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统计知识充电站(第一期)

统计
创新小讲堂

知识充电站

创新提升小组 试做

第一期 我们来了

CONTENTS
目录

我是麻花儿 -- 带你进入“不需要的内卷”

06

小叶子 -- 区块链到底是个啥

10

讲师孙岩 -- 深思与反思的B2C

14

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
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我是Q,这次说说BIm

04

高健的动物园 -- 黑天鹅与灰犀牛

08

费洛蒙张钧 -- “碳达峰”&“碳中和”

12

1.BIM是一套综合系统,应用于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的整个周期;
2.BIM的特点是通过软件技术,将各个环节作为可直观呈现的数字模型,可视、可调整、可修改、可维护;
3.BIM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设计软件制作出的效果图或者结构图,最大的区别在于,BIM系统中的数据是覆盖整个建筑周期,其中的数据可以动态变化(就是不是一锤子买卖,是可以多方同时补充或者修正的)

Ps:七人普期间,罗进飞副区长在工作推动会上,提到的BIM系统,当时说的是它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由多方的设计人员通过一个系统,对同一建筑的多个环节(比如硬装设计、软装施工、水电系统、用户终端)分别进行构造,然后可以集中各方意见,协调好之后,进行整合和修改。
好处是:避免各环节之间的脱节或者矛盾,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的减低中间损耗~

我的浅薄转述

什么是BIM

PS小贴士

没错,里面的内容物
就是我本人

当头炮

什么是BIM

BIM是一套综合系统

内卷 哦No!

不知不觉顺产了第二期

哈喽大家好,忙碌的一周已接近尾声,占用大家一点时间,咱们书接上回桥哥的“BIM”,今天我来刷个屏,跟大家讨论一下“内卷”这个词。
请大家准备好,下面我要开“卷”了,“卷”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词语来源】内卷最早出现在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的《判断力批判》里,后来美国人类学家戈登威泽提出了内卷化,人类学家格尔茨后又将内卷化带入学术研究领域并将其定型。而内卷变成网络热词是由高校学生间流传开的,最早的“出处”是北大、清华学霸们刷爆朋友圈的图片——有的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的人宿舍床上铺满了一摞摞的书,有的人甚至边骑自行车边修改论文。(骑自行车改论文图片如下)

【具体含义】内卷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
【说人话就是】由于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同行们之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举例说明】
看电影(有限资源)时,当第二排的人由于前排遮挡而坐直时,后排的人(同行)也会纷纷坐的更高甚至站起来(竞相付出努力)。本来坐着可以享受的电影,最终站着才能勉强看到甚至看不到(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
️图书馆8点开门,为了可以占到座位,一个人7点50去排队,另一个人7点30去排队,第三个人7点去排队,后来大家天不亮就起床去排队,最后所有人还是同一时刻进入图书馆,但消耗掉了每个人的休息时间。
孩子上学,一个孩子上辅导班,其他家长纷纷效仿,以至于所有孩子都去上辅导班,最后班级排名还是没变,但消耗掉了孩子周末时光。️【一些碎碎念的总结】
🍥🍥🍥内卷在当今社会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大到国家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小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教育、工作、生活方方面面。其产生的原因有社会资源有限这样的客观原因,更多的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如对目标认识不到位、盲目的攀比、恶意竞争等等。虽然内卷的词根——“内部”、“竞争”本身均是可以提升效率和提升利益的褒义词,但由于过度、过激、过量,却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危害,上至消耗社会公共资源、带来收益的下降,下至降低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等等。
🍥🍥🍥所以,️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要警惕内卷化现象出现,要认清目标不盲从,并且做到张弛有度、松紧适宜。不然一旦陷入内卷化状态,每个人都可能会是受害者。️另一方面,要努力化“内卷”为“内生”,化危为机,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做到真正的创新而不是盲目的跟风,做到本质的提升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

内卷,我不要

但我可以请你喝杯茶

头歪歪,笑坏坏
我用内秀 找真爱

动物的故事

黑天鹅与灰犀牛

Everybody!在大家百忙之中,占用一点时间,继续上周五麻花发布的预告,今天跟大家聊一聊“黑天鹅与灰犀牛”的话题,大家准备好,咱们这就出发!
虽然这一期的热点话题是“黑天鹅与灰犀牛”,但是和动物园一点关系都没有,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书归正传,咱们先来聊一聊“黑天鹅”的历史:
【热词概念】“黑天鹅”一般是指那些出乎意料发生的小概率高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影响足以颠覆以往任何经验,具有不可预测性。
【热词起源】欧洲人在发现澳洲之前,一直都认为天鹅全都是白色的。然而,在到了澳洲之后,他们竟然发现了黑色羽毛的天鹅,就是这一只黑天鹅,让欧洲人上千年结论彻底被推翻:原来天鹅不仅有白色的,还有黑色的!后来,美国著名投资人塔勒布便将“黑天鹅”事件特指极其罕见,无法预测,但是一旦发生影响足以颠覆以往任何经验的重大事件。
【热词白话】在黑天鹅被世人发现之前,大家都普遍认为这个世界上只存在白天鹅。但随着第一只黑天鹅在意大利被发现,人们心中原本不可动摇的观念被彻底摧毁了。“黑天鹅事件”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这类事件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那便是太过于相信自己的经验,认为这类事件不会发生,但往往就是这样的自信让我们在面对它的发生时措手不及。

动物园,才不是
这是严肃的经济学

【热词案例】1. “黑天鹅事件”在历史上发生的次数已经不算少的了,可是人性驱使我们并没有以史为鉴吸取教训,而是不断为自己的失误错判找借口,直至今日仍然是这样,这就导致了2021年又一起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印度疫情失控,造成现在这个局面有自己国家的原因也有国际上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对于疫情没有那么的重视,让疫情如此肆无忌惮地传播。到现在再来“事后诸葛亮”已经晚了,事情已经发生了,使这次“黑天鹅事件”愈演愈烈!
“黑天鹅”我就介绍到这,接下来咱们解读一下“灰犀牛”
【热词概念】“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这个危机有发生变化或改变的可能,是可预测的。
【热词起源】灰犀牛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学者米歇尔·渥克所写的畅销书《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当中,后来成为了一个流行词汇,人们经常用它和黑天鹅进行对比。灰犀牛是非洲大陆上的巨无霸,体重达2-5吨,它平时性情温和,只要不侵犯到它的领域或者挑衅它,基本不会对人或者其他动物造成威胁。当你在非洲大草原旅行时,碰见灰犀牛,你一步步向前,直到足够近,并为其拍一张角度好的照片时,发现犀牛向你冲过来,此时你所面临的危险就称作“灰犀牛”。
【热词白话】“灰犀牛”事件代表的是现实中往往有些危机隐患,尽管已经被很多人远远看到,但一直没有人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终于有一天,危机全面爆发,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与黑天鹅事件相对应,某些大概率会发生且影响巨大的事件,被人们称为灰犀牛事件。与黑天鹅事件相对应,某些大概率会发生且影响巨大的事件,被人们称为灰犀牛事件。
【热词案例】“美国次贷危机”: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可以说是最著名的一场灰犀牛事件了,因为在07年的时候美国为本不能获得贷款的客户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当时大家都知道这场贷款背后有很大的风险,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息回报,都忽视了其中的风险,最后是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爆发,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总结归纳】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
2.“黑天鹅”和“灰犀牛”,通常说的是经济上的风险问题,“灰犀牛”指的是大概率高风险的事情,就是风险的征兆已经出现了,只不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灰犀牛”通常指的是没有预兆的突发风险。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因为高风险事件。那应该如何防范呢?
一、未雨绸缪,事前筹划:无论是抓宏观经济,还是个人投资理财,头脑中时刻都需要绷紧风险这根弦,对于不可预知的“黑天鹅”事件,我们尽最大可能地树立忧患意识,对于可以防范的“灰犀牛”时间,一定要自己查找,堵住漏洞。
二、抓好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这里说的是两个方面,一是风险主体时刻要树立忧患意识,保持对市场的敬畏,以及对风险事件的高度警惕。而另一方面,有发现苗头责任的人,一定要增强责任意识,及时发现足矣造成“灰犀牛”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三、以上就是如何防范“黑天鹅”“灰犀牛”的一些处置方法,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小心驶得万年船”。

区块链

你到底是个啥?

区块链,分开看每个汉字都认识,但是凑在一起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揭开区块链的神秘面纱。
【热词定义】区块链,学术解释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其本质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一个使用密码学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看完以后,你可能还是一脸懵逼,来个简单粗暴的解释。
【通俗解释】区块链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的账本数据库。
【案例说明】比如说小孙找小李借一百块钱,但小李怕他赖账,于是就找来村长做公证,并加下这笔账。这个就叫中心化。 以前村长德高望重,掌握全村的账本,大家都把钱存在他这里,这是过去大家对中心化的信任。现在,大家都担心村长会偷偷挪用大家的钱,怎么办呢?于是大家就给每个人都发了一本账本,任何人之间转账都通过大喇叭发布消息,收到消息后,每个人都在自家的账本上记下这笔交易,这就叫去中心化。
有了分布式账本,即使老张或老李家的账本丢了也没关系,因为老赵、老马等其他家都有账本。每天,大家都会在公认的账本后面添加新的交易,而且其他人也会参与验证当天的交易。最后那个公认的账本也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后续加入的成员都会从最长的那个账本那里继续记录。
【优势特点】
去中心化、开放性、匿名性、信息不可篡改。

【小结】
自区块链出现以来,人们一直期望能有重磅的区块链应用大规模落地。但直到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区块链应用大体可分为两类,️是建立在以太坊上面的公有链应用,如博彩、游戏等;️是建立在联盟链或私有链基础上的单一场景应用,比如区块链存证、区块链发票等。️真正重磅的区块链应用到目前也没有面世。区块链之所以至今没有重磅应用大规模落地,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区块链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过多地强调了区块链系统能够带来的好处,而很少关注区块链系统本身的局限性。

区块链是一种特殊的分布式系统,这种系统的所有链上数据都需要经过多方认证,同时数据在全网范围内进行一致性分发和冗余存储,通过技术手段和社会治理手段,确保链上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这是区块链系统不同于以往系统的最显著特征。这些特征是区块链系统的优势,同时构成这些特征的技术方式方法也是区块链系统应用的局限。
🟡区块链系统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来完成不同节点之间的协同,而不可能像中心化系统那样,直接按照中心节点制定的规则和流程完成特定功能。即使出现特殊情况,在决策的速度方面,中心化系统也要远快于区块链这种分布式协同系统。
🔵为此,要与复杂的产业场景相匹配,发挥区块链系统应有的作用,区块链就必须与其他体系整合,发挥各自所长,规避各自短板。

习总书记曾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那么,区块链是什么呢?

行走的表情达人 说:

达峰&中和

费洛蒙•张钧带你 “碳一碳”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即成为热词。
【通俗解释】
“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负相抵。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这就是所谓的“碳中和”。

【热词定义】
碳中和、碳达峰两个概念中的“碳”,实际上都是指二氧化碳,特别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间点达到历史峰值,这个时间点并非一个特定的时间点,而是一个平台期,其间碳排放总量依然会有波动,但总体趋势平缓,之后碳排放总量会逐渐稳步回落。
碳中和则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这些场合,碳达峰、碳中和被高亮提及【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辨论】
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确定:2021年要抓好八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2021年3月7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王毅:中国去年宣布了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自主贡献新目标,展现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坚定决心。
【背景意义】
科学数据证明,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气候变化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所致。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于“控碳”,其必由之路是先实现碳达峰,而后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之所以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其根源在于目前各国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密切相关,限制碳排放必然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我国这样油气资源相对较少、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减排压力更加严峻。减少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使用,对我国产业结构布局、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开发利用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对于公民个人生活出行方式都会带来深刻变革。
【小结】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即是我国作为世界大国对全球环保事业做出的贡献,更是我国部署新能源,占领未来制造业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决策。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单位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说说B2C

孙岩讲师今儿和你聊聊

SWOT分析

Strength(优势

SWOT分析

Weakness(劣势)

B2C,既是Business to customer的英文缩写,B指代企业,C指代消费者,简单理解为企业与个人之见的电子商务模式,“天猫、京东、拼多多”就是此类中的佼佼者,极具代表性。

除此之外,B2C存在价格体系不透明的情况,如在促销活动中,企业往往利用价格体系的不透明,通过先涨价再打折的手法,对消费者进行价格欺诈。

# 思考题

思考:垄断会给我们消费者未来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当我们已经养成买东西上淘宝、买生鲜用盒马、点外卖上饿了么的消费习惯,我们的用户画像、消费行为被数据分级,品类、价格、品质的主动权将悄无声息从消费者手中剥夺,用大数据杀熟,爱吃的东西涨价、买菜充会员,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控制消费的行为,这些对我们的生活品质和市场的良性竞争一定会带来影响。
对于新一代的90s、00s创业后浪而言更是如此,反垄断将会给年轻人提供更好的市场生存环境,可以多一些创新、发展的雄心。

我是孙岩

一个浓缩了可爱的 单眼皮人类

机会与威胁

B2C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于方便快捷,依托于现代物流体系的完善,让你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完成购物。
相对于传统商场,B2C帮助企业节省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以便于更好地做好售前、售后、以及仓储服务。

受限于互联网的发展,B2C始终不能带给消费者实物体验,比方说大家有没有试过网购香水,电商只能通过花香、果木香等词语描述前调、中调、后调,远远没有实际到店体验来的直观。

Opportunity(机会)
国内电商环境日趋成熟,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购用户规模发展迅速,00后、10后正在逐渐取代80、90后成为主流消费者。
④Threats(威胁)
市场份额出现群雄割据,大有形成寡头垄断的嫌疑,但电子商务法规已经趋于完善,对于头部电商而言,不能再为所欲为,只能遵纪守法。
以2020年第3季度为例,天猫成交总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22.3%,占据市场份额64.3%,排名第一。京东成交总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20.5%,其市场份额为25.8%,排名第二。苏宁易购排名第三,其市场份额为5.2%。2020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立案调查。 据报道,自2015年以来,阿里巴巴集团滥用该市场支配地位,对平台内商家提出“二选一”要求,禁止平台内商家在其他竞争性平台开店或参加促销活动,并借助市场力量、平台规则和数据、算法等技术手段,采取多种奖惩措施保障“二选一”要求执行,维持、增强自身市场力量,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

写在后面

XIE ZAI  HOU MIAN DE HUA

别的不多说了
大家献艺,我献丑
后续还有,慢慢来~

第一期已经结束

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天津市南开区统计局

扫一扫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