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家校沟通N个锦囊

其他分类其他2024-12-09
52

家校沟通N个锦囊

N tips for home school communication

用爱履行责任,用心承载教育

Fulfill responsibilities with love and carry education with heart

三尺讲台,承载着无言的神圣和庄严;一支粉笔,书写着希望和梦想的诗篇;一块黑板,呈现着不同学科的精彩上演;一根教鞭,指点着风景秀丽的万里江山!浓情九月,金秋送爽,在这个童话般的收获季节,迎来了我国第39个教师节。
老师,您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您每天早出晚归,精心备课,勇于探索,孜孜不倦。您辛勤地培养着祖国的下一代,培育着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 ,明天的栋梁。唯愿桃李满园,芬芳四溢,“青出于蓝胜于蓝”。这是您心中最美好的期盼!
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您用金子般的一颗心,教育、爱护、帮助着学生,使他们纯洁的心灵更加充实和丰满;您是黑夜中明亮的灯盏,照亮着学生未来的光明,在寻梦的路上勇敢地前行。
教师,是您用宝贵的钥匙,开启学生超长的智慧;是您用温柔的眼神,鼓励学生求知的大胆;是您如花的笑容,给予学生阳光般的温暖;是您用博大的胸怀,给予学生天宽地厚的博爱;是您用真实的行动,证明了人民教师甘为人梯的无私奉献!
讲台上,书桌旁,寒来暑往,春夏秋冬,这里有阳光和雨露,有老师默默耕耘的身影,不断撒下地心血点点。您用美好的心灵,流淌的汗水,浇灌着桃李满园,芬芳天下。

教诲如春风,师恩深似海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立德树人

Happy Teacher's Day

用爱与关怀搭建家校共育的桥梁

杨倩莉

       在教育的长河中,家校沟通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桥梁。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宝,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与家长携手,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阳光和快乐的成长环境。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家校沟通的重要性和力量。
       阿泽是个走读生,入学两年了,每天早上还是哭闹着不肯来学校,身体也比较孱弱,经常生病。在班级里,他性格孤僻,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和玩耍,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二年级下学期,阿泽向家长提出了转学的要求,这让我和家长都感到非常担忧。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深知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与家长紧密合作,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困难。于是,我主动与阿泽的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和成长环境。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我知道了,爸爸由于工作繁忙,平时住在长安,对孩子的关心和陪伴相对较少。平时由妈妈接送,住在万科,放学回家后爱玩平板游戏,很少运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首先建议孩子爸爸尽量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给予他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同时,我也与家长分享了一些培养孩子自信和社交能力的方法,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进行互动和交流。
       在学校里,我特别关注阿泽的心理健康。我经常与他谈心,倾听他的想法和感受,让他知道老师是关心他、爱护他的。为了更专业地帮助孩子,我还邀请了学校的心理老师为他进行疏导。心理老师通过游戏、绘画等方式,逐渐打开了孩子的心扉,让他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在生活上,我也给予了阿泽无微不至的关怀。考虑到他身体较弱,我特别关注他的饮食情况,和他坐在一起吃饭。每天早餐,我都会督促他吃一个鸡蛋,以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同时,我也会提醒他多喝水、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为了帮助阿泽融入集体,我鼓励他多与同学交朋友。在课堂上,我会创造机会让他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任务;在课间,我会引导同学们主动邀请他一起玩耍。一开始,阿泽还有些抗拒,但在我的不断鼓励和同学们的热情邀请下,他慢慢地放下了防备,开始尝试与大家交流和互动。

        同时,我也会及时将孩子在学校的点滴进步反馈给家长,让他们看到孩子的变化和成长。家长也非常积极地配合学校的工作,在家中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每天晚上,家长都会耐心地听孩子讲述学校里的事情,与他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烦恼。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阿泽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现在的他不再哭闹着不肯上学,最让我意外的是这学期他选择了住宿,并且适应得很好。在班级里,他开始主动与同学们交流和玩耍,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起来。看到孩子的变化,我和家长都感到无比欣慰。
通过这个案例,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家校沟通的好点子、好策略和好方法:
一、建立信任,真诚沟通
与家长建立信任是家校沟通的基础。在与家长交流时,要以真诚的态度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担忧,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是发自内心的。同时,也要向家长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让他们相信老师能够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二、关注细节,全面了解
要关注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只有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也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交流孩子的最新情况,共同商讨教育策略。
三、寻求专业支持
当遇到一些比较复杂或严重的问题时,要及时寻求专业的支持,如心理老师、教育专家等。他们能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和建议,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四、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如陪伴孩子学习、参加学校活动、与孩子一起完成任务等。让家长在参与中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特点,同时也增强了亲子关系。
总之,家校沟通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探索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我们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关爱和支持中茁壮成长。

家校沟通锦囊

史爱仪

家校沟通是作为一名教师的重要工作,是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在家长沟通上,我有自己的感触和方法。
    在我所带的班级里,有个叫小亮的小男孩,他在学校里经常调皮捣蛋。上课的时候会随意讲话、打扰其他同学学习,课间还会和同学追逐打闹,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一些小的冲突。这一系列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班级的秩序,也引起了其他同学和家长的不满。
    我决定和小亮的家长沟通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次和小亮家长沟通是通过电话,我向家长说明了小亮在学校的不良表现。家长在电话那头显得有些惊讶,他们表示小亮在家一直都很乖,没想到在学校会是这样。不过,家长只是简单地承诺会和小亮谈谈。
    但之后小亮的情况并没有改善,于是我决定进行家访。家访时,我发现小亮的家庭环境比较复杂。他的父母工作很忙,经常很晚才回家,小亮大多数时间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爷爷奶奶对小亮十分溺爱,只要小亮不哭闹,什么要求都会满足他。
   了解这些情况后,我和小亮的父母深入地聊了一次。我告诉他们,小亮在学校的调皮行为可能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因为他在家庭中缺乏父母足够的陪伴。而且,过度的溺爱让他缺乏规则意识。
   我们一起商量了一些方法。在学校里,我会给小亮安排一些小任务,比如当小组活动的记录员,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他的行为。当小亮表现好的时候,我会及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给他颁发小奖状。
小亮的父母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调整了工作安排,尽量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小亮。每天晚上,父母至少会花一个小时和小亮一起学习或者玩游戏。同时,父母和爷爷奶奶沟通,让他们不要过度溺爱小亮,要建立一定的家庭规则,比如按时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等。
    在后续的日子里,我和小亮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家长每天会在群里告诉我小亮在家的情况,比如是否积极完成作业、有没有主动帮忙做家务等。我也会在群里反馈小亮在学校的点滴进步,比如他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时间变长了,和同学之间的冲突减少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亮的变化非常明显。他在学校里不再随意调皮捣蛋,能够遵守课堂纪律,和同学们的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

很高兴能看到小亮的变化,我也从小亮的案例中总结出一些家校沟通方法:
 一、全面了解是沟通的基础
       老师在发现学生问题后,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像这次家访,我了解到小亮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这对分析他的行为问题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电话沟通只是初步的,家访能更直观地看到家庭情况,还可以和学生周围的邻居、亲戚等侧面了解一些信息。对于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老师要详细记录,包括行为出现的频率、场景等,这样在和家长沟通时才能有准确的依据。
 二、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和时机
        沟通方式不能单一,电话沟通方便快捷,但对于复杂问题可能效果不佳,这时候家访就很有必要,而且要注意沟通的时机,尽量选择家长和自己都比较空闲的时候,避免匆忙沟通。如果家长工作繁忙,可以提前预约一个合适的时间。在沟通时,环境也很重要,要选择安静、没有干扰的环境,让家长能集中精力了解孩子的问题。
 三、以平等和尊重为前提
         在和家长沟通时,老师要保持平等的姿态,不能有指责的语气。要尊重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情况,即使发现问题,也要用温和的方式提出。比如在和小亮家长沟通时,我没有批评他们对小亮的溺爱,而是客观地分析这种情况可能对小亮产生的影响,让家长更容易接受。同时,也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四、共同分析问题根源
        老师和家长要一起探讨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学生自身心理等都可能是影响因素。通过全面分析,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就像我们分析出小亮调皮是因为缺乏关注和规则意识,这为后续制定措施提供了方向。
 五、制定具体可行的方案
        针对问题根源,家校共同制定方案。方案要具体、有可操作性。在学校,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合适的任务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我约束能力。在家庭中,家长要调整教育方式,合理安排陪伴时间,建立家庭规则。而且方案要明确双方的责任,老师和家长都要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六、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反馈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如微信群、QQ群等,方便老师和家长随时交流。老师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进步和问题,家长也要向老师告知孩子在家中的情况。根据反馈,双方可以及时调整教育方案。如果学生出现新的问题,要马上沟通解决,不能拖延。
 七、长期关注与持续改进
        学生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关注。老师和家长要有耐心,不能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效果就放弃。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教育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发展变化。比如小亮在改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反复,这时候我们就要重新审视方案,看看哪里需要调整。
良好的家校沟通能为孩子营造和谐一致的成长环境。当孩子感受到学校和家庭的要求一致、教育方式协调时,会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家校沟通的锦囊妙计——“小承”的转化之路

黄美艳

       在教育的征程中,问题学生的教育始终是一项充满挑战却又至关重要的任务。有效的家校沟通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是平凡日常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家校沟通案例。
一、案例背景
        班上有一位这样特殊的学生——小承,他就像一颗随时可能被引爆的炸弹。性格极为敏感,哪怕只是被别人轻轻碰一下,他都会瞬间“炸毛”,情绪激烈地回应,仿佛受到了极大的冒犯。他格外渴望老师的关注,为了吸引老师的目光,会采取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时而故意发出很大的声音,时而通过夸张的动作来引起注意,甚至不惜与同学闹矛盾,只为让老师将目光聚焦在他身上。在班级的角落里,他的存在既让人头疼,又让人心生怜悯,因为在他那看似倔强的外表下,或许隐藏着一颗渴望被理解、被关爱的心。
        作业方面,小承堪称“拖拉大王”。每次布置作业,他总是最后一个开始动笔,而且边做边玩,效率极低。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字迹潦草。很多时候,他根本不把作业当回事,经常不按时完成。
        在学校的常规活动中,小承的表现也让人头疼。排队时,他总是慢悠悠地落在队伍最后面,对前面同学的催促置若罔闻。常规意识淡薄,经常违反班级纪律,比如在教室里大声喧哗、随意走动。
       小承的家长对他的学习和行为问题也感到非常头疼,不知道该如何教育他。
二、问题分析
1. 家庭环境因素
        通过与小承家长的沟通,了解到小承的家庭环境比较复杂。父母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家里有三兄弟,他排行老大,需要通过“争取”的方式获取关注,导致他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2. 学生自身因素
        极为自信,自信过头,觉得自己各方面都非常出色,聪明但常规差,想要既要又不付出行动,三年级成绩说不上优秀又不是很差,所以一直不紧张,即便意识到问题也未努力改进。另外犯错时易看到别人问题,却难察觉自身问题。

三、家校沟通策略
1. 深度建立信任
         频繁主动与小承的家长沟通,不仅表达对小承的关心,还深入剖析小承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详细向家长介绍小承在学校的具体表现,认真倾听家长的感受和想法,牢固建立家校共育意识。
比如经常给家长发送小承在学校的照片和小视频,让家长了解小承的日常状态,同时也可以在沟通中分享一些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小承的行为。
2. 精准制定教育计划
       与小承家长共同制定细致入微的教育计划。
(1)优化家庭环境
       家长制定详细的陪伴时间表,确保每周末有固定的高质量陪伴时间,关注小承的学习和生活。调整教育方式,明确奖惩规则,避免过度溺爱,给予适当的约束和规范。
比如建议家长可以和小承一起制定家庭规则,明确如果小承一周内表现良好,可以获得一个小奖励,如去公园玩或者看一场电影;如果违反规则,则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如减少看电视的时间。
(2)激发内在动力
       课堂上,根据小承的兴趣爱好提问,及时表扬他的进步
(3)强化行为规范
       共同制定具体明确的行为规范清单,张贴在小承的学习和生活场所。家长和老师密切监督,及时纠正不良习惯。
          给他制定行为规范清单,包括按时完成作业、遵守课堂纪律、排队不拖拉等,每完成一项就给小承一个小贴纸,积累一定数量的贴纸可以兑换一个小礼物。
3. 持续沟通反馈
       建立每周固定沟通日和每月深度交流机制。向家长汇报小承在学校的详细表现,家长也详细反馈小承在家中的情况。根据小承的实际进展,及时调整教育计划。
四、教育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承发生了显著变化。课堂上,捣乱次数大幅减少,认真听讲的时间明显增加,作业多数能按时高质量完成。在常规活动中,小承排队拖拉情况有所改善,常规意识提升,与同学的关系也相对更加融洽。
五、总结与反思
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刻认识到:
1. 深度建立信任关系是家校沟通的核心基础。只有家长和老师彼此深度信任,才能齐心协力为学生的成长付出努力。
2. 精准制定明确的教育计划能使家校沟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 持续的定期沟通反馈是确保教育效果的关键,能及时了解学生动态,适时调整教育策略。
4. 家庭和学校必须紧密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老师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总之,家校沟通是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的家校沟通,我们能为问题学生提供更适宜的教育环境,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

王娜

以下是一个107家长沟通案例:
案例背景:
       在开学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发现小明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太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决定和小明的家长沟通。
沟通过程:
       首次沟通:我选择在放学后和小明妈妈进行电话沟通。我先询问了小明在家的表现,小明妈妈表示孩子在家写作业比较拖拉,而且容易被电视等吸引。我接着向小明妈妈反馈了小明在学校的情况,强调了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的影响。小明妈妈很重视,表示会尽量给孩子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同时也会多监督孩子写作业。
        第二次沟通(一周后):我发现小明的情况有所改善,但仍有一些问题。这次我邀请小明妈妈来学校面谈。面谈时,我拿出小明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记录,和小明妈妈一起分析。小明妈妈也分享了在家采取措施后的一些效果和新的困难,比如孩子有时候会因为作业太难而发脾气。我建议小明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遇到难题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同时鼓励孩子自己思考。
       后续沟通:之后,我和小明妈妈保持着每周一次的简短沟通,通过微信等方式。随着时间推移,小明在学习上逐渐变得主动,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小明妈妈对我的工作表示感谢,我也感谢家长的配合。
沟通效果:
        通过持续的沟通,老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家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积极配合老师在家督促孩子;老师也从家长那里了解到孩子在家的表现,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最终帮助小明改善了学习习惯和状态。
       我觉得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有效的进行家校沟通,化解家校矛盾:

及时沟通:
       保持信息畅通是关键。当出现问题的苗头时,要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认真倾听家长的诉求和担忧,同时也向家长阐述事情的全貌和学校的相关规定、自己的处理思路等,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矛盾升级。比如,学生在学校受伤了,班主任要尽快告知家长受伤的情况和原因。
        沟通前充分准备。家长方面,提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大致情况,如学习成绩、日常表现等。教师则要熟悉孩子的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结构、父母职业等。
       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面对面交流是比较好的方式,如家长会、家访或者单独约见,这样能直接观察对方的表情、语气,增强互动。如果时间、空间受限,电话沟通也比较及时有效。还可以通过微信等线上平台沟通,分享孩子的照片、作业情况等信息。
         沟通时注意态度和方法。双方都要保持尊重、理解和平和的心态。教师要客观地向家长反馈孩子的进步和问题,不能只报忧不报喜。家长也应该积极倾听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能一味袒护孩子。并且沟通时要具体、有针对性,例如针对孩子的某一学科成绩下降,共同探讨是学习方法有误还是学习态度的问题。
        跟进和反馈。沟通后,对于协商好的解决措施,要持续跟进。教师可以观察孩子在学校的变化,家长则关注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并且定期互相反馈,评估措施的有效性。
        尊重理解:充分尊重家长的意见和感受,理解他们对孩子的关心。即使家长的观点不完全正确,也不要急于反驳,而是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例如,家长对孩子的座位安排有意见,班主任要耐心听其想法。
       客观公正:在处理涉及家校的问题时,要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无论是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对事件的处理,都要有理有据,不偏袒任何一方。比如,学生之间发生冲突,要全面了解情况后再做判断。
       积极反馈:对于家长关注的问题,如孩子的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等,要定期主动向家长反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对孩子的重视。
       提出方案:针对矛盾点,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可以结合学校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发挥双方的优势,促进问题的解决。例如,对于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和家长一起制定激励计划。
        以上是我工作生涯积累的一些拙见,供大家参考,谢谢!

家校携手,助力心理问题学生成长

黄艳娥

       在教育的漫漫长路上,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挑战,其中心理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尤为棘手。当孩子出现不想学习且存在心理问题,甚至对老师和家长表现出“拿捏”的情况时,家校沟通与合作成为打开孩子心门、促进其成长的关键。
       前段时间,我们班就出现了心理问题学生——蒋同学。她有一天又没有带作业来。数学老师批评了她。她又带了电话手表,打电话后被妈妈骂了一顿。她整个中午不回公寓在教学区晃悠。后被李校发现,孩子主诉不想活了。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和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放下成见与偏见。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将孩子的行为归结为“调皮”或“不懂事”,但当涉及心理问题时,这些表面现象背后可能是深深的痛苦和无助。我知道这件事后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安排专门的沟通时间和沟通小组(廖校、苑级、心理李老师、生活万老师、语数英科任老师)以及孩子父母,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这种沟通不是互相指责,而是坦诚地分享各自观察到的情况。比如,我详细地告诉了家长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社交情况,包括他在课堂上的表现,是经常走神、还是有故意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以及和同学相处时是否有异常的孤立或冲突现象。家长也向我们反馈了孩子在家中的情绪变化、日常作息等信息,像是否有失眠、食欲不振,或者对曾经感兴趣的事物突然失去热情等细节。
       通过交流,我明白了孩子的压力主要来自家庭中父母的忽视,以及父母的不陪伴。孩子主要是缺少关注和爱,导致孩子无心学习。

        理解孩子不想学习的根源——家庭环境不稳定,而不是是在学校遭遇了挫折或欺凌。如果是学习压力问题,老师可以和家长一起重新审视孩子的学习计划。老师调整教学方法和作业量,确保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会让孩子望而却步。我加强了和家长的沟通,告诉家长要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不要过度强调成绩,鼓励孩子为了知识和成长而学习。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时间表,其中穿插适当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当孩子完成一小部分学习任务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小奖励。另外多鼓励孩子。
        面对孩子对老师和家长的“拿捏”行为,我们要明白这往往是他们寻求关注和掌控感的一种方式。老师和家长不能被孩子的情绪牵着走,而是要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在学校,我对于违反纪律的行为公正处理,但同时要注重引导和教育,让孩子明白规则的意义。在家里,家长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不能时而溺爱、时而严厉。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等孩子情绪稳定后再进行沟通,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但我们依然爱他。
        同时,心理支持不可或缺。学校的心理李老师也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对孩子进行定期的心理疏导,帮助她识别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家长也寻找了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陪孩子一起参与咨询过程。而且,鼓励孩子参加一些有益的团体活动也很重要。比如学校的兴趣小组、运动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孩子能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增强自信心,从而改善对学习和人际关系的态度。
        在这个过程中,家校之间的沟通需要持续不断。我和家长建立了定期的沟通机制,比如每周一次的电话沟通或者每月一次的面对面交流。双方保持开放的心态,根据孩子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只有当老师和家长紧密携手,以理解、耐心和爱为基石,才能真正帮助有心理问题、不想学习且行为失当的孩子重新找回成长的方向,走向健康、积极的人生道路。

点亮Emily的英语之光

黄燕晨

        在我的教师生涯中,遇到过许多学生,他们每个人都像是一颗独特的星星,有着不同的光芒和潜力。Emily就是其中一颗,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从最初的迷茫到后来的绽放,她的成长历程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力量。 
       第一次注意到Emily,是在五年级我刚接这个班的时候。当我带着同学们兴致勃勃开始学习时,我发现她眼神中的迷茫和无助。从我们“单词勇士”的考级时我发现,简单的字母认读对她来说仿佛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课后我与她交流,才知道她之前几乎没有学过英语,基础之薄弱超出我的想象。但我从她渴望学习的眼神中,看到了希望的火种。 
      为了帮助Emily,我决定为她制定每周的个性化辅导计划。辅导时间有时在周四,有时在周五。最初,我们从单词的背诵开始,教她拼读,作文一句一句教她写,手把手陪她写作业,到后来慢慢可以有重点了,只有一些题还摸不着思路了,我们为她的每一点进步而欣喜。 
        除了我的辅导,与家长配合也是关键的一环。我和Emily的家长深入沟通,告诉妈妈孩子目前的英语学习情况以及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Emily妈妈非常配合,我们达成了共识,自那以后Emily妈妈经常给我发Emily背诵英语内容的视频。刚开始,视频里的Emily背诵得并不流畅,时常卡顿,但Emily妈妈一直耐心地陪伴和鼓励她。每次考试,我把最近Emily的薄弱点告诉Emily妈妈,她就会去想在家能怎么样配合我,让我在学校能更注重学科技能的培养和难题的辅导。这种家庭与学校的紧密联系,为Emily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随着学习的深入,单词的积累成了新的挑战。我安排了班上英语成绩较好的小老师来辅导Emily的单词和背诵。小老师们充满热情,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帮助Emily。比如,牺牲自己的课间休息时间给她报单词,晚自习写完作业跟她一起背,时不时还给她出点题目。小老师们还会和Emily一起背诵课文,你一句我一句,让原本枯燥的背诵变得有趣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Emily也遇到过挫折。有一段时间,她觉得单词越来越难记,语法也变得复杂,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我发现后,和她进行了一次长谈。我告诉她学习就像爬山,越往上爬可能会越累,但当你爬到山顶,看到的风景会无比美丽。我们要看到自己的进步,只要一直在进步,最终我们总能攀上山顶。同时,我调整了辅导计划,把复杂的知识点分解成更小的部分,让她更容易接受。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Emily开始有了明显的进步。在一次课堂小测验中,她第一次写出了大部分的单词,虽然还有一些错误,但这已经是巨大的突破。我在课堂上表扬了她,同学们也为她鼓掌。那一刻,我看到Emily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这光芒就像星星之火,开始在她的英语学习之旅中燎原。
        随着时间的推移,Emily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她从最初的字母都认不全,到能够熟练地背诵单词、课文,再到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简单的英语句子。在这次期中考试中,她考了80分,这个成绩对于曾经的她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当她看到成绩的那一刻,很激动很开心,我也为她感到无比骄傲。 
        看着Emily的成长,我深深感受到教育是一场爱的接力。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爱去浇灌,用合适的方法去引导,他们都能在自己的学习道路上绽放光彩。我的每周个性化辅导、家长的积极配合、小老师的热心帮助,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却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Emily英语学习的大门。
       在教育的长河中,像Emily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帮助。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让他们在求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我相信,只要我们秉持着爱与责任,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向着光明的未来起航。

家校沟通N个锦囊

曾子莹

【案例】
       在第二单元的单元测试结束后,我怀着一丝忧虑开始仔细查看学生们的成绩。当看到 Ken 的成绩时,我不禁皱起了眉头,他这次的表现确实不太理想,尤其是听力部分,大量的失分严重拉低了他的总分。
       我给Ken 的家长主动发了条微信。从那头礼貌而又略带焦急的语气中,我能感受到家长对孩子成绩的重视。我们经过一番沟通,互相协调时间,最终约了一个双方都方便的时间,准备进行一次深入的面谈。
       面谈那天,家长准时到达。我先热情地欢迎了他们,并以轻松的氛围开场。我着重肯定了 Ken 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Ken 在课堂上一直是个很积极的孩子,他对学习有着很高的热情。每当我提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时,他总是第一个举手,眼神里充满了渴望回答问题的热情,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真的非常好,这对他后续的学习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家长听到这些,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紧张的情绪也缓解了不少。
        接着,我真诚地对家长一直以来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积极配合表示感谢,“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学习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家庭的支持和配合至关重要。Ken 能有现在的学习状态,和你们家长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随后,我话锋一转,开始详细地指出这次单元测试中听力部分存在的问题。我拿出了试卷,指着听力部分的题目说道:“这次听力部分,Ken 在一些关键信息的捕捉上出现了较多失误。比如,在一道关于日常行程安排的听力题中,题目需要填写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但他却没能准确地抓住这些关键词。经过分析,我认为可能是平时听力练习较少,导致他对一些关键词不够敏感。” 家长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头,眼中露出了担忧和思考的神情。

       于是,我们一起开始制定针对性的提升计划。我建议家长协助孩子购买一些适合他当前水平的听力练习册,“这些练习册有丰富的听力材料,涵盖了各种常见的话题和场景,与我们的课程内容关联性很强。可以让 Ken 每周完成一到两次额外练习,每次练习后认真核对答案,分析错误原因。” 家长非常认同这个建议,并表示会尽快落实。
       我也向家长承诺,在课堂上我会更加留意 Ken 的听课状态,特别是在听力训练环节。“我会多给他一些回答听力问题的机会,及时给予他反馈和指导,帮助他逐步提升听力技能。”
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密切关注 Ken 的变化。每次课堂上的听力练习,我都会特别留意他的表现,适时地给予鼓励和提示。而 Ken 也非常努力,每次都认真完成额外的听力练习作业。
       终于,在本次的期中测试中,我惊喜地发现 Ken 的英语听力部分有了明显的进步。之前容易出错的关键词捕捉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他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听力内容并回答问题。随着听力部分的提升,他的整体得分也有了显著的进步,这让我和家长都感到无比欣慰,也让我们更加坚信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对孩子学习的积极影响。
【做法归纳】
1. 主动沟通:教师主动发起与家长的交流,通过电话等方式礼貌地预约合适的沟通时间和方式。
2. 正面开场:沟通时先强调学生的优点和积极表现,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良好状态,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抵触情绪。
3. 问题剖析: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成绩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4. 家校合作:和家长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根据家庭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计划,双方分工协作,共同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提要求 给方法 勤反馈

刘丹

        虽然一年级不提倡有书面的笔头作业。但是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学科素养得以夯实,双休日时,还是会有一些以动手实践为主或亲子类的素养作业。然而,这些作业的完成前期确实需要家长的帮助指导,实现由“扶”到“放”的过渡。如果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很可能作业的效果就会千差百异——有的连作业是什么都是懵的,有的虽然作了但是效果差强人意……
      面对参差不齐的作业状况?作为一年级的学科教师、班主任该怎么办呢?一年级“作业配合环节”如何与家长沟通呢?
      在教育过程中,作业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而家校沟通在作业环节的有效开展,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和教师在作业方面的紧密配合,可以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创造更有利的学习环境。
      经过近期的调整和实践,我想到了“提要求、给方法、勤反馈”这一“三字经”。这是我自己在家校沟通中家长在作业环节与教师配合的重要性、现存问题以及相应策略。通过良好的家校合作,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针对问题:提要求
       教师通过作业可以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家长在学生做作业过程中的观察能提供更多细节。比如,学生做作业时的专注度、遇到难题的情绪反应等。这些信息反馈给老师,能让老师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但目前我班所遇到的问题是家长害怕在周末打扰老师、周末大量安排其余下午开车、周末游玩时间冲突等等情况,导致近期的作业质量不高,孩子的整体状态不佳,由此,我反思了以下几点具体原因。
(一)沟通渠道不畅
       部分家长和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有的家长不清楚如何与教师交流作业相关问题,导致信息不能及时传递。例如周末的跳绳打卡,部分家长以为必须达标才能上传,所以导致迟迟交不上但又没有及时问老师,老师这边又担心追得过于紧迫,也没能及时沟通,导致沟通渠道的不顺畅,双边都有一定的误解。
(二)理念不一致
       家长和教师对于作业的目的、难度、量等方面可能存在理解差异。家长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学习的难度他们小时候那个年代的了,甚至都不是前几年的了,每一年都在改革,都在向培养未来所需人才所改革,但家长的理念中还没有意识到,与老师的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没能同步。
(三)责任划分不明确
       在作业辅导方面,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自己只是辅助;而教师可能认为家长需要承担更多监督作业的责任,这种模煳的责任界定容易造成双方在作业环节配合的不协调。
     为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我每周的作业都用清单的方式提出明确的“量”和“质”要求。

二、专业指导:给方法
       我想,每一个家长肯定都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没有不希望孩子能够一天比一天进步,那我们的老师也是同样的想法,但为什么还是没有达到最佳效果?我想,应该是方法,我们的老师要拿出专业性,要会开“药方”,这样家长才不会迷茫,会更有方向。比如对于群信息,我给到家长的一个小方法是看到信息有时间的情况马上处理,实在没时间的情况先将信息转发给自己,空下来及时处理,对周五发的任务也是转发给自己,等孩子到家带着孩子从头梳理一遍周末任务,形成一个时间表,这个慢慢养成了习惯,孩子做事会越来越有条理,慢慢就能自己操作了。
        比如语文、数学、英语作业,我和家长说,“我们在1-3年级,我们的家人在孩子的学习上一定都是扶着的,快的孩子,在三年级左右会非常自觉,慢一点的孩子会在6年级前,但都是越来越轻松,但如果放手过早,会越来越难,因为学习习惯还不够扎实,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啊!周末我们可以做好刚刚所说的时间表,劳逸结合高效学习。”像语文、英语可以将本周的重点进行复习朗读,建议家长们在孩子读的时候录个视频,让孩子知道老师会看,老师会表扬,更有动力,另一方面可以私发科任老师,在所遇见问题上老师也会给予帮助,数学上每周都会发知识总结,建议打印下来给孩子,用口述的方式过一遍再去做题,有时间都鼓励小讲师,家长们需要意识到周末既是亲子时间,也是一对一的好机会,这里不是说我们家长要成为“老师”去教孩子,而是我们要执行监督的责任,要和老师共同配合,当老师和你反馈孩子哪些需要加强或是在周末发现孩子练习哪里卡顿,我们一对一和老师沟通再一对一利用周末就攻克,那这绝对会比集体讲解有效的,下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孩子也会更有自信。诸如此类,我们要给方向、定方法,我相信众智之教育方法,则无不成也。
三、持续赋能:勤反馈
        定期的有效沟通,利用我们的微信群、群发助手和必要的私聊和反馈,理念就能慢慢同频了,足够了解的情况下责任上就不会分“你和我”了,而是形成合力,共同教育。比如对于一年级是否需要那么紧张的问题沟通,部分家长的理念会觉得孩子还小,周末练习“完成了”就行,老师收回发现质量不高,当我班出现这一情况时,我选择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到我们一年级的标准,需要达到什么程度,同时也与家长同步我们“抓得紧”并非“过于紧张”,而是对于低段的孩子我们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非常重要,要有从“扶”到“放”的过程,不然会越来越难。家长有所了解,才会理解,也才知情在家“监督”需要做些啥,才知道有问题要与老师及时沟通、及时反馈,相互知情我们一定会有更好的配合,我相信积力于定期有效沟通,则无不胜也。
        总之,家校沟通在作业环节的配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提要求、 给方法、 勤反馈”的“三字经”解决当前存在的沟通渠道不畅、理念不一致和责任划分不明确等问题,建立多元化沟通渠道、统一教育理念、明确责任分工等策略,可以使家长和教师在作业环节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这种关系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促进教育朝着更科学、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家校在作业环节的沟通与配合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我们相信,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家校沟通“N”个锦囊之学习无方法

李红梅

一、案例
        507班帆帆同学,平时在家什么也不用操心,只管学习和写作业就行。爸爸妈妈为了能让他安心学习,每天都是准备好饭菜才叫他,平时吃什么、喝什么,准备得一应俱全,高热量高脂肪零食任吃。上学前妈妈把书包、学习和生活用具全准备好了,直接送他上学了,书包里装的什么,恐怕帆帆自己都不知道。
        令爸爸妈妈痛苦的是他写作业慢慢腾腾,有人陪着还好点,如果爸妈都忙的话,作业就会写得一团糟,但更令他们头疼的是,有时候帆帆根本不知道老师都布置了些什么作业。经常发呆或磨蹭,所以有些题经常会做错或漏做或做不完。
       每天帆帆写作业花的时间很长,经常需要老师提醒,所以这中间来来回回就花去好多时间,本来是一个小时就能做完的作业,他就要花两个小时,甚至更多。帆帆经常被老师叫去办公室补作业......
       10月25日星期五下午第一节课后,神使鬼差觉得周末作业写不完,就写了那个纸条投进了信箱。“老师天天布置一大堆作业,根本写不完” 。11月3日上级发给班主任一张纸条图片,班主任当时正在公寓与孩子们聊天,一看到字眼,李老师就猜到了是帆帆,私下找到帆帆,聊了聊,没结果,第二天早上,聊了三次还是没有结果,11:40直接说中午补作业,跟老师说“实话”了。

二、分析
       这是一个写作业条理性比较差的典型案例。帆帆写作业时不知道有什么作业,对各科作业的先后顺序不懂得合理安排,写作业时文具准备不齐全,用到的时候才慌慌忙忙去找……这样不能合理规划,写作业当然慢了!其实如果仔细观察这类孩子,就会发现:他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丢三落四,不懂得安排和规划。其实孩子会这样,责任在父母。其实孩子的磨蹭是父母一手包办出来的。对于十余岁的孩子,家长往往缺乏耐心,觉得与其让孩子做事,做得乱七八糟的,还不如帮孩子做更省时省力。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时间一长,孩子养成了依赖的习惯,不愿意主动做事、想事,思维变懒,惰性越来越强。孩子一旦养成这种习惯,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不管是自己能不能做的事情都会习惯性地依赖他人。如果父母不让孩子自己考虑和承担一些事情,孩子就不会独立起来,条理性就会很差。
三、对策
       对于帆帆的学习状况,父母要慢慢教会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文具要事先准备好等。但这只能治标。真正要治本,要让孩子做事有条理的话,还得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全方位要求孩子,慢慢地从各方面放手,要让孩子自己学着照顾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父母不要手太勤,忍不住帮孩子去做,要学着做一个懒妈妈,甚至可以让孩子适当帮父母做点家务,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娈得能干起来,条理性也会越来越好。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100%理论!世界上许多事情都遵循100%理论,如果所有事都是妈妈做了,孩子就不用做了,如果我们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们要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80%,孩子的潜力也能爆发80%。如果父母都帮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长机会实际上就给父母剥夺了,孩子的潜力就一点也发挥不出来了。当然,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适当指导孩子做事的顺序和条理。

稳生—从独角戏走向共舞

王善琴

        大刘校长说,稳生工作是“基石、口碑、命脉”工作,是检验我们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是实打实的、可量化的结果导向评价。在教育的广阔舞台上,稳生工作绝非班主任的独角戏,而是家校携手共育的璀璨篇章。今天,我将以“稳生——从独角戏走向共舞”为主题,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一美好转变。
       回顾我22年的班主任生涯,家校之间的和谐关系始终是我工作的坚实后盾。我所带领的班级,家长们不仅是我的坚定支持者,更是我的挚友。我始终秉持“呕心沥血、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而家长们则以“尊师重道、一呼百应”的实际行动给予我莫大的鼓励与信任。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每学期的缴费工作总是异常顺利。上学期,仅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便完成了全班40名学生的缴费任务。即便家长们正驾车疾驰或忙于工作,但只要收到我的信息,他们总是能迅速响应,将孩子的学费及时缴纳。这份默契与支持,让我深感感动与欣慰,也进一步证明了家校共育的力量。在稳生的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三点经验,愿和大家共同学习。搭好“一座桥”,奏好“同心曲”协同“两颗心”,奏好“协作曲”服务“一嘉人”,奏好“共鸣曲”
一、搭好“一座桥”,奏好“同心曲”
      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班级,首要任务便是搭建起家校之间的桥梁——“家委会”。培养“嫡系部队”。我深知,一个高效、有担当的家委会是稳生的关键。因此,我会在开学初便着手选拔并培养家委会成员,使其成为我的得力助手。组建家委会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时间的积累与双方的磨合。我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确保每位家委会成员都能胜任其职责。同时,我也会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加深彼此的了解与信任。最终,一个由会长、副会长、采购部、财务部、组织部及宣传部等部门组成的家委会应运而生。它如同一座坚固的桥梁,连接着学校与家庭,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同年级的班主任都很羡慕我有一个得力的家委会,平常我也经常和级部老师分享我的做法,组建家委会的三个标准,两次考核和一次会议。
挑选家委会成员的三个标准
1.优先考虑时间比较充裕的的家长,毕竟学校活动在工作日。没有时间很难胜任。特别是会长。
2.家委的孩子要比较优秀,家委是代表班集体的形象的,评优、活动可能都会优先想起家委孩子,如果孩子不优秀,家长再怎么优秀也不能服众。
3.选平常在班级群里非常活跃,善于沟通,擅长网购,重视子女的教育与培养,具有一定的组织、策划和协调能力。又经常能从老师角度考虑问题懂得感恩的家长。

       两次考核:1.(线上)填写问卷调查表,建预备家委会群。开学初,通过问卷调查表,看下哪些家长愿意主动报名。如果没有你心目中的目标人选,也可以私聊她,戴个高帽子,一般能得到老师的赏识家长都非常开心。把主动报名的和你邀请的家长单独建一个预备家委群,大概有十几个。
2.(线下)通过班级第一次活动,比如开学环创,发现人才,确定人选。告诉他们学校要求每个班要组建家委会,名额只有三个,到时只能推选三位上报学校。其实也是在间接告诉他们,要通过考核,我把环创的方案发进去,有家长报名采购,有家长制作表格能力不错整理出了每个月孩子的生日为生日墙布置做准备,有家长说自己家工厂可以做毛毡布背景和图案,可以做后展板(我们班每学期的后展板都是这位家长设计和制作的,效果非常不错,我们级部外面的阅读宣言和图书角的字也是这位家长免费帮忙做的),有家长说他是搞园林设计的,班级的绿植他来设计,还有的家长说可以来帮忙布置。就这样群里你一言我一语,把任务分下去了,通过线上沟通和线下到班级布置,班级的第一次环创效果非常好!拿到了最高奖项“巧夺天工奖”。从而也确定了十位家委会人选重新建家委会群。
         开一次面对面的家委会会议,接下来要召开第一次家委会会议,确定会长、副会长、采购部、财务部、组织部和宣传部的人选。明确家委会的职责,制定本学期家校活动计划。培养一个好的家委会,和培养一年级孩子刚入学的行为习惯一样,一开始每个部门亲历亲为,引导怎么去做,由扶到放,每个部门引导几次后班级的大小活动只要和说一下群里说一下,大家都能领任务安排妥妥的。
        家长家长委员会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一个好的家委会组织必将成为学校形象的维护者,学校品牌的宣传者,让家委会成为自己的“嫡系部队”除了选拔得力助手更重要的是培养感情,平常工作宣传到位,要发挥小窗口大民生职能。多宣传学校教育理念、多夸奖各科老师能力,树立好学校好老师的形象,让家委会对我们的学校和老师高度认可。勤沟通家委孩子在校的表现,及时分享进步,多参与活动,让家长看得见我们的“特殊照顾”。学校好,老师好,孩子好。才能奏好嫡系部队的“同心曲”
二、协同“两颗心”,奏好“协作曲”
       在稳生工作的过程中,我始终坚信“两颗心”的力量——即教师的心与家长的心。只有当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时,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注重在日常工作中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无论是通过家长会、家访还是微信群等方式,我都力求做到信息透明、沟通顺畅。同时,我也鼓励家长们积极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让家长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与生活情况。

稳生—从独角戏走向共舞

王善琴

1.勤分享孩子的日常瞬间,让家长放心。
       勤拍照和视频分享到班级群,让家长实时了解情况,与孩子的互动看得见,在嘉外工作两年换了三部手机,都是因为内存不够,每天都在拍拍拍,发发发,这是开学前两天发在群里(放视频)环创布置,孩子们新年的第一张大片、收红包、拆新书、状元餐有序有爱仪式感满满的开学仪式,家长们连连称赞。这是我们班宣传部锴山妈妈手写整理出的三月份我分享在班级群内的主要内容,整整七页纸,从1-31号每一天,每一个活动,每一次进步,每一个细节,我都有配图和视频和家长分享,宣传部整理出每月的美篇发表在班级主页。这样的常态工作,勤勤恳恳坚持了两年,一共发表了30篇美篇,打开任何一篇,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都有迹可循,通过群内分享+美篇整理,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吃得好、学得好、玩得好。没有比嘉外更好的学校,家长们一百个放心。
2.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家长舒心。
       平时在班级群里除了分享孩子的精彩瞬间、学习状态。让家长们知道班级整体班风很正,也会经常夸家长、夸科任、夸孩子,表扬我们的家长(放视频)夸家长积极参与班级环创布置,设计精心、用心、有才,夸家长积极参与家长走进课堂活动,利用自己的职业,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精彩课堂。夸家长精心设计每月生日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同的温暖。夸我们的搭班,教学能力强,课间陪孩子学习、游戏,格外走心!夸我们的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这是我拍摄的孩子们在校的一日常规视频和课堂口令视频,在报告厅也放过很多次,视频有点长就不点开放了。宣传的力量是最好的正能量的引导,孩子们养成好习惯,才能收获向上的力量,成就更好的人生!!吃好,玩好,学好通过这样的家校沟通建立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老师们用心、尽心,家长们放心、舒心,通过不断的协作与努力,“两颗心”逐渐融为一体,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三、服务“一嘉人”,奏好“共鸣曲”。
       “一嘉人”指的是我们班级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做好稳生工作,要始终将服务“一嘉人”作为自己的最高宗旨。我深知,只有当我们真心实意地为每一位成员着想时,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注重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需求与个性特点,努力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同时,我也积极倾听家长们的意见与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策略与方法。通过这些努力,“一嘉人”之间形成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与共鸣效应。最后缴费工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以学期末的缴费工作为例我还做好以下贴心服务。
         第一,贴心提醒服务,学期末要提醒家长大概什么时间要缴费了,提前存好学费。一般都是家委带头在群里问什么时候可以缴费?我都是官方回复等通知。家长们都会回复,已准备好,随时可以缴费!成为老朋友了也可以直接提醒,上学期我就是这么干的。
       第二,贴心一对一服务,收到学校指令,马上转发班级群,接着群发助手到每位家长手机上。一对一提醒很重要,话术:各位家长:下午好!学杂费缴费通道已经开启🔛,已经缴费的家长请将截图发到班级群,伙食费预计本周末收取!感谢您对三班所有老师工作的支持和配合!附上操作步骤,家长遇到任何问题快速回复,一对一帮忙解决。
        第三,贴心点赞服务,家长也喜欢被表扬,每次缴费我都会在家委群里提醒他们带头先完成缴费,家长把缴费截图发到在群内,及时点赞。感谢支持,已登记等话术回复。收到一半用时多少会群发报喜为家长们的速度点赞,收到30点赞,40个人全部交齐群内表扬。在我的贴心服务和密切关注下三班家长们你追我赶,不甘落后,40个人的缴费速度从三天、一天、两个小时提高到了一个小时。家长们称之为”三班速度“。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做出了表率。
       曾经,缴费是我一个人的战斗,如今,它成为了家校共育的舞台。从独角戏走向共舞,这是一场关于信任与合作的旅程。在这个舞台上,学校和家庭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携手共进的伙伴。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一起,在家校共育的舞台上,跳出最美的舞蹈!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

发现 引导 赏识

刘 殷

       家校沟通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如何有效开展家校沟通呢?我们需要尊重并研究家校沟通的规律,冷静思考,共情在前,才有望顺势而导,逐步达成教育目标。
第一,沟通前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明确沟通目的。比如要和家长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就要先整理好学生的上课状态,作业完成情况等。选择合适的沟通时间和方式。如果是比较简单的问题,电话沟通即可;若是复杂的问题,如学生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最好是面谈。同时要提前和家长预约时间,确保双方都能专注沟通。
第二,沟通时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方式。保持尊重和理解。不管是面对何种类型的家长,都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感受。例如在提及学生的缺点时,要以一种理解孩子成长会遇到困难的态度来沟通,避免指责家长没有教育好孩子。语言表达清晰、客观。不要使用模煳或者带有强烈情绪的语言。在描述学生的情况时,用具体事例。比如“您的孩子在最近一周的语文学习中,有三次没有按时交作业”,而不是“您的孩子总是不按时交作业”。积极倾听。给家长足够的时间表达他们的看法和想法。比如在家长讲述孩子在家的情况时,老师可以适当点头、记录要点,并且用眼神交流表示关注。
鼓励家长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期望。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如“您希望孩子在哪些方面有更多的进步呢?”对于家长的意见要虚心接受并回应。如果家长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比如希望增加某种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回答“您的这个建议很好,我们会认真考虑如何实施”。
第三,我们要关注沟通后跟进和反馈。对于沟通中达成的共识,如帮助学生提高某一方面能力,要定期和家长沟通计划的实施情况。及时反馈学生的变化。如果学生在沟通后有了积极的改变,如学习态度好转,要第一时间告知家长,让家长感受到沟通的效果。对于比较焦虑的家长,沟通时语气要更温和、耐心,多安抚情绪。

案例一:帮助内向学生寻找归属感
       我班小梁同学性格十分内向,在学校几乎不主动和同学交流。即使是大家很期待的活动,他也是面无表情,全程冷漠参加。注意到这个情况后,我联系了小梁的家长。首先向家长表达了对孩子的关心,并且询问孩子在家中和家人的相处情况。家长表示孩子和熟悉的人会稍有好转,但是不熟悉的人真的一句话都不会说。他的妈妈一直说他就是这样,慢慢熟悉了就好了。但是我在思考这个慢慢是多久,会不会错过最好的教育时机呢?我觉得应该主动干预,提前缓解。
       为此我们多次沟通了解,共同分析可能是小梁在学校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可有可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于是,我制定了暖心计划。在学校主动引导同学和小梁一起做游戏,鼓励他表达想法,安排善于沟通的同桌,经常和他主动聊天;家长在家中则多和小梁聊学校里开心的事情,并且空余时间邀请同学一起外出游玩。我提议让妈妈给孩子准备有趣的桌游或益智游戏带来学校,品质课间的时间和同学分享,在游戏中拉近彼此的亲密度。
        培养责任感也是增强学生归属感的重要措施。随着小梁同学的状态逐渐好转,他的需求也会有所提高。为此安排他做图书管理员,同时安排一名性格外向的学生和他搭档,共同整理班级图书柜,在一起合作的过程中,他们的话题从书籍的摆放到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可见小梁同学很享受这个为班集体做贡献的过程。在每月的优秀班干部表彰中大力渲染他的付出,其他孩子报以热烈的掌声,看到他的笑容我放心了。
       经过一段时间,小梁逐渐开朗起来,在学校能主动和同学交流,还交到了好朋友。在这个案例中,我和家长通过深入沟通,不断跟进,从不同方面肯定他,给他自信心,让他有归属感,找准问题根源,共同采取行动帮助孩子,提前适应并融入集体生活。
        师生相遇是最美好的开始,家校携手是最温暖的共育。教育需要智慧的沟通,班主任则是家校沟通的关键。沟通是桥梁,合作是力量,家校之间的同心同向,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时间是公平的,心在哪,行动在哪,收获就在哪。我们不断努力,等待时间嘉许!

用真诚把你留下来

黄崇琴

       众所周知,家校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有助于双方了解学生的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确保学生和学校的稳定发展。
我敬爱的大刘校常说的一些话,时刻引领我,激励着我。“我们做事就要做到“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每做完一件事,我都会问我自己,还能不能做得更好一点,效果能不能更好。1.0版,2.0版,3.0版、、、、、、不断去完善,不断去提升。所以在工作上,我是勤勤恳恳,用自己200%的努力去完成学校布置的每一项工作。还有上周在大刘校长对你说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打动人的,一定是“真和诚”!和家长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我的真诚去打动家长。
        我亲爱的廖校,我们一起搭班三年,廖校就像知心姐姐一样,去指导我,帮助我。她说:“用真诚去打动家长,用真心去感动孩子、爱孩子;爱孩子就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每次和家长沟通后,家长都会说一句话:“原来和黄老师说话是那么的轻松愉快”。课间融到学生身边,和他们游戏、谈心、跳绳等等。晚上到宿舍听他们的故事和有趣的事。
       李校说:“你的心在那里,风景就在那里”。我的心时刻系着班上孩子和家长,所以就有以下的风景。
      我在嘉外做班主任这三年来说吧。当了三年的班主任,真的把班上的36个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来爱和教育。孩子也经常回家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我学校里有一位妈妈,就是我的黄妈妈。我们很幸福,在家里有妈妈爱,在学校有黄妈妈爱!其实,做老师的,我们对学生的爱,也不亚于父母。只是您对他们的爱,他们感受到了吗?他们理解了吗?做过班主任的老师,懂的都懂,事真多,不是一般的多,事真的好多好多。好事、坏事、烦事、乐事、感动事,问题孩子的事、家长的各种事,真的是数不胜数、、、、、、(和在场的班主任互动“做班主任的老师举一下手,深深给他们鞠躬”)。但是让我记住的,还是幸福的事和感动的事是最多的。我们班的曹同学、赵同学、胥同学、雷同学,陈妈妈、胥妈妈、姚妈妈、朱妈妈、谢妈妈、、、、、、这些人物真的,都不是省油的灯。为了拉拢他们,成为我的统一战线的盟友------同盟军。我利用了一切能利用的时间,在学校找学生谈心,聊天聊地聊心事。改完作业就跟家长聊,用我的真诚打动她的坚冰,说明自己的用意、用我的真心感动家长。其实,我也是一位家长,我知道作为一个家长,最想了解什么,最希望老师是怎样做的。我就结合这些,来跟家长沟通。在处理每一件事上,我都是“动之以情,晓知以理”和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后面的事就好办多了。

       有一天,接到朱妈妈的电话:“黄老师,我想涛涛读完这学期,下个学期就不在嘉外读了,现在我们的压力太大了,最近的生意又不好做,房租铺租都涨价了,妹妹明年又要读一年级了,我们想要回老家发展,把两个孩子都送回老家读,这样我们的负担也没有那么重了”。听到这一连串的话,我当时的内心是惊慌的,但我告诉自己不能慌,我假装淡定地说:“您不是一直邀请我到你家坐坐吗?这个周末我刚好有空,我们周末到你家里聚聚”。
和家长沟通:
       针对于朱妈妈的问题,我用心地做了一系列的攻略。第一步:先是同理心,赞同她的想法和决定,让她知道,我的心跟她的心是在一起的。第二步:分析整个社会的经济问题,我们挣钱的目的是什么?留钱给孩子,不如让孩子挣更多的钱,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我们只有培养好后代才是硬道理。第三步:了解老家的学校情况,孩子读书不用交学费,但环境和师资都是远远比上我们学校的。我们做什么事都是越做越好的,那会越过越不如从前呢?第四步:让家长对我进行评价:“黄老师,是我遇到的老师中,跟我说话最真诚,把我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爱,对我孩子最好的老师。跟涛涛说,要回老家读时,他都是哭着说,不要回老家读,不想离开爱他的黄妈妈,我就知道您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了。这也是我最难割舍的地方,能碰到一位好老师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听到家长这样说,我也特别感动,做老师,能得到家长这样的评价,是最幸福的事。我还跟家长说,我们嘉外的老师都是百里挑一,千挑万选的好老师,每一位老师都是爱生如子的,我只是这里的冰山一角。第五步:分析涛涛的性格和学习情况,孩子从遇事就知道哭哭啼啼的小男孩,到现在主动帮助老师、同学、家长做事的小小男子汉。我们看到孩子这样一步步地健康成长,作为老师都感到欣慰,您作为妈妈,难道不欣慰和感动吗?、、、、、、跟家长不知不觉聊了2个多小时,家长没有听到一句我挽留孩子的话,但我是句句都在挽留学生的意。
和孩子交心:
       我先从我们学校层面来聊天,你喜欢我们学校吗?你喜欢黄老师吗?你愿意跟黄老师谈心吗?黄老师对你怎么样?同学们对你怎么样?
班级集体:利用好每次班会,说集体的重要性,我们36个孩子一直在一起,一起上嘉外的初中,嘉外的高中。我们谁都不掉队。
再从老家层面来聊:你一年回去老家几次,你了解老家的学校吗?哪里的老师你见过吗?
       我的润物细无声,终于迎来了我想要的春天了。有一天,家长对我说:“黄老师,不管生活怎么困难,我们都会克服困难,让我的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涛涛说要在嘉外一直读到高中”。
        虽然现在,我不教他们了,但孩子对我的爱没有消失,孩子经常悄悄地跑到我的办公室放一封信、一张贺卡、一颗糖在我的办公桌上、、、、、、我真的感动到了。在校园里遇见了,我们都会来一个大大的拥抱,这,大概就是真爱吧!
       家校沟通与稳生工作需持续改进,以适应学生发展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家校合作效果。

以爱为源,润“问题学生”之心

殷世翠

       在我的班级里,四十个孩子宛如四十颗独特的星辰,各有其璀璨光芒与运行轨迹。他们中,有的活泼似精灵,时刻散发着无尽活力;有的内敛若幽泉,静谧中透着温柔的力量;有的热情如骄阳,所到之处皆被其张扬的活力感染。
        一直以来,我都秉持着“做水一样的老师”的理念,以父母般的慈爱与包容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我期望用如水的温柔去润泽他们的心灵,以水的坚韧去引导他们成长。然而,这学期小邓同学的转变,却如一颗巨石投入我心湖,泛起层层难以平息的涟漪,甚至一度使我深陷自我怀疑的泥沼。
       小邓,一个小个子男孩,恰似一颗活力四射却又有些调皮捣蛋的小行星。他的调皮好动中,又夹杂着强烈的表现欲。开学前的班干部竞选,他凭借那股子冲劲成功当选路队长。可不久后,诸多问题接踵而至。许多孩子纷纷向我投诉,说他在管理纪律时竟频繁动手。我多次私下与他谈心,苦口婆心地劝导,却如石沉大海,收效甚微。直至又一次与同学激烈冲突后,无奈之下,我只好撤去他的队长职务。
       自那以后,他的行为愈发让我心生困扰。课堂上,他成了“捣蛋鬼”,各科任老师的投诉如雪花般纷至沓来。他的父母两次到校,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回家后亦对他施以严厉的教训,还责令他写下保证书。我对他的要求仅是先做到课堂上不干扰其他同学学习,而他也在努力下渐渐达成,我亦时常给予表扬,试图以鼓励引导他走向正轨。然而,好景不长,他竟染上了偷拿东西的恶习。先是偷拿我的翻页笔,藏于电脑后,致使上课老师无法正常授课。面对同学的指责,他还强词夺理,直至我在他衣袋中找到翻页笔,他才哑口无言。此事过后不久,他又将我的文件夹、黑板磁铁藏匿起来。
        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我可谓绞尽脑汁,尝试了诸多方法。循循善诱,我耐心地与他剖析对错;严厉批评,我亦曾疾言厉色地指出他的错误行为。但他却似油盐不进,让我在教育的道路上屡屡碰壁,我不禁开始质疑自己的班主任能力,情绪也愈发暴躁,每次看到他,内心便涌起一阵烦闷。可孩子的心终究是纯净而简单的,他对我依旧怀着深厚的喜爱之情。只要我踏入教室,他便如小尾巴般围绕在我身旁。我坐在教室后排桌旁时,他会亲昵地趴在我脚边。甚至有老师奖励他糖果,他也会满心欢喜地送到我面前。那一刻,我内心有所触动,心想或许应该放下成见,与他和解,也是与自己内心的纠结和解。
      于是,在一次他作业全对时,我当众表扬了他,并恢复了他路队长的职务。放假前一周,他购买了许多贴纸,我正欲批评他,却惊喜地发现他正用这些贴纸奖励排队认真的同学。他以自己的方式找到了管理路队的新策略,我也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力肯定了他的进步。诚然,他的行为习惯不可能瞬间脱胎换骨,诸多陋习仍需漫长的时光去耐心矫正,但我愿倾尽全力,助力他在成长之路上稳步前行。

通过小邓这一案例,我总结出一些对待问题学生的有效方法: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对于问题学生而言,与老师间信任关系的搭建犹如大厦之基石,至关重要。他们虽行为特殊,但内心深处对老师仍怀有敬畏。唯有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方能为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开辟顺畅渠道。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尊重,才会更愿意敞开心扉,接纳老师的引导与教诲。
二、明确目标规范行为
       问题学生往往缺乏自律意识,行为举止常逾越边界。故而,为他们量身定制清晰明确、切实可行的目标以及简洁易懂的规则条例必不可少。例如,针对总是迟交作业的学生,可与其共同商议制定详细的作业完成计划,将庞大的作业任务拆解成每日可轻松完成的小部分。同时,清晰界定违反规则的后果,如适当削减玩耍时间;亦要设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当他们严格遵守规则或圆满达成目标时,给予小奖品、表扬信等激励。如此,既能让学生明晰行为准则,又能在赏罚分明的环境中逐步培养自律能力。
三、激发内在自我认同
       问题学生内心深处大多潜藏着自卑的阴影,整日被批评指责的声浪所环绕,对自身价值充满怀疑。作为教师与家长,应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即便只是微小如星芒的闪光点,如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等,也应及时捕捉并予以肯定。通过持续不断地强化这些优点,助力他们构建积极向上的自我认知。不妨在班级中设立一些别具意义的奖项,诸如“最具潜力奖”“进步之星”等,专门表彰这些在成长道路上努力奋进的问题学生,让他们真切体会到自身的独特价值与无限潜力,从而激发内在的向上动力。
四、凝聚家校教育合力
        教育问题学生绝非教师或家长单方面的孤立作战,而是需要学校与家庭紧密携手,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学校与家庭应保持高频次、高质量的沟通交流,定期互通学生的在校在家表现情况,共同探讨个性化的教育策略。更为关键的是,双方的教育理念务必保持高度一致,切不可出现学校严格要求而家庭过度宠溺或放任自流的教育“断层”现象。唯有家校双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为问题学生铺设一条通往光明未来的康庄大道。
         泰戈尔曾言:“不是锤的打击,而是因水的歌舞而使石头日臻成为完美的鹅卵石。”投身班主任工作的漫漫征程后,我愈发深刻地领悟到:面对学生,我们需怀揣更多的爱心、耐心与责任心。爱心是开启学生心门的神奇钥匙,耐心是陪伴学生成长的坚固基石。愿我们都能以春风化雨般的温柔与坚持,默默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个问题学生都能在爱的呵护下,破茧成蝶,蜕变成为心怀梦想、严守纪律、积极进取的阳光少年。

花时间了,花就开了

张敏

       教育是一个非常深远而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学校互相沟通,相互合作,为教育每个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平台。家校共育,贵在用心、真诚与得法。用心就是舍得花时间。
       作为一线数学老师,深深明白孩子之间的学习力、思考力等是存在差异的。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包容的心态关心孩子的点滴成长。
       我们204班的峻延宝贝,看到的是一个高高胖胖的小男孩,开学不久多科学习亮起红灯,我迫不及待想了解这个孩子成长中情况。在与家长多次沟通中,了解到这个孩子从小保姆带大,什么事都是由保姆包办,父母也是非常疼爱这个儿子。幸好这个孩子愿意和老师沟通,经常会来办公室和我聊天。也很在乎我给他特别的嘉奖。针对他各方面的情况,我和莫老师又特意约了家长面谈,再次深入了解孩子的情况。我们也面对面给了家长一些小小建议。
        很多人认为,实行家校共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都能够拿到家长们理想的分数,其实这样的教育观点是存在误区的,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要步入社会,要参加社会中各类形形色色的活动,家校共育的目的就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分数而实行的。我们必须要教会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些看似与考试分数无关的教育,其实是更为重要的人生大考,是关乎孩子一生幸福的关键筹码。

       通过本次交流后,家长也很配合,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让峻延自己做。慢慢发现,孩子课前准备拿书的速度变快了、写字的速度变快了、上课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平时能主动帮老师发作业......一件又一件可圈可点的喜事看到家校共育的初见成效。
       亲其师,信其道,才会乐其学。慢慢的,这个孩子对我教的学科越来越感兴趣,我又开始尝试和孩子做好朋友,给孩子买益智玩具玩,单独和他聊聊一些有趣的话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一旦喜欢你,我们的教育才会更好的开始。接着,我开始给峻延传授学好数学小妙招,并给他讲了一些孩子如何通过勤奋逆袭的例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可是却找不到好的方法。延听着听着笑了......
        孩子的进步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父母看到孩子变化,也是非常惊喜!也愿意配合老师各项工作,多次感谢老师对他孩子的鼓励和帮助。瞧!10月份的计算PK赛只错一道就是满分(虽有遗憾却突破自我)、11月份计算练习好几次满分(已尝到成功的喜悦)、上数学课总能在班上讲出自己不一样的思考、每天按时打卡......
       时间花在哪里,风景就会在哪里。教育便是如此,花时间了,花就开了。孩子是一束光,我们要通过家校合力,持久发力、持久着力,才魅力永久。让我们用爱心与智慧让这束光不要偏离方向,照的更远!

家校有效沟通之转化数学学困生

魏文翠

       谈到数学学困生,老师们都颇感头疼。学困生往往是制约班级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关键的一环。
        大部分数学学困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由于后天的生理、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出现了知识的断层,数学学习遇到了困难,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老师们在教学中尽管对学困生十分关注,但对于怎样转化学困生却没有计划性、方向性,也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使得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效果不佳。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家校有效沟通,让教育合力最大化,更好地转化学困生呢?
一、注重与家长沟通的时效性
        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与家长沟通要注重时效性。我们要选择在每次发现问题之后,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告诉家长,孩子当下存在的问题和教育的重点。家长只有在第一时间掌握孩子在校的学习与表现情况,才能更好地和老师一起发挥家校合力,将学生的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
       浩峰是我任教班级中的学生,通过对他进行个案研究,我发现他学习困难的原因不是学习能力差,而是学习习惯不好。如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计算时经常看错数字或运算符号。为了避免频繁反映存在的问题引起家长反感,一开始我与浩峰的家长采用的是阶段性沟通,即把一段时间观察到的问题集中起来,一次性和浩峰的家长进行交流,希望引起家长的关注。家长的态度是积极的,表示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好好督促孩子在家的学习。
       然而,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浩峰的变化微乎其微,尤其是作业情况,除了在和家长沟通之后的那几天稍有好转之外,之后又故态复萌,甚至对学习的态度也越来越无所谓。当我再次和家长联系时,家长却感到很诧异,以为孩子已经完全改掉了不良习惯,也就放松了对他的督促。
       于是,我开始改变沟通策略,即当天发现问题当天沟通。我每天及时与家长交流浩峰的听课情况、作业情况等。这样一来,孩子再也没有办法在家长面前“谎报军情”,家长看到老师如此重视,也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诚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注重与家长沟通的持续性
       在和学困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光有时效性还不够,还必须注意沟通有重点,不能事无巨细都找家长,让家长无所适从,对孩子的学习失去信心。数学学困生大多都数感不好,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不强,要实现转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还要注意与家长沟通的持续性。
       梓瀚学习态度较好,但计算能力不强,而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我在与家长沟通时,向他说明了提高梓瀚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家长明白这项训练将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和配合。在接下来的沟通中,我根据梓瀚的训练情况,分阶段给家长提供切实可操作的方法指导,并给梓瀚布置了阶段性任务:第一阶段,乘法口诀背诵过关,奠定良好的计算基础;第二阶段,每天进行口算练习,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第三阶段,自我纠错,培养良好的检查习惯。同时,对于梓瀚的计算练习情况,我和家长一直保持着有效的沟通,家长每天都坚持用我提供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辅导。一学期下来,梓瀚的计算准确率和计算速度都明显提高,他也变得自信,越来越喜欢数学。
三、注重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性
       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的家长。他们因文化层次、家庭背景和个性特点各不相同,在处理孩子的学习问题时态度也不同。因此与家长沟通时,还要因人而异注重沟通技巧,要选择家长能够接受的方式,力求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小伟的家长对老师和他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比较反感,用他的话说,孩子就只有这个水平,他花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没用的。怎么办呢?我在与小伟的家长交流时,告诉他学校开发了微课资源,家长可以利用微课辅导孩子,每天陪伴孩子学15 分钟,就能帮助孩子掌握一个知识点。乘法的意义这个内容小伟掌握得不好,我将乘法的意义的微课资源推送给小伟的家长,让家长陪同孩子进行视频听课并完成相应的练习。果真,小伟通过微课掌握了这一知识。小伟的家长看到微课带来的效果后也感到惊喜,不再反感跟老师讨论孩子的学习了。
       现在,家长们都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而谈起孩子的学习问题都有许多的困惑,学困生的家长尤其如此。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老师需要站在家长的角度,和家长一起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帮家长出谋划策,解决孩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牢记:和谐、有策略地解决孩子学习上的问题,让孩子重拾学习的信心,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化解与“问题学生”家庭的矛盾

周丹

一、案例背景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生,小美就是其中之一。她脾气暴躁,在学校里与同学、老师相处存在问题,频繁有同学向我反馈她的不良行为。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深知解决小美的问题对于班级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尝试通过与家长沟通来共同寻找解决办法,然而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阻碍。
二、初次沟通失败分析
(一)家长情绪与观念问题
       小美的父亲在电话沟通中情绪较激动,反映出他对家校责任划分的误解。他片面地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的责任,这种观念可能源于对教育过程缺乏全面的理解,也可能是对自身教育能力的不自信或逃避心理。而小美的母亲虽表示努力但感觉无能为力,这说明家庭内部在教育方法上可能存在困惑和无奈,长期的挫败感使他们对老师反馈问题产生抵触情绪。
(二)沟通方式的不足
       电话沟通虽然便捷,但在这种复杂问题的沟通场景下存在局限性。无法观察到家长的表情、肢体语言等非语言信息,不能及时调整沟通策略。而且在电话中直接陈述孩子的问题,容易让家长产生被指责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的防御心理。
三、改进后的沟通策略与实施过程
(一)调整沟通心态与准备工作
       我意识到,要解决小美的问题,必须先化解与家长之间的矛盾。我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理解和共情为出发点,不再将家长视为对立面。同时,我详细整理了小美在学校的行为表现记录,包括一些她表现良好的小细节,如偶尔帮助同学捡起掉落的文具等,准备与家长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深度沟通。
(二)选择合适的沟通环境和时间
       我邀请小美的父母到学校辅导室进行沟通,并选择了他们都方便的时间。这样的环境相对轻松、舒适,有助于缓解家长的紧张和抵触情绪。
(三)沟通技巧的运用
1. 积极倾听
       在沟通开始时,我先让家长充分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小美的母亲讲述了在家中教育小美的困难,比如小美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不听劝告。小美的父亲也提到了自己工作繁忙,对孩子的教育有些力不从心,但又不希望总是听到孩子的负面消息。我认真倾听,适时点头表示理解,并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
2. 诚恳道歉与说明意图
      我向家长诚恳地道歉,为之前电话沟通中可能给他们带来的不愉快表示歉意。然后,我详细说明了与他们沟通的真正意图,不是指责,而是希望共同找到帮助小美的方法。我强调,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3. 客观反馈与正面引导
      在向家长反馈小美的问题时,我采用了客观、具体且有针对性的方式。我没有泛泛而谈,而是列举了具体的事例,如小美因为同学不触碰她的课桌而大发雷霆的情况。同时,我也着重提到了小美在学校中的闪光点,比如她分享美食给同学。我告诉家长,小美是有潜力和优点的,我们要一起挖掘和引导。
4. 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我与家长一起探讨了可能的解决方案。针对小美的脾气问题,我们商量可以通过一些情绪管理训练来帮助她,比如在家中设置一个“冷静角”,当小美情绪激动时,让她到冷静角冷静一会儿。在学校,我也会安排性格温和、有耐心的同学与小美同桌,引导她学会更好地与人相处。我们还决定建立一个家校沟通的小本子,家长和老师可以每天在上面记录小美的表现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沟通效果与后续跟进
(一)沟通效果
      这次面对面的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小美的父母态度明显转变,他们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共同帮助小美。小美的父亲也认识到自己之前对家校责任的误解,主动提出会多抽出时间关注孩子的教育。
(二)后续跟进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按照共同制定的计划实施。我在学校里密切关注小美,及时给予她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家长也积极配合,在家庭中进行情绪管理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美的脾气逐渐有所改善,与同学、老师的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她在学习上也更加积极主动。
五、家校沟通的经验总结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心态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保持理解、共情和尊重的心态。不要将家长视为问题的源头或对立面,而是作为教育合作伙伴。只有当家长感受到老师的善意和真诚时,他们才会愿意积极配合。
(二)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和环境
       对于复杂问题或容易产生矛盾的情况,面对面沟通往往比电话沟通更有效。选择一个舒适、安静、没有干扰的环境,可以让家长和老师都能更专注地交流。同时,合适的时间安排也很重要,要充分考虑家长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三)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
       积极倾听、诚恳道歉、客观反馈和正面引导是关键。让家长有充分表达的机会,理解他们的难处。在反馈问题时,要具体、客观且有建设性,避免一味指责。同时,不要忽视孩子的优点和潜力,通过正面引导让家长看到希望,增强他们教育孩子的信心。
(四)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沟通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教师要与家长一起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家长参与到教育计划中来,这样他们会更有责任感和执行力。并且在后续要持续跟进,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调整方案。
        通过这次与小美家长的沟通案例,我深刻体会到家校沟通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只有运用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才能化解矛盾,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当你遇上冲动型家长

王满红

         性格急躁的人遇事容易冲动,孩子的学校生活,家长并不是第一见证者,但是性格急躁的家长遇到“问题”时,常常缺乏耐心去了解事情的真相,只相信自己的感觉或孩子回家的反映,不考虑可能因为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不对等带来的偏差,只要觉得孩子哪里“不对劲”,第一感觉就是教师或学校失职,于是冲动地做出过激反应。比如以问责的语气与教师对话,或者直接武断地评判。面对类似情形,教师如何不受家长不良情绪的感染,拿捏好说话分寸,“化干戈为玉帛”,有效沟通?这需要修养,更需要智慧。
典型案例分析之:现场回放1
        周五下午放学后,还没有回到家的我就接到了小王同学家长的电话,真是劈头盖脸连珠炮似的诘责迎面而来:“王老师,我孩子身上有抓痕,腿部青了一块,很明显是遭受了校园霸凌。你知道吗?我问孩子的时候还支支吾吾,什么都不敢说,很明显是受到了恐吓你知道吗?你现在给我一个说法,要不然我就去给学校一个说法!我交了那么多钱,是让孩子在学校被欺负的吗?”
典型案例分析之:现场回放2
       刚刚下课,我就接到了电话:“王老师,你们学校老师把我孩子的校服弄丢了,我也是很无语!他们真的很不负责任,我去放衣服的时候,老师们很热心地接过去,没想到一会就乱丢。这么大的学校做事也不严谨,现在你说怎么办?” 电话挂了......十分钟以后,电话再次响起:“老师,孩子的衣服找到了吗?”“老师,学校都能丢失校服,这个事情我真要找校长说一下......”如此反复,总之一天都在电话中......
案例分析之: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个案例折射出一种现象:即当孩子在学校遇到什么事后,性格冲动的家长一般首先想到的是向老师(对方)问责,而不是考虑如何解决问题。教师只有看清这一点,才比较容易跳出问题看问题,认识到家长也许并不是有意与自己过不去,而是性格使然,同时也是关心则乱。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处理问题时,教师就自然减少了一些对立情绪,有意避过一些沟通障碍,巧妙化解,为后续的有效沟通打下了基础。其实和这类家长打交道比较容易,因为他们什么事都立即表现出来,事后又常常后悔。事发时教师表现得豁达与真诚,事后让他(她)自己看清问题所在,这比教师说什么都有效。

        所以针对案例一、二中的母亲,我的第一步就是先提醒自己保持克制和冷静,保持同理心。换位思考,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客观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并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当案例一中的母亲扬言要学校给她一个说法的时候,如果我不细想导致家长冲动背后的因素,第一反应自然是生气和委屈,并想要跟她理论。但是此时她能听进去你的意见吗,老师的敌对反应与家长的冲动偏激碰在一起,难免又会让“矛盾升级”。那应该怎么回应呢?我当时的第一句话是:“您可以把电话打开,让孩子亲自跟我描述当时的情况吗?”孩子描述的过程,我这样说,其实是知道这个孩子在老师面前,说话就会比较客观,也是在这样的客观描述中,孩子母亲可以冷静下来,开始去想想应该怎样解决问题。
       有效沟通需要达到相应的效果,我们不能只避免冲突,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让家长意识到教师的负责任态度。针对第二位母亲,在他抱怨时,我是的第一句话是:“校服我肯定会查监控帮您找,现在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可以再送一件自己家里的保暖服过来,我也会在住宿同学那里借一件衣服给孩子穿,不要让孩子着凉了。校服找得到最好,找不到我也可以帮他买一件!如果您觉得,我哪里做的不对,孩子校服找到了还有必要找校长,再去也不迟!”这样的侧面示弱和提醒,让家长意识到自己这种说法或者做法对事态的影响从而有所收敛。性格冲动的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疑心较重,爱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对方。当他们与老师在沟通中发生“不愉快”之后,最担心老师会对他的孩子有偏见,所以我们要把握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迁怒于学生,不计前嫌。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孩子自然感受得到,久而久之家长不仅从自己孩子口中,也可以从其他方面了解到老师的为人。
       这是两个真实而典型的案例。说实话,说当时我没有一点委屈和恼怒是假的,只是时时提醒自己不被情绪左右,恪守教师本分,先解决问题,让事实说话。事实证明: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可以感化家长,还能赢得更深层次的信任和尊重。因此,我们要不断修炼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是我们与家长之间实现有效沟通的最稳固的基石。其次还要记得真诚永远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就像歌德说的:“听他说话,再观察他的眼神,就不会看错了人。 只有在真诚中才找得出真知。”

从“问题反馈”到“助力成长”

邱海燕

案例:班主任注意到班上的小辉行为有些叛逆,作业经常不完成。经了解,小辉来自单亲家庭,和母亲一起生活。班主任联系小辉妈妈,试图沟通小辉的问题。班主任刚说小辉在学校表现不佳,妈妈就很不耐烦,认为是学校没教好,和家庭无关。班主任耐心解释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妈妈却觉得老师在指责他,情绪变得激动,强调自己工作辛苦,独自带孩子不容易。沟通陷入僵局,此后小辉妈妈对班主任的联系更加抵触,小辉的问题也没能得到有效解决,依旧叛逆且成绩下滑。
        教师与家长沟通存在难度,而与问题生家长沟通更是难。在与问题生家长交流时,不少教师存在线性思维,习惯采用“告状式”沟通,以为把孩子的错误告知家长,家长就会督促孩子改正。
       若学生没有改正或再次犯错,教师往往会抱怨家长不负责,觉得只靠学校是不行的,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这会导致学生问题不断增多,家长情绪也会变得越来越差,甚至对家校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不过,如果教师采用“支持式”沟通,与家长产生共情,找出真正的问题,挖掘“家庭资源”,专注于解决问题,那么家长就能感受到关爱,有信心去改变,也知道如何引导孩子。这样一来,学生在和谐的家校共育氛围中更容易改变和成长,教师也能从工作中收获职业价值感。
一、“支持式”探寻深层问题与家庭资源,避免“告状式”片面看待 
    1.探寻问题根源 
       在与单亲家庭沟通问题学生时,不能只看到学生行为表现的表象。依据冰山理论,教师要明白很多问题行为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例如,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学校出现情绪问题,教师不能简单地认为这只是孩子在学校的一时情绪波动。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可能这个孩子由于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内心缺乏安全感,这才是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深层“真问题”。
       当遇到问题时,教师应避免像以往那样只向家长描述孩子的问题行为,比如孩子在学校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教师不要直接对单亲家长说孩子不合群,而是要去探寻背后的原因。可以这样思考和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单亲家庭环境下,可能缺少足够的社交榜样或者家庭支持,导致其在集体活动中缺乏自信。这种沟通方式就是从“告状式”反映“假问题”转变为“支持式”反映“真问题”。

2.挖掘家庭资源
        对于单亲家庭,教师在沟通时要注重挖掘家庭中可能存在的正面资源来帮助孩子。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提问来寻找帮助孩子的方法。如果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学习上出现懈怠,教师询问家长时可以这样说:“您在平时和孩子相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孩子在哪些方面有特别的兴趣或者优势呢?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来提高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避免指责单亲家庭结构给孩子带来的问题,不要说类似“孩子这样都是因为家庭不完整”这种话。而是要积极询问家长为孩子做了哪些努力,比如“您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从家长的回答中找到值得肯定和强化的地方,同时也能帮助家长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更好地挖掘家庭可以帮助孩子的资源。
    二、“支持式”解决问题,避免“告状式”引发焦虑
        教师在与单亲家长沟通问题学生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态度。很多教师在面对单亲家庭的问题学生时,可能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担忧或不满的情绪,这会让家长产生焦虑等负性情绪,进而影响亲子关系。例如,教师提到孩子的问题时,不要一脸严肃地只说孩子的缺点,像“孩子在学校成绩很差,您要好好管管”这种“告状式”沟通。
        而是要采取“支持式”沟通来解决问题。比如孩子在学校有和同学发生冲突的情况,教师可以这样和单亲家长沟通:“我知道您一个人带孩子很不容易,孩子偶尔出现行为问题也不是您想看到的。我发现孩子在和同学有矛盾时,会比较冲动。我们是不是可以一起想想办法,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入手。比如在家里,您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如何处理和朋友的分歧,在学校我也会安排一些小组活动,帮助孩子学会更好地与人相处。”并且教师可以给家长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和建议,比如推荐一些适合单亲家长阅读的亲子教育书籍,帮助家长学习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处理情绪和人际关系等问题。这样的沟通方式能够让单亲家长感受到教师的支持,有信心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避免了“告状式”沟通带来的焦虑和不良后果。  
       “告状式”沟通是给家庭教育雪上加霜,“支持式”沟通是给家庭教育雪中送炭,“告状”变“支持”,家长会变得有信心去改变,从“问题反馈”到“助力成长”,这样的沟通才是行之有效的。

家校沟通N个锦囊——有图有真相

张伟

一、事件还原:
      2024年10月13日,学生放学回家后,文辰希的爸爸就打来电话,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就气愤地说:“张老师,文辰溪说她在学校每天没吃饱,举手加餐,生活老师都不理她,生活老师只给别人加。学校这样做,我真的很生气!”我听他说完,我说:“你反馈的问题很重要,也感谢你反馈这样的问题。关于就餐,其实学生的每一餐,我都在旁边,也跟着他们一起用餐。我也常常看到生活老师忙前忙后在给同学们加饭加菜。至于你反应的问题,我先记下,等返校后我观察一下她的饭菜量的问题和举手是否真的没给她加餐。也请你先别生气,这件事情我保证解决好。”他听了我的话以后,语气稍微缓和一些,说到:“好的。”随后就把电话挂了。
二、解决过程:
        随后,我就跟生活老师周老师进行了沟通。周老师说,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举手都有添加,除非主菜,因为现在主菜没有多的。周老师继续说,只要学生吃完,不可能吃不饱。
       学生返校后,我进行了观察和拍照记录。我把每天的早中晚餐进行拍照,记录第一次饭菜的量。也对周老师进行了观察,看看周老师是否存在不加餐的现象。除此之外,我连续一周每餐都会询问该同学餐够不够,吃不吃得饱,有时也会把多余的饭餐加给她,但她每次都拒绝,说吃不下。另外,我把她每天剩菜剩饭进行了拍照记录。
      慢慢地,我得出结论:一是第一次的餐量是足够一个四年级女孩子吃饱的。二是周老师有添加饭菜,但主菜很少有添加的量(食堂有控制)。三是她每一餐都没吃完,尤其是不喜欢吃的菜,多数时候饭也没吃完。

       于是,我记录一周后,把第一次餐量的照片发给了家长,把剩菜剩饭也发给了家长。并跟家长说了以下内容“文辰溪爸爸,这一周以来我关注了她每一天的三餐,以图片的形式发给了你,请你查看。从食量来看,每一餐吃完都是能吃饱的,甚至是很饱。二是从观察来看,生活老师都有给孩子们加餐,需要说明的是主菜在保证量的同时是没有加的,这不是对她,对所有孩子都是这样,你说的不加现象是这种情况。三是吃不饱,其实是孩子没有吃完其他几样菜和米饭,从她吃剩的就可以看出来,这说明她有些挑食,只吃喜欢吃的菜,我观察求证了这一点,后来我提出了要求,她兼顾着吃是吃饱了的,且都还有剩的。经过一周的观察,事实是可信的,所以请放心。”他看了图,听了话以后,知道了真相,也给我道了歉,说那天的语气有些不对。我也表示了理解。
三、反思感悟:
       在这件事上,我没有急于去解释,也没有拍一天或一餐的去解释,因为吃饭是天天的事,用一周来记录应该足以告诉家长真相,这也是对家长负责的表现。另外,对学校来说,也是需要经得起考验的,不能为了说服家长而不对学校负责。对于这件事我也反馈给了相关负责人,相关同事也知道了真相,也给了我及时的回复。
       在家校沟通的过程中,有图有真相更具说服力,所以,多用图说话吧,让眼见为实,耳听也为实。

家校沟通选择很重要

陈孝忠

       罗同学,这个404班里的特殊孩子,三年级之前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他我行我素,对老师的管教和同学们的互动都显得漠不关心。他的行为让班级的氛围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也让我这个新接手的班主任感到挑战重重。他常常独自一人坐在教室的一角,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仿佛在寻找一个只属于他的世界。
        在与罗同学的家长进行沟通时,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孩子的妈妈似乎对孩子的行为并不太在意,她总是以一种轻松的态度回应,仿佛认为孩子还小,长大自然会好。而孩子的爸爸则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他非常重视孩子的改变,并且愿意与老师保持密切的沟通。他告诉我,孩子在家里只听他的话,对妈妈则显得有些无所谓,甚至有时候还会顶嘴。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决定与孩子的爸爸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我向他解释,尽管罗翊允目前的行为让人担忧,但毕竟他才上四年级,还有很大的改变空间。我向他保证,我会尽我所能帮助孩子,让他慢慢融入集体,学会遵守规则。同时,我也承诺,如果孩子在学习和行为上有所进步,我会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分享这份喜悦;如果孩子遇到困难或问题,我会在周五联系家长,邀请他们来学校,我们一起面对面地解决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孩子们的家长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更加亲密。在日常的交流中,家长们会向我分享他们的孩子在学校取得的进步以及在家里的表现。每当听到这些好消息时,我总是会以友好和热情的态度回应,并且毫不吝啬地给予夸奖和肯定。同时,我也会主动与家长沟通孩子在校的表现,详细地告诉他们孩子在学习和行为上的具体进步。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努力得到了认可,我还特别制作了进步奖状,颁发给那些表现突出的孩子。现在,我注意到孩子们的行为有了显著的改变,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到处乱跑,对于老师的批评和建议也变得更加愿意接受和反思。这种积极的变化不仅让家长感到欣慰,也让我作为老师感到无比的满足和自豪。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罗翊允开始有了明显的改变。他开始尝试与同学们交流,上课时也更加专注。虽然改变的过程并不容易,但看到他的进步,我感到非常欣慰。我也及时地将这些好消息传达给了他的家长,他们也为孩子的变化感到高兴。这个学期,罗翊允在习惯上取得了进步,更重要的是,他在社交和情感上也有了很大的成长。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课间休息时,可以看到他和几个同学一起玩耍的身影。他的笑容也变得更加灿烂,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加明亮了。

家校齐心,成就孩子

邓通民

       501班黄同学是个极具表演天赋与热情的孩子,在学校的各类文艺演出中表现得极为亮眼,对成为明星有着强烈的渴望。前几次的习作《我的梦想》,她就把自己想成为明星的梦写了出来。然而,她的父母觉得娱乐圈太过复杂,担心影响孩子学习,期望她专注学业,对他的梦想并不支持,这让小黄有些失落和迷茫,学习状态也受到影响。
      我也及时发现了小黄的变化,决定与家长深入沟通。上周家长会结束后,我单独留了小黄同学的家长,向家长详细讲述了她在学校文艺活动中的精彩表现:无论是朗诵时情感的真挚饱满,还是舞蹈时动作的灵动流畅,都展现出她卓越的艺术才能和独特的舞台魅力。而且,我还提到小阳在排练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毅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甚至于想事情在老师之前,比如前几周已经在想着体育嘉年华的节目可以交给她编排。这些品质对她的成长极为重要。
       我理解家长的担忧,便耐心解释道,支持孩子的梦想并不意味着放弃学业,反而可以成为她努力学习的动力。如果合理规划时间,孩子能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学会自律与坚持,对她综合素质的提升大有裨益。例如,学校里有很多艺术特长突出的孩子,在家长和学校共同引导下,学业与特长发展相得益彰。另外,我也跟家长说,支持孩子当明星的梦想时,保持理性很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首先,要重视学业。比如和孩子沟通好,不管演艺事业如何发展,学业不能荒废。可以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用于学习和演艺相关活动。像安排固定的时间做功课、复习,确保孩子在学校的成绩能够保持在一定水平。另外就是现在也是需要认真学习取得优异成绩的,甚至于各个方面都要比之前做的更好,要不然孩子成名后,现在做的不好的地方就会成为黑幕,令人诟病。
       其次,正确看待竞争。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失败是正常的。比如孩子在表演失败后,家长要安慰他,帮助她分析原因,是表演能力不足还是形象不符合角色要求等,让孩子把失败当作成长的机会。学习方面也是如此。
       再者,关注品德教育。在复杂的环境中,品德是根基。家长要教导孩子遵守道德规范,保持真诚、善良等良好品质。
       家长听后,态度有所转变。在我的建议下,家长也开始放宽心态,支持小黄的梦想,还积极陪伴小黄参加一些正规的演艺选拔活动,在活动中教导她如何面对竞争与挫折。
       学校方面,我为小黄争取到更多校内表演机会,如校园内年级内大队委竞选、英语配音比赛、名思教研素养展示、科学大讲堂才艺展示等。同时,安排学习小组帮助小黄提高学习成绩,确保她不会因演艺活动而落下学业。
       如今,小黄同学仍然在坚持自己的梦想道路上稳步前进,学习成绩也逐步提升,而家校之间的紧密合作仍在持续为她的成长保驾护航。

从一个坏习惯到一个好习惯

孙博

        好的习惯可以让人收益终生,坏的习惯可以给生活带来无尽的痛苦。作为班主任,我们就是在不停地去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好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少走弯路。
       柏涵秋同学是四年级上学期转来我们班的,刚来时他那独特的气质就显得和我班的孩子格格不入,上课随便讲话、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影响老师讲课、作业也总是完不成,下课疯跑、扔东西、物品凌乱、骂同学、偶尔打同学,经常有同学来投诉,针对这个情况老师们会严肃地批评他,但是很多时候他对于老师的批评也是置之不理,不时还顶撞老师,经常有各科老师向我投诉他在课堂上的不良表现,很是让我头痛,时间久了我发现批评没用,找他好好沟通也没用,直到有一天他过来跟我说:“老师我发现没有同学跟我玩,我去找他们一起玩,他们总是躲着我。”,借此机会我问他:“你觉得大家不跟你玩的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是因为我上课捣乱下课还骂同学吧?”“是啊,你都知道这些是不对的,是同学们都不能接受的,为什么还要去做呢?”他跟我说:“孙老师,我在原来的学校打架、骂人是常事,下课也没有这么多可以玩的东西所以我们都是追跑打闹的,很多同学也不尊重老师。”

        听到他这么说我明白了他在原来的学校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习惯养出来了容易但是改变就很难了,我清楚的知道这绝对是一个“大工程”,因为和原来学校的不同所以他还没有完全融入班级里,他还不适应,所以从那以后我就经常找他谈心、分析他做错事的原因,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看到他做了有意义的事就及时表扬他,做错了的时候就提醒他,因为他的习惯已经形成很久了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同一个错误总是反反复复出现,我既有批评也有耐心引导,时间久了孩子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也明白了老师是真的在为他考虑,对老师越来越尊敬了,整个四年级对于柏涵秋来讲是艰难的,因为他要改变他的学习习惯、要改变他的生活习惯更要改变他的交友习惯,那么多的习惯都要改变,这个过程我一直陪同,孩子的家长最开始总觉得孩子是不是在新的学校被同学欺负了,怎么每次回来都是闷闷不乐的,当我跟家长沟通了孩子的情况后也表示愿意配合学校改正孩子的坏习惯。
        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这个学期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我很少去“关注”到柏涵秋了,这是因为他终于能融入集体了,终于明白真正的集体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上课、怎么样和同学相处,每当在课间看到他能跟同学愉快地玩耍时,我都会感觉很欣慰,作为老师来讲我们教育的不仅仅是人还有一颗颗幼小的心。

化“危”为“机”

蔡东海

      2022年9月我接手四年级新班407班,这班级的学生是一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既有原本就在东莞就读的学生,也有从老家刚刚转来的同学;既有来自东莞市其他高端私立学校的同学,也有来自公办学校的学生……情况更为特殊的是其中许多孩子的家长或亲戚非富即贵。因此,接手时我的内心暗暗捏了一把冷汗。
        开学前一天,大刘校长就打电话叫我去他办公室,和我们俩交代了我们班的一些情况,反复嘱咐我一定要格外用心。
第二天,孩子们如期来校。结果一下课就马上有同学哭着来告诉我他的手被雷同学掐破皮了。我一看伤痕,头“嗡”地一下就大了。新学期,第一天,第一节课下课,就整一出!更为要命的是这位被掐伤的同学还是班级唯二的下午五点的走读生。我顿时感觉血压上升,但是想到校长的嘱托,我赶紧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带他们两去校医室,为骆同学处理伤口。接着耐心询问事情的原委,安抚好两个同学的情绪后,给骆同学妈妈打了一个视频电话,简单反馈一下孩子的伤情,并让家长视频了解具体情况和我如何处理的。最后保证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结果接下来的这二天和第三天,几乎每节课下课都有同学向我报告雷同学挠伤了人,短短的五天,受害者达5人之多。
我深知,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彻底解决,那么矛盾迟早要爆发。而要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的根源。因此我开始走近雷同学,与他多沟通交流,与他玩游戏,陪他下棋,陪他开玩笑。在聊天和玩耍的过程中我逐步摸清楚他的性格特点,逐步了解了他的兴趣爱好,逐步了解了他的生长环境,了解了他的思维方式……

     我逐步给雷同学进行画像:他属于性格暴躁、自制力差但心地善良的孩子;争强好胜,睚眦必报,爱占小便宜,又爱表现,渴望被重视的孩子;表面强横内心又及其脆弱的孩子;学习基础差又不肯努力的孩子……于是,我找到了应对之策。
        我深知,这样的孩子只能智取,不能硬来。这样的孩子用不得勐药,只能润物细无声地熏陶。这样的孩子用好了是班级发展的加速器,用砸了就是班级的火药桶。
对付孙悟空的最好方法是给他戴上紧箍咒,我也要找到雷同学的紧箍咒。
        我找到了。因为雷同学他爱表现,于是我马上给他安排一个班干部——路队长。于是,他每天排路队的时候总是趾高气昂,神气非凡的样子,管理格外用心,但是常常用力过勐。
当他表现不好时候,我就把他的路队长拿下,让他停职反省几天,表现好了再官复原职。
        我针对雷同学争强好胜的性格在班级采用优化大师评比。因为雷同学的自制力比较差,所以经常被扣分。为了避免他因分数垫底失去希望而摆烂,所以我经常给他创造加分机会。保证他的分数始终保持前六左右徘徊。
         针对雷同学内心敏感,我格外呵护他,格外关爱他。吃饭的时候他坐我对面,每次有好吃的菜我都会给他分一点;每次去公寓查寝,我都会找他开开玩笑,下下象棋,有时还会故意输给他。表面没心没肺的他慢慢感受到我对他的偏爱。于是,他回到家中,也会把学校的点滴分享给父母听。
        针对雷同学性格暴躁,自制力差难免会经常惹祸。我通过“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主题班会课。让孩子们学会包容雷同学的不足,并让大家一起发现雷同学的优点。
      一年下来,雷同学终于在6月模范学生评选中顺利当选为模范学生。他的本学期在公寓的表现明显进步,他们公寓多次被评为“星级公寓”和“超级公寓”,与他的改变密不可分。同学们对雷同学也从排斥到悦纳。现在雷同学更是成为班级学困生的楷模,大家都从他身上能汲取努力的动力!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而“问题学生”往往是所有工作的“牛鼻子”。我用慈母之爱,严父之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才能为遇到问题的学生走出成长的“泥沼”。  

用爱与方法点亮希望之光

陈心

      在教育的花园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待放的花朵,而潜能生则是那些暂时被阴霾笼罩,需要更多阳光和雨露滋润的花朵。以下是一个潜能生转化的典型案例。
      小宇是班上的一名特殊学生,刚进入这个班级时,他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垫底,上课总是无精打采,不是趴在桌子上睡觉,就是开小差,对学习毫无兴趣。作业也经常不完成,字迹潦草得几乎无法辨认。而且,他还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在班级里是个“小刺头”。
       为了深入了解小宇的情况,我首先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得知,小宇的家庭环境比较复杂,父母工作繁忙,经常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和生活,对他更多的是物质上的满足,而在情感沟通和教育引导方面严重缺失。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小宇逐渐养成了散漫、叛逆的性格。
       在了解这些情况后,我决定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入手。我经常在课余时间找小宇聊天,话题并不局限于学习,从他喜欢的游戏、动画片到他感兴趣的体育明星。一开始,小宇对我充满了警惕,回答问题总是寥寥数语。但我没有放弃,持续地关心他,慢慢地,他开始向我敞开心扉,我们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融洽起来。
      与此同时,我又和小宇的家长进行沟通。我和他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面谈,向他们反馈了小宇在学校的表现,并强调了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长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表示会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此后,我和家长保持密切沟通,经常将小宇在学校的点滴进步告知他们,让他们在家中也能及时给予小宇肯定和鼓励。

       在学习方面,我为小宇制定了专门的辅导计划。考虑到他基础较差,我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帮助他。每天放学后,我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为他补习功课,从简单的字词读写、算术运算开始,逐步提高难度。为了激发他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中,通过趣味性的方式让他学习。在语文学习上,鼓励他阅读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书,并让他分享自己的读后感。
       除了学习,我还关注小宇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当他在课堂上表现出专注听讲或者积极回答问题时,我会立刻给予表扬,增强他的自信心。当他与同学发生冲突时,我不再是简单地批评,而是耐心地引导他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同时,我还在班级里为小宇安排了一位成绩较好、性格温和的同桌,让同桌在学习和生活中帮助他、影响他。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宇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他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逐渐变长,不再随意捣乱,还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完成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字迹变得工整了许多。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数学和语文,之前不及格的科目都能考到七八十分了。在与同学的相处中,他也变得友善起来,冲突事件几乎不再发生。
      这个案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潜能生的转化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和细心。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家庭背景,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同时,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为这些暂时落后的学生点亮希望之光,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绽放光彩。

用爱与理解,亮弟子心灯

孙拓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存在,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背景和成长轨迹。然而,有些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成为我们口中的学困生。面对这些学生,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爱心和智慧,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找到前行的动力。
        心一是我班上的一名学生,他学习习惯较差,常常在课堂上玩笔,不做作业,成绩也一直在及格左右徘徊。一次课堂上,我看到他又在玩笔,忍不住批评了他。没想到,几天后我收到了他的一封信。
       在信中,心一倾诉了他在家里的苦恼。他的爸爸非常严厉,总是对他要求很高,而妈妈和妹妹又常常让他做各种事情,这让他感到压力很大。此外,他还沉迷于游戏,觉得在游戏中可以找到快乐和成就感。他甚至产生了放弃学业去工作的想法。
       读完这封信,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我意识到,心一的问题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困难,更是心理上的困扰。我决定给他回信,用温暖的语言去鼓励他。
       我在信中写道:“心一,老师理解你现在的苦恼和困惑。但是,放弃学业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学习是我们成长的阶梯。也许现在的你觉得学习很困难,但只要你从点滴积累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你一定能够取得进步。老师相信你有这个能力。”我还在信的末尾留下了我的微信号,希望他能随时找我聊天。
        我并没有将心一的情况详细地告诉家长,而是与他们进行了一次简短的沟通,提醒他们多给孩子一些责任感和关怀。我不想让心一感到自己被“告状”,而是希望他能感受到老师和家长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周末,我主动找心一聊天。一开始,他还有些拘谨,但随着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多,他逐渐打开了心扉,变得无话不谈。他向我讲述了他在游戏中的经历,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耐心地听他说完,然后引导他思考游戏和学习的区别。我告诉他,游戏虽然可以带来一时的快乐,但学习却能为他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经常鼓励心一,关注他的每一点进步。当他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时,我会及时表扬他;当他完成作业时,我会给他一个小小的奖励。渐渐地,心一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不再玩笔,开始认真完成作业,学习也有了明显的动力。
      在我的鼓励下,心一的成绩逐渐提升,他也变得更加自信。看到他的变化,我感到无比欣慰。
      通过这件事情,我也总结出了一些帮助学困生的策略。首先,我们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苦恼和困惑,给予他们理解和支持。其次,要从点滴积累做起,鼓励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最后,要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和老师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用爱与理解去点亮他们的希望之灯,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以心换心,以诚相待

曾丽玲

        班主任工作中,和家长沟通有的时候是比管理孩子更难做的事。我们希望遇到通情达理的家长,家长也会觉得能够遇到一位好班主任是孩子一辈子的幸事,但凡是关系,都需要经营。尤其是家长和班主任并不能随时随地见面,对家长的直接了解更多时候就是基于电话、微信、短信等的交流,要让对方能够信任自己,很多时候靠的就是语言的艺术和沟通的技巧。心理学上说:人际关系中,如果双方关系良好,一方就更容易接受对方的观点、立场。甚至对方提出难为情的要求,也不太容易拒绝,心理学上称之为"自己人原则"。
        本学期我的班级发生了一件学生和家长都认为是校园霸凌的事件,在处理过程中我以心换心,以诚相待的处理了此次的事件,具体处理如下:
一、事件经过
        一天中午,接到生活部张老师称苗同学在宿舍一楼长廊处被初中部的几个同学打了,苗同学认为自己被校园欺凌了,心理很受伤。下午苗同学也跟我说明了情况,表示要马上告诉妈妈,叫妈妈过来帮他打回去,于是我赶紧先安抚学生的情绪,也表示会跟妈妈说,更会帮助他查监控寻找相应的学生。妈妈知道情况后异常激动表示他小孩就是被校园霸凌了,要求学校立即马上处理这件事,否则报警,或者叫记者到校门口放大此事。
       当天傍晚我查看了监控,清楚了整个事件初中部学生确实有过错。于是也一级一级的向上上报的此次事件,在学校领导的协助下,初中部苏校长在晚修时间段带相应的学生到小学部廖校办公室,相应的学生也已经对其行为道歉。本以为这样跟家长说已经处理好了,家长不会说什么,结果家长并不同意处理结果,认为我们学校在和稀泥的处理事情。
苗同学的家长要求查看当时的监控视频,和对方家长要当面道歉,且要求学校出具怎么保证不再出现相应事情。

二、以心换心,有效沟通
        当我们在监控室看了当时的视频,预测到这个视频家长看了可能事情更难处理,而监控视频又的确不适合泄露给家长看时,家长的态度又很坚决,我是这样和家长沟通的。
(1)与家长站在一起
        换位思考,假设是我的孩子,假设我是家长,以心换心以诚相待。完全站在为了孩子的角度出发与家长一起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沟通过程中要尊重家长,家长表达见解时,耐心倾听,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同时也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从情感上就更容易进行家校沟通。沟通时还可以采用“三个一”方法,一把椅子、和家长平等沟通。一杯热水,让家长舒缓焦虑。一句寒暄,让家长感到温暖。
        当我与家长站在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时,苗同学的家长态度慢慢的缓和下来,觉得事情学校也已经处理了,我也安抚好了学生,学生也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受影响。且班主任对学生特别关注,借此机会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时候,班主任对苗同学一些关心的小细节,如这个事情还继续下去的话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在校的状态。苗同学的家长明显感觉到我是在为苗同学考虑,深受感动,就已经开始动摇了想法。
(2)讲求艺术,巧妙应对
       针对苗同学父母这种脾气暴躁型的家长,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要以柔风细雨式的交谈方式,和风细雨,娓娓道来。水能灭火,以柔克刚,能大能小。就这样,经过一晚上跟家长的有效沟通,第二天家长表示接受学校的处理方式,并支持我的工作,对我的工作非常的认可。 
三、以诚相待,后续跟进
        点滴进步,分享给家长,让家长知道我们和他同样的心情,我们也关心受护孩子。和家长成为有共同目标的朋友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也需要注意,亲疏有度。把握尺度,注意底线。带上情感,抛下情绪,让对话有温度带上自信。运用共情。让对话有信度,不凌驾于家长之上,也不低声下气。
        家校沟通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法宝,向孩子传达家长的肯定,借家长的传达老师对他的表扬,让学生知道老师有真切关注他,提高学生的存在感,建立自信心,培养成就感我们和家长有共同的目标,经营着同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是并肩前行合伙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很微妙的工作而且任重道远。为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们要搭建师生之间桥梁,家校之间的桥梁,巧用沟通艺术,用爱共同托举孩子的美好未来!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立德树人

Happy Teacher's Day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