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核心纽带2023年下半年刊

其他分类其他2024-03-14
339

本期导读

核能造福社会 合力成就梦想
淋巴瘤概述
我国放射性药物研发现状及发展
钇[90Y]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在各期肝癌中的应用
天然核素及药物部的“前世今生”

04

2023年下半年刊
NRT-004 总第四期

核心纽带

主办:成都纽瑞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核心纽带》编辑部
总编:蔡继鸣
主编:邓颖
副主编:聂莎
责任编辑:唐旭
特约通讯员:
白冰 胡国健 李欢 李浏旻  李煜涵 路静 王季罗显进  王睿  卢政全 冉露露 谭邦龙 汤秋凌 吴洁 李雪  周磊 朱傲 朱远丹  陈宋安 邓博文  贺小珂 利鹏   孟洁瑶 王雪忆  许亚菲  雍杏韵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目录

contents

04 刊首语

核能造福社会 合力成就梦想
                 ——致纽瑞特全体员工及家属的一封家书

06 大事纵览

2023年下半年度企业大事记

10 科研前线

淋巴瘤概述
我国放射性药物研发现状及发展
钇[90Y]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在各期肝癌中的应用

天然核素及药物部的“前世今生”

27 团队建设

冰雪与熔岩
《第四级病毒》读后感

32 文海拾贝

2022年下半年员工活动集锦

40 活动风采

核能造福社会 合力成就梦想

岁聿云暮,转眼新年。满载汗水与辛勤付出的2023年已悄然过去,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2024年阔步而来。值此甲辰龙年来临之际,谨以一封家书,向一直以来踏实求进、艰苦奋斗的纽瑞特员工及默默支持和奉献的员工家属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和美好的祝福!
纽瑞特成立于2016年,今年是我们创新创业的第8个年头,核心团队基本形成,核素产品初见成效,核药创新渐入佳境,全球布局陆续展开。
过去8年,我们遭遇过融资困境,经历了法律风险,突破了科研瓶颈。我们一路学习与求索,确定了“突破核素瓶颈筑牢压舱石,聚焦放药前沿立稳顶梁柱”的发展思路,着力实现医用同位素原料可靠供应,创新临床疗效突出、可及和可负担的放射性药物惠及国内外患者。
2023年,是“后疫情时代”元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经济环境,我们团结合作、锐意创新,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
这一年,全球首例钇[90Y]炭微球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和原发性肝癌介入手术成功实施,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广大癌症肿瘤患者带来生命的福音。
这一年,一类新药钇[90Y]炭微球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试验获得批准,多肽偶联核素创新药物启动临床前安全评价工作,自主知识产权的锗[68Ge]/镓[68Ga]发生器项目完成研发并实现国产化生产与销售。
这一年,夹江生产基地项目和加速器及同位素药物产业化项目顺利奠基启动,多条产线的改造升级和建设安装,为促进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及促成科研成果转化打下坚实基础。
这一年,四川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莅临纽瑞特调研,肯定纽瑞特作为“专精特新”企业在科研创新方面的积极实践,鼓励纽瑞特为医用核素和放药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奋力成为放

——致纽瑞特全体员工及家属的一封家书

这一年,总部园区企业文化主基石启幕,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先生为主基石题写“核能造福社会”,展现公司立足于“核”、创新于“药”的发展宗旨和心怀社会、造福人类的企业使命。拼搏的汗水中折射着梦想的光芒,奋斗的岁月里彰显着人生的意义。纽瑞特的发展与成绩离不开全体纽瑞特员工和家属——至亲至爱的家人们的辛勤付出和在背后无怨无悔的支持助力,你们将“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的奋进共识转化成纽瑞特“合力成就梦想”的创业基调。
你们是纽瑞特的骄傲,纽瑞特以你们为荣!
回首可赞,奋斗之姿历历在目;奔赴前程,来日发展更值期许。2024年,将是纽瑞特发展中最关键的一年,我们将按照既定的发展思路,持续推进临床试验研究,加大创新核素及药物力度,完成主要工程项目建设,全力争取市场销售取得新的突破。
一封家书,纸短情长,难抒衷肠。面对未知的挑战和困难,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攻坚克难的信心、奋斗的干劲,继续携手并肩,踏歌逐梦,在埋头苦干中积聚实力,在积极进取中开拓新局!
盏祝此年,贺迎此间。诚心祝愿各位员工和家属们,新年快乐,身体安康,祉猷并茂,顺遂无虞!

亲爱的纽瑞特员工和家属们:

药行业的领军企业。

刊首语

大事纵览

01

年下半年度企业大事记

全球首例钇[90Y]炭微球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手术顺利完成

8月8日,全球首例采用钇[90Y]炭微球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手术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成功实施。 此次手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介入诊疗中心主任滕皋军院士带领介入团队完成,是继全球首例采用钇[90Y]炭微球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介入手术后的又一重大突破创新。
手术中使用的钇[90Y]炭微球注射液是纽瑞特历时六年自主研发的放射性治疗药物,已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具备比活度高、无需反应堆中子活化、均质性好、给药过程可视化程度好、易于注射且供货周期短等特点。本例是本药品第二适应症的首例入组治疗,该适应症于2022年11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临床试验(受理号:CXHL 2200621),第一个适应症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试验已于2023年3月全面开展。
接下来,随着成都纽瑞特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临床试验经验的持续积累,各项临床试验工作将加速进行,更多的核素供应难题也将被攻克解决。纽瑞特将在保证现有临床工作进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其他种类疾病的治疗研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努力促进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和利用!

2
0
2
3

大事纵览

成都纽瑞特与中核资源、中核湖南矿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9月6日,成都纽瑞特与中核资源、中核湖南矿业在湘核新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宣布三方在独居石除放渣资源再利用领域达成战略合作。

本次签约标志着成都纽瑞特与中核资源、中核湖南矿业三方企业的精准合作迈入新阶段,三方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创新共建”的原则,以利国利民为己任,以实现尾(废)渣资源化、减量化、减害化为目标,积极促进实现战略、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川大学“纽瑞特-芳华奖学金”举行第一期颁奖仪式

10月7日,由中国放射化学家柴之芳院士提议设立,纽瑞特资助的四川大学“纽瑞特-芳华奖学金”在成都举行第一期颁奖仪式。

放射化学是同位素及放射性药物创新研发和产业化的学科基础,纽瑞特希望通过“纽瑞特-芳华奖学金”,对放射化学优秀学生进行激励,为放射化学学科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首届椰海论坛——医用同位素自主可控论坛在三亚圆满召开

11月7日,由中国核学会、国家医用同位素产业联盟、海南省三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椰海论坛——医用同位素自主可控论坛”在三亚市圆满召开。

公司总经理蔡继鸣研究员、天然核素及药物部经理赵小生工程师分别在分论坛上作了《临床急需医用同位素研发与国产化——以纽瑞特视角:从仿制到创新》和《钇[90Y]炭微球注射液的研制与开发》的报告,深入介绍了纽瑞特医用同位素及药物的阶段性成果。
本次论坛的举行,对促进我国医用同位素及药物的产业发展,对推动我国医用同位素的“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义。

11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先生题写的“核能造福社会”企业文化基石揭幕仪式在成都纽瑞特总部园区顺利举行。

未来,纽瑞特将继续立足于“核”、创新于“药”,牢记“核能造福社会”的企业文化核心要义,力争早日实现为生命护航、为社会造福的美好愿景!

成都纽瑞特企业文化主基石揭幕

02

科研前线

淋巴瘤概述

◎ 文/大分子配体及核药部  胡国健

淋巴瘤(Lymphoma)是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一种免疫恶性实体瘤 ,传统上,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明显的特征性细胞将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10%)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90%)[1]。里德-斯泰伯格氏(Reed-Sternberg)细胞的存在是霍奇金淋巴瘤的特征,这些细胞在骨髓涂片中一般为15-45μm的多核巨型组织细胞,通常有一个或两个以上胞核。非霍奇金淋巴瘤没有明显的特征细胞,其来源可以是B细胞或T细胞,并且可以在淋巴结以外的其他器官中产生。但无论是霍奇金淋巴瘤还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在临床上,判断一个淋巴瘤是惰性还是侵袭性更为重要[2]。惰性淋巴瘤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在临床治疗上具有如下特点:①危害小但治疗周期长,对化疗不敏感;②治疗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治疗;③随着时间推移或在某些因素影响下,会朝着侵袭性演变,称为“里克特氏转化”;而侵袭性淋巴瘤正好相反,其危害大且以治疗为目的[2]

图1:淋巴瘤分类的演变[6]

1.患病因素和症状体征

淋巴瘤的患病因素复杂繁多,职业暴露(除草剂,杀虫剂),微生物感染(幽门螺杆菌,博尔格道夫氏疏螺旋体,鹦鹉热衣原体,空肠弯曲杆菌等),病毒感染(人类T细胞嗜淋巴细胞病毒),

科研前线

个人心理状态,是否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遗传等因素,在淋巴瘤的发生过程中都起到了一定作用[2-3]

淋巴瘤的临床症状通常为发热,盗汗,瘙痒,疲劳以及意外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脾肿大[2-4],不过也有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表现为持续性无痛性淋巴结病变[5]

2.人群患病特点

淋巴瘤作为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总体癌症发病中已位居第八,我国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8.3%。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欧美常见的癌症,多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低级别B细胞淋巴瘤在高收入地区的发病率高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区。相比之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区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高于高收入地区,男性和女性的病例数量大致相同[1,3]
人类1型T细胞淋巴病毒感染相关的成人T细胞淋巴瘤在东亚地区更常见,而滤泡淋巴瘤在西欧和北美更为常见。相比之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在世界范围内较为常见[1]
非霍奇金淋巴瘤在儿童、青少年和青年成年人(AYA)之间有较明显的差异,儿童多为伯基特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滤泡淋巴瘤则随年龄增长而多见。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效果一般优于成人,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包括心理社会因素,患者因素,以及肿瘤生物学和治疗的差异[7]

图2:英国按年龄和性别分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4]

图3: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类型的相对发病率[4]

3.诊断

淋巴瘤可以通过组织活检来进行诊断,组织活检包括细针抽吸、核心活检、切口活检和切除活检。切除活检是诊断淋巴瘤的首选方案,因为它允许检查整个淋巴结构。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在疾病发生最剧烈的身体部位获得组织。通过PET/ CT (CT)扫描来测量氟脱氧葡萄糖摄取,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指标,他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淋巴瘤的生物活性[2,4]

4.治疗

4.1非霍奇金淋巴瘤
4.1.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胃肠道是最常见的患病部位,不治疗情况下,存活率低[2]。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的一线方案为R-CHOP,它由5种不同的药物组成:(R)利妥昔单抗,(C)环磷酰胺,(H)多柔比星,(O)长春新碱,(P)泼尼松龙[8]。环磷酰胺在肝脏中转化为相应的代谢产物后,与癌细胞结合并干扰其DNA。这种干扰可以防止癌细胞分裂,从而阻止肿瘤生长;多柔比星是一种酶阻断剂。多柔比星可以阻断癌细胞扩散所依赖的拓扑异构酶2来减缓或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长春新碱可以阻止细胞分裂,从而减缓或阻止肿瘤的生长;利妥

昔单抗是一种靶向药物,可以与癌细胞表面的CD20相结合,引导自身免疫系统去攻击癌细胞,使癌细胞被杀死或死亡;泼尼松龙是一种糖皮质激素。有助于 减少肿瘤周围的肿胀,对抗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恶心等副作用。当一线方案无效或者患者反复复发时,可以启动二线治疗方案,比如R-ICE((R)利妥昔单抗,(I)异磺胺,(C)卡铂,(E)依托泊苷)等这种大剂量化疗以及自体干细胞移植的联合方法[2-4],从而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4.1.2滤泡性淋巴瘤(FL)
滤泡性淋巴瘤时惰性的B细胞淋巴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转化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9]
对于局限于1个淋巴结区域的局限性滤泡性淋巴瘤,放疗可作为唯一的治疗方式,若身体的几个部位都涉及滤泡性淋巴瘤,则需要全身治疗,目前比较流行的疗法是利妥昔单抗-苯达莫司汀[2,10]
4.1.3伯基特淋巴瘤(BL)
与Epstein-Barr病毒相关的伯基特淋巴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9],在非洲部分地区具有地方性,在世界各地也有零星发生。
伯基特淋淋巴瘤的化疗给药原则包括维持高剂量强度和使用交替的非交叉耐药方案,以防止耐药性的出现。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的风险,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有助于降低这种风险[1,2]
4.1.4T细胞淋巴瘤
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多样的淋巴瘤,只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0%[11],而B细胞淋巴瘤占90%。直到最近几年,T细胞淋巴瘤的亚型才更加全面。然而,最常见的T细胞淋巴瘤仍然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 [2]

目前T细胞淋巴瘤的最佳治疗方法仍不确定。皮肤t细胞淋巴瘤通常采用局部治疗,而PTCL通常采用联合化疗,并在缓解期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3]。目前还没有任何方案证明优于CHOP化疗,对于复发性疾病的患者,已经批准了许多治疗药物。这些药物包括普拉曲嗪、罗米平和贝利诺司他。大约25% - 30%的患者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受益,而且在一些患者中,疗效持久[5]

4.2 霍奇金淋巴瘤
典型的霍奇金淋巴瘤是侵袭性淋巴瘤,占总病例的95%[2]。美国和大多数其他国家的治疗方案主要是ABVD(阿霉素、博莱霉素、长春碱和达卡巴嗪)。而在德国,目前比较流行的是BEACOPP方案(博莱霉素、依托泊苷、阿霉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丙卡嗪、强的松) [12]。此外常用的治疗方案方案还包括Stanford V(阿霉素,长春碱,氯胺嘧啶,长春新碱,博莱霉素,依托泊苷,泼尼松)[13]。在这些治疗方案中,BEACOPP的治疗效果比其他两个稍好,但副作用也更大,包括继发性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展[2]
5.展望
目前淋巴瘤的常规疗法仍以化疗为主,联合用药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案,但随着CAR-T细胞免疫疗法[14],ADC药物和RDC药物的兴起,它们也开始参与到对抗淋巴癌的战争中,并得到超过预期的效果[10],当然,由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容小视,寻找新的更有疗效且副作用更小的治疗方案仍是目前的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Shankland KR, Armitage JO, Hancock BW. Non-Hodgkin lymphoma. Lancet. 2012 Sep 1;380(9844):848-57.
[2]Mugnaini EN, Ghosh N. Lymphoma. Prim Care. 2016 Dec;43(4):661-675.
[3]Armitage JO, Gascoyne RD, Lunning MA, Cavalli F. Non-Hodgkin lymphoma. Lancet. 2017 Jul 15;390(10091):298-310.
[4] Bowzyk Al-Naeeb A, Ajithkumar T, Behan S, Hodson DJ. Non-Hodgkin lymphoma. BMJ. 2018 Aug 22;362:k3204.
[5]Ansell SM. Non-Hodgkin Lymphom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ayo Clin Proc. 2015 Aug;90(8):1152-63.
[6] Jaffe E, Arber D, Campo E, et al. Hematopathology. Philadelphia, PA:Elsevier; 2017.

[7] Sandlund JT, Martin MG. Non-Hodgkin lymphoma across the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and young adult age spectrum. Hematology Am Soc Hematol Educ Program. 2016 Dec 2;2016(1):589-597.
[8] Coiffier B, Lepage E, Briere J, et al.. CHOP chemotherapy plus rituximab compared with CHOP alon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B-cell lymphoma. N Engl J Med. 2002 Jan 24;346(4):235-42.
[9] Jiang M, Bennani NN, Feldman AL. Lymphoma classification update: 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s. Expert Rev Hematol. 2017 May;10(5):405-415.
[10] Abramson JS, Ghosh N, Smith SM. ADCs, BiTEs, CARs, and Small Molecules: A New Era of Targeted Therapy in Non-Hodgkin Lymphoma. Am Soc Clin Oncol Educ Book. 2020 May;40:302-313.
[11] de Leval L, Jaffe ES. Lymphoma Classification. Cancer J. 2020 May/Jun;26(3):176-185.
[12]Diehl V, Franklin J, Pfreundschuh M, et al. Standard and increased-dose BEACOPP chemotherapy compared with COPP-ABVD for advanced Hodgkin's disease. N Engl J Med. 2003 Jun 12;348(24):2386-95.
[13]Horning SJ, Hoppe RT, Breslin S, et al. Stanford V and radiotherapy for locally extensive and advanced Hodgkin's disease: mature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 J Clin Oncol. 2002 Feb 1;20(3):630-7.
[14]Avanzi MP, Brentjens RJ. Emerging Role of CAR T Cells in Non-Hodgkin's Lymphoma.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17 Nov;15(11):1429-1437.

我国放射性药物研发现状及发展

◎ 文/创新发展部

一、概述

放射性药物指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者进行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特殊药物,由载体和放射性核素组成,其中载体通常包括小分子化合物、生物大分子药物及某些特殊材料制成的微球或胶囊等。
1950年,雅培推出第一款商业放射性药物碘[131I]人体血清蛋白(RISA),开创放射性药物进入医疗市场的先河。此后,放射性药物进行了一系列发展,根据临床核医学用途,放射性药物可分为治疗用放射性药物与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它们为精准医疗提供了可能。以治疗用放射性药物为例,在人体中,放射性药物会附着在癌细胞上,就像“钥匙与锁”一样。一旦鉴定出靶细胞,与检测靶标同类型载体相连的治疗用放射性核素(如锕-225、碘-131、钇-90和砹-211等)即可释放能量对癌细胞进行杀伤。
截至2023年10月,全球已有64款放射性新药获批上市,其中50款用于诊断、13款用于治疗、1款既可用于诊断也可用于治疗。共计有339款放射性药物处于临床试验及申请上市阶段,其中293款处于临床I期、临床I/II期以及临床II期,其他大多数放射性新药尚于研发早期阶段。
在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平稳增长的同时,治疗用放射性药物也强势增长。受到重点关注的是诺华推出的两款用于治疗的放射性重磅药物Lutathera和Pluvicto。根据阿谱尔 (APO Research)的统计及预测,2022年全球放射性药物市场价值为55亿美元,预计2023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2%,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400亿美元,其中治疗放射性药物有望达到240亿美元。

二、国内放射性药物市场潜力巨大

放射性药物在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恶性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诊疗中所占的比重高达70%左右,且

图1:中国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来源:CDE、沙利文研究)

三、国内放射性药物研发迎难而上

面对全球核医学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放射性药物研究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相较于欧美国家,我国的核医学起步较晚,特别是放射性药物研发,出现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停滞。由于放射性药物的特殊性,其放射性原料一般由国家经营,获取原料需要满足较高的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要求,所以放射性药物领域也有“双高”的特点,即进入壁垒高、行业集中度高。另一方面,多年来中国放射性药物研发进展缓慢,自主创新放射性药物缺乏,截至2023年10月,我国已有42款放射性药物获NMPA批准上市,其中绝大多数为仿制药物。为了提高我国放射性药物领域的国际竞争力,需要从根本上提升放射性药物的创新能力。围绕核素、靶向分子、靶标和机制,从释放创新力束缚的关键环节着手,培育放射性药物领域产生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和产品。
近年来,放射性药物在《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国内的研发热度持续高涨。已公布的放射性药物在研管线超过200个,大部分为创新药。
国内创新放射性药物正处于从0到1的高速发展阶段,为了降低开发风险,不可避免会出现靶点扎堆和管线同质化现象。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在研放射性药物管线前三靶点(PSMA、FAP、HER2)占比较高,适应症大多局限在前列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first-in-class产品较少。不过,从监管和商业层面来看,市场最终还是会倾向于新核素、新靶点、新分子和新适应症的差异化方向。在放射性原料药方面,需要着重解决α核素的生产和供应问题。在放射性药物靶标方面,需要突破传统靶标理论,通过拓展放射性药物靶标空间,将放射性药物从“治疗”延伸到“调控”。
国内放射性药物发展空间大,在国家有利政策的引导下,在放射性药物行业科技工作者潜心钻研、攻坚克难的不懈努力下,我国放射性药物领域将在未来10年迎来一批在国际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助力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

遍及恶性肿瘤绝大部分病种。据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显示,2020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约1930万、死亡人数约1000万,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2022年中国癌症发病数达到约481万人,2020年至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2023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其管理的“全球癌症观察”网站上新增了2040年癌症负担预测数据,该预测显示,2040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将达到2840万例,与2023相比上升47%,且发展程度较低或中等的国家病例增幅最大。

而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对放射性药物产生需求巨大。预计未来五年,随着癌症病发及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凸显、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医保覆盖面的逐渐扩大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放射性药物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将持续提高。
据沙利文数据源,从2017年至2021年,中国显像诊断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从22亿元人民币增加至30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9.0%。在2020年到2022年期间随着中国放射性药物领域政策规划的推动,放射性药物的市场规模仍将在后续保持稳定增长趋势。预计2021年至2025年期间,中国显像诊断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32.4%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3亿元人民币;而在2025年至2030年期间,中国诊断用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仍以平稳较高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扩大,期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2.7%,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加至260亿元人民币。

图2:国内部分在研的核药产品

钇[90Y]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在各期肝癌中的应用

◎ 文/医学事务部 秦添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肝恶性肿瘤,也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其发病率持续上升,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了重大挑战。HCC起病隐匿,我国多达半数的HCC患者初诊时即为晚期,失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机会。HCC传统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介入、药物系统治疗等。钇[90Y]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IRT)是一种综合了介入治疗与局部放疗的新兴肝癌治疗技术,能高选择性地经肿瘤供血血管将具有肿瘤杀伤效应剂量的放射微球注射到肿瘤内,而对正常肝脏影响较小。
本文聚焦于钇[90Y] SIRT在各个阶段HCC治疗中的应用,包括早期、中期和晚期疾病,以及它在肝移植患者中的桥接和降期作用。

患者选择和HCC分期

1

最初SIRT被用于BCLC B期和C期HCC的治疗,但目前它已越来越多地被用于BCLC A期疾病的治疗(图1)。根据疾病负担和分布,SIRT可靶向肝脏区域,范围从<1肝段(亚肝段)到单个肝叶甚至整个肝脏,根据不同分布特点采取不同治疗策略[1]

图1.SIRT在不同肝癌分期中的应用

放射性肝段切除(RS)

2

治疗极早期和早期HCC的金标准是手术切除。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患者者,可采用消融作为替代方案。然而,肝内的某些病变位置和邻近结构进行消融存在风险。放射性肝段切除(RS)是指当肿瘤局限于1-2个肝段时,使用高剂量的钇[90Y] 微球对肝段内病灶进行放疗栓塞,使治疗病灶消融和灌注肝段萎缩,且兼具安全性和有效性。RS提供了一种血管内消融的替代治疗方案。
2011年,Riaz首次提出RS,用于治疗因解剖部位、合并症和肝脏功能储备等原因不适合热消融或手术治疗的肝肿瘤患者。Riaz等[2]使用Y90放射性肝段切除治疗84例HCC患者。结果发现,根据WHO和EASL标准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59%和81%。中位总生存期(OS)为26.9个月,中位进展时间(TTP)为13.6个月。8例患者出现3/4级生化毒性(9%)。该研究表明R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RASER研究纳入了29例不适合接受消融治疗的极早期或早期HCC患者[3],患者接受RS治疗,治疗后24个月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疗效。结果显示,83%的患者实现肿瘤完全缓解,17%的患者部分缓解。完全缓解的患者中位吸收剂量为584 Gy(181-3340 Gy)。治疗后1年和2年的存活率均为96%。29例患者中有3例(10%)经过SIRT治疗后分别在7.6、16.5和22.3个月后观察到疾病进展。肿瘤进展的累积发生率在1年和2年时分别为14%和27%。AE方面,31%的患者出现了疲劳,45%的患者出现了暂时性白细胞减少。
另一项回顾性研究比较了钇[90Y] 树脂和玻璃微球用于RS的疗效[4],该研究纳入了2019-2020年间接受钇[90Y] 放射性肝段切除的81例HCC初治患者,均无大血管侵犯、肝外转移以及钇[90Y] 治疗史。总人群的ORR和DCR分别为85%和95%,平均肿瘤剂量(TD)为680Gy,治疗肝段的平均正常组织剂量(NTD)为313Gy,AE和3级以上AE发生率分别为74%和0%。不同队列的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树脂微球治疗的HCC患者的ORR(95% vs 82%)、DCR(100% vs 95%)和CR率(95% vs 56%)均高于玻璃微球,树脂微球的抗肿瘤疗效更佳。

手术降期转化治疗

3

首先,钇[90Y] 微球具有强大的减瘤效果。2021年,一项回顾性、单臂、多中心研究(LEGACY研究)分析162了例接受钇[90Y] 微球治疗的患者,该研究入组患者为无法切除的孤立性HCC病变(1-8cm),平均肿瘤吸收剂量为410Gy。结果显示,患者CR率为84%、PR率为4.3%。其次,采用更高剂量的Y90微球治疗,肿瘤病理坏死率更高。对45名LEGACY研究中的钇[90Y] 患者在钇[90Y] 治疗后的肿瘤组织进行了组织病理学分析,发现≥400Gy治疗的肿瘤比<400Gy治疗的肿瘤的完全病理性坏死率更高[5]。此外,钇[90Y] 微球较TACE降期率明显提高。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对276名接受TACE或SIRT治疗的不可切除HCC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了TACE和SIRT对HCC (UNOS分期) T3至T2降期的疗效[6]。结果发现,与TACE相比,接受SIRT的患者部分缓解率更高,成功降期的比例更大(58% vs 31%)。同样,Labgaa等[7]报道了349例接受SIRT治疗的HCC患者的缩小/分期降低率为32%,其中22例患者接受肝移植,10例患者接受切除。在另一项118例接受TRAE治疗的研究中,21例T3期患者中有6例降期,其中4例接受了切除[8]

肝移植桥接治疗

4

钇[90Y] 微球可用于HCC肝移植桥接治疗,使不符合肝移植条件的患者变为可能。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9],76名最初不符合移植的患者,在接受SIRT后有42%的患者符合移植条件。2020年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207例患者在移植前接受钇[90Y] 微球作为新辅助治疗的15年长期生存结果[10],结果发现,在207例患者中,38例成功降期,169例桥接移植,肝移植后的复发率仅为11.5%,获得了较高的OS。
对于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患者,SIRT亦可提高患者肝移植或切除的可能性。一项单中心研究报道了24例PVTT患者中有5例成功通过Y90树脂微球SIRT降期到可肝移植,与未成功降期的患者相比,成功降期的患者显示出了较高的肿瘤吸收辐射剂量和较低的治疗前AFP水平[11]。在另一项多中心研究中[12],共纳入65名HCC患者,接受SIRT治疗的肝内PVTT患者(n=41)与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

者(n=23)相比表现出更长的生存期(20.3 vs. 9.1个月)。其中,SIRT组中有10名患者(24.4%)成功降期到肝移植或肝切除。同样,Serenari等人的研究表明[13],17例患者中有5例(29.4%)采用SIRT可降低肝癌PVTT分期并成功进行肝移植。与未接受移植的患者相比,SIRT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结果(5年OS率:60% vs. 0%)。

不可手术的中晚期HCC的系统治疗

5

HCC的一线治疗已从索拉非尼转变为以免疫疗法为基础的方案。Imbrave150试验、HIMALAYA研究均显示出了免疫联合治疗的有效性[14-15]。近期发表的Durvalumab联合SIRT的1/2a期临床试验显示[16],24例无肝外转移的局晚期不可切除HCC中位TTP为15.2个月,mPFS为6.9个月,18个月OS为58.3%,其中仅有2例(8.7%)患者出现了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发热的3级AE。一项II期单中心研究评估了钇[90Y] 和Nivolumab联合应用的疗效,共入组40例晚期HCC患者,DCR为61.1%,mPFS为3.6个月,mOS为16.9个月[17]。另有小队列研究显示,SIRT联合atezo/bev治疗中、晚期HCC患者表现出潜在获益[18]。同时,在消融或切除后,联合atezo/bev辅助治疗较单独治疗可降低复发风险[19],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SIRT后是否可以重复类似的获益。

结语

6

使用钇[90Y] 微球进行SIRT贯穿了HCC治疗的不同阶段,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治疗方式。对于早期和极早期HCC,RS可作为手术和消融的替代疗法,极大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对于中晚期和晚期的HCC,可以通过钇[90Y] SIRT进行降期实现根治性切除或肝移植。对于有血管浸润的HCC患者,SIRT亦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免疫治疗的时代,SIRT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治疗也表现出了初步的疗效,并具有非常广阔的探索空间。

novel approach to increas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radioembolization.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1;79(1):163-171.

参考文献:
[1] Yu Q, Khanjyan M, Fidelman N, Pillai A.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s of Y90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epatol Commun. 2023;7(10):e0288.
[2] Riaz A, Gates VL, Atassi B, et al. Radiation segmentectomy: a 

[3] Kim E, Sher A, Abboud G, et al. Radiation segmentectomy for curative intent of unresectable very early to early 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ASER): a single-centre, single-arm study.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2;7(9):843-850.
[4] Villalobos A, Arndt L, Cheng B, et al. Yttrium-90 Radiation Segmentectom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Safety, and Dosimetry of Glass-Based versus Resin-Based Microspheres. J Vasc Interv Radiol. 2023;34(7):1226-1234.
[5] Salem R, Johnson GE, Kim E, et al. Yttrium-90 Radioemboliz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olitary, Unresectable HCC: The LEGACY Study. Hepatology. 2021;74(5):2342-2352.
[6] Lewandowski RJ, Kulik LM, Riaz A, et al.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ransarterial downstaging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hemoembolization versus radioembolization. Am J Transplant. 2009;9(8):1920-1928.
[7] Labgaa I, Tabrizian P, Titano J, et al. 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or resection after transarterial radioembolization with Yttrium-90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PB (Oxford). 2019;21(11):1497-1504.
[8] Iñarrairaegui M, Pardo F, Bilbao J, Rotellar F, Benito A, D’Avola D, et al. Response to radioembolization with yttrium-90 resin microspheres may allow surgical treatment with curative intent and prolonged survival in previously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ur J Surg Oncol. 2012;38:594–601.
[9] Villalobos A, Wagstaff W, Guo M, et al. Predictors of Successful Yttrium-90 Radioembolization Bridging or Downstaging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an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1;2021:9926704. Published 2021 Jul 22.
[10] Gabr A, Kulik L, Mouli S, et 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llowing Yttrium-90 Radioembolization: 15-Year Experience in 207-Patient Cohort. Hepatology. 2021;73(3):998-1010.
[11] Tabone M, Calvo A, Russolillo N, et al. Downstaging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radioembolization using 90-yttrium resin microspheres: 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 J Gastrointest Oncol. 2020;11(1):84-90. 

03

团队建设

[12] Martelletti C, Ricotti A, Gesualdo M, et al. Radioembolization vs sorafenib in locally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 A propensity score and Bayesian analysis. J Dig Dis. 2021;22(8):496-502.
[13] Serenari M, Cappelli A, Cucchetti A, et al. Deceased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After Radioemboliz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Portal Vein Tumoral Thrombosis: A Pilot Study. Liver Transpl. 2021;27(12):1758-1766.
[14] Galle PR, Finn RS, Qin S, et al.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with atezolizumab plus bevacizumab versus sorafenib in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Mbrave150): an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 Lancet Oncol. 2021;22(7):991-1001.
[15] Kudo M. Durvalumab plus tremelimumab in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epatobiliary Surg Nutr. 2022;11(4):592-596.
[16] Lee YB, Nam JY, Cho EJ, et al. A Phase I/IIa Trial of Yttrium-90 Radioemboliz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Durvalumab for Locally Advanced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lin Cancer Res. 2023;29(18):3650-3658.
[17] Lee J, Tan S, Hennedige T, Loke K, Gogna A, Ng D, et al. 947P updated survival and secondary safety and efficacy analyses from CA 209-678: A phase II open-label single-centre study of Y90-radioembolisation (Y90) in combination with nivolumab in Asian patients (pts)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HCC). Ann Oncol. 2021;32:S825.
[18] Yu Q, Wang Y, Ungchusri E, Patel M, Pillai A, Van Ha T, et al. Introducing yttrium-90 radioembolization to atezolizumab and bevacizumab regimen for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preliminary report of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41, no. 16_suppl (June 01, 2023) e16231-e16231.
[19] Kudo M, Chen M, Chow PK, Kaseb AO, Lee HC, Yopp AC, et al. Efficacy, safety and 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PROs) from the phase III IMbrave050 trial of adjuvant atezolizumab (atezo)+ bevacizumab (bev) vs active surveillance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t high risk of disease recurrence following resection or abla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41, no. 16_suppl (June 01, 2023) 4002-4002.

团队建设

天然核素及药物部的“前世今生”

    ◎ 文/天然核素及药物部

天然核素及药物部前身可追溯到“炭微球组”,在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亦称 “项目三组”、“药学三部”,自公司建立之初便已成立。目前主要负责项目有:NT003、NT008、NT013、NT024、NT025。
现有6名正式成员,其中有5人在纽瑞特的工龄超过5年(其中4人超过7年),1人为2023年新晋员工。目前5人已获评工程师职称,并多次获得公司优秀干部、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近年为公司其他部门输送优秀人才3人。经过7年的努力拼搏,在公司各级领导及同事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获得1类新药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3个,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项,其中已授权4项,申请并授权实用新型1项。

团队介绍

名称:天然核素及药物部
曾用名:炭微球组、 
项目三组、药学三部
年龄:7年+
人员:ZXS、ZCX、LJ、
ZJ、MWL、HB

人物特写

团队灵魂人物,日常亲切友好,人称 “赵老师”、 “赵博”,在科研上是公司“杰出贡献者”,亦是炭微球研发“第一人”。

ZXS

目前团队成员共6人,均为90后,每人都有自己的专属“标签”。

才貌双全,外号“大长腿”、“大师兄”,NT003项目的核心研发人员,执行力强,做事快准狠。

ZCX

后起之秀,于2020年7月转岗加入,迅速融入团队,负责的NT008项目在三年内便获得1类新药临床批文。

MWL

组内“QA”,作为部门唯一的女生,承担部门大多文字工作和“纪检委工作”,也是一位家有二宝的年轻辣妈。

LJ

全能选手,从药品到器械,原料到制剂,再到合成、“挖矿”等所有项目,均有涉及。

ZJ

新晋“小鲜肉”、纽瑞特“魔术师” ,于2023年10月入职,是团队里的新鲜血液和活力源泉。

HB

合作与分享:部门成员共6人,承担5个项目,加上延伸出来的2个医疗器械项目,每人都至少需要负责一个项目。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彼此之间强烈相互需要,精诚配合是必然的选择。在天然核素及药物部没有个人英雄主义,也没有明确的利益范围划分。大家采用的工作模式是合作推进,取长补短,群策群力,成果共同分享。为了高效推进项目,促进部门成员成长,本部门将项目落实到每个人身上。除新进员工,天然核素与药物部每位员工都是项目负责人,但只要工作需要,每个人随时成为其它项目的成员,项目实施过程中通常是多人深度参与、短时全员参与。这样的管理和合作方式使得部门成员有非常好的参与感和学习机会,也使得部门成员能够将成功的项目经验快速复制到新的项目工作中。

时刻正能量:团队领导和成员在接到利于公司发展的各项任务时、从不会拒绝和推诿,接到配合部门的合作需求时都尽力高效、高质量完成。遇到棘手问题、误解和困难情况时,不抱怨、不在内部传递消极的思想和情绪,持续保持和传递正能量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在工作中,彼此付出真心,坦诚相待,主动相互帮助,在相互帮助中建立感情,这样的工作环境才能保持高的工作效率和正能量的氛围。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只有传递正能量才能把工作和事情往对的方向推进。
药品及医疗器械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个人或某个部门的努力无法高效、高质量推动项目前进。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高效合作才是提高效率,高质量推动项目前进的根本保障。因此,我们不仅希望在我们部门内部形成正能量文化,我们也努力在部门间的合作过程中传递正能量,通过彼此之间的正能量传递来创造愉悦的工作环境并实现高效率的工作配合。

学习求进步:学习是集体保持活力和创新的源头,部门成员根据公司和项目的需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本部门目前的项目不仅有新药、原料药的开发,还有医疗器械和天然核素项目。涉及的项目类型多样,给团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通过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在项目研发过程中,部门成员根据项目需要持续学习产品研发基础知识和原理、研发过程管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国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欧盟医疗器械法规、药品申报注册、天然核素提取与纯化等内容。部门成员个人获得成长的同时也为研发工作的高效完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个人及企业的创新发展、业务多元化及国际化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兼顾大小家:工作中大家积极上进,开发的产品先后获得3个新药临床试验批件,团队5人先后获评中级工程师职称,1人通过执业药师的考试。生活中彼此也是你追我赶,依次组建幸福家庭,于2019年至2021年,部门全员也都迎来了各自家庭的“新生命”。
努力工作为组建幸福家庭奠定了基础,而幸福家庭又为高效工作提供了强力支撑。

企业共成长:部门主要成员自毕业之后便加入公司工作,有4位成员是2016年大学毕业即加入到公司,比较完整地参与纽瑞特的初创和成长。经历和见证了公司从倍特药业高新区的旧实验楼研发办公,到双流区新基地买地、建设、投用,到加速器论证、规划、建设,到开建乐山、福州基地。同时主要成员也都成为了公司的“小股东”,对公司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团队主要成员更是完整的经历了2个1类创新药药学研究的全生命周期,如放射性微球调研、立项、小试、中试、临床申报到临床药品的生产供应。他们见过凌晨的纽瑞特,留下了青春和汗水的气息,更留下了成长的脚印和奋斗的身影。这个团队对公司有深厚的感情,也有殷切的希冀,愿意为它努力付出,期望它屹立于世界,更想与它一同造福社会。

04

文海拾贝

文海拾贝

冰雪与熔岩

◎ 文/财务部  钟晨曦

2023年冬,在这个的时节,以“尔滨”之名一夜之间席卷整个互联网的城市突然以一种全新的火热姿态重现眼前。他们说为了南方的“小土豆”们,中央大街铺上了地毯,冻梨可以变成精致的摆盘,古老的鄂伦春族牵着他们的驯鹿走出了深山,大街上就能看到背着小书包的“逃学“”企鹅,甚至于随意走进一家商场,耳边奏响的都是音乐们现场演奏的乐章。他们调侃说“哈尔滨让人觉得陌生”,他们嬉笑说哈尔滨换上了“讨好型市格”,他们最想说的不过是:“欢迎大家来哈尔滨做客”。

而我,一个生在南方、长在南方的“小土豆”,在很久以前,在这场狂欢开始之前,在今年的第一场冰雪席卷之前,在我们尚不得自由穿梭在各个城市之前,就和他们一样,在盼望着这一天了。只是我们都没有预见到,这一天竟来的如此惊喜又突然。

第一次萌生去哈尔滨的想法,是2022年的冬天。彼时我发着高烧,全身酸疼,为了转移被疾病操控的注意力,不抱期望地点开了视频软件首页推荐的第一档综艺,那一集,正是6位常驻嘉宾的哈尔滨游记。感谢这档节目,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里,我竟短暂忘却了身体的病痛。在中国最南边的广州,隔着屏幕,跨越山海,我看见了远在最北边的、发生在2022年10月的哈尔滨的故事。跟随镜头,在脑海之中,我也乘着鲜红色的旅游大巴,跟在热情周到的文旅局导游贾哥身后,穿过西洋风格的卷烟厂,走过见证历史的兆麟公园,在夕阳洒落的圣索菲亚教堂前留影。故事的最后,贾哥一身黑色羽绒围着艳红色围巾笑着挥手,他说:“希望大家喜欢哈尔滨,希望大家常来”。

关上手机屏幕,我把去哈尔滨写进了新年愿望里。
或许是谁听见了这个愿望,2023年3月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公务我得以在哈尔滨停留。初春的寒风依旧刺骨,即便是最厚重的大衣和雪地靴都无法抵御严寒的侵袭,但走在灯火辉煌的中央大街上,心里却是暖洋洋的。我有幸在百年前曾是松浦洋行的西楼里第一次尝到了俄国菜,餐前面包口感松软、种类丰富,配上独有的红菜汤别有一番风味,而传闻中的格瓦斯比较啤酒来说更像是一款酒精饮料,甜而不涩,回味绵长。街边的小店摆放着大小不一的俄罗斯套娃和童话故事胡桃匣子里的国王骑兵,个个工艺精美、神情灵动,另人挪不开眼。倘若实在受不住寒冷,就推开马迭尔冷饮店的玻璃门,看着窗外的冰天雪地享受一下在暖气里品尝奶香浓郁的手工冰淇淋的快乐。每逢正点,跟随人群,站在热闹的十字路口,抬头就能欣赏到周大生珠宝店的露台音乐会,在悠扬的萨克斯风里,感受这座著名的“音乐之都”的魅力。

当然,当然,这座饱经风霜的城市也不全然是这般美好的模样。纵使肥沃的黑土地培育了数以万吨的大豆高粱、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纵使这里经历过最残酷的战争实验也未曾言弃,纵使近代历史曾选择了这里又放弃了这里,这座城市依然以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独有的特性凸显着它的存在。只是,极度的严寒、停摆的跨国贸易和日渐衰落的钢铁重工业终究没能留住许多生于此长于此的青年人。为了生存和教育,为了理想和抱负,他们还是万分不舍地背着行囊离开了。走出繁华的中心市区,转过几个街角,看到的或许就是哈尔滨的另一面。时间仿佛在这座城市停滞了,百年前的建筑并未因时光而褪色,依然在人们的精心

爱护下熠熠生辉,而后来修建的众多居民楼却难免呈现出年久失修的衰败感来。听说他们很多人选择移居去了海南、去了西双版纳、去了北海,一年也不见得回来一次,但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会骄傲地宣告:“我来自东北”。如果可以,谁又真的想远离家乡?

正因此,2023年冬迟来的这场冰雪盛宴才如此令人感怀。他们只是听说南方的朋友们想来家里看看,就立马热情招呼着拿出了最好的一切,甚至不惜和邻居借来平时珍藏的稀奇玩意儿哄客人开怀。一时间,无论是身在异乡的游子还是本地的居民都自发行动起来,向所有人介绍自己的家乡,他们调侃说“哈尔滨让人觉得陌生”,他们嬉笑说哈尔滨换上了“讨好型市格”,他们不过是想说:“欢迎大家来哈尔滨做客”。这是互联网的狂欢,更是机遇,他们都知道,这是哈尔滨等待了多少年的机遇。
有机会的话,请一定去看看哈尔滨,看看南方没有的冰雪大世界,感受冰雪之下东北人民熔岩般火热的心。

追踪埃博拉病毒

《第四级病毒》读后感

◎ 文/临床医学部 李雪 陈京京

抱着好奇的心态拿到了这本书,原以为会像美剧《血疫》那样是一个抗击危险病原体埃博拉病毒的惊心动魄的故事,然而,这本书更像是一部纪实文学,讲述的是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前后科学家们在发展中国家追踪和抗击一系列烈性传染病的故事。虽然少了美剧《血疫》抓人眼球的惊悚,但却让人深感平实之中所蕴含的震撼。
这对科学家夫妇求学之路充满坎坷。麦科明克在刚果医院的义工经历让他意识到仅凭一名医生的力量能救的患者有限,投身公共卫生医疗才可以拯救更多的人。他冒着枪林弹雨的风险,在刚果发生政变、白人全部软禁情况下,历尽艰辛赴美国参加了医学院面试。而费雪更是女性楷模,在27岁已婚已育的情况下,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医生。当时英国对女性偏见颇深,拒绝女人进入医学院。她以全A的成绩申请了所有医学院,但都遭到了拒绝,甚至还有学校建议她回到厨房。最终,只有一所学校力排众议接纳了她,但条件是要她的丈夫写一封保证函,承诺在她完成学业之前不会和她离婚。
我们比较熟知的新冠病毒、艾滋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三级,第四级病毒是人类目前发现病毒的最危险等级,包括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拉萨热病毒等。第四级病毒只能在最高规格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P4实验室)进行实验,而这种实验室在国内也仅有3所(其中武汉1所,台湾2所)。然而,在这本书中,科学家夫妇直面这些“人命收割机”般的病毒并不是在防护指数最高级的P4实验室,而是在那些落后、贫穷、饱受战乱之苦的非洲各地。
在这些发展中国家想要生存本身就充满了困难,更别说开展科研工作。医院不仅条件恶劣,很难有干净的水和24小时不断的电力供应,遍地污秽,病床只有几根破弹簧支撑,手套也要重复洗十几遍晾干继续用,更可怕的是,在这些地方现代医学不仅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反而变成了传染病的温床:医疗器械极度匮乏,针

头不经消毒就混用,直到针头钝了才会被更换;疑难杂症全当作疟疾进行治疗,处理不了的传染病立刻转院,从而造成疫情扩散……实验条件也相当简陋,分离血清样本要通过古董式的手摇离心机,一口气摇10分钟才能完成2个样本的分离。流行病学统计则是通过打孔卡分类机,不像现在只需两三秒就能在电脑上得到结果。木箱上放上灯泡和温度计就当作恒温箱,就连当时的第四级实验室也只是一个可移动的简易密闭箱。然而,就是这样的条件下,科学家们完成了病毒的追踪与抗争。

一封电报传来的消息称,在刚果杨布库地区爆发了一种不明的出血热病,感染速度快且致命。患者症状包括鼻子、牙龈以及其他部位大量出血,严重的腹泻还导致患者严重脱水,使其皮肤干燥得像纸,眼眶深陷。这些患者多数在数天内死亡,抗生素治疗无效,静脉注射补充水分亦无法缓解症状,反而使得患者体内血管内膜通透性增加而雪上加霜。收到这些消息后,麦科明克立即前往刚果参与调查。
自1960年刚果独立以来,经济一直陷入困境,连蜡烛这样的日常用品都难以购得,通讯设备仅依赖当地牧师的无线电。麦科明克只能靠着美军1946年或更早时期的过期军粮维持生计,雇了当地一个非常不靠谱的司机,拿着标示着“本图所绘地界,不能作准”的地图孤身前往不毛之地。在随后的调查中,他将杨布库城一条小河的名字命名为新发现病毒的名称:埃博拉。同时,他还调查到埃博拉病毒的源头可能来自苏丹境内尼萨拉小城的棉花厂。然而,当他到达边境检查站时,却被告知这里已经不需要医生了,因为需要救助的人已经全部死亡了。医院成了巨大的感染源和停尸房,在调查首例病患时,医院早已人去楼空。而也正是因为病毒的传播性和致死率太高了,没有足够时间让患者走出小城去感染其他人,最后这次疫情在突然爆炸后又悄然平息。

拉萨热病临床试验

在塞拉利昂钻石小镇爆发了拉萨热病,这种烈性疾病会导致患者发烧、呕吐、浑身剧痛、牙龈和内脏出血,甚至是阴道与肛门便

同时,由于这里充满了抱着一夜暴富的想法来挖钻石的人们,只要有挖到大钻石的消息,人们便集体涌向那里;一旦发生坍塌事故,此处又顿时变得空无一人,频繁的人员流动也使得在这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变得尤为棘手。

除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难以开展外,治疗也成为医生束手无策的难题。在没有可用的治疗药物的情况下,他们尝试采用“愈后血浆”来治疗病患。然而,“愈后血浆”的收集对作者而言,简直是一场噩梦。潜在的捐血者要么回到了自己的村落,要么跟着挖矿不知所踪。即使找到了捐血者,说服捐血者也需花费大量时间,由于大部分人文盲,他们往往倾向于寻求巫师的帮助治疗疾病,同时还存在对血液含有魔法的迷信观念,担心失去血液会遭受报复。此外,捐血者难以理解将分离的红细胞输回自己体内的程序,甚至认为是医生在施展魔法。由于制作“愈后血浆”需要耗费资源和时间,再加上输血价格昂贵,因此医生们决定寻找一种抗病毒的药物。
这时,美国传来一种新药“利巴韦林”,似乎对RNA病毒有效,而拉萨病毒正是一种RNA病毒。结合它前期在猴子实验中数据不错,且已被用于治疗婴儿病毒性肺炎,在室温下也能保持稳定。因此,麦科明克决定在塞拉利昂开展利巴韦林的临床试验。
为了能够开展这个临床实验,塞拉利昂还成立了国家伦理委员会。他们花了18个月完成了美国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申请,但是,历经两年多的临床试验,其结果却令人沮丧:虽然“利巴韦林”组效果似乎较好,但“愈后血浆”与“利巴韦林”两种治疗均无效。在麦科明克仔细思考患者的不同情况后,发现早期(发病7天内就医)患者的存活率高于晚期患者(发病7天后就医)。这为这个糟糕的结果带来了一线希望,但由于样本量太少,差异不够显著,因此需要扩大人群,再次进行临床试验,并考虑改成静脉注射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随后,又花8个月时间准备资料重新递交IND,还颇费周章说服美国一家药厂答应为临床试验生产一些利巴韦林注射剂。接着,他们继续用利巴韦林注射剂开展临床试验,治疗了1500名拉萨热患者,结果显示死亡率由16%降低到不到5%!其中一个全身冒汗、呕吐不止、口中出血的小男孩在静脉持续注射6小时利巴韦林后,病情似乎依然在不断恶化,但第三天医生来查房时,发现他的

病床空了。着急询问下,男孩的父亲吞下一口热茶,笑容满面地指着窗外说:“喏,在吃饭”。透过窗外,看到小男孩坐在一棵树下,打着点滴,家人正喂他吃饭。这一刻让我们也为之高兴,深深感受到了临床科研的意义。

虽然这本书里面翻译有些错误,例如利巴韦林翻译为雷巴抗病毒素等,但总体瑕不掩瑜,科学无国界,面对随时会被感染的风险,他们仍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完成科研工作,让我不禁感叹他们是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同时,合上书让我们也不禁思考,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侵略者,病毒还是人类?正如作者所说:我们不能自欺欺人地说,病毒阴险地躲在黑暗处,伺机偷袭人类。实际上,人类才是让病毒肆虐的“元凶”。原本,病毒静悄悄地在自然界与自然宿主共存,直到人类侵入了它们的自然栖息地,人类才反过来成为病毒的受害者。病毒并非“主动从暗处现身大举入侵”,而是因为人类的人口成长和大肆扩张,才导致病毒“被迫现身”。

今天的我们无论是面对埃博拉还是新冠,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勇气,让我们相信我们战无不胜。我们看到了许多医护人员日以继夜地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用自己的坚韧和爱心为患者带去希望;我们看到了科研人员不断努力,加紧研究疫苗和药物,他们的付出必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突破与进展;我们看到了普通市民自觉配合防控措施,相互扶持,共同抵御疫情。然而,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我们面对自然仍需时刻怀有敬畏之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共同拥有一个安定祥和的世界与未来。

05

活动风采

文海拾贝

端午节活动

活动风采

2022年下半年员工活动集锦

户外团建活动

—— 员工生日会

HAPPY

HAPPY

BIRTHDAY!

BIRTHDAY!

◀ 2024年会盛典 ▶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