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新盐道》电子期刊第14期(删减版)

运城盐化践行双碳战略
推进绿色发展纪实

用匠人精神 做匠心产品

此心安处是吾乡

contents

点击标题可跳转文章页面

《新盐道》电子期刊
第14期

新闻中心
出品

P04  /  卷首语

02

目录

点这里留下
你想说的话

点击播放可听朗读

卷首语

P05  /  用匠人精神 做匠心产品

点击播放可听朗读

用匠人精神 做匠心产品

P09  / 运城盐化践行双碳战略推进                 绿色发展纪实

点击播放可听朗读

运城盐化践行双碳战略推进
绿色发展纪实

P17  /  此心安处是吾乡

点击播放可听朗读

此心安处是吾乡

大雪是仲冬的开始。伴随雪花飘落,各处被雪花覆盖,忽然想到三毛在《岁月》中说的那句,“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雪在传统文化中的“出镜率”很高,它的意象和意境也不尽相同。雪,可以是一次邀约。古有白居易酿好淡绿米酒,雪天高呼“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今有干部职工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共同向2024年举杯“邀约”,送达一份奋勇拼搏的邀约函;雪,也可以是一次呐喊。曾几何时,辛弃疾登西楼吟诗赏月,直抒胸臆道“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回首现在,站在“934+5”职能管理架构推出的关键点,紧跟日化“三个方案”改革的步伐,人事管理“九项制度”的推出,全面梳理制定年度任务指标,我们高声呐喊,呼唤一个更好的未来;雪,亦可以是一份对未来的思考。宋代蒋捷出行途中遇雪,落笔写下“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企业发展行至今日,我们亦常念“如何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如何     进一步实现销售渠道‘去中心化’”,“如何 加快打造先进生产线”……这一系列课题仍需要我们深思,加快探索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来,迫在眉睫。
其实,大雪从不冰冷,虽然加速了枯叶的腐败,却也促发着苔藓的茂盛。从下往上看,矮矮的苔藓变成了高大的森林;从上往下看,苔藓构建起的是“群山峻岭”的版图。正如,集团公司从上到下梳理体系,又从下到上制定指标一般,经过“大雪”的洗礼,焕发了生机,激发了力量,盐化又怎能不盼望,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卷首语

04

卷首语

“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好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职工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
                       ——习近平

用匠人精神 做匠心产品

◎  作者  樊婷婷

06

用匠人精神 做匠心产品

05

用匠人精神 做匠心产品

“工匠精神”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持续传承和发扬光大。2016年,“工匠精神”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自此,追求“工匠精神”就成为了各个企业发力的重点方向之一。
习惯上,“工匠精神”常常被用在狭义的生产制造环节。但从我们集团公司对产品质量的管控过程中可以看到,“工匠精神”需要贯穿到洞察市场、梳理需求、研发立项、配方设计、原料保证、生产规范、运输安全、服务体验、反馈收集等整个流程,也就是针对消费痛点,从产品立项、研发到完成消费体验的整个过程,而不能局限在子分公司具体的生产制造环节。

“国有企业一定要坚守‘工匠精神’。必须明白,国企最重要的就是品质,把品质弄丢了就没有了优势”。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立新,在11月份日化板块经营分析会上的一番话,让人深思。
“工匠精神”,最早源于“工”这一职业,《周礼冬官考工记》曾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工”的职责就是造物,精湛的技艺是工匠的立足之本。在农耕文明时期,人们就将庖丁、鲁班等优秀工匠对“极致”的追求,定义为“工匠精神”。

  用“工匠精神”
推出高质量产品

集团公司在日化板块2023年中期工作会上提出,要形成“满足消费需求,满足渠道各环节利润,能够与竞品争奇斗艳”的新产品推出能力。应当清楚,产品是企业的根本,只有从产品出发才有未来。相关部门要积极联合各销售大区市场一线,按照“洞察市场”的专业要求,认真统计、梳理销量最好的日化产品,以“工匠精神”对产品配方、包装、设计等进行高质量策划,把产品设计得“光彩”,把配方研发的“健壮”,从源头上确保产品的高质量。

08

用匠人精神 做匠心产品

07

用匠人精神 做匠心产品

  用“工匠精神”
打造先进产能基地

产销分离后,各生产单位要全力打造行业先进产能基地,以“工匠精神”全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首先,要完善原材料检验合格率提升方案,寻找最适合的原材料、包装材料,杜绝降低成本带来的质量隐患。其次,要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增加质量检测自动识别、自动监视系统,配方电脑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清洗系统,提升生产线的智能化程度。最后,要做好物流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制度,通过分类装卸,全面解决因物流运输、装卸方式造成的质量安全隐患。

  用“工匠精神”
做好市场环节质量管理工作

要以“工匠精神”加大企业在市场环节的质量监管力度,尽快建立工厂、物流、市场各环节包装质量交付制度,明确责任界定,加强市场环节仓储、装卸管理,规范销售人员的质量职责。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客户在产品储存、摆放标准方面的引导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市场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

一款产品的“诞生”,需要走过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到销售等多个环节,只有做到每个步骤精益求精,积极发挥“工匠精神”,才能产出“高质量”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用“质量”赢得先机。同时,想

要“育匠才”也需要在制度上畅通成长通道,搭建展示平台,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工匠活力,助推工匠成长。

点这里留下
你想说的话

09

运城盐化践行双碳战略推进绿色发展纪实

运城盐化践行双碳战略
推进绿色发展纪实

◎  作者  樊婷婷 马凯

向“绿”而行,逐“绿”发展

10

运城盐化践行双碳战略推进绿色发展纪实

向“绿”而行,逐“绿”发展。近年来,作为老牌国有企业,运城盐化在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始终坚守绿色发展底线,持续加大技术研发费用投入,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断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融入到产业转型升级全过程,持续对各子分公司进行提标升级改造,努力以能源的绿色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盐化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项目验收通过啦!”11月29日,随着运城盐化集团验收工作组人员的审核结束,“蓉兴化工30万吨/年元明粉煤改电节能环保技改项目”(简称“MVR项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自2020年7月备案立项,到2023年7月中旬建成投入试运营,运城盐化集团投入近3600万元,历时3年时间,使蓉兴化工元明粉生产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17万吨,既摆脱了传统能源的束缚和限制,又使企业迈入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轨道。

  由“黑”转“绿”
加快低碳生产步伐

对于老企业来说,要想实现减碳低碳,改造升级固有设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时间紧就加班加点,技术人员短缺,就及时挑人培训,我们蓉兴人就是不服输、不认命。”在MVR项目推进期间, “蓉兴人”主动加班成为家常便饭。面对困难,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三年时间里,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摸索,最终将原有热电联产、六效真空制盐工艺改造为单效MVR 蒸发系统工工艺,实现了低碳生产。

蓉兴化工MVR项目改造完成后,不再使用燃煤锅炉,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17万吨,二氧化硫12.67 吨,二氧化氮59.58吨和粉尘9.3 吨,对工厂周边环境带来不小的改善。同时,元明粉成本同比降低约36 元/吨,年可产生经济效益约1100万元。

11

运城盐化践行双碳战略推进绿色发展纪实

在此之前的2020年,南风钡盐率先进行硫化碱MVR蒸发项目改造,在绿色能源替代上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改造后,产品每年可节省蒸汽9万余吨(折合标煤9350吨),天然气用量减少764万方,粉尘、氮氧化物排放量明显减少。今年6月,南风钡盐又购买了高压清洗机用于清垢,实现不停产清垢,不仅节约清垢成本3万余元,而且大大延长了设备运行周期。
近年来,集团公司不断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念引向深入。而蓉兴化工和南风钡盐的MVR项目引进,正是运城盐化集团向“绿”而行、逐“绿”发展的具体实践,既对大气污染防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又为经济效益的提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2

运城盐化践行双碳战略推进绿色发展纪实

技术迭代
实现“零排放”目标

作为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主体,集团公司通过技术迭代赋能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加速实现零排放,把绿色发展融入生产过程各个环节,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厂”。

同庆南风自2019年50万吨钙芒硝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后,实现了固体废弃物100%回收,使几十年累积的矿物废渣实现“变废为宝”,为国内芒硝行业找到了废弃矿石

南风钡盐硫化碱MVR蒸发项目

同庆南风钙芒硝尾矿综合利用项目

13

运城盐化践行双碳战略推进绿色发展纪实

新的出路。在此之前,他们发明的“一种元明粉烟气除钙镁及连续进料方法”专利技术,变“两碱法”为“石灰烟气法”,通过回收利用锅炉烟气除钙镁,将钙泥再回收用于锅炉烟气脱硫的循环利用工艺,提高了蒸汽利用率,使吨产品消耗蒸汽下降约8%,不仅实现了固体废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和节能减碳,而且大大降低了硝水净化的成本,使元明粉制造成本每吨下降20元,年可节约成本1000万元左右。

14

运城盐化践行双碳战略推进绿色发展纪实

南风钡盐加强硫酸钡闪蒸尾汽余热利用工作,对闪蒸尾汽进行了回收改造,达到了回收余热的目的。改造后,闪蒸尾汽温度由原来的110℃左右降到50℃左右,燃气炉进风由原来的室温20℃左右升高到60℃以上。经测算,吨产品燃气单耗下降了4.7方,年可节约燃气费用35万元。
贵州南风“废水处理零排放工程”对改善保护区域内水体质量,保护安顺境内龙宫、黄果树两个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水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数据统计,工程项目每天能处理污水480吨,经回收利用,每年降低运行成本24万元,节约水费及回收创利38万元,减少缴纳超标排污费25万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样需要企业进行不断地技术创新。无论是专利项目研发、使用绿色环保设计,还是提升资源回收、强化废水处理,运城盐化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让绿色创新之花在生产一线竞相绽放。

陕西省绿色设计产品

西安南风多年来高度重视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运用,通过优化设计包装形式,大幅减少塑料、原纸等耗材消耗,节约原材料、运输和仓储空间,所有的包装材料均为可回收利用的包装材质,做到了资源综合利用。今年,其生产的盐洁清新洗洁精、绿茶速效洗洁精、生姜速效洗洁精、香薰持久洗衣液、除菌全效洗衣液、中华洗衣皂、高级净柔皂、高级除菌皂、高级增白皂、内衣抑菌皂等10款产品,被评为陕西省第四批绿色设计产品,就是“绿色”生产的最好见证。

贵州南风废水处理零排放工程

15

运城盐化践行双碳战略推进绿色发展纪实

16

运城盐化践行双碳战略推进绿色发展纪实

深挖细作
解锁节电耗能密码

当前,能源燃烧占我国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而电力行业排放又占能源行业排放的41%。因此,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电力也是主战场之一。
近年来,集团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在节电管理上深挖内潜,采取了一系列节电举措,努力减少电能消耗、设备运行消耗和遏制设施无效能耗。
蓉兴化工在完全依靠外供电大环境下,将元明粉车间1-6效循环泵电机由原来的普通电机全部更新换为永磁电机,大幅减少了电能消耗。同时,秉承不浪费“每一度电”的原则,完善了厂区路灯照明系统,加强了时控开关的检查维护,确保在设定时间区间范围内开关,杜绝了长明灯现象。

同庆南风对电能计量系统进行了改造,通过引进能耗管理系统,对公司主要耗能设备进行用电量在线监测。管理人员可通过电脑、手机软件随时随地查看收集统计数据,并通过柱状图、曲线图对设备耗能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调整生产,避免不必要的电力浪费。
安庆南风从绿色环保和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以合作的形式,将公司厂区20000平方米左右屋顶建成太阳能分布式光伏电站,以网电价格7.5折优惠使用光伏电能,项目投产后,按年消纳120万度电,年可节约费用35万余元。
应当清楚,节约用电是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必要环节,集团公司坚持在“节约用电”上发力,在设备升级、强化管理上下大功夫,提高生产绿色化程度,在达到生态环保的前提下,也形成了绿色发展新的增长。

向“绿”而行,逐“绿”发展,以“双碳”底色描绘发展“绿色”。正如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立新所说,“要抓好生态环保工作,从讲政治的高度重新认识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让绿色环保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新时代新征程中,运城盐化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

非凡之力,下恒久之功,持续做好低能耗、高效益双赢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产品质量稳定和生产环保节能,让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点这里留下
你想说的话

同庆南风电能计量系统

此心安处是吾乡

◎  作者  于璠

18

此心安处是吾乡

17

此心安处是吾乡

近期,集团主要领导在对山西日化洗化部进行调研“回头看”的过程中,除了详细查看现场管理的整改落实进度外,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一线职工身上——车间灯光的亮度是否会影响职工心情;食堂伙食合不合职工胃口;职工上下班更衣洗漱配套设施是否健全;厂区的环境卫生及职工文体活动场所的建设是否能满足职工需求……集团领导的心中,不仅装着企业发展,更装着每一名职工在工作中的便利性、归属感。

表面上,企业竞争主要靠产品和服务;但实质上,企业竞争最终要靠的是人——因为,人不仅是产品的制造者,同时也是服务的提供者。
《道德经》上指出,治理国家应以德治国、以民心治国。结合当下企业管理,可以理解为,管理者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管理中的人与事,会直接影响到管理的结果。

山西日化洗化部

人文关怀如春风化雨,是提升干部职工战斗力的“黏合剂”。如何通过关爱职工,真正实现让干部职工都能“以厂为家”,建立“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是每一位管理者需要深刻思考的课题。

刘立新、张国红到山西日化开展大调研“回头看”

刘立新、张国红到山西日化开展大调研“回头看”

19

此心安处是吾乡

点这里留下
你想说的话

需要强调的是,归属感是一种心理感受,光有物质待遇不行,还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归属感与爱是第三层,居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之上。同时,归属感也是一个群体和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体现,是集体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某种意义上讲,坚持以人为本、关爱每一名职工,尽可能地改善职工的物质待遇,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职工的归属感爆棚,其深远意义不仅仅是人文关怀。试想,职工在企业的关心爱护下,自身蕴含着强大的内生动力,工作上劲头十足,越干越有劲,工作只能是越干越好。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企业的管理效果突出的表现在现场管理的结果上,而现场管理的每一个点都是每一名一线职工,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始终把职工们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装在心里,常思问题根源、常谋解决之策,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态度和实际行动,一件一件干,一点一点变,才能真正把“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
“此心安处是吾乡”——如果集团上下各级管理人员都能坚持以人为本,心系每一名职工,必将逐步激发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内生动力,为企业创造出质量更优的产品和无微不至的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也就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版  式  设  计:
封  面  摄  影:
产品插页设计:
投  稿  邮  箱:

买雅杰
燕立民
买雅杰 
nfbs@163.com

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