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西美教科研月刊2023.03

2023.03

目 录

  卷首语

教科研动态

教学智慧分享

教研小组动态

教学法大家谈

 美术作品欣赏

  书法作品欣赏

 理论学习

  课题研究

荐书台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杨景芝教授谈儿童美术教育

 儿童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不是艺术精英教育,教师应从儿童兴趣出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他们学会如何自己画,发挥儿童的天性和创造力,激发儿童的绘画潜能。
 儿童艺术素质教育需要正确的引导,教师在儿童学习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主导作用,其自身高水平的艺术修养,能在艺术表现上去启迪儿童,用健康的审美情趣去丰富儿童的情感。优秀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儿童的个性、爱好、兴趣、性格然后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美术教育可以通过绘画能力的训练,培养儿童的智能和悟性。例如:绘画可以使人获得内心平衡和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的作用;绘画有助于完成视力和动作的发展,促使儿童认知能力的成长;绘画可以帮助儿童培养坚韧精神等等。
 如果以像与不像作为评判儿童画标准,而不是从儿童独特的创造力方面考虑,会严重挫伤孩子的绘画兴趣。一幅好的儿童画主要看画面是否生动,有想象力,有创意,是否表达了孩子自己的情感。儿童有独特的造型语言,这种造型能力是非常可贵的。

<卷首语>

        杨景芝教授是著名的儿童美术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儿童文学艺术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儿童美术艺委会秘书长、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少儿造型艺术学会副会长。

初心

“以美润心,用爱领航”
——记党支部开展“我的教育故事”系列宣讲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高尚的师德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西城区青少年美术馆自2022年9月15日开始启动“以美润心,用爱领航”西美教师“我的教育故事”系列交流分享活动。
 新的学期伊始,在桃花纷纷盛开的时节2023年3月23日上午,西美全体教师在三楼会议室进行了我的教育故事最后一场交流分享会。活动中,一共有6位教师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平时工作中的真实故事。老师们真情流露,讲述了他们工作中一个个生动的事例,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诠释着对师爱的理解。平凡之中见伟大、伟大之中见真情。这次系列活动共举行了9场,24位老师参加。
在整个的交流分享中,老师们都感受到了真挚的师生情谊。爱让教育事业有温度,有宽度也有了深度。在交流结束后,张洁书记进行了这次“以美润心,用爱领航”“我的教育故事”系列宣讲活动的总结,她说道:在这九场交流分享中

<教科研动态>

我们发现老师们用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心”,“从心出发”,“用美治愈心灵”,“用爱浇灌心灵”,“用心去感受”,在老师们的教育过程中,用心是我们的态度,爱心,真心,耐心,细心形成了我们教师生涯的基石。无论我们是刚刚入职的小老师,还是耕耘了五年、十年、几十年的老教师们,在不断积淀,不断收获中总结着各自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大家的讲述中,革新、责任、尊重、关怀、细致这些词,正是我们对教育的解读,正像其中一位老师在发言中讲到的,“教师是个职业,也是一辈子的修行,修的是什么?是一颗无差别的爱心。”希望我们用心、用爱、用美做学生的同行者、领航人。在这一场修行中,静待花开,桃李满天下,付出爱,收获爱与学生共同成长。
此次系列交流分享活动,在温馨热烈的气氛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西城区青少年美术馆这个爱的大家庭里,充满爱的教育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西美的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用爱谱写着自己的教育篇章。

文/康慨俐

<教科研动态>

浅谈活动的主题

文 / 曹蕊

一个好的活动主题可以使人产生很强烈的参与兴趣,使人眼前一亮。
其次,活动主题有助于引发组织者进行深入思考,比如我的活动以什么背景为切入点?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将要采取哪些活动形式去达成我的活动目标?我的活动环节要分为几步?都要设计什么活动内容来呈现最佳的效果以及活动最大的亮点是什么等等。在理清所有头绪之后我们把这个活动高度概括,总结归纳出一个吸引人的标题。那么一个好的活动主题也就在我们老师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中诞生了。

此外,活动主题与活动设计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在开展活动之前会先确定我要做什么方向的内容从而粗略地形成一个主题,在这一基础上再逐步确定活动环节,完善活动内容,最后我们一定会再次回看活动主题,根据环节聚焦亮点。
最后,我认为在活动开展中可以以小见大,善用主副标题,让活动主题成系列,逐步转化为活动主线的分支。想要将活动做成系列的形式最重要的是先找到一个共同的活动主线。主线是建立自身活动体系和脉络的灵魂,活动有了主线可以便于老师们更好地补充和完善活动内容框架,帮助大家更有效地梳理和建立起活动之间的联系。同时,如果我们教研组中的每一位老师都围绕着一个活动主线去设计和开展活动,那么我们整体的活动内容就会非常充实和丰富,也便于我们之后形成一整套教学成果。而且我们老师如果对一个主线很感兴趣,不断去开展活动丰富其内容,实际上对我们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也对今后的课题研究和“三个一”项目开展都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智慧分享>

——曹蕊老师教学智慧分享

<教学智慧分享>

活动主题在活动开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对于活动的参与者来讲,活动的主题是我们老师对外展示的一张名片,尤其是活动题目的命名,可以最直观地表达活动和概括活动具体内容。

曹蕊老师正在进行智慧分享

图文/ 美术教研组

阳春三月,美术组老师们相约共赴遇见博物馆,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异彩纷呈、多元开放的展厅,开启了一场“流动的盛宴” 从后印象派开始至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艺术的风格与时代的剧变息息相关,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了新的表达形式与视觉语言,艺术观念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派别众多且庞杂。20世纪的艺术,因为冠以“现代”二字,所以更加五光十色,振奋人心。从欧洲的巴黎到大洋彼岸的纽约,艺术家不断冲破边界,向往多重面向的宏大愿景,追求更为自由的超越精神。展览精选100件馆藏版画、墨水画手稿与雕塑,聚焦19世纪后半期到现当代艺术,涵盖野兽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多个类别,共19位艺术家的创作。
老师们在画展中自由穿梭,或拍照记录或打卡留念,讨论亨利.马蒂斯绘画中色彩的凝练;分析胡安.米罗在画面组织中的点线面元素应用;感叹雷内.马格利特创作中,对熟悉物品的全新解读;探索艺术家与其经典流派对现实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感知;对内容与形式的表达与动态变化轨迹。在了解西方现代艺术重要艺术家和经典流派从诞生到鼎盛的变化的同时,享受了一场视觉与美学的极致体验。 

<小组教研动态>

2023年3月3日,在美术馆6画室,国画教研组针对本学期工作计划进行了教研活动。王进华、张陶、陈雪濛、许静等四位教师参加。活动内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落实本学期国画组教研计划内容
2.教育教学经验分享:《谈谈美育,谈谈课标》
3.专业提升:“画中一点感悟”
4.绘画实践:结合“双减”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以教促练
我们在聆听专家关于《谈谈美育,谈谈课标》的讲座中,国画组教师深刻解读在2022年9月开始实施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感受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美育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老师们谈到:“以前我们仅仅把美育看成是一种技能教育,只是教孩子一些技法、一些知识,但现在我们的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美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代表着教学目标不一样了,立德树人,所以像美术这样的美育课程,它涉及到的就是育人的问题。”
这种审美的感知,在《新课标》中得到了强调:“它将美育的核心素养归纳成了四个关键部分。第一,审美感知,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五感去观察去体验,发展自己的创造力。第二,艺术表现,用什么样的手段、什么样的要素来构成画面,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三,创意实践,能够因人而异,每个孩子体验不一样,那他所作的画就不一样,要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第四,文化理解,打通不同课程的区隔,将音乐、美术、戏剧等学科联系在一起,强调综合教育。”
国画组教师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突破,真正做到凝心聚爱,美育未来。

国画组教研活动

图文/ 国画教研组

<小组教研动态>

遇见之约“流动的盛宴”

春暖花开,新学期伊始,“书法教研”如期而至。书法组三月份的教研,是有温度的。为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与专业技能,书法教研组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导思想开展活动。
书法组教研专业研修活动中,延续最初的教研目的,结合书法学科的独特性,针对三月特殊的节日“妇女节”,以新颖的教研内容与形式,发挥书法学科的优势,在专业书写实践中,教师们边探讨书写技法边完成书写实践,书写制作出一个个漂亮的“花束慰问卡”,装点工会为教师们准备的妇女节礼物。特殊的节日里,书法组教师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协助工会节日慰问活动,为教师们增添了些许温暖。教师们在温馨、祥和的氛围中共度美好时光!
新学期,新征程,新思考,以新求变,以变应新。我们将在有温度的“教研”路上,潜心教研勤探索,扎根教学促提升!

有温度的专业研修

图文/ 书法教研组

图文/ 活动及社团教研组

2023年2月24日下午,活动及社团教研小组的老师们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
活动中,教研组长曹蕊老师先就2022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梳理,从全年活动的数据可以看出教研组的老师们能够认真履职,做到了丰富活动内容,人人参与,掷地有声。尤其是2022年疫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按时按量完成课后服务、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在线上活动推送中认真准备文稿内容,对老师们一年的努力和付出表示了肯定。
接着,曹蕊老师就本学期活动开展的相关工作要求和活动计划进行了布置,倡导大家继续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来开展系列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梳理课后服务系列课程内容,并与基本功展评、“三个一”项目和课题开展为依托,围绕自身的本职工作及少工委工作职能进行活动设计和开展。
最后,老师们对本学期回民小学二年级的第一次课后服务开展情况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大家在研讨中结合自身班级的基本情况、组织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剖析,以便更好地在今后的活动中适时调整。
通过本次小组教研活动,大家对2022年进行了总结,对2023年有了新的展望,相信在之后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能够研有所获,共同成长,保障每次教研活动的务实和有效,为学生们开展更多形式、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做好了铺垫。

<小组教研动态>

<教研动态>

2022年总结及新学期活动研讨

<名家作品欣赏>

<名家作品欣赏>

        后来,吴昌硕移居苏州,来往于江浙之间,赏阅大量金石、玺印、字画,眼界大开。后定居上海,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并进;晚年风格突出,篆刻、书法、绘画三艺精绝,声名大振,被推为艺坛泰斗,成为近代中国艺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二十二年被举为安东(今江苏省连水县)县令,到任一个月便辞官南归。三十年夏季,与篆刻家叶为铭、丁仁、吴金培等人聚于杭州西湖人倚楼,探讨篆刻治印艺术。1913杭州西泠印社正式成立,吴昌硕被推为首任社长,声名远扬,有《缶卢集》、《缶卢印存》及书画集多种刊行。七十岁后又署大聋。吴昌硕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家,是当时公认的上海画坛、印坛领袖,名满天下。

吴昌硕作品欣赏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孝丰县人。吴昌硕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幼时随父读书,后就学于邻村私塾。10余岁时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点,初入门径。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与清军战于浙西,全家避乱于荒山野谷中,后又与家人失散,替人做短工、打杂度日,先后在湖北、安徽等地流亡数年,21岁时回到家乡务农。耕作之余,苦读不辍。同时钻研篆刻书法。

<名家作品欣赏>

峄山石刻欣赏

<名家作品欣赏>

      峄山刻石原石久佚,至北宋淳化四年,郑文宝根据南唐徐铉藏摹本在西安重刻于石碑,世称《峄山碑》,也就是峄山刻石众多翻刻本中最为著名的“长安本”,现存西安碑林,圆首方座,通高218cm,宽84cm,两面刻字,所见最早的明拓本已有断痕。《峄山碑》线条齐一,圆劲婉转;结字对称均衡,又强调在均衡中求变化;章法整齐肃穆,秩序井然,体现出一种整齐化一、从容俨然、强健有力的风范,准确再现了秦小篆的形体特征和艺术风貌,这与秦王朝的风尚与精神也是相统一的。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峄山立下刻石,世称“峄山刻石”,铭文传为秦相李斯撰并书。峄山刻石铭文分两部分,前半部分“始皇诏”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四言一句,赞扬秦始皇的正义战争和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给百姓带来的好处;后半部分“二世诏”刻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记录了李斯随同秦二世出巡时上书请求在秦始皇所立刻石旁刻诏书的情况。

课堂评价: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与发展的关键路径

  姬国君/河南大学教育学部校聘副教授 河南大学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院研究员

一、树立“学为中心”的课堂评价理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推进评价理念改革与更新摆在改进教育评价的第一位,正是因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评价理念引领着评价实施的价值取向与发展走向。在课堂评价中,学生是首要的评价对象,学生的学习活动则是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课堂评价的顶层设计与实践“落地”,都必须以“学为中心”的评价理念作为精神内核。
(一)先决条件:从“教师中心”回归于“学生中心”
 现代课堂评价应突破单向评价观念的限制,搭建交互性的评价理念,坚持多主体评价,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评价主体或角色的作用,形成多方共同激励的机制。学生不仅是课堂评价的主要对象,更应是课堂评价的第一主体。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的形式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合作评价等。就学生而言,“学生中心”的课堂评价理念意义非凡,主要体现在学生主动性与核心素养上。从主动性来看,学生在课堂评价中被赋予了评价的权利,学生不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评价活动,也不再以被动的方式接受教师给予的既定评价,而是打破了教师主宰课堂评价的“垄断”地位与管理者、控制者的角色,转变了学生仅作为评价被动主体的地位。学生参与课堂评价不仅昭示着把评价的旗帜还给了学生,还意味着增加了学生收集信息、交流信息的方式与渠道,让学生看到自身表现与评价标准间的差距,促使学生把评价标准内化于自身努力的内在动力,并为之不断调节自身的行为和表现,最终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评价者、领导者。另外,随着课堂评价实践活动的深入推进,学生的这种参与程度还会得到进一步的扩展,由原来的评价方式方法上的参与,扩展为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如此,课堂评价既成了能激发学生主动性和自觉意识的评价,也成了学生切身体悟和自省的过程,还成了凸显学生主人翁地位的直接方式。

 从核心素养来看,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既是响应了“认知建构主义”的题中之意,也是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强调的“素养导向”的深入体认与全面落实。
 一方面,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参与课堂评价,不仅有利于发现学生知道什么,还有助于发现学生思考什么、做了什么;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评价中的参与度越高,他们的批判思维、反思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也就越高。因此,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评价活动,更能帮助其树立正确价值观、锻造必备品格、培养关键能力。
(二)最终旨归:从“学生中心”回归于“学生学习中心”
课堂评价理念在实现了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重心转移后,更应以“学生中心”评价理念为基础与依托,将评价理念落脚于“学生学习中心”,即实现促进学生学习的最终旨归。这一课堂评价理念的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经漫长演进与完善后的课堂评价观念与取向的再回归。传统的课堂评价观念强调“教为中心”,课堂评价更多的是为教师的教学活动而服务。实际上,这样的课堂评价理念在如今已不合时宜,它不仅充满功利主义色彩,而且还颠倒了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严重扭曲了评价系统生态关系。
 随着教育理念的迭代,要改变传统的课堂评价观,一个首要问题便是明晰教育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现代评价理念普遍认为:评价结果的获得仅仅是一次评价活动形式上的终结,它不是评价活动的最终目的。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课堂评价与教育共生,教育性是课堂评价的基本属性。课堂评价不是与教学脱节的活动,而是伴随教学过程所开展的评价、形成的“教-学-评”有机衔接体系;它也不是一个阶段性任务,而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围绕于且辅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它更不是旨在对学生学习水平进行测量的工具性评价,而是更多强调为学生学习服务,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建议和改进措施的增值性评价。
“学为中心”的课堂评价理念,不是将评价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的极端主义,而是建基于人本主义思想、破解课堂评价主体单一化与唯一化困境的有效良方。课堂评价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与个体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以师生为评价共同体的关系,生成“评为学而做,学以评为手段”的评价理念,筑建“教-学-评”一体化、“以评促学”的联动机制,实现“教-学-评”活动的一致性,顺应“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

二、创建“多元+个性”的课堂评价方法
受“力求定量化、力除主观性”评价导向的束缚和裹挟,量化评价与他人评价成为课堂评价最常用的评价方法。此举虽有其合理性,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堂评价方法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抑制了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需求和个性的张扬。为此,课堂评价方法的选用与转向关乎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课堂评价中需要使用多把尺子,拓宽学生的成长空间,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多路径。
(一)协同共举: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
在课堂评价方法的选用上,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呈现出二律背反的倾向。实际上,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各具益处与流弊,并在各自区间发挥其独特的效能。量化评价主要依赖数据测量的结果,关注学生从课堂中获得的知识量。但课堂不处于形而上学的静止状态,学生也不处在单一的平面,二者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课堂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与能力成就进行评价,它不仅包括能用纸笔测验评定的量化因素,还包括那些不具数量关系或无法用数量表征的因素,如学习态度与心向、文化底蕴、思维敏捷度、道德品质等。因此,课堂评价还需依赖描述的、理论的、艺术的质性评价,如学生档案袋评价法、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等,以对上述那些不适用量化评价的因素进行评估与判断。质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是一种基于证据的评价方法,它不仅能廓清和明晰学生的真实面目,还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素养培育的诉求。当前,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有机融合是课堂评价方法的重要发展趋向。课堂评价需在保留量化评价合理成分的基础上融入质性评价,把质性评价作为量化评价的指导,同时把量化评价结果又作为质性结论的基础,以质性评价之长处补足量化评价之短处。二者的综合运用不但可以增强客观标准与主体能动需求之间的张力,还可以搭建起条件保障与结果表征之间的桥梁,在保障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客观性和可视化的同时,兼顾学生发展的综合化与全面化。
在课堂评价方法实践中,他评经常僭越、取代自评。长期以来, 中外在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 所选择的评价方式大都是他评,即使后来提出他评与自评两种评价方式,

       此时的自评,也常常是为他评服务的。虽然他评在课堂评价中有着独特优势且影响颇大,但自评也不应处于整体失声和失言的境地。具体来说,由教师、校长、家长等外部评价者构成的他评是一种更为周全、客观以及针对性更强的评价活动;由学生本人为主体的内部评价则更多的是一场自我审视的反思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自评在课堂评价中发挥的作用和不可替代性实际上更强,他评产生的功用与效力远不能够且远不应该完全取代自评在课堂评价中的位置。为此,课堂评价应在他评的基础上进行自评,以保证评价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在自评的基础上开展他评,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并逐步建立起“他评自评相结合并以自评为主”的长效评价机制与评价原则。
      (二)凸显个性:突破评价方法标准化窠臼
        课堂评价与学生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时下的课堂评价较为注重对学生起到规范和管理作用,往往青睐于使用标准化的评价方法来衡量和规训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而标准化评价方法的运用必然依赖于一套细致的、具体的、统一的课堂评价指标,这种具有模式化与同质化倾向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只适宜评定学生发展的基本方向与基本规范,却无法真正评价不同学生的行为与表现以及同一学生的不同行为与表现。正因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若使用“一刀切”式的评价方法,必然会导致课堂评价的机械化、泯灭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造成“千人一面”的发展怪诞。并且,随着教育改革的启动与驱动,支持性、建设性的评价方法已成为大势所趋,它强调多元的价值取向,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有自己不同的答案,而且要鼓励学生独辟蹊径。所以,新时代的课堂评价方法必须抛弃建构共性化、普适化评价指标的设想,应在因时因事因人选择评价方式和手段的基础上,增强课堂评价的适宜性、有效性;应在不断增强课堂评价方法弹性与灵活性的同时,加强课堂评价的生成性、流动性。如此,课堂评价方法的重心就落在了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纵向比较上,并在更加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发展多样性的基础上,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课堂评价,进而真正促进与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

三、发挥“评价即育人”的课堂评价功能
课堂评价功能是评价活动对评价对象产生的影响与功效,也是一切评价活动的价值载体。课堂评价功能直接决定着培育学生的内在逻辑,也牵涉着学生学习与发展质量的高低。
(一)追逐“育分”导向的评价功能
长久以来,课堂评价有“育分”“育人”功能的优先问题之争。调研发现,在应试化、精英化教育文化与实体性教育思维盛行的实际中,我国的课堂评价明显偏向于发挥“育分”功能。评价与考试水乳交融,只要有评价,考试就会存在。评价的“育分”功能与取向本身无可厚非,但在评价中过于追逐考试分数,就是对评价功能的片面化认识,也是对评价甄别功能的滥用和发展功能的消解。
在实践中,如若无限追求课堂评价的“育分”功能必将使其走向功能异化之归途。课堂评价原有的“诊断、调节、激励”等“育人”功能不断异化,与此同时,“筛选、鉴定、竞争”等指向“育分”导向的评价功能不断被强化,使课堂评价失去本真意义。具体表现为:课堂评价的“诊断”功能将变质为“筛选”功能,使反映学生学习与发展情况的诊断信息与证据窄化为评判学生孰优孰劣、横向比较的工具;课堂评价的“调节”功能将等同于“鉴定”功能,使评价由为了改进和发展矮化成为证明学生能掌握“繁难偏”的课堂内容;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将畸变成“竞争”功能,使增强学生内生动力的评价结果弱化为奖惩的依据。
(二)发挥“育人”导向的评价功能 
甄别是基础,发展是最终旨趣,甄别为发展服务,课堂评价旨在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引领,其天然蕴含着“育人”的内在属性。因此,课堂评价不仅要发挥评价的甄别、鉴定等工具功能,更要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调节、激励等本体功能。具体而言,课堂评价的“育人”功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课堂评价是听诊器,具有诊断功能。究其本质,课堂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于收集各种学习证据来诊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困难,找出现有理解与既定目标之间的差距。课堂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学习的进程,不仅有助于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身心发展现状,

还能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是否在正确的道路上、是否存在问题、是否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或方向,这亦是对“学生在课堂中做得如何”的直接回答。
        第二,课堂评价是风向标,具有导向功能。一项好的评价并不是告诉学生“做不了什么”,而是告诉学生“能够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判断出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测量出每个人的潜质、兴趣、能力,鼓励其发展自己的特长,给予每个人以科学的评价和定位,结合学生对课堂任务的兴趣和投入程度、对任务的适应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基于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中的表现全面了解与深度剖析学生的发展样态,进而为学生做好“体检”和“把脉”以及为学生此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课堂评价是助推器,具有调节功能。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课堂评价的目的则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并修正和完善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在明确学生改进方向的基础上,课堂评价可以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和适切性的改进策略与行动计划,使学生将生活与学习联合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评价获得提高,不仅在知识学习中获益,而且能够为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和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课堂评价是内驱力,具有激励功能。育人导向的课堂评价是跳出以分数为指向的评价怪圈,也是尊重并认可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多样化差异的,其内含的激励作用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在育人理念下,课堂评价成为发现学生优势之处与潜能所在的有效手段与途径。对学生优势潜能的挖掘,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内在动力,引导学生制订自我发展目标;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我效能感,引导学生长善救失、扬长避短,使学生在课堂评价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日后更加努力地学习。
新时代教育评价背景下,课堂评价服务于立德树人的育人本质是课堂评价改革的根本动力。因此,课堂评价要践行育人发展功能,使“评价即育人”的功能得到有力彰显和充分发挥;课堂评价不仅要成为学生高质量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关键途径,更要积极呼应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使素质教育得以纵深推进与全面落实。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

四、营造“和谐共生”的课堂评价氛围
课堂评价氛围不仅指评价活动所处的气氛和环境,还包括能够影响评价结果的各种因素。课堂评价的顺利开展与效果发挥都离不开良好的课堂评价氛围,而课堂评价氛围良好与否又关乎着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质量。良好的课堂评价氛围表现为“和谐共生”的评价状态,具体涉及师生关系和课堂内容两方面。
(一)重视课堂评价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评价的重要主体,正确认识课堂评价中的师生关系,对营造“和谐共生”的课堂评价氛围有重要意义。课堂评价中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师生的情感关系上,它既是对课堂评价中师生关系的直接反映,也是营造“和谐共生”的课堂评价氛围的核心枢纽。研究表明,无论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是在课堂评价活动中,学生如果在人格上得到尊重,情感上得到满足,就会大大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相反,如果精神极度压抑,人格受到贬损,即使通过单纯训练和强迫的手段使知识的学习得到提高,也可能形成学生的心理障碍,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发展,造成学生的人格缺损,甚至成为反社会的人。
以下案例节选于某位老师的教学工作日志,该陈述清晰地阐释并说明了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课堂评价氛围对学生学习与发展产生的正效应和辐射效应。
案例:八年级有一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较为吃力,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差生”。在一次数学课中,我故意叫他回答问题,他回答得并不是特别正确,但是,我先带头为他鼓掌,没想到竟收获了意外的惊喜。从那以后,每次上数学课,他都会认真听讲,主动举手发言,渐渐地,他的成绩追了上来。
鉴于此,教师应始终在关爱、信任、尊重的课堂评价氛围中,从发展的视角、以发展的眼光、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不但重视学生过去的学习情况,更着眼于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唯有在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中,课堂评价才能发挥其应有价值与本真意义,即学生从评价中能看到希望,转变“闻评色变”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敢于评价、参与评价、乐于评价,并产生学习的动力,实现更好的学习,获得跨越式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课堂评价氛围与课堂内容的关系
        真正的课堂教学不能脱离一定的境脉而存在,否则只能是一场“作秀”抑或是一种格式化的“模板”。课堂评价既要对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判,同样,也要对课堂内容进行评定。因此,课堂评价也必须依托于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立足于一定的具体情景之中。换言之,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要符合课堂的特性与内容,不同课型、不同课堂内容需要的课堂评价氛围也有所不同。课堂评价氛围要与课堂学科性质相匹配。具体来讲,在对自然科学类课堂内容进行评价时,根据其准确性和谨慎性的学科特性,课堂评价就要营造认真、一丝不苟的评价氛围;而在对人文社会科学类课堂内容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其开放、灵活性强的学科特点,课堂评价就需创设相应民主、热烈的评价氛围。课堂评价氛围制约并影响着课堂评价过程和效果。课堂评价氛围与课堂内容关系的妥当调适,会极大提高评价结果的信度与效度,进而使课堂评价对学生的指导与引领更具科学性和方向性。也就是说,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并不单单意味着“民主”“融洽”,在某种程度上,与课堂内容相契合的、因课堂内容而异的课堂评价氛围,也属于“和谐共生”的课堂评价氛围的意义范畴。但是,营造“和谐共生”的课堂评价氛围并非轻而易举,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构建和完善,最终营造出与课堂内容相匹配并能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课堂评价氛围。
       “和谐”与“共生”是良好课堂评价氛围的两个重要表征,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先营造“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才可以在“和谐”之中实现不同评价主体与不同评价对象间互惠互利、协同“生长”的共生关系。由此可见,营造“和谐共生”的课堂评价氛围是课堂评价改革的必经之路。因此,要积极营造并充分重视“和谐共生”的课堂评价氛围及其发挥的作用,使之成为学生高质量学习与发展的催化剂。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

<课题研究>

基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文/ 活动部

一、研究目标
基于不同的传统节日带领学生们一同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文化传承意识。在不断地实践体验与总结中,形成一整套具备可行性的活动方案及案例,最终形成一套课程,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方法和模式。
二、研究意义
 传统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这些节日蕴涵着人们特殊的情感内涵和文化价值需求。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传统都深深地浸透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中。结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文件精神,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这一要求。弘扬与传承优秀民俗节日文化,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创新,深入挖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主题教育活动是我们的重要使命。
 青少年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传承群体之一,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景。以现代校外教育的理念和视角,揭示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在价值,发挥、拓展、强化其教育功能,促进在实践教育活动中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豪感。
 一方面,教师研究和开展的节日文化活动内容是经过筛选的、优秀的、有教育意义的,与以往开展的单次主题教育活动相比更突出体验式、系列性、跨学科的特点,更注重活动内容、模式和评价的梳理。充分地结合校外教育特点,贴近学生生活,更加符合当代中小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体现了传统节日与现代美学的创新结合,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提高艺术素养,进而树立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对文化的自信和爱国情怀。
另一方面,在群体研究中,教师通过实践研究更加关注艺术体验与民俗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的融合,提升科研意识与能力,丰富、创新校外活动内容与形式,打造美术馆特色品牌活动课程,为美术馆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传统节日文化课程资料的意义和原则
收集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相关的文学、艺术、历史、饮食资料,从中筛选出适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可用于开发传统节日课程的文化资源,并以四大主题进行归类,为进一步开展实践研究提供素材与资料。
(二)研究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课程
设计四大主题系列教育活动课程,编写系列活动方案及任务单、评价单等,开发传统节日文化课程,建构系列课程,组织实施并收集实践案例。包括:
1.编写体验喜迎新春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的课程内容
2.设计体验缅怀先贤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的课程内容
3.编写体验中秋文化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的课程内容
4.设计传习重阳花礼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的课程内容
(三)研究节日文化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艺术体验方式和模式
探索艺术体验的形式与主题教育结合的有效性,通过融入绘画、书法、工艺制作、表演、诗歌诵读等艺术体验方式,突出情境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总结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模式,不断提高对于学生的教育实效。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查阅传统节日文化的资料与书籍,查阅青少年校外课程理论书籍,查阅有关课程案例及撰写资料。
(二)实地研究法:实地走访调查节日文化资源地,寻访民俗专家,听取多方对于节日文化活动课程开发的建议。
(三)实践研究法: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开发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课程,关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探索节日文化传承活动的方式与途径。
(四)案例与经验总结法:总结实践经验,对照理论成果,选取特色案例、探索编写案例集,课件资料汇总分析,撰写论文等课题资料。

<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

双减背景下校内外融合育人 共建“多彩”美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文/ 田冬梅

一、研究目的
(一)通过美育课程内容开发和实践,促使学生在多彩育人活动中感悟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陶冶情操,增长专业知识技能,塑造美好心灵。
(二)有效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探索现代教育理念与环境下,校内外融合育人课程内容、教学途径与模式,努力打造美育育人活动精品课程。
(三)以科研为抓手,促使教师更加关注现代教育理念与育人方式更新,有效依托多媒体信息技术,改进与优化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实践研究中不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与水平。
二、研究意义
有机结合校外教育灵活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不同美育内容的“主题教学”,落实立德树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根本目标,做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在丰富与创新美育教学活动的内容、方法与途径的同时,实现校内外融合育人课程内容的互补与有效衔接,校内外教师间的合作与联动,打造精品项目课程,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
三、研究内容
(一)“多彩”美育课程的框架、主题与内容的研究
基于落实对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以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整合优势优质教育资源基础上,开发具有系列性、趣味性的主题内容,并丰富与完善美育课程框架。
“红色”课程:以建党以来红色经典艺术作品赏析为切入点,旨在强化革命文化教育;
“橙色”课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切入点,旨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引导学生感悟理解中华美育精神,传承与创新传统技艺;

“金色”课程:以古建文化为切入点,旨在引领学生尊重、爱护你与传承中华古建文化;
“紫色”课程:以节日文化与民俗文化为切入点,旨在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
“蓝色”课程: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切入点,旨在引导学生科学幻想的创想与创作,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绿色”课程:以环境保护教育为切入点,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树立主人翁与环保意识,积极地为环境保护做贡献。
(二)多彩”美育课程教学活动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整合多方位优势教育资源,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探索美育活动的教学模式。并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数字化教学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包括:微课程、直播课、课程教学光盘等。
(三)“多彩”美育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
开展校内外联动试点课程实施,观察记录教学活动过程及效果,建立基础评价指标,验证研究课程内容活动、教学模式途径对参与学生在文化理解、图像识读、创新实践、美术表现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通过评价判断为校内外联动开展的课后服务教学活动决策服务,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价值服务。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查阅美育教育理论和青少年校外教育理论书籍;查阅有关美育课程研究的课题与案例,进行整理、分析、优化,梳理总结有意义和价值的美育课程实施的意义、内容与途径、方法。
(二)调查研究法:制定调查问卷,对学生学习兴趣点和教师关注点进行调查,确定“多彩”美育课程框架、内容与形式;对地域优势教育资源进行实地调研,整合优势与优质教育资源;收集学生和教师参与活动后反馈与评价,进行分析与评估,深入推进课程实践研究。
(三)行动研究法:引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确定“多彩”美育课程框架,挖掘美育教学活动主题与内容,结合美育教育主题意义和特点,创编教学活动案例,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微课等,并尝试直播课。并在实施过程中检验效果,不断修订与完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
(四)个案研究法:收集教师和学生活动评价和反馈信息,以个案研究方式,观察记录使用过程及效果,建立评价指标,验证研究成果。通过评估判断为校内外联动的美育教学活动决策服务,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价值服务。

<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

依托故宫等博物馆资源,
开发课后服务中的美术课程实践研究

文/ 许  静

一.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通过实践研究,依托故宫等博物馆资源,开发课后服务中的美术课程实践研究。为引起校外美术教师意识到博物馆资源将给美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让教师更为关注博物馆资源给学生美育带来的重要意义。并在探讨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新趋势与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课程实践研究,为教学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及具体实践指明发展的方向。不仅为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中美育内容及发展添砖加瓦,也为校内外利用博物馆资源及跨学科教学开展美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实践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对于促进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拉近了课堂与社会的距离。更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真实的体验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中去学习美术。易于学生获取从体验到理解的学习方式,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学习活动中。
在满足学生对美术学习需求的同时,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特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于教师而言,本课题为其提供了合理利用博物馆资源跨学科融合的可操作性的指导模式,利用课后服务的教学内容弥补校内课堂教学资源的不足。提升美术教师应对博物馆资源利用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有效的提高美育的质量与效率。
(三)开发课后服务中的美术课程实践研究的经验总结项目介绍型研究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开发课后服务中的美术课程实践理论研究
研究以美育为导向的开发课后服务中的美术课程实践研究的教育理念,整理相关理论研究,形成本课题的研究理论基础。

(二)双减背景下,开发课后服务中的美术课程实践现状研究
以双减政策实施为背景,以北京为研究属地,以本馆与服务学校(回民小学、实验一小等学校)为研究主体,了解首都校内外教育单位的博物馆资源与跨学科融合进行美育美育研究现状,总结相关经验和问题,收集、整理育人体系的关键要素。
(三)开发课后服务中的美术课程实践
搭建开放多元的美育平台,拓展美育空间,通过“依托故宫等博物馆资源,开发课后服务中的美术课程实践研究”理念的美育实施手段,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打破了学科界限,帮助学生更好地将他知变成我知,由外部转向内化,更好地吸收各科知识的营养,触类旁通,从而加深师生深厚的文化认同感,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开发并实践做到:增进教师对博物馆美育的认识、倡导教师提升利用博物馆资源能力;组织开展博物馆资源与跨学科融合的美育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与博物馆物质资源、博物馆文化资源、博物馆人力资源的利用、合作、交流能力,从而突出艺术与文化的育人理念。
(四)依托故宫等博物馆资源,开发课后服务中的美术课课程实践评价研究
研究校外教育的考评机制,创建科学的美育教育协调机制,助推双减政策顺利实施,促美育改革和创新发展。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及个案研究法,对博物馆资源与跨学科融合的美育课程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全面的、系统的和科学的对本课题进行剖析并使问题得到解决。
  (一)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课题文献资料,从中提炼、概括出与本研究可参照的理论观点、研究思路。以及查阅现代教育理论为研究工作的展开准备良好的条件。
(二)问卷调查法:针对部分学生、教师分别设计两份内容不同的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博物馆资源与跨学科融合美育在校内外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结果整理来获取间接性研究资料,力求调查的科学性、可行性。
(三)个案研究法:以选取故宫博物院资源进行梳理利用,通过博物馆资源与校内外美术课程内容的衔接转化,设计故宫书画资源在课后服务美术教育中利用的、课程、案例以及提出适宜的建议,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

以艺术素养提升为
导向的教育教学活动实践研究

文/ 冀  彦

一 、研究目的
(一)通过教学活动实践研究,引导学生在课程中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学习,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人文知识,鉴赏美的能力和感知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与创造力。使艺术学习更有趣、更容易,让每个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与艺术素养。
(二)引导教师关注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与学科内容的融合,在实践研究中优化活动形式与方法、总结模式,创编教育资源案例。
(三)以科研为抓手,以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为导向,促使教师结合自身专业,开展不同内容与形式的西美艺术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研究,提升教师科研意识与能力。
二、研究意义:
  (一)《工作的意见》总体要求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课题研究以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结合校外教师开放性、多元化特点,在不同艺术学科中通过不同活动内容设计、活动形式、方法开展实践研究。
 (二) 以提升艺术素养为导向的实践研究,学生在满足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获得双基的前提下,加强艺术审美体验,提升其文化理解、审美感知与判断、艺术创新与表现、学科融合与合作学习等艺术素养,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艺术素养的提高对于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调动自己的审美能力去感悟艺术的独特价值,更加热爱自然和享受生活。

(三)在教师群体研究中,教师通过实践研究更加关注艺术双基与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为导向的校外活动内容与形式,更清晰的认识理解基础教学从“双基”时代,到“三维”时期,到目前的“核心素养”时期的时代发展要求,有效对接校内课改中,积极应对中促美术教师树立多元化的美术教育观,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激励美术教师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对课堂进行思考和改进,探索更多有价值且有效的教学内容,不断尝试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朝着美术教育的目标继续努力。
三、研究内容
(一)梳理课程中已有的活动方式、方法与教学策略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对教师已有课程中不同学段对提升艺术素养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小结,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反思,初步梳理课程中已有提升艺术素养的活动方式方法,与教学策略。
(二)检验已有经验、策略的合理性
在不同学段开设以艺术素养提升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活动,用实践检验经验,总结策略的合理性,进一步丰富课程。
(三)探索西美艺术课程中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通过汇编整理教案、教师撰写教科研论文、完成艺术学科课程阶段性课程内容,研究不同活动形式如何提升艺术素养,重点探索西美艺术课程中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查阅中外教育理论和青少年校外教育理论书籍;艺术素养资源,进行分类整理,提炼与梳理可利用以文化素养提升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方法策略等文档资料;查阅整合活动案例,进行总结与分析,挖掘提升艺术素养的活动教学模式。
(二)问卷调查法:围绕艺术素养的核心内容,主要人群为西美艺术教师,通过问卷分析教师艺术素质的了解情况及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活动开展情况,便于了解教师当前教学状况与不足,便于课题有效展开。
(三)研究法:收集教师在活动中相关的信息,分析出教师活动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汇集实践案例进行评议、整理与修改,并开发研究成果,创编以艺术素养为导向的创新活动案例。

<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

低年级学生在书法课堂中
书写古诗文的教学研究

文/ 康慨俐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探索书写的同时引领学生了解古诗文等相关知识,引领学生感受古诗文中表达的爱国,爱友、爱环境等的情感、进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读诵写有机结合下,渗透古诗词字斟句酌的精炼用法,体会诗词意境,从而培养学生书写中边思边写,带着情绪的共鸣来写的书写习惯,从而提高书写展示时的效果。
二、研究意义
以“做中学”理论为依据,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根本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做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1、跨学科—研究中跨语文学科,增加学生读、写、诵等的指导,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课程创新实践的要求。2、实践应用—新课标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书写古诗词的研究正是教学内容与方式“面向学生社会生活” 的一系列有益探索。
三、研究内容
(一)内容的研究  在有效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基础上,借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种节日、纪念日、节气时令日等为契机,进行古诗词的书写展示诵读交流活动,以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敬爱,对邻里亲朋的关心牵挂,对先人故土的思恋等等丰富的情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书写数量篇目的研究 在原有教学进度与计划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探索易行合理的篇目与数量进行书写与诵读的实践。
(三)教学古诗文的教学方案研究  书写课题研究心得、论文、报告、教学案例等,注重课题的过程性总结与自我评价反思,及时积累研究成果,在实践中改进,改进中继续实践。

本项书法教学研究聚焦多元智能理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将阅读(眼)、诵读(口、耳)情感(心)通过书写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古诗文阅读促学生博古通今提高学生文化底蕴;以经典诵读促学生的情感表达。文以载道,书以焕彩才是书法的精要所在。
在书法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如何在书法课堂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项跨学科的综合实践课程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认知维度看,书法教育培养儿童回到《六书》本意,可以带领学生书写精选的《弟子规》、《三字经》等部分经典章节,小学生必备古诗词中经典的语句等内容。从情感维度看,早期书法教育培养儿童对书写汉字的喜爱,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对书写充满热情,并能被唐诗等经典典籍浸润,从成语、古代文学中汲取精神的正能量的受益者。从文化维度来说,培养小学生成为具有文化自信、国际视野的文化的传承者。从艺术维度来说,让儿童体味书法艺术的深厚魅力,培养其高雅的艺术情操,提升其审美素养。书法与诗词的完美结合,最适合学生反复书写,反复体会,学生有了反复练习的动力,也有了学习书法的兴趣,本研究探索古诗文等相关内容的知识,引领学生感受古诗文中表达的爱国,爱友、爱环境等的情感、进而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四、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挖掘主题与内容,创编教学案例,制作相关教学课件等。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订与完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
(二)调查法:调查古诗文书写的实施效果,并分析学生作品,提炼问题和需求,定期与学生交流书写的心得体会,为总结梳理实践策略提供依据。
(三)个案研究法:以一段时期内一位学生古诗文书写的作品为研究对象,收集与整理教师和学生交流指导信息与反馈和活动评价,分析学生的特点与亮点及不足,进行针对性指导和改进,并做好过程性记录。

<课题研究>

<荐书台>

    作者杨景芝是我国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

    同时,该书还引入教学论理论层面的思考,介绍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如何写案例、课例和论文,以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师素养。相信读者通过这本书会自信地走进美术课堂,并由此通向美术教学研究和教师发展这个更 高的台阶。该书作者具有大学教育、美术教育学理论和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的经历和实践能力,尤其深知师范美术本科学生和中小学美术教师最需要什么,哪些知识和技能在中小学教学中最实用,用朴实的语言讲述高深的理论,带给读者读、学、思、研的兴趣。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是一门美术教学理论科学,同时又是一门美术教学应用科学。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将会告诉走上或即将走上美术教学岗位的教师和大学生们,中小学美术教学有哪些规律可循,将具体告诉你怎样备课、怎样写教案、怎样写三维目标、怎样上课、怎样说课、怎样导入、怎样提问、怎样示范、怎样上欣赏课、怎样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及怎样实施课堂教学评价、课堂组织与管理等实践操作性很强却又很实用的教学技能。

好书推荐

<荐书台>

本期主编:田冬梅
责任编辑:康慨俐
封面题字:何建东
审     核:成雅飞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