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画册定稿

其他分类其他2022-08-22
835

黄克诚大将诞辰120周年纪念

1902-2022

在江苏省宿迀市泗阳县运河边的黄克诚塑像。

一代楷模
纪念黄克诚同志
陈云

为人民利益
奋斗到底
 黄克诚

代表人民说话
 黄克诚

坚信马列  毕生尽瘁  仰不愧天  俯不怍人

前 言

今年是黄克诚同志诞辰120周年。
陈云同志为纪念黄克诚大将九十诞辰,亲笔题词:“一代楷模——纪念黄克诚同志”。
多年来,在党内、军内,从上到下,总是习惯的称黄克诚同志为“黄老”。我们深切地怀念这位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共产党员,这位令人由衷敬仰的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者,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
1945年4月24日,毛主席在党的七大报告中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黄老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为人民利益奋斗到底。1930年5月,红五军夺取修水县城是黄克诚到红军后参加的第一次战斗。激战中,黄克诚浴血拼杀,身先士卒,出生入死,他抢先爬上云梯,挥舞大刀,第一个跃上城墙。彭德怀同志说,打一仗认识一个人,修水战斗使我们了解了黄克诚。
他真心把人民当母亲,关心人民的疾苦,热忱爱护干部,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处处以身作则。

他总是从党和国家的全局出发,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实际出发考虑和处理问题,脚踏实地,深谋远虑。他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在中国革命发展的许多重大关头,他多次向党中央提出了极具远见的重要建议,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每每与中央不谋而合。
1937年平型关战斗后,时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的黄老针对军队政治工作削弱的现实,提出恢复我军政治工作制度,以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很快得到中央的批准。
抗战胜利后,他处一域而谋全局,于1945年9月14日以个人名义向中共中央发报,建议派10万部队去东北创建大的战略根据地。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同志1945年10月于山东临沂,对正在向东北挺进的新四军第三师营以上干部做时局报告时,深有体会地讲,你们师长眼睛虽然近视,但他看事情却是千里眼啊!
黄老具有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不盲从,不苟同,无私无畏,坚持真理,刚正不阿,顾全大局。他历经艰辛,屡遭坎坷,仍百折不挠。他在历史上多次因为坚持正确意见而受到错误的批判、打击,甚至被撤职、降级。但是,为维护人民的利益,他始终坚持原则,刚正敢言。
1959年,因在庐山会议上批评“大跃进”以来的错误,他与彭德怀等被错定为“反党集团”,长期受审查。在“文化大革命”中又遭到林彪、江青

反革命集团残酷的打击迫害。身陷逆境,黄老信念执着,初心不改,毫不计较自己历次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想到的仍然是党的事业、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群众的疾苦冷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黄老重新担任了党和军队的领导职务。他晚年双目失明,仍为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重建和健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端正党风,正确评价毛主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作了卓有成效、不可替代的大量工作。他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衷心爱戴和尊敬,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抗日战争时期,黄老先后担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八路军第二、第四纵队政委,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和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他率领这支历史悠久、具有光荣传统的主力部队,南征北战,开辟建设了苏北根据地,建政权,清匪霸,筑海堤;实行民主,发展经济;开展统战,唤起民众,改善人民的生活;在同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适时地反击了顽军的阴谋破坏和进攻。他领导根据地军民粉碎日伪军多次大规模“扫荡”,并于1944年4月开始发动局部反攻,指挥高沟杨口战斗,使淮海、盐阜两块根据地基本连成一片。在日本投降前后组织实施阜宁战役和两淮战役,解放苏北大部地区。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和反动势力,他所领导的部队从几千人发展到七万人。

     抗战胜利后,他高瞻远瞩,向党中央提出建立东北战略根据地的主张,并奉中央的命令,率领新四军第三师主力挺进东北,为解放全中国,建立人民的政权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黄克诚同志同这支先锋劲旅的历史紧紧相联,他永远是这支英雄队伍的骄傲和光荣。为纪念黄克诚同志120周年诞辰,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特编印了这本纪念画册。
      黄老仰不愧天,俯不怍人,虽已离去多年,但他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革命事业所作的贡献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崇高品德和高风亮节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他和老一辈革命家开辟的道路,永远指引我们前进!
      黄克诚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
                                                 二零二二年九月于北京

黄克诚大将塑像座落于湖南省永兴县。

1925-1945年

1926年夏,从国民党中央政治讲习所提前结业的黄克诚,参加了北伐。

1

     黄克诚同志是湖南永兴县人。1902年10月1日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后到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大队、支队、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参加了巩固发展湘鄂赣苏区的斗争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长征中曾率部担任前卫,在抢渡湘江、攻占娄山关和遵义城等战斗中,屡建功勋。
  抗日战争时期,黄克诚同志先后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第三四四旅政治委员,第二、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北区党委书记等职。先转战晋冀鲁豫,后率部南下,与新四军北上部队会师,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华北和华中根据地的联系。他坚决贯彻党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固守城镇,分散游击,领导军民粉碎了日伪军对我根据地的多次大规模“扫荡”。他正确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抗日。在同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适时地反击了顽军的阴谋破坏和进攻。1945年,他组织指挥了阜宁、两淮等战役,解放了苏北广大地区。

2

黄克诚老家住宅之一角。下面为猪圈,上面为堆杂物的矮小阁楼。
黄克诚1928年从井冈山返回永兴后曾在此藏身。

3

1936年5月-7月任红一军团四师政委黄克诚参加西征。
前排右一师长李天佑,右二舒同,二排右一黄克诚,右三张震 。

       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后到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大队、支队、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参加了巩固发展湘鄂赣苏区的斗争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长征中曾率部担任前卫,在抢渡湘江、攻占娄山关和遵义城等战斗中,屡建功勋。

4

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的黄克诚 。
左起:李伯钊、邓小平、杨尚昆、陆定一、黄克诚、杨奇清、罗荣桓。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部分政治工作干部在旬邑县合影。前坐者为杨尚昆,二排右起为陆定一、杨奇清、邓小平、李伯钊,三排右起为黄克诚、罗荣桓。

5

1937年,时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的黄克诚。

1937 年,黄克诚(左一)在八路军总部,建议恢复政治委员制度。10 月奉调离开总部,出任115师344旅政委时,与邓小平(左二)傅钟(左四)等合影。

6

1937年10月11日八路军115师344旅政治委员黄克诚(右)与何长工(左)在山西五台山脚石嘴娘娘庙合影 。

      抗日战争时期,黄克诚同志先后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第344旅政治委员,第二、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北区党委书记等职。

7

1937年10月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政治委员的黄克诚(右)在山西五台山。

8

1938年晋东南反”九路围攻“胜利后,八路军344旅旅部部分首长合影。
左二起:政委黄克诚、政治部副主任唐亮、参谋长韩振纪、政治部民运科长高农斧。

9

1938年5月八路军115师344旅政治委员黄克诚率部坚持太行山南段抗日游击战 
1938年5月20日摄于山西长子大关村。

1940 年10 月,为支援新四军“黄桥战役”,黄克诚率八路军第五纵队(主力为344旅)由皖东北南下江苏盐城。图为他在干部大会上作战前动员。

10

1940年8月31日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黄克诚与第三支队军政领导干部于朱湖合影 。
一排左起:章震(后改名张政)、韦国清;
二排左起:张爱萍、黄克诚、参谋长孙朝旭、谢锡玉、李浩然、王景坤、杨志雅、翁徐文;
三排左起:韩振纪、石光、耿道明、顾寒星、邱士长、徐忻、杨勋;
四排左起:刘瑞龙(站立者)、石青、廖卓之、赵汇川、吴长泰、张震球、孙象涵;
五排左起:张震寰、赵易亚。

11

1940年,执行东进任务的八路军第五纵队,协助新四军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
这是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黄克诚(前排右三)、政治部主任吴法宪(前排右四)、一支队司令员彭明治(前排右一)等领导干部在一起。

12

1941 年,在苏北粉碎日、伪大“扫荡”后,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与部分领导干部合影。
前排左起:八旅政治部主任李雪三、新四军三师师长、政治委员黄克诚、十旅政治委员金明;
后排左起:沈铁兵、庄林、二十二团团长张天云、十旅旅长刘震。

13

1941年2月担任新四军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的黄克诚。

1941年11月新四军三师八旅召开党代表大会 。
右起:二十二团团长张天云、八旅政委吴信泉、师长兼政委黄克诚、第八旅政治部主任李雪三。

14

1942 年,黄克诚(前左一 迈步者)等人陪同陈毅(前中敬礼者)等检阅新四军三师部队。

15

1942年2月4日新四军三师于阜宁孙河庄召开全师军事教育会议时师首长与到会代表合影 
左起:余增林、金冶、洪隆、黄克诚、田文扬、彭雄、胡继成、黄炜华、席庶民、张爱萍、王潭、程国璠。

16

1942冬新四军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在苏北。

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正确贯彻中央抗日统一战线政策,1943年与著名统战人士合影。 
左二起:刘彬、黄克诚、张仲惠、庞友兰、杨芷江。

17

1943年冬,新四军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在泗沭县(今泗阳县)庄圩与参加整风学习的淮海区党政军干部合影。
前排左起:张克辛、吴信泉、邵幼和、刘震、钟伟、李少元;
二排左起:覃健、沈启贤、黄克诚、金明;
三排左起:黄忠诚、杨纯、张彦、田养泉、冯志湘、刘述周、章维仁、李一氓。

18

1943年10月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在苏北军区成立一周年大会上讲话。

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82位勇士在刘老庄战斗中,与日伪军殊死血战,全部壮烈牺牲。使日寇妄图合围我淮海区党政机关的阴谋,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1943年3月,黄克诚为“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题词。

19

1944年在新四军三师驻地黄克诚(左一)与张爱萍、金明等三师同志合影。

1944年黄克诚在苏北抱着长女黄楠。

20

1944年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左)和张爱萍(右)合影。

1945 年,新四军三师独立旅北上路过河北霸县与师主力会合。图为部队通过霸县大桥。

21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奉延安总部命令向东北挺进的新四军三师部队。

22

1946-1948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黄克诚同志率新四军三师主力三万余人进军东北,领导创建西满根据地,任西满军区司令员,中共西满分局副书记、代书记。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治委员,为东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23

1947年8月黄克诚(第三排右五戴眼镜者)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兼后勤司令政委时与西满军区卫生部功臣合影。

24

1946年3月黄克诚在西满李兆麟追悼会上讲话。

25

1947年黄克诚(左一)在齐齐哈尔与西满军区的同志们。

26

1949-196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克诚同志担任湖南省的领导工作。1952年后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1956年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他参与制定国防战略方针和军队建设方针,参与领导全军各项重大制度的制订和落实,为加强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实现从单一兵种到诸军兵种合成的发展和转变作出建树。他提倡顾全大局,勤俭建军,节省军费开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27

1949年1月,平津战役总前委成员和东野参战将领在通县宋庄村合影。 
左起:黄克诚、谭政、聂荣臻、萧华、罗荣桓、刘亚楼、高岗、林彪。

28

1949年1月时任天津市市委书记兼军管会主任黄克诚(左三)与工作人员合影。

29

1949年9月23日黄克诚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言。

30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席团名单。

1949年9月21日黄克诚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
左起:高崇民、黄克诚。

31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刊。

1949年9月2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名单。

32

1949年王世英(右)和黄克诚(左)合影。

1949年9月2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次会议记录。

33

1949年10月黄克诚写给阿英的信。

1949年黄克诚为钱毅烈士题词。

1949年10月黄克诚给“宋公堤”题字。

34

1950年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

1950年代初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左)和中共两淮市委书记吴觉(右)在一起。

35

1950年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在长沙群众大会上讲话。

1950年,黄克诚在长沙举行的庆祝“八一”建军节大会上讲话。

36

1950年12月27日湖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召开 。省委书记黄克诚发言。

37

1950年解放初期 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前排右三)带队到基层视察工作。

1950年2月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左一)与广西省政府主席张云逸(左二)第四野战军政治部主任陶铸(左三)合影 。

38

39

1950年9月1日中共湖南省第二次党代表会议代表合影。
二排靠木杆左侧一是黄克诚。

1950年10月27日湖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合影。
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前排右七)参加并与代表合影。

40

41

1950年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在长沙湘江边。

1950年湖南省省委书记黄克诚(左)与江西省省委书记陈正人(中)、张玺(右)在武汉合影。

1950年黄克诚在湖南与家人在一起。
后排左起:黄克诚、夫人唐棣华,前排左起:黄煦、黄楠、黄晴。

42

1950年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后)在长沙与孩子们在一起 
左起黄煦、黄楠、黄晴。

五十年代初黄克诚(左)陪同家乡亲人游览颐和园时合影。

43

1953年4月3日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右六)陪同毛泽东(右九)、周恩来(右八)、林伯渠(右十一)等国家领导参加苏联驻华大使库兹涅佐夫(右十)递交国书仪式并合影。

44

1954年10月18日出席国防委第一次会议的主席副主席委员合影
前排左起:龙云、张治中、叶剑英、徐向前、邓小平、刘伯承、朱德、毛泽东、彭德怀、贺龙、罗荣桓、聂荣臻、程潜、傅作义。第二排左七:黄克诚。

45

1954年10月黄克诚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第一副部长。

46

1954年黄克诚(中)与孩子们在北京恭俭胡同院门口。
 后为长女黄楠。

47

1955年7月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代表合影。
前排左起:宋庆龄、刘少奇、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云、彭德怀;
后排右起四:黄克诚。

48

1

49

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授勋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

前排右起:朱德元帅、彭德怀元帅、贺龙元帅、陈毅元帅、徐向前元帅、聂荣臻元帅。

50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全军共授予元帅10名、大将10名。
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举行了隆重的元帅、将官授衔、授勋典礼。

51

1955年9月27日黄克诚等人在授军衔仪式上。
前排左起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 

52

一级八一勋章:通径 6 厘米;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通径 5.8 厘米;
一级解放勋章:通径 5.6 厘米;
 质地: 银镀金。

53

1955年9月27日黄克诚(右二)等人在授军衔仪式上接受周恩来总理颁发命令状。

54

大将授衔命令状。

开国大将概况。

55

1955年11月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黄克诚(左二)在辽东观看军事演习。

1955年11月,黄克诚(右)同粟裕(左)等在旅大观看抗登陆军事演习。

56

黄克诚(左三)同邓小平(右一)、罗荣桓(左二)、聂荣臻(左一)等参观防空部队器材展览。

五十年代,黄克诚参观国防技术展览。

57

1955年10月1日,黄克诚(左二)同诸将军在天安门城楼上。

1955年,黄克诚(左四)同邓小平(左三)、贺龙(左二)、陈毅(左一)等在全军射击运动会看台上。

58

1956年担任国家航空工业委员会副主任的黄克诚。

1956年国庆庆典与诸将军在天安门。

59

   1956年10月28日黄克诚(左)同朱德(右)在一起。

60

1957年冬 黄克诚全家在北京西城区大水车胡同家中院子门口合影 。
右起黄克诚、黄梅、黄煦、岳母夏荫芳、唐棣华、黄晴、黄楠。

61

1957年黄克诚在总政大楼为建军30周年题字。

62

1958年2月,黄克诚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军队代表小组讨论会上。
左起:谭政、黄克诚、陈明仁。

63

1958年5月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黄克诚协助主持大会并讲话。 正在讲话者黄克诚。

64

1958年6月,毛主席参加军委扩大会议,进入会场与代表们握手,黄克诚大将陪同。
右一为黄克诚大将,右二为毛主席。

65

1958年总参谋长黄克诚(前排右四)萧华(前排右一)陈赓(前排右三)李克农(前排右十)等陪同毛泽东(前排右七)会见朝鲜人民军军事代表团并合影 。

66

1958年9月2日夜,黄克诚大将代军委起草的《对台湾和沿海蒋占岛屿军事斗争的指示》及附件呈送毛泽东,图为毛泽东的批示。

67

1958年,国防部副部长黄克诚大将(左一)、副总参谋长张宗逊上将(左三)、彭绍辉上将等欢送去密山国营农场参加农业生产的同志们。
这是张宗逊上将与老红军战士许成余握手。

1958年10月,总参谋长黄克诚(左)出席庆祝匈牙利人民军建军节招待会。

68

1958年黄克诚写给王震的信。

1958年11月国防部副部长黄克诚(右四)等陪同彭德怀(右六)总干部部部长萧华(右二)会见阿尔巴尼亚军事代表团巴卢库一行并合影 。

69

1959年担任总参谋长的黄克诚。

1959年1月,黄克诚(挥手者)在北京西直门火车站欢送转业军人去北大荒工作。

70

1959年5月3日罗荣桓、聂荣臻元帅、黄克诚大将(前排左二)、陈赓大将(前排左一)、谭政(前排左八)等军队领导人会见前来北京参观国防部、总参谋部的十世班禅 (前排左四。

71

1959年5月5日国防部副部长黄克诚(站立者)在国防委员会全体会议上作报告。

1959年总参谋长黄克诚。

72

1959年6月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黄克诚(右)到北京火车站迎接率团出访东欧8国返京的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左)。

73

《七律•有感》

一九五九年

居近北海偶一行,
景物依旧时势新。
花木枯荣犹有律,
人事起伏竟无凭。
仰望高天百感集,
俯视残躯一叶轻。
欲访故人行复止,
无言相见何为情。

74

《七律•自况》

一九五九年

少无雄心老何求,
摘掉纱帽更自由。
蛰居矮屋看世界,
漫步小园度白头。
书报诗棋能消遣,
吃喝穿住不发愁。
但愿天公勿作恶,
五湖四海庆丰收。

75

      石峰如笋环寺立,
两涧合抱东行。
春水隆隆如雷鸣,
扰人惊夜梦,
倚枕听涛声。
壮丽江山人民有,
亿众锐意经营。
但祈国泰民安平,
从此皆盛世,
再无巨变生。

一九六二年

《临江仙•游灵岩寺》

76

1965-1974年

京华荏苒十三年,
半是辛劳半是闲。
愧无建树对祖国,
却有遗恨留史篇。
回思往事皆成梦,
纵观万物尽争妍。
衔命西去无别念,
愿尽余生效薄绵。

一九六五年

《七律•抒怀》

77

一九六六年

久共患难自难忘。
不思量,又思量;
山水阻隔,
无从话短长。
两地关怀当一样,
太行顶,峨嵋冈。
犹得相逢在梦乡,
宛当年,上战场;
军号频吹,
声震山河壮。
富国强兵愿必偿,
且共勉,莫忧伤。

《江城子•忆彭德怀》

78

一九六七年

无端入狱亦寻常,
且把牢房作学房。
日习楷书百余字,
细研经典两三章。
粗粮淡菜情偏好,
板床薄褥睡也香。
尚有闲情觅闲趣,
斗居旋转乐洋洋。

《七律•纪实》

79

《蝶恋花•桃花》

一九六七年

满树桃花红烂漫,
一阵狂飙,吹掉一大半。
落地残红何足羡,
且待来年看新瓣。
人间变化千千万,
升降起落,犹如急流泛。
天翻地覆大转换,
英雄转瞬成坏蛋。

80

1968年文革中同彭德怀等人一起被转移到什坊院一座军营关押并批斗。

81

1975-1986年

       黄克诚同志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他一心想的是人民,是共产主义事业,从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庐山会议所作的错误决议,黄克诚同志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1982年任第二书记。他虽已双目失明,年迈体弱,仍呕心沥血,为党的事业日夜操劳。他衷心拥护和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审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重建和健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端正党风,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直至他病重住院后,仍十分关心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关心国家和军队的建设,关心和支持第一线同志的工作,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82

1975年3月中旬黄克诚在301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和家人在医院阳台上的合影。
左起黄克诚、长女黄楠、次子黄晴、夫人唐棣华、小女儿黄梅。

83

一九七五年秋在太原晋祠招待所。

1975年5月份中央决定解除对黄克诚的监护回山西省工作。

84

1975年秋黄克诚(左二)太原在晋祠招待所与工作人员在一起。

85

1976年春在黄克诚(中)与张平凯(左)等在太原晋祠招待所。

86

1976年春在黄克诚(左)与张平凯(右)在太原晋祠招待所。

1976年春黄克诚(左)与小女儿黄梅(右)在太原晋祠招待所。

1976年黄克诚 (中)与工作人员在太原晋祠招待所。

87

1976年10月黄克诚(前左)和大嫂(前右)及家人合影 。

88

1976年底黄克诚返回北京入住解放军301医院,在医院阳台上。

1976年底黄克诚返回北京入住解放军301医院,在医院阳台上。

89

1978年黄克诚在解放军301医院治疗期间工作照片。

90

1978年黄克诚在解放军301医院治疗期间工作照片。

91

1978年黄克诚在解放军301医院治疗期间审批文件。

92

1978年黄克诚在解放军301医院治疗期间的照片。

93

1978年黄克诚在解放军301医院治疗期间的照片。

94

1978年黄克诚(坐者)在解放军301医院治疗期间与工作人员及医务人员合影 。
左一:秘书丛树品 。

1979年夏黄克诚(左)和夫人唐棣华(右)在香山。

95

1979年1月4日至22日黄克诚出席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右起:黄克诚、陈云、王鹤寿。

96

1979年1月4日胡耀邦给中纪委常务书记黄克诚有关彭德怀的侄女彭梅魁交给中央一批彭德怀手稿的收条。

97

1979年黄克诚着军礼服照片

98

1979年,时年77岁的黄克诚被选任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当组织上因要制作各类证件向他要一张穿礼服的标准照片时,他和家人翻箱倒柜也找不出一张符合要求的照片。

这是他77岁时,在庭院里由专业摄影师补拍的。礼服和三枚共和国一级勋章,是从谭政大将那里借来的,不太合适,衣帽都显得宽大了些。所以黄克诚大将的标准照颇显瘦弱,显得比其他几位大将苍老多了。

99

1980年黄克诚在玉泉山疗养的照片

听广播。

在窗前晒太阳。

站在院内晒太阳。

100

黄克诚(左)与秘书丛树品(右)在一起。

理发。

101

1980年黄克诚在玉泉山疗养的照片

1980年春在北京南池子住所黄克诚与孙辈在一起。

102

1981年黄克诚生病住解放军301医院。
左:黄克诚,右:夫人唐棣华。

1981年黄克诚生病住解放军301医院。

103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
黄克诚(左一)在六中全会上投票。

104

1982年4月黄克诚在玉泉山接受江苏盐阜区来人采访时说“盐阜区是我第二故乡“。

105

1982年6月黄克诚(坐者)参加中央军委座谈会。

106

1982年8月6日黄克诚(右)在北京参加中共第十一届七中全会与康克清(左)委员在一起。

107

1982年9月在北京玉泉山黄克诚(左)会见中央党史征集委员会同志。

108

1982年9月在北京玉泉山黄克诚(左)会见中央党史征集委员会同志。

109

1982年黄克诚在玉泉山。

110

111

1982年黄克诚在玉泉山。

1982年9月为祝贺黄克诚八十寿辰照片。

112

1982年9月为祝贺黄克诚八十寿辰,黄克诚夫妇合影 。
 左起:黄克诚夫人唐棣华、黄克诚 。

113

1982年9月为祝贺黄克诚八十寿辰全家合影。

114

1982年9月为祝贺黄克诚八十寿辰与家人和工作人员合影。

115

116

1983年底黄克诚在北京玉泉山与抗战时期“新安旅行团”的同志在一起。
 左起:黄克诚、张牧、左林、聂大鹏。

117

1983年底在北京玉泉山黄克诚(左)与抗战时期“新安旅行团”的左林(右)在一起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宣传抗日救国的青少年文艺团体。1935年10月成立于江苏淮安县河下镇私立新安小学。张牧、聂大朋、张柘、左林等先后任团长。成员初为17人,后发展到100余人。该团在周恩来和宋庆龄、陶行知、郭沫若、田汉等的支持和帮助下,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在全国各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安旅行团转移到苏北抗日根据地,随军活动。

新安旅行团

118

开国上将韩先楚(左二)、上将刘震(左四)、中将吴信泉(左三),看望老领导黄克诚大将(左一)。

1983年春黄克诚在玉泉山接受福建顺昌县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肖理贵、陈光裕同志的访问。

1983年黄克诚(前排左)和永兴县来人合影。 

119

1983年黄克诚与老战友在北京玉泉山合影。 
前排左四起:吴信泉、韩先楚、黄克诚、刘震、唐棣华。

120

1983年黄克诚(左)在玉泉山与来看望的副总长李达(右)上将在一起 。

1983年黄克诚在解放军301医院治疗时在阳台上休息。

121

1985年黄克诚在解放军301医院治疗时穿病号服休息。

1985年黄克诚在解放军301医院治疗时在病房里散步。

122

1985年春黄克诚病重住解放军301医院,夫人唐棣华陪伴着。

123

 讣告

124

1986年12月28日十一时十五分黄克诚逝世

为人复何求,少逢国危,坚信马列,青年从戎,毕生尽瘁,幸得见中华民族光荣屹立;

即死无憾矣,仰不愧天,俯不怍人,国运日兴,人才辈出,惜不随全党同志再尽绵薄。

唐棣华挽

125

1986年12月28日黄克诚大将逝世

126

1987年1月7日黄克诚追悼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127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邓小平慰问家属

128

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致悼词

129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军队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黄克诚同志。
  黄克诚同志是湖南永兴县人。1902年10月1日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后到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大队、支队、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参加了巩固发展湘鄂赣苏区的斗争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长征中曾率部担任前卫,在抢渡湘江、攻占娄山关和遵义城等战斗中,屡建功勋。
  抗日战争时期,黄克诚同志先后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第三四四旅政治委员,第二、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北区党委书记等职。先转战晋冀鲁豫,后率部南下,与新四军北上部队会师,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华北和华中根据地的联系。他坚决贯彻党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固守城镇,分散游击,领导军民粉碎了日伪军对我根据地的多次大规模“扫荡”。 他正确执行党

悼词

130

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抗日。在同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适时地反击了顽军的阴谋破坏和进攻。1945年,他组织指挥了阜宁、两淮等战役,解放了苏北广大地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黄克诚同志率新四军第三师主力三万余人进军东北,领导创建西满根据地,任西满军区司令员,中共西满分局副书记、代书记。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治委员,为东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克诚同志担任湖南省的领导工作。1952年后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并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他参与制定国防战略方针和军队建设方针,参与领导全军各项重大制度的制订和落实,为加强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实现从单一兵种到诸军兵种合成的发展和转变作出建树。他提倡顾全大局,勤俭建军,节省军费开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131

     黄克诚同志具有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不盲从,不苟同,坚持真理,刚正不阿。他在历史上多次因为坚持正确意见而受到错误的批判、打击,甚至被撤职、降级,但始终保持刚直敢言、为人民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1959年他在庐山会议上,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的错误实事求是地提出批评意见,遭到错误的批判斗争,和彭德怀等同志一起被错定为“反党集团”。“文化大革命”中又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严重迫害。但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宽阔胸怀,对党、对共产主义事业保持着坚定的信念。 
     黄克诚同志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他一心想的是人民,是共产主义事业,从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庐山会议所作的错误决议,黄克诚同志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1982年任第二书记。他虽已双目失明,年迈体弱,仍呕心沥血,为党的事业日夜操劳。他衷心拥护和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审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重建和健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端正党风,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直至他病重住院后,仍十分关心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关心国家和军队的建设,关心和支持第一线同志的工作,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132

     黄克诚同志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他总是从党和国家的全局出发,考虑和处理问题,在政治上、军事上向党中央提出过不少重要建议。他注重调查研究,善于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反对虚浮作风。 
     黄克诚同志具有共产党人的优秀品德。他胸怀坦荡,顾全大局,为了党的整体利益,总是不惜牺牲个人和局部的利益。他不居功,不擅权,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作风民主,知人善任,关心群众疾苦,热诚爱护干部,人们都愿意在他面前讲真心话。他模范地遵守党的纪律,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处处以身作则,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并严格教育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堪称共产党人的楷模。
     黄克诚同志勋劳卓著,德高望重。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战斗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党我军和我国人民的重大损失。他崇高的革命精神和优良的思想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以他为榜样,为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黄克诚同志永垂不朽!《人民日报》(1987.01.08 第4版)

133

1986年12月参加黄克诚悼念活动的部分三十九军老同志合影 。
左起:李兆书、陈绍昆、石瑛、吴信泉、李雪三、李世安、彭仲韬、王国英。

134

1986年12月在北京参加黄克诚悼念活动的第三十九军老同志合影 。
前排左起:颜文斌、陈绍昆、汪洋、王扶之、谭友林、吴信泉、刘震、李雪三、李世安、石瑛、王国英。
中排左起:柏曼卿、俞惠如、赵永胜、李兆书、朱鸿、赵永夫、杜博、左勇、彭仲韬、林放、李刚、任之、潘瑞云。
后排左二起:辛敏、傅秉耀、王如庸、朱振友、李宏垠、陈洁、王佐邦、周湘文、杨景媛。

135

1998年9月黄克诚大将塑像在家乡落成。

136

1998年9月黄克诚大将塑像在家乡落成。参加仪式的亲属们合影。

137

2005年10月在八宝山黄克诚大将夫妇骨灰安放仪式。

2005年10月黄克诚大将夫妇墓碑落成,亲属们参加安放仪式。

138

2005年10月在北京八宝山黄克诚大将夫妇骨灰安放仪式上原总后勤部政委周克玉致辞。 

2005年10月老同志在八宝山黄克诚大将夫妇骨灰安放仪式上。

139

唐棣华   黄克诚夫人

140

                                      
唐棣华1918年出生,原名胡家珍。
曾经就读于青岛山东大学并参加“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
1937年初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秋起,先后任苏皖区党委秘书,苏北二、三地委委员,民运部部长,阜宁县委书记等职。抗战胜利后,任张家口市企业党委委员,齐齐哈尔市市委宣传部部长,沈阳军需企业党委委员,天津女中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湖南省妇联副主任、湖南省工业党校校长,政务院重工业部化工局化工设计院院长,中央化工部设计司司长。
1957年调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1979年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
1982年退居二线,1986年离职休养,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0年3月2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简  历

141

1936年时,四位国立山东大学女生到崂山农村宣传抗日。
左二为吴綪,左三为唐棣华。

142

三十年代中期,唐棣华跟随父母来到青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大学读书。在山东大学期间,她在进步学生吴綪的引导下投身于救亡运动的浪潮中。

在山东青岛大学时的照片。

143

1936年冬,唐棣华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图为1936年春,青島山东大学学潮中被拘留的一群“爱国犯”。左三为唐棣华。

144

1945年唐棣华(左)和五姨夏菲(右)的合影。

145

八十年代证件照。

五十年代的照片。

五十年代的照片。

146

黄克诚的孩子们小时候的合影
左起:黄晴、黄煦、黄梅、黄楠。

147

1985年夏唐棣华(右)在云南。

1985年夏唐棣华(左)在云南  。

148

唐棣华(左)与其弟弟胡家桢(右)合影。

149

上世纪80年代,唐棣华(中)与新四军三师老战士杨绪亮(左)、朱鸿(右)合影。

150

《岁寒心——我心目中的父亲黄克诚》节选

黄 梅 --黄克诚次女

     我们都爱父亲。虽然这爱来得很迟,虽然我们只是在经历了生活的颠簸之后才渐渐地理解了父亲。当我尝试着把一些关于父亲的雪泥鸿爪的印象和思绪缀起来时,便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我并不只是在缅怀自己的父亲,而是在又一次地追寻整整一代革命者前仆后继献身的脚印。
     千千万万的先驱将生命铺作了新中国的基石。不论人们是否自觉地铭记,也不论在历史的特定时刻里人们怎样地歌颂或诋毁,那一代共产党人的努力已永远地刻在了中华民族的命运里。
      他们的奋斗,他们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他们走过的弯路,他们的个人选择所包含的历史必然性,他们执着地梦想着的世界大同的明天……这一切,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不会忘记。

151

策划:张小娴
主编:朱宏佐
编辑:宋齐生
       崔杭妹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