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达人257期报刊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提质、降本、增效,全方位打造全球竞争力”的经营方针,推动科达各业务的协同发展,搭建向内部标杆企业学习和互通的机制,2月12-13日,科达制造隆重召开了“新春第一会”——科达制造管理经验分享会。
来自安徽科达机电、安徽科达洁能&新能源装备、福建科达能源、广东新能源装备、广东科达液压、安徽科达智慧能源、安徽科达华东新能源汽车等经营单位的董事长、总经理及核心经营管理团队近4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第一天大家参观了佛山六大生产基地。
第二天,科达制造董事、总经理杨学先,科达陶机副总经理隋旭东,力泰陶机副总经理冯瑞阳、管火金,佛山科达机电总经理何卫东与子公司管理团队一行,就经营管理、全球化、研发、生产、工程管理等专题进行了深入分享。公司董事长边程,首席参事谭登平,副总裁曾飞、周鹏,董事会秘书彭琦,财务总监罗麟,投资总监黄龙驹等一同参会。
年度经营责任状签订
会上,各单位负责人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满怀激情地与边董签订了2025年经营责任状。
随后,经营单位负责人代表纷纷表态。福建科达新能源公司总经理王志强表示,尽管面临巨大的压力,但对挑战还是充满兴奋。他坚决拥护及支持总部提出的与职业经理人签订年度经营责任状的形式,让大家按照既定目标去奋力前行。同时,他希望新材料团队在2025年继续保持奋斗精神,沿着改革方向拼命往前冲,力争在行业大变革的情况下,能够“活下来”。在此过程中,王总也希望得到总部及各兄弟单位的支持。
安徽科达机电总经理何小磊表示,这次经营责任状的签订,他的内心感到非常澎湃和激动。对他们而言,经营责任状只是一个起点或者一条底线,绝不会因此而被束缚住手脚,为数字、指标而保守行事。未来无论市场如何变幻,他们都会坚持选择正确的事情,然后再不遗余力地正确地做事。向着自己内心的企业发展蓝图及职业梦想,不断努力奋斗。
安徽科达新能源装备总经理叶召伟表示,签下这份责任状,就是接过一份使命,扛起一份担当。从此,他们将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希望,肩上有责任,脚下有力量。在新的一年里,要把各项任务进行细化,严格执行、实时跟踪,调动全员积极性,打造一支“铁军”,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他们将以最饱满的热情、最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兑现承诺,用优异成绩回报公司的信任。
董事长边程总结部署:
加强企业间互通,抓紧人才上的突破
通过两天内部标杆企业的参观、经验分享,边董表示大家掏心掏肺、毫无保留地把切身体会、管理经验等干货进行分享,效果超出他的预期,相信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收获。他进一步指出,总部与各经营单位是互补的关系,而各经营单位之间就要实现“互通”。这次经验分享会后,各单位可按照标杆企业进行取长补短地借鉴,优化战略方向,提升运营管理。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边董进行了总结部署。首先,要借此交流契机,加强后续各单位的“互通”。“好的企业都是相类似的,不好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好。后面大家要对标内部标杆,加强技术、管理、产品等各方面的互通互补,解决不同企业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例如遇到产品开发的问题,可组织全科达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展技术研讨会;凭借公司的规模,搭建公司统一的集采平台等。
其次,企业的突破必须借助人才的突破。边董表示,“企业的发展史就是人才的迭代史”,今年春节梁文锋、饺子两位80后,凭借DeepSeek和《哪吒2》在各自的领域大放异彩,实现了重大的突破。“由此可见,人才是其中的关键,科达下一步要实现技术、工艺、销售、全球化的突破,必须要找高手,在各个领域进行突破!”
各单位负责人要时刻保持思想不落伍,大胆寻找新人,大胆启用新人,大胆保护新人,推动企业的突破提升。同时,要勇于寻找专业能力比自己强的人才,“如果我们还停留在用人伸一伸胳膊,在我胳膊底下都可以,比我高一点就不行的层面,那这个企业就没戏!”
最后,继续发扬科达“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优秀利益分配文化。边董表示,在业务不断发展、经营业绩持续提升的同时,一定会切实考虑大家的利益分配,确保权责利相统一,绝不让大家只承担责任、行使权力,而忽略应得的利益。科达鼓励大家积极为团队、手下争取利益,这种文化也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希望在科达事业发展的同时,大家收入增长,骨干发财、员工致富,希望我们都对自己、对手下,对全部科达人都有交代。我希望大家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岗位,为梦想一起努力!”
董事、总经理杨学先:
热爱是成功的基石
杨总在全面回顾了陶机过去五年的经营情况后,与各经营单位核心团队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分享了他作为总经理的经营管理经验。
他首先建议各企业负责人必须具备财务、法律、产品三项基本知识,这样才能全面掌握企业的运作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总经理不懂什么就得补什么,不懂什么就一味回避的总经理绝不是一个好的总经理!”
杨总强调,作为总经理,在管理范围内,每一件事都与你息息相关,事无巨细。你要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客户需求、竞争对手、产品特性、内部管理、业务流程以及员工状况,对一切都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在经营活动中做出准确无误的决策。
“所谓力不到不为财,总经理首先要有能力,同时更要肯付出,没有一个轻松的总经理。由于一把手是一家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总经理就是一个辛苦活。”他指出,尤其像科达这种机械装备toB的企业,必须熬出来,总经理没有“金刚钻”绝对揽不了“瓷器活”。
在竞争力的打造上,杨总建议要把“护城河”越筑越高,让竞争对手没有可乘之机。其做法也是“大道至简”,就是做好每一个产品,每一件事,服务好每一个客户,把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一切以客户为中心。“中国产品当前最大的竞争力就是产品的定制化。要想在全球站稳脚跟,我们必须全面满足客户的需求,一方面在前端满足客户提出的各种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在管理后端加快研发、生产标准化、模块化的布局。”
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杨总提出“企业永远在矛盾中成长”的理念。他鼓励大家不必拘泥于打造完美的团队,“你的团队在一定程度上永远跟不上业务增长的步伐,只有在干中学,学中干,才能不断提升以适应万变的时代。”
最后,杨总表示,每位企业的负责人都要在自己的任上爱上自己的企业,爱上自己的岗位,不能仅仅停留在打工人的身份。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企业,才能用心去做,从而获得成就感、满足感。
首席参事谭登平:
通过“知行合一”,实现高效运营
谭总表示,通过参观学习内部标杆单位,大家关键是要感知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他强调,这里不一定做得就是最好,但只要从中有所收获,对下一步改进有所启发,这次活动就达到了目的。“大家一定要把内在逻辑看清晰,不是仅仅看到车间做得很漂亮,自动化做得很好,数字化做得很带劲,这些都不重要,运营高效才是最终目的。”他指出,大家应遵循“从感知到行动,通过行动产生好的结果,再以此结果激发新的感知”的知行合一闭环模式,实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
谭总表示,管理者应认识到,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可以将“熵增”转化为“熵减”,将无序的状态变得有序,从而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运营的高效化。
他进一步指出,总经理、董事长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下面员工的工作状态,“企业要想做好,开放的心态肯定要排第一位。作为总经理和董事长,你必须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同时,总经理、董事长要勇于做出表率,大事上敢于扛责,小事上敢于“棒喝”,形成正气的工作氛围。
此外,总经理、董事长还必须明确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并为此投入最大的精力去完成。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要紧密围绕市场和客户需求开展,避免光有花架子的“自嗨”。
最后,谭总忠告大家,各单位总经理、董事长一定要清晰规划企业的未来发展蓝图,按照目标一步步提升竞争力,实现“小步快走”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整套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保为企业努力干活的人不吃亏,偷奸耍滑的人没机会存在,形成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局面。
干货满满的专题管理经验分享:
力泰陶机冯总全面介绍了力泰陶机的研发情况,深入阐述了力泰陶机68年来保持强大市场竞争力的核心秘诀:以研发为引领,确保产品领先,并以此持续穿越市场周期。目前,力泰陶机已构建起“五纵五横两平台(陶瓷压机+挤压机)”的研发架构,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进行设计”的理念。通过标准化、模块化、平台化、数字化的设计手段,年均推出近20款新产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科达陶机隋总分享了深加工机械事业部在精益管理方面的变革历程。以“打造全球最先进的陶瓷砖抛磨设备装配车间”为变革目标,通过导入精益生产到导入精益管理、精益思想,深加工事业部2023年成功实现了三大主机生产线装配模式的彻底转变,采用连续流进行生产。变革后,车间冗余人员减少45.2%,人均产值提升16.8%,销值、利润、发机数量、存货周转率均显著提高。
何总分享道,佛山科达机电致力于“打造完美项目,铸就卓越品质”,将工程实施打造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目标。基于业务流的运营管理模式,公司逐步形成了以“主业务流程”为主线的事前管控和资源部署体系。通过体系化建设提高团队能力,解决项目实施的源头问题,确保一次性把事情做好。这一举措提高了齐套率,缩短了施工周期,显著提升了工程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力泰陶机管总回顾了陶机出海的历程,并阐释了当前陶机“全球化”战略的定位:“国内领先、国际一流”。陶机板块通过“中国制式”的全球崛起,向全球提供具有亮点优势的技术解决方案及优质贴心的服务。同时,培养打造一流的人才队伍和体系,构建起“全球化”的核心竞争力,并致力于构建全球供应链,实现本土化运作,打造全球化的运作管理体系。
(总裁办 谢家声)
新年新气象,砥砺谱新篇。2月7日,农历大年初十,科达制造迎来了蛇年开工的大吉日子。全体员工满怀激情、斗志昂扬,从“过年模式”迅速切换至“开工模式”,共同奏响春日里的开工序曲。
当日上午,科达制造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公司董事、总经理杨学先,董事、海外建材业务板块董事长沈延昌,董事、海外建材业务板块总裁李跃进,副总裁曾飞、周鹏,审计监察总监彭衡湘,董事会秘书彭琦等高层领导,与员工代表欢聚一堂,一同见证这一满载机遇与希望的新年开工盛况。
仪式开始前,公司董事会秘书彭琦及财务总监罗麟化身成“财神爷”给大家派发新春吉庆礼品。现场热闹非凡,不仅充满浓浓的开工仪式感,更增添了新年的喜气。
随后,公司董事、总经理杨学先,董事、海外建材业务板块董事长沈延昌,董事、海外建材业务板块总裁李跃进,副总裁曾飞、周鹏,审计监察总监彭衡湘共同为醒狮点睛。刹那间,六头醒狮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们双眼炯炯有神,在锣鼓的助兴下,瞬间精神抖擞。它们身姿矫健,动作敏捷,腾跃翻飞之间,尽显其霸气与灵动。与此同时,醒狮与观众互动时,又俏皮逗趣,引得现场笑声连连。
在醒狮采青环节,领导们代表公司接财接福,寓意着新的一年科达制造将财源广进、福星高照。开工仪式后,醒狮队伍穿梭于办公大楼、生产车间等各个区域,为员工们送上了新年的美好祝愿。醒狮所到之处,现场洋溢着红红火火的喜庆氛围,充满欢声笑语和满满的祝福。
与此同时,科达多个生产基地在此之前已陆续开工,赶订单、冲产量,为全年的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力争实现新年“开门红”!各生产基地到处都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员工们个个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展现出一幅“新春耕耘忙”的画面。
新征程,新起点。随着开工的号角吹响,科达制造将携手股东、客户、员工、供应商及社会各界,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形势下,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过去,与世界同行,与时代并进,共同绘就科达更加辉煌的未来!
(总裁办 谢家声)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提质、降本、增效,全方位打造全球竞争力”的经营方针,推动科达各业务的协同发展,搭建向内部标杆企业学习和互通的机制,2月12-13日,科达制造隆重召开了“新春第一会”——科达制造管理经验分享会。
来自安徽科达机电、安徽科达洁能&新能源装备、福建科达能源、广东新能源装备、广东科达液压、安徽科达智慧能源、安徽科达华东新能源汽车等经营单位的董事长、总经理及核心经营管理团队近4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第一天大家参观了佛山六大生产基地。
第二天,科达制造董事、总经理杨学先,科达陶机副总经理隋旭东,力泰陶机副总经理冯瑞阳、管火金,佛山科达机电总经理何卫东与子公司管理团队一行,就经营管理、全球化、研发、生产、工程管理等专题进行了深入分享。公司董事长边程,首席参事谭登平,副总裁曾飞、周鹏,董事会秘书彭琦,财务总监罗麟,投资总监黄龙驹等一同参会。
年度经营责任状签订
会上,各单位负责人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满怀激情地与边董签订了2025年经营责任状。
随后,经营单位负责人代表纷纷表态。福建科达新能源公司总经理王志强表示,尽管面临巨大的压力,但对挑战还是充满兴奋。他坚决拥护及支持总部提出的与职业经理人签订年度经营责任状的形式,让大家按照既定目标去奋力前行。同时,他希望新材料团队在2025年继续保持奋斗精神,沿着改革方向拼命往前冲,力争在行业大变革的情况下,能够“活下来”。在此过程中,王总也希望得到总部及各兄弟单位的支持。
安徽科达机电总经理何小磊表示,这次经营责任状的签订,他的内心感到非常澎湃和激动。对他们而言,经营责任状只是一个起点或者一条底线,绝不会因此而被束缚住手脚,为数字、指标而保守行事。未来无论市场如何变幻,他们都会坚持选择正确的事情,然后再不遗余力地正确地做事。向着自己内心的企业发展蓝图及职业梦想,不断努力奋斗。
安徽科达新能源装备总经理叶召伟表示,签下这份责任状,就是接过一份使命,扛起一份担当。从此,他们将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希望,肩上有责任,脚下有力量。在新的一年里,要把各项任务进行细化,严格执行、实时跟踪,调动全员积极性,打造一支“铁军”,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他们将以最饱满的热情、最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兑现承诺,用优异成绩回报公司的信任。
董事长边程总结部署:
加强企业间互通,抓紧人才上的突破
通过两天内部标杆企业的参观、经验分享,边董表示大家掏心掏肺、毫无保留地把切身体会、管理经验等干货进行分享,效果超出他的预期,相信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收获。他进一步指出,总部与各经营单位是互补的关系,而各经营单位之间就要实现“互通”。这次经验分享会后,各单位可按照标杆企业进行取长补短地借鉴,优化战略方向,提升运营管理。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边董进行了总结部署。首先,要借此交流契机,加强后续各单位的“互通”。“好的企业都是相类似的,不好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好。后面大家要对标内部标杆,加强技术、管理、产品等各方面的互通互补,解决不同企业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例如遇到产品开发的问题,可组织全科达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展技术研讨会;凭借公司的规模,搭建公司统一的集采平台等。
其次,企业的突破必须借助人才的突破。边董表示,“企业的发展史就是人才的迭代史”,今年春节梁文锋、饺子两位80后,凭借DeepSeek和《哪吒2》在各自的领域大放异彩,实现了重大的突破。“由此可见,人才是其中的关键,科达下一步要实现技术、工艺、销售、全球化的突破,必须要找高手,在各个领域进行突破!”
各单位负责人要时刻保持思想不落伍,大胆寻找新人,大胆启用新人,大胆保护新人,推动企业的突破提升。同时,要勇于寻找专业能力比自己强的人才,“如果我们还停留在用人伸一伸胳膊,在我胳膊底下都可以,比我高一点就不行的层面,那这个企业就没戏!”
最后,继续发扬科达“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优秀利益分配文化。边董表示,在业务不断发展、经营业绩持续提升的同时,一定会切实考虑大家的利益分配,确保权责利相统一,绝不让大家只承担责任、行使权力,而忽略应得的利益。科达鼓励大家积极为团队、手下争取利益,这种文化也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希望在科达事业发展的同时,大家收入增长,骨干发财、员工致富,希望我们都对自己、对手下,对全部科达人都有交代。我希望大家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岗位,为梦想一起努力!”
董事、总经理杨学先:
热爱是成功的基石
杨总在全面回顾了陶机过去五年的经营情况后,与各经营单位核心团队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分享了他作为总经理的经营管理经验。
他首先建议各企业负责人必须具备财务、法律、产品三项基本知识,这样才能全面掌握企业的运作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总经理不懂什么就得补什么,不懂什么就一味回避的总经理绝不是一个好的总经理!”
杨总强调,作为总经理,在管理范围内,每一件事都与你息息相关,事无巨细。你要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客户需求、竞争对手、产品特性、内部管理、业务流程以及员工状况,对一切都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在经营活动中做出准确无误的决策。
“所谓力不到不为财,总经理首先要有能力,同时更要肯付出,没有一个轻松的总经理。由于一把手是一家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总经理就是一个辛苦活。”他指出,尤其像科达这种机械装备toB的企业,必须熬出来,总经理没有“金刚钻”绝对揽不了“瓷器活”。
在竞争力的打造上,杨总建议要把“护城河”越筑越高,让竞争对手没有可乘之机。其做法也是“大道至简”,就是做好每一个产品,每一件事,服务好每一个客户,把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一切以客户为中心。“中国产品当前最大的竞争力就是产品的定制化。要想在全球站稳脚跟,我们必须全面满足客户的需求,一方面在前端满足客户提出的各种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在管理后端加快研发、生产标准化、模块化的布局。”
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杨总提出“企业永远在矛盾中成长”的理念。他鼓励大家不必拘泥于打造完美的团队,“你的团队在一定程度上永远跟不上业务增长的步伐,只有在干中学,学中干,才能不断提升以适应万变的时代。”
最后,杨总表示,每位企业的负责人都要在自己的任上爱上自己的企业,爱上自己的岗位,不能仅仅停留在打工人的身份。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企业,才能用心去做,从而获得成就感、满足感。
首席参事谭登平:
通过“知行合一”,实现高效运营
谭总表示,通过参观学习内部标杆单位,大家关键是要感知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他强调,这里不一定做得就是最好,但只要从中有所收获,对下一步改进有所启发,这次活动就达到了目的。“大家一定要把内在逻辑看清晰,不是仅仅看到车间做得很漂亮,自动化做得很好,数字化做得很带劲,这些都不重要,运营高效才是最终目的。”他指出,大家应遵循“从感知到行动,通过行动产生好的结果,再以此结果激发新的感知”的知行合一闭环模式,实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
谭总表示,管理者应认识到,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可以将“熵增”转化为“熵减”,将无序的状态变得有序,从而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运营的高效化。
他进一步指出,总经理、董事长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下面员工的工作状态,“企业要想做好,开放的心态肯定要排第一位。作为总经理和董事长,你必须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同时,总经理、董事长要勇于做出表率,大事上敢于扛责,小事上敢于“棒喝”,形成正气的工作氛围。
此外,总经理、董事长还必须明确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并为此投入最大的精力去完成。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要紧密围绕市场和客户需求开展,避免光有花架子的“自嗨”。
最后,谭总忠告大家,各单位总经理、董事长一定要清晰规划企业的未来发展蓝图,按照目标一步步提升竞争力,实现“小步快走”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整套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保为企业努力干活的人不吃亏,偷奸耍滑的人没机会存在,形成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局面。
干货满满的专题管理经验分享:
力泰陶机冯总全面介绍了力泰陶机的研发情况,深入阐述了力泰陶机68年来保持强大市场竞争力的核心秘诀:以研发为引领,确保产品领先,并以此持续穿越市场周期。目前,力泰陶机已构建起“五纵五横两平台(陶瓷压机+挤压机)”的研发架构,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进行设计”的理念。通过标准化、模块化、平台化、数字化的设计手段,年均推出近20款新产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科达陶机隋总分享了深加工机械事业部在精益管理方面的变革历程。以“打造全球最先进的陶瓷砖抛磨设备装配车间”为变革目标,通过导入精益生产到导入精益管理、精益思想,深加工事业部2023年成功实现了三大主机生产线装配模式的彻底转变,采用连续流进行生产。变革后,车间冗余人员减少45.2%,人均产值提升16.8%,销值、利润、发机数量、存货周转率均显著提高。
何总分享道,佛山科达机电致力于“打造完美项目,铸就卓越品质”,将工程实施打造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目标。基于业务流的运营管理模式,公司逐步形成了以“主业务流程”为主线的事前管控和资源部署体系。通过体系化建设提高团队能力,解决项目实施的源头问题,确保一次性把事情做好。这一举措提高了齐套率,缩短了施工周期,显著提升了工程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力泰陶机管总回顾了陶机出海的历程,并阐释了当前陶机“全球化”战略的定位:“国内领先、国际一流”。陶机板块通过“中国制式”的全球崛起,向全球提供具有亮点优势的技术解决方案及优质贴心的服务。同时,培养打造一流的人才队伍和体系,构建起“全球化”的核心竞争力,并致力于构建全球供应链,实现本土化运作,打造全球化的运作管理体系。
(总裁办 谢家声)
1月19日,科达制造总部召开了“聚力2025——科达制造总部2024年度座谈交流会”。公司董事长边程,董事、海外建材业务板块总裁李跃进,首席参事谭登平,副总裁曾飞、周鹏,审计监察总监彭衡湘,董事会秘书彭琦,财务总监罗麟,投资总监黄龙驹,以及总部全体员工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首先由财务管理部、总裁办、证券法务部、战略投资部、审计监察部依次进行了2024年度工作存在不足总结与2025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汇报。随后,各职能部门分管领导进行了总结规划,李总、谭总也相继进行了总结,最后边董进行了总结部署及发言。
董事长边程:
成为控股公司模式的总部,做好互补、互通工作
边董开门见山指出:“听完总部各部门的总结,非常汗颜,感觉大家不知道怎么干。”他说道,“一年下来,每个人的工作到底做得怎么样,起到多大的正向作用,大家有没有掂量过?从2025年开始,总部必须实施10%的末位淘汰制,加快人员成长!”
在随后的发言中,他肯定了总部“风控、赋能、共享、协作”的方针定位,并强调总部未来要采取控股公司的模式进行运作,而不是业务领导性质。为此,必须明确并落实以下两项重要工作:
第一,总部与业务单位必须是互补关系。“子公司能干的总部就不干,子公司不能干的才是总部应该做的”。边董明确指出,总裁办在人力资源方面负责制定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相关政策、制度,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在公共关系领域负责重大公关事项及项目申报事宜,在企宣方面做好公司的品牌及企业文化宣传;法务部要继续引进相关专家,给业务单位提供专业意见;证券部要把风控的要求垂直传递到业务单位,强制执行;战略投资部要参与到业务单位的战略制定;财务部要全面上线公司层面的财务数字化系统,同时为业务单位配备足够的财务人员,并提供业务融资的统筹服务;审计监察部必须成为专家型的团队,一方面寻找触犯廉洁红线的员工,为公司挽损,另一方面成为业务单位负责人的助手,协助其发现经营内控问题。
“在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科达主业当前正处于稳步发展的经营状态,总部的同事要珍惜科达的平台,把互补的工作做好,打造专家型的团队,让总部不可或缺。”边董强调。
第二,在“互补”的同时,帮助业务单位实现“互通”。总部要成为各业务单位的沟通桥梁,促进彼此间互相学习、提高。如将某业务单位做得好的管理经验、案例,通过总部的牵线,输送给其他有待提升的业务单位进行借鉴学习,实现信息互通,共同提高。
他表示,总部的人必须要熟悉业务,成为自己领域的专家,要主动、经常下到业务单位,促进经验互通,打通信息壁垒,形成发展的合力。
最后,边董再次强调科达坚决不称为“集团”,总部要树立正确的工作作风。“集团往往代表着权力。科达的总部要成为控股型的总部,不能对业务单位指手画脚,要做好互补互通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落实服务、支持、监督的职能。”
首席参事谭登平:
清晰战略定位,将总部工作做出特色
谭总表示,总部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固化以下思想:
第一,明晰总部的战略定位:风控、赋能、共享、协作。目前大家离真正做到还有一定的差距。首先,总部是以风控为主体的,风控必须排在首位。总部的工作就是通过收集掌握各方面的数据、信息,及时、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及经营成果,规避重大风险,并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公司能承受的范围内。
总部应充分发挥其掌握全面、充分数据及资源的优势,可在某些领域归纳整理通用性的流程、制度、标准,以赋能业务单位。同时,针对业务单位不熟悉的领域,编制出纲领性的指导文件。
在“共享、协作”方面,在总部共享协作平台上,将某业务单位得到验证、做得好的经验、案例、管理方法,推送给其他有需要的业务单位进行借鉴复制,使其少走弯路,少做重复性的劳动。
第二,在战略定位清晰之后,总部每一个部门都要建立起两个概念:基本工作及优秀工作。基本工作属于年度必须完成的,做好也只有70分。而优秀工作则指将工作跃升至一个新的台阶,并需朝着更高目标努力完成的工作内容。
谭总特别指出,各部门的管理者要使部门的每一位同事的工作都有序化,找到着力点,让大家成为一盘棋,而不是一盘散沙。
他最后表示:“总部要通过各位的不断努力、进步,最终变成一个受人尊重的总部,大家一起共勉!”
董事、海外建材业务板块总裁李跃进:
努力成为全员专家,支持业务发展
李总在讲话中首先分享了特福国际的管理经验,建议总部若要实现持续提高人效的目标,可推行强制性绩效分布及末位人员淘汰制度,实现人才的流动,引入更优秀的人才。“企业竞争非常残酷,如果企业不残酷,有可能下一步这个企业就活不下去”。他强调,总部要营造有活力、有竞争的工作氛围,不能“把活做舒服”了。大家要对自己的工作饱和度、工作产出认真思考评估,以价值贡献为导向。
其次,总部的角色定位要重点体现在对业务单位的监督及支持上。在监督方面,总部要及时发现业务单位的重大风险,在有举措、手段的前提下,赋能业务单位应对。在支持方面,科达作为一家多元化、全球化的企业,总部虽不参与具体的业务经营,但是必须在未来具备全员专家的状态,以更好地支持各业务发展。
再次,针对新一年的重点工作及计划,各部门一定要认真思考如何落地,用哪些方式手段,实现有效的价值输出。
最后,总部团队必须保持一定的流动性。既有助于整个团队的成长、发展,又能避免人员思想、能力的固化,实现工作上的突破。
(总裁办 谢家声)
近日,国内首个聚焦瓷砖品牌、产品及应用设计的专业奖项“金砖奖”公布获奖榜单。科达制造子公司特福国际凭借卓越的全球市场拓展能力荣获“中国陶瓷全球化企业五强”奖项。
近年来,特福国际在非洲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塞内加尔、赞比亚、喀麦隆相继建成投产了七个陶瓷生产基地共19条建筑陶瓷生产线、2条洁具生产线,1条玻璃生产线,瓷砖年产能超1.8亿平方米 。此外,公司在科特迪瓦、秘鲁等地的项目正在建设中,并开始筹备中美洲洪都拉斯建筑陶瓷生产项目,预计达产后将合计形成年产超2.2亿平方米建筑陶瓷、260万件洁具及40万吨建筑玻璃的产能。
据悉,金砖奖创办于2015年,以“专业性、权威性、全球性”为宗旨,活动还得到了意大利陶瓷机械制造商协会ACIMAC、西班牙陶瓷制造商协会ASCER、英国瓷砖协会TTA、《世界陶瓷评论Ceramic World Review》、《陶业要闻摘要》的数据支持。
(总裁办 郑彦彤)
2月12日至15日,亚洲知名石材展会Stona Fair在印度班加罗尔(Bangalore)举行。在这场为期四天的国际石材盛宴中,科达石材机械携其最新研发成果——线锯明星产品强势登陆展会现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观众的关注与咨询,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
线锯作为石材机械自主研发的产品,具备出材率提升10%-25%、节能环保及空间优化等多项优势,其通过金刚石线循环切割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石材加工效率与环保性能。据现场客户反馈,线锯高效与环保的特性完美契合印度市场对绿色制造的需求,为未来有更多更深入的合作机会创造可能。
目前,石材机械已在印度市场组建了本土化服务团队,并协同中国总部技术组进行远程技术支持,助力产品技术输出与服务创新。
展会期间,科达石材机械印度项目经理IL SRINIVAS先生表示,印度本土化服务团队已为客户完成了多个项目的安装调试,未来将深化与印度本地企业的合作,致力为客户提供更多定制化解决方案。
此次参展,不仅巩固了科达石材机械在高端石材机械领域的领先地位,更通过技术输出与服务创新,为印度乃至全球石材行业树立了“高效、绿色、智能”的标杆。未来,石材机械将进一步扩大印度本土团队规模,并针对东南亚市场开发适配性更强的产品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石材机械 程晓茵)
近日,特福国际作为特邀嘉宾和活动赞助方出席了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蛇年春节晚会并对多多马大学进行访问。多多马大学校长库西卢卡教授、学术副校长卢克那教授、行政副校长萨瑞教授会见了特福国际代表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然科学与数学学院、国际化、会务和继续交流处负责人,及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陪同会见。
库西卢卡教授热烈欢迎了特福国际代表团的到来,并对特福国际长期以来对学校的支持表示由衷地感谢。他强调,特福国际作为坦桑尼亚富有盛名的企业之一,其为坦桑尼亚的工业化进程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多多马大学未来将加强与特福国际的校企合作,并在双方已签署的合作协议框架下,进一步实现在人才培养、定向就业及专业教师培养培训等方面的突破。
特福(坦桑尼亚)陶瓷厂总经理唐俊亭介绍了特福国际在非洲的主要业务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并表示特福国际将在未来加强与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为多多马大学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岗位,同时定期邀请学校教师为员工提供技术培训,促进技能提升。
此外,特福国际代表团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蛇年春节联欢会活动。特福国际坦桑陶瓷厂总经理唐俊亭作为特邀嘉宾发表致辞,他提出,特福国际作为中国最早进入坦桑尼亚的工贸一体化的中资企业,不仅关注企业的发展,更希望通过对坦桑尼亚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支持,回馈社会。特福国际将始终把服务当地社会和社区作为公司本地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后,在联欢会中举行的捐赠仪式上,特福国际捐赠了价值1千万坦桑尼亚先令的陶瓷产品,助力多多马大学教学设施的翻新和扩建。
(坦桑尼亚陶瓷)
加纳当地时间2月21日,特福(加纳)陶瓷有限公司商务经理卫志选和行政经理Eugene Komey应邀出席了沙马区Nyankorm社区Queen Mother Nana Akosua Gyamfiaba II和Nana Edu Kotsia III的传统婚礼。特福(加纳)陶瓷为这场婚礼准备了礼物,表达了对新人的祝福。这场隆重的加纳婚礼不仅展现了当地独特的文化传统,也彰显了特福(加纳)陶瓷与Nyankorm社区之间深厚的友谊与合作关系。
作为Nyankorm社区的“好邻居、好伙伴”,特福(加纳)陶瓷长期以来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改善了众多家庭的生活条件,同时也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CSR),助力社区可持续发展。
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2020年4月17日,特福(加纳)陶瓷向Nyankorm社区捐赠了卫生用品,包括卫生纸、洗衣皂和沐浴皂,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切实的帮助,共同抗击疫情。2021年7月16日,公司再次向Nyankrom D/A Basic School捐赠了瓷砖,用于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支持当地教育事业发展。
特福(加纳)陶瓷有限公司位于加纳沙马区Abozdze地区,自2016年注册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加纳第一大陶瓷生产企业。公司旗下拥有Twyford和Micasso品牌的高品质瓷砖产品,以及Frencia品牌的洁具产品,产品远销欧美高端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此次受邀参加Queen Mother的婚礼,不仅是对特福(加纳)陶瓷的认可,更是双方深厚友谊的象征。未来,特福(加纳)陶瓷将继续秉持“扎根加纳,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承担企业责任,与Nyankorm社区携手共创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
(加纳陶瓷 卫志选)
近日,由科达陶机承建的印尼铂金企业PT. SURYA MULTI CEMERLANG全新抛釉砖生产线成功点火,铂金企业董事长Mr. Halim、总裁Ms. Maytjoe、生产经营管理团队和员工代表,当地政府及协会领导,科达陶机国际营销副总监谭旭辉等受邀参加点火仪式。
铂金企业前面投产的两条白坯釉面砖生产线整厂均采用的是意大利设备,这次是铂金企业首次全线采用中国陶机品牌。科达在印尼市场多年深耕细作,以科达为代表的中国制式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和易用性,以稳定的大产量帮助印尼陶瓷行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得到了众多客户的信赖,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因此,基于对科达产品和服务的认可,铂金企业在引入第三条生产线时选择了与科达陶机进行合作。
该整线项目包含科达原料整厂设备,2台KD8518压机、五层干燥器、施釉线、高效节能宽体窑以及数控智能抛光线、智能储运系统、大板快速包装线等窑后智能整线设备,可生产600×600(mm)、800×800(mm)常规规格抛釉砖以及750×1500(mm)、800×1600(mm)等规格的高品质大板产品,助力铂金企业进一步巩固其市场竞争力。
此外,该线还迎来了科达陶机新型连续式球磨机和多段摆智能抛光机在印尼市场的首秀。这些创新设备的应用将大大提升整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帮助客户节能降耗,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
科达凭借其产品的高自动化和智能化、大产量、高稳定性等优势,在印尼市场获得了广泛认可,成功拿下了印尼新增市场订单的大多数,与印尼Garuda、IKAD、Mulia、铂金企业、Gemilang、Arwana、SPS等众多客户携手合作,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整线项目,实现了与客户的共赢发展。2024年以来,科达为印尼SMC、 SPS、 YHC 和PEGASUS等品牌企业建造的多个整线项目陆续投产,进一步巩固了科达陶机在印尼市场的优势地位。同时,科达印尼子公司建在陶瓷产业相对集中的CIKARANG区域。随着印尼子公司配套建设的加速推进,配件仓逐步投入使用,这将助力科达更好地服务客户,加速从设备供应商向全球陶瓷生产服务商转变。
(科达陶机 安康)
近日,由力泰陶机承建的斯米克磁砖江西生产基地高端智能全抛釉生产线成功点火。德力泰科技总经理吴俊良、力泰陶机华中销区总经理关兴华受邀参加了点火仪式。
该生产线具有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等特点,是双方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全新成果。该整线引进了力泰陶机PST-2000型节能环保喷雾塔制粉系统、EM系列高效自循环五层干燥器、“4.0能效标杆数智时代”DFC- Alpha烧成窑及配套设备。可生产9-11mm厚度, 800×800(mm)、600×1200(mm)、750×1500(mm)、900×1800(mm)等多规格的高端全抛釉产品,产能近20,000㎡/天,极大地提升了斯米克磁砖柔性化生产制造能力,为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坚实保障。
生产线不仅在生产规格实现多样化,在节能降耗、绿色环保方面也尤为突出。PST-2000型节能环保喷雾塔制粉系统集节能、环保、占地少于一身,设计科学,整体热损耗低。DFC-Alpha烧成窑集成了KHI保温加强系统、DHR余热回收再加热系统、PPC助燃风分组控制系统等多项专利技术,节能效果显著且可轻松适应不同产品的工艺需求。搭载了数字智能化管控系统 DDI4.0-A,可对生产线整体运行进行云计算和综合管理,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随时随地掌握设备运行状态。
(力泰陶机 黄华英)
1月27日,科达陶机为湖北凯旋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旋陶瓷”)承建的6#窑炉生产线成功点火。
湖北凯旋陶瓷6#窑炉生产线集成了科达陶机多项专利技术,应用了助燃风加热系统、窑体综合保温升级系统、高效节能窑炉喷枪,辅以科达V3.0 窑炉智能控制系统,将产量与能耗做到极佳的平衡。
此外,为满足凯旋陶瓷产品及设备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科达陶机按高标准为其定制了高效节能智能宽体辊道窑等设备,可生产6.5-25mm厚,600×600mm、400×800mm、800×800mm、600×1200mm、750×1500mm等规格仿古砖及地铺石产品,日产能可达2-4万㎡。
为更好地服务客户,科达陶机业务人员带领客户历时三年辗转了中国5省多次考察,修调十余次方案,最终凭借其服务质量和制造实力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秉承“打造完美项目,铸就卓越品质”的理念,科达陶机将精心施工,与时间赛跑,全力保障该生产线如期顺利投产,在当阳产区树立高效节能智能新标杆。同时,科达陶机也将以此为契机,扎根产区,服务客户,携手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科达陶机 安康)
近日,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与锦江集团再度携手,签订中锦印尼二期煤制气EPC总包合同,建设2台60000Nm3/h清洁煤制气系统,为其二期氧化铝生产提供燃料气。此外,由安徽科达洁能供货的一期煤制气工程目前已进入烘炉阶段,即将投产运行。
安徽科达洁能作为锦江集团的深度合作伙伴,已为其累计承建了12台煤制气装置,充分体现了锦江集团对安徽科达洁能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双方已建立起了高度的合作信赖关系。为了更好的践行“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安徽科达洁能不断自我提升。在产品上,安徽科达洁能一直坚持用心打磨、不断优化工艺路线,始终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解决客户难点,帮助客户降本增效;在服务上,为了更好的服务海外项目,安徽科达洁能组建了海外工程公司,设立仓储,旨在实现服务本土化,有效保障了服务的及时与高效,为用户煤制气装置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承诺。
目前,安徽科达洁能组建了海外工程公司并设立仓储,推动实现服务本土化,践行公司“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此外,在产品制造、集港发货、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等方面,安徽科达洁能也积累了纯熟的海外EPC项目运作经验,加速布局“全球化”市场。
(安徽科达洁能 薛梅)
近日,科达石材机械为龙光石业有限公司(下面简称“广西龙光石业”)定制的2730×1830×1950mm压制生产线在广西贺州成功试产。
科达石材机械为广西龙光石业公司提供了定制化的压制生产线解决方案。该生产线具备尺寸大、压力大、稳定性好等特点,能够满足客户对人造石材荒料的高品质要求。
在试产过程中,该生产线表现出色,运行平稳。据数据反馈,助力客户产能提升了30%,使得其在更短时间内生产出更多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出材率提升80%,大大降低原材料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搅拌效率提升了20%,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增强客户的市场竞争力。这些数据的背后不仅展示了科达石材机械压机的卓越性能,更体现了其为客户创造的经济价值。通过提升产能、出材率和搅拌效率,助力客户能够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环境下,保持强劲竞争力。
此次生产线的试产效果得到了广西龙光石业公司的认可,其表示将继续与科达石材机械保持紧密合作。此次科达石材机械压机在广西龙光石业公司的成功试产,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一次合作共赢的典范。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将有更多高品质的人造石材产品面世,为石材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石材机械 程晓茵)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不断追求卓越和创新,坚定推进精益是必由之路。科达陶机作为行业的佼佼者,始终高度重视精益管理,致力于搭建有科达特色的精益管理体系,沉淀方法论、培养精益人才。
本文将回顾2024年科达陶机在精益管理项目和精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就,展望2025年的精益人才规划与目标,展现科达陶机如何通过精益管理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短交期和高品质的愿景。
2024年精益管理成就回顾
精益指标的卓越达成
2024年,科达陶机各事业部在精益KPI的完成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降本增效、生产效率、人才育成、自主提案等关键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目标达成率分别达到157%、107%、118%和154%。其中精益综合指标达成率前三名分别是:深加工、智能仓储、石材。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体现了科达陶机在精益管理上的深度和广度,也彰显了各事业部团队的执行力和创新能力。
降本增效的显著成效
在降本增效方面,科达陶机超额完成了24年的降本目标,降本目标达成率高达157%。其中降本效益较好的事业部分别是机电、配件、深加工。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技术降本、采购降本、呆滞料处理等多种降本措施的综合运用。通过设计简化、优化替代、采购议价、项目承包等多种手段,各事业部在成本控制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产品突破性开发(BPD)改善的开展是达成降本增效目标的重要手段。BPD项目以客户价值为出发点,实施产品开发,实现高产品质量同时缩短开发时间,从而打造爆款产品。BPD的开展不仅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产品竞争力,还加快了产品上市的速度,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价值。
24年各事业部共开展37场BPD改善活动,涉及7个事业部;参与人数达528人次,参与人数同比去年翻一番;年度降本成果显著;期间也培养了一批既懂设计研发又懂精益工具的人才,包括精益绿带7人、精益黄带人才5人。
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
2024年,科达陶机的生产效率完成了目标值的107%,从2023年的122%提升至145%,整体生产能力提升了19%,显著缩短了单机的生产周期。其中表现较好的事业部是机电车间月均产值提升45%、深加工效率提升36%且持续整年超目标值;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也为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标准作业(SW)改善是效率提升的重要保障。标准作业是精益管理中的核心工具之一,它以人的动作为中心、以没有浪费的操作顺序有效地进行生产。科达陶机通过实施标准作业,对生产过程进行了优化,确保了作业的一致性和效率。
24年标准作业改善活动共开展76场次;从车间布局、物流规划、工位布置、设备改善、作业改善、动作改善等多维度全面进行,并建立完善的标准作业体系。通过这些改善活动,各事业部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培养了员工的改善意识和能力。
库存管理的优化
在库存管理方面,科达陶机的库存周转率达到了5.18,达成率为104%。达成较好的事业部分别是:智能仓储周转率16.85,达成率191%、电柜周转率6.31,达成率152%、深加工周转率16.59,达成率132% 。
科达陶机各事业部运用问题解决流程(PSP)和产销存管理(PSI)等精益工具开展齐套和库存管理。24年共开展了101场次的改善活动。通过这些改善优化了库存结构,大幅度降低了库存;提高了物料的配送效率和生产响应速度,实现了从无齐套的基础数据到现在的90%~95%的齐套开工率,显著缩短了订单周期和生产周期。
齐套和库存管理的实施,使得科达陶机在供应链管理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构建更加灵活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奠定了基础。
自主提案的活跃氛围
科达陶机一直以来秉承全员参与、持续改善的精益理念,鼓励和推动全员参与提案改善活动。2024年科达陶机提案数量目标为2,979条,实际达成4,558条,目标达成率为153%,人均提案达到4.5条,而且降本收益十分显著。这一活跃的提案氛围,不仅提升了员工的参与感,也为公司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达陶机的全员改善体系依托自主改善、331改善、改善周三级改善系统,并通过系统开展全员培训宣贯、月度发布会、月度数据晾晒、优秀提案分享、双月发布会优秀提案评选、及时现金激励等多维度系统性开展,目前全员改善体系已进入良性的自运作模式并逐渐形成科达特有的精益改善文化,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持续改善。
2024年精益人才培养成就回顾
精益人才育成体系的初步成果
科达陶机的精益人才育成体系已经初具雏形,形成了具有科达特色的人才培养平台。这一体系涵盖了预培人员选拔、精益培训、精益训练营、金种子峰会、标杆企业参观学习、读书会、改善周开展、理论和专业知识考试、精益面试、授课答辩等多维度,全方位培养既懂业务又懂精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截至2024年,科达陶机已经培养出了一批黄带48人、绿带47人的精益人才队伍。
精益人才预培与认证达成情况
在预培进度方面,科达陶机各事业部的表现超出了预期,总进度达到了145%,其中有6个事业部的预培进度超过了100%。成型、深加工、石材事业部分别以202%、163%、159%的预培进度位列前三。
在精益带级人才认证方面,企管部始终秉承宁缺毋滥为企业培养实战型精益人才的原则,在24年共开展了2次精益带级认证,参与认证的人员共101人次,认证工作持续了近2个月,从精益改善项目的资料审核、效果确认、理论考试、精益面试、授课答辩等层层筛选,最终认证通过64人次,认证通过率为63.3%。其中,黄带30人次,绿带34人次,年度精益带级人才目标达成率为118%。
精益人才补贴达成情况
精益人才(绿带、黄带)肩负着公司精益推进、持续改善、方法论沉淀、人才育成的职责,同时也享受公司给予的精益人才激励和福利补贴。他们需要参与足够数量的改善项目、输出方法论并开展培训、达成精益降本指标,方可领取相应的精益人才福利补贴。
2024年前三季度,各事业部的精益人才应拿补贴5.5万元,实际拿到补贴3.7万元,补贴达成率为67.57%。深加工、石材、包装事业部的补贴达成率分别以82.2%、77.8%、68.0%位列前三。
2025年精益人才培养规划
“111”人才目标
2025年,科达陶机将继续践行、迭代和完善精益育人体系,挑战“111”人才目标:黑带10人、绿带100人、黄带100人。这一目标的设定,不仅体现了科达对精益人才的重视,也彰显了公司对于持续改进和人才培养的长期承诺。
持续改进与人才培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科达陶机将继续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预培与认证机制的优化:科达陶机将进一步优化预培与认证机制,确保更多的员工能够参与到精益人才的培养中来,并通过认证机制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2.精益文化的深化:通过持续的培训和实践,深化精益文化在公司内部的传播,使精益管理成为员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3.跨部门合作与交流:鼓励不同事业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享精益管理的最佳实践,促进知识的流动和创新。
4.激励机制的完善:通过完善激励机制,确保精益人才能够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奖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持续跟踪与评估:建立持续的跟踪与评估体系,对精益人才的培养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培养计划。
科达陶机通过精益管理的实践,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员工提供了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展望未来,科达陶机将继续秉承精益管理的理念,不断创新和改进,构建起拥有自我造血能力的科达精益体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达陶机 陈润本)
扫一扫,手机阅读