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西美教科研月刊2023.10

2023.10

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美术馆简介

目 录

教科研室专讯

教学智慧分享

小组教研动态

    秋游活动

教师暑期师德作品

阳光少年作品展

艺苑风景线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美术馆是全国唯一一所具有“教育属性”的“青少年美术馆”,也是北京市唯一用于青少年儿童作品展览的公益性展馆,是广大青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的“殿堂”,专业成长的“阶梯”。凭借自身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丰厚的书画艺术底蕴和师资力量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广受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喜爱的活动。全国优秀美术小组、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北京市校外美术教师培训基地、北京市校外美术教育联盟(办公室)、北京市学生金帆书画院西城分院(秘书处办公室)、宣武少年书法协会、“田冬梅”名师工作室等在此挂牌,同时,西城区社区家长学校、大栅栏和椿树地区社区教育学校也设立于此。
西城区青少年美术馆的全体教师始终秉承“传承 创新 发展”的精神,热心投入于青少年儿童美育教育,以严谨的教学态度、丰富的活动内容、新颖的培训形式,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所辅导的上千名学生在国际、全国、市区等学生绘画展演中获奖,并有众多学生考入高等美术院校。
一直以来,西城区青少年美术馆立足自身独特的属性和任务,树立远大目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校内外美育教育发展。从满足广大中小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入手,着力丰富校外活动供给内容,积极创新校外教育供给形式,认真展示校外教育活动项目改革成果,促进首都校外教育机构“供给侧”改革。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培训
—— 《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分析》

文 / 陈   乐

2022年11月18日,西城区青少年美术馆教科研室组织开展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培训。参与本次培训的专家领导有:中央美院刘荣教授,西城区校外教研员田冬梅。美术教师和书法教师全程参加了此次培训。

教科研室专讯

本次培训由田冬梅老师主持,随后刘荣教授以《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分析》为题开始了此次培训。他从中国山水画两种笔墨语言范畴的确定、境界营构上“造境”与“写心”的不同、两种笔墨范畴中境界指向与语言特性不同、两种笔墨范畴所运用的图示感不同、两种笔墨范畴营构的空间转换参照不同、两种笔墨范畴对单位形象处理方式不同、不同的展示空间对语言方式要求不同、画质材料的不同成为推动画面变化的客观原因、两个时代的画风开启了两种不同的创作状态、两种笔墨语言对后世山水画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开拓了教师们的视野,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们在会议室集中听讲座

教科研室专讯

游于艺 趣习字

文 / 陈   乐

为促进教师队伍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拓宽知识层面。2022年11月17日西城区青少年美术馆教科研室在馆领导的支持下组织教师们开展教育智慧分享活动。
本次活动由房方老师在十一画室与全体教师进行分享。她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主要讲述了她的教学理念形成。在多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房老师深感新颖的课堂结构、有趣的活动内容、多元的活动形式、不断的快乐体验,更能激发学生的习字兴趣。籍此,在遵循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前提下,着重进行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探索书法学习活动中“教与学”的多种形式。

房方老师在进行教学智慧分享

力争在有趣的活动内容、多元的活动形式中,让学生不断体验学书的乐趣,引发学书的意趣,进而浸润于学书的情趣中。在提高学生书法综合素养的同时,最大限度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及民族文化情节,提升人文素养,以实现“游于艺,趣习字”的书法教育理念。
房老师通过例举硬笔教学起始活动、笔画书写学习活动、结字规律等技法学习活动;软笔教学书法简史、汉字五体书等知识实践探究活动;日常教育教学中设置的“我在北京”、“传统节日”等系列传统文化杂识活动,与老师们分享“游于艺,趣习字”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践行。
通过此次分享,教师们收获了满满的“干货”,对教学理念形成有了更深一步的认知,得到了启示,引发了思考,老师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活动中,将加强学习借鉴,及时梳理与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们在积极参与教学智慧分享

教学智慧分享

——房方老师教学智慧分享

教学智慧分享

美术教研组

图文/ 美术教研组

12月居家办公后,老师们增加了“学习单”工作,根据教研组工作计划与实际情况,组织了多次线上教研,在教学分享中,大家谈到如下体会:
田老师:针对学生们不同学段、不同学习进度安排学习单内容,并分步骤讲解绘画与写生的过程,重点步骤用红笔标出提示,便于学生理解与自学。对学生提交的作业,一方面制作PPT集中反馈,一方面进行一对一指导,促学生在作品修正中不断完善,有所收获。
徐老师:高年级学生有很大的课业负担,学习单设计以花卉速写为主,使学生能放松心情,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享受绘画的乐趣。
吴老师:通过学习单指导学生学习绘画,方法、步骤过程特别重要,每份学习单都是从个体到整体的教学思路。先引导学生将单个物体的画法学习清楚,再进行一幅画的综合学习。最后的范画是学生最直观的学习依据。
臧老师:学习单内容设计需从一开始考虑到工艺的材料准备这个问题,让学生方便取材,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刘老师:把学习单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将课程中所要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并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再进行教学,发挥学习单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的导向作用。
冀老师:学习单反馈中,尝试运用绘图软件录屏方式。点评以学习单重点为标准,便于学生在手绘修改录屏观看中,更直观夯实周学习单重点,更清晰看到彼此的优势和各自的不足。
学期接近尾声,美术组的教研活动还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在工作中我们会更贴近教育教学,贴近教师需要,促进教师及时思考,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共同成长!

小组教研动态

尽管由于疫情的放开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国画教研组教师拒绝躺平,老师们在12月经过小组教研,历经日夜奋战克服了身体的病痛等困难,大家不辞辛苦亲历亲为,为学生编写学习单、为我馆空中艺课堂提供课程。
      一、坚持不懈编写学习单
12月9日,组内召开了学习单编写总结教研会。与会参加的除了本组教师,还有馆长、书记及教科研室主任等行政领导。老师们从各自编写线上学习单的经验出发,抒发各自见解。如王进华、张陶两位老师是从降低学习单难度、讲透知识点等特点考虑进行撰写,从而吸引学生参与线上学习;陈雪濛与许静两位老师撰写学习单,从引导学生欣赏经典切入,从而使学生获得体验与感悟,在线上学习也能够有收获。老师们畅所欲言,观点得到了参会领导的肯定与支持。
二、推出空中艺课堂优质课程
国画组教师经过不断研究、磨合,从撰写、录制视频、录音、配乐、剪辑……为我馆空中艺课堂提供了故宫书画课程系列之《如果古画会唱歌》四节优质“大”课。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如果古画会唱歌》由四节课组成,分别由陈雪濛、张陶、许静、王进华四位教师主讲,使学生可在多个视角领略《千里江山图》华彩乐章的魅力。

举全组之力 推线上课程

图文/ 国画教研组

小组教研动态

“学习单”工作 线上研究分享

国画教研组

疫情之下守初心,云端研讨共成长。十二月的书法教研活动,从“线下”的丰富多彩转至“线上”的形式多样。虽办公地点改变,但节奏并未打乱,我们的“教研”一直在路上!
为了确保线上“学习单”教学活动的高质、有效开展,书法教研组的老师们相聚在云端,展开了深入研讨。老师们针对学生参与度问题,分别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分析,展开激烈的讨论,寻找出症结所在。从布置任务、学习单知识内容、反馈方式、效果评价等多角度着眼,积极改进,探讨撰写策略,设计参与形式,制作互动软件,老师们运用多种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丰富“学习单”活动内容与形式,使学生乐学书法,积极参与,认真完成活动任务,参与度稳步提升。
疫情让师生分隔在屏幕两端,却挡不住教与学的双向奔赴。对于在新课标中提到的“项目式学习”,组内老师分别以“我所了解的项目式学习”为题,进行了自主研修,拓宽了视野,对“项目式学习”有了初步认知。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书法教学好比是无涯之海,而行者无疆,唯积跬步,方能致远。

学习新课标 共研新策略

图文/ 书法教研组

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

图文/ 活动及社团教研组

2022年11-12月居家办公期间,活动及社团教研小组的老师们集中开展了线上活动推送。为了将老师们的整体活动形成系列,我们在之前的教研活动中明确了本次线上活动的主题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截止目前共有5位教师开展了线上活动,完成活动推送8讲。其中有西美汉服小课堂的系列活动,开展了《教你如何一眼区分汉服、和服与韩服》、《汉服是汉朝人穿的衣服吗?》、《汉服常见款式有哪些?不同款式怎么穿?》;“我做百年老店小讲解员”系列活动——感受舌尖上的非遗之美 走进都一处第一讲和第二讲;古建系列活动《学琉璃 识古建》、玩转四合院之含韵窗牖和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小雪。
此外,活动社教部教师还承接了与北京教科院振兴教育书店联合举办的美育活动“生活中的美术”大师系列线上课程和家校共育活动“家长益课堂”系列讲座两项重磅的线上活动。在活动中承担主持和管理工作,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并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提问、反馈和作品,活动开展至今收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和欢迎。

小组教研动态

小组教研动态

书法教研组

活动及社团教研组

教师暑期师德作品

教师师德作品欣赏

教师暑期师德作品

教师暑期师德作品

教师暑期师德作品

阳光少年艺术作品

阳光少年艺术作品

阳光少年艺术作品欣赏

阳光少年艺术作品

阳光少年艺术作品

艺苑风景线

书 法 教 师 康 慨 俐

康慨俐老师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 北京师范大学青少年心理与发展研究生课程班进修三年评为优秀学员 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与篆刻专业本科(双本科)。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北京启功研究会会员。书法作品曾获全国曙光杯美术书法作品大赛二等奖,多次获市区级书法大赛奖项并参与展览与展评活动。书法临习赵孟頫楷书多年,行笔流畅、

风格秀美典雅。
     康老师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共青团中央少年部等部委开展的全国主题教育中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优秀组织工作者”等荣誉。多次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研究,获课题组“教育实践”“教育创新”奖。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荣获过市区级论文评比一等奖。撰写的多篇论文和案例收录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杏坛育苗录系列《主渠道育新集》,良好个性教育系列文集《课程改革案例专辑》,以及《心育的旋律》等书中,在全国青少年风采展示活动北京赛区选拔展示中,指导学生获得个人单项金奖,并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康老师热爱教育事业,爱孩子。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善于开展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艺苑风景线

图文/康慨俐

认识“田字格”

本次课程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设定,第一认识田字格,知道其各部分的位置和名称,了解田字格的作用,为以后正确地书写作好准备。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能有顺序正确的说出横画起笔和收笔在田字格中的大概位置,养成正确的观察、写字习惯。第三激发学生对硬笔书写的兴趣。
课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如下,首先通过巩固旧知引入观察顺序,接着认识田字格帮助观察定位,再次到使用田字格学会观察、比较和语言表述,三个环节循序渐进的开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对比分析的思维习惯,最后拓展环节,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不管格的样式如何,用处都是要帮助书写者把字写得端正美观,从而要多用心,多观察,有序表达。整个环节串成阶梯,扎实推进。
从观察点,到观察笔画横,到观察汉字二,到观察汉字“国”,一步步,一点点,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在这节课上对于“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等位置有了比以前更精准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了教学时间的分配,采用了儿歌,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到了劳逸结合。

课程介绍:

艺苑风景线

书 法 教 师 陈 乐

陈乐老师,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主修书法学书法教育专业,对篆隶草楷行五种书体、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文房四宝、古代汉语、古代书论、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文字学概论、 书法创作、书法美学、图像汉字造型等皆有研习。
作为书法教师,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积极了解书法专业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主动汲取新理念、新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关注书法学习活动的实践性,注重于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引领学生在了解书法理论知识基础上,熟练掌握汉字书写基本方法与技巧;关注书法的文化内涵,在书法学习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学生的兴趣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领悟力、表现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走近硬笔书法活动纪实

艺苑风景线

走近硬笔书法

图文/陈    乐

本次活动是硬笔初级班的起始课程,活动内容为了解正确的书写坐姿和握笔方法,进行简单的书写练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书写意识。本次活动以快乐习字为主旨,以趣味性为原则,用多种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自主发现、学习新知。
活动伊始,选择播放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的视频,学生们看到身着汉服的小同学向老先生学习中国人的传统礼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引出活动的主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了解坐姿与执笔的活动环节中,制作了标准示范图片、录制了童声歌诀音频、设置了师生互动游戏,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愉悦感。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们能按照正确的书写要求进行简单的线条练习,初步建立了正确的书写意识。
本次活动在“快乐习字”理念的支撑下,学生们以积极的心态自主实践,获得技能;在自主参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在一个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学习过程中建立学习自信,产生对书法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介绍:

本期主编:赵金娜责任编辑:陈    乐封面题字:何建东审       核: 成雅飞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