷脸登录,或者干脆趁家长不注意,直接拿手机对着家长脸刷。”上述从业者透露,其所在游戏公司经常接到家长退款申请,有专人负责审核,但往往不会退全款,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家长也“长一个教训”。

“有的小孩会编些理由,比如谎称上网课需要家长刷脸登录,或者干脆趁家长不注意,直接拿手机对着家长脸刷。”上述从业者透露,其所在游戏公司经常接到家长退款申请,有专人负责审核,但往往不会退全款,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家长也“长一个教训”。

倡导文明,杜绝赌博

辽宁安行律师事务所  赵颖

亲友聚会,玩扑克和搓麻将都是传统的休闲娱乐方式。但娱乐的同时也应切记不能“变味儿”,否则可能已经触犯了相关法律,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法律规定

《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的“聚众赌博”:
(一)组织3人以上赌博,抽头渔利数额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
(二)组织3人以上赌博,赌资数额累计达到5万元以上的;
(三)组织3人以上赌博,参赌人数累计达到20人以上的;
(四)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0人以上赴境外赌博,从中收取回扣、介绍费的。

2021年2月以来,饶某多次在租用的房间内组织多人在麻将桌上以摇骰子、发扑克牌比大小“放水”的方式进行赌博,饶某从中抽头获利。同时饶某购买矿泉水、香烟等物品提供给在场人使用。2021年7月7日12时许,当地公安接到群众举报后,到饶某租房处将正在参与赌博的人员全部查获,当场查获赌资共计人民币31702元整。
本案中被告人饶某以营利为目的,聚集多人在其租住的房屋内进行赌博,抽成营利,参赌人数累计达20人以上,属于聚众赌博,其行为构成赌博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温馨提醒

休闲娱乐变违法犯罪,娱乐也不能没有底线,否则会害人害己。现实生活中因参与赌博导致倾家荡产的人大有人在。赌博,祸患之源!

孩子居家上体育课影响楼下,算扰民吗?

出于疫情防控需求,一段时间,很多中小学校要求学生居家上课,企业、单位也要求员工居家办公。这期间,小孩居家体育课制造的动静难免会给邻居带来一些困扰。特殊时期,如何处理好邻里关系?怎么界定究竟是正常的生活声音还是侵权的扰民噪音?不少人可能有这样的疑问。
记者观察:邻居们怕吵,家长们也会注意
“可以居家办公,可以居家上网课,但是为什么要居家上体育课?楼上小朋友上课给我震懵了要。”
“居家的第15天,工作日,楼里铛铛剁馅儿……上网课的学生因为上体育课一通乱蹦……上班族能怎么地?”
记者注意到,居家上课、办公后,有些网友在网上吐槽,由于邻居居家产生的各种噪音,自己的生活、工作受到了打扰,其中居家体育课多有涉及。
孩子们的居家体育课到底是如何上的?不少家长晒出了孩子上课时的短视频:有的在做第九套广播体操;有的像是在打拳击,但打得歪歪斜斜;有的更像是最近大火的“刘畊宏女孩”的跳操。内容五花八门,当中不乏一些跳跃的动作,个别也有在客厅里跳绳的。

这是北京某小区业主群的一段对话。

“请问楼上是在跳绳吗?一蹦一蹦的,还有抽地的声音。”

“不好意思,孩子在上居家体育课,有几个动作力量控制不好,已经结束了。”

“剧烈运动希望能去户外,现在居家办公,很受干扰。”

特殊时期邻里关系更需细心维系

家住通州的吴先生是一位媒体从业者,儿子今年8岁。疫情期间,学校改为居家网课后,每天仍有两节体育课要上。上午是班级体育课,大约30分钟;下午是全年级的体育课,大约40分钟。“体育课前都要先做广播体操,然后有仰卧起坐、高抬腿、原地快速跑等分组完成的动作,之后老师还会留户外跳绳的作业,如果小区封控不能出门也可以用仰卧起坐、平板支撑来替代。”
由于家住一层还带个小院,所以对于吴先生来说,孩子上体育课完全不用担心扰民的问题,“不过老师每次上课前也会提醒,让大家准备好瑜伽垫或地垫。”
但根据吴先生对儿子上课的观察,有一些动作比如高抬腿、原地快速跑等确实动静大了点儿,“尤其是小孩,不会控制轻重,如果住在楼上,邻居可能是有点受不了。”
在吴先生看来,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小孩居家上网课,成年人也在居家办公,当大家伙儿都居家的时候,邻里关系就变得更“微妙”一些。“放平时,偶尔一次球掉地上动静大点也许没关系,但这个时候矛盾可能会放大,尤其是有小孩和没小孩的家庭之间。”
吴先生表示,他家小孩这个年纪比较贪玩、好动,户外活动受限,孩子也会难受,的确需要由学校安排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但是对于没有小孩或者有老人的家庭,肯定希望安静。“需求不同,就会产生矛盾,只能相互多理解、多体谅。但总体来说,有孩子的家庭还是应该多注意一些,家长多引导、多约束小孩的行为,尽量不要给邻居造成太大的困扰。”吴先生说。

姚女士家住丰台,两个女儿都在东城上小学。大女儿上五年级,小女儿上一年级。由于疫情原因,“五一”放假的前几天,两个孩子都接到学校通知开始居家上网课。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外,书法、音乐、体育、科学等课程都没有停,甚至还有课间操。
5月13日,姚女士所在的单位响应政府号召,让大家居家办公。这一天,她见识到了女儿们如何在家上体育课:“一节课40分钟,她们对着屏幕听老师口令做动作,老师在另一端能看到所有孩子的情况。”
姚女士说,居家体育课有一些地面动作比如仰卧起坐,但难免也有一些蹦蹦跳跳、动静大的动作。“我两个孩子一天等于要蹦两回,还好,至今为止没有邻居找过我。很感谢这些邻居们,很包容。”姚女士说。
不过,姚女士看到女儿们上体育课后也不禁开始琢磨:“家里的运动空间确实不够,毕竟是在室内,除了可能影响到邻居,一些家具、陈设还有地面条件也会束缚小孩,我也担心会发生磕碰。”姚女士计划着,天气好的时候可以把电脑带到户外,让孩子们在楼下花园做运动。
“其实,学校可以给家长们多一些选择。比如对于有条件可以去室外运动的家庭,老师可以给孩子们布置任务,让家长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每天带孩子在室外完成体育课程。这样既能减少对邻居的影响,也能让孩子充分得到锻炼。”

生活中,由于个人体质、生活作息习惯等因素的差别,不同的人对声音的接受程度不尽相同。有些人容忍度高,觉得大白天楼上楼下有点动静很正常,只要不是在大家休息的时间、不是太过分就行。但有些人容忍度较低,邻居产生些许动静可能都接受不了,认为是噪音扰民。
北京朝阳法院法官胡震霄告诉记者,法律上有噪声污染的概念,是否构成噪声污染并且达到相邻污染侵害的程度,这不取决于个人感受,而是有客观的判定标准。“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看行为是否‘过分’了。”如何定义“过分”,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其一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其二干扰到他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对普通住宅声音分贝的要求,在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里有明确规定,白天不超过55分贝,夜间(22时至次日6时)不超过45分贝。”胡震霄说,是否超过分贝值,一般通过鉴定的方式便能证明。
但是,即便超过了规定的分贝值,也不一定就构成侵害,还要看噪音是否足以干扰到他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对于这一项的判断标准,不能基于某些特殊的个体,而是要根据大多数人的感受,以理性人的标准来评判是否超出了可以忍受的范围和程度。
胡震霄说,司法实践中,会考虑声响的大小、声响的频率、运动的种类、运动的时间、被侵害者受损情况、被侵害者的身体状况、侵害者的过错程度以及针对声响做出的减损措施等,并结合疫情等特殊时期的特殊需求来综合判断。
在胡震霄看来,孩子居家上体育课,如果避开大家的休息时间,一节课40分钟左右的时长,产生一些非持续性的运动声音,原则上认为属于居家生活产生声响的合理范围,一般不会构成噪声污染。“除非是一些声响过大或频率过高的运动,如持续高频地进行拍球等,对楼下住户的影响超出了一般容忍限度,则可能构成噪声污染侵害,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如赔偿、道歉等。其它生活声响是否为噪声污染也依同理判断。”胡震霄进一步解释说。

学校可以给家长多一个选择

如何界定是生活的正常声响还是扰民的噪音?

胡震霄列举了两个案例:其一发生在2020年疫情期间,北京某小区居民李某家,两个小外孙时不时会发出跺地板的声音或突然的巨响。楼下邻居张某多次反映并报警。李某后来购买了垫子和薄毯,把孩子们的玩具移到床上,居家体育课也取消了。开庭时,李某当庭道歉。张某则提交病历,称其存在睡眠障碍、焦虑状态、心律失常、头晕、精神障碍等。
法院审查认为,张某提交的证据可以证实楼上的噪音侵害了其生活安宁,结合李某的过错程度、噪音持续的时间、张某的特殊身体状况、事发后李某的防范措施等因素,综合判定李某给付张某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
在另外一起案件中,钟某主张邻居张某在屋内长时间使用钢琴,噪音严重影响其生活和身体。张某称,其使用乐器或居家活动时已经控制了音量,并且安装了隔音台。该案中,虽然钟某提供了微信聊天记录和病历说明其受到影响,但由于钟某放弃了鉴定,证据不足以证明张某产生的声音达到噪音标准且对钟某造成了损害,法院判决驳回了钟某的索赔请求。

声污染。“除非是一些声响过大或频率过高的运动,如持续高频地进行拍球等,对楼下住户的影响超出了一般容忍限度,则可能构成噪声污染侵害,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如赔偿、道歉等。其它生活声响是否为噪声污染也依同理判断。”胡震霄进一步解释说。

合理的生活声响 邻里间负有容忍义务

楼房居民大家居住生活在一起,对于日常生活产生的合理声响,邻里间都负有一定程度的容忍义务。
朝阳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副庭长陈锦洪说,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的个体,可能因自身身体、心理原因或者作息习惯与常人不同,对声音较常人更加敏感,容忍度更低。“由于容忍度是以一般人或普遍人的认知标准来判断的,因此当声响没有超过一般人的容忍限度时,这些有特殊需求的人,可以采取沟通的方式协商问题,但不能强制邻居按照自己的特殊需要安排生活。”
陈锦洪表示,当发生上述情况时,邻里双方应本着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妥善处理邻里关系。如对声响较为敏感的一方,可以通过采取加装物理隔音设备等方式降低外来声音对自己的干扰。而作为邻居,得知对方情况特殊后,也要注意将声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

相关判例

时,李某当庭道歉。张某则提交病历,称其存在睡眠障碍、焦虑状态、心律失常、头晕、精神障碍等。
法院审查认为,张某提交的证据可以证实楼上的噪音侵害了其生活安宁,结合李某的过错程度、噪音持续的时间、张某的特殊身体状况、事发后李某的防范措施等因素,综合判定李某给付张某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
在另外一起案件中,钟某主张邻居张某在屋内长时间使用钢琴,噪音严重影响其生活和身体。张某称,其使用乐器或居家活动时已经控制了音量,并且安装了隔音台。该案中,虽然钟某提供了微信聊天记录和病历说明其受到影响,但由于钟某放弃了鉴定,证据不足以证明张某产生的声音达到噪音标准且对钟某造成了损害,法院判决驳回了钟某的索赔请求。

温馨提醒

作为邻居应当尊重孩子居家期间适度进行体育运动的需求,本着维护邻里关系的原则,妥善处理邻里纠纷。
作为孩子家长,也应注意选取合理的时间、合理的运动内容以及适当的方式减少对邻居的影响。比如,家长可提前跟邻居打好招呼;运动时应尽量避开休息时间;需要进行跳跃、奔跑等动作时,尽量通过瑜伽垫等辅助物品或其它有效措施减少声响,同时避免一些高频率、高强度的运动。
作为学校老师,也要充分考虑到居家的条件,合理安排好孩子的上课时间、运动内容。可以给家长一些灵活的选择,方便家长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孩子的运动内容。

奥迪小满广告抄袭事件,刘德华是否要担责?

5月21日,小满时节刚过,刘德华与奥迪汽车品牌合作的宣传短片《今日小满,人生小满就好》引发关注。一位名叫“北大满哥”的网络博主发布短视频指出该广告文案照搬自己的内容。
22日上午,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对此发布了致歉声明。随后,该广告创意代理方上思广告公司(M&C SAATCHI)也发布声明称,诚恳向原作者道歉,并承诺将尽最大努力弥补对原作者的损失。5月22日下午,刘德华在官方后援会APP华仔天地发文称,“对原创我是百分百的尊重,今次事件,对于广告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满哥造成的困扰,我个人深感遗憾。”

当日下午,“北大满哥”向澎湃新闻表示,因事发突然,目前感到很困扰、思绪较乱。
在该事件中,奥迪、广告公司及刘德华三方对于“北大满哥”应承担哪些责任?22日,有律师分析认为,奥迪公司作为广告主和广告发布者,是侵权广告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承担抄袭的全部法律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奥迪宣传短片在删除前点赞量已达500万,且视频性质为商业广告,因此侵权方或将承受巨额赔偿,但不排除最后双方和解。
奥迪公司为侵权第一责任人
刘德华及团队应做好事先体验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奥迪发布的《声明》中提及,“该视频由创意代理公司M&C Saatchi提报并执行,本着不回避问题的原则,我们已责成其尽快就所涉文案侵权情况进行处理,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在事实正式澄清之前,奥迪各官方渠道将全面下架该视频。”
对于奥迪的《声明》,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指出,刘德华拍摄的相关短视频,是奥迪公司为了推广自己的品牌和产品所发布的一个商业广告,现在短视频文案涉及侵权,根据广告法规定,以下主体可能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首先,奥迪公司作为广告主和广告发布者,奥迪是侵权广告的第一责任人。他们应该承担的是抄袭的全部法律责任,远不止监管和审核这么简单。
其次,游云庭指出,作为侵权广告的制作公司M&C Saatchi 上思广告,奥迪称其提供了广告的方案并执行,M&C Saatchi上思广告法律上属于广告经营者,应当就侵权行为向 “北大满哥”承担连带侵权责任。此外,他们还应当就提供侵权广告文案向委托方奥迪公司负违约责任。
另外,游云庭认为,刘德华及其团队作为广告代言人应做到事前体验产品、对代言的产品和企业进行调查、审查广告文案、发现问题后及时履行补救义务等合规程序。根据民法典、著作权法和广告法的规定,除非案件中的抄袭文案是代言人创作的,或者发现侵权后拒绝在自己的账户内删除侵权内容的。多数情况下,代言人无需对广告中的知识产权侵权承担责任。

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吴风虎补充认为,对于刘德华而言,虽然其出演了广告并在广告中演绎了相关内容,但除非有证据能证明广告文案是由刘德华创作或提供的,亦或明知广告存在侵权的情况而演出的,否则一般其不需要向原著作权人承担相应责任。当然,若刘德华先生因本次事件而导致名誉受损的,其可根据与奥迪方的代言合同或其实际损失向奥迪方追究相应责任。

“北大满哥”在维权视频中表示,希望抄袭文案的相关方面“站出来做一个解释”,并未在维权视频中提及相关赔偿诉求。如果此事走上法庭,涉及的赔偿金额如何计算?
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吴风虎表示,对于赔偿的计算而言,我国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即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因此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难以计算的,可以参照该权利使用费给予赔偿。对故意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给予赔偿。
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权利使用费难以计算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目前的《著作权法》将法定赔偿的上限修改为500万元人民币。刘德华此次与奥迪合作的宣传短片在删除前点赞量已达500万,且视频性质为商业广告,因此侵权方或将承受巨额赔偿。朱巍称:“这个视频的传播力度很大,再加上刘德华是名人,奥迪在中国的口碑又很好,这个文案加工得也不错,所以赔偿金额可能非常大,但是不排除最后双方和解。”

奥迪广告片删除前点赞量已达500万
侵权方或将承受巨额赔偿

除非有证据能证明广告文案是由刘德华创作或提供的,亦或明知广告存在侵权的情况而演出的,否则一般其不需要向原著作权人承担相应责任。当然,若刘德华先生因本次事件而导致名誉受损的,其可根据与奥迪方的代言合同或其实际损失向奥迪方追究相应责任。

奥迪合作的宣传短片在删除前点赞量已达500万,且视频性质为商业广告,因此侵权方或将承受巨额赔偿。朱巍称:“这个视频的传播力度很大,再加上刘德华是名人,奥迪在中国的口碑又很好,这个文案加工得也不错,所以赔偿金额可能非常大,但是不排除最后双方和解。”

短视频、直播等作品
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澎湃新闻注意到,另有网友指出,“北大满哥”的视频作品文案也并非全部原创,早在2017年就有网友“yoli尤琳”曾在社交媒体中发文写道,“二十四节气,有小暑就有大暑,有小雪就有大雪,有小寒就有大寒。只有一个另外,那就是只有小满而没有大满。”
对此 “yoli尤琳”回复评论称,每个深入了解24节气的人都会有此发现,有关“凡是不能大满是老祖宗的智慧”,不算独创性思想。
对于“北大满哥”视频的原创性问题,5月22日,“北大满哥”视频作者未向澎湃新闻正面回应相关问题。
华东政法大学陈绍玲教授分析指出,“北大满哥”视频中对于小满的台词与网友所写的台词表达意思一样,但具体问题的遣词造句不同,均为原创,各自享有版权。“就视频中的古诗词部分,第一句不是‘满哥’的原创,其他部分的确是他的原创,‘满哥’享有后面原创部分的版权。借用的部分自然不享有版权,但非借用部分的确享有版权。”陈绍玲教授称。
朱巍表示,短视频、直播等作品属于视听作品范围,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且短视频文案本身具有独创性,因此也在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内。
对于目前网络上出现的一些同质化作品,朱巍认为,这些作品之所以不涉及版权问题,因为视频创作者了解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作品而不是观点,他们将视频观点吸收,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著作权法并不保护这样的创意,不保护观点的普及和传播。”
朱巍提醒广大视频创作者,根据著作权保护法以及民法典等相关规定,作者一旦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侵权,可向相关平台发出通知删除的函件,要求平台将相关侵权视频予以下架。权利人有权通知平台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平台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承担连带责任。

品之所以不涉及版权问题,因为视频创作者了解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作品而不是观点,他们将视频观点吸收,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著作权法并不保护这样的创意,不保护观点的普及和传播。”
        朱巍提醒广大视频创作者,根据著作权保护法以及民法典等相关规定,作者一旦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侵权,可向相关平台发出通知删除的函件,要求平台将相关侵权视频予以下架。权利人有权通知平台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平台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承担连带责任。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