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甘南游记(四)

电子相册旅游纪念2018-10-18
1734

白龙江峡谷

时间:2018年8月9日   天气:晴

  走出朗木寺大门,沿着小溪再往南走一段,便来到了白龙江峡谷的入口。这里林木茂密,山势险峻,水流也变得湍急起来。一位正在此玩耍的藏族小男孩看到我们,径直走过来,自告奋勇,要做我们的导游。小家伙看上去只有5、6岁,一脸顽皮的样子,但谈吐却显得很老到,他一边跟我们搭腔,一边在溪边蹦来跳去,动作异常敏捷。在同龄孩子刚刚背起书包进入学堂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象个小大人一样,靠劳动赚取外快,为家庭分忧了。

-23-

(白龙江峡谷入口)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小家伙满心欢喜的加入到我们的行列,给我们当起了临时导游。小导游的汉语说的并不熟练,大家听起来很别扭,不过从他那稚嫩而又断断续续的描述中,我大致概括

出了一个关于白龙江的传说:据说这个峡谷曾住着一条善良的白龙,正在此修道。有一年,山谷中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火势蔓延,燃毁了树林和庄稼,百姓无家可归。正在修炼的白龙见状,焦急万分,想去拯救百姓,可神灵却把它困在了岩石下,急得白龙不知

不措,黯然泪下。白龙两眼涌出一串串泪珠,汇成两股泉水,冲破岩石,扑灭了大火。从此,这两眼从石缝中冒出的泉水便再没有间断过,得救的百姓为感谢白龙的恩德,便把从这泉眼中流出的溪水取名“白龙江”。

(小导游带着父女俩骑白龙)

-24-

(机灵的藏族小导游)

       进入峡谷,一只静卧在悬崖底部,用石头雕成,全身挂满哈达经幡,威风凛凛的老虎吸引了我的目光。在我的追问下,小导游接着又讲起了他所知道的另一个传说:有了泉水的滋润,白龙

-25-

(小导游带领大伙一探老虎洞)

江两岸林木茂盛,人畜兴旺。然而好景不长,一头白额大虎常常从森林中出来伤害生灵。人们死的死,逃的逃,非常凄惨。一天,恶虎正在穷追来不及逃散的村民时,空中突然飞来一位慈祥的仙女,名叫“华尔旦纳摩”,她用智慧降伏了恶虎,并把老虎关在石洞内,

(身披哈达的老虎)

让它日夜守护在白龙江源头。人们从此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而仙女“华尔旦纳摩”因私自下凡触怒了天庭,再也回不了天宫,就住进了仙女洞。于是这地方便有了“达仓纳摩”这个美丽的名字。(藏语中虎穴叫“达仓”,仙女叫“纳摩”,连后来的格尔底寺也被称作了“达仓纳摩寺”)

       传说很生动,但小导游蹩脚的汉话,和时断时续的表述,使大家听得很费劲。加上我们总是边开玩笑,边提出一此刁钻的问题,搞得小导游常常不能自圆其说,一个劲的冲我们翻白眼。为了印证传说的真实性,他把我们先后带进了仙女洞和老虎洞中,并煞有介事地向我们介绍仙女生活用过的东西,包括石床、石凳、梳装台、甚至连仙女用的化装品,都一一指给我们看,我们不得不信服地点点头。其实这里只是一处由石灰岩形成的不大的溶洞,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洞内形成了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看上去象他描述的东西,瞅着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我们乐的哈哈大笑。

-26-

(深入白龙江峡谷)

       跟着这位藏族小导游继续往里走,峡谷中的景色果然别有洞天,令人目不暇接、留恋忘返。置身于青山、绿水、幽谷之中,我们兴高采烈,似乎完全忘记了跋涉的艰辛,倒有了一种陶渊明笔下“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入桃花源”的感觉。我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罕有的美景。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过了下午2点,由于预定的时间已到,我们只好沿原路折返出谷。大家都有些意犹未尽,若不是时间有限,我倒是真想做一回武陵人,继续深入幽谷,一探究竟。

-27-

-28-

(萌萌的一家人)

(在白龙江峡谷入口处)

结束语

观拉不楞寺,参佛学奥义,经筒永续;
游桑科草原,看碧草连天、繁花簪地;
赴白龙峡谷,听朗木传说,荡气回肠;
探黄河源头,观九曲轮回,长河落日;
步洛克之旅,叹莲峰耸秀,伊甸胜景;
入藏家小楼,品特色美食,民风质朴;
访唐蕃故道,喜藏羌之地,祥光普照!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