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行业期刊_副本

其他分类其他2024-03-27
48

项目管理专刊

主办:工程管理部

季刊 (总第1期)

1

/

2024

——闪耀“她”力量

行业技术与应用

汇聚行业精华 打造匠心工程

主办:工程管理部

【行业语录】

  P4  

【行业建设成果】

  P8  

【行业技术分享】

  P29 

季刊 (总第1期)

1

/

2024

欢迎来到我们的行业期刊!我们的使命是响应强化行业纵深发展战略,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经营理念,致力提升行业能力建设,加强公司行业沉淀,丰富和推广工程、战团行业组织过程资产,打造高绩效行业专家团队。
非常荣幸能够为您提供这个行业信息平台,让您在这里了解到最新的行业管理动态和技术洞察。我们的目标是激发您对行业的热情,帮助您积极积累行业知识,让我们共同探索,开启行业知识的新篇章!
愿您在这里汲取到宝贵的行业技术,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应用到技术支持、方案设计、项目实施中提升绩效,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基础。让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谱写行业发展的精彩篇章!
最后,我们诚挚地感谢您对我们期刊的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内容,满足您的需求。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推动行业发展,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024.03 总 第一期

行业期刊

 引领行业技术 
 探索无限可能 

目录

CONTENTS

技术分享

【工业软件】
蒸汽管网系统仿真模型搭建与平衡控制

 P1  

【控制系统】
大金氟化工(中国)有限公司控制中心项目

 P10 

发酵工艺及其在虾青素 、氨糖制备中的应用

 P13 

轻烃利用装置S&W工艺控制解决方案

 P19 

【行业战团】
惠州石化180万吨年催化重整装置(II)
智能优化项目

 P22 

行业动态

 P26 

造纸战团计划参加IDTD2024“第五届中国造纸工业互联与数字化发展高峰论坛

 P27 

【技术进展】
径向煤气过滤器+径向绝热变换炉+径向可控移热(等温)变换炉组合技术成功应用于湖北新宜化工氨醇项目
“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我国MOF材料规模化生产获重大突破
高活性聚丙烯催化剂PC-2工业试验成功

 P28 

 P29 

 P30 

 P32 

【项目投资】
总投资59.4亿元!中石化10万吨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获批!拟6月开工
总投资约70亿元 新疆哈密新建600万吨低阶煤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项目及60万吨煤焦油加氢项目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将建新项目!
签约不断!总投资20亿电池负极材料等七个项目签约

 P33 

 P34 

【内部动态】

【政策法规】
国家发改委公示2024年鼓励类氢能产业技术
鼓励12类 限制13类 淘汰17类!石化化工产业面临这些调整

 P35 

行业建设成果

 P40 

5T融合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行业战团5T专题赋能培训及
        交流分享活动顺利举行

 P36 

 P41 

工程管理部联合西北大区交付设计专
项交流顺利举办

 P42 

战略落地 赋能先行
——行业战团系列培训之PRIDE专场
    顺利举办

 P43 

2023年度工程管理部行业能力建设
工作汇报

 P48 

信息化示范项目申报介绍
万华化学生产运行工程服务

如何用PMI人才三角导航项目经理AI技能提升?

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它实质性地在项目执行方式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并且重新定义着项目经理的角色。

仿真模型搭建

在用好AI之前,要先了解AI能为我们做什么,然后以有利于组织战略和项目成功为目标,结合自身职业发展需求,设计出个性化的AI技能提升路径,最终让AI真正服务于我们。

管理前沿

技术分享-工业软件

  技术分享  

来源:PMI公众号

2022年11月OpenAI公开发布了ChatGPT,这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推出加速了AI对项目管理的影响。

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帮项目经理做什么

PMI提出,以项目任务的复杂度和所需人工干预程度这两个维度为框架,项目经理可以在自动化(Automation)、辅助(Assistance)和增强(Augmentation)之间直观界定出GenAI所能提供的支持范围。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任务越复杂,完成任务所需的人工干预就越大。

PMI人才三角的“影响力技能”,也可以称为人际交往能力,包括协作式领导、沟通、解决问题和战略思维。具备这些技能可以让项目经理在各种干系人关系中保持影响力,对推动变革至关重要。
2023年PMI《职业脉搏调查报告》指出了四项对帮助企业转型和实现可持续成果至关重要的关键影响力技能:战略思维、解决问题、协作式领导和沟通。所有这些人类特质,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通过AI来增强。

项目经理还应该了解数据和AI之间的基本关系,并熟悉其组织的数据策略和实践。

2024年PMI《职业脉搏调查报告》(PulseoftheProfession®)的研究表明:项目团队使用预测性、混合和敏捷的项目管理方法,以及现场、混合和远程工作安排的项目绩效表现几乎同样出色。提升项目绩效的关键路径还是要为团队和个人有效赋能。主导未来发展的始终是人本身。
为实现用GenAI来自动化、辅助和增强项目管理能力,项目经理也需要掌握新的技能和新的项目工作思维方式。
PMI人才三角(PMITalentTriangle®)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能力提升框架,帮项目经理识别出需要提升的人工智能项目管理技能和能力,以便进一步制定出个性化的GenAI技能培养计划。

技术分享-工业软件

  技术分享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帮项目经理发展技能

WaysofWorking工作方式

PMI人才三角中的工作方式维度侧重于采用最佳方法、实践、技术和工具来管理项目。
随着GenAI工具在个人和组织层面的广泛应用和潜力释放,充分利用GenAI帮助项目经理提升交付改进结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应该将“工作方式”理解为交付结果而进行的一系列事件和任务,而在这一过程中,GenAI主要可以自动化、辅助或增强以下四个方面的项目管理技能和能力。

理解数据为工具提供信息的方式,可以帮项目经理更好地理解和评估AI的输出结果。
项目经理可以针对具体项目生成预测结果、风险、资源等的工具和模型,以便提供最准确的预测和分析来推动决策。
这些知识和数据素养还将帮助项目经理识别和解决使用GenAI可能给业务带来的风险。

PowerSkills影响力技能

请记住:
随着AI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可以将更多时间精力花在人际互动上,影响力技能将变得更具竞争优势,甚至决定项目的成败。
无论机器变得多么智能,项目经理所拥有的技能都永远无法完全被机器所掌握,比如表达同理心、创建有悖直觉的解决方案、模糊决策、管理干系人、领导和激励等。

BusinessAcumen商业敏锐度

具有商业敏锐度的专业人士了解其组织和行业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并拥有特定职能或领域的知识来做出正确的决策。

技术分享-工业软件

  技术分享  

AI可以帮项目经理深入了解项目问题,进行全面的业务风险分析和影响评估。同时,这也有助于组织提前制定恢复计划,在重大事件发生并影响组织之前就做好万全准备。

AI工具的使用将从两个方面增强商业敏锐度。

首先,使用AI工具来处理耗时的日常任务,项目经理可以将更多时间花在关注组织内部的影响、目标和关系上。
其次,GenAI可以增强项目经理了解其工作战略影响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实践和构建与高层干系人的对话,从而做出更好的项目决策。
这些工具的存在也可以帮助项目经理更好分配自身精力,聚焦在那些AI工具不能获取和理解的商业敏锐度部分。

用PMI人才三角能力框架制定GenAI能力发展。

PMI提出了双重路径法(two-tiered-approach)的框架模型,项目经理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目标来定制自己的GenAI能力发展路径,让GenAI服务于我们。

双重路径法之一

侧重于整体发展,较为简单宽泛。选择您想要增强的技能,然后将其映射到您对AI工具和相关概念的学习需求。这样,您就可以专注在项目层面来提升技能了。

双重路径法之二

以项目绩效域和PMI人才三角每个方面在该绩效域内的一些基本任务/可交付成果为框架,逐一映射到自己所需发展的技能、合适的GenAI工具、以及那些可以交付增强结果的工具应用程序。
示例:

万华化学(宁夏)宁东基地MDI分离装置项目黑屏操作顺利上线

近日,万华化学(宁夏)宁东基地MDI分离装置成功产出合格产品,一次开车成功。作为西部地区首套MDI分离装置,该项目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黑屏操作”是一种生产管控理念。在该模式下,操作站“黑屏”表示生产正常,无需操作人员监屏,从而降低劳动强度。当生产出现异常时,系统会自动“亮屏”,精准定位故障点,辅助操作人员应急处置。“黑屏操作”报警联动能够大幅提升应急效率,统计报表、规范企业量化考核,有效减轻人员负荷。
因此,“黑屏操作”背后体现了企业生产装置运行的高度自动化和生产过程管理的精细化。万华化学此次与中控技术合作,共同打造的自主可控的“OMC系统平台+黑屏操作”行业标杆工程,得到万华化学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王成舫的亲自推进,并寄予厚望。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中控技术项目团队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赢得了客户的肯定与赞誉,并收到客户颁发的感谢信。
宁东基地MD分离装置的顺利投运,为万华化学各大基地后续推进“OMC系统平台+黑屏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中控技术将持续提升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为客户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业务解决方案。

大连融科储能制造执行系统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宁东基地MDI分离装置,采用包含VF+APC+PID+AAS+Pilot+IDM+SmartEIO+黑屏等组件的中控技术自主研发OMC系统、网络安全产品、TCS-900产品。该项目为万华化学首个应用“中控OMC系统+黑屏操作”的项目,同时实现了中控技术在万华核心装置项目中从无到有的突破。项目于2022年11月25日启动,2023年10月30日投产,2023年12月15日全部功能上线,黑屏功能正式运行。

行业动态-技术进展

  行业动态  

近日,大连融科储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融科储能)举行了制造执行系统项目启动,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作为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服务商,融科储能致力于通过构建一套“智能化制造执行系统”,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与行业规范、专业知识及生产经验相结合,使生产过程实现透明化、数字化、智能化,进而实现工厂信息化管理,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控技术将依托“1+2+N”智能工厂新架构,包含“1个工厂操作系统+2个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Process Automation,企业运营自动化Business Automation)+N个工业APPs”,全面整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为融科储能打造智能化制造执行系统。
制造执行系统将通过采集融科储能生产过程中各模块覆盖的数据,包括执行管控、质量管理、能源管理、设备管理及安环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这将有效提高生产活动的技术含量,规范生产活动的日常操作,改进生产活动的管理方式,确保生产活动过程可控制、数据可追溯、目标可管理。在此基础

【公司背景】

融科储能是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服务商,立足自主创新,获批设立国家能源液流储能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地方联建工程研究中心,是该技术领域国内外标准主导制定单位。融科储能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打造为突破口,率先在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并网、工商业微网等领域投运众多项目,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产品已在国内以及美、澳、德等海外地区实现广泛应用。

上,不断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增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实现产销协同,生产过程全流程管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工厂资源的合理化利用率。
未来,中控技术项目组将与融科储能紧密合作,发挥专业优势,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智能化制造执行系统项目的应用,助力融科储能打造“钒储能”行业“首台套”数字化智能工厂,为后续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战略指导。

技术分享-控制系统

  技术分享  

【成本控制】

截止 2023-9 月,海南乙烯项目经营数据得到了全面提 升:
项目合同额从框架合同的 4285 万上升到 5735 万,增幅 33.8%;
项 目产 品毛利扭亏 1024 万 ,项 目产 品毛利率上升 30.16%;
项 目销售毛利扭亏 1099 万 ,项 目销售毛利率上升 41.12%;
项目合同额与项目产品成本差值从-1004 万到现阶段
179 万,实现扭亏为盈。

在项目执行中,项目组采取组织架构动态调整、工程设 计标准化、工程实施模板化、人力资源匹配性、过程持续改 进等措施,确保项目整体实施质量。项目各阶段监理数据均 高于 95 分。客户零投诉,无工程安全质量问题等质量事件发生。中控技术以优质的项目交付,高效的工程服务、良好 的 口碑荣获中国石化海南炼化公司 100 万吨/年乙烯项目 2023 年度“优秀供应商 ”称号。

【质量控制】

【管理过程总结】

◆进度管理
巧用客户资源,事半功倍
由于相关方的需求目的不同,对项目的管理期望也不尽 相同。但要顺利地完成进度计划,就不能把项目放在一个静 态的系统中看待,更不能把相关方的管理要求当成“干扰 ”, 而应视为一种“ 资源 ”。因此对用户、各供应商等相关方资 源的合理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时间成本相互置换原则
没有区别就没有管理,对于时间和成本的约束不能一视同仁,在特定场合下,必须区别两者之间相对刚性的一边。 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抓住进度主要矛盾,牺牲成本次 要矛盾。以成本换进度,从而获取进度满足用户要求。比如 项目上春节期间安排紧急硬件集成就是时空置换的典型案例。
典型事件:由于疫情原因,导致 P+F 安全栅和浪涌外配 物资严重缺料,导致项目无法按期交付,影响项目计划进度。
应对措施:
1. 内外部召开多次进度协调会 借助中石化物资总部、 宁波国事等外力催促供应商及时供货;
2. 公司副总裁带队现场拜访用户,项目进度和调整方 案自上而下达成共识
3. 报项目进度,共同制定多品牌(P+F/MTL/中控)组合 方案,减少供应商交付压力;
4. 公司采购端、AR 驻厂各供应商跟踪催交,动态监控 其产能,及时进行调拨;
5. 项目不发货,春节不停工。成立专项工作组,协调 人员在节假日进行集成工作,以应对节后员工因疫情带来返 乡不确定性的风险。
事件结果:
1. 公辅工程采用 MTL,工艺主装置多数采用P+F。根据 现场实际进度调整分批交付计划,确保节前完成 3 个装置完 整交付。各方对需求达成共识,确保客户满意度。
2. 利用全球缺芯常态化,各方努力、寻找突破 口、初 步建立项目战略价值。利用此契机,中控浪涌首次应用在中 石化聚烯烃核心装置,为后续项目中控品牌选择提供了强有 力的业绩支撑。

◆成本管理
1.全员树立项目成本意识
在变革的浪潮下,项目组基于公司各学习平台,利用碎 片化时间主动学习,转变思路,增强全员的项目成本管理意识。
2.设计利润确保赢得合同
FR 在项目中标前 6 个月就深度参与项目前期争取中,在 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以客户为中心的“铁三角 ”团队联 合公司多部门,设计合理的利润,并进行多次的项目概算评 审。为公司领导层层和商务团队确定项目投标报价策略提供 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3.明细清晰确定预算成本
在项目预算阶段,在项目经营决策团队的指引下,项 目围绕着项目盈利、优质交付、客户满意度开展项目运营 工作。统一了项目“ 四算 ”标准和损益表模板。确定了项 目框架合同的边际贡献率 GP0,对项目成本进行了归类, 明确了项目经理的可控成本,细化了项目的工时、费率、 物流、采购等基线标准。

技术分享-控制系统

  技术分享  

4.定期纠偏确保成本目标
海南项目达成成本目标的原则及措施采取如下“ 三部曲 ”:
第一步,PO 合同做“大 ”

第二步,PO 配置做“优 ”

第三步,PO 配置做“少 ”

4.定期纠偏确保成本目标
海南项目达成成本目标的原则及措施采取如下“ 三部曲 ”:
第一步,PO 合同做“大 ”

技术分享-控制系统

  技术分享  

赋能传统化工 振翅创新之翼
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和控制室整合及控制系统隐患治理项目开工会顺利召开

近日,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和控制室整合及控制系统隐患治理项目DCS/SIS/GDS框架MAV设计条件开工会在中控科技园召开。会上,与会各方详细研讨了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控制室整合及控制系统隐患治理等多个重要环节,对DCS/SIS/GDS等多个系统及MAV总体执行策略、项目各阶段进度、项目执行原则、工程界面原则、系统功能设计规格书审查等相关事宜展开了详细讨论。

技术分享-行业战团

  技术分享  

该项目作为中国石油和吉林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点项目,总投资339亿元,自2022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25年全面投产。项目致力于推动传统化工企业由“燃料”向“化工产品及有机材料”转型升级,打造国内传统炼化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工程。
此次转型升级项目包含乙烯、EVA、ABS等石化行业最复杂的装置,总IO点数超过14万点,规模空前,技术复杂程度极高。中控技术作为本项目三大系统(DCS/SIS/GDS)的MAV(主自动化系统供应商),将协助用户和设计院为大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工程执行、项目管理等全方位支持,还将参与众多其他供应商产品的设计配合和工程实施配合,确保复杂工程的合理整合。
根据吉林石化各厂的实际情况和项目规划及装置布置,中控技术共设置了6个大型中心控制室,采用中心控制室和现场机柜室分离设置方式。中心控制室包括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的控制系统操作站,现场机柜室仅用于系统调试、开/停车、日常维护和非正常情况下的生产操作,现场机柜室还可根据需要设置DCS监视站。此外,本项目建设包括:工控网络安全系统、IDM智能设备管理系统、CPMS控制性能监控系统、APC先进控制系统、IODS智能操作导航系统、Batch批量控制系统、AAS先进报警管理系统、EAMS事故分析管理系统、CIMS控制系统完整性系统、ODS操作数据管理系统、OTS操作员仿真培训系统、仪控健康管理平台,通过这些高级应用系统与控制系统的有机融合,将为用户打造全新模式的智能工厂。

中控技术通过本项目,将为用户打造出一个集实时监控、智能操作导航、设备管理、网络安全、仪控健康管理平台等多个子系统交互融合的“PA+BA”智慧企业架构,助力吉林石化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减油增化”,做大、做强优势化工产品,推进产品的高端化、差别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项目成功建成后,亦将为吉林省实现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插上“创新之翼”、植入“低碳之魂”,同时,这也将彰显中控技术在推动全球流程工业向高度自动化、智能化转变方面的卓越贡献,进一步巩固中控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的领先地位。

“减油增化”开新局 智效双驱绘未来
    —— 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           DCS、GDS系统开工会顺利召开

3月20-23日,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DCS、GDS系统开工会在中控科技园圆满召开。广西石化副总经理刘玉力、广西石化首席机械专家蔡卫疆,中控技术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CMO)郭飚、中控技术总裁助理陆伟民,各项目建设单位代表及相关负责人出席。
本次开工会,通过凝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会人员就项目的工作规程、进度计划、系统结构以及工作界面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对系统网络安全设计、时钟同步设计、软件功能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典型机柜布置设计、硬件功能设计以及各工业软件功能设计规格书进行了详细审查。

技术分享-行业战团

  技术分享  

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是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重大项目,不仅承载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更是中国石油推动“减油增化”调结构的战略性举措。项目已列入2022年自治区重点推进的十大工业项目、自治区“双百双新”重大产业项目,对调整石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增强我国石化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转型升级项目总IO点数超过10万点,其中DCS、GDS系统是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各装置、单元的关键设备。中控技术作为本项目DCS/GDS/IAMS现场仪表管理系统/NST网络安全系统/APC先进控制系统的MAV,是协调各方的中心枢纽,是项目成功的主要推动力量。

此次开工会的顺利召开,是DCS、GDS系统建设全面转向工程阶段的重要标志。未来,中控技术将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和技术实力,以“目标导向、项目至上”的态度,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项目进度计划的顺利执行,提升项目的整体性能和效率,持续助力广西石化建设成为加工多种资源、面向两个市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智能、效益型世界级炼化基地,实现向“化工产品和有机材料”转型、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变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共同开创石化行业的新篇章。

【项目背景】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石化分公司(简称广西石化),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石油优化炼油化工产业布局、在南方地区建设的第一座千万吨炼厂。
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由中国石油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305亿元,计划2025年全面建成投产,投产后预计年产值约300亿元,税收约30亿元。项目内容包含新建乙烯和后续化工装置、炼油改造等装置,在广西石化原有1000万吨/年炼油的基础上,新建120万吨/年乙烯装置等14套化工材料装置及其配套新建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新建2套炼油装置及其改造相应的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共计有83个项目子项。建成后将推动公司由“燃料型”向“化工产品和有机材料型”转化。

由于生产过程往往是动态的,如生产原料性质和装置负荷频繁变化、产品牌号经常切换、下游装置需求等,难以实现在运行条件发生变化时系统的全局优化运行。
目前DCS报警系统和惠州石化的OM报警系统都是对某些参数设定报警值,当参数在报警值范围运行时,无法判断装置是否运行正常。
在装置开停工和部分操作过程中,每名内操的操作手法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同,对内操的技能水平要求比较高,在操作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操作不当导致的装置参数波动。
针对以上装置智能化水平不足的问题——项目装置存在控制优化问题、异常识别问题、劳动强度问题、经验依赖性问题等,惠州石化迫切需要根据项目装置的生产特点以及工艺要求,实现装置内各个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优化与控制,降低关键被控变量的波动幅度,实现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最优操作,从而全面提升装置智能决策水平。

2.需求与难点

3.应用效果

该项目以5T技术为支撑,中控技术针对项目装置存在的控制优化问题、异常识别问题、劳动强度问题、经验依赖性问题等,通过先进过程控制(APC)、实时优化(RTO)、再生自动开停工、高级预警4个子系统的建设,实现了装置控制更平稳、运行更优化、开停工过程更轻松、异常识别更及时的实施效果,全面提升装置智能决策水平。该项目已于2022年12月20日投用,应用效果如下:

(1)效益提升、平稳性提升
RTO、APC投用后,装置关键控制变量波动性下降40%,芳烃收率提升0.878%,单位芳烃能耗降低2.033kgEO/t,年化经济效益提升2205万元。

图5-1 APC投用前后关键控制变量波动对比图

图5-2 RTO、APC投用前后芳烃收率、能耗对比图

(2)安全性提升
高级预警系统预警多次成功预警异常现像,准确率高达90%,显著降低了操作人员的DCS监盘强度。

图5-3 系统预警、现场发现并处理

(3)自动化提升
再生自动开停工中的黑烧切白烧系统全程无需人为干预,系统自动完成切换工作,切换过程迅速、平稳,每分钟温度波动范围低于工艺要求的50%。

4.突破性意义

2023年10月,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催化重整装置(II)智能优化项目正式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被一致认定为各考核指标超出预期。
该项目完成了“机理+AI”的成功探索,开创了一个“非正常工况自动处理”、“正常工况自动控制优化”、“异常现象提前识别”的提升装置智能决策水平的途径,将操作员从执行者变成监控者,实现了装置安全水平、自动化水平、经济效益水平的全面提升,对于同类型装置的智能化提升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5.市场推广价值

在该项目中,中控技术项目团队将惠州石化装置生产运行、“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中积累的专家经验,与中控技术在机理建模、5T+AI技术应用方面的技术积累充分融合,打造惠州石化智能工厂建设的又一创举。
高级预警系统采用的算法通用性强、适用场景广泛;再生自动开停工系统核心机理和算法经改造后可适用于其它重整再生工艺。两者均属行业内首次成功开发应用,可复制性强,具有显著创新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分享-行业战团

  技术分享  

2.工艺介绍

发酵是指通过微生物的生长培养和生物变化,大量产生和积累特定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本项目发酵采用菌种三级放大、一步发酵法。培养菌种为大肠杆菌(需氧),补充营养物质选用葡萄糖,补充无机盐选用镁盐,发酵过程中监控参数:温度、PH、溶氧、浊度、电导。发酵过程中需要保持恒定的无菌空气通入量和稳定的罐压。

2.1项目工艺流程介绍

图2.1 工艺流程框图

2.1.1一级种子罐工艺
工艺流程描述:先将一级种子罐营造为无菌环境(过滤器消毒、空消),加入培养基(配料),对培养基进行消毒(实消温度121℃,实消时间20min)。实消后加入菌种培养所必须的小料和底糖,然后将实验室培养的原种接入至一级种子罐,一级种子罐罐开始培养。培养控制要求:罐温37±0.5℃,PH 6.8±0.2,恒定的无菌空气通入量350NL/min,罐压50KPa。一般培养5--7小时左右,当溶氧值和浊度值处于较优状态时,取样并检测合格后,将菌种移至二级种子罐。
2.1.3发酵罐工艺
(1)接种前准备
空气过滤器消毒:消毒温度121℃,消毒时间30min,消毒后吹干30min。为保证过滤器消毒彻底,过滤器底部排污阀间歇打开(每30秒开5秒)。
空消:罐内清洗完成后进行,对进出罐的物料管道和罐体内部进行高温消毒,空罐消毒保温122℃,60分钟。
配料:初始配料35m³,由发酵罐发出固体配料量请求,配料车间联动上游粉体配料第三方设备启动,第三方设备配料完成后,配料车间进行混料、升温,固体料充分溶解后通过泵输送至目标发酵罐,达到配料目标液位后,结束配料程序。配料车间清洗配料罐,结束本次配料。
实消:配料完成后发酵罐开始实消,对进出罐的物料管道和罐内培养基进行高温消毒。
(2)接种
接种时各参数指标:罐温37±0.5℃,罐压50--60KPa,PH 6.8±0.2,通气量40000NL/min,空白样分析合格,无噬菌体。接种前二级种子罐移种管道和发酵罐接种管道要消毒合格,才可以接种。
(3)培养
本项目虾青素培养70至75小时,乙酰氨糖培养50至60小时。通过人工检测目标产物含量、菌种浓度以及总补糖量,人工判断是否结束培养。
(4)出料后处理
空消:出料后罐内仍残留活菌体,本次空消主要是对残留菌体消杀,空消温度121℃,空消时间10min。
CIP:对罐内部进行浓相水清洗、纯水清洗、碱煮,清除残留物,方便下批次生产。

3.项目实施方案

该项目采用ECS-700系统结合VxBtach、VxDirect、VxIVideo,采用分布I/O柜,集中管理的方式实现生产装置集中调配多种控制功能。

3.1项目方案

3.1.1自控系统配置:
❈控制器:FCU-713
❈组态软件:VF4.5
❈配方软件:VxBatch V4.0
❈批报软件:VxBatchReport V2.0
❈Direct软件:i-Direct V1.90
❈系统规模:8089点
❈程序规模:PHASE实例约600个
❈第三方通讯:硬件采用COM723-S模块、COM742-S模块、COM722-S模块与第三方设备通讯数据交互。

3.1.2自动化整体架构

3.2.1温度控制
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酶促反应的过程,温度越高,酶促反应速度越快,菌体增殖、产物合成的时间均可提前;但是温度越高,酶越易失活,菌体易衰老,整个发酵周期缩短,影响发酵的最终产量,对发酵是不利的。温度影响了发酵液的许多性质,包括营养物质的电离状态、发酵液的粘度等。发酵液粘度的改变,影响了微生物的发酵。以本项目发酵罐为例,升温采用蒸汽对外盘管和内列管加热;降温采用冷冻水或循环水对夹套降温,蒸汽、冷冻水、循环水进出口阀门均为开关阀。

3.2关键控制点

控制程序

控制效果(±0.5℃)

控制效果(±0.5℃)

技术分享-控制系统

  技术分享  

3.2.2PH控制 
发酵过程中pH值的变化,是菌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代谢活动的综合性指标,集中反应了菌体的生长代谢情况及产物合成情况,同时PH与温度存在密切关系。本项目发酵过程会产生弱酸性代谢物,因此通过氨水加入量来控制罐内PH。10min。
◆控制方案:
PH控制方案、模型与温度控制相同。
◆控制程序:

为满足用户批次追溯需求,本项目配备了批报软件。批报软件配置1台批报服务器,考虑各软件数据服务器的互不干扰性,批报服务器独立于Batch服务器和域服务器。

3.4批报的应用

图3.8 控制程序

图3.10 控制效果±0.1

3.2.3溶氧控制 
供氧对于微生物的液体深层培养是必需的,由于氧难溶于水的特性,所以发酵罐内的溶氧决定了微生物的培养密度和单位体积发酵液产量。本项目发酵罐安装溶氧在线监测电极,溶氧控制与无菌空气进气量、搅拌转速、罐压关联。
◆控制程序:

图3.13 控制程序

图3.14 控制效果

3.3Batch在发酵行业的应用

本项目生产工艺流程较为明确,工艺参数可根据不同批次进行调整,所以Batch软件在本项目应用良好,用户接受程度较高。

3.3.1配方运行
氨糖生产线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Batch客户端派单生效并运行氨糖配方,该配方运行正常,产出产品合格,满足用户预期。

图3.25 配方运行

3.4.1批报生成效果
形成后的批报会记录当前批次运行时的批次号、事件操作人、操作时间、所使用操作站等内容,还会记录相应数据的实时值、最值以及趋势图等等。记录内容全面、详实,按照批报模板编辑内容记录显示。支持在线和离线查看方式,可以导出PDF版,也可以直接打印。

图3.29 批报效果

3.5VxIVideo在发酵行业的应用

生物发酵完成后,需要对产生的发酵液进行提取处理,以获得预期产品。本项目先对发酵液进行了压滤处理,依据压滤后上清液成色,作为循环压滤和进行后处理的判断依据。由于压滤机的特性,会导致上清液效果时好时坏,这就需要现场专人实时查看上清液情况。基于上述情况,本项目配备了VxIVideo,操作工可以在控制室实时查看到压滤上清液情况,做出必要操作,降低人员工作强度,提高人员劳效。

3.5.1网络架构
本项目VxIVideo采用单独的网络连接,无缝嵌入VF,不影响VF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图3.38 网络架构

图3.43 视频画面查看

本项目VxIVideo只做监控显示,未涉及计算和事件等功能。

4.项目实际效果展示

图4.5 发酵罐

图4.2 发酵罐HMI

技术分享-控制系统

  技术分享  

2.装置组成

本装置主要由原料预处理、裂解、急冷及稀释蒸汽发生、裂解气压缩、冷分离、热分离、乙烯及丙烯冷剂制冷、废碱处理等工艺单元和公用工程系统组成。
本装置界区内的工区和单元控制站划分:

工艺成套包

3.装置工艺流程

4.装置开车网络

4.1丙烯机开车 

2023.05.09.11点38分丙烯机开车

4.2 乙烯机开车

2023.05.12.16点48分乙烯机开车

4.3 裂解气压缩机开车

2023.05.15.14点58分裂解气压缩

4.4 裂解炉点炉升温,进料

2023.05.15.22点38分点1号裂解炉长明灯,05.16.14点18分1号裂解炉升温
2023.05.18.9点28分点1号裂解炉进料(石脑油)
2023.05.15.23点18分点2号裂解炉长明灯,05.17.10点48分2号裂解炉升温
2023.05.18.11点38分点2号裂解炉进料(丙烷)
2023.05.16.15点38分点3号裂解炉长明灯,05.17.11点18分3号裂解炉升温
2023.05.18.16点38分点3号裂解炉进料(石脑油)
2023.05.16.23点58分点5号裂解炉长明灯,05.18.18点58分5号裂解炉升温
2023.05.23.23点10分点5号裂解炉进料(乙烷)
2023.05.16.23点48分点6号裂解炉长明灯,05.17.11点58分6号裂解炉升温
2023.05.18.9点58分点6号裂解炉进料
2023.05.15.20点58分点7号裂解炉长明灯,05.16.14点08分7号裂解炉升温,05.16.21点18分降温,05.18.17点08分再次升温。
2023.05.20.8点58分点7号裂解炉进料

4.5裂解气组分分析
4.6裂解气置换

2023.05.18.11点42分裂解气进裂解气压缩压缩机,置换裂解气压缩机开车氮气。

4.7建立稀释蒸汽管网

2023.5.16 10点建立稀释蒸汽管网

4.8透平泵启动

2023.5.21.16点45分透平泵P1210A启动
2023.5.21.17点20分透平泵P1220A启动
2023.5.22.21点18分透平泵P1940A启动
2023.5.21.14点54分透平泵P1942A启动

4.9干燥器投用

2023.05.15.8点气相干燥器投用
2023.05.18.15点36分液相干燥器
2023.05.15.9点30分第二干燥器
2023.05.21.2点氢气干燥器
2023.05.18.20点48分丙烯保护床

4.10产生合格的乙烯

2023.05.18.20点42分碳二加氢反应器投用,2023.05.19.3点19分产生合格的乙烯。

4.11产生合格的丙烯

2023.5.22.10点35分碳三加氢反应器投用,2023.5.22.17点22分产生合格的丙烯。

5.与乙烷制乙烯工艺及控制方案对比

5.1进料原料对比

本装置采取3种原料乙烷、丙烷、石脑油,长庆(乙烷制乙烯)只有单一的乙烷原料。
本装置优点规避了单一原料的市场风险,还可以灵活地根据原料市场价格变化来调整各原料加工比例,以实现装置利润的最大化。
长庆虽然只有单一的乙烷原料,但乙烷原料在上古油田中产量充足,且价格低,裂解出来的产品的转换率高,收益好。
对比2个装置的乙烷进料,长庆多了个乙烷进料分离罐,能存储乙烷原料,而本装置乙烷气化再通过换热器直接进了裂解炉。

技术分享-控制系统

  技术分享  

“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和副研究员刘艳廷团队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技术”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石化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研发团队开发的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新技术,主要利用碱性电解水产生的废热作为海水低温制淡水的热源,将碱性电解水系统与海水低温淡化技术进行耦合集成,创建废热回收系统,实现了热量的高效利用。

我国MOF材料规模化生产获重大突破

在国际化工巨头巴斯夫首次实现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商业化规模生产后仅两个多月,我国MOF材料规模化生产技术开发也取得重大突破。2024年新年伊始,蓝廷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宣布建成国内首条MOF材料中试生产线,并合成出优质产品,从而完成了MOF材料从实验室克级合成向批量生产的技术跨越。

蓝廷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吴大勇博士向记者透露,该公司当前MOF材料中试验证线的年产能为10吨。公司计划通过中试生产积累必要的数据、优化年产百吨级MOF材料的产业化工艺方案。所产MOF材料将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和隔膜材料产品品类创新。
MOF材料也称为多孔配位聚合物(PCPs),是由具有配位位点的金属离子或离子簇与含氧(氮)的有机配体分子以自组装的方式形成的一类超多孔材料,金属通过有机连接体相互连接形成的多孔结构是其独有结构。将不同的金属和有机配体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可以得到具有特定结构与孔道尺寸的材料,从而实现特定的性能。目前,科学家已经设计了88000多个精确定制的MOF材料,在农业、制药等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科学界将MOF材料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材料之一。

评价会由石化联合会科技与装备部副主任王秀江主持,深圳大学骆静利院士担任评价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魏飞担任评价委员会副主任。
会上,邓德会作了题为“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技术”的工作报告,介绍了技术背景、技术路线、创新点和知识产权情况等。评价委员会专家详细审查了报告及相关鉴定材料,并与研发团队就科学技术问题及发展前景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最后,评价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技术创新性强,指标先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加快工程化开发进程,早日建成工业示范装置。

在此基础上,建成了基于铠甲催化剂的25千瓦级海水制氢联产淡水中试装置。2023年12月19日至22日,石化联合会组织专家组对该中试装置进行了连续72小时考核。该装置实现了以海水为原料高效电解水制氢联产淡水,碱性电解槽直流电耗≤ 4.2 kWh/Nm3H2@2300A/m2,氢气产能91.2 Nm3/d,氢气纯度≥ 99.999%,产生的淡水在满足自身电解需求的基础上,联产淡水29.3 kg/d,电导率≤ 20 μS/cm,盐度≤ 0.01 ppt。与传统电解水制氢装置相比,该装置的电能利用率提高了13.9%。

图为蓝廷公司生产的MOF材料

MOF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和超高比表面积,如果将1克MOF材料内表面展开,其面积比足球场还大。因此,MOF材料能够检测和捕获微小浓度的物质,从而可应用于药物载体制备、催化反应、气体储存与分离、膜的制备等领域。当用作药物载体时,MOF材料可负载比普通载体更多的药物分子,并可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也可成为具有靶向功能的药物载体。

图为几种经典MOF材料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MOF材料还可作为新型功能添加剂应用于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和隔膜功能涂层中,在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OF材料可促进锂盐解离,提高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应用于锂硫电池,可以显著提高硫利用率和循环寿命,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等问题。
2023年10月,化工巨头巴斯夫宣布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商业化规模生产MOF材料的公司,年产量可达数百吨,同时宣称具备定制化生产能力,可根据客户需求和规格定制MOF材料并用于各种应用和行业。

来源:国家煤化工网

来源:国家煤化工网

行业动态-技术进展

  行业动态  

关于工程项目资料存储管理
要求的通知

为统一工程项目资料管理,规范文档存储,沉淀项目经验、有效存储和利用组织过程资产,PMO部制定了工程项目资料存储管理要求,经过了各工程部门评审,现发布工程项目资料存储管理要求。

聚丙烯催化剂是聚丙烯生产技术的核心技术,决定着生产的先进水平和聚丙烯产品的性能和品种。目前欧美公司对聚烯烃催化剂相关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非常严密,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垄断和壁垒,因此急需进行自主催化剂制备技术攻关。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立足于科技自立自强,自主研发了高活性聚丙烯催化剂PC-2,这是第五代新型内给电子体型Ziegler-Natta催化剂。该催化剂通过研究内给电子体种类及结构对催化剂活性中心电子效应和空间结构的影响,利用自制球形氯化镁载体及非邻苯二甲酸酯型内给电子体负载制备得到。催化剂呈圆球形,相较于市售通用聚丙烯催化剂,具有活性高、氢调敏感性好,立体定向性高、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宽等特点。

催化剂工业应用试验成功后,研发团队趁热打铁,紧锣密鼓进行了加工应用试验。生产的低灰分聚丙烯产品在华南应用单位完成了双向拉伸锂电池隔膜加工应用试验,生产出合格锂电池隔膜产品,自主产品加工性能和成膜性能良好,达到同类市售产品水平。工业应用试验和产品加工应用实验双成功,为自主聚丙烯催化剂的开发和规模化应用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发团队将在此基础上,不断锤炼研发能力,优化和提升催化剂性能,在聚烯烃产品高端化、差异化、清洁化转型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助力石化院高质量发展和世界一流石化院建设。

在此次工业应用试验中,研发团队通过采用温度梯度控制技术和优化负载工艺条件实现自主催化剂制备,解决了催化剂活性有效释放、产品灰分控制、催化剂氢调控制、产品熔指波动控制等问题。PC-2催化剂工业应用试验的成功,突破了催化剂放大生产技术瓶颈,有望应用于兰州石化4万吨/年聚丙烯工业生产装置,进行高端电工装备领域用聚丙烯树脂开发,这将全力推动电工级聚丙烯树脂的高端化、系列化,突破“卡脖子”关键材料的制备技术,形成包括催化剂、聚合工艺及产品等完全自主的聚丙烯新产品生产技术。发展和世界一流石化院建设。

行业动态-技术进展

  行业动态  

为统一工程项目资料管理,规范文档存储,沉淀项目经验、有效存储和利用组织过程资产,PMO部制定了工程项目资料存储管理要求,经过了各工程部门评审,现发布工程项目资料存储管理要求。

中控网盘:pan.supcon.com/工程项目资料(团队空间)。
中控网盘账号和密码同域账号和密码。在公司外使用,需要连接云联。
在中控网盘采用团队空间+项目管理文件夹的模式。在团队空间可以对人员和人员权限进行管理,可以添加或移除组成员、设置团队成员整体或个人权限;可以实现对每个项目管理文件夹设置权限。
中控网盘的基本功能及操作,请见《关于启用中控网盘存储工程项目资料的通知》附件“中控网盘操作说明”。

行业动态-技术进展

  行业动态  

关于工程项目资料存储管理要求的通知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程项目生成的项目电子版资料(包括过程资料、竣工资料等)。

2.职责

适用于工程项目生成的项目电子版资料(包括过程资料、竣工资料等)。

PMO部
负责制定工程项目资料管理要求;
负责管理工程项目资料存储平台;
负责监督工程项目资料存储情况。

工程实施部门工程领导
负责宣贯工程项目资料管理要求;
负责监督部门项目资料存储情况。

PMO部各工程部门接口人
负责按要求创建接口工程部门的新下达工程任务的项目团队空间,将项目经理设置成项目团队空间管理员;
根据项目类型生成项目管理文件夹;
协助项目经理管理项目文件夹权限;
负责监督接口工程部门的项目资料存储情况。

项目经理
负责管理项目团队空间用户及文件夹权限;
负责督促项目组正确、及时存放项目资料。

项目组成员
负责按工程项目资料要求存放、利用项目资料。

3.方法和步骤

3.1工程项目资料存放位置

工程项目资料团队空间设置成三个层级:

3.2团队空间设置及团队管理员

每层级设置对应的团队管理员。团队管理员可以在对应层级下添加或删除团队(仅限PMO部接口人)、添加或移出成员、设置成员权限、设置下一层级的团队管理员、文件夹权限设置等。
现有各层级空间的团队管理员,请见附录“团队管理员设置情况”。

PMO部接口人在工程任务联系单生效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创建接口工程部门承接项目的项目团队空间,并将项目经理设置为此项目团队空间的管理员,并在项目团队空间内根据项目类型生成项目管理文件夹。
项目团队空间命名规则为:合同编号或SGS编号_项目简称。
命名示例:
项目信息:SCJSD20230808-WE02盘锦广利达电气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贫XAI天然气乙烷回收现场试验电控一体化装置自控系统
项目团队空间名:SCJSD20230808-WE02_长庆油田乙烷回收项目
各工程部门接口人在完成项目团队空间创建后,在附件二“中控网盘项目团队空间项目清单”内记录新增的团队空间情况。
按项目群管理的项目,可以按SGS编号来命名项目团队空间,项目经理和对应的接口人确认项目团队空间创建需求。

行业动态-技术进展

  行业动态  

3.3创建项目团队空间

3.4项目经理(项目层级团队管理员)管理项目团队空间

项目经理(项目团队空间管理员)负责添加项目参与人员,对文件夹设置权限,并通知项目组成员使用。

3.5项目组成员按项目管理文件夹和存放项目资料

项目组成员按照按统一的项目管理文件夹及项目资料存放要求,在中控网盘对应项目文件夹存放各类项目文档。
详细的要求,请见附件三“项目资料清单及存储要求”;项目管理文件夹模板,请见附件四“项目管理文件夹模板”。
核电工程部资料存放要求,按核电项目文档相关要求执行。

3.6各工程部门的PMO部接口人检查项目资料存放

各工程部门的PMO部接口人每月抽查项目团队空间内资料存放情况,每个二层级工程部门抽查10个项目,不足10个项目的部门按实际项目数量检查,S及A级项目必查。检查内容为:项目组成员是否按目录对应存放了项目资料。
PMO部接口人负责检查已竣工项目的项目团队空间项目资料存放情况。检查内容为:项目组成员是否按目录对应存放了必存项目资料。

3.7竣工关闭项目迁移

PMO部每月收集上一个月已竣工关闭项目的清单,将已竣工关闭项目迁移至“已竣工关闭项目存储空间”,并将对应项目从附件二“已创建项目团队空间的项目清单”中剪切至附件五“中控网盘已竣工关闭项目团队空间清单”,做好记录。
已竣工关闭项目存储空间的权限,对应“附录:团队管理员设置情况”。
在“已竣工关闭项目存储空间”里的项目,除规定的空间管理员外,其他人员权限均设置为可预览(只读)。

3.8保密项目管理要求

根据《保密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保密项目涉密工程资料在信息化平台或部门服务器存档时宜加密存储。存放在中控网盘中的保密项目涉密资料需使用秘钥。

3.9项目资料利用

在运作项目:如有其他无项目团队空间权限的人员想查看项目资料,向项目经理申请。
已竣工关闭项目:如有无团队空间权限的人员向查看项目资料,向PMO部申请。

5.附件及记录

附录:团队空间管理员设置情况(表中“角色”和“PMO部接口人为对应工程部门的团队空间管理员”)

项目投资

1月11日,由中石化新星(内蒙古)西氢东送新能源有限公司申报的乌兰察布10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制氢厂部分)正式获批。根据公示文件,该项目总投资59.4亿元,全部为自有资金。
项目单位:中石化新星(内蒙古)西氢东送新能源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乌兰察布10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制氢厂部分)
建设地点: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玻璃忽镜乡
总投资:594000万元
计划建设起止年限:2024/06至2026/06氢一体化示范项目重新申请能源指标工作正在开展,自治区能源局正组织评审项目新申报材料。
建设规模及内容:主要包括新建25个制氢厂房,每个厂房各配置8套电解槽,共计200套1000Nm3/h碱液电解槽电解水制氢装置、1座6000立方水容积的低压缓冲罐和约47.6千米中水输送管线(起点位于商都县七台镇污水处理厂,终点为制氢工厂),配套相关附属设施。

总投资59.4亿元 
中石化10万吨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获批!拟6月开工

来源:国家煤化工网

中石化10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依托乌兰察布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生产绿氢,计划年供氢能力达到50万吨,其中一期工程年产绿氢10万吨。绿氢通过约1132公里长输管道送至燕山石化、天津石化、石家庄炼化,用于部分替代现有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灰氢。同时,还可为输氢管道沿线和京津冀地区的氢气用户提供交通用氢。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72.8万吨。项目一期总投资298亿元(含税),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输变电、制氢厂、长输管道等。
2021年7月新星公司启动乌兰察布项目前期工作;2022年1月,项目建议书获集团公司批复并开始编制项目可研报告;2022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下发项目指标;2023年3月,项目输氢管道纳入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2023年4月,新星公司正式成立乌兰察布项目部。
此前传中石化10万吨制氢项目终止,仅仅是因为该项目变更主体而导致原风光指标被收回。
据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截至2023年12月25日,中石化10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重新申请能源指标工作正在开展,自治区能源局正组织评审项目新申报材料。
下一步,商都县将积极开展项目核准备案、规划选址、土地预审、安全预评价、环境保护预评价、社会稳定评价等工作。

项目名称:新疆嘉国伟业新能源有限公司600万吨/年低阶煤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项目及60万吨/年煤焦油加氢项目
拟建地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巴里坤三塘湖工业园区条湖区
项目总投资:703657.2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总额为32 7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65%。
建设内容:项目分两期建设,建设内容包括:一期建设300万吨/年低阶煤新型热解提质装置、6万m3/h荒煤气综合利用装置(制氢)、8万吨/年LNG装置60万吨/年煤焦油加氢装置及配套辅助、公用、环保工程;二期建设300万吨/年低阶煤新型热解提质装置、9万m3/h荒煤气综合利用装置(制合成气)、8万吨/年LNG装置、18/35万吨/年甲醇联产醋酸装置及配套辅助、公用、环保工程。
一期工程产品方案:兰炭180万吨/年,硫磺0.097万吨/年,LPG2.5万吨/年,轻质煤焦油1# 20.35万吨/年,轻质煤焦油2# 31.03万吨/年,3#煤基氢化油0.96万吨/年,沸腾床Q加氢尾油3.07万吨/年,煤沥青4.576万吨/年,LNG 8万吨/年,中间产品氢气4.6万吨/年(送煤焦油加氢装置)。二期工程产品方案:兰炭180万吨/年,LNG 8万吨/年,甲醇18万吨/年,醋酸35万吨/年,中间产品氢气5.18万吨/年(送甲醇装置),中间产品二氧化碳47.31万吨/年(送甲醇装置),中间产品一氧化碳18.36万吨/年(送醋酸装置)。

总投资约70亿元 新疆哈密新建600万吨低阶煤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项目及60万吨煤焦油加氢项目

来源:国家煤化工网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将建新项目!

1月8日,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国能榆林化工甲醇下游加工分布式光伏制氢与化工装置耦合示范项目备案。
该项目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区内,总投资6220万元,项目拟在厂区内三个区域建设职工停车棚,车棚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同时利用已有建筑屋面建设分布式光伏,配套建设1200Nm3/h制氢示范装置,分布式光伏规划装机容量5.29536MWp。

来源:国家煤化工网

国能榆林化工大力推动智慧化工厂建设,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实施了《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关键技术研究》《百万吨级CCUS不同地质条件选址及关键技术研究》等重点科技项目,相继攻克大型水煤浆气化炉、甲醇合成塔、乙二醇羰化反应器等国产化设备应用等技术。

新疆生态环境厅2023年11月对新疆嘉国伟业新能源有限公司600万吨/年低阶煤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项目及60万吨/年煤焦油加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公示。

行业动态-项目投资

  行业动态  

签约不断!
总投资20亿电池负极材料等七个项目签约

来源:国家煤化工网

1月4日,新化县举行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20余亿元。县委常委、副县长邹谊翔,副县长陈元怀,新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袁铭锋、管委会主任段智洪出席。
邹谊翔指出,此次集中签约的7个项目是落实省市县高质量发展、娄底市“材料谷”建设、现代文印产业链和先进电子陶瓷产业链发展中的一件喜事好事。新化县委、县政府将始终秉承“为投资者着想、帮投资者盈利、促投资者成功”的宗旨,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为项目建设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着力为企业营造最优越的发展环境,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项目的协调服务力度,切实做好项目启动的各项前期工作,为项目的顺利推进营造一流环境、提供一流的服务。同时,希望投资方进一步坚定信心,在项目建设中加强沟通交流,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运营。

此次集中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20余亿元,分别为由国能中电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风光生物质制储氢碳中和循环利用项目,上海景烯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博飞达(湖南)科技有限公司、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等三家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惠州市三特电器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能5000万件温度传感器和温度保险丝暨8000万件电流保险丝生产及组装项目,湖南竣工百年机械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高精密粉末成型伺服压机生产线项目,义乌市馥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UV印刷包装产业链生产线项目,上海尚印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北京中设智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数码图文设备生产基地等项目,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竹业、文印、先进电陶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将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支撑。

政策法规

国家发改委公示2024年鼓励类氢能产业技术

来源:国家煤化工网

2023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文件指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由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组成。鼓励类主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技术、装备及产品;限制类主要是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不利于安全生产,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淘汰类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生产隐患严重,阻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之外的,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属于允许类。其中氢能产业相关内容均为鼓励类。详情如下所示:
氢能技术与应用:可再生能源制氢、运氢及高密度储氢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加氢站及车用清洁替代燃料加注站,移动新能源技术开发及应用,新一代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与应用,可再生能源制氢,液态、固态和气态储氢,管道拖车运氢,管道输氢,加氢站,氢电耦合等氢能技术推广应用
发电互补技术与应用:氢能、风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发电互补技术开发及应用,电解水制氢和二氧化碳催化合成绿色甲醇。

行业动态-政策法规

  行业动态  

鼓励12类 限制13类 淘汰17类!
石化化工产业面临这些调整

2023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自2024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鼓励类主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技术、装备及产品;限制类主要是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不利于安全生产,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淘汰类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生产隐患严重,阻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

石化化工产业鼓励类12个方面石化化工产业鼓励类条目中,新版按照矿产资源开发、无机盐、农药、涂料和染(颜)料、树脂、橡胶、专用化学品、硅材料、氟材料、轮胎、生物基材料、绿色高效技术等12个方面进行了整合,更具体系化和实用性。
1.矿产资源开发:硫、钾、硼、锂、溴等短缺化工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综合利用,磷矿和萤石矿的中低品位矿、选矿尾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
2.无机盐:废盐酸制氯气等综合利用技术、铬盐清洁生产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全封闭高压水淬渣及无二次污染磷泥处理黄磷生产工艺,硝酸法和半水-二水法磷酸生产工艺,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优质钾肥及新型肥料的生产。
3.农药: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新剂型、专用中间体、助剂的开发与生产,定向合成法手性和立体结构农药生产,生物农药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与生产。
4.涂料和染(颜)料:低VOCs含量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涂料,用于大飞机、高铁、大型船舶、新能源、电子等重点领域的高性能涂料及配套树脂,用于光诊疗、光刻胶、液晶显示、光伏电池、原液着色、数码喷墨印花、功能性化学纤维染色等领域的新型染料、颜料、印染助剂及中间体开发与生产。
5.树脂:用于生产乙烯等产品的电加热蒸汽裂解技术,乙烯- 乙烯醇共聚树脂等高性能阻隔树脂,聚异丁烯、乙烯-辛烯共聚物、茂金属聚乙烯等特种聚烯烃及高碳α-烯烃等关键原料的开发与生产,芳族酮聚合物、聚芳醚醚腈、满足5G应用的液晶聚合物、电子级聚酰亚胺等特种工程塑料生产以及共混改性、合金化技术开发和应用,可降解聚合物的开发与生产,长碳链尼龙、耐高温尼龙等新型聚酰胺开发与生产。

1.1000万吨/年以下常减压、150万吨/年以下催化裂化、100万吨/年以下连续重整、150万吨/年以下加氢裂化生产装置,敞开式延迟焦化工艺。
2.80万吨/年以下石脑油裂解制乙烯、13万吨/年以下丙烯腈、100万吨/年以下精对苯二甲酸、20万吨/年以下乙二醇、20万吨/年以下苯乙烯(干气制乙苯工艺除外)、10万吨/年以下己内酰胺、乙烯法醋酸、30万吨/年以下羰基合成法醋酸、天然气制甲醇(二氧化碳含量 20%以上的天然气除外),100万吨/年以下煤制甲醇生产装置,丙酮氰醇法甲基丙烯酸甲酯(利用丙烯腈副产氢氰酸除外)、粮食法丙酮/丁醇、氯醇法环氧丙烷和氯醇法环氧氯丙烷生产装置,300吨/年以下皂素(含水解物)生产装置。
3.7 万吨/年以下聚丙烯、20万吨/年以下聚乙烯、乙炔法(聚)氯乙烯、起始规模小于30万吨/年的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10万吨/年以下聚苯乙烯、20万吨/年以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10万吨/年以下普通合成胶乳-羧基丁苯胶(含丁苯胶乳)生产装置,5万吨/年以下丁腈胶乳装置,氯丁橡胶类、丁苯热塑性橡胶类、聚氨酯类和聚丙烯酸酯类中溶剂型通用胶粘剂生产装置。
4.30 万吨/年以下硫磺制酸(单项金属离子≤100ppb的电子级硫酸除外)、20万吨/年以下硫铁矿制酸、常压法及综合法硝酸、电石(以大型先进工艺设备进行等量替换的除外)、单线产能5万吨/年以下氢氧化钾生产装置。
5.纯碱(井下循环制碱、天然碱除外)、烧碱(40%以上采用工业废盐的离子膜烧碱装置除外)、黄磷、磷铵、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三氯化磷、五硫化二磷、磷酸氢钙、碳酸钙(颗粒度100纳米及以下除外)、无水硫酸钠(盐业联产及副产除外)、碳酸钡、硫酸钡、氢氧化钡、氯化钡、硝酸钡、碳酸锶、白炭黑(气相法及二氧化碳酸化工艺除外)、氯化胆碱生产装置(本条目中不新增产能的搬迁项目除外)。
6.起始规模小于3万吨/年、单线产能小于1万吨/年氰化钠(折100%),单线产能5000吨/年以下碳酸锂、氢氧化锂(回收利用除外),少钙焙烧工艺重铬酸钠,干法氟化铝、中低分子比冰晶石生产装置。
7.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氮肥,采用固定层间歇气化技术合成氨,铜洗法氨合成原料气净化工艺。
8.高毒、高残留以及对环境或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大的农药原药〔包括氧乐果、特丁磷、杀扑磷、溴甲烷、灭多威、涕灭威、克百威、敌鼠钠、敌鼠酮、杀鼠灵、杀鼠醚、溴敌隆、溴鼠灵、肉毒素、杀虫双、磷化铝,有机氯类、有机锡类杀虫剂,福美类杀菌剂,复硝酚钠(钾)、甲磺隆、内吸磷、乐果、氟虫腈、丁硫克百威、氟苯虫酰胺、氰戊菊酯、乙酰甲胺磷、多菌灵、丁酰肼等〕生产装置。
9.草甘膦、毒死蜱、三唑磷、百草枯、百菌清、阿维菌素、吡虫啉、乙草胺、氯化苦、甲草胺、2,4-滴、啶虫脒、噻虫嗪、莠去津、丁草胺、二甲四氯、莠灭净、麦草畏、敌草快、草铵膦、烯草酮、代森锰锌、敌百虫、三唑醇、丙环唑、异菌脲、多效唑、石硫合剂生产装置。
10.硫酸法钛白粉(联产法工艺除外)、铅铬黄、3万吨/年以下氧化铁系颜料、溶剂型涂料(鼓励类的涂料品种和生产工艺除外)、含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的粉末涂料(密闭生产装置除外)、VOCs 含量超75%的硝基纤维素涂料生产装置。
11.非新型功能性、环境友好型的染料、颜料、印染助剂及中间体生产装置。

石化化工行业限制类有13大类

行业动态-政策法规

  行业动态  

12.氟化氢(HF,企业下游深加工产品配套自用、电子级及湿法磷酸配套除外)生产装置,初始规模小于20万吨/年、单套规模小于10万吨/年的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装置,10万吨/年以下(有机硅配套除外)和10万吨/年及以上、没有副产四氯化碳配套处置设施的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没有副产三氟甲烷配套处置设施的二氟一氯甲烷生产装置,可接受用途的六氟化硫(SF6,高纯级除外)生产装置,用作制冷剂、发泡剂等受控用途的二氟甲烷(HFC-32)、1,1,1,2-四氟乙烷(HFC-134a)、五氟乙烷(HFC-125)、1,1,1-三氟乙烷(HFC-143a)、1,1,1,3,3-五氟丙烷(HFC-245fa)生产装置(不含副产设施)。
13.斜交轮胎、力车胎(含手推车胎)、锦纶帘线、5万吨/年以下钢丝帘线、再生胶(常压连续环保型脱硫工艺除外)、橡胶塑解剂五氯硫酚、橡胶促进剂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D)生产装置。

1.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青海格尔木及符合有关条件的除外),采用明火高温加热方式生产油品的釜式蒸馏装置,废110旧橡胶和塑料土法炼油工艺,焦油间歇法生产沥青,2.5万吨/年及以下的单套粗(轻)苯精制装置,5万吨/年及以下的单套煤焦油加工装置。
2.10万吨/年以下磷铵(工业级除外)(2025年12月31日),10万吨/年以下的硫铁矿制酸和硫磺制酸(边远地区除外),平炉氧化法高锰酸钾,隔膜法烧碱生产装置(作为废盐综合利用的可以保留),平炉法和大锅蒸发法硫化碱生产工艺,芒硝法硅酸钠(泡花碱)生产工艺,间歇焦炭法二硫化碳工艺。
3.氯醇法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钙法皂化工艺(2025年12月31日,每吨产品的新鲜水用量不超过15吨且废渣产生量不超过100千克的除外),单台产能5000吨/年以下黄磷生产装置,有钙焙烧铬化合物生产装置,单线产能3000吨/年以下普通级硫酸钡、氢氧化钡、氯化钡、硝酸钡生产装置,产能1万吨/年以下氯酸钠生产装置,单台炉容量小于1.25万千伏安的电石炉、开放式电石炉、内燃式电石炉,高汞催化剂(氯化汞含量6.5%以上)和使用高汞催化剂的乙炔法(聚)氯乙烯生产装置,使用汞或汞化合物的甲醇钠、甲醇钾、乙醇钠、乙醇钾、聚氨酯、乙醛、烧碱、生物杀虫剂和局部抗菌剂生产装置,氨钠法及氰熔体氰化钠生产工艺。
4.单线产能1万吨/年以下三聚磷酸钠、0.5万吨/年以下六偏磷酸钠、0.5万吨/年以下三氯化磷、3万吨/年以下饲料磷酸氢钙、5000吨/年以下工艺技术落后和污染严重的氢氟酸、湿法氟化铝及敞开式结晶氟盐生产装置。
5.单线产能 0.3万吨/年以下氰化钠(100%氰化钠)、1万吨/年以下氢氧化钾、1.5万吨/年以下普通级白炭黑、2万吨/年以下普通级碳酸钙、10万吨/年以下普通级无水硫酸钠(盐业联产及副产除外)、0.3万吨/年以下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废旧锂电池进行回收利用除外)、2万吨/年以下普通级碳酸钡、1.5万吨/年以下普通级碳酸锶生产装置。
6.半水煤气氨水液相脱硫、天然气常压间歇转化工艺制合成氨、一氧化碳常压变换及全中温变换(高温变换)工艺、没有配套硫磺回收装置的湿法脱硫工艺,没有配套建设吹风气余热回收、造气炉渣综合利用装置的固定层间歇式煤气化装置,没有配套工艺冷凝液水解解析装置的尿素生产设施,高温煤气洗涤水在开式冷却塔中与空气直接接触冷却工艺技术。
7.钠法百草枯生产工艺,敌百虫碱法敌敌畏生产工艺,小包装(1公斤及以下)农药产品手工包(灌)装工艺及设备,雷蒙机法生产农药粉剂,以六氯苯为原料生产五氯酚(钠)装置。
8.用火直接加热的涂料用树脂、四氯化碳溶剂法制取氯化橡胶生产工艺,100吨/年以下皂素(含水解物)生产装置,盐酸酸解法皂素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不能达标的皂素生产装置,铁粉还原法工艺〔4,4-二氨基二苯乙烯-二磺酸(DSD 酸)、2-氨基-4-甲基-5-氯苯磺酸(CLT 酸)、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H酸)三种产品暂缓执行〕。

石化化工行业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10大类

9.50万条/年及以下的斜交轮胎和以天然棉帘子布为骨架的轮112胎、干法造粒炭黑(特种炭黑和半补强炭黑除外)、3亿只/年以下的天然胶乳安全套,橡胶硫化促进剂N-氧联二(1,2-亚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NOBS)和橡胶防老剂D生产装置。
10.用于制冷、发泡、清洗等受控用途的氯氟烃(CFCs)、含氢氯氟烃(HCFCs,作为下游化工产品原料的除外),用于清洗的1,1,1-三氯乙烷(甲基氯仿),主产四氯化碳(CTC)、以四氯化碳(CTC)为加工助剂的所有产品,以PFOA 为加工助剂的含氟聚合物生产工艺,含滴滴涕的涂料、采用滴滴涕为原料非封闭生产三氯杀螨醇生产装置(根据国家履行国际公约总体计划要求进行淘汰)。

石化化工行业淘汰类落后产品有7类

1.改性淀粉、改性纤维、多彩内墙(树脂以硝化纤维素为主,溶剂以二甲苯为主的O/W型涂料)、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外墙、焦油型聚氨酯防水、水性聚氯乙烯焦油防水、聚乙烯醇及其缩醛类内外墙(106、107涂料等)、聚醋酸乙烯乳液类(含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外墙涂料。
2.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准的内墙、溶剂型木器、玩具、汽车、外墙涂料,含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三丁基锡、全氟辛酸及其盐类、全氟辛烷磺酸、红丹等有害物质的涂料。
3.在还原条件下会裂解产生24种有害芳香胺的偶氮染料(非纺织品用的领域暂缓)、九种致癌性染料(用于与人体不直接接触的领域暂缓)。
4.含苯类、苯酚、苯甲醛和二(三)氯甲烷的脱漆剂,立德粉,聚氯乙烯建筑防水接缝材料(焦油型),107胶(聚乙烯醇缩甲醛胶黏剂),瘦肉精,多氯联苯(变压器油)。
5.高毒农药产品:六六六、二溴乙烷、丁酰肼、敌枯双、除草醚、杀虫脒、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二溴氯丙烷、治螟磷(苏化203)、磷胺、甘氟、毒鼠硅、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硫环磷(乙基硫环磷)、福美胂、福美甲胂及所有砷制剂、汞制剂、铅制剂、草甘膦含量在30%以下的水剂,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锌、苯线磷、地虫硫磷、磷化镁、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甲拌磷、2,4-滴丁酯、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灭线磷、壬基酚(农药助剂)、三氯杀螨醇、氯磺隆、胺苯磺隆。
6.根据国家履行国际公约总体计划要求进行淘汰的产品:氯丹、七氯、溴甲烷、滴滴涕、六氯苯、灭蚁灵、林丹、毒杀芬、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硫丹、氟虫胺、十氯酮、α-六氯环己烷、β-六氯环己烷、六氯丁二烯、多氯联苯、五氯苯、六溴联苯、四溴二苯醚和五溴二苯醚、六溴二苯醚和七溴二苯醚、六溴环十二烷、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辛基磺酰氟、全氟己基磺酸(PFHxS)及其盐类和相关化合物、全氟辛酸(PFOA)及其盐类和相关化合物、十溴二苯醚、短链氯化石蜡、五氯苯酚及其盐类和酯类、多氯萘(豁免用途为限制类)。
7.软边结构自行车胎,以棉帘线为骨架材料的普通输送带和以尼龙帘线为骨架材料的普通V带,轮胎、自行车胎、摩托车胎手工刻花硫化模具。根据有关规定,对鼓励类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审批、核准或备案;对限制类项目,禁止新建,现有生产能力允许在一定期限内改造升级;对淘汰类项目,禁止投资并按规定期限淘汰。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之外的,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属于允许类。

行业动态-政策法规

  行业动态  

为持续贯彻公司发展战略,推进“1+2+N”智能工厂新架构、“4大数据基座+1个智能引擎”等战略的全面落地。2月29日下午,行业咨询部举办了5T产品及解决方案+模拟数据基座(APEX)专题培训,行业战团、MA&EPC部及各大区的AR、SR共计140余人共同参与了此次线下+线上培训活动。

5T融合创新 
引领行业变革——
行业战团5T专题赋能培训及交流分享活动顺利举行

行业建设成果

5T创新技术部总经理王宽心进行了以《5T产品及解决方案》为主题的分享。他首先介绍了5T战略以及中控是如何通过5T融合模式创新来打造核心竞争力;其次,详细为大家介绍了5T核心的技术底座及支撑5T融合创新的一些核心技术;最后,通过介绍5T融合的典型场景与案例,使大家对5T产品和解决方案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模拟软件是做什么用的?我们为什么要建模?”5T业务发展部杨辰通过几个小问题来引出本次分享的主题《流程工业过程模拟与设计平台APEX》。他从APEX研发进程、软件特点及功能、APEX应用场景及APEX应用案例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什么是APEX。

本次赋能培训通过深入的交流探讨,让各行业战团成员对5T融合产品及解决方案、APEX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未来,行业咨询部将通过组织高频的线下+线上培训活动,掀起“1+2+N”,“4大数据基座”等战略控制点的学习浪潮,促使全体战团成员迅速掌握公司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以技术助力一线作战,加速打造典范项目。

工程管理部联合西北大区
交付设计专项交流顺利举办

为贯彻公司战略,切实践行工程降本增效和拓展行业纵深,工程管理部于3月23日在西北大区西安办公地举办了工程管理部联合西北大区专项交流。
本次培训交流是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的,工程管理部带来了FAT、成套设计、行业知识三个不同业务的课程分享给西北大区一线工程人员,交流反响热烈。
由项目测试支持部田志敏带来的AutoFAT工具的课程,以理论加实操演练的方式,深入阐述了工具带给测试的便利和降本增效的显著效果;成套设计部石耀峰分享的成套设计规范及工具应用,从工程端容易出现的问题项逐条讲解,硬件设计表单的规范填写,硬件设计工具的便利使用,讲设计经验和常见误区分享给大区工程同事,以便缩短设计周期和出错率。工程设计部宋斌分享的行业知识应用的课程,简单明了地讲述了作为工程三大能力之一的行业知识能够带给工程实施和项目争取带来的作用,当前的行业的建设成果和SEP平台的展示,以及对未来开发专业行业AI工具的展望。
此次培训,不仅让参训人员了解当前工程最新的成果,同时全体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讨论,提出了工程优化需求。本次培训是交付设计专项培训,后续工程管理部将持续深入,开展更多富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全方位助力各位同事在工作中不断提升,为公司的工程建设和个人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行业建设成果-培训

  建设成果  

为贯彻公司战略,赋能行业战团及各大区AR、SR,宣贯公司“1+2+N智能工厂新架构”和“4大数据基座+1个智能引擎”两个战略控制点,行业咨询部于3月6日举办了行业战团系列培训之设备数据基座(PRIDE)专题培训,在提升AR、SR技术水平的同时,深化对设备数据基座(PRIDE)的理解与应用。

行业咨询部总裁吴刚指出了大家对四大基座存在的如产品内容、跟supOS的关系、如何报价等的诸多疑问,这些关键问题不了解清楚将影响整个公司销售任务的完成。他希望通过近期各专题培训的逐步开展,消除上述问题,更好地推进公司战略的落地。

战略落地 赋能先行
——行业战团系列培训之PRIDE专场顺利举办

控制系统产品部PRIDE产品经理于淮钰以《全设备智能感知平台PRIDE产品介绍》为主题,向大家阐述了PRIDE作为一个设备数据平台,能够实现对设备数据的集成、处理与分析等功能,实现包括设备信息获取、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与诊断、故障预警以及优化调度等应用。同时,根据用户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公司也将陆续推出不同版本的PRIDE解决方案,以实现最佳应用效果。最后,大家一起就产品的近期规划和最优销售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此次培训,不仅让参训人员深入了解了PRIDE的概念、产品及解决方案,还激发了大家对于如何更好地推广及销售PRIDE产品的思考。本次培训是公司四大数据基座专题培训的开端,后续行业咨询部将逐步深入,开展更多富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全方位助力各位同事在工作中不断提升,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2023年度
工程管理部行业能力建设工作汇报

为更好的践行公司“客户成功、奋斗创新、敬业诚信、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 ,为加快公司控制系统项目实施标准化建设工作,整体提升项目交付能力。支撑各工程端行业能力建设,推进工程行业“一盘棋”的管理实践。同时加强公司行业沉淀,丰富行业应用知识库、项目参考案例库等组织过程资产,更好的开拓新行业和巩固老行业 ,提高客户黏性,满足客户需求 ,提升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水平和公司的行业核心竞争力,助力铁三角项目争取,特成立FR端行业工作组。

建设成果-工作汇报

  建设成果  

2023 年初由工程管理部牵头,联合华南大区、华东大区、华中大区、西南大区、西北大区、东北大区、行业工程部、海外工程部、重点项目工程部、核电工程部等11个一层业务的领导及行业专家反复研究后确定 2023 年行业工作计划,旨在拉通和发掘各板块行业资源,打造行业应用知识的平台,支持全公司行业项目实施。具体规划如下:

一、回顾 2023 年行业规划

建设行业标准化体系:建立FR行业工作组以及FR行业负责人团队,并发布《工程行业能力建设管理办法》、《“FR行业工作组”团队章程》。沉淀组织过程资产:建立行业应用知识库、HMI模板市场、参考项目信息库等行业知识平台;

沉淀组织过程资产:建立行业应用知识库、HMI模板市场、参考项目信息库等行业知识平台;

提升人员行业能力:打通行业内部沟通渠道,组织行业年度专项赋能;

二、行业团队建设

根据公司发布的行业分类规范,在炼油、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能源、冶金、造纸、建材、制药食品、空分、核化工、油气、电池、GMP验证、CCS行业、DEH行业、油品移动和调合行业等18个行业建立相应行业虚拟团队,旨在突破区域壁垒,提质增效,协同共赢。
FR行业工作组架构如下:包含11个一层业务部门、18个主要行业。

在经过各个部门的选拔和推荐后,成立了由83名行业工程人员以及工程管理部7名行业助手组成的虚拟FR行业负责人团队。

建设成果-工作汇报

  建设成果  

行业资料收集已完成全覆盖(除保密项目外),后续又在工程领导的指导下推进以行业谱系为框架的行业应用知识库,从而达到细化知识颗粒度、资料定位清晰、沉淀查找快捷的目的。截止到目前已覆盖18个行业版块,并完成第二轮资料筛选,达到了29%的整体覆盖率。行业资料库和行业应用知识库目前累积访问量超过34000次。

三、 行业成果

1) 行业应用知识库建设

工程管理部同时收集349条外部学习视频和资料,覆盖21个二级行业,协助行业工程师更高效、更直观的学习行业工艺知识。

2) HMI模板市场建设

经过各行业专家两轮评审和筛选,最终HMI模板市场收录:行业图例(22套动态模板,36套静态模板,31套设计优秀项目截图,25套运行优秀项目截图)、背景模板(6个)、动态设备(40个)、静态设备(261个)。模板市场相较于传统参考组态形式,实现在线预览,并可直接下载并运用到组态中去,提供便利同时提升设计质量。HMI模板市场截止到2023年底市场共计访问7949次。

3) 参考项目信息库建设

累计收集10542条项目信息并配置关键信息列,拉通各大区项目信息,方便工程人员检索和咨询相应项目组,实现降本增效。截止到目前该信息库访问量超过1500多次。

4) 年度行业专项赋能

2023年度中控技术工程端行业负责人专项赋能学习会在中控科技园C301会议室圆满举行。FR管理部联合中控学院工程技术分院,实现内外联动,拉通多个部门的业务领导与资深骨干一起“亮家底、秀绝活、传经验”,以诚意满满、干货满满的真材实料实现疯狂输出,带来一场超强头脑风暴,让40名工程端行业负责人的思想碰撞“交火”,一路“狂飙不止”。同时邀请杭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仪控室的金奎副主任基于杭氧设计院在气投、无人值守、常规三大项目的标准化实施经验及案例进行分享,为大家带来了跨行业的新思考与新方法。

行业团队成员在首届中控技术工程端行业负责人专项赋能学习会后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岗位,向专业纵深处不断沉淀、不断精进、不断超越。

四、 行业沉淀贡献人员名单

感谢以下同事在2023年对行业应用知识库和HMI模板市场的贡献(排名不分先后)

新的一年希望每一个行业工程人员再接再厉,不断拓展行业技术 ,促进和提升公司在各个行业领域内的行业竞争力 ,推动公司行业能力整体发展。

工程管理部/交付设计部
2024年02月  

建设成果-工作汇报

  建设成果  

2022年8月正式开始实施,历时7个月达到投运条件。2024年3月31日,正式上线,截至2023年8月16日完成各基地各领导7上线轮汇报

信息化示范项目申报介绍

万华化学生产运行工程服务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化工行业绝对龙头,行业标杆,起步于1978年,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万华化学以技术创新为第一核心竞争力,拥有极具竞争力的MDI制造技术和产业链完整的ADI制造技术以及C2/C3/C4完整石化产业链。业务聚焦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三大产业平台,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生活家居、运动休闲、汽车交通、建筑工业和电子电气等涉及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万华业务的急速扩张,基地,装置,生产人员数量大幅增加,同时新员工加入,生产经验不足,管理经验需要落地,万华急需打造生产装置可快速复制,统一标准的模版。
本次目标第一是将业务数字化,试点业务50%工作无纸化,80%的信息自动汇总。第二是提升管理,帮助装置更精细掌握运行状况,实现班组常规工作100%线上闭环管控,装置-基地-总部之间信息业务流通。

项目实施情况

本次建设内容有生产运行,应急消防,操作程序,间歇生产,SUPOS平台五大块内容,分布在万华5个基地,37个装置及部门,功能涵盖调度,消防,计划,内外操,工程师,管理6类岗位,覆盖3108个用户。
通过平台+app的模式,将所有工作都统一到生产运行平台开展,生产运行管理平台是装置所有工作的唯一入口,在这个平台上统一考核标准、统一管理思想、统一工作类别与流程、统一汇总知识与模型,给一线员工打造一个智能的工作助手,真正给一线员工减负。
生产运行整体规划的业务体系如下,本次项目涉及生产计划、工作清单、调度例会、交接班、操作程序、风险预警、基础信息、警情处理、协同指挥、演练管理、应急预案、应急资源、工单管理、批次报表、批次监控、配方管理等17个模块。完成与35套异构系统的集成,包含89个接口。

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成果-示范项目

  建设成果  

打造线上数字化会议:
把调度例会固化为会议通知,材料编制,扫码签到,材料汇报,纪要编制,决议跟踪六个环节,通过材料自动汇总,线下纸质签到改为线上扫码签到,比原先节省会议准备一半的时间,提升会议效率。决议跟踪通过系统自动下发,OA提醒,在线反馈,在线上形成管理闭环。

.02

.03

操作导航:
移动端操作,内外操协同,统一操作权限,跳步执行,不符合项执行需审批,操作自动签名。操作提示,执行记录对比分析,固化经验,提升SOP质量,降低操作门槛。线上审批,连接PI数据,辅助判断,操作记录可查询

.04

操作导航保密性:
单独搭建SOP保密服务器
保密装置SOP只能通过虚拟桌面访问
移动端要求机卡绑定、固定IP,只有在保密办备案的手机可允许安装
移动端开通流程由保密办负责

.05

安全数据在线监控,提升安环管控能力:
所有数据都在一个平台上运行和实时展示,各个岗位获取数据统一,异常预警报警流程在同一界面处理,无需线下冗余多系统沟通、求证,区域人员监控、车辆监控、消防监控、泄漏监测、重大危险源/储罐/管廊监测、环境气象监测等,多维度动态风险预警与分析,提前或及时发现异常、预警提示、分类推送。

.01

项目示范点

形成统一的标准块:
本项目中的交接班模块,通过梳理万华线下不同基地不同装置的交接班,讨论并形成统一的标准模版,标准模版由22个统一的标准块组成。在组态过程中,方便用户快速搭建新装置的交接班,能够进行快速推广;能够通过拖拽的模式,降低操作难度,使业务人员快速掌握。打通8套异构系统,50%的数据自动填报,节省50%的交接班数据准备时间。同时方便生产管理部和信心中心进行全基地统一管理和维护。

.06

夯实基础,完成“准备”内容:
完成应急预案、应急演练的电子化、信息化管理,统一流程、统一模板,一键修订、一键导出。
消防设施、应急物资在线巡检及问题整改跟踪,工作模式由被动抽查变为主动推送、有效提醒;。

.07

预案结构化:
预案结构化拆解,自动生成应急处置流程分配给各工作组,对处置过程整体实时跟踪

建设成果-示范项目

  建设成果  

生产数据分析利用:
实现自动生成批次卡,替代高频DCS人工抄表,实现自动投料报工,并以“釜” 为单位核算成本和收率。归集生产执行、设备运行、成本分摊等生产数据,探索功能应用场景,提升数据生命力。

.10

统一生产主数据,作为生产类应用沟通的普通话:
工厂架构用于描述工厂内部的组织结构、物理装置、设备产线等元素。智能制造的每个应用都需要这样一套层级结构去组织各自的管理对象。当前各应用都自己定义了一套层级关系,万华缺少一套统一的定义,IMS首次进行了集团级统一定义。

.11

.08

构造间歇生产数字化闭环系统:
把线下业务搬到线上电子化,打通计划端到执行端,原料端到产品端的生产全流程闭环管理,以生产排程为核心,成品仓储、原料流转、装置在线消耗一体化管理,提升物料周转效率

.09

过程质量管理:
Batch-MES-LIMS联动,自动创建LIMS任务、质检结果自动匹配发布,构建线上追溯体系,减少操作员填写取样瓶取样指标3.6万次/年,质检结果自动匹配传递;杜绝取样样品错误发生;提高样品交接效率,自动匹配质检任务并登记,避免错误打开取样口导致物料泄露或者人员伤害。样品容器贴码、取样扫码校验、收样扫码登记,统一规范,防止串样
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外发、从计划端到执行端,质量管理线上全生命周期追溯建立,体系化监管,提升质量管控能力;

建设成果-示范项目

  建设成果  

 引领行业技术 
 探索无限可能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