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五月的暖风吹过,愿大家把日子过成诗!壹点号5月电子月刊《清泉录》请查阅

诗歌:

开篇

如木棉,如鸽子
如橡树

壹点号 早安济南

  青春,是永远不再飞落的木棉,
  在时光面前,我们脆弱如沙堡,
  但是我们能在这短暂的岁月里,
  用自己的方式得到温馨和力量。
  青春,如橡树永远挺拔,
  是青年内心永远不改的信仰。
  即使岁月不再轻盈,
  我们仍要保持敏锐和清醒,
  与树木和花朵共同茁壮。
  如木棉,盛开而不虚荣,
  如鸽子,轻轻拍打翅膀,
  如橡树,坚强而不动摇,
  青春在岁月中释放出耀眼荣光,
  最终成为
满怀感恩的成熟和坚强。

目录

01

02

03

人文时光馆

优秀征文展

影像纪录片

人文时光馆

聆听文字的力量

R·E· N·W·E·N· S·H · I· G· U· A · N · G ·G· U ·A·N

1

壹点号 学红随笔

大娘和母亲

#爆款#

  大娘家和我家住在同一个村子,两家隔着一条胡同,距离不足百步远。我小的时候母亲常带我去大娘家玩。
  大娘和母亲要好,按当下流行的话说,好得闺蜜一般。
  大娘和大爷就育有一个闺女,我称她大姐。大姐只读完小学。我记事时,大姐就作为半大劳力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了。

2023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大娘家人口少,劳力多,经济条件自然比我家好,一日三餐比我家的伙食有油水。和大多数男孩子一样,我小时候嘴馋,有时赖在大娘家不走,等着吃大娘做的好饭。
  大娘把我当做自己的亲儿子,奶奶和母亲有事的时候,大娘或姐姐就把我领到她们家,照看我,陪我在院子里玩。
  大娘和母亲是在同一个生产队,有时上坡干活,她们也把我带在身边,轮流照看。
  劳动之余,大娘会用田埂上的毛谷缨子编织成小狗小猫给我当玩具。我爱不释手,感觉大娘无所不能。
  春暖花开,秧地瓜的时候,大娘和母亲支使我把地瓜苗从地头拿到地中间,让我和别的孩子比赛,看谁拿的次数多,跑得快,跑得远。我们比着干,常常跑得满头大汗。
  夏天麦收的时候,大娘和母亲会挑拣还未熟透的麦穗,掐下来,放在两个手掌之间,搓磨一会,用嘴吹飞麦壳,剩下绿色的麦粒,递给我解馋。
  有一次,队长看我吃得贪婪,就故意板着脸,叫着我的小名说:“你吃的麦子都让会计给你记着账啦,过年的时候扣你家的钱”。当时不知队长是在开玩笑,吓得我一下红了脸。

点击查看全文

#大学#

2023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与大学作别时
在人生的路口深窥内心

壹点号 山师新传媒

  毕业将至,我们继续漫谈。本期同样邀请到三位2023届新闻系本科毕业生,与她们共同回溯四年大学生活,畅谈未来规划。

  谈及毕业的感受,新闻系本科毕业生王涵艺这样描述:毕业意味着,我以及我的同龄人,即将从承载着我们的容器里掉落,散落到社会的海洋里,从此各自沉浮。
  流年易度,大学光阴匆匆而逝,新闻系2019级本科生业已完成新闻专业培养计划。回望四年本科生涯的学业与生活,大家有许多感悟和收获。新闻系本科毕业生马晓洁说,学习新闻之后,对世界的认知变得更加深刻,“就读大学之前,我觉得新闻是乌托邦,但慢慢地,我发现人是多变的复杂的个体,不能因为一件事就盖棺定论。由此而推,整个世界也是如此,所以大学四年最大感受是,认知世界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以前我主张非黑即白,但现在我认为,灰色也挺好的,彩色也不错。”
  王涵艺说,自己抱着追求真相的心态选择学习新闻,但在学习过程中,“我感觉世界观被重塑了”。她解释,经过专业学习才发现,社会由很多复杂的利益关系交互构成,新闻所呈现出的真相,或许不是想象中的单层的那么薄的真相,它其实是多重的非常厚的真相,但这也是真相。
       回望四年大学生活,王涵艺说有些“不尽兴”。“我总是在学习时想玩,玩的时候又担心学习,甚至把很多时间投入到了对提升自我毫无用处的地方,这让我忽略了身边很多珍贵的人和事。”

#随笔#

原来时间是折叠的

壹点号 东夷昊

2023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时间并不是治愈一切的良药,有时恰恰相反。
  父亲去世的那天凌晨,医生给我打电话,说:“人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你看需不需要抢救?”我问:“能抢救过来吗?”医生说:“不能。”我吸了一口气,然后说:“不需要抢救了,谢谢你们。”

       父亲是在老家床上于睡梦中去世的,按照传统说法,算是寿终正寝。我不能为了表现自己所谓的孝心,而让他在身体上再遭受一番创伤性的“抢救”。
  凌晨两点,我打车回到老家。父亲的身体尚有余温,我心中尚存期冀,等着奇迹的发生。闻讯而来的亲戚们过来劝我,说:“趁身体还软,给穿上寿衣吧。”于是,我独自一个人给父亲擦洗了全身,并把寿衣给一件件穿好。看着他的脸色渐渐黯淡下去。
  接下来是操持丧礼,在家族亲友们的帮助下,按照传统有序进行。
  这期间我始终没有捶胸顿足的嚎啕、呼天抢地的号哭。直到和一众亲友来到旷野,在司仪的引导下站到一条凳子上,举起手中的棍子,喊三声:“大大,西北大路啊!”的时候,蓦然悲从中来,泣不成声。
  感情如果能够一次性表达,那就是速朽的感情,是表演性的感情。对于父亲,我做不到。我的哭泣是流淌在内心里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一条小小的溪流而变成了浩荡的大河。
时间在想念当中发生了弯曲,于是我们得以在其中与亲人重逢,并得以重新认识自己。
  没有“如果一切可以重来”的可能,我们只有今生,以及在记忆中的无尽循环。

别让挖呀挖开出的纯真之花
毁于网暴之举

#热点#

壹点号  困鲸

2023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五一假期期间,一首儿歌凭借其洗脑的旋律爆红。
  人红是非多,随着演唱者之一黄老师的爆火出圈,围绕在她身上的各种传闻不断被曝出,充斥在视频评论区及各大平台,并迅速成为全网流量话题。
  从寻亲男孩刘学州到“糖水爷爷”,从粉发女孩郑灵华再到如今深陷舆论漩涡的黄老师,他们的经历不禁让人感到疑惑,在如今互联网信息时代,为何一个热点的出现永远会伴随着质疑甚至是网络暴力,为何对于公共人物的关注往往会从美好转移到阴暗的揣测乃至暴力的攻击?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网络的隐匿性成为了网络暴力的温床,互联网匿名的特点让发言者能够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在发表言论时部分网民便会肆无忌惮地进行批判及言语攻击,发言门槛极低的网络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宣泄情绪的窗口。
  另一方面在于网暴维权之路的艰难,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在利于信息流通的同时,也导致网络信息的留存度较低,在发布者删除有关信息后,网络平台极难在繁如烟海的信息中及时留存以便查证,证据的收集几乎仅能依靠当事人的一己之力,难度极大。况且在信息收集方面,中国语言文字的特性导致某些实际存在攻击性的缩写、谐音梗、表情图片等并不直接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较难依此维权。

  “人人拥有麦克风”绝不意味着人人可以无视规矩乱发言。言论自由是相对的,任何组织、任何个人的发言都不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都不能随意攻击他人。《国语·周语》中这样写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自有国家规划,而我们普通人能做的便是多注意自己的言论,从理性出发,不随意主观揣度他人。只能这样,才能真正的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才能真正培育出纯真的网络之花!

Y·O· U·X· I · U· S· H ·  E· N·  G· H · U· O·G· U ·A·N

2

优秀征文展

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平凡与伟大#

勤劳朴实的劳动者,
济南有你,城市更美

2023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壹点号 小溪2023

济南是泉城,泉水是城市的标志,也是市民的最爱。
济南有七十二名泉,每一个泉眼都必须有专人维护,泉水才能顺畅涌出,不会被泥沙、落叶堵住泉眼。泉水流淌过程中,堤坝维护也是重要的项目。

点击查看全文

在济南的老城区,泉水穿城而过,在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流过,受到外地游客的赞美。在这种环境里,安全是重要问题,尤其是外地游客对济南的地形不熟悉,经常为了亲近泉水,而让自己遇到危险。
泉水从东西护城河流入大明湖,一路上碧波荡漾,画舫流歌,是济南最美的风景。游客和市民只看到风景,而清洁工们乘坐着打捞船,把河里的落叶一堆堆捞起来,保持水质清洁,保证游客的镜头里只有风景,没有垃圾。
每一个平凡的劳动者,都毫无怨言,奋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完成工作任务,不攀比,不吐槽,充分展现了新时代的济南劳动者的风采。
我在济南,每天都能接触到这些劳动者,他们的付出,让我们的生活更美。济南是文明卫生城,正是所有劳动者的辛勤工作,才让我们的天空更蓝,泉水更清,杨柳更绿。
每一年的五一节,是劳动者的节日,但每年都有无数劳动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过节,从未有丝毫怨言。
这就是济南人的觉悟和品质,从不好高骛远,从不冷嘲热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一个城市的运行与发展,离不开他们。
今日济南的腾飞与灿烂,离不开他们。

一亩三分地

  劳动人民都有一亩三分地。我的“一亩三分地”,就是阁楼后面的露台,我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小庆农家田园。

2023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壹点号 小庆

#平凡与伟大#

不到三十平方的它,分两个区域,耕耘区和休闲区。耕耘区,不过三个一模一样的木制花箱,还有积攒了几年的各式各样的花盆,花盆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方有圆;瓦盆、釉盆、瓷盆、紫砂泥盆,还有塑料盆。三个木制花箱自成一排,靠隔壁小秦家的露台一侧,分别种了两垄韭菜,两棵西红柿,一箱花生。两个大紫砂泥盆占据了耕耘区的东侧,分别种了一棵蓝莓树,一棵枇杷树,其他花盆或围在木箱附近,或靠在紫砂泥盆周围。花盆里,茉莉花、喇叭花、小西红柿、小辣椒、茄子、紫茄子(野果嫣油)……随心所欲地种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或许在眼前,或许在心中,又或许在逐渐模糊的记忆里。
有的是千亩肥沃的黑土地,有的是一望无垠而点缀着绿色的沙丘;有的是汪洋大海的彼岸,有的是一池静静的湖水;有的是一个集团公司,有的是一个小小的店铺;有的是平凡岗位上的坚持,有的是一本书、一支笔……
守着一亩三分地,不管是希望,还是遗憾;不管是平庸,还是非凡;不管是安静,还是澎湃……都是刻骨铭心的寄托。
耕耘,也许不只是为了追逐硕果累累的收获,何尝不是为了追逐孜孜不倦的执着和埋在心底的梦想呢?

点击查看全文

#青春印记#

我在山师大

我18岁的生日是在山东师范大学度过的。那年,我考入了自己心仪的大学,用家乡人的话来讲,叫做“小村里飞出了金凤凰”,用自己的话来讲,则叫做“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开学了,我在激动和憧憬中去了济南。

2023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壹点号 张慧峰

山师的南校园,树木葱茏,绿树成荫,四季常青,繁花似锦,几乎可以和济南植物园相媲美。“校园的植物是由我校植物地理专家们栽植的,就连济南市植物园中的一些树种和花卉,也离不开我们学校地理系专家们的培育。”学习《植物地理学》时,教授告诉我们,“这是我们地理系的骄傲。”
学校图书馆的门前,有一片小广场。天刚拂晓,我们就从宿舍楼中一溜小跑,到广场上集合,然后就去食堂里吃早饭,再到教室中听教授讲课。前面的位置我是抢不到的,那是女生们的“专利”,她们在吃饭的时候,就派出了“先锋官”,用书包抢占了座位。
小广场的北缘,种着十多棵核桃树。秋末的时候,核桃树上的叶子凋落殆尽了,枝头上悬挂着一颗颗风干的核桃,在西风中骄傲得瑟瑟发抖,颤栗不已。一名物理系的校友在树干上踹了一脚,核桃便“噼里啪啦”地跌落了一地,直如下了一场“核桃雨”。
核桃的皮儿很薄,把两颗核桃放在手心里,用力一攥,脆响声中,核桃就炸裂开来,露出了绿色的核桃仁。嚼在嘴里,核桃仁喷香喷香的,感觉津津有味。那些核桃,皮薄仁厚,是难得的佳肴美味呢。

点击查看全文

#青春印记#

我的四年大学生活

壹点号 时光清浅,静水微澜

2023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有人说大一的生活是橙色的,新鲜灿烂,热情紧张;大二的生活是绿色的,青春拔节生长,充满了活力;大三的生活是蓝色的,开始要做出选择,考研还是工作;大四的生活带着淡淡的灰色,毕业在即,对未来有期待又有压力。很有几分认同。

  大三下学期,同学们想继续深造的就开始备考研究生,成绩好的同学有被保送研究生的机会。我们系两名综合成绩优异的同学保送了本校研究生。我在系里学习还算认真,获过两次一等奖学金一次国家助学金,综合成绩比较靠前,获得了保送外校的名额,只不指定学校,需要自己联系。筛选了几所学校后发现中意的基本去不了,比自己学校差的又不甘心去,踌躇到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了。那时想着毕业后先工作,减轻些家庭的负担,等攒点积蓄再备考向往的学校。结果工作后考研的心劲就被磨得越来越少了。现在想来大学还是极好的学习时期,工作后再备考有时候难免会有心无力。
  大四下学期开始参加招聘会,五月论文答辩完,工作也有了着落,有家私立大专院校到学校来举办了专场招聘会,我顺利签约了一个职位是旅游管理系任课教师。
  进入六月,又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高考季,也是大四毕业生离校之际。拍毕业照,跟校园里熟悉的风景,要好的同学,舍友们拍照留念;吃散伙饭。展涛校长在毕业典礼上为大家一一颁发了学位证书;邵桂芳书记在对毕业生的致辞里说:“毕业是再学习的开始。”
  毕业典礼之后,大家开始打包行李。
  大学四年生活,带着青春独有的印记,就这样结束了。

点击查看全文

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77岁。她离开的那么忽然、那么匆忙,像急急地去赶场,连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她一生与世无争,成家后相夫教子,养育了我们姐弟五个,她沉静从容,从不大声说话,轻言细语,就连走也走得没有一点征兆,以至于到现在我都以为她还在,她没有离开我们,就像小时候走亲那样,她只是出去歇歇散心了。

#母亲节征文#

怀念母亲

2023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壹点号 冷梅

可是当我回家再也寻不到她,又不能当父亲的面哭的时候,我才接受没有她的现实。
记忆里母亲从未打过我们,无论对谁都那么和蔼可亲。母亲的忽然离去,让我们伤心欲绝。在每一次想她时,我的泪都无声地涌出,盈满双眼,有时走着走着想起她来,任泪水洒落风中,或许这也是母亲在天堂传来了消息,她有太多的留恋和牵挂。
母亲走后,我竟不敢再喝我喜欢的桂花茶。每当我打开那盒干桂花时,香味就扑鼻而来,那是中秋回家时,母亲摘了凉干送给我的。花香还在,而母亲却永远走了。
每年过年母亲都忙碌碌的,做年糕、蒸米团、蒸豆包,今年过年,我们将再也吃不到母亲做的香甜的年糕了,将再也看不到她忙忙碌碌的身影了。就像那株桂花,花落了,香却久远。想必在毎一次春花盛开的时候,在每一个阴雨连绵的夏日,在每一个桂花飘香的秋天,在每一个冬雪飘落的冬日,我们都会寻到母亲你的迅息和你的爱意,我们都会嘱托飘洒的落花,嘱托如丝的细雨,嘱托翩然的落叶,嘱托纷飞的雪花,轻轻的,莫扰了你,莫惊了你,并捎去我们对你无尽的思念!

点击查看全文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母亲总是说:“早餐要吃好”,似乎早餐的质量关于一天的成败。父亲工作特殊,那几年一直上晚班,我的早晨就全包在母亲身上。母亲要让我吃上好的早餐,唯一的办法就是早起,如果你是一个早行者,只需看一看厨房窗户透着是灯光,你就知道这家一定有一个上学的孩子,这家一定有一个勤劳的母亲或父亲。

#母亲节征文#

爱的跟随

2023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壹点号 边缘文学

那时我的一天是在母亲小心而温柔的“起床吃饭了”的声音中开始的,我一直享受着母亲如此准时、周到的亲情早餐。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不可思议,母亲早起做饭全靠生物钟,从未睡过头一次。煎蛋、炒米饭、炸馒头片……当然最吸引我的便是那每周一次的油条味,我最期待的就是早晨刚一起床,便看到餐桌上母亲已买回来的油条,还有碗里的甜豆汁。
这么多年,故乡的油条,因为空间而让人思念,也因为穿越了时光而回味悠长,仿佛只有吃到家乡的油条才证明我回到了家里。
如今,父母年近古稀,我孩子也是一个小男子汉了,我又将母亲的那份爱延续到我的孩子身上。上次回家,我告诉父母,每天早晨,我们会为孩子的早餐忙碌,只是因为有了微波炉、电饭煲等设备,现在的早晨方便而快捷。但是周末我也会让儿子出门到附近的早餐店自己买早点,像我当年那样,目的是想锻炼一下他的生活适应能力。
母亲听后却大惊失色:“你怎么能放心让孩子独自出去买早点?当年你爹为了我周天不用早起,让你周天休息时出去买油条。我却又不放心你独自一人出行,怕有个闪失,你出门后,我都是悄悄在后面跟随着你呀,远远望着你,一次也不落下。”我听后,瞬间泪奔。

点击查看全文

  那晚我依偎在女儿身旁,做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梦。那是暑假将近的夏日,是空白得只听得见蝉鸣的夏日,是好似有无尽可能的夏日,是像热气球一般膨胀到升空不见了的夏日,也是梦一般迷迷糊糊的童年。

#儿童节征文#

愿你走出半生
归来仍是童年

2023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壹点号 山东金融文学·卜娣娣

在梦里,去往学校的路总是长又长,旧旧老老的,周边的小卖铺住着许许多多小小的愿望。这些愿望有时小到一角钱就能实现,一块钱便似乎能买到全世界,妈妈给的一块钱在手心里攥出了汗,因为美味实在太多,不知该从何选起,酸甜的果丹皮、动感的跳跳糖、冰凉的雪人雪糕、神奇的泡泡糖、香葱味的小浣熊、好看的彩色贴画……而这些所有,最贵的也不过五角钱,最廉价的零食,最珍贵的美味。
记忆中儿童节当天,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会精心打扮一番。带着小板凳,高高兴兴去学校看同学们准备已久的节目。每个人都开开心心的,因为这一天不用上课。那个时候的我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班级能不能得第一名。到自己班级表演时,欢呼一定要最大声。人人都曾是孩童,也曾对这个世界有过无数的发问,有过无穷的想象。时光流转,浮生若梦,只是童年悄然远去了。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夏天,一个又一个的六月,那些孩童都停在了永远的童年。长大多年后,无论从何处的睡梦中醒来,想起的总是那些简简单单的六月。
成年人的我们不妨偶尔也去做个小孩吧。在柴米油盐里,也可以保持你的诗意,唤醒你的童心。正如木心所说,“能做的事,就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反璞。”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童年。愿你历尽沧桑,天真依然不变!

点击查看全文

童年的记忆——挖嘟噜子

壹点号 厚石

#儿童节征文#

2023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由于嘟噜子窝都在芦苇地里,芦根交错盘绕,不是好锨铲不下去。肚子的饥饿和对美食的向往,战胜了可能被吊打的恐惧,几个小伙伴就偷了铁锨,跑到了徒骇河边的芦苇地里去了。

芦苇在上年的秋天已割了,但留下的茬子尖尖的,硬又锐,对鞋和脚都构成了威胁。啥也顾不上了,冲着一个个碉堡,一锨一锨挖下去。挖嘟噜子是一个技术活,不是每一锨都能挖得到。嘟噜子此时藏在碉堡下面,洞穴很深,方向诡秘,要选择洞口湿泥浆较多,爪子印较密集的嘟噜子的窝,并且要考虑它隐藏的纵深,选择下锨位置。如果运气好的话,一上午能挖到上百个,运气不好也就一二十个。运气是由天气暖和与否,挖的技巧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此时的嘟噜子刚刚从休眠中苏醒过来,因为芦苇还没有长出新芽和叶,它还未进食,又没有喷“化子”,腥味小鲜味艳,无论公母都很肥且味美。
用清水洗过之后,嘟噜子有三种基本吃法。一是炸,就是用水煮熟,放少许盐,热水起锅煮,能迅速锁住嘟噜子的鲜味,不至于太多流失在水中,水用量不大,在快熟时,把水舀出来,蒸干嘟噜子的多余水汽,相当于炒菜的收汁,这样就成了。此时的嘟噜子已变成金铠金甲,掰开盖子,有金黄的膏,如玉的肉,比螃蟹还要美味很多;第二种吃法是洗净后,晾干水用卤水呛,此种做法嘟噜子的鲜味没有损失,是最鲜的一种,但因未煮蒸,很多人认为是生的,不敢食用,但我很喜欢;第三种是洗净晾干然后加盐在器皿中捣烂成酱,做成嘟噜子酱,也是很美味的一种食法。

点击查看全文

女儿是上天赐给我的最好礼物,从看到你的第一眼,你发出第一声啼哭时,我感觉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从此多了责任、多了牵挂。

#儿童节征文#

2023清泉计划获奖长文

我的小女孩长大了

壹点号 品读人生

看着你一天天快乐的成长,我不知有多幸福,每天你都会带给我无尽的欢乐,你的一个小动作,一个眼神,我就知道你要干什么,这就是母女连心吧。你从小就乖巧、可爱、懂事、爱笑,从不会无缘无故的哭闹,你就是上天赐给我的小天使。
你的童年是幸福的,快乐的,是丰富多彩的,爸爸妈妈姥姥姥爷都很爱你,你是全家人的宝贝。你有很多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图画书,你懂得与小朋友分享。你从小喜欢舞蹈、画画、唱歌,我们尊重你的意愿,给你报了兴趣班,我们不会给你压力,只要你喜欢就好。
时光的指针似乎跑得很快,我还没有好好陪伴你,享受你的天真无邪、围着妈妈叫个不停,问这问那的小女孩转眼间就长大了。
你出落得亭亭玉立,个子高我一头,我的女孩真的长大了。从小到大你没怎么让我操心,你研究生生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园丁。
我从小就很敬佩教师这个职业,梦想长大后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只可惜没能实现,父亲从事财会工作,受父亲的影响,我从事了金融工作。但心中始终有个做教师的梦想。把女儿培养成了一名人民教师,也算是女儿替我实现了梦想。

点击查看全文

3

影像纪录片

划破庞杂世界的影像现场

Y·I· N· G · X· I· A·  N· G·  J· I · L· U·P· I ·A·N

太震撼了!沿着黄河遇见海

壹点号 行者说

封底大片

长安归故里
两朝三世六百年

壹点号 摄影师冬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出品

文案/周静 秦娟  监制/ 王娟

2023年5月刊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