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内刊40

contents

目录

01

[开年红包] 新起点 新气象

既已扬帆起航,便是未来可期。

02

[年会回顾] 名场面再现

签到墙合照与各节目精彩名场面来啦~

03

[访谈实录】TA们的经验分享

持续学习:建立学习型组织,持续优化知识结构、创新探索。

04

[映像] 现代人的春节

让我们透过镜头,来看看各位火奴er又过出了怎样一个精彩的春节。

05

[人物志] 吴清玉:向内生长

做向内求的人,找到人生的方向。

龙运当头 开工大吉

前路浩浩汤汤 万事皆可期待

新年新气象

迎万象更新,致不忘初心,无梦不远行,有梦不怕路远,既已扬帆起航,便是未来可期。

行则将至,未来可期

每一个努力认真生活与工作的人
都是自己的船长

With action and persistance, a promising future is expected

新年新起点

撸起袖子加油干

年会精彩回顾

火力全开 当燃不让

主持人:邵泽一、陈姝悦、王茹鹏、吴璇
礼仪:卢颖卉、刘佳秀

WE

心怀梦想,所遇皆同道。

碰上有趣的灵魂,生活都变得美好了。

与一群心有灵犀的伙伴,共同编织梦想的经纬线。

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

一群怀揣热情的灵魂,在理想峰巅的征途上,共同攀登。

火奴鼓手天团

HN

龙年祝你事业龙腾虎跃,家庭龙凤呈祥,身体龙马精神,万事龙章凤彩。

双击编辑文字

虽各自璀璨,却能凝聚成最美的星图,照亮彼此前行的道路

为梦逐航的路上不放弃
走下去便是前程万里

开场表演《鼓舞中国》,由来自数据部与新品创新部的6位鼓手倾情演绎。他们以龙年为灵感,奉上了一场酣畅淋漓、激荡人心的鼓乐盛宴!
从完全不懂乐理节奏的小白脱胎成为鼓乐大师,背后是他们每日勤奋的练习。鼓手们从2023年12月就开始排练,每日1个半小时,每周4次,几乎无间断,也因此成就了他们这场振奋人心的表演!

最当燃不让组

《鼓舞中国》

火奴两位著名歌手黎炜与徐家祺(徐泡泡)在此次年会搭档,组成了“为黎冒泡”组合,
两位歌手均擅长演绎薛之谦的歌曲,常以深情款款、温暖真挚的演唱风格打动人心,也因此收获了一大波粉丝。

音乐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

Music is the best version of life

最声动人心组

《违背的青春》

来自消费者运营B部的三位歌手,虽然演唱风格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她/他们温暖的嗓音颇具治愈力,元气十足的舞台风格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为理想奋斗的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
即使是平凡的生活,也可以被自己点亮。

最元气十足组

《他夏了夏天》

来自巨量营销部的四位歌手,在年会上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活力四射的表演。在演唱歌曲的同时,也设计了泡泡机、新春祝福道具等舞台效果。
而吉他手许超,不仅全程参与了两首歌的伴奏与演唱,还兼顾了活跃舞台的任务,堪称劳模。

每一首歌、每一段曲,都是热爱的注脚,它们记录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承载着梦想的启航与坚持。

音乐以其独特的方式讲述着我们的故事

最青春活力组

《燃烧的琴弦》

在繁华的城市脉络中,有一种情感深深烙印在现代生活的节奏里,那是一种对工作执着的热爱与追求——“我爱上班”。
来自消费者运营部D的四位同学,用最诚挚的声音在舞台上喊出了“我爱上班”,字里行间的点点滴滴带领我们感受着那些平凡日子里的不平凡,那份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优秀是一种习惯

真情实感组

《我爱上班》

灯光一暗,在魔性歌曲《爱如火》的伴奏下,隐藏在被套里的“社恐”们,开始变身啦!
此次表演道具——荧光被套,完全由参与表演的同学亲手一一制作。

最反差戏剧组

《把光套住》

一群热爱睡觉的被子英雄们,他们展现了一个很酷的挑战

跨界碰撞,舞力觉醒。
当热烈奔放的拉丁舞碰撞上自由不羁的街舞,两种舞蹈风格迥异,但让我们看到了火奴er无尽的可能性。

舞动奇迹组

《舞力全开》

最治愈温暖组

《夜空中最亮的星》

来自营销托管部的同学们演绎的大合唱,旋律缓缓流淌,却带给我们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它如一束照亮前行之路的星光,引领着每一位倾听者勇敢追寻自己的内心光芒,相信自己也能够成为那颗最亮的星。

年会访谈实录

Q:三星是数投融合度比较高的项目,跨部门协作、干系人较多,管理难度较大。618期间还收到品牌发来的感谢信。作为大项目经理,跟我们分享下你的心得吧。

A:作为一个大项目经理,很有幸深度参与其中,与多部门伙伴们共同协作,见证了这个项目从起步到逐渐成熟的全过程。
数投一体项目考验的不仅是单板块的输出,更需要考虑在业务和项目管理上的通力协作。消费者运营、营销推广、技术、市场部门的小伙伴都有自己的专长和职责,如何将不同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推动项目的进展,简单总结了以下:

年度成就奖:三星项目组

获奖代表:车玉琳

首先是要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在各部门之间流通无阻。尤其是消费者运营的同学,需要极其关注策略的可落地性并关注策略调整的成效,双方及时沟通,共同协调大小问题。
其次是要关注项目组成员的承载情况,合理分担互相帮助。不同阶段两部门会有不同的繁忙程度,大家能够互相打配合分担工作量,也能提升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最重要的还是,非常感谢整个三星项目组成员的敬业与热情,项目收获肯定,是每个项目组成员点滴努力凝聚的成果。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为三星和合作伙伴创造更多的价值。

Q:上个月是三星新机发布会,听说我们项目组也通宵参与了,给大家分享当天有什么趣事?

A:当天因为是凌晨开全球发布会推出S24系列新品,应品牌需求,营销推广部门的小伙伴们都三班倒做了排班,保证发布前后都有人在岗并做好监控。其实品牌对消费者运营同学没有要求,但发布当天很莫名其妙的我和李瑞都失眠了,凌晨五点品牌方在群里发信息的时候,瞬间显示全部已读,投放的小伙伴们也都乐坏了,可能这就是互相照亮互相支持吧,感谢大家的付出!
虽然已经是第四次经历三星的重点上新,但每次上新项目组都还蛮激动的,而且自己渐渐被三星的产品种草了,是颜值和性能都很能打的产品,欢迎大家搜索三星S24并下单,但如果没有购机需要,那千万别点直通车广告,点点品专吧,谢谢!

在与三星的深度合作进程中,项目团队凭借专业的服务能力,不断拓宽双方的合作关系,延展了家电类目及精益短信、用户调研等多板块的服务内容。面对客户对服务价值的高标准,项目组展现出良好的协同作战能力,为品牌定制了一套数投一体的解决方案。服务期间无论是新品发布还是大促活动均协助品牌实现GMV持续增长,赢得了三星高层由衷的认可与感谢。

Q:从刚开始的天猫侧服务,撬动了京东板块。团队是如何获得客户信任的呢?

A:嘉士伯在我接手前其实是处在一个客诉的状态,我在接手这个项目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了解为何对接人不满意以及为何项目组当前处于一个非常疲惫的状态,后来发现问题点其实就是在于对于品牌的需求理解不够明确,导致双方互相不满。
所以当时的解决思路就是想品牌所想,做品牌所做,站在她的立场去理解需求的目的,包括后面也是,对于品牌讲不清的需求,我都会问她,你做这个的目的是啥,背景是啥,然后基于这个目的和背景给到我的建议和思路。

年度成就奖:嘉士伯项目组

获奖代表:尚辉

让品牌看到我们的价值,愿意给我们花钱,我们在每一份报告都会给到新的生意增量,并帮他去统筹TP、CRM甚至TMIC,去完成落地,去增强品牌的粘性,现在对接人对我们的定位就是江湖救急人:其他团队做不好没关系,火奴会帮他们兜底。
时不时跟品牌透露我们的其他能力,JD服务一开始是青木在做,我在服务过程中会时不时表达我们也有这个能力,然后会根据青木那边的交付物,给出一些我的看法,然后表示这个我觉得我们可以这么修改之类。

Q:作为公司第一个啤酒行业的客户,这个行业服务中有什么特殊性,项目组平时会多喝点酒去了解品牌吗?

A:啤酒行业的特点就是这个行业没有忠诚度以及啤酒行业的客群会有消费升级,除了常规的拉格啤酒,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会去选择精酿、白啤、艾尔等一些高端啤酒。虽然PM酒精过敏,但是项目团队的小伙伴还是喝酒的好手,我们在项目开始的时候就买了嘉士伯集团下各个子品牌的各种系列去尝试。

与世界第四大酿酒集团“嘉士伯”的合作,成功填补了公司在啤酒领域的分析空白。在品牌严格的服务标准下,项目团队持续挖掘崭新的分析视角,为旗下享有盛誉的“楼兰”系列产品提供了有效的策略支持。项目团队在保持品牌高度满意的同时,成功撬动了京东平台的服务合作契机,有力地拓展了项目规模。同时,在天猫侧也直接完成了新一年度的服务续约。

Q:面对MARS这样国际化的大品牌,又是公司首个咨询项目,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A:咨询服务模式与传统数据服务模式的差异性,咨询以周度为单位,每周必须有进度有产出,且研究的东西是全新的,无可复用的方法论,也没有研究范式可参照。积极向品牌学习,与品牌沟通磨合,最后通过“one page”业务精炼和日度timeline精细化管理,业务与管理两手抓的模式攻克了难关。

年度成就奖:玛氏项目组

获奖代表:疏婷婷

Q:恰逢春节临近,结合搜索研究,MARS有哪些高人气的产品适合购买呢?

项目团队与MARS的合作以“搜索”这一创新研究为支点,成功建立了品牌间多平台、多品类的深度合作关系。作为公司首个咨询型项目典范,该项目不仅沉淀了搜索研究标准化方案,还经由通用解决方案部完成了方案的自动化沉淀,开始应用于公司其他项目。新的一年,项目组将在CNY大促和搜索算法2.0的合作内容上持续为品牌赋能。

A:德芙X茅台巧克力,联名款,让你实现百元体验53°飞天茅台的酱香感。可以买来当新年礼物送朋友,也可以情人节送你们的男朋友/女朋友,口感独特,包装精美。

Q:作为部门高人效的项目,在减少人力投入和保证产出方面,你是如何做到平衡的呢,在管理方式上相较往年有什么不同?

A:首先要感谢所有为NIKE项目付出的同学,因为我觉得项目成员的成长速度和综合能力是影响人效的决定性因素;第二点是随着品牌的服务重点变化随时调整人员角色,每个人都能熟悉品牌所有服务模块,做到工作互补;第三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重点培养服务客户的方式方法,让项目同学可以有能力应对品牌的各类挑战。

年度成就奖:NIKE项目组

获奖代表:邵陈荧

Q:长期合作的客户有一定默契,但同时也难逃创新有限的困境,团队是如何在业务拓展的同时并且保持住客户的高满意度呢?

NIKE自2018年合作以来,至今已有6年的合作历史,目前主合同已签至2025年。在过去的一年里,NIKE项目的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增加了重代码、元工厂等新模块的合作。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 NIKE项目组在人效上也不断提升,根据品牌服务重点不断优化项目人员架构和管理模式,并开发了大量的RPA应用,最终实现了项目人效同比提升30%以上。

A:保持客户的高满意度首先一定是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是基础;其次是通过一些服务技巧来提升客户的服务体感,借用一句名言,成就他人来成就自己,在为品牌输出价值的同时,也要让合作部门及其team的同学在集团内部能有价值体现,相互之间能够相辅相成。

Q:从后端支持人员到前端项目经理兼执行,你的身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一角色转变过程中的心态变化

A:我相信很多台下的同学对我都不是很陌生。基于去年年会V我50的出圈,很高兴能认识很多新的朋友。但是在新的一年里,陆陆续续来了一些新的同学,我发现他们也在使用我的表情包,哪怕我们并不认识。
得到大家的喜欢我固然开心,但是我也是渐渐意识到我作为一个后端的技术同学并不能只靠表情包出圈,所以今年的这个数据运营的这个形式让我有机会能够站到前端来,也让我站到这个舞台上。从技术到项目经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跟品牌对接和跟运营对接差别比较大,品牌的表述更加白话一些。
但是因为本身服务品牌比较久了,逻辑和平台使用比较熟悉,所以回答了品牌几个问题之后大家就是慢慢找到了彼此沟通的节奏。而且我当时刚当项目经理的时候就遇到了项目需要上门复盘,此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也是非常紧张。好在黎总和邵老师他们都非常帮助我。经过上门复盘之后,线下见过面之后就是沟通起来更加顺畅了。

年会访谈

受访人:杜岳东

Q:我们都知道你一个人对接服务了四五个项目,那么在多项目工作的情况下,服务难度和压力也是很大的。你是如何做到将各个品牌的需求进行合理安排和处理?能跟大家分享下你的工作机制么?

A:因为巴欧美发是我入职就开始跟的项目,品牌方的人员和需求我都是比较熟悉的,巴欧彩妆的话因为本身跟巴欧美发是同一个老板,所以彼此之间交流也是比较多的。巴欧老店的话现在的对接人刚好也就是美发过去的,所以整个过程也不用增加太多的沟通成本。对于不同人员的不同需求我自己都会有个了解,基于这些我会把需求根据优先级排列出来
在完成需求的过程中,也是非常感谢我们项目组的代雨晴、刘笑、吴宜胜和蔡英亮同学。也要感谢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因为我到现在仍然还记得当时杜哥想让我接巴欧老店的时候,我还是抗拒的。但是他说了一句我无法回绝的话,他说没什么好怕的,公司的每一位同事都在你的身后

Q:作为运营端的代表,说一说,从你们运营同学的角度,是如何看待数据运营角色分工的?从最开始到后来,认知上有没有什么差异?

A:数据运营分工最重要的一定是“将业务端优势与数据端优势强强联合”,所以从22年4季度合作开始,我是从RPA、元工厂工具入手的,通过发挥数据运营同学在这方面的优势,提高业务处理的速度和挖掘的深度。
后面在一次一次的共同讨论业务问题后,发现雅岚在工具使用之外,业务逻辑思考能力也特别强,所以慢慢地拓展出了更大的合作范围,现在已经可以完整独立地承接掉一些品牌需求了。雅岚始终是心相印项目组不可或缺的一员。

年会访谈

受访人:唐伟

Q:针对如何与数据运营配合这件事上,对其他项目组有没有什么建议?以及配合过程中有哪些注意点?

A:从我接触过的数据运营的同学来看,大家都非常优秀,学习能力和逻辑能力非常强,收到需求后第一时间进行严密思考,判断可行性。
所以作为项目运营端,合作时要从以往“仅仅下需求”变成“将业务背景讲清楚,将自己的思考方式讲清楚,将目的讲清楚”,建立和数据运营同学共同思考的环境,双方确认一致后,放手分配任务,完成后做好质量环节的把关即可。相信我,数据同学会给你一个可靠的反馈的!

年会访谈

受访人:赵雅岚

Q:作为数据运营分工的参与实践者,在数据端,你觉得项目分工前后你的工作内容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你个人有什么帮助?

A:变化主要概括为两点:一是闭环产出内容的增加如月报、专题分析等;二是参加品牌会议、与运营针对品牌诉求的讨论次数的增加。 
从只在后端输出数据转变为更加贴近业务、项目参与深度更高的模式,帮助我更直观了解从数据到结论的转化,学习如何下钻深挖数据背后的各种趋势机会,加深业务理解和品牌认知。和运营同学的交流更加密切也让我能够去帮助判断需求合理性、提出需求细节修改建议等。 

Q:公司推行分工,其中一个关键目的是为了提升效率,那么我想问的是刚刚提到的这些工作交给你来做,你有什么优势?你怎么能确保执行效率是有提高的?

A:一方面熟练运用工具和技术手段,例如根据个性化需求开发RPA应用处理运营同学原本需要手动完成耗时长的工作,具体像不同产品后台数据获取整理、多电商平台商品打标等。除了临时紧急或者品牌特殊的需求,现阶段很多场景已经由产研部门的同学开发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通用应用,且涵盖范围正在按需扩张,提效非常明显。
另一方面是相对固化的分析内容在多次反复实操之后熟能生巧,完成测试后直接输出分析结论,提高执行处理效率。

摄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本期映像栏目主题是“春节”。
烟火起,照人间。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为浓墨重彩的节日,是一场盛大的味觉盛宴与情感交汇。当灶火燃起,香气弥漫,熟悉的味道植入记忆深处。家,获得了完整的意义。
而现代人的春节,是古老传统与时代脉搏交织的华彩篇章,在岁月更迭中焕发新生。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过春节的方式在传承与创新中并行不悖。有人与家人共同度过,有人串亲访友,也有人选择去旅游感受另一个城市的风土人情。
让我们透过镜头,来看看各位火奴er又过出了怎样一个精彩的春节。

映  ·  像

摄影:波波

春节故事:环球影城之旅

摄影:黑桃
春节故事:感受平潭的风

年年奔赴 
年年热爱与团圆

摄影:魏歪歪
春节故事:在昌吉认真滑(摔)雪(跤)

摄影:Gekotta
春节故事:回“嘉”之路

摄影:蜗牛
春节故事:沿着开化最美公路一路向前

摄影:withodile
春节故事:在黑夜里绽放浪漫

日子滚烫
人生可爱

摄影:子宁
春节故事:菲律宾看海日记

摄影:Aaron
春节故事: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火奴人物志 ▌

吴清玉:向内生长

“人要找归宿,要找理想境界,向内寻求帮助。”这是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接受《十三邀》采访时对于“自我解救”这一议题的答复,如今这句话也是吴清玉的人生态度。
她是2023年度最佳讲师奖的获得者,入职不久便承担起讲师职责,如今课程量和好评度均名列前茅。

PART 1 | 探索成长 博学不辍

2021年6月,吴清玉正式加入火奴数据。彼时,无论是行业生态,抑或是电商体系工具的使用,她几乎完全陌生。

“当时连需求表都看不懂。”
缺乏系统的学习渠道,吴清玉就选择通过各种视频自学,与她同一批入职的人中,她往往是最晚下班的。
多听多看,遇到问题自己搜索答案,先思考一遍,是她学习的方法。倘若遇到紧急需求,自己无法得出结论,则立刻寻求他人帮助,“马上去问、马上请教,然后马上完成”。高度的执行力让吴清玉在最短的时间里收获了极大的成长。
踏实、有责任心,是对她最多的评价。诚然,即便只是品牌提出的一个人群画像的小需求,吴清玉也会在处理画像的基础上,再加入分析,进行交付,给予品牌最周到的服务体验。
今年1月开始,吴清玉接手抖音项目,这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对方团队工作节奏快,需求交付及时性要求高,同时变动性大,常常当日核对完成的内容,时隔不久又发生了变化。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双重压力,吴清玉探索出了一套解决方法。在诸多亟待学习的知识点中,首先评估轻重缓急,梳理出优先级,再逐步攻克。而在需求交付方面,先自己熟悉后台,再向他人咨询,同时加强与品牌的沟通,完成部分内容后及时与品牌核对,在这期间协调资源,寻求跨部门帮助。
“主动请教还是(学习成长方面)比较大的一块。”
持续学习,是吴清玉一贯秉承的工作态度。对于他人的分享材料,还会学习对方分析思路并进行剖析。工作中,她习惯多听多看多思考,实时跟进工具的更新情况。
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持之以恒,自能收获成功。

PART 2 | 从实战到传道 

入职第二年,吴清玉成为了一名讲师,主要讲解生意参谋,及案例分享。从自身实战各项工具,到向他人授之以渔,在这期间,她发生了不少变化。
最开始授课时,她坦然道,其实内心十分惶恐紧张,不仅课程内容多课时长,且面对的有不少是比自己更资深的人。
但如今,她已游刃有余。
她主讲的《生意参谋》课程是2023年度课件修改次数最多的课程,实际上,为了确保学员们对课程的理解,吴清玉在该课程的设计上,花费了不少心思。
一方面,通过工具讲解辅以案例应用,及课程实操三大版块加强学员对知识的吸收;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学员们在课上的专注度,她往往会要求学员们上台进行实操,并在正式授课前预告实操环节,提高学员们的紧张感。
吴清玉擅长从细枝末节中发现学员们在学习时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采访中,她也对学员们在课后继续成长提供了建议。她表示,最重要的是熟悉后台,了解每个模块的配置及功能,另外也要结合品牌的日常需求。只有结合到业务中,才能有自己的思考。
她也是一位极其注重课后反馈的讲师,时常会与培训部沟通,了解自己仍需改进的地方。也会认真对待学员们的课后作业,与学员实现共同成长。
授业有方,解惑无界。在讲师的这条道上,吴清玉始终秉持着对知识的热爱与责任感,不断前行。

PART 3 | 往里走 安顿自己

《往里走,安顿自己》是史学大家许倬云著作的名字。在看了《十三邀》采访许倬云这一期后,吴清玉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如果说在工作上向外寻求是她成长的方式,那么对于自己的人生,她则是向内生长。
“内心要强大起来。遇到事情的时候经常要自己想一下,最重要的是想怎么去解决这个方法。解决方法是比较重要的,就是理性去看待情绪,然后要把事情分个轻重缓急,这个事情最终都能解决,这样子你的情绪就慢慢的能平复下来。”她解释道。
将自己的内心充盈起来,坚定自我,有一种独立的姿态。
最重要的,就是安稳自己的内心。”从最开始情绪起伏大,容易焦虑,到如今心态平和许多,向内生长让吴清玉安顿了自己。
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我们有权利去支配自己,去规划自己的生活。从古至今,唯有往自己身上找到出口,才能真正体会到做人的意义。

封底:徐家祺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