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2021年运营分公司五小创新项目图册

期刊/内刊其他2021-12-08
1274

第二届创新成果评比
优秀创新成果图册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小发明 小创造 小革新 小设计 小建议

目录

contents

工程车辆受电弓升降弓检测计时装置简介

08

新型动拖一体跑合实验装置

11

设备职能检测项目
(综合监控专业设备实时监测软件开发)

转辙机运输装置

14

便携式门控器故障排查装置

15

刚性线岔调整装置

16

客运车站区域化班制改革运作研究

17

一种新型便携式柔性接触网双线同调装置

18

ZD6、ZDJ9转辙机故障模拟系统

19

新型防汛物资使用研究

21

无线网络通信测试软件

05

道岔转辙部位专用改道器

04

刚性接触网磨耗监测装置

06

轨道交通系统教学模块

09

机电专业融合管理创新项目

10

内嵌式加长组合万能套筒

12

小寨地铁站VR全景系统

13

新线问题库管理系统

20

扫码可查看网上画册

23

智慧派班室

22

运营一中心工电一部  主创人:郑文博

刚性接触网磨耗监测装置

创新背景

       由于异常磨耗问题西安地铁二、三、四号线接连进行刚性接触网换线施工作业,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各地铁对于异常磨耗的管理普遍以发现可疑点之后游标卡尺测量的方法,存在人工判断准确度差,卡尺测量误差大、人员长期蹲在梯车上体力消耗大等缺点。针对这一问题工班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大师工作室的指导下自主研发了一款能够准确、快速、高效地找到接触线磨耗较大点的监测装置。

技术革新

       该监测装置包括可调节行走部、辅助定位机构、激光测距报警装置三大部分。通过可调节行走部可以使安装后的监测装置无需人力扶助在汇流排上行走;辅助定位机构与汇流排下方凹槽构成的工作面密贴使装置行走时无多余摆动量;激光测距报警装置的报警器可在行进中快速判定该处接触线磨耗是否进入预设报警值内,同时结合红闪蜂鸣器进行声光报警。作业人员停止行进,在该处进行复测确认。

应用情况

      该装置实现磨耗超标预警报警、无需数据频繁测量等功能,具有使用便利、直观,调整精度高、速度快,节约人工和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效率的特点。在西安地铁二号线试用期间接触网导线磨耗均匀,磨耗极小,目前全线平均磨耗4.29%,相较同行业3-4年换线情况,磨耗管理使得刚性接触网寿命为同行业的3倍以上。

主创人:陈伊涛 

新型动拖一体跑合实验装置

创新背景

       动车跑合试验台和拖车跑合试验台是地铁大架修环节中的一项关键设备,主要用于在电客车转向架轮轴大修完成后,对组装好的轮轴进行跑合试验,检测齿轮箱、轴箱轴承的温度震动检测实验数据,保证在大修后,轮轴及各部件的运行状态。
       但是在前期使用过程中,动车跑合试验台经常出现震动及噪音很大等问题,影响现场员工身心健康,同时此设备滑台由于震动过大,经常造成螺栓断裂,有可能直接造成正在跑合的轮对甩出,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为了解决这个设备难题,保证人员及设备安全,设备二分部对设备进行了深度改造。

技术革新

       通过深度研究,从提高工作效率方面、降低设备故障率及噪音这三方面着手,对设备进行了改造,制作出了动拖车一体跑合试验台,实现单一设备即能做动车跑合试验,也能做拖车跑合试验的两项功能。

应用情况

本项目自2021年5月实施完毕,并交付大修分部使用至今未出现任问题,运行非常稳定。并能适应一号线、二号线、三号线所有动车和拖车轮对的跑合试验,且各项实验数据符合生产要求,同时降低生产环境噪声,排除生产人员安全隐患,减少设备故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公司节约经费160万元。

轨道交通系统教学模块

创新背景

       随着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一线生产部门对生产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轨道交通行业教学培训多采用理论与现场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理论以内容讲解+PPT+直播视频进行,学员直观感受度不够。其次,每月模拟演练在现场需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桌面演练无模拟实景,参与人培训效果不良。

技术革新

       该教学模块融合多专业特性为一体,操作方便,集成度高。按照1:87比例进行布局,设置车辆段1座、停车场1座、车站1座、主变电站1座、牵混所1座、铺设轨道40余米、架设接触网40余米、线路道岔16组、电客车1列、信号灯18个。涵盖了轨道线路、供变电、接触网、车辆、信号等专业,具备设备结构展示,弓网关系、轮轨关系等演示功能。创新模拟了接触网通、带电状态及供电分区的演示,可在控制台进行行车操控与道岔进路排放,并对分段绝缘器、补偿装置、以及栅栏围墙等手工制作完成。该教学模块具有独创性、唯一性、实用性,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实现了专业培训的联动、融合

应用情况

      该教学模块实现了轨道交通运行全方位动静态展示。累计参观人数约千余人次,在院校、企业前来交流时,通过模块平台全面的介绍地铁日常运营、维修等内容,充分展示了企业的风采。

主创人:王蒲民

运营一中心车辆一部设备二分部  主创人:王军

工程车辆受电弓升降弓检测计时装置

创新背景

       接触网作业车受电弓部分定期保养检测工作由于中心维修界面重新划分后交由车辆一部设备分部负责,受电弓检测项目有一项为受电弓升降弓时间检测,经了解,目前大修分部对受电弓升降弓时间检测是将受电弓拆卸后,放至受电弓检测平台进行检测,检修分部对受电弓升降弓时间检测是人工使用秒表,计算受电弓刚动作时至受电弓接触接触网时之间的时间。人为测量存在误差,且由于联合车库没有接触网,因此人工使用秒表测量误差更大,同时设备二分部受电弓检测为随车检测,不拆除受电弓,故而需制作一个计时装置。

技术革新

        利用PCB板、2.8寸触摸式液晶屏、电源模块、5V锂电池、激光传感器、强力磁铁、航空插头等元件,再通过编辑程序灌入带芯片的PCB板内,实现受电弓升降弓检测计时装置自动计时功能。A传感器激光发射器通过镜头将可见红色激光射向物体表面,感应到物体后程序开始运行,当物体移动出A传感器感应范围后开始计时,最后当B传感器感激光发射器通过镜头将可见红色激光射向物体表面,感应到物体后计时停止,得到精确的时间显示在液晶屏上,有效避免受电弓升弓时间太快导致弓网接触压力太大,致使碳滑板磨损加快,缩短碳滑板使用寿命,增加运营成本,或升弓时间太慢出现拉弧燃弓,弓网接触不良,导致受流质量下降等问题,排除行车安全隐患。

应用情况

       该装置目前已在设备二分部投入使用。该装置整体重量较轻,同时在使用时,只需在降弓状态下使装置下端传感器感应到受电弓,就可以在受电弓升降弓时通过触摸液晶屏上的选择键和复位键轻松检测到升弓或降弓的时间,使用方便快捷、稳定可靠,自使用以来从未出现数据不准确、显示异常问题。

创新背景

       随着西安地铁网络化运营规模不断扩大,智慧设备、智能程序的不断上线,客运站务出现运营人工成本占比较大、站务部分工作任务被智能程序替代、车站运作模式不匹配地铁发展进程等问题。为了适应西安地铁现代化科技发展进程,同时最大限度提高车站站务人员工作效能,客运二部从2019年4月起逐步试行区域化管理,2020年底结合分公司修程修制工作进程,进一步开展区域化站务班制改革及运作优化研究。

技术革新

       一是革新站务人员班制,客运二部以科学、安全、高效为前提,优化了车站人力资源配置,将票亭岗班制由“四班两运转”改革为“三班两运转”,适应西安地铁车站智能化发展趋势,实现了在不增加外援力量的基础上,既满足现场运作要求又达到地铁“减员”目标。二是革新票务运作,按照“TVM票款七日结算、车站营收七日解行”的方式延长结算周期,按照“分类别延长票务盘点周期”的方式科学延长票务盘点周期,在降低现场员工工作压力的同时提升了工作效能,从根本上削减高重复率工作,有效提高现场员工作业效率,实现“增效“目标。三是革新站务管理模式,从自然站管理过渡到区域化管理,提升线路运作效率、集约周边应急联动力量、促进公司专业岗位融合,同时为培养综合型人才提供平台。

应用情况

        此项目在客运二部四号线已全面推广,经过对四号线2021年推广以后的“线路服务质量”及“车站管理效能”进行分析,同比2020年服务及运作质量均有所提升,区域化站务班制改革效果显著,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时也为西安地铁三期全自动车站智能化发展及管理培养了人才、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参考,有效实现西安地铁“提质创新、减员增效、智能运营”的目标。

运营二中心客运二部  主创人:元铭

客运车站区域化班制改革运作研究

新线问题库管理系统

创新背景

       在地铁新线建设期施工单位众多,施工场段、车站、隧道区间等场地复杂繁多的情况下,施工问题闭环管理存在数据量大无法实时更新、人工统计出错率高且容易遗漏、数据条目过多,筛选困难等问题,本项目依据建设期问题特点及日常管理要求,开发了新线问题库管理系统,便于现场施工问题提报便捷、销号易于卡控,数据汇总及时等。

技术革新

    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前段采用Vue、Element,后端采用SpringBoot+Security完全分离的权限管理系统,页面具有完全响应式布局,适用于电脑、平板、手机等主流设备。系统布局采用分布式负载均衡,可有效处理高并发问题,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数据定时统计更新。
本系统具备以下三种主要功能:大数据统计展示功能。系统可以实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现数据查看、分析及展示功能。且可以根据线路进行数据的分类查看。数据导入导出。为了方便数据的日常使用,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导入导出,且导出前可以对数据进行过滤筛选,导入时系统自动对数据进行匹配处理,有效地避免了无效数据及重复数据的出现。数据自动编号。系统根据不同线路及部门对数据生成唯一的编号,且系统进行了充分的高并发处理,可以有效地避免高并发产生的编号冲突或数据丢失等问题。

应用情况

       系统自2020年5月投入使用以来,已累计有5万条数据汇总,未出现因系统性能方面的宕机情况,数据统计方面准确、无遗漏。其主要特点有:a、安全性高,系统采用Jwt权限认证,动态加载权限菜单,安全性能高;b、响应快,系统采用Redis缓存及分表方式,数据读取速度快,响应速度佳;c、扩展性强,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及分模块方式开发,系统移植性、扩展性强,后期新线只需系统内建立即可,无需修改代码。本系统可有效解决新线建设期施工管理繁杂、存在多版本问题库、数据汇总量大、易于出错等问题,且可以有效解决Excel表汇总数据导致数据表难于维护,表格打开、保存慢等问题。另一方面,系统适用于主流的电脑、平板、手机的设备,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数据提交、查看、更新。

主创人:程东东

运营一中心工电一部工建一分部  主创人:邹森涛

应用情况

       前期因为没有专用改道器,在调整道岔尖轨、转辙部分与基本轨的密贴以及道岔框架尺寸、辙叉护轨部位轨距时比较困难。需要两到三人配合作业,费时费力,作业效率低,一个天窗点有时候只能维修一两组道岔。改道器使用后,由于它使用简单,携带方便,使转辙部分尺寸调整作业由原来的两到三人配合作业,缩减为一人,作业效率基本上是前期的两倍以上,一个天窗点由前期只能维修一两组道岔提到到八到十组。

道岔转辙部位专用改道器

创新背景

       随着行车密度不断增大,正线及场段道岔设备状态难以保持,尤其是道岔尖轨、转辙部分与基本轨的密贴以及道岔框架尺寸不达标、辙叉护轨部位轨距不良的问题尤为突显。而这些部位几何尺寸在整修的时候由于位置特殊,造成维修比较困难。道岔转辙部位专用改道器的研制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高了轨道设备维修效率及作业安全系数。

技术革新

       道岔转辙部位专用改道器是通过自主研制的方式在西咸车辆段进行了创新改造,它主要由螺母、横向档杆和竖直拉杆三部分组成,该专业维修工具属首次创新,市面上无此专工同类工具,且该改道器灵活、轻便,便于携带及使用。此款改道器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调整道岔转辙部位几何尺寸困难的现状,在提升作业效率、安全有效性方面也尤为突显,在道岔故障应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寨地铁站VR全景系统

创新背景

       小寨站作为西安地铁客流量最大的换乘站,站内空间结构相对复杂,乘客出行过程中遇到换乘难、问询难等出行困难。另一方面结合地铁运营特点,员工在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对线路、专业设备陌生问题,VR全景系统由此应运而生。全景系统以微信小程序作为接口,使用手机扫码后即可获得相应的信息。

技术革新

       小寨站VR全景系统由站内导航和轨行区设备两部分组成,利用VR技术将车站实景在全景平台呈现。一部分是在公共区结合车站的标识系统,给乘客提供更加直观立体的导航指引,打破了传统标识系统平面性、分散性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大量乘客高频问询的信息。另一部分将轨行区内线路的实景及各专业的设备汇集在全景平台,丰富了员工培训学习的方式,将各地铁轨行区的及各专业设备直观的展示。

应用情况

       小寨地铁站VR全景系统制作完成经过多次调试修改,目前在小寨站投入使用。站内全景导航部分给乘客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新途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员工问询量,推出后受到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轨行区设备全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现有的培训硬件的缺失,让员工能够利用手机扫码快速进入轨行区实景中。

主创人:刘其真

运营一中心机电一部  主创人:陈鹏

设备职能检测项目
(综合监控专业设备实时监测软件开发)

创新背景

       因目前综合监控专业设备无自身监测功能,专业人员在作业前后仅能依靠感官判断设备状态,为解决检修规程无法覆盖到设备深层次应用程序的弊端,因此采用网络电子信息技术,开发出一款可实时监测综合监控系统设备的软件,收集分析设备的健康性指标,并实时监测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

技术革新

       在不增加任何硬件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操作系统,以开源虚拟环境为模板,自主设计系统架构、监测模型、人机交互界面等。通过开发部署的嵌入式应用程序,将ISCS系统设备纳入监测范围,实现对ISCS设备重点设备的监控及检测。该软件使用方便、界面简洁、功能齐全且易于安装,系统可独立运行,不占用ISCS系统任何设备硬件资源以及网络资源。

应用情况

       软件经过两个月测试,目前已将中央综合监控一、二、三号线的维护工作站纳入监视系统中,日常可检测到工作站CPU、内存、磁盘、进程操作记录、IP地址等内容,可报告设备使用情况、故障情况、健康度指标以及相关报表分析和历史图谱。

创新背景:

       二号线车载信号网络通信状态测试是检测列车设备通信状况的主要方法。作业时需手动查阅网络测试资料、配置3种网络地址、计算地址差、输入不同网络测试地址及指令等操作,步骤相当繁琐、且耗费大量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技术革新:

       软件界面直观简约、清晰明了,控制台窗口显示采用亮色、高对比度背景,能更清晰、快速查看测试信息。
       软件已集成所有列车网络测试IP信息,避免了列车IP地址繁多输入易出错的情况,省去了手动输入指令的时间。  
        软件的日志测试报告记录系统,以只读方式查看,提供网络测试各个设备的测试时间、网络类别、设备、测试情况的报告记录,具有统计分析作用。

应用情况:

       目前已成熟应用在二号线车载网络测试系统中,稳定运行工作5年多,极大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作业时间近2万小时。同时,该软件的网络通信分析统计功能,将近百起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运营一中心通号一部通号二分部  主创人:戴易昆

无线网络通信测试软件

机电专业融合管理创新项目

运营一中心机电一部  主创人:陈鹏

创新背景

      分公司中期架构落地后,机电一部通过调研,提出对机电设备由“专业化管理模式”向“区域化管理模式”和“混合型管理模式”转变的战略目标,配合建设“智慧运维”等信息化平台,推进专业融合、共建智慧型班组的工作。

技术革新

       机电一部于2018年10月确定融合方案,将环控、低压、给排水、综合监控、AFC五个专业融合,并从三方面推进融合工作。班组整合方面,将AFC、自动化、机电检修班组整合;AFC与机电生产调度班组整合;门梯工班由每条线路1个拆为2个。人才培养方面,先培养一批专业融合骨干人员,后进行人员划拨,再进行岗位培养。委外维保方面,将1/2/3号线正线环控、给排水专业设备纳入委外维保。最终于2020年12月全面完成专业融合。

应用情况

        通过专业融合工作,一是实现了精简架构、缩编减员,融合后班组缩减5个,人员缩减180人,减员比率达22.56%。二是优化人员取证工作,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优化生产组织、均衡生产任务,提高维保质量。四是建设“智慧运维”信息平台,助力设备管理信息化,实现故障信息智慧管理及设备自诊断能。并于2021年4月通过分公司专业融合成果验收。

 运营一中心工电一部供电二分部  主创人:张少博

内嵌式加长组合万能套筒

创新背景

        西安地铁二号线开通已十年有余,历年来对刚性悬挂检修主要是24#、30#螺栓紧固和力矩检查,任务量大、消耗体能、需要工具繁琐、人工紧固效率低。以此为出发点,供电二分部对紧固工具进行研究和大胆创新以及技术改造。

技术革新

       由我们QC小组自己设计和加工发明的内嵌式加长组合套筒扳手其原理是:通过精确尺寸计算,在一个大套筒内部镶嵌了一个小套筒,内部设计有其他机械机构,在拆卸作业过程中,不用来回更换套筒,就可以很方便的自动识别螺母大小,目前在国内尚无此工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缩短作业时间:内嵌式加长组合套筒扳手可以随意和三种动力源进行配合,根据现场情况选择不同的动力方式,在没电的情况下或者需要大力矩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人工拆卸,现场使用灵活方便,能有效的解决因装卸螺栓所浪费的时间,在遇到事故抢修时能够争分夺秒,此刻将会体现的更加明显;2、此扳手质量好,结实耐用,使用寿命长,外观上档次,技术含量高,最大的特点是整个工具体积小,放在工具包内占用地方小;3、解放劳动力:高空作业作业人员长时间高举手臂作业会使作业人员体能消耗大,作业效率低,且高空作业安全隐患会因消耗体能过快导致作业人员安全系数降低,内嵌式加长组合套筒扳手能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提高作业效率,解放劳动力。

应用情况

       此万能工具目前经过多次试验和革新,在二号线练兵线反复实践效果良好、已应用到日常检修当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避免了因长期体能消耗而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极大地提升了检修质量,保证了人员安全。供电二分部从实际生产应用出发,解决一线施工难题,加强安全风险的把控、为地铁运营安全护航。

运营一中心通号一部通号二分部  主创人:袁斌

转辙机运输装置

创新背景

       根据信号设备中修计划,对动作超过60万次的转辙机设备进行更换。由于转辙机设备重达300斤,且为不规则造型,人工搬运过程中行走困难,容易造成人身安全隐患。通号二分部根据设备造型及现场施工条件研发出转辙机运输装置。

技术革新

      通过转辙机运输装置的研发,大大提高了更换转辙机施工作业的效率,避免了人为搬运造成的扭伤、砸伤等人身安全风险,助力于高质量完成转辙机抢修和中大修任务。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使用升降车和运输车拼接组成,打破了未改造前8人在4个小时内紧完成2台转辙机更换的高强度劳动,研发后可以完成4人在4小时内更换4台转辙机的施工计划。转辙机是地铁运行信号系统的关键设备,直接影响到列车的准点运行,并且在运营压力最大且设备老化的二号线显得尤为重要。

应用情况

      该设备自2020年10月研发以来,主要在一、二、三号线的转辙机中修项目及日常隐患排查工作中使用,目前已完成22台转辙机的更换,节省人力成本224小时。

运营二中心车辆二部检修四分部   主创人:朱佳宇

便携式车门门控器测试平台

创新背景

       该项目是对西安地铁4号线配属的45列电客车的门控器进行故障排查。客室车门作为地铁车辆的关键系统,对保障地铁安全运营至关重要,而门控器是整个客室门系统的核心部件,所有客室车门的控制命令均由门控器控制;门控器内部均为精密元器件,对维修能力要求较高,且原厂家对维修技术保密;加之换件修成本过高,故需对装车前门控器进行故障排查。4号线电客车无专门测试门控器功能的测试平台,现阶段为测试门控器各项功能,只能利用车辆现有固定的门机构、车门驱动电机、多个行程开关及线缆等各个部件组成车门测试平台,此平台目前搭建在电子检修间,体积大,不能移动,测试时只能在电子检修间进行,且在测试过程中操作繁琐,配置时间长,易产生噪音。针对以上情况,现开发门控器便携故障排查平台。

技术革新

       既有线门控器故障检测一般是在电子检修间通过车门检修平台及万用表等工器具对门控器各项参数及功能进行检测,车门检修平台安装于电子检修间,体积较大,不便于搬运和携带。本装置与既有线相比不但小巧轻便,而且该平台利用单片机STM32f103作为主控制芯片,通过增加外围电路实现模拟车上实际使用工况,来达到测试门控器基本功能。电机利用1:10霍尔无刷电机替代原来电机;利用水泥电阻释放电机工作时的热量;行程开关、客室车门行程开关使用5V10A继电器代替、外壳优化及布线布局,将客室车门所有模拟件集成在电路板上,外接DC110V电源,预留端口。门控器测试平台使用高速STM32F103主控芯片搭建,通过增加外围的原件实现模拟实际列车运行工况,不但可以手动进行测试而且可以进行自动测试,提高作业效率,减少门控器入库检的时间,节省工时,此平台可以模拟电机转动来检测IGBT功能状态,通过继电器模拟电磁铁、行程开关、IO口达到检测门控器内部元件工作状态。

应用情况

       本装置可实现功能有:IGBT功能测试、主控芯片功能测试、长寿命功能测试(1000次、可改变)、电机模拟测试。利用门控器故障排查平台对门控器进行上车前预检,不但可以减少正线车辆故障率,而且可以节约工时,节约成本。门控器属于厂家技术保密的精密部件,故障维修单价为1500元,互换维修单价为2万元,利用本装置每年可节约成本约30万。

刚性线岔调整装置

创新背景

       在一次接触网综合检修作业中,对大差市站正线的一处线岔的数据进行优化调整,因侧线汇流排翘头处受力非常大,松掉定位点的螺母后,侧线汇流排贴在正线汇流排上,两个人无法推动侧线汇流排,最后拆除五处定位点,用40分钟才将线岔数据调整到位。为提高刚性线岔的检修质量,节省人力和时间,大胆的提出这样一个设想,经过反复的实验和论证,最终用一根正反丝的双向螺杆和钢材质可转动受力面的顶块,创作出这个刚性线岔调整装置,并在检修作业中得到应用。

技术革新

       在刚性接触网线岔调整作业中,调整侧线第一定位点时,将这个线岔调整装置的两个卡块放入靠近第一定位点处两支汇流排之间,旋转双向丝杠,让调整装置的两个卡块顶住汇流排并受力,然后松掉定位点的螺母,再通过旋转双向丝杠来调整两支汇流排的间距。调整侧线第二定位点时,将这个线岔调整装置的两个顶块上面的两个小槽卡住靠近侧线第二定位点处两支汇流排的外檐,旋转双向丝杠,让调整装置的两个卡块卡住汇流排并受力,然后松掉定位点的螺母,再通过旋转双向丝杠来调整两支汇流排的间距。侧线第二定位点受力过大时,可拆除调整装置的两个卡块,反方向再装上,之后将这个线岔调整装置的两个卡块放至靠近侧线第二定位点处两支汇流排两侧,旋转双向丝杠,让调整装置的两个卡块顶住汇流排并受力,然后松掉定位点的螺母,再通过旋转双向丝杠来调整两支汇流排的间距。

应用情况

       刚性线岔调整装置经过反复的实验、论证和整改,最终在检修作业中得到应用。现在刚性线岔调整单人只需要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能将数据调整至标准范围,是原来用时的1/4,大幅度提升了刚性线岔检修作业的效率,消除了刚性线岔检修作业的危险性,提高了检修质量并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主创人:谢尚尚

运营二中心工电二部  主创人:刘国富

一种新型便携式柔性接触网双线同调装置

创新背景

      在场段和高架区段进行柔性接触网检修作业时,对双接触线和双承力索进行水平方向调整时,经常出现单线受力或者两线间距改变的情况,使得双线调整作业费时费力,给检修作业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工作效率极低。

技术革新

       针对此问题多方思考、反复研究,根据双接触线和双承力索线索线间距,多次改造加工并试验,发明了一种新型便携式柔性接触网双线同调装置,并在检修作业中得到应用验证。此装置造价低,利用现有废旧零部件改造加工完成,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高空作业使用,实用性强,单人即可完成操作。

应用情况

       2020年4月柔性接触网双线同调装置试验成功并投入应用,使双线接触线及承力索水平方向同时调整时间缩短了约2/3。该项装置在柔性接触网设备中曲线段检修、及故障处理中都可以发挥节约时间、人力和提高设备质量的作用,还可以在接触网施工单位的大规模柔性接触网双线架设、更换及调整作业中使用,应用广泛,推广前景广阔。

ZD6、ZDJ9转辙机故障模拟系统

创新背景

       为了更好地提升转辙机故障培训效率,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的积极性,保护现场培训设备设施,有效提升员工业务技能。

技术革新

       以往是依靠现场对培训设备进行封接点、断配线,拆配件等方式开展故障设置和模拟,难免出现现场培训设备被人为损坏的情况,从而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本项转辙机故障模拟系统是通过按钮的通断来实现故障模拟,不会因为在转辙机机内出故障时而造成转辙机设备损坏造成资源浪费,避免了之前因为现场设置故障,导致培训设备被人为损坏的情况出现,有效保护了现场培训资源。同时通过此培训平台可针对每名员工技能水平,实现差异化实操培训。

应用情况

       本项故障模拟系统已全面在日常培训、测试、考试中得到广泛应用。一是极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目前考试时间缩短至原本时间的50%以上,培训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完成一场10人的测评考试时间比以往缩短70%,解决了以往故障培训至少需2个培训师参与的情况。二是现场可以设置故障范围和数量提升了80%以上,提高了现场培训人员的学习兴趣,不但保护现场培训设备设施,而且有效提升员工业务技能。

主创人:炊伟强

新型防汛物资使用研究

创新背景

       2021年防汛备汛阶段,客运二部着眼于车站出入口积水倒灌、站内结构管道渗漏水等应急处置,吸取前期水害事件教训,结合原有防汛物资使用情况,调研发现并采购测试较为实用的新型防汛物资。

技术革新

        针对伸缩式防洪挡板:一是此类防洪挡板打破了传统挡水板纯金属材质的壁垒,底部高强度钢管依托三角支撑原理搭建,可防止水流冲击;搭配的防水牛津布能维持水平面的水压平衡,可保持挡板稳定。二是此类防洪挡板弥补了传统挡水板高度不足、搬运不便的缺点,此类防洪挡板可伸缩延展、安装简易快速;可灵活调整、依据现场搭建;可轻松拿取、存放不占空间。针对防水引流悬挂隔挡布:一是此类防水布可裁剪,使用便捷,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作引流和围挡等场景使用。二是此类防水布材质先进,无毒、无害,对环境友好。

应用情况

       客运二部于2021年汛期采购伸缩式防洪挡板、防水引流悬挂隔挡布等新型防汛物资,通过现场测试、场景设置,编制使用说明。经2021年汛期使用,已验证相关物资实用、方便。同时新型防汛物资获得运营分公司认可,已纳入车站防汛物资配备标准,目前各线路、车站均已配备且投入使用。

智慧派班室

创新背景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高速发展,目前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棋盘+放射”已初具规模,行车关键岗位电客车司机日常除了驾驶列车外,还要按规定在派班室进行班前出勤、测酒答题,班后退勤登记等工作。乘务五分部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对文艺路派班室进行智能化、自助化试点打造,由减轻现场工作压力向减员增效方向优化。

技术革新

       主要通过智能门禁、自助一体机及终端卡控实现自主出退勤;同时整合生产数据,将司机报单、行车事件(事故)单、班前预想及调度命令传达等实现电子化应用,为运输管理、行车风险预判提供数据支撑。

应用情况

       成果在乘务二部乘务五分部文艺路派班室试点应用,有效解决了有人值守办理出退勤、人工统计信息工作中长期存在工作效率不高、内容单一、人员劳效及乘务智能化设备应用有待提升等问题,实现了自助出退勤全流程应用及关键点卡控。其次通过生产数据电子化应用,行车数据基本轮廓形成,后续统计分析对整体安全生产形势、趋势进行研判,提前预想。

主创人:郑西同

运营二中心客运二部  主创人:元铭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