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农业综合信息(第26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4-01-07
145

农业综合信息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第26期
总第942期

2023年11月10日

昆明市气象局

http://yn.cma.gov.cn/zsqxj/kmsqxj/

目录

目录

目录

contents

第26期
总第942期

2023年11月10日

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经验交流视频会在京召开

1

要闻报道

P03

云南,世界的大花园——美物:云南花卉

6

花卉产业

P11

秸秆颗粒化还田新技术 助力黑土地力产能双提升

2

八面来风

P04

研究发现鼠李糖乳杆菌培养物可改善斑马鱼肠肝健康

4

农科园地

P08

张合成:学习贯彻大食物观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5

专家论坛

P9

3785千克智利车厘子“空运”湖南长沙

7

果蔬天地

P15

仿蝗虫腹板高阻尼生物材料研发成功…

8

新技术 新产品

P16

唐仁健会见英国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大臣科菲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山东青岛举办

9

环球信息

P17

本期编辑:陈蕾、刘祎

*资料来源于相关农业信息网站

打造热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高地——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走过辉煌70年

3

本省新闻

P06

11月3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经验交流视频会,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邓小刚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和抓手。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创新的思路、有力的措施,扎实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探索不同类型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要闻报道

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经验
交流视频会在京召开

  会议要求,各地要聚焦“普及普遍”基本要求,因地制宜细化实化重点任务,与时俱进制定可感可及的阶段性目标。聚焦粮食产能提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技术集成推广,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在稳产保供上作表率。聚焦乡村产业发展,着力做足产业特色,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聚,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上作表率。聚焦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生态系统稳定,在建设绿色美丽乡村上作表率。聚焦公共设施服务改善,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普惠均等,在建设和美乡村上作表率。聚焦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突出党建引领强组织,突出文化引领聚人心,突出效能引领树新风,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上作表率。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主持会议,有关司局单位、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有关部门以及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浙江、福建、重庆农业农村部门和江苏宜兴、山东曲阜、湖南汨罗、陕西陇县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首批100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探索了分级负责逐级推动的有效组织方式、政策制度创新的体系框架和县乡村联动创建的工作格局。

秸秆颗粒化还田新技术
助力黑土地力产能双提升

八面来风

秸秆是大田土壤培肥稳实、可靠的有机物料来源,秸秆还田是提升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手段。但东北地区由于受温度限制,分解秸秆的微生物活性弱、分解能力差,致使秸秆难以快速腐烂,加之春季风大,易使土壤漏风跑墒,造成缺苗、减产等一系列问题,农民积极性受到影响,经常出现秸秆还不下去、焚烧屡禁不止等现象。为弥补东北地区温度低、微生物分解时间短等问题,资划所逄焕成研究团队提出了将秸秆由“长粗硬”变成“短细软”的新思路,利用压实压块形成颗粒进行还田,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11月5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 “资划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主办,黑山县人民政府、沈阳农业大学协办的“秸秆颗粒化还田技术与现场作业演示会”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举行。与会人员观摩了秸秆颗粒还田技术作业现场,包括秸秆捡拾颗粒制作、颗粒均匀抛撒、颗粒条带抛撒、颗粒苗带深埋等流程。

演示会现场逄焕成研究员介绍秸秆颗粒还田技术

八面来风

逄焕成研究员介绍,秸秆经颗粒化还田后很快被微生物腐解,完全不影响农事作业。秸秆颗粒化还田后还可使秸秆还田量倍增,可达3-5吨/亩,且能当年腐解。在东北多地的试验结果表明,秸秆颗粒化还田可实现既养地,又养作物的“双养”效果。在土壤消纳秸秆能力大幅提高的同时,秸秆腐解速率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快速提高,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土壤团粒结构、持水能力和酸化问题明显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也得到明显优化,秸秆养分释放速率显著提升,玉米显著增产,品质风味也得到改善。在典型黑土区的试验表明,秸秆颗粒连续三年5吨/亩还田后,0-40 cm土壤有机质增加0.81个百分点,玉米增产28%,达到了培肥增产同步实现的效果。该技术已在东北、华北示范应用,研发的秸秆捡拾颗粒制作一体机已批量生产并投入市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卫研究员认为,秸秆颗粒化高量还田技术有望成为遏制黑土地退化、在较短时间内使黑土地“由黄返黑”“由硬变松”的人为干预培肥的有效手段。该技术农机农艺融合度好,田间作业效率高,是一条“用中有养,以养促用,用养结合,用中强养”的培肥增产新路子。

中国农科院重大任务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黑山县人民政府、沈阳农业大学、锦州市农业农村局、辽宁宁越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辽宁省农机学会、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以及东北四省区、江苏省农业科研院校等参加了活动。

秸秆捡拾颗粒制作一体机

秸秆颗粒产品

打造热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高地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走过辉煌70年

本省新闻

11月7日,第一届中国热带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成立70周年成果发布会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隆重举行。

1953年,为贯彻落实国家“在海南、云南等省大力培植橡胶树”相关决议精神,并为突破北纬17度禁区大面积植橡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云南省成立了云南特种林试验指导所车里特种林试验场(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前身),秉承“争取重要战略物资天然橡胶自给,保证国防和工业建设需要”的光荣使命,开启了热作科技创新之路。
70年来,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为着力点,以良种培育与扩繁、丰产栽培、综合加工利用等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建成了收集保存橡胶树种质3300多份的“农业部景洪橡胶树种质资源圃”和“天然橡胶良种选育与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承担完成研究课题440多项,系统开展了橡胶树新品种选育、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初加工等技术研究,取得了四次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染色体水平的橡胶树基因组图谱。这些科技成果产出,支撑云南建成全国最大、最优的天然橡胶产业,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个全国第一。

本省新闻

与此同时,该研究所30年来承担澳洲坚果的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开展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圃建设、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评价、宜植地区划、良种筛选与新品种选育、丰产栽培技术、产品加工技术及新产品开发、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产业信息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研究,获省部级奖励5项次,支撑云南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澳洲坚果种植区,种植面积达330多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90%以上,建成占世界“半壁江山”的云南澳洲坚果产业,为产业兴边富民和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研讨会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张跃彬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吴建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陈江华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刘云龙等专家,分别作了题为《发挥热区优势打造国家农业科技高地》《寄生植物菟丝子与寄主间相互作用研究》《豆科植物的功能基因研究》和《基因组加倍和亚基因组优势研究》等学术交流研讨发言,云南省研究员柳觐介绍了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
当天下午,主办方组织所有参加活动人员前往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的试验基地,开展了现场学术研讨活动。

研究发现鼠李糖乳杆菌培养物
可改善斑马鱼肠肝健康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水产微生物与饲料创新团队发现,在日粮中添加鼠李糖乳杆菌GCC-3培养物可改善斑马鱼肝肠健康,并促进抗病毒免疫,为改善水产养殖中鱼类肝脏脂代谢、肝肠组织损伤等提供了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鱼贝免疫学)》上。

益生菌对促进鱼类消化道免疫功能的建立、提高生产性能具有长效作用,但其对鱼类抵抗其他传染病(如病毒感染)的研究较少。该研究发现斑马鱼日粮中添加1%鼠李糖乳杆菌GCC-3培养物可显著提高其生长性能,显著降低斑马鱼肝脏IL-1β促炎基因的表达。菌群测序结果显示,1%鼠李糖乳杆菌GCC-3培养物饲喂组显著降低斑马鱼肠道菌群中变形杆菌门的丰度,富集厚壁菌门。进一步研究发现,饲喂1%鼠李糖乳杆菌GCC-3培养物的斑马鱼在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攻毒后表现出更高的存活率,且I型干扰素抗病毒免疫反应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鼠李糖乳杆菌 GCC-3培养物可以改善宿主肝肠健康及抗病毒效果,为鼠李糖乳杆菌GCC-3培养物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农科园地

张合成:学习贯彻大食物观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早在1990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地区工作时就提出:过去讲的粮食只是狭隘地理解为就是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树立大食物观。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对大食物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解决吃饭问题,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而且论述更加全面完整,既有理念观念,还有方法路径,是对粮食安全观的创新和拓展。我们要领会把握四个关键点。

专家论坛

“践行大食物观 保障粮食安全”是今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的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是对新征程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提出的战略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产量已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食物供给丰富多样,居民营养状况明显改善。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对食物和营养发展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而且论述一次比一次全面完整,既有理念观念,还有方法路径,是国家粮食安全观的创新和拓展。

四个关键点

把握一个立足点:
人民美好生活

A

把握一条主线: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

把握两个前提:
确保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

C

D

把握好三个重点:
拓展空间、拓展资源、拓展产业

把握好三个重点:拓展空间、拓展资源、拓展产业。一是拓展空间。生产资源上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空间拓展。拓展中低产田生产能力,推动我国耕地地力的整体提升。拓展非耕地空间,戈壁农业、垂直农业、海洋牧场等。大力研发推广植物工厂、工厂化集约养殖等新型种养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单位面积产能、资源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二是拓展资源。食物来源上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加大在食用油、菜果茶、肉蛋奶等方面布局,加大森林、江河湖海、林下种养等研究力度,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通过科技支撑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三是拓展产业。生产方式上要全方位、多途径开发拓展食物资源和食物品种。加大生物合成等新技术研究力度,人工合成淀粉、蛋白质,打印食品等是未来食物、未来食品的新增长点,发展潜力巨大。加大延长食品产业链提供科技支撑,丰富食物呈现形态和供给方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和食物多样化供给注入新动能。

专家论坛

把握一个立足点:人民美好生活。要清醒认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牢牢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让农民更加体面、农业更有奔头、农村更加宜居。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最终也落脚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把握一条主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解决当前突出矛盾的根本途径。建立全产业链管理、一体化监测预警的体制机制,使政府决策更透明、生产安排有依据、市场动态可预期。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把握两个前提:确保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推进落实大食物观有两个重要前提,一个是要确保粮食供给,一个是保护好生态环境。对口粮、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按照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防范风险的原则,建立自给率低点预警机制。在重要农产品主产区,构建资源超载预警机制以及风险管控措施。决不能错误地认为大食物观下,可以减口粮指标、减谷物自给率、减耕地红线、减要素配置占比,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云南,世界的大花园
——美物:云南花卉

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途经云岭之南时,看到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安居乐业,内心颇为感动,于是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种下花卉,从此云南一年四季花枝不断,寒来暑往遍地芬芳。花,成为了云南的名片。云南,成为了“世界的大花园”。

花卉产业

云南地势北高南低,呈巨型阶梯状,南北跨度990千米的范围内,容纳了8个气候类型,形成了显著的立体气候特点。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为花卉植物提供了多样的生长环境。
凭借独特的地形地势和丰富的气候条件,云南成为多种花卉和园艺植物主要的起源及演化中心之一。在这片39.4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野生花卉和观赏植物资源就足足有5300余种。

彩云之南,花的天堂

昆明的蓝花楹

丰富的花卉资源

花卉产业

山茶、杜鹃、报春、龙胆、百合、兰花、木兰、绿绒篙“八大名花”从这里走向世界。极度濒危物种彩云兜兰、折萼杜鹃,珍稀濒危植物水晶兰、云南火焰兰、黄牡丹、鹿角蕨、桃儿七、滇丁香等在这里生长。粉白相间的“十”字型野生大洒锦荷花在夏日盛放,灿若云霞的冬樱花点缀寒冬。

珍稀濒危物种彩云兜兰

完善的花卉产业链

除了拥有丰富的野生花卉和名贵花品种,云南还是中国主要的鲜切花生产地之一,花卉品质优良,品种繁多。在日新月异的技术加持下,云南不再是只能遥望的云端花园,依靠完善的产业链,云南鲜花为全国各地带去了来自高原的芬芳与绚烂。

八大名花之一山茶花

昆明翠湖公园的夏日荷花

大理樱花谷冬樱花

鲜花制作的鲜花饼

花卉产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云南花卉总体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端优势愈发凸显;鲜切花在全国市场交易的中心地位日益巩固;花卉科技研发创新能力和设施栽培水平不断提升;配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带动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四十年来,云花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花田”到“花都”的伟大变迁。云花产业彻底从曾经的以鲜切花为“一枝独秀”摇身转变为如今的多元化、全面化发展。花卉产业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富裕、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成为提升世界大花园品牌、实现云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支撑力量。

销量第一的鲜切花
——玫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的鲜切花消费市场初见雏形,但鲜切花多从国外引入。1983年,斗南村民进行了剑兰种苗试种。1999年,昆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呈贡建设了斗南花卉市场,云南的鲜花开始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云南的花卉产业链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和布局,已形成以育种、繁育、种植、科研、加工、运输、销售和社会化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体系。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云南花卉产业也借用直播、短视频等渠道进行推广,不仅提高了销售量,还增加了云南花卉的知名度。

一体化产业链

完善的花卉产业链

改变云南花卉地位的唐菖蒲(剑兰)

2002年,昆明花拍中心在斗南成立,落下云南花卉拍卖第一槌。2014年,全国首个鲜切花交易价格指数——昆明花拍中心鲜切花交易指数正式发布。云南花卉发展实现花卉交易国际化、标准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斗南鲜花市场也由此成为中国花卉的“市场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

花卉产业

如今,云南鲜切花年产量达167亿支,占据全国70%的市场份额,可以为全球每人提供2支鲜花。云南发展成为世界鲜花三大产区之一、亚洲第一鲜切花交易中心所在地,云南鲜花出口到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布世界角落,可以说“没有云花,不成花园”。
当前,除了昆明市(呈贡区、晋宁区、安宁市为代表)以外,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玉溪市红塔区、江川区,开远市,曲靖市马龙区等地,也建设了现代花卉产业园,花卉产业蓬勃发展。

花拍中心拍卖鲜花

云南花卉市场的繁荣离不开花市长期以来将品种、品质、品牌视为重点的指导方针。丰富齐全的花卉品种、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引种引质的创新政策、深度打造的云花品牌、招商引资的宣传推广,这些都是铸就兴旺发达的云南花市的关键因素。
鲜花是云南的亮丽名片,也是云南送给世界的礼物。花造福了云南,云南人民对花的热爱也潜藏在这一片片纯粹浪漫的花香里。

航拍玉溪市广龙抚海湾湿地公园春日美景

鲜花是云南送给世界的礼物

3785千克智利车厘子
“空运”湖南长沙

果蔬天地

据“长沙晚报”报道,11月1日,共计3785千克智利车厘子搭载货机抵达长沙机场口岸。经长沙黄花机场海关现场检验合格并通关放行,该批车厘子已于当日进入市场销售。

报道称,此次进口的车厘子为早熟品种娥丽丝,也是今年国内市场最早到货的品种之一。为解决长沙与南美洲没有直航货运航线的问题,长沙黄花机场海关为企业和航空公司“牵线搭桥”,利用“长沙—亚的斯亚贝巴航线”构建一条跨越亚、非、南美三大洲的空中航道,航班从南美洲圣地亚哥起飞,经停非洲亚的斯亚贝巴,最终抵达长沙,全程飞行24小时、19000公里。
针对车厘子等鲜活产品,长沙黄花机场海关成立“优鲜通关”工作室并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准许入境”和“准许入市”的两段准入监管,推动进口智利车厘子新鲜上市。
据统计,今年1至9月,长沙黄花机场海关共监管进境生鲜货物6130.2吨,同比增长64.1%。长沙机场口岸进口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的数量均位列全国空港口岸前十名。

仿蝗虫腹板高阻尼生物材料
研发成功

防弹衣、医用护具等产品都离不开阻尼材料,然而,在高速飞行物的冲击下,水凝胶等传统阻尼材料结构易受到破坏。受蝗虫腹板独特的柔韧层状结构启发,研究人员仿照蝗虫腹板结构研发出一种具有柔韧片层结构的水凝胶材料,借助双溶剂交换工艺实现了材料的自组装速率、片层晶域尺度调节,使其形成规则的层状微米、纳米结构。经测试,该材料的阻尼性能是传统阻尼材料的100倍,不仅能有效地抵抗柔性PVA水凝胶子弹(15米/秒)的剧烈冲击,还兼具保护柔性高速飞行物的功能,其优异的高力学强度、韧性,以及高含水量、低成本、可完全生物降解等优点,成为众多应用场景中抵抗剧烈冲击的新型软材料。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研发出新型软材料,该材料兼具高阻尼性、高含水量和高柔性,能够有效抵抗剧烈冲击,保护柔性高速飞行物,有望用于医疗减震设备、柔性铠甲和软机器人等重要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报告·物理科学(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上。

新技术 新产品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唐仁健会见英国环境、
食品和乡村事务大臣科菲

唐仁健表示,中英农业合作起步早、内容实,在机制建设、科技交流、农产品贸易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围绕农业绿色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推动中英关系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中方愿与英方一道,发挥现有机制作用,强化三方协作,开展乡村建设领域交流,深入推进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科菲赞同唐仁健的意见建议,表示愿与中方共同落实《中英农业绿色发展合作谅解备忘录》,就动物疫病防控、肉类产品准入等议题密切交流,不断提升两国农业务实合作水平。

11月8日,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京会见英国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大臣科菲,双方就深化中英农业合作交换意见。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参加会见。

环球信息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山东青岛举办

唐仁健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相关部门着力开发乡土资源、发展乡村产业,取得较好成效。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乡村产业振兴赋予了新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持续深入谋划推进,分类抓好乡村产业发展。粮油、生猪等大宗农产品要持续推行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实现节本提效、延链增值。乡村特色产业要立足资源禀赋做精做优、错位发展,做到适度规模、有序竞争。脱贫地区帮扶产业要按照“巩固发展一批、升级发展一批、盘活一批、另起炉灶一批”的要求,分类推进产业转型发展。
唐仁健强调,发展乡村产业,要重点把握好产业选择、产品打造、效益提升、具体打法、利益联结等关键环节。做足“土”的文章,围绕原产地、原生态、原工艺,开发具有地域特色、保留乡风乡韵、体现当地风情的产品业态。抓细“特”的定位,着力培育“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等地方优势特色产品,集中资源力量做强。延长“产”的链条,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结好“联”的纽带,推动涉农项目与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挂钩,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建立健全联农带农益农机制,让农民深度嵌入产业链条,更多分享增值收益。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发力,政府部门重点建好乡村道路、冷链物流等公共硬件基础设施,制定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标准等,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消除经营主体后顾之忧。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主持论坛,山省副省长陈平出席并致辞。中国农业银行行长付万军、青岛市委副书记张惠、中粮集团副总经理由伟和有关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基层干部等作主旨演讲和交流发言。
本届农交会以“奋进新征程、强农促振兴”为主题,展览面积约12万平方米,近3000家企业参展。展会为期4天,同期举办农业品牌成果发布推介、中国农垦品牌发布等30余场展示推介活动。

11月9日,农业农村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山东青岛开幕,同时举办首届“强农论坛”。论坛以“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促进产业兴农”为主题,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以视频形式作主旨讲话。唐仁健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把产业振兴摆在突出位置,落细落小“土特产”要求,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对接科工贸,推进乡土资源转化创造、乡土风情持续再造、产业链条延伸锻造,构建优势特色鲜明、产品品质优良、产业链条完整、综合效益突出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环球信息

昆明市气象局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管理保障。气象法规建设,气象行业规划,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业务管理,气象科技攻关与成果推广,气象宣传教育。

本期编辑:
单位:
原地址:
现改址:

陈蕾、刘祎
昆明市气象局
昆明市环城西路416号
昆明市呈贡区物流片区石龙路北部雪犁山顶(呈贡二水厂旁,洛阳街道办事处背后山顶)
650000
64132497

邮编:
电话:

*资料来源于相关农业信息网站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