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清廉说》第四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0-11-26
753

(第四期)

纪律教育电子期刊

2020.12

前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扎实推进纪律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工作,持续强化纪律规矩意识,更好营造反腐倡廉文化氛围,经纪委研究并报请党委同意,决定编发电子期刊《清廉说》。期刊将作为常规教育的主要参考材料定期编发,内设“党纪党规、警示案例、榜样示范、警示专题片”等四个栏目,请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及时完善。

一、党纪党规……… 4
二、警示案例………12
三、榜样示范………16
四、警示专题片……20

党纪党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
政务处分法》解读

       2020年6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让我们通过几组数字,来了解这部法律。

公职人员包括6类人

(一)公务员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
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有政务处分权和处分权的机关、单位包括2类

▲监察机关(政务处分)
▲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处分)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解读

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坚持3个原则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集体讨论决定;
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予的政务处分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
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政务处分有6种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政务处分的期间分5种情况

▲警告
▲记过
▲记大过
▲降级、撤职
▲被开除的………………………………………………
公职人员被开除的,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应当解除与其所在机关、单位的人事关系或者劳动关系

                             六个月
                    十二个月
             十八个月
   二十四个月

可以减轻或者给予政务处分的有7种情形

(一)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
(二)配合调查,如实说明本人违法事实的;
(三)检举他人违纪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
(四)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不良影响的;
(五)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
(六)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或者减轻情节。

应当从重给予政务处分的有7种情形

(一)在政务处分期内再次故意违法,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
(二)阻止他人检举、提供证据的;
(三)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四)包庇同案人员的;
(五)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六)拒不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解读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解读

公职人员犯罪,予以开除的有5种情形

(一)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
(二)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
(三)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四)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
(五)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第三章用14条条款规定应受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

对各类公职人员科学、统一地设置处分的法定事由,形成与党纪处分相贯通的政务处分制度,做好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衔接,注重突出实践中典型多发的违法类型,根据行为的轻重程度规定相应的处分幅度,确保政务处分工作依法规范开展,避免处分依据不统一、处分决定畸轻畸重的问题。

调查终结后,监察机关应当根据4类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确有应受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政务处分决定权限,履行规定的审批手续后,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二)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撤销案件;
(三)符合免予、不予政务处分条件的,作出免予、不予政务处分决定;
(四)被调查人涉嫌其他违法或者犯罪行为的,依法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政务处分决定书应当载明5类事项

(一)被处分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
(二)违法事实和证据;
(三)政务处分的种类和依据;
(四)不服政务处分决定,申请复审、复核的途径和期限;
(五)作出政务处分决定的机关名称和日期。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解读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解读

参与案件调查、处理的人员有4类需要回避的情形

(一)是被调查人或者检举人的近亲属的;
(二)担任过本案的证人的;
(三)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调查的案件有利害关系的;
(四)可能影响案件公正调查、处理的其他情形。

(一)拒不执行政务处分决定的;
(二)拒不配合或者阻碍调查的;
(三)对检举人、证人或者调查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四)诬告陷害公职人员的;
(五)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情形。

有关机关、单位、组织或者人员有下列5类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主管部门,任免机关、单位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依法给予处理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解读

复审、复核机关应当撤销原职务处分决定,重新作出决定或者责令原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重新作出决定的情形有3类

(一)政务处分所依据的违法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
(二)违反法定程序,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三)超越职权或者滥用职权作出政务处分决定的。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有以下11类行为

(一)违反规定处置问题线索的;
(二)窃取、泄露调查工作信息,或者泄露检举事项、检举受理情况以及检举人信息的;
(三)对被调查人或者涉案人员逼供、诱供,或者侮辱、打骂、虐待、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
(四)收受被调查人或者涉案人员的财物及其他利益的;
(五)违反规定处置涉案财物的;
(六)违反规定采取调查措施的;
(七)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干预调查工作、以案谋私的;
(八)违反规定发生办案安全事故,或者发生安全事故后隐瞒不报、报告失实、处置不当的;
(九)违反回避等程序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
(十)不依法受理和处理公职人员复审、复核的;
(十一)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询私舞弊的行为。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解读

警示案例

工作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在党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则,是党组织和党员依规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现实工作中违反工作纪律行为,多数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时刻紧绷纪律这根弦

——违反党的六大纪律案例解析之违反工作纪律

典型案例

1.疫情防控期间,哈尔滨市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部分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存在麻痹思想、厌战情绪和侥幸心理抬头,不尽责不担当不作为,导致哈尔滨市发生聚集性疫情和医院内交叉感染,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哈尔滨市副市长、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副总指挥陈远飞等 18 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2.成都市青白江区交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陈王智对招标文件及合同审核把关不严,以错误数据进行招标并签订合同,造成不良影响,陈王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警示案例

3.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新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建设进度严重滞后,县住建局在明知工 程项目建设未完成,污水处理未达标的情况下,虚假上报提标改造工程项目整改完成情况,致使验收 情况不实被区市点名通报批评。县纪委分别给予县住建局项目办主任田兴平、项目负责人杨作保党内警告处分。 
 4.云南省瑞丽市原市委书记杨跃国随意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土地使用权出让等,向 有关部门打招呼、说情干预执纪执法活动,被开除党籍、依法严惩。

案例分析

上述案例中,有的工作中不负责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力,有的履行审核把关职责不严,有的不如实向上级报告工作,有的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和执纪执法活动,各级党员干部应汲取教训、引以为鉴。 
2018 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把党章、准则等党内法规提出的要求凝练为纪律,对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疏于管理,贯彻执行、检查督促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力,对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失察失责,以及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热衷于搞舆论造势、浮在表面,单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在实际工作中不见诸行动等行为作出处分规定,靠纪律提供保障,促作风转变。

警示案例

警示案例

       此外还将不按规定处理违纪违法行为,因工作不负责任致使管理人员叛逃或出走,在上级检查、视察工作或者向上级汇报、报告工作时对应当报告的事项不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违规干预和插手市 场经济活动,违规干预和插手司法活动、执纪执法活动,泄露、扩散或者窃取党组织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纪律审查等尚未公开事项或者其他应当保密的内容,违反考试录取工作纪律,不当谋求公款出国 (境),擅自延长在国(境)外期限或变更路线,境外违法犯罪或不尊重宗教习俗等行为,列入违反工作纪律的范畴,警示党员干部对党的工作就要好好干、负责干,否则将面临党纪的惩处。 
       近年来,管道局党委、纪委将作风建设与监督作为制度性安排和常态化工作,严明纪律、改进作 风,但工作纪律松弛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主要表现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工作安排不深不实、变形走样;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疏于管理,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失职失察;招标、合同、签证结算中履行审核、评审、把关职责不到位,导致合规风险、经营风险;工作不担当、不作为,甚至乱用滥用权力;不按照规定落实党政纪处分决定中关于被处分人党籍、职务、职级、待遇等。
        工作纪律关系到一个单位整体形象,体现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在严明工作纪律上,要重点防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搞变通打折扣、履行审核把关职责不严、不报告或不如实汇报工作、违规干预或插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违规打听案情等现象,进一步严明纪律作风,切实做到积极转变作风、身体力行,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榜样示范

TYPICAL ROLE MODEL 
DEMONSTRATION

清廉说 · 榜样示范

THE STORY OF CELEBRITY HONESTY

向伟人学习清正廉洁

开国元勋
是怎样对待
礼物的

有一次,毛主席到杭州调研,在回京的火车上发现身边多了几坛绍兴黄酒,他问这酒怎么回事,工作人员如实汇报,说是杭州政府官员送给毛主席的特产,让他尝尝浙江的美酒。主席很来火,立马联想到这是“贡品”,遂在全国发起整风运动。主席先从身边工作人员

整起,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检查与他人揭批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认真清查,共查出几年来收受地方或中央国家机关在各种场合,以各种名义送的礼品价值3万余元。礼品能退的退,不能退的

或已消费掉的,他的工资不够清退,就从稿费中拿出3万多元,让工作人员一一清退偿还。此举是身边工作人员所为,却由毛主席老人家埋单和贴本,这让身边工作人员感到无比的震惊和惭愧。主席这样做,身边工作人

TYPICAL ROLE MODEL
DEMONSTRATION

清廉说 · 榜样示范

员很不理解,他说:“我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我收了,那么省长、市长、县长、乡长他们就会收受得更多,那我们共产党与国民党还有什么区别呢?”显然毛主席是从党和社稷的长远大业着想,忧虑更深更远,他深知腐败就是共产党身上的一颗毒瘤,必须坚决予以铲除。
      他要求中央其他政治局常委也要坚决做到公私分明,不被糖衣炮弹所击倒。毛泽东同志建国后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免不了要与外国领导

人交往,外国领导人、贵宾赠送礼品是常事,他的礼品库古玩字画、金银珠宝、象牙玛瑙各种奇珍异宝,不可谓不多,但他从不据为己有,而是让工作人员一一登记造册,列出清单,悉数上交国家。
      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你要是在我这个位置,也会收到这些礼品,这是送给中国人民的,不是给我个人的”,多么清醒和明智的领导人!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也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公私分明。
    

       周恩来收到云南干群捎来的一箱芒果(芒果丰收,为表示对周总理的感谢),由于路途遥远,水果不便退还,他就让工作人员寄回10元(按时价一个芒果5角,20个芒果10元),算是他买的,并说我多给钱,人家以后就不好意思再送了。他教育身边的同志:“我们干革命时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现在也不能接受群众的任何礼品”。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不仅严于律己,对亲属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同样高标准、严要求。他一贯要求身边工作人员,外出参加会议或办事,不许对有关部门或地方工作指手画脚、随便发表意见,不许以“少奇同志”的名义压人家。他还为工作人员明确定立了“四不准”的规矩:“每到一地,不准要人家接送;到任何地方,不准请客吃饭,铺张浪费;

不准向人家要东西,人家送上门来也要婉言谢绝;参观时不准前呼后拥地陪同,有个向导引路就行,不准影响地方负责同志的工作。”遇到有地方负责人送东西,刘少奇总是严肃地告诉工作人员:“给他退回去,请客送礼是中央规定禁止的。退回去,下一次他就不搞了;你不退,别的地方也就跟着来破坏中央的规定。”
      1959 年冬,刘少奇在海南岛视

察,当地干部在他生日那天送来一块带有寿字的大蛋糕。刘少奇知道后,非常生气地对秘书说:“谁叫你们搞的?拿走!”然后又把王光美叫来,问她知道不知道这件事,为什么不制止?王光美说,事先她也不知道。刘少奇严肃地说:“党中央早就做过决定,政治局的同志不过生日,我举手同意了的,就要坚决执行,决不能带头破坏中央决定。”

刘少奇
自己订立
“四不准”

清廉说 · 榜样示范

警示专题片

警示教育专题片
《国家监察》第四集《 护航民生》

纪律教育电子期刊(第四期)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亚太公司纪委办公室编
联系电话:2177026    2079267

2020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