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新闻专刊

其他分类其他2024-07-05
166

双击编辑文字

指导老师
侯迪
申亚萍
苏静怡
张彤
小组成员
刘双
赵超
拉毛草
马青龙
文海勋
策划&采访
刘双 赵超
拉毛草 马青龙
文海勋
摄影
刘双 拉毛草
赵超 马青龙
图片
刘双
封面封底制作
赵超 马青龙
排版&校对
文海勋 拉毛草

卷首语

       在黄河的波涛中,中山桥携一众桥梁兄弟如沧桑的守望者,见证了边陲军事要塞到现代化都市的华丽转身。
       随着时代的步伐,兰州的桥梁建设频率如同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跳动着民族复兴的节奏。从中山桥的百年风雨,到七里河黄河大桥的现代变迁,再到圆通大桥的崛起。每一座桥梁都讲述着不同的故事,共同编织着兰州这座城市的繁荣图景;每一座桥梁在时代的洪流之下也扮演着各自的历史角色,共同诉说着兰州的前世今生。
       然而,随着中山桥名气的日益增长,大量的游客涌入,高峰时段的拥堵,使得原本交通紧张的兰州通勤变得困难重重。此外,过多的人流也对中山桥本身造成了压力,黄河两岸的环境也面临着挑战。
       探其渊薮,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这些桥梁,不仅是为了缅怀过去,更是为了展望未来。让我们携手前行,在新的征程上,继续书写兰州乃至中国发展的壮丽篇章。
文/刘双

目录/

contents

卷首语                                                                               /02
主稿
中山桥:兰州的历史见证与现代交融                                /05
黄河桥都:汇聚民生需求的发展                                        /11
人物专访:潘维华老先生                                                  /15
短评
时代变迁需要黄河桥都的文化传承与城市现代化转型       /20
采访札记
大桥的记录者,时代的观察者   马青龙                                /22
个人札记   刘双                                                                  /23
采访札记   拉毛草                                                               /25
采访札记   文海勋                                                               /26
短学期中的成长   赵超                                                       /27

>>企业文化月刊

主稿

主稿

中山桥:兰州的历史见证与现代交融
黄河桥都:汇聚民生需求的发展
人物专访:对话桥梁家属院老前辈

中山桥:兰州的历史见证与现代交融

主稿<<

文/刘双

图:兰州黄河博物馆正门前 摄:刘双

图:与桥梁博物馆的讲解员陈女士交流 摄:刘双

中山桥最初的故事
       在黄河之畔,有一座桥,它不仅跨越了波涛汹涌的河水,更跨越了百年的时光。中山桥,又称兰州黄河铁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白塔山下,跨越黄河,连接着城市的南北。这座桥梁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由德国泰来洋行承建,采用了当时先进的钢结构技术。自建成以来,中山桥经历了风雨的洗礼,见证了兰州乃至中国的沧桑巨变。
       2024年6月23日,上午10点30分,有幸来到兰州黄河桥梁博物馆,一同探寻这座跨越黄河的古老桥梁背后的故事与变迁。这座桥,就是兰州的中山桥,它见证了无数的日出日落,承载了无数的故事与文化底蕴。

       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下了解到兰州——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咽喉要道。然而,黄河的湍急水流和恶劣的渡河条件,给当地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民间流传着“黄河险,黄河害,渡河不渡鬼门关”的俗语,可见黄河渡河的艰险。在这样的背景下,修建一座安全、便捷的桥梁成为了当地民众的迫切需求。
       来到桥梁博物馆的一隅,跟随讲解员了解到了中山桥的建桥起源。讲解员描述道:“清光绪年间,陕甘总督左宗棠深感黄河渡河的困难,决心修建一座跨越黄河的桥梁。”然而,由于当时中国正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技术水平有限,无法独立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于是,左宗棠将目光转向了国外,希望通过引进外国技术来完成这一工程。清光绪32年(1906年),天津德国人凯尤丝游历兰州,与当地政府进行了深入的谈判。最终,双方签订了合同,由德国提供物料和技术支持,中国方面负责施工。这

>>兰州的岁月印记:黄河桥都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

座桥梁采用了当时先进的钢筋水泥结构,所有的桥料都是德国原装进口。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这些桥料需要通过人力、马车和骆驼运输到兰州,总费用中竟有二分之一用于运输桥料。经过两年的运输和一年的施工,中山桥于1909年8月正式通车。

图:德国人与清朝官员谈判签订修桥合同 摄:刘双

       在那个时代,黄河被人们称为“鬼门关”,渡河如同涉险。中山桥的诞生,是对黄河之险的一次伟大征服。西北地区,这片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土地,亟需一座坚实的桥梁来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然而,技术的落后和封闭的政策让这一愿望变得遥不可及。直至陕甘总督升允与彭英甲的出现,他们打破了僵局,引入了外国的技术和材料,与德国工程师凯尤丝合作,签订合同,开启了中山桥的建造之路。从德国运来的钢筋水泥,到每一颗精密的螺丝钉,再到依靠人力马车和骆驼艰难运输的桥料,中山桥的建设是一场对技术和意志的考验。耗资相当于今天6千多万元人民币,历经三年艰苦努力,中山桥终于在1909年8月屹立于黄河之上,成为了一座时代的丰碑。

      人们眼中的中山桥
       告别讲解员后,我们在桥梁博物馆楼下的休息室遇到一位在交通局工作张先生。他告诉我们,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桥的功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最初,它作为连接兰州两岸的重要交通通道,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任务。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的改善,中山桥逐渐从繁忙的交通要道转变为了旅游观光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与过去相比,现在的生活和交通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在中山桥的周边,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作为交通枢纽的中山桥,它的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山桥的功能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通车桥梁,到2002年后转型为观光步行

主稿<<

桥,它始终在为人们服务,展现了百年工匠精神的不朽魅力。
        出了桥梁博物馆,在北滨河路观赏了一会儿。这一整个街道都是兰州黄河风情线。北滨路位于中山桥以北,紧邻黄河,是连接兰州市区与黄河风情线的重要通道。道路两侧绿树成荫,植被丰富,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宜人的休闲环境。黄河的波涛与北滨路的绿树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图:桥梁博物馆张先生正在讲解中山桥变化 摄:拉毛草

图:北滨路的摊贩 摄:刘双

图:马青龙询问老夫妇关于中山桥周边文娱项目 摄:刘双

        在北滨路街边的石板凳上,一对年迈的老夫妇正在闲谈休憩。马青龙上前向这对夫妇打听中山桥周边有哪些文旅项目。他们说他们是兰州老本地人了,在兰州城关区生活近60年了,因为退休了,所以经常参与中山桥周边的各种活动。北滨路上设有多个文化景点,如黄河母亲雕塑、寓言城雕等,这些景点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景观与中山桥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兰州独特的文化风景线。随着兰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北滨路已成为兰州乃至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市民可以在这里散步、骑行、观景等,享受悠闲的时光。感受兰州的历史文化气息。
        次日,再次来到了中山桥。春日的阳光洒在古老而又现代的中山桥上,仿佛为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这次,有幸与几位远道而来的游客进行了深入的交谈,通过他们的独特视角,得以一窥中山桥的魅力以及这座城市75年来的沧桑巨变。
       骑行者白浩坤先生,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他在谈及,他是第一次踏上中山桥的土地,选择这里,是因为心中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站在桥的一端,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能闻到岁月的痕迹,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搏。他赞叹道:“中山桥的宏伟壮观超乎我的想象,它不仅是一座连接两岸的桥梁,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长卷。” 他在桥上骑行时,还遇到了一群同样热爱骑行的朋友,大大家一起骑行、聊天

>>兰州的岁月印记:黄河桥都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

图:白浩坤先生在中山桥前接受采访 摄:拉毛草

图:中山桥下茶摊休憩的游客 摄:刘双

拍照,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白浩坤兴奋地表示:“我一直听说中山桥的美景,今天终于有机会亲自来看看了。骑行在桥上,感受着黄河的壮丽,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白皓坤先生还说,这里还有丰富的茶摊文化,希望大家可以去体验一下。于是决定去茶摊一探究竟,深挖中山桥周边娱乐项目所蕴藏的价值。茶摊,作为兰州黄河边的一大特色,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也展现了兰州独特的文化风情。中山桥下的茶摊周边环境优美,紧邻黄河和白塔山,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
       我们三个点了兰州特色的“三泡台”茶。这种茶以独特的冲泡方式和丰富的口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同时,茶摊附近还有黄河母亲雕塑、小西湖等景点,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游览选择。此外,游客们还可以在茶摊附近参与羊皮筏子漂流、黄河水上摩托

等水上活动,感受黄河的激情与魅力。这些茶摊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休闲氛围,成为了游客们欣赏黄河美景、品味兰州文化的绝佳选择。
       喝完茶后,我们上了桥,看到一位年轻男士正独自在桥栏边冥想。我们有些好奇,于是上前询问。他告诉我们,他来自宁夏,是一名大学生。在被问道为何来中山桥时,
       他的眼中闪烁着对远方的憧憬。中山桥是他此次旅行的重要一站,选择这里,是因为想要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这位宁夏小伙子兴致勃勃地谈道:“中山桥的历史悠久,让我们对这座城市的过去充满好奇。同时,桥畔的现代化建筑和设施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活力。”他还给我们分享了他在桥上拍摄的照片,那些照片记录了他与这座城市的每一次亲密接触。
       不远处,一对情侣手牵手漫步在桥上,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情侣小张和小王表示,他们是被中山桥的历史文化底蕴所吸引,想在这里共同留下美好的回忆。他们告诉我们,中山桥是他们这次旅行的重要一站,选择这里,是因为他们的初遇就是在中山桥。他们说:“中山桥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个充满浪漫和梦想的地方。”在桥上偶遇的那一场户外音乐会,悠扬的旋律和欢快的气氛让他们对彼此的印象更加难忘。
       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女儿。这位母亲开心地说:“中山桥是她们此次旅行的目的地之一,选择这里,是因为想要让孩子近距离感受历史的厚重。”听说中山桥是兰州的标志性建筑,所以特意前来参观。女儿兴奋地讲述了她在桥上看到的船只和海鸥,她是一名准高三生,最近学业压力较大,所以想来这里散散心。每次她心情抑郁时,只要一看到中山桥畔磅礴逶迤的高山和浩浩汤汤的黄河水,都会让她心旷神怡,倍感震撼。而母亲则深情地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来此的情情景,那是她与初恋的一段美好回忆,她说:“看到中山桥依然保持着当年的的风貌,仿佛又回到了我二十

主稿<<

图:中山桥长期被侵蚀后留下的斑驳痕迹 摄:刘双

岁的时候,如今桥梁又融入了现代的元素,真是感慨万千。”
       当谈到建国75年来中山桥所在地区的变化时,所有受访者都表示,他们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和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一位兰州本地游客表示,她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和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认为,这些变化的原因在于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交通网络的完善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女孩兴奋地说:“中山桥见证了兰州这座城市的成长,从一个小小的渡口变成了如今繁华的都市地标。”
       游客们表示,这些变化的原因在于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交通网络的完善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中山桥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潜力。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旅游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等措施来提升当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然而,随着中山桥名气的日益增长,大量的游客涌入,也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高峰时段的拥堵,使得原本便捷的通行变得困难重重。此外,过度的人流也对中山桥本身造成了损害,黄河两岸的环境也面临着挑战。中山桥历经百年风雨,桥身多处受损,包括桥墩裂纹、桥面木料腐朽等问题。

在1950年以前的维修或抢修中,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大多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修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桥梁的荷载等级问题。虽然1954年进行了大规模维修加固,但费用较大,且按当时的荷载标准仅可使用15年,从经济角度来看并不划算。由于中山桥的设计图纸未曾留下,原桥各部尺寸无从查明,给加固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中山桥作为兰州的标志性建筑和旅游景点,经常面临交通压力,尤其是在节假日和旅游高峰期。中山桥周边的空间也有限,不利于进行大规模的扩展和开发。

       特别是1989年8月9日,中山桥遭受了一艘自重260吨的供水船失控撞击,导致部分构件受损。 兰州市政府随即组织了技术力量进行抢修,并加宽了人行道、装饰了桥身。到1990年,虽然兰州的钢材制造厂为中山桥的维修提供了所需的钢材等材料,但直接负责维修和加固工作的并非这些钢材制造厂,而是兰州市政工程管理处等相关的市政部门或单位。在维修和加固过程中,使用到兰州钢材制造厂生产的优质钢材,这些钢材通过现代生产工艺和技术,确保了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山桥桥面较窄,仅允许两辆小客车并列通行,两侧人行道能同时容纳的人数有限。在人流量大时,如上下班高峰期、节假日等,桥上会人满为患。这不仅增加了游客之间的摩擦和冲突的风险,还可能导致交通拥堵和混乱,从而增加了安全隐患。特别是在游客在桥上拍照时,如果游客站在人行道上拍照,其他行人可能只能从机动车道上通行,这进一步加剧了安全隐患。中山桥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其设施已经历了多年的使用。人流量大时,游客的频繁踩踏和接触可能会加速设施的磨损和老化,导致设施损坏加剧。特别是桥面、护栏等部分,如果受到大量人流的挤压和摩擦,可能会出现变形、开裂等问题,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游

>>兰州的岁月印记:黄河桥都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

客的增多也对中山桥及其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游客乱扔垃圾、破坏绿化等,影响了桥梁和周边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中山桥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兰州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现代化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强对中山桥的维护和修复,确保其安全和美观;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限流和管理,减少对桥梁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对于中山桥及周边地区的未来发展,游客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或期望。他们希望政府能够继续加大对中山桥的保护和改造力度,让这座古老桥梁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同时,他们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积极参与和支持中山桥的旅游发展,为游客们提供更加优质和丰富的旅游体验。他们说:“我们期待中山桥能够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感受历史的魅力。”
       中山桥的存在,不仅仅是一座桥那么简单。它承载着百年的匠心和智慧,是工匠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在当今机械化大行其道的时代,中山桥提醒着我们,那些依靠双手和汗水铸就的辉煌,才是最为珍贵和值得传承的。中山桥的文化价值不仅在于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兰州人民的情感和文化记忆。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山桥的文化价值,我们可以通过举办文化展览、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来增强公众对中山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加强中山桥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山桥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座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它所代表的百年工匠精神、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等精神内涵,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山桥的历史文化价值,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例如,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展览等方式来宣传中山桥的历史和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等工作来保持中山桥的原貌和特色;推广旅游、开发旅游资源等方式来推动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未来,中山桥将继续作为兰州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文化符号,引领着旅游业的发展。我们期望中山桥能够继续保持其历史特色,同时引入更多的文化和艺术活动,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同时,我们也期待着,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可持续的发展策略,中山桥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让这份跨越时空的遗产,继续见证更多人的故事,传承更多的文化价值。

主稿<<

黄河桥都:汇聚民生需求的发展

文/马青龙

       桥梁建设发展的初衷
       民生之事,事关“国之大者”。截至目前,据国务院交通运输部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已经基本形成“6轴7廊8通道”的空间格局,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交通集合群体,极大的便利了人民群众的出行生活和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建国七十五周年以来,随着我国基建能力和自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一项项成就不断反映出祖国新的变迁和民生福祉的建设

图表 1兰州市夜晚景象 马青龙摄

       兰州,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位于祖国版图的几何对称中心,从古至今均是兵家必争之地,位置极为重要。如今,它是一座独树一帜扎根于西部内陆中璀璨的的工业明珠,市区“两山夹一河”呈东西狭长的地形,决定着这座工业城市发展的前提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九曲黄河穿城而过,将市区一分为二,为了满足黄河两岸人民的出行的需要和城市发展的必要,跨黄河的桥梁建设是兰州交通基础建设中的重

中之重。
       人们与兰州桥梁的感情
        “哪一座都很重要,哪一座桥都缺一不可!”这是市民张先生在被问及哪座桥对市民更重要时的坚定回复。可见桥梁对于兰州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文化记忆和割不断的情结符号,正是在一座座桥梁的建成后,兰州市民切身感受到这个伟大时代的恢弘变迁以及生活水平改善的过程。一位兰州工厂退休老工人回忆说:“想当初刚建国那会儿,渡黄河办事只能过中山桥,冬天在冰封的黄河冰面上也有人走,后来是在十里店附近一五计划期间建的七里河跨黄河大桥,它是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在黄河上新建的最大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桥,在那个年代,他的建成对兰州桥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陆陆续续新建的桥梁慢慢多了起来,基本上兰州人出行不再绕远路过黄河。”黄河桥都的发展变迁是我国基建探索历程的一个缩影,体现出中国人民不畏天堑遇水搭桥的勇气与智慧,当下兰州市民的幸福生活也是全国各族儿女接续奋斗成果的生动体现。
       随着改革开放和十八大召开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兰州市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

>>兰州的岁月印记:黄河桥都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

高,生活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兰州中山桥也是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华丽转身成为象征甘肃地标建筑、代表兰州黄河观光旅游产业的“网红打卡地”。据悉,甘肃省兰州市文旅部门将围绕中山桥跨越黄河的独特资源优势,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整合中山桥、白塔山、金城关文化博览园、碑林、国学馆、黄河母亲雕塑等景区(点),以白塔山3A级旅游景区为基础,在中山桥附近的滨河路转型升级打造文旅一条街,通过实施白塔山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带动景区内提质扩容,力争在2025年底完成白塔山景区创建工作,实现兰州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零的突破,打造“城市会客厅”——黄河都市景区群。
       在了解中山桥附近接待场所全年的旅游状况时,采访中山宾馆叶经理说:“中山桥景区旅游旺季一般是从五月开始,房间预定数量也会在小长假节庆日期间爆满,特别是近几年短视频

图:中山桥景观 摄:赵超

图:兰州多巴胺配色出租车 摄:马青龙

的流量前往兰州旅游的话题特特别爆火,整个兰州在外地游客的大量涌入,考验了中山桥景区的最高承载能力,也是对兰州城市接待能力的一次冲击,当时几乎造成了一房难求的局面”。新时代的兰州积极贯彻党中央号召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由以前粗排乱放的重工业发展方式转化为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间的关系,加快发展生态产业,以中国式现代化增进民生福祉打造中山桥附近景点群的文娱IP,惠及市民群众的休闲娱乐场所。
       外地游客认为彩虹多巴胺配色的出租车是独属于兰州这座城市的浪漫,它们的身影穿梭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为这座西北内陆城市添了几份生气和活力。而它们的主人却频繁出没在南北城区,送客绕不开的线路规划就是黄河大桥,兰州出租车司机也因此产生了对兰州桥梁有深深的的依恋之情。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黄河之上,出租车司机王师傅便开始了他一天的忙碌。他驾驶着车辆穿梭在兰州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每一个上车乘客都要过桥奔波于黄河两岸的营生,黄河大桥几乎是每个兰州人生活的“必经之路”。 

主稿<<

兰州桥梁便利人们生活
       “早些年的时候,兰州黄河公路桥不多,每次出行在滨河路上桥口一直塞车”孟师傅回忆道,“那时候,交通秩序混乱不堪,经常会在机动车桥面人车并行,为了顾及桥上行人的安全就跑不开速度,所以每天跑的单子也不多”。后来,一座座兰州跨黄河桥梁的逐渐建成,完善了人车隔离的道路设计,王师傅说他的同行们在行车道的工作变得轻松了许多。如今,无论是小西湖黄河大桥、七里河黄河大桥,还是圆通黄河大桥等都成为了出租车司机们快速穿越黄河的首选通道,缩短了通勤时间,司机师傅每一天的收入也慢慢可观了起来,他们的幸福生活越来越有了盼头。
       “现在,有了这些桥梁,我们送乘客去黄河对岸,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孟师傅笑着说,“乘客们也都很高兴,因为他们可以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不用再担心堵车迟到的问题。”此外,跨黄河桥梁的建成促进了兰州的经济发展,黄河两岸货物的交流通畅使得交流和合作变得更加紧密。许多企业和商家纷纷在黄河两岸开设店铺和工厂,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购物选择。这也为运货司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选择。

       在兰州这座被黄河深情拥抱的城市中,跨黄河的桥梁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也是兰州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深刻体现。大大小小的桥影响了市民的出行方式、生活习惯,甚至整个城市的风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家住在桥头安宁区,此时早已享受退休生活的王大爷来说,七里河黄河大桥的建成给他的工作生涯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和深刻的青春记忆。王大爷年轻时是一位在七里河某中学上班的英语教师,他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这座兰州黄河大桥往返于工作与生活的地方。王大爷感慨地说:“以前,每天早上上课我都要提前出门,因为七里河黄河大桥限行和堵车现象怕耽误学生的学习。后来,在2009年兰州市政府综合评估大桥中发现“防止落梁”的安全隐患,随即就开展了桥梁加固修复工作,限行和堵车便成为了历史,也成为了我那段不可磨灭的记忆。除此之外我还深有体会的是,重建期间绕路上班带来了的诸多不便,让我切身的感受到兰州人一生都离不开桥梁而生活。现在好了,不光路面得到了加宽设计,并且桥两边人行道旁盛开着赏心悦目的花篮,这儿也作为我养老怀旧的好来处”
       除了通勤,跨黄河桥梁还为市民的休闲娱乐提供了更多选择。周末,家住安宁区的李先生一家三口,经常经过七里河这座桥到对岸去,他们沿着宽阔的滨河路,顺着黄河流向的地方欣赏着黄河沿途的风景,享受着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李先生笑着说:“以前觉得黄河是道天然的屏障,现在有了这些桥梁,整个城市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我们的生活也在黄河两岸自由穿梭。”
桥梁是兰州经济的“大心脏”
       跨黄河桥梁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还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繁荣。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黄河两岸的商业区、住宅区逐渐兴起,形成了新的城市格局。比如为了提高地价和方便住户的出行,圆森房地产公司与政府达成协议,投资建设圆通大桥,正是在这座大桥的的带动下,圆通大桥连接了住宅区与对岸的兰州CBD商业区,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优美的小区居住环境。
       此外,过街天桥作为城市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外地人到这对兰州城

>>兰州的岁月印记:黄河桥都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

建设计的独特印象。前不久刚举办的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事,全球各地的马拉松选手驰骋在兰州主干道上,来自浙江大学的跑步博主1124酱在熟悉赛道的时候她产生了疑惑:“这里的过街天桥好多啊,兰州为什么会建这么多各种各样的桥呢?”
       

图 圆通大桥 马青龙摄

图 兰州的过街天桥 马青龙摄

       对于这个疑问,我们采访了兰州城市规划研究所张教授,他认为各种桥梁的建设不仅极大地缓解了交通压力,更成为了城市规划与发展的重要战略纽带。
张教授指出,兰州跨黄河桥梁的建设,首先体现在对城市交通网络的优化和完善上,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兰州交通压力也随之加重,传统的交通设计线路早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过街天桥的密集建设主要是为了人车分流,既保障行人安全又能畅通车流,而跨黄河桥梁的建成,不仅让市民可以更加便捷地穿越黄河,也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效率。这些桥梁不仅缓解了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更为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跨黄河桥梁的建设并不仅仅局限于交通层面。张教授认为,这些桥梁更是兰州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桥梁的建设,使得兰州城市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促进了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时,桥梁也加强了兰州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深刻把握“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的重要理念。从古至今,交通始终承载着人类冲破时空束缚的梦想。伴随着交通的发展,人类交往的时空距离不断压缩,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交通推动经济融通、人文交流,使世界成了紧密相连的‘地球村’”“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深刻阐述了交通的本质内涵、交通与发展的关系。兰州正是因交通而兴,也因为桥这一纽带紧紧地将黄河两岸的居民合并为一个整体。兰州是唯一一座没有因黄河自然地物作为行政区边界的城市,并且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融在每一座桥梁建成后愈加兴盛。为了满足市民最快到达目的地的需要,兰州在大大小小服务民生的桥梁中便捷成为“兰州村”,兰州人民离不开桥梁,黄河桥都的建设也随着祖国75年的沧桑巨变在交通强国进程中同频共振。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发展时期,为求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实现交通建设和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必将在436万兰州的团结支持中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属于兰州的壮美华章。

人物专访:潘维华老先生

主稿<<

文/赵超

潘维华: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响应号召
       “我是56年开始造桥的,参与了那个年头七里河黄河大桥的建造, 04年我就退休了,那就是我最后一年(04年)和桥梁打交道了”。说这话的正是兰州中铁一局桥梁家属院曾经参与兰州桥梁建设的潘维华老先生对自己参与桥梁建设的一生简要概括。
       潘维华老先生曾经是一名建筑工人,对于兰州当地的桥梁他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潘老先生是河北保定人,早年为响应祖国建设的号召,他来到了西北重镇兰州,这也是潘维华老先生第一次接触黄河的桥梁。

图 七里河黄河大桥  摄 赵超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加之兰州经济特殊的地域形势(兰州南北两岸被黄河切开),因此,需要一座牢固的桥梁来加强兰州南北两岸的联系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时,兰州七里河黄河大桥的修建不仅仅证明了中国人也能够修建桥梁,甚至能够做出黄河上最大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桥。它的建成为日后兰州桥梁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潘维华老先生说:“当时兰州急需这样一所桥梁,我就被分到了甘肃兰州,并且为兰州的桥梁建设做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潘维华老先生还记得当时他们刚到兰州修建桥梁时,国家当时的基建能力水平并不高,小到搬运材料和水泥、计算桥梁公式;大到将材料起重堆成桥梁,很多东西必须由队里的工人们亲力亲为。维华老先生说道:“现在的桥梁工人都不用去吃这个苦了,我们国家现

在的条件较之从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就从现在的基建能力来说,机械化程度是很高的,如果现在需要修建桥梁的话每个建设队都会配备起重机、塔吊、精密的计算仪器等等,这在那个年代(50-60年代修建黄河七里河大桥的期间)想都不敢想的。”老人感慨道,现在的基建能力真的有了很大的提升。采访过程中,当我们询问老人近几年兰州的桥梁和过去的桥梁有什么大的变化时,潘维华老先生说:“那当然是跨度,我们当初所修建的桥梁跨度比较小,通常是40-50米左右,而现在桥梁跨度很大,一般情况下桥梁的整体跨度都达到了几百米甚至几千米。”潘维华老先生又补充道:“这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在造桥技术上的一个突破。”修建该桥梁也促进了兰州南北两岸的联系,获得了兰州市民的一致好评。
  热衷桥梁建设事业
        作为一名桥梁建设的专业工人,潘维华老先生这一生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桥梁。潘维华老先生说:“桥梁最怕的就是垮塌,而兰州黄河的地貌经过黄河的冲刷,两岸土质并不是很紧实,反而是非常疏松的。”提到这个问题时,老老先生也向记者科普

>>兰州的岁月印记:黄河桥都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

了关于桥梁的修建选址问题:土质越疏松的地方越难修建一座桥梁,土质质地够硬才足够支撑起一座安稳而又坚固的桥梁;考量黄河的桥梁建设还需要注意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兰州地区偶尔会有几次小地震,桥梁的工程质量能否轻松应对这些灾害,是摆在桥梁建设队的一个大问题。潘维华老先生说:“兰州桥梁的防震工程是相当过关的,近几年的一些小震均未能撼动兰州桥梁分毫,这也与建筑队单位严谨的工作态度息息相关,此外由于近几年桥梁建造时使用的精密计算仪器,兰州桥梁的防震系数也更上一层楼。”在通过自己修建的桥梁时,潘维华老先生感到非常自豪,自己修建的桥梁能够帮助到当地的市民以及经济的发展,潘维华老先生感到十分欣慰。他也会给自己的晚辈讲述自己修建桥梁的故事,潘维华老先生认为传承是一种美德,他讲述自己的事迹是为了后辈也能够如同他们一样去坚守、去付出。谈到修建桥梁对老先生的影响时,潘维华老先生说:“从我自身来讲,通过修建的黄河桥梁时我每次都十分激动,修建桥梁给我很大的动力,当看到人们能够便利通行,能够不用继续‘冒风险’,我就觉得这辈子做这件事是值得的,我也很热爱这个事业。”

潘维华老先生 摄 马青龙

       谈及当地市民“冒风险”这个事,我们询问潘维华老先生为什么要说是“冒风险”呢?潘维华老先生据他的回忆描述道,之所以会说是“冒风险”是因为黄河水非常湍急,当时人们都是乘坐羊皮筏子过河,交通不便嘛,再加上没有救生衣,难免会发生各种意外,所以每一次的乘坐羊皮筏子都是具有很大风险的。潘维华老先生说:“现在条件好多了,有了桥梁的帮助,人们也把羊皮筏

子作为一个旅游的项目,很多外地游客都来尝试羊皮筏子。”潘维华老先生觉得人们不用再担心出行安全,就是因为桥梁成了他们最好的应对之策,有了桥梁,即便人们横渡黄河也几乎没有什么风险。让当地市民知道桥梁是便民的、利民的工程、是他们可以信赖的工程,而不是像原来一样。他们(当地市民)过去聊的都是要放轻松的乘坐羊皮筏子,不要紧张、不要蹦跳,就能安稳过河了,现在大家说的都是欣赏桥上的风景,怎么欣赏我们的黄河母亲,这不仅仅是一个话题的转变,更是民生的转变,桥梁的修建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虽然当时兰州的桥梁最主要的功能并不是方便行人通行。从潘维华老先生那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兰州七里河黄河大桥附近都是一片庄稼地,周围并没有很多居民,因此当初在建立桥梁,主要是为了通车连接黄河南北两岸,带动两岸之间的联系,以便于促进兰州经济的发展。在七里河黄河大桥建成以后,兰州黄河的桥梁附近也陆陆续续来了一部分居民,他们逐步定居在黄河桥梁那一带。随着人们的增加,桥梁的使用也逐渐增多,需要更多的桥梁来便利当地市民。潘维华老先生说:“兰州是一座被黄河分割开来的城市,我过去也曾在一些地区修建过桥梁,但是兰州所需要建立的桥梁是最多的。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兰州必须保保持活力与联系,而这也需要更多的桥梁去支撑它。”在潘维华

主稿<<

老先生心中,兰州的桥梁越多越好,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兰州市民,而当我们好奇并且问及为什么兰州桥墩比外地的大时,潘维华老先生回答道:经过人工缜密的计算,加之黄河水流湍急,兰州桥梁的桥墩必须更为宽大。
     当记者谈到:“您认为从事桥梁的变化能够反映生活的变化吗?”
     潘维华老先生说:“当初他们工作的时候,条件十分艰苦的,都是奔着为祖国搞建设,没有工资,仅仅有一些布票、粮票、肉票去维持家里妻儿老小的生活嘛,那会出门修建桥梁啊,也没有啥假期,一年就十二天假期随机放,没有固定时间,哪怕是春节都需要继续工作。那会就算是单位上的领导,家里的亲属买东西也得排队,生活还是十分拮据的。”在他联系后面的老单位得知,现在单位上每个月都有工资去领,而且有部分补贴福利,单位上每一位工作的人,都有了生活保障,至少不会如同过去一般饿着肚子。

正在接受采访的潘维华老先生 摄 马青龙

建设桥梁惠及民生保平安
       潘维华老人回忆着过去那段岁月,他最难忘记的是乘坐羊皮筏子去修建桥梁,那会他们工人修建桥梁经常会受伤,这对他们建筑工人来说是家常便饭。潘维华老先生说:“那会大家都受伤过,但是大家都没有放弃,我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必须要把桥梁建成、建好,受了伤,第二天还得接着干,只要不缺工我们相信肯定可以做完的。”是啊,那会潘维华老先生他们是如此的决绝,不修成、不建好誓不罢休,甚至不考虑自己的安全。但是如今我们可以告诉潘维华老先生:“现在修建桥梁是很安全的,因为我们能够借助各类工具精密科学的设计、开展每一项工作,确保修建桥梁的时候,每一位工人都能够平平安安,力争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同时,桥梁建设进度也不会落下。”记者接回潘维华老先生的话。潘维华老先生听到这些话,不由得感慨祖国的变化发展,从基建变化、福利政策、桥梁跨度、生命安全等等,他认为今天的桥梁建设已经很完善了,在他们单位,也没听说有任何一起事故,从前最为严重的受伤,现在在他们的老单位也不会再出现了。

>>兰州的岁月印记:黄河桥都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

员工风采

       “在您接触桥梁的一生中,您有学习过有关桥梁的知识吗?”记者问道。
       潘维华老先生说:“有过学习拱桥的经历,其他的好像没有了。”根据潘维华老先生回忆,他们当初是用的桥梁桥墩这一块知识,但是对于拱桥的设计并不是很精通,所以当时的单位上让他们去学习拱桥的知识,学习以后再学以致用。潘维华老先生,也带过一批属于他的“学子”,研究过桥梁设计与建设等等方面的知识。潘维华老先生由于当时时代的更迭、修建桥梁的材料、仪器等等变化,潘维华老先生都得亲力亲为的将自己学习的知识再传回单位里,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大家。他回忆道,因为桥梁技术的不断革新,他们单位要求也不能一直局限在过去造桥的方法里,所以他必须去更新自己固有的修建桥梁的知识。
    “建筑桥梁的困难经常发生。”潘维华老先生说道,当被问及到有什么困难时,潘维华老先生面带愁容地说道:“那会儿,咱们物质条件十分匮乏,我们有时候建设都找不到材料,就算找到了,黄河湍急、土质条件在当时又很难克服,还记得我们单位在当时修建桥梁选址都找了许多处了,不断的在勘察地区条件,还是不了了之。”还有一些困难被潘维华老先生也回忆起来,比如分工的问题,过去常常分工明确且相对细致,各种各样的工种(例如钢筋工、装调工、混土工等等),分工稍微分工就容易做的很混乱,显得没有规划、没有科学的统筹兼顾。潘维华老人偶尔在新闻上看见修建桥梁的新闻;“现在的工人啥都能做,由于技术的更迭,科技的进步,现在工人大多都是有过机械化的学习培训。”潘维华老先生看着经过学习建筑工程的人们,甚至能去国外支持他国桥梁的建设,感到欣慰。潘维华老先生知道,在中国人民面前没有任何困难,所有的桥梁的修建困难都已经不复存在,中国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造桥技术早已发展到更上层的台阶。
        最后我们的记者告诉潘维华老先生:“中国桥梁的建设早已迈向新时代的台阶,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只是兰州桥梁的变化,更是兰州城市规划建设的变化。如今的兰州,有地铁、快公交、高铁站等等一些惠及民生的工程,今天的兰州是活力的是变化的。”但是这一切都离不开背后许许多多默默付出的像潘维华老先生这一的人,请允许我们向为兰州桥梁建设做出贡献的各位老先生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同时,我们也十分感谢潘维华老先生接受我们的采访。感谢他们在祖国需要建设的时期站出来,背井离乡来到兰州,并为兰州桥梁建设事业奉献自己的半生岁月,致敬所有为兰州桥梁建设的各位前辈。最后,我们再次感谢潘维华老先生接受我们的采访!

短评:
时代变迁需要黄河桥都的文化传承与城市现代化转型

>>兰州的岁月印记:黄河桥都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

•客户至上•
•用心服务•
•不断学习•
•追求卓越•

时代变迁需要黄河桥都的文化传承与城市现代化转型

文/马青龙

      在黄河之畔,兰州的桥梁不仅是城市的交通要道,更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和城市文化的传承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兰州应该深植地域优势抓住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机遇,助力推动黄河桥都的现代化转型和兰州桥梁文化的传承和利用,建设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兰州。
      桥都的文化传承和城市转型需要立足于兰州交通便利的自身优势。随着“6轴7廊8通道”空间格局的形成,城市的转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中山桥是唯一连接河西走廊通往内陆的交通线路,到如今每座城市桥梁都承载着兰州乃至中国的发展脉络,见证了兰州从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发展成为如今一带一路重要的现代化陆上港口节点。这些桥梁的建设,是兰州乃至中国基建探索历程的一个缩影,体现出中国人民同舟共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
       然而,桥梁维护并非一帆风顺。大量游客的涌入,给桥梁的维护和周边环境带来了压力。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桥梁的维护和修复工作,以及桥梁周边地区的发展潜力,都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桥都的文化传承和城市转型需要重视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和讲好兰州城市的历史文化。揆诸当下,挖掘黄河桥都的故事,是讲好兰州的故事首要前提。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山桥的历史文化价值,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在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展览等方式来宣传兰州桥梁的历史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等工作来保持桥梁原貌和特色;推广旅游、开发旅游资源等方式来推动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从整体来看,目前挖掘兰州桥文化的研究进程困难重重,桥都文化过度依赖中山桥的宣传,主要是因为其他桥梁的交通运输功能的共性大于文化个性的经济效益的开发与利用的条件。
       面临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之下,黄河桥都的未来转型之路不仅要依托交通强国建设的总体布局,也要认真专注于当下桥都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于利用,还要重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我们也期待着,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可持续的发展策略,黄河桥都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让这份跨越时空的遗产,继续见证更多人的故事,传承更多的文化价值。

采访札记

>>兰州的岁月印记:黄河桥都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

大桥的记录者,时代的观察者
                                                                                                                     文/马青龙
       祖国蓬勃发展七十五载让天堑变通途,兰州也在这种恢弘的气象中加快建设,黄河桥都的历史变迁同样也是祖国发展史的缩影。通过一段时间短学期专业理论的实践,有机会接触到社会的各色人物交流兰州的桥和他们之间的传奇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伟大时代继往开来的篇章跟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
选题确定了以后,首站我来到了我们学校的土木工程学院寻求帮助,但大家都没空搭理我,这是第一次受挫,我感到无奈,对自身能力产生了怀疑。好在拨通了一位道路桥梁专业的梁老师的电话,他推荐了在前不久退休的副院长王老师的联系方式,这让原本困难重重的采访开局就撕开了一个突破口,也让我重燃了采访信心的希望。
       在线路规划和采访对象的确定后,我们小组的几位成员踏上了采访兰州市区预定的采访地点。差不多完成首日采访后,天色已不早了,随着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我们差点赶不上校车回榆中,匆忙中我们换乘三种交通工具争分夺秒,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新闻追求时效性的刺激和疯狂。 回到学校,我们加紧整理那天的采访记录,复盘和讨论两组采访遇到的问题并做相应的调整,那一晚我回顾白天的采访过程,对新闻业务的实践所带来的满足感感到十分兴奋,甚至失眠。
       第二天起了一个大早,我们有条不紊的按照预定的方向进行采访进程,总算在中山桥收集了一些有价值的采访信息。前往家属院搞个人专访的二人也出色的完成任务,我拨通了王教授的电话想采访他,因为他在外地进行学术讨论调不开档期,采访部分就随之进入尾声。
       回来之后稍作休整,我们的写作部分抓紧开展,我的写作板块是相关桥梁民生领域,在组内成员的意见和学姐的指正下进行几次修改,并提交了初稿。评论部分在大家定方向,由刘双代笔,几经修改评论定稿。个人札记紧随其后,跟期末周复习无缝衔接,双重压力难免让我们情绪波动,组内有过因工作未能满足效果而争论,但好在没有损害到同学之间的友情,让我们每一个人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精神。
       

       通过这段时间的历练积累,我们初步有了一些新闻业务上的经验,对目前的新闻理论学习有促进作用。在采写编评等一系列的业务实践中,我们清楚认识到目前薄弱之处,也在采访过程中明白了一专多能专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对今后两年的大学学习方向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在本次实践中我历练出了自己的责任意识以及团队领导的分工意识,我想本次的收获一定会影响我今后的工作态度,干每一件事都应仔细不应付,在团队中有了集体观念要对他人负责,付出的努力更要为自己负责!

采访札记>>

个人札记
文/刘双
       在策划建国75周年纪念活动时,我们小组希望找到一个既能体现国家发展成就,又能展现地方特色的选题。经过多次讨论和调研,我们决定聚焦于兰州的中山桥。中山桥作为黄河上的一座重要桥梁,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在现代交通和城市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我们相信,通过深入挖掘中山桥的故事,可以生动展示中国桥梁建设的技术进步和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从而呼应国家的庆典。
       为了确保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首先对中山桥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包括查阅历史文献、访问博物馆和档案馆,以及与桥梁设计和维护方面的专家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详细的采访大纲,确定了采访的重点和角度。
在实地采访中,我们采取了多角度的方法。我们采访了桥梁家属院的建设者潘老先生,了解了那个时代桥梁建设的技术挑战和施工困难;采访了桥梁文化学者和讲解员,探讨桥梁在城市文化和历史中的地位;采访了当地居民和游客,收集他们与中山桥相关的个人故事和情感体验。此外,我们还利用相机拍摄了桥梁的全景照片,记录了桥梁在不同时间和季节下的风貌。
       在准备工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几个主要困难。首先是历史资料的获取问题,一些珍贵的档案资料分散在不同的机构,有的甚至已经遗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扩大了资料搜集的范围,包括网络资源、私人收藏和口述历史等。其次是采访对象的协调问题,由于涉及到多个领域的专家和普通市民,我们需要耐心地逐一联系和安排。对此,我们小组分成了两批,分别负责与各方沟通和安排采访日程。此外,还有天气和交通的不确定性,这可能会影响采访的进度和质量。我们为此制定了备用计划,并在采访期间保持灵活调整。
       在项目初期,我对中山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只有零星模糊的认识。通过阅读大量的历史文献、参加专家讲座和实地考察,我对中山桥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我学会了如何从多角度审视一座桥梁,不仅仅是它的工程技术,还有它的社会功能、美学价值以及对当地社区的意义。在实践过程中,我还掌握了一系列实用技能。例如,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有效的采访,如何运用多媒体工具制作宣传材料,以及如何组织和策划公共活动。这些技能的学习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我还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视角,通过有效沟通和分工合作,我们共同克服了许多难题。我也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尊重和支持他人的工作。
       当我站在中山桥上,凝视着脚下滚滚的黄河水时,我的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思绪。这座桥,不仅仅是一座连接两岸的钢铁巨构,也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桥上的行人匆匆,车辆穿梭,而我,却像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我想,这就是中山桥的魅力吧,它不仅承载着交通的功能,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感。我开始思考,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惜这座桥。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摄影展或是写作比赛,让中山桥的故事得以流传。也许,我们可以发起保护桥梁的公益活动,让这座古老的桥得到更好的维护和尊重。

>>兰州的岁月印记:黄河桥都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

中山桥,对我而言,已不仅仅是一座桥。它是时间的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它是心心灵的桥梁,连接着每一个走过它的人的心。我希望,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中山桥都能静静地站在这里,见证更多的故事,承载更多的梦想。
       参与中山桥项目的经历,让我对文化遗产保护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认识到,每一件文化遗产都是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给后代。这种意识激励我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继续关注和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通过这次实践,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我发现自己在组织策划方面有一定的天赋,但在细节处理和时间管理上还需加强。这次经历促使我不断反思和改进,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这次短学期中山桥项目的实践经历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我将珍惜这段经历带给我的启示,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采访札记<<

★众志成城的力量

采访札记
文/拉毛草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兰州对于很多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来说也许很陌生,像是只存在于书上的地方。如果没有这次的短学期实践,我对兰州和中山桥的也知之甚少。从很小的时候经常来到兰州玩耍,到长大后来到兰州读书,我见证了兰州的很多城市变化,但对于他们还是知之甚少,近日,我有幸深入兰州,与多位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采访,共同探讨兰州的发展之路。
       初次接触采访对象,我的情绪紧张而又兴奋。在采访前,虽然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研究相关的行业信息、设计好采访问题等。然而,当真正面对采访对象时,我仍然会有些许紧张。但正是这种紧张感,让我更加专注于与采访对象的交流,努力捕捉他们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
       在采访过程中,我第一次用一个采访者、记录着的视角去了解兰州和桥梁,因此感想颇多。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很多短视频博主在街头开展随机采访,但是为了流量又对采访视频掐头去尾、歪曲事实,给部分受访者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这样的事情多了,很多市民对街头采访很是反感,遇到街头采访也并不愿意接受。我们在海采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遇到市民朋友很热心的为我们答疑,但听说我们要采访时连连拒绝,听到要拍照时更是转身就走。我想,我们作为新闻学子在采访时要实事求是,也要顾及被采访者的隐私,不能为了利益就弄虚作假。还有一个感受就是,社会环境对于学生较为包容,很多人在短学期实践中才开始了第一次采访,难免漏洞百出,就比如我自己,在桥梁博物馆采访讲解员时,因为经验不足所以紧张不已,但被访者很宽容温和,还带着我们转换场景拍摄采访。在我们联系受访者时,他们总能最大限度的帮助我们、给我们答疑解惑、还给我们推荐更合适的受访者,这让我感受到社会对于学生的包容。
       在实地踩点时,走在中山桥附近的茶摊我深刻感受到了兰州城市发展的巨大变化。近年来,兰州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城市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在街头巷尾,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让人感受到一股清新的发展气息,曾经空气污染全国第一的日子早已远去,生态环境的治理使得黄河两岸欣欣向荣。
       通过这次采访,我深刻感受到了兰州在城市建设和发展方面的积极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兰州在绿色发展、产业升级、文旅融合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兰州,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书写着新时代的发展篇章。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兰州将继续保持这种发展势头,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同时,我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兰州的发展变化,共同见证这座城市的崛起和繁荣。

>>兰州的岁月印记:黄河桥都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

采访札记
文/文海勋
       转眼间为期三周的短学期社会实践就快要结束了,在大二的最后一个学期,短学期社会实践给我好好的上了一课,也给我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小组的研究对象是兰州的桥梁,而对于兰州桥梁最具代表性的,最具有采访价值的当属桥梁的建设者,但兰州最著名的几座跨黄河桥梁的建造者已经难以寻找,因为很多都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桥梁,就在我们几欲放弃放弃寻找桥梁建设者作为采访对象时,小组成员在地图上无意间看到了一处名为中铁一局桥梁公司家属院的地方,这让我们升起了去中铁一局桥梁公司家属院碰碰运气、找找有没有曾经的桥梁建造者的想法,这也为我们最后能够找到曾经的桥梁建造者写出了第一笔。
       当我们在周六去兰州踩点的时候,第一站选择的是小西湖公园,为的就是向里面常年生活在兰州的老人获知一些他们关于兰州的想法和信息,而在无意中向他们问起家属院的事情时,一位老人给出了重要信息:家属院经常有老人在院子里休息娱乐,并且可以进出。得到这条信息的我们明白了一点,桥梁建造者的这条线有希望了。
       当天下午我们到了家属院,本来只是想着踩好点,准备好后第二天再来正式采访的我们得到了短学期给我们的第一个教训——无论何时都要做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准备,在我们只做出了粗略准备的情况下,我们在家属院遇到了一位重要的采访对象,前中铁一局桥梁公司的一线员工潘维华老先生,并对其进行了采访,由于经验不足和准备不充分,虽完成了采访,但仍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约定好第二天再次进行采访,就在我认为自己做好准备时,第二天老人给了我一个“大惊喜,他介绍了他曾经的工友给我们进行采访,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的我只能硬着头皮进行采访,虽也采访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但依旧是吃了缺少准备和缺少经验的亏,采访依旧有极大的进步空间,这也是此次短学期实践给我上的最重要的一课。
       在短学期采访中给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人们对于大学生有着一颗较为包容的心,面对没有经验的我们,他们会非常耐心地静静听完,再回答我们,并且对我们几乎知无不言,愿意尽全力配合我们、帮助我们,这让我非常感动。
       此次短学期是我第一次以一个新闻学学生的身份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我第一次以一个新闻学学生接触这个世界,采访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遇到的各种人和事都是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这次短学期也为我们这群象牙塔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我似乎明白了学校组织短学期社会实践的用义了,这次短学期实践也会被我永远记住,它带给我的经验、教训以及采访过程中的各种温暖瞬间,将会被我永远铭记于心。

采访札记<<

短学期中的成长
文/赵超
       通过短学期三周的实践活动,可谓是受益良久。在这三周的时间里,我们痛并快乐着;我们一起走过了许多的路,也吃了许多的苦。但是这不正是短学期实践的意义吗?让我们在挫折中一次又一次的站起来。
       我自己初次选题的想法是兰州城市规划的建设,而当我询问老师的意见后,再综合小组的队友们,我们最终确立了选题的方向。那就是由大的城市规划方面转向研究细化的内容。我们最后选题是桥梁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当确立了桥梁这个选题以后,我们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挫折;例如,如何去采访有关桥梁的建设者,我们是否还能够找得到他们的足迹等等;选题之处便困难重重,没想到采访也是如此难以棘手。我们经过了许多次的走访考察,终于来到了桥梁家属院,也同曾经的桥梁建设者潘维华先生进行了采访交流。就这样我们逐步攻克摆在我们面前的每一道难题。我想,这也是短学期给我们的意义吧,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烂。当自己真正从短学期中学到了东西,真正地成长,我才发现,短学期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当我听到有新闻摄影的时候,我就在想我自己以前总用auto模式,我想着能够自动调整参数为什么还需要我去修改呢?可在短学期实践中我意识到如果一直依赖于auto模式,我并不会使自己拍摄技术有很好的提升,因此在这次短学期实践的拍摄采访中我自己有调整参数,有自己亲自设置光圈,压低曝光等等。我认为人永远要迈出那一步,如果一直用过去的方式去进行拍摄,我想自己可能真的摄影技术不会进步,真真正正想要前进的人是会去迈出这一步,所以我很感谢短学期能够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能让我去感受相机,亲身的去拍摄作品。能够真正迈出前进的那一步。
       现在我们进入了新的时代,新的征程,回顾兰州桥梁的发展岁月,望着中山桥斑驳的痕迹,再看如今的小西湖大桥等新型大桥,心中诸多感慨。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人应该发挥当初义无反顾从家乡来到兰州桥梁工人的奉献精神,积极作为,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新闻的意义在此刻我想是为了感染,感染每一个充满斗志的热血儿郎。如果不是短学期的实践活动,我想我也难有这样一番体悟。
       在短学期的实践的整个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也在慢慢的改进这些不足;《虽有佳肴》里有句话说得好“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我们的不足之处,也可以进行自我反省。短学期就能够帮我们找出我们的不足之处,然后对我们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并且非常感谢我队友对我的包容与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我们是一个团结的群体,再感谢队友们一路走来的陪伴,谢谢你们,愿我们都能从短学期中获得成长。同时,在此我也衷心地感谢短学期中各位老师对于我们的帮助和指点,在老师的支持下,我们一路劈波斩浪最终完成我们的短学期实践作品,也从中学习了从未接触过的新事物,明白了有些事你不去做,可能一辈子也无法体会的道理。

致谢

>>致谢

       在过去的三周新闻学短学期实践中,我们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这一切离不开众多人的支持与帮助。在此,我们愿向各位支持与帮助我们的诸位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我们衷心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侯迪,申亚萍,苏静怡,张彤。在这三周里,老师们以其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无论是选题的确定、采访的策划,还是稿件的撰写与修改,老师都给予了我们耐心而细致的指导,使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步,逐渐掌握了新闻学的精髓。       我们也要感谢那些接受我们采访的各界人士。他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故事和见解,为我们的报道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他们的坦诚和信任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新闻工作者肩负的责任,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追求真相、传递价值的信念。       感谢我们小组的成员,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我们共同探讨选题,分享采访心得,一起面对困难和挑战。正是因为有了互相的陪伴和支持,这三周的实践之旅才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温暖。       还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实践机会,让我们能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感谢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为我们精心安排实践内容,协调各方资源,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三周的新闻学短学期实践虽已结束,但这只是我们新闻生涯的一个起点。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铭记这段宝贵的经历,怀揣着感恩之心,不断努力,为新闻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行文至此,落笔为终。在此,请允许我们再次介绍一下我们自己:刘双、拉毛草、马青龙、赵超以及文海勋。                                                                                                                       2024年7月1日

图集

图为在中山桥上的采访瞬间

黄河边上的茶摊

对潘维华老先生的采访

图为在家属院与家属院居民采访照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