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龙外布衣第二十七期

电子杂志报刊2024-11-29
714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学生发展处
第27期  总第27期

办有意思的教育

育有情怀的人才

德育前沿 >> 

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创新

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是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创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是破解当前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

文/ 张志勇

要把"教联体"建设作为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通过"教联体"联结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管护等育人责任有关的各类主体,包括政府、学校、街道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单位等,明确其各自职责任务,实现教育责任的"大整合";通过"教联体"动员利用各方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大合唱";通过"教联体"拓展教育空间、实施教育项目,构建社会教育的"大载体"。要推动以"教联体"为抓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共同打造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大本营"。
要通过建立"教联体",促进家校社三方协同发力、同向同行,有效破解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促进良好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的形成。一是要聚焦强化学生价值观教育,探索创新“开门办思政课”,优化馆校协同机制,在实践育人上加强协同联合。二是聚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有效干预,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在医教互促上加

02

德育前沿

加强协同联合。三是聚焦强化学生健康体质,加强体育锻炼,强化近视综合防控,探索创新有效方式,在体教互融上加强协同联合。四是聚焦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强化学生关心关爱,密切家校常态沟通,在家校互动上加强协同联合。五是聚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深化青少年读书行动,提升科学素质,强化劳动育人,在社教同频上加强协同联合。六是聚焦守牢校园安全底线,抓好校园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强化风险处置,加强综合治理,在警校同步上加强协同联合。

要建立健全"教联体"保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府统筹、部门协调、社会尽责机制,党委和政府加强对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与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各相关部门、社区街道、社会资源单位与学校建立工作对接机制。二是明确责任单位的具体职责。要以学校为圆心,与周边具有教育职责和教育资源的街道、社区、企业、高校等因地制宜建立"教联体",明确"教联体"成员应各自承担的具体育人职责。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地方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组织领导,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作为,会同相关部门将协同育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谋划推动,完善经费、人员、场地等方面政策保障。四是强化队伍保障,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落实落地。五是健全责任体系。要努力将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成效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文明创建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考核体系;把推进学校协同育人作为学校班子成员述职评议考核指标;将学校的家长学校和家委会建设运行情况纳入省级教育督导内容。
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要充分认识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系统施策,扎实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落地生根。(来源 | 《人民教育》2024年第21期)

03

教育叙事

彼此照亮

文/ 徐梦维

"祝徐老师生日快乐"早上我刚走进教室,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向我传达着生日祝福。我心里纳闷:孩子们怎么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惊讶地看着孩子们,他们脸上洋

下课了孩子们纷纷过来围着我送出自己的生日祝福,凯凯塞给我一个小信封就回座位上了。我小心翼翼的打开信封,里面是他画的一幅非常精美的画,上面工工整整的写着对我的祝福。看着这一份特殊的礼物我鼻子一酸。
凯凯是班里有名的调皮捣蛋的孩子,非常聪明很有自己的想法。上课都是随着自己的性子要么画画要么在桌垫上乱写字,甚至没有办法坐在自己座位上,作业也是随意涂改,字迹十分的潦草……老师的话也听不进去,各科老师经常跟我反应孩子的情况,都很头疼。但是今天他送给我的画上的字非常工整漂亮,写的话语十分的暖心。我想他为了这幅画一定花了很多时间。我把画用手机拍了下来,然后用这张照片当作我手机的壁纸。有一天下课他看到我的手机壁纸,我发现他眼睛里有不一样的亮光。
回想起这一年多来跟孩子们相处的点滴,我不禁感慨万分。刚接手这个班级时,孩子们刚刚经历了分班,临时换班主任,孩子们都很躁动,纪律习惯都有待加强,整个班级没有凝聚力,甚至有些孩子故意挑事来扰乱班级。
而今天,他们竟然为我准备了这么一个惊喜。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原来,成为彼此的光并不

  • 龙教杯团队二等奖
  • 区论文比赛二等奖
  • 区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 区班主任论坛三等奖

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仿佛在等待着我的反应。接着小烨拿着话筒带着全班同学一起唱生日快乐歌。

徐梦维

04

教育叙事

不难,只需要用心去感受,用爱去灌溉。于是,在这一刻,我默默许下一个愿望: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束光,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我向孩子们鞠了一躬,表示我的感谢。接着,他们纷纷拿出自己制作的贺卡,送给了我。每一张贺卡都是孩子们用心制作的,上面写满了他们对我的祝福和感谢。看着孩子们的祝福,我的眼眶再次湿润了。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引者,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我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成长。我尽我所能地关心每一个孩子,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鼓励他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而孩子们也用他们的行动回报着我。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为班级争取荣誉。我们的班级变得越来越团结,越来越有凝聚力。
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学期又过去了。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看着那灿烂纯真的笑容,心中感慨万千。
我想起了一句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我,就是这个过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对所有的孩子们说: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体会到了成为教师的意义和价值。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彼此的光,照亮彼此的人生之路。

05

教育叙事

点评

爱是一种看见,爱是一种传递,当我们眼中有孩子,真诚付出爱,收获的必定是更多爱!
对于接手一个新班级的徐老师来说,她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语、一举一动都带给了学生温暖、慰藉和鼓励,而简单的一句“祝徐老师生日快乐!”何尝又不是孩子们对老师最好的情感回馈呢?
柳絮因风起,葵花向日倾。教师的一双眼睛可以看见50个孩子的“模样”,教师的一颗心更可以拴住50个孩子的心。教育也的确是一场爱与被爱的双向奔赴。
 愿你我在教育的修行里上下求索,也愿你我都被爱着。(范道协)

06

德育策略

多给孩子几个爱上学的理由

文/ 韩庆文

一、校园应该是能让孩子快乐的地方

看到一些心理咨询机构的广告,说自己有矫正孩子厌学、逃学、叛逆的服务,还有一些全封闭军事化管理的特殊教育机构,声称能够矫正孩子的厌学、逃学等问题。笔者不相信这些广告,事实上在社会内卷的大背景下,今天的家长普遍对孩子都有高期盼、高要求,导致孩子长时间处在一种高压力的状态下,很难体验到掌握知识的快乐、与同伴交往的快乐。再有,今天学生的生活也过于单调,缺乏足够的时间玩耍。因此可以说,孩子厌学是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并不仅仅是某些孩子个体的心理问题。我做过一个粗略的调查,无论"学优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大多都不太喜欢上学,在他们那里,学习都是一种重压,即使是好学生,他们也是在应付,只不过他们的能力较强,因此成绩较好。多数父母都存有一种观念:"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就应该是苦的,不要期待上学是一件愉快的事,甚至在有些家长那里,为了未来生活更顺畅,童年的快乐也是能够牺牲的。这些观念也正侵害着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在学生时代就会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但事实上,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至少有不少的快乐;校园也应该是一片乐土,并非总是苦海。
上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孩子在校园找到安全感、位置感、角色感和成长感,这些都与孩子不断发展、成长的身心相契合,满足了他们的需要,孩子在学校多数时候理应是快乐的。孩子至少能在校园中体验到这些快乐:首先,他们应该能体验到自己进步的快乐,感受到搞懂了知识后的充实感和成就感,感受到掌握了某种技能后的力量感和自信。其次,他们能在校园中遇到平生最大数量的同龄人,有更大的几率用自己的真诚和友善换来知音,得到同伴的友情,在与同伴的交往互动中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价值,借以憧憬自己的未来社会生活。这是一种社会化的快乐,是成长的需

07

德育策略

需要,这种交友、游戏、活动的快乐,我们这一代多数人都体验过……学校这两样重要的功能都应该是能让孩子快乐的理由。

二、好好保留伙伴间的天然吸引力

曾经做过一些调查,询问一些孩子爱上学的原因,首推玩伴吸引。孩子在一起玩耍与活动,就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而走向社会是符合孩子天性的一种成长需求。在课间、午间等自由活动时间,孩子最高兴了,他们进行一些学校允许或默许的游戏活动,总感觉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又上课了。一些有经验的班主任也会主导开发一些健康游戏供孩子选择,帮助孩子发现相互间的需要,掌握一些解决矛盾的方法,构建平等友爱的伙伴关系;还有一些老师直接参与孩子的游戏,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惊喜。当然,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能够正确引领学生合作探究,在活动中建立密切关系并收获快乐,或者在玩中学、学中玩,增加互动机会,都会显著增加校园生活对孩子的吸引力。学校开展丰富的社团、文化节、运动会、研学旅行、节日庆祝等实践活动,对孩子都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这些活动互动性更强,活动空间更大,自主性更充分,所以深受孩子的喜爱。

但为什么还会有孩子厌学,或惧怕来到学校?一定是我们没有让学校的这些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拒绝上学现象并非简单的叛逆行为,每个孩子的拒绝上学行为都是他们对困境发出的信号。很多孩子之所以会产生这些情绪行为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内心的需求没被真正看到,没有给予合适的回应和支持。今天,教师虽然无法改变当前的社会大环境,无法消除家长心中的焦虑,但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工作,尽量发挥校园中的积极因素,给孩子更多爱上学的理由。

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校会以安全等理由剥夺孩子课间尽情玩耍的权利,孩子与同伴的交流互动减少了很多,一些课后活动也被学校和教师安排得“井井有条”,缺乏孩子间的自主交流,这些显然都是剥夺孩子上学乐趣的做法。如何协调好安全与学生玩耍的需要,如何在学校给予孩子更多相互交流的时光,是各个学校都需要考虑的紧迫问题。

08

德育策略

三、让孩子体验到自主进步的愉悦

学习是孩子在学校的中心任务。语文、数学等学科学习困难是部分学生不爱上学的重要原因,对学校、学习望而生畏,这是最自然不过的生理反应;即使学习一般甚至较好的学生也会对过重的学业负担心存反感,他们当中真正喜欢学习的也是少数。这些就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适宜自己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最关键的,让每个孩子都有成长感。成长感是学生发现自己在不断进步时的一种心理体验,本质上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一种成就感,一种充实而喜悦的心理状态。但要知道,成长感常常是在与自己过往的纵向对比中产生的,需要在一种宽松、自主的状态下才能形成,可我们的部分家长、教师今天总是在强调与他人的对比,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横向竞争,这会极大地破坏孩子的成长感。即使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总是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强调客观成绩,也会极大地削弱学科知识的内在价值和内在吸引力,本质上也不是一种自主学习,而是被动学习的一种,也很容易引发学习倦怠。
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还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学习进度、学习过程都是班级整体推进的,说实话,超大的班额,即使是相对优秀的教师也很难照顾到每个孩子的学习进程。同时,很多家长还会"放眼未来""放眼全省""放眼全国",不断给孩子加码,不断从外部给孩子施加学习的压力,破坏孩子自主、自在、自然的学习状态,这都不利于孩子产生成长感,更谈不上学习的快乐。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特点,比如我就见过,有的孩子开窍晚,然而一旦开窍了就能很快融会贯通,但如果家长没有耐心,从一开始就不能给孩子一个稍长的等待期,一上来就要求有优秀的成绩,孩子很可能会在学科学习的初始阶段就失去了宝贵的学习自信,成了学困生,一旦被贴上了这个标签,孩子也就不可能再有学习的快乐了。
为每个孩子搭建独属于自己的学习赛道,为他们排除外在

09

德育策略

在干扰,能安静地自己与自己比,假以时日,或许孩子自己就能找到适合的成长路径;同时,展示学科的价值和乐趣,让学生沉浸在其中,而不是一味地通过外在的激励机制"鞭策"其学习,他们就能发现学习的乐趣……这些都是让孩子快乐学习的必然选择。

除了这两方面外,学校和教师还能做一些事,给孩子更多爱上学的理由。比如,要更加尊重孩子,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用热情的语言跟孩子讲话,更多去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而不仅仅是从我们的工作需要出发发号施令。同时,可以把校园环境搞得宽松一些,不那么紧张、严肃,有更多的童趣……这么做了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容易满足的,他们很容易就能快乐起来,而只要有那么几个快乐的理由,他们就会爱来上学,至少能大大改善当前孩子厌学、害怕上学的心理问题。
其实,这件事的本质核心还是教师头脑中存有的一个观念:是把孩子仅仅当成我们的工作对象,还是能自觉地把他们当成一个个不断发展的人?如果是后者,我们就会常常关注孩子的喜怒哀乐,观察他们的承受能力,发现他们的独特之处,给他们最适合的成长路径当然,我们还要不断呼吁,家长和社会要从内心支持"双减"的精神,能够给学校、教师更宽松的教育环境。

四、家校协同,提升孩子,在学习中的自尊水平

"厌学"本质上反应孩子在学习或者学校场所中的低自尊,需要家庭和学校协作起来,共同提升孩子在学习中的自尊水平。但是,避免走入一个误区:以提高学习成绩来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这不仅不能提升孩子的自尊,还会导致厌学加重。通俗来说,厌学的孩子不能通过补课和学业要求来解决问题,甚至需要短暂"放弃"学业,培养多维度的价值体系来增强孩子、家长和教师的自尊水平。有专家总结了几条厌学综合征的家庭干预关键策略:

(1)重塑家庭边界
(2)构建家庭和谐氛围
(3)学会合作和对抗压力

10

德育策略

家长需要发展自己的自尊水平,避免将孩子的学业表现和家长的自尊水平绑定,也就是说不要以孩子的学业水平作为家长自我价值的体现。家庭需要从内部建立多元价值评价体系,每个孩子都有很多优点和值得欣赏的地方,一定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业,甚至要将学业放在价值评判体系的靠后位置。
再者,孩子说不想上学,并不是他真的一点也不想上学,这里面有很多情绪的发泄,或者说,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如果能看到这一层,我们就多少能体会到他的感受,理解他的需求。所以,家长要学会听到孩子深层的表达,看到其中的情绪问题、关系问题、模式问题。往往当这些问题疏通了,在现实层面也会看到更多可能性。不妨适当给孩子纠结挣扎的空间,在这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待一待,允许他去纠结、挣扎、努力、懈怠、沉浮。这也是孩子寻找自己、确认自己的一个过程。父母要做的,就是陪孩子一起经历这个过程,为他保驾护航。(来源丨人民教育)

(4)实现个人成长

11

看见文化

看见“禾伙人”

文/ 付陶然

在七年级团队初组建之际,我们管理团队一拍即合,为年级命名为 "禾" 之队。"禾",既寓意着 "希望" 与 "收获",又谐音 "和谐" 之 "和" 以及 "合作" 之 "合"。

◀ 新禾茁壮,仓箱可期 ▶

 "合"。其拼音 "he",也是英文 "Happy ending" 的简写。我们满心期许着整个年级能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里齐心合力,深耕于龙外这片教育热土,历经三年的砥砺奋进后,收获一个圆满而美好的结局。而年级的老师们,也由此被亲切地称作 "禾伙人"。今天我愿将笔触聚焦于这 "禾伙人" 的中坚力量 —— 班主任团队。

婧怡是今年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她有着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的青春朝气,眼眸中亦满溢着投身教育事业的热忱。开学巡早读时,走到婧怡班门口,恰逢她讲授朱自清的《春》。她请所有同学闭上眼睛,一边听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这幅春的画面。我亦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闭上双眼,婧怡优美的朗读声就像画笔,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勾勒出了一片春意盎然。随后,她又巧妙地引导全班女生模仿她的语调齐声诵读。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皆读得绘声绘色,有模有样。不难想象,这般美好的早读时光,为学生们整日的学习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能量。
在办公室里,婧怡坐在我旁边。她好学多问,乐于思考。时常虚心地向经验丰富的老师或年级请教诸多疑难问题。她非常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以及该做什么。与此同时,我由衷地钦佩她在面对问题时所秉持的独立自主精神,从不轻易将难题抛给他人,而是主动探寻解决之道。

12

看见文化

教室、走廊、办公室里,经常会看到婧怡和学生们谈心的身影。办公的间隙,曾听婧怡说"今天又聊了十几个学生"。周末、工作日的晚上,婧怡有空就到学生家去家访。这些充满温情的对话与交流,不仅如同一座坚实的桥梁,极大地拉近了师生之间以及家校之间的距离,更为学生们心灵的茁壮成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强大支撑。

每个班级总会有那么几个调皮捣蛋的男孩子,令班主任们费尽心思。然而,婧怡却以其独特的教育智慧,巧妙地将这些孩子转化为得力的班级助手。曾有一次,一个男生坐在她工位旁的地上流泪。原来,婧怡敏锐地察觉到该男生与家庭之间产生了矛盾,内心满是委屈。她宛如一位知心大姐姐,耐心地

地安慰着他。放学后,婧怡还贴心地带着他去麦当劳吃晚餐,而后又打车护送孩子安全回家。在许多学生眼中,老师往往是威严而令人敬畏的存在,故而与老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这位男生却愿意向婧怡卸下心防,毫无保留地敞开心扉,与老师尽情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婧怡以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引路人与陪伴者。在她的悉心引领下,2 班的学生们喜爱她也信服她。她迅速成长为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班主任,班级在她的带领下,凝聚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学期过半,2 班已经获得 6 块星级文明班牌。

婧怡是年级新手班主任群体的代表,亦是他们的生动缩影。一涵,用满满的爱心和无尽的耐心,悉心呵护每一位学生;肖锐,行事谨慎入微,对待班级事务皆一丝不苟;潮彬,则以其开阔的思路与勇

13

看见文化

勇于创新的精神,为班级管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在他们身上,我真切地目睹了真心与付出的交融,责任与担当的交织。

在2020级9年级,我和淑敏同在一个团队。当时她担任我们年级的道法老师,并兼任 10 班的包班老师。在我的印象中,她是参与度最高的包班。多次班会课皆由她精心策划并讲授,班级活动的组织与参与更是不在话下。当时大家一致认定,淑敏如果当班主任,一定非常出色。
今年又有幸和淑敏同在一个年级,她担任4班班主任,如果用三个字来描述淑敏带班,就是"有方法"。 她不仅能够出色地完成各项规定动作,更能于细微之处精雕细琢,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教育理念。她在班级管理中展现出了优秀的协调能力,充分调动各科任老师的积极性。在 4 班的科任群里,时常会掀起一场场 "小型科任会" ,老师们畅所欲言,共享班级动态以及学生的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每周,淑敏都会在科任群中征集当周表现优异的学生名单,她总能从不同视角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然后在班会课上表彰学生。这样及时的正反馈,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实现持续而稳定的进步。
她还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将德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落在实处。第一次月度质量检测后,她及时召开"合理归因再出发,积极赋能不设限"的主题班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刚刚

◀ 嘉禾盈车,稻浪翻涌 ▶

14

看见文化

刚踏入初中校园、初次面临考试挑战的学生们及时调整心态,精准分析成绩。运动会、各类大型活动结束后,她带着班级学生总结复盘已经成为固定流程。

淑敏对运动满怀热忱,且积极将这份热爱传递给学生。课余时,她精心筹备班级羽毛球赛,事无巨细地安排赛程、布置场地,赛场上她和学生一起挥舞着球拍,共同为现场精彩表现欢呼鼓劲。她还带着学生去爬山。使学生从课业压力中解脱。在这过程中,学生相互扶持,团队协作精神与友谊得以增进。此外,班级读书会、周末博物馆研学在她的组织下有序开展。短短的半学期,4班多姿多彩的班级活动迅速增进了班级凝聚力。

在我们年级,像淑敏一样的经验型班主任,把班级带出了自己的风格。5班像白钰有序且自由,6班像华清一般温暖懂礼,7班在轶男老师的带领下越来越沉稳。
风格各异却同样优秀的"禾伙人们", 汇聚成了如此一支满怀爱意与热忱的教育劲旅。在漫漫征途中,愿我们能一直继续携手奋进,让每颗"小禾苗"在龙外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烂光彩,向着 Happy ending 稳步迈进。

Copyright © 2025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