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云起十月刊实践版_副本

-學史明心,正身立行-

实践版

2021年10月刊

雲 起

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团委

2021.10

一、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请持续关注国内、省市疫情发展变化、中高风险地区调整情况及相关阳性感染者行动轨迹。近14天有过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或与确诊病例行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交集的人员,务必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或疾控中心报备,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向您了解情况,请如实告知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尽快落实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拒不报备或不配合、妨碍疫情防控的,将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全面增强防范意识。坚持非必须不离宁,更不要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本土疫情发生的城市和地区旅游、出差、探亲访友。如必须前往,要提前了解我市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及目的地疫情形势及防控措施要求,做好行程规划,准备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品等防护用品,务必做好个人防护。返回西宁前,提前向单位和辖区报备,并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三、时刻不忘做好自我防护。充分认识当前疫情复杂形势,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前往商场超市、宾馆饭店、农贸市场、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等人员密集场所,自觉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做好体温检测、科学佩戴口罩、保持1米线等防护措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除佩戴口罩外,还应尽量避免接触公共用品、减少进食和饮水次数。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央行志愿时时有我

——致全省人民银行系统青年干部疫情防控倡议书

四、自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是健康第一责任人,要克服侥幸心理和与己无关心态,在日常生活中继续遵守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集、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餐、使用公勺公筷,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挡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或密闭场所,做到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睡眠,适量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居家常通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五、认真做好健康监测。您或您的家人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避免到不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非定点医疗机构或一些小诊所就诊,要规范佩戴口罩并及时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和排查,并主动告知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更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符合条件但仍未接种的市民尽快完成接种,共同构建抗击新冠病毒免疫屏障。
七、保持健康心态拒传谣言。坚持做到从官方权威发布、主流新闻媒体等正规渠道了解疫情信息和防控知识,文明上网,理性发言,不散播他人隐私,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避免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
西宁中支团委

01

02

目錄

工作動態

青年說

心中有夢 腳下有路——履職實踐心得
         文/西寧中支國際收支處 韓誌宏

學好百年黨史 提升履職實效 踐行為民初心
         文/西寧中支營業部 李文婷

延續紅色革命精神 為民解難踐初心
         文/西寧中支 法律事務處 李婧婷

青春向黨,邁向新征程
         文/湟源縣支行 劉 培

04

03

目錄

走進紅色青海

“我為群眾辦實事”

第四期 門合精神永相傳——流淌在貴南大地上的集體意誌

 “點燃高原央行青年誌願者之火”——青年誌願服務圖片展(四)
                                                          

圖/海東中支團委

文/海南中支團委

目錄

05

青海生態常識宣講(二)生態報國青年先行 
 清水長流造福華夏

06

網上紅色紀念館展(一)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保護三江源頭 守護綠水青山”青年誌願服務活動

文/果洛中支團委

奮鬥正青春 青春獻給黨——全省各級團組織積極開展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主題團日活動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紮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全省青年幹部深刻領會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厚植愛黨、愛國情感,全省各級團組織統一行動,多形式開展了“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主題團日活動。
西寧中支團委邀請黨史黨建專家學者,原中共青海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梁代生為青海省人民銀行係統青年幹部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的專題輔導講座,為全省人民銀行係統幹部職工理解和把握“七一”重要講話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實踐要求提供了脈絡清晰的學習導圖。並對進一步學習貫徹“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分享了原原本本學、結合本地區本單位本人實際學、帶著真實感情學的方式方法。

工作動態

工作动态

西寧中支機關團委組織2021年新行員在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開展“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主題團日暨“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青年宣講活動。活動中,全體青年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敬獻鮮花、集體默哀,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團誓詞,並由青年宣講團成員代表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革命先烈英雄事跡等內容開展青年宣講。儀式結束後,全體青年集體參觀了西路軍紀念館,共同學習紅西路軍西征光輝曆程和西路軍戰士不畏犧牲的英雄事跡。

工作动态

海東中支團委通過“河湟銀帆”黨史學習課堂,組織全轄各團支部對《論中國共產黨曆史》40篇文章、“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開展主題團日學習研討係列活動,共開展線上宣講18期,線下午間黨史課堂4期,切實增強團員青年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工作动态

海西中支團委以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為契機,依托團建聯建加強上下級聯動,紮實推動黨建帶團建工作,開展與西寧中支團委青年“結對子”、尋訪德令哈紅色教育基地、承諾勤儉節約倡議書及“老新黨員”共讀紅色詩歌的形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新”走“心”,促使團員青年在常學常新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工作动态

海南中支團委聯合太原中心支行團委、山南市中心支行團委,以三地聯學共建的形式,通過視頻會議組織開展“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青年宣講活動。與會青年共同回顧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重溫《請黨放心,強國有我》青春獻詞,並邀請援青、援藏誌願者進行宣講。引領廣大青年幹部深刻學習領會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實質和時代價值,將援藏、援青誌願者的奉獻精神、援派情懷凝聚為助推西部經濟金融事業發展的強大履職動力。

工作动态

海北中支團委書記以深刻理解“‘九個必須’的豐富內涵和根本要求”為題向中支團員青年講授團課,認真學習領會“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並組織青年幹部共同觀看了《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主題微團課和“七一”共青團和少先隊獻詞。通過現場分享心得、“金點子”創意討論等方式,再次掀起學習熱潮,讓青年幹部在回顧曆史的同時,堅定理想信念,充分發揮青年團員榜樣帶頭作用,立足本職崗位,唱響新時代青春之歌。

工作动态

黃南中支團委邀請黃南中支王秀清副行長與中支全體青年職工共同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並組織參與人員談感想、談啟示。青年們紛紛表示,將進一步加強黨史學習教育,不忘初心,以崇仰之情、敬畏之心認真學習黨的曆史,從中汲取新的智慧和力量,用實幹和奮鬥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青春答卷

工作动态

果洛中支團委組織全體青年職工集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青春獻詞,並一同觀看黨史學習教育視頻。活動中,西寧中支交流幹部宋連方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曆和兩年來的交流工作感受,與會青年職工也分別圍繞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自身學習工作情況作了交流發言。

工作动态

玉樹中支團委組織團員青年一起回顧了“九一八事變”曆史事件,共同學習革命先烈艱苦卓絕的抗戰曆史和英勇無比的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不怕犧牲,勇敢的同侵略者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的曆史過程,並由團委書記帶頭領學《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年幹部培訓班上的重要講話》,引導青年幹部立足本職崗位,不斷修煉本領,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實現貢獻青春力量。

工作动态

全省各形式主題團日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增強了青年幹部的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先鋒意識和曆史責任感,堅定了廣大青年團員“永遠跟黨走”的信念,青年幹部紛紛表示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繼承革命傳統、賡續紅色血脈,大力弘揚高原央行精神,時刻保持央行履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奮發進取、勇於擔當,為開創高原央行工作新局麵貢獻青春力量,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己任,用青春奮鬥奏響“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時代強音。

工作动态

心中有梦 脚下有路——履职实践心得

西宁中支国际收支处  韩志宏

心中有梦,脚下才有路。
在这伟大的新时代,我们要不断锤炼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要始终将本职工作视为人民事业的重要部分,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勇担使命,弘扬艰苦不怕吃苦的优良作风,朝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正确方向奋斗。
在这伟大的新时代,我们要居高望远、惟精惟实。工作上既要有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奉献精神,有细微处发现问题的洞察力,有解决工作难题的经验能力,更要有远大的目标和志向。要不唯上,只唯实,要坚持从基础做起,筑牢根基;要坚持从小事做起,以小见大。要不唯面,只唯精,要从易处入手,从易到难,不断锻炼和积累经验;要从细处着手,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力求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青年说

在这伟大的新时代,我们要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工作上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坚守共产党人初心的方向;要相信再难,都能抵达温暖的地方,都能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辉煌。要强化责任担当,履职尽责,把工作岗位视为我们人生拼搏进取的支点和人生价值实现的舞台,不负党的重托、人民群众的期望、领导和同事的期盼,在平凡的岗位上,从自身做起,在奉献、履职、尽责上争当表率,共创外汇管理事业新局面。

青年说

学好百年党史 提升履职实效 践行为民初心

数百年奔流激荡,曾经苦难深重,如今意气昂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顽强奋斗,用牺牲与奉献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党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信仰的光芒熠熠生辉。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充满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在国家危难之际,一位位“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挑起了他们的时代重担。百年后的今天,作为一名新时代基层央行青年,我也要从前辈手中接好时代的接力棒,立足本职积极进取,把党百年历史中蕴含的经验和智慧吸收转化为干事创业、履职尽责的信心和举措。因此,在认真学习党史的同时,我积极参与到部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为进一步提升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业务服务质量,向服务对象光发放调查问卷,充分了解和掌握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并通过分析研究,针对性的提出促进窗口服务提质增效的政策措施,切实做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为服务对象办实事、解难题。

西宁支行营业部 李文婷

青年说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着怀其源。要确保将党史学习走深走实走心,就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并结合自身履职,多学习、多思考,让宝贵的历史经验更好地指导履职尽责,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

青年说

延续红色革命精神   为民解难践初心

建党百年之际,学习党史,回顾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将我们的记忆再一次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重温红色革命历史,追寻红色金融记忆,作为一名基层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者的我,了解到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里,中国共产党的精英们,如何运用金融的手段度过难关,如何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都促使我们去深入地思考,要不忘来时路,始终怀初心,用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各项工作。

西宁中支法律事务处 李婧婷

青年说

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线工作,关切的是人民“急难愁盼”的问题,让每个人都能公平公正地享受金融服务是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初心,也是使命。打造12363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暖心热线,聆听人民的心声;各渠道宣传金融知识,守护人民的“钱袋子”;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新时代高原央行人,应当汲取老一代革命家、金融家精神,将这种精神渗透到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中,时时叩问初心,处处践行使命,谱写属于新时代的金融篇章。

青年说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2000多年前《诗经》这句承载了中华儿女千年朴素愿望和社会理想而从未实现的咏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变成了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风雨兼程百年路,不忘初心再出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顾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讲话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振奋人心、催人上进,凝聚起了9500多万党员、14亿中国人民奋进新征程,继续创造辉煌的磅礴力量。

湟源县支行 刘 培

青春向党,迈向新征程

青年说

“春潮处处添新绿,号角声声催人急”,新时代的思想为我们描绘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画面。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我们幸是生逢其时、大有可为,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召唤、神圣的使命需要我们怀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态度,固本培元、不懈追求,用自己汗水、能量和方式为祖国带来飞扬的活力、蓬勃的朝气和灿烂的明天。

青年说

作为9500多万党员中的一员,作为基层央行青年职工中的一份子,时刻提醒自己要牢记初心使命,大力发扬静心播种扎根高原精神,用心耕耘干事创业精神,丹心仰望求真务实精神,在实践中真正领悟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门“心经”、掌握好这本“真经”,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坚持学史明理、讲好党员故事做出示范引领、树立光辉典范。

走进紅青海

门合精神永相传——流淌在贵南大地上的集体意志

“流彩贵南”地处祁连山边缘至昆仑山过渡地带,属于柴达木地块的东延部分。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城一路向西,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的塔秀乡有个巴塘新村,是原巴仓农场所在地,上世纪60年代,这里曾经诞生过一位英雄——门合。英雄走了,但他的故事一直不断被传颂。为了在缅怀中传递真情,点燃人们心中的精神火炬,照亮高原儿女的爱国情怀与奉献精神,2018年12月13日,贵南县政府投资建成开放英雄门合纪念馆。

图一:英雄门合纪念馆大门入口

走进红色青海

走进场馆,最为显眼的就是英雄门合的黑色雕塑,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更为庄严肃穆。他张开双臂,准备扑向已冒出滚滚浓烟、即将爆炸的炸药。他的目光坚定而有力地凝视着这片让他眷恋不已的人民与故土。这是门合生前的最后姿势。这个姿势,是门合用血肉之躯筑起的“生命防线”;这个姿势,在风中矗立成永恒,并幻化为精神的定格;这个姿势,是贵南大地上高高擎起的鲜红旗帜,是一往无前的破浪风帆,是不灭不息的星星之火……

图二:英雄门合雕像

走进红色青海

因这种强大精神的感召,越来越多的人们学习并传承、发扬门合精神,让门合精神在新时代里熠熠闪光,也让这位英雄真正走进了人们心里。多年来人们或凭吊缅怀、或追忆纪念,从这种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甘于牺牲、勇于奉献的事迹中不断汲取精神给养。今天,就请跟随我们一起走进海南州贵南县,走进门合英雄纪念馆,学习英雄先进事迹,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历史岁月。

图三:1968年5月31日,《解放军报》刊登“最热烈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立即掀起大规模学习宣传门合同志热潮”

走进红色青海

人物介绍

门合(1928年11月26日—1967年9月5日),河北省涞源县北石佛乡南上屯人。1946年参加进步团——青教会,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生前担任青海军区禁部二营副教导员。1967年9月5日,在青海巴仓农场执行装制防雹土火箭任务中,门合同志为了保护27名战友的生命安全,向着即将爆炸的炸药猛扑上去……39岁的门合用他年轻的生命挽救了27名战友。为了表彰门合同志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崇高品德,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追授门合同志为“无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好干部”,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门合同志学习”。门合同志以他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勇往直前、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和崇高精神。

图四:门合英雄生前照片

走进红色青海

展馆陈列

 英雄门合纪念馆按照50年代巴仓农场的原貌所建,占地面积4239.80平方米,总投资165万元。纪念馆共分五个功能区,即:英雄门合展区、国防教育展区、气象知识展区、农耕文化展区和党员誓词区。
英雄门合展区:主要展示英雄遗物遗像、英雄事迹材料等相关图片、实物、影视、声像和历史实例以及60年代的相关报刊、书籍、著作、语录、像章等。

图五:门合英雄遗像

走进红色青海

国防教育展区:主要展示60年代解放汽车、三轮摩托、半自动步枪、重机枪、轻机枪、迫击炮、40火箭筒、80望远镜、电台、马具、单片等老旧物资装备。

图六:通讯用的对讲机

气象知识展区:主要展示60年代土火箭、火箭弹、相关弹药和当时大量实物和图片资料。

图七:气象监测仪器

走近红色青海

党员誓词区:展示重要党史的文字及图片,党员宣誓的一面党旗墙。
    英雄门合纪念馆内柜中陈列着门合同志生前用过的一些设备,里面包括望远镜、茶杯、水壶等,还有一些门合同志学习过的文件,这些都见证了门合同志在巴仓农场服役时的一个缩影,摆放着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授予门合同志英雄称号的一些文件还有宣传门合同志英雄事迹的一些画册,都体现出了门合同志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英雄门合纪念馆还陈列着我党在建党初期的一些重要战役和会议的画册,藏汉两文的入党誓词墙,80年代的大型农机和生产工具,有拖拉机、推土机、还有一些农用工具等,见证了塔秀乡巴塘村广大村民充分利用机械和传统运输工具发展农业和工业的一个缩影,以及继往开来的奋斗精神。

农耕文化展区:主要展示60年代大型55拖拉机、24行播种机、整压机、链轨犁、二牛抬杠、铁锹、镰刀、草帽等农耕装备。

图八:纪念馆内收藏的农耕装备

走进红色青海

红色传承

每个人的成长,都会有其宏大的时代背景和独特的心路历程,门合也不例外。
1963年赴青海巴仓农场的门合,6年时间里经常深入当地牧区,与牧民群众打成一片,帮他们干活,教他们学习文化,还经常带领战士给牧民家中挑水、干活,深受牧民群众拥护和爱戴。为了方便群众生活,他带领战士修建郭玉乎村至麻格塘村之间的便民桥,当地群众为纪念他,起名“门合桥”。

图九:纪念馆内保存了当时农场的谷仓

走进红色青海

记得有一年的深秋,一位干事出差途中遇到倾盆大雨,衣服都淋透了,冻得浑身发抖。门合见到这情况,便跑上前去把自己的雨衣脱下来,让给他穿。同时,门合亲自主持成立防汛办公室,日夜操劳战斗在防汛第一线,当人们熟睡的时候,他却正在挽着湿淋淋的裤腿,踏着泥泞的小路,顶风冒雨走过一个单位又一个单位,跨过一个院子又一个院子,发现情况及时解决处理,带领大家排积水,筑水堤,心里只想着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

图十:门合带领战士为当地群众修建的便民桥

走进红色青海

图十一:门合纪念馆的俯瞰图

1967年9月,正值秋收时节,高原的气候瞬息万变,巴仓农场又是雹灾多发区,随时可能发生的雹灾威胁着即将成熟的庄稼。为了防雹除灾,夺取粮食丰收,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青海省某部副教导员的门合带领贵南县塔秀乡巴仓农场的工人装制驱云防雹土火箭时发生意外,为了保护在场的27名工人,门合扑向即将爆炸的炸药,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什么样的人物算是英雄?或许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有不一样的答案。但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站在群众前面的那些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不折不扣的英雄。

走进红色青海

1967年9月,正值秋收时节,高原的气候瞬息万变,巴仓农场又是雹灾多发区,随时可能发生的雹灾威胁着即将成熟的庄稼。为了防雹除灾,夺取粮食丰收,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青海省某部副教导员的门合带领贵南县塔秀乡巴仓农场的工人装制驱云防雹土火箭时发生意外,为了保护在场的27名工人,门合扑向即将爆炸的炸药,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什么样的人物算是英雄?或许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有不一样的答案。但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站在群众前面的那些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不折不扣的英雄。
在门合精神的指引下,贵南大地党性教育的新篇章不断掀开,贵南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得到不断丰富。纪念门合,学习门合,这既是对历史的铭记,对英烈的缅怀,对后人的启迪,更是对伟大英雄精神的弘扬。

走进红色青海

如今,门合精神已经成为贵南人民的集体意志。在塔秀乡、贵南县……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认真组织实施“党建+”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社会治理、民族团结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和特色文化、龙头企业行动,厚植信仰土壤,让英雄留下的精神种子不断生根发芽,在初心和使命中激扬英雄精神,引领时代担当,砥砺家国情怀。

图十二:贵南县修建的尕玛羊曲黄河特大桥

走进红色青海

 “点燃高原央行青年志愿者之火”——青年志愿服务图片展(四)
                                                          

图/海东中支团委

图二  民和支行组织开展金融知识进市场活动

图一  海东中支志愿者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

图四  海东中支开展金融知识进乡村办实事活动

图三  海东中支开展金融知识讲座进企业活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

图六  海东中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金融知识进学校活动

图五  央行志愿者开展金融知识进小区志愿服务活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

图八  央行志愿者为商户讲解金融知识

图七  海东中支开展金融知识知识进校园活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

图十  海东中支组织开展“征信知识进企业”宣传活动

图九  海东中支组织开展“征信知识进社区”宣传活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

图十二  化隆电视台宣传报道海东中支组织金融机构开展反假知识进敬老院活动

图十一  海东中支组织开展“征信知识进乡村”宣传活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

图十四  海东中支组织金融机构开展发假币知识进军营活动

图十三  央行志愿者为群众讲解宣传存款保险制度知识

“我为群众办实事”

图十六 海东中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建立农贸市场零钱兑换点

图十五  海东中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金融知识进敬老院活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

图十八  海东中支组织开展爱心助残志愿服务活动

图十七  海东中支组织开展爱心助残志愿服务活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

图二十  海东中支志愿者参与社区“三无”楼院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

图十九  海东中支开展湟水河净滩志愿服务活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

三江源,这里遥远神秘、圣洁苍凉。这里巍然耸立着格拉丹东山雄奇瑰丽的冰塔林,也无声遍布着约古宗列曲涓涓而出的泉眼,当冰钟乳被春天叫醒,一场滴水汇成巨流的生命征程周而复始;这里繁衍生息着“高原精灵”藏羚羊和古老物种野牦牛,也顽强生长着身穿“毛衣”的水母雪兔子和举起“酒杯”的高山龙胆,面纱背后如万花筒般绚丽多彩的乐园,保存着完整动人的生命序列。

生态报国青年先行 清水长流造福华夏

“保护三江源头 守护绿水青山”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青海生态宣讲(二)

保护三江源头 守护绿水青山

文/果洛中支团委

图1  三江源头上的神奇土地——果洛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这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江源,这片令我们深爱和自豪的故乡家园,经几寒耕暑耘,完成了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是世界海拔最高、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

保护三江源头 守护绿水青山

图2  三江源国家公园

全新实践离不开思想引领。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设立,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内涵的生动贯彻和具体体现。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结出硕果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关心和亲自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念兹在兹,对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高度重视,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前所未有地指明了方向,寄予了厚望,赋予了责任,提供了机遇。
难以忘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参加全国两会青海代表团审议并考察青海时,作出了“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战略定位,在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中明确强调了“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我们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为青海发展确立了新坐标、描画了新蓝图、指明了新路径。曾经地处三江源核心区的果洛州玛多县吞食过生态破坏酿成的苦果。上世纪80年代,玛多县北布青山一带发现黄金矿,吸引了上万名淘金者。短短数年间,1600万亩草地被占,50万亩草地遭毁坏。上世纪末,玛多县70%的草地开始退化,并以每年2.6%的速度沙化。这里的降水量骤然减少,到2004年,这个“千湖之县”内,面积大于0.06平方公里的湖泊只剩下200多个。

保护三江源头 守护绿水青山

保护三江源头 守护绿水青山

图3、4  三江源景色

水少了、草少了,草原的牲畜也少了,当地还时常因黄河断流而陷入没水没电的困境。为了维持生活,当地牧民只得扩大牧业规模,这进一步加剧了草原退化。牧民无奈,只能离开祖辈生活的土地。因追逐财富险些摧毁家园,是玛多人共同的伤痛。
玛多的衰落,是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缩影。本世纪初的一项统计显示,三江源区50%~60%的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这里还是全国最严重的土壤风蚀、水蚀、冻融地区之一,受危害面积达1075万公顷,占三江源区总面积的34%,发生鼠害面积约503万公顷,受到威胁的生物物种占总种数的15%~20%。
“中华水塔”的变化,不仅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也对下游地区带来影响。黄河上游水量减少,导致中下游地区人畜饮水困难,工农业生产也受到影响。

保护三江源头 守护绿水青山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青海省清醒意识到“生态=生存”,并提出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的思路。此时,保护“三江源”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005年,我国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一期工程,在草原植被恢复、沙漠化治理等生态修复领域投入资金86.5亿元。2014年,治理面积更广、标准更严格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二期工程接续启动,截至目前,已累计下达投资97.11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60.5%,累计完成投资95.48亿元,占下达投资的98.3%。

保护三江源头 守护绿水青山

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风沙天气越来越少,曾经饱受鼠害的草原重现生机。在黄河源头的扎陵湖,黄河断流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水晶般的湖面,与远处的草原相映成趣,融为一体。风沙小了,草原恢复了,湿地大面积增加。扎陵湖畔水草丰美,藏野驴又回到这片美丽的草原上。
“国家名义”,因其珍贵;“天字号”工程,因其责任。

三江源,是“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上善若水,世界少有三条“母亲河”同出一地,奔腾不息,覆盖了我国66%的地区,每年向中下游供水600多亿立方米。长江携众支流、黄河呈“几”字形,流经数省,横贯入海,是孕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大地血脉;澜沧江流贯六国,出境后作为意蕴“幸福之母”的湄公河,滋润着肥沃的沿岸平原,连接起国家和民族友谊的纽带。
三江源,是亚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青藏高原隆起为“世界屋脊”,夏季引导季风带来降雨,冬季抵挡寒流长驱直入,冷暖期带动气候变化,不仅是全球气候的被动适应者,也是亚洲及北半球气候的创造者。
三江源,是“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自然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环境类型多样,让三江源地区成为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特点最显著的地区,其中存有的孑遗物种、特有物种,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基因库之一。
三江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具有全国乃至全球意义的保护价值。保护好三江源,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至关重要,对世界生态安全举足轻重。

保护三江源头 守护绿水青山

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就要以“国家公园”的方式实现对三江源的永续保护、世代传承,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模式。有学者说,大尺度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保护的战略地位高得多,所肩负的时代责任也重要得多。
全球价值、国家象征,国民认同度高,原真性和完整性高,三江源实至名归。纯净无言的三江源,见证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传承了我国生态保护的发展,如今肩负起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示范的使命。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国之大者”的天下情怀,生态报国的时代责任,勉励我们要更加建设好三江源国家公园、建立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示青海担当、作出青海贡献。

保护三江源头 守护绿水青山

图5 让"中华水塔"清水永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网上红色纪念馆展(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点击此处浏览

往期链接

九月刊实践版(点击此处查看)

十月刊理论版(点击此处查看)

七月刊(点击此处查看)

八月刊(点击此处查看)

九月刊理论版(点击此处查看)

供 稿:海南中支   焦彩虹

海西中支   申  霞

编 辑:刘仪  张萍

审 核:黄砾  苑洁

果洛中支   李俊卿

西宁中支团委

黄南中支团委制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