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泰山艺苑》总第九期电子杂志

09

2022
《泰山艺苑》

泰山科技学院艺术教育中心

︽泰山藝苑︾

︽泰山藝苑︾

-总第九期-

NO.09

這是一本屬於泰科學子的電子雜誌

郝劲林——泰山科技学院艺术教育中心音乐制作教师

温馨提示

艺术电子杂志

杂志中类似“舞蹈”、“剧目”、“音乐”等板块的内容页面,点击右上角彩色按钮的左/右边缘部分均可播放该板块任务的相应视频,如果使用手机观看,点击按钮左边会更容易点开哦~
另:屏幕左下角有“目录”小按钮。

点个赞

目录

经典艺术赏析

英国艺术掠影(五)
英国艺术掠影(六)
英国艺术掠影(七)
英国艺术掠影(八)

第4页
第22页
第40页
第58页

“K-POP”任务板块

K-POP AREA
歌曲欣赏

第78页
第80页

艺术人生

嘉宾介绍
采访内容
下期预告

第84页
第86页
第90页

第33期

英國藝術掠影(五)

建筑

指导老师:赵曰鹏

伦敦塔桥是从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也是伦敦的象征。该桥始建于1886年。观赏图片,回答以下问题:
1.伦敦塔桥的建筑风格是()此类建筑风格的特点是什么?
A.文艺复兴风格建筑 
B.洛可可风格建筑
C.巴洛克风格建筑
D.哥特式风格建筑
2.美学中强调色彩感情,是从人对色彩认知的主观方面出发,对不同颜色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从美学角度分析伦敦塔桥的色彩搭配

任务反馈

⒈选C, 伦敦塔桥的建筑风格是巴洛克风格。这种风格的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感,喜好富丽的装饰、雕刻和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来表现自由的思想和营造神秘的气氛。
2.从图片上来看,伦敦塔桥由花岗岩和钢铁结构组成,花岗岩的颜色为米白色,钢架结构的颜色为蓝色油漆,在色彩美学中,米白色寄给人们一种安静,祥和之意,又有纯洁、干净之感;蓝色必定会想起大海、天空、星河等等,转化为现在流行的装修风格最优匹配:地中海风格,美学方面蓝色有平静祥和的感觉,常用的各种设计的冷蓝色代表: 自由˙优雅˙凉爽˙安静. 蓝色适用来增进欢笑和快乐的颜色,而处身在英国这样优雅浪漫之国,这样的颜色搭配更能体现其国家文化特点,人民对于理想的寄托,对于生活的向往。
——声乐分团 黄远

塔桥的建造是因为跨泰晤士河交通的发展已远远超过现有桥梁的能力。
1885年,议会法案授权通过伦敦金融城公司建这座桥。工作在1886年四月开始,1889年这座桥已经完成了,于1894年6月30日开通。
从1876年开始,一共收到了超过50个被提交的不同的设计方案。到1884年,由城市建筑师Horace Jones爵士提交的一个设计方案获委员会最后批准决定采用。
1886年伦敦塔桥开建,一共建造了八年,五个主要建筑公司和共432名建筑工人参加。两座坚固的桥墩共使用了七万吨水泥,桥塔和桥身用了1.1万吨钢铁。1894年,伦敦塔桥完成通车。

伦敦塔桥位于英国伦敦,横跨泰晤士河,因在伦敦塔附近而得名,该桥始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对公众开放,将伦敦南北区连接成整体。

任务描述

舞蹈

指导老师:许震

芭蕾舞剧《皮格马利翁(卖花女)》是根据英国著名作家肖伯纳的经典作品改编。请从5分14秒欣赏到15分37秒,并回答以下问题:
1.此选段舞蹈,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A.美丽而快乐的卖花姑娘艾丽莎在广场上冒雨跳着舞,西金斯教授与好友皮格林少校打赌,女孩在他的教导下,一定能脱胎换骨,改造成真正的贵妇。
B.女孩在王公贵族中起舞,看不出她是个卖花的,都纷纷以为她是贵族。
C.教授教卖花女只是赢赌为乐,未料在调教成功后却爱上她,最后终于放下骄傲面目,和女孩相爱。
2.此选段舞蹈的整体基调,你认为是属于诙谐幽默还是严肃厚重。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1.选A,这段舞蹈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美丽而快乐的卖花姑娘艾丽莎在广场上冒雨跳着舞,西金斯教授与好友皮格林少校打赌,女孩在他的教导下,一定能退台换股,改造成真正的贵妇。
2.此段舞蹈的整体基调属于诙谐幽默。
——声乐分团 刁奕心

萧伯纳的一生,是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密切关系的一生。他认真研读过《资本论》,公开声言他"是一个普通的无产者","一个社会主义者"。他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其思想深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及尼采的影响,而他又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不过他却主张用渐进的方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

萧伯纳的戏剧最突出的思想特点是,紧密结合现实政治斗争,敢于触及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问题,把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暴露在公众面前。在艺术手法上,他善于通过人物对话和思想感情交锋来表现性格冲突和主思想。萧伯纳的戏剧性语言尖锐泼辣,充满机智,妙语警名脱口而出。

萧伯纳,全名乔治·伯纳德·萧(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皮格马利翁》

剧目

指导老师:孟凡

本期欣赏莎翁戏剧《温莎的风流娘们》中1:05:50—1:18:15片段,这部戏据说是莎士比亚十天完成的剧本,虽为风俗喜剧作品,但是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依然丰满,主要讲述了温莎这个地方,一位贪色福斯塔夫爵士看中了镇上两位有钱绅士的妻子,在夫人面前漏出企图却被发现后产生的故事。本期观后请思考,温莎的这些风流娘们,真的风流吗?请进行说明,字数不限,有余力的同学推荐观看全剧。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温莎的这些风流娘们不风流。在剧情中两位太太运用自己的智慧识破了福斯塔夫爵士的花言巧语,但并没有立刻揭穿他,而是巧用计策使福斯塔夫爵士误以为自己的花言巧语奏效了。两位太太提前沟通了惩治福斯塔夫爵士的计划,并成功实施,是智慧和胆识的体现。两位太太的所谓“风流”可以看作女性魅力的体现,而敢于惩治恶棍,是独立思考判断以及勇气的特征。所以温莎的风流娘们不风流。
——话剧分团 战勇先

故事描述温莎镇一位嗜财贪色的约翰·福斯塔夫爵士,凡是任何能赚钱的事,他决不会错过,且为人嫉妒小气,是位典型的守财奴。有一次他看中了镇上两位有钱绅士的妻子,福斯塔夫在这两位夫人面前露出贪财好色的企图,但这个可耻的计谋被这两位聪明的夫人发现了,她们想借机整整平时就爱胡乱吃醋的丈夫,百般戏弄福斯塔夫。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欧洲各国反封建、反教会尤其是反禁欲主义的浪潮此起彼伏,妇女的个性解放、妇女的人格尊严和价值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女权运动随之而来。作为敏锐的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成了这场女权运动的急先锋。他大胆同情女性、尊重女性、赞美爱情、歌颂女性,在他的剧作里塑造了众多光采照人的女性形象。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便是其中可笑而又可爱、可敬的一批。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一部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约写于1597—1601年间,1602年1月在伦敦书业公所登记,同年晚些时候以四开本印行,即后人所谓的“四开劣本”。

《温莎的风流娘们》

歌曲

指导老师:王子豪

在上期的任务中为大家介绍了披头士乐队中的灵魂人物约翰·列侬,本周为大家带来的歌曲是披头士乐队首张发行专辑中的单曲《Please Please ME》,仔细欣赏,并完成以下任务:
1.歌曲中许多唱段除了主唱歌手在演唱外,乐队成员也应和主唱的演唱共同发声,但演唱的旋律和主唱所演唱的主旋律并不相同,这种声音的组合形式称为什么?该曲中最多同时有几人运用这种演唱技巧同时发声?
2.披头士乐队对于世界乐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该专辑于1963年录制完成并发行,专辑中的所有歌曲于一天之内全部录制完成,因当年的录音技术与设备均不成熟,时间紧张,歌手的演唱与伴奏音乐均出现不影响歌曲整体效果的小瑕疵,但即便如此,歌曲依然经典。
①仔细听,尝试找出你认为曲中不妥当的部分
 ②按照你的想法以及对歌曲的理解说说应该如何修改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Love Me Do》是英国摇滚乐队The Beatles的第一首单曲,B面为《P.S. I Love You》,发行于1962年10月5日,之后歌曲被收录至The Beatles的第一张专辑《Please Please Me》。最初专辑在英国发行时,在榜单上排到了第17。1982年歌曲被重新发行并且达到了第4的位置。

披头士乐队(英语:The Beatles)是1960年在利物浦组建的一支英国摇滚乐队,在华语地区亦称为“甲壳虫乐队”、“披头四乐队”等。
乐队成员为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和林戈·斯塔尔。他们被广泛承认为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摇滚乐队。根植于噪音爵士乐和50年代摇滚,披头士探索了各种音乐类型,从流行谣曲到迷幻摇滚,经常创新地运用经典元素。

The Beatles,英国摇滚乐队,由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和林戈·斯塔尔四名成员组成。1960年,乐队于英格兰利物浦市成立,其音乐风格源自20世纪50年代的摇滚乐,并开拓了迷幻摇滚、流行摇滚等曲风。

发声。
2.(1)认为曲中Paul的和声可以再完善一下。
(2)用现在的设备录下,减少当初的一些小瑕疵。
——声乐分团 潘雨琼 

1.这种声音的组合形式是声音的并列。该曲中最多同时有三人运用这种演唱技巧同时

《Please Please ME》

乐曲

指导老师:胡婷

本期将要欣赏的乐曲是《Scotland the brave》,这是一首是一首风笛乐曲,请欣赏这首乐曲,并回答以下问题:
1.风笛的种类分为爱尔兰风笛和苏格兰高地风笛,请问这首乐曲的演奏乐器是哪一种风笛?
2.仔细聆听,请问你觉得演奏这首乐曲的乐器与中国的哪种乐器音色大致相似?并说明音色特点。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1.这首乐曲的演奏乐器是苏格兰高地风笛
2.这首乐曲的乐器与中国的唢呐音色大致相似,苏格兰风笛的发音粗犷有力、音色嘹亮。声音高亢而、振奋,鼓动人心,采用各种装饰音,适用于表现英雄气概。
——大学生艺术团团长 周硕

Scotland the Brave 是一首赞美苏格兰的爱国歌曲。2006年6月,此首歌曲仅次于《苏格兰之花》(苏格兰国歌)获得在线超过10000选票成为最受欢迎的国家非官方(民间)赞美诗的美称。同时在英联邦运动会中代表苏格兰。

歌声悠扬,淳朴,象谆谆的教诲,又象娓娓的谈话,一直唱到人们的心里,又从心里唱出来,弥漫整个广场。声浪碰到群山,群山发出回响;声浪越过延河,河水演出伴奏;几翻回荡往复,一直辐散到遥远的地方。

歌声悠扬如清晨带着微点露珠的樟树叶。你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赞不绝口,令我心潮澎湃!此音只应天上有,人生难得几回闻。

《Scotland the brave》

雕塑

指导老师:李文霖

1998年,安东尼·葛姆雷创作了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北方天使》(Angle of the North),矗立在离英国东部盖茨黑德的一个煤矿的四公里的远处。这座天使形象的雕塑由耐腐蚀钢制成,重达200吨,高达20米、翅膀宽54米。这件雕塑的建立标志着什么时代的结束,简单谈谈。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北方天使”是英国知名雕塑家安东尼.格姆雷耗时四年,直到1998年才完成的作品。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结束。
安东尼.格姆雷创作来源源自于Gatehead这片土地繁盛又没落的历史。当年19世纪工业革命,以煤矿及造船业为命脉的工业大城纽卡斯尔在二十世纪遇到保守党执政,政策改变及重工业势微之下使得煤矿业逐渐萧条,人口纷纷外移,让这片在泰茵河上原本闪闪发光的亮点变的残破不堪。Gateshead镇政府花了一百万英镑委托安东尼.格姆雷设计“北方天使”雕像,希望透过意味深长的钢铁天使,带给东北居民愿景和希望,同时也守护天使脚下那一片曾经是绵延不绝煤矿场的先民土地。
雕塑家选用了配合当地原本没落的煤矿业铸造的钢铁,这为当地居民带来工作机会,间接改善人口外流降低失业率等等的社会问题。此外,这座巨大建筑还成为了当地最佳的观光资源,让这个区域转型为一个艺术文化重镇。
——声乐分团 娄轶

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作为世界知名雕塑艺术家,在四十多年的创作中不断地探索身体和空间的关系,试图在艺术中追寻人类存在对于自我以及自然的意义。他认为“艺术的意义在于交流生存的感受”。
运用“人的体形”进行创作并将作品置于公共空间与自然环境中,探索意识与身体、人体与空间的关系,是他近年来的主要创作主题。此次展览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以接触安东尼·葛姆雷的作品,是直接和强烈的“沉浸式”体验,让观者进行身体与空间关系的思考。

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于1950年生于伦敦,是当代著名的雕塑艺术家。完成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学业后,曾在印度行历三年,之后回到伦敦,先后进入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和伦敦大学学院斯莱德美术学院深造。

诗文

指导老师:王兆瑞

本期向大家推荐的作品是王尔德的《里丁监狱歌谣》,全诗共分六个部分,总共660行,六行一个诗节,其中他一改传统叙述诗行,表达了其他监狱者的情感,尤其描述了罪恶大学、道德沦丧以及监狱体制的非人虐待。
请完成以下任务:
1.欣赏诗歌,说明一下《里丁监狱之歌》是为了纪念什么的情境而作?
2.了解作者,并说明该诗歌创作于哪一年并于哪一年创作完成?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1.这首诗歌是为纪念一位皇家卫队士兵因谋杀妻子而将被绞死的情境而作。在这首诗歌中,他尽量选用能够更好表达自己思想的词汇,看似有感而发、即兴而作,实则包含对整个社会的审视和评判,这与他两年的牢狱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整首诗歌中, 他恰当地运用重复的修辞手段、细微的音节变化。
2.该诗歌创作于1897,于1898创作完成。
——播音主持分团 徐培栋

王尔德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他的父亲威廉姆·王尔德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是一位诗人与作家。 
1864年,王尔德就读位于恩尼斯其林的普托拉皇家学校,在男孩间并不特别受欢迎。在校期间,他钟情于花朵,落日与希腊文学。虽然经常被老师斥为怠惰,但他在此校最后一年仍获得代表古典文学成绩最佳荣誉的普托拉金质奖章。
1871年,以17岁之龄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奖学金。他在这所学校遇见马哈菲教授,教授对王尔德一生有相当影响。多年后,他还回忆说马哈菲“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是个善于运用辩才与生动字眼的艺术家。” 

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于1950年生于伦敦,是当代著名的雕塑艺术家。完成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学业后,曾在印度行历三年,之后回到伦敦,先后进入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和伦敦大学学院斯莱德美术学院深造。

《里丁监狱歌谣》

绘画

指导老师:朱琳

本期推荐的作品《伊卡洛斯之悼》源自于希腊神话,欣赏该画作,并回答一下问题:
1.英国画家赫伯特·詹姆斯·德拉波(Herbert James Draper)是()画家。
A.英国古典主义 
B.象征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实主义
2.赫伯特·詹姆斯·德拉波(Herbert James Draper)是什么时代的宫廷画家?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1.选A,英国画家赫伯特·詹姆斯·德拉波是英国古典主义画家。
2.赫伯特·詹姆斯·德拉波(Herbert James Draper)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宫廷画家
-----声乐分团 张丽洁

赫伯特·詹姆斯·德雷珀Herbert James Draper (1863年- 1920年9月22日),他是一位英国古典主义画家,他的职业生涯始于维多利亚时代。德雷珀出生在伦敦,父亲是一位珠宝商。德雷珀在1889年获得皇家学院的金牌和旅行奖学金,所以他能在1888年至1892年期间,多次到罗马和巴黎进行教育旅行。19世纪90年代,德雷珀作为一名插画家,最终定居伦敦。他最多产的时期始于1894年,他主要描绘古希腊的神话题材。1900年,德雷珀的画作《对伊卡洛斯的悲叹》在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了金牌,他还负责装饰伦敦城市德雷伯大厅的天花板。德雷珀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肖像画家。

赫伯特·詹姆斯·德雷珀(Herbert James Draper 1863—1920年)是19世纪末英国新古典主义画家,他的艺术职业生涯始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并延续至20世纪的前二十年。

第34期

英國藝術掠影(六)

建筑

指导老师:许震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伦敦塔桥,横跨泰晤士河,因在英国伦敦塔附近而得名,是从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泰晤士河上共建桥15座),也是伦敦的象征。
1.仔细欣赏伦敦塔桥,它属于一种()结构。
A.开悬索桥       
B.斜拉桥
C.拱桥
2.请举例几个著名的拱桥结构桥梁。

1.选A。伦敦塔桥属于开悬索桥。
2.卢沟桥:建于1189年.是一座联拱石桥,长约265米;广济桥:是我国古代一座交通,商用综合性桥梁,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桥 ;五亭桥:位于杨州瘦西湖内,桥基为12条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桥墩,桥身为拱卷形,由3种不同的卷洞联合.;赵州桥:位于河北赵县的河上,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面宽10米,两侧42块模仿板上刻有龙兽状浮雕;十字桥:位于山西太原市晋祠内,桥梁为十字形。
——声乐分团 韩佳艺

伦敦塔桥的设计在世界桥梁建筑业中有一定地位。两岸两座用花岗石和钢铁建成的高塔,高约60米,分上下两层。上层支撑着两岸的塔,下层桥面可让行人通过,也可供车辆穿行。如果巨轮鸣笛而来,下层桥面能够自动往两边翘起,此时行人可改道从上层通过。桥内设有商店、酒吧,即使在雨雪天,行人也能在桥中购物、聊天或凭栏眺望两岸风光。

伦敦塔桥(Tower Bridge),是一座上开悬索桥,位于英国伦敦,横跨泰晤士河,因在伦敦塔(Tower of London)附近而得名,是从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泰晤士河上共建桥15座),也是伦敦的象征。

舞蹈

指导老师:赵曰鹏

作品《丁香花园》是一出独幕的芭蕾舞剧,属于英国舞剧发展史中期代表作品。观看舞剧片段,回答以下问题。
1.舞剧《丁香花园》主要以主角心理活动为视角,运用了多维度的舞台空间艺术来展现戏剧情节,形式偏向象征化、概念化。那么属于以下哪种芭蕾舞类别?
A.古典芭蕾                                          B.民间芭蕾
C.现代芭蕾                                          D.当代芭蕾
2.视频片段0分15秒处出现一段画面静止状态,也就是舞蹈艺术中的造型动作,结合视频情节,尝试分析这里造型设计的用意。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舞剧的梗概是:出于势利或者其它某种原因,女主人公卡罗琳忍痛告别了真爱,准备另嫁他人;在与爱人告别的晚会上,她又不期而遇了此前并不相识、未婚夫的旧日情人。皓月当空,苍白无奈,茫茫人海,来去匆匆;含情脉脉,心事重重,阴差阳错,各奔西东——尽管这两对男女都想在跳出这个悲欢离合、交叉重叠的三角恋怪圈之前,同自己真挚的旧爱再接最后一个吻,但都无法如愿,最终只能是满心惆怅,悻悻离去,只任那位可怜的卡罗琳晕倒在自己并不真爱的未婚夫怀中。

作品告别了所有传统芭蕾舞剧惯用的哑剧手势,而仅通过精确而细腻的动作设计、四位主人公之间的空间变化,以及急切而压抑的舞台氛围,便将他们身陷上流社会的繁文缛节之中不能自己的处境,以及热血沸腾和百感交集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采用的音乐是法国作曲家肖松著名的小提琴与乐队曲《诗》,而它在首演之夜,便被舞评家们誉为“心理芭蕾”的开山之作。

《丁香花园》是一出独幕的芭蕾舞剧,属于英国现代芭蕾的中期代表作,更是心理芭蕾的开山之作,1936年1月21日由兰伯特芭蕾舞团首演于伦敦的默库里剧院

代后期,由于封建礼仪束缚,真诚相爱的人们不能结婚的一种社会状况,表现了剧中人苦苦挣扎于这封建枷锁羁绊之中的痛苦情状,细腻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屈服于世俗礼仪之下的心理过程。
在剧中高潮时刻,所用舞蹈动作停顿静止,只有音乐延续了几小节,紧张的气氛瞬间提升,就像女主人公面对自己真正爱慕的人时,却还要与眼前不相爱的未婚夫一起跳舞,那种无奈的心境,与台下观众紧张的心情紧紧相扣。
——舞蹈分团 宿扬帆

1.选C,作品属于现代芭蕾。
2. 舞剧揭露了在维多利亚时

丁香花园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剧目

指导老师:孟凡

2009年6月,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开山之作《简·爱》首演亮相,这也是夏洛蒂·勃朗特同名文学经典在国内话剧舞台的首版演绎。剧中讲述了女主人公简与罗彻斯特的爱情,“舞台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为该剧注入了无限新鲜与创意,使该剧的叙事结构如电影般精致。本期我们一起欣赏该剧中1:41:34–1:54:40片段,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设置长时间的静场换装,在女主人公换装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观看全剧。

设置长时间的静场换装,是为了表露简·爱内心的愁郁与低落心境。她无法一时接受眼前的这个男人(罗切斯特)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同时她又对他满怀同情,非常理解为何要把一个女人留在自己家里,即使发疯也要照顾她,简爱对此感同身受,认为罗切斯特温厚和善。所以女主的内心的情感是纠结而难以言表的,所以要用场上的气氛烘托情感,这时观众也更好深入剧情。
——话剧分团 王浩然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
1.富有激情、幻想和反抗、坚持不懈的精神。
2.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简·爱是个不甘忍受社会压迫、勇于追求个人幸福的女性。无论是她的贫困低下的社会地位,或是她那漂泊无依的生活遭遇,都是当时英国下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作者能够把一个来自社会下层的觉醒中的新女性摆到小说的主人公地位,并对主人公为反抗压迫和社会偏见、力争取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追求幸福生活所作的顽强斗争加以热情歌颂,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是难能可贵的。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简·爱》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本周为大家带来歌曲是齐柏林飞艇《Going To California》,于1990年收录于专辑《led zepplin_b》。仔细欣赏,并完成以下任务:
1.齐柏林飞艇乐队的音乐风格多为重金属,但该曲风格显然不同,尝试根据自己了解过的音乐分析该曲音乐风格类型。
2.《Going To California》属于齐柏林飞艇乐队的经典之作,乐曲伴奏形式并不繁杂且有特点。该曲运用到哪些乐器作为歌曲伴奏?结合歌词,说说自己感受到的歌曲情绪。

1966年,吉米·佩奇作为贝斯手加入了摇滚乐队雏鸟乐队;不久,他变成了吉他手。1968年,雏鸟乐队仅剩吉米·佩奇和贝斯手克里斯·德雷加,吉米·佩奇先后将罗伯特·安东尼·普兰特、约翰·保罗·琼斯和约翰·博纳姆邀请入队,克里斯·德雷加退出改行做了摄影师;同年,吉米·佩奇将雏鸟乐队更名为“新雏鸟乐队”;随后,在谁人乐队的成员凯斯·穆恩建议下更名为“齐柏林飞艇” 。

齐柏林飞艇(Led Zeppelin),英国摇滚乐队,1968年组建于伦敦,由主唱罗伯特·安东尼·普兰特、吉他手吉米·佩奇、贝斯手约翰·保罗·琼斯以及鼓手约翰·博纳姆组成。

歌曲

指导老师:王子豪

齐柏林飞艇是摇滚史上的伟大先锋乐队之一,他们有趣而富有试验性的音乐有两个基本的主题:神秘主义和原始能量(瑞典皇家音乐学院评)。
齐柏林飞艇是一支真正的标准重金属乐队,在硬摇滚和重金属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鼻祖地位,同时它也是20世纪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摇滚乐队之一,他们虽然以布鲁斯作为自己音乐的起点,却并没有束缚在布鲁斯摇滚的窠臼中。他们在音乐中注入了神话学、神秘主义和多种音乐元素。

1.我认为主歌部分偏民谣风格很舒服令人回味副歌偏摇滚非常有节奏感强弱呼应乐器也有很多不和谐音律别有一番韵味
2.有电吉他、民谣吉他、键盘、沙锤、鼓作为歌曲伴奏。
从前面郁郁寡欢的心情到开始愈发欢快开始寻求新的生活直到遇见了一个女孩因此而改变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如愿以偿心开始摇摆不定想和她冲上云霄在黎明中漫步站在山丘之上寻找她的这个愿望似乎不难实现
——声乐分团 宋佳艺

《Going To California》

任务描述

乐曲

指导老师:胡婷

本期向大家推荐的作品是《绿袖子幻想曲》,这首乐曲是沃恩·威廉斯,R.用歌剧《热恋中的约翰爵士》第三幕的一段配乐改编而成。这段配乐的主题,选自一首叫《绿袖子》的英国古老民歌。请欣赏作品,回答以下问题:
1.乐曲开始的引子使用的主奏乐器是什么?根剧乐器的音色,请说明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2.在作品1:26处,有一段主题变为另外一首民歌《可爱的约翰》,请问这一段在曲中重复了几遍?并说明在重复的这几段中,你最喜欢哪一段,请说明原因。

1,《绿袖子主题幻想曲》的引子音调,由长笛的高音区轻柔地奏出,它自上而下徐徐地舒展滑落,营造出一片幽静清丽的氛围。在竖琴透逸净朗的琶音背景上,小提琴和中提琴声部吟唱起《绿袖子》的优美主题,显得自然质朴,亲切抒情,如同是从心底里流淌出的旋律。
2,反复了三遍。第一遍由小提琴演奏,第二遍由长笛独奏,第三遍提琴、长笛合奏。经过长笛吹奏的一小段“华彩”,再现了《绿袖子》民歌主题。 我最喜欢第三遍,第三遍的时候整个乐曲开始走向结尾,给人的感觉也是非常的宁静。
——形象模特部部长 任蔓蔓

当佛汉·威廉士听到《绿袖子》这首曲子时,也深深被感动了,于是便作了《绿袖子幻想曲》这首曲子,在众多改编曲中脱颖而出,成为永恒的经典。

拉尔夫·沃恩·威廉斯是属于英国的,就像小酒吧里掷飞镖和王宫卫队换班是属于英国的一样。1872年10月12日诞生于格罗墨斯特邬的下安普勒,而后成为闻名全世界的管风琴演奏者和作曲家,并特别致力于研究英国古乐与民谣,将其转化为新的英格兰风格,引导了英国音乐廿世纪的复兴。他的音乐有英国式的平易、幽默,精力充沛而不失文雅的格调。沃恩威廉斯写过几乎所有形式的音乐:九首交响曲钢琴、小提琴,甚至竖笛协奏曲、弥撒曲、歌剧等等。绿袖子幻想曲在五十多年间写出来的交响曲中,最有名的可能是称为「伦敦」的。这件作品写于1913年,是属于标题性的。

拉尔夫·沃恩·威廉斯 (Ralph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英国作曲家。威廉斯自幼学习钢琴与小提琴,曾入剑桥大学和皇家音乐院,毕业后当了教堂的琴手与合唱指挥。

任务反馈

《绿袖子幻想曲》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雕塑

指导老师:李文霖

亨利·摩尔于1927年创作的《斜倚的人体》就是该时期的代表。这件作品让人回想起古典风格中斜倚着的河流女神,而实际上更为直接的创作原型是前哥伦布艺术中的人像。在探索自然形式与人物形体间的关联时,摩尔对投射自然与宇宙更感兴趣,而非古典艺术。
1.简单分析一下《斜倚的人体》这部作品的主题。
2.《斜倚的人体》这部作品属于什么手法 答案:写实的手法

1.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陈列的“斜倚的人形” (1951年),表现一个高度精简、抽象的女性形象,是摩尔雕塑风格的典型代表。斜倚的人体,是这幅作品的名字,比较通俗易懂, 
2.写实的手法
——话剧分团 李浩

亨利·摩尔以他的大型铸铜雕塑和大理石雕塑作品闻名于世。 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陈列的“斜倚的人形” (1951年),表现一个高度精简、抽象的女性形象,是摩尔雕塑风格的典型代表。 
亨利·摩尔的代表作品包括“斜倚的人形”、“家庭群像”、“王与后”等等。 而为纪念人类第一台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Chicago Pile-1)”的建立,亨利·摩尔于1963年-1967年特别设计制作了纪念碑“核能(Nuclear Energy)”,现竖立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校园内。

中原始艺术风格同现代艺术的风格和谐交融。
亨利•摩尔创作的侧卧的人体雕像,具有流畅的线条、厚重的体积感,娇小的脑袋以及意想不到的圆洞,恰如其分地象征了女性的形体。他的作品有一种节律,能与自然融合为一体,这些侧卧的人像,造型奇特,身体弯曲,凹面与凸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亨利·斯宾赛·摩尔(Henry Spencer Moore,1898年7月30日-1986年8 月31日),英国雕塑家,是二十世纪世界最著名的雕塑大师之一。

1926年亨利•摩尔创作了他的第一件《斜倚的人体》。他观察自然界的有机形体,如贝壳、骨骼、树根等等,从中领悟自然力所塑造的自然形态,并尽量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自然力的法则。在他的作品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诗文

指导老师:王兆瑞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伟大诗人之一,虔诚的基督教徒。《天真之歌》诗作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体现了人类纯真的理想生活状态,颂扬了人生快乐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暗示超越童年的天真是不可避免的。这给整个诗集带来相当的张力和复杂性。作品还反映了诗人的宗教和哲学观念。请完成以下任务:
1.请说出另外一部威廉·布莱克的主要诗集。
2.写一篇《天真之歌》读后感,字数不限。

 1. 《经验之歌》
 2.天真之歌》突出地表现了“欢乐”的主题。诗集中不仅有唱着快活歌曲的牧童、草地上嬉戏的孩子,而且还有穿着衣服的羔羊,欢快鸣唱的鸟雀,正如《欢笑的歌》中所唱的,世上万物都在欢笑:苍翠的树林笑出快乐的声音,粼粼的水波也流得欢欣,轻风里我们的笑语相闻,青山欢笑着发出它嘈杂的声音。这里表现出诗人肯定人生的入世思想和对理想世界(即“天真”世界)的歌颂。在歌颂之余,诗人也道出了对现实世界的批评。“天真”世界值得赞美,是因为现实世界十分丑恶。布莱克没有忘记民不聊生,妇女为娼,儿童被卖作童工的现实社会。《黑小孩》中的黑小孩虽然怀着美好的幻想,希望“学会承受爱的光芒”,但现实世界总是使他失望:“我却黑黑的,仿佛失去了光明。”诗人看到了“别人的痛苦”,“为婴儿的泪而垂泪心伤”(《别人的痛苦》)。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诗人认为,“天真是冬季的袍子”,体现着“天真、爱、怜悯、和平”的耶稣或上帝能帮助人们抵御世间的寒冷,希望“所有一切受难的人们,都向那神圣的人形祈求,向爱、仁慈、怜悯、和平。”布莱克虽曾主张用暴力推翻封建政权, 但在1789年以后, 他的思想又退回到一般人道主义者的水准,在这首《神圣的形象》中就表现出对人化了的上帝的幻想。 
——声乐分团 丁万里

威廉·布莱克1757年出生于伦敦一个贫寒的袜商家庭,未受过正规教育。14岁当雕版学徒,后于1779年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美术,1782年结婚。不久以后,布莱克印刷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PoeticalSketches。1784年,在父亲过世后,布莱克开始与著名出版商约瑟夫·约翰逊合作。在约翰逊的合作者中包括当时英国许多优秀人物,如:约瑟夫·普莱斯利、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和托马斯·佩恩等等。布莱克同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很快成为了好友,并应邀为其作品创作插图。1825年开始,布莱克陷入疾病的折磨,之后他决意要在死去之前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为但丁神曲插图的工作。可是直到死去,他也未能完成这一浩大的工程,但其仍有大量的著名画作传世。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伟大诗人之一,虔诚的基督教徒。

《天真之歌》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绘画

指导老师:朱琳

 本期向大家推荐的是托马斯·庚斯博罗的作品,请欣赏画作,并回答一下问题:
1.该画作于1770年创作的一幅帆布油画,现收藏在美国亨廷顿美术陈列馆。 画中描绘了一位衣饰华丽的贵族少年,身穿宝石蓝色的缎子面料的服装,画家运用奔放流畅的笔触,把少年的风流潇洒的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该画作的名字是?
2.请列举托马斯·庚斯博罗的其他代表作,至少三个。

1.该画作的名称是《蓝衣少年》。
2.托马斯·庚斯博罗的其他代表作有《西登斯夫人》、《夏洛特女王肖像》、《哈勒特夫妇》等。
 ——舞美服化部 曲纯静

托马斯·庚斯博罗是一位英国肖像画家和风景画家,以其惊人的绘画速度而闻名,他更多的是采用自然观察而不是严格的技巧。庚斯博罗的肖像画多取材上层社会人物,他喜欢作全身肖像,同时喜欢将人物放在流动的风景前,注重表现人物的大胆目光 ,急剧转侧的身躯和未定的姿态。探求人物不拘形式的姿势和摆法,这标志着一种新风格——英国式的洛可可肖像画的形成。在绘画技法上,作品充满奔放的节奏感,笔触轻灵,自然动人。

托马斯·庚斯博罗,18世纪英国著名的肖像画家和风景画家1768年他被选为皇家艺术学院院士。他的作品强调光和奔放的笔触,加之精致的色彩,使他成为皇家宠爱的画家。

第35期

英國藝術掠影(七)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建筑

指导老师:赵曰鹏

英国林肯大教堂建于1072-1092年间。教堂坐落于林肯市的一处石灰岩高地上,居高临下,俯视全城。赏析该建筑的内外部的景象图片,回答以下问题:林肯大教堂造型独特,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最佳典范,尝试分析图片中有哪些结构可以看出是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予以整个建筑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而英国林肯大教堂中的尖拱、拱肋、飞扶壁、极具特色的玫瑰花窗,都可以显示出哥特式建筑特点。
——声乐分团 韩佳艺

林肯市位于英格兰东部,是英国最美丽、最安逸的城市之一。她拥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雄伟壮观的林肯大教堂和古城堡闻名于世。
英国林肯大教堂可谓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建筑。它在1141年左右经历一场火灾,1185年经历一场地震,其中央塔又在13世纪30年代倒塌。但凭借524英尺(约合160米)的高度,这座位于英国西北部的大教堂坐拥世界最高建筑头衔的历史超过200年,直到1549年才走下第一宝座。
英国的林肯大教堂拥有悠久的合唱传统,根据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900年前。每年的7月2日至6日,林肯大教堂都将举办林肯大教堂国际合唱音乐节的开幕式。

英国的林肯大教堂拥有悠久的合唱传统,根据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900年前。每年的7月2日至6日,林肯大教堂都将举办林肯大教堂国际合唱音乐节的开幕式。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舞蹈

指导老师:许震

舞剧《麦克白》从9分08秒观看到15分40秒,麦克白是一位功名显赫的爵士,只因听了三个女巫的预言,便不择手段的想要成为国王,通过欣赏本选段的舞蹈内容,思考回答编导想要表达什么?《麦克白》是莎翁四大悲剧之一,说一说其它三部都是那些?

我觉得这一段主要表达人物内心的贪欲,以及不择手段想获取王位的野心。
其他三部:《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
——舞蹈分团 高鹏飞

《麦克白》具有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的双重审美特质,与当时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文艺复兴倡导“人本主义”,把人的地位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地位,涌现出了一批天才式的巨人。莎剧中的人物多具有人文主义色彩。《麦克白》一剧中麦克白的斗争精神和他的力量体现了人的力量。但他最终的失败却说明命运观念在西方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它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创作风格。实际上,其他许多莎剧亦存在着宿命的色彩。

《麦克白(Macbeth)》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创作于1606年。《麦克白》讲述了利欲熏心的国王和王后对权力的贪婪,最后被推翻的过程。

《麦克白》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剧目

指导老师:孟凡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剧《魔法坏女巫》,该剧是对《绿野仙踪》故事进行的结构与重塑,被称为“《歌剧魅影》后最宏大的作品”。本期一起来欣赏1:12:40——1:27片段,来伴随女主人公的经典唱段,感受在音乐剧中,音乐所起的力量。

葛林达与艾芙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颇受欢迎的金发女郎,另一个天生丑陋因此不被大家所接受。奧兹大巫师的出现令两个人的友谊走到了分叉口。葛林达执迷于名望,艾芙芭则决心忠于自己的内心,二人分别成为了他人心中的“好女巫”和“坏女巫”。大巫师本想利用艾芙芭的巫术增强自己的力量,当看到她不愿意与自己同流合污时,便颠倒黑白,诬陷艾芙芭,让艾芙芭成为众人眼中邪恶的化身。同时,奥兹大巫.师把葛林达推到“至善女王”的地位,受到所有人的敬仰。葛林达内心也是十分矛盾的,虽然她懦弱、爱慕虚荣,但她本质善良,单纯质朴,在面对好友艾芙芭受到诋毁时,不敢得罪大巫师,选择自保和暗地里保护朋友。葛林达利用自己的青春和完美的外表,专注于强调她的女性特质,降低了她自己的智慧、力量和潜力。葛林达很想接受一个更激进的立场,但当面对机会和选择的时候,她会让步,不愿意接受未知的事物,害怕个人付出代价。因此,葛林达保留了在公众面前的美好形象,对分矛盾的,虽然她懦弱、爱慕虚荣,但她本质善良,单纯质朴,在面对好友艾芙芭受到诋毁时,不敢得罪大巫师,只是选择自保和暗地里保护朋友。葛林达利用自己的青春和完美的外表,专注于强调她的女性特质,也降低了她自己的智慧、力量和潜力。
——话剧分团 刘禹成

  《魔法坏女巫》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受瞩目、最壮观也是最成功的剧作之一。故事讲述了两个看似不可能成为朋友的女生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在遇到了奥兹国的神奇巫师后,她们的友谊走到了交叉口,人生道路也从此不同。Glinda执迷于名望,被权利所惑;Elphaba则决心忠于自己的内心,她周围的一切,也将会对她的未来形成意想不到、令人震惊的后果……这部音乐剧改编自Gregory Maguire的小说《魔法坏女巫:西方坏女巫的一生》,讲述了现代女性关于善良、友谊、爱情、独立与成长的思考与追求 。
《魔法坏女巫》获得了超过100个奖项,风靡百老汇与西区十余年。其中所获奖项包括1座格莱美、2座奥利弗奖和3座托尼奖。

 《魔法坏女巫》这部剧极度富有创意地讲述了艾芙芭,所谓的坏女巫和格琳达,在大学中受人赞誉的好女巫的故事,这是一个充满惊奇的音乐之旅。

《魔法坏女巫》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歌曲

指导老师:王子豪

1.节奏轻快平稳,曲调流畅,乡村音乐的风格
2.《复仇者联盟4》
3.创作思路不易被理解,风格小众了些,特立独行,很难跟潮流挂上钩,这可能就导致Kinks主要是以作品去吸引人的,不会被潮流带动热度。缺乏了些大众的接受程度和时代潮流的推动力。
——声乐分团 张丽洁

英国最早期摇滚乐代表奇想乐队(The Kinks)成立于1963年,本周为大家带来歌曲《Supersonic Rocket Ship》,于1972年收录于专辑《Everybody's in Show-Biz》。仔细欣赏,并完成以下任务:
1.奇想乐队属于摇滚音乐风格,但该曲风格显然不同,尝试根据自己了解过的音乐分析该曲音乐风格。
2.该曲曾作为背景音乐出现在哪部电影中?
3.奇想乐队与大家熟知的披头士乐队于同期出现,甚至早于披头士乐队,但在知名度上却远不及披头士乐队,尝试分析其原因。

1963年,The Kinks在英格兰成立,是英国流行摇滚的奠基人之一。
尽管The Kinks没有像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The Who那样在音乐上有着大胆地创新或创造了商业上的流行,但是他们也是“不列颠入侵”队伍中重要的一支乐队。

像当时的许多乐队一样,他们的出发点也是节奏与布鲁斯或布鲁斯音乐,但是四年之后,他们就已经成为当时英国最坚定的乐队之一。The Kinks为人们描绘出大厅音乐到传统流行音乐以及从乡村音乐、民歌到布鲁斯音乐的英国音乐风景。

The Kinks,奇想乐队,和Beatles、The Who还有滚石乐队并称英国摇滚乐坛“Big Four”,一起掀起了所谓“英伦入侵”,风靡全球。

《Supersonic Rocket Ship》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乐曲

指导老师:胡婷

《云雀高飞》是一首著名的音诗,是上期推荐的作品作曲家拉尔夫·沃恩·威廉斯受到英国著名十人乔治·梅雷迪斯的同名诗作的诗句后有感而作的,请欣赏这首乐曲,回答以下问题:
1.乐曲开始由小提琴单独奏出的一段旋律,形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从乐曲06:38处开始,由长笛和双簧管引出了民间舞蹈式的第二主题,请从演奏乐器的音色出发,谈一谈你在听后的感受是如何的。

《云雀高飞》是拉尔夫·沃恩·威廉斯根据英国诗人乔治·梅雷蒂斯的122行同名诗作《the lark ascending》为乐队和小提琴所写的浪漫曲。作品写于1914年,是他在看到集结的军队穿越英吉利海峡、一战爆发的时刻所记录的初稿。当时有个小男孩亲眼所见沃恩创作的过程,可他以为沃恩在偷偷记录密码,于是将沃恩告上警视厅,这位作曲家被抓了。

战争搁置了这部作品,直到1920年才重新被修改并由英国小提琴家玛丽·霍尔在Kings Weston House做了首场演出,当时运用的是钢琴伴奏。1921年指挥家AdrianBoult再次协同玛丽·霍尔在伦敦以乐队协奏的形式进一步诠释了该作品,当时《泰晤士报》声称《云雀高飞》展示了对于过去和现在生活的超脱,是一部拥有至上荣誉的作品,给人们以无限美好的梦想。

《云雀高飞》由管乐轻引,随后小提琴优雅的乐音流淌而出,婉转迂回,继而又扶摇直上,飘逸空阔之境宛如暮春三月,草长莺飞,杂花生树…

1.《云雀高飞》描绘了一幅婉转迂回,继而又扶摇而上,飘逸空阔之境宛如暮春三月,草长莺飞,杂花生树。充满印象主义色彩,清新自然的乡村风光隐约可见的画幅。
2.装饰性的华彩乐段之后,长笛和双簧管又引出了民间舞蹈式的第二主题。尽管整个乐队都加入了,但收敛得很好,静谧的气氛并未改变。管乐的甜美的吟唱犹如花影摇曳,露珠交烁,温顺而富有表情。
全篇再现主题三次,两次再现第二主题,将云雀静谧与活泼诠释得似真似幻,调性和声也充分体现了民族特质。沃恩·威廉斯用美妙的音符描绘了优美的意境,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英国田园的宁静、苍凉、空灵、缥缈。

——大学生艺术团副团长 刘爽

《云雀高飞》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雕塑

指导老师:李文霖

 一般建设雕像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使用石材、铜材、泥土等,但是在英国伦敦,有这样一座使用10万把刀建设成的雕像,这个雕像名叫“刀天使”。 但是这个刀天使看上去并不可爱,反而有些可怕,因为它全身都是用刀片制作而成的,刀天使的双手和脸是用熔化的刀片制作的,而身体和翅膀则是用完整的刀具拼搭而成,这个雕塑大8.2米,一共用了十万把刀制作而成,请欣赏作品,回答一下问题:
1.请简单的阐述一下这座雕像的意义。
2.组成这座雕塑的每一把刀有什么特殊意义。

1.我觉得这座雕像所象征的是百炼成钢,破茧成蝶,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我命由我不由天,总结俩个字“成长”
2. 整座雕塑由刀组成,具有极强的力量感,而最牢靠的身体和翅膀作为主体部分则是由完整的刀具构成,使人看了不敢靠近半步,不但很好打保护了自己,而且显示出了自己的强大!脸部和双手则是将刀具融化制作,在我看来,与其说是融化刀具所做,不如说是原本尖锐的他们被磨平,因为成长需要双手的付出和脸部的交流,太尖锐寸步难行,至于为什么是10万把刀,其实这个数字只是想说明:无数个困难和挫折,才塑造了这副接近无敌的身躯。
——话剧分团 裴旭东

阿飞·布拉德利制作这尊“刀天使”雕塑的灵感,是来源于伦敦时常发生的持刀暴力伤人事件,每当他在新闻上看到有受害者因此身亡,他的内心都会感到深深的遗憾和痛惜。有感于此,布拉德利有了收集凶器将其制成艺术品的想法。

这座雕塑使用的许多刀具都是由警方捐赠,它们曾在英国各地的暴力事件中被作为凶器使用。此外,布拉德利还与英国铁器中心合作。该机构通过主办一个叫做“放下屠刀,拯救生命”的活动,号召人们匿名捐出自己的刀以用来制作这个雕塑。

“刀天使”,是一尊高8.2米、用10万把刀铸造的巨型天使像。天使的双手和脸用融化的刀片铸造,身体和翅膀则用完整的刀具拼搭而成。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对《权力的游戏》中的铁王座印象深刻,这个宝座被塑造成插满利剑的形象,看起来十分阴森恐怖。而在英国什罗普郡,由雕塑艺术家亚菲·布拉德利制作的大型天使雕塑,看起来比铁王座还厉害。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诗文

指导老师:王兆瑞

 《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作,是欧洲诗歌史上的艺术珍品。全诗共五节,由五首十四行诗组成,始终围绕作为革命力量象征的西风来加以咏唱。《西风颂》是雪莱“三大颂”诗中的一首,写于1819年。当时,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正同资产阶级展开英勇的斗争。1.《西风颂》是雪莱“三大颂”诗中的一首,另外两首是?2.说出本首诗中最喜欢的一句,为什么?

1.另外两首分别是《自由颂》《致云雀》 
2.岁月沉重如铁链,压着的灵魂。原本同你一样,高傲,飘逸,不驯。这句诗出自《西风颂》第四段的最后一句。当时创作这首诗时,诗人处于的时间是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正同资产阶级展开英勇的斗争,捣毁机器和罢工事件接连不断。前面的三段写的都是西风的狂烈就像当时的工人运动一样想要撕开当时腐朽的资产阶级社会,从第四段开始写的是西风的柔和,诗人想要被西风吹拂,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在被撕碎的瞬间感受到西风的精神,西风的气息。我喜欢这句可以明白的感受出诗人当时对工人阶级的支持与热爱。 
——播音主持部 孙亚楠

据雪莱自注称:“这首诗构思在佛罗伦萨附近阿诺河畔的一片树林里,主要部分也在那里写成。那一天,孕育着一场暴风雨的暖和而又令人振奋的大风集合着常常倾泻下的滂沱秋雨的云霭。果不出所料,雨从日落下起,狂风暴雨里夹带着冰雹,并且伴有阿尔卑斯山南地区所特有的气势宏伟的电闪雷鸣。”这涤荡大地、震撼人间的大自然的雄伟乐章,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于是,自然界和人世间的狂风暴雨一同生起在他的笔下,倾泻为激昂慷慨的歌,他的最负盛名的抒情短诗《西风颂》就此诞生。

《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作。全诗共五节,始终围绕作为革命力量象征的西风来加以咏唱。

 《西风颂》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绘画

指导老师:朱琳

约翰·康斯特布尔: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士,1776年6月11日出生于英国萨福克郡一个优美的小山村,长大后,开始在皇家美术学院学画,后认为临摹古典风景画不如向大自然学习。作品真实生动地表现瞬息万变的大自然景色,其画风对后来法国风景画的革新和浪漫主义的绘画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
欣赏画作《干草车》,并回答一下问题:
1. 约翰·康斯特布尔,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画家。
A.油画        B.写实
C.风景        D.人物
2.列举一下约翰·康斯特布尔的代表作,至少五个。

1.选C。约翰·康斯特布尔是19世纪英国最为的风景画画家。
2.《麦田油画》、《跃马》、《史特拉福磨坊》、《船闸》、《斯托尔小景》、《威文侯公园》、《英国的运河》、《汉普斯特荒野》、《弗拉富德的水车小屋》。
——声乐分团 卢相泽

     《干草车》是康斯太勃最著名的代表作。画面描绘了一辆运干草的马车,涉过一条浅溪,往林木深处的田野走去。沾满露珠的树叶,闪烁着白色的反光;木栅围着的农舍,亲切朴素。这一切是如此自然、真实,没有一点矫揉造作。
      正如著名诗人和画家布莱克所说:“这可不是对自然的写生,这是灵感!”正是出于对祖国的爱,才能创作出像《干草车》这样充满感情的作品。他正是以这种清新、自然的风格向僵死的学院派古典主义挑战。

《干草车》是英国画家约翰·康斯太勃尔于1821年创作的帆布油画,现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约翰·康斯太勃尔是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士,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风景画家。1776年6月11日出生于英国萨福克郡一个优美的小山村,长大后,开始在皇家美术学院学画,后认为临摹古典风景画不如向大自然学习。作品真实生动地表现瞬息万变的大自然景色,其画风对后来法国风景画的革新和浪漫主义的绘画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

第36期

英國藝術掠影(八)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建筑

指导老师:许震

威斯敏斯特教堂坐落在英国泰晤士河北岸,教堂自建以来,一直是英国历代国王或女王加冕礼典和王室成员结婚的场所。
仔细欣赏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建筑风格属于()
A.哥特式建筑风格
B.巴洛克建筑风格
C.洛可可建筑风格
D.木条式的建筑风格
2.威斯敏斯特教堂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从哪些方面体现的?

1.选A。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建筑庚哥属于哥特式建筑风格。
2.威斯敏斯特的钟乳石拱顶以及其中的拱肋图案,西敏寺高达31 米的上部拱顶。西敏寺的柱廊恢宏凝重,拱门镂刻优美,屏饰装潢精致,玻璃色彩绚丽,双塔嵯峨高耸。教堂最上端林立着由彩色玻璃嵌饰的尖顶,教堂四周高处的窗户都是用五颜六色的彩色玻璃装饰而成。
——舞蹈分团 张靖渝

威斯敏斯特宫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它是英国的议会大厦,国会的上、下议院就设在这里,是英国的国家名片。

在重要的中世纪遗迹原址上于1840年重建的威斯敏斯特宫殿是新哥特式建筑的典型。这里还包括圣玛格丽特教堂,这是一座小型的直角哥特式风格的中世纪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从11世纪起历代国王都在此举行加冕仪式。

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威斯敏斯特教堂与威斯敏斯特宫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舞蹈

指导老师:赵曰鹏

赏析肢体剧《麦克白》第五段“夫妻一起疯”,回答以下问题:视频选集第五段中的群舞演员表演夸张,动作扭曲,在此处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2.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每一个都反映不同人性的特征,尝试思考肢体剧《麦克白》所反应出的人性特征是什么?

1.贴合剧情需要,以夸张的表情,扭曲的动作营造恐怖气氛,表现了欲望与野心,借此反映了麦克白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反抗。为后期夫妻一起疯埋下伏笔。
2.麦克白本身从一个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变成了一个谋杀者谋反者,最后成为一个暴君。因为无法正确认识欲望与野心,不能将其转化成雄心壮志,导致麦克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暗讽了社会上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和野心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人。莎士比亚借女巫婆之口,表现人内心的黑暗,对权势名利的追求和欲望的无止境。
——舞蹈分团 李翔

《麦克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命运悲剧。这一点与古希腊的悲剧一比较便非常明白了。在古希腊的命运悲剧中,命运的力量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因此,从人物自身我们无法得出对他们命运的任何合乎逻辑的解释,最多也只是家庭遗传(如《阿伽门农》),或是祖辈的罪孽(如《俄狄甫斯王》)。但在莎剧《麦克白》,命运并不直接作用于人,而是通过人类自身的欲望、罪恶、性格等间接作用于人的。就像赫卡忒所说,命运让“种种虚伪的幻影迷乱他的本性”,让他在自身欲望的驱使下,一步步地走向自己既定的结局。

《麦克白》讲述了利欲熏心的国王和王后对权力的贪婪,最后被推翻的过程。

《麦克白》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剧目

指导老师:孟凡

萨拉凯恩,西方“直面戏剧浪潮”的重要代表人物,曾被誉为“英国继莎士比亚与品特之后最伟大的剧作家”,今天这部《精神崩溃4.48》也是她的名作,讲述了一个“精神崩溃”患者混乱、碎片化的思维,该剧无字幕,请大家观看42:28-48:30片段,去体会你感受到了什么,并分析为什么有这种体会,欢迎观后提交评论,字数不限。

看过片段后,我感受到了混乱,无序,纠结,痛苦。
剧中的音效与灯光营造了一种混乱且有些阴郁的感觉,同时剧中的一段吟诵的台词更使人有一种混乱且有些惊悚的感觉。
——话剧分团 周兴宇

《精神崩溃4.48》是她最后一部也是最受关注的作品,她在完成此剧的一周后在伦敦一家医院的浴室里用鞋带自尽。

没有时间、地点,甚至没有人物和对白,只有朦胧诗般的语言,甚至医疗对话、临床记录、心理健康术语、数字排列等。诗歌般的语言风格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剧中人被苦难困扰着的灵魂所流淌出的思绪;在精心构思的作品中,诗行间透出的尽是痛彻心肺的忧思与愤怒。
作为新生代戏剧家,她本人及其作品颇受人们争议,然而当她死后,世人又都为她作品所蕴涵的人文关怀及艺术探索而震撼和折服。

“请拉开帷幕”
这位清醒的病人最后说。

《精神崩溃4.48》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乐曲

指导老师:胡婷

本期推荐的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又名《珀塞尔主题变奏与赋格》,乐曲的主题选自英国作曲家亨利·珀塞尔为戏剧《摩尔人的复仇》所作的配乐中一段活泼轻快的舞曲,并以此主题作了一系列变奏,向年轻听众一件一件地介绍了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请欣赏这部作品,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管弦乐队中使用的乐器虽然很多,但根据乐器的构造、性能很演奏方式,可将管弦乐队分为4组,请简述分别是哪四组,并列举出每一组的乐器(至少三件乐器)。
2.这首乐曲可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珀塞尔主题、珀赛尔主题的变奏、赋格曲,从视频中2:23秒处开始,是第二部分珀赛尔的变奏,请你从2:23秒处开始欣赏,说明第二部分开始的木管乐器组在作为主奏乐器时的视听效果与你的感受。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又名《珀塞尔主题变奏与赋格》,乐曲的主题选自英国作曲家亨利·珀塞尔为戏剧《摩尔人的复仇》所作的配乐中一段活泼轻快的舞曲,并以此主题作了一系列变奏,向年轻听众一件一件地介绍了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
乐曲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珀塞尔主题;第二部分是珀塞尔主题的变奏;第三部分为赋格曲。

1、管弦乐由弦乐组、铜管组、木管组和打击乐组四大类组成。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铜管组:短号、小号、长号、大号 ;木管组:双簧管、长笛、大管 ;打击乐组:定音鼓、低音鼓、小鼓、钹、锣、木琴 。
2、木管乐器在听觉上让我觉得音色柔美,音域比较宽广,表现力很强,节奏轻快活泼,其中双簧管的音质温和而哀怨,但在作曲的时候又足够有力量。第二变奏转升G小调,4/4拍,速度徐缓。由双簧管奏田园风的曲调,双簧管既适于演奏温柔的曲调,也善于表现悲哀的情绪。长笛与短笛的配合加了很多修饰音,表现了他们的灵活性。短笛有尖短的高音,长笛有柔和的中低音。在第三变奏时,单簧管非常的灵活,它的声音美丽、平顺而圆润。第四变奏时大管在木管乐器组中体积最大,声音也最低沉。第四变奏转B小调,4/4拍,大管音色灰暗、低沉,它善于表现诙谐情趣。
——大学生艺术团副团长 王睿孜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是由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于1946年为英国政府拍摄的教育影片《管弦乐队的乐器》而写的管弦乐曲。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歌曲

指导老师:王子豪

英国著名音乐人埃里克·帕特里克·克莱普顿,被誉为英国最伟大的布鲁斯吉他手,本周为大家带来的是克莱普顿的经典歌曲《Tears in heaven》。
仔细欣赏,并完成以下任务:
1.查阅网络资料了解该曲创作背景,根据此故事结合歌曲谈谈你感受到的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2.《Tears in heaven》也是歌手李健很喜爱的一歌曲,友侧下方链接为李健翻唱版本,请同学们认真欣赏原唱与翻唱版本,说一说带给你哪些不一样的感觉。

1、《Tears in heaven》这首歌曲的中文译文是“泪洒天堂”,并且这首歌是著名吉他手eric clapton的4岁儿子从58楼摔下,一年后eric clapton怀念儿子写下的。被这样不幸的厄运碰上,难以想象作为父亲的埃里克的心中,掀起了多大的波澜。曲到终时方知其心碎之声,整首歌曲被悠长温柔的旋律包裹,像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无限爱恋。我感受到埃里克对儿子深深的依恋。埃里克并不是要我们痛苦地缅怀过去而是要让我们找到继续生存的勇气,将泪洒向天堂。
2、对我而言,《Tears in heaven》这首歌代表着向死而生的希望,同时也寄托着人们对故人深深的眷恋。相比原唱和李健翻唱的版本来说,我更喜欢原唱带给我的感受,幽静深远,仿佛真的将我留下的热泪洒向了天堂。可能只有真正经历过这种悲切,才能唱出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深情歌声。
——声乐分团 赵禹同

1992年,他为电影《迷途枷锁》创作了原声带单曲《Tears In Heaven》,他唱道:“你还会认得我吗,假如在天堂相遇?/一切是否会依旧,假如在天堂重逢?/跨过那道门,我清楚那里有安宁,/我知道在那天堂,再也不会有眼泪。”任何人都听得出他丧子的巨大悲痛。

《Tears in heaven》是为了纪念他年仅4岁的儿子康纳而创作并演唱的一首歌曲。克莱普顿凭借这首歌一举夺得1993年格莱美奖的6项大奖。1991年3月20日上午11点,由于保姆的不慎,康纳从他母亲位于纽约市的53层公寓的窗户摔落。不幸发生后,克莱普顿几个月都极度悲伤。

埃里克·克莱普顿在西洋乐坛素有"吉他之神"的美誉,埃里克·克莱普顿漫长的音乐历程与居高不坠的名声有一半来自现场的吉他表演。

《Tears in heaven》由埃里克·克莱普顿和威尔·詹宁斯联手创作,收录在电影《迷途枷锁》的原声大碟。

《Tears in heaven》

李健翻唱版本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雕塑

指导老师:李文霖

《不朽的灵魂》描述了战争中惯有的场面,失去生命的普通士兵的遗体,沉重地倒在战壕锋利的铁丝上。问题:这部作品想表达了什么思想?这部作品是什么创作风格?

1.描述了战争中惯有的场面。失去生命的普通士兵的遗体 沉重地倒在战壕锋利的铁丝上 作品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 而带给人们的震撼却是不寻常的。
2.该浮雕作品是贾格典型的创作风格。以写实的手法 向人们揭示着 战争" 的涵意。
1918年和平后 作为经历过战争的官方优秀雕塑家 贾格应邀创作纪念战争题材的雕塑工作 总是异常忙碌。他的创作 总是以写实的风格展示当年那些普通士兵在战争中所经历的真实。
亲身经历了战争的贾格非常敬重那些为了和平而献身的普通士兵们
 创作风格非常严谨 在创作大的作品之前 他总是用体格健美的真人模特开始创作雕塑小稿 他总是先严谨地依次做裸体、骨胳 然后是肌肉 。在做衣服之前 把完成了粘土阶段的裸体小稿、用细纱布绷带仔细缠 这样做是为了创作衣服时可以随意改动创作而不破坏人体小稿。
在放大作品时他也是先做裸体然后再做服装 ,虽然身着服装 ,但视觉上有人体在里面,这样的作品写实感强,具有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在放大作品前 他的小稿创作阶段非常严谨 总是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完善小稿作品人物的姿势和细节 在衣纹的创作上尤其严谨 他只取表现力强的主要衣纹部分 。
——舞蹈分团 徐维聪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贾格中断了在意大利的机会,随着战事他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文职的志愿军人,受伤二次,由于表现英勇而获得一枚军事十字勋章。在第二次受伤后,贾格离开了军队,成为一名战争年代的官方艺术家。1918年和平后,作为经历过战争的官方优秀雕塑家,贾格应邀创造纪念战争题材的雕塑工作总是异常的忙碌。他的创作,总是以写实的风格展示当年那些普通士兵在战争中所经历的真实面。亲身经历了战争的贾格非常敬重那些为了和平而献身的普通士兵们。

C.S.贾格的第一件作品为纪念世界大战的浮雕:《不朽的灵魂》,作品长300cm,宽100cm,收藏在英国国家战争纪念博物馆内。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诗文

指导老师:王兆瑞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文艺批评家,湖畔派代表。曾在剑桥大学求学。《忽必烈汗》是一首梦幻诗,然而不带叙事性。据柯尔律治自己说明,这首诗作于1797年夏,作者因神经痛服了鸦片酊后,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入睡前他刚刚在读忽必烈汗营建宫殿的记载,入睡后灵感勃发,毫不费力地做了至少两三百行诗,一觉醒来,诗句还历历在目,于是他立即奋笔疾书,把梦中诗记录下来。不料中途被来办事的人叫了出去,耽误了一个多小时,等他回室打算续写时,才突然发现梦境已烟消云散,不论怎么苦思也续不下去了。 这样,这首诗就只剩下已写在纸上的54行,尽管似乎残缺不全,却以这54行成了传世名作。完成任务:
1.说出柯尔律治另一部优秀作品?
2.细读本诗,其中也有意义结构,其大体脉络是?

1.科尔律治另一部优秀的作品是《古舟子吟》
2.诗的第一部分描写逍遥的景观,其实可能是表现诗人宁静的创作欲,表现诗人对艺术王国的向往;第二部分发生突转,出现了火山爆发般的幻景和战争的预言,其中表现的则是下意识的强烈冲动或诗人的迷狂境界,是非理性的狂暴能量的迸涌和宣泄;在较短的第三部分中,一切复归宁静,情感和精致的艺术共同凝结成鬼斧神工的艺术第四部分中描绘的阿比西尼亚(非洲国名,今名埃塞俄比亚)姑娘,是柯尔律治的斯形象,诗人从她的乐曲获得灵感和诗艺,从而把理想中的艺术重建于人间。
——声乐分团 王一硕

这是英国 “湖畔派”诗人柯勒律治三首著名的 “超自然”诗之一(另两首是 《克利斯托贝尔》 和《古舟子咏》 ) 。 据诗人自己的说明, 在一七九七年夏, 作者因身体欠佳, 在波洛克和林顿之间的一座孤零零的农场住宅闲住。 一次服用了镇静剂后药力发作, 即于座椅上入睡,当时作者手持《普查斯游记》 ,正读至“忽必烈汗下令在此处建一座宫殿和一座宏伟的御花园。 于是一道围墙围起了方圆十英里的肥沃土地。 ”作者酣睡三小时, 梦中得诗二、 三百行。 不幸的是他醒来之后还没有把它完全记录下来, 就被一个来访的客人打断了。 客人走后, 他发现剩余的部分已从记忆中消失。 记下来的就是这五十四行,故作者给它的副标题是“梦中的幻景。 一个片断。 ”

 《忽必烈汗》是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梦境, 是瑰奇的诗与音乐之梦。

《忽必烈汗》

任务描述

任务反馈

绘画

指导老师:朱琳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是英国最为著名,技艺最为精湛的艺术家之一,19世纪上半叶英国学院派画家的代表,在西方艺术史上无可置疑地位于最杰出的风景画家之列。画作《海洛和利安德的离别》是其在1837年之前创作的油画作品。透纳用自己的眼光诠释着该悲剧。该油画并未完全被公众接受,一个评论家曾经评价道“这更像生病的天才的一场梦,画中白色的使用让观赏者感到尤为困惑。
欣赏该画作,并回答一下问题:
1.该油画来源于( )著名的同名爱情故事。
A.英国                                       B.法国
C.古罗马                                   D.古希腊
2.该油画作品1856年收藏于哪里?
A.英国国家美术馆                   B.法国国家美术馆
C.伯明翰艺术馆                       D.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1. 该油画来源于古希腊著名的同名爱情故事。
2.该油画作品1856年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话剧分团 王慧

透纳用自己的眼光诠释着该悲剧。该油画并未完全被公众接受,一个评论家曾经评价道“这更像生病的天才的一场梦,画中白色的使用让观赏者感到尤为困惑。” 
该作品曾于2012年在利物浦泰特美术馆参与“透纳·莫奈·托姆布雷:晚期绘画”的展出,以展现“跨越两个世纪的三位艺术家进行对话”,策展人杰里米评价道,“他们有共享的主题:或许都关心‘崇高’,对自然都有强烈的兴趣,三位艺术家都极其强调作为作品基础的‘氛围’。

油画的主题源自于古希腊文学家和诗人穆赛欧斯最著名的爱情诗歌“海洛和利安德”。海洛是阿佛洛狄忒的女祭司。利安德每个晚上游过达达尼尔海峡与海洛相会。海洛每晚用火炬为利安德指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指路的火炬被暴风吹灭,利安德因迷路而被淹死,海洛悲痛交集也随之跳海。油画中海洛手握火炬,猛烈的暴风预示着悲剧的发生。

《海洛和利安德的离别》为帆布油画,该油画作品1856年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K-POP

在本期杂志中,新增K-POP版块。
K-POP,全称Korean pop,是指韩国流行文化,范围包括音乐,舞蹈,综艺,戏剧影视作品等。韩流文化在年轻人中受众广泛,也对于中国娱乐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在《泰山艺苑》中,K-POP版块将分为《K-POP AREA》和作品鉴赏两个部分向大家呈现,同时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韩流新体验。

YG Entertainment(韩语:와이지엔터테인먼트)是韩国最大的娱乐经纪公司之一,也是韩国拥有最多Hip Hop歌手的娱乐公司。是韩国著名的上市娱乐公司(上市日期为2011年11月23日,在科斯达克上市),由已解散的90年代当红团体“徐太志和孩子们”团员之一的梁铉锡于1996年所创立。公司旗下知名团体有bigbang,2ne1,blackpink等,除偶像团体外,还有演员部与模特部。

K-POP  AREA

韩国有三大娱乐公司,分别为SM、JYP、YG,而这三家公司都有着自己的选择标准,对艺人的选择也是极为苛刻。这三大公司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让韩流席卷亚洲。这也让许多有着明星梦的人打破了脑袋,想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公司。

韩国SM娱乐有限公司是韩国一间大型艺人企划和经纪公司,由歌手出身的李秀满于1989年创办。其名称“SM”为英文“Star Museum”的缩写,意为“明星博物馆、名人殿堂”。SM公司旗下艺人众多,知名团体有东方神起,superjunior,少女时代,exo等,其superjunior不同于以往韩国团体人数范围多为个位数,全团人数达到13人,开创了多人数韩团的先河。

JYP娱乐(JYP Entertainment)是韩国歌手朴振荣创立的经纪公司,名称来源于老板朴振英,与韩国SM娱乐有限公司、YG Entertainment并称韩国三大娱乐公司。
JYP成功改革后分为唱片企划部,海外事业部,产业联系部三大部门。公司除了韩国总部外,在中国、美国都有分公司。旗下知名团体有wonder girls,got7(王嘉尔所在组合), twice等。

BLACKPINK

TREASURE

WINNER

2AM

wonder girl

2PM

EXO

少女时代

东方神起

BIGBANG

歌曲欣赏

指导老师:潘阳

任务描述

 H.O.T组合是很多人的青春,歌曲《战士的后代》是他们第一张专辑《we hate all kinds of violence》的主打歌曲,仔细欣赏,并回答以下问题:
    请简述一下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意义(可以从音乐角度,也可以从歌词角度),并分析这是一首什么音乐风格的乐曲。

任务反馈

《战士的后代》是反抗校园暴力的音乐作品,歌词尖锐,从MV中我们可以看出有许多暴力画面,“他们践踏了我 抢走了我仅剩的梦想,你成为我的敌人 现在我不再对你抱有期望,他们践踏了我 夺走了我最后的梦想,我寻找这个希望 到处都找不到 现在我要惩罚我自己”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青少年被校园欺凌后所展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校园暴力还可能使被害者产生反社会心理,甚至成为下一个施暴者,导致暴力行为的不断增多;暴力行为也可能导致人(既包括受害者也包括施暴者)的价值观扭曲,导致社会崇尚暴力、蔑视法律的不良风气,所以这首歌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校园暴力的向社会现状,更是警醒我们对校园暴力的现象的关注与预防,全力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器乐分团 冯馨怡

H.O.T是韩国SM娱乐有限公司于1996年推出的男子组合。由文熙俊、张佑赫、安胜浩、安七炫、李在元五名成员组成.

H.O.T是韩国音乐界的偶像鼻祖,他们背后支撑着一片白色海洋,他们是韩国众多明星的童年偶像,他们义无反顾的走着属于自己的音乐之路,他们幸福而坦然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做着他们喜欢的事,已经没有太多人去追究那个关于重组的遥远话题,因为他们笑着,从来没有离开过大众的视线。

Kang Ta因音乐创作的实力在学生时期就开始在SM公司受训;文熙俊因在学校的舞蹈大会中的表演,和Kang Ta一起成为SM公司最初的受训成员;张佑

赫在高三时参加SM公司的舞蹈选拔大赛;年龄最小的李在元,是在文熙俊的朋友介绍下认识的;一直在美国定居的Tony An看到了SM公司海外招募启示,高中毕业后离开家人回到韩国。在半年多训练后,五个人于1996年9月7日正式出道。

《战士的后代》

“《泰山藝苑》

訪談欄目”

—专属

“一场

      有关艺术的心灵之约”

嘉宾采访

郝劲林,河北唐山人,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音乐,先后学习了小号、钢琴和古典吉他;2011年考入北方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作曲系,师从于雷兴明教授和王宇学习作曲。2018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师从姚盛昌教授。
创作作品:声乐作品:《宁夏赞歌》、《黑土情》(二重唱)、《父亲的真诚和永恒》等。器乐作品:钢琴独奏:《情戏》、《山歌主题变奏曲》;笛子独奏:《山歌好比春江水》室内乐:《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弦乐四重奏》 、《钢琴与大提琴小品三首》、《诗经三首》《塔吉克之光》、民乐室内乐《黑白》;中西混编作品《茫》等;管弦乐作品《暗光》。

获奖情况:2020年获得天津音乐学院首届“天音杯”校园文体节系列活动英语文献翻译比赛三等奖;
参加七彩星球国际综艺盛典暨第十五届山东才艺展演活动中,荣获吉他专业金奖,小号专业金奖。
BOYA钢琴艺术节临沂赛区中,荣获青年组特等奖。
创作作品《诗经·陈风·宛丘》荣获天津音乐学院第二届“院长杯”作曲比赛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艺术歌曲比赛优秀奖。
提交论文《《敦巴顿橡树园协奏曲》第三乐章作曲技法浅析》入选2020年高等学校理论作曲学术研讨会会议交流活动。
创作作品《诗经三首》入选2020年高等学校理论作曲学术研讨会会议展示活动。
2021年11月27日,改编笙与钢琴二重奏作品《玫瑰花开》和《自由探戈》分别于王立强笙独奏毕业音乐会、刘明义笙独奏毕业音乐会于天津音乐学院演奏厅成功首演。
2021年12月9日,参加中央音乐学院“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主办的——2021“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国际交流活动,原创民族室内乐作品《黑·白》,全球范围内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有幸成为20部入围作品的其中1部。

嘉宾介绍

采访内容

刘爽: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电子杂志。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泰山科技学院的郝劲林老师,下面有请郝老师做个自我介绍。
郝老师:大家好,我是泰山科技学院艺术教育中心音乐制作老师郝劲林。我从小跟着父亲学习音乐,在北方民族大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研究生阶段是在天津音乐学院读的作曲专业。
刘爽:我们了解到郝老师的作品《黑•白》成功入围此次“古老的回声”丝绸青年音乐作品征集活动。相信大家对于郝老师的作品有很多想要了解的地方,带着对郝老师的祝贺与对于作品《黑•白》的好奇,让我们简单的采访一下郝老师。郝老师您好,可能很多人对于这个“古老的回声”中外青年丝路作品音乐会还不是很了解,那您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此次的“古老的回声”丝绸青年音乐作品征集活动吗?

郝老师:这次2021年的“古老的回声”丝绸青年音乐作品征集活动,这个活动一般都是每两年举办一次的,由中央音乐学院举办,面向全球各大知名音乐院校征集一定数量的作品,选出20部作品进行本次的展演活动。它的创作主要是围绕丝路文化以及中国的一些传统素材,和民族音乐为主题进行的此次征集活动。
刘爽:那您能和我们谈谈您参加这次“古老的回声”丝绸青年音乐作品征集活动的初心吗?
郝老师:谈及参加此次丝绸青年音乐作品征集活动的初心,因为我在学生时期身边的民乐朋友就比较多,每当他们在开音乐会或一些演出活动,他们经常会说传统的曲子数量有限,也没有过多的现代的作品,所以我参加此次活动的初心也是想要帮助民乐演奏的同学提供一种更多的可能性。创作一些具有现代风格的民乐作品,而在音乐会的演出中现代风格的好作品更凤毛麟角。所以也为了发扬我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为民乐室内乐作品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于是就创作了这首民族室内乐。
刘爽:郝老师的作品我也有了解,真的非常的厉害,那您这次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哪里呢?
郝老师:说到创作的灵感,我一开始也是不知道自己要写点什么,当时在网上也找了很多关于民乐的素材。因为这次征集活动也是以民族器乐为主,所以要结合一些民乐素材进行创作,于是我就听了大量的民乐作品,有些比较传统的,有些比较现代的。所以我在创作时还是围绕一些比较传统的民族乐器,发挥民族乐器一些现代的演奏技法进行创作。
刘爽:好的,那郝老师将这部作品取名《黑•白》,这个名字是有什么寓意吗?

本期嘉宾:
郝劲林

郝老师:说到《黑•白》这个名字,我当时考虑到因为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我觉得世界上的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独特的含义,可能代表了一件小事,亦可能代表了一段独特的经历。所以我们大千世界的颜色汇聚到一起,混合在一起之后会形成黑白两种颜色,所以黑白两种颜色就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音乐意境。
刘爽:作品的旋律让人感到很舒适,作为一个热爱音乐却又不是很懂音乐的倾听者,我很想了解郝老师的这部作品中包含了哪些乐器?
郝老师:之前也有提到都是一些传统的乐器,比如竹笛,我用了四个调的竹笛。还有笙,琵琶,二胡,古筝,杨琴还有排鼓等。基本上就是我们大家在民乐中常见的乐器。
刘爽:郝老师您的专业是作曲,而现在作为音乐制作老师,是否会感觉现在从事的与自己的专业有所不同?
郝老师:不会不同吧,因为无论是音乐制作也好,还是作曲也好,都是通过音乐表达我们的情绪与感触,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你看作曲专业,它主要是通过谱面音符来表现音乐的形象;说到音乐制作专业,音乐制作要通过模拟乐器来表现音乐。两者的发声原理不同,一个是真实乐器演奏的,而另一个是软件模拟出来的声音,但是整体的构思逻辑与创作方向是相同的,所以两者的差别并不是很大。
刘爽:郝老师之前一直创作的作品是古典乐曲,那对于本学期的迎新晚会中创作的流行歌曲《反转》,与之前创作时的感觉是否相同呢?

郝老师:因为我在读本科的时候也写过类似于偏流行的歌曲,歌曲写作整体上会比一些器乐曲写作稍微容易一些。我在研究生时期写的一些作品都是比较现代的作品,这种偏流行的来说还是稍微比较容易的。整体来说,《反转》这首歌的创作也是我们整个艺术教育中心共同努力的结果,只不过是不同的音乐风格、音乐形象,所以创作感觉上并没有存在不同一说。

刘爽:那在音乐方面近期还有其它的规划吗,或是给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郝老师:迎新晚会结束之后可能就是明年的戏剧节,还有就是要进行《泰山谣》的翻排工作。因为当时的音乐做的比较仓促,所以《泰山谣》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编创,正在构思《泰山谣》的整个创作。
刘爽:相信您的大师之路会越走越长远。好的,非常感谢郝老师参加我们此次的采访,也非常感谢郝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如此优秀的作品。再次祝贺您的作品成功入围的同时也期待着您的更多优秀作品。我们本期的采访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的观看。

下期预告

下期嘉宾:
第十七届“盖世英雄”
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冠军
——冯自强

冯自强

ART 艺术杂志

总 编:锂洋
主 编:胡婷 王子豪
编 辑:许震 孟凡 赵曰鹏
            大学生艺术团宣传推广部
美术编辑:朱琳
文字校对:王兆瑞 李文霖
泰山科技学院艺术教育中心
发行时间:2021/3/22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