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行业服务新风向_NO6

目录/contents

竞争 标杆

38
40

1、不限次数 东航首推空中Wi-Fi多次卡!
2、东航江苏公司“尤春艳航空地服创新工作室”
3、国航系协同打造国航快线产品再升级

服务先进张榜

04
06

1、服务品牌故事:夏日超有爱(二)
2、服务优质金点子

政策 趋势

14
20
31
34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2、2023年航空市场回顾与2024年展望
3、Amadeus 公布2024年度旅行趋势
4、六国免签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上篇   
讲述深航服务人
自己的故事

   下篇   
对标同行
学管理 抓服务

热点 直击

28
34
35
36

1、首届CATA航空大会召开
2、机票产品“权益化”价值发掘的思考
3、我国航空地面服务市场发展研究
4、航空公司应加快融入更大商旅生态圈

国际 透视

43
48
49
52

1、达美航空更新菜品应对强劲市场需求 或于明年7月恢复上海—洛杉矶航线
2、欧洲首个!这家航司推出机上宠物零食
3、这家航司将为机组人员提供可循环使用的杯子和餐具
4、空中出租车在英国模拟运营

智慧 赋能

53
61

1、国际航协与合作伙伴展示首个完全集成的旅客数字身份旅行
2、如何发挥AI在航空运营中的创新作用

创新 案例

64
70

1、【产品创新】厦航茶文化新服务体系——品茗时光服务产品(厦门航空)
2、【品牌创新】西安机场“西悦行 • 经西飞”中转服务品牌(西安咸阳机场股份)

   附录   

服务故事

服务故事

沈阳分公司
客舱“敖民”乘务组

今年是疫情过后的首个暑运,旅游出行呈现火爆增长趋势,客流量增大同时航班上的老人儿童特殊旅客增多,即使是困难重重,但在平凡的岗位上总有一些让人感动的瞬间值得被记录。
ZH9707沈阳至太原航班,一位父亲独自带着女儿出行。由于第一次带着女儿坐飞机难免内心有些焦虑和紧张、担心女儿会害怕、担心自己照顾不好女儿,乘务组得知情况后对这对父女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巡航阶段带着小女孩聊天、参观厨房,考虑到父亲带女孩子去洗手间不方便,主动与家长沟通全程陪同小朋友使用洗手间,下降前父亲询问乘务员是否能给女儿梳个头发,于是乘务员便担起了托尼老师的角色。整个航程女儿很开心并没有一丝丝的恐惧,同时也缓解这位父亲内心的焦虑。

ZH9727郑州至海口的航班,承运了一位刚在运动中受了伤的轮椅旅客。在旅客未登机前地面工作人员就上机跟乘务长交代了此事,乘务长立刻进行了工作安排,提前调整出来一侧排的空座位。旅客就坐后把座椅扶手抬起,这样就可以把腿放在空座位上减轻不适感,乘务员用毛毯给旅客垫腰,并协助他系好了安全带。全程让专人关注并给予细心的服务。整个地空联动的全流程服务赢得了旅客和家人的高度认可,对深航的服务给予了肯定。

ZH9707地服人员为乘务组送来了一群特殊的旅客“嗨宝星际”篮球队。在辽宁沈阳一片写满中国篮球符号的土地上,他们是中国篮球的“未来之星”。航班中,乘务员细心照顾,逐一询问小朋友们的餐食喜好,为餐食挑剔的小朋友提供了面包和水果。小“球星”们都非常可爱,给乘务员们讲述了自己比赛的过程,取得的成绩。我们有幸与这样一群“新星”少年共赴一程,希望他们不要停止脚步,乘风破浪不可阻“篮”。

暑运年年有,年年有不同,愿每一次相遇都是欢喜,愿每一次离别都成回忆。深航沈阳分公司一直秉承着“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致力于为每一次出行提供优质的全流程服务保障。
安心出行,深航相伴。

(素材提供: 沈阳分公司 宋洋)

夏日超有爱(二)

优质服务金点子(节选)

01   轻松伴“李”行

【需求识别】响应公司“全员营销”号召,推广会员发展,推出轻松行李系列全新活动,让旅客参与互动体验,提高旅客提取行李满意度。
【实施过程】定制了深航专属网红打卡墙、飞机跑道地贴等,为旅客提供轻松愉悦、互动性较强的行李提取环境,提高行李提取旅客满意度。同时响应公司“全员营销”号召,积极发展凤凰知音会员,在旅客等待行李的过程中,现场的工作人员向旅客介绍掌上深航的便捷性,使旅客获得不一样的出行体验。

02   “翼小杯”祝福贴纸

【需求识别】现有“翼小杯”在使用时缺乏深航品牌特色,为了体现深航空中服务的优势,提升快线航班满意度,给旅客带来不一样的惊喜感知,开发创新该产品。
【实施过程】在配有翼小杯的快线航班中,乘务组可根据旅客特点等为旅客提供饮品时,在翼小杯或公务舱玻璃杯上提供祝福留言贴纸或深航logo杯套。该设计也可防止旅客错拿饮品,便于识别。
【效果&反馈】在实施过程中获得旅客一致好评,旅客表示很惊喜,也会拍照留念,机上旅客满意度测评数据呈现较好,做到了以服务促营销,很好的树立了深航服务口碑。
(客舱服务部  牛亚辉)

【效果&反馈】利用网红打卡墙的场景化优势,沉浸式地向旅客传递深航品牌核心信息,通过品牌营销提升深航曝光度;减少旅客提取行李等待时间,提升了旅客行李提取满意度,获得旅客好评;在等待行李的过程中能够让旅客了解深航APP带给出行体验的便捷性;会员发展数量显著提升,行李服务环节发展会员7743人次。
(江苏分公司  许倩文)

先进张榜

先进张榜

03   空中环节首乘旅客专属服务

【需求识别】首次乘坐飞机的旅客,往往因对航空出行的要求了解不足产生担忧。聚焦首乘旅客出行的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可提供贴心的机上专属服务。
【实施过程】登机阶段,5号位乘务员主动引导“首乘旅客”就座,协助摆放行李。讲解一些基本的安全介绍,为其送上“首乘明信片”,以及一杯热茶(红茶)。让旅客亲身感受到乘务组的真情贴心服务。当然,旅客也可以通过积攒收集不同封面的明信片,将每一次的乘机体验构成乘坐深航的独特回忆!
【效果&反馈】旅客表示对乘务员的引导讲解、周到细微的服务令其备感幸福!同时首乘旅客的家属也表示十分感谢,收到了很多旅客家属的表扬电话及表扬信,他们表示十分感谢工作人员对家人细致周到的照顾,全程陪伴让首次乘机的家人很安心。同时也称赞道“这个明信片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大大的点赞!非常温暖,要收藏起来。”
(沈阳分公司  张译文)

04   迎宾特饮-茉莉花奶茶

【需求识别】深航的预录广播音乐中有《茉莉花》这首歌,迎宾时伴随着歌声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舒适感,且每次给旅客冲泡茉莉花时整个前舱都被清新的香气包围。茉莉花本身具有美容养颜、温中和胃的作用,冬季来临,如果能让旅客在空中也能喝上一杯清香可口的热奶茶,应该会有一个特别舒适的乘机体验。
【实施过程】茉莉花茶具有香味浓郁、汤色明亮、口感香甜的特点,加上香醇丝滑的牛奶制作而成茉茉花奶茶。既有茉莉花茶的香气鲜美,又不失奶茶的奶香悠久,入口丝滑,香味延绵。制作方法:冲泡好一壶茉莉花茶,加热一杯牛奶,取二分之一茉莉花茶、二分之一热牛奶合在一起,根据个人的喜好调节甜度。
【效果&反馈】创新茶饮的应用,是一次公务舱旅客上机后期待深航提供一杯与东航“日出东方”一样的迎宾特饮,南宁分公司乘务同事根据机上现有的茉莉花茶与牛奶等机供品,及时调配出一杯茉莉花奶茶,旅客对深航客舱服务的专业表示称赞,迎宾的一杯特饮却依然惊艳了整个旅途。
(南宁分公司  朱婷)

先进张榜

先进张榜

05   爱心行李保护袋

【需求识别】对标南航深圳地服及深圳机场地服发现,均为旅客免费提供轮椅、婴儿车等特殊行李防尘袋服务,深航在此基础上需要定制行李防尘袋,以提高客户感知。
【实施过程】在值机环节免费为携带轮椅、婴儿车等特殊行李的旅客提供塑料保护袋服务,从而提升服务品牌形象,建立深航良好口碑。
【效果&反馈】防尘袋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旅客对于深航行李服务的感知,旅客赞扬深航在服务小举措中体现出来的高标准服务与专业性,更提高了深航服务品牌的形象。
(服务发展部  彭书姝)

06   航延餐成本管控项目

【需求识别】延误航班的旅客不会全部食用完毕地面配餐,且部分旅客对于特殊餐食有一定需求,地面的灵活机动配餐可以较好解决这一问题,兼顾地面配餐效率的同时大大提升旅客服务感知。
【实施过程】1、地面动态配餐。航班延误2小时以上且正值餐点,地面给予旅客配餐。根据以往保障经验,旅客往往不会全部食用,存在一定量的剩余,故地面配餐方面公务舱旅客不额外配备餐食,经济舱旅客按照人数的85%动态配餐,如旅客使用量超过85%,15%转为机动配餐,同时兼顾旅客的特殊餐食的保障需求,在确保旅客均能使用餐食的同时,不降低旅客满意度,同时节省开支。
2、合理利用餐食。针对前日剩余的点心餐食,做好收集统计,后续夜宵、点心配餐的航班进行重复利用,以节省开支。
3、机上餐食减配。针对地面已配餐的航班,在征得总部配餐同意、机组同意的情况下,通知航食单位取消机上加配的配餐。
【效果&反馈】2023年7月-10月地面航延餐食、点心餐重复利用、机上餐食减配三项项目累计节省开支共计45315元。
(江苏分公司  张毅)

先进张榜

先进张榜

07   客舱女性关爱服务

【需求识别】洗手间的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体现公司管理水平和细节文化魅力 ,也彰显了人文关怀。 女性在日常出行时曾面对月经来临之际因没带卫生巾而感到尴尬,当小声地求助时被回复抱歉而感到着急,让女性旅客在此时感到些许的害羞与无助,为了减少女性旅客对“经期不确定”的焦虑,为女性旅客突遇生理期或其他特殊情况,提供帮助。
【实施过程】经过对客舱内部卫生设施现状、女生用品需求以及乘客的特殊需求的调研了解,我们通过设置提醒、提供专属服务与用品的方式满足女性旅客出行时的特殊需求:
1.    设计提示牌:在设计上,要注重美观、简洁且能体现公司文化和人文关怀。同时,要确保提示语清晰明了,让乘客能够迅速理解;
2.    安装提示牌:为了确保乘客能够方便地看到提示牌,安装位置应选择在洗手间内视线较为集中的地方;
3.    培训乘务员:针对新的提示牌,我们需要对客舱乘务员进行相关的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提示牌的意义和背后的关怀,以便在必要时为乘客提供帮助;
【效果&反馈】通过在洗手间内设置提示牌,已有五位女性朋友通过此提示牌联系到乘务员,我们积极地为处于特殊时期的女性提供了帮助,避免了其因缺乏必要的卫生用品而感到尴尬和无助的情况。其中有两名会员旅客对公司推出的创新服务产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被细腻的创新理念所感动;另外三位旅客表示:公司贴心、周到的服务让她们在今后的出行会首选深航。我们借此机会宣传了公司的人文关怀和女性友好的理念,使我们的品牌形象更加积极和正面,更提高了女性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沈阳分公司  敖民)

08   行程单票袋

【需求识别】广州分公司每月打印行程单3000-4000张,打印行程单报销的旅客多为GP客户和商务旅客,单张行程单不易存放易遗失,提供票袋方便旅客携带保存行程单。并且可以针对性推广线上自助服务和营销产品。
【实施过程】为打印行程单报销的旅客提供票袋,票袋可以印制深航自助改签,航班动态查询等自助服务二维码等,后续也可以印制飞行达人等特推业务宣传。
【效果&反馈】目前行程单票袋已完成第一批次印制并在实际保障中运营,旅客表示票袋极大程度减少了商务差旅行程单丢失率,为深航的服务细节表示赞赏。后续批次的印制将结合公司业务推广需要,印制产品推广信息。
(广州分公司  杨依)

先进张榜

先进张榜

本期优质金点子
完整表单
扫码查看

政策趋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李强作总结讲话,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出要求。

政策趋势

会议认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会议认为,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严控一般性支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

素材来源:深圳发布公众号

政策趋势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政策趋势

会议强调,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二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培育发展新动能。完善投融资机制,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

善投融资机制,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

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

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五是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六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政策趋势

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政策趋势

七是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八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九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要全面贯彻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注意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要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取向,在政策实施上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在政策储备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在政策效果评价上注重有效性、增强获得感,着力提升宏观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效果。要讲求工作推进的方式方法,抓住主要矛盾,突破瓶颈制约,注重前瞻布局,确保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协同配合,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局,确保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协同配合,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要不折不扣抓落实,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要雷厉风行抓落实,统筹把握时度效。要求真务实抓落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并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会议要求,要做好岁末年初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会议号召,全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央军委委员等出席会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管理的部分金融机构和企业、中央军委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扫一扫
看完整原文

政策趋势

政策趋势

2023年航空市场回顾
与2024年展望:
期盼中的复苏可能还会是爬坡过坎

旅游出行是2023年航空市场复苏的主要力量

析2023年航空运输市场的发展,虽然复苏是主题词,但从多数市场的总结与分析报告来看,几乎都会提及强劲的旅游需求,或是报复性旅游出行。也就是说,

素材来源:邹建军 航旅研究

01

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不但能够准确反映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反过来也会受到经济发展特征演变的影响。
包括世界银行与货币基金组织等在内的各专业机构一再调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事实告诉我们,航空商务出行并未能有效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当下的市场很大程度上由旅游出行需求推动的。
“美国航空公司承认,与工作相关的交通量仍低于疫情前的水平,阿拉斯加航空公司正将飞机运力重点放在休闲航线上,并将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1月和2月将太平洋西北地区和加州的商务航线运力削减22%(同比)”。
即便如此,美国航空运输市场也只是较2019年略有增长。
根据TSA的航空安检量数据,截止到2023年11月16日,累计的航空安检量仅为2019年的101.3%。
与此同时,根据GBTA等专业机构测算,欧洲航空市场也没有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商务旅行支出更是与2019年相去甚远(整体相差10%),新兴欧洲地区的恢复率甚至仅为67%,西欧与北欧也仅达到2019年95%的水平。

(整体相差10%),新兴欧洲地区的恢复率甚至仅为67%,西欧与北欧也仅达到2019年95%的水平。

所有这些,都恰好印证了2023年航空运输市场增长的基本特征,低成本服务模式(各类低成本航空公司、低成本运行模式及豪华经济舱产品或服务)占主导
因此,2023年春秋航空业绩成为国内航空公司业的一枝独秀,也就变得容易理解了。
回顾过去10个月的中国民航市场,基本体现为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冰火”两重天的格局
截止到2023年10月(年度旺季行情基本结束)底,国内航线累计旅客运输量达到了2019年的同期的101.2%,国际航线则仅为2019年同期的35.3%;
相应的国内航线旅客周转量是2019年同期的107%,国际航线则仅为34.7%,这背后是国内航线“远走高飞”和国际航线“重洋难渡”的基本现实

政策趋势

政策趋势

具体到恢复效率方面(旅客恢复速度/航班起降架次恢复速度),国内航线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运力推动效应”,除1、6、7月等三个月份出现局部地区恢复效率大于1的情况外,其余时间基本都在90%-95%之间。
正因为恢复效率表现的差强人意,相应的运行效率数据也就与2019年同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了,值得的幸运的是,客座率差距不断收窄的基本走势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市场向好的期望。

当然,中国独特的“双高出行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民航市场的恢复速度,旅行总成本和总时间成为影响两种出行体系相互博弈结果的重要指标。
尤其是在商务需求增长乏力、旅游需求增长成为重要市场依托的大环境下,基于消费者的选择意愿,高速铁路已成为长途旅行的首选。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速铁路的竞争优势,也正在从传统的高铁交通3小时(800公里左右)的舒适区提升到了4小时(1000-1200公里)的平衡区,甚至是在局部民航服务竞争条件较为恶劣市场发展到近6小时的高铁交通边界(民航国内航线旅客平均运距快速走高)。
详细考察2020年到2023年10月以来的高速出行市场,我们会很容易发现,铁路出行的恢复速度几乎一直高于民航服务,尤其是在今年第二季度后半期以来,铁路出行服务量几乎都高于2019年的同期水平,整体市场表现明显优于民航服务。

另一方面,航空旅行成本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票价水平上涨的同时,航空公司的服务收益(客公里收入)却呈现下滑态势,这确实是一个较为尴尬的现象。

究其原因,恐怕很大的因素源于出行消费的理性回归和民航服务营销体系的不适应性。

政策趋势

政策趋势

中国民航业的发展环境已发生了巨变

02

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窗口期。
从影响航空旅行市场的基本要素来看,中国民航面临的发展环境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首先,从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总体增长依然可期,但速度放缓,并且相对预期偏弱,贸易增长乏力并呈现显著的区域化演变趋势是当前逆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其次,国内一线城市人口流动减弱并有明显的下沉态势,这对于民航二、三线市场而言,应该是开启了新的发展黄金期。
但总体人口增长速度钝化的特征对长期市场发展是显然不利的。
第三,从航空旅行服务的市场供应条件上看,民航票价(基准价)水平上涨趋势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高速铁路服务的相对竞争优势。
不过,整体高速出行服务的便利化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对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件值得欣慰的事。
第四,令人厌恶但却日益频繁的地缘政治摩擦,正带来历史与文化关联被人为割裂的现状,全球经济与文化交流遭遇逆流,旅行与技术管制并没有因为疫情结束而彻底消失。
最后是与消费需求和行为特征紧密相关的两个要素,一是航空旅行消费热点转移的加速,消费行为的理性回归,收入增长预期放缓等,不可避免地致使航空旅行消费支出预期的降低,这将迫使民航服务进入低成本运行与服务供给时代。
综合上述要素分析判断,2024年的航空运输市场可能不会有太乐观的表现,第一季度可能会优于2023年,但第三季度(2023年暑运的压抑需求集中释放)可能会“不尽人意”,“爬坡过坎”将是行业全年的真实写照。
国际市场依然是远程航线发展困难,中短程航线面临着低成本运行模式的激烈竞争,整体市场恢复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但期望大幅度增长仍将面临巨大挑战。
国内航线市场,经济性出行需求仍然庞大,多数市场仍然可能持续2023年运力驱动的增长模式,二三线市场依然会是增长的主力,寻求新的量价平衡关系将是是全年市场营销的主逻辑。
因此,2024年中国民航业,必须将增长的期望寄托在全面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方面,

第四,令人厌恶但却日益频繁的地缘政治摩擦,正带来历史与文化关联被人为割裂的现状,全球经济与文化交流遭遇逆流,旅行与技术管制并没有因为疫情结束而彻底消失。
最后是与消费需求和行为特征紧密相关的两个要素,一是航空旅行消费热点转移的加速,消费行为的理性回归,收入增长预期放缓等,不可避免地致使航空旅行消费支出预期的降低,这将迫使民航服务进入低成本运行与服务供给时代。
综合上述要素分析判断,2024年的航空运输市场可能不会有太乐观的表现,第一季度可能会优于2023年,但第三季度(2023年暑运的压抑需求集中释放)可能会“不尽人意”,“爬坡过坎”将是行业全年的真实写照。
国际市场依然是远程航线发展困难,中短程航线面临着低成本运行模式的激烈竞争,整体市场恢复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但期望大幅度增长仍将面临巨大挑战。
国内航线市场,经济性出行需求仍然庞大,多数市场仍然可能持续2023年运力驱动的增长模式,二三线市场依然会是增长的主力,寻求新的量价平衡关系将是是全年市场营销的主逻辑。
因此,2024年中国民航业,必须将增长的期望寄托在全面的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方面,

市场营销体系创新将是行业寻求高质量增长的关键

03

也就是说,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以及相对谨慎的发展预期,2024年的中国民航业,必须正视下述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须从全球视野看待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航线市场的恢复与发展问题。
无论是疫情前,还是疫情后,相关专业机构对全球民航业国际市场的恢复问题都作了很多的预测,乐观的预期是2024年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悲观的预期则要到2027年。

政策趋势

政策趋势

但不管怎样,上述预测的结论都告诉我们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国际与国内市场结构的比例不可再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对于中国民航而言,这个结构性问题可能会变化更大。

之所以有如此判断,一方面是中国基本处于地缘政治与贸易摩擦的前沿,传统的贸易往来结构已出现明显的“中间经停”现象,“中国-东盟-北美”、“中国-墨西哥-北美”等形式已成常态,这意味着疫情后的国际市场已很难恢复如初。
另一方面是中国对外交流与国际往来的结构已发生了显著的区域变化,东南亚、中西亚、中东、非洲及南美地区的价值规模和占比正在变得越来越高,国际航空市场的发展方向也可能会由此向上述区域转移与发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周边市场基本是低成本服务模式占主导,新兴远程市场则需要时间换空间,可能存在较长的市场培育期。
二是必须基于全球比较来思考航空旅游服务或产品的定价问题。
回归理性消费的行为特征,使得全链服务成本与体验成为航空出行决策的决定性因素。
仅以冬季冰雪旅游服务为例,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主要消费人口,但无论是新疆、还是吉林,或是其它地区,航旅全程的服务成本比较,不仅仅只是国内市场的比较,还可能是日、韩,甚至是北欧等地区。
再如冬季海岛游,我们会发现大量的旅客会基于成本的考量选择东南亚国家的岛屿,而非国内相应市场。

是新疆、还是吉林,或是其它地区,航旅全程的服务成本比较,不仅仅只是国内市场的比较,还可能是日、韩,甚至是北欧等地区。
再如冬季海岛游,我们会发现大量的旅客会基于成本的考量选择东南亚国家的岛屿,而非国内相应市场。

这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一个客观的现实,每个航季的“基于市场竞争关系”的基准价上涨行为其实是把“双刃剑”,一不小心就可能伤了我们自己。
第三,不要迷信所谓数字化技术和基于历史数据的消费者画像。
新技术带来了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与新产业,但也由此带来了绝大部分营销触点并不被掌握在营销方,而是在消费者手中的现实。

政策趋势

政策趋势

譬如,关于旅行信息与影响旅行决策的信息来源,更多的是源于社交媒体,亲朋好友的口碑,以及专家和网络达人的评论。
一些有意思的调查也表明,航空公司正在远离市场,我们变得越来越不理解消费者了(业内人士与消费者对相关服务的认知已形成了巨大的鸿沟)。
因此,有必要重温市场营销理论的本质来看待消费行为的“MSCUA”特征,“人们更加关注航空消费价格高低与交易或服务更改的自由”,经济性的高品质需求,看似矛盾却很现实。
人们需要更多的被理解和尊重,而不是被促销,这对航空公司或机场企业官方沟通渠道的“拟人化”要求会更高,人本营销的理念和要求较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
基于历史数据的消费者画像是不可能预知市场需求变化的,纯粹的数字化技术也不可能让我们一夜之间就走入消费者的内心,我们需要变革与创新,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补“需求趋势调研”短板。
第四,应该旗帜鲜明地提出向高铁要市场的口号。
这并非是要与高铁服务全面竞争,而是要通过努力提升民航服务的经济性和运行品质,遏制高铁服务竞争舒适区不断扩大的趋势,并努力推进高铁服务竞争舒适区重回1200公里的范围内。
记得2023年11月初曾经历过一个有意思的航班,即武汉到西安,这是典型的高速铁路与民航竞争平衡区的市场,全程高铁最快约为4小时20分。
当天的航班为下午唯一航班,满员,票价水平约在高铁一等座和二等座的价格水平之间。
之后,我试着从第三方服务软件中去探察该航班的运行情况,发现其最近1个月的准点率近乎100%。
即便是我所体验的航班,虽然原计划的前序航班延误了,但航空公司依然临时调配了其它前序航班执飞,这样做的目的肯定是为了确保该航班准点。
由此可见,民航与高铁的竞争或合作,并不仅仅只是时间与票价的影响关系,而是至少会表现为三个层面的比较,即:

第五是要加快航旅融合完善现代化航空服务体系。
航旅融合是构建现代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中国民航现代化进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反过来,基于旅游资源价值管理的视角,航旅融合发展将有助于提高优秀旅游资源的单位价值创造能力。
一般而言,拥有高远程游客比例的文化与旅游资源,其单位价值的创造能力基本都高于缺乏远程游客的同等品质旅游资源。

政策趋势

政策趋势

最后,则是希望借此向行业管理部门呼吁,应该重视上述基本特征,加快解决当前民航市场发展的两大核心问题:
一是加速民航服务与市场管制放松,加速营造有利于推进航空服务差异化的市场环境,为航空公司实施去修饰性服务和提供个性化服务,尤其是实施动态品牌运价提供更为友好的行业发展环境。
譬如航空餐食的供给与否和供给的餐食质量问题应该是两个概念,提高航空餐食质量管理的对象应该是后者,而不是一刀切的要求供给。
二是加快推进2023年初提出的围绕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资源集中配置政策改革,警惕国际竞争中的周边枢纽加速对我国市场进行倾销的新趋势,譬如某个公认的中转便利地区,2023年的航班增量达到了2019年疫情前的108%(但实际客运量增幅仅为航班量的一半)。
我们可简单以中美航空市场的服务恢复问题为例,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美国大型航空公司正在实施韩国仁川或日本东京枢纽服务中国市场的新战略(国内连接仁川机场的城市数量与航班密度足以满足美韩航司巩固和发展仁川枢纽的要求),这无疑会加剧中国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与周边国家航空枢纽的直接竞争压力,也会由此削弱国内三大航依托自己的航空枢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因此,如何在航权与航班时刻管理政策方面做出有效的调整,以更好阻止国内城市成为周边国家航空枢纽的国际支线市场的可能,将是行业资源配置政策改革的重大挑战。

扫一扫
看完整原文

公布2024年度旅行趋势:
明年我们将如何旅行?

Amadeus

素材来源:航空旅游网

近日,Amadeus基于最新数据、行业领先洞察及专家分析结果,公布年度旅行趋势,解码全球旅行者对未来一年的期待。Amadeus报告指出,明年有四个旅游业发展方向将为旅行者创造更有意义的旅行体验,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助力。
报告表明,商务舱票价分拆,日趋成熟的人工智能,网红博主成为旅游代理人,以及音乐表演驱动旅游正逐渐构成四大旅游发展趋势。
轻奢商务产品释放潜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旅行者希望坐在飞机的前部舱域,提供更实惠、更方便的“非捆绑式”商务舱票价商机涌现。
2019年,阿联酋航空成为首批推出 “特殊” 商务舱机票的航空公司之一,该机票不提供休息室使用权、选座受限且无法升舱。卡塔尔航空紧随其后,推出了商务舱Lite票价,要求乘客若使用休息室及进行日期或路线变更则需要支付额外费用,同时获得Avios或Qmiles 积分也更少。随着这一趋势不断发展,日本的 Zipair 和芬兰航空于 2021 年开始提供基本商务舱机票,而法国航空和荷兰皇家航空则于 2023 年增加了商务舱 Light 票价。
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的航空公司正在增强其商务舱产品的独特性。这一趋势正迎合了旅客们希望在航空旅行途中寻求高度舒适与奢华体验的偏好。日本航空的 A350 商务舱、印度航空的商务舱和国泰航空的“Aria”商务舱就是很好的例子。各航空公司升级配备了 1-2-1 座位布局、隐私推拉门、无线充电装置、4K 大屏幕以及先进的蓝牙音频等选择。
这一趋势也将延续到 2024 年,据新西兰航空的消息,该公司将增加四或八排座椅同时配备隐私推拉门、储物柜、梳妆镜和宽敞的侧架,作为其首次亮相的顶级奢华商务舱产品。此外,作为其优质体验的一部分,乘客还有望享受到先进的集成式娱乐功能。
  升级智能服务创造价值
  生成式人工智能 (GAI) 正在为消费者的线上旅行规划体验提供更多价值,使得旅客搜索与推荐都变得高度个性化与直观。现在,旅客无需在元搜索网站或在线旅行社 (OTA) 上通过设置关键词过滤来微调搜索,而只要对智能聊天机器人提出自己的需求即可。举例来说,Expedia 的新 ChatGPT 插件就如同一个虚拟旅行助手,倾听客户需求并即时提供酒店和行程推荐及相关预订链接。
  由 GAI 赋能的下一代客户服务将能够提供给旅客更多的耐心及贴心服务,大量减少员工处理售后服务和客户评论管理的工作量,使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在更多专业问题上提供人性化服务。

政策趋势

政策趋势

亮相的顶级奢华商务舱产品。此外,作为其优质体验的一部分,乘客还有望享受到先进的集成式娱乐功能。
  升级智能服务创造价值
  生成式人工智能 (GAI) 正在为消费者的线上旅行规划体验提供更多价值,使得旅客搜索与推荐都变得高度个性化与直观。现在,旅客无需在元搜索网站或在线旅行社 (OTA) 上通过设置关键词过滤来微调搜索,而只要对智能聊天机器人提出自己的需求即可。举例来说,Expedia 的新 ChatGPT 插件就如同一个虚拟旅行助手,倾听客户需求并即时提供酒店和行程推荐及相关预订链接。
  由 GAI 赋能的下一代客户服务将能够提供给旅客更多的耐心及贴心服务,大量减少员工处理售后服务和客户评论管理的工作量,使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在更多专业问题上提供人性化服务。

的演唱会对这些国家的旅行搜索和预订量产生了巨大影响。计划宣布的一周内,飞往墨尔本和悉尼的航班搜索量环比大幅增长 44%,而对这些城市的预订量则大幅飙升 446%。该消息也对从新西兰到这两个城市的搜索量产生了显著影响,导致同期搜索量周环比增长 240%。在Taylor Swift 和Coldplay演唱会消息发布后不久,飞往新加坡的航班搜索量也显示出周环比增长 18%,从邻国到东京的国际搜索量也周环比激增了 32%。

网红博主代理快速崛起
社交媒体已然成为开启一段旅行的强大推动力,但新的转变也正悄然发生。当前,网红博主不再仅仅只在其圈层内发挥影响力,同时也在推动着不同平台渠道的直接预订行为。举例来说,一些海外网红博主如 Ana Hernández Sárria、旅行摄影师 Rafael Fernandez Caballero、旅行博主 The Blonde Abroad、瑜伽和运动教练 Sjana Elise ,以及全职旅行者和内容创作者 Alyssa Ramos 等都在筹划和举办自己的团体旅行。
Thatch、Luxury Travel Hackers 和 TrovaTrip 等电子商务平台推动了所谓“网红博主代理”模式的崛起。其中,TrovaTrip位列 Inc 2023 年美国 5,000 家快速增长的公司榜单第 236 名。网红博主们可以直接在其 Instagram、YouTube 和 TikTok个人资料页面上分享预订链接并处理支付流程。
音乐体验拉动旅行需求
随着疫情影响消散,今年演唱会和盛典的快速回暖激发了人们对于重新连接的迫切渴望。展望 2024 年,这一趋势将继续加速。
近日,Taylor Swift宣布了明年的亚太巡演日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歌迷。Amadeus研究表明,Taylor Swift 2024 年在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日本的演唱会对这些国家的旅行搜索和预订量产生了巨大影响。计划宣布的一周内,飞往墨尔本和悉尼的航班搜索量环比大幅增长 44%,而对这些城市的预订量则大幅飙升 446%。该消息也对从新西兰到这两个城市的搜索量产生了显著影响,导致同期搜索量周环比增长 240%。在Taylor Swift 和Coldplay演唱会消息发布后不久,飞往新加坡的航班搜索量也显示出周环比增长 18%,从邻国到东京的国际搜索量也周环比激增了 32%。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音乐拉动旅游”趋势也苗头初现。随着今年线下大型演唱会的重启,诸多一线演艺明星的演出安排炒热了当地机票和酒店的预定热度。例如,中国台湾歌手周杰伦于年初在海口举办的演唱会在消息宣布短时间内就拉动了目的地搜索环比同时段增长了近八成[1]。
  “基于对过往几年的重新回顾和评估,我们注意到行业中孕育出了许多创新硕果,” Amadeus大中国及蒙古区旅游分销高级副总裁钱志龙表示:“2024 年,生成式人工智能 (GAI) 将继续在整个行业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而我们出发观看喜爱的音乐表演,亦或是跟随网红博主的脚步制定旅程,都将推动明年的相关预订量,航空公司也将持续重塑其产品组合以应对消费者多变的需求。旅游业是一个充满动态变化的行业,不断演进并适应最前沿的创新、时尚或文化变迁,而 Amadeus在旅游生态系统的核心地位让我们对未来拥有深刻的洞察力。未来值得期待,Amadeus将与旅游生态系统的合作伙伴们携手前行,尽己所能推动旅行变革。”

扫一扫
看完整原文

政策趋势

政策趋势

11月24日,外交部宣布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这不仅是对中国旅游市场一项重大利好,而且也表明了加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力度,彰显了中国的大国自信,折射中国从高层到民间,发展入境旅游都已成为共识。
大幅度降低签证费力度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开端,如果能够进一步解决支付和上网等其他的瓶颈,同时加强形象宣传,就可以大幅度增加来华访问的人数,不仅可以带来巨大的外汇收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还可以提振中国经济的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入境游的潜在经济价值

从经济学的角度,单方面开放来客免签相当于鼓励出口,因为入境游是一种服务贸易的出口。所以,单方面开放免签相当于单方面减少了出口的壁垒,有助于扩大服务贸易的出口,赚取外汇,提升GDP,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近几年,国内旅游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入境游理应潜力巨大,以前外国人觉得中国旅游的卖点主要是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但其实还有超级现代化的都市和基础设施,豪华的酒店旅游设施。疫情期间,我走过了中国的很多旅游城市,发觉中国的交通设施如高铁和公路以及旅游设施如酒店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甚至领先的水平。但是入境游还有一些需要提升的方面,如形象宣传,支付、网络和签证等。近几年,入境游的占比持续走低,2019年,中国的外国人入境旅游收入771亿美元,只占GDP的0.5%,而世界上,主要国家入境旅游收入的GDP占比都在1% 以上,美国是1.05%,英国将近2%,意大利2.38%,法国是2.43%,西班牙超过7%,泰国超过10%。
如果能够达到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GDP的1.5%,每年就会多出1万亿元的旅游收入。这只是旅游的直接收入,还没有算带动的相关的其他收入,例如带动的相关投资,留学收入,外国人买房等。综合收入可能远远超过1万亿元。而且这些都是外汇收入,可以增强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

梁建章:
六国免签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素材来源:航旅视角

  入境游带来的战略价值

从经济学的角度,单方面开放来客免签相当于鼓励出口,因为入境游是一种服务贸易的出口。所以,单方面开放免签相当于单方面减少了出口的壁垒,有助于扩大服务贸易的出口,赚取外汇,提升GDP,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近几年,国内旅游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入境游理应潜力巨大,以前外国人觉得中国旅游的卖点主要是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但其实还有超级现代化的都市和基础设施,豪华的酒店旅游设施。疫情期间,我走过了中国的很多旅游城市,发觉中国的交通设施如高铁和公路以及旅游设施如酒店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甚至领先的水平。但是入境游还有一些需要提升的方面,如形象宣传,支付、网络和签证等。近几年,入境游的占比持续走低,2019年,中国的外国人入境旅游收入771亿美元,只占GDP的0.5%,而世界上,主要国家入境旅游收入的GDP占比都在1% 以上,美国是1.05%,英国将近2%,意大利2.38%,法国是2.43%,西班牙超过7%,泰国超过10%。
如果能够达到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GDP的1.5%,每年就会多出1万亿元的旅游收入。这只是旅游的直接收入,还没有算带动的相关的其他收入,例如带动的相关投资,留学收入,外国人买房等。综合收入可能远远超过1万亿元。而且这些都是外汇收入,可以增强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

政策趋势

政策趋势

在为国家大手笔推出对六国的免签政策叫好的同时,我也对国家进一步出台措施,消除入境旅游面临的其他难点抱以极大期待。毕竟要使入境旅游人数增长,提高签证便利性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和留学、移民一样,更加重要的是提升外国人在中国的综合体验和生活便利程度。围绕入境游长期发展目标,还有其他的方面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提升,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方向。
第一,签证的便利性。本次免签政策的实施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相比于目前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仍有提升空间,可以考虑给更多的富裕国家提供免签或者电子签证的便利。我前几年去印度,就发觉印度的签证已经可以在网上完成。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提供电子签证服务,例如土耳其、越南、澳大利亚等国家。基于中国目前的技术能力,在全球范围内让绝大多数申请者通过网络获得电子签证并大幅提高签证的便利性,是完全可行的,甚至有能力比大多数国家做得更好、更便捷。
第二,我们国家在海外的形象宣传上还需要提升。海外一些不良的舆论氛围让外国人觉得中国人并不友好,有距离感。个别国内网红的排外言论和行为,也被放大和传播,在国际上造成了中国人排外的错误认识。这就更需要宣传中国人的友好和包容,中国既具有独特的文化历史,又和全世界是同一个“命运共同体”。要多发掘人类文明层面的共同价值观,比如说是环保方面,在注重家庭方面和在共同富裕方面。渠道上可以利用已经在国外有一定品牌和渠道的中国公司,如Trip.com(携程)和Tiktok。而且,旅游方面的宣传是最容易被外国人接受的一种宣传方式。携程和国家文旅部共同发布“你好!中国”的旅游宣传片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下,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是反封锁的重要战略,而让更多的外国人来华访问和旅游是这个战略中的关键环节。

我在《人口战略》一书中详细论述了国际交流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就是要让中国的科研人员和全世界的科研人员无障碍的国际交流。国际交流包括了信息交流、商品交流、资金交流、人员交流等各方面。中国在商品交流方面的开放是做的很好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是在信息和人员交流方面还很不够,而人员交流是最深度的国际交流,因为很多科技创新的想法不仅是在学术文献里,或者商品的文档里,更多的是在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脑子里。人员之间的互访,尤其是和发达创新型国家之间的人员流动是不可替代的深度交流。
历史上的世界创新中心都是人员交流的中心。正如2000多年前的希腊和罗马,中国盛唐时期的西安都是对外国人最为开放的国际大都市。美国创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开放的移民和留学政策,美国有一半的高科技企业的创始人是外国出生的。而很多人留学和移民的想法是在旅游时产生的,如果到一个国家旅游有很好的体验,未来人们就有可能去学习、工作、投资或者移民。所以旅游不仅仅可以增加收入,对于科技创新也有重大意义。
还有入境旅游对于提升国际形象有着重大的意义。现在某些西方媒体,发布很多抹黑中国的片面的不实报道。但是绝大多数来过中国的外国人,之前对中国的偏见会有所改善。所以入境游,有助于塑造中国的友好国际形象,打破“中国威胁论”。

  入境游难题的破局点

政策趋势

热点直击

第三,在支付和上网等软服务体系的优化与提升。由于中国已经普及了电子支付,外国人在中国使用现金反而变得很不方便。相关政府,旅游平台和支付公司正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来华游客的另一个困境是上网。很多国外流行的社交媒体,在中国需要VPN才能上,这使得外国游客无法和亲友方便地联系(就像中国人在国外无法用微信)。如果用国际漫游,则费用会比较昂贵,如果用VPN会很麻烦。期待中国电信管理部门和企业能够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大幅度降低入境游客的国际漫游费和使用VPN费力度。
第四,教育医疗体系等生活服务的国际化。来华旅游的进一步,就是要让外国人在中国更深度的交流和更长时间的逗留,也就是要让外国人无障碍在中国考察、学习,工作、生活。这就需要积极引入国际化的服务产业,如国际化的医疗和教育产业。这不仅可以提升中国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吸引全球人才,也可以拉动相关产业的投资。泰国的综合发展水平并不如中国,但是在国际学校和国际医院方面十分开放。

  总结    

入境游是对外开放的关键环节,这次单方面放开六个国家的签证是非常好的一个信号。入境游不仅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可以提升国际形象,提振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要实现这些目标,除了要继续提高签证的便利性和加强对外形象宣传以外,还要给来华游客提供更方便的上网和手机支付以及更加方便的生活服务。

扫一扫
看完整原文

首届CATA航空大会:
聚行业内外宾朋 展复苏澎湃动力

素材来源:中国航协

2023年的深秋比往年更暖一些。伴随近年来少见的上市航企大面积盈利的季度财报(2023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发布,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主办的首届CATA航空大会于11月3日—5日在北京举办。本次大会集行业论坛、专业会展及优秀机长和乘务长评定结果发布于一体,共有109位行业领军企业领导、权威专家在论坛上致辞演讲,225家单位参加专业会展,其中包括绝大多数目前独立运行的航空公司;2000多位国内外专业人士参加行业论坛,其中包括来自国外和台湾、香港的近60家单位的120多名代表。三天时间有3万人次现场观展,是近年来在我国召开的参加航空公司数量最多、演讲嘉宾最多、业务领域最广泛、参观展览人数最多的民航盛会。

不论是在论坛上,还是在展会中,一个个重逢的场景,一张张绽放的笑脸,显示出民航业从业人员与社会大众对民航业复苏的喜悦与对未来繁荣发展的坚定信心。

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推进民航业加快恢复振兴,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是保证持续安全。“行业各单位、各部门要始终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实践者,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牢牢守住民航安全底线,以最强的担当、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有力的措施,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民航局副局长胡振江在首届CATA航空大会开幕式上如是说。
今年初以来,中国民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效统筹安全运行与恢复生产,稳中求进推动各项工作。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航空安全态势总体平稳,航空运输市场稳健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航班正常率、机场靠桥率等服务指标持续提升,特别是今年第三季度旅客运输规模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创造了季度历史新高。随着10月底完成航班换季,行业安全有序恢复已经进入第七阶段。

航空公司是航空安全的重要责任主体。作为以航空公司为会员主体的全国性社会组织,中国航协历来高度重视航空安全工作,专门设立了由航企分管领导、行业安全管理专家等组成的航空安全工作委员会。中国航协理事长王昌顺在大会开幕式致辞时表示:“协会的会员航空公司要落实民航局提出的安全工作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坚持安全第一、稳中求进,坚持严字当头、真抓实干,为推动民航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
“我们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确保‘两个绝对安全’的重要指示,树牢安全责任就是政治责任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航班生产运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安全作风长效机制,长期保持平稳的安全生产态势。”中航集团总经理王明远在大会上表示。

无论国有的骨干航空公司,还有民营、外资的地方航空公司,都必须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包括飞行员、乘务员、安保人员在内的近20万空勤人员是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群体和核心力量,机长和乘务长更是肩负着客舱安全和服务的重要职责。首届CATA航空大会不仅隆重发布了50名优秀机长和50名优秀乘务长的评定结果,并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而且特别设置了以“加强政治引领,抓思想强作风保安全”为主题空勤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交流研讨会。之所以能够打造出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作风形象优、文化素养好的空勤人员队伍,离不开中国民航长期以来确立和持续坚持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离不开民航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级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热点直击

热点直击

守牢民航安全生命线

民航局思想政治办公室主任张冲峰表示,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把加强空勤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一方面认清形势任务,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另一方面,坚持守正创新,提升质量效果。同时,加强协同联动,构建共同推进空勤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
围绕这一主题,中航集团工会主席肖鹏介绍了打造德才兼备职业化飞行队伍的创新做法,南航集团副总经理高飞认为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基础上要大胆创新,东航集团副总经理刘铁祥则表示创新要紧贴使命责任、紧贴基层一线,中国民航大学党委书记曹胜利分享了中航大飞行学生思政工作实践经验。
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刘传健现在在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担任总飞行师一职。他介绍,中飞院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引领,扎实推进飞行学生作风建设,从入门和点滴开始,把好飞行学生政治关、思想关、作风关,系好飞行学生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筑牢飞行员技术和作风的“底板”,逐步建立起具有政治忠诚底色、凝结民航特色、彰显英雄本色、锤炼学生成色的飞行学生育人模式,持续培养出思想硬、本领高、作风好的飞行人才。

民航局运输司司长梁楠在大会主论坛演讲时介绍,2023年是民航恢复发展进入增量提质的关键期,今年前9个月全民航保障航班的班次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3.1%,其中国内客运航班恢复到2019年的107.8%。“在民航快速恢复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整体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突出。为此,一方面要对标对表国家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优化民航使用空域结构,持续深化协同运行,不断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和整体运行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科学制定政策措施,强化部门协同,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推进国际国内航班安全稳妥有序恢复。”
在首届CATA航空大会的航空公司展区,琳琅满目的航空餐食,美不胜收的航空制服,流畅便捷的空中Wi-Fi,无缝衔接的空铁联运……诸多创新性服务展品全面体现着中国航空运输企业在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方面的用心与努力。以东航空中Wi-Fi项目为例,其如今已覆盖东航目前拥有的总数超过百架的宽体机,也使东航成为中国民航规模最大、商业和技术模式领先的互联网宽体机队的运营商。来到东航展位的观众,可以通过互动H5、平面海报等方式,了解东航机上Wi-Fi的使用规则和应用场景,并可通过微博话题互动等形式,获得东航航班的空中Wi-Fi体验券。
海南航空运行副总裁陈浩则在CATA航空大会服务分论坛介绍了海南航空服务方面的特色和创新,并期待行业层面多开展通用性研究,为航空公司开发创新服务产品提供大数据支撑。

满足人民美好航空出行需要

优质服务是民航业的一张金名片,也是包括航空公司在内的行业各主体孜孜以求的目标。“对航空运输企业来说,必须坚持人民航空为人民,持续改善服务质量,满足旅客的美好出行需求。近年来,南航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着力打造人性化、数字化、精细化、个性化、便捷化‘五化’服务,推动亲和精细服务品牌落地,努力以服务赢得旅客、赢得市场。”南航集团总经理韩文胜在大会开幕式上如是说。

热点直击

热点直击

服务是民航业的本质属性,航班正常是民航服务的重要表现,努力保证航班正常是为民办实事的基本要求。

服务智慧化运行、绿色化发展是近年来民航科技创新的主线。首届CATA航空大会参展单位的技术和产品可谓亮点纷呈。在智慧化方面,中国航信展示了智慧机场数字孪生管理平台,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展示了基于北斗定位的资源人员监控与调度平台,浙江长龙航空有限公司展示了他们牵头研发的飞行员数字画像系统,航科院推介了民航电子认证和区块链服务平台,民航二所展示了航班智能资源管理系统和航司全球地面航班保障平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展示智能联运与服务关键核心技术。
为把握时代赋予的新机遇,“中国航信将积极拓展新渠道,锐意打造新底座,探索建设新枢纽,积极布局新模式,发挥好资源禀赋和先行优势、规模优势、开放优势,把信息化做实做好,把数字化做深做透,把智能化做广做宽,在智慧民航建设和数据治理体系中发挥核心关键作用,开拓智慧民航建设与数据治理新格局。”中国航信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李劲松表示。

专注面向未来的民航业

民航业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产业,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和先导性行业。开展智慧民航建设是民航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民航局持续加强对智慧民航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完善优化顶层设计,编制了《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关于民航大数据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顶层文件,在技术赋能安全、信息系统整合、推进智能建造等方面初见成效。”民航局总工程师殷时军在首届CATA航空大会主论坛上作主旨演讲时表示。

热点直击

热点直击

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主任张勇透露,今年6月~8月,我国民航的日均执行航班与2019年基本持平。而此时也是我国极端天气频发的时间段,面对各种不利状况的挑战,通过种种努力,这一时间段的航班正常率达到75.63%,比2019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他们计划总结相关经验,进一步完善各层级的协同运行规章制度,探索建立协同运行评价体系,丰富提升民航运行品质的工具和手段。

“民航绿色转型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转型,必须要抓好行业的整体规划,树牢一盘棋思想,引领行业实现绿色发展。”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张清表示。据她介绍,下一步民航将扎实推进重点工作,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强化能源节约、集约利用,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下好民航科技的先手棋,重点在科技资源配置、科研评价考核、组织管理模式、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推动实现绿色民航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民航治理。
推进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研制使用是民航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绿色分论坛上,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二所、波音集团和深圳市郎坤环境集团的专家、企业家深入探讨了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未来。
今年5月,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其未来发展同样引人关注。中国商飞副总经理戚学锋表示,商飞正加快推进大飞机规模化、系列化发展进程,不断完善产品谱系,ARJ21型号首批2架货飞机成功交付,公务机、医疗机完成取证,应急救援指挥机、灭火机加快研制,未来将有更多系列的国产飞机进入市场。“我们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在混、电、氢等新能源飞机等领域布局发力,为客户提供更加经济、舒适、环保的产品。”他说。

热点直击

热点直击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与智慧同样重要的未来趋势是绿色。东航集团副总经理冯德华表示,东航将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致力于成为更加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航空公司,愿与有关各方在新服务、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领域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为行业实现更加开放更多合作更大发展贡献东航力量。

在CATA航空大会绿色分论坛上,中国航油董事长周强介绍,中国航油一直是绿色低碳转型的积极实践者和探索者,成立33年以来积极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潮流,始终坚持安全、健康、人文、环保的理念。在双碳目标的框架下编制了碳达峰行动方案、持续优化HSE管理体系、科学试点探索净零碳排放供应站,推进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供应保障模式。努力实现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链的实质性贯通,全力服务保障全球航空绿色发展,并在国际合作、体制机制、标准框架、发展规划、工程建设、科技创新等各个方面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升级。

更加难得的是,本届大会参会和参展单位覆盖民航业上下游全产业链,包括从研发制造、生产运营到支持保障的各类主体和供应商,涵盖了运输航空、通用航空和与之相关的空管运行、航空保障、科技教育、飞机制造、航电设备、金融租赁、航空食品、商旅服务、节能环保等企业、单位,除上述中国民航系统知名企业、单位外,波音民机集团、国泰航空、河南航投、华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中国人保财险、中国太平洋财险、英国AJG、携程、朗坤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单位均在展会上亮相,使CATA航空大会成为打通业内外各领域交流渠道的平台型大会,增进了航空产业链各相关主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对于营造开放创新生态、实现各方合作共赢、助力民航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搭建交流与展示的新平台

热点直击

热点直击

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同为民航两翼。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通用航空有望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谱写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的重要内容。民航局原副局长李健建议引导树立正确的通航安全观念,以创新思维引领行业发展;加强通航发展顶层设计,加快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助力构建出行新业态;加快低空空域改革步伐,提高飞行审批效率。

如果说CATA航空大会的行业论坛部分是对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进行的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开放性的交流研讨,那么其专业会展部分则集中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十年中国航空运输业践行新发展理念所呈现的新服务、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
大会支持单位中航集团、东航集团、南航集团、中国商飞、民航局空管局、中国航油集团均重装出展,海航、川航、厦航、长龙航空、中国邮政航空、东海航空等40多家独立运行的国内航空公司集中亮相,中国航信、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民航二所、民航信息中心以及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也都设置了大面积的特装展台,全面展示了各航司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确保航空安全、提高服务品质、提升运行效率以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新成就新亮点,展示了民航空管运行、航空保障、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成果,生动体现了中国民航业新时代十年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新期待、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形象。

在展会期间最为吸引眼球的莫过于中国民航空乘制服故事展示环节。观众从国航、东航、南航等10余家有过四代以上空乘制服的航企的展示中进一步了解了民航业的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皮尔·卡丹设计的国航宝石蓝乘务制服,甫一面世,就成为当时服务业竞相效仿的对象,具有国际风范、时代意义。澳门航空、大湾区航空空乘制服的展示,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显示出港澳航空公司背靠祖国、服务“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崭新篇章。8家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航空公司乘务制服展示则呈现了当代民航的丰富多彩、勃勃生机。来自4所民航直属院校的空乘学生的出场则寓意民航高质量发展的灿烂明天。整场展示体现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绚丽风姿,展现了“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初心与使命。展会期间共展示了10个场次,吸引了5000多名观众欣赏。

热点直击

热点直击

为充分体现行业的服务特色和大会的服务特色,首届CATA航空大会特别安排了航空服饰和航空食品两条文化街。其中,航空食品文化街的主题采用的是中国航空食品的服务理念,即“以食传情,以食增色,以食尚品”。主街由11家航食企业、机场配餐企业的“大厨+美食”组成,辅街则汇聚了航空食品产业链上的相关展商,共同呈现了航空食品供应链的服务特色。航空服饰文化街的主题是“立足小客舱,服务大世界”。主街由国内13家航空公司独立展示+乘务服饰集中展示的形式呈现,辅街则安排了航空服饰设计、制造及文创等展示,充分体现了民航客舱服务特色。

扫一扫
看完整原文

本次CATA大会的两家协办单位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也是倾力投入。航科院将自身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领域的丰富经验充分发挥,为中国航协开展航空公司服务质量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中国民航报则发挥行业权威媒体在会展举办、品牌传播、新闻宣传等领域的优势,为首届CATA航空大会成功举办提供专业服务、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全媒体平台发布各类报道近百条。
整个CATA大会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网、《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网、《工人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国环境报》、《中国交通报》、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交通广播、《新京报》等30余家主流媒体的关注,累计阅读量超1000万次,媒体曝光量逾亿次。
此次CATA航空大会举办期间,适逢中国航协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协会在会展展位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仍然设置了青少年航空爱好公益展区,专门设置10多台模拟飞行体验电脑和2架无人机,由志愿者现场为同学们介绍航空知识,教授模拟飞行、无人机飞行的原理和驾驶技巧,组织同学们亲自上机操作模拟飞行器和无人机,并对模拟飞行、无人机飞行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纪念证书,不仅丰富了自身服务群众的载体,而且有助于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增强对民航业的了解和认知,有力地传播了航空文化,厚植了民航业发展的后劲。协会还为民航局定点帮扶的新疆策勒、于田两县在显要位置设置专属展位,为两县农副产品营销提供渠道、文化交流提供舞台。
“打造品牌会展是建设世界一流协会的重要内容。下一步,中国航协将按照上级工作部署,以建设世界一流协会为牵引,立足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行业发展、服务会员需求,聚焦重点,务求实效,积极主动服务全球民航发展,不断提高CATA航空大会的办会质量,努力把CATA航空大会办成全球民航交流、合作、共享的平台,不断为全球民航发展注入新动力。”王昌顺最后表示。

热点直击

热点直击

热点直击

热点直击

关于机票产品
“权益化”价值发掘的思考

素材来源:綦琦 民航资源网

航空人口迎来新的增长期,空铁竞争格局处于关键阶段,数字技术的影响日益加深,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民航业在运营、销售和服务三端,都正进入精细化时代。换言之,希冀行业蓝海大爆发并不现实,但追求现有格局中向上渐进突破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次背景下,民航市场的主要前端主体--航司、代理人、OTA如何抓住趋势打造更精细化的产业链,追求有限资源的收益最大化,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实现?笔者认为,除了业内探讨较多的数据应用、服务提升、智慧通航之外,机票产品(包含辅营等服务)权益化运营的思路和价值,有待被进一步挖掘和重估。

一、什么是权益化的机票产品?

权益化的机票产品,这一名称可能为大家所陌生,但一提到随心飞、机票盲盒、机票次卡,几乎人尽皆知。在笔者看来,权益机票产品的定义可以简单概括为:消费者以优惠的价格锁定未来飞行或享受某种民航服务(如安检、餐饮、锁价)的权益,待旅客确定了出行条件,再预约具体的航班或民航服务,并最终完成履约。
从近几年市面上出现过的产品来看,权益机票产品往往有以下几个特征:1、航班或服务的日期、进出港机场、乘机人等信息中,至少有1项不固定,旅客出行时可根据具体的需求来进一步锁定核心信息;2、普遍遵循不预约出行可全额退款的原则,即旅客购买后只要不锁定具体的航司库存,随时可全额退款(随心飞等具有多次出行权益的产品,则是无首次锁定具体航司库存才可全额退款);3、价格相较于常规的机票预订(即锁定出行日期、进出港机场、乘机人,下称常规机票产品)优惠和折扣力度较大;4、旅客的出行确定性相较于常规的机票预订低,会存在热门日期或热门进出港机场无法锁定航司库存的情况。

权益机票产品始于互联网时代。2010年起,陆续有航司推出电子消费卡、飞行卡、畅行e卡票价锁等产品,除了常规的储值、预订优惠外,开始加入诸如升舱、锁价等权益。严格来说,尚不能算作100%的权益机票产品。
2014年,阿里去啊(现在的飞猪旅行)首次推出权益机票产品纵横中国:消费者花4999元即可享受10次飞行(可多乘机人使用),覆盖300多条航线;升级版是花9999元可享受25次飞行。当年双11,纵横中国售出5000多件(约等于10万张机票),自此揭开了国内民航业权益机票产品的序幕。基于2015年提直降代、消费市场教育进程等因素,权益机票产品在问世后并未带来持续的轰动效应和市场份额激增。
权益机票产品兴盛于疫情时代。2020年初疫情暴发,疫情导致的出行限制让国内旅客的出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无论是常规机票预订还是权益机票购买,都会面临行程临时取消的风险,这一特定阶段的特定条件让常规机票和权益机票产品的体验差额迅速拉小。2020年6月18日,东航推出周末随心飞,消费者花费3322元即可半年内无限次兑换每周末的东航航班。随后南航、国航、海航、川航、春秋等系数下场。2021年3月4日,同程旅行推出权益更加不固定的机票盲盒,98元购买后可开出一张指定出发地、随机目的地、随机日期的机票。随后,飞猪、携程、部分航司也相继推出66版、99版机票盲盒。两者之外,同航司的多次卡、跨航司的单次卡、有特定中转机场的中转卡、特定机场进出港的区域卡、公务舱卡、尾单卡、无固定期限的未来飞等各种新生变种也相继涌现并表现优异。
从产业视角来看,当时的外部客观环境,叠加航司、OTA的内部创新,让权益机票产品正式走上大众舞台,起到了非常好的市场教育作用。在笔者看来,基于消费者视角来看,随心飞、机票盲盒、机票次卡等先囤后约的权益机票产品拥有以下几项优势:
1.消费者通过让渡一部分确定性和便捷性,获得了超值的性价比(例如,大多款随心飞如充分利用可节省上万元出行成本,大多款机票次卡普遍能比常规预订便宜20%以上)。

二、权益机票产品的欢迎度如何?

热点直击

热点直击

2.在如今说走就走、特种兵式旅游、Citywalk等年轻人更青睐的新兴旅行方式中,消费者可通过权益机票产品来反向决定自己的旅行计划。即一定程度上来说,不再是出行需求激发购买行为,而是购买行为激发出行需求。
  3.此类产品的规则设计灵活,有出行需求就使用,无出行需求就退款,消费者的决策成本大大降低。
  基于销售结果,笔者以飞猪近3年双11的销售数据(2021年10万件,2022年30万件,2023年30万件,不完全统计)为例观察,权益机票产品逐渐从潮流演变成主流。此外,每年的618、双12、寒暑假等促销节点,权益机票产品都是最受欢迎的出行服务品类。

三、权益机票产品在后疫情时代是否仍有市场?

先说结论。笔者认为,后疫情时代权益机票产品仍有市场,且会继续走出上扬趋势。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考虑:
1、需求端,上文在年轻一代消费者在出行趋势端的变化已有初步论述。此外,经过为期3年的市场教育,大量消费者已普遍接受此类产品。且此类产品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兼顾了品牌营销的势能,在消费市场上容易形成集中爆发和裂变式传播,潜在的消费人群规模更大。
2、供给端,现阶段国际客运航线航班恢复不及预期节奏,国内旅客运输运力供过于求,航司有充分的动力来开展产品创新和让利营销。尤其鉴于此类产品的市场规模、市场增量已在过去三年得到了充分的数据论证。供给侧非常需要购买行为激发出行需求的产品来扩充自己的竞争力。中长期来看,当国际客运运力彻底恢复常态,在行业内加剧的竞争和来自高铁的高压竞争双重刺激下,权益机票产品依然是重要的战略手段。
3、趋势端,后疫情时代权益机票产品的内核逻辑没有变化,唯一的变化是旅客的出行确定性大幅提高,即产品的核销率大幅提高。对航司和OTA而言,这意味着此类产品的设计、销售、收益回收的节奏加快,运营精细化程度的要求增加,相应地,收益的确定性也更高;对消费者而言,后疫情时代的机票市场定价大幅上涨是必然趋势(参考今年暑期和国庆假期),此类产

品的性价比优势将进一步被放大。民航市场的淡旺季是亘久不变的规律,权益机票产品依然是航司、OTA在淡季做增量运营、获取增量收益的最大手段。下文会详细论述。

综上,权益机票产品并不会随着疫情的消失而消失,相反,它在后疫情时代发挥的价值会越来越大。这从数据上也可以得到佐证:来自飞猪的数据显示,今年618机票次卡成交额破3亿,今年双11机票次卡累计销量破40万件,均刷新了记录。

四、权益机票产品能给航司和OTA带来什么?

基于前文的分析,笔者的一个初步论断是:权益机票产品是近几年来中国民航业重要的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目前在全球民航业中也处于领先地位。这份创新对产业链上各市场主体的价值,值得被发掘、看见和重视。
对航司而言,运营权益机票产品,意味着能通过年轻人更喜欢、更熟悉的商品形式来实现品牌触达和扩大销售,这一点在大型促销节点中更明显。基于这一点,航司侧可以获得的收益有以下4点:
1、拓展和锁定大量客户(潜在客户)、高阶会员。就像随心飞、机票盲盒、纵横中国、机票次卡等让全民都加深了东航、同程、飞猪的印象,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销售业绩,成为现象级事件。
2、收益管理一直是航司最头疼的问题,这背后取决于航司的数据能力、市场判断、运营工具、资源调配等多方面的问题,这里不一一赘述。但权益机票产品为航司打开了一个收益管理的第二通道。打个比喻来说,假如航司有100个库存,其拿出来20个库存做权益机票产品并销售出去,完成第一阶段的收益管理,而剩下的80个库存就拥有了更大的收益管理空间,甚至是提高运价的空间。当航司熟练地将常规预订通道和权益机票产品第二通道做结合运营后,其航班客座率、座位效益、运营效率可以有效提升。
3、权益机票产品往往销售的是中远期出行权益,现有的销售数据、消费者咨询数据、预约数据,是非常精准的市场晴雨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有助于航司做出更准确的市场判断、运力投放等。

热点直击

热点直击

4、增加航司运营旅客、提升辅营收入的机会。对权益机票产品来说,每一个商品都至少存在购买、预约、出行3个环节,这意味着航司有更多的机会来搭配其辅营产品、促进辅营产品的转化。不过笔者认为,这一点也是目前业内挖掘程度不足、有较大提升空间的地方。
  对OTA来说,权益机票产品是其发挥平台优势最大势能的标的。OTA以第三方优势,能够将航司、机场、消费者等重要的参与主体连接起来,打包航旅全要素资源,来策划和设计丰富的权益机票产品。基于此,OTA可以获得的收益有以下几点:
  1、与航司相似,通过此类商品也可以实现扩大销售、曝光和锁定客群,并在次基础上增加旅客的运营频次来保持其平台忠诚度。
  2、借助这类产品,OTA在近十年来实现了重要的产品迭代。权益机票产品的一个痛点是:消费者的体验链路被切割成了几个部分:下单、预约、出票、出行(有的涉及多次预约和中途多项选择),这是常规机票预订链路产品所不具备的能力。但经过近几年的逐步迭代,目前部分航司(如东航、南航、春秋等)和部分OTA(如同程、飞猪),已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在线预约系统,消费者可实现全流程在线化的核销、可视化的库存预约,消费体验大幅跃迁。
  3、权益机票产品与近两年流行的囤旅游不谋而合,成为OTA最有价值的经营标的之一,原因就在于其购买行为激发出行需求的商品形式,让OTA的航司资产、消费者资产实现了最大的化学反应。换言之,OTA为航司在常规机票销售之外提供了增量价值,相应地航司也愿意在常规机票销售之内反哺其它形式的价值。
  据笔者的长期跟踪与调研,目前根植于阿里的飞猪在权益机票产品的运营上主张明显、业绩头部,紧跟其次的是同程,这与两者创新实践分别源自它们分别出身和根植于电商化运营的淘宝、流量化运营的微信不无关系。不过,近两年来携程、去哪儿等传统OTA也开始积极入场。
  总而言之,喜闻乐见的消费形式、货真价实的价值发掘、简单便捷的消费和体验通道,权益机票产品在接下来的数年中还有待进一步扩张。当然,站在全球视野来看,民航产品和服务的权益化甚至金融化,也是显而易见的趋势,值得业内高度关注。

我国航空地面服务市场发展研究

素材来源:邓燕、付蓉 民航新型智库

我国目前作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机场航空地面服务市场发展依然存在风险高、成本高、竞争弱、立法滞后等诸多问题,具体包括:对进一步开放地面服务市场尚未达成共识,对地面服务市场项目类型、范围的界定存在分歧,缺乏明确的地面服务市场准入标准及准入程序,准入地面服务提供商的数量控制问题有待商讨,我国独立第三方地面服务提供商发展不足。
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地面服务市场管理,笔者建议:航空公司、机场、独立第三方地面服务企业均要转变观念,开放思想,大胆改革,建立起共生、共赢的合作默契;推动行业立法,打造成熟、完善、透明、统一的地面服务市场;行业政府、地方政府、机场管理机构和航空公司要主动培育优质第三方地面服务企业。
机场航空地面服务业务是民用航空运输机场的主营业务之一,直接影响机场运行安全、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我国目前作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机场航空地面服务市场发展依然存在风险高、成本高、竞争弱、立法滞后等诸多问题。为跻身世界一流航空地面服务提供商行列,笔者对我国航空地面服务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争议和难题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业界对航空地面服务
尚无统一定义

目前,全球民航尚未对航空地面服务作出统一的定义,各个国家或地区对其内涵、外延和项目类别的界定有所不同。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说法,地面服务是指飞机抵达和随后离开所必需的服务。欧盟1996/67号指令在附件中列出了11类地面服务项目,即地面管理和监管、旅客作业、行李作业、货运和邮件作业、机坪作业、航空器服务、燃料和油料作业、飞机维

热点直击

热点直击

目前,不同国家由于行业发展程度、政策法规环境、认知程度不同,对航空地面服务市场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主要分为集中式、自助式和外包式。集中式的主要特点是垄断,即由一家地面服务提供商提供服务;自助式由特定航空公司为自身提供地面服务,执行自家航班的地勤流程;外包式则是将地面服务外包给机场、其他航空公司或独立第三方地面服务提供商。相对应的,地面服务提供商主要有四类:机场运营方,航空公司自营,其他航空公司提供商,独立第三方提供商。
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四类地面服务提供商占据的市场份额差距很大。美国基于反垄断和信用体系保护,地面服务市场开放,机场运营方不提供地面服务;奥地利、德国和意大利主要机场的机场运营方不仅提供全部的地面服务,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还拥有政府批准的全部或部分相关服务的垄断地位。在欧盟国家,大部分机场不直接参与地面服务,航空公司在满足限制性条件的前提下自营地面服务。

我国地面服务市场发展
面临的难题及建议

对进一步开放地面服务市场尚未达成共识。机场和航空公司均有进一步开放地面服务市场的意愿和共识,但是因立场不同,各方对“进一步开放地面服务市场”作出不同角度的解读,有的认为目前地面服务市场已经是开放状态,有的认为应当全面开放,还有的认为目前只适合开放大型机场地面服务市场。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地面服务市场已经是开放状态,多家机场的地面服务提供商为两家以上,因此下一步要解决的是进一步开放的问题。探讨地面服务市场开放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开放,进一步优化政策法规和地面服务市场经营环境,激发竞争活力,而非进行完全颠覆现有模式的改革。
对地面服务市场项目类型、范围的界定存在分歧。随着我国航空业的发展,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市场化规模和程度持续提高,部分地面服务项目可以完全市场化运作,部分项目则应当综合考量机场安全和容量从而进行限制,但具体边界如何划分,需要各利益主体和责任主体集体协商。笔者认为,直接关乎航空安全的项目、公共财政投入建设形成的项目、涉及国家战略的项目应当进行限制性管理,如基于跑道、通信导航设备等形成的地面服务项目,应该实行有条件的市场化;对于非核心资源的部分,应该交给市场或者引导市场发挥调节作用,引入竞争,通过竞争推动服务优化和创新。参照欧盟96/ 67号指令的做法,对于垄断性强、直接关系航空安全的四类地面服务项目,通过设定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对地面服务企业实行限制性准入;对于其他类型的项目,则完全实行自由竞争,对经营主体不设限制。
缺乏明确的地面服务市场准入标准及准入程序。在地面服务市场准入上,需要通过政策法规明确谁“准”和谁“入”,并制订准入的安全标准、服务标准。目前,我国地面服务市场各方主体不统一,同时行业缺乏统一、明确的政策法规予以指导。国际上,各机场做法差异比较大,但通常要求“服务提供者”获得相应的许可,以竞标的方式获得参与地面服务的资格。同时,国际上通常由机场确定服务准入标准,地面服务提供商要向机场证明自己在技术水平、人员配备、安全标准、保险措施、特种设施设备等方面满足机场服务标准要求。部分机场会要求地面服务提供商与机场签订许可协议,要求独立第三方或其他航空公司提供商向机场缴纳一定费用,且后者要遵守与独立第三方提供商相似的服务标准。以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为例,比利时将欧盟1996/67号指令转化为本国法律,即比利时皇家法令。该法令第6条第2节赋予机场当局选择地面服务提供商的权利;第9条第1节规定,在地面服务提供商数量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机场当局应负责审批地面服务提供商的许可申请。笔者认为,我国可考虑制定安全准入标准和服务准入标准,其中服务准入标准作为指导性标准,赋予机场管理机构结合自身情况予以浮动调整的空间,且赋予机场选择或者审批地面服务提供商进入地面服务市场的权限。

修、飞行和机组管理、地面运输和配餐服务。较多国家和地区采纳欧盟1996/67号指令的界定方式,并将其条款转化为本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截至目前,我国尚未专门制定标准地面服务协议及地面服务相关制度以明确地面服务协议内容、项目类型,在实际工作中的普遍做法是参照国际航协《标准地面操作协议》和我国民航《关于调整国内机场收费标准的通知》(民航财发[2017]18号)签订地面服务协议,协议双方对合作项目进行选择后签订具体协议。

我国航空地面服务市场规模庞大,不少机场主动谋求从自主经营型向管理型转变,民航业市场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历史发展、行业发展和盈利模式等原因,航空地面服务市场主要由机场管理机构和主基地航空公司的地服部经营。近年来,《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第38条试图引导机场从经营型向管理型转变,引进和培育更多的航空地面服务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降低供给成本,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我国航空地面服务市场在发展中面临以下难题。

活力,降低供给成本,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我国航空地面服务市场在发展中面临以下难题。

热点直击

热点直击

缺乏明确议,要求独立第三方或其他航空公司提供商向机场缴纳一定费用,且后者要遵守与独立第三方提供商相似的服务标准。以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为例,比利时将欧盟1996/67号指令转化为本国法律,即比利时皇家法令。该法令第6条第2节赋予机场当局选择地面服务提供商的权利;第9条第1节规定,在地面服务提供商数量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机场当局应负责审批地面服务提供商的许可申请。笔者认为,我国可考虑制定安全准入标准和服务准入标准,其中服务准入标准作为指导性标准,赋予机场管理机构结合自身情况予以浮动调整的空间,且赋予机场选择或者审批地面服务提供商进入地面服务市场的权限。

AVIATION、WORLDWIDE FLIGHT SERVICES、AVIAPARTNER五家地面服务提供商2010年和2021年国际扩张速度的变化,其中四家地面服务提供商在2010年普遍市场扩张非常快,到2021年增速更为明显。在第三方市场扩张后,整个欧洲地面服务成本费用整体下降,服务质量有所提高。近年来,我国不少机场尝试培育独立第三方地面服务提供商,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各方争议不断,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我国地面服务市场盈利模式单一、盈利空间小,缺乏统一的、成熟的地面服务标准指导。

对进一步优化
我国地面服务市场管理的思考

机场地面服务作为民航飞机飞行前后的重要环节,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民航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水平。因此,笔者对进一步优化我国地面服务市场管理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航空公司、机场、独立第三方地面服务企业均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建立起共生、共赢的合作默契,主动承担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的使命和责任,推动国内地面服务企业追赶国际一流地面服务企业,并在国际市场与之竞争。同时,建立和完善行业定期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共同探索更为长远的共赢合作模式。
二是推动行业立法,打造成熟、完善、透明、统一的地面服务市场。学习多年名列全球最佳的机场的地面服务管理模式,找到更为适应我国民航业情况的做法,制定法律法规或者更为统一权威的指导性文件,将机场地面服务相关的规则规范和服务标准提升到行政管理的高度,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给予行业的各方参与者明确统一的规范性指导,从而增强各方主体自主管理的能力和动力。
  三是行业政府、地方政府、机场管理机构和航空公司要主动培育优质的第三方地面服务企业,采取逐步培育的方式,帮助有潜力的、信誉度高的地面服务企业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并给予盈利空间,共同努力降低地面服务行业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质效。

准入地面服务提供商的数量控制问题有待商讨。在我国,考量准入地面服务提供商的数量,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我国第三方地面服务提供商发展不足,地面服务市场盈利空间小,真正有能力、有意愿参与地面服务市场竞争的地面服务提供商并不多。另一方面,不同容量机场的地面服务质量需求、地面服务成本、规模化运作能力、基础设施数量、可用空间等因素不同,制订评估机场可容纳地面服务提供商数量的标准很重要。有学者认为,从长远来看,机场地面服务提供商的最佳数量取决于长期平均成本和市场规模。例如,欧盟1996/67号指令对完全实行自由竞争的地面服务项目,针对不同量级的机场、不同项目类型作出了不同数量限制的规定。航空地面服务市场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特点,竞争过度时,部分地面服务提供商在激烈的竞争中可能退出市场,从而造成市场不稳定;或者部分地面服务提供商为了盈利和生存,不断削减成本,导致服务质量不断下降。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考量的重点不是竞争过度的问题,而是竞争不足的问题,所以应该通过政策法规引导更多的主体参与竞争,而非限制地面服务提供商数量,可以考虑通过试点的方式在地面服务市场放开后根据实际参与情况控制地面服务提供商的数量。
我国独立第三方地面服务提供商发展不足。1996年10月欧盟1996/67号指令出台以后,在此前实施集中模式(即垄断)的机场中,第三方独立运营地面服务提供商的市场份额明显增加,机场自营和航空公司地面服务提供商的市场份额有所减少。有学者对比了SWISSPORT、DNATA、MENZIES AVIATION、WORLDWIDE FLIGHT SERVICES、AVIAPARTNER五家地面服务提供商2010年和2021年国际扩张速度的变化,其中四家地面服务提供商在2010年普遍市场扩张非常快,到2021年增速更为明显。在第三方市场扩张后,整个欧洲地面服务成本费用整体下降,服务质量有所提高。近年来,我国不少机场尝试培育独立第三方地面服务提供商,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各方争议不断,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我国地面服务市场盈利模式单一、盈利空间小,缺乏统一的、成熟的地面服务标准指导。

直击热点

直击热点

基于航空公司应加快融入更大的商旅生态圈的思考

素材来源:王平
民航新型智库

近期,有幸受邀参加2023环球旅迅峰会,酒店、OTA、TMC、打车平台等商旅产业链的公司大部分都到场了,这场面按理说是航空公司营销部门发展生态圈供应商或者大客户的大好时机,不知是不是航空公司今年预算紧张,这次参加的只有海航、春秋、美航等少数几家。作为积极参加民航圈线上线下各大培训或论坛的“砖家”,虽然也能就某些话题“指点江山”,在这里却一度觉得自己走错了会场,走出“舒适区”认真听了几场圆桌座谈和主题演讲,感受颇深,主要有以下几条启发供航空公司的同行参考。 

OTA、TMC和打车平台等基本都是互联网企业,多年以来都是围绕客户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客户第一的思维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不断围绕旅客出行意愿激发、做出行计划、选择预定具体供应商(机票、打车、景点及酒店等)产品到最后体验完想再来一次的全链条的触点施加影响,并通过全链条客户体验的提升增强客户粘性。

航空公司虽然也都在拥抱互联网,大部分公司也把客户第一当做目标或者战略,但相对互联网企业仍有一定差距,毕竟由于资源供给的短缺,航空公司目前仍然处于抢资源的竞争阶段,拥有更好的时刻资源似乎比好的产品能给航空公司带来更高的收益,但随着资源短缺的缓解,在体验经济背景下,Z世代出行、特种兵式旅游、打卡游等新出行方式层出不穷的新阶段,航空公司的竞争迟早也要回归旅客需求,航空公司必须未雨绸缪,提前转变重点,更加重视客户感受。

而这次外出学习的出行体验也是印象深刻,我乘坐的上海-广州的商务航班,来回都是宽体机,但在广州却都没靠桥,具体是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还是因为廊桥不足不得而知,但与直接走进候机楼相比,乘坐近20分钟的摆渡车的客户体验是比较差的,尤其是对于时间价值较高的商务旅客,另外,由于两边都是大机场,在机场的走动时间太长、商家太多导致登机口标识不明显的问题也有存在,在旅客越来越看重整体出行时间和出行体验的背景下,为节约成本或流程不优导致的出行时间过长也容易将旅客推向高铁,造成整个民航业的客源流失。 

体验经济背景下需更重视客户第一

企业大客户是商务旅客的主要来源,也是航空公司最看重的群体,派出大量营销人员负责日常拜访和对接,由于差旅出行的复杂性与现有标准化产品难以满足企业个性化差旅需求的矛盾,给了TMC巨大的市场空间,而更大规模的公司会成立专门的差旅部门,甚至成立独立的差旅公司并建立独立的差旅系统。 
商务旅客“不差钱”恐将成为过去式。这次参加圆桌座谈的石化国旅、东风商旅等企业,作为大型集团下属的差旅公司都建有独立的差旅系统,与我们想的商务旅客出行“不差钱”不同的是,两家企业建立的三大目标之一都有“降本”,甚至凭借庞大的出行需求可以获得“最低价出票”的权益,在2023年票价飙升的情况下,其中一家公司获得的平均票价甚至低于2019年同期,值得航空公司在未来设计商务产品时深思。而一旦大客户建立起成熟的差旅系统,航空公司再想融入就比较困难了,反而因为大客户控制差旅成本的考虑,容易沦为标准化产品的供应商。 

与大客户建立更为深度的对接

因而航空公司不能满足于对大客户的日常拜访和用已有的产品满足客户需要,而应该与大客户建立更为深度的对接。一方面,深度挖掘大客户需求推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产品。另一方面,要将自己的生态圈产品主动嵌入到大客户的差旅系统,化被动为主动,条件允许的话深度参与大客户差旅系统的建设,做好直接的对接,通过更好的服务获得长期的合作,避免沦为大客户的低价、标准产品供应商之一。 

提升跨界能力:了解新趋势、拥抱新技术

关于ESG:航空公司作为碳排放大户和受国际政策影响大户对ESG也早有研究并采取了相应措施,目前在很多大企业选择差旅合作方和出行方式时已经把碳排放因素考虑在内的背景下,航空公司一方面要加快降低碳排放措施推进,尽可能地降低相对于用电的高铁的碳排放劣势,一方面在选择生态圈合作伙伴时,应把碳排放因素也考虑进来。
关于新趋势: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对旅游业影响深远,直播带货等形式虽也早被航空公司所采纳,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大部分采用的是降价促销的形式,而目前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在抖音上订酒店,一些景区通过短视频或直播的方式打造网红目的地(比如河南老官山),短视频互动的方式不但可以有效激发旅客出行意愿,也能通过旅客的互动吸引更多游客,而通过与地方政府、景点等合作打造热门旅行目的地,把丰富的产品嵌入到网红目的地视频,对提升收入、平抑淡旺季运力或许会产生重要作用,也是值得航空公司深度探索的方向。
关于新技术:航空公司进行数字化转型、运用大数据也有多年,但处理的也大多是内部客户的历史数据,对客户的潜在需求往往难以预测和施加影响,难以获得飞猪、美团等拥有的更为高频也更丰富的标签数据,与携程正在测试的“问道”大模型的大数据、榜单和智能推荐功能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对ChatGPT等新技术的运用也多局限于对其功能的简单探索和替换,难以根据市场新趋势和技术颠覆性对产品设计流程乃至营销组织架构进行相应调整,相对于互联网公司的变革只能算是“蜻蜓点水”,毕竟OTA等已经在做刺激需求、引导乃至创造需求的事情了,航空公司还停留在供给超过需求就只能降价的被动阶段。未来的民航市场虽然仍然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要高质量发展必须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经营,既要用好内部数据,更要积极对接外部大数据,通过与行业内外互联网等企业跨界合作和新技术的应用,在激发旅客出行、市场趋势精准研判、个性化产品智能推荐等方面取得突破。

直击热点

直击热点

既要加快自建“民航+”生态圈

也要融入更大范围的商旅生态圈

规则制定者还是“打工者”?机票可能是旅客出行中单一消费最高的部分,而每年拥有亿级相对高价值客户(如三大航疫情前每年的旅客承运量均超过1亿)也构成航空公司以自身为核心搭建出行生态圈的重要基础,但由于航空公司之间也有竞争,除部分代码共享外,一家航空公司的生态圈往往很少把竞争对手的所有产品纳入进来,这也导致航空公司主导的生态圈,在与可以销售所有航空公司产品(可能排除部分低价产品)的OTA生态圈相比,产品的丰富度不高,正如三大运营商之首中国移动虽然更早推出“飞信”,却最终败给了腾讯的“微信”,沦为流量供应商,在赢者通吃的互联网时代,原来给自己打工的机票代理通过转型、兼并或升级为OTA获得足够多的客户以后,又通过比价等功能造成航空公司内卷,把航空公司变成了提供标准化产品的“打工人”。十几年前刘绍勇“东航在为携程、艺龙打工”的论断言犹在耳,虽然航空公司采取了将最低价机票只放在官方直销渠道销售以及各种提升直销比例的措施进行改善,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但航空公司在“民航+”生态圈的主导性依然有待提升。
航空公司能否“绝地反击”?随着NDC等新技术的出现及逐步普及,航空公司有望通过差异化的产品以及产品组合从低价、标准化产品的“魔咒”中走出,进而重新获得主动权,但围绕旅客出行的全链条构建一站式出行服务和出行生态圈必须加速推进,因为再不加快做好“民航+”就只能沦为“+民航”了。

融入更大范围的商旅生态圈。而跳出航空公司自身的生态圈,我们也发现目前在商旅出行领域已经形成一些相对成熟的生态圈,OTA、TMC等尤其是从互联网公司进入出行领域的滴滴、美团、飞猪等企业基于新技术和背后庞大的旅客标签数据,已经形成了非常有黏性的产业生态,航空公司也不妨积极融入这些成熟的生态圈,一方面借助成熟生态圈对旅客需求的分析和预判,主动推出灵活适应生态圈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与生态圈内企业的合作,借助于其高频交易的优势,嵌入自身会员体系,探索付费会员机制,借助大生态圈的力量提升旅客忠诚度。
当然,航空公司也有不少做得好的方面,可以在峰会分享,也希望航空公司能够多跳出民航圈,多派员参加这样的跨界思维碰撞,更好地了解商旅生态的新动态、新趋势,从而更好地建设自己的“民航+”生态圈,也能顺畅地融入更大范围的商旅出行生态。

扫一扫
看完整原文

扫一扫
看完整原文

扫一扫
看完整原文

直击热点

直击热点

“不限次数”,让空中上网融入出行日常

竞争标杆

竞争标杆

不限次数
东航首推空中Wi-Fi多次卡!

素材来源:中国航协

11月8日10:00,中国东方航空“空中Wi-Fi”产品迎来重磅升级,“空中Wi-Fi多次卡”正式发售,购买者在有效期内能够不限次数使用东航空中Wi-Fi上网服务。这是继今年夏季东航空中Wi-Fi率先突破3000米以下高度使用限制、实现“从起飞到落地”的“全程在线”之后,东航在该领域的又一次“创新首发”。对于东航旅客而言,这意味着与单次购买上网权益大不相同的使用模式“上线”,“空中上网”将以更低的门槛、更深入地融入日常出行,进一步激发高频应用,空中Wi-Fi的使用规模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东航提供的“空中Wi-Fi”,经过迭代,目前达到了高速高质的水平,空中办公、空中视频连线、空中购物、空中追剧“照进现实”,航空旅途体验变得“大不一样”。

据悉,东航此次的“空中Wi-Fi多次卡”根据适用航线和有效期,提供四种规格供旅客选择,包括国内(含内地和港澳台地区)半年卡和一年卡,以及国内/国际航线全覆盖的半年卡和一年卡。旅客购买相应产品并成功绑定后,可在东航所有的宽体机航班上,不限次数使用空中Wi-Fi。如旅客未在30天内绑定,可随时退款,或30天后可自动退款。

目前,东航旅客如果单独购买国内全航程常规空中Wi-Fi产品,单次价格为50元,而购买空中Wi-Fi国内半年卡,价格则为186元,仅需4次即可回本。
如果说,以往按单次购买、一次飞行全程需要付费几十元的空中Wi-Fi权益,让许多旅客使用时,可能还带有一丝“轻奢”消费的门槛,那么,当旅客选购多次上网卡后,有效期内数量不限的模式,将让空中上网真正成为旅客、特别是高频旅客的“日常”。

竞争标杆

竞争标杆

国际远程与商务快线航班上网用户,有望爆发式增长

东航拥有总数达800架的现代化机队,其中包括了总数105架、中国民航规模最大、商业和技术模式领先的全覆盖互联网宽体客机机队。

东航的宽体机既投入了各条国际远程航线的执飞,也广泛服务于国内商务精品航线。据了解,到2023年末,东航国际航线恢复率预计将超过80%;今年冬春航季来临后,在上海虹桥往返北京首都、成都双流的东航航线上,宽体机占比达到83%以上,上海虹桥往返深圳、广州、北京大兴的宽体机占比也达到50%以上。而上述航线,也正是上网需求最突显的商务差旅等客群较集中的航线。
东航“空中WI-FI多次卡”新产品与适用机型、旅客需求恰能实现最有效的契合。此次东航空中上网产品的发布,或许将成为撬动空中上网用户爆发式增长的“催化剂”,大规模商用也能为空中上网未来更多的场景应用打开“新空间”。

领跑空中高速互联,机上带宽无忧

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首届CATA航空大会上,作为大会支持单位,东航在展会现场就率先预热了空中Wi-Fi多次卡产品,并面向广大参展人群和旅客开启了预约登记通道,很快吸引了参展观众扫码预约。

“用过好多次东航的空中Wi-Fi,看到即将推出多次卡,马上就预约了一张,相信对经常坐飞机的人来说会很划算”,不少人表示。
据东航空地互联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东航空中互联网的日均用户约有1万人次。随着“空中Wi-Fi多次卡”发售、高频用户大幅增加,旅客上网的网速还能否得到保证?东航也以领跑业内的空中宽带“硬实力”,给出回答--

竞争标杆

竞争标杆

在2021年,东航已经在国内首家通过亚太6D高通量卫星资源,率先将全宽体机队的空地互联提速,将网速提升至之前的8-16倍,实现了“空中上网和家里一样快”,升级后的宽带,有能力有效响应更多用户的高频使用。
近年来,东航积极推动空中互联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场景应用,实现业内多个第一:2014年,完成中国民航首次空地互联商业测试飞行;2021年,在国内首家实现基于亚太6D高通量卫星资源的宽体机队上网提速;2023年8月,率先突破3000米以下高度空中Wi-Fi使用限制,实现飞机从离地到降落的“全程在线”……

现代航空运输服务提供的不仅仅是“位移”服务,还是一种“体验”。此次东航“空中Wi-Fi多次卡”的创新推出,在带动航空互联业务不断进步的同时,也以更便利、更高性价比的方式推动空中Wi-Fi走近广大旅客,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航空出行的需要。

国航系协同打造
国航快线产品再升级

素材来源:民航资源网

扫一扫
看完整原文

12月6日,国航快线正式发布一年后再次迎来升级。此次升级在北京首都机场至上海虹桥、杭州、成都双流、重庆、广州、深圳快线基础上新增北京-厦门航线,至此国航快线共增至七条。同时,在北京-深圳和北京-厦门快线上,国航与深航、山航充分协同,共同保障旅客全流程出行体验。
  升级后的国航快线,在为旅客打造“飞快、畅快、愉快”的享受之旅方面又迈了一大步。飞快升级,航班随心选择。国航快线在航班密度、时刻整齐分布、航班号规律等方面进一步投入资源,航班进一步加密,覆盖从早到晚,计划北京-上海虹桥每日往返30班、北京-杭州每日往返32班、北京-成都双流每日往返36班、北京-重庆每日往返28班、北京-广州每日往返24班、北京-深圳国航与深航共计每日往返42班、北京-厦门国航与山航共计每日往返24班,为旅客提供更灵活的出行选择。
  与此同时,国航、深航、山航携手共同拓展了国航快线专享“随到随走”隔离区免费变更服务范围,在北京-深圳和北京-厦门航线上,支持国航与深航、国航与山航符合条件的客票免费变更一次,让国航快线出行真正实现随到随走。畅快升级,便捷出行体验。升级后的国航快线宽体机执飞比例进一步提升。在地面环节,北京、上海虹桥、杭州、成都双流、重庆、广州、深圳、厦门各地机场均设置了国航快线专属的值机柜台、优先安检通道、便捷登机口以及相对固定的行李提取转盘,减少旅客排队时间、缩短旅客步行距离。托运行李全流程追踪服务已全面覆盖快线航班,旅客可通过中国国航APP实时掌握行李轨迹。愉快升级,专属会员权益。到2024年底,乘坐国航快线(含国航、深航、山航航班)的凤凰知音会员可获得0.5个额外定级奖励航段,享受更丰富的会员权益。

扫一扫
看完整原文

国际透视

国际透视

达美航空
更新菜品应对强劲市场需求

素材来源:中国民航网

今年九月,达美航空在全球范围内更新了机上菜单,致力于为旅客打造“云端美食之旅”。其中,中美航班至臻商务舱的中式菜单持续推陈出新,又于本月上新三款冬季中式主菜。
三款主菜分别为双冬炆牛肉、香煎石斑鱼、樟茶熏鸭胸,都由达美航空专属餐饮咨询顾问梁子庚先生亲自设计。三款中式主菜,加上已有的两款西式主菜(香烤鸡胸肉、菠菜意式乳清干酪千层面),共同构成了达美航空至臻商务舱旅客可选择的五款正餐菜品。需要注意的是,香煎石斑鱼和樟茶熏鸭胸两款中式主菜,旅客需在出行前一星期内(至少提前一天)在达美航空官网或Fly Delta移动端App上提前预订。

创意中餐大厨梁子庚擅长将现代中餐元素与地方传统美食巧妙融合。自2018年以来,他一直担纲达美航空专属餐饮咨询顾问,曾将清蒸鱼、腌笃鲜、香干马兰头等美味佳肴引入达美航空客舱,得到旅客的一致好评。如今,旅客乘坐上海进出港的达美航班,就可以享受梁大厨亲自设计的机上美食。梁子庚介绍,为了让旅客品尝到原汁原味的中国味道,此次他的团队特地采用竹叶包饭团的方式,以保持米饭的最佳口感。打开进口的特选竹叶,加热过的饭团色泽莹润、软糯可口、香气四溢,犹如在地面餐厅享用一般。

除正餐外,达美航空还为至臻商务舱旅客提供西式、中式兼有的早餐和轻正餐,以及品种丰富、口味多样的甜点小推车和零食篮。甜点小推车包括巧克力甜果馅饼、水果奶酪盘、香草冰激凌圣代等,零食篮包括芝士小脆饼、奥利奥饼干、巧克力坚果棒等,供旅客自行选用。
酒水饮品也是餐食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起,达美航班上的星巴克咖啡加入了燕麦奶,为乳糖不耐受人群提供理想的营养选择。新菜品升级后,达美航空还将提供更多高档优质的葡萄酒、啤酒和高度酒,包括特色龙舌兰酒和季节性啤酒等,助旅客缓解旅途倦意。
“今年第三季度,达美航空的全球运营收入达到155亿美元,创下新纪录。这个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高出10.7%。我们预计,今年达美航空的全年运营收入将比2022年增长20%。”达美航空大中华区及新加坡总裁黄康向记者介绍,目前达美航空每周运营十个中美航班,其中,上海至西雅图每天一班,上海至底特律每周三班。上海至洛杉矶的航班,则计划于明年7月恢复。上海至西雅图的航班由空客A330-900NEO执飞,上海至底特律的航班由空客A350-900执飞。这两种最新的旗舰型宽体客机,均配备达美至臻商务舱套间、达美尊尚经济舱、达美优悦经济舱、经济舱这四种不同客舱。基于达美航空与中国东航的密切合作,在上海浦东机场转机的旅客,还可享受“行李直挂”的无缝中转服务。黄康表示,随着中美两国进一步推进商务和文旅交流,达美航空将随时准备好运力,以满足旅客不断增长的航空出行需求。

企业期刊

ENTERPRISE JOURNAL

企业期刊

ENTERPRISE JOURNAL

据路透社消息,西班牙廉航伏林航空(Vueling)宣布,该航司已开始在航班上提供宠物零食,并将其列入菜单,这是欧洲首个采取此举的航空公司。
伏林航空允许乘客携带不超过8公斤重量的宠物旅行。为了实现这一举措,该公司与比利时宠物食品制造商EDGARD&COOPER合作开发了宠物零食菜单,其中包括鸡肉条和牛肉块,价格分别为3.50欧元(3.78美元)和5.50欧元。

欧洲首个!
这家航司推出机上宠物零食

素材来源:民航资源网

空中出租车在英国模拟运营

素材来源:民航资源网

据The Times报道,英国专家表示,未来十年,空中出租车有望在英国领空实现自由运营。英国空中交通管制员日前首次对空中出租车进行了现场模拟,即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如何与现有航线实现同时运营。
英国正在开发的一个应用程序可以为空中出租车自动处理、调整飞行计划,避免与其他飞机发生冲突。美国国家航空运输服务局也正在开发支持此类飞行的技术。
报道指出,这种空中出租车最大的优势在于没有噪音,且比当前的直升机安全系数高。英国业内专家表示,现有的航空公司将首先使用空中出租车为头等舱乘客提供从机场到其他城市的接送服务。据悉,这样一辆空中出租车的售价为300万英镑左右。
摩根士丹利2021年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40年,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市场价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到2050年将达到9万亿美元。

为机组人员提供
可循环使用的杯子和餐具

据Simpleflying消息,易捷航空将为机组人员提供100%可重复使用的杯子和餐具,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继今年早些时候的成功试验后,瑞士和英国等地的14000多名员工将获得自己的可重复使用物品,包括杯子和餐具。据该航司称,该计划旨在将目前的一次性塑料垃圾每年减少71吨。这些物品采用耐用材料,专为长期使用而设计,可在易捷航空繁忙的运营中持续使用。
在该航空公司分享的一份声明中,机上零售运营主管Angela Mullen阐释了这一举措,以及该公司持续不断的可持续发展努力。
“我们杰出的团队成员积极投入,通过他们的热情和奉献精神,成功进行了这一试验,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我们非常自豪地宣布,在整个航线网络范围内推出了这一卓越举措。这只是我们努力降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的众多措施之一。我们将继续尝试新的创举,并不断改进,以帮助实现我们的目标。”

该航空公司表示,大部分伏林航空的乘客都携带宠物旅行,并对此类服务有需求。他们补充道:“我们正致力于多样化服务。”

智慧赋能

智慧赋能

国际航协与合作伙伴展示
首个完全集成的旅客数字身份旅行

素材来源:航旅视角

2023年 10 月 25 日,芝加哥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简称“国际航协”)与行业合作伙伴在英国航空LHR- FCO(伦敦希思罗机场飞往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的旅程中成功测试了首个完全集成的旅客数字身份旅行体验,涵盖订购机票到航班抵达。
国际航协运营、安全和安保高级副总裁尼克·卡伦先生(Nick Careen)表示:“行业关于未来旅行的愿景将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实现完全数字化。尽管现有技术可在旅程的每个阶段做到,但事实证明,将每个步骤都整合在一起数字化仍具挑战性。今天,我们与合作伙伴一起证明了其可行性,将为未来更简化的旅程开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新篇章。”

今天的旅程展示了利用生物识别技术的潜力实现未来完全集成的数字旅行体验:
个性化报价:就购物体验而言,旅客将能够通过所有购物渠道收到个性化报价。搭乘英国航空LHR-FCO的旅客与旅行社分享了他们的会员卡数据(作为可验证凭证存储在智能手机的数字钱包中),赋能航空公司利用新分销能力(NDC)通过旅行社渠道提供个性化报价。
简化订单:一旦旅客选定某个报价,订单就会生成为可验证的凭证,并存储在智能手机的数字钱包中,不再需要旅客订票记录(PNR)、电子客票或其他各类电子文件。有关旅程的所有信息都存储在可验证的凭证中,该凭证也可以作为二维码读取。
轻松的旅行查验:许多手续可在旅客到达机场之前完成。与数字钱包一样,数字护照(存储在旅客智能手机的数字钱包中)将成为关键的推动力。通过共享数字护照的国籍数据,旅客可确认其旅行证件要求。IATA Timatic 解决方案支持这一流程。

“准备起飞” – 简化并确保登机手续的安全性:LHR-FCO的旅客还选择与英国航空共享其数字护照和订单数据,用以通过短信接收有关他们已准备飞行和座位的确认信息,无需手动输入数据。如旅客在机场获得并接受非接触式体验,传统的纸质登机牌不再是必选项。
非接触式机场体验:对于选择共享生物识别数据的旅客,只需将数据存于手机内,即可甩手通过机场,无需将手机和护照从口袋或钱包中拿出来验证。生物识别登机口为LHR-FCO的旅客通过安检、进入休息室和登机扫清了道路。
英国航空公司首席信息数字官德克·约翰先生(Dirk John)表示:“作为一家航空公司,英国航空一直在创新并探索让旅客行程尽可能无缝的方法。今年早些时候,我们在部分航班上引入了生物识别登机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功,获得了积极的旅客反馈。与国际航协合作实现完全一体化的旅程有助于我们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厉,并向我们展示未来的可能性。”
参与数字身份旅行体验项目的公司有:埃森哲、艾玛迪斯、澳大利亚边境部队、AWS、Branchspace、英国航空、IDnow、Aeroporti di Roma、SICPA、携程集团旗下的Trip.com和 Verchaska。

全球转型

关键的行业流程转型和全球标准正在实现这一潜力,特别是:
现代航空零售为航空旅客提供透明、个性化的购物体验,将传统票务流程转换为现代报价和订单标准(Offer and Order Standards),去中心化数字身份投入使用后,可实现大规模动态且可信的开放生态系统以及集成的数字体验。
国际航协客户金融数字服务部高级副总裁默罕默德·阿尔巴克里先生(Muhammad Albakri)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满足旅客的需求来为他们创造价值。旅客在购买航空旅行时希望获得个性化、无缝的数字体验。无论是直接从航空公司还是通过第三方购买旅行,他们都希望获得一致的服务。这一图景可通过将数十年的传统标准、流程和技术现代化到数字环境来实现。”

智慧赋能

智慧赋能

One ID使用数字身份和生物识别技术来支持受理数字化以及非接触式旅行标准,并消除值机和登机时的纸质文件的身份检查。
“未来,旅行只需要一部有数字钱包的智能手机,里面存有数字护照、会员卡和其他可验证的旅行凭证。最终实现这一图景,需要我们今天与11家公司的类似合作,即大家携手促成第一个完全集成的数字化旅程。当然,成功的基础是互操作性和全球标准,旅客在整个旅程中以及无论去往何处都可以享受数字旅行便利的惠益。” 卡伦先生强调。
隐私是旅客处理标准的首要任务,旨在让旅客自主控制自己的个人数据。此外,流程依赖于点对点共享(没有中间方)的凭证交换(基于数据的验证批准)。手动选项将被保留,以便旅客能够选择退出数字受理流程。
互操作性对于全球接受与普及至关重要,确保符合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包括数字旅行凭证和数字旅行授权的标准。
“可验证凭证信息的共享基于‘需要知道’。虽然政府可能会要求详细的个人信息来发放签证或证明旅行的许可性,但与航空公司共享的唯一信息是旅客持有签证和签证类型。旅客希望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数据。他们将获得安全、简单、便捷的旅行体验。”卡伦先生指出。

如何发挥AI
在航空运营中的创新作用

素材来源:编译自OAG 航旅新零售

扫一扫
看完整原文

随着航空业迅速进入技术迅猛发展的未来,创新不仅正在重塑航空业的零售领域(正如我们在《航空技术转型报告》中所强调的),而且正在改变航空公司运营的核心。例如,飞机周转数字化的进步正在提升航站楼运营的效率。这些发展目标在于减少乘客等待时间和优化运营流程,可能使飞机更高效的使用和潜在的燃油节约,从而助力实现行业的环保目标。
在航空运营的庞大体系中,另一个关键要素是飞行规划。在这里,创新不仅是一个热门词汇,而是持续不断的追求,涵盖了一系列技术,这些技术有望重新定义天空中的运营卓越性和效率。

如今,在网络运营中心,航空公司的调度员与飞行员紧密合作,以确保航线的安全和高效。他们主要使用传统的航空公司计算机系统,其任务是在遵守安全和空中交通管制规定的同时,考虑包括天气预报、空中交通和飞机性能在内的众多因素。虽然这种设置长期以来确保了高效的运作,但现在出现了对更集成化技术解决方案的需求,这些方案能够提高飞行计划的精确度和适应性,使过程更能响应动态变化的航空环境,我们将在下面详细探讨。

智慧赋能

智慧赋能

作为这项分析的一部分,我们将讨论需要改进的飞行计划中的紧迫挑战,并重点介绍几个开创性的航空公司用例。这些例子由数据和技术驱动,正在以显著的效果开创飞行计划的新方法。
首先,让我们关注飞行计划的基础要素。对于飞行运营而言,两个关键挑战决定了其节奏:天气条件和空中交通。
这两个因素在过去几年变得更加复杂,难以管理。
1、更严重的天气考量
天气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因素,对飞行时间表产生影响。由于其不可预测性,它需要持续的监控和适应性调整。统计数据显示,在运营中断中,天气是最重要的原因。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报告,在过去五年里,美国近四分之三的航班延误都是由天气状况引起的。

极端天气不仅会导致航班延误,还可能严重干扰整个航班计划。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慕尼黑机场,由于德国南部大部分地区的暴雪混乱,不得不在十二月的第一个周末暂停所有航班。

当天气干扰是短暂的或局部的时,有效的空域管理通常可以减轻其影响。然而,不断发展的气候危机导致了更加极端和广泛的天气现象,这就需要先进的空域管理策略和下一代系统来适应和响应。一项研究发现,每当一次航班因无法控制的天气事件而取消时,航空业就会损失13,000美元。
2、不断增长的空中交通带来的影响
影响飞行计划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是空中交通的激增。尽管大流行短暂地停止了这一趋势,但航空旅行正在迅速恢复到几乎接近大流行前的水平,正如我们在OAG COVID-19航空旅行恢复追踪器中所强调的那样。
展望未来,即使是适度的预测也表明,到2030年,航空旅行需求将比2019年增长20-30%。因此,根据Oliver Wyman的数据,预计全球商用航空机队将增长约三分之一,到2030年代初期,运营飞机将超过36,000架。

空中交通量的显著增加使飞行计划的复杂性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更复杂的系统来应对不断增长的飞机数量,包括整合货运航班甚至是货运无人机。同时,空中交通管制(ATC)的航线限制和监管约束可能会变得更加常见。近期的创新举措,如连续降落方法、美国西部高空区域的重新设计,以及新的FAA ETOPS规则,展示了空域管理的不断演进。波音公司指出,这些限制,加上所需进行的庞大计算量,即便在当今的先进技术下,也呈现出一个“巨大的优化挑战”。

智慧赋能

智慧赋能

制定飞行计划是每次商业航班的起点,优化这一计划至关重要。它涉及动态路线优化、精确的飞行规划、高效的再调度使用以及动态的空中重新规划。
虽然所有航空公司都采用了计算机化的飞行计划系统,但那些愿意投资于下一代系统的公司能够显著提升客户满意度、盈利能力和环境可持续性。随着航空行业的发展,这些先进系统利用了人工智能(AI)的力量,AI在航空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它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识别模式并提供实时预测的能力,正在改变我们所知的飞行路线规划。

最近在AI和深度学习方面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能力,并促使像FAA和EASA这样的监管机构评估AI在航空各个场景中的潜在应用。
以下是与飞行路线和规划直接相关的一些重要应用领域:
下一代AI平台利用基于计划和活跃航班的交通信息,制定避开拥挤区域和不利天气条件的飞行路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延误。例如,AVTECH通过整合大气条件和精确的飞机定位数据,赋予航空公司和空中交通管制优化空中交通流的能力。这不仅减少了延误,还降低了燃油消耗,减少排放,并提高了准时率。

AeroCloud的飞行管理系统是另一个典范,它从多种来源(包括ADS-B)汇总数据,提供准确的实时飞行信息。像Saab和Air Space Intelligence (ASI)这样的公司提供的空中交通管理解决方案,结合了机器智能和用户友好的设计,以帮助调度员、飞行机组和网络管理人员提高飞行安全、效率和可持续性。
天气雷达技术也正在经历根本性的转变。例如,霍尼韦尔的IntuVue 3-D天气雷达可以将湍流检测范围扩展到60海里,并预测冰雹和闪电。Project Bluebird作为这一领域的另一个创新典范,该研究计划旨在开发世界上第一个与人类空中交通管制员合作管理英国空域部分的基于AI的系统。它采用机器学习技术,如强化学习,来评估空中交通管制算法、预测飞行轨迹和识别潜在的飞机冲突。这些数据对于战略性空域规划和ATC人员的实时决策支持至关重要。

为了寻求最佳的飞行计划,航空公司越来越多地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力量。现在,我们将探讨来自不同航空公司的三个引人注目的用例。这些例子证明了航空业创新精神的存在,以及其致力于拥抱尖端技术的承诺。

推进飞行计划:变革的技术 

航空公司案例推动飞行计划的发展 

智慧赋能

智慧赋能

阿拉斯加航空公司采取了开创性的举措,与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初创公司空域智能合作,采用其平台Flyways AI。这种合作标志着在先进飞行操作背景下的一个转折点,充分发挥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增强飞行路线方面的潜力。
与侧重于单个航班的传统方法不同,Flyways AI将航空交通视为一个动态的、相互连接的生态系统。它不断分析美国境内所有已安排和活跃的航班,识别避免颠簸和拥堵的最佳航线。该平台的建议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建议性的,为调度员提供了有用的选择。采纳这些建议的最终决定仍由调度员负责,以确保遵守FAA的协议和运营安全性。阿拉斯加航空公司采用Flyways AI表明了其对创新和可持续性的承诺,取得了实际的影响:
据该航空公司称,在测试Flyways AI的前六个月内,该系统发现了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主线航班中64%的潜在里程和燃料使用减少。其中,调度员实施了32%的建议,这是一个相当大的份额,显示了航空公司调度员对该系统提供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见解和效率提升的重视程度。
因此,在相同的时间段内,这一举措导致节省了48万加仑的燃料,从而避免了4600吨的碳排放。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2022年1月至9月期间,Flyways AI平均每架阿拉斯加航班节省了2.7分钟的时间。
虽然乍看之下这可能显得不太起眼,但这是在提高准点率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这是乘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Tomorrow.io是人工智能驱动的天气预报领域的领导者,提供的解决方案超越了传统的气象方法,实时交付高度准确、位置特定的天气预报,利用雷达、卫星图像、大气数据和其他非传统数据源生成天气预报。该平台使航空公司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和适应迅速变化的天气条件。长期以来,天气预报的标准一直依赖于传统气象学家和政府数据,这些数据通常缺乏对航空业更为苛刻需求的细致和即时性,尤其是在预测风速和闪电时。然而,Tomorrow.io的方法针对了航空业更为苛刻的需求,提供了精确和及时的可行性建议,而不是规定性建议。
JetBlue在美国的十个主要机场全面引入Tomorrow.io技术已经产生了显著的运营改进:
Tomorrow.io的天气预报使JetBlue能够避免与天气相关的干扰,从而实现了相当可观的成本节约。JetBlue估计,在其枢纽机场,每月可节省超过300,000美元,年度运营成本减少近400万美元。
拥有实时准确的天气数据,JetBlue的运营团队能够更快速、更明智地做出决策。这种效率转化为减少延误和取消,直接影响了客户满意度。
JetBlue与Tomorrow.io的合作示范了专门的AI解决方案,比如Weather Tech,如何提升传统依赖较不复杂方法的航空运营各个方面。

案例研究#1:阿拉斯加航空与空域智能的合作 

案例研究 #2:
捷蓝航空与Tomorrow.io的先进天气预报技术

捷蓝航空与旧金山初创公司Tomorrow.io合作,测试Weather Tech,标志着优化飞行计划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案例研究 #3:美国航空与谷歌降低凝结尾迹 

在一项开创性的举措中,美国航空公司联手谷歌和突破能源,针对航空业中经常被忽视但却重要的环境问题——凝结尾迹。这项合作旨在减少航空业的温暖效应,展示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超越了传统的减排措施。
凝结尾迹是飞机在天空中留下的类似云的痕迹。虽然它们看似无害,但对环境有重大影响。2022年的IPCC报告强调,凝结尾迹占据了航空业温室效应约35%,这个重要数字强调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包括卫星图像、天气模式和飞行轨迹,谷歌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凝结尾迹预测地图。这些地图使飞行员能够识别并避免可能产生凝结尾迹的飞行高度。在为期六个月的70次测试飞行中,飞行员利用谷歌基于AI的预测以及突破能源的开源凝结尾迹模型。目标很明确:在不影响飞行效率的情况下最小化凝结尾迹的形成。

创新案例

创新案例

3.创新特点
(1)服务大升级:通过跨界优势互补,成为全国第一家与米其林三星餐厅合作、把成熟的米其林星级服务水准搬入客舱的航司,实现万米高空还原米其林餐酒体验。打通航空服务全链条环节,塑造了民航界高端餐酒服务的标杆。
(2)服务助品牌:开创航司与米其林餐厅在差异化服务跨界合作的成功先河,提高航空服务品牌调性,一定程度撬动国内高端餐酒圈层的流量,增强厦航品牌影响力。
(3)服务促营销:重新定义飞行,从“位移服务”到“一张餐桌”,拉动头等舱与商务舱的差异化,精准挖掘出有高消费需求和能力的高价值目标群体,成为增强黑钻旅客消费黏性的营销亮点,实现服务促营销。
4.目标设定
(1)塑造跨界合作成功案例,打造“航空+米其林”的常态商业运营模式。
(2)实现头等舱高端餐酒服务认可度的提升,提升品牌影响力。
(3)进一步有效提高头等舱客座率。
(二)落地与实施
1.流程设计
根据用户体验地图,梳理服务触点,基于全流程服务链条,规划高品质、连贯性、一致化的高端服务,从旅客购票、会员服务、地面服务、客舱服务、餐酒服务、航后服务等环节构建完整服务体系,着眼迎宾、进餐、餐毕至下机,设计真正能够在航旅链条上完整呈现的米其林星级水准服务。

(1)Chef's Table 式餐酒服务体验
在餐食体验上,以潮流的“Chef's Table”理念重构服务体验逻辑,以机上餐桌作为承载不同顶尖餐饮文化理念的平台,并周期性迭代更新,在给予丰富的感官体验价值的同时,引入高期待的情绪价值和文化价值。
头等舱餐单由厦航空厨团队与米其林星级餐厅主厨团队共同研发,精选优质时令食材,用国际化烹饪手法融入亚洲特色,以丰富的口感层次和浓淡相宜的风味,展现食材本真与季节特色,为旅途中的乘客带来米其林星级的精致餐饮体验,在万米高空还原三星米其林餐厅的菜品出品。例如,第一季合作菜单与米其林三星餐厅泰安门合作,以经典西餐手法融入亚洲特色;第二季合作菜单与国内唯一米其林星级闽菜餐厅遇外滩合作,推广高端闽菜文化。
在菜品的开发上,兼顾航餐标准和机上限制条件的考量,采用符合航餐要求的烹饪技艺还原地面菜品的口感与风味。如西餐中最经典的牛排,由于航餐经过冷链,在机上通过烤箱复热难以复原地面上牛排的嫩度,采用“5+2”的熟成+低温慢煮的烹饪手法,将进口牛肉进行5天的香料腌制,通过反复抽真空的方式严格控制汁水的菌落指数,腌制完成后进行48小时的低温慢煮熟成,让水分保持在牛肉纤维里,这样在机上过烤时水分不会流失,保持鲜嫩口感。还有广受欢迎的三文鱼,机上提供生食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而生食遇热则口感不佳。空厨团队采用北欧烹饪工艺,对三文鱼进行盐糖茶渍处理,降低蛋白质的水活性,再用纯净水低温脱盐脱咸,这样可以保持口感且不易腐败,且增加了独特的福建茶韵。

创新案例

创新案例

在酒服务上,由具有国际酒类资质的天际侍酒师根据不同菜品,选取经典产区和风格的“天际酒廊”葡萄美酒,为旅客提供专业的侍酒服务和推介。酒的风格由轻至重,以清爽的香槟激活味蕾,以果脯蜜香的甜酒延长回味。考虑到高空压力带来的嗅味觉迟钝,在白葡萄酒上多选用芳香品种,在红葡萄酒上选用风味集中度较高的桶陈佳酿,匹配不同口感和风味浓郁梯度的菜肴,打造渐进式的极致Wine-Pairing 体验。
(2)全盘升级的服务设计
结合民航服务特点,以米其林星级水准服务作为标杆,从旅客峰值体验地图入手,全面优化服务细节,实现从点餐规范、餐具组合、烘烤摆盘、桌面布置、餐酒搭配、餐食亮点、酒水推介、品牌介绍、氛围营造等方面,设计出21道专属服务流程,打造MOT时刻,为乘客带来云端星级奢享体验。
在服务流程上,撷取米其林体验流程亮点,在迎宾场景增加了特制的小食服务;在菜品服务上,引入桌边服务。例如,端上羊肚菌汤后,点上法国香葱做的葱油,呈现精致的美食艺术;乘务组经过米其林餐厅的摆盘艺术培训,展现更奢美的盘面设计;在旅客品尝每道美食时,介绍菜品的工艺和烹饪灵感,推介合适的葡萄酒搭配;在旅客离开时,送给旅客惊喜伴手礼。
(3)极具福建文化特色的服务用品
在菜单、酒单、食盒、杯花、餐具、酒具、餐垫、伴手礼等服务触点,精心设计产品,并注入福建特色文化,打造具有亲切氛围感的客舱场景。
甜品的餐垫使用具有闽南特色的花砖图案;餐具使用福建德化白瓷餐盘;杯花上引入“天际美学”,以福建各城市市花组合插花;酒具则采用酒杯中的“劳斯莱斯”品牌Riedel酒杯。
2.资源保障
(1)培训提升
外训方面,每季度厦航选派人员至签约合作的米其林星级餐厅进行实地培训交流,充分体验和学习高端餐厅的运行模式及服务呈现,确保米其林星级餐酒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在机上延伸。米其林星级餐厅主厨团队对厦航厨务人员和空乘人员提供必要的餐饮服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准备、制作、装盘、摆盘等菜品制作步骤,讲解菜品设计思路、灵感来源、背景故事、食材风味、制作工艺等内涵,以保证服务的高品质与一致性。

内训方面,根据不同的资质、能力、考核表现等,成立星级人才库,建立星级人才培养计划。在培训上将桌边服务与空中服务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服务礼仪、餐酒搭配、服务话术等能力。
(2)数字化保障
数字化团队以选餐系统为信息中台,将旅客的选餐信息传递至配餐的生产三期系统、乘务的机上平板、地面的旅服系统,充分串联服务前后端,确保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及准确性。灵活复用了电商中台和旅服系统主题航班、shopping图文和服务标签等,实现了从机票销售到服务保障的全流程信息展示,确保各个岗位都能及时查看到旅客信息;在旅服系统新增复购旅客标识,便于业务识别并开展针对性的营销服务活动;新增“摘星绮旅”服务报表,用于产品运营情况分析。
(3)营销推广
精心打造四款尊享礼包,整合机票、酒店、积分、厦航高端会员等资源,推出礼享卡、纷享卡、欢享卡、畅享卡。
3.监测改进
在全流程上,设立专项的服务质控体系和专人跟踪。在出行前,提前收集旅客的个性化需求。出行后,及时更新旅客画像,设立专门的项目组,根据回访的意见,优化改进服务产品。针对厦航的黑钻会员,安排黑钻大使进行一对一的跟踪服务。
形成周期性的服务改进复盘研讨会,综合旅客意见和运行数据,使用KISS模型评估,拆解成运行保障可迭代优化的改进点,联动各个部门逐个解决。

创新案例

创新案例

(三)目标实现与展望
1.目标性
“摘星绮旅”是国内航空公司客舱餐酒服务的一次突破性创新提升,厦航也成为首家与米其林三星餐厅合作开展头等舱餐酒服务的中国航司。
(1)通过“航空+米其林”模式,优化全服务链条,提升差异化服务软实力,厦航空厨、乘务团队经米其林团队培训,实现了在万米高空还原三星米其林餐厅菜品出品和服务呈现的能力,并从中挖掘出更多优质人才。
(2)拉动两舱差异化,挖掘出一批有高消费需求和能力的高价值目标群体,通过服务升级实现破圈营销效应,在行业整体较前两年低迷的情况下,跟踪体验反馈,达到0负评,黑钻旅客宣贯率达到100%,复购率达到26.55%,最高复购次数为10次/年。
(3)提升品牌影响力。各平台相关宣传共379篇,包含新华社、福建日报、厦门日报、中国民航报、民航资源网、界面新闻、澎湃新闻等官方媒体,any味、飞行男孩俱乐部、FAT III等多位KOL参与宣推,其中相关KOL体验视频在各平台播放量超1600万,并有24.7万人次的互动评论,在行业内、餐酒圈形成了广泛且长效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稳固厦航服务品质在旅客印象中的价值。

3.展望
身处万米高空,美食通过色、香、味的美妙感官体验带给乘客无与伦比的惬意与放松,更能跨越国界和语言的障碍,展现独特风土故事和人文底蕴。这正是厦门航空一直以来致力打造个性化品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飞行不止于位移,更是一次次空中品位之旅。
未来,厦航将会进一步做深“摘星绮旅”服务项目,全方面提升其影响力。通过合作境外米其林星级餐厅打造“摘星绮旅”国际知名度和口碑;在地面探索新颖商业模式,将“摘星绮旅”的产品推广到更多的体验场景,增加服务触点,延伸服务半径,进一步提高品牌的曝光量。
二、案例综评
(一)综合点评
创新团队围绕厦航战略定位需要,对高价值顾客领域的机上餐食服务进行创新升级,打造了“航空+米其林”的商业餐酒运营模式,在国内航空公司中打开了机上餐食的天花板。创新团队在创新过程中,采用品牌强强联合的模式,不仅仅将“米其林”餐搬上飞机,还从品牌价值共鸣的角度,将厦航品牌内涵和“米其林”品牌内涵充分融合,最终呈现在“摘星绮旅”的目标客户面前,如在餐品设计、餐具设计、用餐呈现等方面均进行了交叉设计。另外,在资源储备方面,创新团队充分应用了厦航多年来打造的乘务员多技能体系优势,为产品上线提供了较为坚实的保障。这为国内民航实体在进行服务产品品牌打造时如何用好品牌联合这个工具,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二)技术建议
作为一个服务产品的创新,创新团队在产品的服务设计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从设计端看,该产品涉及全链条触点,在目前呈现端来看,对于“旅客购票、会员服务、地面服务、客舱服务、餐酒服务、航后服务”的全链条需求到服务的转化缺少清晰的逻辑线,重点也更偏向空中的设计和理念的描述,缺少基于需求层次的系统性差异化满足设计。从全生命周期端看,与民航服务大部分产品情况类似,缺少对产品整体生命周期的规划,也未根据整体生命周期考虑不同阶段的核心任务和价值诉求,如市场容量追求、品牌力追求、品牌溢价追求等。这些可能会影响公司在该细分市场持续获取差异化优势。

2.标准化
材料未呈现。

创新案例

创新案例

(三)目标实现与展望
1.目标性
“摘星绮旅”是国内航空公司客舱餐酒服务的一次突破性创新提升,厦航也成为首家与米其林三星餐厅合作开展头等舱餐酒服务的中国航司。
(1)通过“航空+米其林”模式,优化全服务链条,提升差异化服务软实力,厦航空厨、乘务团队经米其林团队培训,实现了在万米高空还原三星米其林餐厅菜品出品和服务呈现的能力,并从中挖掘出更多优质人才。
(2)拉动两舱差异化,挖掘出一批有高消费需求和能力的高价值目标群体,通过服务升级实现破圈营销效应,在行业整体较前两年低迷的情况下,跟踪体验反馈,达到0负评,黑钻旅客宣贯率达到100%,复购率达到26.55%,最高复购次数为10次/年。
(3)提升品牌影响力。各平台相关宣传共379篇,包含新华社、福建日报、厦门日报、中国民航报、民航资源网、界面新闻、澎湃新闻等官方媒体,any味、飞行男孩俱乐部、FAT III等多位KOL参与宣推,其中相关KOL体验视频在各平台播放量超1600万,并有24.7万人次的互动评论,在行业内、餐酒圈形成了广泛且长效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稳固厦航服务品质在旅客印象中的价值。

3.展望
身处万米高空,美食通过色、香、味的美妙感官体验带给乘客无与伦比的惬意与放松,更能跨越国界和语言的障碍,展现独特风土故事和人文底蕴。这正是厦门航空一直以来致力打造个性化品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飞行不止于位移,更是一次次空中品位之旅。
未来,厦航将会进一步做深“摘星绮旅”服务项目,全方面提升其影响力。通过合作境外米其林星级餐厅打造“摘星绮旅”国际知名度和口碑;在地面探索新颖商业模式,将“摘星绮旅”的产品推广到更多的体验场景,增加服务触点,延伸服务半径,进一步提高品牌的曝光量。
二、案例综评
(一)综合点评
创新团队围绕厦航战略定位需要,对高价值顾客领域的机上餐食服务进行创新升级,打造了“航空+米其林”的商业餐酒运营模式,在国内航空公司中打开了机上餐食的天花板。创新团队在创新过程中,采用品牌强强联合的模式,不仅仅将“米其林”餐搬上飞机,还从品牌价值共鸣的角度,将厦航品牌内涵和“米其林”品牌内涵充分融合,最终呈现在“摘星绮旅”的目标客户面前,如在餐品设计、餐具设计、用餐呈现等方面均进行了交叉设计。另外,在资源储备方面,创新团队充分应用了厦航多年来打造的乘务员多技能体系优势,为产品上线提供了较为坚实的保障。这为国内民航实体在进行服务产品品牌打造时如何用好品牌联合这个工具,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二)技术建议
作为一个服务产品的创新,创新团队在产品的服务设计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从设计端看,该产品涉及全链条触点,在目前呈现端来看,对于“旅客购票、会员服务、地面服务、客舱服务、餐酒服务、航后服务”的全链条需求到服务的转化缺少清晰的逻辑线,重点也更偏向空中的设计和理念的描述,缺少基于需求层次的系统性差异化满足设计。从全生命周期端看,与民航服务大部分产品情况类似,缺少对产品整体生命周期的规划,也未根据整体生命周期考虑不同阶段的核心任务和价值诉求,如市场容量追求、品牌力追求、品牌溢价追求等。这些可能会影响公司在该细分市场持续获取差异化优势。

2.标准化
材料未呈现。

智慧赋能

创新案例

【案例名称】“清新客舱”品牌创新案例
【所属单位】元翔(厦门)国际航空港

前期成立专项公司级项目团队,分成品牌、产品和数字化三个小组推动项目落地。采用4W1H方法敲定项目落地实施点,用SWOT工具明确市场竞争优势及目标客群,通过各部门协同推进。

一、关键内容展示
(一)策划与设计
1.需求识别
民航飞机客舱保洁服务近年来成为民航服务关注的焦点和难点,在短暂的航班过站时间中,需要在15分钟内完成普通窄体客机清洁、25分钟内完成普通宽体客机清洁,为确保航班正点率,对客舱清洁效率提升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客舱保洁部代理着各航空公司的地面清洁业务,面临着几十家航空公司差异化服务要求,空客、波音等系列几十种机型的保洁流程标准,需要为航司客户群体提供定制化的客舱清洁服务,满足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如何在紧张的过站时间中提供“又好又快”的客舱清洁服务,持续为旅客和航空公司营造温馨清新的乘机之旅,为乘机旅客提供宾至如归的客舱空中之“家”服务,成为当前民航机场地勤客舱保洁服务发展的新挑战。

2.成型过程
2019年,元翔厦门空港地勤客舱保洁部围绕着提供如家般温馨舒适的客舱清洁服务体验宗旨,提出了“客舱·家”服务理念,初步形成了“清新客舱”服务品牌雏形,2022年,客舱保洁部发动全员立足服务,从心出发,升级品牌,在进一步梳理客舱清洁服务特色、明晰品牌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清新客舱”服务品牌应运而生,体系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品牌:清新客舱
愿景:持续为客户打造清新温馨的客舱之家
宗旨:立足小客舱 服务大世界
口号:清新客舱 七彩启航
理念:爱心 用心 细心 尽心 热心
形象:阳光自信 端庄优雅
文化:人人是精品 节节有互动 处处显真情

3.创新特点
建立一套高于行业标准的客舱清洁效率和清洁品质标准,客舱清洁机组服务满意度由95.2提升至97,致力于达成“又好又快”的品牌目标,为民航提供新的客舱清洁标杆。
4.目标设定
(1)客舱清洁服务满意度97以上。
(2)员工岗位练兵优秀率85%以上。
(3)品牌宣传报道数量达到30篇以上。
(二)落地与实施
1.流程设计
成立“清新客舱”品牌策划小组,建立“七个有”部署体系。

智慧赋能

创新案例

(7)有宣传:组织选拔“最靓空扫”形象大使,参加各项评选活动。
“清新客舱”服务品牌体系架构逐渐明晰,客舱保洁团队深化服务内涵,对服务主品牌进行了横向延伸,推出了“悦”系列服务产品及团队形象建设:“清新颜悦·礼仪接机”,最靓“空扫”温馨迎接抵厦航班;“清新馥悦·清沁之旅”,创新打造洁净清沁的空中之旅;“清新恬悦·宁静客舱”为机组营造宁静恬适的客舱空间;“清新礼悦·情牵高崎”共贺航司周年庆典,礼悦传情;“清新诚悦·爱心速递”,成立旅客遗失物品爱心接力的第一站;“清新速悦·精益攻关”,效率提升,为航班准点保障赢得先机;“清新慧悦·活力团队”,能力提升,建设清新客舱服务智慧团队。
2.资源保障
材料未呈现。
3.监测改进
“清新客舱”品牌策划小组动态监测,及时纠偏。

(1)有体系:推出客舱清新品牌手册、IP、手工文创等。
(2)有形象:形象升级五步曲,树立“阳光、自信、端庄、优雅”的形象。

(3)有承诺:重承诺、传真情,2022年共计捡到失物共5600余次,折合人民币67.2万余元。
(4)有内功:流程优化、增加人员、固化技能,提高岗位优秀率。
(5)有创新:2022年首航复航礼3次、航司周年庆活动1次、节日互动8次。
(6)有文化。

(三)目标实现与展望
1.目标性
(1)2022年客舱清洁效率提升12%,在高于行业标准的前提下,又给民航交付了一份优秀的答卷,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智慧赋能

创新案例

3.展望
展望未来,“清新客舱”应进一步聚焦旅客对美好旅行的需求,着力深化“清新客舱”品牌内涵,通过品牌模型管理推动可量化、操作性强的品牌建设进程,加强新技术运用的思考和尝试,实现“精益智造 匠心升级”的发展目标。
二、案例综评
(一)综合点评
该创新案例围绕服务子品牌的打造进行了创新探索与实践。创新团队结合客舱清洁工作场景,打造了具有行业领先性的“清新客舱”特色的服务品牌。创新团队将传统品牌管理的核心要素在实践中进行了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打造模式-“7个有”,从7个不同的管理维度将班组品牌建设与业务品牌进行了高度融合,在基层品牌打造过程中,达到了一种成熟度较高的状态。该案例为民航实体在标杆班组品牌和标杆服务品牌打造的融合方面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同时也为行业更精准地去感知“润物细无声”的品牌提供了样例。
(二)技术建议
创新案例在品牌力持续改进体系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创新项目未体现基于品牌力的评估和改进体系,目前满意度、优秀率、宣传稿件等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该品牌进行监测衡量,但是评价体系还不是很完善,比如,缺少站在行业客舱清洁领域的相关品牌价值评估的策划,以及对班组子品牌或者服务标准等差异化方面的品牌竞争力的监测关注。这有可能会影响品牌力的持续提升。

(2)2022年客舱清洁机组服务满意度成绩高达97.36,2022年收到机组、旅客表扬信711封,对客舱保洁部高效高质的清洁服务、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质、热情惊喜的主动服务提出表扬和赞许;2018年和2019年连续获得全日空、立荣航空厦门地区地面服务优秀团队奖、先进保障团队奖项。
(3)自升级“清新客舱”品牌体系以来,“空扫”团队积极参与CAPSE等举办的质量评比活动,拓展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2021年“清新客舱 惊喜体验”项目荣获品牌创新提名奖;王红荣获CAPSE“2018年度民航服务之星奖”,成为首个获得该奖项的机场客舱清洁员,孙云静荣获2019年厦门市第二届“质量品牌故事大赛”三等奖;2022年12月客舱保洁部吴泽柱《百年风华,“疫”见真情》征文荣获2022年全国品牌故事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4)2022年3月客舱保洁部荣获全国民航五一巾帼标兵岗、华东民航五一巾帼标兵岗,员工亓芹荣获华东民航五一巾帼标兵。
(5)2022年客舱保洁部充分运用翔业周报、新空港、微信公众号、行业相关宣传平台,投稿128篇,刊登报道32次,积极宣传推广“清新客舱”品牌内涵和服务举措。“清新客舱”服务品牌的建设,将客舱保洁从民航幕后推向了台前,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群穿行于航班间隙的辛勤身影,为客舱保洁服务赋予了全新的涵义,为乘机的旅客带来了别样的舒适与惬意。

2.标准化
材料未呈现。

扫一扫
看完整原文

扫一扫
看完整原文

引领服务发展
向服务价值创造 持续聚焦

总编:姚隽
副总编:林殿武
主编:张腾
副主编:吴汐
校对:黄宇 林贝尔

扫我查看电子刊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