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ENTS
目录
1
2
3
封面故事
聚焦·生活
特写·人物
第一视角感受家暴
河南女子遭家暴跳楼事件调查
博主宇芽自曝被前男友家暴
那些目睹爸爸打妈妈的孩子 他们长大会怎么样?
新冠变异病毒来了3900种变异基因,77国备受冲击
面对家暴 我们勇敢说“不”
时代楷模”张桂梅”
逃离家暴比想象中难太多
他们为什么不呼救,不逃跑
《反家暴法》施行5年,面临适用率低等问题
聚焦
FOCUS
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心理、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父母对子女或者对自己的亲兄弟姐妹施暴也是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心理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
[详情]
数据说 | 全国妇联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殴打......
第一视角感受“家暴” [ 视频 ]
来源:央视网
冲动离婚需要静静。明年起开始实施的《民法典》中对于夫妻双方协议离婚新设立了有关“三十日冷静期”的条款,此外在诉讼离婚中也有“调解”的环节,这些为的是让人们对待婚姻保持一个审慎的态度。可当婚姻遭遇家暴等极端情况,这些条款的设立是否会成为对离婚的一种限制呢?
近期,一段河南女子遭家暴跳楼的视频受到大家关注,在声讨施暴者的同时,也有人提出:遭受如此严重的家暴,法院为什么不判离婚?这桩离婚官司是否遭遇了“离婚难”困境呢?法治在线记者前往河南商丘对这一事件进行调查。
被扇耳光、推倒、扯头发、拖行, 一年前,女子小燕在自己的服装店内受到了当时还是自己丈夫的窦某的殴打,并最终以从二楼跳下的方式结束了这段家暴。一年后,小燕将被家暴的视频剪辑后上传网络,并迅速引爆舆论。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记者找到了这家服装店以及事发时的目击者。
2019年8月13日下午13时38分,小燕从自己经营的服装店二楼跳下,隔壁店铺的李女士当时正站在店门外,第一时间看到了坠落在地的小燕。另外一家店铺的张女士也闻声而来,看到了躺在地上的小燕。
张女士:“我听到门口有声音就出去了,出去的时候(小燕)就在地上躺着,地上有血,我看着她伤得挺严重的,有一块是紫的,就是拳头打过去的那种感觉,头发撕扯得也挺严重的。”
监控显示,围观的人开始打电话、给小燕擦拭脸上的血迹,直到此时,窦某才从服装店推门出来。
记者:当时她丈夫是什么表现?
目击者:“我就听到他说的一句话,说‘还能不’,意思就是还要不要逞能,就是说她逞能的意思,她不是从楼上跳下来了嘛,就是逞能的意思,很冷漠,也没有一点心疼的感觉,我当时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都感觉我的心都寒了的那种感觉。”
窦某为什么会说小燕“逞能”?两人之间又发生了什么呢?在这间透明的服装店里却有着外人看不透说不清的隐秘。
记者联系到了当事人小燕,时隔一年后她重回事发的服装店,在这里接受了采访。
小燕:“不管是他的表情、他说出来的话还有正在对我实施殴打的这些行为,都让我觉得我可能真的要死在这儿了,但是我不想死,那扇窗口是我唯一可以逃生的一个出口,所以我才会从二楼跳下来。”
【回顾】称多次遭遇家暴 对丈夫产生恐惧
为什么小燕会把二楼的窗口当
成唯一的“逃生出口”?根据她的描述,当时最大的危险并不是跳楼,而是正在服装店里的窦某。小燕对丈夫的恐惧也不仅仅是窦某这一次的暴力行为所造成的。
小燕和窦某2016年确立恋爱关系,2017年按照当地风俗举行了结婚仪式,同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2018年,两人在柘城县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婚后,小燕用父母给的陪嫁款开了一家服装店,面积为五十余平米,一层为店面,二层是库房兼休息室。目前,二层的窗户已经被封上了。
小燕形容自己身体里有一只气球,一开始对待工作和生活都是元气满满。可是没多久她和窦某的婚姻生活就亮起了红灯。小燕说,她在婚后遭遇了三次比较严重的家暴,导火索都是因为窦某赌博。
河南女子遭家暴跳楼事件调查
小燕回忆,2018年4月的一天晚上,窦某喝了很多酒,回来之后两人发生口角,窦某第一次对小燕动了手。
小燕:“当时也是打得挺狠的,包括说抓住我的头发把我狠狠甩在地上,我当时滚了有三四米远。还有就是用手用力捶我的后脑勺,还有就是踹我的肚子。”
在窦某的重拳之下,小燕被打倒在地。四月,柘城的天气乍暖还寒,脸贴在地砖上那冰冷的感觉令她记忆深刻。这也是小燕人生中第一次遭遇如此严重的暴力,她把自己的东西都搬回了娘家,决定和窦某离婚。不过在当时,小燕还没有“家暴”的概念,认为这是窦某酒后的一时冲动。过了一个多月,在窦某反复保证的情况下,他们和好了。
可是和好后没多久,两人再次陷入不断争吵的旋涡。家庭矛盾得不到解决,窦某只想用暴力让小燕闭嘴。
小燕:“我说你以后不要再打我了,你这是家暴,然后他说,你知道吗?每一次我一打你,你就立刻就闭嘴了。我当时就觉得这句话比他之前打我对我来说更有杀伤力。”
2019年8月7日,窦某的母亲在牌桌上找到窦某,并当场呵斥了他。窦某觉得母亲知道他在打牌是因为小燕告状,愤怒的情绪再次爆发。
小燕:“他就当着他妈的面在牌场直接就给我打电话,然后说我该死,说要回店里打死我。
【事发】丈夫突然闯入服装店 开始殴打妻子
窦某的施暴行为让小燕意识到他是一个情绪暴躁、无法控制自己的人。所以那天挂断电话后,小燕关上店门跑回了娘家,此后的几天她都没敢再去店里,外出一般都有家人陪伴。她还计划去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可最严重的一次伤害来得那么突然,让她猝不及防。
躲在娘家的那几天,窦某一直没有露面,小燕听说他去了郑州,所以在2019年8月13日那一天,小燕独自一人回到了服装店。当天下午1点多,窦某突然闯入服装店,开始殴打小燕。因为不是第一次遭受家暴,所以一开始小燕心里没有太多的恐惧,她将窦某的这种施暴称之为“目的性殴打”。
小燕:“我坐在沙发上,他已经狠狠地打过我一巴掌了,他又想要打我一巴掌,然后我就下意识地去躲避,他就停手了,然后同时他露出了非常得意、非常嚣张的笑容,所以我觉得他打我就是为了看到我恐惧的样子、我害怕他的样子,可能对于他心理上是一种满足。”
不仅如此,小燕总结三次家暴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拿走她的手机,限制她的行动能力。
小燕:“我有一次可以逃跑的机会,但是当时因为那个腰还有尾椎特别疼,当时我是几乎走不了路,走路非常缓慢。我想要跑的,因为我距离
那个门的距离是比他近的,比他近了
很多,但是因为我当时走不了路,他很快就把我追上,然后抓着我的头发把我从门口拖向吧台这里。”真正突破小燕心理防线、让她开始感觉到慌张和恐惧的,是窦某一记重拳打在她的眼眶时。那一刻,她觉得身体里的那只气球彻底炸开了。小燕的哭喊声惊动了隔壁店铺的李女士前来询问情况。
李女士回忆,当时他看到窦某神色如常,以为两个人只是发生了争吵,就离开了。但据小燕说,窦某转回头面对她时完全换了一副面孔。
小燕:“他在打我的时候表情非常凶狠,然后他走过去跟邻居说话的时候立马表情又变得非常温和,他说没事没事,我们过一会儿就把门打开,我们就出去了。”
监控显示,窦某拉上窗帘、锁上服装店唯一通往外界的那扇玻璃门,随后将小燕拖到了吧台后面。放心不下的李女士重新回到小燕的服装店门口向里张望,就在此时,小燕从二楼的窗口跳了下来。
记者:当时在跳的时候,看到他是什么反应或者你说什么了吗?
小燕: “当时就根本就容不得我去跟他说一些话,或者我要跳楼看他的反应,根本就来不及,当时就想到说我得活着出去,然后我才会从二楼跳下来。”
【结果】妻子鉴定为轻伤一级 丈夫涉嫌故意伤害罪
小燕从自己经营的服装店二层跳下后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诊断,她的身体有多处骨折与损伤,此后她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恢复治疗,同样让她备受折磨的还有她和窦某的离婚官司。 事发三天后,小燕接受了第一次来自警方的损伤程度鉴定。根据柘城县公安局物证鉴定室所做的第一份鉴
定书显示,经调查,小燕“左眼的伤
情为丈夫殴打所致,其余伤情为跳楼所致”。此次的鉴定意见为小燕“左眼部损伤构成轻微伤,盆骨骨折、椎体骨折构成轻伤一级”,对于此次鉴定意见小燕提出异议。2019年11月,根据柘城县公安局出具的鉴定意见通知书,此次认定小燕左眼部骨折损伤程度构成轻伤一级。窦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立案调查。
翻看这一份离婚判决书,记者发现,法院除了对最后一次家暴行为,也就是小燕提交了视频证据和伤情鉴定的那一次作出认定,对另外两次家暴并未认定。法官也表示,在审理涉及家暴的案件中,由于家暴的隐蔽性等原因,证据的认定一直属于难点。而在那扇紧闭的门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也只有当事双方才能说得清楚。
2019年1月25日,@宇芽YUYAMIKA在微博公布了一段视频,曝光了前男友家暴的种种行为,包括从电梯内将自己拖出去,踹怀孕前妻肚子,将手锁起来,扇耳光,抓头往墙上撞,甚至拿刀威胁要砍死前妻。宇芽自述这位前男友是一位画家,有出版过画册、影集,宇芽表示在网络上感觉对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于是与其交往,最初该男子多次强调自己不打女朋友,并通过多种形式对自己精神控制并洗脑。宇芽表示自己每一次被打后,都需要花一个星期的时间脸才会好。据悉,该男子有过三段婚史,前三任妻子都曾遭受过其严重家暴经历,不禁让人想起了童年噩梦《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宇芽是papi酱旗下公司美妆博主,此前曾凭模仿蒙娜丽莎妆容成名,目前拥有74万微博粉丝。昨日晚间,网络红人papi酱转发一条动态表示:"希望更多人可以远离悲剧。"并在后面加上了"面对家暴不再沉默"的相关话题。
来源:海峡网
[ 视频 | 宇芽:“挣脱”家暴旋涡 ]
博主宇芽自曝被前男友家暴
“我离不了婚,不敢离婚,那样他会变本加厉的打我,甚至杀了我。”
何娜(化名)是甘肃省某县城的一名公务员,已经被家暴了很多年,谈起家暴,她显得恐惧却又无奈。“我很害怕离婚,比起他对我的施暴,我更担忧离婚后将要面对的一切。”
健康时报记者在跟多位被家暴当事人采访后发现,这是许多被家暴人的心声,在婚姻存留期间,她们或者他们,长期遭受虐待,无声地忍受,当某一天,想改变现状逃离出家暴生活,却发现一切并没有她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无论是经济因素、个人性格、家庭因素还是法律法规保障等方面......在此过程中,她们中的许多人最终选择退缩和认命。不敢离婚的妻子“比起被打,更担忧离婚后的日子”。何娜(化名)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背井离乡来到离家乡不远处的另外一个县城工作,做人做事勤勤恳恳,即使每月两三千元的工资,何娜依旧珍惜眼前的工作和生活,直到她结婚、生子,开始遭受丈夫暗无天日的家暴。
被打三四年后的某一天,情绪低落、很想发泄的何娜找到北京百
恩律师事务律师于琦,向她倾诉了自己近些年来的遭遇。
“我这辈子可能注定是要在被家暴中生活了。”何娜告诉于琦,丈夫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一件小事都会成为丈夫打她的理由。信息回复得晚或未回复,没有第一时间接听电话等,丈夫就会怀疑她与单位男同事发生不正当关系,等不及回家的丈夫会早早在单位门口等候,上车后便开始一顿打骂。
随着施暴时间的延长,丈夫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从一开始谨慎选择人少的地点,变成后来在单位门口停车场打人。“我们那边有很多的树林荒地,刚开始他会我把带到荒郊野外施暴。“
何娜认为被同事知道自己被老公打是件很丢脸的事,每次被丈夫在单位外打时都很担心被路过的同事们看到,于是,在何娜的恳求下,丈夫改成了用烟头烫。不打就换成烟头烫,何娜的手上和胳膊上满是被烫伤的疤痕。
于琦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在受理的这么多起家暴案中,她的经历是唯一一个让我哭过的。”
听完何娜的遭遇后,于琦建议她立即与现任丈夫离婚,并拿到孩子的抚养权,然而却被何娜拒绝了。在她看来,自己是不敢离婚的,挣的工资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离婚后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该如何维系下去,经济问题成为了一个让她无法离开丈夫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娘家没人,没人帮我出头。”“我是不会辞职离开这个地方的,公务员这份工作是我要干一辈子的,但只要在这一天他就会找到我。”
没有人帮自己出头、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让她带着孩子远走高飞、不想放弃工作,辞不了职等原因使得何娜始终不敢迈出那一步,更没有勇气走出来。“如果有一天我想结束这一切,我会选择自杀。”这是何娜留给于琦的最后一句话,从那以后,便失去了她的消息。
花4年多时间准备离婚,最后一刻还是放弃了
逃离家暴比想象中难太多
被家暴的女性:
跟何娜一样,张丽(化名)同样在家暴面前,因为种种顾虑,而选择没有离婚。
“张丽与我联系的两年多时间期间,经历了2次起诉离婚,高额的代理律师费、起诉费都交了,一切准备就绪,但到最后一刻她还是放弃了。”于琦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在4年期间,张丽多次想要离婚,期间曾协议离婚,但忌惮丈夫的武力家暴,都放弃了。之后又开始走诉讼离婚,但由于种种顾虑,犹豫不决后最终还是没离成。
今年46岁的张丽(化名)是北京市一家外企的中层领导,年薪几十万,属于中高收入群体,张丽在38岁时嫁给了现任丈夫,夫妻俩都受过高等教育且都是北京人,至今婚姻已持续8年。在此期间内,张丽的老公不仅打老婆还打孩子,而理由有时仅仅因为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
每次施暴前,丈夫首先会没收张丽的手机,让她失去与外界沟通的机会,在被反锁的厕所或者厨房等封闭的空间内对张丽施加暴力,每次都会被打到流血。被家暴后,张丽会拍照片和录音取证,有一次在录音时被老公发现后,手机被重重摔到地上,经过修复,录音得以被保存下来。在7分钟的录音里,于琦听到了暴怒的丈夫对妻子不堪入耳的辱骂和张丽凄惨的求饶。
张丽的丈夫是一名公务员,出于个人名誉的考虑很害怕离婚。每次家暴后,丈夫都会写道歉信请求张丽的原谅。新婚初始的家暴道歉信中丈夫态度诚恳,认错态度好,向张丽表示自己很不想做这样的事,但是无法管控住自己的情绪。但近几年的道歉信里丈夫则开始推卸责任、找借口,并称“要是不惹我,我也不会打你。”
起初,张丽总是寄希望于丈夫可以改变,在心里咨询师的介入的2年中,张丽在准备离婚的同时还对丈夫抱有幻想。但丈夫不仅没有变化,反而更加的变本加厉,最终在心里咨询师的建议下张丽开始找到律师开始走离婚诉讼。在第一次起诉离婚期间,丈夫有近半年时间没
有对她实施过家暴,但过了这段时间后又会开始将拳头挥向了她。
看到张丽婚姻的不幸,家人都很支持她离婚,但她本人却始终摇摆不定,无法坚持起诉,有各种各样的顾虑,包括孩子、家庭等问题。张丽会频繁地向律师询问各种问题,每天活在离与不离的犹豫和纠结中。其中女儿的反对也是张丽没能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长期生活在被父亲打骂及目睹母亲被家暴坏境下的女儿,渐渐认为父亲的行为是对家庭的爱,并称母亲如果真的爱自己就不可以离婚,更不能报警让警察把爸爸带走。
“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离婚后,依旧难以摆脱施暴者
刘玲(化名),是一位在北京打拼的职业女强人,在外面事业有成的她却在家庭婚姻上“有难言的不堪”。不久前,在又一次被丈夫打后,刘玲下决心一定要离婚,即使放弃掉从前的一切,也要离婚。刘玲将此前的一切,房子、车、存款、孩子都给了男方,只求摆脱掉前夫。
原以为离婚成功便可以迎来新生活,然而刘玲的前夫依旧对她不依不饶。在前夫看来,刘玲主动提出了离婚,是对他人格极大的侮辱,即使得到了财产和孩子后,前夫对刘玲的骚扰和施暴仍未停止。“这辈子休想摆脱我,别以为离婚分给我财产和孩子后就会放过你,只要你一天不和我复婚,你就休想过上好日子。”此外,前夫还扬言,“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以伤害刘玲父母相威胁。在离婚后的一段时间内,刘玲的放弃和退让并没有让疯狂的丈夫有所收敛,并不断对刘玲及家人予以威胁、恐吓。
然而,经历过这些的刘玲却没有报警,“之前报过一次,但觉得这事警察解决不了,所以之后再也没报过。婚姻存续期间,警察更多的只会按家庭矛盾、家庭纠纷来处理,就算拘留几天,等放出来后他会加倍的报复和折磨我。”
事态愈演愈劣,直到有一天前夫来到刘玲的办公地点,以询问是否与男同事有染为由将其拖拽到一个封闭的空间内施暴。
反锁门、抢手机、关闭手机后便开始打,直到门外经过的路人感觉到异样后才将其救出,前后一共经历了25分钟。事后,刘玲被送到医院,诊断为多处软组织受伤,且面部眉骨骨折。刘玲报警后,警察将前夫带走,按刑事案件予以处理。
家庭暴力在法律上的定性很难
“家庭暴力在法律上的认定要远比我们想的要难。”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律师易轶告诉健康时报记者,目前,家庭暴力和家庭纠纷的认定界限是非常模糊的,再加上基层执法人员法律意识单薄,容易将夫妻之间的动手打人行为界定为家庭纠纷。
回忆起曾经受理过的一位被家暴女性,易轶感慨道,有时候家暴的受害者却被判为故意伤害罪。在一次经常性的家暴中,女方为了躲丈夫手中
的铁制按摩棒时,不慎将按摩棒上的铁片打到了男方中指与无名指处,导致男方手指筋腱断裂。即使受伤后,男方依旧对女方穷追不舍,将其踹到在地,直至邻居看到后报警。在此次家暴中,由于女方身体仅有些淤青并
无明显受伤,而男方手指跟腱断裂被判定为轻伤。最终法院判定,女方存在故意伤害行为,判决女方缓刑1年执行。
“认定家暴有两难:首先是家暴取证难,缺少有效的证据链,其次是家暴条件的认定难。”易轶介绍,家庭暴力的认定之所以非常难的原因是因为它通常是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受害者不可能提前做好准备,也不可能一边被打,一边取证,而且家庭暴力通常都发生在家中,更没有第三者可以在场证明,因此缺少有效的证据链。
法律上要认定为家庭暴力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经常性的暴力,并伴有持续性的伤害;第二,如果是发生偶然的暴力事件,这个暴力事件造成的伤害结果要达到轻微伤以上,而其他相互的或者偶发的、轻微性的暴力行为则更多会被认定为家庭纠纷。“在上述案件中,女方在家暴中的正当防卫行为是否可以认定为法律上的‘正当防卫’以及防卫是否过当等都是在家庭暴力案件中存在争议的问题,而且目前对于家暴中正当防卫的界定在很
多方面依旧是个空白”。易轶表示,很多时候,家庭暴力在报警后都会被警方当做家庭纠纷案件进行处理,长此以往,施暴者便会认为打人是家务事,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易轶表示,此前处理的多起家暴案件中,能够真正被认定为家庭暴力的案件仅占10%,而在这其中还必须得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 脱离施暴者是终结家庭暴力的唯一途径
鉴于上述现象,易轶建议,第一,有关部门将反家庭暴力法真正落实执
行好,加大各部门在反家暴事件中的参与力度;在法律层面,家庭暴力介入的及时性有待加以明确,希望未来在受害者报警后,警方可以将受害者带离施暴者,避免进一步遭受侵害;第二,家庭暴力普法有待加强,很多人对家暴庇护所,以及如何向家暴庇护所寻求帮助等这都是不了解的;第三,执法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才能保障在执法中的不缺位,对于执法不到位的现象也应在法律上对渎职的相关人员予以严惩。
“离开施暴者是解决家庭暴力唯一的途径。不要沉默、隐忍,或者对施暴者抱有任何幻想,而是应该在受家暴后第一时间报警,举证,收集尽可能多的家暴证据。”易轶表示,对于偏远地区、经济能力欠佳的女性可以主动向当地政府、妇联寻求帮助。
而关于个人在家暴中如何有效举证?易轶律师建议,首先要及时报警,留存报警记录,同时要求警方做出询问笔录来证明整个事件发生的经过;其次要拍下自己的全身照,保存受伤的照片,如果暴力事件经常性发生,还需要再家中安装摄像头,方便到时候法院在事后调取监控来证明家暴的事实;最后,还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禁止对方进一步的侵害行为,甚至可以让他搬出这个住所。
“对于离婚后担心丈夫报复,后续会有过激行为的女性可以专门去社区的居委会和派出所备案,其次断绝和施暴者的一切来往以及不泄漏行踪信息,不要单独出行,并告诉身旁的亲戚朋友引起他们的警觉和警惕,一旦发现受害者有尾随跟踪行为的话建议立刻报警。”易轶说道。
那么多家暴,有多少被我们看见?
我们,为什么阻止不了家庭暴力?
来源:健康时报网
?
[ 视频 | 为什么她们不呼救,不逃跑? ]
沉默or呼救
“家丑”or“公害”
视而不见or伸出援手
律师李莹:《反家暴法》施行五年,面临适用率低等问题
澎湃新闻:《反家暴法》已实施5周年,您觉得在目前司法实践中它的实际适用效果如何?
李莹:在涉家暴婚姻家事案件中,《反家暴法》的引用率和适用率实际上不高,这点让我很意外。
此前,我们源众中心以中国裁判文书网为主要数据库,对2016年3月1日《反家暴法》正式实施之日到2021年2月底期间,某市各级法院公开的判决进行了检索,得到320份涉家庭暴力案件判决书,并对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显示,在320份涉家暴案件的判决中,以《反家暴法》为法律依据的仅为个位数,比例很低。此外,仅从这些案件结果看,似乎《反家暴法》并没能给涉家暴案件受害人带来更为有利的裁判结果。
我个人认为这与《反家暴法》的学习培训及宣传不够有关,对家庭暴力的认识以及敏感度仍不够。从总体来讲,家庭暴力作为一个社会议题的热度比以前要高很多,但是在司法审判实践当中的关注度还是不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的救济机制,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制度。
澎湃新闻:《反家暴法》适用率低,与这部法律本身的完备程度有关吗?
李莹:《反家暴法》固然存在还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就像我们刚刚谈到的,它是结合家庭暴力的特殊性做出的专门性规定,我认为它目前的相关规定和基本制度都是相对完备的,在总体理念上也是比较先进的。徒法不足以自行,在我们提倡完善法规的同时,同样重要的是如何执行法规的问题。
澎湃新闻:据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蒋月做过的研究,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社会认知度和核准率较低,您怎么看?
李莹:在反家暴法当中,人身安全保护令作为一个处置机制,对家暴受害人的救济机制,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制度。根据《反家暴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具备的条件有三:明确的被申请人、具体的请求和有面临家暴现实危险的情形。那么受害人并不是只有遭遇了家暴才可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在面临家暴、存在现实危险性的情况下同样也可以申请保护令,可见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主要的目就是保护当事人,所以它的申请及签发门槛应该是很低的。
但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我发现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签发门槛比较高,在核发保护令时会要求当事人提供充分的家暴证据,而家暴行为普遍存在举证难的问题,这便直接导致了保护令申请难,也影响了签发率。
我认为最高法应该就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及诉讼中涉家暴案件的证据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应降低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证明标准,以充分发挥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的预防和保障人身安全作用。
来源:澎湃新闻
那些目睹爸爸打妈妈的孩子
他们长大会怎么样?
一个小男孩抱着一只黄鸭子玩具回家,他还没进门就听见爸爸的怒吼声。推开门后,惊恐地看到整张脸发红的爸爸,拎起酒瓶砸在妈妈脸上,绿色的玻璃瓶在跟妈妈的脸撞击时破裂,他看见妈妈身子晃了晃,就像路边被风摇晃的小树,没倒,但妈妈刺耳的尖叫声让他浑身起鸡皮疙瘩……玻璃碎片刺进了妈妈的脸,渗出的血沿着脸,流到下巴,再流到地上。那一瞬间,他紧紧拽着手里的黄鸭子玩具,似乎喘不过气来。他清晰地记得,他当天刚过完4岁生日。
30年后,当年的小男孩长大,他说自己有种“怪病”——每次看到酒瓶,就想拎起来砸在别人脸上的冲动。甚至有一次,他在看到自己的新生儿子喝奶安静地睡着后,冷不防看到老父亲在饭桌上喝了一半的酒瓶,突然就想拎起来……虽然这种冲动转瞬即逝,但他却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那可是他刚初生的还没几天的儿子!当一个年幼的孩子经常目睹家暴,这个孩子会有心理阴影。
那些长期目睹家暴的孩子,最明显的,他们会在下面三方面有缺陷:
1、孩子的专注力差,那些小时候有家暴经历的人,小脑普遍比同龄人小。小脑有什么功能呢?跟一个人的注意力、语言等认知功能相关,也与情绪调控有关。
2、孩子的情绪自控力差,感情不好的父母,孩子的成长容易进入“快策略”。啥是“快策略”?见到曲奇饼干,你别奢望他们能等待15分钟,早恋早育也常常是这些孩子的宿命,情绪自控力差更是很常见。
3、孩子容易有攻击和暴力行为,波士顿精神病学家Bessel van der Kolk说,童年时期孩子经常目睹暴力,由于他们经常处于高压状态,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随时反击的行为模式。简言之,孩子经常目睹家庭暴力,他们的孩子也轻易地学会暴力。
为啥会这样?家暴行为一般是情绪冲动行为,就像右利手的人用右手吃饭那样“习惯”,当他们专注于做一些不太习惯的行为,反而提高了自控力,能帮助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所以,那些经常忍不住家暴的爸爸们,建议他们经常做一些困难和不习惯的事情,或参加健康的需要专注力的运动,比如徒手攀岩、极地登山,甚至是乒乓球运动,都有助于家庭和谐。
对家暴说“NO”
【视频】以暴制暴,使不得
【 视频 】| 教你反家暴
拨打110,12338
聚 焦
FOCUS
生活
新冠变异病毒来了3900种变异基因,77国备受冲击
新冠疫情没走,变异病毒就来了。作为新冠病毒家族中传播速度更快、致死率更高的一种,变异病毒从发现到输入内地,再到引发聚集性疫情,分别只用时1天和1个月。至今,新冠病毒已有超过3900种基因型,有的传播速度更快,有的致死率更高,还有的或使疫苗减效甚至失效。它们正在全球至少77个国家和地区快速传播。在新冠累计确诊病例破亿的当下,频繁发生的病毒变异事件,无疑将为人类抗疫前景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刚开始不久的这一年里,我们还能盼来疫情终结的那天吗?
| 英国变异:致死率可提高30%
进入2021年,关于变异病毒的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2021年1月1日,元旦当天,上海首次通报了一例
英国变异病毒B.1.1.7的输入病例。此后,广东、山东、北京、天津也陆续发现英国变异病毒的存在。根据序列追网站PANGO lineages的统计数据,截至发稿前,全球已有73个国家检出了英国新冠病毒变种。该变异病毒最早在2020年12月14日由英国政府通报。当时初步流行病学分析表明,病毒的传播能力增强,但导致疾病的严重程度没有变化。然而,1月22日,英国首相约翰逊又对媒体表示,变异病毒可能导致新冠肺炎致死率提高。英国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补充指出,近期研究表明,该变异病毒传播速度加快了30%到70%,致死率可能增加了30%。他举例称,如果对所有核酸阳性患者进行分析,每1000名感染变异病毒的60岁患者中,会有13-14人死亡,但变异前,死亡数字仅有10人左右。
但瓦兰斯同时也强调,目前数据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需要更多研究进一步确定。“暂时的几例病例还不能说明很大的问题,还是要等更多临床证据才能够分辨清楚。”国内一不愿具名的免疫学专家也有类似判断。目前,英国变异病毒在内地的传播链已经中断。自1月20日,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北京市大兴区2名本地确诊病例均感染该变异病毒起,截至1月28日24时,该起局部聚集性疫情已涉及32例核酸检测呈阳性病例。经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中23例病例阳性标本结果高度同源,均为同一传播链所致。虽然国内几起输入性病例尚未造成严重的聚集性疫情,但前述专家认为,变异病毒依然有增加感染人数的风险。面对英国变异病毒,缺乏动物防控措施可能是漏洞之一。2020年7月31日,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病原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主任周育森(已故)等学者在《科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指出,一组或增加毒力的适应性突变中,N501Y突变可大大增加受体亲和力,能使本来不感染小鼠的新冠病毒毒株变得能够感染。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变异病毒中就存在这一突变。前述免疫专家认为,这提示英国变异病毒或具有感染动
物交叉感染的现象,宠物和流浪动物都存在潜在风险。2020年8月,丹麦发现的“cluster 5”新冠变异病毒被发现可以经由人类传染给水貂,再回传给人类。此后,丹麦政府决定扑杀境内1000余个养殖场的1700余万只水貂。目前,相关变异病毒未再广泛传播。“去年武汉疫情暴发时,就有很多专家认为(病毒)是经野生动物传人的,但我们后来的防控主要是针对人而非动物,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前述专家建议,内地应普及对宠物进行核酸检测,并在有新冠疫情发生的地区对部分流浪动物进行核酸检测。“有些动物还需要抽血检测抗体,看看是不是动物带来的新冠病毒。”专家说。
| 南非变异:或致现有疫苗减效
不止英国,新冠病毒变异正在世界各地发生。2020年12月18日,南非宣布发现另一种变异新冠病毒501Y.V2。据PANGO lineages统计,已有31个国家报告该病毒存在。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公室主任莫提警告称,受变异病毒传播影响,非洲新冠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正在快速增加。仅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月25日期间,非洲新冠感染率就比前一个月上升了50%,死亡人数增加两倍之多。2021年1月15日,丹麦奥尔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该国所有新冠病例病毒样本进行筛查,以确认是否有人感染英国变异病毒。与此同时,有关该病毒或致新冠疫苗减效或失效的多项研究,也将它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如1月19日,美国国家传染病研究所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指出,南非变异病毒可能导致基于刺突蛋白的新冠疫苗免疫效果下降。
“像辉瑞、莫德纳或阿斯利康(研发)的新冠疫苗都只是针对S蛋白或者S蛋白当中的一个部分,更容易被变异的病毒逃脱。”专家说。不过,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成员卢洪洲表示,目前疫苗的技术路线已经成熟,即使疫苗失效,重新研发的速度会很快,因为无需过分担心。
| 学会接受与新冠共存的未来
如今,更多新冠变异病毒正在出现。1月中旬,美国发现第三种本土变异病毒,巴西则在亚马逊州发现了新的变异病毒P.1。已经有9个国家报告发现巴西变异病毒。华盛顿大学卫生统计评估研究所对美国疫情走势的模型预测显示,若新冠病毒在美广泛传播,且接种了新冠疫苗的人群流动性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最坏情况到5月1日,全美新冠死亡病例或将高达65.4万例。变异病毒相关报道的增加也引发了公众担忧。对此,前述专家解释称,北半球进入冬季,感染者数量增加,变异病毒出现的机会就更大一些。同时由于媒体报道的聚焦,也
让病毒变异问题看起来更 多,“但病毒变异是一直存
在的。”世卫组织曾明确表
示,病毒变异是正常现象,
且传播范围越广,发生变异
的几率就越大。
据病毒变异追踪平台NextsTrain统计,截至2021年1月,全球已经有3931种新冠病毒基因型被发现,其中绝大部分未被报道,也没对全球疫情走势产生显著影响。病毒变异本质上是病毒的基因序列在复制过程中出现错误,出错的部位将决定病毒变化的方向。如病毒S蛋白变异,受体就会改变,可能造成病毒于宿主细胞的亲和力改变,导致感染能力增加或感染宿主细胞种类变化,改变病毒致病能力,也可能使现有疫苗失效。病毒复制相关的序列发生改变,则可能导致病毒复制速度加快。而若改变病毒毒力相关基因,病人的症状则可能更严重。好在,目前大部分突变对新冠病毒的毒力暂无显著影响。“病毒变异就像摸彩票一样,不知道它会变异出来什么,只能变异出来以后我们再去研究它”。
前述免疫专家认为,面对病毒变异,除了严密防控,密切跟踪病毒外,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世卫组织也很重视病毒的监测工作。早在1月14日,世卫组织就呼吁全球进一步开展新冠病毒基因组测序和数据共享工作,加强科学合作,解决重大未知问题。如今,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多样的变异也为人类抗疫带来更多不确定性。“我们可能永远也战胜不了(新冠病毒)。”该专家称,除自然消失的SARS和MERS外,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冠状病毒被我们打败,新冠病毒可能也不例外,最终或将以普通感冒病毒的形式与人类共存。“早晚得接受,新冠成为我们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来源:凤凰周刊
FEAT URE
小时代,大人物
你尽管发声,世界可以听得到
特写
脱贫路上铸丰碑 大山深处创一流
——“时代楷模”张桂梅
“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她的故事,值得你讲给孩子听。”这是2月17日,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感动中国组委会对张桂梅的颁奖词。
在云南省华坪县,张桂梅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张桂梅,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长。她常说:“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她教会了大山里的女孩用知识改变命运,她用教育扶贫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
张桂梅年轻时也是个爱美的姑娘,她与丈夫在大理的一所中学幸福地工作、生活。还未等到张桂梅怀孕生子,她的丈夫便因癌症去世。为逃离伤心地,她申请调到了边远的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然而就在第二年,张桂梅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需要立即住院治疗。为了给丈夫治病,张桂梅的全部积蓄已经花完,根本没有钱为自己治病。当时的她想要放弃治疗,听天由命。但是学校的教职工和华坪的乡亲们不同意,他们得知消息后纷纷给张桂梅捐款。看着大家5块、10块地给自己凑钱,张桂梅眼泪抑制不住地往下流,因为她知道很多家长给孩子交学费的钱都是钢镚和角票。无数人的关心和温暖点燃了张桂梅的斗志和热情:“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救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用自己的生命来报答这片热土,报答父老乡亲们!”
病好后,张桂梅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教学工作上,对每一个学生都十分关心。渐渐地 ,她发现学校里几乎每个班都是男生多女生少,“一些女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很多贫困家庭的女孩早早辍学,或帮父母种地,或外出打工,甚至早早嫁人换取彩礼。“家访中我了解到,这些女孩子其实是非常想读书的,但是她们贫困的家庭和父母落后的思想却不给她们读书的机会。”张桂梅说,“如果她们有一个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母亲,她们就不会辍学,如果这些女孩子辍学了,很可能将来她们的孩子还会重复她们的命运。当时我就想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我想让这些贫困家庭的女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彻底阻断贫困在低素质母亲与低素质孩子间的恶性循环。”
从此,张桂梅开始为这所理想中的学校奔走呼吁。凭她一己之力创办一所女子高中,而且还是全免费,责任之大,困难之多,让人难以想象。身边的人都婉言劝她放弃,可她却信心满满地说:“我知道困难肯定很多,贫困女孩的教育问题不解决,全面小康就没望。
这件事就算再苦再难,我也要做!”
2008年9月,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界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终于建成,张桂梅被任命为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党员要守住这块教育扶贫的阵地”
华坪女高刚建成时,只有一栋孤单的教学楼,没有围墙、没有宿舍、没有食堂,也没有厕所,更没有保安。为了学生的安全,每天晚上张桂梅带着女教师住进由教室改成的学生宿舍陪着学生过夜,男教师则在楼梯间用砖头和木板搭建起简易的床铺,轮流值守。由于条件非常艰苦,当时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生中也有6名提出转学。社会各界开始质疑学校能否办得下去,校园内也人心惶惶,教师们担心万一哪天学校办不下去了,又该何去何从。
张桂梅坚定地鼓励大家:“我们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战争年代只要党员在,阵地就会在,今天只要我们在,就会守住这块教育扶贫的阵地。”在张桂梅的带领和感召下,女高的教师们教书育人的信念坚定了,
战胜困难的决心增强了,心齐了,队伍稳了,精气神迸发出来了。
为了让到女高读书的孩子不再辍学,也为了让更多女孩子走进女高读书,张桂梅经常进行家访。前些年,许多村寨还没有完全通公路,往往走访一家就要走好几个小时的山路,严重的类风湿、骨质疏松、肺病和过度劳累导致张桂梅几次晕倒在路上。
有一次,张桂梅和同事一起去家访的途中,下起了大雨,一打听要家访的那个孩子的住址,还需要翻山过河走两个多小时才能到。望着眼前雨帘中的高山和泥泞的土路,同事劝她别去了,但张桂梅转身就向指路人手
指的方向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去。过河
时她摔了一跤,同事问她摔伤没有,她说没事。直到几天后,同事发现咳嗽不停的她脸色不对劲,强制送她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她右侧第七、第八根肋骨断裂,肺部也感染了。看着检查结果,在场的人都哭了。
长年累月的工作,使张桂梅身体每况愈下,每天都要吃大量的药。现在的她上下楼梯都要扶着扶手一点一点挪动,因为稍微用力就可能碰到胳膊上的包块骨刺。病痛已经让她无法继续站在讲台上授课,但她仍然每天早晨5点准时起床,挨个摁亮楼道里的灯,提着喇叭喊学生们晨读,晚上12点检查完所有的教室后她才休息。
“为多救助一个不幸的孩子我怎么做都值”
从2001年3月起,张桂梅一边当教师,一边义务当上了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这些孤儿年龄从2岁到12岁不等,院子里经常哭声一片,搅得左邻右舍都睡不着觉。张桂梅只能抱着孩子满院子走。一些孩子不会上卫生间,经常弄得床上、裤子里都是大小便,她和工作人员就不停地擦洗。一些孩子体质弱常生病,为此她就常在医院和学校之间来回奔波。“想想那个时候,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回忆往事,张桂梅很是感叹。
后来,儿童之家的经费越来越短缺。“孩子们的吃喝拉撒开支越来越大,我这个义务院长应该怎么办呢?”为了贴补经费,张桂梅带着孩子帮附近的店铺卖过鞋,也卖过花,还把慈善机构捐给孩子们的玩具变卖成了钱用来交学费。2003年至2007年的寒暑假,张桂梅到昆明走街串巷地搞募捐,见人就发资料,她被人吐过口水,被人辱骂过,募捐到的钱却屈指可数。对此,她毫不在意:“能多救助一个就多救助一个,为了能多救助一个不幸的孩子,我怎么做都值!”
张桂梅吃穿用都很简朴,多年以来,她把节省下来的工资、奖金共计100多万元,都用来捐助教育和儿童福利事业。为了给寒冬腊月里发高烧的男生保暖,她把丈夫留下来的珍贵的毛背心送给了他;为了省下钱来资助学生,她戒掉了肉食,常年吃素;为了回报和她并肩作战的女高教师们,她把数年来领取的劳模慰问金全部用作教师们的教学奖励金,可她自己却连一袋牛奶都舍不得喝。
2007年,张桂梅要到北京参加党的十七大,华坪县委县政府的领导看到张桂梅衣着朴素,特意拨了几千块钱给张桂梅,让她去购置一套正装用于参会,并叮嘱她把剩下的钱带在身上,路上也方便些。看着儿童之家简陋的办公环境,她想都没想,就把这笔钱“挪用”给儿童之家买了一台电脑。
钱花完了,参会的正装却没了着落。其实张桂梅也觉得穿着自己那些旧衣服参会不妥,便花了200元钱买了一件西装上衣,搭着一条平时常穿的牛仔裤便进京了。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张桂梅匆匆赶往会场,同行的一个人压低声音对她说:“你摸摸你的裤子。”张桂梅觉得很奇怪,伸手往后一摸,顿时羞得满脸通红。牛仔裤不知什么时候破了两个洞,而她那件西装上衣太短,没遮住。她感到很害羞,自己平时穿的裤子,不知啥时已经破了,而且早不破晚不破,偏偏在这么重要的场合让自己出糗。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张桂梅坐着轮椅接受表彰时所穿的外套和几天前在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穿的是同一件。一件外套参加几场盛典,没有人觉得她很穷,反而觉得她是那么富有。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编写人员
曹瑀洁 王潇潇
胡星语 胡梓涵
章 颖 陈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