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回顾建党百年专刊(第一期)2021.4 客户服务八部党支部宣

回顾建党百年

专刊

客户服务八部党支部

       2021.4

100TH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献礼建党100周年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历史回眸                       
党史小故事                     

P3 
P6 
P14
P17

目录

献礼建党100周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讲清楚党的过去、现在、未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要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党的历史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学好历史的生动教材。全体党员学习“党史”要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汲取开拓前进的强大勇气和力量,更好地走向未来,交出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时代答卷。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P8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P10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P12

【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P13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 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中央委员会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1921年8月3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重要内容:
1.确立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2.确立️党的纲领。
3.实际工作计划:决定首先集中精力组织工人;选举产生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历史意义:
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名,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重要内容:
1.提出现阶段纲领和最高纲领。 
2.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大会之后开始采取群众路线方法。

历史意义:
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30余人出席大会,他们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陈独秀主持会议并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做报告。
       决定全体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建立统一战线。
       使中国共产党从比较狭小的圈子里走出来,在更广阔的革命斗争的天地中接受锻炼,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谭平山、周恩来、彭述之、张太雷、陈潭秋、李维汉、李立三、王荷波、项英、向警予等20人,代表着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重要内容
1.大会围绕当前的中心工作,通过了《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等11个议决案,并选出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2.指出无产阶级在民族运动中既要反对“左”的倾向,也要反对“右”的倾向。
3.规定有三个党员即可成立一个支部。

重大意义
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五四运动         P16

       历史回眸

南昌起义         P17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决定将战败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激愤。5月4日,3000多名北京爱国学生在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掀起了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支持。这就是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思想上、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

五四运动

历史回眸

      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全国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在极端危机的情况下,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7月中旬,刚成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毅然决定了三件大事:1.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发动武装起义;2.组织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湘、鄂、赣、粤四省农民发动秋收起义;3.召集中央紧急会议,讨论和决定大革命失败后的新方针。

南昌起义

历史回眸

      在严酷的斗争和血的教训中,党深刻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军队两万多人,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经过4个多小时激战,起义军占领南昌城。随后,根据中央的计划,起义军撤离南昌,南下广东。10月初,起义军在广东潮州、汕头地区失败。保存下来的主要部队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移到湘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

南昌起义

历史回眸

邓颖超购买西花厅院内水果的付账收条。照片由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提供

       在天津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展厅里,展示着几张小小的收据,仔细看,这几张收据有中南海西花厅收费统计表、党费收据、吃饭收据、订政协报收据,还有购买西花厅院内水果的付账收条。岁月流逝,收据上的字迹已经模糊,可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颖超严于律己的往事,却愈加清晰。

周恩来、邓颖超留下的收据
小收据 大情怀

党史小故事

1966年周恩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用餐后付费的收据。照片由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提供

       1955年,我国开始实行工资制。当年,周总理每月的工资是404.8元,邓颖超是342.7元。他们的工资放在一起,由警卫秘书代为管理。和普通老百姓一样,他们吃的、穿的、用的,每一样东西都从工资里支出,房租、水电费也不例外。

       在一张1955年11月的西花厅应缴房租水电费表里,周恩来的名字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列在其中。这张统计表透露出一个细节,周恩来的住房与其他工作人员的相比不是最大,而他所缴的电费是最高的,原因是他经常夜以继日地办公。邓小平曾经说:“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一生如此。”

周恩来、邓颖超留下的收据
小收据 大情怀

党史小故事

       身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颖超日理万机,但他们处理吃饭付款、订报付费的日常小事,一直十分谨慎、认真,对身边工作人员更是特别强调、经常叮嘱。
       在一张1966年周恩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用餐后付费的收据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修改过的痕迹。1966年7月28日,周恩来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参加学生们的座谈会。会后,他步入学校食堂,与同学们同桌就餐。周总理的卫士按照惯例,拿着钱找食堂的工作人员交费、开收据。总理用餐过程中,食堂师傅又送来一碗葱花汤,总理见汤已经做好了,便没说什么。不一会儿,总理的卫士又找到炊事员,要把那碗汤钱交给食堂,并且要修改收据。炊事员说:“不必交钱了。”卫士不容分说:“不行!总理回去之后要查问的!”就这样,炊事员收下了5分钱,将收据上的2角5分,改成了3角。
       邓颖超也不例外。一张购买西花厅院内水果的付账收条上这样写道,“大姐买院内水菓(果):烟台梨14斤,1.40元;三花梨3斤,0.30元;核桃18斤,5.40元;柿子14斤,1.12元;玉泉山平菓(苹果)3斤,0.30元;计8.52元。”
       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没有留下任何财产,但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周恩来、邓颖超留下的收据
小收据 大情怀

党史小故事

主编:李岩冰
副主编:王烨、姬瑞虎
执行主编:崔睿
执行编辑:宋坤、王烨(小)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