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清水县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推介书

目录

清水古称上邽,以“清泉四注,而得县名,位于甘肃东南,天水东北,渭河上游,东邻陕西省宝鸡市,南接天水市麦积区,西靠秦安县,北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相连。全县总面积2012平方公里,总人口3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4万人。现辖15镇3乡、260个行政村1028个自然村、1125个村民小组。
清水地理位置优越,素有关陇要冲、陇坂屏障、丝路咽喉之称。距今宝兰客专天水南站。连霍高速、十天高速50公里。天平铁路、庄天二级公路(G566)贯穿全境,静天高速(S25)清水段全面开工。既是“義轩桑梓”甘肃的东大门,也是天水市连接平(凉)庆(阳)、关中地区的“桥头堡”,既是备受关注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卫生具城、“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全国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温泉之乡、甘肃省轩辕文化之乡,也是首届甘肃县域经济十大活力县之一。
清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秦始祖非子首封地、西汉名将赵充国的家乡、古丝绸之路关陇大道上的重镇。自公元前688年秦武公置邽县至今,已有长达2700多年的建县史,始祖文化、先秦文化、汉唐文化、宋(金)元文化积淀丰厚,县城北侧的李崖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为2011年全国重大文物考古发现第13位。全县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旅游景点近30处,其中3A级景区3个,2A级景区2个,省级森林公园2处,省级旅游度假区1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个、文旅振兴样板村5个。

清水县县情简介

作为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寻根祭祖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轩辕故里、非子封邑、充国家乡、清水温泉、生态花园、陇上乡村等文化生态旅游品牌独具魅力,寻根祭祖游、休闲问俗游、温泉康体游、陇上乡村游、森林生态游等旅游线路和花舞北山、香怡南塬、邽山生态园、轩辕湖公园、轩辕谷、花石崖等旅游亮点独树一帜“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万寿花海、森林氧吧、汤峪温泉等康养资源特色鲜明,中医药产业、康养保健、文旅养生、健康食品、旅居养老、体育健身六大产业蓄势待发。2021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1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5亿元。
清水自然资源丰富,特色产业鲜明,发展成果喜人。全县耕地总面积129万亩,有林地104万亩,森林覆盖率39.9%,已勘明各类矿量20多种,十地资源、水资源均为天水市之最,清水演皮核桃、花牛苹果、清水半夏、野生沙棘、中药材等农特产品,以及名列全国十三大名泉之一的汤峪温泉,被誉为“中国一绝的庞公玉石等自然资源,具有应阔的开发前景,近年来,以核桃、苹果为主的干鲜果具域经济首位产业蓬勃发展,畜牧、蔬菜、中药材、劳务等特色优势产业稳步推进,全省核桃大县、牛羊大县、高原夏菜重点县、全国设施半夏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不断取得了新的成果。已建成干鲜果园61.5万亩、规模化养殖小区95个、果蔬保鲜库26座,年均种植蔬莱10万亩、中药材5万亩。输转劳动力8.2万人,创劳务收入15.4亿元。

同时,大力发展以新能源、酒饮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新型工业,天河酒业、华盛农业等龙头企业的白酒、沙棘汁、核桃露等系列产品畅销省内外。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同步开展全国平安县城全国双拥模范县城等创建工作,努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持续打造西部最佳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招大商、大招商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日益凸显。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40.87亿元,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7亿元,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34.41亿元增长3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亿元,增长10.1%;一股公共预算收入2.4亿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50.84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10.18元,增长10.4%。人口自然增长率、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指标均在控制目标以内,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今后,清水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三新一高”总体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从党的精神谱系中汲取奋进力量,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坚持系统观念,主动融入和服务陇东南天水省域副中心都市圈建设,立后门一地两区发展定位,构建“六大特色产业板块”,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大县、康养福地、人文胜地生态花园、幸福家园,奋力谐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清水新篇章。

清水县六大产业板块

特色农业产业及其加工业
以全产业链发展为目标,聚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及其加工业板块。深入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按照“连村成片、跨乡成带、集群成链”的要求,以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供给为方向,持续壮大果品、畜牧、蔬菜、中药材、小杂粮“五大富民产业”,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高标准建成“五大产业示范片带”,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园区化发展。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狠抓万寿菊、金银花、沙棘等农特产品深加工,做大做强“清水木耳”“清水香菇”使用菌业,扶持发展天河酒业、华盛农业等龙头企业,提升深加工水平,积极引进山东诸城外贸、山东中健康桥等一批高新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建设“全省特色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加工基地”。全力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加大“三品一标”认证支持力度,做精做优“清水核桃”“清水半夏”“邽山蜂蜜”等特色品牌,叫响做实“初祖农耕”县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加快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结构,以农业强促进农村美、带动农民富。
康养及大健康产业
以中医养生文化为引领,聚力打造康养及大健康产业板块。抢抓全省打造千亿级医药健康产业集群机遇,深度挖掘《黄帝内经》中医养生理论,构建涵盖中医保健、温泉康养、生态功能疗养、中药材产业、健康食品、旅居养老的康养及大健康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黄河上游康养及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引领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走出去”的三步走计划,在县内外推广建设“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 ,培养中医康养专业技术人才,打造西北地区中医治未病中心,持之以恒把清水医养康养产业推向全国各地。加快推进温泉康养城建设,创新开发高品质体验项目,做足“亲水”文章、做精温泉康养、做活温泉旅游。精心打造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县,建设一批康养林场和森林体验中心,系统开发森林养生、静心养生、森林浴、日光浴等生态功能疗养项目。园区化推进中药材精深加工,深度开发核桃、沙棘保健饮品食品,培育以旅居为主、医养康养结合的养老产业,让“轩辕故里·康养福地”成为清水的“金字招牌”。

能储一体清洁能源产业
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导向,聚力打造能储一体清洁能源产业板块。围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抢抓国家能源局帮扶机遇,加快实施118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整县推进试点、200兆瓦风储一体电站、150兆瓦农光储一体电站等项目,力争全县清洁能源装机总量达到600兆瓦以上。全面推广电能综合利用,深度谋划电能关联产业,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园和电力外送通道建设,配套发展上游原材料制造和下游消纳产业,做好1800兆瓦山门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全力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陇东南清洁能源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园区经济
以“一区三园”建设为支撑,聚力打造园区经济板块。推行“管委会+开发运营公司”管理运行模式,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大产业承接转移力度,积极引进企业入驻园区,探索发展“飞地经济”,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稳步扩大红堡工业园规模,“一心一带一园四区”的布局,高标准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园,推动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科学定位园区功能,培育壮大首位产业,全力把红堡工业园打造成以农特产品加工、酒饮食品、中医药、文旅产品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产城融合示范区,东关工业园打造成新型建材生产基地,黄门工业园打造成清洁能源和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园区经济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持续提高“一区三园”发展层次和水平,推动农特产品和药材加工,清洁能源、新型建材等工业企业扩量提质,以园区为平台,加快构建以农特产品加工、清洁能源、新型建材、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体系,推进三峡风电、全特机制砂等成长性好的企业做大做强。抢抓“东数西算”机遇,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等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促进产业工人技术提升,让工业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清水县坚持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导向,聚力打造“六大特色产业板块”,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在全力以赴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集聚集群化发展。

       文旅农康融合发展产业 
精心打造轩辕故里文化品牌,着力放大“文化+”效应。以业态互融互促为路径,聚力打造文旅农康融合发展产业板块。坚持以“旅游+”引领产业融合,培育康养、生态、文化、乡村和城镇旅游新业态坚持以文旅农康融合发展为导向,建设温泉康养城,打造温泉大景区,积极争创花石崖市A级景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狠抓万寿菊全产业链、艾草加工、月季育苗和金银花、薰衣草、金丝皇菊等特色产业建设,通过挖掘观赏、保健、体验等价值,把“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不断提升“花舞北山”内涵品质,深度开发建设北山生态公园、香怡南塬田园综合体和小泉峡“柿柿如意”观光体验园,打造全城特色旅游精品;旅游线路和以县城为中心的全域旅游核心区,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全面提升旅游要素品质,打响“轩辕故里康·养福地”地域品牌,做精做靓“亲水赏花治未病、乐我养我育新我”的旅游品牌,创新“网红+直播+旅游”营销模式,切实让清水旅游“热”起来,旅游经济“火”起来。
 
      现代服务业
       以产业和消费升级为牵引,聚力打造现代服务业板块。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发展现代服务业同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科技创新相融合,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物业、文体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研发设计、快递物流、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进而以服务引领发展、促进消费。因地制宜发展地摊经济、夜间经济、小店经济,大力推广“互联网+服务”模式,切实增强多层次多样化消费供给能力。谋划建设商贸物流园区,大力培育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数字经济、在线消费、跨境电商、养老育幼转型产业,做活做优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易德广场、轩辕广场地下综合体建设,引导品牌店、连锁商超集中入驻,充分释放“城市经济”带动效应,既让清水的购买力不外流、少外流,又吸引更多周边人群到清水来消费。

清水县区位图

请扫二维码浏览清水县文化旅游产业项目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