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榴莲物语

其他分类其他2022-08-01
496

有一种水果,
爱者赞其香,
厌者怨其臭!

Contents

目 录

BB

万果之王:马来西亚榴莲

CB

猫山王,榴莲界的爱马仕

A

榴莲简史

A

榴   莲   简   史

榴莲 原产在马来西亚,大城王朝时代传入泰国。马来语称榴莲为“徒良”,泰语一直保留这样叫法,中文译为“榴莲”。

相传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时候,在海岸边发现一种奇怪的果子,浑身尖刺,像狼牙棒,出海时间太长,队伍对食物的要求也没那么高,郑和和船员们摘下果子用刀切开,随口一尝,发现味道香浓甜郁,好吃到直接忘掉对家乡的思念。
在海岸边呆了三天就吃了三天,走的时候恋恋不舍,遂郑和给此果取名“榴莲”,意喻“流连忘返”。

有一等臭果。 番名﹁賭爾焉﹂如中國水雞頭樣。長八九寸。皮生尖剌。熟則五六瓣裂開。若臭牛肉之臭。內有粟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塊。甚甜美好吃。中有子可炒吃。其味如栗。

———﹁瀛涯勝覽﹂         明 · 馬歡 著
       

公元十六世纪《本草纲目》成书的同一时期,华人开始下南洋。
明朝初年,郑和打通了南洋水上航道后,虽然官方封关禁海,但已经拦不住东南沿海人民开拓世界的决心。尤其是地少人多、农业薄弱、商业发达的福建和广东东北部地区,开始有少部分百姓向东南亚偷渡经商。
既然是偷渡,作为大明藩属国的暹罗是要绕过的,一直与明朝处于敌对状态的安南(越南)也不是好的选择,更南的土地,才是华人的选择。
最终这批华人去到了马来半岛、印尼群岛——榴莲真正的原产地。
不得不承认,华人性格勤奋、做事努力,且生意头脑灵活,很快掌握了当地经济文化的主动权。到了明末清初,更是有一大批不愿屈服于满清铁蹄的汉人飘洋过海来到南洋,继续高举反清复明的旗帜。
他们有文化、有见地、有计谋,同时,作为农耕大国的百姓,对种植业的热情当仁不让。很多早期华人成了种植园园主,垄断了当地的水果贸易(包括榴莲),继而暴富。
当初这批华侨暴富之后,纳了许多当地女子为婢妾。他们的混血后代认为自己是汉人,传承汉姓,不会选择再与马来族通婚,而是会从相同背景的家族,或者来自中国的新移民中选择婚姻对象,以避免被马来人同化。
相比同时期的西班牙殖民者,在拉美暴富后,与印第安女子、乃至黑奴女子代代杂居繁衍,生出肤色深浅不一的拉美民族。华人在大马的故事,堪称以儒学保存民族独特性的最佳案例。
至今,大马还有一句俚语:“榴莲落下,纱笼飘起 ” 。 这种对性事隐晦而唯美的暗示,实在太符合儒学濡染的华人的性格。 也从一个暗面, 反映 了当初榴莲种植和贸易,为华人先祖带来的富庶生活。
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签署《南京条约》,清政府终于废除了海禁法令,允许西方国家在东南沿海招募华工,因为应募者要订立契约,名为“契约华工”。
从19世纪中叶起,大量华人合法涌入东南亚,从事的都是最低端的基建工作。英语coolie,就是从汉语的“苦力”意译而来。但随着20世纪后机械设备的成熟,华人劳工们开始转入种植园,除了为英国人割取橡胶之外,还有不少华人劳工进入了老华侨们的榴莲园工作。

南洋华人与榴莲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李时珍

(1518-1593)

榴莲可入药,味甘温,无毒,主治暴痢和心腹冷气。具有滋阴壮阳、活血散寒、利胆退黄、杀虫止痒、暖身的作用。。。详情见我编纂的《本草纲目》

英国博物学家、探险家、地理学家、人类学家与生物学家,“自然选择”理论创立者

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

(1823-1913)

Alfred Russel Wallace

与达尔文共同发现进化论的英国著名博物学家华莱士 在1854 年至 1862 年间在马来西亚做田野调查时记录了榴莲。
“榴莲生长在高大的树上,有点像榆树,但树皮更光滑,有鳞片。果实呈圆形或略呈椭圆形,约椰子大小,呈绿色, 外皮又厚又硬,布满粗壮的短刺, 基部互接, 像六角形, 尖端非常坚固锋利。果实开始成熟之后,几乎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落果,不时砸到树下的路人。从天而降的榴莲打到人时,伤势不会太轻,硬刺常扯得人皮破肉绽。一位酋长曾被掉落的榴莲砸到头,我原以为小命不保,所幸后来安然无事。

马来群岛自然科学考察记
作 者: [英]华莱士(Wallace,
A.R.) 著,张庆来 等译
出 版 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现代著名作家

郁达夫

(1896-1945)

“榴莲有如臭乳酪与洋葱混合的臭气,
又有类似松节油的香味,
真是又臭又香又好吃。”
             ——《南洋游记》

榴莲的营养价值很高,果肉约含淀粉11%,糖分13%,蛋白质3%,还有多种维生素和钙、铁、磷等多种微量元素。
榴莲大补,广东人称:“一只榴莲三只鸡”。用榴莲煮汤,它可以化入汤中,使汤色乳白,又香又甜。当地人在病后、产后都用它来补身。
榴莲全身都是宝,果核可煮或烤着吃,味道象煮得半熟的甜薯,也有点象栗子的味道。煮榴莲的水能治疗皮肤敏感性的疮痒。用榴莲壳煮的骨头汤是很好的滋补品,榴莲壳与其他化学物可合成肥皂,还能用作皮肤病药材。用榴莲内皮肉煮鸡汤喝,可作妇女滋补汤,也能去胃寒。

榴莲功效

B

万果之王:马来西亚榴莲

马来西亚地处热带,水热条件非常好,盛产水果。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热带水果,而马来西亚榴莲,则被人称作"万果之王"。

马来西亚榴莲产地主要集中在彭亨文冬及劳勿以及柔佛地区,其中,彭亨和柔佛的地形和气候优势适合生产猫山王和D24等优质榴莲品种;槟城榴莲园种植猫山王产量有限,州内榴莲品种大多自产自足,如蜈蚣、坤宝红肉、小红、甲比利、D十一号、黄姜、红虾、黑刺等。

Malaysia
Durian

马来西亚名品榴莲地图

D200 黑刺

Black Thom

D175 红虾

Udang Merah/
Hong Har

D163 葫芦

Hor Lor

甘榜

Durian Kampung

D24 苏丹

Sultan/Bukit Merah

吉兰丹
Kelantan 

丁加奴
Terengganu

 吉打 
Kedah

玻璃市 
Perlis

 霹雳 
Perak

彭亨
Pahang

吉隆坡
Kuala Lumpur

雪兰莪
Selangor

森美兰
Negeri Sembilan

马六甲
Melaka

柔佛
Johor

槟城
Penang

D160 绿竹/竹脚

Teka / GreenBamboo/
Juk Keok

D101 红肉

Mas

D1

D96

D162 

Tawa

D2

GOLDEN PHOENIX

Jin Feng

小金凤

XO

Durian XO

D18

D197
猫山王

MUSANG KING/
RAJA KUNYIT
MAO SAN WONG

马来西亚榴莲
最受欢迎品种
TOP10

文 / YMG易马海外

 D197 猫山王

猫山王是众多榴梿当中味道较浓厚的。果壳底部有明显的星型纹路。深黄色的果肉甘甜细腻、微苦、有酒味。口感绵柔略粘,肉厚核小,甚至有时候无果核。彭亨的猫山王一般比较贵,因为它是高地种植,味道比平地猫山王更胜一筹。
主要产地 :吉兰丹,彭亨

D200 黑刺 

黑刺是榴梿当中的新贵,在槟城农业局主办的榴梿比赛中夺冠后人气急升,备受追捧。 黑刺果壳硬刺呈有黑色,果肉呈奶油状,味道甜中略苦,苦而不涩,肉质扎实。黑刺是新品种榴梿,只适合在高原气候种植,每年产量仅有200吨左右。 
主要产地 :槟城 

金凤的名气虽然没有猫山王大,却有超赶之势,在一些最佳榴梿的排名当中,甚至超越猫山王。与猫山王相比,果肉偏奶白色的金凤个头较小,但核扁肉厚,甜美中带着微苦,柔软湿润,口感极佳。
主要产地 :柔佛,彭亨

 D198 小金凤

D24 苏丹 

苏丹榴梿果壳圆满,肉色泽较浅,榴梿味道先苦后甜,带有浓郁的奶油味,质地比较干,甜味适中,不容易腻口,但是核比较大,价格较为亲民;苏丹榴梿的核大得能吓死人,有些能占果肉一半的重量。
主要产地 :柔佛,彭亨

D175 红虾

棕黄色果壳,外形较圆,果刺稀疏。果肉是橙红色的,它虽不及顶级猫山王来的绵密可口,但肉质细滑,入口即化,苦甘味极浓。带淤青色的是极品,有王中之王的称誉。
主要产地 :柔佛,彭亨,槟城 

XO 

有着薄薄的棕色的外壳,苦涩味道,肉质非常柔软,带有酒精的味道,就像是法国白兰地,因此而命名XO。
主要产地 :柔佛,云顶高原,金马仑高原 

 D13 

果肉橙黄色,比猫山王小,果核也比较大。味道甜中带苦,比大多数的榴梿少纤维,没有猫山王浓烈,适合刚“学”尝试吃榴梿的人。
主要产地:柔佛,昔加末 

D101 红肉  

D101的味道较淡,但胜在香滑甜,较易让人接受。果肉深黄色,易上口,微甜和肉质奶状,被人称为“柔佛的特殊奶油味”。
主要产地 :柔佛,雪兰莪 

D160 竹脚 

果肉浅黄色有轻微的绿色色调,味道微苦甘甜,肉质滑嫩。打开榴梿壳后,中间有一排黄色纤维。
主要产地 :柔佛 

黑珍珠 

果肉浅黄色,略带灰色,果核小,肉质顺滑,微苦。
主要产地 :柔佛 

在中国,马来榴莲跑步进入“新常态”

薯条、饮料、咖啡、豆腐饮料、白酒、月饼和冰淇淋……你能想到的所有吃的,都能嫁接到榴莲身上。这是马拉西亚榴莲在中国的“新布局”,而中国,正在迎来马来榴莲带来的“新常态”。
在过去的五年时间,中国开始从马来西亚进口冷冻榴莲,有“榴莲界的爱马仕”之称的猫山王榴莲,零售价格狂飙上涨300%,马来西亚榴莲的价格也从2020年的60-75磅/公斤,上涨到2021年的225-300磅/公斤,“猫山王”等高级榴莲品种供不应求,这让马来西亚政府不得不敦促农民扩大榴莲种植,预计到2030年,马来榴莲出口量将增加50%,猫山王的产量将增加一倍以上。而马来西亚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将冷冻榴莲出口到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从50%提高到75%。
毫无疑问,在中国南方的“榴莲大省”——广东与广西所在的两广地区,“吃榴莲”已经成了一种新兴生活方式。而这些年“口碑爆表”的马来西亚榴莲,通过使用氮冷冻技术,突破了季节限制,将榴莲的有效期从5天延长到18个月,成为了在中国榴莲消费者中的“冠中之冠”。
而在2019年,榴莲就已经成为中国的“进口水果之王”——榴莲以16亿美元的进口总额,成为中国进口最多的水果!
——摘自《雅加达邮报》

马    来    西    亚    榴    莲
混    搭    食    用    方    法

中国——全球最大的榴莲买家

榴莲,爱之者赞其香,厌之者怨其臭。尽管褒贬不一,榴莲消费还是在中国撑起了一个百亿市场。
从2019年开始,中国进口新鲜榴莲数量超过车厘子,榴莲成为进口水果之王;即使在被新冠肺炎疫情笼罩的2020年,中国进口榴莲数量不减反增,进口数量达57.59万吨,进口金额为23.05亿美元;2021年中国进口榴莲数量达 80.92万吨,进口金额为41.32亿美元,进口量与进口金额双双翻番,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6%。不断上扬的数据向人们昭示着新的“市场定义”——中国已成为全球榴莲最大消费市场。
在2019年以前,要在中国市场通过正规渠道买到马来西亚榴莲,只能选择冷冻果肉与果泥。因为马来西亚榴莲一般会等待榴莲在树上全熟、自然落地后再食用,有一定的病虫害检疫风险,所以,2019 年获批出口中国的马来西亚整颗榴莲依然不是新鲜榴莲,而是液氮冷冻整颗榴莲。不过,液氮冷冻榴莲完全解冻之后,果肉质地跟鲜果榴莲差别不大,因此也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更优质的生长环境让马来西亚培育出了猫山王D197、黑刺(D200)、苏丹王D24、红虾D175、黑珍珠等榴莲中的上等佳品,被誉为“榴莲中的爱马仕”的猫山王D197更是在中国迅速打响了名号。
回溯中国榴莲市场生态的构建过程,可以发现,不少投资人是从2018年开始关注到榴莲市场的。那一年,正值中国电商红利期,也是生鲜电商与线下门店展开对垒的时间节点,榴莲作为其中的代表商品,同样构建起了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两大合规销售渠道。
当前,线上电商模式已经占到中国榴莲市场交易额的六成——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购买到新鲜榴莲,无论是产地来源还是冷链物流信息,均可一览无余。据艾媒数据预测,随着生鲜电商的发展及模式的成熟、用户覆盖数量的愈发广泛,未来一段时间榴莲线上销售额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3年中国榴莲电商销售业规模将超千亿。
                                                  
—— 摘自《中国—东盟博览》

C

猫山王,榴莲界的爱马仕

猫山王榴莲母树生长在吉兰丹河上的一个叫pulau raya的岛上,上世纪70年代母树眼皮被驳接移植,大量种植于彭亨州的劳勿,文冬,吉流,双溪兰等地,农业部注册编号为D197,所以“猫山王榴莲”也叫“D197”。

Musang 

king

猫山王

D197

MUSANG 
KING D197

猫山王的得名最早来源于马来西亚的果子狸,果子狸的马来文“Musang”与“猫山”同音。据说果子狸嗅觉灵敏,口味刁钻,特别擅长通过闻香识别极品榴莲,马来人就把熟透的猫山王榴莲放置于果子狸面前,果子狸如果闻了之后异常兴奋,说明榴莲品质好。

榴莲界的爱马仕

猫山王在业界有个狂拽酷炫的外号:榴莲界的爱马仕。精准解释一下,主要是因为:
产区少
正宗猫山王榴莲目前仅产于马来西亚,猫山王母树生长于吉兰丹州,70年代开始广泛移植,但目前仅在西马半岛的少数几个区移植成功。
产量少
种植6-8年才会结果,而好一些品质的猫山王基本都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这导致猫山王榴莲的产量也少。
采摘保存要求严苛
猫山王榴莲遵循果熟蒂落的古训,等树熟果实落地后再去捡采,采摘当天8小时内就在-50摄氏度急冻,在-18至-20摄氏度左右低温保存。

青铜

越南干尧 青泥等

白银

金枕 泰猫 泰国干尧 越猫等

黄金

甘榜(大马土榴莲)托曼尼等

铂金

D101 XO(D24的亚种) D3 葫芦 D2 钢生等

钻石

苏丹王 竹脚 红虾

王者

黑刺 正宗猫山王 金凤

榴莲界[排位赛]

 正宗的猫山王长啥样?

正宗猫山王·D197

产自马来西亚 彭亨州劳勿县

云南榴鎏行贸易有限公司  
厂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联系方式:13888220727
品牌: 鲜高乐
榴莲形态: 整果
产地: 马来西亚 

[鲜高乐]马来西亚原产地进口·液氮冷冻保鲜

猫山王榴莲/D197

鲜高乐旗舰店

云南榴鎏行贸易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