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智研简报第9期

中国·济南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计算研究院

2021

05 / 24

智研简报

智/能/计/算      计/算/未/

5G+医疗大健康国家示范平台成功立项

09 / 30

智能计算赋能数字眼科,助力数字化公共卫生
体系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务科研经费
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解读

CONTENTS

目录

面向“政产学研金服用”,打造研究机构与企业间体系化、标杆化及标准化合作模式

01

智研快讯

技术前沿

关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解读

智研快讯

NEWSLETTERS

政策导读

有望打破国外软件垄断,新国产系统将CAD搬上云端

      日前,工信部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首批“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名单,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联合申报单位入围!此次入围的申报项目由中科院计算所牵头,为“5G+健康管理”方向“面向老年慢性病的 5G 人机智能健康管理平台”。
      本项目以老年慢性病为切入点开展“5G+健康管理”方向的应用试点,围绕面向老年慢性病的智能健康管理,构建健康大数据的治理与分析共性平台,响应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在推动科技创新以提升更多老年人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项目将利用联邦计算方法,在数据存储和模型计算限制于本地的情况下,使一线城市大医院的优势医疗资源共享下沉得以实现。
      作为联合申报单位之一的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计算研究院,在联邦边缘计算领域拥有核心技术,承载多地区智能健康管理平台的运营和维护,赋能医疗等场景的创新应用,为项目的建设提供计算平台支撑与系统运维保障。本次试点项目采用联合申报方式,医疗机构、信息技术与资源提供方积极携手,组建多元化的申报团队,彼此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协同攻关,打好5G“团体赛”,实现了技术赋能业务,架起了医疗健康与信息技术的桥梁。
      试点项目的建设将形成助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标杆模式,成为智能产业发展的重大基础平台,加速山东形成智能产业生态。
      术语链接:联邦计算是一种利用分布式存储的数据进行建模的方法,不需直接交换原始数据,通过共享本地训练的模型参数实现知识的聚合。
    

03

5G+医疗大健康国家示范平台成功立项

5G+医疗大健康国家示范平台成功立项

04

05

未来人与机器将实现感知的双向交互

02

智能计算赋能数字眼科,助力数字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2021年9月16日下午,由人民网主办,人民在线承办的第三届国民视觉健康高峰论坛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本次论坛以“数说眼健康,守护新视界”为主题,以我国全龄段人群眼健康关键性数据作为切入,多位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眼科医疗行业、教育界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以及眼健康企业代表出席并参与研讨,深度聚焦我国眼健康事业核心问题,旨在进一步探索推动我国眼健康事业高速高质发展的新举措,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我国眼健康事业发展。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泛在计算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计算研究院陈益强院长以“智能计算赋能数字眼科”为主题发表演讲。他以数字眼科全流程全生命周期互联网医院平台为例,从智能眼科设备、智能眼科医生、智能患者服务三方面切入,介绍了智能计算如何在未来赋能数字眼科,助力数字化公
   

     “如何基于数据、算法、算力,打造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医院平台,用来支撑医务人员所需要的数据,就是我们希望解决的问题。”谈及发展眼科智能计算的初衷时,陈益强院长表示,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通信技术等,可以有效降低我国医疗机构的问诊成本,提高诊疗效率,为老百姓提供精准的医疗服务。
      陈益强院长将眼科预防、临床、康复、保健的全流程信息技术命名为“数字眼科”,并介绍了其团队与同仁医院、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等目前正在合作研究的三项关键技术:智能的眼科设备、智能眼科医生、智能患者服务。“完成这三项研究以后,我们可以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平台。”陈益强说。
      在智能眼科设备方面,陈益强院长总结了三个要求:一是要做到智能化,设备本身要带有智能芯片。二是一体化,整个设备能够自成一体,和手机终端与其他可穿戴设备结合。三是产品化,开展智能视力筛查仪和智能眼底照相机两类智能眼科检查设备的自主研发生产和制造。
      

共卫生体系建设。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围绕医疗等迫切民生需求,加快创新应用,开发智能诊疗助手”。同年,国家卫健委制定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提出“应用智能导医分诊、智能医学影像识别、患者生命体征集中监测等新手段,提高诊疗效率。”         2020年10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要推动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应用标准化建设。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再次提出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
      如今,国家已相继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医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研发与规范化应用,医学人工智能正逐步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在眼科领域,更是掀起一股眼科人工智能的热潮。    

      在智能眼科医生方面,陈益强院长指出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即不同医疗机构数据孤岛问题、AI模型的动态成长问题、医生科研创新需求与AI模型复杂难用的矛盾。
      随着数据安全法的颁布,数据孤岛问题越发显著。目前,陈益强团队也在建设面向智慧医养的联邦协作平台,在保护数据隐私和安全下,实现虚拟大数据共享,助力AI模型的构建与优化。
      在智能患者服务方面,陈益强介绍,目前其团队正在研制设计一款儿童使用的近视预防智能眼镜,全面监测孩子的用眼行为。另外,团队将通过APP和眼健康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儿童眼健康模型,为家长帮助孩子降低近视提供专业的指导建议。
      谈及未来的愿景,陈益强院长总结说,我们希望智能计算做到方便患者、助力医生,同时能够助力中国科研工作,辐射一带一路国家。希望在数字化的公共卫生上面,无论是常见眼病的筛查和近视眼的防控,都能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智能计算赋能数字
眼科,助力数字化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政策导读
关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解读

关注1:简化预算编制
     《若干意见》提出,简化预算编制。进一步精简合并预算编制科目,按设备费、业务费、劳务费三大类编制直接费用预算。直接费用中除50万元以上的设备费外,其他费用只提供基本测算说明,不需要提供明细。不得将预算编制细致程度作为评审预算的因素。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军称,简化预算、不得将预算编制细致程度作为评审预算的因素,大大减轻了科研人员的工作量,也有利于预算的顺利执行。
     他说,以往的预算编制过细过碎,在具体编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为“争经费”而”编”预算的情况,既造成国家财政的浪费,又不可避免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买酱油的钱花不完、买醋的钱又不够”这种影响科研工作开展的困难。简化预算的作法,更合乎国际规则。
    “我每年都帮助欧洲一些发达国家评审有关科研项目,其预算非常简洁,很高兴看到我国的科研项目管理在往这个方向靠近,目前依然有差距,但发展态势令人鼓舞。”
关注2:下放预算调剂权
    《若干意见》提出,下放预算调剂权。除设备费外的其他费用调剂权全部由项目承担单位下放给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活动实际需要自主安排。
    周天军称,只有科研人员才真正了解自身的实际科研需求,权利的下放,有利于确保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既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又能够杜绝不必要的因为执行预算而花钱所造成的浪费,可谓“双赢”。
    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袁汝兵说,此前,科研经费的“预算”制存在科目设置过细、预算申报过严、预算调剂过繁等突出问题:一是科目设置过细。以前,科研经费中的劳务费和咨询费严格区分,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互相独立;实际需要的间接费用不可列支或比例过低。经费的科目设置过细,管得太多,“打酱油的钱不能打醋”。
     二是预算申报过严。科研人员在预算申报时相当于“预设”了整个研究过程,然而科学研究的过程必然存在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在申报材料上,预算评审要求的材料过多过细,一次预算申报几乎相当于把后期项目执行过程中实际的经费开支做了一遍“演练”。
      三是预算调剂过繁。预算调剂权集中在委托方,且实行多级管理。为了给自己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一级一级的管理者很多时候会极力劝退科研人员预算调整的申请,很多必要的经费支出在与预算不符但又调剂不便的情况下不能支出。预算调剂事难办、耗时长、成本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8月13日公布,从7方面提出25条举措,为创新“松绑”,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管理自主权。
        以往,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项目经费管理刚性偏大、经费报销难等问题,耗费了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此次发布的《若干意见》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对此,相关政策专家进行了解读。

     他认为,“简化预算编制”“下放预算调剂权”两项措施对承担中央财政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具有普惠性,能切实将“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和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保障他们潜心钻研、全力攻关。
      袁汝兵说,《若干意见》是针对“中央财政科研经费”提出的。但第二十五条提出,“各地区要参照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改革完善本地区财政科研经费管理。”他期待《若干意见》在地方层面尽快实施,让全国各地承担各地科研任务的科研人员享受政策的红利。
关注3:提高间接费用比例
    若干意见》明确,提高间接费用比例。项目承担单位可将间接费用全部用于绩效支出,并向创新绩效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倾斜。
    周天军称,当前科研工作的突出问题是“有钱打仗,无钱养兵”,新政策解决了科研人员绩效工资的出处问题,对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团队尤为重要,有利于稳定我国的基础研究队伍。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预算管理制度,该比例可以进一步提高。
关注4:改进结余资金管理
      “项目完成任务目标并通过综合绩效评价后,结余资金留归项目承担单位使用。项目承担单位要将结余资金统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直接支出,优先考虑原项目团队科研需求。”《若干意见》还对“改进结余资金管理”进行了明确。
      周天军称,此举能够充分发挥项目承担单位的统筹管理效能,确保经费的有效使用,同时,杜绝因片面为提高预算执行率而造成的经费浪费。
关注5:“预算+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若干意见》提出,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实行“预算+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袁汝兵说,虽然其实施的对象目前还仅是新型研发机构,但它的实行具有开创性意义。“负面清单”制定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明确告诉科研人员,在科研经费执行中哪些地方是“禁区”、哪些属于“红线”行为;另一方面,在清单以外,则是“法无禁止即可为”,给予了科研人员广阔的天地来施展拳脚,能够更好地激发创新活力。
      他希望这一针对新型研发机构的特殊模式,能尽快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让更多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更广泛的创新主体享受这一独特的政策红利。
关注6:开展顶尖领衔科学家支持方式试点
    《若干意见》提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科技领域,遴选全球顶尖的领衔科学家,给予持续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在确定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重点任务范围内,由领衔科学家自主确定研究课题,自主选聘科研团队,自主安排科研经费使用。
      “这有利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创新能力的一流的科学家队伍,同时为后续改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周天军说。
关注7:强化科研项目经费监督检查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海燕称,《若干意见》在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比如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扩大稳定支持科研经费提取奖励试点范围、扩大包干制实施范围、开展无纸化报销试点等。“最大亮点是在确保政策落实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一是明确了每一条政策落实的责任单位,并由国务院办公厅加强督查;二是对于科研经费的监督检查有了明确的规定。”
    《若干意见》强调了审计监督、财会监督与日常监督的“贯通协调”和“监督合力”,提出财政部、中央级社科类科研项目主管部门要结合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律和特点,参照本意见尽快修订中央级社科类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这有望消除在经费管理上‘政出多门’和不同政策‘不相洽’的问题。”她说。

有望打破国外软件垄断,新国产系统将CAD搬上云端

技术前沿

ADVABCED TECHNONLGY

ADVABCED TECHNONLGY

    2021年9月8日,历经10年核心技术攻关,国内首款基于云架构并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新一代三维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rownCAD在山东济南发布。“它具备跨平台的优势,能够在国产芯片和国产操作系统上运行,既可以部署在公有云,也可以部署在私有云。”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家李培根认为,这一“国内首

款”有望打破国外软件的垄断,实现国产自主工业软件的换道超车。
三维CAD系统是支撑制造业发展最核心的技术之一。大到满街奔跑的汽车,小到人手一部的手机,离开三维CAD软件都无法设计和制造,但此前国内三维CAD市场长期被进口软件垄断。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的深度发展,国外软件已不能满足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10年前,“国家人才工程”入选者、著名CAD技术专家、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梅敬成带领团队投身国产自主三维CAD软件研发蓝海。10年间,他们突破了多项行业技术难题,掌握了三维CAD最核心的两个底层技术——三维几何建模引擎DGM和几何约束求解器DCS。
据了解,CrownCAD的诞生,得益于国家支持,离不开梅敬成团队的努力,也有产学研的功劳。比如,在研发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团队也参与合作攻关了某些关键技术。
“CrownCAD就是在线建模CAD软件,即打开浏览器就可以进行建模的软件。”梅敬成向科技日报记者强调,CrownCAD可以部署在公有云,也可以部署在私有云;尤其是可以在国产芯片和国产操作系统上运行,所以非常适合对自主可控需求高的领域;同时还具备云存储、云计算、多终端、多人协同设计等优势。
记者了解到,该系统在发布之前经历了两轮全国公测,受到了普遍认可。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仿真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师周帅表示:“这款完全自主可控的三维几何建模引擎DGM,提供了与国际主流几何建模引擎功能兼容的API,满足数据转换、高质量曲线曲面建模、参数化实体建模以及几何模型缺陷检测与修复等模块的功能需求,实现数值仿真中几何预处理底层全部代码源码化,可支撑航空发动机前处理系统。”

未来人与机器将实现感知的双向交互

著名未来学家、科普作家史蒂文·约翰逊所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指数级增长时代。人类与机器智能合作将迎来黄金时代,算法将增强人类智力。随着技术呈现指数级增长,整个社会都会变得更加美好”

     9月22日傍晚,华为在“智能世界2030论坛”发布《智能世界2030》报告。这是华为首次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对未来10年的智能世界进行系统性描绘和产业展望。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为该报告所作序言中提出,“未来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本报告给出的预见仅是为科技工作者思考未来智能世界提供一个参考,鼓励创新思维,探索颠覆性技术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如著名未来学家、科普作家史蒂文·约翰逊所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指数级增长时代。人类与机器智能合作将迎来黄金时代,算法将增强人类智力。随着技术呈现指数级增长,整个社会都会变得更加美好”。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让健康可计算、让生命有质量、让数据换粮食、让城市更宜居、让建筑更绿

色、让出行更便捷、让产业更智能、让社会更可信。
  这是华为描述的未来十年智能世界远景。 
     若能实现,人类将从“治已病”到“治未病”,治疗方案也将不再千篇一律;“垂直农场”规模应用,绿色饮食普惠;人们将工作和生活在零碳建筑中,同时拥有“懂你”的空间;新能源汽车给予人们专属移动第三空间,而新型载人飞行器在提升紧急救援效率,降低应急物资输送成本的同时,或许将改变人们的通勤方式。
     该报告同时剖析了通信网络、计算、数字能源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未来。
  报告认为,随着XR、裸眼3D、电子皮肤、电子鼻等技术的成熟,“数字视觉、数字触觉、数字嗅觉”将通过下一代网络,带给人们身临其境,天涯若比邻的体验。
  

与此同时,网络设计理念将从“面向人的认知”向“面向机器认知”转变。而住行合一网络、卫星宽带互联网、工业互联网、认知网络这4种未来网络场景也将逐渐成为现实。
  报告认为,未来10年,人与机器将实现感知、情感的双向交互。无所不及的人工智能将成为科学家的显微镜与望远镜,千行万业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
   报告同时预测,到2030年,通用算力将增长10倍、人工智能算力将增长500倍。
   显然,未来计算将面临物理极限的挑战。
   报告同时认为,构建智能、绿色、安全的未来计算,要从软件、架构和系统层面去创新,更要产业界共同探索新的计算基础,突破半导体物理层极限。

      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自动驾驶新车渗透率将高于20%;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比例将超过50%。未来10年,汽车产业将迎来智能驾驶、智慧空间、智慧服务和智能生产的大发展,而华为的定位,仍是“帮助车企造好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创始主席陈清泉表示,要改变人类未来出行方式仅限于研发与制造还远远不够,更要致力于通过智能网联技术实现智捷交通,进而打造未来智慧城市,最终才能真正实现人类未来智能出行方式变革的目标。
针对数字能源,报告预测,风光新能源成为主力电源之一,可再生能源占全球发电总量比例50%;终端电气化率将超过30%,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的比例将超过50%,超过80%的数字基础设施将采用绿能供电。
  “一个波澜壮阔的智能世界正在加速到来。”华为常务董事、ICT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汪涛说,“想象力决定了我们的未来能走多远,行动力决定了我们到达未来有多快,而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未来。”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物端AI芯片  
边缘AI计算设备 高通量AI服务器认知智能与协作计算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