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钢构世界》第一期

  谁都不会想到,曾经作为手机代名词的“诺基亚”和胶卷代名词的“柯达”,有一天会消失在主流市场上。从诺基亚和柯达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作为手机和胶卷行业的领导品牌,诺基亚和柯达的败落均是因为近乎顽固地坚守着“旧时代的发展模式和经营路线”,没有主动选择时代发展新拐点,最终被主流时代消费者所淘汰。
  传统手机之于诺基亚,胶卷之于柯达,恰如传统建筑行业之于建筑产业化,而装配式钢结构作为建筑产业化中的一种建造形式和载体,正如同当今快速迭代的智能手机和数码相机一样,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首钢钢构总经理马冬豹

老干新枝并繁荣

——专访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钢构分公司总经理 马冬豹

  “一棵大树,如果不发新枝终会独木难支走向生命的终点,一个企业还能够发展新枝,就说明这个企业是有生命力、有活力的。”
  在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钢构分公司(简称首钢钢构)总经理马冬豹看来,首钢总公司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首建集团)是这棵大树上的老干,首钢钢构是这根老干上的一个强壮的侧枝,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产品则是新的枝桠。首钢钢构通过对钢结构住宅的研发,提升企业产业竞争力,使之“发新芽、长新枝、开新花、结新果”。
  老干新枝育新蕊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首建集团)成立于 1956 年,是以国有投资为主体的大型综合施工总承包企业,下属 13 

个专业工程分公司。首建集团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结合首钢总公司打造城市综合服务商的总体要求,在经营理念上改革创新,明确以建筑业、产品制造业、建筑/设备维检综合服务业和国际工程为主要业务,不断向钢结构住宅产业化、PPP 模式拓展,形成以建筑业为主,多种业务并行的综合性建筑企业集团。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钢构分公司是首建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是围绕首钢集团的发展战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建立起来的。具有中国钢结构制造特级资质,钢结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是北京钢结构协会副会长单位。其西集加工基地,占地414亩,厂房3.2万㎡,年产能力6万吨,唐山海港钢结构加工厂,距国际港口京唐港仅2公里,具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占地432亩,年产能力可达6万吨。为推动装配式住宅产业发展,首钢钢构在石景山建立钢结构住宅展示基地,投资建成了占地450亩的装配式住宅产业基地。
  马冬豹介绍:“2000年之前,首钢钢构的业务主要以首钢内部的市场为主,做一些比较大的基地、厂房建设。2001年之后,我们才逐步走向社会市场。目前首钢钢构承载着首钢总公司钢结构板块任务,主要业务涉及钢结构住宅、钢结构桥梁、立体车库、工业厂房、公共建筑、高层建筑等六大板块,业绩遍布国内外。首钢钢构走向社会市场后,先后承揽了北京奥运会主火炬塔制作安装运行工程、门头沟铅丝厂钢结构住宅、七星摩根广场写字楼工程、内蒙古永泰城、鲁疃西路跨温榆河钢结构大桥、兴联盟体育馆、京唐高炉、安哥拉办公大楼、阿尔及利亚钢厂等项目,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七星摩根广场写字楼工程位于北京朝阳区北四环中路,距奥运会鸟巢1000米。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钢结构重量约2.1万吨。工程开工于2006年9月,竣工于2008年10月。写字楼A座获中国钢结

金奖(国家优质工程)。七星摩根广场A座写字楼工程主体为钢结构,平面面积为51m×51m,结构形式为框筒结构,分外框筒和内框筒结构,大厦高191.65米,楼层为39层。其中钢柱为分段制作及安装,外框13层,标高在56.4m以下部分,钢柱分为两层层高一段制作及安装;13层以上部分,钢柱分为三层一段制作及安装;内框11层,标高为47.2m以下部分,
分为两层层高一段制作及安装,11层以上部分,钢柱分为3层层高一段制作及安装。构件主要为箱型截面和H型截面,工程量约1.9万吨。该工程钢结构总重量约为19000吨,钢构件数量7696件,结构超高,水平和垂直运输难度大,底层构件重量约为633吨,顶层构件重量约为390吨。 
钢柱七星摩根大厦
  首钢钢构前不久制作安装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盛大庆典景观花坛项目,该花坛由一个直径4.6米、板厚36毫米的底盘,一个直径4.2米、高4.8米的篮肚,一个直径11.5米的篮盘和一个高10.7米的篮芯组成,总重98吨。据了解,本次花坛施工之前,首钢钢构已经连续9个年头、12次承担天安门广场和APEC会议主题花坛钢结构的加工、制作及组装工作。
内蒙华电煤场封闭
  现在正在施工的包头华电煤场封闭项目,煤棚封闭192米跨,在全国类似的项目中是跨度最大的……
  首钢钢构承建的一个个工程项目犹如新枝上的新蕊吐露着芬芳,这些被打上了首钢钢构印记的项目也记录着首钢钢构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的铿锵足音。
老干新枝结硕果
  “随着我国钢产能严重过剩以及建筑工业化改革时代的到来,钢结构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出“门头沟铅丝厂项

目是我们开发的第一代产品,这个项目原来是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在不改变房间布局的情况下,改成了钢结构,所以存在一些露梁露柱的情况,在之后的第二代产品中,露梁露柱的情况已经明显得到改善,但这个项目是首钢实现转型发展,打造城市综合服务商所承揽的首个重点工程项目,为首钢钢构研发钢结构住宅奠定了基础。”马冬豹说。
  在第一代产品的基础上,以铸造村4#、7#楼为对象,首钢研发的钢结构住宅第二代产品已经于2016年10月开工建设。2017年7月31日,工程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该工程是首钢和北京市协同探索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首个试点工程,具有绿色、环保、节能、抗震、高效等诸多优势。主体结构实现顺利封顶,标志着首钢绿色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铸造村4#、7#楼运用BIM信息化技术整合 EPC全流程相关资源,搭建BIM施工(一体化)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应用BIM技术进行进度、质量、安全管理和双模对比,通过二维码技术实现模型和实体的无缝连接,为项目施工提供科学、高效、智能化的管理。BIM技术的采用,使得首钢装配式钢结构住宅4#、7#楼工程达到建筑标准化、构件工厂化、施工装配化、土建装修一体化,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工程施工质量,缩短了工期,进一步降低了成本,确保了工程主体结构的顺利封顶。4#、7#楼绿色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作为装配式建筑的其中一种,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工程的叠合楼板采用了特殊的独立支撑体系,并结合钢结构工程的特点以及后续外墙板安装工程定位和防护的特殊要求,项目研发的“工具式安全防护、定位系统”、“自密实砼工法”均为业内首创。

  马冬豹介绍,首钢的第三代产品已经设计出来,将应用于铸造村旁边的一个首钢房地产开发项目。除此以外,今年年初,“首钢装配式建筑研发展示基地”在北京市石景山古城南路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该基地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主要由三种业内最先进的装配式住宅体系:钢框架—支撑钢结构住宅、箱板装配式钢结构住宅、BPC—全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房屋和一座全面系统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技术流程、产品性能的展厅组成。集合了产品研发、技术实验、工艺展示、BIM技术应用、产品推广诸多功能。为首钢发展装配式建筑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同时,也为来访者一站式了解装配式建筑优势、特点,主要工艺提供了便捷条件。
  “十三五”期间,首钢钢构将围绕“十三五”战略布局,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的要求,以首钢总公司发展“城市综合服务商”为契机,打造钢结构部品部件和PC部品部件生产基地,完成200万平装配式建筑的建设。使首钢成为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引领者、建筑工业化的示范者,绿色建筑的推广者。(史君)

  在中国建筑的历史长河中,住宅是人类最早的建筑类型。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造技术的进步,居住者对住宅功能、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装配式住宅”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也将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而企望现代“装配式住宅”大发展,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在“首届京津冀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研讨会”即将召开之际,本刊记者走进北京住总钢结构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听徐显辉总经理讲述北京住总集团“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先进建筑理念,以及北京住总集团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住总钢构:用“装配式”为城市发展赋能

——专访北京住总钢结构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徐显辉

  “我国现有的建筑技术成型于上世纪80年代,即钢筋混凝土现浇体系,就是我们常说的湿法作业。这一建造体系对我国城乡建设快速发展贡献很大,但弊端也十分突出,粗放式的施工、管理对钢材、水泥严重浪费;施工过程中用水量非常大;工地文明程度低,是造成城市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污染源之一;目前劳动力成本飙升,招工难、管理难。传统建筑业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2014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概念;2016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北京市政府也提出‘到2018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的目标。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同时结合北京住总集团打造‘建筑产业现代化,全产业链技术平台’的战略发展定位,装配式建造方式将成为住总钢构重要建造方式之一。”北京住总钢结构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住总钢构)总经理徐显辉告诉记者。

为建筑立伟业
  住总钢构成立于2003年,是北京住总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住总钢构主要从事钢结构开发、设计、制作、安装以及大型建筑研发、租赁等业务,具有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广播通信铁塔及桅杆生产资质,在北京钢结构施工及模板租赁行业占有较大份额。住总钢构已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OS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为响应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做大做强钢结构公司主营业务,公司于2014年在河北文安投资建设钢结构生产基地,占地190亩,拥有相关各类配套设备130余台,年产钢结构2万多吨,年产值2亿多元。
  依托多年积淀的较为完整、系统的钢结构加工技术优势,公司不断积累先进的施工管理经验。近10年来,公司先后承建了西直门立交桥改造、奥运曲棍球场、射箭场、鸟巢奥运会开闭幕式舞台、国庆60周年民族团结柱、北京市档案馆新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台湾同胞展厅新馆、天坛医院新院区、中央党校学员多功能教学楼、北京银行数据中心、天津南开大学教学楼组团等多项重点工程和知名项目。为生民安其居
  徐显辉介绍:“住总集团为‘住’而立,兴‘住’而起,以建安施工、地产开发、现代服务三业并举,发展成为了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是首都国有经济重要骨干企业。随着建筑产业化的发展,住总集团多年前就提出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战略目标,并提出‘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战略发展定位,住总钢构作为钢结构建安施工这一板块,符合国务院提出来的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决定。住总集团装配式建筑有两大板块,一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这个是住总与万科联手共同研发的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结构体系。在这一板块住总集团有很多成功的项目,发展的比较成熟;二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随着住总集团内部改

革重组,包括总承包部和住总钢结构业务的深度融合,补齐了装
配式钢结构这块的短板。”
  2015年,住总集团在北京市顺义区李桥建成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规划占地面积达11.9公顷,总建筑规模74300㎡,年设计产量5万㎡。建有可满足50万㎡装配式住宅构件需求的多功能数控板类自动化生产线,基地生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产品通过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专家评审并列入《北京市产业化住宅部品认证产品名录》。已建立的两条混凝土构件生产线,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基地东侧田字格布置了四个样板间,分别是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样板间、内装工业化及智能家居样板间、钢结构住宅样板间,被动式超低能耗样板间,集中展示建筑工业化先进技术与产品集成, 是全国首个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钢结构、装配式装修、超低能耗等多项先进技术集中展示的样板体验区。其中的钢结构住宅样板间以黑庄扈4#标准单元为模型建造。
  徐显辉指出,钢结构住宅样板间以工业化大生产为载体,以模块化、标准化为前提,将钢结构、高性能围护材料和机电体系组装集合而成的居住建筑,以基地自主研发成果——“高层装配式钢结构科技住宅”为蓝本,通过两层标准层实物来全方位地展示了北京住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全产业链成果。集中展示钢结构住宅的结构体系、机电体系以及建造工艺、工法和建筑体系和精装体系,该样板间同时也是高品质钢结构住宅生活体验区,并将运用在今后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项目中。
  “装配式”为城市发展赋能
  2000年,北京住总集团接受了北京市建委下达的钢结构住宅体系研究项目,属于建设部科技攻关重点实验项目,并列入建设部36项钢结构住宅节能示范工程,探索钢结构住宅产业化道路。

“2008年竣工的晨光家园B区(东岸)1#楼位于朝阳区东四环红领巾桥东,建筑规模11725平方米,主体结构采用钢框架—支撑体系,所有钢构件可分为:钢柱、钢梁、钢支撑三种。结构总工程量700余吨。工程钢构件总数量1360余件。”徐显辉首先介绍了住总钢构早期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方面的一次探索。
  “再一个工程案例是2016年10月开工的,位于朝阳区黑庄扈的黑庄扈4#楼钢结构住宅,这个是住总集团着重发展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战略目标的一个具体表现。黑庄扈4#楼项目总面积约27000平方米,地上28层,地下1层,属于超高层住宅项目,所以在超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方面有里程碑的意义,为行业发展做了一次探索、奠定了基础。目前该项目已经施工至地上三层,中间的细部做法、节点做法也都研究清楚,预计到今年年底,主体结构实现封顶。”徐显辉说。
黑庄扈4#钢结构住宅
  徐显辉介绍,住总集团自2010年开始住宅产业化实践之路,始终坚持“生产带科研,科研促生产”,模数化、标准化的产品研发,标准化基础上的相关图库建设,应用技术研究,技术集成,产品成套。住总钢构通过晨光家园、钢结构住宅样板间、黑庄扈4#楼钢结构住宅等项目的实践,首先完善了住总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体系;第二完善了施工工艺,特别是具体节点的施工,细部施工;第三将起到拉动市场效益的效果,让国务院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要求落地,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能量。
  机遇与挑战并存
  发展装配式建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而钢结构作为三种装配式体系之一,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徐显辉说:“中国的决策机制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国家顶层设计和产业政策的有力推动下,钢

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体系,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未来属于中国,钢结构一定会有一段很长的生命力。”
  面对住总钢构未来的发展,徐显辉说:“机遇来了首先要读懂机遇,任何人都不能预知未来,但可以规划未来,所以作为企业来说面临机遇的时候要学会抓住机遇,对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企业的管理机构、产业布局,要与时俱进的进行调整和优化,包括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优化、人力资源的策划等,都要满足抓住机遇的条件,装配式钢结构的发展相当于业态的一次革命,那么对于企业发展的格局来说也是一次革命,所以原来传统的企业体系结构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说到挑战,徐显辉指出,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因为之前相关的工程案例比较少,但对于住总钢构来说,因为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信心是有的,会把这种挑战变为未来发展的优势。将来大家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同场竞技,能够保持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行业里占有一席之地,才能满足未来市场发展的要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对于传统建筑企业来说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谁能够做好最充分的准备,才有机会赢得未来。
  此外,徐显辉还表示,以后钢结构行业一定要应用EPC模式,设计施工一体化,做专业分包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如果做总包,在大的建筑行业里才会更具竞争优势。
  2017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发展的第二年,也是国务院大力发展装配式钢结构文件的第一年,体现了国家、政府、社会对装配式建筑的重视、关注以及新要求,特别是对钢结构建筑的发展,采取的是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联动、产业配套的新的发展格局。住总钢构大力推广装配式钢结构的发展,大力实践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为“住”而立,兴“住”而起,乘东风,抓市场,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者和探索者,用“装配式”为未来城市发展赋能。(史君)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