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海外安全2023年第3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3-12-11
146

中国海外安全

2023年第03期

主办: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中海安(北京)咨询有限公司

◆  近期全球安全形势与地区风险分析

◆  全球涉华安全事件

◆  全球恐怖主义追踪

编制说明

中国视角·海外安全 

Chinese perspective, overseas security

    《中国海外安全》是由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组织编写,与中海安联合发布的连续性内部刊物。
    《中国海外安全》定期发布中国海外安全风险与海外利益保护领域的相关学术成果、实践发展、活动新闻等资讯,致力于打造优质的学术与实践交流载体。
    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China Overseas Security Research Institute,COSRI)是主要从事中国海外安全风险与海外利益保护研究的新型智库。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旨在推进以下领域的学术研究发展与实践成果转化:中国海外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全球安全资讯挖掘与应用等。
    中海安是国内领先的全产业链安全服务专业运营商,以“护航中国海外利益,引领安全服务行业”为使命,坚持贯彻“安全研究、风险咨询、安保应对”三位一体思想,长期致力于中国海外安全大数据库建设,深耕国别研究与信息服务。多年来,中海安集团业已成为中国海外安全数据信息共享分析研判的“服务器”,国家政府部门、各类涉外企业在海外安全领域决策咨询的“智囊团”,海内外安保应对交流对接的“直通车”。
    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与中海安首创并定期发布的重要学术成果包括:《中国海外安全风险蓝皮书》、世界各国(地区)综合安全评估和预测指数、中国海外安全风险与利益指数、中国海外安全大数据信息系统等。
    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与中海安热烈欢迎各界有识之士与我们携手努力,共同研判中国海外安全风险领域的新形势与新挑战,为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提供更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

本期《中国海外安全》编委会

主任
副主任
委员
编写成员

陈  岳
方长平
谢 军
崔守军
韩爱勇
李志斐
刘 乐
蒲 俜
唐 钧
文 晶
尹继武
赵 军
高密
王双玥

施忠华
戴长征
陈绍锋
韩冬临
李志永
刘若楠
任远喆
王洪一
项佐涛
余忠剑
赵可金
黄云飞
周松峰

戚 凯
刁大明
黄日涵
林民旺
刘铁娃
苏 畅
王俊生
徐正源
翟 崑
周丕启
梁 捷

齐 放
高尚涛
金晓文
蔺 睿
刘 旭
孙德刚
王 伟
许勤华
张发林
左希迎
田思瑶

方光明
顾 炜
李 巍
凌胜利
彭 云
孙恪勤
王星宇
杨丹志
曾向红
杨瑞颐

(成员名单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序)

海外安全通APP

中海安公众号

联系方式:

邮       箱:info@cosri.org.cn

电       话:+86-10-59105966

contents

中国海外安全风险地图

01

01

权威观点
9、10月全球安全形势分析

02
02

02

03

中国海外安全大数据
全球涉华安全事件
涉华舆情-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启动
反补贴调查

05
05
07

04

安全追踪与预警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安全事件重点关注

08
08
18

中国海外安全风险地图

01

1

权威观点

02

9、10月全球安全形势分析

    九、十月份以来,全球安全局势动荡加剧,前有俄乌冲突悬而未决,后有巴以冲突激化美西方世界社会割裂程度,叠加多地武装冲突事件,传统地缘政治安全议题再次占据主流叙事。与此同时,全球恐怖主义势力依旧猖獗,供应链中断及重组挑战犹存,气候问题威胁等均需予以警惕并做好防范应对。

地缘政治局势动荡

    10月以来,全球正在进行的主要武装冲突约70余起,其中既涉及到国家间武装冲突升级,也涉及部分行为体国内的政权动荡风险。一是俄乌冲突长期化。俄乌冲突自2022年演变至今依然深陷僵局。围绕着冲突的劝和促谈进展缓慢,尚未有实质进展。但与此同时,围绕冲突背后的主要支持力量正在发生细微变化,欧洲已意识到俄罗斯或将是构建和平不可或缺的参与方,缓慢开启对俄接触;且美国内大选将至,其对乌援助面临变数。俄乌双方也都将于2024年举行总统大选,政治领导人变化或许将为战争带来转机。二是巴以冲突愈演愈烈。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爆发新一轮军事冲突,冲突迅速升级,危机在双方之间愈演愈烈。巴以冲突背后的国际力量角逐也进一步加剧了地缘政治格局的分化,一方面国际社会因立场问题而各执己见,联合国安理会职能失效;另一方面美西方国家内部社会因巴以立场问题而割裂加剧,全球多地因支持双方的恐吓威胁事件、抗议和集会示威游行等群体性活动增多。三是缅甸北部军事武装冲突加剧。缅北部掸邦的果敢族武装组织及其盟友对缅甸政府军发起近年来武装规模最

大的“1027行动”,双方交火激烈且引发了部分针对平民的暴力事件,域内近五万人被迫流离失所。当前地区战事依旧焦灼,且或将引发进一步冲突和更深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四是苏丹武装冲突未见明显转机。自2023年4月冲突爆发以来,苏丹国内快速支援部队(RSF)和苏丹武装部队(SAF)之间的权力斗争已经造成1万多人死亡,560万人流离失所。苏丹国内人道主义状况不断恶化,且面临着爆发全面内战的风险。其国内流离失所者逃亡至周边国家,进一步增大了区域局势的不稳定性。
    此外,一些局部相对低烈度的冲突事件亦值得关注:印度与巴基斯坦边境冲突再起;索马里兰苏勒地区政府和杜尔巴汉特部族部队之间局势紧张;刚果(金)北基伍省、伊图里省等地武装暴力事件加剧,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现负值,这即标志着通过铁路、卡车、海运和空运运输货物的成本,已从疫情大流行期间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大幅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全球供应链压力缓解,全球范围内需求的大幅下降。一是西方国家“去风险”政策持续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美西方政府对高新技术产品所实施的监管审查措施以及对应商品供应链的干预、限制或拒绝跨境投资、出口管制、限制性贸易措施等正在扰乱供应链本身的发展趋势,并可能进一步扰乱全球供应链安全。二是部分全球关键货物运输渠道受到气候影响而面临中断风险。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巴拿马运河航运成本大大上涨,限行条件更为苛刻,当前通过运河的船只数量限制为每天30艘。巴以新一轮冲突发生以来,胡塞武装团体威胁袭击曼德海峡的国际商运群体。这些都或将导致能源、农产品、基础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抬升,进而加剧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全球通胀。

9、10月全球安全形势分析

02

3

2

全球经济增速缓慢

    近期随着中美两大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互动恢复,以及美联储维持利率抑制通胀的努力,全球经济呈现一定乐观迹象。但过去几年来出现的众多结构性因素,如人口结构变化、高利率、能源价格上涨、地缘政治冲突等仍在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前景,2023年内世界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短时期内未来全球经济仍面临不少风险。一是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加剧世界经济和金融分裂。美西方国家使用单边经济制裁和经济政策武器化的举措,阻碍了全球贸易和跨境资本流动,限制了技术传播和技能流动,增加了生产、营商和融资成本,制约了全球经济增长。二是全球通胀压力或将更加持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5%放缓至今年的3%和2024年的2.9%,远低于上一历史周期的平均水平。总体来看,预计核心通胀水平将下降,但会在2024年及之后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三是金融困境或将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发达经济体持续的货币紧缩政策不仅考验其自身金融体系,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将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于陷入债务困境的国家打击尤其严重,对应经济体的偿债成本升高。

供应链持续不稳定

    全球范围内上升的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紧张关系等对供应链的不稳定性造成了持续影响,全球供应链或需适应“危机新常态”。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9月发布的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GSCPI)为-0.7,而10月份这一数值跌至-1.74,创近26年以来历史最低记录。当前,该指数已连续九个月呈

国际恐怖主义威胁加剧

    十月以来,除传统恐怖组织的威胁外,新一轮巴以冲突对全球安全和稳定造成冲击,造就一些原本就存在社会的矛盾或不满被进一步激化,国际社会恐怖袭击风险进而升高。一是欧美多国面临极端暴力威胁。法国、瑞典等国收到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AQAP)的“恐怖袭击预告”,10月13日,法国北部城市阿拉斯发生持刀袭击事件;10月17日,比利时布鲁塞尔发生球迷遭遇枪击事件。英美情报部门均对国内受到恐袭的可能做出声明警告。伴随欧美社会内部对犹太和穆斯林群体的选边站队行为,恐怖主义威胁风险增大。二是非洲地区部分极端恐怖主义分支组织活跃。伊斯兰国分支机构在莫桑

02

比克、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和索马里的活动不断升级,“伊斯兰国”中非省分支(ISCAP)在乌干达西部地区死灰复燃,并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行动活跃;索马里青年党则公开表示支持哈马斯并意图招募新成员。三是南亚地区恐怖势力依旧猖獗。阿富汗境内恐怖主义势力盘根错节,规模庞大,而阿方塔利班事实当局采取的镇压措施乏善可陈,目前阿恐怖主义势力对区域内外都构成重大挑战。巴基斯坦塔利班(TTP)势力和俾路支多个分离势力近两个月在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俾路支省和信德省呈现活跃迹象,恐怖行动数量大幅增多,造成了多人死亡。四是中东恐怖主义出现强势反弹迹象。十月,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出现多起针对美军基地的恐袭事件。伊斯兰国、沙姆解放组织等势力在叙利亚境内与政府军频繁发生冲突,威胁地方安全。

地区包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国家的难民、流离失所家庭生存环境雪上加霜。而南美洲的持续性干旱已经对主要航道巴拿马运河的运输能力造成实质影响。据世界气象组织预测,当前的厄尔尼诺事件预计将至少持续到2024年4月,需提前做好心理预期和相关准备。
    综上,近期全球安全形势受地缘政治局势影响而呈现一定紧张态势,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增速延续缓慢趋势,全球供应链或将需要适应“危机新常态”,国际恐怖活动增多,气候危机问题愈发紧迫。未来一段时期,上述风险仍将持续。

中国海外安全大数据

03

5

4

气候危机成为紧迫威胁

    2023年以来,全球变暖加剧了极端天气现象,世界各地的生活和生计均受到影响。北半球进入秋冬季节以来,全球温度呈现异常高温。11月,地球表面附近平均气温首次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摄氏度。与气温升高相对应的是,气候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将大幅上升。厄尔尼诺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干旱、洪水、热带风暴和其他灾害变得越来越普遍。全球灾害数据平台显示,2023年1月到10月31日,全球范围内的野火灾害有374次,洪涝灾害224起,地震灾害164次,受灾人数高达19939.04万人。气候变化扰乱粮食和农作物生产环境,使得粮食成本上涨,并加剧了全球粮食和能源短缺危机。区域极端强降水引发的洪涝灾害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持续性的暴雨天气已经使得非洲之角

    “海外安全大数据库”涵盖安全风险、投资风险等,并设有专门的全球恐怖主义大数据监测模块。“海外安全大数据库”实时动态更新,涵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各项安全风险及投资风险分析指标,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公共安全风险、法律风险、经营风险、双边风险等大类。
    截至2023年10月31日,中海安大数据库共采集84635条安全数据,事件类型包括恐怖袭击、战争与武装冲突、政治动荡、武装绑架、群体性事件、治安犯罪、事故灾难、民族(种族)宗教事件、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
    基于所采集数据,中海安信息中心团队编制以下数据分析报告。

中国海外安全大数据

全球涉华安全事件

    根据中海安大数据平台,9月1日-10月31日,共采集72条境外涉华事件,其中治安犯罪事件33起,事故灾难3起,战争或武装冲突和失踪事件各1起。涉及国家包括挪威、塔吉克斯坦、安哥拉、津巴布韦、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各类型安全事件数量分布如下图:

图 1 全球涉华安全信息类型分布

重点安全事件整理

1.当地时间8月25日下午,安哥拉罗安达省Viana市Kikuxi工业园一中企发生抢劫未遂案,4名安哥拉籍员工监守自盗,所幸发现及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2.当地时间9月2日晚,“俾路支解放阵线”在巴基斯坦卡拉奇至奎达高速公路路段附近利用遥控炸弹对经过的中国工程师车队发动袭击。当时,车队正在巴基斯坦军方的保护下经过大桥。目前,人员伤亡情况尚不清楚。
3.当地时间9月8日20时左右,安哥拉万博省一间中企营地遭抢,至少7名持枪劫匪闯入该营地,抢走大量财物,并造成多名中国公民受轻伤。
4.当地时间9月16日19时左右,津巴布韦哈拉雷市Chisipite郊区Harare Drive与North Road交叉路口附近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案,4

9、10月全球安全形势分析

全球涉华安全事件

03

全球涉华安全事件

03

7

6

名持械歹徒闯入当地一华人家中,抢走现金3万多美元,并打伤多名屋内多名华人。
5.当地时间9月19日早晨,巴西圣保罗州巴雷托斯市Brigadeiro Faria Lima公路(SP-326)的José Sebastio Domingos天桥下,发生一起持械抢劫案,5人被绑,其中包含2名中国人和3名巴西人。
6.当地时间10月9日,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遭暴力袭击。目前嫌疑人已被警方开枪击毙。
7.当地时间10月19日,被当地居民确认为奥罗莫解放军(OLA)成员的枪手绑架了在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北谢瓦地区(North Shoa Zone, Oromia region)一家水泥厂工作的中国公民。据悉,武装组织成员上午潜入水泥厂后绑架了这些中国公民。随后,反叛组织和政府军之间持续了很长时间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当地时间下午14时。但是政府军并未能营救出几名中国公民。
8.当地时间10月24日,法国巴黎十六区1华人遭到多名歹徒入室抢劫。据悉,几名劫匪从正门闯入受害人家中。一名劫匪殴打她,另一名劫匪并持枪威胁她使其无法发声呼救。其余劫匪进屋抢劫。随后,歹徒带着数量不明的财物逃离了现场。

涉华舆情-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

    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该声明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
    有观点认为,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量飙升,是欧盟宣布对华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的主要原因。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向欧洲九个国家出口了近35万辆电动汽车,超过了2022年全年的出口量。过去五年,中国向欧盟出口的汽车增加了四倍。据瑞银最新估计,到2030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可能会翻一番,即从17%增至33%,其中欧洲公司的市场份额损失最大。
    也有观点认为,冯德莱恩将自己描绘成“欧洲商业的捍卫者”、对华强硬的背后是为2024年寻求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做准备。她曾在欧盟年度国情咨文中承诺,将采取措施帮助欧洲清洁能源行业,扶持小公司发展,并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今年9月13日,冯德莱恩又表示,欧盟将调查是否征收惩罚性关税,以保护欧盟生产商免受更便宜的中国电动汽车进口的影响。
    部分外媒对欧盟此次反补贴调查表示担忧,认为欧盟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集团,然而在逆全球化局势下,欧盟启动反补贴调查可能标志着其进一步转向贸易防御,甚至会引发贸易战。据预测,欧盟反补贴调查一事也可能成为9月25日的中欧经贸高层对话的首要议题。

安全追踪与预警

04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9

8

安全追踪与预警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爆发新一轮军事冲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当天在犹太假日期间对以色列发起军事行动。截至目前,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此轮冲突已造成10022名巴勒斯坦平民死亡,其中包括4104名儿童和2641名妇女,给巴以双方带来重创,大量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已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冲突爆发至今已一月有余,美国作为其中最大的外部介入力量,其国内政策态度及立场也经历了一定的调试与反思。总体来看,一方面,美国社会民众开始对以色列加沙军事行动进行反思,美国国内的巴以政策立场也呈现出一定的阵营化趋势,拜登政府或将考虑对中东政策作出一定调整;另一方面,拜登政府所面临的竞选压力也决定着其政策只能在有限的幅度内进行政策调试,以避免“授共和党以柄”。
一、美国社会出现中东政策反思之声
    在冲突爆发之初,美国白宫和国会迅速表达了对以色列的全力支持,强调了与该国的紧密关系。这一立场得到了一部分美国民众的积极响应,许多人表示了对以

巴以冲突中美国的“变”与“不变”

色列的同情和支持。他们一致谴责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的突袭,视之为挑起冲突的不负责行为。甚至有部分群众自发组织了对以色列遭遇的困境进行默哀的活动,表达了对冲突中以方无辜受害者的哀悼。
    然而,随着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对巴勒斯坦进行反击,民众的观点和态度开始发生了转变。美国舆论逐渐出现了对以色列的行动展开批评与指责的情况。政府官员的一些言论和部分民众的观点开始对以色列的加沙军事行动提出疑问和批评,认为这些行动引发了更多无辜平民的伤亡。这种舆论转变甚至在美国的一些城市引发了针对以色列的公众示威,人们走上街头表达对冲突双方的和平呼吁和对以色列行动的不满。随着加沙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美国国内对巴以冲突双方的态度更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开始对以色列的行动提出质疑,并对其在冲突中的所作所为表示担忧和不满。这种态势在美国国内甚至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但值得强调的是,尽管当前美国国内同情支持巴勒斯坦的人数在过去两周内相对增加,但这种反思思潮却并不是美国社会主流,就美国政界而言,仍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支持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例如在共和党中,支持倾向于以色列的人数就仍保持高位,甚至出现部分幅度增长。

二、美国国内在巴以问题上的阵营化趋势愈加明显
    美国国内在巴以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阵营化分歧,不同政治及年龄群体对于美国应在巴以冲突中所发挥作用的看法截然不同。从政治群体来看,越来越多的共和党人倾向于支持以色列,而民主党人更偏向于美国保持中立,不倾向任何一方。美国益普索(Ipsos)民调公司最近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共和党人表示希望美国偏向支持以色列,这一比例相较于本轮冲突爆发前的47.3%有了显著的增长。相对而言,约57.4%的民主党人及多数独立派人士却更倾向于支持美国在冲突中保持中立。从年龄群体来看,美国多数年轻人仍希望美国保持在巴以问题上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反对美国过多介入到中东问题中。
三、大选年将近或将倒逼拜登政府重新思考中东政策
    从即将到来的2024年美国大选来看,2023年4月,拜登本人正式宣布将竞选连任美国总统。一方面,这意味着当前拜登团队的主要精力都将转向总统竞选上,而政府的中东政策以及在巴以问题中立场都将被置于提高选民支持率的大框架内进行考虑,对于巴以双方任何一方的偏袒都会导致其选民支持率的下降。例如,拜登政府如果继续美国此前对以支持的政策立场,那么就很有可能对阿拉伯裔群体及青年反战群体产生情感伤害,进而影响大选。
    另一方面,拜登团队认识到为追求竞选成功,共和党人将会不遗余力在巴以议题方面针对拜登发起攻击,如若拜登政府调整对以军事援助政策的话则将会授共和党以口实,为共和党批评拜登政府中东政策提供机会。例如当前便有近26%的共和党

人批评拜登中东政策,认为拜登政府过于亲巴勒斯坦。因此为充分积累国内竞选资本,拜登政府也不敢贸然减少对以色列的支持。总之,大选的将近必将使得拜登政府重新思考美国的中东政策,其必须要在巴以之中找到一个政策平衡点才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对选民支持率的影响。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11

10

VIVO高管被捕,中资企业在印经营风险飙升

    2023年10月10日,中国智能手机生产商Vivo在印度分公司的一名中国籍高管以及另外三名与该公司相关的工作人员被印度金融犯罪管理部门以涉嫌洗钱为由进行逮捕。Vivo表示,该企业一直遵守印度法律,并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法律行动”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印度即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许多中资企业在印度投资。公开资料显示,随着中印摩擦增多,尤其是在藏南地区的军事对峙局势的升级,印度当局针对中资企业的调查与罚款增多,引发中国企业对印度营商环境的担忧。
一、事件回顾及背景
    早在2022年7月,印度金融犯罪管理部门搜查了Vivo在印度的48家办公地,并从Vivo的账户中冻结了6000万美元,声称vivo涉嫌从印度将本地的销售收入约79亿美元非法汇款到中国,规避当地金融管制以及违反税务法律。vivo当时表示,正在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2023年10月初,印度警方指控Vivo帮助本地新闻网站Newsclick转移资金,而该网站因为中国服务而接受警方的调查。
二、印方对中国企业的多次处罚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一位在印度代表多家中国公司的资深法律顾问表示,印度针对中国企业的调查和打压最早开始于两国在2020年边境冲突之后,目的是为了向中国政府施压。彼时,印度当局封禁了包括TikTok在内的数百个由中国公司开发的应用程序。2020年4月,印度当局

修改外国投资法,要求来自与印度陆地接壤国家的投资必须获得政府批准,此举无疑是针对来自中国的投资。此后,印度当局不断针对中国企业,以多种方式开展调查,干扰其正常经营。
(一)经济罚没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智能手机生产商在印度占有大量市场份额,印度当局还把目标对准了中国手机公司OPPO和小米集团,并冻结了小米近7亿美元的资产。2022年初,小米被印度财政部追缴了65.3亿卢比(约合5.7亿元人民币)的税款。与此同时,印度监管机构以小米印度分公司向其母公司非法汇款为由,宣布没收小米印度公司555.127亿卢比(约合48亿元人民币)的款项。2023年4月,印度法院驳回小米关于印度政府处罚的申诉。无独有偶,2023年9月,路透社报道,印度税务局官员突击搜查了联想在印度工厂和办公室。印度官员检查了联想员工的笔记本电脑,他们还在搜查前后尝试联系联想的高级管理层。印度当局对中国智能手机生产厂商的限制性措施直接导致了在印度的手机市场份额也有所下滑。2023年,小米在印度蝉联20个季度的销量冠军也被三星所取代。
(二)签证限制
    新冠疫情以及中印边境冲突之后,印度当局在签证发放上为中国常驻印度人员设立多重阻碍。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表示,2020年以来,印方拒不审批中方记者赴印度的常驻申请。2021年12月,中国广播电视总台驻印度的记者在签证有效期还有两个月、任期还有半年的情况下,被印方要求10天内离境。此外,媒体报道显示,前两年印度政府少量地签发商务签或工作签,2023年以来基本处于停办的状

态。这导致很多中资企业的管理人员无法轮换,甚至难以休假,也是中资企业目前遭遇的最大困难。
三、对策建议
    中资企业在印度的困难也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时表示:“中印共同利益显然大于分歧,中方高度关注近期印方对中国企业采取限制性措施,希望印方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面对印度当局对于中资企业的密集调查和监管,中资企业必须提高警惕,充分认识到印度市场的潜在风险。一是高度重视市场合规工作,做好对印投资评估及背景调查工作,加大对法律工作的投入。二是开发多元化市场,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都有着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相关企业可以积极拓展其他海外市场,填补印度市场带来的损失。三是重视公关工作,中资企业在印度应该与本地政府及监管机构加强沟通,建立对话渠道,最大程度上避免信息误判。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13

12

厄瓜多尔国内大选尘埃落定 新任总统或将面临更严峻局势

    当地时间10月15日晚,厄瓜多尔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束,据厄选举委员会公布的91.46%选票统计结果显示,中右翼选举联盟“全国民主行动联盟” (ADN)候选人、现国会议员丹尼尔.诺沃亚(Daniel Noboa)获52.21%选票,战胜左翼公民革命运动(RC)候选人路易莎.冈萨雷斯(Luisa Gonzalez),成功当选厄瓜多尔新任总统,将于12月就任,任期至2025年5月。
    未来,诺博亚将面临多重执政压力。一方面,厄瓜多尔当前国内政治形势复杂,经济严重衰退,政府与社会间矛盾极端激化,暴力事件频发;另一方面,诺博亚虽出身于富商,但本人及家族涉政较少,政治根基并不稳固,政治经验亦不充分,很难依靠国内政治资源推行其执政理念。以上种种均将在未来构成为对诺伯亚的执政考验,使得其任期内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一、国内暴力活动频发
    当前厄瓜多尔国内暴力事件激增,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在8月举行的第一轮选举中就曾出现了两起严重的政治暗杀事件,包括曼塔市市长奥古斯丁·英特里亚戈以及总统候选人费尔南多·比亚维森西奥。其中比亚维森西奥也是最受关注的总统候选人之一,在各项民意调查中均曾脱颖而出,他生前因重点关注“贩毒集团的政治联盟”以及公共部门非法采矿和腐败的结构性问题而多次遭到国内反对团体及贩毒集团的威胁,从他的遇刺中我们便不

难感受到厄瓜多尔国内贩毒集团及有组织犯罪团体的猖獗。
    此外随着厄瓜多尔在欧洲可卡因分销链中的影响力增加,其国内有组织犯罪团体数量也随之增长。据统计,与2021年相比,2022年与贩毒和其他有组织犯罪团伙有关的暴力犯罪增加了近一倍。2016年至2022年间,厄瓜多尔国内的凶杀率增加了近 500%。同时,厄瓜多尔国内的诸多监狱机关也被暴力犯罪集团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手段接管,面临逐渐失控的危险。
二、国内经济持续面临衰退危机
    厄瓜多尔经济上一直较为依赖以石油产业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出口,据厄瓜多尔央行统计,尽管近年来石油在厄瓜多尔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但这一比例却仍超过30%。这种单一的出口结构不仅让厄瓜多尔的经济过于依赖外部市场,还会导致厄瓜多尔在经济下行时受到更大的冲击。自新冠疫情以来,国际贸易严重受阻,以大宗商品出口为主要发展动力的厄瓜多尔经济持续低迷,其通胀率和失业率均长期处于高位。根据厄瓜多尔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2023年9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受国内安全局势恶化及新冠肺炎疫情“余震”的影响,截至8月,厄一年期通胀率同比增长0.5 %,环比增长2.56%。据经济学家估计,至2023年年底,厄瓜多尔国内的财政失衡将达到50亿美元。未来,巨大的经济挑战将困扰诺博亚任期始终,其也将努力在推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应对民众压力中寻找平衡。
三、任期内将面临巨大的执政压力与挑战
    2023年以来,厄瓜多尔总统拉索便深陷执政危机,其所在政党创造机会运动

(Creando Oportunidades,CREO)在议会的137个席位中仅拥有12个席位,致使其无法在议会中得到足够的支持并长期面临政策通过压力。为此,2023年5月,为防止下台后所可能面临来自议会的政治审判,厄瓜多尔总统拉索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他已签署政令解散厄国民代表大会(议会),并利用“交叉死亡”(muerte cruzada)的宪法机制要求厄全国选举委员会提前准备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上述这一问题也将同样困扰诺伯亚。
    首先,尽管诺伯亚以52.21%的选民支持率赢得了大选,但相比于对手路易莎·冈萨雷斯47.79%的支持率而言,其优势并不明显,其对手所在政治联盟仍拥有对厄瓜多尔沿海及亚马逊北部地区省份的绝对控制权。其次,诺沃亚仍面临着与拉索一样极化的议会,诺博亚所在政治联盟在议会中也仅占有14个席位,议会中的多数派仍是战胜左翼公民革命运动(RC)。同时,鉴于RC与AND执政理念及意识形态的根本差异,两者间也很难就某项政策达成一致,这将直接导致未来诺沃亚政府的多项法律面临国会否决的可能。最后,执政周期较短将成为压垮诺沃亚的“最后一根稻草”。为追求2025年成功连任,诺沃亚将要在厄瓜多尔下一轮大选预选前兑现其竞选承诺,这意味着诺沃亚必须在24年年中就要使得厄瓜多尔国内的恶化局势有所改善,其执政难度可想而知。
    综上,诺伯亚未来任期内将面对相较于拉索更为复杂的国内局面,其能否在受到国会反对派掣肘的前提下在短期内解决厄瓜多尔面临的安全问题并通过实现宏观经济稳定来恢复国家繁荣,将是决定其能否在2025年成功连任的关键。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15

14

巴基斯坦政府宣布驱逐非法移民 阿巴边境安全进一步恶化

阿巴冲突事件统计:
    近期,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地带及阿富汗人员于巴基斯坦境内发生多起冲突事件,造成当地多名居民死亡或受伤,进一步导致人道主义危机,边境冲突致使许多居民失去了家园,甚至被迫成为难民。他们面临着粮食、医疗、住所等基本生存需求的缺乏。根据中海安集团海外安全大数据平台的统计,自9月1日至10月12日,共采集5起发生于阿巴边境地带和涉及阿富汗人员在巴基斯坦境内发动袭击事件,部分事件梳理如下:当地时间9月6日,阿富汗军队与巴基斯坦边防部队在阿巴边境发生冲突,造成至少两人死亡。当地时间9月10日,巴基斯坦一名士兵在与阿富汗接壤的西北边境内激进分子交火中丧生。当地时间9月29日,巴基斯坦发生两起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至少57人死亡。据悉,其中一名自杀式袭击者是阿富汗公民。当地时间10月4日16时,一名驻扎在巴基斯坦-阿富汗边境查曼边境口岸友谊之门的阿富汗哨兵无端向从巴基斯坦前往阿富汗的行人开枪,造成2名巴基斯坦平民死亡,其中包括1名12岁的儿童,另有一名儿童受伤。目前遇难者尸体已被转移,受伤儿童正在接受治疗。针对该次事件,巴三军公共关系声明称:“巴基斯坦当局已联系阿富汗当局,调查这种不负责任和鲁莽行为的原因,要求阿富汗当局逮捕肇事者并将其移交给巴基斯坦当局。”

巴基斯坦移民政策:
    政策内容巴基斯坦政府已下令所有无证移民,包括170万阿富汗人,在11月1日之前离开该国,并宣布将大规模驱逐留下来的人。巴基斯坦内政部长萨法拉兹·布格蒂(Sarfaraz Bugti)10月3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所有居住在巴基斯坦的非法移民都必须在11月1日之前自愿返回自己的国家。如果他们未能在截止日期前离开,我们所有州执法机构将全力开展行动,将他们驱逐出境。”2.双方态度巴方:巴方表示对阿富汗非法移民的打击源于近期巴基斯坦恐怖袭击事件的急剧增加。甚至部分致命的暴力事件是在阿富汗的武装分子庇护所操控的。布格蒂表示阿富汗人参与针对巴基斯坦的暴力活动表明“他们没有遵守”阿富汗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希巴图拉·阿洪德扎(Hibatullah Akhunddza)禁止跨境袭击的法令。阿方:阿富汗塔利班政府10月4日发表声明称巴基斯坦威胁强行驱逐阿富汗非法移民是“不可接受的”,并表示阿富汗人不应为巴基斯坦的安全问题负责。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说:“巴方应重新考虑该计划。阿富汗难民与巴基斯坦的安全问题无关。”阿富汗驻巴基斯塔西北城市白沙瓦领事馆的塔利班首席外交官哈菲兹·穆希布拉(Hafiz Muhibullah)表示,整个社群不应因个人的犯罪行为而受到惩罚。3.国际态度联合国和全球人权组织对巴基斯坦驱逐阿富汗非法移民的计划表示担忧。他们表示,面临被驱逐出境的人员中,有在强硬派阿富汗塔利班于2021年8月夺取政权后逃离该国的数十万阿富汗人。国际特赦组织10月9日在某社交平台上表示:“许多生活在塔利班迫害恐惧之中的阿富汗人逃往巴基斯坦,在那里他们遭受了一波又一波的任意

拘留、逮捕和驱逐威胁。”“巴基斯坦阿富汗难民的状况没有得到国际社会应有的关注。”
后续影响:
    1.相关事件可能导致地区安全局势恶化和人道主义危机:大规模驱逐移民事件可能会加大政府和军方边境的控制难度,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地区安全局势的紧张,甚至可能会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连锁影响。此外,因部分阿富汗移民有极大可能是与阿富汗塔利班有直接或针对性威胁而逃离祖国的人。他们遭受塔利班暴力和报复的风险更大。将他们驱逐回阿富汗很可能会导致他们丧命。
    2.巴基斯坦-阿富汗关系或持续紧张:阿巴双方并未对该项政策的实施达成一致意见,阿富汗塔利班公开对该政策持反对态度,若巴方实施此项措施将可能导致两国关系的紧张,对于两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产生不利影响。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区域与国别重点关注

04

17

16

苏丹武装冲突持续

事件简述:
    2023年4月15日,苏丹军队与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在喀土穆和达尔富尔地区发生激烈冲突。而后,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也加入冲突之中:当地时间7月15日,苏丹南部南科尔多凡州首府卡杜格利被该组织包围,并控制了该市六个军事基地中的五个。当地时间8月23日,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发表声明称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阿格尔派的一支部队加入快速支援部队,并部署在东达尔富尔州和南达尔富尔州。据苏丹当局统计,持续的冲突已造成当地数千名平民死亡;另据联合国统计,冲突已迫使数百万人逃离家园。

近一周冲突情况:
自9月10日以来,冲突主要集中在达尔富尔州、恩图曼和喀土穆。冲突双方接连通过炮击、空袭等方式对对方发起进攻。据中海安大数据平台统计,该时段内冲突至少造成97人死亡。

    当地时间9月10日,苏丹首都喀土穆南部一个自由市场遭遇空袭,已导致46人死亡。据悉,截至目前,这是苏丹武装冲突爆发以来,单次袭击中平民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苏丹快速支援部队称袭击发动者为苏丹武装部队。9月11日,苏丹武装部队对此予以否认。
    当地时间9月12日,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向西北郊区之一恩图曼的Al-Karari街区发射了炮弹,这场袭击造成17名平民死亡。
    当地时间9月13日,苏丹南达尔富尔州首府尼亚拉遭到空袭,已造成至少40人死亡。苏丹快速支援部队13日下午发表声明,谴责苏丹武装部队主导了此次针对平民的空袭。截至目前,苏丹武装部队暂未对此作出回应。
    当地时间9月17日,苏丹军队在喀土穆进行盲目轰炸,包括司法部大楼、税务局大楼、标准局大楼的政府中心和基础设施被袭击。

各方态度:
联合国特别代表:在苏丹战争和践踏人权问题上,联合国绝不会保持中立
    9月13日,秘书长苏丹问题特别代表佩尔特斯(Volker Perthes)在安理会表示,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在争夺主导权的过程中都需要对令人发指的侵犯人权行为负责。他强调,在要求对战争罪和其他侵犯人权行为追究责任时,联合国“绝不会保持中立”。佩尔特斯谴责苏丹军队和快速支援部队在冲突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并呼吁安理会“向交战各方表明,他们不能逍遥法外,所有犯下的罪行必须被追究责任”
美国国务院:美国对苏丹军队与快速支援部队冲突增加并造成平民伤亡感到担忧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就苏丹首都喀士穆、达尔富尔南部和科尔多凡州发生的袭击事件不断增加、造成平民死广发表书面声明,对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之间不断升级的冲突和轰炸感到担忧,特别是9月10日针对首都喀土穆南部的空袭造成至少43人死亡,8月底在尼亚拉的袭击造成至少27人丧生。米勒称,双方必须履行包括与保护平民有关的义务在内的国际人权义务。
米勒强调,尽管《吉达宣言》规定满足人道主义需求并为援助活动提供便利,但各方并未履行保护平民的责任。米勒表示,美国继续支持追究苏丹事件责任人的责任。交战各方必须结束这场残酷的冲突。苏丹人民应该享有自由、和平与正义。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希望有关各方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通过对话谈判化解矛盾分歧

    9月1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在安理会审议苏丹问题时发言,呼吁推动苏丹局势尽快降温。
    戴兵称,苏丹武装冲突持续延宕,平民伤亡不断增加。中方衷心希望有关各方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通过对话谈判化解矛盾分歧,为恢复和平稳定创造条件。中方支持地区国家加大外交旋,同苏丹各方加强沟通,推动局势尽快降温。苏丹多地人道局势严峻。中方对人道资金严重不足感到担忧,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传统出资方恢复援助,呼吁有关方面解除单边制裁,避免给人道局势造成负面影响。
安全建议:
    在苏丹特别是喀土穆中国公民和中资机构继续密切关注形势,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安全防范:
    一是在室内注意远离临街房间或窗户,防止被流弹误伤。避免靠近交火地区、武装人员。
    二是设法补充水、食品、燃料等必要生活物资储备。
    三是扫描下方二维码完成领事登记,所处位置等个人信息发生变化时请再次填报。
    四是如遇突发紧急情况,务必保持冷静,优先确保自身安全,及时报警并向使馆报告。

安全事件重点关注

04

安全事件重点关注

04

19

18

安全事件重点关注

以色列国防军宣布进入战争状态

    以色列当地时间10月7日清晨,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向以色列境内发动大规模火箭弹袭击,靠近加沙地带的多个以色列城镇上空传出爆炸声,耶路撒冷也至少两度拉响防空警报。根据以色列急救组织最新消息,火箭弹袭击已造成以色列1人死亡、16人受伤,其中2人伤势严重。目前,以色列国防军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并表示开始对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目标发动空袭。

    近期,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安全局势持续紧张。约旦河西岸多个城市连续发生暴力冲突事件,造成人员伤亡。9月1日至10月7日,中海安大数据平台共采集3起关于以色列军队针对哈马斯和杰哈德发动袭击事件,具体事件内容为:
    当地时间9月5日,以色列军队袭击了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图勒凯尔姆省的一处难民营,导致1名巴勒斯坦青年死亡。受此袭击影响,图勒凯尔姆省和纳布卢斯省之间的主要道路已无法正常使用。伊斯兰圣

战运动圣城旅和图勒凯尔姆旅称其战士在此次袭击间与以军对峙并对其造成打击。
    当地时间9月15日晚,以色列国防军出动一架战机,空袭了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一处军事哨所,以回应当天晚间巴勒斯坦民众在以色列与加沙地带边境地区举行的游行示威活动。据悉,游行人员向以军投掷手榴弹和爆炸物。
    当地时间9月24日晚间,以军出动无人机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两处军事哨所发动了空袭。
双方态度:
    以方:以色列国军方要求该国中部和南部居民留在防空洞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加兰特等高级官员举行紧急会议。另一方面,以色列防长批准征召预备役军人。以色列国防部长办公室称,约阿夫·加兰特部长宣布加沙地带80公里范围内进入紧急状态。“特殊情况”允许军队限制集会并封锁区域,限制区域包括特拉维夫和贝尔谢巴。
    巴方:哈马斯方面表示已向以色列发射了约五千枚火箭弹。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已宣布加入哈马斯的行动。哈马斯还号召黎巴嫩的武装组织加入。哈马斯副首领萨利赫·阿鲁里在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发出了武装号召。他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所有人都必须打这场仗,特别是约旦河西岸的抵抗战士。”“约旦河西岸是这场战斗的最终决定者,它可能会与约旦河西岸的所有定居点发生冲突,我们呼吁我们的人民参与‘阿克萨洪水’之战。”

中方态度:
    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发布安全提醒称,以色列多地今晨响起防空警报,可听到火箭弹爆炸声。特此再次提醒全体在以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安全形势,避免外出,警报响起时,及时到避弹间躲避,确保安全。
防范措施:
    近期中国公民应暂勿前往巴勒斯坦加沙地带,谨慎前往约旦河西岸地区;已在当地人员和机构请尽快撤离或转移至相对安全区域,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当地办事处取得联系;尽量避免参加大规模的集会、示威活动或政治集会,因为这些活动可能会引发暴力事件;保持手机和通讯设备的充电,确保能够随时保持联系。同时也了解紧急救援的联系方式。

安全事件重点关注

04

安全事件重点关注

04

21

20

    当地时间10月7日,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枪战一直持续到深夜。哈马斯从加沙发射了数千枚火箭弹,并派出武装分子杀害和绑架士兵和平民。随后,以色列军方对加沙进行了毁灭性的报复性打击,造成封锁地带23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周日凌晨,以色列军队仍在轰炸加沙,并在以色列南部部分地区与哈马斯武装分子交火。哈马斯呼吁黎巴嫩所有武装团体加入对抗以色列的战斗。

敦促有关各方“立即停火,保护平民,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该发言人指出:“巴以冲突反复上演,充分说明和平进程长期停滞不可持续。平息巴以冲突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中国将“推动巴以双方早日恢复和谈,寻求持久和平之道”。
国际态度:
    联合国安理会将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不断升级的暴力事件举行紧急闭门磋商。这次会议首先由现任安理会成员马耳他召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和巴西随后也加入。联合国安理会15名现任成员将于周日下午3时出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磋商。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纽约时间周六上午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以最强烈的措辞谴责当天早些时候哈马斯对加沙地带附近的以色列城镇和以色列中部地区发动的袭击,包括向以色列多个人口中心地区发射了数千枚火箭弹。声明说,迄今为止,这些袭击已造成众多以色列平民丧生,数百人受伤。秘书长对有关平民在自己家中遭到袭击和绑架的报道感到震惊。秘书长对平民的安危深感关切,并敦促最大限度地保持克制。他强调:“ 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根据国际人道法尊重和保护平民。”秘书长向受害者家属表示最深切的慰问,并呼吁立即释放所有被绑架者。古特雷斯敦促通过一切外交努力避免引发更大范围的冲突。他强调,“暴力不能解决冲突,只有通过谈判达成两国解决方案才能实现和平。”
    美国总统乔·拜登谴责哈马斯武装分子的“不合理”袭击,并承诺确保以色列拥有“自卫所需的一切”。他告诉内塔尼

亚胡,美国“与以色列人民站在一起”。
    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表示,英国“明确谴责”哈马斯对以色列的突然袭击。克莱弗利在社交媒体平台 X上发帖称:“英国将永远支持以色列自卫的权利。”
    德国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表示,柏林“坚决谴责加沙地带针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安娜莱娜·贝尔伯克表示,哈马斯“加剧了暴力”,并补充说,“针对无辜人民的暴力和火箭弹必须立即停止”。
    意大利表示支持“以色列自卫的权利”,抵御哈马斯的“野蛮袭击”。政府表示,其“最强烈地谴责针对无辜平民的恐怖和暴力行为”。

以色列军队针对加沙地带的哈马斯组织发起了“铁剑行动”

最新进展:
    当地时间10月8日,以色列军队控制了南部城市斯德洛特的一个警察局,在长达数小时的对峙后杀死了至少10名巴勒斯坦武装分子。随后,其部队袭击了哈马斯情报负责人在加沙地带的住所。该住宅被该组织用作军事基础设施。军队将继续在加沙各地发动袭击。
    当地时间10月8日凌晨3时左右,加沙城一座清真寺顶部的扬声器向附近公寓楼的居民发出严厉警告:立即撤离。几分钟后,以色列的空袭将一栋五层建筑化为灰

烬。加沙居民将死者和伤者抬进破烂不堪、人满为患的医院,医疗用品和设备严重短缺。卫生部称已造成232 死亡、至少1700人受伤。
    当地时间10月8日,黎巴嫩军队向该国东南部向克法尔-乔巴(Kfar Chouba)地区的以色列占领领土发射了几枚火箭弹。
    当地时间10月8日上午7时30分,以色列军方向黎巴嫩南部发射炮弹。随后,其一架无人机袭击了与黎巴嫩边境沿线的多夫山(Mount Dov)的真主党基础设施。
双方态度:
    以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告诉以色列人,他们正在进入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战争”。以色列军队已要求长期封锁的加沙七个不同地区的居民离开家园,搬到市中心或在避难所避难。以色列安理会决定停止向加沙供应电力、燃料和货物,并批准采取措施“摧毁哈马斯的军事和政府能力”。
    巴方:哈马斯表示进攻是对阿克萨清真寺的亵渎以及以色列数十年来对巴勒斯坦人的暴行的回应,其中包括对加沙长达16年的封锁、过去一年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城市的袭击、定居者对巴勒斯坦人的袭击增加以及非法定居点的增加。哈马斯政治局副局长萨利赫·阿鲁里称哈马斯抓获了大量以色列俘虏,其中包括高级军事官员。他说道,哈马斯有足够的俘虏让以色列释放监狱中的所有巴勒斯坦人。
中方态度: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对当前巴以紧张局势加剧和暴力升级“深表关切”,呼吁国际社会“增强紧迫感”,并

安全事件重点关注

04

安全事件重点关注

04

23

22

    当地时间10月7日晚间,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允许内塔尼亚胡政府“进行可能导致战争的军事行动”。部分媒体称,此举可能意味着以色列决定正式向哈马斯宣战。自10月7日爆发大规模冲突以来,巴以双方均有大量人员伤亡,多国在冲突地区的侨民有被误伤的情况。截至目前,美国明确表示对以色列的支持,拜登称美国对以色列安全的支持“坚如磐石”,哈马斯宣称打击以色列行动得到伊朗的直接支持。

一场支持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的活动时说:“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枪和火箭弹与你们同在。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与你们同在。”并于8日向萨巴阿农场的三处以军阵地发射了数十枚火箭弹和炮弹,并称此举是为声援巴勒斯坦抵抗力量。其余多国呼吁双方停火。除巴以双方军队及双方平民外,多国在冲突区域的侨民出现失联、被误伤等情况:据以色列中华商会的统计,目前至少有3名中国人中弹,还有4名中国人处于失联状态;尼泊尔与乌克兰确认有公民在哈马斯对以色列袭击中丧生;疑似有美国公民遇害和被绑,布林肯对此回应:正在核实。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发生巴以冲突相关的各类事件。当地时间8日,美国多个城市现大规模抗议,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支持者在街头“混战”;当地时间10月8日,德国柏林发生反以色列示威引发骚乱,造成40人被捕。据报道,活跃人士向警察投掷瓶子和石块,导致2名警察受轻伤。随着战争的进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等国家开始撤离其在以色列的本国公民,多家航空公司也暂停了经停或往返冲突区域的航班。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0月10日报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一位高级官员称,哈马斯已经“实现目标”,愿意与以色列就可能的停火进行讨论。同日,以色列国防军最高发言人丹尼尔·哈加里少将表示,以色列军队已重新完全控制加沙边境。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和黎巴嫩地区使用白磷弹进行袭击。白磷弹属于国际法中的燃烧武器范畴,受《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的限制。国际法绝对禁止交战方对平民和民用设施使用白磷弹。

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当局进行“可能导致战争的军事行动”

最新进展:
    目前,哈马斯方面态度强硬,拒绝停火,称“以色列占领行动达到入侵以来的顶峰。只要以色列在推动战争升级,停火是不可能的”。
    随着战争的持续,多国针对冲突升级发出警告:埃及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之间的局势持续升级,将引发可怕的危险。埃及呼吁以色列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避免平民遭受危险,并警告暴力升级将造成严重后果,并对推动停战的努力产生负面影响。

    沙特外交部发表声明称正密切关注巴以交火事件和局势进展。沙特呼吁冲突双方立即阻止局势升级并保护平民,同时呼吁国际社会承担保护平民的责任,启动和平进程,以实现两国和地区和平安全。
    以色列于10月7日宣布战争状态。10月8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声明称,以军将出动全部军事力量摧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他同时表示,针对仍在几个以色列边境社区中活动的哈马斯武装人员,以色列国防军目前正在逐门逐户地进行“清缴”。10月8日晚,以色列在加沙南部集结十万预备役部队,以应对与哈马斯的战争。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于当地时间10月8日宣布,五角大楼正向以色列附近区域派遣航母和战机。奥斯汀说,上述措施是对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的回应,是在与总统拜登进行详细讨论之后做出的,这些措施旨在“增强国防部在该地区的姿态,加强地区威慑的努力”。
中方态度: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局势举行紧急磋商中就当前巴以局势阐述中方立场,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冲突局势进一步升级。张军表示,当前地面形势十分脆弱。中方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和有关国家开展斡旋,推动局势尽快降温。安理会应随时准备为推动对话、实现停火、恢复和平采取必要行动。
事件影响:
    目前,事件影响逐渐扩大,美国明确支持以色列,伊朗、叙利亚明确表示支持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高级官员哈希姆·萨菲丁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郊区出席

哈马斯表示愿意启动停火讨论 以色列称已完全控制加沙边境

最新进展:
    哈马斯方面表示,愿意与以色列就可能的停火进行讨论,但双方冲突仍以较高烈度持续。截至10月10日,以色列已将预备役规模扩大至36万人。截至目前,冲突已致双方超2100人死亡,加沙地带流离失所人数已增加到187518人,加沙地带网络被切断。战火已蔓延至黎巴嫩。
    多个国际及国际组织再次发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0月9日就巴以局势发表谈话,呼吁有关方面打破恶性循环,通过谈判实现巴以乃至中东地区的长期稳定。

安全事件重点关注

04

安全事件重点关注

04

25

24

以色列必须能够看到其合法的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巴勒斯坦人必须能够看到实现其独立建国的清晰前景。只有通过满足双方愿景的谈判达成和平,才能为巴以乃至更广大的中东地区人民带来长期稳定。阿拉伯议会10月10日发表声明说,将于12日在其开罗总部举行会议,讨论巴以局势的升级问题。拜登呼吁美国国会对以色列进行资助。自冲突开始以来,美国不断对以色列表达支持,并向其提供美式装备进行支援:当地时间10日晚,以色列军方表示,第一架载有美国武器装备的飞机降落在以色列内瓦提姆空军基地。但目前以军没有具体说明这些武器装备的用途。目前,美国“福特号”航母已抵达地中海东部。欧盟谴责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断水断电断粮的“全面封锁”行为违反了国际法。据悉,当地时间9日,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发表电视讲话时警告称,以军将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攻击哈马斯。随后,以国防部长加兰特下令切断加沙地带的电力供应,禁止食品和燃料进入,加沙地带三分之二的供电来自以色列。同日,以色列能源部长也表示已下令切断对加沙供水。

众向加沙地带南部撤离的要求,称这对巴勒斯坦人民来说无异于一场“浩劫”,并要求为加沙地带的居民紧急建立人道主义走廊,尽快提供水、电、燃料和医疗用品。
    10月15日,战火正式蔓延至黎巴嫩:以色列出动战机对黎巴嫩南部真主党的多个目标进行轰炸。随后,以色列北部城镇梅图拉遭到黎方发射的迫击炮弹袭击。据媒体16日上午消息,以色列国防军和哈马斯双方宣布在加沙南部暂时停火5小时,以便让外国人从拉法口岸撤离出境,同时让外国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停火时间从当地时间16日上午9时开始。但随后以色列政府否认了有关以色列同意在加沙地带南部停火、允许开放拉法过境点,以让援助物资经由拉法进入加沙地带的有关报道。报道援引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室发布的一份简短声明称,“目前没有与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和外国人撤离相关的停火协议。”
多方表态:
    当地时间10月12日,英国首相府宣布,英国将向靠近以色列的东地中海部署侦察机以及两艘皇家海军舰艇等军事力量,以支持以色列。当晚,以色列要求加沙北部上百万人迁移至加沙南部地区。埃及总统塞西表示,加沙居民必须“留在自己的土地上”。埃及将加强与各方接触,展开斡旋。塞西还呼吁向巴勒斯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当地时间10月13日,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应约集体会见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和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负责人。翟隽表示,中国支持阿盟在巴勒斯坦

    截至10月15日,巴以新一轮冲突已造成双方共将近4000人死亡。此外,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军队在黎以边境地区继续交火,造成人员伤亡。
    据《以色列时报》15日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丹尼尔·哈加里称,为实现以色列的安全目标,以军将在“中东任何地方”开展行动。截至目前,巴以冲突已造成4名中国人死亡,6人受伤,另有2人失联。

最新进展:
    10月12日,多方再次就巴以冲突进行表态。当日晚间,以色列要求加沙北部上百万人迁移至加沙南部地区。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就以巴局势同以色列外交部负责亚太事务的副总司长哈帕兹通电话。翟隽表示,中方对以巴紧张局势加剧和暴力升级深表关切,对冲突造成平民伤亡感到痛心,对受害者家属表示慰问。中方谴责伤害无辜平民的行为,呼吁尽快停火止暴,以“两国方案”为基础恢复和谈,增强双方人民实现和平的信心。国际社会应切实发挥作用,防止局势升级造成人道主义灾难。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没有私利,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中方真诚希望以巴双方和平共处,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劝和促谈,为实现和平创造条件。
    哈帕兹介绍了以方对当前以巴局势的看法和立场,并表示以方将全力保护在以境内的中国公民。10月13日,英国宣布向东地中海部署军事力量。美国也宣布将于当地时间10月13日开始包机从以色列飞往欧洲,最终让滞留在以色列的美国人回国。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在约旦首都安曼会见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时表示,他完全拒绝以方让巴勒斯坦民

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下阶段,中方愿同阿盟和阿拉伯国家保持沟通协调,继续做有关各方工作,为中东和平进程重回正轨不懈努力。中国将继续向巴方提供人道援助,帮助缓解巴勒斯坦人民面临的人道主义危机。
    当地时间10月14日,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将对加沙地带实施更为广泛的地面军事行动计划,扩大对加沙地带的攻势,包括发起“空中、海上和陆地的联合协调攻击”。
    10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表示中方谴责并反对一切伤害平民的行为。我们希望巴以尽快实现停火和局势缓和。各方都应遵守国际法,尤其是国际人道主义法。
    阿拉比亚电视台当地时间10月16日上午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和哈马斯双方宣布在加沙南部暂时停火5小时,以便让外国人从拉法口岸撤离出境,同时让外国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停火时间从当地时间16日上午9时开始。随后,以色列政府否认了有关以色列同意在加沙地带南部停火、允许开放拉法过境点,以让援助物资经由拉法进入加沙地带的有关报道。报道援引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室发布的一份简短声明称,“目前没有与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和外国人撤离相关的停火协议。”

以军将在“中东任何地方”行动

产品展示

05

产品展示

05

产品展示

27

26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05

产品展示

05

29

28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