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9 · 荣成新教育 ·01
荣成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52年9月,原校址为荣成市文化东路112号,2017年9月学校搬迁至新校区,校址为荣成市云光北路19号,学校占地261亩,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总投资4.3亿元,可容纳3000名学生就读。现有6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00人。
学校秉持“海纳百川,成人达己,开拓创新,勇立潮头”的新时代“一中精神”。以“发奋图强,兴学育才,把握现实,赢得未来”为校训;形成“文明守纪,学做真人;励志博学,求知创新”的校风和“勤奋刻苦,以学为乐;主动进取,以实为本”的学风;“诚实勤勉,虚怀远志,教做人之理;扎实严谨,探索图新,明治学之道”,成为勉励教师追求卓越的传统教风。
荣成一中是山东省重点中学、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校。曾荣获全国民主管理先进集体、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社会实践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019年与荣成六中合校之后,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全校师生勠力同心,大胆创新,形成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强大力量。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得到师生认同,向高品质学校迈进了坚实一步。
荣成市第一中学简介
学校大门
鹤鸣湖
校园鸟瞰
卷首语
Preface
变化中的永恒
2021.9 · 荣成新教育 ·02
世界是变化的,变是绝对,不变是相对,但变化中也有永恒。
这两年我们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取得很多的可喜变化,特色品牌学校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思维和模式不断改变。但,变化中的永恒不能忘记,那就是提高教育质量,让人人都能成才。
所有的改革都不能背离这一主题。
我们的教育改革,要对学生有利。
我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是根本,一切改革改变都要服务于这个根本。
有的学校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感到很吃力,找到了方向,找不到路径。有的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还有的,分不清主次,丢了西瓜在捡芝麻。
需要回头看看改革的初衷。虽然改革是局里推进的,但一定不是为了应付局里的检查。我们的改革,是为了孩子。这是永恒的主题。
01 改革动态
04 山东荣成打通上下贯通渠道 创新落实优绩优酬
03 典型案例
10 悬垂区玩起来
12 用好“方法指导” 提高探究品质
16 导图建模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07 三融三创 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08 抓细安全工作 助力学校发展
02 治校谋略
27 以信用为纽带 携手家校社协同发展
30 家、园、校三向同频,幼小衔接多方受益
04 学思践悟
05 家校协同
20 用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22 关于语文教研活动的几点思考
24 向光而行 遇见美好
目录
CONTENTS
山东荣成打通上下贯通渠道 创新落实优绩优酬
——为教师成长疏堵点添动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 记者 魏海政
教师职称只能上不能下?教师绩效分配只能搞“平均主义”?教师职业倦怠严重、成长不主动?区域师资不均衡、教师交流轮岗“走不动”?
针对上述问题,山东省荣成市近年来通过打通上下贯通渠道、创新落实工作优绩优酬、系统抓好差异化精准培训、统筹推动教师交流轮岗等碰硬措施,解决教师队伍建设“热点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全市教师展现出了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直面“职称能上不能下”的热点
“对取得省部级以上教学荣誉且考核位列教职工考核前50%,或近3年考核位列前15%的教师,可以在本序列等级竞聘中,申请参加越级聘任。”荣成市实验小学教师于燕青说。2020年,荣成像于燕青这样越级晋升的教师有44名。
此外,荣成近3年来还有150名优秀青年教师不再“论资排辈”,而是通过“职称特岗计划”的特别通道,晋升中高级职称,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教师房蕾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没有‘职称特岗计划’,我可能还要等好几年。”房蕾说。
“一方面,我们通过越级竞聘和‘职称特岗计划’等渠道,打通优秀青年教师职称晋升的绿色通道。另一方面,我们规范日常考核,列入后20%的人员,要与下一级符合条件晋升的人员进行空岗竞争,竞争不到相应岗位的就要落聘。”荣成市教体局局长张永波说。
2020年,荣成共有51名教师在本次岗位竞聘中低聘,有效破解职称“一聘定终身”“能上不能下”的弊端,极大地增强了教师的岗位责任感和危机感。
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荣成市还在教师职称竞聘中设立了“保护”和“复活”两个通道,年龄50周岁以上、课时量达标、教职工考核列入前3/4,以及年龄50周岁以下、课时量达标、教职工考核列入前2/3的,可以申请保护,不参加竞聘,即不降也不升;对落聘的也给出路,只要工作表现好,可以申请“复活”,充分体现了制度设计的人性化。
消除“绩效分配搞平均”的痛点
在打通职称能上能下渠道的同时,荣成市强力推进“差异化”考核分配政策,拉开了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考核奖励差距,破除平均主义“大锅饭”,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在学校之间,精准区分办学性质、办学规模、办学业绩,在确定学校人均分配基数时,向优质学校、偏远农村学校、承担重点任务学校倾斜,人均考核奖励分配分别上浮1000至3500元,最高的学校年人均可达17900元,最低的学校年人均14400元,拉开了校际差距。”荣成市教体局政工科科长张婷婷告诉记者。
改革动态
2021.9 · 荣成新教育 ·04
“人均考核奖励向优质学校等上浮倾斜,拉开校际差距,倒逼学校主动创新作为,激发了聚精会神办学育人的活力。”荣成市实验小学校长王晓说。
在充分考虑不同教师岗位工作职责的同时,荣成以学校为主体进行考核分配,注重考核工作量和工作业绩,最高最低教师考核奖励每年差距达1万元。“考核奖励分配向坚持一线教学、承担规定工作量、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有效增强了教师的岗位责任感和危机感。”张永波说。
此外,荣成还出台“银龄教师”返聘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学校可对坚持在一线工作且表现较好的老教师,向教体局申请返聘,不占学校现有职称岗位,目前已聘任四五位。
“这一创造性举措既有效解决了个别学校教师临时性缺员问题,也充分调动了教师扎根教学一线的积极性。”张婷婷说。
破解“教师成长不主动”的难点
“作为成长型教师,我2019年参加了教师成长学院的培训,班主任由教研员担任,授课教师由名师名校长团队组成,重点研修了课堂教学管理、教学案例分析、分层教学法指导等课程,还进行了网络研修,打开了全新的教学视野。”荣成市蜊江中学教师刘晓静告诉记者,如今她任教的学科在市直学校名列前茅。
针对教师职业倦怠、专业成长不主动等 难点问题,荣成专门成立了山东全省首个县级教师成长学院,区分转岗型、成长型、新手型、成熟型、精英型等5个教师成长类型,提供订单式精准培训服务。
荣成市第十一中学教师王翠英2019年自主选择从超编初中转岗到幼儿园工作,刚开始以为幼儿园就是“看小孩”,后来才发现跟不上专业发展的步伐。“不仅要学习提升绘画、声乐、舞蹈等基本功,还要恶补五大领域的专业素养,教师成长学院的转岗培训给了我很大帮助。”王翠英说。
近两年,荣成还组织校长跟岗培训20多批次、校长论坛30多场,以校长为负责人成立课题组研究破解教学管理、教育评价和课程建设等面临的难题,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和专业化水平。;全市40多名校长先后3次逐一上台接受“现场问效”,32名校长、34名中层干部交流轮岗,有效解决了“看摊守业、不愿改革”等问题。
截至目前,荣成市教师成长学院已开展专项培训3万多人次,建立名校长工作室8个、名师工作室294个,培育齐鲁名师、名校长11人。
通“区域师资不均衡”的堵点
“担任农村特岗教师时,除了正常上课外,还要带动农村学校学科教研,带出一支优秀的学科教师队伍。”蜊江中学教师、曾荣获省级优质课一等奖的于芳青说,她曾担任过农村特岗教师。如今,于芳青担任特岗教师时学科团队中的教师赵志芳也获得了威海市级优质课奖励。
“我们主要是通过柔性引流、刚性推动、顶层互动和定期交流,打通堵点,统筹推动教师、校长及中层干部的交流轮岗。”张永波说。
在柔性引流方面,荣成全面提升边远乡镇学校待遇,将其职称实行计划单列,考核奖励上浮10%;将边远学校缺岗情况提前向全市公示,对超编学校人员进行宣传动员,让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提前自主分流。
改革动态
2021.9 · 荣成新教育 ·05
在刚性推动方面,荣成严格落实“定编、定岗、定责”原则,组织全市所有学校根据编制数、课程设置方案、工作岗位需求等,公开设置岗位,组织竞争上岗,落聘者统一进行分流。2019年、2020年,荣成各有62名、61名教师分流到缺岗学校。
在顶层互动方面,荣成明确规定在同一岗位工作满6年的中层以上干部需要交流轮岗。2020年,荣成共推动32名校长、34名中层干部交流轮岗。
近两年,荣成共有815名教师参加为期一年的城乡交流轮岗,有效缓解了强弱学校师资不均衡的问题。
“我们还将持续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改革创新,多触点激发教师队伍成长活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张永波说。
(责任编辑 / 原 铭)
改革动态
2021.9 · 荣成新教育 ·06
三融三创 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文 / 荣成市实验小学党支部
荣成市实验小学党支部积极统筹推进党建工作与学校重点工作融合发展,通过“三融三创”,发挥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展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本色,实现了党建与教书育人的互促双赢。
一、基本内涵
“三融三创”工作法主要解决了“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如何体现、党组织战斗堡垒如何建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发挥”三个问题,以“党建+”为工作理念,将党建融入到立德树人、队伍建设、改革项目中,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亮点,探索出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主要做法
(一)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打造鲜明的红色德育
1.建好文化阵地。打造“共和国的荣耀”“一带一路”主题灯箱,在浸润中引导学生树立成长榜样,知晓国家战略部署。设立红色图书角,阅读机每天呈现“共和国历史上的今天”,开展党史、国史学习教育。
2.抓牢课程阵地。深挖学科蕴含的“红色”内容,形成了全员、全科、全程育人的良好格局;每学期围绕不同主题,党员教师至少要上一节红色思政课;开设了《爱国影视》《红歌嘹亮》等校本课程。
3.创新活动阵地。每学期组织一次“党员带队员”红色研学;过有意义的红色节日、纪念日,队员在演讲、画展、歌咏比赛等活动中对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融入队伍建设中,培养“四有”人民教师
1.发挥党员名师工作室引领作用。党支部中有威海级以上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5人,作为主持人,组建“党员名师工作室”。制定相关激励考核办法,通过外出慕学、学科阅读、课例打磨、课题研究等活动,培养孵化出更多的骨干教师。
2.打造理论中心组“大学习圈”。“理论中心组+40周岁以下教师”组成一个“大学习圈”,每周两次晚修活动,以“线下+线上”“学习+活动”的形式,在政治和业务上引领帮扶,为党组织储备发展力量。
(三)融入改革创新项目中,助推品牌学校创建
1.划分党小组,明确责任区。28名党员分为4个特色党小组,“开拓进取”的班子成员、“梦想飞扬”的年轻党员、“春雨润物”的班主任、“夕阳映辉”的老党员,在不同工作岗位发挥先锋带头作用。
2.干部领项目,党员领任务。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围绕课堂改革等五个项目,组建了5个攻坚团队,亮目标、亮承诺、亮措施,积极争创“党员先锋岗”。
3.星级量化评价,激励岗位建功。通过信用激励,设置星级榜,记录党员在示范引领、理论提升、红色宣讲、志愿服务、关爱学生、党费缴纳六个方面兑现承诺的情况,形成了“积分-换星-上榜”的动态管理模式。
治校谋略
2021.9 · 荣成新教育 ·07
治校谋略
2021.9 · 荣成新教育 ·08
动态管理模式。
三、工作启示
“三融三创”工作法实现了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同步发展的良好样态。支部有10人获得威海级荣誉称号,15人执教威海市级以上优质课,5人获得威海创新成果奖;学校领跑全市基础教育改革,获评“全国首批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山东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抓细安全工作 助力学校发展
文 / 荣成市石岛实验小学 张厚波
我校现有5幢教学楼,65个教学班, 2800多名学生,171名教师。班级多、学生多、校舍陈旧隐患多,面对严峻的现状,我们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坚决做到安全工作抓细、抓严,全力保障师生的平安健康。
一、细化安全管理体系 增强责任意识
我们通过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细化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力求在安全网格化管理中做到“网”更大、“格”更细、“责”更清。
1.“网”更大
安全管理这张网不仅仅要覆盖校园、领导和老师,更要辐射到学校周边、学生家庭和社区。
(1)家庭参与协防。我们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途径提升家长的安全意识,请家长和我们一起查找校外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建立以教师为中心,以家长及其亲属为成员的协防串联点,共同做好学生校外的安全防控。
(2)社会参与监管。通过社区宣传、聘请安全法制副校长、发动家长志愿者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安全管理网络,尽可能地消除学生安全教育和监管的真空地带。
(3)学校有效延伸。石岛地理位置特殊,危险水域较多,我们组织教师志愿者,节假日期间轮流到周边重点水域进行安全巡查,并向群众发放安全联系卡, 邀请他们加入到我们的绿色守护行动。
2.“格”更细
就是细化责任分工,确保“事事、处处有人管”,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安全管理责任网络。
(1)明晰安全职责。我们每学期都要组织安全责任人进行专题学习,明确自己的职责,不允许存在遗漏的灰色地带,也不允许存在大家都该管,大家又都可以不管的模糊职责。
(2)提高履职能力。学校定期邀请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消防、地震、校园暴力、紧急救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使教师具备履行安全职责的能力。
3.“责”更清
(1)强化自我排查意识。我们要求责任人对自己的安全责任区即时性地进行问题排查,发现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立即向学校分管领导汇报,学校会根据责任人反馈问题的价值在教师考核中给予奖励。
治校谋略
2021.9 · 荣成新教育 ·09
(2)落实三级安全巡查。我们建立了三级安全巡查机制:校长巡查、安全工作小组巡查、年级主任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分清责任,下发通报并列入平安稳定年级和班级评选。
二、丰富安全教育形 增强安全意识
我们要想使安全教育真正地发挥作用,不能一味地就安全而讲安全,否则就会逐渐成为孩子耳边最遥远的声音。
1.强化规范管理
(1)重视习惯养成。我校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通过规范的管理养成习惯,以良好的习惯呈现安全教育效果,我们把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作为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采用学校、年级、班级齐抓共育的方式让学生明规则、守规则。
(2)发挥榜样引领。为了增强常规教育的系统性和直观性,学校梳理、细化《石岛实验小学一日常规》,并拍摄制作了《遵规明德一日行》教育视频,通过直观的展示、榜样的引领,让学生学规范、立规矩、保安全。
2.挖掘教育资源
(1)立体呈现安全案例。对于全国各地发生的安全事故,我们会结合学生生活进行梳理,形成既抛得高又落得下的安全教育资源。我们不仅通报事故,而且通过网络下载最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在触目惊心的现场,在家人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忽视安全的可怕后果。
(2)巧抓安全教育时机。我们尽可能地从学生身边抓取教育资源,呈现给学生最真实的教育场景。比如学校附近一楼房发生了火灾,我们利用这一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消防安全教育,在目睹火灾现场后,我们的消防知识讲座、班级开展的火灾隐患排查和用电安全大讨论在学生心中增强了更深刻的安全体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3.“假演”变成“真练”
让每一次“假演”都能“真练”是我校安全演练的重要原则。
(1)强化突发应对。安全演练的目的在于对险情的突发应对,因此必须变“剧本化”演练为应急突发演练。为保证演练的安全和效果,我们采取阶梯式推进的方式,先由原来的定时定人变为定周次不定时间,再到不定时间、以警报为信号的临时演练,这样才能真正检验师生的避险技能,积累逃生经验,遇到真正的突发状况,才能从容应对。
(2)重视指导反馈。演练前要让师生知道演练的目的,掌握应急处置技能,明确安全职责;演练后重视对演练情况的总结评价,让师生谈收获、找问题,提升安全演练的教育效果。
几年来,我们在安全工作方面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2019年4月,我们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平安校园示范学校”荣誉称号,这个称号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压力。安全工作重于泰山。我们只有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细致,让我们3000多名师生平平安安地度过每一天,才能真正无愧于这份荣誉!
(责任编辑 / 周春娟)
导图建模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文 / 荣成市蜊江中学 毕丽青
《导图建模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我校化学组从新授课、单元复习、模块复习、典型题建模四个方面开发的,以提高学生建构知识间的联系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教学研究。
一、背景与起因
1.威海中考命题的要求。连续几年的中考题出现了让学生以框图的形式对物质进行分类,题目失分率特别高,学生甚至根本无从下手。这就要求学生把初中化学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要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张化学知识网络图,从而可以大大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
2.当前化学教学的瓶颈。关于化学题的讲解和分析,我们的化学老师都有自己一套方法。老师都会从分析题意,找出已知条件,根据已知条件和题意找出所求目标的关系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但目前还没有一种系统成型的具体方法帮助学习和应用。
3.导图能帮助学生解决化学典型题。化学典型题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利用导图把化学典型题的分析思路和解题要点梳理清晰,能够大大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以上的原因,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逐渐摸索,把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专家的指导建议结合起来,形成了有自己学科特点的导图。
二、做法与经过
我们的做法大致分四个阶段:
(一)梳理章节的初始导图
新授课,老师在课堂中引领学生用导图的形式进行小结,展示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理解知识的逻辑关系。
(二)建构单元的网络导图
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一些重要的知识散落在各个模块,如何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点的导图,我们分了三步进行:
在绘制过程中,学生必须将单元知识从头浏览一遍,并甄别出关键词,这本身就是一轮高效的单元复习,再经过小组的思维碰撞,使导图更加完善,又梳理了一遍知识。期间,教师绘制一份较为全面的导图,学生把自己绘制的导图与教师绘制导图比较,增加缺少的知识点。最后师生的共同加工建构,三遍的知识整合,足以完成单元网络的建构。如《化学方程式》这部分内容知识点比较多,用导图的形式将重点内容清晰呈现,方便学习和记忆。
典型案例
2021.9 · 荣成新教育 ·10
(三)整合模块的思维导图
模块复习,打破了课本的限定、年级的限定,是相关知识的重新整合。比如《常见气体的制备》这一模块,涉及到实验装置的选用及注意事项,涉及反应原理的书写,涉及到不同物质的性质的区分,涉及到环境保护及实验安全问题,它涵盖了初中化学的方方面面,为此,整合模块我们分了三步进行:
教师选取模块相关试题,学生先是做题,然后查阅课本,查找相关的知识点并罗列出来,也就是对相关模块进行第一遍的复习。教师讲解补充,学生查漏补缺,是对相关模块的第二遍梳理。最后绘制模块思维导图,进行第三遍复习。
(四)凝炼解题的逻辑导图
中考题中的典型题比较综合,要求学生知识全面、有较强的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学生的解题障碍主要是目标不清、知识不熟、信息不足、思路不准这四个方面,用导图解题就是为了清除障碍,从而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法模型。具体做法有四步:
1.明确解题目标是什么,通过读题理解题目的要求。
2.找出已知条件有哪些,挖掘出隐藏的解题条件,尤其注意《查阅资料》的内容。
3.推导出的解题条件有哪些,联系课本已学知识,将熟悉的知识和陌生的情景有效 整合,快速提取有效条件。
4.有哪些解题方法可供选择,思路狭窄不通时可以从不同的解题角度思考,验证解题方法是否正确。
以导图的形式解题能帮助学生学会快速找到解题的诀窍,提高实际解题能力。如除杂、反应物成分探究、离子共存、计算题等典型题,我们引导学生采用上述四步法建立常规计算题建模、变通计算题型建模的解题模型和混合物的计算、有气体生成的计算、过量计算、图像计算题四种计算方式。
三、成效与启示
(一)学生方面
1.导图帮助学生建构化学逻辑思维素养,比如会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方法去认识物质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比如会用归纳、演绎、比较等方法进行概念的辨析;提升学生的化学信息素养,比如对探究题的信息进行准确处理等,从而提升整体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2.导图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形成思维链条,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生能根据老师的授课内容自己绘制专用导图,对知识的建构更加系统也更有条理,有助提高学习效率。化学学科成绩优势明显。
典型案例
2021.9 · 荣成新教育 ·11
(二)教师方面
1.导图的使用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思维的纵横过程。与此同时也促进教师教学过程中思维的凝炼。思维导图简化了教师集体备课的文本,言简意赅,逻辑清晰,为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便利。
2.日常教学中积累了一批“思维导图”教学设计作品,包括各个模块典型主题的“思维导图”作品、单元“思维导图”作品,典型类别题目的解题建模导图,形式主要是纸笔手绘和计算机软件绘制。另外还有大量的学生“思维导图”作品,主要为手笔绘制。在学校科创节上开展了学生“思维导图”优秀作品展览活动,在全校进行展示。资源的积累对今后组内新教师的教学也起到引领的作用。
以上成绩表明,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方式,营造多向度思维空间,实现教与学的高效双向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构建全方位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同时也使教师掌握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策略,提高了教师的学习能力与教学设计水平,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使师生获得了共同成长、进步与发展。
典型案例
2021.9 · 荣成新教育 ·12
用好“方法指导” 提高探究品质
文 / 荣成市实验小学 乔廷强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更为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新增的“方法指导”(用提示框呈现)板块突出强调这一主导思想。如何用好这个板块,让学生在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的同时,形成探究技能,发展科学素养,是科学教师应当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以青岛版五四制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12课《认识水》一课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案例回顾
《认识水》一课设置了两个探究活动,一是“水是什么样的”,学生通过将水与牛奶、白醋和食盐水进行比较,得以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二是“辨一辨,哪一杯是清水”,要求学生能从四杯液体白醋、清水、橙汁和白糖水中辨别出清水。
针对第二个活动的开展,教材给予了“方法指导”提示框,具体内容为,“按照‘一看二闻三尝’的顺序来辨别。”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用好“方法指导”,进而将它转变为学生的探究技能,不同的教师往往会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策略一:在第一个活动开始之前,教师甲引导学生回顾了观察事物的方法,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舌头尝和用手摸。
接着,指导学生运用上述方法展开探究活动,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再概括并板书“一看二闻三尝”这种观察方法。
这样,在进行第二个活动时,学生按照黑板上的方法(即“方法指导”内容),从四杯液体白醋、清水、橙汁和白糖水中找出清水,自然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
策略二:在指导学生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活动中,教师乙向学生提供一杯水,让他们自主观察,通过交流小结,从中得出关于水的气味、颜色和味道等并不成熟的结论。接下来,针对这些结论,乙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与白醋、牛奶和食盐水进行比较,进一步完善了关于水的特点的认识。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在探究水的特点时,是按照气味、颜色和味道的顺序进行的。
在第二个活动“辨一辨,哪一杯是清水”中,乙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思考的。
师:(课件出示)老师这里有四只杯子,分别装有白醋、白糖水、清水和橙汁,你能不能找出哪杯是清水?
生1:可以用舌头尝的方法,没有味道的那杯是清水。
师:大家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吗?
大部分同学表示同意,一小部分同学不同意,个别同学没有任何表示。
师:当然,利用舌头尝的方法能够辨别出清水,如果恰好第一杯尝到了清水,那就很幸运了。可事情并不总是幸运的,如果情况非常糟糕需要尝几次才能找出清水?
生2:(想了想)三次。
师:你的意思是……
生2:尝一次可以辨别出一只杯子,尝两次也就辨别出了两只杯子,剩下的两只杯子,再尝一次,不管这一次是否尝到清水,都可以找到清水。
师:大家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吗?
生齐答:同意。
师:那能不能减少尝的次数?
生3: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分辨出橙汁。
生4:可以用鼻子闻的方法找出白醋。
师:这样也就剩下了……
生齐答:清水和白糖水。
师:再用什么方法找出清水?
生齐答:舌头尝。
师:对。同学们不仅用看和闻的方法分辨出了橙汁和白醋,更重要的是,大家在分辨之前注意动脑思考,学习科学不仅要敢于动手,更要善于动脑,善于动脑是喜欢科学、学好科学的重要保证。现在,大家认真思考一下,要从这四个杯子里面找出清水首先要怎么做?然后怎么做?最后再怎样做?
至此,乙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分辨清水的方法是“一看二闻三尝”。
案例评析与启示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尽管策略不同,但两位老师都极为重视“方法指导”教学,甲老师是将“一看二闻三尝”这一辨认方法提前到认识水这一活动中,结果是,后来学生从四个杯子里面找出清水不过是先前方法的机械重复。
典型案例
2021.9 · 荣成新教育 ·13
乙老师在指导学生认识水的特点时,只是强调要运用眼、耳、鼻等不同感官进行观察和比较,并没有提示学生要运用“一看二闻三尝”的方法。感官顺序的改变,仅仅改变了认知角度或者说是探究次序,并不影响最终的认知结果,这样做更好顺应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了学习热情,促进了思维展开,提高了探究效果。到了第二个活动,乙老师才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探究总结出“一看二闻三尝”这种辨别方法。
甲乙两位老师不同的教学策略折射出他们对于科学教学活动本质的不同观念,即“方法指导”的教学不仅仅是一个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问题,还是一个引导学生开展“做中学”“学中思”的科学探究过程,这涉及到对于“方法指导”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的深刻理解。
1.“方法指导”不是“方法告知”
“方法指导”作为提示框出现在教材当中,尽管最终指向学生,但实际上更多针对教师的教,即教师应当考虑的是,采用什么样的路径来实现“方法指导”的教学。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将“教法”转化为“学法”,是一位教师应当考虑的首要问题。
甲老师将“一看二闻三尝”的辨别方法前移至认识水的特点中,这种教学方式是简单告知的,由此而来的结果,学生即便掌握了这种辨别方法,也仅仅是处于思维活动的低阶水平,即知识的简单记忆和浅层理解。另外,“一看二闻三尝”的辨别方法是针对后一教学活动的,在前一学习活动中学生已经运用了这种方法,那么到了第二个活动中就成为一种机械的重复,尽管最终能够分辨出清水来,但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死板被动的,不可能涉及深层次的思维活动。
乙老师的教学过程,明显区分为前后两个教学活动。第一个活动,目的在于探究水的特点,教学过程中,老师并没有强调“一看二闻三尝”这种观察方法,而唯有不强求才能够引导学生展开全面而充分的探究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才得以充分彰显。在第二个活动中,乙老师别具匠心借助于轻松的谈话,引导学生暴露出内心想法(即前概念),进而引导他们对辨认方法展开深入思考,最终总结提炼出“一看二闻三尝”的观察辨认方法,于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方法指导”,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最终都能从四个杯子中辨别出清水,然而我们不能仅仅以此来判断教师教学活动的效果。因为就结果来看,甲乙两位老师的教学并无优劣之分,而如果从学生获得方法的途径来看,甲老师的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他们获得的方法仅仅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
相反的是,乙老师的“方法指导”教学紧紧依托于那个情境,最终又远远超出了那个情境,由于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表面上看他们仅仅是学会了“一看二闻三尝”的辨别方法,实际上则是掌握了一种整体感知、系统思考、深入分析的思维策略。这样的教学,学生获得的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如果去掉橙汁,将四杯液体变为三杯液体,再让他们探究辨别方法,他们同样会找到“一闻二尝”的方法。
因此,从甲乙两位老师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知道“方法指导”不是“方法告知”,“方法指导”的内容并非“方法指导”本身,更不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当通过“方法指导”的教学,让学生在体悟方法的基础上获得探究技能的发展。
典型案例
2021.9 · 荣成新教育 ·14
2.“方法指导”应有利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完整的探究活动过程包括8个要素,而活动方案或者说探究计划的制定便是其中一个要素,该要素对于小学低年级段教学要求是,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基本的探究活动计划,对于问题“如何从四只杯子中找到清水”,解决关键并不是找到那杯清水的最终结果,而是“如何找到”的方法和策略,就是说,从找到那杯清水的活动中,学生能够获得一种关键能力,这种能力使得他们日后能够顺利解决类似的问题。这样一来,教师引导学生找到“一看二闻三尝”这种辨别方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科学探究的角度来看,找到辨别清水方法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方案的制定过程,乙老师通过娓娓道来由浅入深的谈话,引导学生经历了完整的“制订计划”过程,让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于活动体验中自然而然得到发展。
3.“方法指导”应当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按照胡卫平教授的观点,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科学概念与应用、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态度与责任,四者当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思维,准确说,科学思维水平决定了其他三者所能够达到的程度。由上述案例不难看出,“方法指导”就教学内容上虽属于程序性知识,但甲老师简单的呈现方式和反复强化运用的教学策略也仅仅处于低阶思维水平,即便教学获得成功,学生所能够记住的也无非是一个特定的问题解决技能,即从四只杯子中找出那杯清水来。乙老师的教学,则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开启了高阶思维活动,由刚开始学生想到的单一方法(用舌头尝),作为提高学生思维活动质量的突破口,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减少尝的次数,寻找其他辨别方法)、评价(“看”和“闻”的方法由于思维的参与而更具价值)到创造(就是综合,总结形成所谓的“一看二闻三尝”辨别方法),越来越注重高阶思维的运用,推动着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渐走向深入。
综合上面分析可以知道,“方法指导”尽管指向于科学学习的动手层面,但科学学习永远也不可能仅仅依靠动手能够圆满实现,动脑是科学学习的本质和核心,促使学生更好地动脑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体现。准确说,动手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动脑,“做中学”“学中思”是科学学习永不褪色的秘诀。作为科学老师,要在理解科学教学本质的基础上用好教材中的“方法指导”,在提高探究活动品质的同时,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典型案例
2021.9 · 荣成新教育 ·15
悬垂区玩起来
文 / 荣成市寻山街道中心幼儿园 曲仁霞 颜雪莲
典型案例
2021.9 · 荣成新教育 ·16
观察时间:2020年12月28日下午三点
观察地点:悬垂区
观察人物:楠楠——大一班女生
观察目标:自由活动时间,楠楠会在悬垂区发生怎样的故事?
背景:我们幼儿园的自制悬垂区由两个竖起的油桶上面架一个竹梯搭成的。老师要求孩子们要在上面悬垂20秒以上时,孩子们都做不到,而且对悬垂区兴趣不大。今天遇到几个孩子在悬垂区自由玩耍,相比其他幼儿,楠楠微胖,我很好奇,体重是否会影响幼儿悬垂时间?离开了大集体活动,楠楠还会在悬垂区发生怎样的故事?
一、倒挂悬垂
我的目光继续追随楠楠,只见她在横梯上悬垂了几秒之后,又用双脚勾住竹梯,做起了空中引体向上,当我的镜头刚对准她的时候,她已经做完了十多个空中引体向上的动作,然后保持这样一个姿势不动:双腿双胳膊同时勾住梯子。十秒左右后,做起了后仰动作,我不禁赞叹:你的胳膊好有力量啊!一边的苗苗和静静,也要求我拍下她们的倒挂状态。
【教师思考】
在集体“体能大循环”活动之外,脱离了规定的条条框框,孩子们的自由度大了许多,不被限制是他们动作探索创新的源泉,同龄小伙伴也是他们模仿的对象,静静本是中班女生,能力远不及大班小伙伴,可是看到小伙伴这么厉害她不甘示弱,什么都要做一样的,当老师不由主的赞叹:你的胳膊好有力量啊,她们也要求获得同样关注,这也说明楠楠具有一定“榜样”特质。
二、油桶攀爬
随后到来的轩轩另辟蹊径,尝试用胳膊按住横梯的粗柱子,想要直接攀上横梯,尝试了几组高低不同的梯子无果,我其实特别想提醒他们可以借助其他材料帮忙的,想想游戏是孩子的,忍住没开口。一边的楠楠看到了旁边的轮胎,号召小伙伴们搬来轮胎当“救兵”,刚摆好一个轮胎,轩轩就踩着轮胎跳上了油桶,待三个轮胎摞在一起,苗苗踩着晃动的轮胎也爬上了油桶。这时的轩轩两手把着横梯一侧的粗柱子,两脚踩着横梯另一侧,横着从梯子这头移动到另一头,像螃蟹一般,并且向后轻松跳下油桶,稳稳落地。楠楠把地上三个摇晃的轮胎重新摞起来,依然摇晃。
经过观察她发现:摇晃的原因是三个轮胎大小不一样。她把轮胎移开,把蓝色小轮胎放到黑色大轮胎上,用这两个轮胎移到油桶前。她踩着轮胎试了几下,轮胎比之前稳多了。
突然,轩轩和静静跑过来插队,楠楠又跳下轮胎,等轮胎上没人的时候,楠楠踏上两层轮胎,感觉到轮胎平衡度不够,她再次从轮胎上下来,将轮胎重新整理,让他们上下对齐,搬到紧靠油桶的地方,这才放心大胆地用两只手紧握梯子两侧。
楠楠尝试左脚先攀上油桶,将整个身体拉上油桶,她也想象轩轩一样在梯子上“螃蟹”走,但当她右脚踩到梯子上时,感觉到不是特别安全,就把一条腿移到梯外打算下来,发现自己下不去,就选择收回腿。见此情景,我说,“我背你下来吧”,她摇摇头:“我太胖了,你背不动”。我没再坚持,其实也想看看楠楠怎么样才能从油桶上下来。
【教师思考】
1.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同样是大班幼儿,男女有别,能力参差不齐。 比如同样是踩着轮胎上油桶,轩轩只需要一个轮胎支撑就能跳上油桶,瘦瘦的苗苗和胖乎乎的楠楠需要三个轮胎才能爬上油桶,在这里,身形胖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动作灵活度;女生不敢正向走的横梯,轩轩可以横向“螃蟹”走。
2.同样是女生,性格差异表现明显。楠楠遇到问题会想办法,并且,实操能力比较强,有号召力,当轩轩尝试几次攀不到梯子上之后,她会想到用轮胎垫高的方法,并且号召伙伴们一起实践;楠楠做事比较谨慎,别的小伙伴看到轮胎已经堆好,踩着轮胎直接爬上油桶,而楠楠是先观察别人如何上油桶的,发现轮胎摇晃后她会把轮胎组合拆散重组,对齐摆放,紧靠油桶边,感觉稳固了才踩着上油桶;楠楠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比如当小伙伴们插队的时候,她后退等小伙伴们都上完油桶再上;静静年龄比较小,有榜样就学,看到楠楠拿轮胎,她也会去帮忙。苗苗比较大胆、主动,有机会就争取,一看到轮胎摆好了有机会上油桶,她马上尝试。
三、落地时刻
楠楠在轮胎里蹲了一会儿,坐在梯子上 ,将两条腿搭在梯子外面,侧身双手把着梯子不动了,眼睛四处观看,寻找适合下去的地方。看到了楠楠的状况,轩轩跑到垫子区拖来一张小垫子,竖着放下油桶下边,楠楠移动几下,干脆把双腿都收回去,我打趣道“还是我背你下来吧”,楠楠摇摇头,对轩轩说“我需要大垫子”。轩轩拖来大垫子,用脚把小垫子移到一边,将大垫子横着放到距离油桶还有一米左右的位置,同时,静静也拖来一张小垫子竖着放在油桶一侧,“垫子应该竖过来”、“垫子太远了”,楠楠指挥小伙伴们行动,很快垫子就竖着躺在油桶下,一直在油桶上观察的楠楠发现地面垫子面积不够大,说“把那个小垫子也拿过来”,轩轩马上整改,楠楠坐在梯子上,尝试右腿搭拉下来,调整姿势,两条腿都放轮胎外侧搭拉着,腿收回去,又坐在梯子上。几分钟过去了,楠楠还是不敢跳。苗苗攀上油桶,跳到垫子上。楠楠看了一眼,把放在梯子外面的腿收回来重新坐在轮胎里。轩轩麻利地从梯子间隙跳上去又跳下来,楠楠终于坐不住了,转过身来,双腿跪在梯子上,两条腿慢慢下滑,松开手,稳稳地落在垫子上。终于挑战成功。
【教师思考】
从这里可以看出,楠楠安全意识特别强:虽然也想像轩轩一样“螃蟹”走,当她把脚踏上梯子感受了一下,觉得不安全,马上把腿收回来。楠楠遇到困难会自己想办法,自己解决不了会主动求助,并且有领导才能:她发现自己从油桶上各种方式下不来之后,指挥伙伴帮忙拿垫子,满足了自己的安全感之后才有所行动。
虽然姑娘们都是第一次从这样高度的油桶向下跳,苗苗直接向下跳,楠楠则是多次尝试之后才稳稳落在垫子上。但我相信,落地那一刻,楠楠一定是充满喜悦的,毕竟这是经过自己努力才办到的。
典型案例
2021.9 · 荣成新教育 ·17
四、教师小结
今年是我园开展户外体能大循环第一年,所以好多动作对孩子们来说都是新奇的,具有挑战性的。
1.伙伴的力量
在玩的过程中,伙伴多非常有利于孩子发展,大家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因为我鼓励了楠楠胳膊有力量,苗苗和静静也要求我看他们的悬垂倒挂;发现轩轩数次攀梯子不成功,楠楠会想到借助轮胎,并且带领其他女生一起把轮胎搬到油桶前;轩轩在横梯上“螃蟹”走之后,女生们也想尝试;当发现伙伴们插队的时候,楠楠选择让位;而当楠楠在油桶不敢跳下来的时候,她会指挥小伙伴们寻求帮助。在整个过程中,静静表现的像个大班孩子一样,一板一眼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混龄游戏,更有利于幼儿能力发展。
2.放手的力量
对于楠楠来说,老师没有坚持要背她下来,给了她探索的机会,虽然对于其他大班孩子来说,从单独的油桶上跳下来早就不是难事,但是今天油桶的高度超出了她的经验,多了一个轮胎和一个梯子的高度。有了今天这样一次成功的机会,下次哪怕没有这么多垫子在下面,哪怕没有好伙伴们争先恐后的做示范,我相信,楠楠也会敢于尝试,并且定会成功的。
3.机会的力量
游戏给了孩子助人为乐、解决问题的机会,有需要才有帮助,有问题才有机会解决,正是因为有了轩轩的“上不去”,才有了小伙伴们的轮胎支持解决问题;正是因为有了楠楠的“下不来”才有了伙伴们的垫子支持加示范解决问题。
4.兴趣的力量
悬垂区是今年十月新开的区域,所以孩子们能力各有千秋,指南上说,小班悬垂10秒,中班15秒,大班20秒,所以平时老师就是这样要求孩子的,只不过我们加上了情境,想象下面是鳄鱼池,只有达到规定秒数才算成功度过,但是孩子们玩起来依旧兴致不高。
现在是放学自由玩耍时间,没有了老师的要求,孩子们的动作多有创新:有空中的“引体向上”,有树袋熊式的悬垂倒挂,今天竟然还有轩轩一般梯子上“螃蟹”走和姑娘们的跳加高版油桶,这些动作都是平时老师没想到也没敢让孩子尝试的,老师们打算让孩子小步走,等悬垂能力达标了再加深难度要求,没想到孩子们的能力要比老师想象的好得多,而是自创了好多花式,让自己能力得到不同方面的发展。
5.观察的力量
兴趣才是幼儿的第一老师,虽然老师们创设了鳄鱼池这一情景,但是动作依旧简单,集体要求一致,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与探索,他们当然不感兴趣。通过观察,教师了解了幼儿平时的表现和能力差异与兴趣点,下一次可以尝试让幼儿自己创设情景,自己玩出花样,并且给机会讲讲自己的悬垂故事,同时针对今天四个小伙伴在悬垂区的表现,平时可以增加混龄游戏时间,或安排能力有差别的幼儿一起游戏,榜样的力量和不服输的精神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他们多多练习。
楠楠虽然微胖,但是臂力不错,悬垂对她来说毫无压力;在遇到跳桶挑战的时候,她的优势略落后,但是丝毫不影响她想办法下来,我相信,多成功几次,她的勇气一定会有所提升。
典型案例
2021.9 · 荣成新教育 ·18
典型案例
2021.9 · 荣成新教育 ·19
本次观察后,我发现一个小秘密:为什么楠楠悬垂能力比较强?在大一班卫生间门框有一支每个月都会升高一点点的活动横杆,排队等候的小朋友谁经过那里都愿意展示一下,以证明自己能行。能力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时间,不能一刀切,不能强求所有人在最短时间内都达到悬垂时间20秒,要允许依旧会有只能悬垂10-15秒的幼儿存在,给幼儿充分的自由活动时间,在兴趣的指导下,他们的能力一定会慢慢提升的。
(责任编辑 / 张红岭)
写下这个题目其实貌似与我要分享的内容没多大关系,其实是我非常喜欢这句话,这句话是这次学习过程中一位校长说的,我觉得要是问通过这次学习,我得到的能改变我思想的是什么的话,应该就是这句话了。
学习这件事好组织,学习后的反思也好进行,难的是结合实际落实下去这临门一脚。今天我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反思,也是让大家和我一起把把脉,共同探讨如何把学到的经验落实到我们自己的实际,把学到的理念结合到我们的工作,这是我们学习与交流的初衷。这几天进入的学校大多是集团化学校,灵活的办学思路和主动的求实创新让我耳目一新,下面我主要从爱生尊生的理念、做深做真的活动、敢为人先的创新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爱生尊生的理念深入骨髓
爱学生不是口头说说就可以的,尊重学生更不是随口聊聊就能做到的。几天的学习让我感受很深的有三点:
一是考虑学生的感受。郑中国际的老师给我们做工作坊时随口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不戴耳麦大家能听清楚吗,因为我们上课是不带麦的,我们要把最自然的声音传递给学生”, 一句话让我很汗颜,汗颜的不是他们上课不带麦,我们一直鼓励带麦,而是我们考虑没考虑学生接收的声音最好是什么样的?带不带麦这当然存在学生人数等的差异,那么是不是也存在教学方法的差别呢?
我们老师上课的喋喋不休或愤怒嘶吼是不是习以为常了,而这是不是也正是满 堂灌和粗暴管理的标签呢?我曾问过他们的一位教学领导,她说老师们课堂上的功夫都在课外,对教材的整合、对教法的研究、对题目的筛选……
我们学校一位领导曾问过他们学校的孩子:“你觉得知识是怎么学会的?”孩子们说不知不觉就会了。殊不知这个不知不觉是要老师们多少的先知先觉才能做到的啊。我们得改变了,改变做法,更要改变的是观念。
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天府七中校内走廊基本全是学生活动海报和学校对各类特优学生的表彰激励,不同类型的活动不同风格的海报相同的是孩子们的稚嫩手笔和流露出来的智慧。华师大杭州学校墙上告诉我们的是通俗易懂一见不忘的要让孩子们“吃得好、睡得好、动的好、穿得好、玩得好、学得好”的办学观念,下沙中学校长把一块块的石头刻上学校理念遍布校园,他想的是让孩子们时时处处都能看到知道自己行为的文化标签。把墙壁给孩子,把机会给孩子,把信念给孩子,这就是他们的观点。
我们从2009年开始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历经了几个阶段,时至今日,高大上、讲排场的文化氛围还是大有市场,玩高深、追溯源的文化内涵还大行其道,我们的文化是要影响谁,是要教育谁,是要给谁看?我想,也是要问问自己了。
用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文 / 荣成市蜊江中学 汤文江
学思践悟
2021.9 · 荣成新教育 ·20
三是体谅学生的差异。一位校长说我们不能用培养精英的观点培养全体孩子,学生德育一要管住二要激活,教育学生写检查没用,找家长要慎重,对严重违纪学生他们的方法是写自传材料,2000字以上,只要真实就行,就是这样的举措抚慰了好多所谓的刺头。知道孩子们的不同才会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才是对学生的尊重与公平。
时至今日我们的学校还在流行着一犯错就找家长、一违纪就痛批、一顶牛就无措的现象,其实根源就在于我们还没有真正尊重学生。
我们要改变服务于知识而不是服务于孩子们的意识和行为,要考虑到我们能为孩子们做到什么,这将是今后蜊江中学老师的一个岗位原则。
二、做深求真的活动意义非凡
做活动我们也天天在做,也是花样翻新轰轰烈烈,效果如何呢?相比杭州学校,教学质量他们比我们看得还重盯得还紧,可是组织起学生活动远比我们放得开做的真。
一是舍得时间精力。走进余杭区良渚杭行路小学运河校区的二年级,任何一个班级的孩子都会主动和你交流,和您聊他的活动他的成果,邀你欣赏他的照片她的成长袋,那种自然那种急于表现自我是万万装不出来的,这种惊讶直到了解了他们的素养本位跨学科课程才找到了答案,他们从校园、动物、家庭、疫情等方面设计课程,以校园课程为例融合语文、数学、科学、道德与法治及美术等学科,设计第一次逛校园、第二次逛校园、身边的同学和老师、我爱我班、探究升国旗、我是校园小主人等主题活动,一个学期下来,月月有活动,周周有主题,同时免去学生月考,给师生愉悦的空间,得到的是师生共同的成长。杭州文澜学校的STEM课程,坚守实践—研究—改进的逻辑闭环管理,从1.0版的《感恩母校,梦想起航》到2.0版的《设计未来的学校》再到3.0版的《学校设计师》,从设计图到立体效果图再到实物展示,一周的时间,学生的创意改造了学校的连廊,增设了流动的书屋……我们的孩子缺少创意吗?我们的老师缺少指导力吗?都不是,我们缺少的是给予他们一周时间的魄力!正因为我们坚持多一节少一节不一样,我们的孩子们创意才更不容易发挥,我们的活动才更可能浅尝辄止,我们的学生艺体才更不能得到拓展。
再有教学重在研究,我们一开始走在前列,当我们做出了一点点成绩时,我们的脚步就慢了下来,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一个原地踏步改标不改本的怪圈,杭州的课堂教学改革,抓的是研究,做的是迭代更新,我们一位领导说他们的教法至少比我们领先5年,这怎么让孩子们的思维跟得上步伐,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我们缺少的还是课下的深度研究,老师们的劲与精力还是应该放在课程内容的整合上如大单元教学,还是应该放在各类题目的研究重组创造上如细目表的命题指导,还是应该放在课堂教法的更新科学上如教学评一致性的处理。
不改,我们还会保持现有成绩好多年,但中国顶尖高校势必不会有我们孩子太多的身影。改,我们可能会痛苦好几年,但勇立潮头才是荣成教育人的风采。我想说,学校改革,就应该牢牢抓住教学改革这一主旋律。
三、敢为人先的创新紧扣时代
有很多时候我们都一再说,谁不想改,关键是没有条件。我们要是怎么怎么样,一定会比他们还怎么怎么样。我们很少想的是他们的条件天生就是准备好了的吗?他们的有那样的条件就一定会想到要进行这样那样的改革吗?
学思践悟
2021.9 · 荣成新教育 ·21
思考一:如何更好的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在五老村小学语文教研组长的介绍下,我了解到学校拥有五个名师工作室,分别负责五年内以及职初老师的基本技能,中低年段老师、中高年段老师以及联盟校内骨干老师的专业培养,可谓是各有侧重,目标明确。
他们将校域内的名师资源彻底盘活起来,充分借助名师的专业视角,依托专家的前沿教育理念,为己所用,梯级培养教师,让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具方向,更有路径。
另外,这边的教师成长离不开各种赛事的历练,他们称之为“攻关团队”。
走过的这些学校,有的是民办教育集团,有的是公办学校,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改革组织结构。他们在学校组织架构上的改变是有优势,从金字塔到扁平化,深感我们在办学上的思考与思路的差距。我们好像总是有了一点心得或经验就陷入了主动的默守陈规之中,明知我们现在的金字塔形结构存在着诸如权力集中、缺乏活力、信息损失、效率降低等不足,却不舍得去勇于改变结构以换取力量,而上述这几所学校,短时间内成为地域名校最成功所在就是敢于改变自我,发现学校存在弊端就千方百计去学习、去变革,他们大都借鉴了北京十一中学的办学经验,实行学部主导的扁平化管理模式,通过校务委员会--年级学部和行政及学术支持系统,给予基层充分的人、财、事权,赋予了学校新的活力。我们没有那么大的权力赋予级部,但是不是也可以通过矩阵式管理结构,申请成立学生发展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及课程研发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等组织,取代原有教务处、科研处、德育处等机构,充实人员,通过双向竞聘,让专业的机构承担起专业的事,使专业的人干好专业的事。诚然,这种变革要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华而不实只做个皮毛,会带来人员数量的增加和其他方面的问题,但为了办好有活力的教育,是不是我们还是应该在上级的支持下努力去做一些尝试和改变,哪怕我们只是挤出了人力物力做好了一个点,也是有价值的,也不应成为无动于衷的理由。
其次是客户服务意识,这几所学校很多都实行双向聘任,强化了岗位育人,提到了从学校到老师都要寻找自己的客户,寻找自己所在岗位的客户,明白了自己为谁服务后再找自己能为他们提供哪些点的服务、什么样的服务?这样就会对自己的岗位职责有明确的认识,明确我的岗位是由服务对象提供的,找到客户后要思考我们应该为客户做什么,从而形成自己的岗位规范。赵桂霞校长说,成功=文化+战略+组织,组织能力是学校发展的发动机。是啊,当今社会,可能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了,我们思想问题不解决就必定缩手缩尾,校准方向、精准调研、大胆迈进才应该是我们的行为要求。学别人的方法再多,不从思想深处去融合,落实到行动中也会有似是而非、虎头蛇尾的隐忧。
最后,还想再对自己强化一遍,问题不可能没有,面对问题强化研究,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用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与大家共勉。
关于语文教研活动的几点思考
文 / 荣成市蜊江小学 车宇
学思践悟
2021.9 · 荣成新教育 ·22
每个大赛的项目下达之后,学校会成立项目团队,合理研究,以赛促研,用团队的力量合力打磨一节优质的课堂,给老师足够坚实的后盾,用公家的活儿练自己的本领,老师们何乐而不为呢?其实,蜊小也成立了“水石之约”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暨梁建丽名师工作室、朱秀艳班主任工作坊、创新项目组等多个实践团队,为教师成长创设关键事件,搭建专业平台。在对于教师成长的关注度上,我们与南京的学校是不谋而合的。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教师成长压力大、动力低、家庭因素、职称制度、理想信念等多方面的困境,所以,我认为要想真正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首先要把火炬点燃,唯有唤醒、相信,激发教师自身成长的内驱力,老师们的潜能才会被无限释放;站在老师的视角,用专业的态度、精准的培训,为老师提供最需要的业务指导,促进老师“用以致学”。
思考二: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五老村小学,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每 班每学科都会有 3 名同学获得免试殊荣。他们不仅可以戴上光荣的绶带,获得和老师一起监考的机会,还可以参与专门为他们量身打造的私人专属研学活动,这样的待遇诱惑力有没有很大呢?当然,物以稀为贵,这批同学也是优中选优。评价方式中每学期各类专项小能手系列考核占据70%,普适性考察占30%。可见,平时的每一项测验都不可放松。为此,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都特别有干劲,都会很用心的准备每一个的专项测试,也很重视每一次的阶段检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是课程评价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我想我们还必须深耕课堂,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通过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感知,让学生在学有所得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形成认识兴趣,产生探究热情,从而成为学生较为稳定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思考三:如何发挥读写在语文学科中的功效?
设计“群文阅读”,根据语文教材每单元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主题推荐阅读,基于课本但又有所延伸拓展,使语文的“读”辐射面更广。围绕学校品牌进行“阅读小能手”推进活动,每天硬性规定至少读书半小时,辅之以各类阅读专项测试,让学生的阅读更具实效。在落实语文的“写”方面,学生的读书笔记功效甚多,既可以成为重点知识的整理宝库,也可以作为读书金句的摘录之所,随时放在手边,利用率极高,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学习。
另外,五小学生的日记书写形式也很特 别,他们是采用小组合用一个日记本的形式,轮流书写日记的,老师介绍说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我猜想,后面的学生在用同一个本子写日记时还可以翻阅前面同学书写的日记,既能互相学习,又反向激励每个学生不能写得太糊弄,不然被同组成员看到,岂不影响形象。
简而言之,南京的语文教学给我的感受就是“扎实”二字。反观自身,我们在课堂中是否存在着一些“伪教学”?我们的教学反思是否落地?我想,每一个侃侃而谈的南京学生背后,都离不开无数教育工作者的深入研究,用心思考,所以,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他们妙招,更是他们踏实深入的匠心。
学思践悟
2021.9 · 荣成新教育 ·23
向光而行 遇见美好
文 / 荣成市实验中学 张晓东
走进育才中学,虽时间短暂,但思想上的冲击,观念上的更迭完全是颠覆性的,之前在文章中或名家讲座、培训中谈到的种种教育教学奇迹,在这里都得以完美地融合并常态化地实施,学生成长呈现出一种自然的以内生力为主导的状态,学生勤学、好学、乐学并沉浸其中,在享受学习中成长、在超越自我中成功。
一、再谈精细化,精准聚焦细化深入
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目的和初衷是为了促进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和落实,为此针对各项活动都建立相应的工作流程和制度保障。
杭州一行,感触最大的是:精细化管理落地更精准,不止在“管理”上,更重在“做事”上。将教学的事、学生成长的事,做精、做细、做得有仪式感,使学生单调乏味的学习生活变得不一样。带有仪式感的活动像一颗颗珍珠,串起每个人的成长历程。我们对过往的回忆,都是通过对某重要事件的回顾连接起来的。
育才中学的开学仪式非常隆重,因为民办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时间,通常选择在母亲节当日,妈妈和学生共同参加。孩子和老师共同给妈妈戴花冠,感恩母爱、感谢妈妈。
学思践悟
2021.9 · 荣成新教育 ·24
校长亲自为每名学生颁发录取通知书(通知书锦缎面小册子,毛笔竖写学生相关信息及学校寄语)发录取通知书(通知书锦缎面小册子,毛笔竖写学生相关 信息及学校寄语)并合影留念,使学生感受到在本校就读是自己莫大的荣耀(提高学校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校内铺红毯、设拱门,安置鼓掌区,由高年级的学霸鼓掌迎宾,使学生感知入学的荣耀(以学校为荣),在成长中,每个人不单单是一个鼓掌者,也有被环绕被鼓掌的高光时刻(以自己为荣)。
活动中会有中小衔接讲座,从生活、学习、心理提前做好铺垫。安排初一年级教师与家长学生的见面沟通会,组织各学科教师进行才艺或学科展演活动,展现教师风采。组织学校特色课程和学生必修活动(女生采茶舞、纸伞舞和扇子舞,男生打篮球)展示,入校伊始,即先入为主使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有丰富的立体的感知。过生日的同学,学校的电子屏滚动播报学生简介和生日寄语,午餐时,学校送上生日面,全班同学庆生。毕业后学生会有一本护照样式的毕业证,无论多少年后,学生凭毕业证都可进校参观,并免费就餐。
校园内有一个香泡树,学校设立“香泡奖”。期中考试后,班成绩突出、综合表现优异的学生,每人奖励一个大香泡。红彤彤的火龙果则奖给了在学习上取得很大进步的同学。当他们拿起获奖证书,怀抱果实时,台下随即响起了胜利的礼炮和热烈的掌声,饱含着同学们的祝贺、羡慕及争取获奖的决心和信心。这个奖项已在学生心中有至高无上的荣誉(超过奖学金的地位),成为学校最盛大的奖项。这样的学校怎能不让学生留恋,这样的活动怎能不令每名学生终身难忘。回头看看自己的求学和工作历程,那些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并驻留脑海里的,都是那些充满仪式感的的活动,而那些没有亮点的活动都随着时间流逝消磨殆尽。
做学校工作,教学质量永远是避不开的主题,教师的劳作需要通过学生来展现,在考试制度、家庭氛围、社会环境、学生来源无法改变的现实状况下,我们只能从自身入手做足内功,盛校长说“育才中学从当初招生不足“跪”的状态到现在做到杭州独有浙江少有的完全“站”起来,完全在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对学生的关注、对课堂的规范、对考试的研究,已经做到骨髓里”。每次的成绩分析中,大数据精准定位每一位学生、每一小题的得失分。考试后,组织学生写总结,每一次都要记录各个科目的平均分、个人得分、总体评价、单科分析、得失、教训、今后目标,最后还要给家长过目写点评。
3年下来,每个学生拥有一本厚厚的考试的记录,对于预判反思自己的学习大有裨益。检测贯穿教学的始终“日习、周测、月考、期结”环环衔接,检测是为了让学生在中考或高考前暴露问题、发现问题,从而为解决问题赢得足够的时间。
中考前会有5次模拟考试,有专场的中考答题报告会,直接呈现往年中考试卷,一一分析失分点,若干的案例呈现胜过千百的口头说教,最终走进中考考场的学生,如同日常的考试一样心态平和淡定。
都说南方人精明,此行感觉他们不是找捷径钻空子,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本职,挖空心思将细小的事情放大、切片、分割考虑一切相关因素,再精研细作,做到“事事画圆”,有布置就有检查,有检查就有评价,有评价就有反馈,有反馈就有调整,真正实现将工作做到极致。
学思践悟
2021.9 · 荣成新教育 ·25
二、再谈执行力,没有借口坚决落实
一个团队即使有完美的愿景规划、充足的资源,如果没有严格的执行力都是空谈。在育才中学管理层确定并部署下来的工作,所有教师都严格执行,某项工作谈。在育才中学管理层确定并部署下来的工作,所有教师都严格执行,某项工作可能当时不理解,但还是会认真的落实,先一丝不苟的做起来,执行中,慢慢熟悉了、明白了,就会好起来,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最终精起来。每位老师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们相信学校、相信决策层,相信学校的每项工作都是反复斟酌,结合学校实情、学生的现状、教师的现实而定。在执行中,慢慢会看到价值和方向。现在我们的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各种模式纷沓而至,部分老师无所适从,干脆就不闻不问。其实,模式是体现教育思想的介质之一,是推进改革的过渡性凭借。虽然,统一的模式有弊端,但教无定法,必要以有法为基础。以模式为指引,在实践中变式发展是改革的正常路径。
育才中学推行“六步教学法”“六步学习法”。 数学教研组长非常自信的说:只要按照这些模式去做,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成绩没有差的,我在育才中学工作9年,历次的数学考试,不同年级的10个班平均分差距没有超过5分,在我们育才,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反思自我,在工作中需要不断“修己”,通过不断的学习,借别人的“火种”(专家的课程、案例、思想、方法)来煮自己的“肉”(自己的思想、方法、实践),进而改变提升自我。
三、再谈教学,聚焦主业多措并举
如何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进而授人以欲,如何实现从静态知识到方式方法的提升,进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实现从低级思维到高级思维的突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独创育才备课本,分4个大的环节:期统筹、月部署、周目标、日落实。教师备课全部手写详案。重视各教研组之间的协作,有针对不同课型的成熟且有效教学法,实行“拿来主义”,不提倡挖空心思去进行形式上的创新。学校推出了“解放优秀生计划”,让学生有自主选择,可以减免作业,可以走班听课,甚至可以走年级听课。因正式考试时间长,为训练学生思维长时间专注度,教师组织可调课时的“长短课”,建立120分钟的长课。
为有效利用家长资源,打破书本知识的局限,学校还设立了“育才客座教授”制度,每周三下午家长入校讲座,以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备课分工合作,各取所长,每人备自己最擅长的课型,然后全组资源共享。精选、精编练习,组织年轻教师编写创新题。面对面批改部分同学的作业,有的放矢的辅导。建立师徒结对制,举行庄严的拜师礼,徒弟跟师学习3年,一个教学循环,师徒定期上展示课。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力量,考虑一切因素,只为学生提供最优的保障和服务。
我们不缺理论,缺的是勇于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我们不缺规范,缺的是规范的落实。我们不缺原则,缺的是对原则的坚持和坚守。育才中学的校训是“样样落实,天天坚持”,字面意思非常直白,这8个字同样也适用于我们,只有把每个细节落到实处,常规工作扎实细致的做,我们的教育一定能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 / 孙明艳)
学思践悟
2021.9 · 荣成新教育 ·26
以信用为纽带 携手家校社协同发展
文 / 荣成市第十四中学 刘桂丽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青少年问题多起源于家庭,显示在学校,危害在社会。学校、家庭、社会以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占据着青少年的整个生活,任何一方 “脱节”或“失控”,都会削弱甚至抵消教育的合力效应。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绿色教育生态体系,是人民对优质教育的向往,也是时代的要求。
基于此,我们学校结合王连街道“农村信用+文明实践”管理模式,把学生也纳入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与各村居的信用管理结合起来,将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在村居表现结合起来,实行量化管理考核,有奖有惩,实现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管理体系。
(一)全域化学生信用管理体系:启动全域化信用建设,构建涵盖学生成长立体空间的信用管理体系。从“信用+家庭、信用+学校、信用+社区”三个层面,建立“征信+学习、征信+纪律、征信+卫生、征信+习惯养成、征信+家庭美德、征信+村居表现、征信+社会实践、征信+志愿服务、征信+文体活动”等9个领域信用管理办法,引导学生养成诚信好习惯。为每一个王连学子建立征信档案,细化信息采集事项,让诚信意识、诚信行为从隐性的道德范畴外化为显性的管理目标,整体式推进,全域化覆盖,提高学生的诚信度,培养学生的诚信人格,引领学生诚信立言,诚信做人,诚信处事,培养诚信小公民。
家校协同
2021.9 · 荣成新教育 ·27
(二)信用监督主体的多元:以往学生管理的主体是学校,而对于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的表现几乎处于一种无人监管的状态,仅凭个人自觉,缺少行为约束力。而我们的学生征信体系建设的设计恰好找到了一个链接点,将家庭诚信、学校诚信、社区诚信有效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了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全域化征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积极作用,统一步调和要求,有助于学生随时随地养成良好的诚信意识,践行诚信行为,而且借助王连街道的诚信村居建设,把学生的诚信表现与村居诚信家庭建设整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家庭在诚信建设中的重要引领作用,有利于学生诚信品行的养成。
(三)信用管理记录方式的创新:征信信用分数评价的方式使得原本的隐性评价变为显性评价,提高了管理效度。“学生征信管理体系”的开发与运用,是十四中学诚信教育的亮点之一。
信用管理体系以“诚信”为核心,以发展性为原则,涵盖学生成长的家庭、学校、社区三个层面,涉及到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习惯养成、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九个层面进行信用管理,设立相应的诚信监督员,记录员,村队长,突出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秉承着“自己的档案自己申报,监督员复核,记录员填写”的原则,给予学生公正、准确的诚信分数评价,做到守信加分,失信减分,动态评价。
(四)信用管理互动方式的创新:建立信用评价电子版,以网络为载体的评价,及时与家庭、村居、街道互动,各方评价及时互通了解信息和诚信表现,随时对照自己制订的目标和他人的反馈,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使信用管理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通过信用体系建设,让师生在学习、教育实践中,将自己的承诺转化为道德观念,将诚信意识内化为诚信信念,再外化为自觉的诚信行为。
家校社协同发展实施信用管理工作的落实家校社合育,不仅要有制度保障和理论支撑,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和创新,用脚步“趟”出一条家校社合育的常态化道路。
一、家校社同心同行,多进共赢
(一)三位一体交叉活动
首先是教师进家庭(社区),“敲”开真心,“走”出真情。“大家访”活动要做到常长坚持,教职工以组或以个人形式结对帮扶一名特殊学生,建档立卡; “讲师团”成员到学校、社区、村庄,向家长开展教育法律法规、教子之道等主题宣讲,培训家长惠及家庭;“社区教育中心校”定期开课, 学校走进社区举办家教大讲堂,形成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法制教育等系列课程;“父母课堂”深入开展,充分发挥班主任及骨干教师的主体作用,分批分期对家长进行培训,每个班级每学期都要开展4学时的专题培训;“订单式课堂”巡回开讲,学校社工师和心理咨询师为家长答疑解惑;学校篮球场、操场、微机室、乒乓球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免费开放,向百姓提供服务。其次是家长教师进驻 “交流群”,“移动讲堂” 随时学习。学校、班级建立微信群、QQ群,定期发送“家教美文”,记录“家校共育日记”,开展“家长读书会”;学校网站也可以设立家庭教育专栏,官方微信及时推送家庭教育信息。
2021.9 · 荣成新教育 ·28
家校协同
再次是家长进学校,360度参与管理,带着360行当“老师”。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带着360行当“老师”。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把办学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交给家长,实施“家长驻校制”,家长轮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参与民主管理;家长进课堂当“老师”,为学生授课,带领学生参观生态基地、养殖基地、工厂企业等,形成传统文化、面塑、剪纸、葫芦烙画、种植等多个主题课程,也鼓励积极参与编写校本课程教材。
学校与街道共同将参与活动的教师、家长采用信用加分形式分别列入教师百分考核和社区家庭信用基础加分中,学期末通过问卷调查或电话回访等形式对参与人员再进行奖分。
(二)信用管理跟进记录
学校与村携手,对《标准》《细则》和实施方法进行反复修正,不断完善,增设班、级、校和村四级涵盖礼仪、纪律、卫生、出行、就餐、志愿服务等共八大项监管员,试运行开放式征信自律管理,从学校自主运作到家长入校监督,结合每月“最美书桌”“最美教室”“征信之星”的榜样引领,掀起校园内创先争优的热潮;同时活动将学生在校的信用管理延伸到校外,与各村居的信用管理结合起来,对学生在学校和村居的表现进行考核,纳入学生个人的征信档案。
学校在各村设置村居(社区)征信工作信息采集员(组长1名,督察员1名),每月末进行信息采集,汇总到各班级信息采集记录中,并对应记录在学生征信管理个人档案中。以此来带动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参与孩子的教育,让学生在活动过程自觉修正自己的言行,以使文明行为习惯能明显改善。
二、充分发挥“毓秀学堂”的基地效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我们学校的信用管理不仅重视应用于校内的学生管理,更重视学生在家庭与社区做征信小村民。首先,在今年的信用管理方案修订上,我们与街道办事处领导及各村信用管理负责人三方协定了一条捆绑式项目:学生积极带动家庭和直系亲属参与诚信建设,凡其父母或直系亲属获得村居、社区、镇街及以上各级政府的奖励加分、张榜表扬、获得荣誉称号等,奖励学生5—10分;凡是学生在学校未列入A级以上级别,其所属家庭无资格被评为村级征信模范户,享受相关奖励和福利待遇。
此举,将学生、家庭与学校、村的信用管理编织成不可分割的利益网,有效地调动了家长与学生的互相监督作用。
为了更有效地辅助学生在社区(村)中的文明实践活动取得成效,新学期,学校开设了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毓秀学堂”,即学校与社区搭建互动平台:老师、家长及村民携领孩子们在村中参加村里组织的不同形式的诚信公益活动,来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奉献意识、诚信意识、劳动意识、荣誉意识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活动包括:走进村民生活,走进大自然类活动;教师及学生共同参与,亲近百姓人家的同娱同乐类活动;村民向老师请教如何科学种植和管理菜园、农田、果园,提升村民科学文化素质,村民向学生传授农业、生活等常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学技共享类活动;学校与街道、社区携手共同参与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贫困儿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家庭的物质帮扶和学业指导、致富引领,开展亲情陪护、学业辅导、自护教育、爱心捐助等扶贫助困类活动。
2021.9 · 荣成新教育 ·29
家校协同
学校通过开放校园,充分利用操场、篮球场和微机室、图书室、书画室、剪纸室、葫芦烙画室等专用室来有效提升村民自身综合素质,使之紧跟时代潮流,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新村民。同时,通过携手共同参与“暖心食堂”公益活动,使他们真切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和社会的温暖,积极面对人生、融入社会。
新学期,学校已先后组织师生走进东岛、赵家山、王家庄、河西乔家、客岭、大汛姜家、方家七个社区共9期“毓秀学堂”活动,社区居民和青少年群体也积极参与,社会反响极好,赢得街道党工委、市妇联、市民政局等部门的高度认可,并多次在荣成不同媒体进行报道。毓秀学堂有效地开启了学校和社区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征信活动融入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让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流淌在每一个角落。
信用管理融入到家校社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拉近了学校与村居、老师与村民间的距离,既为孩子们搭建了新的成长平台,又为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更加丰富的内涵,同时也为提高教育的社会满意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背景与起因
幼小衔接问题是长期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关注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孩子入学后产生厌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沓、粗心大意等问题,多是由于幼小衔接不当所致。一是幼儿园与学校教育侧重点不同。幼儿园和小学在本质上是两个类型的教育组织,二者对于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等许多方面的要求是有很大区别的。二是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足。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大多数是有家长接送的,因此,很多幼儿园教师就忽略了家访的重要性,甚至有些幼儿园是从来没有家访的。
综上所述,在孩子由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过 程中,家、校、园三方都有着很重要的责任,这不是某一方单方面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的。因此,制定合理的策略,要三方面共同努力。
二、做法与经过
我们从以幼儿园为主阵地、以小学为联盟 体、以家庭为合作体三方面展开研究,为幼儿充分做好入学前准备。
(一)以幼儿园为主阵地,提升能力备战小学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主阵地,在幼小衔接中的入学准备工作方面肩负着主要的责任和重要的使命。在主阵地中构建“幼小一体化”课程体系,站在儿童的角度培养其心理适应、社会适应与学习适应等能力。同时,在此基础上充分融合我园的优势与经验,为儿童入学准备提供有力保障。
1.通过场景创设提高幼儿心理适应力
家、园、校三向同频,幼小衔接多方受益
文 / 荣成市第三实验幼儿园 王美玲
2021.9 · 荣成新教育 ·30
家校协同
幼儿的变化和成长离不开教育环境的影响,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入前的适应需求,创设私密宣泄空间,提供私密帐篷,心情贴纸、真心图画等丰富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和宣泄入学前的喜、忧、惧等各种情绪和需求;创设模拟小学时空,设立幼小衔接专项适应室,环境创设、物品摆放等尽量模仿小学教室,让幼儿定期定时进入适应室,逐步适应小学的环境需求,为顺利过渡到小学奠定心里基础。
2.通过角色体验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力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小衔接必须与儿童当下的生活有明确的关联,将入学准备与儿童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实现儿童社会生活技能的有效发展。比如,在实施“小学生角色体验”主题课程的过程中,开展“课间十分钟”小学模拟游戏,尊重儿童的意愿,适当调整一日作息制度,给予他们自主安排“课间十分钟”的权利与机会,在课间休息时间里,可以选择看图书、自由结伴游戏等,引导儿童学会管理自己的课余时间,培养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主动学习力
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是幼儿入学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我要上学了”主题实践课程,以多样化的活动准备,使幼儿认识并逐渐熟悉小学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与兴趣,在强烈求知欲的推动下不断探索,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
(二)以小学为联盟体,双向衔接有效过度
入学准备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各项准备,自然而然地实现由“小朋友”到“小学生”的身心跨越,这就需要小学与幼儿园实现双向无缝衔接,因此,小学的参与必不可少。
1.搭建平台,促进教师双向交流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阶段的互相连接而非单一的碰触,需要二者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其中,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便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是我园与实验小学“手拉手”,共同开展幼小衔接系列活动,为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平台。比如,组织幼儿参加小学课堂实践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常规。
二是我园在威海市教研中心《基于幼儿发展的幼小衔接策略研究》课题组的引领下与实验小学共建“幼小衔接”科研课题小组,互相配合,形成相互沟通、支持和学习的经常性交流合作机制。
2.科学指引,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协同准备
我园与小学教师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钉钉群等信息化平台,进行双向的互动联络,交流与传递入学准备的相关信息。信息化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而且能随时查看历史记录,可以为幼小衔接提供一个大容量的资源平台。
(三)以家庭为合作体,家园协力共促发展
家庭是幼儿生活与成长的主要场所,家长的教育观念及家庭的育儿氛围都是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幼儿园需要与家庭建立家园合作关系,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观念、创设和谐开放的家庭环境,与儿童家庭共同做好儿童的入学准备工作。
2021.9 · 荣成新教育 ·31
家校协同
利用空中家长课堂、线下家长沙龙,每日科学育儿金点子、每周幼小衔接明白纸等方法,多渠道沟通方式,影响和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逐步积累应对儿童成长变化的经验,在幼儿幼小衔接这个关键时期扮演好最重要的角色。
三、成效与启示
(一)提高幼儿能力,夯实衔接基础
对于儿童,能够在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得到园校互动中的合理衔接教育,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成为其终身健康成长的一种良好过渡。
(二)转变家长观念,强化衔接效果
对于家长,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期掌握了很多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方法,既对于指导孩子成长有利,更能助推家长在今后的育儿过程中坚持学习,不断自我提升,达到育儿育己的目标。
(三)提升教师素养,优化衔接质量
对于幼儿园教师,了解儿童进入小学后需做好的准备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形成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而不是单纯地为孩子教授小学学科知识,以功利短视的目标造成对孩子终身学习习惯的危害。对于小学教师,掌握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一过渡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儿童在小学阶段应该初步具备的入学知识水平,从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出发,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责任编辑 / 车宇)
2021.9 · 荣成新教育 ·32
家校协同
《荣成新教育》
荣成市教育和体育局
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