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知行

其他分类其他2020-12-24
380

创新要有文化味

孟振平  简谈创新方法
雷 兵  如何突破职能领域界限
林利祥  原毅青:毅者恒青
白国颖  迈开两广联网第一步

以知促行

知行合一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创新工作发表重要论述、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本期《南网知行》精选以下金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广大企业家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创新就要敢于承担风险。敢为天下先是战胜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需要弘扬的品质。大疫当前,百业艰难,但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在困境中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2020年7月21日,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要增强“四个自信”,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2017年10月27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要充分发挥企业利用互联网转变发展方式的积极性,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创业探索。
——2015年12月16日,在视察“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时强调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2015年5月27日,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的讲话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党全国要统一思想,切实提高认识。
——2014年8月18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2013年10月21日,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简谈创新方法

南方电网公司2020年创新大会“数字电网关键技术”创新联合体签约现场 李志杰 摄(南网传媒公司)

做好创新工作,除了思想上的重视、观念上的更新,规律和方法同样重要。要遵循创新规律、讲究创新方法、端正创新态度,更好地推动创新工作的开展。
第一,要把握创新规律,坚定创新信心。创新的本质是对事物内在联系的新发现,或对知识、信息内在结构的重新组合,从而为物质、精神生产创造新的可能,其核心是生产要素特别是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创新,首先来自于怀疑,只有怀疑,才能提出问题;只有提出了问题,才能展开观察、实验和逻辑分析,从而形成新的认识,创造新的事物。其次,创新是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需要在大量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艰苦的脑力劳动,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由于是对未知领域的创造性探索,非常容易受到不可预知因素的阻碍,创新成功是一个概率事件。所以,参与的人越多,整体上成功的概率就越高。此外,创新是多类型主体相互促进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类创新要素,特别是信息的聚集、流动和碰撞。如美国的硅谷和中国的深圳、北京中关村、杭州等,就是这类创新活跃的地区。创新工作和其它工作一样,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要在工作当中深化对创新规律的认识,更好地把握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从而更好地推动创新工作的开展。

第二,要应用创新方法,提高创新效率。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创新工作也不例外。通过研究一个个具体的创新过程,比如创新的题目是怎样确定的、创新的设想是怎样提出的,设想又如何变成现实等,人们找到了创新活动中普遍适用的方法和技巧。比如类比创新法,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推导它们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相同,进而设想是否可以采取相似的处理办法。头脑风暴法、组合创新法、逆向创新法、移植创新法、快速原型法等,都是一些简便易用的创新方法。再比如,创新领域流传较广的TRIZ理论,或称“发明家式的解决任务理论”,在总结了数万项专利中蕴含的一般规律后提出,通过遵循固定的原则和步骤,便可有极高的概率获得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从而加快创造发明的速度和质量。创新实践中,遵循颠覆常识、消除偏见、打破规则、否定自我、扩展视角等思维技巧,也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些创新的方法,大家要学习掌握,善加利用,工作开展起来就能事半功倍。
第三,要端正创新态度,实现创新目标。一是要敢于创新。创新活动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失败的风险在所难免。创新又是超前的,有些甚至超出现有的理解框架,因而可能遭到保守势力的批判。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创新就要敢于承担风险。敢为天下先是战胜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需要弘扬的品质”。要拿出创新的精气神,勇于突破常规,大胆探索尝试,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只要坚守初心、坚持突破,必定能用好的创新超越旧观念、旧事物,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当然,公司也要建立保障创新的体制机制,尽量减少创新者的后顾之忧。二是要善于创新。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创新不能是漫无目的、不着边际的发明创造,而必须瞄准市场需求,迎合市场需求,从而实现创新价值。同时也要考虑创新的投入产出,力求做到“多快好省、小简全强”。此外,创新活动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基础研究阶段的前期积累,创新很难取得实质突破。要充分继承前人知识、经验,并积极借鉴其他领域成功经验,让创新多打点基础、少走点弯路。三是要持续创新。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总是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人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前一阶段创新得到的解决方案本身可能带来新的问题,也可能不再适合新的情况;技术进步也会使更新更好的解决方案成为可能。只有持续学习、持续怀疑、持续改进、持续创新,才能持续进步、持续发展。特别是对于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就必须把创新放到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持之以恒推动创新。不能期望通过一次创新推出一种新产品、新技术或新的营销方式,就一劳永逸、坐享其成。要树立创新就是发展,不创新就是死亡的观念,始终坚持创新的意识,保持为实现长远目标不懈奋斗的激情。
(本文摘自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在公司2020年创新大会上的讲话,标题为编者所加)

孟振平
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创新要有文化味

站在新时代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发展创新文化,
建设它所包含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
不仅是加强自主创新的战略需求,
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编者按

从心出发     向光能动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