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
台港澳研究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
【2023年11月-2024年1月 第6期 总第6期】
2023
06
总 第六期
01
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
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结果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评论台湾地区选举结果
外交部发言人就台湾选举答记者问
各方专家点评
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结果
2024年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揭晓
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选举1月13日举行。计票结果显示,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当选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台湾地区立法机构113个席次中,中国国民党获得52席,民进党51席,台湾民众党8席,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者2席。
◎ 新华社 1月13日
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评论台湾地区选举结果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1
台“中选会”公布大选具体票数
台湾2024"大选",由执政的民进党推派的候选人赖清德与副手萧美琴组成的“赖萧配”,以5586019票(40.0503%)的得票率,击败了国民党的“侯康配”和民众党的“柯盈配”。这是第一次有执政党突破8年的执政魔咒成功连任第三届。
在"大选"得票上,一号柯盈配拿到共3690466票(26.4597%),二号赖萧配共5586019票(40.0503%)而侯康配4671021票(33.4900%)。至于不分区政党票则是民众党:3040334票(22.0686%)、民进党4981060票(36.1556%)而国民党则是4764293票(34.5822%)。值得注意的是,侯友宜的票数少于国民党的政党票,这是历年来比较少见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柯文哲分散了在野的选票。而本次的投票率为71.86%,略低于四年前的74.9%。
在113席的“立委”中,79席的区域与原住民“立委”中国民党赢得39席、民进党赢得38席的分区“立委”,有2席是无党籍。不分区则是国民党和民进党各13人,民众党8人。因此三党不皆无法单独“立院”过半已成定局。
◎中评社 1月13日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3日晚就台湾地区选举结果表示:
这次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显示,民进党并不能代表岛内主流民意。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这次选举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改变不了两岸同胞走近走亲、越走越亲的共同愿望,更阻挡不了祖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大势。
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统一的立场一以贯之,意志坚若磐石。我们将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与台湾有关政党、团体和各界人士一道,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 新华社 1月13日
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票数
外交部发言人就台湾选举答记者问
外交部发言人1月13日就台湾选举答记者问。发言人表示,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已就中国台湾地区选举结果发表评论。
发言人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无论台湾岛内局势怎样变化,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不会改变,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分裂、反对“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立场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普遍共识和稳固格局不会改变。一个中国原则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我们相信国际社会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理解和支持中国人民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争取完成国家统一的正义事业。
◎ 新华社 1月13日
外交部:美须停止向台独势力发任何错误信号
日前,美国白宫国安会就中国台湾地区选举问题举行专题媒体电话简报会。白宫不具名官员表示,美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支持两岸对话。只要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岸分歧,美方对最终解决方案不持立场。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月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应询表示,如果美方真心希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那就应该明确反对“台独”、支持中国和平统一。毛宁表示,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台独”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是一条注定失败的不归路。
◎ 新华社 1月13日
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结果
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
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国务院
关于中国台湾地区选举的声明发表谈话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1
美国国务院就中国台湾地区选举发表声明,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严重违背美方所作仅与台湾地区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的政治承诺,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也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美台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坚决反对美方以任何方式、任何借口干涉台湾事务。我们敦促美方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将美国领导人多次重申的不支持“台独”、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寻求把台湾问题作为工具遏制中国等承诺落到实处,停止美台官方往来,停止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1月14日
王毅阐明中方关于台湾局势严正立场
2024年1月14日,正在埃及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开罗同埃及外长舒克里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有记者问及中方对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两岸关系和台湾局势的看法,王毅表示,台湾地区选举是中国的地方事务。不管选举结果如何,都改变不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都改变不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普遍共识。
王毅表示,80年前,就在我们今天所在的开罗,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把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台湾归还中国”。此后,1945年中美英苏联合发表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条款必将实施”。日本则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系列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文件构成了战后国际秩序的组成部分,也奠定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领土的历史与法理根基。
王毅强调,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不是!“台独”从来不可能成事,过去不能,今后更绝无可能!台湾岛内谁想搞“台独”,就是分裂中国国土,必将受到历史和法律的严惩。国际上谁要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就是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乃至国际社会的共同反对。王毅表示,“台独”严重威胁台湾同胞的福祉,严重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也将严重破坏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是一条绝路,更是一条死路。中国终将实现完全统一,台湾必将回归祖国怀抱。我们相信国际社会将继续根据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人民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争取国家统一的正义事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1月14日
各方专家点评
朱松岭:美看到中方解决台湾问题决心
针对美国白宫国安会10日晚间罕见举行台湾大选专题媒体电话简报会,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表示,此次美国再次表态“只要是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岸分歧,我们对最终解决方案不持立场”,说明美方理解到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余地、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不惜任何代价,看到了中国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
◎ 中评社 1月13日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
仇长根:台湾要和平的主流民意未变
华东师范大学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仇长根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就2024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予以解读。他指出,赖清德的民意基础仅四成,台湾社会“要和平、要稳定、要发展”主流民意的并未改变。大陆对台湾地区选举所作出的政治结论非常清楚,那就是“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任何选举结果都改变不了历史事实;无论谁上台在台湾地区施政,“两岸同属一中”不可能改变、也不允许改变。希望民进党好自为之,不要被选胜冲昏头脑,忘乎所以,犯下不可饶恕之罪。
◎ 中评社 1月15日
华东师范大学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
特约研究员仇长根
黄清贤:赖清德低票当选反映民众疑虑
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国民党原主席特别顾问兼大陆部主任黄清贤表示,民进党和赖清德必须认识到台湾的主流民意,对他们是有所疑虑,甚至于不支持的;同时民进党及赖清德也要认真思考,修正自己偏颇的两岸路线立场,否则在“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下,不可能去施展所谓的“政治抱负”。
◎ 中评社 1月16日
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黄清贤
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结果
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1
美知名专家:美方应重申“绝对不支持台独”
美国两位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冯稼时(Thomas Fingar)和蓝普顿(David M. Lampton)指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房间里的大象”,处理好这个复杂问题,需要重申美国政府的政策,包括“绝对不支持‘台独’”;停止蚕食一个中国政策,停止漂向“一中一台”政策。
◎ 中评社 1月12日
冯稼时(左)和蓝普顿(右)
在美学者:美国是赖清德最大挑战
中国时报、旺报14日主办“2024选后台湾新局两岸关系”座谈会。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利坚大学教授赵全胜指出,白宫“前所未有”地在台湾"大选"前两天召开相关背景说明会,且美国也未选边站。他从美方角度观察,目前已有俄乌和以哈两个火药桶燃烧的情况下,美国当然不希望再引爆一个火药桶,所以从旧金山拜习会后,美方用了"缓兵之计"来管控台独、安抚大陆。
◎ 中时新闻网 1月14日
“2024选后台湾新局两岸关系”座谈会现场
“台湾对美国来说确实是一个战略桥头堡”,赵全胜说,因此,在美国不能放弃台湾的情况下,美国既不希望台湾用“台独”刺激中国大陆,但也不希望台湾跟大陆走得太近,而不论台湾的蓝营或绿营,都把对美关系视为首位。他认为,赖清德在当选感言提到“中华民国”等关键字,应该就是得到了美方的讯号。
在美中战略竞争的格局下,赵全胜认为,中国大陆无论是在经济整合或安全方面,对此都有进一步的准备,若两岸关系进一步恶化,大陆的政策“工具箱”恐怕也有经济的层次。对此,他表示,当前两岸交流处于停顿状态,应该要加强沟通和交流,两岸双方都要努力打破一定的“思想障碍”,民进党或可在冻结台独党纲问题上表态,做出妥协。
谈及美国总统拜登在台湾大选后提及“不支持台独”,美国山姆休士顿大学副教授翁履中表示,去年11月旧金山拜习会后,美国希望跟中国的关系保持“冷和平“(紧张关系不升温),拜登此举为亡羊补牢,向北京传递”有在控管台海情况“的讯号,所以未来赖清德政府遇到的最大挑战,将是来自美国所给出的非常多建议。
廖元豪:国民党应重塑形象吸引年轻人
针对2024大选结果,台湾政治大学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呼吁,国民党应多举办人文社会类的青年营队,让年轻世代从中崭露头角、多邀请学者筹画撰写政策白皮书,寻找企业合作补助艺文活动或研究案,培养出“战友”般的情感连结、善用网路经营接触各方领域的人士。而大陆当局想要抓住台湾人心,关键在于真正的尊重,包括台湾的民主和经济体制。应在强调“一国两制”之余,对于台湾在中华文化、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当中具体展现的民主成果给予多一点的肯定,肯定会减少很多敌意。
◎ 旺报 1月15日
台湾政治大学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
赵春山:民众党理念未明看不出第三路线
淡江大学荣誉教授赵春山针对2024选举结果直言,看不出民众党在内政或两岸、外交政策上的具体规划,也"看不出这是第三路线",指其理念忽左忽右,是投机主义的性格。他认为,要变成一个真正的政治势力,需要有组织且可制度化,而民众党能否达成上述目标,他持怀疑态度。
◎ 旺报 1月15日
淡江大学荣誉教授赵春山
港专家:谁执政对两岸未来影响都不大
针对台湾选举结果,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总监许桢认为,打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提出第一天起,当地主流民意的接受程度没有太大变化,至今没有主要政党会公开表明支持"一国两制",特别是台湾政治民主化,本土意识抬头,要改变当地人想法更难。对台湾本地政局而言,香港因素的影响相当有限;在两岸议题上,真正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外力因素,是中美关系。
大陆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则指,民进党继续执政,在港台民间交流层面影响不大,因为大陆从没阻碍港台两地人民交流,反而希望透过民间往来减少台湾民众对香港认知的误差,正面理解“一国两制”,减低台独势力抹黑香港的效果。刘兆佳直言,港台关系只是两岸关系其中一个小范畴,而两岸关系又取决于中美关系,香港可扮演的角色很有限,只能紧随中央步伐。
◎ 中时新闻网 1月15日
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结果
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1
刘国深:坚持和平统一是建立在自信、定力、实力的基础之上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刘国深教授应邀参与深圳卫视《关键洞察力》栏目时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必须要在中国大陆自身的发展进步过程当中去解决,必须要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当中去看待,我们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我相信大陆方面强调坚持和平统一,是建立在自信、定力、实力的基础之上,开始更加科学的、理性的去处理好台湾问题,这样对海峡两岸、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最有利的选择。当然我们也要做好应对任何突发事件的足够准备。
◎ 深圳卫视 1月13日
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刘国深教授
刘国深:赖清德未得到多数民意支持 难以“为所欲为”
观察此次选举反映出的台湾民意走向,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刘国深指出,台湾社会早已不是某几个政治人物或某个执政党就能说了算的时代,民间社会特别是青年群体的能量很大。赖清德首先必须面对台湾内部的各方压力,以及民进党过去执政所积累的沸腾民怨。随着民进党失去过去八年在台立法机构拥有的过半席次优势丧失,该党未来施政空间将被极大压缩,赖清德很难为所欲为。
就当前两岸关系的发展态势来看,刘国深强调,大陆对台湾的影响力越来越强,是覆盖军事、外交、法律、经济、社会等方面全面性的影响。民进党当局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的每一次挑衅,都会成为大陆方面进一步强化对台湾影响力的又一个抓手。
◎ 中国新闻网 1月16日
王贞威:台岛政局在选后更为复杂多变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贞威副教授日前在《香港文汇报》刊文指出,岛内政局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三党互动博弈,民进党略微占据上风,蓝白联合才有能力抗衡民进党,但民众党试图在蓝绿之间游走,实现利益最大化。岛内政局进入复杂多变的新阶段。
其一, 民进党上台不能代表台湾岛内主流民意,蔡英文8年执政失去民心。其二,民众党此番吸引了年轻人选票,其虽然竞选失败,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键影响力。不过,民众党不能高估自身实力,作为一个靠着魅力型领导者柯文哲崛起的政党,其执政经验不足,更缺乏人才,民众党更像是蓝绿阵营失意政治人物的收容所。其三,国民党未来只靠自身实力已经难以单独获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胜利。未来蓝白能否积极合作制衡民进党,成为影响岛内政局以及台海局势的重大因素。如果蓝白不能有效合作,民进党以四成的影响力就足以延续“朝小野大执政权”,“在野阵营”也无法有效制衡民进党。蓝白不联手,更难以有效压制民进党“双独组合”可能的“台独”挑衅举动和冲动行为。反过来,一旦蓝白有效整合,无论行政权还是立法权都可以所向披靡,轻松主控岛内政局。
◎ 香港文汇报 1月19日
王贞威副教授在《香港文汇报》刊文
王贞威:赖清德上任后两岸关系风险和冲突或较蔡英文时期增加
台湾“大选”落幕,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贞威副教授近日接受台湾《中国时报》采访。王贞威副教授在采访中表示,赖清德上台后,两岸关系的风险和冲突会较蔡英文时期增加,不过在实现中国完全统一的目标下,大陆仍会持续争取台湾民心的支持与认同。
王贞威强调,赖清德的“台独”性质是非常明确的,一旦挑战两岸关系的红线,大陆各方面的准备是非常充分的,必然会采取坚定果断的应对措施。
◎ 中国时报 1月14日
张文生:大陆有能力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张文生表示,赖清德是民进党内所谓“台独金孙”,多次公开发表“台独”言论,在社会上蓄意制造和煽动“反中”情绪,鼓吹两岸对立。而萧美琴挟洋自重,“倚美谋独”,是首个被大陆两次点名且被加码制裁的“台独”顽固分子。两人的“台独”立场非常顽固,而且不容易变化。“赖萧配”当选后,两岸的政治对立必然急剧上升。张文生教授认为,这种政治对立也会直接影响两岸的交流交往和合作,会使得两岸在军事上、政治上的对抗斗争更加激烈,加剧两岸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对抗性。相信祖国大陆有能力回击民进党当局的挑衅,有能力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 香港文汇报 1月14日
02
港澳台时事热点聚焦
习近平听取李家超、贺一诚述职报告
瑙鲁宣布与台湾“断交”
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十项出入境政策措施
澳港珠澳大桥年出入境旅客超过1630万人次
澳门特区修改《行政长官选举法》
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结果
港澳台时事热点聚焦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瑙鲁宣布与台湾“断交”
瑙鲁发布声明:与台湾当局“断交”
瑙鲁政府当地时间15日发布声明,宣布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当局断绝所谓“外交关系”。声明指出,瑙鲁政府按照联合国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瑙鲁即日起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不再同台湾发生任何官方关系,不进行任何官方往来。
◎ 新华社 1月15日
CGTN记者团采访瑙鲁外长
瑙鲁外长首次回应与台“断交”:台湾并非独立国家
瑙鲁政府外交及贸易部部长莱昂内尔·安吉米亚19日在受访时,首次回应与台湾“断交”,强调台湾并非独立国家,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是正确决定。这是瑙鲁政府宣布与台湾断绝所谓“外交关系”后,瑙鲁高官首次接受中国媒体专访。
安吉米亚表示,瑙鲁政府做出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决定是基于自身发展需求。他表示,这是一个可以与中国进入到一段真诚关系的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可以持续带动瑙鲁的发展。此外,安吉米希望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更多合作。另外他也欢迎中国旅客去瑙鲁旅游。
◎ CGTN记者团 1月19日
国台办:赞赏有关国家顺应大势作出正确抉择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5日答记者问“瑙鲁宣布跟台湾当局断绝所谓‘外交关系’,拟与中国复交。对此有何评论”时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历史和法理的事实,也是国际社会普遍的共识。我们对有关国家顺应大势作出正确抉择表示赞赏。事实一再证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 新华社 1月15日
02
习近平听取李家超、贺一诚述职报告
国家主席习近平18日下午在中南海瀛台会见来京述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与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听取对香港、澳门当前形势和特别行政区政府工作情况的汇报。
◎ 新华网 12月18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习近平表示,一年来,李家超行政长官带领特别行政区政府,敢于担当、善作善成,坚定维护国家安全,重塑香港区议会制度,顺利完成区议会换届选举,推动香港走出疫情、迎来整体性复苏,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努力解决民众急难愁盼问题,巩固了由乱到治的大势,促进香港迈向由治及兴。中央对李家超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
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央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长期不变,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全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带领社会各界,抓住国家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推动香港、澳门实现更好发展,“一国两制”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必将不断显现。
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贺一诚
习近平表示,一年来,贺一诚行政长官带领特别行政区政府,认真履职、务实有为,顺利完成澳门维护国家安全法修改,有序推进行政长官选举法和立法会选举法修改工作,加强对博彩业依法管理,编制澳门历史上首个全面系统的多元发展规划,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取得新成效,持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澳门经济快速复苏,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中央对贺一诚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
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结果
港澳台时事热点聚焦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2
◎ 新华社 11月6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紧扣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聚焦台胞台商台企所需所盼,研究出台十项出入境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十项措施”),并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进一步促进闽台人员往来、便利台胞在闽居住生活,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创新优化往来台湾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积极主动服务台胞台商台企,努力保障两岸人员往来更加便捷,通关通行更加顺畅,台胞在大陆生活发展更加舒心。
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十项出入境政策措施
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结果
2023全国台协会长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2023全国台协会长座谈会12月7日在北京举行。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主要会务干部、152家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共约300人参加,围绕“支持台商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参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深入研讨与交流。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在座谈会上表示,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积极扩大两岸交流往来,推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重大举措,助力台商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表示,大陆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前景光明,机遇前所未有,广大台胞台商要积极参与两岸经济产业合作,抢搭新的发展快车。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在会上介绍了大陆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关政策,以及支持台商台企发展的最新举措,并就台胞台商关心的议题答疑解惑。
◎ 新华网 12月7日
港珠澳大桥年出入境旅客超过1630万人次
2023年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超过1630万人次,出入境车辆超过326万辆次,分别为2019年的1.29倍和3.8倍。
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分析,港澳游旅行团成为推动口岸出入境人数快速增长的主要客流种类。数据显示,2023年,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的内地旅行团超过4.5万个,人数超过250万人次。作为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已成为内地跨境旅游团的热门“打卡地”。此外,年内经港珠澳大桥入出内地的港澳居民超过992.7万人次,占出入境总客流近61%,创历年来新高。
◎ 新华网 1月2日
澳门特区修改《行政长官选举法》
澳门特区第20/2023号法律《修改〈行政长官选举法〉》于2024年1月1日生效,这标志着澳门特区从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上进一步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
第20/2023号法律优化澳门特区行政长官选举的管理及流程。在完善行政长官选举的被提名人及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选举参选人的资格要求规定方面,上述法律新增拥护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作为参选和出任选委会委员的资格条件,规定行政长官选举的被提名人及选委会委员选举的参选人不得为外国议会或政府的成员,并规定上述人士在参选时须就拥护和效忠事宜作真诚声明,须签署并提交声明书,拒绝签署声明书者不得参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1月1日
台湾地区单方面对大陆产品出口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违反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规定。根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中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部分产品关税减让,自2024年1月1日起,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丙烯、对二甲苯等12个税目进口产品,中止适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协定税率,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希望台湾地区采取有效措施,取消对大陆的贸易限制。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自公告发布以来,民进党当局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取消对大陆的贸易限制,反而搞政治操弄,企图栽赃甩锅、回避责任。目前,有关部门正依据ECFA相关条款和有关政策法规,研究进一步采取中止ECFA早期收获农渔、机械、汽车零配件、纺织等产品关税减让等措施。
港澳台时事热点聚焦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2
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2023年区旗及区徽(修订)
条例草案》
香港特区立法会15日三读通过《2023年区旗及区徽(修订)条例草案》,禁止侮辱区旗及区徽,规定不得倒挂区旗及区徽,并将区旗及区徽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此次修例与经修订的《国旗及国徽条例》及《国歌条例》适度保持一致。
条例草案进一步加强保护区旗及区徽,特别是打击任何公开、蓄意的侮辱行为,有关侮辱区旗及区徽罪行的条文更为清晰。明确区旗及区徽的正确使用及回收处理,让市民清楚知道处理区旗及区徽时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另外,条例草案就区旗及区徽的教育及宣传作出规定,特区政府教育局将向中小学发出指引,并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援,协助学校落实有关要求。
◎ 新华社 11月15日
《开罗宣言》发表80周年 学者驳斥所谓“台湾主权未定论”
12月1日,中国国民党在台北举办纪念《开罗宣言》发表80周年记者会,台湾辅仁大学特聘教授何思慎(中)、台湾政治大学教授黄奎博(右)等学者出席。何思慎表示,《开罗宣言》明确将台湾、澎湖归还中国。如今有人鼓吹所谓“台湾主权未定论”,是罔顾历史事实,也与国际法不符。《开罗宣言》也确立了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共同奋斗,共同获得抗战胜利、台湾光复的成果。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黄奎博表示,从《开罗宣言》到《波茨坦公告》,再到日本投降书,环环相扣,建构了《开罗宣言》法律地位的足够条件。《开罗宣言》具有法律效力,对台湾地位的确定已经很清楚。台湾嘉义大学应用历史学系教授吴昆财表示,《波茨坦公告》引用《开罗宣言》,已足够说明《开罗宣言》具有国际法效力。《开罗宣言》牵动海峡两岸的命运,促成两岸分散的中国人再度结合,彼此成为生命共同体。
◎ 中新社 12月1日
八个年度字 浓缩蔡施政八年民怨
12月7日,“台湾2023代表字大选”结果在台北公布,“缺”字获选为本年度代表字。台湾年度代表字评选活动今年已迈入第16年,从2016年的“苦”到2017年的“茫”,以及接下来的“翻”“乱”“疫”“宅”“涨”,再到今年的“缺”,每个字都刻画了当年岛内的社会意向与民怨。这8个字没有一个正面字眼,精准浓缩了蔡英文上台8年来的施政表现。岛内舆论指出,民进党执政快8年,从年度字“缺”到现下几乎什么都“缺”,老百姓给民进党的执政盖棺论定是“天残地缺”,让台湾民众看不到未来。
◎ 大公报 12月24日
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结果
有关部门决定中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 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12月21日
粤港澳大湾区计划三年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
12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下称《计划》),提出经过三年努力,粤港澳大湾区要基本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共商共建共享体制机制运作更加顺畅,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充分释放,市场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在全球范围集聚和配置各类资源要素的能力明显增强,营商环境国际竞争力居全球前列。《计划》明确,将探索在大湾区内符合条件的区域试点开展跨境征信合作,建立粤港澳征信产品互认机制,提升跨境融资信用服务能力。
◎ 证券时报网 12月26日
03
青年观察与教育快讯
青年齐聚探讨共建香港“一带一路”新目标
港澳青年首次“组团”开启进博会志愿服务
台业者:盼早日恢复两岸出版交流常态
深化两岸职业资格贯通 便利台青就业
台湾教师对“去中国化”课纲发出拷问
青年观察与教育快讯
港澳青年首次“组团”开启进博会志愿服务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近40名来自香港、澳门的青年志愿者于11月上旬首次“组团”开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服务。这些港澳青年志愿者自当天起在场馆讲解、短视频拍摄等岗位上紧锣密鼓展开服务。进博会志愿者工作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牵头,此次港澳青年志愿者的专项招募,通过香港青年协会、沪港青年会、澳门义务工作者协会具体实施。
这支团队中有近30名香港青年和9名澳门青年,多为200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其中年龄最小的还不满20岁。他们来自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等29所境内外大专院校,专业涉及经济、管理、法学、医学等领域。上海团市委合作交流部部长王云飞介绍,多年来上海共青团一直为沪港澳三地青年交流沟通搭建平台,此次港澳青年志愿者集中服务进博,也是2018年首届进博会举办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港澳青年志愿者服务进博的团队活动。
◎ 新华社 11月5日
03
第二届“一带一路”青年发展高峰论坛13日在香港举办。论坛以“由香港出发,联通世界”为主题,聚焦香港共建“一带一路”的下一阶段新目标。
论坛由香港“一带一路”总商会和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联合主办,邀请了24家海内外团体组织作为协办机构,吸引了来自阿联酋、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香港本地的近300名青年代表参与。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致辞表示,国家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为香港参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特区政府定当继往开来,拓展全球经贸网络,在东盟、中东、中亚、非洲等市场加强贸易推广,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
香港“一带一路”总商会理事会会长郑翔玲致辞表示,论坛邀请“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青商协会代表、青年企业家,就是要加强和扩大协作,围绕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展开沟通与探讨,让合作共赢的理念深入人心。
本届高峰论坛设置了“‘中心’在港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青商 打造双向共赢通道”两个分论坛。与会嘉宾就香港如何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展开探讨。
青年齐聚探讨共建“一带一路”新目标
◎ 新华网 11月13日
深化两岸职业资格贯通 便利台青就业
为深化两岸技能人才融合发展,福建省近年来率先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技能资格,将车工、中式烹调师等34个职业纳入直接采认台湾职业技能资格范围,免试理论知识考核、技能考核和综合评审,直接核发相应职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前,1447名台湾同胞已通过直接采认取得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大公报 11月28日
“今年,我们依托台胞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先后组织3家职业技能等级社会培训评价组织,面向台湾青年开展互联网营销师专场‘定制式’培训和考试,提供‘多元化’评价通道。”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洪长春说,22名台湾青年被推荐至福建直播电商行业龙头企业就业。
洪长春表示,福建人社部门将持续开展两岸技能标准比对,不断深化两岸职业资格贯通,进一步扩大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技能资格范围,落实两岸同胞“同等待遇”,着力构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服务体系。
福州市总工会主办的“声动两岸乐在福州”第三期
青年观察与教育快讯
台湾教师对“去中国化”课纲发出拷问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台北第一女子高中语文教师区桂芝12月初公开痛批“去中国化”课纲,引起社会共鸣。日前,区桂芝教师等再度挺身而出,对民进党当局的教育政策和诋毁攻击他们的人发出有力拷问,并呼吁所有关心下一代的人们一起努力“救救孩子的未来”。
台湾“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协会”23日在台北举行记者会,区桂芝等几位中学老师以教育实例与感受对当局“去中国化”教育政策提出批评,赢得多次掌声。区桂芝表示,台湾在2019年课纲荼毒之下,文化、人心沉沦,是全世界华人最需要救赎的地方。她没有迷失与困顿,有的只是忧心学子未来的激愤。“我只想唤醒掌握权柄的当道,不要做人神共愤的历史罪人。”
记者会上,台北中山女中退休语文老师段心仪也例举教育领域乱象,发出师者之问:“如果教育当局不彻底反思,学子怎么能够有一本正正当当、清清白白的教科书?”“人民的意志已经展现,政治人物如何回应?这是我们希望知道的。”段心仪还语重心长地表示,我们更希望青年们能理解到,他们的很多观念是被灌输、被洗涤过的,而面对自己的未来,是要屈服于那些观念,还是愿意换一个角度,为自己寻找一条光明的出路?
◎ 新华社 12月24日
03
首届“‘一国两制’知多少”中小学知识竞赛落幕
第一届“‘一国两制’知多少”中小学知识竞赛决赛和颁奖典礼12月2日在香港城市大学举行。该竞赛自10月6日正式启动以来,有超过15000名香港中小学学生参加。
据主办方介绍,决赛题目内容包括“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的基本知识点,“一国两制”相关的最新时政和重要表述。从问题到答案均依据法律法规原文。决赛现场还设有观众互动环节,邀请嘉宾为学生现场解读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在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更关心时事、审辩慎思、融会贯通。本次竞赛由中国国情研习促进会(香港)、中华教育文化交流基金会联合主办。
◎ 新华社 12月2日
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校长论坛聚焦“创新人才培养”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中职)校长论坛14日在厦门开幕。海峡两岸约190位校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就“创新人才培养”主题展开研讨。本次论坛上,来自台湾的校长通过作报告、提供论文,分享他们在创新人才培育上的理念和做法,期待两岸教育共同进步,携手共荣。台湾省教育会理事长吕松林认为,现代教育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是AI时代下培育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
◎ 新华社 12月14日
台业者:盼早日恢复两岸出版交流常态
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多位参展台湾出版业者受访表示,两岸出版业同仁经数十年合作往来结下了深厚情谊,盼早日恢复两岸出版交流常态。
今次亮相图博会,是多数台湾出版商在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首次到大陆参加业界交流活动。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简称“台湾版协”)理事长杨莲福表示,许多老友数年未见,因此克服困难来北京参展。而促进两岸出版交流,是出版人、文化人该做的事情。
◎ 新华社 12月2日
近年台湾图书销售每况愈下
国台办评台湾中学老师批岛内课纲“去中国化”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3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评论,区老师说出了岛内很多老师、家长和专家学者的心里话,发出了正义之声。
她指出,民进党当局无所不用其极在岛内推行“去中国化”,妄图割断两岸文化联结,蒙蔽台湾民众,造成台湾青年一代历史记忆混淆和国家认同扭曲,贻害无穷。台湾各界抗议、抨击声音不断。
朱凤莲强调,任何“去中国化”的行径,都改变不了深植于台湾社会的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割裂不了两岸的历史联结和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系。民进党当局倒行逆施、数典忘祖,必将遭到两岸同胞更强力的反对。
在回答两岸交流活动相关提问时,朱凤莲介绍,今年两岸这么多交流活动,很多台湾青年第一次来到大陆。他们共同的感受就是三个字:“不一样”。她表示,我们欢迎更多台湾同胞尤其是台湾青年多来大陆走走看看,一定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朱凤莲引述台青的话指出,之前会认为大陆人排斥台湾人、不喜欢台湾人,还认为大陆比较落后,但来了就发现大陆很繁华、很进步、很有机会,大陆同胞很友善、很热情,希望以后常来,不要让岛内负面资讯限制了想象。
◎ 新华社 12月13日
04
学者观点与学术成果
李鹏教授:赖清德要让台湾走向战争
王贞威副教授:叫嚣“不走一中道路” 民进党逆流而动
张文生教授:台胞来闽实现“想来就来”
刘国深教授:美方担心丢掉台湾牌
张羽 苗昱菲:百年来冰心文学在台湾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王贞威 刘南彦:台湾地区民进党政治文化演进及其调整
学者观点与学术成果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4
李鹏教授:赖清德要让台湾走向战争
11月15日,在中美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指出“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对此,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候选人之一、现任民进党党主席赖清德大放厥词“倒不如中国先放弃武力攻打台湾”。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鹏教授应邀在中评社撰文,他指出,赖清德从宣布参选以来发表的“台独”挑衅言论源源不断,无论是“务实台独”还是“不要走回一中的老路”都是在自欺欺人,其本质是骗取选票、赢得选举、掩盖事实、倚美谋“独”。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是和平与战争、繁荣与衰退的选择,赖清德的种种“台独”言论挑衅会将台海局势推向更水深火热的局面,广大台湾同胞应看清其利用选民争取选票、不顾前途命运谋求“独立”的本质,做出理性抉择。
◎ 中评社 12月2日
王贞威副教授:叫嚣“不走一中道路” 民进党逆流而动
◎ 香港文汇报 11月28日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贞威副教授应邀在文汇网撰文,他指出赖清德公然叫嚣“不走一中道路”,是对一中原则这一国际共识的违背,其在两岸关系表述上所作的调整是为了获得选票、赢得选举,掩盖不了“台独”本质。赖清德的言论充分暴露其“台独”思想的顽固性,以及相关言论的荒谬性。赖萧组合绝对是台海安全的最大威胁,也是地区麻烦制造者。台湾地区在历史上从未以独立国家形态存在过,当下更不是一个所谓的“主权独立国家”。赖清德“台独”新论调,旨在向美国交代表明延续蔡英文维持现状政策的态度,让美国对其放心,让岛内民众安心。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刘国深教授表示,2023年对于中美关系,特别是对于台湾问题来说是一个分水岭,是有重要指标意义的时间段。他指出,这一年,中美之间围绕台湾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对话,甚至是对抗、博弈,也第一次看到了美方“向后撤”的动作,有点后退了,一个接一个地放出软话,说围堵中国是愚蠢的,跟中国“脱钩”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是不可能达成的任务等等。那么美方提出的“五不四无意”,是当时巴厘岛会议上提的,但是很多都没有落实,所以中国政府非常明确强调让美方要抓落实,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而这一次的旧金山会晤,拜登再次强调了“五不四无意”。
刘国深指出,美国打“台湾牌”,现在最新的大环境变化,就是中国的综合实力在上升,美方不得不考虑到中方的态度。他认为,这一次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的三组候选人,美国人最放心的是侯友谊,最不放心的是柯文哲,而美国对赖清德的态度是“既爱又怕”。“怕”是因为怕赖清德滥用美国的“支票”,乱开“空头支票”。也就是说,美国是将台湾地区当作一张牌,一颗棋子;而台湾地区如果也要成为下棋的棋手,把美国当成一张牌来打,这就乱套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可以看到美方一方面给赖清德打气,另一方面又给他非常严厉的警告的原因。
刘国深教授:美方担心丢掉“台湾牌”
◎ 华夏经纬网 10月11日
中国出入境管理局6日公布,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将推出十项出入境政策措施(下称“十项措施”),并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让台湾民众到福建实现“想来即来”。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张文生教授就措施内容接受香港中通社记者采访。他指出,这十项措施都是实实在在、贴合实际需求,让台胞台商相关的证件办理及往来两岸变得更加方便。
十项措施中,张文生向记者表示,允许台胞人才随带外籍家政服务人员入境和停居留,是一大亮点。这是为台湾民众的现实需要作出的针对性安排。让台胞在大陆生活有回到家一般的感受,也能更加方便。这样的措施是前所未有的。
张文生教授:台胞来闽实现“想来就来”
◎ 香港中通社11月8日
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鹏教授
中心副主任王贞威副教授
学者观点与学术成果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4
关键词
冰心;台湾文学;传播路径;接受;文化场域;中华民族叙事
刊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
内容摘要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冰心作品在台湾广为传播,对台湾文学产生深远影响,也映射出不同时段台湾文学的发展状况。20—40年代,借助泰戈尔访华热、仓石武四郎的翻译和《新新》刊物的引介,冰心文学对形塑台湾青年反殖民意识和东方文明主体意识起到重要作用。50—60年代,受冰心影响较大的林海音、琦君、王鼎钧、“创世纪”诗人群在参与台湾文化重建过程中,丰富了母爱主题散文、社会问题小说、“冰心体”小诗等创作,以文本模拟互文的关系,助力台湾文学发展。60—80年代,苏雪林、夏志清、余光中等学者对冰心抒情性诗文的讨论,成为透视台湾“西化”风潮下“反传统”和“反西化”问题的重要维度。90年代以来,即便在台湾“本土化”的氛围下,很多台湾作家、学者仍认同冰心是“文坛祖母”,冰心作品被编入台湾教科书,持续影响着台湾的小读者。大量第一手报刊资料和台湾作家的口述访谈表明,百年间冰心文学在台湾的影响赓续未断,并由此推动了台湾文人创造出新的文学境界。冰心文学的价值意涵及其话语延伸空间的互构关系,奠定了其在两岸文学谱系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张 羽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苗昱菲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百年来冰心文学在台湾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关键词
两岸关系;民进党;政治文化;规范
刊载于《台湾研究》2023年第05期
内容摘要
民进党政治文化规约其党内行为者的行为,是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变量。从规范层面和政策层面的二分视角剖析民进党政治文化,其中规范层面主要由“台独分离主义”、“派系共治文化”、“亲日情结”、“后物质主义”四大板块构成,是民进党的核心价值;政策层面则主要包括民进党的各类具体观点、主张。民进党政治文化的演变经历了核心文化的形成与确立、深化与巩固、调整以及新威权文化四个历史阶段,民进党政治文化的历史演进在某种程度上稳定台湾政局,同时也制约着台湾社会民主巩固和两岸关系的根本性发展。
作者:王贞威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南彦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台湾地区民进党政治文化演进及其调整
——基于规范与政策二分的视角
05
港澳台研究中心动态
张宝蓉教授作“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形势与路径”专题报告
中心学者应邀出席“第三届两岸暨澳台关系发展论坛”
中心学者应邀赴澳门地区参加座谈会
中心学者主讲“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
张建研究员作“美国政府的香港政策”主题讲座
港澳台研究中心动态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5
张宝蓉教授指出,推进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是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福建高等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是福建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特色化发展,以及服务闽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张宝蓉教授在剖析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视角、三个构面”的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分析框架。
“外部视角”方面,张宝蓉教授着重从外部环境的支持度、区域发展的响应度和地理空间的便利度进行分析。“内部视角”方面,张宝蓉教授从制度、行动和心理三个构面系统呈现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现况和成效。张宝蓉教授强调,完善法律法规政策、推动专项行动计划、建设机制平台是制度性融合的关键,高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则构成了观测闽台高等教育互动往来的重要窗口,闽台高校交流群体如台籍教师、台生的在地融入和适应性则是心理融合的关键指标。
张宝蓉教授表示,当前推进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有:一是加强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制度政策;二务实推进闽台合作办学;三是实现台生、台师在地融合;四是推动闽台高等教育双向交流融合。张宝蓉教授的报告内容兼具理论性、现实性与前瞻性,逻辑清晰,数据详实,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肯定。
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工作会议在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召开,会议聚焦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闽台融合发展”。
张宝蓉教授作“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
形势与路径”专题报告
11月29日至12月1日,应澳门科技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邀请,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鹏教授、中心主任张宝蓉教授、中心研究员季烨教授、中心研究员王程助理教授分别以线上和线下方式参加“第三届两岸暨澳台关系发展论坛”。
李鹏教授结合台湾岛内选举新动态和中美关系,剖析了两岸关系发展局势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张宝蓉教授结合后疫情时期台湾青年来大陆交流发展的意愿调查,解析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在两岸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季烨教授围绕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分析了融合发展的内容变迁以及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在祖国统一进程中的战略意义。王程助理教授从时间角度,分析了祖国统一进程中两岸交流互动所具有的作用。
中心学者应邀出席“第三届两岸暨澳台关系发展论坛”
12月17日,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一国两制”方针与祖国完全统一座谈会,海峡两岸暨澳门专家学者与会交流。中心学者张文生教授和季烨教授应邀参加座谈会并做主旨发言。
中心学者应邀赴澳门地区参加座谈会
张文生教授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新时代台湾问题面临的新形势,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二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十年,两岸关系克难前行,依然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反分裂、反干涉是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中的核心任务,“倚美反中”路线没有出路。季烨教授分析了当前两岸关系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他表示,和平统一是对两岸民众最有利的方式,但是岛内“台独”势力“倚美反中”,使得台湾再度面临十字路口。台海和平稳定,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就能增进;台海紧张动荡,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就会受损。希望两岸同胞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再创两岸共同繁荣发展新局。
“一国两制”方针与祖国完全统一座谈会现场
11月25日,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张宝蓉教授应邀出席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工作会议,并作题为“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形势与路径”专题报告,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王伟宜教授主持。
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工作会议现场
港澳台研究中心动态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5
中心学者主讲“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高和荣教授、王英津教授分别作为“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第九场、第十场主讲人,分别以“促进民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两岸学界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为主题发表见解。
11月23日,由厦门大学和中华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第九场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举办。本次活动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承办,中心学术委员高和荣教授与台湾东海大学曾华源教授以“促进民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为主题展开对谈。
高和荣教授与曾华源教授围绕民生话题,畅谈两岸民生建设的过程与经验,从民生合作视角探究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切实方法与实际行动。两位学者特别强调,在两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推进两岸民生交流合作走细、走深、走实,能够为两岸民众建构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结注入动力。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不仅要在不断的互动交流中借鉴彼此的优势,更要积极调动民间以及学术力量,利用新的技术形式克服当前所面临的难题,不断扩大两岸民生交流合作的基本盘,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新态势。
12月15日,“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第十场在北京举行。中心学术委员王英津教授和统一联盟党原主席、台湾《观察》杂志发行人兼总编辑纪欣就“两岸学界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展开对谈。
王英津表示,“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很多借鉴意义。王英津认为,一是要坚持“一国”与“两制”相统一。“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是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我们必须要在‘一国’的前提下来设置台湾的高度自治权”。二是要坚持管治与自治相统一。王英津表示,管治是指中央管治,自治是台湾的高度自治。三是坚持自治和共治相统一。四是要坚持授权和控权相统一。五是要坚持继承与改造相统一。王英津称,“一国两制”意味着最大限度地维持不变,“我们要弄清楚哪些需要继承、哪些需要改变”。六是坚持爱国和爱台相统一。
张建研究员作“美国政府的香港政策”主题讲座
11月29日上午,中心研究员张建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作题为“美国政府的香港政策:演变与趋势”的学术讲座。
讲座中,张建研究员从美国对华总体战略的演变引入,结合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梳理了美国对港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他深入分析了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对港政策的特征,以此揭示美国对港政策发展的未来趋势。最后,张建研究员结合当前我国反干涉斗争的实践,就如何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以及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高质量实践分享了自己的建议。
讲座现场
“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第九场
“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第十场
港澳台研究中心动态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
05
中心学者主讲“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高和荣教授、王英津教授分别作为“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第九场、第十场主讲人,分别以“促进民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两岸学界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为主题发表见解。
11月23日,由厦门大学和中华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第九场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举办。中心学术委员高和荣教授与台湾东海大学曾华源教授以“促进民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为主题展开对谈。高和荣教授与曾华源教授围绕民生话题,畅谈两岸民生建设的过程与经验,从民生合作视角探究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切实方法与实际行动。
12月15日,“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第十场在北京举行。中心学术委员王英津教授和统一联盟党原主席、台湾《观察》杂志发行人兼总编辑纪欣就“两岸学界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展开对谈。王英津表示,“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很多借鉴意义。一是要坚持“一国”与“两制”相统一。二是要坚持管治与自治相统一。三是坚持自治和共治相统一。四是要坚持授权和控权相统一。五是要坚持继承与改造相统一。
12月11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港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盛兵教授来访我院及港澳台研究中心,双方就共同建立港澳台教育研究合作平台、未来工作计划、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李盛兵教授指出,应当充分发挥中心效能,开展并推广港澳台教育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双方就在港澳台研究方面强化合作意向达成初步共识,一致同意在未来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
张建研究员作“美国政府的香港政策”主题讲座
11月29日上午,中心研究员张建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作题为“美国政府的香港政策:演变与趋势”的学术讲座。
讲座中,张建研究员从美国对华总体战略的演变引入,结合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梳理了美国对港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他深入分析了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对港政策的特征,以此揭示美国对港政策发展的未来趋势。最后,张建研究员结合当前我国反干涉斗争的实践,就如何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以及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高质量实践分享了自己的建议。
讲座现场
“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第九场
“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第十场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港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李盛兵教授来访
座谈现场
目录
01/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03
03/青年观察与教育快讯..........21
02/港澳台时事热点聚焦..........13
04/学者观点与学术成果..........27
05/港澳台研究中心动态..........33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简介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成立于 2012 年 10 月,是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为依托,整合校内外优质港澳台研究资源,注重从多学科视角综合考察港澳台区域发展问题,着眼于从国家统一层面探索新时代 “一国两制”伟大理论和实践的新型高端智库。
中心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地缘优势,聚焦港澳台地区政治、经贸、教育、 青年、社会、文化、法律等领域研究,在强化港台关系、澳台关系、港澳台发展 比较研究的同时,深入探索“一国两制”港澳实践与“两制”台湾方案的关联性, 为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推动港澳地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现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鹏教授。中心主任为张宝蓉教授,副主任为王贞威副教授。中心下设港澳台政情研究、港澳台社会经济研究、港澳台教育与学生学情研究、 两岸青年研究、港澳台作家研究、两岸婚姻与家庭研究等多个研究团队,共有专家 50 人左右。
编辑部/ The Editorial
Edit-orial board
编 委 会: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
Editor-in-Chief
总 编:张宝蓉
Editorial director
主 编:王贞威
Responsible editor
责任编辑:金睿晓 邹顺强
Layout
版面设计:金睿晓
Cover illustration photographer
封面插图摄影:龚君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
右侧二维码:厦大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官方公众号
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