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2023年5月刊第73期

主办单位

2023年05月刊 总第73期

总编:任杰东  

《金润人》编辑部

投稿邮件:pljrsyjt@126.com

电话:0933-8886588

编辑:

        创造财富 证明价值 回馈社会 拥抱自然

        创造财富 证明价值 回馈社会 拥抱自然

2

3

      为系统加强和持续推广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体系,进一步增强全员凝聚力,牢固树立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意识,切实加强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助力企业向好发展。5月20日上午,金润集团举办“我靠企业生存,企业靠我发展”主题演讲比赛,集团领导班子部分成员应邀莅临现场,各公司、中心负责人,参赛选手,部分员工共计60余人参加线下活动,其余未到会场人员均以线上视频方式观看比赛。
       比赛中,各参赛选手激情满怀、气宇轩昂,聚焦公司主职主业,结合工作实际,紧紧围绕演讲主题,慷慨激昂、真情流露,将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示了企业的形象,生动展现了员工与企业守望相助、共同成长的切身经历以及金润人守初心、担使命、谋发展的决心,20号参赛选手以奇特的出场方式一度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比赛全程精彩绝伦,经评委现场打分,最终商管公司张宏演讲的《一同前行》摘得了桂冠,荣获比赛一等奖。
       公司主要负责人对各位选手的精彩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期望。他指出,经过仔细阅读本次征文活动提报进入决赛的21篇文章及来自不同岗位的28名同志的精彩演讲,大家都目标明确,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认真分析总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把演讲内容转化成为行动指南。同时强调,面对经济形势大环境,全体员工更要提高认知,转变工作态度及观念,立足本职本岗,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为集团公司新的战略发展助力。

       
      在生活中,及时的沟通可以消除不必要的矛盾和隔阂,有效的沟通,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很多事情事半功倍。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桥梁,更是打开彼此心扉的一把钥匙。
      不会沟通的人很多,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多重的身份,处于多种关系之中。没有谁是一座孤岛,避开人群,独自生存。
      懂得沟通的人,能轻松把握人际关系,过得如鱼得水。其实,每一个不会好好说话的时刻,都是错误经验在主导。每一个不敢沟通的人,都是自动思维偏航了。当我们改变看待他人的心态,从理解走向主动沟通,就能收获舒服的人际关系。
       高效的沟通,来自于两种能力:一是倾听,二是同理心。
       倾听不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听,能够听到对方语言背后真实的需求,就需要策略性的同理心。所谓策略性的同理心,是指我们在倾听别人的感受和想法时,能和对方的情绪有联结,有精神共鸣。
      在谈判中,人的情绪会变得异常高亢,只有理解对方的情感,平复对方的情绪,才能掌握主动权,达成共赢。同理心的核心不是同情,而是理解。能够换位思考,会换位思考的人,更能赢得对方的好感,沟通时会更顺畅。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学会换位思考,往往比急着表达自己更重要。
      人与人相处,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不是能言善辩,而是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往往更容易获得别人的真心,让事情得到更好的解决,而如果你不懂得换位思考,那么你永远理解不了别人的思维方式。
      学会沟通,不仅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误会和嫌隙,还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倾听,就像一把箭,它可以穿过层层防备,触摸到对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做好一个倾听者,不低估别人,不高看自己。
       正如歌德所说:对别人诉说自己,是一种天性,而认真地对待别人向你诉说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最高级的沟通方式,并不一定是侃侃而谈据理力争,而是懂得倾听,不随意否定,不轻易评价,给他人尊重,也是给自己尊严。
      

金润集团开展“我靠企业生存 企业靠我发展”                    主题征文、演讲比赛

文/综合服务中心 刘洁

沟通,是解决问题最高明的方式

文/商管公司 尚瑞娟

(转4页)

        创造财富 证明价值 回馈社会 拥抱自然

        创造财富 证明价值 回馈社会 拥抱自然

4

5

      什么是好的沟通?是解决问题,让问题从1变成0,让机会从0变成1。《水浒传》中说:风不来,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万物都有因果。
      及时沟通,是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避免纷争的重要方式。人和人相处最致命的误会,就是不懂得彼此沟通,却随意猜测对方所想,最终让误解越来越深。
      卡耐基曾说: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有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
      人和人之间,最难的就是相互理解。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只有把话说清楚,才更能更好理解对方,解决问题。
      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关键取决于人际关系,而要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从容地去表达,才有可能抓住人生的关键点,从而走向更高的台阶。

      一直以来,在人们眼里,从事物业行业门槛低,待遇不高,不少人对物业行业存在一定的偏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物管行业从业人员对自身价值产生疑心和不自信。要让每一位员工都发自内心的微笑,并通过微笑展现他们对服务的热爱和工作能力的自信,需要业主的鼓舞与支持。
      如果我们工作是迫于生计或是生活压力,整天苦瓜脸示人,或是"心火"太重,言语扎人,即使因工作要求需要微笑,那微笑一定是干涩的,生硬的。小区的岗亭收费员总是笑脸迎人,迎来送往之间给业户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他是岗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名片"。业户问他:"你一天到晚地微笑,难道就没有不顺心的事么,他说:"世上谁没有烦恼,关键是不能被烦恼所支配。到单位上班,我将烦恼留在家里,回到家里我就把烦恼留在单位,这样,我就能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作为收费员总能发现工作的乐趣,让进入小区的司乘人员在经过岗亭时,能感受到特别温馨的气息。让大家感受这是一个和谐的社区和充满关爱的地方。他常常跟同事说,我们的工作很重要,看重自己是热爱工作的前提,热爱本职工作才能展现发自内心的微笑。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拥有并永久保持那种落落大方而又恬静优雅的微笑服务,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我们都是平凡人,总有平凡人的烦恼,如果只是一味地压抑自己的情绪,久而久之,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也体会不到工作生活的乐趣。有了烦恼适当发泄,找知心人倾诉,与同事领导交心,让事多的人参与到内心烦恼的释放中来,就不会让自己陷入死胡同。
      物管从业人员工作压力大,工作内容相对繁琐,再加上经常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难免会产生摩擦和误解。较真和不懂得调节的人,会将情绪放大,同时也将这种情绪不自觉地表现在脸部表情上,让别人觉得亏欠他似的,服务生硬,难以接近。客户是上帝是不变的真理,一千次的微笑服务会给客户留下的良好印象,一次拉着脸服务会给客户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接下来,我们为了抹去阴影,将会付出一千次的努力。
      物管从业人员更要注重自我反省,用内心自净的方式让自己冲动的情绪得以平复。注意膳食调理,多吃有凝神静气成效的食物,如香蕉、牛奶、菊花茶等。物业管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追切地需要物业服务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舒心、贴心,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局部。真诚的微笑服务能够让人如沐春风,感受到物业的整体面貌。日常工作中,我们提倡微笑服务,但希望不要成为硬性的指标压力,让微笑变了味道。认识到微笑的重要性,能够从内心发出真诚的微笑。才是做好物业服务的前提。
      瞬间真诚微笑,定格美好记忆。我们需要一起努力,构建和谐的物管行业,让物管行业真正成为展示服务业良好形象的大窗口,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沃土。

(转5页)

(接4页)

(接3页)

物业行业之真诚微笑服务

文/物业公司 刘婷

     
      对于物业服务行业来说,微笑服务非常重要。俗话说"物管无大事",思考怎么做好业主的"好管家",是每个物管从业者必须要做的一件事。真诚的微笑服务很多时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润滑剂,是与业户沟通的美好桥梁。
      微笑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无论是初次谋面,还是相识已久,一个自然流露的微笑,总能胜过千言万语。微笑是一个物业公司最生动的名片,物业人用发自内心深处的微笑迎接四面八方的客人,以此来展示我们的友善热情与文明服务。
      一位朋友与我分享了一个故事:有次坐电梯时,因为不明白电梯的设置,不知道怎么达到想去的楼层,电梯旁指引的客服见他面露难色,主动微笑着前去询问是否需要帮忙,还热情地解答问题。专业的答复、甜美的微笑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梯开门,请留神!","您好,有什么可以帮忙您!",客服小姐说话时面带微笑,能够让人感受到温暖。"请您放心,很快就可以帮您修理空调",维修人员不顾汗流如雨微笑着抚慰业户。看到手提重物的老人,小区保安赶紧上前帮助,笑容满面地和老人聊天。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人人笑脸以对,人人热情待客,将最美丽的微笑镌刻在物业名片上,于细微处感受物业服务的和谐。

        创造财富 证明价值 回馈社会 拥抱自然

        创造财富 证明价值 回馈社会 拥抱自然

6

7

      大千世界,怎样保证自我不迷失、思想不迷茫,如何让自己的内心获得和谐宁静?忙碌的我们,怎样面对自己的内心,如何在岁月长河里度过一生?人生很多问题我们无从追寻答案,惟有修心能帮助我们从容淡定地面对生活的考验,而修心的最好方式,就是读书。
      读书是一种思考与认知活动,它虽不能带来直接的财富,却能带着灵魂去旅行,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读书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它是一个过程、一种体验,让我们从中发现人生的价值;读书是一份内心的积淀,而当这份积淀足够深厚,我们的人生才算得上富有。生活的意义,不只是为了物质和生存,还应有诗和远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其实只有两样:一是生命,二是灵魂。一个善于感受和思考的灵魂,任何经历都可以转化为内在的财富,而且是最可靠的财富。正如一位诗人所言:“你所经历的,世间没有力量能从你那里夺走。”每个人都有信念、理想、初心,都有自己的灵魂,每个灵魂都在寻找自己栖息的地方。钱钟书先生认为,“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我们一切的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上的思乡病。想找一个人,一件事,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的世界有个安顿的归宿”。
  我们渴望自己的灵魂能有个安稳的栖息地。一个人通过阅读不同书籍,能够体验别人的人生,了解他们的经历和感受,总结吸收他们的经验,开阔人生视野,提升思想境界,拓展胸怀格局。
  读一本好书,如同与贤者和智者对话。一本好书能让你由内而外地改变;而这种改变,别人是模仿不出来的。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在阅读中,换位思考与体验,让自己的阅历宽泛,思想的深度增加,让生活阅历凝炼成人生感悟,修养于是也慢慢积累,人也变得真正的成熟。
  阅读思考带给自己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愉悦和丰收,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都能静默以对,尘事纷繁与风云变幻都能泰然处之,无论何时都能在心里拥有一个丰富而广阔的天地,懂得以何种态度和方式来面对生活。
  人生不到最后,永远不知道是什么结局,但人不应该只看重结果,体验人生过程更应该是一种追求,感悟自己生活中的经历,阅读书本中别人的人生,不断积累滋养灵魂的财富,充实自己的内心生活。
  没有一本书能让我们看遍全世界,也没有一本书能让我们看清楚生活的全部真相,但我们必须走进去才能看到世界的一角、生活的一隅。有一句话让人很受启发:“终其一生,我们都在给自己竖一座高墙,但是有时候,你得到墙外看看。”读书,意味着我们还有追求、还在奋斗,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
       有很多书看过,渐渐就淡忘了,但能清楚记得从书里感悟的一些哲理,而这些,有可能会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帮助我们。读书,让我们慢慢理解人生,渐渐懂得生活,让自己成为更有温度、更懂情趣、更会生活、更能思考的人。这也就是读书的意义所在吧!

文/开发公司  魏莉莉

      读书,阅人阅己,追随心灵的净土。读书,是真情的呼唤,是深沉的缅怀。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众名家和贤智者对话,读书,灵魂才有安稳的栖息地。
    多读书、读好书,正成为今天我们全社会的共识与需求,一股股清新的读书之风扑面而来。
  我国的伟大传统之一,就是以读书为尊为贵。“积财千万,无过读书。”读书可以明理得道,可以修身养性。“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人在阅读之中,“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种身心合一的阅读历程,赋予了读书极为厚重的神圣和愉悦。
  读书使炎黄子孙能够思接千载,纵横万里,窥天地之妙,得万物之灵。文化的血脉、思想的精髓、国家的道统……都在读书中绵延不绝,久传于世。读书的传统早已沉淀在中华民族性格的深处。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一个个动人故事形象地体现出中华民族对读书的酷爱。古人有云:“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更可惊叹者,我们的祖先曾设计出一整套完备而行之久远的制度,让读书成为国人治国安邦的进阶。读书之兴衰实与我们个体与民族的命运转折息息相关,须臾不可分离。
  当今时代,信息爆炸,潮涌而来,种种现代传播媒体在拓展人们视野的同时,亦在挤占人们读书的时间。尤令人关切者,社会浮躁之风、快餐文化等诸种不利因素,也阻碍了全民阅读的展开与深入。近年来,一些社会调查所显示的国民阅读率的下降,正说明重申并弘扬读书传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化建设比以往更倚重于知识的力量,更依靠于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读书之风,有助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和自我学习、发展能力,特别是青少年,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让读书成为他们终身追求的“时尚”,十分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社会,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

读书,让生活更精彩

(转7页)

(接6页)

        创造财富 证明价值 回馈社会 拥抱自然

        创造财富 证明价值 回馈社会 拥抱自然

8

9

向外看
      一张白纸上画一个黑点,你会是聚焦于那一个黑点,还是能关注到旁边那一大片空白呢?生活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如果一直盯着那个黑点,就容易陷入固有的思维中;只有将目光从黑点上移开,才会发现更大的世界。
     有时阻碍我们进步的,恰恰是我们的自我设限。我们会觉得自己只能如何如何,不敢去尝试和突破。到头来,可能会被牢牢地控制在了舒适区。
     窗打开了就能看到光,打破固有思维,打破自我局限,才能发现更多的可能,拥抱更大的世界。
向内求
      听过这样一句话,不懂反省的人,往往会从生活的这个坑掉进另外一个坑。盲目自大的人,容易在错误中越走越偏;经常自省的人,才能不断纠偏,找到正确的路。
     欲成大事,须有笃实。真正的了不起,还要学会在自己的领域里沉下心来,踏实深耕,直至获得真才实学。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
    人这一生,与其忧虑抱怨、害怕变数,不如反求诸己,不断提升自己,不断追求梦想。
向前走
      俗话说,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做一件事,与其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只有先跨出第一步,才能看到成功的希望。
     我们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不在于想法有多完善,而在于执行力有多强大。目标近在眼前,可一直拖延怠惰,也只能停留在原地;路途再遥远,现在就开始往前走,自会慢慢靠近。
     成长之路,也是一个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路要自己一步一步去走,坎要自己一个一个去过。每个人身上都蕴含着无穷的潜力,只要你肯突破、常勤勉、去行动,终会离梦想越来越近。

     
      电影《人生路不熟》是围绕一家四口意外开启的一段有笑有泪的卡车之旅而展开。卡车司机周东海(乔杉 饰)非常不看好准女婿万一帆(范丞丞 饰),为讨未来岳父欢心,万一帆越努力越“翻车”,不仅把准岳父冻在猪肉上,跟准岳父有点关系的卡车、轿车、房车,无一能逃过他的“一路霉运”;准岳母霍梅梅(马丽 饰)和女儿周微雨(张婧仪 饰)也为调解这对冤家费尽心思。一家四口一路上笑料百出,是少有的公路喜剧片。
      其实,乔杉、马丽、常远、田雨都是观众熟悉的喜剧演员,但有意思的是,导演并未让他们过度使用此前的喜剧表演套路,而是设置了种种错位和桥段,通过场景和对白来营造喜剧效果。像马丽的“大妈拍照”一场戏,影院里几乎所有人都在笑;田雨房车内的人工智能“贾主任”,也是与时俱进的“科技笑料”,还特别辛辣。
      范丞丞和张婧仪这对年轻演员,也在片中有着非常出彩的表现。范丞丞此前在《了不起的夜晚》中已经证明了其表演功力和喜剧能力,这次在《人生路不熟》中,更是将一个手足无措的毛脚准女婿演得又可怜又好笑——面对未来岳父乔杉的“递烟”考验,他“接”也不对,不接也不对,弱小又无助的表演非常生活化,让人捧腹不已。而张婧仪此前出演的都是“青春疼痛女主”,这次在喜剧片中她担任“助攻”,范丞丞调侃说“这次在电影中,婧仪展现的是青春,然后我是疼痛”,也让人倍感期待。
      喜剧当然是《人生路不熟》最大的标签,但事实上,一部喜剧要有“回味”,非常不容易。这部影片的主出品方是上海亭东影业和上海淘票票影业,而前者此前的几部喜剧片,都极有“回味”,这一部也同样如此。影片中的准女婿万一帆,作为一名游戏工程师,他的职场经历让不少观众有共鸣;乔杉和张婧仪的父女亲情以及马丽对女儿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也让人感受到了家庭亲情的暖心。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的三观很正,在面对炫富、炫权等现象时,他们的选择让人在爆笑之余,也多了一些思考。另外,电影主旨“对的永远都是对的”,正能量更是鼓舞人心。
      都说喜剧片要做好,比其他类型片更难。在熟悉观众尤其是当下年轻人笑点所在的背景下,该片的这些设计,把道理和三观藏在笑料背后,不知不觉地达成了和年轻人的共鸣,让它既没有观影门槛,又能有业内看重的观众“离场感”。竞争激烈的五一档,它当能有所斩获。

    自我成长的三把钥匙:
向外看,向内求,向前走

文/建筑公司  张倩

《人生路不熟》观后感

文/金润影城  杨蕊

        创造财富 证明价值 回馈社会 拥抱自然

        创造财富 证明价值 回馈社会 拥抱自然

10

11

      
      企业即人。人盘活了,事就对了。但是,也常有人问我,如何识人用人?人,确实是企业最大的资产。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员工是不是有潜力?怎么筛选和培养?我有一个标准:能扛责,能扛事儿。而这样的人,没有玻璃心。更具体来说,是以下4个方面。
01谦逊,Ego要小
      作为管理者,在筛选和判断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的Ego。Ego,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拼命想要维护自己正确的想法。这种Ego,非常要命。我曾经和一家公司的PR高管聊天。我善意地提醒他,现在网上对你们有不少批评,有些还挺激烈的。你们应该重视啊,多听听用户的声音。但是,那位高管的反应,让我震惊。他说,我知道。这些都是竞争对手雇来的水军。网上现在很多黑稿,那帮人成天就想着黑公关我们。我们错就错在,是自己太优秀了。在他说的话里,我就感受到他强烈的Ego。我是对的。总有刁民想害朕。然后,他又接着说,好吧好吧,退一万步说,就算我们有问题,但也错不至此。别人也是这样,比我们还过分。为什么只盯着我们呢。说到底,还是那些人的问题。想让他们保持谦逊,放下Ego,简直比让玉皇大帝承认错误还难。
      当你理解了什么是Ego,你就会发现,身边也许有很多人都是这个毛病。有些事情做得不好,别人说了两句,马上应激反应:不是我的错。或者说,不完全是我的错。我有责任,但只是一部分。我已经非常努力了。你应该全面看待和分析事情。说来说去,兜兜转转,还是想说我没有错。这其实就是一种Ego,认为自己应该无坚不摧,认为自己要绝对完美。然后,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这种Ego,甚至会导致他的“失明”,再也看不见真实的反馈。也丧失了成长的可能。一个谦逊的人,在意识到自己有问题时,不会固执地维护自己的面子,不会说就算是耶稣来了,我也没错。相反,他们会说:“我错了。我可以改。”“你说得很有道理,那有什么好的建议能帮助我做得更好吗?”接着,当听到他人真实的感受,真诚的建议时,不会觉得被伤害,也不会觉得被冒犯。那不是一颗玻璃心,而是一颗开放的心。这种开放的心态,是稀缺和难得的。

02自信,积极主动
      当这个人Ego很小,能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时,才会不断反思和进步。而在不断地进步中,形成正反馈,训练出强大的自信,训练出积极主动的心态。在工作中,会有很多挫折和委屈。但是一个人的成长,是挫折和委屈撑大的。自信,就是有120%的热情,即使被打击掉20%,还有100%的动力。我曾经在微软待了近14年。在这14年里,我看过很多的书,接受过无数的培训。但是,如果只能让我推荐一本书,推荐最好的一次培训,我会选择《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没有之一。我记得那会儿经常要出差,现在也是。出差的生活,毫无悬念,就是白天说话交流,晚上处理消息。有的时候过了午夜,第二天还要很早很早起床。有一段时间,我产生强烈的厌倦,不清楚自己是渴望白天,还是盼望夜晚。只知道,一天,又开始了。不过,每当这个时候,有个声音总是适时地当头棒喝般响起:积极主动!Be proactive!积极主动,就是高效能人士的第一个习惯。这种积极主动,也是一个人向上的动力。因为有这种动力,才不怕失败,不会玻璃心。反而在挫折中磨练出强大的自信。所以,我也在自己的小公司里,对我的员工说,如果一个人积极主动,有成长的潜力,那就值得培养,值得给更多时间。
世界变化快,是正常的。业务是未知的,也很正常。因此感到能力不足,非常焦虑,那更是正常不过。但是,我不担心大家能力不够,我只担心大家不够积极。
      一个人消极了,也就停止了成长。组织是由人构成的,具体的人停滞了,组织也必然萎缩。人活了,组织也就活了。因此,人身上的自信,做事情时展现出来的积极主动,是稀缺的品质。有多么稀缺?十里挑一。甚至,百里挑一。积极的人,是永不熄火的引擎,能不知疲倦地奔跑。普通人用火柴,积极的人,点燃火把。
03胸怀,具有格局
      拥有前面两种特质的人,更容易被筛选和培养。但是,还不够。如果想再上一层,成为一名真正的管理者、领导者,胸怀和格局,更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胸怀和格局指的是,有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不能从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一次私董会上,有位创业者问我:我们去年销售额2000万,今年目标3000万,应该怎么做?我问他,那你现在怎么思考的?打算怎么实现呢?他和我说:加大激励。奖金的比例,大幅提高。这样团队更有动力,就不信一支虎狼之师,啃不下市场的单子。很好。非常有冲劲。但是,也许还不行。因为他所在的市场,一年的自然增长,是20%。也就是说,明年的销售额,正常情况下是2000×(1+20%)=2400万。那还有600万的缺口。你的虎狼之师,能实现这600万吗?他犹豫了一下说,应该能完成300万。那还有300万呢?
不知道。这就是很多人的问题。如果你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市场的自然增长,和加大团队激励激发战斗力,其实都是可预期的。这些可预期的增长,是已经放在碗里的那块肉

(转12页)

(转11页)

(接10页)

能扛责的人,没有玻璃心

文/综合服务中心 贾永超

        创造财富 证明价值 回馈社会 拥抱自然

        创造财富 证明价值 回馈社会 拥抱自然

12

13

但是,想要完成目标,最关键的,恰恰是你没吃到嘴里的那块肉。你没算到的那300万,才是最重要的。不在你的碗里,意味着可能要开发新的产品,占据其他的市场。甚至,要从竞争对手碗里抢。缺口的300万,值得你开一个战略会,和团队认认真真讨论。然后把资源补上去。这是一种策略性的思考。但是,如果没有策略,根本没有意识到计划的缺漏,到了年底很可能就会说:我们今年其实做得也不错嘛。大家明年继续努力,再努力一点,再接再厉。然后到了明年,虽然还是很努力,甚至很用力,但还是没有完成。因为你的思维,永远存在着一个盲区。视野和格局没有打开。但是,能有策略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就是胸怀和格局的全部了吗?不是。完成目标,攻城掠地,还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在一个组织中,还有协作。能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问题,是胸怀和格局的另一个判断维度。
      没有胸怀和格局是什么样的?最典型的问题就是,部门的本位主义,团队的山头主义,纷纷以邻为壑。这对于组织的伤害,是巨大的。所有的人都只盯着眼前那一亩三分地,人和人之间有一堵厚厚的墙,砸不开凿不破。很多人也问我,怎么办?一个简单的训练方法就是,向下看一级,向上看一级。向下看一级,是换位思考到自己的下属,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执行组织的决策?是利益分配的问题,还是资源匮乏的问题?是信息缺失的问题,还是能力不足的问题?要理解下属,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管理下属。向上看一级,是换位思考到自己的上级。组织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决策?你是员工,就向上看到经理。你是经理,就向上看到总监。你是总监,就向上看到总裁。只有思考得更高,才有机会走得更远。如果你站在1楼,那看见的就是眼前的一点点景象。站在10楼,就能看见整体的轮廓。站在100楼,就能体会世界的气概和格局。要是你愿意,应该经常跑到6楼,28楼,70楼看看,修炼自己的胸怀和格局。
04胆量,敢扛责任
      商业世界,是充满随机性的。公司经营,也是充满不确定的。这也说明,很多决策可能并不如人愿。很有可能失败。但是,当没有人敢做决定的时候,一个真正优秀的人,真正的管理者、创业者、企业家,有胆量做出决定,并且承担责任。他们不会有玻璃心,唯唯诺诺,犹犹豫豫。他们会勇敢地

做出决策,并且扛住责任。因为在企业中,经常没有“完美”的决定,甚至都没有“最好”的决定。只有必须做的决定,不得不做的决定。我常常想,IBM转型时,几个月内裁掉了几万人,郭士纳是怎么顶住压力的。我都能想象,会有很多人指责他,嘲讽他,攻击他。说他怎么如此狠心,让几万人丢掉工作。这几万人背后,是一个个家庭。他们没有了生计,这可怎么办。郭士纳难道就能保证,裁员止血,就能让IBM活过来吗?他这么做,就一定是对的吗?他一定不敢保证。但是,他必须做这个决定。这是只有他才能做的决定。万一错了,他也要承担责任。后来大家知道,IBM赌对了。IBM成功转型,大象也能跳舞,巨头也能转身。可是,拍板那一下,谁又知道郭士纳既有微笑着打针的淡然,还有着壮士断腕的勇气。
      其实每个真正做决策的人,也许都不被理解。也许还会错。还会车毁人亡。但不管如何,必须有胆量扣下扳机,必须能承担所有责任。相比之下,现在很多人出错了,马上推卸,马上否认。推一个实习生出来祭天,说是一个不知名员工的失误,这一点都不是一个管理者该有的承担。
最后的话
      所以,如何识人用人?什么样的人,才是更有潜力和值得培养的?没有那么大的Ego,保持谦逊,能听得进他人的建议。积极主动,永远自信,有着燃烧的热情。具有胸怀和格局,做事有策略,能站在更高维度的思考问题。有胆量做出决定,并且不推脱,扛住事儿,扛住责任。想做到这些,很难。而一个人但凡有玻璃心,就很难打破自己,发展也就很有限了。
      有些时候,勇敢地摔碎自己,重构自己,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因为优秀的人,没有玻璃心。

(接11页)

(转13页)

平凉金润实业集团
地址:平凉市嘉宸大厦十五楼
电话:0933--8886588

编辑部/ The Editorial
Editor-in-Chief
总 编:任杰东
Editor in chief
主 编:李海斌
Responsible editor
责任编辑:《金润人》编辑部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