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上海市工商联金融服务商会 金融月刊2023年5月

上海市工商联金融服务商会

金融月刊

集合金融机构活力·应对企业融资难题

2023年5月 总第14期

02

目录

CONTENTS

一、沪商金融家
       虞晓东:以投资眼光把风控 做企业发展“助推器”革
二、风险预警
(一)风险舆情汇总                                                           
       1.风险舆情行业分析                                                     
       2.风险舆情区域分析
       3.风险舆情热度指数
(二)热点解读
三、金融统计数据
(一)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量统计数据
(二)2023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四、金融事件解读
(一)上海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二)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在沪开幕
五、政策分享
(一)上海发布中小微企业28条新政
(二)银保监会:完善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
           稳妥有序化解风险

03
03   
07
07
07
11
12
12
16
16
17
19
19
23
27
27
32

沪商金融家

03

虞晓东:以投资眼光把风控 做企业发展“助推器”

   虞晓冬  上海市工商联金融服务商会副会长、上海汇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作为上海第一批融资担保机构的开拓者,她是走在金融浪尖上的弄潮儿;她以经济师、税务师的身份掌控着企业“汇金”诚信品牌的发展; 她用“大爱”服务着2500多家中小微企业,并在诸多公益事业上成就“光彩”人生。

    “在给企业做担保时我们不静态地看短期,而会更注重企业盈利模式,市场发展前景和未来,用投资眼光去看。用这些不局限于以抵押物为主的控制风险的方式,这样你才能够找到你独特的风控方法,才能有生命力。”——虞晓东

04

    投身商海 用诚信经营求发展
    和许多人一样,1959年生的虞晓东也曾经历过一段知青岁月。改革开放给她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改变,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她不仅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学历,日后还走上了浙江省慈溪市财政局、国税局副局长的领导岗位。虞晓东很感念那段艰苦的知青历程给她带来的精神财富。不怕苦的精神,成了她执着做事的最好支柱,成了她成功的重要基石。
    在那股政府官员下海经商的潮流中,虞晓东也对自我发起了新的挑战,来到同乡在上海的公司就任,转为商海一员,一干就是6年。由于她的勤奋和努力,更由于她善于学习和不断总结,她协助同乡把拥有二十多个子公司的集团公司办得红红火火,也丰富了自己对办企业、管理企业的认识和能力。在那段时期,虞晓东经常会注意并思考企业资金的调度和融通问题,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资金对一个企业是何等的重要。她说,有了那几年的实践,后来自己办企业时心里就比较有底了。
    2003年1月,虞晓东牵头与三家经营管理规范、有实力的浙江企业成立了上海汇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致力于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提供服务,其中民营中小微企业占了绝大多数。2004年,上海汇金公司成为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税务总局认可的三年免征营业税的首批担保企业,而全市近百家担保公司中只有12家享受到这一待遇。
    二十年来,在虞晓东的带领下,汇金担保以服务中小企业己任,以“规范、提高”为目标,以“控制、规避风险”为重点,进行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积极推进担保业务的开展,已与20余家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年授信额度超过37亿元。公司始终坚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为导向,累计为2500多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担保总额超过250多亿元,支持企业增加销售收入500多亿元,帮助企业实现利税6亿多,增加就业人员超过3万多人次。为上海的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作出了一定的努力和贡献。

05

秉承着“诚信是金”的理念,汇金公司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这成绩得来并不容易,蕴含了虞晓东付出的无数心血和智慧。她认为经营也是哲学,要顾及到事物的方方面面。在选择为什么样的企业担保时,多为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的企业担保。同时,也为那些虽然未必有长期发展空间,但却实实在在的企业担保。在向银行提供资料时,她从不隐瞒不利于被担保企业的情况,甚至主动提出疑问,同时又与银行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尽力促成企业的成功贷款。
    虞晓东的这种诚信理念和为企业着想以及对银行负责的行为,受到银行和企业的称赞,以至经常发生银行主动向其推荐客户的情况,也让不少企业交了保费还感激不尽,连说服务到位。
业务创新 以投资眼光把风控
    汇金公司创立这二十年中,随着经济周期的起伏,担保行业也起起落落。从大的政策背景看已经从大力发展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调整为以政策性担保为主导的担保体系。目前行业的规模相对高峰时期,已经萎缩到相当小的一个规模。大浪淘沙,当初与汇金公司同时存在的一百余家担保公司,现在只剩下了十余家。大量公司没能躲过“三年魔咒”,但是剩下来的基本上都是像汇金这样有自己特色,稳健经营的企业。
     对于贷款担保行业,虞晓东有着自己的深层次思考。她认为,这个行业是高风险,低回报,带有准公益产品的特征,担保公司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离不开几个方面的齐头并进。首先需要的是有一支能够慧眼识珠,有极强识别风险能力的专业团队,其次,担保行业由于属于中间服务机构,需要得到银行等主要金融机构的认可和支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能力。再次,担保业务的开展还要得到持续稳定的政策环境支持。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多层次的担保体系。
    
    

06

    在虞晓东看来,公司控制风险,除了严格按照信贷业务的一般规律,更要有区别于银行的更高层次的思路与眼光。汇金公司研究担保对象,总是从企业的基本面入手,通过深入的调查,掌握企业比较全面的信息,比如上下游是什么,竞争的素质高低,产品市场接受度和前景等等。虞晓东说,“在给企业做担保时我们不静态地看短期,而会更注重企业盈利模式,市场发展前景和未来,用投资眼光去看。用这些不局限于以抵押物为主的控制风险的方式,这样你才能够找到你独特的风控方法,才能有生命力。”小微企业目前普遍主业不太突出,应对变化的能力比较弱,融资的能力和渠道也相对比较弱。作为专业担保机构,汇金公司经常会给到客户相关建议和解决方案,并利用大量创新手段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能提供较大额信用担保服务的专业担保公司。
    例如,汇金担保针对酒店、园区、长租公寓的升级改造推出了中长期融资担保产品,解决了企业定位更新,差异化竞争的资金需求,大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现金流管理的类保理融资担保产品为专业贸易和服务商争取到最高3000万的信用融资额度,同时针对供应商支付的紧急需求,同合作机构一起提供短期信贷产品,盘活企业的资金链,解锁困扰企业的应收账款账期问题;分离式保函业务一次授信,循环开具,保函及流贷额度通用,满足了企业中标后合同签订,预付款获取,项目流动资金补充等一系列需求,降本增效效果明显,为施工企业,成套设备和服务提供商提供了全新的保函业务服务模式。
    在近三年疫情冲击下,很多中小微企业都遇到了资金周转上的困难。虞晓东带领公司员工,第一时间与客户沟通,了解疫情的影响和客户在融资方面的诉求,在有限的条件下,通过网络、照片、视频等方式,完成以往需要实地办理的调研、签约等手续,并与合作的金融机构协调沟通,通过加快续贷审批、延期支付利息、展期等方式,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渡过难关。

回报社会 用感恩之心担责任
    虞晓东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我们应该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二十多年以来,她先后资助了二十多位贫困学生、还曾多次为抗洪救灾、抗击疫情、救助社会困难人员、静安区光彩事业促进会光彩基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静安分会、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上海市甬协公益基金会、特奥运动会、汶川大地震等捐款捐物,累计捐款500多万元,体现了
一个企业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虞晓东的爱心奉献,也赢得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赞赏,多次被静安区评为光彩之星。
    在坚持自己的实业投资的过程中,虞晓东始终注重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平衡。有时宁可企业少赚一点,也要千方百计满足社会利益的需要,员工利益的需要,积极主动地为社会、为员工提供帮助。
    这,就是一位成功的女企业家向我们展现的责任与担当。

07

08

   监测期内,国际方面,5 月 4 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 25 个基点至 5%-5.25%, 为 2022 年 3 月以来连续第 10 次加息;美财政部长耶伦警告称,若国会不尽早采取行动提高债务上限,美国可能最早于 6 月 1 日出现债务违约;加密货币交易所 Bittrex 提交破产申请,监管风险骤增;美股 Q1 财报季已接近尾声,企业盈利已连续两个季度下滑,经济衰退风险不容忽视。
   国内方面,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孟玮表示,解决就业问题,根本上还是要靠发展;5 月 17 日,继离岸市场后,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也跌破“7”关口;4 月份,70 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整体涨幅回落;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指出,人民币汇率近日双向波动态势明显,必要时将对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抑制汇率大起大落;财政部发布,1-4 月累计印花税收入 1637 亿元,同比下降 14.2%。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强调,将持续加强偿付能力监管, 确保保险业安全稳健高效运行。

风险预警

一. 风险舆情汇总

09

    银行方面,兴业银行等 ESG 主题理财持续扩容,投资标选取、风险把控仍是难点;四大国有银行对通知、协定存款利率进行下调;浦发银行因“降薪”引舆论风波;北京中关村银行股权变卖遇冷;民生银行直销银行陷困局;半数上市银行人均工资下降;徽商银行股权又遭拍卖;华通银行因股权管理不到位被罚。
     证券方面,国信证券去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近四成,各业务均现下滑;光大证券旗下 APP 误传上市公司退市信息;;国都证券因交易管理制度执行不规范等收警示函;中航证券招股书现低级错误;五矿证券因未 有效督促国祥投资规范使用募资收警示函。
    保险方面,富德产险持续亏损遭监管约谈;中邮人寿、建信人寿等 10 家银行系险企陷亏损;美亚财险因提供虚假文件资料被罚;174 家险企披露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 16 家公司未达“及格线”。
    基金方面,雪杉基金被暂停备案六个月;百亿级量化私募稳博投资被“讨薪”截至 17 日,335 只基金已限购,其中,71 只基金暂停申购,264 只基金暂停大额申购;年内黯然离场基金超百只,成近 5 年小高峰。
     信托方面,光大信托去年管理规模跌破万亿;中信信托去年净利润下滑;五矿信托净利双降,不良资产上升;股票投资类信托 4 月环比腰斩;共管保险柜“失踪”又现;吉林信托“汇融 38 号”6 折兑付,已违约五年多。
    房产方面,国创高新低价甩卖 Q 房网,两年亏损超 12 亿;1-4 月城投非标违约事件创历年新高;嘉宝网尚置业昆山项目大降价遭政府处罚;监管动刀房产中介费;“19 恒大 01” 债券将展期。
  金融科技方面,钱宝科技因 4 项业务违规遭罚;夏商集团注销旗下预付卡牌照;收单外包规范来了,收单机构“断臂求生”。
    监管方面,全面注册制以来,撤否的 IPO 企业数量达到 73 家;监管通报券商研究报告发布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证监会指导证交所修订 REITs 审核关注事项指引;交易商协会召集部分银行开会,整肃债券市场乱象;监管曝光私募从事债券交易五大典型问题。

10

    上市公司方面,阳光城流动性出现阶段性紧张;ST 实达涉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4 月 14 日-5 月 14 日间,已有 18 股遭到了证监会立案调查,严打风暴来袭;*ST 中天触及“面值退市”规定将停牌,上市房企房企“披星戴月”涌现;指南针受旗下麦高证券拖累,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金一文化等近 30 家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风险舆情行业 
   根据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开发的舆情风险评估系统,在 2023 年 4 月 28 日-5 月 11 日内共检测到金融风险舆情信息 53 条,其中银行的相关信息有 15 条,占比较高,占比为 28%。
2.风险舆情区域 
    在监测期内全球、全国性的舆情各占 6%和 36%,大部分为地方性舆情。其中上海地区的舆情有 4 条,主要集中在银行、保险和监管等方面,其中美亚财险因提供虚假文件资料等 4 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 71 万等值得关注;广 东地区的舆情有 5 条,集中于基金、房产、判例和上市公司等方面,其中雪松系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超 200 亿元被立案,实控人张劲被控制事件值得关注。另外深圳有 3 条,云南、四川、浙江和江苏各有 2 条金融风险舆情,其余地区各 1条。

11

3.风险舆情热度指数 
   本期重点风险预警事件聚焦支付上市龙头接连自爆“跳码”。企业利用“跳 码”手段钻国家对非营利性机构的刷卡交易费率优惠政策的空子,为支付机构、 商户等谋取更多的利润,一直是行业“痼疾”。2016 年,发改委和央行发布了 《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意图希望通过统一商户类别规 范支付市场。然而,疫情后出现利润收窄的支付机构,面对差异化的费率定价之下的更多利润,采取的“跳码”行为也引发了更严格的监管。如何在企业利润和 规范经营之中取得平衡,成为支付行业亟需面对的问题。

“支付机构‘跳码’”事件关键词云图

银行方面
四大国有行对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进行下调
利率市场化改革更进一步
证券方面
招商证券“AI 分析师”上线,AI 分身展业是否合规引众议

本期关注的热点风险舆情

12

保险方面
指南针保险经纪股权转让尘埃落定
国企全资溢价收购
基金方面
德邦、久泰等10家基金公司22年亏损超千万
引行业深思价格战打响
金融科技方面
富友支付、盛付通等回应“外包自律新规”
收单外包乱象整顿开启
消费金融方面
拉卡拉退出中邮消金
消金机构出售股权情况或持续增加

风险舆情行业分析

13

二.热点风险解读 

四大国有行对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进行下调
利率市场化改革更进一步
    近日,平安、郑州、桂林等多家银行相继发布存款产品调整公告,涉及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其中四大国有银行(工农中建)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 自律上限下调幅度约为 30 个 BP,其它金融机构降幅在 50 个 BP 左右。 

招商证券“AI 分析师”上线
AI 分身展业是否合规引众议
     5 月 12 日,招商证券传媒首席分析师、TMT 大组联席组长顾佳的 “AI 数字分身”正式与公众见面。据官方介绍,顾佳的“AI 数字分身”可以同时出现在路演现场、在新闻发布会、在研报解读、在分析师电话会等任何客户需要的地方。

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

14

指南针保险经纪股权转让尘埃落定,国企全资溢价收购
    5 月 16 日,北京指南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审议通过《关于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转让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指南针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100%股权并签订<股权转让合同>的议案》,同意将公司持有的北京指南针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100%股权转让给德阳文旅大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股权 转让价格为 5500 万元。

德邦、久泰等10家基金公司22年亏损超千万,引行业深思
  近期披露完毕的 2022 年年报,成为观察基金公司最新经营情况的绝佳窗口。有 10 家基金公司出现经营亏损,累计亏损幅度为 4.35 亿元。

15

富友支付、盛付通等回应“外包自律新规”
收单外包乱象整顿开启
    5 月 22 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关于加强收单外包服务市 场规范管理的意见》,对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收单外包服务机构、清算机构涉及收单外包服务市场规范管理提出多项监管要求。目前已有包括富友支付、 盛付通、海科融通等在内的多家持牌支付机构,以及包括收钱吧、利楚商服等在 内的知名聚合支付机构纷纷发文回应。

拉卡拉退出中邮消金
消金机构出售股权情况或持续增加
     近日,中邮消费金融披露,截至 2022 年末,公司全部股东从 7 位减少至 6 位,拉卡拉退出中邮消费金融股东行列。星展银行收购拉卡拉所持有的全部 5000 万元股权。该项收购已完成资金交割,但尚未完成工商登记变更。

16

金融统计数据

    初步统计,2023年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1.42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25.62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87万亿元,同比下降20.1%;委托贷款余额为11.33万亿元,同比增长3.8%;信托贷款余额为3.78万亿元,同比下降6.7%;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82万亿元,同比增长3.5%;企业债券余额为31.24万亿元,同比下降0.1%;政府债券余额为6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从结构看,5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4%,同比高1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1%,同比低0.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2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8%,同比持平;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6%,同比低0.9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7.4%,同比高0.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1%,同比高0.1个百分点。

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月多331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少增617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8亿元,同比多减9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35亿元,同比多增167亿元;信托贷款

17

2023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增加303亿元,同比多增92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97亿元,同比多减729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175亿元,同比少254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571亿元,同比少501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53亿元,同比多461亿元。

一、广义货币增长11.6%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53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48万亿元,同比增长9.6%。当月净回笼现金1148亿元。
二、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5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2.64万亿元,同比增长10.6%。人民币贷款余额227.53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
    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少增541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6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8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8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55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5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698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2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604亿元。
    5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215亿美元,同比下降20.7%。5月份外币贷款减少160亿美元,同比多减44亿美元。
三、5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
    5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0.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人民币存款余额27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

18

    5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同比少增1.5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36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93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36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221亿元。
    5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518亿美元,同比下降13.5%。5月份外币存款减少301亿美元,同比多减171亿美元。
四、5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5%,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55%
    5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96.9万亿元,日均成交9.38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0.5%。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9.4%,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5.9%,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2.5%。 
    5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5%,比上月低0.19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55%,比上月低0.2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08个百分点。
五、5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1539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546亿元
    5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1539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9020亿元、2519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546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2013亿元、3533亿元。

19

金融事件解读

陈吉宁高云龙龚正出席
上海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上海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六届上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5月24日下午举行。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会议并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着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更好引导民营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履行社会责任,奋力谱写上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出席并讲话。
    陈吉宁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民营经济与城市共同发展、共同成长,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踏上新征程,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基本面持续向好,具有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上海拥有龙头带动、改革开放、科技和人才、治理现代化等优势,上海民营经济面临重大机遇,拥有广阔舞台。我们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定不移落实好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搭建民营企

20

业服务平台,深化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实现更大更好发展。
推动营商环境更加公平、普惠,实现从管理向服务、从单一向集成、从过程向效果的转变,切实解决好企业关心的突出问题。
   陈吉宁指出,要着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营商环境更加公平、普惠,实现从管理向服务、从单一向集成、从过程向效果的转变,切实解决好企业关心的突出问题。着力优化融资环境,构建更加合理的风险共担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创新金融产品服务,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落实市场准入制度,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深入开展隐性壁垒清查整顿行动,围绕关键环节持续清理各类具有审批性质的管理事项。通过数字化手段,完善服务方式,改进政策执行,推动普惠性政策和服务直接兑现、精准直达,提升政策制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实施性。
坚持实体经济为重,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向“专精特新”和“高精尖”方向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陈吉宁指出,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实体经济为重,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向“专精特新”和“高精尖”方向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更好降本增效、提质升级。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和创投基金等投早投小作用,搭建更多公共服务平台,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推动更多重大科技项目、重要应用场景、大企业供应链向民营机构开放,为民营企业进军硬核科技领域牵好线、搭好台、铺好路。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投资参与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建设,进入民生服务领域,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21

业。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建立“政策服务包”制度,对锚定未来产业、矢志创新突破、面向全球市场的好苗子,完善专项培育计划和梯度培育体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专业服务业,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构建根植本土、内外融合的跨境产业链。
结合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及时发现企业瓶颈难题,加强分析解剖,找准裉节和根源,促进问题解决。
    陈吉宁强调,要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通过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及时了解企业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把上海政务服务“店小二”的品牌擦得更亮。要结合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及时发现企业瓶颈难题,加强分析解剖,找准裉节和根源,促进问题解决,形成新的具有规律性、普遍性的政策。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陈吉宁强调,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砥砺强烈的进取意识,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更大贡献。永葆可贵的创新精神,在科技产业变革中敢于承担风险、引领潮流。具备宽广的全球视野,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世界经济的大海中搏击风浪、做大做强。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在稳就业、促增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企业内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对口支援和公益慈善事业。要切实加强党对民营经济的领导,发挥好工商联联系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齐抓共管、协作联动的工作格局。

22

持续壮大创新型企业家队伍,不断创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大力提升工商联工作现代化水平。
    高云龙指出,上海市委市政府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创新开展“两个健康”上海实践,上海民营经济创新源泉涌流、创造活力迸发,大踏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持续壮大创新型企业家队伍,上海的民营企业家要有勇立潮头、舍我其谁的闯劲和骨气,上海出品、必属精品的韧劲和底气,放眼世界、争创一流的拼劲和志气。要不断创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相信上海一定会在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上作出表率,在倍加珍惜爱护优秀企业家上作出典范,在推动“科技-金融-产业”良性循环上作出示范。要大力提升工商联工作现代化水平,加强品牌化建设,发挥平台化优势,推进数字化进程。
勇担新征程使命任务,争当高质量发展先。
    王均金倡议,全市民营企业家要永葆忠心,爱党爱国。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企业发展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要坚定信心,大胆发展。依托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综合优势,干字当头,勇往直前。要砥砺初心,艰苦奋斗。坚守创业初心,践行新发展理念。要秉持恒心,矢志创新。以恒心投身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要激荡雄心,经略全球。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拓展国际视野,加大步伐“走出去”,以实际行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要怀抱爱心,富而有责。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勇担社会责任;协同参与社会治理,主动参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要怀着感恩之心,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勤劳和汗水谱写新的创业史,为上海发展、祖国腾飞、民族复兴注入澎湃动力,合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灿烂前景!

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在沪开幕
陈吉宁易纲李云泽易会满龚正出席
与国内外金融大咖共话“全球金融开放与合作”

23

    以“全球金融开放与合作:引导经济复苏的新动力”为主题的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6月8日在沪开幕。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开幕式暨第一次全体大会并致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易会满出席并作主题演讲。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论坛共同轮值主席李云泽,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论坛共同轮值主席龚正共同启动上海再保险“国际板”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
努力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为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引领者、服务绿色低碳转型的示范样板、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的试验区。
    陈吉宁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新征程上,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围绕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加快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市场体系、机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产品体系,努力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为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引领者、服务绿色低碳转型的示范样板、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的试验区。
    陈吉宁说,我们将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坚定引导金融机构面向实体经济、贴近企业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重点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开放、重大项目建设等的信贷投放,加大对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金融支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努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科创中心两

24

个优势,以更大力度的金融支持,推动更高水平的创新突破,带动更高质量的产业发展,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在沪发展,鼓励更多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强化创新全链条金融服务。积极稳妥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开放,以落实国家战略任务为牵引,着力提升金融国际化水平,推动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国际再保险中心。持续营造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金融发展生态,完善金融法治环境,建设金融人才高地,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
打造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助力上海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易纲说,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绿色金融能助力解决难点问题,在平稳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人民银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绿色金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完善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积极参与和引领绿色金融国际合作。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带动碳减排量超过1.5亿吨。目前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绿色债券余额均居全球前列。上海提出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目标,未来可以在绿色金融领域发挥更大先导作用。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打造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助力上海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5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有效性,加大新型消费和服务消费金融支持,强化对投资的融资保障,优化民间投融资环境。
    李云泽在致开幕辞并作主题演讲时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扛起新时代金融监管的职责使命,以新机构新气象新建树,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有效性,加大新型消费和服务消费金融支持,强化对投资的融资保障,优化民间投融资环境。开创金融监管工作新局面,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强化央地监管协同,惩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制度安排和工作机制。打好防控金融风险主动仗,稳慎化解存量风险、坚决遏制增量风险。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促发展,优化制度供给,积极推动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坚持金融对外开放不动摇,推动在财富管理、绿色金融、养老健康、资产管理等领域扩大开放。
全力为投资者提供真实透明的上市公司,推动行业机构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力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易会满说,将坚持“两个结合”,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之路,更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适时出台资本市场进一步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政策措施,加大产品创新和制度供给,更加精准高效支持科技创新,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投融资协调发展,全力为投资者提供真实透明的上市公司,推动行业机构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力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更好服务居民多元化金融需求。坚守监管主责主业,推动依法将各类证券期货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统筹好开放与安全,着力提升监管效能,守牢风险底线。证监会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助力上海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大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6

全力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全过程创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服务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龚正在作主旨演讲时说,今天的上海已经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不断开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局面。要瞄准世界一流,持续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着力扩大高水平金融制度型开放,推动高效率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集聚高能级金融机构。要坚守金融本源,服务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全过程创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服务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要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强化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法治建设、金融人才服务。同时,守牢金融安全底线。相信各位嘉宾分享的真知灼见,一定能为高质量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带来新的启迪和借鉴。
    论坛上,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罗塞芙,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作主题演讲。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董云虎,市领导朱芝松、张为、肖贵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刘伟、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出席。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主持。
    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及金融机构相关负责同志,有关国际金融组织、境内外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负责人,上海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企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代表等出席论坛。

27

    5月17日下午举行的“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介绍了本市支持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及近期出台的《上海市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有关情况,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戎之勤、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魏陆、市税务局副局长吴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主任吕进中、闵行区副区长李锐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小企业是促进发展、稳定就业、保障民生的重要依托,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市服务企业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支持本市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助力中小微企业提质增效、提升抗风险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夯实稳增长基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服务企业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制订《上海市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经市政府同意,予以正式发布。
一、本市中小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是成为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稳增长方面,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工业产值超2万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49.4%。稳外贸方面,实现工业出口交货值2871.2亿元,占全市32.3%。稳市场主体方面,共有

政策分享

上海发布中小微企业28条新政

28

市场主体327.3万户,其中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达93.4%。
    二是形成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0416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572家(全国占比10%),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0家(全国占比5.6%),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产品38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培育金山、青浦、宝山、松江、临港5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一。
    三是中小企业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2022年,本市353家专精特新企业建立国家级或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74家企业开展市级专利工作试点;309家企业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占全市建站数量48.3%。本市科创板上市企业79家,总市值约1.5万亿元,融资额约1956亿元,科创板首发募集资金总额和总市值排名全国第一。
二、中小企业服务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完善企业服务工作体系。成立由36个委办局共同组成的全市服务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完善“1+16+X+N”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立企业服务专员队伍,近6000名服务专员累计走访联系企业超17.8万家次;举办政策宣贯活动6325场,举办融资活动服务企业4194家次,解决融资需求22.2亿元。突出企业诉求服务,累计办理跨部门企业诉求数1628件,诉求办结率、企业满意率均超过90%。打造企业服务线上平台,支持企业通过“上海市企业服务云”网站统一入口,也可以通过“一网通办”链接进入平台,开展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市级支持资金申报等“政务服务”事项;建设“惠企政策一窗通”,为企业提供线上政策推送、检索、匹配、订阅、申报引导等服务,累计发布惠企政策3.4万项;建设“专业服务资源库”,支持创业服务、科技创新等10大类近800家优秀专业服务机构入驻开店,累计发布各类服务产品2.1万项。
    二是强化企业发展资源保障。开展助企纾困政策宣贯落实专项行动,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超过3000亿元。加大专项资金支持,2022年国家中小企业发

29

展专项资金规模约3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小微企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就业以及改善服务环境等方面。强化融资服务,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担保基金规模由50亿元扩大至100亿元,年融资担保规模已达700亿元;市中小微企业信贷奖补机制将不良率门槛调至0.5%,提高补偿比例最高至55%。推动总规模为357.5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落地上海。
    三是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2020年修订实施《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营造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制定《上海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为优质中小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建立企业首次、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容错机制,“免罚”“免强”措施已经惠及市场主体8400多家,免罚金额超6亿元。防范化解中小企业账款拖欠问题,实现无分歧欠款化解率100%,50万元以下无分歧欠款清偿率100%。
三、关于《若干措施》的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坚持统筹协调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促发展的关系,聚焦中小微企业最为关心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融通发展、金融赋能、纾困支持和精准服务等六个方面,提出28条具体措施,并组织开展“益企赋”系列专项行动。
    一是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实施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突破1000家,市级技术改造专项支持门槛从2000万元降低至1000万元,扩大技改受益面;对“小升规”企业和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等不同规模的先进制造业企业,鼓励各区给予支持;对首次成为“四上”企业的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市区联动给予企业上一年度研发投入5%、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推动30家企业建设绿色工厂、5家企业建设零碳工厂;实施“上海产业菁英”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提供配套服务和项目资助,每年培育200人。

30

    二是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放“AI算力券”,重点支持租用本市智能算力且用于核心算法创新、模型研发的企业,最高按合同费用20%进行支持。发放智评券,市级安排资金5000万元,鼓励各区进行政策配套,支持企业采购智能制造成熟度能力评估诊断服务,今年计划推动3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智能制造成熟度能力测评。实施中小企业“工赋伙伴”计划,打造数字化服务专员队伍和联合体。2023年培育不少于300家中小数商企业,形成不少于30个品牌数据产品,培育不少于20个细分领域专业服务商;推动25万家中小企业上平台上云,支持中小企业使用线上会议软件、工业软件等“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
    三是营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围绕大企业、大市场、大产业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工作,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重点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举办“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对接活动;落实支持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政策,将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的政策延续到2023年底。支持企业参与本市各类重大应用场景“揭榜挂帅”行动。构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2023年培育10个左右市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再建设5个左右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
    四是强化中小企业金融赋能服务。《若干措施》整合各项金融助企政策,打出“组合拳”,提出推进“融资畅通”工程和无缝续贷“十百千亿”工程,到2023年底普惠贷款余额达1.1万亿元、无缝续贷累计投放突破1.2万亿元,为企业节约成本100亿元以上;落实国家融资担保奖补资金,平均担保费率保持1%(含)以下;开展“一链一策一批”融资促进行动,促进产业链融资;支持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和股权融资。
    五是加大中小企业纾困力度。支持企业稳岗扩岗,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率政策。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落实税费支持政策;开展中小微企业助企纾困专项行动,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专员作用,开展政策上门

31

对接。
    六是加强中小企业精准服务。完善企业网络服务体系,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和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强化企业服务云等平台服务能级;支持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建设,支持新技术、新产品高效获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政策集成创新,提高跨部门协同效能,建立季度部门会商、调研督导、环境评估工作机制,力争本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开展“益企赋”系列行动,聚焦防范和化解中小企业账款拖欠专项行动、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公益培训工程、税收宣传月活动等24个专项,由相关部门出台专项行动方案,加快政策宣贯落实,确保政策红利快速直达市场主体。
    下一步,将按照国家和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深化落实《若干措施》,建立包含普惠性政策、新出台政策和个性化政策在内的重点企业“服务包”,上门服务,协调解决个性化问题;及时开展政策宣讲解读,帮助广大中小企业用足、用好、用活政策,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32

一、完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
(一)实施偿付能力新规则,引导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资本市场发展。推进《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简称规则Ⅱ)实施工作,确保新旧规则平稳过渡。规则Ⅱ实施以来,在引导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一是规则Ⅱ对绿色债券、科技创新、出口信用保险、农业保险和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等给予最低资本10%的折扣,有效促进保险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二是规则Ⅱ对保险资金投资大盘蓝筹股和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公募REITs)分别给予最低
资本5%和20%的折扣,对投资符合条件的银行股给予减值豁免的优惠政策,支持保险业参与资本市场改革,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二)修订发布《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增加风险处置资源。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对2008年颁布施行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提高了保险保障基金费率,明确财产险和人身险保障基金融通机制,增加风险处置资源,同时完善了保险保障基金的救助规定和相关监督管理措施。
(三)完善偿付能力监管评估体系。修订发布《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分类监管)评价标准》,强化定量指标与定性监管相结合,提高风险综合评级制度科学性。每季度对公司风险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级、通报、约谈、整改”的闭环工作机制。
(四)积极推进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有关工作。会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拓宽保险公司资本补充渠道。

银保监会:完善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
稳妥有序化解风险

33

二、2022年保险业运行平稳
(一)保费收入稳步增长。2022年,我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4.7万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3万亿元,同比增长8.9%;人身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4万亿元,同比增长3.1%。
(二)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2022年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6%,远高于100%的达标线。其中,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38%、186%、300%。
(三)风险综合评级结果整体保持稳定。2022年末,保险业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风险小的A类公司49家,风险较小的B类公司104家;风险较大的C类公司(即中风险公司)16家;风险严重的D类公司(即高风险公司)11家。
三、稳妥有序化解风险
(一)持续加强偿付能力风险监管和穿透式监管。一是持续加强行业偿付能力风险监测。全年召开四次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季度工作会议,分析研判保险业偿付能力和风险状况。深入开展市场调研,指导协同各银保监局做实偿付能力风险监测工作,不断加强偿付能力分析预警能力。二是启动2022年度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监管评估工作。组织对70家保险公司开展现场评估,推动公司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提升行业风险管理能力。三是贯彻落实中央巡视整改和中央审计委有关要求,强化财会监督。对2家保险公司开展财会专项检查,对22家保险公司开展财会或偿付能力数据真实性检查,对4家公司典型问题公开通报,强化监管刚性约束,夯实风险监测数据基础。
(二)防范化解重点公司风险。一是稳妥有序推进高风险机构风险处置工作。如期完成“明天系”保险机构接管。创新处置模式,建立风险处置专项工作机制,成立专班或专责组推动高风险机构风险化解,推动地方政府落实属地责任,制定风险处置方案。对高风险机构实行贴身监管,防范流动性、涉众事件

34

等风险隐患。二是对偿付能力不达标和出现偿付能力风险苗头的公司,及时采取监管约谈、风险提示、现场督导等多种方式,督促公司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偿付能力。2022年,全系统就偿付能力相关风险对保险公司进行监管谈话128家次,发送监管风险提示函65家次,下发监管意见书22家次,采取行政监管措施5家次,要求11家次保险公司提交预防偿付能力充足率恶化或完善风险管理计划。
(三)补齐制度短板,支持保险公司补充资本。一是补齐监管短板。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规范保险公司关联交易行为。开展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加强穿透监管,严防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操纵。公开通报并及时清退第5批违法违规股东,强化股东约束。发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规范保险资金运用行为,加强保险资金投资非标资产的风险排查,防范资金运用风险。发布《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分两批次对40余家公司的产品设计、定价、条款表述等问题进行公开通报,规范市场秩序。二是支持保险公司通过适当途径补充资本金。2022年,支持保险行业通过市场化方式补充资本540.47亿元,其中20家保险公司股东增资412.67亿元,10家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127.80亿元。
(四)从严查处保险业违法违规行为。2022年,全系统对保险机构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562件,处罚保险机构1424家次、人员1939人次,罚没3.1亿元,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有效防控合规风险。

上海市工商联金融服务商会

网址:http://www.shfscc.com/#/
电话:(021)64647004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肇家浜路746号爱建金融大厦1103室

Copyright © 2025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